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大纲

《公共部门经济学》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 外部性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此时()

A. 暴力冲突会在政见不同的政党之间出现

B. 市场中只有少数的厂商

C. 产权没有明晰

D. 政府征收了销售税

E. 都对

2. 在一个纯粹的市场经济中,()

A. 政府不会有自己的位置;

B. 有可能需要政府的干预;

C. 需要人们买卖的场所;

D. 上述都对。

3. 政府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包括:()

A. 桥梁;

B. 公园;

C. 国防;

D. 上述都对。

4.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是()。

A. 边际替代率

B. 契约曲线

C. 供应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E. 边际转换率

5. 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外的点是()

A. 可生产的

B. 禀赋点

C. 消费均衡点

D. 不可抵达的

6. 一般均衡是指:()

A. 考察市场时没有特别信息

B. 从一般信息中找到均衡

C. 用影子价格对商品进行定价

D. 都对

E. 都不对

7. 边际替代率是指()。

A. 效用曲线的斜率

B. 契约曲线的斜率

C. 效用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D. 都不对

8. 何时会发生市场失灵?()

A. 市场中有垄断的时候

B. 没有市场的时候

C. 消费者可以影响价格的时候

D. 都对

9. 功德物品是()

A. 由想显示自己,想表现好的个人提供

B. 即使没有需求也应该提供

C. 成本随需求而增长

D. 都不对

10. 社会福利函数()

A. 是福利部门制定的函数

B. 是用社会效用表明社会福利的函数

C. 不能用数学公式计算或描述

D. 都对

11. 埃奇沃思盒子中无效率点向效率点的移动会()。

A. 增加每一个人的效用

B. 至少增加一个人的效用,但可能减少另外一人的效用

C. 至少增加一个人的效用,并不会减少另外一人的效用

D. 减少每一个人的效用

12. 效用可能性曲线上的点()。

A. 非效率点

B. 非完全参数点

C. 不可能被生产

D. 帕累托最优

13. 埃奇沃思盒子中帕累托最优点是:()

A. 效用曲线相切的点

B. MRS相等的点

C. 一个人在不使别人变差自己不能变好的点

D. 都对

E. 都不对

14. 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要求:()

A.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B. 等产量线凹向原点

C. 没有价格组和可以支持帕累托资源配置

D. 生产是消费的2倍

E. 都对

15. 公共产品具有何种性质?()

A. 非竞争性

B. 非排他性

C. MRSs之和等于MRT

D. 都对

16. 市场机制不可能提供()

A. 供给和需求

B. 价格

C. 非竞争性商品的效率

D. 都不对

17. 纯公共产品是:()

A. 消费不具有竞争性,但有排他性.

B. 消费不具有竞争性,也不具有排他性

C. 消费具有竞争性,不具有排他性

D. 都对

18. 商品平均主义是指商品:()

A. 对大多数消费者都很重要

B. 对大多数都很危险

C. 应该对所有的消费者都有益

D. 好想法,但不能生产

E. 可大量生产

19. 水平加总需求曲线是加总个人需求曲线的市场(),而垂直加总需求曲线是加总个人需求曲线的市场()。

A. 价格,价格

B. 数量,数量

C. 数量,价格

D. 价格,数量

20. 拥挤型的公共产品()

A.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

B. 不能由市场定价

C. 消费上具有竞争性

D. 不能由私人部门提供

21. 私人产品:()

A. 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

B. 会产生搭便车问题

C. 会有排他性

D. 没有排他性

E. 都不对

22. 如果不对公共产品的提供支付的个人可以被排除在公共产品的使用之外,这就是

()

A. 排他性

B. 非竞争性

C. 价格甄别

D. 都对

23. 下列哪种物品是公共物品?()

A. 国防

B. 公共电视

C. 图书馆

D. 学校

E. 都对

24. 从私人最优的效率产量处减少产量到社会最优的效率产量处,则:()

A. 会导致消费者的消费减少

B. 减少边际损害

C. 减少生产成本

D. 都对

25. 征收庇古税时,如果边际损害线不是从原点处出发,那么()

A. 这意味着边际损害不存在

B. 没有办法找出边际社会成本

C. 边际社会成本也不会从边际私人成本的纵截距处出发

D. 都对

26. 科斯定理存在问题,因为()

A. 一般而言,讨价还价的成本并不等于0

B. 个人对其他人并不关心

C. 市场总是存在

D. 都对

27. 污染权可被交易,如果()

A. 污染者想隐瞒污染

B. 管理者不能确定庇古税的大小

C. 没有污染市场

D. 污染是无害的

28. 外部性可由____________产生,也可由____________产生()

A. 个人,企业

B. 市场价格,市场收入

C. 海洋,小溪

D. 都不对

29. 庇古税可以矫正()。

A. 市场拥挤

B. 市场缺位

C. 非效率的销售

D. 过低的市场价格

30. 庇古补贴()。

A. 不能纠正外部性

B. 和庇古税完全一样

C. 可用庇古美元测度

D. 可以把生产移动到社会效率产量水平

31. 一般说来,零污染并不是社会期望的,这是因为:()

A. 这样就没有任何生产了

B. 环保局需要有些事情做

C. 没有污染会导致全球变冷

D. 都对

32. 下列哪种方法有助于得到社会效率产量?()

A. 庇古税

B. 规制

C. 明晰产权+讨价还价

D. 都对

33. 边际损害:()

A. 社会边际成本必须加以考虑

B. 社会边际成本不必考虑

C. 社会边际成本有时候需要加以考虑

D. 和社会边际成本无关

34. 互投赞成票是:()

A. 总会使得所有参与投票的人效用增加

B. 可以保证有价值的项目得到资金支持

C. 包含投票交易

D. 一般包含多峰偏好

E. 都对

35. 特殊利益集团科技与下列因素建立:()

