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从道家思想看苏轼的人生历程和处世之道

摘要:苏轼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与艺术创作都非常丰富,他对儒、道、佛以至百家杂说的各种思想和知识取精用宏,形成了广博而宏远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在苏轼的处世之道和文学观念中,道家思想的濡染是显而易见的。道家思想对苏轼的性情塑造和人生体悟影响深远,并在他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体现。

关键词:苏轼;道家思想;人生历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天才,在诗、词、文等领域均堪称大家。他全面的艺术实践、在诗词文革新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及豁达的胸襟、独具魅力的人格都备受后人推崇。其中,道家思想对苏轼的影响极为深远,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

一、初入仕途――淑世精神下的人生思索

苏轼生长于四川眉山。四川作为道教的发源地之一,长期以来,道风吹遍其乡村巷里,许多生长于四川的文人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浸润。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时期受到蜀地道风濡染的典型,苏轼则是北宋中叶深谙蜀地道教文化、精通老庄玄理的代表。

据仙溪傅藻编纂的《东坡纪年录》载,庆历三年癸未,年仅八岁的苏轼入小学,跟随眉山天庆观道士张易简读书。后来,苏轼写了《众妙堂》一诗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深厚感情。苏轼很倾心《庄子》,还自称“某龆?y好道”,可见其深受老庄思想的熏陶。《庄子》描写的那种主体心灵在虚构的精神领域内任意驰骋想象的逍遥之游,促使他在创作中重视心灵的体认和内省。道家思想对于苏轼的影响最初主要是通过人生的思考和心态的变化在创作中反映出来的。他的《读道藏》云:“至人悟一言,道集由中虚。心闲反自照,皎皎如芙蕖。”《石苍舒醉墨堂》云:“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送文与可出守陵州》说:“清诗健笔何足数,逍遥齐物追庄周。”

“人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前期的诗歌创作中就已经表现出了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

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既有对人生的偶然无常和不可捉摸的迷惘,又有不惧艰难努力奋进的自信。又如《凤翔八观》中的《石鼓歌》:“兴亡百变物自闲,富贵一朝名不朽。细思物理坐叹息,人生安得如汝寿。”可见苏轼潜藏意识中存在的哲理种子,他对人生哲理更深层的领悟,有待日后对生命进一步的体认而得到更深入的发挥。尽管如此,少年得志的他在更多的作品中体现的是奋进不息的淑世精神和济世利民的积极情怀。

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苏轼曾奉诏祭祷于道观,留下了不少参与道教活动的诗歌,譬如《洞霄宫》、《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次韵蒋颖叔》二首、《扈从景灵宫》、《凝祥池》等等。这些应诏奉和之作虽然内容空泛、艺术水准不高,却侧面反映了苏轼对于道家的关注甚至道教活动的参与并非只在仕途受挫之时,他对道家的接受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发展历程。

二、被贬黄州――谪居苦闷中的旷达情怀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转折点。元丰二年,正值壮年有为之际的苏轼贬居黄州,“惟佛经以遁日”(《与章子厚》)。贬谪生活难免让苏轼愤懑痛苦,但他没有被痛苦压倒,而是表现出一种超人的旷达,一种不以世事萦怀的恬淡精神。他常前往安国寺,“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两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然,而无所附丽。”苏轼以安心调气为养身之法,以治心养气为悟道之法,对宇宙人生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佛道的超尘遁世思想日有增益。

苏轼能用超脱的眼光看待万物,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真趣和精神快乐。有时布衣芒履,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时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间,从大自然中寻求美的感受,领悟人生的理趣。据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东坡在黄州时,“与数客饮江上,夜归,江面际天,风露浩

然,有当其意,乃作歌辞,所谓‘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者,与客大歌数过而散。翌日,喧传子瞻夜作此辞,挂官服江边,拿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犹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驾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醒也。”苏轼的旷达无羁的性格可谓跃然纸上。

对于历尽宦海风波、九死一生的苏东坡来说,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让他感到精神上的解脱,白天的忧愁和烦恼,人世的得失荣辱,都不再萦绕于怀。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将诗人达观的人生态度、超旷的精神世界、独特的个性和真情展现在世人心中。而这种胸怀的根源便在于这首词中深远的道家意味。下阕的“长恨此身非我有”化用《庄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而来,意为一个人的形体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赋予,非人所自有,为人当守本分,保其生机,不要因世事而思虑百端,随其周旋忙碌。正是由于老庄思想的底蕴,苏轼在痛苦的逆境中孕育了旷达的性情。

苏轼贬谪黄州后,在一次出行遇雨后写下的《定风波》里写道:“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他在归去时回首前尘,经历的风雨犹如幻梦一场,不论晴雨,都于我心无所牵挂,明澈的心灵不会因外物而困扰。这是明白宇宙人生真谛后,对尘世利害的断然超越。

在同一时期创作的《赤壁赋》中,苏轼写道“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作者认为只有超越得失的心灵,才能完全地感受和拥有天地之美,更表现出他安时处顺、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又如次年写作的《记承天寺夜游》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无两人耳。”这里的闲情逸致,不仅仅是无俗务缠身,更重要的是心境的闲适和空灵。

