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七章 感觉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七章 感觉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七章 感觉
《心理学导论》(黄希庭)第七章 感觉

第七章感觉

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习题

〖导学提示〗感觉与知觉是最初级,也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现实生活中,纯粹的感觉几乎就是不存在的,它总是与知觉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也称感知觉。心理学对感知觉的研究有着最长的历史和最为丰富的内容,本章只着重介绍感觉的基本规律、知觉不同于感觉的特征、以及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等的基本现象

第一节概述Top

一、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外界的许多刺激物作用于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在我们的头脑里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感觉。我们看到某种颜色、听到某种声音、闻到某种香味、感受到一定的温度等等。同时,感觉也反映机体内部的刺激。我们觉察到自身的姿势和运动,感受到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舒适、疼痛、饥渴等等。不论是对外部刺激的反映或是对内部刺激的反映,感觉是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是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人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对刺激给予感觉器官的直接感受,通常总是与其过去经验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当我们看到某种颜色时,我们就知道“这是白纸的白颜色”、“这是红旗的红色”;当我们用手接触某个物体时,会说:“这是又硬又冷的东西”、“这是一块玻璃”。这些回答都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单纯的感觉是不存在的(除非是新生儿或在特殊的条件下)。感觉信息一经通过感觉器官传达到脑,知觉也随之产生了。

虽然,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分辨事物的各种属性,感知它的声音、颜色、软硬、重量、温度、气味、滋味等等。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的运动、姿势以及内部器官的工作情况。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如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我们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人只有通过感觉,才有可能逐步认识不依赖于他而存在的客观世界。“不通过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能知道运动的任何形式。”(《列宁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19页。)

二、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包括三个主要环节: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传入神经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

感觉信息加工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机体的感受器,也是过滤器,它们只反应某种类型的刺激,而完全不反应其它种类的刺激。例如,眼睛对光波敏感,对声波不起反应;而耳朵则相反。对某一感受器来说,感受敏感的那种能量刺激,叫适宜刺激。由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相应变化的整个过程,叫刺激过程。刺激过程的实质是感受器把刺激的能量(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转化为神经冲动的过程。不同类型的刺激能,如光的、声的和机械的,由不同的感受器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并反应刺激的不同性质和强度。

但是,感受器并不是消极的受纳器。在感觉信息加工过程中,感觉器官不断进行着探索,并依据先行的感觉效应对感受器进行反馈调节,这样才使我们获得清晰准确的感觉经验。如果感觉器官不进行探索活动或限制其探索活动,感觉的信息加工就会中止。在一个实验(Cornsweet,1953)中,把一个微型投影器固定在被试的眼球角膜上,使视象随着眼球的转动而转动,无论眼球如何转动,视象始终固定在一定点上。经过几秒钟,被试就完全看不见这个投影了。这说明,感觉器官的主动探索活动是感觉信息加工的必要条件之一。

感觉信息加工的第二个环节是传入神经的活动,它把神经冲动传递到中枢。体内外的信息在传入神经通路中是以单个神经元或一群神经元的电位形式呈现的。神经细胞的电事件以某种方式代表或表示作用于机体身上的刺激,这一过程称为编码。编码包含着把一种形式的信息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一套法则。感觉信息可用几种方式的全或无的动作电位来编码。例如,以冲动发放的频率、节奏(如,每隔一秒1次或2次),冲动的串长等来编码。刺激的强度在神经道路中是由一个或多个神经细胞中的冲动发放频率来表示的。不同类型的刺激由不同的感觉道进行信息加工。由于神经冲动在多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主要是借助于神经介质而进行的。因此,在传入通路中,感觉信息加工既有电编码也有化学编码的问题。

感觉信息加工的最后环节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从感受器经脑的各部最后到达大脑皮质是由一系列神经元连接起来的。感觉信息在到达大脑皮质之前都要经过皮质下中枢的各中继核。中继核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力站,它们都有进一步加工信息的作用。感觉传导系统中较低水平上的简单信息加工为复杂的皮质水平上的信息加工准备好适当的输入。最后皮质的感觉代表区接受丘脑传来的信息,它按严格配置接收传来的信息。然后又从该区域将信息再输送至联络区进行更高级的加工,这样就产生了感觉经验。

关于皮质的感觉信息加工的见解近年来有了明显的改变。不少研究发现,每一感觉系统都有几个皮质代表区,并有空间位置的代表.久(但不一定与面积大小相关)。例如,发现袅猴(一种新大陆猴)的大脑皮质至少有六个视觉区,每一个都是视网膜的一个地域图式的代表区;体表感觉的皮质代表区至少有七个(N.Woolsey,1981)。研究还发现,皮质上的每一个感觉区都接受丘脑的一个或多个部位传来的冲动。丘脑的某些部分投射到一个皮质区,另一部分则投射到其他几个皮质区。不仅皮质与丘脑之间有往返的信息交流,不同感觉区之间有复杂的纤维相互联系,而且不久同感觉区之间也有相当多的重叠。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正在深入之中。

虽然感觉是在脑中发生的,但我们却意识不到感觉是发生在脑中的,相反,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在外部世界或身体表面发生刺激的地方。甚至刺激大脑皮质所引起的感觉也是如此。感觉的这种投射现象是习惯和过去经验作用的结果。

三、感觉的种类

可以根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对感觉进行分类。对感觉进行分类研究,目的是探讨各类感觉的一般规律。

根据感觉刺激是来自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把各种感觉分为两大类: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属于外部感觉的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属于内部感觉的有:肌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

根据刺激能量的性质,可把感觉分为电磁能的、机械能的、化学能的和热能的四大类。视觉是对光波(电磁能)的反映;听觉是对声波(机械能)的反映;味觉和嗅觉是对滋味、气味(化学能)的反映;皮肤感觉是对触压(机械能)和温度(热能)的反映。

临床上把感觉分为四类:(1)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味、嗅和前庭等感觉;(2)体表感觉,包括触压觉、温觉、冷觉、痛觉;(3)深部感觉,包括肌肉、肌健、关节等感觉及深部痛觉和深部压觉;(4)内脏感觉。

四感觉与个性

人们的感觉有共同的机能,存在着普遍规律。但人与人之间的感觉能力也有相当大的差异。人们在感觉能力上的差异与他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

正常儿童的感觉机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随着生活实践对感觉系统提出不同的要求,人们的感觉能力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例如,磨工的视觉极敏锐,能看出0.0005毫米的空隙,而常人只能看出0.1毫米的空隙。染色专家能区分40-60种黑色色调,而常人只能看出2-3种。有经验的飞行员能分辨出1300转和1340转的差别,而常人只能分别1300转和1400转的差别。熟练的炼钢工人在通过蓝色眼镜看马丁炉的火焰时能十分精细地辨别浅蓝色的微小差异。熟练的屠夫能准确地割下顾客所需要的各种重量的猪肉而相差甚微。熟练的厨师有高度精确的肌动觉,在切肉丝时丝毫不伤及菜板。音乐家有高度精确的听觉。口味师有高度精确的嗅觉和味觉等等。

在严格控制的感觉剥夺实验室中完全隔音,要求被试戴上半透明的墨镜,使他除了能看到漫身光线外,看不出任何开关的图形;戴上手套以减少触觉刺激。这样经过两三天后,被试几乎都不能忍受这种懊丧而拒绝做实验。此时有的被试开始出现梦样的幻觉,对时、空含混不清,不能集中注意。如果延长剥夺时间,有的被试还会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障碍。这说明,人需要有不断变化的感觉输入,而对分管的刺激会做出抗拒反应这种对感觉的需求称为感觉寻求。人们的感觉需求是有个别差异的。高感觉寻求者经常使自己保持较高的唤醒状态,寻求不断变化莫测的刺激,对类似或先生的刺激会很厌烦;他们对自己的内部很第三很难耐受疼痛;而不同于低感觉寻求者。

第二节感受性及其测定Top

一、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对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每种感觉都有两种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一)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

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我们的感觉。过弱的刺激如落在皮肤上的尘埃,我们是觉察不到的。刺激只有达到了一定的强度才能被我们觉察到。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是指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阈限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强度值,而是一个统计学上的概念。在测量感觉阈限时,随着刺激量逐渐增加,被试对刺激从觉察不到,到有时能觉察到有时不能觉察到,再到完全能觉察到。如(图7-2)所示,随着刺激量的增加,被试报告觉察到刺激的次数百分数随之增加。这条曲线称为心理物理函数,它表明心理量(感觉经验)与物理量(刺激的物理强度)之间的关系。按照惯例,心理学家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因此,在我们有感觉和没有感觉之间显然是不存在着一个特殊的值起作用的。阈限是一个逐渐过渡的强度范围。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阈限在数量上成反比关系。如果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公式表示:

E=1/R

各种感觉的绝对阈限是不同的。在适当的条件下,人的感觉阈限是很低的。例如,在空气完全透明的条件下,人能看见一公里远的干分之一的烛光。如果用这个能量把一克水加热1○C,要花6干万年的时间。人能嗅到一公升空气中所散播的一亿分之一毫克的人造麝香。当然,不同个体的绝对阈限有相当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个体也会因机体状况和动机水平而发生变化。

低于绝对感觉阈限的刺激,虽然我们觉察不到,但却能引起一定的生理效应。例如,低于听觉阈限的声音刺激能引起脑电波的变化和瞳孔的扩大。因此,有意识的感觉阈限与生理上的刺激阈限并不完全等同。一般说来,生理的刺激阈限低于意识到的感觉阈限。因为一个人说出“我感觉到它”之前,早有一定的生理过程发生了。

(二)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

在刺激物能引起感觉的基础上,如果变化刺激量,并不是量的任何变化都能被我们觉察出来的。例如,在原有200支烛光上再加上1支烛光,我们是觉察不出光的强度有所改变的;一定要增加2支烛光或更多,才能觉察出前后两种光在强度上的差别。为了引起一个差别感觉,刺激必须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的数量。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觉差(just noticeable difference,缩写为jnd)。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1834年,德国生理学家韦伯(E.H.Weber,1795—1878)在研究感觉的差别阈限时发现,如果以R(德文Reiz的缩写)表示最初的刺激强度,以R+ΔR表示刚刚觉察出有变化的刺激强度,那么在一定范围内,每种感觉的差别阈限都是一种相对的常数,用数学公式表示即为:

ΔR/R=K

这个公式称为韦伯定律(或韦伯分数、韦伯比值、韦伯常数),即当R的大小不同时,ΔR (最小党差的物理量)的大小也不同,但西R用则是一个常数。例如,原先举起50克(R)的重量,其差别阈限是二克,那么至少是51克的重量才被我们觉察出比原先稍重一些;如果是100克重量,那么至少是102克才被我们觉察出比它稍重一些;如果是150克,至少是153克才被我们觉察出比它稍重一些。可见,在这里,差别阈限值是刺激重量的同一分数:l/50=2/100= 3/150= 0.02。这一韦伯分数表明,必须在原初重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它的2%,才能觉察出它比原初重量稍重一些。

不同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相差很大。表7—1是在中等强度刺激的条件下不同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韦伯分数越小,则感觉越灵敏。

各种感觉系统的韦伯分数在中等强度刺激范围内是正确的,但在极端刺激(过程或过弱时)的条件下就不正确了。费希纳(C.T.Fechner,1861—1887)确定了接近绝对阈限时韦伯分数所发生的变化,进一步假设一个最小觉差为一个感觉单位,并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下式:

S=KlogR+C

这里,S是感觉强度,R是刺激强度,K和C是常数,即是说,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增加。这就是费希纳定律。后来的研究表明,费希纳定律也不是通用的,也只具有近似的意义,即它也仅适用于中等刺激强度的范围内,虽然这个范围相当大。

差别阈限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按照惯例,差别阈限就是在50%的实验次数中被辨别出来的刺激最小差别。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也成反比关系。

二、感觉阈限的测定

感觉阈限的测定有多种方法。通常把这些方法称为心理物理学方法。从1860年开始,费希纳就把物理量和心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研究领域,称为心理物理学。经典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主要有极限法、常走刺激法和调整法。50年代发展起来的有信号检察论。

(一)极限法

极限法也称最小变化法。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时,各刺激强度按微小的变化排成系列,用递增法和递减法向被试呈现刺激。例如在D’Amato(1970)测定音高的一个实验中(见表7-2)用递增法测试时,从阈限以下开始呈现刺激,然后逐渐递增,直到被试第一次报告说“我听到了”(+)为止;此时记下的刺激量代表反应的“出现阈限”(TA)。用递减法测试时,从阈限以上开始,呈现刺激,然后逐渐递减,直到被试第一次报告说“我听不到了”(-)为止;此时记下的刺激量代表反应的“消失阈限”(TD)。用这两种测试程序进行多次交替测试。在全部递增和递减系列实验完成后,计算出所有:“出现阈限”和“消失阈限”

的算术平均数就是被试的绝对阈限。在D’Amato的实验中,得到的绝对阈限(AL)为24 0赫兹。

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与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的主要区别是,在测定差别阈限时每次测试都向被试呈现两个刺激:一个是标准刺激,另一个是比较刺激。要求被试评估比较刺激是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刺激。用速增法测试时,变异刺激从远小于标准刺激开、始,逐渐递增,直到被试报告“等于”标准刺激及第一次报告大于标准刺激为止。将反应“等于”到第一次判定为“大于”标准刺激的数值加以平均,即为上辨别阈限(Lll)。在递减法中,比较刺激从远大于标准刺激开始,逐渐递减,直到被试报告“等于”标准刺激及第一次报告小于标准刺激为止。将反应“等于”到第一次判定为“小于”标准刺激的数值加以平均,即为下辨别阈限(L;)。差别阈限(DL)的计算公式是:

DL=(Lu-L1)/2

(二)常定刺激法

用常定刺激法测定绝对阈限时,先选择在绝对阈限可能值上下5至7个刺激,然后以随机方式将这些刺激呈现给被试,每个刺激一般呈现50-200次。以呈现总次数中有50%被觉察到的那个刺激值为绝对阈限。用常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与用极限法测定差别阈限一样,都要求被试将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所不同的是,在常定刺激法中各个变异刺激以随机方式出现,而不是以递增和递减方式呈现。由于这种方法是以被试对不同刺激觉察的次数在该刺激总呈现次数所占比例(50%)来计算预算值的,所以也叫次数法。

(三)调整法

这种方法是让被试自己调整刺激强度从低于阈限值开始逐渐增大刺激强度,直到刺激刚能感觉到为止;或从高于阈限值开始,降低刺激值,直到刺激不能感觉到为止。以被试所作的多次调整的平均数来确定绝对阈限。调整法也可用来测量差别阈限,就是要求被试调整比较刺激值,直到与标准刺激值相等。

(四)信号检察论

用前述三种经典心理物理学方法测定阈限时,常常会有动机、期待等非感觉因素对阈限的估计产生影响。例如,在心理物理实验中,有的被试判断标准严、要确实感知到有刺激或刺激有差别才报告感知到了,而有的被试判断标准宽,并没有感知到有刺激或刺激差别便报告感知到了。这就难以把所测得的阈限与反应倾向性分开。幸好这个问题由信号检察论妥善地解决了。信号检察论把所要检察的刺激或刺激差别叫信号(S),把可能与信号混淆的刺激叫噪音(N)。

信号检察论的基本原理是:当被试接受一个在噪音背景上的微弱信号,并要判定“有”、“无”信号时,可能有四种结果:对噪音和信号同时出现((SN)回答“有”(称为“击中”)或“无”(称为“漏报”);对噪音单独出现(N)回答“有”(称为“错报”)或“无”然为“正确否定”)。由于被试采用的判断标准不同,可能出现的错误也不同。如果判断标准严;容易将信号漏报;如果判断标准宽,则容易出现将噪音错报。

在信号检察实验中,事先告。诉被试(SN)和(N)各自出现的概率(称为先验概率),以及对判断结果的奖惩办法,被试要对许多次随机呈现的刺激作出每一个是SN或N的判断。根据呈现的刺激和被试的判断结果,所估计出来的击中和错报概率,就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他的辨别力(p)和钻报率判断标准(d勺。被试的判断标准图7-3 ROC曲线和辨别力测定可以通过接受者工作特点曲线(简称为ROC曲线)来实现(见图7-3)。曲线上各点反映相同的感受性在不同判断标准下的表现,因此也称为等感受性曲线。

信号检察论和经典心理物理法之间存在着某种~致的关系。经典心理物理法不能对感受性和主观态度分别地进行测量。信号检察论则可以用一些方法测量反应的倾向性,并使所测得的辨别力不受反应倾向性的影响。

第三节视觉Top

一、视觉的物理刺激

宇宙间充满着各种电磁波。从波长小于几个微微米的宇宙射线到波长达上千米的无线电波都属于电磁波的范围。在这些波长的范围内,只有很小一部分才能产生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380urn到780urn之间的电磁振荡,即可见光谱(图7-4)。

可见光谱具有三维特点:波长、强度和纯度。这些特性与我们视觉经验的色调、明度、饱和度有密切关系。不同波长的光引起不同的色调感觉:700urn为红色,580urn为黄色,510urn为绿色,420urn为紫色,表73是光谱颜色彼长和范围。光的强度可用照在乎

面上的光的总量来测量,这叫照度。光的物理强度引起视觉经验的是明度。通常一个强烈的光看上去会比一个较弱的光明亮。但由于某些原因,这种光的物理强度与主观感觉的明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一样的。纯度是指光的成份的纯杂性,它引起的色觉反应是饱和度。例如,紫红色、粉红色、墨绿色、浅绿色都是饱和度较小的彩色;而真红色和鲜绿色则是他和度较大的彩色。他和度取决于光线中优势波长所占的比例。决定色调的优势波长所占比例越大,该色调的饱和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也可以把光刺激分为两大类:彩色和非彩色。非彩色,包括白色、黑色和各种不同程度的灰色;彩色,除白、灰、黑以外的一切颜色。为了便于理解光刺激引起视觉经验中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的相互关系,可以用色轴图(图7一引加以说明。图7-5中垂直中轴代表白、灰、黑系列的明度化:顶端是白色,底端是黑色,中心是中灰色。绕中轴四周的是不同的色调:红、橙、黄、绿、蓝、紫等。四周与中轴的垂直距离代表饱和度的变化;与中轴垂直距离越短,他和度越小;与中轴垂直距离越长,饱和度越大。从图7-5可见,非彩色只有明度上的差异。彩色则有色调、明度和炮和度的变化。实验证明,如果颜色中三个特性之一有变化,颜色感觉也发生变化;如果两个颜色的三个特性相同,则不论其组成成份如何,在视觉经验上都会产生相同的颜色感觉。

二、视觉的生理机制

光刺激引起视觉的过程,首先是光线透过眼的折光系统到达视网膜,并在视网膜中形成物象,同时兴奋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然后冲动沿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质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觉

过程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光机制、传导机制和中枢机制。

(-)视觉系统的折光机制和感光机制

眼睛是我们的视觉器官,其构造颇似照相机,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及各种使眼球转动并调节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眼球由眼球壁和折光系统西部分组成。图7-6是人类眼球的剖面图。

眼睛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它们具有透光和折光作用。当眼睛注视外物时,由物体发出的光线通过上述折光装置使物象聚焦在视网膜的中央凹造成清晰的物象。眼的折光系统与凸透镜相似,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是倒置的、左右换位的。由于大脑皮质的调节和习惯的形成,我们仍把外物感知为正立的。

视网膜由感光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双极细胞和神经节(265)(268)度的改变等,以保证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

三、视觉现象

(一)视觉感受性和视敏度

1.对光的强度的感受性在适当的条件下,视觉对光的强度具有极高的感受性,其感觉阈限是很低的。前已述及人眼能对2—7个光能量子起反应。视觉对光的强度的差别阈限在中等强度时符合于韦伯定律,即凸R/R近似于1/6 0。但在光刺激极弱时,比值可达1/l,光刺激极强时,比值可缩小到1/167。

视觉对光强度的感受性与眼的机能状态,光波的波长,刺激落在网膜上的位置等因素有关。眼睛对暗适应越久,对光的反应越敏感。波长500urn左右的光比其他波长的光更容易被觉察到。光刺激离中央凹8”-12”时,视觉有最高的感受性;刺激盲点时,对光完全没有感受性。

2.对光波长的感受性视觉对光波长的感受性不同于对光强度的感受性。一般说来,看见哪里有光总比说出光的颜色要容易些。

在任何一种确定的波长中都有这样一段强度区域,在这一区域中,人眼只能看出光亮却看不出颜色(图7-8)。图7-8表示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虚线表示对每一波长看到无色光时需要的最小强度;实线表示对每一波长看出颜色时需要的最小强度。

视网膜的不同部位对色调的光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视网膜中央凹能分辨各种颜色。从中央凹到边缘部分,视锥细胞减少,视杆细胞增多,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逐渐减弱;先丧失红、绿色的感受性,最后黄、蓝色的感受性也丧失,成了全色盲。这种现象可用下面的简易实验加以证明。在桌子上放一张白纸,白纸中央划一“十”字符号,用一只眼睛在30-40公分处盯着“十字”,然后把一小块红或绿色纸片由“十”字处逐步向外移动,开始能看到红或绿色,移到一定距离看起来就成了灰色。如果用黄或蓝纸片,移到更远一些的距离看起来也变成了灰色。人对颜色的辨别能力在不同波长是不一样的。在光谱的某些部

位,只要改变波长Inm就能看出颜色的差别,但在多数部位则要改变1一Znm才能看出其变化。图7-9是不同波长的颜色辨认曲线。它表明,最低阈限在480urn和600urn附近,

最高阈限在540urn附近和光谱的两端。在整个光谱上,人眼能分辨出150种不同的颜色。

3.视敏度视觉辨别物体细节的能力叫视敏度(在临床医学上

也叫视力)。一个人辨别物体细节的尺寸愈小,视敏度就愈高;反之机敏度愈差。视敏度与视网膜物象的大小有关,而视网膜物象的大小则决定于视角的大小。所谓视角就是物体的大小对眼球光心所形成的夹角。同一距离,物体的大小同视角成正比;同一物体,物体距离眼睛的远近同视角成反比。视角大,在视网膜的物象就大。分辨两点的视角愈小,表示一个人的视敏度愈高,视力愈好。常用测定视敏度的视标有“C”形和“E”形。视角的度数等于1分角(圆周为360度,1分角为1/60度)时,正常的眼睛是可以分别地感受这两个点的。因为1分视角的观象大小是《.4微米,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直径。在理论上说,物体的两点便分别刺激到两个视锥细胞上,因而能把它们区分开来。如果视角小于1分视角,物体两点便刺激在同一视锥细胞上,这样就觉察不出是两个点了。正常人的视力为1.0,但有的人可达1.5,甚至更大。这不仅取决于中央凹视锥细胞的直径,也取决于大脑皮质视区的分析能力,即对于两个相邻视锥细胞产生不同程度兴奋的分析能力。