A. 劳动的原因

B. 收入的多少

C. 收入的来源

D. 宗教

E. 都对

36. 如果每个人的偏好先后一致,但社会的偏好并不一致,我们称之为:()

A. 议程操纵

B. 多数原则

C. 投票悖论

D. 互投赞成票

E. 不受无关备选方案的影响

37. 代议民主制下,会:()

A. 选举政治家

B. 存在公务员

C. 有特殊利益集团

D. 都对

38. 政党:()

A. 对投票议程具有重大影响

B. 只关心市场的运行效率

C. 对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D. a和b.

E. a和c.

39. 投票欺诈:()

A. 对政治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B. 很容易被发现

C. 可被定义为投票交易已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议题

D. 在独裁的政治格局下出现的机率很大

E. 在年轻的投票者中间很普遍

40. 政府官僚需要大规模的预算()

A. 因为预算规模限制了薪金水平

B. 满足权利欲

C. 因为有必要保证产出的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

D. 都对

41. 林达尔价格:()

A. 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保持在效率的水平上

B. 要求真实显露偏好水平

C. 对同一产出数量具有不同的价格水平.

D. 都对

E. 都不对

42. 从私人最优的效率产量处减少产量到社会最优的效率产量处,则:()

A. 会导致消费者的消费减少

B. 减少边际损害

C. 减少生产成本

D. 都对

43. 污染权可被交易,如果()

A. 污染者想隐瞒污染

B. 管理者不能确定庇古税的大小

C. 没有污染市场

D. 污染是无害的

44. 何时边际收益是向下倾斜的?()

A. 没有总收益

B. 边际收益的斜率是负值

C. 总体收益的增长速率是递减的

D. 边际成本曲线是向上倾斜的

45. 外部性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此时()

A. 暴力冲突会在政见不同的政党之间出现

B. 市场中只有少数的厂商

C. 产权没有明晰

D. 政府征收了销售税

E. 都对

46. 多数投票规则:()

A. 只简单要求多于一半投票者

B. 是要求建立投票的规则

C. 民主制下不会出现该规则

D. 只能应用于单一问题的决策中

47. 如果一个人对国防的预算水平只偏好大、小,不喜欢中等规模。这个人就是:()

A. 违背了传递性

B. 具有单峰偏好

C. 具有多峰偏好

D. 不会得到他最想得到的结果

48. 政党:()

A. 对投票议程具有重大影响

B. 只关心市场的运行效率

C. 对政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D. a 和b

E. a 和 c.

49. 投票欺诈:()

A. 对政治过程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B. 很容易被发现

C. 可被定义为投票交易已通过某些特定的政治议题

D. 在独裁的政治格局下出现的机率很大

E. 在年轻的投票者中间很普遍

50. 政府官僚需要大规模的预算()

A. 因为预算规模限制了薪金水平

B. 满足权利欲

C. 因为有必要保证产出的边际利益等于边际成本

D. 都对

51. 林达尔价格:()

A. 使得公共产品的提供保持在效率的水平上

B. 要求真实显露偏好水平

C. 对同一产出数量具有不同的价格水平.

D. 都对

E. 都不对

52. 下列哪一个可以做为利益集团的例子?()

A. 民主党

B. 烟酒管理局

C. 国家枪支管理协会

D. 律师会

E. 上述都对

53. 要用可加社会福利函数进行分析,我们必须假定:()

A. 个人的效用函数都相同

B. 个人效用函数的边际效用随收入递减

C. 收入的总量是固定的

D. 都对

E. 都不对

54. 把整个社会中所有公民的效用都考虑在内,我们一般称之为:()

A. 功利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B. 平均主义的社会福利函数

C. 实物转移

D. 帕累托均衡

E. 都对

55. 下列哪个术语支持下述观点:财富应当平均分配给大家?()

A. 帕累托效率

B. 胡佛原则

C. 缩小贫富差距

D. 商品平均主义.

E. 都不对

56. 实物转移相当流行,这是因为:()

A. 父爱主义

B. 商品平均主义

C. 管理上的简便

D. 在政治上比较受欢迎

E. 都对

57. 最大化效用最小个人的效用,被称之为:()

A. 最小最大标准

B. 最大最小标准

C. 希克斯-卡尔多标准

D. 科利特-黑格标准

E. 都不对

58. 可加社会福利函数:()

A. 加总10%最低收入者的收入

B. 把所有失业者的效用剔除掉

C. 加总所有个人的效用

D. 最大化效用最小个人的效用

59. 给穷人食物而不是相应数量的金钱,这是:()

A. 一种实物转移

B. 将会使其他更多的人受益,不过这和他们的效用函数有关

C. 在政治上很受欢迎

D. 都对

60. 成本效益分析是指:()

A. 指导公共支出决策的一组实用方法

B. 被私人部门用来判定一个投资项目是否应当实施

C. 当收益和成本不能评判的时候,就很难应用了

D. 需要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

E. 都对

61. 我们把现阶段社会牺牲消费的价值成为:()

A. 社会边际成本

B. 社会边际损害

C. 社会贴现率

D. 社会收益

E. 都不对

62. 希克斯-卡尔多标准说明的是:()

A. 应该从大型的金融机构借款

B. 在受益方和受损方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帕累托改进

C. 工资的损失应该由失业保险补偿

D. 实际的分配结果不应当影响项目的实施

E. 都对

63. 在一定时期的和生活价格指数有关的货币是:()

A. 名义的

B. 实际的

C. 反向的

D. 随机的

E. 市场的

64. 政府决定把家庭事故中死亡的数目减少100,000 ()

A. 很容易做到

B. 以前也有所尝试,但很难在财务上加以分析

C. 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这些方法都需要评估其成本

D. 不是什么好主意

65. “未来价值”一词:()

A. 可以通过现值的计算公式推倒得出

B. 在现代金融分析中已经不再使用

C. 指未来资金的现值

D. 包括一个项目中所有商品的影子价格

E. 都不对

66. 对一个有效的政府而言,应当实施一个项目,直至:()