元?v更化时期,苏轼回到京城,青云直上,将重心转移到了政治论争,文学创作相对歉收。历览苏轼的文学创作,不难发现,他在贬谪时期的作品较在朝为官时数量较多,名篇佳作集中,艺术成就也高。被贬在外,苏轼的创作重心转移到了个人抒怀,在记叙日常生活的同时,融入了对宇宙人生的感悟,而这些作品中常常可见道家思想对他的浸染。三、惠儋晚岁――历尽沧桑后的真朴超然

绍圣元年哲宗亲政,苏轼再度成为新党打击的对象,被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位于海南的儋州。尽管条件极为艰苦,“饮食不具,药石无有”,苏轼却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并与惠州百姓和黎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苏轼在岭南时期的作品表现出向自然平淡风格转化的明显倾向,也仍有豪迈清健之作。

苏轼晚年前往儋州时写了一首《行琼儋间》:“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诗人向西北方攀援,仿佛登上了如弓之月。站在高处遥望中原,惟有积水茫茫一片映入眼帘。远眺大海,顿觉海内九州只如仓中一粟。从中可以看出东坡公居高俯瞰的庄子式逍遥境界,颇得《逍遥游》中鲲鹏展翅,背负青天俯瞰人间的气势。

到了晚年,苏轼安贫乐贱、恬然自足的思想愈益增进,正如《定风波》中所写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他还在《借前韵贺子由生第四孙》一诗中写道:“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举家传吉梦,殊相惊凡目。烂烂开眼电,硗硗峙头玉。但令强筋骨,可以耕衍沃。不须富文章,端能耗纸竹。君归定何日,我计早已熟。长留五车书,要使九子读。箪瓢有内乐,轩冕无流瞩。”作者认为子孙后代能够身强力壮,躬耕田亩,习惯于简陋的乡居生活,那将是乐趣无穷的。苏轼晚年喜和陶渊明诗,更集中地反映了他崇尚真朴、不慕荣利的情怀和对“高风绝尘”的魏晋诗风的由衷向往。

四、道家思想与苏轼的人生态度

苏门四才子之一的黄庭坚曾寓笔砚于汴京?t池寺南的“退听堂”,并自编“退听堂诗”。“退听”语出《庄子?人世间》中的“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这种淡化日常生活中生理感官的作用,强调心灵主观意识的自由,从而进入“唯道集虚”的直觉思维层次的“听之以气”,即“退听”,是庄子“心斋”的主要方式。庄子认为,只有“忘”才能达到“自适”的境界,故又提出了一个“坐忘”的概念:“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以谓坐忘。”所谓“堕肢体”,就是要摆脱与生俱来的欲望,摆脱形累;而“黜聪明”,则要摆脱后天得来的知累,忘掉一切理性的活动。庄子认为,“坐忘”正是摆脱人生种种内外束缚,获得绝对自由,最终达到与道冥契的最佳方式。苏轼在整个贬谪期间,以庄子“逍遥游”的思想来看待人生,第一要诀便是“忘”。正是这种“忘”让苏轼随缘自适,身处蒙羞受辱之境,却能超越荣辱得失。

苏轼本人也是非常向往道家那种仙风道骨的。他在《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的序中就表达了对“白日仙去”的谢自然、“著《坐忘论》,年百余,蝉蜕而去”的司马子微和有仙风道骨的李白等“仙”的羡慕之情。词中写道:“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举。清静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向玉霄东望,蓬莱??霭,有云驾、骖风驭。”意为自从有了《坐忘论》,人的求道成仙理想,就成为可行的事实,道山绛阙、蓬莱喳霭可望了。“行尽九州四海,笑纷纷、落花飞絮。临江一见,谪仙风采,无言心许。八表神游,浩然相对,酒酣箕踞。待垂天赋就,骑鲸路稳,约相将去。”更是表达了心许谪仙,欲与之化仙而去的心愿。而他们“约相将去”之处正是庄子在《逍遥游》中提到的神女居住的让人羽化成仙的藐姑射之山。

苏轼的诗歌创作,前期以豪迈为主,多清雄之气;后期趋于自然平淡,清远旷达,一以贯之的是清澈坦荡的胸襟和自由洒脱的个性。宦海沉浮中,苏轼人生虚幻和痛苦的体验比一般人要深微沉重,却没有陷入厌世伤感,始终保持着潇洒自如的气度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苏轼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懂得在如梦如幻的现实人生中,只有顺天安命,回归自然,才能在动荡的人世中“处物而不伤”,保持自己的自然本性,才能达到永恒,超凡而脱俗。

苏轼的思想中包含了儒、道、释三家一向为学术界所公认,其中道家思想不仅对苏轼的性情塑造和人生体悟有重要影响,更在他文学观念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轼将道家思想的诸多方面转化入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可谓道家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苏轼以活跃的思维和通达的态度,对儒、道、佛以至百家杂说的各种思想和知识取精用宏,用自己天才般的创造力在诗、词、文等各个方面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也为推动道家文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进苏轼--苏轼诗词赏析

