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第21卷第6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l.21No.6 2015年12月J. CENT. SOUTH UNIV. (SOCIAL SCIENCE)Dec. 2015

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

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赵双花

(济宁学院中文系,山东曲阜,273155)

摘要: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文学充分呈现了战争形势下中国人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复杂,具有强烈的抒情性,路翎的小说堪称代表。但随着战事的推进与转移,其激情书写也在发生着变异。究其实,抗战期间,人物身上的激情特质具有严重的内耗倾向:于知识分子,体现为超越性的然而脆弱的孤独;于底层民众,体现为狂热而盲目的混沌。内战时期,作家侧重于讽刺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凸显阶级压迫及民众反抗,理性话语增强。追其原因,除了《讲话》精神向国统区的传播、渗透外,作家自身的思想贫弱也不容忽视,这种贫弱与少年时代的不幸、物质生活的困窘、婚恋生活的琐碎等因素密切相关。路翎小说的抒情异变,凸显了特定历史时期文学发展的曲折,也彰显了作家不懈探索的艺术品格。

关键词:路翎;战争;激情;内耗;异变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5)06?0146?06

亲历过西班牙内战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塑造世界的力量,都产生于激情。”[1](154)而暴力的极端形式——战争则是激情的重要来源。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历了两场性质各异但规模浩大的战争,即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战争以无可匹敌的强力支配了民众的心理、情感乃至审美偏好,无可挽逆的精神重创与艰难的摸索蜿蜒并行于时代罅隙中,构成历史发展的另一主动脉。涌动其间的激情也因政治状况的复杂及作家个性的多元而歧形百出。与解放区、沦陷区文学相比,国统区文学尤其如此。

许多国统区作家注重呈现时代动乱中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以情取胜。尤其是青年作家路翎,自1939年写作的短篇小说《“要塞”退出以后》在胡风编辑的《七月》上刊载后,就开始引起文坛注意。他的小说积极实践了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青春的祝福》《谷》《财主底儿女们》中的底层矿工、士兵、农民、知识青年等人物形象极力与因袭守旧的传统、狭隘封闭的环境或自身重负的精神痼疾相搏斗,激情迸散,独具气象。这一审美性的现代主体构建以不可复制的独创性名留史册,而建国后牵连2 000余人的胡风事件又为其添着了浓郁的悲壮色彩。20世纪80年代以来,钱理群、赵园、杨义、张新颖等学者均肯定了路翎激情书写的价值与意义①,晚近,王德威甚至将其与毛泽东抒情美学相提并论[2],将路翎研究推至新境界。

但是,过度聚焦于这一抒情形态及其意义的探究,会轻忽路翎创作中的另一种重要现象:该激情的特质是孤独与混沌,内耗严重。以1945年抗战胜利前后为界,后期作品如《嘉陵江畔的传奇》《燃烧的荒地》抒情性减弱,阶级、革命等理性话语成为叙事主导。笔者认为,澄明激情内耗及异变的过程,探析战乱与个体思想局限对这一异变产生的影响,可厘清现代作家以文学想象国族未来的可能与难度,同时也有益于当今的思想文化建设。

一、路翎前期小说的激情内质:

孤独与混沌

以理论家胡风为首的七月派一方面延承了30年代左翼文学的革命书写传统,另一方面更在意将五四新文学的启蒙精神灌注到创作实践中,也因之被研究者称为“左翼启蒙派”[3]。但与左翼文学、五四新文学相比,七月派作家在追求民族解放的同时还要坚持

收稿日期:2015?06?25;修回日期:2015?10?30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可能与限度:抗战时期小说中的抒情问题研究”(14DWXJ01);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观战斗精神’的演绎与偏离:路翎现代小说研究”(J12WE66 )

作者简介:赵双花(1980?),女,河南南乐人,文学博士,济宁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文学艺术赵双花: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147

以个体解放为出发点与归宿地,人物身上的激情正是二者相撞击的产物。在民族战争的钳制下,正是这种激情书写使作品获得了前代文学不曾有的新质。

在路翎以知识青年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中,字里行间弥漫着挥却不去的孤独感。路翎笔下的人物与狂人、魏连殳、于质夫、何彬、萧涧秋等五四青年有着共通的情感气质:孤独,因先觉、对抗而导致的孤独。他们在个体与集体、自由与专制抵牾中纠结、突围,内心反规训的解放欲求是激情迸发的基本促动力。被誉为“青春的史诗”[4](3)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在理论家胡风看来,表现了“个性的受难和情绪的波澜,为新文学注入活的生命”[5](14)。生性怯弱的长子蒋蔚祖以孤独抵御妻子的贪婪与泼辣,次子蒋少祖慕归“古中国的静穆”之前,在革命团体中并不合群,但由此滋生的“孤独感”却涂抹着“自由而神圣”的油彩。孤独是人物前进的力量,也是人之为人存在的确据。抗战伊始,三子蒋纯祖沿江徒步西迁,旷野流浪中的孤独感甚至获致了形而上的意义:

落雪的旷野,对于自觉孤独、恐惧孤独的年轻人是一种诱惑,这些年青人,是企图把自己底孤独推到一个更大的孤独里去,而获得安慰,获得对人世底命运的彻底的认识的。[6](525)

孤独即救赎,是将充满个体意志的自我与泯却个性的大众做有效区分的重要标志。只有在“更大的孤独”、更高更远的审视与批判中,才能彻底看清民族命运悲剧的实质。《蜗牛在荆棘上》中的士兵黄述泰虽来自乡间,却极具精英气质与个性意识,渴念摆脱世俗。他以返乡离婚的方式向众人昭示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形实具备的孤独感。《谷》中的知识青年林伟奇,在乡下中学因言辞激进、不服规训被视为异类,孤独异常,恋人的安慰也失了效用。说到底,孤独是一种现代性情绪,是诸神缺位之后,人为自己立法的伴生物,具有与传统决绝、与现状对抗的先锋性质与革命潜能。一旦迸发,便如水石相激,难以阻抑。

不过,孤独的另一面却是脆弱。蒋蔚祖的死去、蒋少祖的退守,以及蒋纯祖的彻底失败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蒋纯祖梦想“走向人民”,在武汉加入救亡演剧队,因爱惜自己的个性受到排挤。在四川乡场中学,渴望教育救国,却不被众人理解,精神觉醒反成了不堪重负的生命之累。蒋纯祖至死都认为自己是战斗者,是英雄,但也坦承一旦遭遇充满“僵硬和荒凉”的民众,便束手无策。在晦暗的镇公所,主事的乡绅念读黄述泰提交的离婚诉状,闲懒而马虎。英雄般的壮举在乡人眼里不过是闹剧,他恍然如置荒原。而林伟奇的被迫离开也恰恰说明了孤独实在难以抵挡群体的攻讦。

孤独所蕴含的能量与脆弱实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路翎对人物命运结局的处理却显示了他在继承五四启蒙精神尤其是鲁迅战斗精神时的不彻底性。《狂人日记》中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声虽微弱却也划破了历史夜空。《孤独者》《伤逝》《在酒楼上》结尾处都有一条向前延伸的“路”。反观路翎,人物或死亡或甘心退守或不知所终,这无疑显示了现代知识分子在新的政治情势下张扬个性主义的虚弱与失败。一心向外扩张的命运搏斗与不断内缩的生命潜能构成了南辕北辙的两极,体现了作家形塑现代主体的难度。

与青年知识分子的孤独不同,路翎笔下底层劳动人民身上的激情特质体现为混沌。《饥饿的郭素娥》中,郭素娥虽大胆挑战世俗,无视封建礼规,倾慕矿工张振山,但这只是情欲本能催逼下的反抗。现代理性的匮乏决定了她既不会有子君挣脱封建牢笼的勇气,更不会有莎菲审视异性的犀利目光。她到底未能摆脱鸦片鬼丈夫的淫威,受折磨而死。《罗大斗的一生》中,罗大斗在父亲的无度骄纵与母亲的恶毒鞭笞中长大,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博得势力阶层的好感。在乡场上,他阿Q似地欺软怕硬,谄媚权贵,毒打妻子也与母亲怄气,“狂热”而“混乱”的“热情”支配着他的行为。被抓做壮丁时,“狂热”转变为“空虚”“呆滞”。源于生理本能的激情若无现代理性做支撑,就无法凝定为澄明的生命智慧,人也只能是激情之奴,任其驱使,看似充满力量的追求也不过是无意义的盲从。

可见,在路翎笔下,无论是青年知识分子还是底层民众都难以担当建构国家未来这一时代重任,或脆弱或混沌的激情最终使他们丧失了历史代言人的资格。对那些继续寻求的人们来讲,则必然皈依群体或向世俗低头。《青春的祝福》中的少女章华云供职于一家充斥着利益纠葛的教会医院,苦闷、孤独。最后,她选择了离开,对将溶于“无数的人”的未来充满想象。《人权》中的中学教员明和华自居思想启蒙者,但目睹校警毒打无辜乡人时却无能为力,最终认同世俗的权势力量。可以说,在路翎的前期创作中,已内含着自我否定的倾向。充满孤独与混沌的激情书写,最终将他与强调韧性战斗的鲁迅、与豪迈雄壮、睥睨一切的毛泽东区分开来。