A. MB = 0.

B. MB = ?.

C. MC = 0.

D. MC = ?.

E. MB = MC.

67. 政府预算()

A. 保持不变

B. 不必要

C. 对项目分析具有指导作用

D. 很易得到和预估

E. 都不对

68. 通货膨胀有利于:()

A. 借款者

B. 贷款者

C. 对借款者和贷款者都没有利

D. 对两者都有利

69. 如果把一个项目的工资看作收益而不是成本,这是分析人员才取得何种花招?()

A. 劳动力花招

B. 连锁反应花招

C. 重复计算花招

D. 时间花招

70. 税收的法定归宿是指:()

A. 税后的收入大小

B. 剔出通胀后的应缴税额

C. 法律规定的纳税义务人

D. 征收的税款多少

E. 都不对

71. 一般均衡是指:()

A. 对市场在信息不完全情况下进行的考察

B. 从一般信息中寻求均衡

C. 用影子价格对商品进行定价

D. 都对

E. 都不对

72. 需求曲线完全无弹性是指需求曲线:()

A. 水平

B. 垂直

C. 倾斜45度角

D. 平行于 X-轴

73. 对生产者征税会让供给曲线如何移动?()

A. 向上

B. 向下

C. 向右

D. 向左

74. 对香烟的需求是()

A. 相对有弹性

B. 相对无弹性

C. 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D. 在富人中间需求量较大

75. 如果边际税率固定。()

A. 收入的变化会等于应纳税额变化

B. 收入的变化会大于应纳税额变化

C. 收入的变化会小于应纳税额变化

D. 不会有应纳税额

E. 都不对

76. 对消费者进行征税会让需求曲线怎么移动?()

A. 向右

B. 向左

C. 向上

D. 向下

77. 收入效应是:()

A. 可以用随时间变化的价格来测度

B. 如果没有工作就不会有收入效应

C. 要求利率保持不变

D. 就是需求量的变化,该变化是因为价格变化时实际收入的变化引起的

78.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A. 边际替代率

B. 契约曲线

C. 需求曲线.

D. 恩格尔曲线.

E. 边际转换率

79. 一次总付税:()

A. 没有超额负担

B. 没有其它形式的税收应用广泛

C. 通常缺乏公平的考量

D. 都对

E. 都不对

80. 边际替代率是:()

A. 效用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B. 契约曲线的斜率.

C. 效用可能性曲线的斜率.

D. 都不对

81. 同一效用无差异曲线上的点:()

A. 可以是具有不同预算约束曲线的个人效用最大化的点

B. 效用最大化的点

C. 不可能同时出现;

D. 都对

82. 单位税的经济归宿是:()

A. 通常由消费者承担

B. 通常由生产者承担

C. 通常由政府承担

D. 和税收的法定归宿无关

83. 超额负担在下列什么时候最大?()

A. 一次总付税

B. 单位税

C. 没有税收

D. 都对

84. 需求曲线垂直时,需求弹性等于:()

A. 0

B. 1

C. .

D. -1

85. 逃税是:()

A. 非法行为;

B. 在中国非常流行;

C. 不缴纳应纳税额;

D. 都对;

E. 都不对。

86. 如果逃税最小的边际惩罚大于最大的边际税率,那么相关的理论告诉我们逃税将会:()

A. 大于1;

B. ?.

C.

0. D. 100.

87. “对消费中互不相关的商品而言,效率要求税率应当符合它的弹性成反比”,这是:()

A. 受益原则;

B. 拉姆齐法则;

C. 次优原则;

D. 反弹性法则;

E. 横向公平原则。

88. 逃税不会考虑下列哪些因素?()

A. 被抓住的概率;

B. 抓住后定罪的概率;

C. 额外收益的概率;

D. 自我保护的成本。

89. 时间禀赋是指:()

A. 一天中小时的数量;

B. 一个人收到的赠予时间;

C. 一个人一年中工作的最大小时数;

D. 能够用来休闲的最大小时数量;

E. 都对。

二、判断题 (对的选A,错的选B)

90. 契约曲线是埃奇沃思盒子中,所有效用曲线相切点的集合()

91. 效用可能性曲线可以从效用效用曲线推导得出()

92. 第一福利经济学基本定理不成立时,就会有市场失灵()

93. 在开放经济状态下,很难辨别外部性()

94. 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社会福利函数一样()

95. 效用可能性边界不必包含每个人的效用()

96. 均衡状态下,所有人的MRT应该等于MRS ()

97. 如果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政府就能。()

98. 规范经济学比实证经济学更重要()

99. 搭便车问题可能导致提供的公共产品数量低于最优量()

100. 纯私人产品具有消费上的竞争性()

101. 很多具有非排他性的商品是纯公共产品()

102. 纯公共产品的需求曲线满足需求法则()

103. 纯公共产品具有正的外部性()

104. 私有化意味着把政府提供的服务转由私人部门提供()

105. 外部性会自我克服()

106. 负的外部性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市场因素对此不起作用()

107. 对少污染进行补贴可能会诱使生产者在最优的水平上污染()

108. 规制有助于纠正外部性()

109. 任一商品市场都有可能产生外部性()

110. 对外部性市场导向的解决办法很少有效果()

111. 对市场效率而言,MSC必须等于MSB ()

112. 大学教育就是正外部性的一个例子()

113. 不能排除多峰偏好的可能性()

114. 在政治决策分析中应用经济学原理就是政治经济学()

115. 从算术的角度看,议程操纵在多于四人的经济中不会发生()

116. 被选出的官员不会关心选举大众的利益,只会依照自己的价值价值观进行统治()117. 特殊利益集团在政治过程中处于决定性的地位()

118. 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被选举官员的意愿反应了中位选民的心愿()

119. 无论规模大些,政府都能有效运作()

120. 增加纯公共产品的产量付出的成本可能是0 ()

121. 增加教育时间的消费可能导致学生成绩()