走 进 苏 轼 要求:1.分析每一首诗中的意象。 2.挖掘苏轼诗词中意象的共同特点。 3.给这十二首诗词按照苏轼的经历和年代排序。 4.从苏轼的诗词意象看苏轼的经历和情怀。 一.分析每一首诗词当中的意象。 【苏轼经典诗词】 1.诗·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即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岭”即顶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状长而平。“侧”即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峰”即山顶端,形状尖而高。这两句意思是说,横看庐山是雄奇的大岭,侧看则是陡峭的高峰,随着视线的转移,从高处、低处、远处、近处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从写作方法来说,我们可以从“远近、高、低”这些方位词看出诗人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方法,似乎在诗句中浓缩了一路走来所看到的景象,仅仅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千姿万态的庐山特点概括出来,虽说是“务虚”的笔法,但给人以审美想象的空间。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表面看来是游山所见,是眼前景,其实,诗人是把庐山“岭”与“峰”特征突显出来,目的是为了营造庐山所具有的审美象征意象。王一川在主编的《文学概论》中说:“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同时指出:“哲理性是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这样的审美象征性意象,往往 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间,而读者在感受这样的意象时,它会启发读者思维,引发读者思考,从而感受或者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理趣。 2.七绝·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3.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也表达了作者喜爱西湖。 4.七绝·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首诗写的是初冬的景色。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

道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浅谈道教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生长起来的传统宗教,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它以道和德为教义的核心,吸收了道家哲学的部分内容,以神仙思想为其中心思想,精、气、神的理论是其思想的最高理论。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对中国古代的文艺思潮都有深远影响,更有甚者,道教的很多题材直接进入文学作品,成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塑造所产生的影响 道家与道教的精神做基础,道家与道教的戒条,也就是中国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教育范本,它以天道好还,福善祸淫的因果律做根据,列举许多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条规,由做人做事而直达上天成仙的成果,都以此为标准。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在潜移默化中已经接受了这样的道德观念,于是也相信有一种超越自然力量的“道”存在于世间,而这个“道”在一般人那里就是“良心”,就是一种敬畏观念,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便成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在这样的基础上,一些文人进行文学创作也多半遵循这样一个观念,就是人在世应多行善事,行善事会有好的报应。 在道教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他们都能安然处之,道教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教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儒教使中国人处于工作状态,道教使中国人处于游戏状态,道教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 道教对中国古代文学思潮的影响 道教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寓言故事并非人世间所真正有的事情,一般都是作者通过现实生活中所残留的现象来想象而构成的虚拟世界,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正始时期的阮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以及明代李贽的“童心说”,公安派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意趣神色说”等浪漫主义的美学理论,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总而言之,道教的思想观念中崇尚自然“无为”,反对“有为”妄动,反对人为物役,欣赏率性“逍遥”,老庄重视自然,反对人之妄为对自然本性的束缚;孔孟则强调礼教,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老庄的思想影响文艺,使之以追求自然美为最高境界;而受儒家影响的文艺则推崇雕琢美,在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中这样两种观念也明显并存,只是在不同的时代各有侧重罢了。 道教题材直接进入古典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受到了道教的影响,甚至还有很多作品直接以道教神话故事为题材,使得中国古典文学表现了丰富多彩的特色,其中魏晋游仙诗、玄言诗、山水诗,唐代山水诗、田园诗、吟咏道教的诗、宋元的话本、元明的戏曲以及明清的小说很多都带有一定的道教色