二、路翎后期小说异变:

理性话语凸显

抗战胜利前后,国共政治歧见日益加深,最终酿成三年内战。与共产党政权步步推进相匹配的是,解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1卷第6期148

放区文艺政策也开始大范围地向其他政治区域渗透,并最终成为文坛的主导范式。路翎此阶段的写作典型地见证了这一规范是如何强制性地或潜在地改变了现代文学发展格局。与沈从文转向玄思与象征、巴金停笔不同,路翎试图调和启蒙话语与革命、阶级话语之间的矛盾,但结果却是后者对前者的压抑与驱逐。

抗战甫一胜利,路翎即一反之前的深度拷问,描绘了各界人物庸俗势利的现实状况(《抗战胜利之后》)。遂即,开始以阶级的眼光、利益的标准切割人物身份、划分人物阵营、规定人物命运。《两个流浪汉》中,陈福安以杂耍为生,向往自由,受到歧视后选择了皈依阶级队伍,而不像《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张振山,在引领矿工暴动失败后远走高飞。《在铁链中》的农民何德祥因欠了霸主的债,被捕入狱。他即使身戴锁链,也不停咒骂与反抗。当妻子下跪向霸主求情时,他不仅不施以同情,反用碎瓦片砸妻子,恨其不争。《平原》中,乡下农民胡顺昌因不堪忍受沉重的军粮征收而离家出走,夫妻温情被国民党统治下的官吏撕扯得粉碎。

讽刺是抒情的反面,是否定性理智的极致表达。战争后期,国民党治下相当黑暗,讽刺文学勃兴,路翎也加入其中。《爱民大会》中,官僚绅士随心所欲而不顾乡民死活,留美归来的政府议员建议召开爱民大会以收拢民心。住在破旧茅棚八十余岁的朱四娘,五个儿子都被拉去做壮丁,惨死沙场。他们决定表彰朱四娘,还特意邀请省主席前来观瞻。但朱四娘在主席台上反而振臂一呼,鼓动乡民报仇。这种未经共产党发动的革命书写,可能最终将路翎与赵树理、丁玲、周立波等解放区作家区别开来。但这种近乎原生态的斗争反抗更能说明路翎叙事转向的自觉,在这些底层民众身上,生命强力不再源于个体性的生命原欲,而是来自集体性的、普遍性的物质困苦。

因此,人物进行实质性的斗争与反抗,是叙事逻辑的必然推衍。《嘉陵江畔的传奇》中,乡间生活困苦,人们决定去寺庙朝拜。率领这帮童男信女的却是乡场的权势人物罗云汉,他一路上坑蒙拐骗,抢劫钱财,甚至置人于死地。民众实在看不过眼,将其用棍棒打死。这无疑说明了,要获得救赎,更重要的是以暴力反抗世俗的欺压而非寄托于泥塑菩萨。1948年完成的长篇《燃烧的荒地》更具代表性,叙述的是1942年发生于重庆乡场的阶级纠葛。位于嘉陵江岸边的村镇兴隆场,吴顺广集地主、厂长、矿主、县委委员等要职于一身,是实际的统治者。返乡者郭子龙在外流浪多年,当过兵痞,军官,发过财,抢过女人,但最终落魄潦倒。父辈留下的田产多被吴顺广霸占,他决定复仇,要回土地,安居养老。与前期小说中的流浪者形象黄述泰、张振山相比,郭子龙已毫无狂妄、动荡的精神气质,厌倦漂泊,空虚无聊。他家以前的佃户张少清及其恋人何秀英与地主吴顺广有着难以调和的阶级矛盾,他曾经利用这一矛盾要挟吴顺广,获得了一点利益,遂浅尝辄止。而张少清却决定彻底发起暴动以对抗吴顺广的压榨,这激活了郭子龙的身份意识与斗争觉悟,他开始认识到自己的家族是依赖农民而活着的,“这个社会上的所有的富人们和统治者们,都是依赖着他们的奴隶和仆役而生活的!一旦失去了这些奴隶们,他们就会张慌失措起来。除了享乐和作恶以外,他们没有一点点生活的力量。”[7](304)最终,走向了发动群众反抗地主的革命道路,一心要铲除人间黑暗,找到光明前途,他因为过于激动而猝死。但是这种死已经完全不同于前期小说创作中的死亡结局,而是有着“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的历史开创意义,其战斗口号依然在乡场上空余音袅袅。如果说解放区文学是正面歌颂作为革命中坚力量的农民,那么路翎则是通过地主后代郭子龙的自身反省、忏悔与自我否定,而达到对农民的赞颂,可谓殊途同归。

路翎这一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书写,较之前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已与精英无缘,追名逐利,精神平庸。《泡沫》中,南京解放后,何季超作为接收大员,一心盘算如何凭借自己的政治资本让前女友回心转意。他原本很失意,寄居在表弟家。表弟一开始很鄙视他,听说他时来运转了,又好酒好菜招待他。《旅途》中的青年男女恋爱,与蒋纯祖精神至上的恋爱追求不同,何意冰与王洁芝一心追求丰裕的物质生活,彼此斤斤计较。《中国胜利之夜》中的大学生郝朴诚期待出国留学后能娶位外国太太,光宗耀祖。

关于这种激情退却、理性凸显的创作转变,路翎其实是有自知之明的,“在我逐渐地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底精神常常地被迫着退却”。如果说以往作品中有波涛汹涌般的激情,此间却不过是“汹涌的波涛中的碎船底一片”,是一个“平庸的世界”![8](206)更多现实理性的介入,挤压了作家多元想象创作空间。虽然,整体上讲,路翎小说的语言文字还持有以往的风格,但叙事主题已经嬗变。路翎之所以成为路翎的独特性,正在无可挽拒地走向泯灭。

三、时代与个体双重限制下的

写作困境

路翎创作之所以转向,外围影响是首要的。战争中,各方力量的角逐、文学中心的不断转移、文学生

文学艺术赵双花: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149

产机制的变化以及党政力量的强势干预等都逼着作家不断转换自己的政治观、创作观,探索新的书写可能。1943年10月19日的《解放日报》全文发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1944年1月1日,重庆《新华日报》即以《毛泽东同志对文艺问题的意见》为题,以摘要的方式刊载了“讲话”的核心内容。周恩来同志也在重庆数次召开作家座谈会,传达、阐释解放区文艺精神,作为“文协”的骨干成员胡风也多次听讲并参与讨论。《财主底儿女们》初稿甫成,胡风便以极为出色的艺术敏感捕捉到了其中的政治气息,这是“一场沉重的战争,意识形态的和文学形象的战争”[4](6)。而胡风们在这场意识形态之争中的应对、出击乃至最后的困兽犹斗都表明了20世纪40年代自由创作空间的逼仄与杂乱。中国现代文学也随着这场斗争的悲剧收尾而彻底地完成了“与中国现代启蒙主义写作的决裂”[10]。文学中没有启蒙,显然也就失却了以个体觉醒为基准的抒情精神。

但是,对路翎创作异变原因的探求,若单执于考察外围因素,就会遗漏更有效的阐释角度。作为文学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作家自身的精神能量、思想资源显然更具决定性。毫无疑问,在七月派作家中,路翎最为努力地实践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理论。“主观战斗精神”包含两个相辅相成的斗争向度:“一方面要求主观力量的坚强,坚强到能够和血肉的对象搏斗,能够对血肉的对象进行批判,……另一方面要求作家向感性的对象深入,深入到和对象的感性表现结为一体。”[11](187)。“批判”(发掘大众身上的精神奴役创伤)与“结为一体”(与大众密切联合)并落实为“活生生的感性存在”,实际上对作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知识精英们必须主动打破和“闰土”们之间的“厚障壁”,必须对祥林嫂们提出的“灵魂”问题做出果断回应,也必须对他们保持必要的耐心宽容。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持知识人的批判锐度与强度。俯仰自如需要更强劲的思想武装,蒋纯祖们的悲剧或正在于这种思想的贫弱,以及问题处理手段的僵硬化。于此,路翎颇为自知:“目前我们的民族战争陷在一个昏沉的平静里,……——文艺应该在这一阶段里更有力地武装自己。……现在,一切新的种子应该向更深广的现实层吸取养分而强健自己。”[12](18)