122. 中位选民的偏好必定反应社会中所有选民的偏好水平()

123. 阿罗不可能定理和现代的政治经济学无关()

124. 在尼斯卡宁的官僚模型中,政府的效率产出比实际的产出水平大()

125. 单位税会使得需求曲线平移,而比例税则会引起需求曲线的旋转()

126. 递减税制是不合意的()

127. 投入品的差别征税不会引起超额负担()

128. 单位税随被征税物品的价格变动而变动()

129. 由于存在资本化,对无弹性供给、耐用的商品如土地进行征税,税负就会由商品征税时的所有者承担。()

130. 一次总付税会带来超额负担. ()

131. 风险中性的人比风险偏好的人更容易逃税。()

132. 内部收益率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

133. 福利经济学关心选择经济中个人的愿望和需求()

134. 价格变化之后,替代效应的结果就和收入效应一样了。()

135. 社会福利函数要求社会至少要有三人生活其中。()

136. 社会中收入最高的那20%的富人,将获得社会全部收入的20% ()137. 垂直加总需求曲线得到的结果和水平加总得到的结果等价。()

138. 一次总付税是纳税人的负债,而和纳税人的行为无关()

139. 成本收益分析没有什么实用价值()

140. 比例税和单位税一样,也会有税收楔子()

141. 只要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才会缴纳最优使用费。()

142. 对每一种税收而言,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都会高于生产者得到的价格()143. 劳动市场的税收要比商品税带来更大的超额负担()

144. 在计算超额负担时,需要假定没有其它扭曲. ()

145. 中性税就是对不同的商品征税相同的税率。()

146. 如果以后没有人的境况可以再变差,那么再分配是帕累托有效率的()147. 有时,改变税制相当困难,并有可能导致不公平。()

148. 现值一词指的是现在资金的未来价值()

149. 在再分配决策时忽略税收的影响不会对公平造成影响。()

150. 道德规范在收入再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单选题

二、判断题 (对的选A,错的选B)

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笔记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 第一节 一公共关系的定义分为: 1管理论——美国雷克斯.哈罗博士 2 传播论——英国弗兰克.杰夫金斯 3 传播管理论——美国詹姆斯格鲁尼格教授 4 咨询论——国际公共关系协会1978年发表《墨西哥宣言》 5 社会关系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蔡尔滋教授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其目的是建立一种与这些公众互相信任的关系——格鲁尼格教授 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1公共关系的形为主体是组织机构 2 公共关系的沟通对象是相关大众 3 公共关系的工作手段是传播沟通媒介 4 公共关系的过程是信息的双向交流 5 公共关系的目标是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二节 一公共关系的相关概念与范畴 1公共关系状态——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 即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 2 公共关系活动——表示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 即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的公众舆论,塑造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的工作 3 公共关系观念——表示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 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仅指导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的健康发展,而且渗透到管理者日常行为的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另还有:形象观念、公众观念、传播观念、协调观念、互惠观念、服务观念 二公共关系学中三个最基本的概念:组织、公众、传播※ 1组织——公共关系的主体,即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实施者、行为者 2 公众——公共关系的对象 3 传播——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三关系、舆论、形象 1 关系——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简单说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公共关系不是泛指“任何”或“所有”的社会关系,而是指与“私人关系”相对应的具有社会公共性质的一种特殊关系 特征:特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关系 特指信息交流的关系 2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文):学前教育学 课程名称(英文):Preschool Pedagogy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 课程类别*:■学术知识类□方法技能类□研究探索类□实践体验类 培养的核心能力和素养(多选): ■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国际素养□信息素养□领导力素养 课程代码: 周学时:4 总学时:72 学分: 4 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史、学前心理学 开设专业:学前教育 三、课程简介 本课程属于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专业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旨在系统学习和掌握学前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功能、目标与内容、课程与教学、幼儿与教师以及游戏、环境创设、幼儿园管理、家园合作等问题,基本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同时,该课程将着重阐释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教学活动的规律、方法、原则等,力图体现幼儿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四、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了解幼儿教育的实质,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以此奠定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具体目标如下: 1.专业知识方面: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

?熟悉国家的幼教方针、政策、法规和幼儿园保教工作主要内容; ?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2.专业能力方面: ?掌握设计幼儿园教学、游戏、环境创设、区域活动的基本技能; ?具备与幼儿以及幼儿家长沟通的基本技能。 3.专业情感方面: ?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 ?具有较强的专业认同感。 4.综合素养方面: ?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 ?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教学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能合理分工,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具备搜集、查阅、整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进度安排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章节考点汇总,考试重点标识板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必看资料 【自考小册子】 第一章公共关系的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的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的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PR是组织一种特定的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PR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 D、咨询说:PR的决策咨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公众性或社会性的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的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的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的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的14种特征。 *三、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1、确定PR本质的依据和方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现代公共关系传播的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的双向交流 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现代公共关系理论的精髓,是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PR的“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流关系。 *B、PR的“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现代组织经营管理的“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PR) C、PR的“科学”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主要依托的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PR是组织的“传播沟通关系”,组织的“传播沟通职能”,组织的“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是其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础、结果)