(完整版)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东坡是宋代诗词大家,他那乐观豪迈、飒然超离的诗词与他的透彻的禅学修养是紧密联系的。他把学诗比作学禅,诗境等同禅境,“每逢佳句则参禅”(《书李端叔诗后》)是他从事创作的体会。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四川湄山人。 后人读苏轼的诗词文无数,其中体现的豪情震慑了多少人的心魂!文字明朗,文风清新,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伟大的一代宗师。苏东坡的诗词文章,或一时即兴之作,或是有所不满时有感而发,都是自然流露,顺乎天性,刚猛激烈。正如他的诗句:“猿吟鹤唤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他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却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苟苟营营的政治勾当之上。他随时随地吟诗作赋,批评褒奖,纯然表达心之所感,至于会招致何等后果,与自己有何利害,则一概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的诗句总能体现他的本性,从他的诗句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个乐观,豪放的苏轼,似乎能碰到他的心。说苏东坡乐观、豁达,是因为他在历尽仕途坎坷之后还是那么天趣洋溢,超然无累,在苦难中他张显出生命的活力。因此他受到所有后人的爱戴,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这样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怎么能不受人尊敬? 苏轼生平作诗几百首。“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多么平静的心情,潇洒的人生态度,豁达的人生观念所有的过去都已经成为历史,雨也罢晴也罢,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走过路过,幸福悲伤,都是人生的意义;“会识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石上有几个人有这种豪情,这种想象!“西北望,射天狼”堪称一绝;“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人间有味是清欢,一蓑烟雨任平生。”似乎看到苏轼早已看透红尘,心间一片澄澈,悠然看世间生老死别;“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橙黄桔绿”四个字轻易地把寒冷的冬季写得充满生机,不同凡俗。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此句携海上风涛之气而来,何其雄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所以人不可好高慕远,否则只会留下遗憾;“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毅力成就古之成大事者,否则即使有超世之才也将一事无成;“天外黑风吹海立”一个“立”字胜过千言万语,诗境不言而喻……超脱的语句是一个超脱的心灵释然的真心流露。浪淘尽千古英雄人物,却淘不尽苏轼千古传颂的豪情与不朽的诗句——精神的寄托。 我觉得有句话很适合用来形容苏东坡:宠辱不惊,笑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他总能在逆境中欢笑,在不幸中展现豪情,这或许也是他千古留名的原因之一,苏轼一生对理性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其心智之成熟、感情之丰富、人格之独立、胸怀之广阔、为人之坦荡、性情之旷达,更是使他得到后人热爱的原因。苏轼一生坎坷不断,但在自己的心灵世界里,他却一直是快乐的。苏轼善于结交朋友,上可陪皇帝,下可陪乞儿。即使是他的政敌和对手,他都可以在大是大非之外,与之成为朋友。苏轼对王安石就是如此,但他却十分坚信自己的看法,苏东坡一直不赞成王安石的变法,这时他之所以一再被贬官的原因。在政治上,他们一直是各执己见的对手,但他却对王安石本人,或说文学上的王安石,一直以朋友之礼相待。在王安石死后,苏轼在《王安石赠太傅制》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称颂备至,对人不对事,对事不对人,说明苏轼立场的坚定。我一直十分喜欢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或许是因为它琅琅上口,苏东坡的词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这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次是苏东坡在密州任职时所写的,也是一首在文学论坛上颇负盛名的中秋词。一首短短的词道尽中秋月下“举杯邀明月”时的种种思绪: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似乎又因着淡淡的哀思,“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有尽展苏轼的豪迈、乐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似又点醒了迷茫的世人“此事古难全”,世间不如意之事何其多,就如“月有阴晴圆缺”,总不能避免。何不把它当为人生的磨练呢?在此又见苏轼的豪迈、乐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读到此,有几人能不被苏轼的豁达所折服,那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积极、乐观态度又激励了多少人?我喜欢这首词,或许就是因为整首词中包含的阔达胸怀,让人感觉到人世间似乎已无什么事物能难得住他。或许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清人程洪《词洁》评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自是天仙化人之笔”,这是说他的词,于是就有了个说法:苏轼是天仙化人,如果他只是天仙,可能还真的让人敬而远之,可他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我对苏轼本不了解,直到看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只有真正看懂了苏轼的作品,了解了苏轼本人,才真正体会到:苏东坡是天仙,却偏偏又化作了人,化作了苏轼苏东坡。苏轼生平大事年表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嘉佑八年(1023-1064) 1036 苏轼降生

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谈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源、缘 [摘要] 儒、道、释三家历来有“三教”之说,自魏晋以来逐渐打破儒家一统天下,形成“三教”合一的文化现象,大大影响了古代文人的思想与创作。“诗仙”李白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作气魄,继屈原诗歌创作的浪漫主义遗风,将我国诗歌创作推上了浪漫主义创作的巅峰。首先,儒教济时用世的思想,对李白诗歌的创作起了主导作用。李白的许多诗篇,总是畅意地表达出其建功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而道教更以其土生土长的优势,使李白的更多诗歌打上了求仙问道、羽化成仙的烙印。以释济道、释道并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又渗透着浓厚的佛性禅趣。总之,儒、道、释三家在李白的体系中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成就了李白的浪漫、豪放之名。所以,本文通过对李白诗歌创作的简要分析,谈谈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 儒道释李白诗歌创作

