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人类登月历史

中国人类登月历史

中国人类登月历史

新网北京七月二十五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二十五日透露,中国“嫦娥” 工程一期——绕月探测工程进展顺利,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预计二○○七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绕月飞行任务。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当天在北京开幕,孙来燕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时披露了上述信息。他说,中国绕月探测工程二○○四年立项后,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工程的卫星、运载火箭、测控、地面应用和发射场等五大系统均取得重大进展。“嫦娥一号”卫星以“东方红三号”通信卫星平台为基础,由卫星平台和七类科学探测仪器组成,采用三轴稳定姿态控制,星箭分离后,卫星依靠自身动力多次变轨,经调相轨道、地月转移轨道后,最后进入高度两百公里的极月圆轨道。目前,“嫦娥一号”卫星各级产品已完成正样产品的生产和验收,进入系统级总装、集成和测试阶段。运载火箭采用成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已开始各级产品验收,火箭电气结构近期将开展综合试验以验证电气系统接口的匹配性。测控系统充分利用中国现有S 频段航天测控网,并辅之以甚长基线干涉仪天文测量系统,通过优化设计,改造和组网来完成整个测控系统。今年六月进行的全系统综合试验验证了测控网对卫星跟踪、测定轨和开展深空测控的能力。地面应用系统现已完成四种模拟月壤的配制,通过模拟月壤进行研究,获得月壤在观测波段的介电性质,得到特定条件下月球表面的亮温与月壤的厚度关系,反演推算月球表面月壤厚度和月球表面物质的电学特性。目前,模拟月壤已成功应用于“嫦娥一号”有效载荷的科学定标试验和月面模拟试验场建设。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分“绕”、“落”、“回”三个发展阶段,分别为绕月探测、月面软着陆与月面巡视勘察、采样返回。二期工程将突破月球软着陆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技术,试验月夜生存技术,开展多科学探测活动,验证月面采样技术。三期工程将实现探测器在月面采集样品并返回地面进行研究,深化对地月系统起源与演化的认识。(完)

中国载人登月计划

叶培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中新网南京10月25日电25日,绕月探测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南京演讲。期间,他表示,中国载人登月计划可能在2025年前后实现。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凭借“阿波罗”计划率先登上月球。时隔半个世纪,为什么中国还一定要登月?叶培建表示:“联合国月球公约上说:…月球是全人类的?,这很好,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叫…谁开发谁利用?。我相信一句话,如果今天不去,将来想去都去不了,所以在能去的时候一定要去,所以中国一定要去。” 叶培建表示,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前4个载人飞船是无人的,“神五”时杨利伟上天,实现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梦想,虽然比“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加加林晚了几十年,但两个不是一个数量级。加加林只飞了一个小时,是伞降;杨利伟飞了一天,是软着陆,返回舱已达到“容3个人7天往返”标准。加加林落地偏差达400公里;杨利伟落地时,落在中国内蒙古,当时设计“100乘以90公里着陆”都算准确着陆,但最终落地偏差只有10公里,后来“神六”、“神七”落地误差只有1公里,3条飞船实现了第一阶段的全部任务。 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叶培建说:“我们正在进入二期计划,最近几天,我们就会打…神八?,打上去以后,…神八?和…天宫一号?要实现远程交会对接,对接后,组合体会在太空运行12天,科学家要进行动力学、姿态控制等验证。…天宫一号?里面没人,但是按照有人生活来设置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等指标都要进行检测,为解决将来人进去的问题。二体对接后,还要再分开,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主要是为了掌握实践经验,最后实现2次无人交会对接后,将实现有人交会对接任务,验证组合体飞行、人能在其中生存等问题。” “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先向太空打出核心舱段,再打很多舱口与其对接,用太阳翼进行发电。2020年,中国将建立60吨级的空间站,并且,不需要宇航员那样严格的身体条件,只要有基本身体条件就可以去,有钱大佬突发奇想上天空转转,也可以去。好像到2020年,天上只有中国的空间站,美国的、国际的都没了。这是因为,到时候,现有的空间站寿命到了,新兴国家还没有这个能力,所以只有中国的。”叶培建表示。

七年级语文:《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 / 七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概念、类型、结构、特点等有关知识。 2.理解“一小步”与“一大步”的内在含义。 3.领悟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追求精神,体会人类首次登月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新闻“新、奇、特”的特点。 2.难点:把握新闻标题凝练和导语扼要的特点。【课文提示】1.本文是1969年的新闻。2.体会标题、导语的凝练和内容的扼要,领会新闻简明准确的表达作用。【正音正字】舷xián 摄shè黏nián【初学课文】1. 朗读课文。2. 文章的内容是什么?3. “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是谁?4. 划出能够表现两位宇航员精神面貌的词语。【课文分析】本文是新闻通讯,报道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情景,记录了完成这一壮举的两位宇航员在登月过程中的片言只语和切身感受,表现了他们敢为天