影响视敏度的因素较多。首先起决定因素的是光线落在视网膜的那个部位。如果光线恰好落在中央凹,这一部位视锥细胞密集且直径最小,因此视敏度最大。光线落在视网膜周围部分,视敏度大减。此外,明度不同,物体与背景之间的对比不同,眼的适应状态不同等,也都对视敏度有一定的影响。

(二)颜色混合、色觉缺陷和色觉理论

1.颜色混合映入我们眼帘的光线很少是一种波长的光,因为照在物体上的光线主要是来自像太阳那样发出不同波长的光源。我们看见的几乎都是许多波长的混合光。从牛顿时代起,人们就开始研究颜色的混合并企图找出说明颜色混合的规律。现已确定的颜色混合规律主要有下列三条:

(1)互补律: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同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的颜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例如,红色和浅青绿色、橙黄色和青色、黄色和蓝色、绿色和紫色等,都有一对对的互补色。

图7-10是根据许多研究者的实验结果而制出的互补色图。从图示可见,除了497.78—565.52urn这一段外,其他任何彩色都可以按图找出它的互补色。

(2)间色律:混合两种非补色,便产生一种新的介乎它们之间的中间色。例如,红色与蓝色混合产生紫色,红色与黄色混合产生橙色等。

(3)代替律:相混合的两种颜色,都可以由不同颜色混合后产59的相同颜色来代替。如果颜色A一颜色B;颜色C一颜色D,那么,三种基本色中适当加上白色,就可以得到各种不同色调、明度和饱和的颜色。

2色觉缺陷色觉缺陷,包括色弱和色盲。色弱主要表现为对光谱的红色和绿色区的颜色分辨能力较差。色盲又分为两类:局部色盲和全色盲。局部色盲包括红一绿色盲和蓝一黄色盲。前者是最常见的色盲类型,后者则少见。红一绿色盲的人在光谱上只能看到蓝和黄两种颜色,即把光谱的整个红一橙一黄一绿部分看成黄色,把光谱的青一蓝一紫部分看成蓝色;在500urn附近,他们看不出它的颜色,只觉得是白色或灰色的样子。蓝一黄色盲的人把整个光谱看成是红和绿两种颜色。全色盲的人把整个光谱看成是一条不同明暗的灰带,没有色调感。在他们看来,整个世界是由明暗不同的白、灰、黑所组成的,正如同正常人看到的黑白电视那样。全色盲的人在全人口中是极罕见的。

3.色觉理论解释色觉的理论很多,主要有三色说和桔抗过程说。

三色说是英国物理学家杨(T.Young)于1801年提出,后为黑尔姆霍兹(1860)所发展,合称为杨一黑尔姆霍兹三原色说。这个学说从红、绿、蓝三原色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色调及灰色这一事实出发,假定在视网膜上红、绿、蓝三种神经纤维的兴奋都能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三种神经纤维对光谱的每一波长都有其特有的兴奋水平,其峰值见图7丑1。当光刺激同时引起三种纤维不同程度的兴奋时,便按相应的比率产生各种色觉。例如,当光刺激同时引起三种纤维同样强烈的兴奋时,便产生白色或无彩色的感觉。如果红绿、蓝三种纤维的兴奋比率为5:7:11。那么,红、绿、蓝三种纤维5个单位的同时兴奋,产生的是白色。色调将由绿纤维2个单位兴奋和蓝纤维6个单位兴奋来决定,其结果看到的将是明度较大的绿蓝色。

桔抗过程说,也称四色说,是赫林(E.Hering)于1878年提出的。他假定视网膜中具有三种桔抗对的视素:白一黑视素、红一绿视素、黄一蓝视素。这三种桔抗对的视素的同化和异化过程就产生各种颜色。光刺激下异化的白一黑视素,引起的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没有光刺激时白一黑视素起同化作用,引起的神经冲动产生黑色感觉。红光刺激下异化红一绿视素,产生红色感觉;绿光刺激则同化红一绿视素,产生绿色感觉。黄光刺激异化黄一蓝视素,产生黄色感觉;蓝光刺激同化黄一蓝视素,产生蓝色感觉。由于各种颜色都含有一定的白色成分,因此每一种颜色除了影响其本身的视素活动外,还影响白一黑视素的活动。图7·12表示三对视素的同化和异化作用;XX’线以上表示异化作用,以下表示同化作用。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白一黑视素、黄一蓝视素和红一绿视素的异化作用和同化作用。曲线a 的形状表明光谱饱和色的明度成分,从曲线a可见黄绿色是光谱中最明亮的颜色。各种色觉就取决于这三种视素活动相对幅度的大小。

上述两种学说都能解释许多色觉现象,但也都有不足之处。杨一黑尔姆霍兹三色说虽能圆满地解释颜色混合现象,但却不能满意地解释色盲现象。因为根据三色说,色盲是由于缺乏一种或几种神经纤维而造成的;三种神经纤维同时以同等强度的兴奋才能产生白色或灰色感觉。色盲的人既然缺乏一种或几种神经纤维就不应该有白色或灰色的感觉,但事实并非如此。所有色盲的人都有白、灰、黑的感觉。赫林的抬抗过程说也能解释许多色觉现象,但却不能解释:用三原色混合能产生光谱中的一切颜色这种现象。这两种学说曾长期对立,争论不休,似乎很难统一。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在视网膜中确实存在三种视锥细胞,分别对530urn、570urn 和440urn光谱很敏感。同时,在视觉通路中还发现对白/黑、绿/红、蓝/黄三类反应起桔抗作用的神经细胞。赫维奇和詹姆森(Hurvich&Jameson,1974)把现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概括为图7-13。从图7-13可见色觉的信息加工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视网膜有a、p、y三种视推细胞分别对440urn、530urn、570urn最为敏感。它们有选择地吸收光谱不同波长的辐射,同时又可单独产生白/黑反应。第二阶段,在神经兴奋由视锥细胞向视觉中枢传导过程中,这三种反应又重新组合,最后形成三对括抗的神经反应,即蓝/黄、绿/红和白/黑反应。总之,色觉信息是按层次加工的:在视网膜水平上是按杨一赫尔姆霍兹三原色而发生的;冲动在视觉通路上的编码传递过程是按赫林的措抗过程说而进行的。色觉神经机制的最后阶段发生在大脑皮质视区,目前这方面我们仍知道得很少。

(三)视觉后象和闪光融合

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后象在视觉中表坎特别明显。

视觉后象有两种:正后象和负后象。

请你在灯前闭上眼睛二三分钟后,睁开眼睛注视电灯三秒钟,再闭上眼睛,就会看见眼前有一个灯的光亮形象出现在暗的背景上。因为后象和灯一样,都是亮的,即品质相同,所以叫正后象。随着正后象出现以后,如果继续注视,就会看见一个黑色的形象出现在亮的背

景上,因为后象和灯光在品质上是相反的,所以叫负后象。

彩色视觉也有后象,不过正后象很少出现,而负后象却很清楚。例如,注视一个红色的正方形之后,再看一张灰白纸,在这张发白纸上就可以看到一个蓝绿形的正方形。彩色的负后象是原来注视色的补色。

后象可以使断续的刺激引起连续的感觉,但是断续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频率。刚刚能引起连续感觉的最小频率,叫临界闪光频率(CritiC fliCkef freqllenCy—CFF)。这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闪光融合现象。即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融合的不闪动的光。例如,当市电频率为50次/秒时,目光灯每秒钟闪动100次,但是我们却看不出它们是断续出现的。

在中等光强度下,视觉后象保留的时间大约是of秒。因此,一个闪烁的光源每秒钟闪烁超过10次,就会产生闪光融合现象。但是临界闪光频率还要受许多主客观条件影响。例如,光的强度、波长、光落入视网膜的位置以及机体的生理心理状态等都会影响临界闪光频率。

第四节听觉Top

一、听觉的物理刺激

声音的物理基础是振动。在弹性媒质中物体振动所激起的纵波叫声波。听觉是声波物理特征的反映。声波的物理特征可用振幅、频率和波形来描述;与此相应,听觉经验有响度、音高和音色的区别。

声波有频率的不同,用每秒的周波,即赫(HZ)来表示(如图

7-14所示,A、三条声波曲线振幅不同,但频率相等;B、三条声波

曲线振幅相同,但频率不等)。声波的频率决定着我们听觉的音高。声波的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高;相反,频率低,听起来就低。但一个音的音高也可以稍微受声波振幅的影响。人类能听到的声音频率约在16至20,000赫。

声波的振幅就是声波的压力,以波的高度表示(如图7-14所示:A、三条声波曲线振幅不同,B、三条声波曲线振幅相同)。声波的压力大小以分贝量表来测量。声波的振幅引起听觉经验的是响度。响度是指我们听到声音的强弱,其量度单位为啥。一般说来,声波的振幅越大,听到的声音就越响。但由于我们的耳对于所有频率的声音并非同等的敏感,所以响度也取决于声音的频率。

不同的发音体(如长笛、小提琴、钢琴)所发出的声波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发出同样响度和音高的音,我们听起来在音色上是不同的。音色的不同是由于各发育体所发出的声波都有自己的特殊波形之故。

最简单的声波是纯音,是单一的正弦曲线形式的振动(图7-14C),如由音叉所产生的声音。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都是复合音,如音乐声、语言声和噪

声。任何复合音又都可分解为几个频率不同的纯音。

根据波形和振幅是否有周期性的振动,可把声音分为乐音和噪音。乐音是周期性的声波振动(图7-14C.D)。噪音是不规则的声波,且无周期性(图7-14E)。噪音超过一定强度(8 5分贝),较长时间作用于听觉器官时,就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二、听觉的生理机制

(一)传声途径

耳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主要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内耳由前庭器官(它与听觉无关,将在后面讨论)和耳蜗组成(图7-15)。耳蜗形似蜗牛壳,是一个绕蜗轴盘旋两圈半的骨管。骨管内部被骨质螺旋板和基底膜分隔

成上、下两半;上半叫前庭阶,下半叫鼓阶。前庭阶通向中耳的小孔叫卵圆窗,鼓阶通向中耳的小孔叫蜗窗。耳蜗内部充满着淋巴。听觉的感觉细胞(毛细胞)排列在基底膜上,毛细胞上有盖膜(图7-16)。

声波经外耳道撞压鼓膜,引起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授骨)的机械振动,从而增强声波压强把振动传向卵圆窗,推动耳蜗中的淋巴,振动在液体中传导,最后传向中耳的蜗窗。这是声传导的全过程。此外,声波还可以通过颅骨直接传入内耳,这叫声波的骨传导。