儒道释三家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谈李白浪漫主义诗风形成的源、缘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历来有“三教”之说,乃指“‘儒’、‘释’、‘道’”三家而言。南宋陆九渊《与王顺伯书》云:“大抵学术有虚有实,儒者有儒者之说,老者有老者之说,释者有释者之说,天下之学术众矣,而大别此三家。”又如近人陈寅恪先生在审阅冯友兰先生《中国哲学史》下卷的报告中说“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李唐之世,遂成为固定制度,如国家有庆典,则召集三教之学士讲论于殿廷,是其一例。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 一、儒教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中国想入世的知识分子,只有习儒进仕这一条路了。儒家济时用世的精神,深深的积淀在文人士子的心灵深处已悠悠两千年。这两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文人士子在未入仕之前或刚刚登上仕途之初,个个意气昂扬,以积极入世的儒家精神以期实现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 李白诗中充满了英雄主义艺术追求。《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以为士生而桑弧逢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又在《南陵别儿童入京》中表示当时的心情:“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就是在人生坎坷,仕途不展的时候,也时时表现出强烈的追求功业的愿望:“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啸诧,思欲解世纷。心随长风去,吹散万里云。羞作济南生,九十颂古文。不然拔剑起,沙漠收奇勋。老死阡陌间,何因扬清芬!”(《赠何七判官昌浩》)更有家喻户晓的诗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不仅李白如此,就连“诗佛”王维也不例外。在他们骨子深处,仍是儒家精神起主导:“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何等雄浑壮阔!“暮云空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塞上》)何等粗犷豪爽!“拔剑已断天骄臂,归案共饮月支头。”(《燕支行》)何等气概非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从军行》之四、六、)又是何等壮伟昂扬!时时不忘报效国家,时时不忘建功立业,这是古代文人所共有的精神品质,这在唐代以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诗人身上表现的更为执着。 二、道教对李白诗歌创作的影响 比较而言,唐代中前期更是道教和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据唐人《封氏闻见记》云:“国朝以李氏出自老子,故崇道教。”从唐高祖起即以老子为祖先,武则天又追封老子母为先天太后。将道教置于三教之首位。这是因为道教不仅为李唐王朝提供了一个借以抬高门第出身的祖先—李耳,同时,道教形体不灭的理论又可以刺激统治者追求“长生不老”的欲望。正因为它迎合了统治者的需要,所以它的地位排在佛教之上,且在唐代前期就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和佛教相反,道教是我们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给人们描绘了一个长生不死、超

道家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道家是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以“自然”和“无为”为基本观念、追求人性朴真和精神自由的学派。 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它同儒家思想相辅相成,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及国民性格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人们对道家文化了解有限,误解较多。譬如历史上便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道家重天道、轻人道,重自然、轻人事。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实际上,道家既重天道,也重人道,既重自然,也重人事;只是他们没有像儒家那样就人道论人道、就人事论人事,而是将人道、人事问题的研究引向了更广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将大自然作为参照系,从自然与人事、天道与人道的相互观照中去探讨社会人事和人生之道,提出了一套别具特色的治国方略、管理理念、人生智慧和修养方法,对我们很有启迪意义。 一、道家的管理之道 (一)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之道及其现代启示 提倡“无为”是道家思想的一大特色,不少人将道家的“无为”理解为“不为”,这是一大误解。道家的“无为”不是指一无所为、无所作为,而是反对违背自然规律的勉强作为,强调要以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作为。 事实上,道家的“无为”是“为”的一种极高明的方式和手段,它在现代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首先,“无为而治”提倡一种“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在任何一个机构中都存在着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领导者的工作是宏观的、全局性的,主要是制定大政方针、谋划发展战略、把握发展方向,而非什么事都管。处理好“为”与“不为”的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领导者应具的领导艺术。 只有善于在小事上“无为”,才能在大事上更好地“有为”。抓好大事则会事半功倍,专管小事则可能事倍功半。这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给我们提供的“抓大放小”的领导策略。 其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之道。 尊重人性,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这是任何一个时代的管理者、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充分考虑的问题。在人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提升的今天,尊重人性更是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而在这一方面,道家“无为而治”的管理理念对我们是有启发的。这一理念告诉我们,管理工作不可违背人的自然本性,不能无限制地榨取民力。这一理念要求管理者在把握宏观原则的前提下,放权给部下,充分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无为而治”提倡一种自然化的管理之道。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这五首诗词,贯穿苏轼一生,写尽悲欢愁苦离别情 苏轼青少年时期可谓顺风顺水,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公元1056年3月,21岁的苏轼上京考取功名,轻而易举的征服了各位考官,连主考官欧阳修都说:老夫当退让此人,使之出人头地!考试通过后,苏轼被派往凤翔府(宝鸡市下属县)上任,弟弟苏辙来送行,二人路经渑池这个地方,想当年他们赴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当时是求取功名,现在是去上任,心情大不一样,苏辙想起往事便作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苏轼跟着就做了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这是苏轼在人生鸿旅起航之时的 一种心态感悟,也成为他早期的名篇,被广为流传。苏轼上任后不久便遇上了王安石变法,苏轼是变法的反对者,他的政友们纷纷被打压,一个个丢官弃爵,他自己也一样被贬,后来一道诏书将他贬为杭州通判,这是苏轼的政治生涯首次受挫。来到杭州后,他主持修浚西湖兴修水利,他主持从西湖里挖出来的葑草和淤泥筑成一条长堤,长达三公里,这便是著名的苏堤,直到今天这也是西湖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轼来到杭州,靠近西湖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 总相宜”的千古名句,这被公认为描写西湖最好的诗篇,没有