下先的大无畏精神和为科学献身的崇高品格。“美国星际航行员阿姆斯特朗今天晚上格林尼治时间2时26分成了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是全文的导入语,精确地交代了月球时间,体现了新闻准确性特点;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地把新闻事件中最重要、最精彩、最引人注目的事实告诉读者,突出这次登月活动意义重大,值得铭记。“电视观众紧张地观看了从月球发回的实况录像。”从电视观众紧张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这次登月活动非常关注和重视。“这对一个人说来是一小步,但对人类说来是跃进了一大步。”虽然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只走了一小步,但是为了这“一小步”人类在社会、经济、科技方面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努力,所以它是人类发展史进程中的一大步。【思维训练】1. 题目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实际写两个宇航员的登月情景,是否矛盾?为什么?(从文章的内容看,尽管写了两个宇航员的登月情景,但是着重介绍的则是阿姆斯特朗,这位“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文章写他的笔墨远远超过奥尔德林。更重要的是阿姆斯特朗率先踏上月球,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并在月球上行走的人。)2. 文章哪些内容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文章开头表明这篇报道发出的时间和地点。文章对两个宇航员登月时间的介绍,精确到“分”。这不仅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也表明这是应该铭记的有重大意义的时刻。)3. 阿姆斯特朗在登月实况转播时,向人们介绍了月球表面的什么特点?(介绍了月球表面有微小砂粒、松软、非常黏的特点。)4. 文章多次引用两个宇航员的话,有什么作用?(因为这些话具有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测试题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小升初测试题 一、我会判。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每题2分,共20分) 1、鱼缸里的水变绿是因为其中有绿藻的缘故。() 2、碱面是粉末状的,它不属于晶体物质。()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同它的面积大小有关。() 4、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10厘米的微小物体。() 5、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6、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手上的细菌。() 7、微生物可以帮助我们生产食物,清理垃圾等。() 8、圆柱形和球形的器皿装水也有放大功能。() 9、蚜虫和它的幼虫都是草蛉的天敌。() 10、花岗岩主要由云母、长石、石英等矿物晶体组成。() 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涂爱相应的选项里(每题3分,共30分) 1、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时,会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光区域( )。 A、红、黄、蓝 B、红、绿、黄 C、红、绿、蓝 2、罗伯特·胡克首次发现并命名为“细胞”的观察对象是( )。A、一块洋葱表皮B、一颗食盐晶体C、一块软木薄片 3、下列物质中不是晶体的一组是()。 A、食盐、砂糖 B、玻璃、珍珠 C、雪花、冰雹 4、观察写有字母“q”的装片,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是( )。 A、q B、b C、d 5、在观察水中微生物时,常常加一些脱脂棉纤维,主要目的是为了( )。 A、将不同的微生物分隔开 B、吸除多余的水分 C、减慢微生物的行动速度 6、科学家()设计并制造出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A、巴斯德 B、格罗斯泰斯特 C、培根

7、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对足。 A、2 B、3、 C、4 8、凸透镜的凸度越大,它的( )越小。 A、放大倍数 B、焦距 C、视野 9、下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 10、下列物体不适合用来培养微小生物的是( )。 A、鱼缸里的水 B、矿泉水 C、池塘水 三、我会填。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空1分,共22分) 1、放大镜也叫,它的镜片特点是,它能把物体的图像,显现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像食盐、白糖、、等的颗粒都是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 3、用显微镜观察蚕豆叶表皮细胞上有许多,那是植物进行蒸腾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器官。 4、________是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显微镜的生物学家。 5、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6、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_组成的,第一个发现和提出这个名称的人是英国科学家 ___________。 7、放大镜把通过透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_______。放大倍数越大,我们能看到的范围就________,观察到的标本就________。 8、物体的微细结构必须制成________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9、制作食盐晶体的方法主要是使里面的水分________。 10、洋葱表皮细胞的小黑点是____________。 11、血液细胞中的红细胞好像运输兵,主要负责运输________和__________等。 12、水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连线填图题,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共10分)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

中国首次登月计划分三步 据中国月球探测计划的有关负责人披露,未来几年如果顺利实现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目标,中国可望在2010年以前完成首次月球探测。 据最新出版的《了望》周刊报道,中国的登月计划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发射太空实验室和寻找贵重元素的月球轨道飞行器;第二步,实现太空机器人登月;第三步,载人登月。虽然具体的登月时间现在尚不能完全确定,但航天科学家肯定中国实现人类登月所需的时间将比美国短。 月球探测是一个国家空间技术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各国探寻太空商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中国政府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中国航天白皮书,初步确立月球探测的目标,明确提出近期发展目标包括“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深空探测的预先研究”。同时提出选择月球探测的目标必须突出特色,既要填补中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也要为人类建立月球基地增添新的科学依据,尽量避免重复其他国家已做过的工作。 中国为登月计划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即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该中心的太空机器人专家称:太空机器人将在中国人登上月球前承担主要探测任务,在卫星维修、太空科学试验等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希望将来建立国际月球基地时,中国也能作出贡献。据已有的设计模型,用于月球表面探测的机器人轻小灵巧,会自由移动、爬坡和躲避障碍,并能适应月球上大温差和辐射等环境。 有科学家预言,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将是建立利用太阳能的“月球城”--多余的能量将被传送到地球上的采集点。 中国一旦成功实现载人登月,将成为世界上移居月球俱乐部的创始成