不过,知、行之间的差距往往不可以道里计。据路翎讲,《财主底儿女们》初稿遗落,重写中,他加强了社会内容的表现分量,但作品的情感基调与表现倾向却没有更多变动,主旋律依然是“光明、斗争的交响和青春的世界底强烈底欢乐”[13](1)。《儿女们》的再写作无疑是成功的,但并不能由此推衍出彼时路翎有着较为系统的“思想的武装”。恰恰相反,在他20余年的生命中,思想的力量可能相当薄弱。《儿女们》的写就更多凭借了作家的命运经验与被压抑多年的生命激情。路翎说“它里面有着我底哭泣和我底喜悦”[12](36),“我也有一种理想主义,洗礼的,或生活底童年幸福,这是我把《儿子们》放到滚动的多面的生活里去之后发生的,它们底生活显得美,小孩底装束和喊叫使我幸福——这就是我底理想主义”[12](59)(小说初名为《财主底儿子们》,引者注)。可见,路翎试水文学是源于内心早已涌动不息的理想与憧憬,是“力比多”、白日梦的艺术升华与再造。直到后来写作《青春的祝福》时,他对“人民形象追求的重要”这一重要的思想命题才有自觉的认识与要求。而对于在此之前完成的中篇,他做出的反省是,“里面又有那么多的‘?’,它们天天向我叫喊,要求解答;自然,我在解答,但稍一不慎,就滑开去,弄得天地昏茫,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在哪里了。”[12](43)(据前后信件内容以及作品完成时间推测,该中篇应指《饥饿的郭素娥》,引者注。)路翎是胡风的亲密跟随着,却跟随得相当辛苦。胡风要求作家有强壮的“思想的武装”,路翎却觉得“我们都是带着什么一种武装到这个世界上来的。迅速地被戳破,又迅速地缝补。到了最后,恐怕就满身破烂地挂着残盔破甲了罢”[12](86)。1945年,胡风创办《希望》,意气风发宣扬自己的文艺主张,但此时的路翎却接连去信表达自己的思想虚弱:“我久欲向谁表白我底庞杂的感情,我觉得,这对我自己也是一种检讨,但总又收缩着。有时似乎枯涸了。”“目前用力是困难的,感觉被塞闭似的,总是不新鲜。”[12](90?91)思想的苍白几成难以跨越的创作障碍,阻碍路翎在“主观战斗”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通畅。

这种贫弱与路翎的出身经历及成人后的家庭生活密不可分。路翎的少年时代非常不幸,父亲早逝,母亲带着他这个“拖油瓶”忍着世人的白眼再嫁求生。继父是基层公务员,是“精神上的赤贫者,有小情感:愤怒、暴躁和慨叹”。他的童年是“在压抑、神经质、对世界的不可解的爱和憎恨里度过的,匆匆地度过的。……悲哀是那么不可分解地压着我底少年时代,压着我底恋爱”。中学时代,因参加学生活动而被校方开除。后来供职于四川一家煤矿,做会计。从小到大,路翎的生活离文学、阅读都很远。另外,成年后的路翎也过得相当酸辛。艰苦的战争年代,他虽和余明英品尝到了爱情的甘甜与温润,物质困窘却始终如影随形,不断销蚀着幸福的色泽。他也为缺少真正的知音而向胡风发牢骚,“生活真是灰冷的,也没有能够和你相碰相击以激出火花来的人。”[12](114)女儿的出生使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1卷第6期150

翎有了短暂的初为人父的欢悦,但随即又堕入矛盾的深渊,“我确实担心我将被压毁。我并不觉得我是做了荒唐的事情的,因为我强烈地需要生活。但是,在这个可怜的时代,能杀才能生,我有怀着大的赌注的辛辣的思想。”[12](101)他一方面表示要大破大立地跟随时代[12](71),另一方面却认为“生活得好,才是神圣的义务,我生活得一点也不好”[12](79)。琐碎、平庸、困顿的家庭生活也磨损着路翎的创作热情,妨碍着思想的深入。

路翎小说中的情爱书写与他自身的婚恋生活存在着一定的互文关系。他笔下的男性渴望成为时代英雄,但他们的恋人均向往平庸、安逸的家庭生活,彼此隔膜。如《谷》中教师林伟奇因受排挤而决意离开时,他的恋人左莎却渴望他放弃理想,结婚成家。《儿女们》中,蒋纯祖与高韵、万同华间的爱恋也因理想分歧终止。《感情教育》中的宋子清希望启蒙、说服张蒲英,使其不耽于琐碎、无聊的日常生活。路翎在创作中如此纠结于两性间的理想分歧,无不是自身思想陷入困顿的反映。其实,早在1943年,路翎向胡风谈及婚事时,胡风就坦率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担心你的精神是否受得起家庭生活的拖累。据我所看到的,在精.神上

..,几乎没有成功的结婚。……我想,顶好的方式是朋友结婚,不住在一起,也不必取合法关系,……生活上双方不彼此拖累,且精神上可以竞走。当然,还有一种重要的事情:不能生孩子。”[5](28)这是否是胡风自身的经验体会我们不得而知,但它确实表明了现代知识分子在个体微生活与宏大的事业理想之间的纠结与两难。路翎的选择非常明确,“似乎除了妥协之外别无出路”[12](87)。

因此,路翎在思想、话语上逐渐靠拢《讲话》精神也顺理成章。建国前夕,路翎对文艺创作的阐释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活道路、活的人生形象来对社会底封建势力和奴役势力进行斗争,在这里它尽着作为文化斗争的先锋的任务;有它底普及要求的这一面,即将它底思想要求通过对于旧的文化形式底占领而传达给大众。”[8](118)对于文艺普及与提高关系的认识看似与《讲话》精神还有着不小的分歧,但与路翎之前的文论话语相较,普及与提高这两个词汇却是首次出现。更值得注意的是,路翎开始像大多数作家一样自我否定,洗心革面,“我的一些原来用作对旧社会斗争的武器的东西,会慢慢失去了它们的作为武器的性能罢。到了阳光中,我身上的疮疤就明显地暴露出来了。对于过去我无所留恋,我希望在这伟大的时代中,我能够更有力气追随着毛泽东的光辉的旗帜而前进,不再像过去追随得那么痛苦。”[8](213)他对自己多表现国统区阴暗面而未正面歌颂解放区新社会而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愧疚。

四、结语

1939—1949年,在持续不断的战争中,七月派作家路翎独出机杼,建构起真正能支撑起国家苦难、开拓未来的现代主体,人物身上四溢的激情即体现出这一历史潜力。但以孤独、混沌为特质的激情在时代与个体的双重困局中,不免如刀卷刃,如弓失箭,叙事转向政治理性,几成必然。就路翎创作中主观与客观书写的失衡,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还需要一段时间

.......

去真正认识中国

.......。”

[14](357)(着重号为原文所有,引者注)这不无道理。但让人遗憾的也许是,在匆匆向前的时代步履中,历史从来不给人从容遐思的时间。泥沙裹挟之下的幸存者能在疲弱奔命的同时,不甘放弃,艰难蜕变已属难能可贵。当今社会消费至上,娱乐至死,文化发展整体上趋于轻薄化、泡沫化、平庸化,路翎在痛苦中坚持、在坚持中追寻的文学行动于现实具有特殊的价值与意义。

注释:

①参见钱理群:《探索者的得与失——路翎小说创作漫谈》[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年第3期;杨义:《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J],《文学评论》1983年第3期;张新颖:《没有凭借的现代搏斗经验——与胡风理论紧密关联的路翎创作》[J],《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参考文献:

[1]乔治·奥威尔. 政治与文学[M]. 李存捧译.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1.

[2]王德威.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M]. 北京: 三联书店, 2010.

[3]刘骥鹏. “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 一个呼之欲出的文学语

词[J]. 文学评论, 2009(2): 171?177.

[4]胡风. 财主底儿女们·序[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5]胡风. 致路翎书信全编[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4.

[6]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下)[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7]路翎. 路翎文集(第三卷)[M].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5.

[8]张业松. 路翎批评文集[M].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

[9]陈晓明.《讲话》的方向与当代文学的断裂性革命——中国当

代文学对现代启蒙传统的突变[J]. 文艺争鸣, 2007(12):

文学艺术赵双花:战争语境中的激情内耗与异变:路翎小说新探(1939—1949) 151

65?78.

[10]胡风. 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C]// 胡风全集. 武汉: 湖北人

民出版社, 1999.

[11]路翎. 致胡风书信全编[M]. 郑州: 大象出版社, 2004. [12]路翎. 财主底儿女们·题记[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5.

[13]赵园. 未完成的探索——路翎与外国文学[C]// 论小说十家.

杭州: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7.

