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翻译

翻译

翻译概念的流变及其反思




翻译作为世间一事物,其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历史上看,翻译活动在五千多年前就已经存在。而从广义上说,翻译的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但翻译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其内涵和外延与以前并不相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已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且这种演变现在仍没有停止。要深入进行翻译研究、把握其精神实质,就有必要对翻译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追溯和梳理,并深入揭示其涵义。这也是翻译科学研究以及翻译本体论研究的必然开端。
要进行深入的翻译研究,必须先确定翻译概念。本文通过梳理翻译概念的历史流变过程表明,翻译概念迄今为止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本文认为,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现代汉语词典》“翻译” 词条的释义以及斯坦纳的“理解即翻译”的命题是当代翻译概念的典型代表,并由此推论:翻译不只是语言转换活动或“工具”,而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翻译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 翻译概念的演变理路
要考察翻译概念的渊源并非易事,从严格的意义说,其真正的历史意义上的源头是不可能找到的。《译经篇》中零星可见“翻”“译”二字并用的现象,如有“二非句,即赍经三藏虽兼胡语,到此不翻译者是。”的语句。(王宏印,83)此可谓“翻”“译”联袂,翻译之名诞生的第一确证。而一经生成,即沿用至今,迄今已成为约定俗成的固定的专门指称翻译活动的名称。宋代高僧法云对翻译进行了定义。“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 法云的定义包含着对翻译性质的探讨的倾向。但从外延上看,它把翻译活动局限于佛经翻译活动,翻译概念的外延领域有了变化,比以前有所收缩。随着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翻译的外延再次扩大,把科技翻译又纳入其中。如徐光启:“臣等愚心以为: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同之前,必须翻译。” (陈福康,54)这里的翻译主要指的是当时的科技翻译。 至清末,在严复,林纾等人手中,翻译的外延扩至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 复至新文化运动时,已经基本上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翻译概念。 今天的翻译概念又有新的发展,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方言与民族共同语,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一种用另一种表达);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它代表着我国当代意义最宽泛、最一般的翻译概念。
二、对翻译概念的反思
概念的流变过程已如上述, 我们应该

怎么去对待这种演化的结果?是否接应该接受这新的概念呢? 那首先要看它的合理性。翻译作为一种古老的人类活动,在科学尚未诞生的情况下,人类赋予它的最初的名称必然是感性的。这最初的名称作为概念,其内涵与外延均蕴含着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随着认识的深入,其外延有范围扩大的必然趋势。外延扩大的思维运作方式是类比推理,也就是认知语言学上所说的“范畴化”。类推会出现两种情况:依据事物的现象类推和依据事物的本质类推。 若类推根据前者作出,那么可能会导致认识上很大的模糊性,如果根据后者作出,那就在认识上会有所深入,具有较大的合理性。 《现代汉语词典》的翻译概念,其外延已经扩大到语际翻译之外的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这与雅各布森的翻译概念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通过雅各布森的翻译三分法进行观察。 雅各布森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把翻译分为三类:
1 译是指在同一语言中用一些语言符号解释另一些语言符号,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改变说法’。……2 语际翻译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语言符号来解释一种语言的符号……3 符际翻译(亦称跨类翻译:transmutation),就是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或用语言符号解释非语言符号,比如把语言符号用图画、首饰、数字或音乐来表达。” (郭建中,86)
可见,雅各布森的类推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类推结果,要深刻得多。
雅各布森采用皮尔士(Peirce)符号学和意义理论,指出不论是作为语言学家或普通的语言使用者,任何符号(linguistic sign)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把它翻译成其他可替代的符号,尤其是翻译成更为发达的符号。这一观点,以及他对翻译的分类和翻译对等的解释,构成了翻译的符号学理论基础。 (郭建中,85)
雅各布森先是由语言上升到符号,然后推导出翻译概念。他的类推是有说服力的:翻译是语言转换活动,所以语内翻译是翻译;又语言是符号,所以符号之间的转换活动也隶属于翻译概念。 据此来说,上述翻译概念的合理性是明显的。而将传统的语际翻译概念等同于翻译概念是
一种混淆。从认知的角度看,语际翻译确实是翻译世界认知范畴化过程的“基本范畴”,它可以作为翻译范畴的“原型”,(赵艳芳,59)但却不是翻译范畴本身。因此,语际翻译只能是翻译概念的下义概念 ,它并不等同于翻译概念。
三 雅各布森和斯坦纳给我们的启示
《现代汉语词典》对翻译的定义与雅克布逊对翻译的分类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后者的翻译概念所包含的外延要大于前者。前者的符号翻译指的是