员。 中新网11月29日电据新华网上海频道报道,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28日在此间表示,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进展顺利,运载火箭、探测器、数控、发射场和地面运用五大系统均完成初样阶段,各项技术指标均已确定,目前已进入转正样阶段,预计2007年发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将不成问题。 欧阳自远院士是应首届长三角青年创新论坛的邀请,来上海做空间探测与中国月球探测的特色和创新的主题报告。 据欧阳院士介绍,中国探月计划经过长期准备、十年论证,其实早在2004年1月嫦娥工程正式立项前,已经有很多单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过各项预研。对于这样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科学家首先将其划分成五大系统分别进行设计,设计方案讨论通过后,研制出原理性样机,再对样机经过各种复杂的实验,制作成初样,各项技术指标确定后,还要转成正样,再对正样进行单测、联测、综合测等各种测试,以保证任何一个环节都万无一失。 中国嫦娥工程探月计划主要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2004-2007年为绕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围绕月球进行一年的探测;2007-2012年为落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与月球巡视探测;2012-2017年为回的阶段,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以后,中国才考虑载人登月。 目前,中国已经选定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一号卫星,发射火箭选定长征三号甲。嫦娥一号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目前初样星的整星测试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正样星的研制;承担卫星发射任务的长

人类登月探索_作文素材

人类登月探索 本文是关于作文素材的人类登月探索,感谢您的阅读! 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3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著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另外,月球10号于1966年3月31日成功入轨,成为月球第一颗人造卫星。 在冷战期间,美利坚合众国和前苏联一直希望在太空科技领先对方。这场太空竞赛在1969年7月20日第一名人类登陆月球时进入高潮。美利坚合众国阿波罗11号的指令长尼尔·阿姆斯特朗是踏足月球的第一人,而尤金·塞尔南则是最后一个站立在月球上的人,他是1972年12月阿波罗17号任务的成员。参看:月球宇航员列表 阿波罗11号的太空人留下了一块9英吋乘7英吋的不锈钢牌匾在月球表面,以纪念这次登陆及为有可能发现它的其他生物提供一些资料。 牌匾上绘有地球的两面,并有三名太空人及当时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尼克逊的签署。 6次的太阳神任务及3次无人月球号任务(月球16、20、24号)把月球上的岩石及土壤样本带回地球。 在2004年2月,美利坚合众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提出于2020年前派人重新登月。欧洲航天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亦有计划发射探测器前往月球。欧洲的Smart1探测器于2003年9月27日升空,并于2004年11月15日进入绕月轨道。它将会勘察月球环境及制作月面X射线地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亦积极开展探月计划,并寻求开采月球资源的可行性,尤其是氦同位素氦-3这种有望成为未来地球能源的元素。中国已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第一颗月球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成功撞向月面,完整的结束了它的使命。中国将于2012年以前把无人驾驶月面车发射到月球;2015年以前通过这一轨道飞行器在登月中进行采样工作,并以执行最初的登月计划。中国“奔月”工程的机器人探索方面将扮演主要角色,有可能第一步就是机器人登月。中国的载人登月三部曲为“一探”,“二登”,“三驻”。 日本及印度亦不甘后人。日本已初步订出未来探月的任务。日本的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甚至已著手计划的有人的月球基地。日本已成功发射“月亮女神”号探测器,月亮女神”进入的是近月点约100公里、远月点约11,700公里的椭圆形极地轨道度。日本计划于2025年开建月球基地。 印度已成功发射无人绕月探测器“月船一号”。但最近印度当局与“月船一号”的联系全部中断,"月船一号"在此之前已经完成了绝大部分的任务。印度当局决定于2013年再探月。印度当局表示,印度将继续为2013年的第二次月球探测计划“月船二号”和2015年的载人航天计划做准备,并将于2015年后启动火星无人探测计划。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喻菲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 40 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透露,中国计划于 2018 年 5 月底或.6 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的 Halo 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月球背面成为探测热点 我们选择月球背面接近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着陆,因为这里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对新华社记者说。 据介绍,月球背面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探测与研究的难点、热点以及未来规划开展探测的重点。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对月球背面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越来越受到航天大国的重视。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等都已制定了未来月球背面探测计划,特别是欧洲空间局提出了系统的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建议书,并计划于 2025 年实施该计划的发射任务。 刘彤杰介绍,由于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登陆,地面测控站无法直接测控着陆过程和月面就位和巡视探测,只能依靠中继星。中继星的

传输链路通道资源有限,着陆的区域又是靠近南极,那里地形崎岖起伏,变化多样,而且后续的遥科学、遥操作都是通过中继星实施,这使得嫦娥四号比嫦娥三号任务更为复杂。 嫦娥四号的行囊 去旅行一定要带上相机,去从未被踏足过的月球背面更不必说。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将带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月球车上将带有全景相机。 此外,嫦娥四号的月球车还将继承?玉兔用于探测月球浅表层结构的测月雷达,以及分析月壤元素和矿物类型的红外成像光谱仪。 针对月球背面如此独特的地方,嫦娥四号还准备在着陆器上携带新研发的一个重要科学载荷:低频射电频谱仪。 它将利用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波干扰、天然‘洁净’的环境,研究太阳爆发、着陆区上空的月球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来自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观测,并‘聆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刘彤杰说。 国际合作探索深空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还将开展国际合作,搭载三个以外方为主研制的探测器。 这是探月工程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下,与国外开展的深度友好合作。可使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共享科学数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是双赢的合作。刘彤杰说。