当耳蜗的淋巴液振动时,基底膜就发生振动。基底膜的振动便引起基底膜上的毛细胞同盖膜冲击,引起毛细胞的兴奋,由听觉系统传导通路(有同侧通路也有对测通路),经四级神经元将冲动传向(278)(280)部的横纤维长。他认为,基底膜的根纤维是感音的共鸣要素。由卵圆窗传来的振动迅速传遍前庭阶,但基底膜的横纤维只是有选择地对一定的频率发生共鸣,就像竖琴的琴弦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发生共鸣那样:短纤维对高频率发生反应,长纤维对低频率发生反应;一条纤维只对一种声波频率发生反应。由于模纤维的振动转化为神经兴奋,传到听觉中枢便产生不同音高的听觉。共鸣学说把基底膜上大约二万四千条横纤维看成是对16-20000周/秋声波的共鸣要素。晚近的研究表明,这个理论有严重的缺陷:①按共鸣说的要求计算,蜗顶部的纤维应比蜗底部纤维长1000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蜗项处仅约352-430微米,蜗底约为64-128微米。②贝克西(班匕sy,1951)对新鲜尸体的耳蜗进行直接观察,没有发现基底膜的横纤维有足够的共振张力(因为这对于共鸣说是必不可少的)。他发现,基底膜受到运动液体振动时以行波的形式发生振动。基底膜横纤维很少是孤立起作用的。于是他提出了行波说。根据他的行波学说,声波的振动,作用于卵圆窗时,基底膜便产生相应的振动。振动从蜗底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行,振动的幅度也随着逐渐加大,到基底膜的某一个部位,振幅达到最大值。然后振动停止前进而消失。随着外来声波频率的不同,基底膜最大振幅的所在部位也不同。声波频率越低,最大振幅部位越靠近蜗顶。频率越高,最大振幅部位越接近蜗底(图7-17)。耳蜗底部的基底膜对高、低音都能发生振动,而顶端只对低音刺激发生振动。这就是听觉的行波说。这个学说认为,基底膜对不同频率的声音的分析,决定于最大振幅所在的位置。

2.频率说

该理论源于拉瑟福德(Rutherford,1886)。他认为声音的频率由听神经中神经元发放的速率来编码的。例如,听到一个频率为2000赫的声音,听神经的第一级神经元每秒钟必须

发放2000个动作电位。但由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听觉通路中的单一神经元冲动发放速率根本不能快于1000赫,也就是说,单一的听觉神经纤维是不能传递人类听觉范围的所有频率的。为此,温弗尔(Wever,1949,1970)提出齐射说(V olley theoy)。他认为,声音频率在400赫以内时,单一神经纤维以符合频率的发放速率发放冲动。但当频率增高时,由于神经纤维之间存在着合作和相互联系,就产生神经齐射现象。这样,神经纤维发放冲动的总型式或总效应就能反应声波的频率(见图7-18)。

对声波频率的听觉编码很可能像色觉理论一样,既包括地点说也包括频率说。听觉信息在基底膜上依行波说编码,在神经传导路上依频率说编码。然后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质听区就产生音高听觉。现已有一些研究结果证明了这种猜想。

三、听觉感受性

(-)对声音频率感受性

音高主要由声音频率而定。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最低不能小于16赫,最高不超过20,000赫。这个范围,各人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疾病会改变这个范围。年龄也会改变音高听觉。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声音频率感受性逐渐降低。

关于音高的差别阈限,不少研究表明,差别阈值作为音调的频率和它的强度的函数而变化。一般说来,频率越低,耳对频率的变化越敏感。频率达到2000赫(强度在40分贝),约3赫的频率变化即能觉察出来。随着频率增高,差别阈值大为增加。例如,约10000赫时,要觉察出音高的变化,需约30赫的差异。但有趣的是,频率在1000赫以上时能觉察出频率变化的差异是相当恒定的,相当于约0.3%。频率的变化符合韦伯定律。

(二)对声音强度的感受性

音响主要由声音强度决定。对声音强度的绝对感受性,下阈为0分贝,上阈约130分贝。音响还与声音频率有关。在相同的声压水平上,不同频率的声音响度是不同的。但不同的声压水平却可产生相同的音响。响度与频率的关系,可从等响曲线上(图7-19)看出。在图7-19中,最下面的一条曲线表示听觉的绝对阈限,在这条曲线以下我们听不到声音。最上面的一条曲线表示情感阈限,在这条曲线上的声音会在耳中产生痒感,超过这条曲线的声音会引起痛觉。中间的这些曲线表示产生与标准声音相同的响度所需的不同频率音调的强度;虽然每一频率在每一等响曲线上有不同的强度值,但我们听起来响度却是一样的。

对声音强度的差别阈限,受声音强度和频率两种因素的影响,一般说,强度的差别阈限值的大小随强度而降低。声音频率对强度辨别的影响较复杂。声音频率约2500至3000赫时,韦伯分数最小;随着声音频率升高或降低,韦伯分数都变大。声音频率在1000赫100分贝时,响度的韦伯分数为1/11。

第五节其他感觉Top

视觉和听觉是我们的主要感觉。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绝大多数信息都来自视觉和听觉。虽然其他感觉不像视觉和听觉那样丰富多采,但它们对于机体的生存仍然是很重要的。

一、嗅党和味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解的、有气味的气体分子。它作用于鼻腔上部的嗅觉细胞而产生嗅觉。很难对嗅到的气味进行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法是将气味分为芳香味、果酸味和辛酸味。嗅觉阈限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作用的气味物质不同,唱觉的绝对团限也不同。例如,每公升空气中含000000066毫克的乙硫酸(烂洋白菜味)就能嗅到,而四氯化碳(甜味)则需每公升中含4.533毫克才能嗅到。机体的某些疾病如感冒、鼻炎会降低嗅觉感受性。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压等也会影响嗅觉感受性。几种气味同时作用时,会产生气味的混合,或产生一种新的气味,或原先两种气味相继被嗅到,或一种气味掩盖了其他的气味。

味觉的适宜刺激是能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它作用于分布在丢面、咽喉的粘膜和软聘等处的味蕾而产生味觉。一般认为有四种基本味觉:苦、酸、咸、甜。味觉感受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舌面的不同部位,味觉感受性是不同的。虽然舌面对甜味、酸味、苦味、咸味四种滋味都有感受性,但舌尖对甜味最敏感,百根对苦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味觉感受性往往受食物温度的影响。在20—30o之间,味觉感受性最高。此外,味觉的感受性还与机体的需求状态有关。饥饿的人,对甜、咸的感受性增高,对酸、苦的感受性降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病人,由于NaCI排出量增加,对咸味的感受性提高。味觉对维持有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起重要的作用。

人们对味有多种偏爱。例如,四}!【、湖南人爱辣,山西人爱酸,在我国有所谓“南甜北咸东辣(指蒜葱)西酸”的谚语,但未闻有偏爱苦的人群。

二、皮肤感觉

皮肤受到刺激能产生多种感觉。一般把皮肤感觉分为触压觉、冷觉、温觉、痛觉和振动觉等。触觉、冷觉、温觉和痛觉的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为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身体的不同部位,各种点的数目各不相同。皮肤是人类最大的感觉系统。皮肤的表面面积约为Zm’。皮肤感觉最重要的机能是,对可能出现的有害刺激发出信号。

物体接触皮肤表面(不引起皮肤变形)而产生触觉。当物体接触皮肤表面并引起皮肤变形时便产生压觉。身体不同部位的触压觉感受性有很大差异:活动频繁的部位如指尖、嘴唇、眼睑等特别敏感,而背腹部的感受性却很低。振动物体(如音叉)与身体接触会产生振动觉。人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在15一1000周/秒之间,其中振动频率为200周/秒左右最为敏感。振动觉可能是触压觉反复刺激的结果。

皮肤表面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温度觉。皮肤上有些点对温敏感,有些点对冷敏感,也有些对两者都敏感。用烫刺激冷点引起的冷觉,叫诡冷觉;用冷刺激温点引起的温觉叫诡温觉。一种温度刺激会引起什么样的感觉,视刺激温度与皮肤温度之间的关系而定。与皮肤温度相同的刺激温度,不能引起冷觉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的兴奋,不会产生温度觉。低于皮肤温的

温度,产生冷觉。高于皮肤温的温度,产生温觉。温度觉的感受性因身体不同部位而异。面部对冷热有最大的感受性,而下肢的感受性最小。身体经常被遮盖的部位对冷有较大的感受性。温暖的感觉和热的感觉是不同的。温暖的感觉使人感到舒适,热的感觉使人难受。当刺激温度超过45 C时,就会产生热甚至烫的感觉。这是一种复合的感觉,是温觉和痛觉同时产生的结果。

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温度的、放射能的以及电的各种刺激对皮肤组织起破坏作用时,都会产生痛觉。痛觉感受性因身体不同部位而异:背部、颊部最敏感,脚掌、手掌最不敏感。影响痛觉阈限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因素,如过去经验、暗示、情绪状态、注意都会对痛觉阈限发生影响。痛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报系统。它对保存有机体的生存有重要的意义。除皮肤外,全身各处包括肌肉、关节、内脏组织的损伤都会产生痛觉。

三、动觉和平衡觉

动觉是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它为我们提供有关身体运动的信息。动觉的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腿和关节中。肌肉运动、关节角度的变化等都是这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人在感知外界事物的过程中几乎都有动觉的反馈信息参加。例如,在注视物体时,大脑不仅接受来自视网膜感觉细胞的信息,而且还接受来自眼球肌肉的动觉信息。这种信息是我们看清物体的必要条件。言语器官肌肉的动觉信息同语音听觉和字形视觉相联系,是言语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基础。

手,不仅是改造世界的一种重要器官,而且也是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感觉器官。人类在改造世界的长期斗争中j手的皮肤感觉和动觉紧密结合,产生了一种特殊感觉:触摸觉。它是动觉和皮肤感觉的复合感觉。

平衡觉是反映头部运动速率和方向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是内耳的前庭器官。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里充满了淋巴液。机体的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使淋巴液冲击前庭器官的毛细胞而发生兴奋。请回忆一下孩提时的经历,你绕着柱子转呀转,然后停下——周围的一切仍在旋转。这种天旋地转,失去平衡的感觉就是半规管内的淋巴液运动引起前庭器官兴奋的结果。有些职业如舞蹈家、演员、飞行员和宇航员对平衡觉要有高的适应性,因而要对前庭器官兴奋性进行测定。可采用下列两个指标:让被试坐在特制的旋转椅上,旋转停止后,测定被试眼球震颤的持续时间(一般在25-40秒);或在旋转停止后,测定被试者步行路线的偏倚程度。稳定的被试者在旋转后仍能沿直线步行。

前庭器官兴奋常使人产生晕眩。平衡觉和视觉、内脏感觉有密切的联系。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仿佛看到视野中的物体在移动,使人头晕。同时也会引起内脏活动的剧烈变化,使人恶心和呕吐(晕船和晕车病)。因此,对从事航空、航海、舞蹈职业的人总是要进行平衡觉的检查。

四、内脏感觉

反映内脏各器官活动状况的感觉叫内脏感觉或机体觉。内脏感觉的感受器分布于各脏器(如

食道、胃、肠、膀味、肺、血管等)壁内。它可以把内脏的活动及其变化的信息,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从而产生各种内脏感觉,如饥、渴、饱、胀、便意、恶心、疼痛等。

内脏感觉的特点是感觉不精确,分辨力差。许多内脏的感受器根本不能引起主观感觉。在病变时,有些脏器的感受器才产生痛觉(放射痛)。内脏感觉在调节内脏活动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没有内脏感觉系统,有机体的生存是难以想象的。

