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沉默与反思

沉默与反思

沉默与反思

教师教育学院物理师范22130711 冯卉

学习了这门课,接触了解了许多故事绘本、童话故事,有之前没看过的,也有许多是看过的。没看过的,看过后有很多想法;看过的,现在再看又有不同的感受。与此同时,我也接触了许多的动画、动漫作品。在观看这些绘本、故事、动画、动漫的同时,有欣赏的愉悦,有眼界开阔的豁达,思维延伸的通透。但是,留给我更多的却是沉默与反思。

反思一:近现代为什么没有再出现像《爱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这样的具有那么大影响力的童话名著呢?

先看看这些风靡全球影响深远的童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西方,童话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由人们口头流传,之后经人搜集、整理的,《格林童话》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另一类是由作家创作的,从十八世纪才开始出现,《安徒生童话》便是其中最举足轻重的。《格林童话》具有深远影响的原因是其中有很多都是来自流传的民间故事,本来这些故事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又很具有趣味性,再经过作者的整合加工,变成了文字,又具有了可读性。而《安徒生童话》则多以作者的文笔、巧妙的构思以及普世的价值而闻名于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了。于文笔上,他所描绘的画面都是美轮美奂的,每一处细节都富有生命力好似能让我们真的触碰到一样;于构思上,故事情节的波澜曲折、跌宕起伏,很能深深地抓住读者的心;于价值上,他所宣扬的是一种真、善、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不灭的灵魂”。

现在为什么写不出超越《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类的童话名著呢?固然,因为前人奠定的基础确实是很高,但一定还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反观当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物欲也越来越充斥着我们的世界。童话作家很难静下心来写真正纯真的童话,并不是说有目标不好,但是当目标变成了目的,当一个作家拿起笔带着目的地去写作,那一定写不出惊世的故事。童话作家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写童话,或者说我们都不需要童话作家这个称号,这没必要成为一个职业,他只是有丰富的想象力,单纯地喜欢用笔记录下自己天马行空的幻想。我比较反感将一个作家的成就和他写过的文章、获过奖项画上等号,真正的好作家有可能一部作品就足够了,他留给世界的是一笔财富,而那些急功近利的作家,留下的只是一堆粗制滥造堆砌起来的文字。

反思二:中国于童话作品以及动画动漫上为何总是落后、进步缓慢呢?

其实中国从古至今这么长的历史时段内还是有很多优秀的童话传说的,但是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不能推广出去,其实说到底,还是我们对我们传统的文化不重视导致的。丹麦可以因为一个安徒生而变成一个童话王国,每个人都对《安徒生童话》津津乐道,而我们传统的故事却少有人提及,被愈加繁忙的生活冲淡。而后来的作家有很少从宝贵的民间传说中汲取营养、精髓,完成超越。就像之前有位同学介绍那个大学毕业生的毕业作品《TRISTA》,看着“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英文名,不了解的人会以为是部外国的动画,里面完全找不到中国的元素,就连表示钱的符号都用了美元的“$”,这真的是种讽刺,难道我们的传统文化真的是那么寒酸,那么拿不出手吗?如此下去,我们怎么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自信”?

在动画动漫上的弊病更是多,别人家的动画动漫是给3-80岁的人看的,我们的动画仅局限于幼齿儿童阶段,而且内容各种低俗、重复甚至是抄袭,要说为何落后,总而言之就是“不走心”。制作一部精良的动画片需要选择题材剧本、投入制作、后期处理都下足了功夫,就看看宫崎骏的系列动画,每一部不长,但是每一部看完都有不同的感悟,每一部拿出来都是一个典范,于画面的流畅度还有每一个细节方面都让我们感受到“走心”,不怕时间金钱投入多,就怕达不到预期效果。而我们所谓的国产动画,基本都是千篇一律,狼总是吃不上羊,猎人总是被熊耍,这样就算了,过分的是这样的剧情居然能无限循环地拍下去!还变着花样地拍,不是大电影就是特别篇。面对如此“不走心”的,一眼就能看到结尾的动画,也只有没有什么判断能力的小孩才会看了。如果,那些所谓动画公司仍旧抱着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利润”的心态来制作动画,我们的动画行业也会像演不完的动画片一样陷入死循环,这不仅是对文化发展的荼毒,更是对千万下一代的荼毒,这真是让人痛心的,而如今我们只能痛心而已。

反思三:今后,我们如何写童话、如何创作动画?

我对于这方面也不是专业,却也提不出什么中肯准确的建议,只是谈谈我的想法,我所希望的。童话是主要给孩童们看的,但不能局限于孩童,其情节要具有创新性,构思要具有逻辑性,价值观要具有普世性。创新性自不必说,一部成功的作品一定得有一个新颖的构思,像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居然让皇帝不穿衣服就登场,这真是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还有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让小王子来自外星球,把读者的视野一下子拉大,更增添了人们无限的想象。逻辑性也十分重要,逻辑性并不是指不可以天马行空、必须按部就班,逻辑性就是要使得作品情节自然流畅地发展下去,于各个细节考究都无漏洞,其实我们的许多名篇都存在逻辑性不足的问题,例如《格林童话》中的灰姑娘,有人就指出,为什么过了十二点灰姑娘的美丽衣服、漂亮马车都消失了,水晶鞋却没有消失?还有安徒生的《野天鹅》,爱莉莎在编织荆棘衣的时候被人非议,但她不能说话,她不可以用笔写出来吗?还有在绘本《死了一百万次的猫》中,就有小朋友指出白猫前后胡须的不同。这些是于童话而言,在动画方面情况更是严重,有些动画情节的大部分逻辑性都经不起推敲,有的甚至不用推敲,被如此毫无逻辑的东西“喂”大的孩童们,不禁让人担忧。最后一点的普世性就不必多说了,康德说过:“有两件事我愈思考,愈觉神奇,一是我头顶上的这方星空,一是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无论是弘扬真善美还是贬低假丑恶,普世的价值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与追求。

我希望童话、动画的创作不要专于表面的粉饰,多一些内在的开拓与挖掘,让不同的年龄段的人们都能从中获得感悟一些东西。它们可以幽默,但要在惹得我们大笑之后给我们以反思;它们可以沉重,但要在使得我们沉思之后有一丝释然;它们可以天马行空,但要让我们经历一番思维遨游后真正地落到地面回到现实。这些,是很难的。但更难的是让人们沉静下来反思:我们缺什么,我们有什么,我们如何摆脱现状,我们如何发展未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