环境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与自然经济学:运用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供给、需求、配置、利用、分配和保护等问题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2.市场机制:通过市场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以及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协调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联系和生产要素的流动,以实现资源配置的一套系统。 3.帕累托最优:任何资源配置的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福利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一个人的状况变坏的一种资源配置状态; 5.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为某一商品支付的货币量与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间的差额; 6.排他性:指人们必须支付价格才能消费商品,存在把没支付价格者排除在消费以外的现实手段; 8.环境产权:指行为主体对某一环境资源具有的所有、使用、占有、处置以及收益等各种权利的集合,包括资源利用的所有权利; 9.舒适性资源:能够为人类提供舒适性服务,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自然环境资源; 11.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 12.均衡价格: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或者说是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 13.使用价值:是指现在或未来环境物品通过服务形式提供的福利。 14.需求量:是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下所希望能够购买的同种商品的数量。 15.产权:是经济当事人对其财产的法定权利,它表明个人可以利用这些财产去从事某些事; 16.机会成本法:指一旦选择环境资源的某种特定利用方式,而必须放弃的其他方式可获得的最大效益即以该方式利用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方法。 17.疾病成本法:指计算环境质量恶化时由疾病引发的成本(如医疗开支增加、病休收入损失、精神和心理代价)的方法。 18.支付意愿:消费者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付出的最高价格或成本; 20.边际成本:指由于增加最后一单位产量导致的总成本的增加。 21、市场:指从事某一种商品买卖的交易场所或接触点。市场可以是一个有形的买卖商品的场所,也可以是一个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进行商品交易的接触点。 2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6.帕累托改进:对于一种既定的资源配臵进行改变,改变的结果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这种重新配臵就是帕累托改进。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 27.均衡价格: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成为均衡价格。 28.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29.预算线:又称消费可能线或等支出线,表明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 30.边际替代率:从消费论的角度,在保持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31.无差异曲线:用来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3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需求必须是既有购买欲望又有购买能力的有效需求。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成都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 课程教学大纲 (修订草稿)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制定时间:2015年10月14日 成都电中教学教务科制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学时:54 开设学期:3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说明 1.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核心)课/必修课 2.课程说明 《学前教育学》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等为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0—6岁学前儿童教育特点、规律和学前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的科学。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突出教师教育特色的重要标志。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

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本课程将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介绍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组织实施方法以及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与小学的衔接等知识,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学前教育产生、发展的历史,正确认识学前教育观、儿童观以及师幼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的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学前教育及学前教育学的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2.明确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阶段,了解一些学前教育家的重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3.理解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4.明确学前教育和儿童身心发展的关系,了解儿童发展的基本观点,讨论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 5. 明确学前教育的性质、任务及目标; 6. 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内容:游戏活动、教学活动、一日生活活动季节假日活动。 8. 明确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内容和方法。

【小学语文】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日积月累

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书本古诗汇总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古诗节选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二、日积月累 语文园地二 十二月花名歌 正月山茶满盆开;二月迎春初开放。三月桃花红十里;四月牡丹国色香。

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茉莉花如雪;八月桂花满枝香; 九月菊花姿百态;十月芙蓉正上妆。 冬月水仙案头供;腊月寒梅斗冰霜。 语文园地三 含苞欲放百花争艳 花红柳绿春色满园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语文园地四: 白色——雪白米白奶白 红色——火红桃红枣红 黄色——土黄鹅黄金黄 绿色——草绿翠绿墨绿 桂林山水甲天下。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语文园地五 不言不语只言片语三言两语千言万语

豪言壮语少言寡语自言自语甜言蜜语 语文园地六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志当存高远——诫外生书 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 语文园地七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云开雾散微风习习冰天雪地 风雨交加云雾缭绕寒风刺骨 鹅毛大雪电闪雷鸣 语文园地八 胆小如鼠惊弓之鸟狼吞虎咽 龙飞凤舞漏网之鱼如虎添翼

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三章教学文案

第三章公共关系对象 第一节公众概述 一、公众的定义 公众一词源于英语public,是公共关系学中一个特有的概念。所谓公众,是指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即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 二、公众的特点 (一)群体性 公众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与某一组织运行有关的群体环境。任何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公众群体环境。这个公众环境与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不同,是指组织运行过程中必然面对的公众关系和公众舆论的总和。这些公众关系和公众舆论范围很广。公共关系工作中不可只注意其中某一类公众,而忽略了其他公众。 应该将公众视作一个完整的环境,用全面的、系统的观点来分析自己的公众,注意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整体平衡与协调。 (二)共同性

公众不是一盘散沙,而是具有某种内在共同性的群体。 这种共同性,就是指相互之间的某种共同点,比如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求、共同的目的、共同的问题、共同的意向、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背景等。这样一些共同点,使一群人或一些团体和组织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态度与行为,构成组织所面临的一类公众。界定公众首先要界定公众所面临的共同点。因此,了解和分析自己的公众,必须从相应的共同点(比如共同的问题)去了解和分析他们内在的联系,这样才可能化混沌为清晰,从公众群体中区分出 不同的对象来。 (三)多样性 公众的存在形式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样的。日常的公共关系工作对象,包括多种多样的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团体关系、组织关系等。即便是同一类的公众对象,也可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四)变化性 公众不是封闭僵化、一成不变的对象,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之中。任何组织的公众对象的性质、形式、数量、范围等均会随着主体条件、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有的关系产生了,有的关系消失了;有的关系不断扩大,有的关系又可能缩小;有的关系越来越稳固,有的关系越来越动荡;有的关系甚至发生性质上的变化——竞争关系转化成协作关系,友好关系转变成敌对系等。 例如,一家采石场,原来远离城市,水源来自山间小溪,与环保部门没有什么联系,可是,城市扩建后,采石厂离该城只有2公里,于是,环保部门就对该场提出了用水、排水要求,使原来建厂时没有考虑的问题成为突出的问题,而这个采石场与环保部门的公共关系也由非公众关系变为公众关系。 公众环境的变化,必将导致公共关系工作目标、方针、策略、手段的变化;反过来,组织自身的变化也会导致公众环境的变化,如组织的政策、行为、产品的变化,使公众的意见、评价、态度或行为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又可能倒过来对组织产生影响、制约作用。 (五)相关性 公众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与特定的组织相关的。一群人之所以成为某一组织的公众,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共同点与这个组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互动性。正确地认识公众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是制定公共关系政策的依据。 第二节公众的分类 公众的构成是复杂的,科学的公共关系工作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公众分类基础上,以便根据不 同类型的公众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下面介绍几个比较常用的公众分类的方法。 一、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 根据组织的内外对象分类,可划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类。 内部公众即组织内部的成员群体,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生产人员、销售人员、辅助人员以及股东公众等。以这部分公众为公共关系对象的目的在于:使其对本组织充满信心,增强向心力,培养组织文化,树立对外形象。 外部公众即组织的外部沟通对象群体,如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以这部分公众为公共关系对象的目的在于:在外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和声誉。 组织的公共关系的政策需要内外有别。公共关系传播的信息是经过选择、整理的有序的信息资料,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学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 (一)、掌握公关七种不同窗说,及各自侧重点。 答:1、管理说:美国知名公关学者雷克斯。哈罗博士研究分析了472个不同公共关系定义后提出公共关系是一种独特管理职能;美国学者卡特利普和森特以为:“公共关系是这样一种管理功能:它拟定、建立和维持一种组织与决定其成败各类公众之间互益关系。” 2、传播说:英国知名公关学者弗兰克。杰夫金斯; 3、传播管理说:此类定议将管理说和传播说结合起来,詹姆斯。格鲁尼专家以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其有关公众之间传播管理。 4、征询说:1978年8月刊登《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5、关系说:蔡尔兹; 6、协调说; 7、形象说。 (二)、为什么说组织、公众、传播沟通是构成公共关系基本要素? 答:由于: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主体,即公共关系承担者、实行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过程和方式。 (三)、如何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 答:“传播沟通”是贯串整个公共关系一条基线,是当代公共关系理论精髓,是公共关系本质属性。可以进一步从如下三个角度来加以阐明: 1、公共关系“关系”性质; 2、公共关系“职能”性质; 3、公共关系“学科”性质。 (四)、如何理解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答:公共关系活动(实务)即运用传播沟通办法去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公众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 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关组织政策和行为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不但指引着公共关系实务工作健康发展,并且渗入到管理者寻常行为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五)、如何理解公共关系“形象”概念? 答:“形象”一讯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组织总体特性和实际体当前社会公众中获得认知和评价。 1、一方面,公共关系所说“形象”其本质是信誉,注重组织形象实质上注重组织信誉;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前言 (一)大纲的适用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 (二)总学时安排 总学时72学时.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二、基本要求 (一)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 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 习的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十章