中国登月计划停止的原因是什么.doc

中国登月计划停止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登月计划最新情况 登月是指人类利用自身开发的载人航天器将人类的宇航员送上月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未来可能将建立沿月球轨道飞行的实验室,把月球作为登上更遥远行星的一个落脚点。飞上月球,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就在20世纪后半页,人类终于成功实现了这一伟大梦想。1969年7月21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载着三名宇航员成功登上月球,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在踏上月球表面这一历史时刻时,曾道出了一句被后人奉为经典的话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飞到月亮上去,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幻想。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无人探测器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考察。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在60年代末把人送到月球上探测的计划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计划的任务包括为载人月球飞行作准备(由阿波罗1 10号完成),并进行载人月球飞行(由阿波罗11 17承担)。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登月舱降落到月面,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的登月活动。到了1972年,人类先后登月6次,对月球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使人类对月球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 50年代末60年代初,前苏联连续获得数个空间赛第一:1957年1 0月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4月12日第一位航天员加加林进入太空与之相比,尽管美国也获得了两个第一:1960年4月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962年7月第一颗有源通信卫星作试验性通信,但同苏联的巨大成就相比,显得小巫见大巫。在加加林飞行之后不到四个星期,美国航天员阿兰谢泼德中校乘水星号飞船进行了亚轨道飞行(186千米),它说明美国具备了摆脱空间困境的能力。1961年5月25日,美国肯尼迪总统向全世界宣布实施宏伟的载人登月计划。这个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虽然是美国与苏联竞赛的产物,但也可以认为是人类向太阳系扩张的第一步。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人类利用微生物以及生物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医药方面:观察工具的改变使人类发现了微生物(如原生动物以及藻类、细菌、病毒、病原体等),但是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不知道微生物有什么作用,它们和人类有什么关系。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巴斯德发现传染病是由微生物造成和传播的,于是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用于奶制品和酿酒业,以及杀死液体中的细菌。后来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从而使千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这些年来人们不断发明和研制了许多药物,以抵抗和制服各种疾病的危害。鼠疫、结核病败血症、霍乱、白喉、痢疾、伤寒、天花等传染病慢慢地被征服了。然而细菌也有抗药性,直到今天,人们还和细菌进行着一场你死我活,我进你退的斗争。 食品工业:人们通过观察知道有的微生物对人有益,利用它们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比如酿酒,制作酱油、醋、霉豆腐、泡菜、奶品、面包、馒头、腊肉等都要依靠微生物。其中利用酵母菌发面的原理是:酵母菌分解面粉里的糖类,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加热时体积急剧膨胀,从而使馒头、面包内部疏松多孔。 农、林业方面:农、林业上进行品种改良,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充分利用了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杂交水稻要在水稻花的花蕊上进行,水稻开的花很小很小,因此进行杂交工作必须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人们的吃饭问题,而且也是解决21世纪全球粮食问题的法宝。 土壤的改良和净化:土壤中有许许多多的微生物,主要有细菌、真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它们与土壤的肥力有关,有的能把生物尸体分解为植物需要的营养,有的能和生物共生,起到固氮的作用。比如豆科植物根部生长的许许多多小圆球,里面就是根瘤菌,根瘤菌吸收并固定大气中的氮提供给植物作为肥料,同时吸收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作为自身的营养。因此人们把豆科植物比喻成巧妙的生物固氮工厂。如果土壤中有了大量的根瘤菌,可少施或不施氮肥,还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时还能节约由于生产氮肥需要的电力以及减少水质和土壤的污染。目前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建设中,一些农业微生物工作者,大力提倡在西部沙漠、戈壁、荒坡多种植豆科植物、草,增加肥力,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世界上有不少科学家在对根瘤菌进行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如日本在世界上首次破译了一种控制根瘤菌数量的遗传基因密码,这将使在贫瘠的土地上培育出不需要施肥的作物成为可能。因化肥、农药过量使用导致的农田土壤污染已成为重疴沉疾,而土壤污染带给水果、粮食、蔬菜的污染以及对人类造成的污染是不可低估的,净化土壤也要靠微生物发挥作用。 克隆:1996年的夏天,一只叫多利的绵羊在苏格兰诞生了。为了培育多利,研究人员首先从一只母羊体内取出一个卵细胞,出去它的细胞核随后把一只6岁成年的母羊体细胞的细胞核植入这个去核的卵细胞,最后把这个卵细胞移植到第三只羊的子宫里。5个月后多利诞生了。它和那只提供细胞核的6岁成年母羊在遗传上是相同的,多利是那只羊的克隆。克隆是人们生产具有所需性状生物的先进技术。克隆技术的成功使人们培养人体器官,用以替换病人的器官使之康复成为可能。 污水和垃圾处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还扮演着另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者。几乎所有的污水处理都是靠微生物的作用完成的,污水和污物的处理既需要微生物分解和除掉各种有害物质,还要依靠微生物除臭,污水和污物的处理速度、处理效果主要取决于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 微电子技术:显微技术还促进了微电子仪器的研制。美国的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一种微型电动马达,这种微型马达的直径仅0.07毫米,厚度是0.25毫米。有了这种马达,将来人们就可以制造大批在人体内运行的装置,担负运输和清除人体内有害物质的工作。