“把代表语言文字的符号或数码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其局限性在于仍把翻译局限于语言活动范围以内;而后者还包含了“通过非语言的符号系统解释语言符号”,翻译活动已经超出了语言活动范围。两者之间有无渊源关系也未可知,这当然不是本文的任务。我们在此关注的问题是,翻译的外延包不包括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其差别是十分巨大的。 我们先假定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不是翻译。这实际上也就是我国翻译界目前比较流行的概念。从这种概念出发,翻译就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以交流为目的的转换活动。这种活动很容易被认为具有以下属性:一,就空间纬度上看,它的存在范围很小,只在跨语言文化交流者和译者当中进行,只局限于一部分人的部分生活;二,从时间纬度上看,这种活动的时间很短,它只占人类生活的很小的部分。因此它容易被看作是偶性的;三,从活动方式上看,它总是带有一定的目的性,为一定的对象服务,因此它也就总是工具性的。对翻译的这种认识导致的直接结果是:翻译只是交际的工具,翻译研究必然是工具理性。 若我们认同语内翻译和符际翻译是翻译。那么如下推论就自然成立:一,翻译存在的空间是无限广阔的,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它不再是一群人的活动,而是全人类的活动;二,翻译存在的时间是无限的,它在整个人类历史当中存在,或者进一步说,它与人类共存亡;三,从方式上看,它不再是工具性活动,而是人类生命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或者从根本上说,它是人类存在的方式之一。所以,翻译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不是工具的,而是生活的。它是所有人生命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的翻译研究,将来会是什么样子?它的天地广阔了,使命重大了。它不应该再是可有可无的理论话语,不应该再是可有可无的边缘的学科。这样一来,我们的目光似乎射向了翻译的终极意义,它使我们的思维向着翻译的本真靠近。这不禁使我们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是雅克布逊错了,还是他发现了翻译的真谛,意识到了翻译本体之所在?他的翻译概念对我们的启发是巨大的,他似乎不仅使我们看到了翻译的生成,翻译的本真存在,甚至使我们看到了翻译的消亡。


从总体上看,翻译的概念演化的历史过程,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翻译世界的范畴化和抽象化过程。用逻辑学的术语来说,也就是翻译概念不断变化和外延不断膨胀的过程。外延的不断膨胀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前翻译概念的还存在着不确定性;同时说明的另一个问题,

就是人们对翻译的认识正在不断地深化。概念是发展变化的,这一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相始终,也就是说,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内涵与外延是演变性和确定性的统一的过程。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概念的涵义和适用对象也是不断变化的。 我们应当勇于不断地修正传统的概念,使之逐步准确、完善、合理。准确的和完善的概念就是内涵与外延高度统一概念。就翻译概念来说,将语际翻译概念等同于翻译概念是狭隘的,应该随着研究的进步,建立起高度抽象化的、明确的最上位翻译概念(当然所谓“最上位”永远是相对的),不应该为下位所概念所樊篱。总之,翻译不可能只是语际的或只是以语言为媒介的,起码在哲学、逻辑学和认知科学的意义上都不是;如果我们漠视了这一点,那就恐怕永远也看不到翻译的真谛。
?第十五章 可译性的问题
可译性探讨的是从一种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的可能程度,即在什么情况下是可译的,什么情况下是不可译的。这实际上就是可译性的限度问题。?
15.1 可译性的基础?
 ??? 一般说来,用任何语言表达的信息都可以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就是可译性。人类是有一定共性的。不论种族、肤色、国籍、民族如何,人的生理条件、生活需求、思维活动以及感情标准(喜、怒、哀、乐)、道德标准(是、非、善、恶)总是大致相同的。人类的日常生活、思想感情、追求爱好,也不相上下。这就是人类的共性。有了这种共性,人与人之间就容易互相了解,同时也有了交流思想的愿望和可能。这是其一。
其次,不同地区、国家,有各自的语言。各种语言千变万化,在发音、书写、语法等方面各不相同。但总有一些共同或相似之处。如表达思想的最小单位是句子,每个句子往往是由主语、谓语以及宾语、定语、状语所组成。这是语言的共性。
人类的共性及语言的共性,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
15.2 可译性为什么有限度??
语言的差异性
????? 各种语言之间除去共同性外,还有很大的差异性。差异性指的不仅仅是语音、拼写、语法等方面的不同,更重要的是指表达方式不同,语言习惯不同,包括用词不同,比喻不同,联想不同等等。由于这些不同,使翻译时很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把原文信息所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完全地、毫厘不差地移植到译文信息中去。这就使得译文,即便是最理想的译文,若与原文相比,总是存在着一定的、或大或小的差距。正如本书第五章“翻译的标准”提出的,译文读者只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完全一样的感受实际上是达不到的。因此,译文和原文之