之一,苏轼正是在这种被贬后又遇美景中写下来的。杭州任满后,苏轼被调往山东诸城一带,那里环境艰苦,又冷清寂寞,许多曾经的朋友都不得联系,甚至连自己的弟弟也少无来往,主要是地方太偏僻,而且公务又忙。那年中秋,苏轼独自一人在月光下喝酒,续弦的妻子闰之看着他喝得酩酊大醉,正要上千搀扶,苏轼说:“快去拿纸笔来,我要给弟弟子由写信”,一篇旷世之作就此诞生,后人曾评论道:中秋词中,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一生共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结发妻子王弗,他俩从小清青梅竹马,苏轼出仕前迎娶了十六岁的王弗,苏轼刚刚踏入政坛,很多事情看不明白,幸得有这位贤内助在旁提醒,才不至于犯下过多大错,可惜王弗只跟了苏轼十年,27岁便英年早逝,王弗去世后苏轼常常想起他,午夜梦回之际,苏轼写下这首《江城子》,被誉为中国史上悼亡词的绝响再后来苏轼继续被贬,贬到了黄州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一个很贫苦的小镇,在这里他搭建草屋、开荒种地,并在墙壁上绘制雪景,名日“东坡雪堂”,从此自号“东坡居士”。黄州是苏轼心灵得以成长到最高峰的地方,在这里他写下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更能体现他一生超然之洒脱的词,当属这首《定风波》后来苏轼又被贬至惠州、海南岛上的儋州等地,但此时苏东坡早已是超然的心态,一生荣辱不惊,后来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苏轼才得以回归大陆,在回返的途中,到底常州时,66岁的苏轼去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浅谈苏轼的处世情怀与旷达人生 摘要: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宦海沉浮。面对生活的苦难,他始终表现出洒脱达观的旷逸情怀,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让千年之后的我 们为之倾倒,为之投去敬重的目光。 关键词:苏轼诗词政治思想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4(b)-0176-02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曾产生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或傲 岸泉石之畔、放浪筵席之间,而以其诗词名扬天下;有的伏处民间撰史立论成就一家之言;有的流窜边陲之地,同时坚持自己的志向不懈,而成就鸿文巨篇。他们大都在政治上有其不幸的遭遇:或终生抑郁潦倒,或在党争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或与邪恶势力斗争失败告终,甚至有的以身殉志。然而他们大多数虽然九折而不会,其悲剧行的人格力量可歌可泣、上薄云天。肉体的生命也许早逝若干年,但是精神的生命却长存于天地间。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象征,他们的业绩、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理想,已经沁入我们民族的心灵深处。他们像皓月朗星一样闪耀在民族历史的天幕上,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到处可见他们的影响,我们每一个人都同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精神联系。其中给予我精神联系最深远的是苏轼。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生活的坎坷造就了他的出众文章,政坛生涯

的暗淡又常常伴随着艺术生涯的辉煌。欣赏他的豁达、欣赏他的淡然、欣赏他的恬静。他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在遭遇了一次又一次的贬谪后依然恬静淡然的生活。心情愉快的生活着并没有陷入一度的困苦中。苏轼在被贬谪后甚是豁达,每日吃的好睡的香,与邻人饮酒赋诗好不自在。能够像苏先生这样宠辱不惊、淡然豁达的人真是不多!很多人遭遇了贬谪后沉郁、忧愁。借诗抒怀,表达自己的不得志,抑郁愁闷的心理。然而让我欣赏的是苏先生并没有像他们一样在诗中一味的重复着自己的痛苦,沉陷在其中不能自拔。而是真正的用心生活,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总是快乐的生活着。本文也只能从个人主观的角度出发,结合前人的些许观点来谈谈我所认识的苏轼。苏轼的性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和探寻苏轼的处事情怀和对人生的旷达态度。 在中国古代的艺术王国中,苏东坡是一位非常少见的、杰出的全能文艺家。他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的好几个领域都有很高的建树。还记得苏东坡把美丽的西湖比作西子姑娘的绝妙比喻。还记得东坡先生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诗句。月圆月缺,年年中秋,每逢这个佳节的时候总有人吟诵“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在东坡的这首中秋词中,包含着多么深的人生感慨和期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事,有感而发,常有奇妙的比喻和对人生、对宇宙的真知灼见,妙趣横生。在词方面东坡是一个开拓者、改革家。苏东坡大大地扩展了词的表现疆域,他更喜欢写社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 影响 [键入文档副标题] [键入作者姓名] 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学号: 摘要:儒家是入世的智慧,道家是出世的哲学。在得意时,中国人是儒家,谈理想谈奋斗;失意时,中国人是道家,论山水论洒脱。儒道两家看似对立实际上却是相互统一,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人的既实用又不肤浅的性格和人生追求,并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以李白和辛弃疾为例,阐释儒道互补对中国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中国性格传统文化 儒家是入世的,讲求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而道家是出世的,讲求淡泊明志,清心寡欲。儒家坚韧奋斗,道家轻蔑嘲弄。儒家和道家看似相互矛盾,互不相容,实质上却是中国文化的阴阳两极,相互矛盾,却又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儒家给了中国人得意时入世奋斗的理想,道家给了中国人失意时逃离现实的缺口。儒家和道家的相互结合,在顺境中给了中国人不沉溺其中的理想,在逆境中给了中国人豁达开朗的胸襟。这在中国许多文人身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首先我们我们来看一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李白的身上,儒家和道家的影响都体现的尤为明显。青年时期的李白,一直抱有儒家的济世报国,建功立业的入世理想,例如从著名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就能够看出李白青年时期的报复,所以,李白曾多次出川去长安谋求政治出路,但是,都失意而归。尽管李白在政治上并不顺遂,但是他一生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生关心国事,一生保有自己经世济民的人生报复,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苏轼政治上自我平反的宣言书:政敌们想尽一切办法致我于死地,但终没有实现,他们的种种诬灭像久下不停的雨,像终日不止的风,像阴霾的浮云,统统离我而去,我是清白的。我依然有远大的政治前途。 由此看来,苏轼思想中儒家思想的一部分确实是对他的创作起到了指导作用,处处为国家人民考虑是苏轼不断创作的源泉,并以此为创作主要内容,引起有志之士的注意,从而达到救世济国的目的。 另外,苏轼还吸收了佛家思想有益的成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形成了苏轼文学作品的豪放风格。佛家思想主张在现世求得一种自由解脱,而要在现世求得解脱,关键在于“自性真空”,使心灵处于一种空虚的境地。也就是说,要摆脱人世间的有无、生死、得失等功利欲望的束缚,根本解决人本性中绝对自由之追求与客观现实的矛盾,达到精神自由的境界。佛家所崇尚的这样一种超然玄悟的心性正好被苏轼应用于文学创作中来。如其《薄薄酒》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珠擂玉种万人祖送归北邝,不如悬鹑百结独坐阳。生前富贵,死后文章,百年瞬色万世忙,夷齐、盗路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柞忧乐两都忘。这里把上层社会所向往和夸耀的富贵功名贬得一文不值,显示出绝然不同于世俗的人生价值观念。苏轼认为人生贵适意,他的“薄富贵”、“轻生死”都是为此他希望摆脱尘世的一切束缚,实现人生的最大自由。诗的结尾一句是要求在醉中达到这一境界,紧接着第二首又对这一点做了否定“达人自达酒何功,世间是非忧乐本来空。”终于以一切皆空的领悟获得更为彻底的超脱。这些思想无疑烙有佛禅及老庄的印记。当然,这里的消极成分是应该批评的,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些思想也表现了一种以超然的态度来对待人生仕途上重重忧患的信条。因此,即使在处境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能泰然自若,自得其乐,并创造出最乐观、最淡泊的诗文。苏轼作品中追求一种自然、朴实、幽远的艺术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受禅诗的影响,并且这种