《“玉兔”登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4分) “玉兔”登月 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这是中国第一次将自己设计的月球车送上月球。“玉兔”号月球车究竟如何感知路况?它怎样克服温差?它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 “玉兔”号如何在月球表面如履平地? 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表面土壤非常松软,凹凸不平。尽管整体来讲“虹湾”地区比较平坦,但月球表面千万年来经历陨石撞击,遍布大大小小的陨石坑和石块。为了避免在月球上“摔跤”或“崴脚”,“玉兔”号月球车有6个特制的轮子,而且移动很慢——每小时最多走200米。这个轮子学名叫作筛网轮,能够尽可能减轻重量。另外,这个车轮在设计上必须要有很大的接触面积,摩擦系数也要很大,这样它在月面才不会陷进去,也不容易打滑。由于轮子是网状的,所以一边行驶一边可以把沙子漏掉。除了表面用筛网,轮子每隔一段就会有一个锯齿形的结构,叫作棘爪,就像是兔爪上的指甲。月球上本没有路,这些尖利的小爪子能够帮助“玉兔”号月球车稳稳地抓住月面,跨过沟沟坎坎。遇到地面不平的情况时,“玉兔”号月球车会通过摇臂调整重心。如果遇到较大的坡,它就会绕过去。“玉兔”号月球车有4只“眼睛”,分别是全景相机和导航相机。它通过相机“观察”周围环境,对月面障碍进行感知和识别,然后对巡视的路径进行规划。遇到超过20度的斜坡、高于20厘米的石块或直径大于2米的撞击坑,月球车能够自主判断并安全避让。 “玉兔”号如何克服月球上的温差挑战? 由于月球上的一天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8天,其中约14天会被太阳连续暴晒,月球车面临散热难题;接下来的约14天又是连续月夜,在零下100多摄氏度的环境里,大部分电子设备无法工作,只能“冬眠”。还需要专门设备保持月球车的内部温度,防止设备被冻坏。要让探测器同时适应这两种极端温度,难度非常大。“玉兔”号月球车身披“黄金甲”是为了反射月球白昼的强光,降低昼夜温差,同时阻挡宇宙中各种高能粒子的辐射,从而支持和保护月球车上的红外成像光谱仪、激光点阵器等10多套科学探测仪器。长夜之后,“玉兔”号月球车怎么才能立刻点火工作呢?它需要一床御寒的“被子”和一个叫它起床工作的“闹钟”。承担这两项功能的是它的供电系统——太阳翼。专家介绍,晚上,“玉兔”号的桅杆会收起来,太阳翼也会扣上,这个过程相当于把月球车散热的途径隔绝掉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登上月球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登上月球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知道登月前宇航员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2.能够通过查阅书刊和其他的信息源搜集关于人类探测月球活动的资料,能够通过讨论和其他人交流宇航员登月前的准备工作。 3.关注日常生活中与探索月球有关的科学技术问题。 教学准备 介绍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资料(影像资料),学生分组搜集关于人类探索月球情况的资料。 教学过程 1.提出研究问题 (1)介绍关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2)提问:登月曾经是人类的梦想,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了这个梦想。那么,人类是怎么样把登月的梦想变成现实的?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 (1)谈话:说一说你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 (2)学生交流知道的人类探测月球的活动的情况。 (3)播放影像资料(或者阅读教材上的资料),介绍人类登月的情况。 3.探究登月前宇航员的准备工 (1)提问:

①人类为什么要到月球上去? ②人类登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不同方式有什么优点 ③人类在月球上怎样生存和开展活动? ④人类以前的登月情况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2)学生按照研究的问题分成不同的小组,从教师提供的资料中搜集相关的信息,然后根据搜集信息的结果回答上面的问题。 (3)小组讨论:根据上面搜集的信息,在登月前宇航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让学生把讨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中: 登月前的准备工作准备的理由 ………… ………… (4)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简单板书。 (5)教师总结学生汇报的结果,请学生根据讨论结果评价自己的准备工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文学作品中描述的和月球有关的现象。 2.能够通过研究对文学作品中关于月球的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意识到科学无处不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两首与月球有关的诗歌,并且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课时