间总会存在着一些少量差距,这种差距,只要不影响
译文读者得到大致相同的感受,是允许的。这就是可译性的限度。意大利有一句名言:“翻译即叛逆者”,把翻译称作是一种“背叛”。所谓“背叛”,是指翻译时原文有不少地方未能在译文中体现出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实际上也就是可译性的限度问题。
翻译是对等而不是解释
????? 前面说过,翻译就是对等。翻译SL一个词就必须在TL中找出一个词义相同(包括词义范围相等,感情色彩相同)的对等词。找不到对等词而用解释的办法是不行的,因为那是解释,不是翻译。比如,desk copy是指美国大学一位教授选中了某一书作为教材,该书出版商为了感谢这个教授,便赠送给他一本书。这本书就叫desk copy。翻译不能用解释的办法,只能在汉语中找出一个对等词。如把desk copy译成“赠书”,很明显,“赠书”和desk copy之间的差距很大。译者可加一个脚注,进行弥补。但在差距较小的情况下,一般就不加脚注。这种差距实际上也构成了可译性的限度。
????? 正如第四章“翻译与对等”指出的,有时TL没有意义上和SL完全相同的对等词,这种不完全的对等词,或对等范围大小不同,或对等意义不甚确切。用这种不完全对等词进行翻译,就容易出一些问题。如“汉语”“表妹”这个词英译时只能用cousin,而英语cousin和“表妹”的含义相差很远,甚至连性别都看不出来。又如汉语“学者”是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学识渊博的人,而英语scholar一词与“学者”相比,词义范围要广泛得多。如把visiting scholar 译成“访问学者”,给中国读者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在学术方面有较高造诣的人,像去国外讲学或搞科研的“客座教授”一类的人。Visiting scholar确实也包括这个意思,但它同时还包括“到国外学习不拿学位的进修生”。到国外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叫student或graduate student,而没有取得正式学生资格,将来也拿不到学位的才叫visiting scholar。因此,英语visiting scholar的地位往往还不如student,而汉语“访问学者”的地位,给人们的感受,远比“学生”高得多。这也是产生可译性限度的原因之一。又如:
(1)A push of a button, a tiny voltage, and a long lost scene springs to life, complete in every detail——the voice of a dead parent, the smell of cooking, street noise outside a childhood home.
这句话中parent一词该怎么译?汉语没有一个能兼指父亲又指母亲的词。这个词若是复数就好办,可以译成“父母”或“双亲”,而原文偏偏是单数,翻译时只能译成“父”或“母”:
你按一下电钮,加一些微量电压,就可以使多年忘怀的景

象又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详尽无遗。比如亡母的声音,炒菜的香味,孩提时代街上的喧闹声。
三、必须符合TL的表达习惯
????? 思想必须通过词语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方式必须符合语言习惯,才能被使用该语言的人接受。由于语内交流是在同一语言之内进行的,每一种表达方式都会符合语言习惯。但语际交流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作为语际交流桥梁的翻译必须同时和两种语言打交道。SL有些表达方式,不符合TL的语言习惯,或不能为TL读者所接受,这时,要做一些相应的调整:改用一种与原意近似,又符合TL表达习惯的说法。这样,可接受性提高了,译文与原文难免有一些出入,原文中有些细微含义未能表达出来。如:
(2) They often work overtime.
Work overtime就是“超时工作”,但这种说法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所以要改用中国人的常用说法:
他们常常加班加点。
(3)It seems to me our experiment is on the wrong track.
我认为咱们的试验路子不对。
It seems to me指“在我看来似乎是”,表示一种不肯定或委婉的语气,但中国人不这样说,汉译一般都作“我认为”。但实际上 it seems to me与“我认为”(相当于I think或I believe)的意思并不完全一样。译成“我认为”后,原文中不太肯定的委婉的语气就没有了。