The new study on the internal consumption and its variation of pass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War in Lu Ling’s novels (1939—1949)

ZHAO Shuanghua

(The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Jining College, Qufu273155, China)

Abstract: In the 1940s, the literature in the KMT-controlled area showed fully the rich and complicated spiritual life of the Chinese during the War, which boasted of strong lyricism. And Lu Ling’s novels representated such spirit. But as the War went on, the writing of such passion changed. In fact, the passion was consumed by itself: such characters as intellectuals were full of severe loneliness, while masses of lower classes were blindly and innocently chaotic. During the 3rd Civil War, Lu Ling paid closer attention to satirizing KMT’s oppressive rule, stressed class oppression and civil rebellion, and hence gradually strengthened rational discourse. Except for the spread and immersion of Mao Zedong’s Speech at the Yan’an Forum on Art and Literature, the main limiting factor lay in the writers’ weak mentality which was caused by their unfortunate experiences, poverty, and trivial marital life. This narrative evolution prov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was complicated, and Lu Ling’s unremitting exploration was admirable. Key Words: Lu Ling; the War; passion; internal consumption; variation

[编辑: 胡兴华]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一、填空题(共20 题,共40 分。) 1. “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2. 在80年代后,杨绛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 之恋》。 5. 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6. 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 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7. 铁凝的成名作》写了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8.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理论”,主要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9. 北宋词人苏轼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10. 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高成就,他开拓了诗的题材和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风尚,开创了 豪放词风。 11. 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格非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 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12.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3.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家是韩愈、柳宗元。 14. 清代诗人对盛世的虚幻有清醒的认识,《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预见了社会危机的即将来临。 15.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 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17. 在《家》中,觉慧把鸣凤送给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自尽后,又换了一个丫环,她是婉儿。 1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山园小梅》的咏梅绝唱中的名句。 19. 国统区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的茅盾《腐蚀》,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20. 解放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二、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简要说明《棋王》儒道合璧的特点。 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王一生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他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吃为身体之须,棋为精神之须。对于“吃”,他的要求很低,“顿顿饱就是福”,对于“下棋”,则是自我完善的追求。安贫乐道、宁静淡泊的道家思想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在王一生身上得到了辩证统一和集中体现。

当年对路翎的批评及路翎的反批评

当年对路翎的批评及路翎的反批评 ○刘卫东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后,路翎担任了南京军管会文艺处创作组的组长,1950年3月,由南京调到北京,在中国青年剧团从事剧本创作工作。应该说,新政府对路翎还是比较重视的。此时,路翎努力创作了大量作品,但是却遭到不同程度的批评。这些批评并不能简单归为四十年代“七月”派与左翼批评家矛盾的延续,而是有着“新时期”批评界的独特内容。路翎是一个有着很强创作个性的作家,也是在当时很少提出反批评的作家之一。他在1949年前后的创作中,与理论界发生了哪些分歧,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 一、对“工人阶级”题材作品的批评 路翎在1949年1950年两年创作了一系列描写工人阶级的作品,包括《替我唱个歌》、《荣财婶的篮子》、《女工赵梅英》、《朱桂花的故事》、《“祖国”号列车》、《劳动模范朱学海》、《除地》、《林根生夫妇》、《英雄事业》等,编成一部集子《朱桂花的故事》(《十月文艺丛书》之一,天津知识出版社1951年版)。如此集中描写自己不熟悉的工人阶级,对于路翎是首次,在题材方面显示了他在新的历史阶段“更新”自己的尝试。正如他在1949年7月写的:“对于过去我无所留恋,我希望在这伟大的时代中,我能够更有力气追随着毛泽东的光辉的旗帜而前进。”[1]但是,这部小说集遭到了批判。路翎在同时期写的《人民万岁》、《英雄母亲》、《祖国在前进》等剧本也未能通过审查,不能上演。 《朱桂花的故事》在当时遭到了什么样的批评?陆希治的文章《歪曲现实的现实主义》[2]比较有代表性。比较奇怪的是,该文将路翎的“态度”作为重点批评。虽然开始承认,“作者在主观上是在企图探索工人工人阶级的思想感情,并通过生活把他们表现出来”。但是,此文接着却拿路翎跟其他人比较:“他不像那些认真工作着的文艺工作者那样,即使他们的作品里也可能带有缺点甚至错误,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的他们的真正诚意的态度和辛勤劳动的痕迹,而路翎却轻率而又自命不凡地以他自己的灵魂取代了工人阶级的灵魂。”批评路翎“轻率”和“自命不凡”,作者并没有什么根据。从朋友的回忆录中,也可以了解到路翎有些“自尊高傲”[3],这或许就是“轻率”和“自命不凡”的由来吧。路翎身上孤傲的气质和对工人居高临下的视角使他的小说独异于当时其他作品。但是,“工人阶级”已经成为新政权法定的、不容展示缺点的领导阶级。对于在新的阶段如何看待“人民”的问题,路翎虽然有所认识,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审视”和“鞭挞”的立场并没有彻底改变。胡风最早提出“精神奴役创伤说”[4],指出民众灵魂存在需要克服的缺点。路翎的看法也是如此,他认为“政治斗争或实际斗争的胜利,并不能结束这个布满了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创伤的中国”,“我们底人民在主观情况(即旧习惯和旧意识地控制)上仍然是相当落后的”。他批评“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观点的理论家,冷淡的虚伪的客观主义者”,认为“他们看不见具体的,就在他们身上、街上、贫民区里、工厂和农村里带着创伤而又向前奔突的活生生的人民”。[5]显然,路翎对“人民”的看法与当时文艺界的主流观点是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弛的。

高中小说阅读训练与答案

灯火 萧萧 ①乌黑油污的煤油灯,一经火柴点燃,便有了亮晃晃的“生命”。 ②“生命”的意义就是它会让你想起与它共处的那段时光。生命的最简单意义可以是一个字:“动”!那昏黄的煤油灯的火舌,就是那样闪动着,那样引逗着你的眼,那样闪着古老的昏黄。在胡兴村,这样的煤油灯不知与我们共处了多少年。 ③家用的煤油灯主体是大约十公分高的玻璃瓶,外围有铝片为套,瓶口是一个铅皮的盖子,中间钻一个小洞,棉纱捻成的灯芯就插在这个洞里,灯芯可以一直伸向瓶底,将煤油汲吸上来,油润的灯芯,火柴一点就燃着了,昏黄摇曳的光芒,就这样温暖着我们的童年。 ④夜深的时候,面对这样一盏摇曳的灯火,仿佛可以跟古人促膝而谈,读一点诗词,雅兴随之而起。如果能翻阅几则“聊斋”,或许更增加一些古奥之趣,可惜,当时年纪小,只认识李白的铁杵、王冕的荷花! ⑤最温暖的当然不是这摇曳昏黄的灯光,而是灯光下两个相对的人影,一老一少,祖孙两人从“人初静”,守到夜更深,守着永夜,守着灯火,守着长长的一段祖孙相牵系的深情记忆,那是祖母无怨的爱,无尽的心,所有的怀念都从这样温馨的画面进入、泛起…… ⑥当灯芯烧黑了,我们用个小竹片剔亮它,挑灯夜战原来就是这样的啊!那情景仿佛剪烛西窗一般,灯芯越烧越长,就要用小剪刀剪除碳化的那小小一截,光,就更亮了! ⑦这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那得提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灯吹熄。不知你是否记得我们家是土埆厝①?风随时可以从破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 ⑧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⑨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⑩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多少风与云吹送过去了,我们长大了,家里安装电灯了,刚开始,我们只要五烛光的灯泡, 五烛光的亮度刚好模拟煤油灯的古意,却免除了油烟的熏染、风动的闪烁,那样笃定而拘谨 .....的五烛光灯泡,是我们使用“电火”的第一步。 ?此后,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长,日光灯一到,黄光从此成为白光,