中国2012至2050年部分航天计划表

中国2012至2050年航天计划表,预计2050火星登陆 中国航天局高调发射从而宣示中国这个航天大国的崛起此次神九发射对接的成功,使中国将成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全球第三个掌握太空载人对接技术的国家,标志着中国的太空征途向前更进了一步。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入轨,在与神舟八号飞船完成两次自动交会对接后,于2011年11月20日转入长期运行管理阶段。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随着神舟九号的成功发射,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将代表中国人第一次入住“天宫”。6月18日中午11时许,神舟九号飞船将转入自主控制飞行,与天宫一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神九对接后自主控制飞行。 曾任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的龙乐豪院士、中科院理论物理学家吴岳良院士、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李惕碚院士等航天专家,分别为中小学生,讲述航天知识,并分享了航天技术的种种成果。 “人类探索太空的目标,是了解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其他星球,找寻人类生存的痕迹,因为生命的源源不断,正是航天事业孜孜不倦的动力。”龙乐豪说 中国2012至2050年部分航天计划表 2012年: 神舟十号,它将在载人情况下与天宫一号对接。 嫦娥二号启程前往距离地球七百万公里的小行星4179进行探测。 2013年: 长征6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发射嫦娥三号月球软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测。建立位于月球背面的太空天文站。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投入使用。 2014年左右: 发射嫦娥四号着陆器,并携带一个“月球车”,实施第二次月球软着陆和巡视勘察。 长征5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长征7号运载火箭进行首次发射。 2015年之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2015年之前发射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三号发射后陆续发射神舟十一至十四号飞船,将与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交会对接。 2015年左右: 实施环绕火星探测并中途探测小行星的多任务多目标探测工程。 2017年左右: 发射嫦娥五号。米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2725127.html, 2018年左右: 实现月球采样返回。 2020年左右: 发射行星科学实验室,开展行星就地探测。 北斗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 天宫空间站建设完毕。 首次发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30吨的重型火箭。米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b12725127.html,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你知道人类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登上月球的? 1969年7月21日11时56分20秒 ●哪个国家的哪一位宇航员第一次踏上月球? 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关于月球的来源有哪些说法? 月球被俘获说;地月同圆说;地球分裂说;月球——宇宙飞船说 ●你知道月球上有哪些可以利用的资源? 土壤,岩石,硬金属,放射性物质,磁场 ●人造月亮是怎么回事? 模仿月球反光的特点,在地球制造出很大的镜子,反射光线 ●月球和地球相距多远? 384401公里 ●“朔”“望”各是什么现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当月球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时,我们从地球看去,月球黑暗的一面正朝我们,,这时月球完全看不见,叫做“朔”。 当地球在中间,也就是月球亮面整个朝向地球,我们就会看到满月,这时叫“望” 朔发生在初一,望发生在十五,十六。 ●“月海”是月球上的海吗?最大的“月海”叫什么? “月海”指的是肉眼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是月球上广阔的平原。 风暴洋,面积越五百万平方公里。 ●月球与地球的年龄哪个大? 月球大 ●月球的半径是多少? 1738公里 ●为什么会发生“月食”现象?

当太阳与地球与月亮成一直线时,地球挡住了太阳光,在月球上成一阴影,即为月食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 ●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坑”是怎么回事? 陨石坑 ●人到了月球上为什么变得那么轻? 因为月球引力小,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1/6 ●月球为什么会发生圆缺变化? 是由于日、地、月三者的运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 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了月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月球的自转速度已经变得与公转速度相等,月球总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建筑? 万里长城。 ●月球是行星吗? 不是,它是地球的卫星。 ●月球引起大海变化的现象叫什么?它是如何发生的? 潮汐 海水随着地球自转也在旋转,而旋转的物体都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使它们有离开旋转中心的倾向,这就好象旋转张开的雨伞,雨伞上水珠将要被甩出去一样。同时海水还受到月球、太阳和其它天体的吸引力,因为月球离地球最近,所以月球的吸引力较大。这样海水在这两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引潮力。由于地球、月球在不断运动,地球、月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在发生周期性变化,因此引潮力也在周期性变化,这就使潮汐现象周期性地发生。 ●你能说出哪些天文仪器? 天文望远镜、射电望远镜经纬仪及赤道仪

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感想心得五篇

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感想心得五篇 a;2020年11月24日,在我国“十三五”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参与研制的正推火箭助力“胖五”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启我国第六次探月工程任务,此刻,正推火箭研制中难忘的故事涌上心头。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感想心得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2020嫦娥五号登月成功心得1 112小时后嫦娥五号抵达月球轨道 11月27日月球风暴洋吕姆克山地区开始日出 11月28日嫦娥五号月球轨道插入 11月29日-12月2日着陆区间 11月30日 4时30分登陆月球取样时间将持续48小时包括钻取月面深度达到2米的样本上升器返回进入15x180公里的轨道上升器与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对接窗口为3.5小时轨道器返回器组合体将在月球轨道停泊6天后返回 返回时间112小时并在地球轨道5000公里高度进行“打水漂”式再入预计12月15日-16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 火箭发射为什么是在凌晨 于奔月轨道的设计 月球探测与火星探测一样,都属于深空探测,在火箭发射轨道设计上,要考虑到地月相对位置关系,因此相比通信卫星等发射任务,