苏轼生平简介教学提纲

苏轼生平简介

苏轼生平简介 【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

苏轼,用一生把别人的苟且活成潇洒 01 宋仁宗景佑元年,也就是公元1036年,在美丽的眉山市,有一个婴儿降生了。没有什么电闪、也没有什么雷鸣,平静的如同我们经历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六十四年之后,也就是在他去世后,有人说他出生的那一天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的日子。此后这条八卦消息流传了将近千年。

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一生中的重要人物纷纷闪亮登场,却又大部分纷纷黯淡离开,只剩下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陪伴他直到他生命的尽头。 首先是他的母亲,她丝毫不比在儿子背上刺字的岳母逊色,她影响了苏东坡一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她教儿子从小读《范滂传》,在小小的东坡心里种下了一颗善良、正直、勇敢的种子。 他的父亲,也就是《三字经》里“苏老泉、二十七、使发奋、读书籍”的苏洵,更是一个“身教重于言教”的忠实实践者,他和他的两个儿子一起读书学习,直到把他的儿子包括自己培养的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之地。 他的姐姐(历史上根本没有什么苏小妹,那是大家喜爱东坡,杜撰了一个和他同样逗比的妹妹出来),非常疼爱东坡,但是在出嫁没多长时间就去世了。 而他的母亲在他们父子三人进京赶考时忽然死去,她连他们考中进士的消息都没有等到,这不能不说是苏东坡心里一个巨大的遗憾。 好在东坡和弟弟子由的妻子在家里料理了后事,并且和他感情甚笃、相知相爱的妻子王弗还为他生下了儿子。