第十章公共关系危机管理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一)危机的定义 1.在英文韦氏词典中,“危机”被定义为“有可能变好或变坏的转折点或关键时刻”。 2.研究危机的先驱赫尔曼认为:危机是威胁到决策集团优先目标的一种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决策集团做出反应的时间非常有限,且形势常常向令决策集团惊奇的方向发展。赫尔曼对危机的定义着重是从决策的角度分析的。 3.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罗森塔尔认为: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4.学者巴顿认为,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组织及其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他的概念注意到了传播沟通以及形象和声誉在危机中的重要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它涉及了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 (二)危机管理的定义 危机管理在西方研究中被称为紧急事件管理,紧急事件风险管理,灾难风险管理。危机研究和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降低人类社会悲剧的发生。 1.格林认为,危机管理的一个特征是“事态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一旦发生危机,时间因素非常关键,减少损失将是主要的任务。 2.米特罗夫和佩尔森认为,收集、分析和传播信息是危机管理者的直接任务。危机发生的最初,管理者应同步采取一系列关键的行动。这些行动是“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 3.罗伯特·希斯对于危机管理的理解是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的,在整个危机管理过程中包括了两个阶段:一是危机初期的反应阶段;二是危机后期的恢复阶段。 归纳: 1.危机管理就是要尽可能控制事态,减少损失。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组织需要针对危机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危机管理,危机管理实质可以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既强调危机前的预防,更强调危机消除。 2.危机管理的过程就是危机信息传播与沟通的过程。只有最大限度地及时掌握信息,才能够为危机管理做出可靠、可行的决策,才能够进行“公众认知”,最终恢复组织信誉与形象。 (三)危机管理与危机传播 英国学者迈克尔·里杰斯特指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这的确是对危机传播本质特征的精准把握。 危机管理旨在如何管理危机并最大限度地避免之;危机传播重在最大限度地向内外公众以及媒体告知事件的信息。 (四)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模型 危机管理的阶段划分主要有四阶段说、五阶段说、三阶段说。 其中四阶段说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PPRR说:预防,准备,反应,恢复。 MPRR说:减缓,预防,反应,恢复。 罗伯特·希斯的4R说:减少,预备,反应,恢复。 1.斯蒂文·芬克在1986年提出了四段论 第一个阶段是危机潜在期。危机处于萌芽阶段,最容易控制但却最难被察觉。所以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预防。 第二个阶段是危机突发期。危机事件爆发,呈现出急剧性与严峻性。 第三个阶段叫做危机蔓延期。这是危机过程中时间最长的一个阶段,而危机蔓延的时间取决于危机管理的有效性。 第四个阶段叫做危机恢复期,也可以称为危机解决阶段。 2.米特罗夫的危机管理五阶段 (1)信号侦测

自考科目《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归纳-之一

《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归纳之一 1.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学是研究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组织如何与公众进行双向传播与沟通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质属性:公共关系活动过程中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组织”、“传播”和“公众”,组织和公众是公共关系的承担者,分别是公共关系的主体和客体,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是传播,三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通过传播沟通活动所形成的信息的双向交流。现代公关传播的本质特征即双向交流性。现代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一种管理职能,其本质属性就是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从公共关系的“关系”/“职能”/“学科”性质三个角度去理解。 2.公共关系不同层次的含义。 一种客观的实在,即公共关系状态,一个组织与其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的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是组织公共关系的基础,也是组织公共关系的结果;一种实际的操作实务,即公共关系活动,运用传播沟通的方法去协调组织社会关系,影响组织社会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的一系列公共关系工作;一种主观的思想意识,即公共关系观念,是影响和制约着组织的政策和行为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 3.公共关系学中“关系”、“舆论”、“形象”的特定涵义: “关系”主要指组织与公众之间相处和交往的行为和状态,即组织与公众之间的联系。 “舆论”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标志着大多数社会公众对组织的基本态度和行为。 “形象”指组织的总体特征和实际表现在社会公众中获得的认知和评价。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其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的总和。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其本质是信誉,重视组织形象实质上是重视组织信誉;公共关系将建设和完善组织形象的内涵放在第一位;公共关系塑造的是组织的整体形象;公关形象通过组织的传播活动去影响公众的观念和态度而形成的,靠理性的说服、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去影响人心。 4.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组织与公众的关系经常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即代表组织的个人与公众群体中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了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区别:首先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其次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