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新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专题训练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旦角(注) 江岸 年轻的时候,他是闻名遐迩的人士。每到农闲时节,四乡八里的人约在一起,组个草台班子,挨村唱梆子戏,都免不了跑到黄泥湾,邀他加盟。他那媚媚的扮相,妖妖的身段,在台上一走,就是一串碰头彩;一个水汪汪的飞眼,能淹死一堆小媳妇;一挑葱白似的兰花指,能醉倒一群小姑娘;再唱上那么几嗓子,连半老徐娘们都从里往外酥透了。 不管演哪一出戏,都数他的戏份足。《大祭桩》中的黄桂英,《铡美案》中的秦香莲,《打金枝》中的公主,《西厢记》中的红娘,都非他莫属。 他还真从戏迷中拐了个姑娘,做了他的媳妇儿。一切有关他的杂务都被那姑娘包下来了。他和媳妇儿相亲相爱地过了大半辈子,媳妇儿没舍得吵他一句骂他一声,横草不让他拈,竖草不让他拿,就是时不时让他在家简单地扮上,摆弄一下身段,哼那么几句。嫁给他多少年了,媳妇儿看了听了他的戏,仍然眼睛放光。后来,大队演样板戏,他演李铁梅、阿庆嫂,演了几次,不让他演了。他演的李铁梅、阿庆嫂怎么看怎么不像英雄人物。他不演戏,急得吃不好睡不香。媳妇儿便让他在家里偷偷演,演给她一个人看。当然,他演的是红娘,是秦香莲。有时候,媳妇儿还能接几句张生、黑老包呢。 这么好的媳妇儿,打着灯笼也难找,谁知说走就走了,事前半点儿征兆都没有。他哭天抢地,眼睛哭肿了,嗓子哭哑了,好长时间,整天都像是没了魂儿的人。媳妇儿都埋了半年多了,他还时不时到坟头去哭,细听了,不是哭,却是唱—— 婆母娘且息怒站在路口, 听儿把内情事细说根由。 想当初李黄两家结亲后, 也算是门当户对第一流…… 媳妇儿走了,儿子在外面念书,家里只剩下他一个人,没抓没挠的。他一辈子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没料理日子的本领,一烦,连出去进来都离不了的戏也免了。过了两年,儿子高中毕业回了家,不久又娶了亲,家里总算又有了一个女人,他才可以伸开肠子过一过日月,好好唱一唱他的戏了。 亲家母年轻时也是他的戏迷。亲家母来家了,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说得兴起,偶尔他也比划比划,但是一举手一投足一开口,和过去有天壤之别,让亲家母直感叹,到底是老了,老了。听了亲家母的话,他不知是忧伤还是高兴。但他每回都拼命挽留亲家母多住几天。只要过一段时间亲家母没来,他还会催儿媳回娘家去接呢。 儿媳不愿意了,和儿子吵,你爹咋回事儿,我爹还没死呢。 儿子笑了笑。 儿媳又说,你爹都这么大岁数了,别整天没事了哼哼唧唧的好不好,一个大老头子,男不男女不女的,算什么呀! 儿子不笑了,叹了一口气。 儿子还是和他谈了。从此以后,他进进出出都黑着脸,既不哼唱了,也不言语了,终于

路翎《平原》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路翎《平原》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平原 路翎 胡顺昌跟在他的女人后面吵叫着。 阳光强烈得刺眼,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是笼罩着火焰一般的暑热。一条小河在平原的中间弯曲地流着,通过那些被树荫遮着的寂静的人家而流到金黄色的田野中去。一些精致的石桥跨在这条清澈的河上。 一个精力饱满的年轻汉子,戴着一顶大草帽,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从胡顺昌夫妇的后面跑了过来。他热情洋溢地和胡顺昌夫妇打招呼,要到城里去接他当官的姐夫,也没留意两人的表情。 胡顺昌的一件白布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了,他拿它披在肩上,不时地用它揩着脸上的和胸前的汗水。他跟在他女人的后面走着,吵嚷着。他的女人短小、瘦弱,然而很美丽。她的手里提着一个很小的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脸色惨白。 “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好话!”胡顺昌又开始说了,“你自己凭良心想想看好了!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都没有关系!回去吧,桂英!”他擦着胸前的汗水哀求道。 他的女人不理睬他,仍旧急急地往前走着。 于是他恼怒地看了她一眼,站下来了。他无论怎样警告自己不要发怒都不行。她在烈日下痛苦地、艰难地走着,不时地闭起眼睛来揉着胸口,显得快要支持不住了。 “好吧!”胡顺昌大声叫着,重新又追了上来,“要是你真的要回你的娘家,老子就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不过你要晓得你娘家也并不是了不起的呀,哼!他们自己还不是没得吃的!”太阳毒辣无情地照射着他们。 “我求你听我说啊!”他拿一只手扶在她的肩上,但是被她推开了,“你想想,我不过跟你说:我不在家,你就回保长他们叫他们等一下来好了!就是征粮收来么也要等男人回来做主,你把外面桶里的两斗拿给他们还不算,连床底下的四斗也让他们给搜走了!你想想,这四斗米我们要度多久的命啊!一直要到收了稻子!就是照你说的保长是带了兵来的,你一个女人家未必还怕他们,他们真的还把你吃掉不成?再不然的话,给了他们,你也该向他们取得字据呀!不然的话,他们明天又来要了,你怎样办?”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附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小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受命题者青睐的文学体裁,但是也不少学生却反映面对小说阅读不知道如何答题。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各位考生阅读练习。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原文1:1982... 小说是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受命题者青睐的文学体裁,但是也不少学生却反映面对小说阅读不知道如何答题。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供各位考生阅读练习。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原文1: 1982年我读大四。那年的春节,我领着徐美红一起回乡下过年。徐美红的爸爸当时是我们省财政厅厅长。一个厅长的千金,能看上我这乡下娃,那是因为我有三篇论文上过学报的缘故。徐美红的到来,简直像在我们那个村子里刮了一场十二级的台风。女人们、孩子们都挤到我家的院子里来看稀奇,一时间,院子里热闹成了一锅粥。男人们到底矜持一些,远远地站在那里看,议论。父亲拿着香烟,满面春风地上前挨个儿给大家敬。大家也不客气,会吸的,当场点着吸了起来;不会吸的,就夹在耳朵上。 这是刚刚到家那天的事。此后的几天里,家里也是人来人往像赶集一样,没个冷清的时候。母亲高兴地说:"咱老王家几十年都没有这样热闹过了。"父亲点点头,说:"那是哩,那是哩。" 直到年三十下午了,家里才算清静下来。母亲麻利地剁好饺子馅,妹妹和好面,和父亲三个人包起饺子来。我和徐美红表示要帮忙,被母亲坚决

地拒绝了。于是,我躺在厨房一角父亲平时睡觉的地铺上看书。徐美红也找了一本闲书,懒懒地靠在我的身上看。这中间,徐美红上了一趟厕所。黄昏时候,饺子包完了。妹妹说:"呀,憋死我了。"就往厕所里跑。一会儿妹妹就回来大惊小怪地喊:"猪跑哪里去啦?咱家的猪跑哪里去啦?"父亲母亲都慌了,忙着往厕所里看,厕所里空空如也,哪里还有猪的影子。我们这里,厕所和猪圈是在一起的。 突然,妹妹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大声说:"俺嫂中间上厕所了,肯定是出来的时候忘记拴栅栏门了。"这是极有可能的事。一到乡下,徐美红就暗中朝我抱怨:"啥都好,就是解手太恐怖了,身边那么个大东西朝你虎视眈眈的,吓死人了。"因此她匆忙离开时忘记拴栅栏门,以至于让猪逃了出去,这是极有可能的事。母亲忙给徐美红打圆场,批评妹妹说:"你胡说个啥,你嫂出来咋会忘记拴栅栏门!"徐美红也是个实心人,也不知道推卸责任,说:"我也忘记拴没拴栅栏门了。"父亲宽厚地笑笑,说:"我出去找找看,二百多斤个大肥猪,还能丢了?"说罢,父亲就出去找猪去了。跟着妹妹也说:"反正没事,我也出去找找。" 天黑透了,四周传来劈劈啪啪的鞭炮声。别人家都在过大年了,我们家却连灯都没有点,五口人有两口还不知在什么地方奔波呢。 终于,父亲回来了。停了一会儿,妹妹也回来了。父亲把手一挥,朝母亲说:"烧火吧,不能因为丢了一头猪,就连年也不过了,该咋过还咋过。"父亲还特意朝我和徐美红笑笑,说:"丢不了,一头二百多斤的大肥猪,往远处跑,它又跑不动,肯定就在这附近。我明天再找,保准找得到。"话是这样说,但一家人谁也无法轻松下来。特别是徐美红,因为整个事