约束条件更多。 减少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的影响 长征五号遥五火箭飞向太空时,地球正好把太阳光直接遮蔽住,避免太多太阳辐射对“嫦娥五号”的影响。而太阳活动对“嫦娥五号”来说非常复杂和麻烦,尤其是其中爆发的太阳风会干扰电子信号传播,影响科研人员对“嫦娥五号”的控制。 凌晨的天空云层更少,有利于信号的传播气候条件对航天发射有重要影响。在长征五号遥五火箭发射之前的很多天,专家们会对气象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发射时间段是最佳的天气状况。凌晨天气状况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出现突然的天气变化,有利于火箭发射。同时,凌晨云层少,这代表云层更薄,这样的条件更有利于信号的传播。 嫦娥五号有什么寓意含义 嫦娥五号任务有望实现我国航天史上的多个“首次”。 “首先是‘外貌’即外观造型不同。”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阮剑华介绍,与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四号相比,嫦娥五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结构也更为复杂,它是由轨道器、着陆器、上升器、返回器等四器组成。这四器就像“糖葫芦”一样,每一个都是单独的个体,放在一起还能组合,比如着陆器和上升器“抱”在一起,就组合成了“着上组合体”,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就成了“轨返组合体”。四器“串”在一起,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探测器。对于中国在40多年后重启月球采样返回计划,路透社认为,这对于月球研究意义重大,可能有助于回答诸如月球内部火山活

“阿波罗”11号的准备到登月全过程

“阿波罗”11号的准备到登月全过程 “阿波罗”计划 1961年5月美国宣布:“在60年代结束之前人类将登上月球,并且能平安返回地球。”于是便产生了登月的“阿波罗计划”。“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诗歌和音乐的太阳神,它和月亮神是双胞胎姐妹,“阿波罗计划”是姐妹相会的计划。 在10年时间里美国耗资约250亿美元,先后参加这项工作的有400多万人,1200多名专家、工程师和两万多家工厂、120所大学,制造了推力强大的土星-5号火箭,先进的阿波罗飞船,6次将12名宇航员成功地送上了月球。 准备阶段 把人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这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大事,尽管在阿波罗计划之前已经施实了徘徊者计划、勘测者计划,但仍需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因此在载人登月以前发射了自“阿波罗1号”-“阿波罗10号”10艘试验飞船。从阿波罗7号开始进行载人飞行。1968年10月11号,“阿波罗7号”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作改变轨道的试验飞行;1968年12月21日“阿波罗8号”进入距月面100千米高的绕月轨道进行试验飞行,1968年12月27日安全返航;1969年3月3日在绕月轨道上“阿波罗9号”的登月舱与母船成功地进行了分离、对接试验;同年5月18日“阿波罗10号”的登月舱与母船分离后降至距月面15千米的高度。 在准备过程中出现过不少问题,甚至是巨大的牺牲,1967年1月27日在进行发射试验时,飞船内突然失火,仅几秒种三名年青的宇航员便被大火烧死,原来阿波罗的舱内不是普通空气,而是氧气,偏偏舱内又出现了电火花,于是酿成了这场悲剧。接受了这次教训,飞船装备又作了重大改进,整个计划推迟了一年。 振奋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 3、2、1、0,发射 1969年7月16日,在肯尼迪空间中心的发射场上,巨大的土星5号矗立在发射架上,阿波罗傲然挺立在火箭尖端。 发射前8小时15分钟为火箭灌注燃料,这项工作进行了5小时,三名宇航员告别了朋友,提前2小时进入飞船,离发射还有40分钟、20分钟、5分钟……准备工作紧张地进行着,现在开始以秒倒计时,10、9,点火,8、7,第一级火箭向下喷出红色火焰,6、5、4火焰变成桔黄色,3、2、1、0发射!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土星5号离开地面,徐徐升空。喷向发射架的水遇到近3000摄氏度的高温,立刻变成水蒸气,升腾而上,似火山爆发,在惊雷般的轰鸣声中,土星5号直冲云霄。发射后2分40秒第一级火箭脱落,第二级火箭开始工作,它一面升高,一面向水平方向转弯,3分17秒甩掉紧急救生火箭,9分11秒甩掉第二级火箭,11分40秒第三级火箭熄火,阿波罗顺利进入被称为待机轨道的预定轨道。 飞行轨道 飞船发射后并不是径直飞向月球、着陆,还要经过几次轨道变换。 待机轨道,这是环绕地球的圆形的轨道,飞船发射后首先进入待机轨道,像卫星一样运行,“待机”的含义是:在这里对飞船进行各项检查,决定是否向月球进发,一切正常,在合适的时机进入“奔月轨道”,出现问题,便返回地球。“阿波罗11号”在待机轨道上运行一周半,地面控制中心指示“一切正常,向月球进发!”三级火箭再次点火,飞船越飞越快,以近11千米/秒的速度进入奔月轨道。 奔月轨道,是一个椭圆形的人造卫星轨道,椭圆扁而长,远地点达到了月球的背面,飞船适时地由奔月轨道进入绕月球轨道。 漫漫征途