第六节感觉的相互作用Top

事物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该刺激的性质,同一感受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会对这一刺激的感受性发生影响。同一感觉器接受的其他刺激以及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对感受性发生的影响,叫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受器中的其他刺激影响着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的现象,叫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例如,在黑暗中要看某个小光点,如果视野中还有其他一些小光点,那么就比较容易看到那个光点,这时其他一些光点好像在增强着对那个光点的感觉;如果视野中有强光刺激,寻就难以看到那个光点,这时强光的刺激好像在削弱着对那个光点的感觉。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夜晚,明月当空,看到的星星似乎少些;无月的晴空,看到的星星特别繁多。同一感觉相互作用的突出事例是适应和感觉的对比。

(一)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适应。这是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在时间上的持续作用,导致对后续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的感觉中,但是,在各种感觉中适应的表现和速度是不同的。

视觉的适应可分为对暗适应和对光适应。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时,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若于时间之后,我们就不是眼前一片漆黑,而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来了。这种现象叫对暗适应。对暗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向弱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弱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弱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开始的5一7分钟时,感受性提高得很快,经过一小时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当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阳光下,开初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只要稍过几秒钟,就能清楚地看到周围事物了。这种现象叫对光适应。对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弱向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的强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强光刺激感受性的迅速降低。对暗适应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视杆细胞的视紫红质被分解,突然进入暗处尚未恢复,所以不能立即看清物体。到暗处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来恢复,即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多,含量逐渐增加,对弱光刺激的感受性逐渐提高,这样就能逐渐看清物体。反之,由暗处初到强光下,感光物质大量分解,对强光刺激的感受性很高。神经细胞受到过强的刺激,所以只感到眼前一片光亮,甚至引起疼痛,睁不开眼,同样看不清物体。经过片刻,感光物质被分

解了一部分之后,对强光的感受性迅速降低,从而能看清物体了。在适应过程中,除视网膜的感光细胞发生变化外,还有中枢机制参与。实验表明,在对暗适应的情况下,短时间给被试者的一只眼睛以亮光,结果另一只眼睛的感受性也受影响。

与视觉的适应比较,听觉的适应就很不明显。有人认为,一般的声音作用之后,听觉感受性有短时间的降低,并认为听觉的适应具有选择性;即在一定频率的声音作用下,只降低对该频率(包括邻近频率的声音)的感受性,而不降低对其他频率声音的感受性。但也有人认为,即使是一个普通强度的声音的持续作用,也没有听觉的适应现象。如果用较强的连续的声音,像工厂高音调的机器声,持续作用于人,那确实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出现听觉感受性的明显的丧失。

触压觉的适应很明显。我们安静地坐着时,几乎觉察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额头上却到处寻找他的眼镜。实验证明,只要经过三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约为原始值的25%。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例如,我们在游泳池游泳的时候,开始觉得水是冷的,经过三四分钟后,就不再觉得水冷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初觉得水很热,但经过三四分钟后,就觉得澡盆中的水不那样热了。但是,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则很难适应或完全不能适应。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即使有,也极为微弱。只要注意一集中到痛处,你马上就会感到疼痛。正因为痛觉很难适应,它才成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而具有生物学的意义。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人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速度,以刺激的性质为转移。一般的气味经过1—2分钟即可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带有痛刺激的气味),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嗅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厨师由于连续地品尝,到后来做出来的菜愈来愈咸,是味觉的适应现象。

适应能力是有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细地感知外界事物,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动。研究适应现象对生产实践也有重要意义。例如,在交通运输业中,夜晚驾驶室的照明与外界亮度的差异的处理,就应考虑视觉的适应问题。

(二)、感觉对比

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这是同一感受器中不同刺激效应相互影响的表现。对比分两类: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这在视觉中表现得很明显。例如,把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把相同的一个灰色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明亮些,同时在相互连接的边界附近,对比特别明显。如果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红色;把相同的灰色小方块放在红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显得带绿色。彩色对比在背景的影响下,向着背景色的补色方面变化,同时在两色的交界附近,对比也特别明显。

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先后对比现象。例如,吃了糖之后,紧接着就吃广柑,觉得广柑很酸;吃了苦药之后,接着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点甜味。凝视红色物体之后,再看白色物体,就会出现青绿色的后象等。

研究对比现象的实践意义。在工业生产中,各种机器设备,工艺管道等彩色设计,要考虑到对比现象。例如,机器设备的表面,采用浅灰、浅蓝或浅绿色,可以产背景色调和,削弱对比,以减视觉的疲劳。机器的重要操作部分采用淡黄色或白色,加强对比,便是识别,以提高工效。布置在角落中的设备、阀门、交通梯等,宜用明亮的色调,加强对比,便于识别,

以免发生事故。

二、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对某种刺激的感受性,不仅决定于对该感受器的直接刺激,而且还决定于同时受刺激的其他感受器的机能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受器的机能状态都有可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例如,用刀子沿着玻璃边擦出来的吱吱声,往往会使许多人的皮肤产生寒冷的感觉;强烈的声音常使牙痛患者痛得更厉害;有时很高的声音或某种难堪的声音,使人产生呕吐的感觉;咬紧嘴唇或握紧拳头,会感到身体某一部位的疼痛似乎减轻了些;举重时,如果有轻音乐伴奏、重物好像变得轻了些。所有这些现象都是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影响。其他感觉能使视觉发生某种变化。例如,在噪声听觉(飞机发动机的噪声)影响下,黄昏视觉的感受性降低到受刺激前20%。在噪声听觉影响下,暗适应的眼睛对绿蓝色光感受性增高,对红橙色光感受性降低。轻微的肌肉工作、凉水擦脸,可以使黄昏视觉的感受性提高。此外,嗅觉、味觉、痛觉也会对视觉感受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他感觉能使听觉发生某种变化。最突出的事例是,断续的闪光能使声音的响度(如音叉音)产生起伏变化,产生声音的“脉动”感觉。

味觉、嗅觉、平衡觉等都会受其他感觉的影响而发生其种变化。食物的颜色、温度会影响味觉。摇动的视觉形象会影响平衡觉,使人晕眩。

虽然,不同感觉相互影响的规律尚未探明,但一般的趋向似乎是对一个感受器的微弱刺激能提高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而强烈的刺激则会降低其他感受器的感受性。

(二)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例如,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能学会通过声音来辨别附近的建筑物、地形等,通过触摸觉来阅读盲文。聋哑人能“以目代耳”,学会看话甚至学会“讲话”,等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感觉相互补偿有了更大的可能性。例如,有一种“阅读仪”能把印刷文字的视觉形象转换成低频的触觉信号,盲人用手把着这个仪器在书页上移动,能以每分钟80个字的速度阅读、还有一种“电眼”能把外界物象转换成作用于盲人的皮肤信号,能使盲人在房间里自由行走,取东西等等。

1989年美国一家计算机公司推出了一种新型的盲人个人阅读机。它主要由《个部分组成:一个电子装置内有专用的字符识别软件以及一个声音合成器和一个18健的键盘;一个平板扫描器,供阅读整页材料用;一个手动扫描器,供阅读短块文本用;一个磁道“跟踪辅助器”,它帮助使用者直线移动手动扫描器,对文本逐行进行扫描。使用平板扫描器或/和手动扫描器能阅读由激光和一些墨渍印刷机印制成的书籍、杂志和文件——实际上是6个点和24点之间

各种感觉之所以能相互补偿,是由于各种刺激的能量是可以转换的、例如,视觉失缺,

但光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或机械配,这样视觉信息就可以由其他正常的感官来加以接收。各种感觉系统的机能都能通过练习得到提高。这样,一种(或几种)感觉机能的丧失,就有可能由其他经常得到练习的、感受性提高了的感觉系统来加以弥补。

(三)联觉

当某种感官受到刺激时出现另一种感官的感觉和表象,这种现象称为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印象,时而近似于感觉,时而近似于表象,好像是与直接感觉一起产生的,但不是由人们自己随意想象出来。

最常见的是色听联觉,即听到某种声音(如某个音符)时就产生生动鲜明的彩色形象。例如,兰菲尔德(H. S. Langfeld)曾研究过一被试前后间隔七年,其联觉却相当稳定,当这个被试听到音符“C”时就看见“红色”,听到音符“d”时就看见“紫色”等等。还有色味联觉,例如,有的人看见黄色会产生甜的感觉,有的人看见绿色会产生酸的感觉。铁钦纳(Tichener)曾报导过,在某些人中,酸味会引起头皮发痒的触觉,据金属的尖声会产生蚁走感觉等等。

联觉不是个别人的幻想,看来似乎有某种普遍性、例如,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说,“甜蜜的噪音”、“沉重的乐曲”、“明快的曲调”、“尖酸的气味”。这些联觉现象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各种感觉现象经常自然而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之故。

复习思考题Top

1.解释:

感觉,感受野知觉的理解性,绝对阈限,差别阈限,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适应,后象,感觉对比,感觉补偿,联觉,色调,明度,饱和度,视敏度,临界闪光频率,音高,音色,嗅觉,味觉,触压觉,温度觉,动觉,平衡觉,触摸觉,机体觉。

2.试述感觉信息的神经加工。

3.试以极限法说明如何测定感觉阔限。

4.我们的颜色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5.听觉系统是如何对声音频率进行编码的?

6.皮肤感觉对有机体有何意义?