小说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说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⑴----⑷题。(18分) 血的故事 南腔北调的夏夜乘凉会,一直聊到月上中天,还没有散去的意思。大家被彭先生的故事迷住了。彭先生是张医师的朋友。张医师最近常常鼓励大家去验血型,大家都没有动过大手术,对于血的一切不够亲切。 今晚又谈到了血型。这位彭先生说,作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的国民,血型不可不验,而且它或许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也说不定呢! 这时钱太太开腔了: “干脆说罢,我就怕验出是AB型的!” 钱太太所以这么说,实在也该怪张医师,他曾说AB型是不祥之兆! “我丈母娘就是AB型的。” 这时彭先生忽然冒出来这么一句话。钱太太听了竟“咯”的一声笑了,:“还管他丈母娘的血型呢!” 张医师紧接着说:“提到彭先生的丈母娘,你们别笑,还有段恋爱悲喜剧呢!倒是可以请彭先生讲给你们听。” “谈起来,是五年前的事了,”彭先生躺在藤椅上,仰着头,喷着烟,从烟雾朦胧中看看天幕微笑着,他倒真是在做甜蜜的回忆呢!“那时秀鸾在秘书室做打字员,天天夹着一包公事从我办公桌的窗前经过。” “你就拿眼盯着看!”有人插嘴。 “不错,这位太太说得一点儿也不错,我盯着她那会说话的眼睛,淘气的鼻子,甜蜜的小嘴儿……” “结果认识了没有?”有人发愚问。 “当然我们有机会认识啦!日子一久我们就坠入情网了,互订终身,热带的小姐,实在另有她们可爱之处。” “台湾小姐?”到这时大家才知道是位台湾小姐。 “我知道,一定是聘金的问题。” 彭先生悠然地吸着烟摇摇头,“是我那位老丈人的问题!” “我那老丈人真是铁打的心肠,任凭秀鸾怎么哀求,他就是不许他的女儿嫁给我。” “他认准了‘外省郎’没好的,秀鸾跟她爸爸说,如果不答应,她宁可去死。老头子也说,你要嫁给那小子,我只当你死了。结果秀鸾还是投进了我的怀抱。“ “但是关于你丈母娘的AB型呢?”这时钱太太又想起了这件事。 大家笑起来了,彭先生接着讲: “我是很乐观的,我总以为我们结婚以后,一定会把我们翁婿之间的关系慢慢调整过来。可是一年下来,我的希望就始终没实现,有时看秀鸾挺着大肚子进去,就让我风里雨里地站在门口!我真想冲进去,可是我心疼秀鸾,到底还是忍住了。” “真惨!”林太太不胜唏嘘。 “倒是我那丈母娘会偷偷出来塞给我两块点心什么的。” “有一天我独个儿上了老丈人家的门儿喽!” “好大胆子!”有位先生插嘴。 “你以为我上门找打架哪,我是报告秀鸾入院待产的消息去了。大胖儿子生下了,算是又见了一代,可是我们的情形并未见好转,老丈人在他女儿面前连半个字都没问过我。” “迭格老泰山凶得来!” “硬是要不得!” “有一天,”这段回忆大概很有趣,彭先生自己也未语先笑了,“秀鸾匆匆忙忙回来了,慌慌张张地说:‘爸爸病了!’ ‘什么病呀?’ ‘肠子!肠子要剪断!快走。’唉!我那铁石心肠的老丈人呀!也有一天柔肠寸断了!” 大家听到这里哄然大笑。林太太说:“彭先生,你解恨了,是不是?” “不敢!”彭先生虽然这么说,可是仍然可以看出他的轻松。“秀鸾爸爸需要输血,但秀鸾是A 型,小舅子是B型,丈母娘是AB型……” 他们都不能给病人输血,买血要500块钱100ML,共需300ML一千五,秀鸾母女在着急。我对秀鸾说:‘这样说来,你爸爸是O血型的喽?’秀鸾点点头。我说:‘你何必着急呢!现成的大血人在这儿哪!我也是O型的呀!’“第二天,我那干巴巴的老丈人,一把拉住我的手,‘你金家伙!你金家伙,’……” “你金家伙?是日本话,还是骂人的话?” “‘你金家伙’,台湾话‘你真正好’也!我们爷儿俩的手紧紧地握着,两股热流交会,一切嫌隙都被血般的事实给溶化了!”彭先生说到这里,向张医师挤了一下眼,微笑着,“所以,我要奉劝诸位,血型不可不验,它实在有意想不到的妙用!” 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非常有趣,林先生首先说:“血型不可不验,明天就去验。张医师,先给我挂个号。” “对!对!血型不可不验。”大家同声地说。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张医师紧接过彭先生的话,让彭先生讲述自己的恋爱悲喜剧,因为他事先知道彭先生的爱情故事很是生动曲折。 B、台湾姑娘秀鸾与彭先生相爱,却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为了捍卫爱情,她不惜牺牲亲情,以至于以死抗争。 C、“铁石心肠”的老丈人有一天“柔肠寸断”,这是他改变对女婿的起因,而这一情节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这篇小说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讲述了一个与血型有些关系的婚恋故事,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 E、这篇小说的内容是关于南腔北调的外省人在台湾的爱情故事,小说带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2)小说一开始就写乘凉会上“南腔北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外省郞”彭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4)小说的题目是“血的故事”,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血型而展开的,如果以“血型的故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18分)

《平原 路翎》阅读答案

《平原路翎》阅读答案 平原 路翎 胡顺昌跟在他的女人后面吵叫着。 阳光强烈得刺眼,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是笼罩着火焰一般的暑热。一条小河在平原的中间弯曲地流着,通过那些被树荫遮着的寂静的人家而流到金黄色的田野中去。一些精致的石桥跨在这条清澈的河上。 一个精力饱满的年轻汉子,戴着一顶大草帽,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从胡顺昌夫妇的后面跑了过来。他热情洋溢地和胡顺昌夫妇打招呼,到城里去接他当官的姐夫,也没留意两人的表情。 胡顺昌的一件白布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了,他拿它披在肩上,不时地用它揩着脸上的和胸前的汗水。他跟在他女人的后面走着,吵嚷着。他的女人短小、瘦弱,然而很美丽。她的手里提着一个很小的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脸色惨白。 “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好话!”胡顺昌又开始说了,“你自己凭良心想想看好了!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都没有关系!回去吧,桂英!”他擦着胸前的汗水哀求道。 他的女人不理睬他,仍旧急急地往前走着。 于是他恼怒地看了她一眼,站下来了。他无论怎样警告自己不发怒都不行。她在烈日下痛苦地、艰难地走着,不时地闭起眼睛来揉着胸口,显得快支持不住了。 “好吧!”胡顺昌大声叫着,重新又追了上来,“是你

真的回你的娘家,老子就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不过你晓得你娘家也并不是了不起的呀,哼!他们自己还不是没得吃的!”太阳毒辣无情地照射着他们。 “我求你听我说啊!”他拿一只手扶在她的肩上,但是被她推开了,“你想想,我不过跟你说:我不在家,你就回保长他们叫他们等一下来好了!就是征粮收来么也等男人回来做主,你把外面桶里的两斗拿给他们还不算,连床底下的四斗也让他们给搜走了!你想想,这四斗米我们度多久的命啊!一直到收了稻子!就是照你说的保长是带了兵来的,你一个女人家未必还怕他们,他们真的还把你吃掉不成?再不然的话,给了他们,你也该向他们取得字据呀!不然的话,他们明天又来了,你怎样办?” 说到这里,他又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了,他又拿起衣服来狠狠地揩着汗,偷偷地看了一眼,希望能够看到她的难受的、悔过的表情。然而她整个的苍白的脸冰冷有如铁石。于是他茫然地抬起头来,看向稻田的远处。 “唉,真可怜啊,我们这些庄稼人!为了几斗米!”他想。但是想到这几斗米,他又动气了,重新憎恶地看着她。 “你走吧!你走好了,没有关系!你自己想想,这几年,有吃的总给你先吃,有穿的总给你先穿!你走好了!”他对着她悲痛地叫,希望能够感动她。 但回答他的却是暑热下的眩晕的寂静。他的女人提着布包走过那个高而窄的石桥,走到石桥的那一边。 “唉,我这个可怜人,我怎么好哟!”胡顺昌蹲了下来,

浅论.《财主底儿女们》doc

浅论《财主底儿女们》中人物的“疯狂” 周义婷长丰县杜集中心校 摘要:《财主底儿女们》以家庭为母体表现这群对“家”无法割舍的感情的人 们一步步陷入“疯狂”的状态,又因为人的焦虑的不可消除性,要实现对自我的肯定,只有一生都与它做反抗,而反抗能力的强弱,又直接造成了他们的生命形态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或是软弱无力的,呈现一种弱势,或是反抗最终却放弃的,或是充满热情的终生都在抗争奋斗的。作家给予他们以精神思考的自由空间,并赋予他们思考内容的自由开放,在此基础上作家描写了人物的“疯狂”行为是人的内心对“英雄”的渴望,是人物身上特有的“英雄气质”激发了生命的“疯狂”。最后,不管人是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从焦虑走向疯狂最终迈向了死亡,但正是生命经历的这些过程,才会到达未来,作家相信未来的光明与希望。 关键词:家庭情结;生命形态;精神空间 路翎的小说(主要指1949年以前)几乎是一首首生命的狂歌,他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躁动不安的,充满焦灼的疯狂的,他的作品中的一个个生命个体几乎都在经历着这样一种躁动焦灼疯狂的心理过程。 由于感到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对自身的生存造成威胁而产生焦虑,随着焦虑的持续或是增加,表现在行为上着便是“疯狂”的产生。“疯狂”不仅仅指“丧失理智或精神失常”的病理现象,更是一种心理现象,这在路翎的作品《财主底儿女们》中作家作了精彩地描绘与刻画。在作品中,从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背后我们似乎可以感到作家仿佛痉挛的手足无措的执着笔,是因为他道不出其笔下的人物为什么要这样或那样的想和做,他们的行为在常人眼中看来是那样的不可理喻,然而作者是遵从于现实主义的手法,无限接近生活和生命的最原始的状态,真实的加以描写,笔者好像并不在意“非善即便是恶”的传统,而是如实地描绘生命存在的无规律性并把人对无规律性的生存状态的焦虑外化了而已。这部作品似乎并不刻意于写作技巧的追求,而是如实的描写生命的本真。 一、家族情结中展现人物的“疯狂” 在很多人的眼中,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家园故土情怀。事实如此,并且更有着复杂的家族情结。中华名族的恋家,这已是一种共识,家的依赖和眷恋已成为中国人一种根深蒂固的潜在的意识,这种感情更是广泛的被体现在文学作品当中。从“狐死首丘”“越鸟南枝”“胡马北风”到曹雪芹的《红楼梦》,新文学作品中涉及大家族题材者更是不甚计数,老舍的《四世同堂》、端木蕻良的《科尔