美国登月送中国月岩样品 中国研究成果令美信服

美国登月送中国月岩样品中国研究成果令美信服 2013年12月16日07:35来源:解放军报 12月2日,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嫦娥三号成功升空(资料图) 航天梦助推中国梦 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设计师孙家栋 2004年探月工程正式立项时,我已75岁了。这些年,最令我难忘的,一是航天人的拼搏,二是国家的关心、领导的关心、全国人民的关心。 国家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决心搞载人航天,经过十几年时间的积累,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路子走得非常稳。在这个情况下起步深空探测,我们的计划非常明确,不跟人竞争,就按照自己发展的路子一步一步走。 探月作为深空探测的第一步确实不易,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等少数国家尝试过。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允许有丝毫失误。 虽然有压力,但也要充满信心。信心建立在哪里?就建立在中国航天这支队伍上。 我们航天人需要实现航天梦,以航天梦为实现中国梦做贡献。航天梦是什么?我感觉圆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服务国民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服务。

走向深空,路还很遥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栾恩杰 没有哪一项事业能像航天这样体现高科技的实力和综合科技发展水平。探月工程计划正符合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潮流,也表明中国航天科技基础的实力。 深空探测活动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到深空干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朴实,越朴实的问题越难答。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总说:“我首先要回答的是中国人能不能去。” 的确,美国早已把人送上了月球。如果因为别人走得很远我们就不走了,那我们的航天和深空探测事业只能瞅着别人干,中国人就没有作为。 从深空探测来看,中国才刚刚起步。要开展人类对月球资源和能力的开发,进而推动更远深空的探测活动……这条路对我们来说还很遥远、很艰难。 我相信,经过10年、2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我们有能力为国家更远的深空探索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 月球是个门槛,仅此而已 中国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1978年,美国向中国赠送了1克的月球岩石样品。我的研究就从一块0.5克的月球岩石样品开始。赠送月岩样品,其实也是在探测我们的测试能力和研究水平。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研究成果还是让美国同行很信服。 也就是在这样的压力和动力下,中国开始了自己的探月计划。中国应该离开地球去探测别的天体,这是科技发展的需要,也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中国人的一个梦想。 月球是地球的近邻,探月是人类探索深空的第一步。月球是个门槛,仅此而已。今后,我相信我们不光要实现嫦娥五号在月球上取样返回,还要进一步实现载人登月,逐步实施月球基地建设。中国人不能止步于38万公里外的月球,我们应该飞得更远,飞到几亿公里、几十亿公里、上百亿公里。我每天正是满怀信心、高高兴兴去做这些事情。我觉得,这是一种责任。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

中国低成本载人登月工程的具体方案 起始章。 长话短说,目标时间2025年左右实现中国的载人登月工程,总投资成本150亿美元左右。 方案章。 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并发射月球轨道空间站,再以月球空间站为基本节点展开载人登月行动。 一,飞船部分。 完全基于神舟飞船平台研制月球轨道版本。重16吨左右,轨道舱不变,返回舱加大防热底,但推进舱要大幅度加大,装更多燃料,以应对地月轨道长时间的运行需要。 二,火箭部分,完全基于YF100与YF77发动机研制,如果坐等500吨煤油机研制完成再进行,时间将来不及,也完全没必要,而经济预算更要大幅度超支。 长征5HA,采用4台YF100研制5米主芯级,再捆绑4台3.35米助推器,起飞推力1440吨,第二级再接用目前版本长五的YF77低温主芯级,第三级照搬目前版本长五的YF75上面级了事,但运力必须达到能够将神舟飞船月球版本一箭直接射入月球轨道为止。同样,这一火箭也可以用于发射“月宫空间实验室”,小型月面居住工作舱(6吨级,可以支援2人10天月面工作生活)与单独发射载人月球车。 长征5HB,同样采用4台YF100研制5米主芯级,但学习德尔塔4H与猎鹰9H的路子搞CBC方案,这样3个CBC推力1440吨与长五HA相同,但5个CBC推力达2400吨,LEO运力达70吨左右,目标就是为了发射无人的登月舱到月球轨道与月宫空间实验室对接,并直接发射中型月面居住工作舱(10吨级,支持2人20天月面工作生活)到月球表面。 长征5HB由于发射时不载人,起飞级使用多达20台YF100也无妨。而且现在还有特斯拉老板的猎鹰9H在前面进行技术开路,美国人搞成功我们照搬现成方案就是了。 月球空间实验室部分。 照搬目前的天宫实验室搞个月球版本的“月宫空间实验室”,但必须要有至少两个对接口。一个用于对接神舟载人飞船,一个用于对接登月舱或者货运飞船。之所以必须要搞月宫空间实验室,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采用月球轨道对接方案,有了月宫空间实验室后,可以大大放宽神舟飞船发射的时间限制。要载人登月了,可以先将无人登月舱先行发射到月球与月宫空间实验室对接,之后再发射载人飞船到月宫空间站,再从月宫空间实验室出发降落到月球。这样中国将彻底解决阿波罗13号的风险问题,登月舱有问题或者载人飞船有问题,都可以停靠在月宫实验室上等待。留下充足的回旋空间。 月球居住工作舱部分(预制月球小屋)。 阿波罗工程是没有这一个部分的,因此登月舱就是居住舱。这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此中国要先行单独发射月球居住工作舱与载人月球车到月面。而载人的登月舱之后再精确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