四、使用不同的比喻和联想
????? 有时某种思想是通过比喻、联想、典故等方式表达出来的,这种表达形象生动。但SL中有些比喻、联想、典故在TL中没有类似的说法,若把这类词语原封不动地照搬到TL中来,就不能为读者所接受。这时,只好把意思译出来或改用TL的比喻、联想、典故。这就是第八章谈到的“不能用直译的地方要用意译”。这样意思表达出来了,也符合译语习惯,但不可避免会使读者的感受意境略有不同。
(8)What he said is but a cock-and-bull story.
他的话只不过是拙劣的谎言。
(9)Mr·Wilson talks a lot but Mrs. Wilson wears the trousers in their house.
威尔逊先生讲得很多,其实,他们家里主事的还是威尔逊太太。?

15.3 不可译的情况
???? 在下列情况下,原文的词语无法在译文中表达出来,是属于不可译的情况。
没有对等词
有时SL的词在TL没有相应的对等词,勉强找一个对等词,往往意思又出入太大,这是产生不可译的主要原因。如汉语用作称呼语的“老师”(如张老师)、“师傅”(如刘师傅)、“二哥”等,这些词英语没有对等词。有人把张老师译成Teacher Zhang,既不符合英语习惯,也失去了原词含有尊敬的意思。若改译Mr·Zhang(对男老师),Miss Zhang或Mrs·Zhang(对女老师),这里倒有尊敬的意思,也是英美以教师的

常用称呼,但从字面上看不出被称呼的是位教师。中文“师傅”一词除表示能给徒工传授技术的工人外,还是对工人的一种尊敬。英语没有这种尊敬。有人把“刘师傅”译成Master Worker Liu,是错译,不可取的。因为master worker仅仅指可以收徒工的工人。况且,master worker不可用作称呼语,Master Worker Liu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而实际上“师傅”一词可用于一般工人,甚至包括徒工。现在“师傅”的使用范围扩大了,作为一种尊称,可用于多种人,包括售货员、投递员等。有的外籍教师翻译“刘师傅”宁可采用音译,译作Liu Shifu,这正说明了这个词的不可译。“二哥”、“大姐”、“三弟”是中国家庭成员的常见称呼,但英语没有这样的称呼。Brother Two不符合英语习惯,使人莫名其妙。遇见这种情况,只好按英语习惯加上二哥的名字,译成Brother Weimin,但这样的感受就相差太远了。京剧“沙家浜”里有一个人物,叫“阿庆嫂”,国内出版的书刊,有的译成Sister Aqing,但“嫂”是指结了婚的女人,而且是以兄嫂的关系称呼,而sister指的不一定是已婚妇女,并以姐妹的关系称呼。这二者的感受相差太远。
另外,由于文化诸方面因素,SL和TL两种语言常常没有对等词。如中国的大学有本科和专科之分,而英美等国则没有。《汉英词典》把“专科学校”译成college for professional training(专业进修学院)或training school(进修学校),英语读者看后,不知道这是指比大学或学院低一级,学制只有两年的学校,因而是不可译的。翻译时只能换一种说法,如把“大本学生”译成a college student或undergradua
te,把“大专学生”译成a two-year-term college student。
西方国家只有大学设有职称,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而中国现在几乎各行各业都有职称。翻译译语没有的词很困难,即使翻译了人家也未必能懂。如高级工程师,笔者觉得可以译成senior engineer,因为senior “资格老水平高”的意思。但一位美国朋友、历史学教授Dr·Raymond M·Lorantas说还不如用master engineer。但即使用了master engineer,美国人仍不明白这是指相当于副教授职称的“高级工程师”。又如医院的“主任医师”,有人译成chief physician或director physician,英语读者看了后以为是“主要的内科医师”或“内科医师主任”,并不知道这是指相当于教授职称的医生。译而不懂等于没译。许多人为了让外国同行明白这个职称,只好不用“主任医师”,改用professor了。再有,美国教授有三个级别,即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和professor。中国只有教授和副教授两个级别,assistant professor怎么译?译成“助理教授”(as