最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最新初中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黑夜 沈从文 两人在竹子编成的筏上,沿了河流向下游滑去,混过了四个水面哨卡,在离目的地只差将近五里时,竹筏傍在一些水苇泥泽的河边上,滞住了。 罗易,××的部队通信联络人,在黑暗里轻轻的声音带一点儿嘶哑,辱骂着他的年轻伙伴:“怎么回事,平平,你见鬼了!把事情当游戏,想在这儿搁下,让人家从堤上用枪子来打靶,打穿我们的胸膛吗?” 那一个并不作声,先是蹲着,这时站起来了。 “搁浅了,什么东西掯住了。”从声音上听来这人还只是一个小孩子。 照理这一片竹筏是不应当掯在这里的。罗易带点焦躁埋怨他的年轻同伴:“还有五里,真是见鬼!应当明白,这是危险的地方,人家随时把电筒一照,就坏事的!” 那个永远不知恐怖不知忧愁的年轻人,一面默默地听取这种埋怨,一面从腰间取下手枪子弹盒,卷起裤管预备下水去看看。 河水并不深,却有很深的污泥,拔脚时十分费力。 “呀,见鬼,这里就真有个鬼!” “怎么的?” “一个家伙,有意捣我们的乱。被石磨缚着沉到这水里!” 竹筏能转动,却不能流动。时间不许两人从容打算。 “从旱路走,翻过坳,我们才可以在天明以前赶到。” “从旱路走,不小心,我们就又得被魔鬼在我们脖子上悬一副石磨。” 两人从一个泥滩上走了许久,才走进了一片泽地,小径四围都是苇子,放心了一点。进苇林后他们只觉得脚下十分滑泽,十分潮湿,且有一股令人欲呕的气味,越走气味越难闻。 “一定在这路上又躺了一个,小心一点,不要为这家伙绊倒。” “我忘记摸摸我们筏底那一个身上了,或者是我们的伙计!” “不是我们的,你以为是谁的?” “我知道第七十四号文件是缝在领子上的,十三号藏在一支卷烟里。还有那个……” “小心一点,我们还在人家笼子里,不然也会烂在这里的。留心你的脚下。” “等一等,我算定这是我们第七十四号的同志,我要过去摸摸他,只一分钟,半分钟。” 这伙伴不管那头目如何不高兴,仍然躬着腰迎着气味所在的方向,奋勇地向深密的苇林钻去,还不过三分钟,就又转身回来了。 “我说是他就是他。那腐臭也有他的性格在内。这小子活时很勇敢,倒下烂了还是很勇敢的!我们在一个村子里长大的,大我三个月。” “怎么知道是他?” “我把那小子缝了文件的领子拉下来了。我一摸到领子,就知道是他。” “你们都是好小子。”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平原 路翎 胡顺昌跟在他的女人后面吵叫着。 阳光强烈得刺眼,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是笼罩着火焰一般的暑热。一条小河在平原的中间弯曲地流着,通过那些被树荫遮着的寂静的人家而流到金黄色的田野中去。一些精致的石桥跨在这条清澈的河上。 一个精力饱满的年轻汉子,戴着一顶大草帽,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从胡顺昌夫妇的后面跑了过来。他热情洋溢地和胡顺昌夫妇打招呼,要到城里去接他当官的姐夫,也没留意两人的表情。 胡顺昌的一件白布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了,他拿它披在肩上,不时地用它揩着脸上的和胸前的汗水。他跟在他女人的后面走着,吵嚷着。他的女人短小、瘦弱,然而很美丽。她的手里提着一个很小的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脸色惨白。 “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好话!”胡顺昌又开始说了,“你自己凭良心想想看好了!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都没有关系!回去吧,桂英!”他擦着胸前的汗水哀求道。 他的女人不理睬他,仍旧急急地往前走着。 于是他恼怒地看了她一眼,站下来了。他无论怎样警告自己不要发怒都不行。她在烈日下痛苦地、艰难地走着,不时地闭起眼睛来揉着胸口,显得快要支持不住了。 “好吧!”胡顺昌大声叫着,重新又追了上来,“要是你真的要回你的娘家,老子就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不过你要晓得你娘家也并不是了不起的呀,哼!他们自己还不是没得吃的!”太阳毒辣无情地照射着他们。 “我求你听我说啊!”他拿一只手扶在她的肩上,但是被她推开了,“你想想,我不过跟你说:我不在家,你就回保长他们叫他们等一下来好了!就是征粮收来么也要等男人回来做主,你把外面桶里的两斗拿给他们还不算,连床底下的四斗也让他们给搜走了!你想想,这四斗米我们要度多久的命啊!一直要到收了稻子!就是照你说的保长是带了兵来的,你一个女人家未必还怕他们,他们真的还把你吃掉不成?再不然的话,给了他们,你也该向他们取得字据呀!不然的话,他们明天又来要了,你怎样办?” 说到这里,他又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了,他又拿起衣服来狠狠地揩着汗,偷偷地看了一眼,希望能够看到她的难受的、悔过的表情。然而她整个的苍白的脸冰冷有如铁石。于是他茫然地抬起头来,看向稻田的远处。 “唉,真可怜啊,我们这些庄稼人!为了几斗米!”他想。但是想到这几斗米,他又动气了,重新憎恶地看着她。 “你走吧!你走好了,没有关系!你自己想想,这几年,有吃的总给你先吃,有穿的总给你先穿!你走好了!”他对着她悲痛地叫,希望能够感动她。 但回答他的却是暑热下的眩晕的寂静。他的女人提着布包走过那个高而窄的石桥,走到石桥的那一边。 “唉,我这个可怜人,我怎么好哟!”胡顺昌蹲了下来,昏沉地抱着头。然而他还是忍不住望向桥那边,走着路的她忽地倒了下去!他飞奔过去。她微弱地喘息着,闭着眼睛躺在草地上。他的心现在已经完全冷静了…… “桂英!”他小声喊,伏在烈日下面的草地上,“你要回娘家,你去好了,都是我不对,你去住些时好了。” 她无力地摇摇头,又闭上了眼睛,眼泪从她的睫毛里流了出来。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析)

2019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阅读训练精选20篇(含答案解 析)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美妙的结局 (俄)契诃夫 列车长斯特奇金有一天不当班,在他家里坐着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一个四十岁上下、相貌端庄、身体壮实的女人。她专事说媒。斯特奇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抽着雪茄,说:“认识您非常愉快。我吧,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已经五十二岁了,也就是说,在我这样的年龄,本该子女成群了。我的职业是稳定的。财产虽说不多,但要养活心爱的女人和孩子们完全不成问题。我私下里告诉您,除了薪水,我在银行里还有存款,这些钱是按我的生活方式节省下来的。我为人正派,滴酒不沾,过着严谨而合理的生活。可是话又说回来,我还是有所欠缺——没有家庭的温暖,没有生活的伴侣,我像个到处漂泊的匈牙利人,居无定所,没有任何娱乐,没有人可以商量,一旦生病,连个端水的人都没有,等等,等等。我这人受过教育,又有钱。因此,我十分希望徐门①能来牵线——也就是说,跟一位般配的女士缔结合法婚姻。” “这不成问题,”她又说,“那么您,尼古拉·尼古拉伊奇,想找个什么样的新娘呢?” “我吗?那就随缘吧。” “讲到缘分,当然也对。不过,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有人喜欢黑头发的,有人却喜欢金发女郎。” “您知道吗,柳博芙·格里戈里耶夫娜,”斯特奇金庄重地叹息道,“我为人正派,性格刚强。美貌以及一般的外表在我看来是次要的,因为,您也知道,脸蛋不能当水喝,娶个漂亮老婆要操心的