就在苏东坡走上仕途,准备大干一番,实现他的报国之志的时候,他人生的导师、精神的领路人、文学的支持者——父亲,去世了。 命运似乎是要试试这个年轻人的抗打击能力到底有多强,就在父亲去世一年之后,他深爱着的妻子也因病去世了。 深受打击的苏东坡,扶着父亲和妻子的灵柩来到眉山,把他们葬在了母亲的坟墓旁边。 有谁会在这样接二连三的失去亲人的打击下还能坚强地继续生活?苏东坡吗?不,他只是个凡人,他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乐观,他毕竟是人,不是神。 他当时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几乎连自己的孩子都无法照顾。他在丁忧期间,每天都在埋葬亲人的坟墓旁度过,以泪洗面。整整三年,他没有写过一首诗,没有发过一条微博,却在那座睡着他深爱的人的山上,亲手种下了三万棵松树。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是诞生在古老神州大地上的重要的本土思想。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了道生法、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影响中华文化各个领域,对中华哲学、文学、宗教、科技、艺术等等影响深远。 一、道家对中华哲学的影响 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曾说过:“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由此可见,道家哲学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民族心理、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体现在其对自然的崇尚、主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从人类到自然界都要以“道”为其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老子道家哲学以“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为构架,培育中华民族的智者气象,发展博大精深的智慧之思,探讨宇宙之本源、生命之奥秘、人生之真谛。老子的人生哲学是“自然无为”。照着这句话去做,人们自可与道合一,与自然和谐。可惜许多人受物质生活的压迫,无法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无法创造自己的伟大人格。他的教训,真是我们现代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苦口良言。 二、道家对中华文学的影响 在道家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道家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家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道家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另外道家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钱新 摘要:道家思想中国传统艺术 前言:学习了宗教与艺术之后,我对中国的道家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我明白了任何的宗教都有其相应的文化艺术来展现,越是灿烂的艺术越是有其高深的宗教思想涵盖在其中,在西方,基督教,其相应的西方绘画中,最典型的画像就是其耶稣的生平事迹,当然我们东方也有,离我们最近,影响较大的就属我们的佛教,道家思想。接下来我要讲的正是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影响。 主题: 道家的基本精神是自然无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所谓“无为”,就是顺应事物的自然发展趋势而不勉强妄为。老子思想认为“自然”是事物的理想状态,而“无为”则是保持这一状态的基本方法。道家面对残酷的现实,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从自然中寻找一条自我拯救的人生道路。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老子本人就是一个"隐君子",相传他在周朝做过藏书管理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来他退隐了,写下《老子》一书。庄子曾做过宋国漆园的管理员,辞职后表示"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宁肯隐居陋巷,借米充饥,自编草鞋,过着清苦的生活,也不愿应楚威王高薪聘请而赴楚相之位。从老子的自然无为、少私寡欲、贵柔守雌的思想,到庄子的无己无功无名、逍遥放达的精神境界,无不说明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道家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固执地守护着人的精神的尊严,辛勤地开垦着人的精神的荒漠,把人生从一切无法消除的痛苦和灾难中拯救出来,超越人生困境和世俗情欲,使人获得一种宁静的自由和圣洁的心境。“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都表明美在于超功利的自然无为。道法自然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最高法则,老子的“无名”、“致虚极,守静笃”、“静观玄览”的审美认识观和他所创造的关于艺术创造和鉴赏的“虚”、“静”、“妙”、“味”等一系列审美范畴,为中国传统美学重视整体意象、重视直觉感悟的诗学理论和无言独化、求解言外的审美趣味开启了先河,从老子的这些思想出发,庄子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刘勰提出“标自然为宗”,司空图提倡“妙造自然”,苏轼认为“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等等,中国古典美学由此一脉相承,引申出了崇尚自然、含蓄、冲淡、质朴的审美价值。 中国绘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悠久的传统,是中国古典美学审美价值观的突出体现,深受儒、道、佛审美思想的影响,成为举世睹目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画从题材上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从表现形式上分主要有工笔画、写意画两种,但不管是题材还是表现形式,中国绘画艺术受道家思想影响最大,其描绘物象多取材于自然,在物象的描绘手法上,多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讲究以少胜多的含蓄意境,并讲究整体的统一,这些都和道家“道法自然”的思想统一,特别是中国美学中的“意境”说,其根基的就是老子“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精神体现。中国绘画讲究“以形写神”,追求的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绝似又绝非像物者的真通”(徐悲鸿语)。

苏轼生平简介.doc

苏轼生平简介 【概述】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的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没有它,虽然卖相会难看一点,但毕竟不要紧。苏轼从小生性旷达,其父告诫他要像“轼”那样放低身段,注意“外饰”,而不要自以为是,锋芒毕露。(见《名二子说》)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观苏轼生平,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料者全同。 少年启蒙 苏轼少年聪慧,读了不少书,这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苏轼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一日,苏轼的母亲程夫人出身官宦世家,性格果敢仁慈。一日,带着十多岁的小苏轼读《后汉书.范滂传》。(范滂是汉代一个官员,铁面无私,得罪很多权贵,后被人诬告,判死刑。临行前与其母告别,说:儿子不能进孝,要追随黄泉下的父亲,希望母亲不要太悲伤。范滂的母亲回答:“一个人既要追求留名千古,又要追求长生富贵,怎么可能?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苏轼对母亲说:“我长大后希望做范滂这样的人,您同意吗?”程夫人平静地说:“你能做范滂,我为什么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呢?”这就是苏轼的母亲对儿子的潜移默化,以身作则,苏轼一辈子,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潇洒自如,眼里揉不进沙子。 小苏轼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用以自勉,被传为佳谈。 应试及第 仁宗嘉佑元年(公元1056),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殿试时,献上二十五篇进策,深得仁宗皇帝的心,被评为翰林学士。嘉佑二年四月,母亲程氏去世,苏家父子三人在京,赶紧回乡料理丧事。 嘉佑四年,母丧期满,父子三人再度赴京都。 嘉佑六年,苏轼、苏辙二人在恩师欧阳修推荐下参加制科考试。是年举行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考试。苏轼以三等、苏辙以四等的成绩分别考中入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