7.试说明感觉的相互作用现象。

第一章 人格与人格心理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人格人格是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和自身主观努力等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与外在行为模式整合的统一组织。 特质是指我们用来描述个人人格特点的描述词 相关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人的人格特质、行为或事件之间相关程度关联的程度的实验方法 自变量由实验者操纵、安排、控制并实施的实验条件 因变量实验者要观察、测量和记录被试发生变化的变量 二、简答题 1、请简述人格的主要特征并举例说明。 ①整体性,正常人总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并且能认识到与他人的差异 ②独特性,中华名族在表达人际交往和个人感情方面比较含蓄;即使是双胞胎人格也会有很大差异 ③稳定性和可变性,成长中的儿童人格不稳定,容易受到客观的影响,但成年后人格就比较稳定 ④人格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印度“狼孩”虽具有人的生理组织,但是并没有形成人的人格。 2、请简述观察法和实验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观察法:是指在自认情境中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特点,了解人的心理活动现象与规律的方法。 优点:获取的资料、信息比较真实客观,能够发现许多平时不大注意的现象 缺点:难以进行精确的分析,也很难进行重复观察验证,而且会受到观察着主观经验、技能和观察仪器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法:是指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无关变量,系统的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随自变量改变而受到的影响,验证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方法。 优点:便于控制无关变量,真实显示因果联系 缺点:安慰剂效应实验者效应 3、人格心理学的目的包括哪几方面,进行简要描述。 ①描述:客观的呈现所要研究问题的事实 ②理解:揭示事实的原因,分析现象的前因后果之间的联系 ③预测: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去估计某种事物或现象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 4、人格的心理学定义有哪五种。 ①罗列式定义②整合式定义③层次性定义④适应性定义⑤区别性的定义 5、Allport所概括的两种相对的定义 ①人格是一个人所引起的别人对他的反应,即把人格看成是一系列复杂的反应 ②人格是一种控制行为的内部机制,这种内部机制的特质决定了一个人的人格 三、问答题 1、Mead等人对新几内亚三个民族的研究体现了人格的哪一重要特性? 独特性 2、在观察法中,为了确保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研究者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观察者效应②观察者偏差③拟人化错误 3、在实验法中,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验过程要避免哪些现象? ①安慰剂效应②实验者效应 4、进化心理学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两个方面? ①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人格心理学之父”为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和1938年美国心理学家默里的《人格研究》的出版,标志着人格心理学的诞生。 2.美国心理学家墨菲指出人格的研究是从戏剧和传记开始的。特奥夫拉斯图斯的《性格》一书描述了30个具有各种反面性格的典型人物,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早的一部人格心理学专著。 3.学习和研究人格心理学具有哪些意义?(p34) 4.人格的基本特征(p5) (一)、整体性:各人格元素之间的协调一致;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协调一致。 (二)、稳定性与可塑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跨时间性;跨情境性。是动态的过程向静态的状态转化的结果。稳定具有相对性。 (三)、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包括共同之处和个体差异 (四)、社会性与生物性:人格的形成又是一个将社会规范和要求内化的过程,是环境与遗传相互作用的结果。 5.奥尔波特1924年在哈佛大学开设了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人格:它的心理的和社会的领域”,1937年出版了他的专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该书集前人人格心理学之大成,建立了现代人格心理学的基本框架,被认为是人格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第二章 1.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部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各遵循什么原则?(p41) (1)本我(id)—“快乐原则” (2)自我(ego)—“现实原则” (3)超我(superego)—“完美原则” 本我(id):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原则: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 满足方式:行为;幻想 自我(ego):人格中理智的、符合现实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一仆三主) 原则: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 特点:逻辑性、符合现实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原则:道德原则(moral principle)功能:控制行为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五阶段。(p43) 3阿德勒是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 2.荣格的人格结构。(p56) 3.自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协调人格各部分的原型。 4.荣格的(一)一般态度类型(3种) (二)机能类型(4种) (三)八种人格类型(p65) 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p71) 8.霍妮的基本焦虑(p79) 9.弗洛伊德划分五个人格阶段分别是(口唇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10.()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理论的顶点。 11.(自性)是集体潜意识的核心,是协调人格各部分的原型。 12.女性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霍妮),并把神经症人格类型分成三种,分别是(依从型、敌对型和退缩型)。 13.恋父情结:生活风格:社会兴趣: 集体潜意思:在人类历史演化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据以做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决定着人的本能。 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 自性: 基本焦虑: 基本敌意: 14.请论述新精神分析学派与经典精神分析学派观点的主要区别。(p81) 15.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并对埃里克森人格理论进行评价。 1、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0-1岁,婴儿期) 这个阶段的婴儿是弱小的,对母亲或护理人员的依赖性大,如果母亲或护理人员能以慈爱和一贯方式满足婴儿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则形成不信任感。 2、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岁,儿童期早期) 早期儿童形成了一些基本技能,他们希望自己决定做或不做一些事情 父母一方面要履行监护儿童的行为,另一方面又不能伤害儿童的自我控制感和自主性。 如果父母过分溺爱和不公正地使用体罚,儿童会感受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3、主动性对内疚(3-5岁,儿童期、游戏期)

《心理学导论》第十章

第十章言语 【学习目标】 (2) 【学习建议】 (2) 【学习重点】 (2) 【关键词】 (2) 第一节言语概述 (4) 一、语言和言语的含义 (4) 二、语言和言语的特征 (5) 三、言语的种类 (7) 四、思维与言语和语言的关系 (9) 五、言语的生理机制 (10) 第二节言语的感知和言语理解 (12) 一、言语的感知与理解 (12) 第三节词汇和句子理解 (16) 一、词汇理解 (16) 二、句子理解 (16) 第四节言语发展 (18) 一、儿童言语发展阶段 (18) 二、言语发展理论 (19) 第五节第二语言的学习 (21) 一、双语教育 (21) 二、第二语言学习的心理过程 (21) 三、第二语言的教学 (21)

【学习目标】 了解和掌握言语和语言的基本概念、言语种类、言语的生理机制以及言语的基本特征与功能。了解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词汇和句子理解以及言语的发展过程。能够运用言语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有关言语产生与获得和使用的过程。 【学习建议】 理解和掌握言语的含义、言语活动类型、人类言语的生理机制、言语的感知与理解、言语获得的基本理论和言语产生过程、言语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运用言语原理解决实际的问题。 【学习重点】 1.言语是一个人运用语言工具进行思考和社会交往的行为过程。通过言语活动,理解对方语言和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言语具有的功能有:交际功能、符号功能和概括功能。言语的基本特征有目的性、开放性、规则性、离散性和个体性。 3.按照言语活动分类,把言语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外部言语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口头言语包括对话和独白言语。书面言语具有展开性、随意性和计划性特征。内部言语有两个特征是隐蔽性和简约性。 4.言语认知包含言语感知和言语理解,是一个人在接受他人的言语刺激时,对其语音、语调等进行识别、辨认并将其转变为具有符号意义的过程。言语感知包括口头言语感知和书面言语感知,它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文字材料提供的字词作出正确判断和分析,包括单词再认和句子阅读。 5.言语知觉是个体对言语感知和理解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以听觉为基础,对说话者发出的语流信息进行译码加工以达到识别话语的过程,包括言语知觉的听觉阶段、语音阶段和音位阶段。 6.句子理解是在对词的理解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并在过去经验的参与下获得句子意义的过程。句子理解是多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复杂结合。 7.句法是规定句子中词的排列以及词与词之间结构关系的表现方式的规则体系。在句子理解过程中的句法策略有词序策略、词类策略、虚词策略和词缀策略。句法建构主要有三个基本原则:标准句原则、最小依附原则和后关闭原则。 8.言语发展又称言语获得,涉及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活动中母语及其理解能力的获得、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获得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 【关键词】

人格心理学提纲与的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人格的概念,人格的基本特征 概念:奥尔波特: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的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了此人对 环境独特的适应方式。 郑雪: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黄希庭: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基本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社会性、可变性等。 2、人格的形成发展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遗传生物因素: 人格的形成发展离不开个体的遗传生物基础。个体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体内的生化物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身体外貌对人格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环境因素: 胎内环境的影响:人类生存的最早环境就是母体的子宫。 家庭环境的影响: 儿童从出生时起急在带有民族、阶级、宗教等特征的家庭中获得一种地位,所有这些特征对儿童以后的社会化产生重要的影响。 ①客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结构,家庭物质经济条件、父母社会地位及受教育水 平,出生顺序,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都会对人格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②主观家庭环境影响:家庭中的亲子关系、教育方式、家庭气氛等 学校教育的影响:教师人格、管理风格以及学生各个教育过程对人格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社会文化的影响:文化的不同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等的不同,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阶层等对人格形成有重要影响。 3、个体与环境的三种交互作用 反应的交互作用: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 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做出不同的反应。 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又反过来塑造其人格。随着孩子的长大,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后便产生了超前的交互作用。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

普心精华背诵手册一(名词解释版)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过程&个性)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的规律 1心理活动过程(规律和共同性"心理过程 心理活动过程包括三个过程:1)认识过程(知)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事物特性与联系的最基本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记忆,思维, 想象2).情绪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意)指人自觉的确定目标克服内部和外部的困难并力求实现目标的心里活动。从内到外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独特性导致差异性) 1)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倾向性:指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2)个性心理特征:I.能力II.气质III ?性格指区别于他人在不同环境中表现出表现出一贯的稳定的行为模式的心理特征。集中反映了人的心理面貌的差异。 认知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或是对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的反映客观 事物特征与联系的最基本心理活动。 意志过程: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同 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观察法:指在自然情景中或预先设置的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系统的地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产生和发展规律的方法。 心理测量法: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通常用来确定被试者某些心理品质的存在水平。个案法:

第二章生理部分 1、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使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其基本功能是接收和传递信息。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它是神经元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使信息传递和整合的关键。 3、操作条件反射:p57通过动物自己的某种活动、某种操作才能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经典条件反射:p37 4、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5、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 6、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在种系发展过程中形成而遗传下来的反射。 7、条件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的,是暂时性的神经联系。 & 感觉适应:是感觉系统对连续无变化的刺激反应减少的倾向。 9、全或无法则: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神经元则产生一个完全的反应,达不到一定的强度则不反英,她并不随刺激的强弱而改变。 10、动力定型:指本来有一系列刺激引起的一系列反应,经训练巩固后,刺激系列的第一个刺激一出现, 反映系列就依次出现的现象。 11、扩散:一定条件下兴奋与抑制在大脑皮层某一部分产生后并不停留在原发点,而向周围皮层蔓延传播, 使得周围部分也产生同样的神经过程。 12、集中:兴奋与抑制的过程从扩散开的皮层区域向原发部位靠拢的现象。 13、互相诱惑:大脑皮层上的一种神经过程引起或加强另一种与之相反的神经过程。 14、条件性抑制:内抑制,是在后天一定条件下逐渐习得,有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 15、非条件抑制:是机体生来具有的先天性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16、第一信号系统: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17、第二信号系统: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

人格心理学自我性格分析

一、结合佛洛依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自我分析 (一)佛洛依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1、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喂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2、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3、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于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二)自我分析

在人格结构里,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人格的整体。它们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它们各自追求不同的目标,本我追求快乐,自我追求现实,超我追求完美。当三者处于协调状态时,人格表现出一种健康状况;当三者互不相让,产生敌对关系时,就会产生心理疾病。 而就我本人而言,在本我上,我与其他任何人一样,具有最基本的人类需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然而这些本能的欲望满足,也需要通过自我的帮助来实现。自我是个体出生后,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努力实现自我,不断学习,不能一味的放任本我的“唯乐原则”,现在并不是无忧无虑的吃了睡,睡了吃,而需要通过学习知识,做作业,来达成自我的实现。超我是按至善原则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使其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就目前而言,在道德理想我的超我这一方面,我在很多具体的方面还是做的不够好的,这需要在未来不断改进。 二、结合艾克森人格测试的自我分析 (一)艾克森人格测试介绍 艾森克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教授艾森克及其夫人根据其人格三 个维度的理论编制而成。它由三个人格维度和一个效度量表组成编制,分别为: 1.精神质(P)维度:测查一些与精神病理有关的人格特征。高分可能具有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不近人情、与别、不

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 重点知识归纳

第1章绪论 第1节心理学的性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1.个体心理现象的粗略分类 (一) 1.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体验、意义、需要等对事物的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里出现相对稳定的持续状 态 3.心理特征:指一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 定特点 个性倾向: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等 个性心理特点:能力、气质、性格 关系: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了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 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 (二)意识和潜意识 意识

现时正被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 意识使人能够认识事物、评价事物、认识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着对环境和自身的能动的改造 潜意识 是指不能觉知到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人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借助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他的个别阶段 (三)个体心理与行为 心理学通过行为来研究有机体的心理 可观察到的行为如吃饭、穿衣、看电视、走路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分为两类 内隐行为如知觉、注意、思想、观念、想象 心理学是研究 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2.心理学是科学大家族中的成员 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下面三个基本的特征上,及可复制性、可证伪性和系统性(一)可复制性:指一项科学研究的结果是能够按照原创者所提供的研究方法精确加以验证的 (二)可证伪性:指表述一个科学理论时时,必须遵从该理论导出的各种预测有可能被证伪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选题和提出假设 (2)设计实验方案 (3)收集资料 (4)整理资料 (5)解释结果和验证结果 (三)系统性:指心理学的科学知识是通过系统的实证研究而获得的 (1)描述心理事件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讲