(完整版)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1.《学前教育学》课程性质: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2.《学前教育学》课程作用: 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热爱幼儿、热爱幼教事业的精神;具有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有较强的奉献精神和较高的个性修养。 (2)知识获得目标:掌握学前教育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观念;熟悉国家和地方幼教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学发展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 (3)教育技能培养目标:具备观察了解幼儿的技能;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的技能;创设与课程目标相适应的环境的技能;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教学、游戏、活动、娱乐等活动的技能。 (4)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特点制订班级各类教育计划;能科学合理编制幼儿园课程,选择和运用适合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能正确认识和分析各种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能运用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幼儿园课程方案、幼儿的发展水平、幼儿教师自身的各项工作做出恰当评价。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及主要流派 学前教育的年龄对象;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教育理论的建立;现代学前教育的主要理论流派 第二章、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 环境与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政治与学前教育;文化与学前教育;人口与学前教育;社会基本群体与学前教育 第三章、现代社会与学前教育 现代社会特点;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学前教;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比较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

2020年自考《公共关系学》讲义第五章

第五章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 一、拉斯韦尔的“5W”模式★★ 传播学中,总体研究范畴的规划者是美国人哈罗德·拉斯韦尔。1948年,拉斯韦尔发表了《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使其成为传播学的始创者之一。在这篇论文里,拉斯韦尔提出了界定传播研究范畴的经典模式——5W模式。 5W 分析内容 控制分析传播的法规与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和自我控制;传播者对传播的影响;传播者的社会责任 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传播的宣传方法等 媒介分析传播的媒介环境;传播的媒介特点等 对象分析传播对象的心理;传播对象的劝服等 效果分析传播的效果类型;影响传播效果的因素;测定传播效果的定量方法等 二、把关人理论★★ (一)把关人的概念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二)把关人的传播行为 一般地说,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疏导”与“抑制”两个方面。把关人对某些信息准予流通的便是疏导行为,对另一些信息不让其流通或暂时搁置的便是抑制行为。 三、两级传播模式★ “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意见领袖”,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也就是说,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一意见领袖一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四、受众选择“3S”论★★★ 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传播学者发现受众在接触媒介和接收信息时有很大的选择性,这就是受众心理上的自我选择过程。这个选择过程表现为三种现象,简称为“3s”: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一)选择性注意 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收过程中,人们的感觉器官虽然受到诸多信息的刺激,但是他们不可能对所有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8年4月自考《公共关系学》真题(完整试卷)含答案 解析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侧重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答案】B 【解析】传播论侧重于公共关系的传播属性。比如:弗兰克·杰夫金斯认为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组织为了达到与它的公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的确定目标,而有计划地采用一切内向和外向的传播沟通方式的总和。 【考点】公共关系概论——公共关系的含义 2,公关意识的核心是()。 A.形象意识 B.沟通意识 C.互惠意识 D.创新意识 【答案】A 【解析】形象意识是公关意识的核心。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3,中国公关职业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标志是()。 A.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B.全国公关职业审定委员会的成立 C.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D.公关协会的成立 【答案】A 【解析】国家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公关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说明我国公共关系已得到国家有关部门认可。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4,“把关人”概念出自()。 A.《原则宣言》 B.《公共舆论的形成》 C.《第五项修炼》 D.《群体生活的渠道》 【答案】D

【解析】“把关人”概念原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所写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5,提出“两级传播论”的学者是()。 A.弗鲁姆 B.阿基里斯 C.拉扎斯菲尔德 D.林德布鲁姆 【答案】C 【解析】“两级传播论”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这是一种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观点。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模式 6,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 A.咨询型人才 B.领导型人才 C.智囊型人才 D.辅助型人才 【答案】B 【解析】通才式的公关人才可视为领导型人才。 【考点】公共关系组织与人员——公共关系人员 7,影响受传者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 A.知识、地位、动机 B.动机、认知、兴趣 C.情感、性格、气质 D.需要、态度、情绪 【答案】D 【解析】影响受传者的选择性理解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态度和情绪三个方面。(1)需要。信息受传者对于一条信息的理解往往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2)态度。态度表现为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赞美或批评、爱好或厌恶等心理倾向。(3)情绪。情绪指那种与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考点】公共关系传播模式与媒介——受众选择“3S”论 8,将展览会分为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的标准是()。 A.展会性质 B.展览场地 C.展品种类 D.展出规模 【答案】C 【解析】从展出商品的种类来看,有单一商品展览会和混合商品展览会。从展会的性质来看,有宣传展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从展览的场地来看,有室内展览会和露天展览会。从展览的规模来看,有大型的综合展览会、中型展览会、小型展览会和袖珍展览。 【考点】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展览活动

学前教育-《舞蹈》教学大纲

舞蹈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舞蹈是广播电视中专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 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同时,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 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作为基础,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组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特殊说明 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2)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幼儿园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3)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教学单元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舞步。动作有一定的力度和节奏感,舞蹈动作协调。 Ⅱ、教学内容 一、理论课 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解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完整版) 第一单元知识要点 ①小蝌蚪找妈妈 (1)好词积累: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碧绿的衣裳 雪白的肚皮、快活地游来游去 (2)数量词积累: 一群小蝌蚪、四条腿、一只乌龟、两只大眼睛、一对大眼睛 (3)读一读,记一记: 脑袋、口袋、袋子、袋鼠 欢迎、迎接、迎风、迎面 水塘、池塘、鱼塘、荷塘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两(两个两人)就(就是成就) 哪(哪里哪儿)宽(宽大宽广) 顶(头顶顶尖)肚(肚子肚皮) 皮(头皮皮球)孩(孩子女孩) 跳(跳远跳高) (5)句子练习:用“已经”造句。 例: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 (1)我的作业已经写完了。(2)小树苗已经长高了。 ②我是什么