sociate professor)实际上低一级。以上这些都是不可译的情况。又如:
(11)《正红旗下》
UNDER THE RED BANNER
《正红旗下》是老舍写的一部小说。我国出版的英译本译成UNDER THE RED BANNER,但是这个译法“正”没有了。而这个“正”字在这里是很重要的,不是可有可无的。满清旗人分成“正红旗、正黄旗、镶红旗、镶黄旗”等,因此,“红旗下”和“正红旗下”给人们的感受大为不同。
(12)“Don’t wake Daddy.”
“Why?”I asked severely.
“Because poor Daddy is tired.”
这里poor怎么译?《新英汉词典》对poor 一词的释义是“可怜的,不幸的”,实际上有许多人就译为“可怜的”。很明显,在这个上下文中译成“可怜的”或“不幸的”都不合适。
形式和内容必须兼顾的情况
翻译时常常会遇到形式和内容不能兼顾的情况。由于SL和TL的表达方式不同,若保存形式,必然会影响内容,降低译文的可接受性,甚至会造成晦涩难懂,不知所云的现象。这时译者只好牺牲形式保存内容。但有时原文的表达方式既包括形式又包括内容,即原文的思想是通过一种特殊形式表达出来的,形式不能改动,改动了就会影响思想内容,下文也就接不上。这种情况包括双关语、同音词、回文以及汉语的歇后语等等。如:

(17)狗撵鸭子——呱呱叫。
这是汉语的歇后语,“呱呱”指鸭子的叫声,而“呱呱叫”又是“好极了”的意思。英语找不到类似的表达方式,所以不可译。若干年前,翻译界出了一件趣闻,有人将这句歇后语译成英语:
Chased by a dog, the ducks quack——*.
译才本人自鸣得意,把他的译文罗列了四大特点:
Quack的词音近于汉语“呱呱叫”;
Crack和quack协韵;
Crack的词义是“第一流
的”,与“呱呱叫”同义;
使用了破折号,以作补充性解释。
后来有人把这个译文拿去给以英语为母语的外籍教师看,竟无一人能够
理解译文所指何意。所以这个译文可接受性等于零,是个失败的翻译。
再举一个例子。我国最近拍了一部电影,叫《启明星》,讲的是教育弱智儿童的故事。《中国日报》把这部电影英译为Venus。Venus就是“金星”,而“启明星”正是“金星”的别名。但是笔者看了这个英译名后,觉得它与原文片名的感受相差太远。这是什么缘故呢?原来“启明星”这个词是双关语,一个意思是“金星”,即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另一个意思是“启迪弱智儿童聪明才智的人”。片名“启明星”同时具这两层意思,而主要的意思是后者。英译名只把第一个意思翻译过去,与原文的感受相差很远是很自然的事。英语读者看了这部影片后,难免会感到

莫名其妙,捉摸不透片名Venus 与电影内容到底有什么关系。这正是不可译的一例。另外,天津出版了一种晚报,叫《今晚报》。“今晚报”实际上也是双关语,一个意思是“今天的晚报”,还有一个意思,因“今”和“津”同音,《今晚报》者,《津晚报》也,所以它又有“天津晚报”的意思。若按字面英译成Evening Today,第二个意思就没有译出来。

 ?? 从翻译理论的观点来看,上述各种情况都是属于不可译的范畴,译不出来,不是译者的过错。然而,有些翻译家动脑筋想办法,发挥了主观能动作用,将一些本属不可译的词语,如双关语等译出来了,而且翻译得很好。这种对待翻译工作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下例句是译者朝这方面努力的结果:
(22)But it was not from Henry: it was a message from the desk clerk. She read:“9:20. M. Remsee fone. You lost pkg in his ownership. He bid you stopbefore tiring.” She judged the last word was intended to be “retiring.”
原文作者为了表示旅店服务员文化水平不高,在写到message 的内容时故意用了几个错字,如: Remsee应为Ramsey(拉姆齐),fone应为phoned。另外,stop就是stop by(顺便访问)的意思。为了保持原作的风格,译文可作一些调整:
但那不是亨利写的,而是前台服务员留下的条子。她读道:“九点二十分,拉姆齐先生来电话,说你把包裹落在他家。他让你旧侵
第8页 共9页
前到他那儿去。”她判断“旧侵”两个字可能是“就寝”。(华胄译)
长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