事大多。我这么认为:一个女人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内里,也就是说,她要心地善良,各方面的品性都好。……不用说,如果老婆长得富态,看着当然舒服,不过,这对双方的幸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智慧。可是老实说吧,其实女人也用不着智慧,因为有了智慧她就会自命不凡,就会想入非非。最主要的是,她得敬重我,她得明白,是我给了她幸福。” “那当然。” “好吧,现在来谈谈名词②问题……富贵人家的千金我不要。我不能作践自己,居然为了金钱去结婚,我希望我不至于吃女人的面包,而是要她吃我的面包,还要让她心里明白这一点。可是穷苦人家的姑娘我也不能要。我这人虽说有点钱财,虽说我结婚不是出于贪财,而是出于爱情,但是,我也不能娶个穷女人,因为,您也知道,现在物价昂贵,再说日后还要生儿育女。” “可以找个有陪嫁的。”媒婆说。 列车长考虑一下,说: “不,谢谢您。承您好心关照,我心领了。现在容我问一下:您给人张罗一个新娘要收多少钱?” “要得不多。您按老规矩给个二十五卢布外加一件衣料,我就多谢了……至于找有陪嫁的女人,那就是另一个价码了。” 斯特奇金在胸前交叉抱着胳膊,开始沉思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叹口气说: “这价太贵了……” “一点儿也不算贵,尼古拉·尼古拉伊奇!从前吧,做成的婚事多,收费也就便宜些,如今这年头,我们能挣几个钱呀?要是在不持斋的月份③,能挣上两张二十五卢布,那就得谢天谢地了,老实告

(完整版)高考小说阅读训练(附答案)

高考小说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灯殇 陈永林 这天晚上,六根对女人说:“再过几天就中秋了。你明天去买十斤月饼,三斤糖块,三十挂小鞭炮……烟我已买了。” 每年的中秋晚上,许多村里人都在六根家挂一盏灯笼。鄱阳湖一带有这种风俗,一到中秋这晚,村里人便在德高望重的人门前挂盏灯笼,表达自己的敬意。这几年,六根门前挂的灯笼最多。村里人在哪家门前挂灯笼,哪家就得放鞭炮迎接。大人敬烟,小孩散糖,女人吃月饼。 六根的女人有点不愿意:“每年花一百多块钱换几十只灯笼,一点也不值。那些灯笼既当不得衣服穿,又顶不得饭吃。” 六根沉了脸说道:“这灯笼拿多少钱也买不到的。别人想自己门前多挂几个灯笼还想不到呢。这是村里人对我的信任,对我工作的肯定。” 女人说:“钱呢?” 六根问:“家里一百多块钱也没有?” 女人说:“儿子前几天上学,把家里的三千块钱全带走了。” 六根就翻口袋,口袋翻尽了,才翻出五十多块钱。 六根说:“要不,你明天提一只母鸡去卖。” 女人小声嘟囔:“哪有你这个当村长的!别人当村长,家里要啥有啥,可你每年只得几十只灯笼。’’ 六根再懒得搭理女人了。每年村里人挂的灯笼,他都没扔,都堆放在一间房里。 中秋节这天,六根早早吃过了晚饭。女人买来的糖块、月饼也摆放在桌上。鞭炮拆了封。只等提灯笼的人一来,就放鞭炮。月饼样的圆月好不容易从鄱阳湖里爬起来了,一些小孩已在月光下疯闹了。 六根坐在门前悠然地吸着烟,眼光却不时往路边上掠。终于来了一个红红的灯笼,六根兴奋地站起来,喊女人:“快拿鞭炮放,灯笼来了。” 鞭炮劈里啪啦地响了。可是灯笼并没进他家,而是进了春生的家。六根气得骂女人:“谁叫你这么早放鞭炮?”女人不敢辩,反而安慰六根:“急啥?等会儿,灯笼不就都来了?” 又来了一只灯笼。拎灯笼的是谷子。六根喊:“谷子,这么早来了?”可是谷子没听见样径直往前走。片刻春生家响起欢欢悦悦的鞭炮声。六根惊得傻傻地立在那。往年,谷子每回给他送灯笼。今年却把灯笼送给了那个发了横财的春生。 六根气得大骂:“这世道变了。人都被金钱蒙住了眼。” 六根的女儿劝:“爹犯得着生气吗?春生早在村里传出话,谁送他一盏灯笼,他就给谁一百块钱。” 春生先是在城里办了个皮包公司,骗了一些单位的货款却不给货,只给单位的头送些钱。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2019陕西榆林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父子 德民老汉病了,病得不轻。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明娃回来看看吧!德民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德民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德民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德民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谁都知道,德民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这个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德民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德民老汉一句“俺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主任,说,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德民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肥用了,闲话也有了。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德民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德民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明娃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德民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德民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们做啥?德民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德民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进屋还要换鞋。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酸奶。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

路翎《平原》阅读练习 胡顺昌跟在他的女人后面吵叫着。 阳光强烈得刺眼,无边无际的平原上是笼罩着火焰一般的暑热。一条小河在平原的中间弯曲地流着,通过那些被树荫遮着的寂静的人家而流到金黄色的田野中去。一些精致的石桥跨在这条清澈的河上。 一个精力饱满的年轻汉子,戴着一顶大草帽,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从胡顺昌夫妇的后面跑了过来。他热情洋溢地和胡顺昌夫妇打招呼,要到城里去接他当官的姐夫,也没留意两人的表情。 胡顺昌的一件白布的衣服完全被汗水浸湿了,他拿它披在肩上,不时地用它揩着脸上的和胸前的汗水。他跟在他女人的后面走着,吵嚷着。他的女人短小、瘦弱,然而很美丽。她的手里提着一个很小的蓝布包袱,急急地走着,脸色惨白。 “我这个人就是不会说好话!”胡顺昌又开始说了,“你自己凭良心想想看好了!没有关系!不管怎样都没有关系!回去吧,桂英!”他擦着胸前的汗水哀求道。 他的女人不理睬他,仍旧急急地往前走着。 于是他恼怒地看了她一眼,站下来了。他无论怎样警告自己不要发怒都不行。她在烈日下痛苦地、艰难地走着,不时地闭起眼睛来揉着胸口,显得快要支持不住了。 “好吧!”胡顺昌大声叫着,重新又追了上来,“要是你真的要回你的娘家,老子就从今日起跟你一刀两断!不过你要晓得你娘家也并不是

了不起的呀,哼!他们自己还不是没得吃的!”太阳毒辣无情地照射着他们。 “我求你听我说啊!”他拿一只手扶在她的肩上,但是被她推开了,“你想想,我不过跟你说:我不在家,你就回保长他们叫他们等一下来好了!就是征粮收来么也要等男人回来做主,你把外面桶里的两斗拿给他们还不算,连床底下的四斗也让他们给搜走了!你想想,这四斗米我们要度多久的命啊!一直要到收了稻子!就是照你说的保长是带了兵来的,你一个女人家未必还怕他们,他们真的还把你吃掉不成?再不然的话,给了他们,你也该向他们取得字据呀!不然的话,他们明天又来要了,你怎样办?” 说到这里,他又不'能抑制自己的愤怒了,他又拿起衣服来狠狠地揩着汗,偷偷地看了一眼,希望能够看到她的难受的、悔过的表情。然而她整个的苍白的脸冰冷有如铁石。于是他茫然地抬起头来,看向稻田的远处。 “唉,真可怜啊,我们这些庄稼人!为了几斗米!”他想。但是想到这几斗米,他又动气了,重新憎恶地看着她。 “你走吧!你走好了,没有关系!你自己想想,这几年,有吃的总给你先吃,有穿的总给你先穿!你走好了!”他对着她悲痛地叫,希望能够感动她。 但回答他的却是暑热下的眩晕的寂静。他的女人提着布包走过那个高而窄的石桥,走到石桥的那一边。

精选小说阅读训练及答案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的社会生活。 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 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6.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整体感知类题型及答题要点。 1.用短语或句子概括情节,写在空格内。 2.概述故事内容(特别注意情节双线发展的内容概括) 3.局部内容的理解 〈二〉人物形象分析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1.你认为主要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 2.结合内容具体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 ①.答出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描写) ②答出这些方法的具体内容(找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③针对具体内容分析人物特点,注意从外在的肖像特点到内在的心里想法,再到精神品质。要分析全面,具体,不可泛泛而谈。 3.发挥想象,补写人物心理活动。 ①心理活动的作用: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 出现问题: ①.缺要素②.心理活动不符合人物性格。 原因分析: ①.答题时随意,说的话不符合人物性格。 ②不注意联系上下文,忽略了文中人物的潜台词。 这类题的答题方法:.通过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的心理过程。 4.体会人物感情的变化。 〈三〉环境描写的题型及答题要点 (节气、天气、气候、风物、景色) 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四〉理解标题的含义。 1、以主要内容或主要事件拟题。 2、以贯穿全文的线索拟题。 3、以主要人物为题 4、以特定环境为题。 5、以有象征意义又暗含中心的的实物为题。 分析标题的答题注意事项 ①注意分析标题中的中心语和修饰语的含义。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内容概括,二是主题概括。 ②.如果小说标题就揭示了中心,那就结合小说结尾答出文章中心。 〈五〉关于评价、体验、感悟、启示的问题。 这类题往往是考查学生们对文学作品内涵的把握。并结合自身经历谈体验、感悟等。 启示——领悟的道理。(结合人物、主题答) 体验——亲身经历或通过实践对周围事物的认识。 感悟——有所感触而领悟。评价——对人、事的看法。 〈六〉关于写法的问题。 1.题材与主题的关系。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