(1)反义词:温和——暴躁好——坏 (2)多音字:没(mò淹没没过)(méi 没有没用) (3)读一读,记一记: 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滋润土壤破坏河堤 (4)我会变成什么: 【水:汽—→云—→雨—→冰雹—→雪】 (5)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变(变成变化)极(太极北极) 片(一片刀片)傍(傍晚傍水) 海(大海海水)洋(海洋洋河) 作(作业工作)给(送给分给) 带(皮带带来) ③植物妈妈有办法 (1)课文介绍了哪几种植物?说说它们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①蒲公英:靠风传播种子; ②苍耳:靠挂住动物的皮毛传播种子; ③豌豆:靠太阳传播种子。 ◇课外拓展:1、靠水来传播: 椰子:靠水来传播,椰子成熟以后,椰果落到海里便随海水漂到远方。

睡莲:睡莲的果实成熟后沉入水底。果皮腐烂后,包有海绵状外种皮的种子就会浮起来,漂到其它地方。 2、靠小鸟或其他动物传播: 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靠小鸟或其他动物把种子吃进肚子,由于消化不掉,便随粪便排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松子:是靠松鼠储存过冬粮食时带走的。 3、靠风传播: 红皮柳: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处去的。 4、还有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方,这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还有许多的豆类植物都是用机械传播种子的。 (2)多音字: 为(wéi 四海为家为人)(wèi 因为为了) 得(dé得到得力)(de 飞得高跑得快)(děi 不得不) (3)反义词:仔细——粗心 (4)田字格里的生字及组词: 法(办法方法)如(如果如意) 脚(小脚脚步)它(它们其它) 娃(娃娃女娃)她(她们她的) 毛(皮毛毛笔)更(更加更多) 知(知道无知)识(知识相识)

2021年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自考公共关系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念 一、“公共关系”一词源自英文Public Relations,也可称为“公众关系”。 *二、公共关系定义:P2 A、管理说:突出公共关系管理属性。(美:雷克斯。哈罗) B、传播说:公共关系传播属性。(英:费兰克。杰夫金斯) C、传播管理说:强调公共关系是组织一种特定传播管理行为和职能。 (美,詹姆斯.格鲁尼格):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与其有关公众之间传播管理。 D、征询说:公共关系决策征询功能。《墨西哥宣言》:公共关系是一门艺术和社会科学。 E、关系说:强调公关系系是一种公众性或社会性关系或活动。(美:蔡尔兹) F、协调说:是关系说深化,指协调组织与公众间关系。 G、形象说:为组织塑造良好形象。 3、美国《公共关系季刊》详细罗列了公共关系14种特性。 *三、公共关系本质属性 *1、拟定公共关系本质根据和办法:P5-6 A、分析构成公共关系活动基本要素。(PR三要素:组织、传播、公众) B、分析三要素之间互相作用及本质联系。 组织传播沟通公众 (主体)(客体) 当代公共关系传播本质是:组织与公众之间信息双向交流 当代公关传播本质特性是:组织与公众沟通交流“双向性” “传播沟通”是当代公共关系理论精髓,是公共关系本质属性。 C.还要考虑这一本质联系在公共关系原理中渗入性以及在公关关系实务中指引性 *2、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三个角度:P7 A、公共关系“关系”性质: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信息交流关系。 *B、公共关系“职能”性质: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目的、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管理,即传播(沟通)管理。(简述)

(当代组织经营管理“四大支柱”:资金、技术、人才和公共关系) C、公共关系“学科”性质: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是一门以传播学和管理学为重要依托传播管理学或组织传播学。 (总之,公共关系是组织“传播沟通关系”,组织“传播沟通职能”,组织“传播管理学科”,“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本质属性。) 四、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观念(*三者之间联系)P10-13(简述、案例) 1、公共关系状态:一种组织与公众环境之间客观上存在关系状况和舆论状况。(基本、成果) 2、公共关系活动(实务):运用传播沟通办法去协调组织和社会关系,影响组织公众舆论,塑造组织良好形象,优化组织运作环境一系列工作。(与否科学重要标志:与否有当代公共关系意识和科学公关理论作指引。) *3、公共关系观念:是一种影响和制约着组织政策和行为经营观念和管理哲学,它指引着公关实务工作健康发展,渗入到管理者寻常行为各个方面,成为引导、规范着组织行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多选、简述、阐述)P12 *4、公共关系状态与公共关系活动关系?(简述)P11 A. 公共关系状态是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基本,也是组织公共关系活动形成成果; B.组织公共关系活动又以形成.维持和变化特定公共关系状态为目的,以适应和影响自己公众环境为任务,因而,公共关系活动成果便形成特定公共关系状态. *五、组织、公众、传播沟通——PR最基本概念(多选、案例) 1、组织:是公共关系活动主体,即公共关系承担者、实行者、行为者。 *2、公众: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简述、多选)P14 *3、传播沟通:是公共关系活动过程和方式。(简述)P15 公共关系手段和方式涉及: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公众传播、大众传播;言语沟通、文字沟通、非语言文字沟通办法等;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实物媒介技术等。 六、关系、舆论、形象(案例) *1、关系:组织与公众之间联系。这种联系性质和限度,是衡量公共关系状态客观标志。(*两个重要特性:一是特指组织与公众间关系;二是特指信息交流关系。)(名词解释) 2、舆论:在公共关系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看法和意见总和,是大多数人对组织看法和意见公开表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