《心理学导论第4章-感觉》基础内容精 讲 第一部分本章内容讲解 本章内容为信息加工部分的第二个章节感觉。这一章在历年考试中出现的考点为:2007-5,2007-6,2008-4,2008-5,2008-6,2009-5,2009-6,2009-66,2010-77,2011-3,2011-4,2012-4,2012-5,2012-66,2013-7,2013-67,2014-8,2014-9,2015-5,2015-6,其中考核过一次简答即解释味觉和嗅觉的相互作用。本部分主要以客观题为主。 本章框架如下: 第二部分本章重要考点 一、感觉概述 (★考点:2007-6、2010-77、2011-4 ) 1. 感觉的测量 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感官引起的,但人的感官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刺激作出反映,这个刺激范围便是感觉阈限,相应的感觉能力就是感受性。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测量,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心理学家把有50%的次数被觉察到的刺激值定为绝对阈限。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感觉阈限或最小可觉差。人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在数值上也成反比。 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差别阈限和原刺激量之比是一个常数,用公式可表示为:K=△I/I,其中I为标准刺激强度或原刺激量,△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即差别感觉阈限,K 即韦伯分数。这就是韦伯定律。感觉通道不同,韦伯分数就不一样,韦伯分数越小,该感觉道的感觉就越敏锐,韦伯定律指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3)费希纳对数定律 德国物理学家费希纳提出了对数定律,他假定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都相等,因此任何感觉的大小都可由在阈限上增加的最小可觉差来决定,在韦伯定律的基础上,他推导出下式:P=KlogI,其中I是刺激量,P是感觉量。 费希纳定律提供了度量感觉大小的一个量表,对许多实践部门都有重要意义,但他所假定的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已为事实所否定,且他以韦伯定律为基础,所以对数定

[人格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

[人格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 用人格心理学理论进行自我分析 人格心理学是对人类心理力量的科学研究,这种心理力量使得人们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人格是在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对人、对己、对事的一种态度,它包含两层意思: 人生舞台上的各种言行;面具下真实的自我。人格的基本性质包括独特性、稳定性、统和性、和功能性;广义的人格与个性同义,均指人的心理面貌,包括个性倾向性以及能力, 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智力。人格理论是 人格心理学的核心,一方面它系统地说明或解释了各种心理现象,另一方面为我们提供了 研究的框架。所以人格心理学是一门科学,重要的学科,它有利于我们充实和完备心理学 的内容体系。在教育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征因材施教,健全他们的人格。在管理方面,提供了一个合理使用人才的依据,优化了群体人格特征的合理配置。而且也 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并选择合适自己的工作。 下面我就根据人格心理学中的一些人格理论去分析自己日常行为,处事的方式分析我 自己的人格特征,这对我自己日后更好地工作和学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首先用物质流派来分析一下自己的气质特征,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 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人格特质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在空间上具有普遍性。具有同一特质的人,对不同的情境会做出类似的反应。课上讲到, 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抑郁质、黏液质和胆汁质。根据对这几种特质类型的了解,我 觉得自己是比较倾向于粘液质类型的,因为我在生活中是一个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 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工作制度,主要表现是:态度持重,交际适度,不作空泛的清谈,不常常显露自己的才能,感情丰富,稳重含蓄,能够镇静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有时 候显得被动,但大多数时候是主动的,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做事谨慎,不允许让 自己犯多少错误,比较有思想,看待事物以辩证思想,能够比较成熟地处理各种事情。喜 欢和平宁静的生活,不太喜欢竞争,虽然自己从小到大一直处于与他人竞争状况长时间坚 持不懈。气质是个人生来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属于人格中的先天倾向,因此,我 觉得自己的气质更多的是来源于先天即遗传基础。 人格心理学中,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也是里程碑式的理论。他认为特质是构建人格结 构的基本成分,就像化学元素构成宇宙万物一样。通过研究,他找到许多人格特质,并将 它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类。首先按个体与群体的角度分为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从层次 上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关于人格动力,他提出动力特质,并分为能,外能和辅助。 后来卡特尔根据大量的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和客观测试材料编制了著名的十六种人格 因素调查表。根据十六种人格因素调查表测试结果,我十六种特质基本属于平均水平,自 律性偏低,敏感性,焦虑性,稳定性偏高。我既适合交际类型工作也适合偏精确性工作, 比较乐群,做事也理智不幼稚。这基本符合了我对自己的认知。卡特尔认为人格是不断发 展的,但受到遗传因素的制约,遗传的天性会影响他人对他的反应,影响他本身的学习方式,也限制了环境力量对其人格的塑造。就我个人而言,我遗传了母亲脾气暴躁的特性,

人格心理学1-8章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人格 (3) 第二章人格研究方法 (4) 假设-检验方法 (4) 个案研究法 (4) 数据的统计分析 (5) 第三章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理论、应用与评价 (5) 地形学模型(冰山模型)【The Topographic Model】P28 (5) 结构模型【The Structural Model】 (5) 力比多和塔那托斯【Libido and Thanatos】——人格动力 (5) 防御机制【Defense Mechanisms】 (6) 心理性欲发展阶段【Psychosexual Stages of Development】P32(不考) (6) 获得无意识的内容【Getting at Unconscious Material】 (6) 第四章弗洛伊德理论:相关研究 (7) 梦的解读【Dream Interpretation】 (7) 第五章精神分析理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理论、应用与评价(Neo- psychoanalysis). 8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P60 (8)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8) 荣格(分析心理学) (8) 埃里克森(自我心理学) (9) 凯伦.霍尼(女性心理学) (10) 第六章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相关研究 (11) 焦虑和应对策略 (11) 依恋类型和成人的人际关系 (12) 第七章特质流派:理论,应用与评价【Trait Approach】 (13) 特质流派P94 (13) 重要的特质理论家(奥尔波特、亨利.默里、卡特尔)P95 (13) 因素分析与对人格结构的探寻P99 (14) 情景论与特质论之争P104 (15)

第八章特质流派:相关研究 (15) A型人格 (15) 情绪 (16)

心理学导论第八章

第八章意识与注意 第一节概述 一、什么是意识 意识就是我们的觉知状态,即对我们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状态。例如:我们可以觉知到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觉知到外界的声音、光、气 味等。 (一)主观性 每个人的意识世界都是专有的、独一无二的,对我们自己来说格外真实,直接觉知到自己 的思想、情感和心境。 (二)统一性 我们意识到的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种觉知形式都被整合为一个独特的、连贯的意识经验。例如:当我们出去春游时,看到郊外美好的景色心情十分愉快。在一个星期后,我们再次回忆时那种经验仍然是一个整体。 (三)流动性 个人的意识经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美 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詹姆斯制造出意识流,主张意识是个人有选择的连续不断的整体。(四)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1)我们觉知到我们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觉知到我们对所处环境的适应程度,以便与环境保持平衡;(2)意识把我们的过去与我们的现在联系起来使我们有一个连续的经验,这是同一性的基础,从而使我们能认识自我,提升自我;(3)我们依据觉知到的信息,将对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感知联系我,控制并计划我们的行动未来的预期目标。二、意识水平 (一)焦点意识 焦点意识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例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 的意识为焦点意识。 (二)下意识 未被注意的信息也是被登记和评估。未被意识的信息是在觉知的下意识水平上起作用的。 边缘意识也属于下意识。当你集中注意看书中的一段话时,它周围的词语或图表是不清楚的,处于你的边缘意识水平上。例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你专注于同你的同伴讲话,忽略了其他的声音,当有人叫你的名字时就会马上引起你的注意力。 (三)前意识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名词解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人格心理学 名词解释:1.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1.范型:是指一定时期在某一或多个学科中的多数科学家所共同接受的一套理论和方法。 1.临床研究:也称个案研究,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晤谈、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分析资料,以便对人格进行全面确定和准确地定性描述,进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人格的方法。 1.相关研究(高尔顿创):是指运用测量和统计方法,在相同条件下,考查一组被试的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由此确定这些被试之间,在某种人格特征上的差异,以及人格特征之间、人格特征与别的因素之间的相关情况。 1.实验研究:是指严格控制条件,系统地操纵某个或多个变量,以其导致另一个变量或另一些变量的某种变化,从而得出因果性结论的方法。 1.人格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人格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生的本能:它包括生存本能和性本能,生本能所提供的能量称为埃罗斯,埃罗斯代表爱和创造的力量。2.死的本能使有机体返回先 前无机状态的趋向,它是一 种破坏力。当它指向个人内 部,则表现为自责、自杀或 者受虐狂等的行为;当它指 向外部,就会产生憎恨、攻 击、侵犯和施虐狂等行为。 2.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 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 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2.停滞:心理障碍可以导 致任何阶段的发展停顿和延 缓,这种现象称之为停滞。 2、人格的特征:整体性、 稳定性、独特性、社会性。 2.倒退:由于早期阶段发 展停滞是某些早期的特征保 留在以后的阶段中,当个人 面临危机和挫折时,他很有 可能退回到较早的阶段,这 一过程称为倒退。 2.压抑:自我防止引起焦 虑的思想观念进入意识领域 的一种方法 2.否认:否认使人逃离现 实,是消极的对待问题。难 以相信亲人的逝世 2.投射:不承认自己身 上有某种不良品质和思想感 情,而把这些投射给别人。 3.个体潜意识:是潜意识 的表层,它包括了一切被遗 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 抑的经验。 3.集体潜意识:指在漫长 的历史演化过程中,世代积 累的人类祖先的经验,是人 类必须对某些事件做出特定 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 3.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 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成为 “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 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 3.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 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 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 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 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 创伤范式。 3.生活风格:一切人都具 有共同的最终目标------力 求优越,但是,如何追求优 越就取决于个人独特的条 件。每个独特的个人试图获 得优越的方法 3.社会兴趣:指的是社会 某一领域对人才的感兴趣及 需求,所以,现金社会择业 人员应结合个人兴趣和社会 兴趣来选择职业 3.创伤范式:佛洛伊德早 期在运用催眠术和疏导法治 疗神经症时发现,如果病人 把内心的“创伤”倾吐出 来,病症就会消失,这就是 创伤范式。 3.内驱力范式:佛洛伊德 早期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 和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其 中内驱力与本我对应,内驱 力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3.自我范式:把自我看成 是人格结构,当中相对独立 的部分。 3.没有冲突的自我领域: 是一套心理机能,这些机能 是在既定的时间内在心理冲 突的范围之外发挥作用, 3.人格化:指一般标志 和特征带有人的行为,使事 物赋予人类或人的品质。 3.社会性格:是社会成 员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相近 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形成的 为大多数人所共有的性格特 征。 4.特质:是一种概括化 了的行为方式,具有个体特 征,并且人际之间有很大差 异,它是一种实在的和具有 决定意义的神经心理结构。 4.机能自主性:是指一 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 原因不是他原来要求行为的 那些原因。 4.表面特质:表面特质处 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从外 部行为就可以直接观察到的 特质。 4.共同特质:一个社区或 一个集团成员所共同具有的 特质。 4.16PF:16种人格因素 问卷是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 人格及能力测验研究所卡特 尔教授编制的用于人格检测 的一种问卷。 4.EPQ:。 5.正强化:呈现正强化物可 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 象。 5.负强化:撤去负强化物可 以增加有机体反应概率的现 象。 5.行为的消退:即如果 操作性条件反射被一种随后 出现的强化物所强化,那 么,将该强化物撤除,此操 作性反应就会随之消退,直 到恢复到最初未被强化时的 水平。 5.挫折:指人们在有目的 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 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 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得 到满足而产生的障碍。 5.强化的效价:表示的是 某一物品或结果对于某个特 定的个体所具有的心理价 值,而不是它的实际价值。 5.替代强化:榜样的行为 是否受到强化,受到什么样 的强化,并不一定影响模仿 者的行为学习,这时候的强 化对于榜样而言,则是一种 间接强化,又称替代强化。 5.自我效能感:个人对自 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 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 主观判断和信念。 5.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 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 行为的主观体验。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练习题(第一章)

《心理学导论(第二版)》黄希庭 练习题(第一 章)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题 1. 从个体心理的动态-稳态维度,人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区分出 、 和 。 2. 心理学研究的行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 ,如写字、看电 视等,称为 ;另一类是 如知觉、注意、欲望、意愿 等。 3. 心理学的科学性表现在 , , 三个基本特征上。 4. 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寻心理与行为知识的过程中大多都遵 循 , , 三项基本原则。 5.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可以把这些方法大致分为 , , 三大类。 二、选择题 1.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是( ) A.选题和提出假说 B.设计研究方案 C.收集资 料,整理与分析资料 D解释结果和检验假设 2. 心理学家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范围很广,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A.描述心理事件 B.揭示心理规律 C.探明心理结构 D.确定心理机能 3. 下列哪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属于描述研究( )。 A.自然观察法 B.调查法 C.个案法 D.实验法 4. 变量指在量上或质上可以有变异的因素或特征。心理学研究的问题虽然很多,但它都要涉及( )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A.刺激变量 B.中介变量 C.反应变量 D.机体变量 5. 相关法是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从相关系数可以了解到变量之间相互联系的( )。 A.变量的因果关系 B.负相关 C.相关的强度 D.正相关 三、名词解释 1.认知过程 2.意志过程

3.心理状态 4.心理特征 5.心理结构 四、简答题 1. 什么是操作性定义(operational definition)? 2. 什么是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的原则? 3. 什么是刺激变量,它有哪些形式? 4. 什么是机体变量,它有哪些特征? 5. 什么是实验法? 五、分析题 1. 采用自然观察法研究心理学问题时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2.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 答自己的想法。可分为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方式,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 3. 分析相关与因果之间的关系。 4. 在心理学中,相关研究与实验法在试图建立变量之间关系的问 题上有什么不同? 5. 分析实验法的优缺点。 六、论述题 1. 试对个体心理现象进行分析? 2. 怎样理解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3. 怎样才能做到使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公开接受检验? 4. 阐述心理学研究中对主客观资料进行科学整合的含义。 5. 阐述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1.(名解) 人格:是个体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和独立的心理行为模式。 人格心理学:是研究和解释个体思想、情感、意向、和行为的具有整体性的独特模式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性格:是人格结构的主要成分,个体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道德评价意义的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 2.(大题)人格的主要特征: (1)个性的独特性与共性: ●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 貌。 ●个性的独特性并不排除人与人之间在心理 上的共同性。 ●独特性与共性在人格中具有统一性的关系。(2)个性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的稳定性并不排斥个性的可变性。 (3)个性的生物性与社会性。 (4)人格的整体性:内在统一性、全面性、复杂性。 3.(小题)广义的和狭义的人格结构包括哪些要素: 广义的: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格看成是具有生物学和社会性个体的人格。人格标志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可以从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四个方面理解。 狭义的:指人格心理部分: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 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人格心理: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世界观等)和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等)。 4.人格研究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1)在自然状态下,采用观察法(最最常用); 2)发现并揭示人格与行为之间存在某种因果 关系,采用相关研究法; 3)控制一定条件对被试进行变量比较,采用实 验法; 4)此外,还有调查法、测验法和个案研究法。第二章:(了解) 1.佛洛伊德的二部三部结构说认为人格是由哪些因素组成的: 人格的组成因素:本我、自我、超我2.人格形成过程中,自我的作用是什么? 答:对本我的冲动于超我的管理具有缓冲与调节作用功能。即自我总是根据实际情况来满足本我的要求或立即或延缓满足。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是人格结构中维护统一的关键因素。 3.人格形成阶段,佛洛伊德认为人格已基本形成:性器期 第三章: 1.生活风格: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人们克服自卑采用的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 2.影响生活风格形成的三大原因: 1)器官缺陷:引起儿童的生理自卑,有可能导 致不健康的自卑情结。 2)溺爱或骄纵:儿童成为家庭的中心,他的每 一个组要都必须得到满足,长大后则容易成 为缺乏社会兴趣、自私自利的人。 3)受忽视或歧视:这种儿童感到自己毫无价 值,变得对社会和他人极端冷漠、仇视,对 所有的人都不相信。 3.霍妮认为“自我”分为哪三种: 真实自我:指个体的潜能。 现实自我:指个体此时此地身心存在的总和。理想自我:指个体在头脑中所设想的理想的自我形象。 4.荣格认为人格由哪三大要素组成: 1)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 被人觉知的部分。 2)个人潜意识:由曾经意识到但又被压抑,或 者一开始就没有形成有意识的印象的内容 所构成。 3)集体潜意识:是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不 是个体后天的经验,而是其祖先在漫长的生 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 5.荣格把两种态度四种功能结合,提出的八种人格类型: 1)外倾思维型:遵守规则,善于思考,客观冷 静,但比较固执己见,情感压抑。 2)外倾情感型:多愁善感,思维常被情感压抑, 没有独立性,情绪易受外界的影响。 3)外倾感觉型:追求欢乐,对客观事物感觉敏 锐,情感浅薄,沉溺于各种嗜好。 4)外倾直觉型:易变而富有创造性,难以坚持 到底。 5)内倾思维型:离群索居,待人冷漠,社会适 应能力差,智商高,情感受压抑。 6)内倾情感型:沉默寡言,不易亲近,但内心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已整理 )

河南大学1997-201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河南大学199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兴趣和爱好(第十章) 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第六章) 3.意识和无意识(第五章) 4.能力和智力(第十一章) 二、问答 1.什么是概念?在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掌握概念?(第七章) 2.如何理解性格的实质?说明性格的结构(心理学导论P670) 3.说明记忆的三级信息加工模式及特点的(第六章) 4.说明言语的概念和特点,研究言语有何意义(第八章) 5.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它包含哪些成分?有何特点?(第七章) 三、论述 1.试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 2.评述阿诺德的情绪理论(第十章) 3.意志是自由的,还是不自由的?为什么?(心理学导论p550) 河南大学1998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视觉对比和视敏度(第三章) 2.投射法与主题统觉测验(第十二章) 3.动机和需要(第九章) 4.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第十一章) 5.过滤器理论和衰减器理论(第五章) 6.短时记忆和反响回路(第六章) 二、问答 1.什么是性格类型?说明两种主要的性格分类。(心理学导论P670)

2.说明颜色混合及其定律。(第三章) 3.试说明人的大脑言语机能区的具体功能和脑部位(第八章) 4.什么是灵感?灵感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心理学导论P464--468) 5.试说明吉尔福特三维智力模型的结构和重要意义(第十章) 6.简述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和特点()第十三章 三、论述 1.试述鲁利亚对巴甫洛夫学说的新发展() 2.解释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及二者关系(第三章) 3.试述艾森克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与气质的关系(第十二章) 河南大学1999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1.需要与诱因(第十章,诱因在心理学导论P194) 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第三章) 3.清晰度和可懂度(心理学导论P494) 4.直觉思维和灵感(第七章) 5.液态能力和晶态能力(第十一章) 二、简答 1.简述图形组织的原则(第四章) 2.说明颜色的基本特性(第三章) 3.试述推理的概念和种类,影响推理的因素有哪些?(心理学导论P446) 4.简述意志的良好品质(第九章) 5.人的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第十一章) 6.什么是社会性动机?简述社会性动机的种类(第九章) 三、论述 1.评述詹姆斯—兰格理论(第十章) 2.试述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塞斯顿的基本能力说和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第十一章) 3.说明掌握气质对管理工作和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导论P663) 河南大学2000年心理学考研真题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格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人格是探讨情意过程与个体发展的心理学领域。 (√)2.人格是个人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3.性格是个体对现实的态度和暂时性行为方式的人格特征。 (×)4.人格评鉴是采用某种测量方法得出人格特征结论的过程。 (×)5.投射测验是由被试根据所列题目叙述是否符合自己情况进行回答的过程。 (×)6.个人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事实进入意识的自我防御机制是移情。 (×)7.个人遇到挫折时以显得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困境的自我防御机制是文饰作用。 (√)8.将本能的冲动或欲望转移到为社会许可的目标或对象上去的自我防御机制是升华作用。 (√)9.荣格把个人潜意识中对自己生活至关重要的特征称为情结。 (×)10.阿德勒认为,人生来就有基本动机,即追求卓越,其中包含着移情、阿尼玛、成就和自我实现。 (√)11.移情分为正移情和负移情,它反映了来访者的过去经历,即情绪体验。 (×)12.奥尔波特认为,人格应具备能够代表个体生活总体的测量单位,这个测量单位即为性格。 (√)13.卡特尔认为,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 (√)14.场独立型是指人在信息加工中倾向更多利用自我的内在参照。 (×)15.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6.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7.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右脑优势表现出继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8.马斯洛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19.罗杰斯是心理辅导个人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20.能力不同于知识和技能,但能力与知识、技能密切联系。 二.单项选择 1、个体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整合,其中包含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是(D)。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2.个体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方面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是(A)。 A、气质 B、性格 C、人格 D、能力 3.个体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B)。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 4.个体自出生至终身的整个生命全程中,人格特征表现随着年龄和习得经验的增加而逐渐改变的过程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动力 C、人格发展 D、人格适应 5.个体与其生活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称(C)。 A、人格结构 B、人格发展 C、人格适应 D、人格动力 6.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 A、荣格 B、阿德勒 C、弗洛依德 D、埃里克森 7.个体感知到环境中真实的客观的危险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是(A)。 A、现实性焦虑 B、神经性焦虑 C、道德性焦虑 D、防御性焦虑 8.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B)。 A、压抑 B、否认 C、自居作用 D、投射作用 9.人格作为一个整体(精神或心灵),包括思想、感情和行为,无论是意识或潜意识,它的作用是调节和控制个体使之与环境相适应,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荣格B、阿德勒C、卡特尔D、弗洛伊德 10.人是一个整体,是一个与他人和社会和睦相处,选择和追求与社会理想相一致的人,而不是一个一切为“性”的动物,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C)。A、弗洛伊德B、荣格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1.强调自我对健康成长和环境适应以及自我的自主性。人格发展包括了集体成熟、自我成长和社会关系三个不可分割的过程。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A)。A、埃里克森B、弗洛伊德C、荣格D、阿德勒 12.把人格特质分为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的心理学家是(C)。A、卡特尔B、艾森克C、奥尔波特D、马斯洛13.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奥尔波特 D、罗杰斯 14.把人格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反应四级水平的心理学家是(D)。 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罗杰斯 D、艾森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