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五)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五)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五)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答案(五)

第五章记忆

一、名词解释

1.记忆:是指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储存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2.感受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感受记忆:也叫感觉登记、瞬时记忆,是指感觉刺激停止后记忆保持的瞬间印象。

短时记忆:是指储存信息的时间在2秒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保持时间为一分钟以上直至终生的记忆。

3.前摄干扰、倒摄干扰

前摄干扰:当前面所学的东西干扰了后继的记忆任务的干扰作用。

倒摄干扰:后学习的材料对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4.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暂时存贮及其与其它更为复杂任务的联合运作。

二、填空

1.记忆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编码、储存或再现。2.记忆从所记内容可以为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四种类型。

3.在瞬时记忆中信息主要以物理特性编码,短时记主要以听觉方式编码,长时记忆主要以材料的意义编码。

4.记忆具有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和准备性四个品质。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个组块。

6.遗忘中的干扰主要表现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

7.著名的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研究的,表明遗忘的规律是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一般先快后慢。刚学完时保持量最大,接着保持量急剧下降,然互保持量渐趋稳定,最后接近稳定。

8.实验表明,过度学习以150%效果最好。

9.联想的方式主要有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关系联想。

10.复述有两种方式:一是保持性复述;二是精细复述。

三、选择题

1.有预定目的的,自觉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的识记称为(A )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2.由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的条件是(D )

A、思维

B、想象

C、注意

D、复述

3.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C )的影响。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双重抑制

D、单一抑制

4.一位亲眼目睹美国9.11事件的妇女到现在头脑中还经常浮现出那悲惨的一幕。这属于(A )。

(A)形象记忆(B)逻辑记忆(C)情绪记忆(D)动作记忆

5.(D)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A、想象

B、思维

C、形象思维

D、表象

6.以下对遗忘理解正确的是(B)

A.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B.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

C.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的保持量计算用的是回忆法。

D、德国心理学家韦特墨提出了著名的保持曲线。

7.精加工策略之所以能帮助我们记住所学内容,最适当的解释是(D)。

A、加深记忆痕迹

B、防止信息的相互干扰

C、增加提取线索

D、发现信息间的内在联系

四、辨析题

1.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过程。

正确。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来看,记忆过程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信息的输入编码是识记过程;信息的储存是保持过程;信息的提取是再认或回忆过程。

2.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错误。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3.遗忘是识记的内容不能再认与回忆。

错误。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称为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得过程,称为再认。

记忆内容不能保持或提取时有困难就是遗忘。

遗忘不等于识记的内容能不能再认与回忆。

4.能够回忆的内容就能够再认。

正确。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称为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得过程,称为再认。

5.早晨起床和晚上临睡前记忆效果比白天好。

正确。

1924年约翰?詹金斯等发现,睡眠有助于记忆。后来的实验进一步发现,晚间睡前一小时是信息进入记忆的最佳时间。

五、简答和论述

1.简要说明记忆的基本过程。

①编码。是指个体在加工信息时,将外在刺激的物理特征(如声音、形状、颜色等)转化成抽象的形式,以便在记忆中储存并供以后使用的心理表征。

②储存,也称保持,指将已经编码的信息留存在记忆中,以备后用。

③提取,也称检索,指在必要时将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取出的心理过程。提取主要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

2.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一般认为,对熟练的动作和形象材料遗忘得慢,对有意义的材料比对无意义的材料遗忘要慢的多;在学习程序相同的情况,识记材料越多,忘得越快;材料少,则遗忘较慢。

2)学习的程度。

一般认为,对材料的识记没有一次能达到无误背诵的标准,称为低度学习;如果达到恰能称诵之后还继续学习一段时间,称为过度学习。实验证明,低度学习的材料容易遗忘,而过度学习的材料比恰能背诵的材料记忆效果要好一些。当然过度学习有一定限度,花费在过度学习上的时间太多,会造成精力和时间的浪费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人们发现在回忆系列材料时,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影响。结果发现,最后呈现的项目最先回忆起来,其次是最先呈现的词,而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

4)识记者的态度。

识记者对识记材料的需要、兴趣等对遗忘的快慢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的、不引起人们兴趣的、不符合人们需要的事情,容易出现遗忘。

3.简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①短时记忆代表心理上的现在。

②短时记忆具有明确的意识。

③短时记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起着暂时寄存器的作用。

④短时记忆保持着当前的策略和意愿。

4.试述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和存储特点。

①语义代码为主的心理表征。长时记忆的编码是以语义代码为主的。

②双重代码假设学说。长时记忆的编码是以语义代码为主,这是指一般原则。其实,长时记忆中也有表象代码。

③编码特定原则。心理学家认为,当编码时的背景与试图提取它的情景很好匹配时,记忆能力最大。这就是编码特定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似时最为有效。

存储特点:时间长、内容多。

5.如何运用记忆的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①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②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④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力组织学习材料

⑤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⑥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6.如何有效地组织复习。

①及时复习。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③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④复习方法多样化。

⑤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⑥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⑦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

《心理学》练习题库新及参考答案

《心理学》练习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3.个性倾向性 4.观察法 5.实验法 6.反射 7.第一信号系统 8.第二信号系统 9.个性 10.需要 11.动机 12.兴趣 13.注意 14.有意注意 15.有意后注意 16、无意注意 二、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 A.人的心理现象B.人的行为C.人的想法D.人的思维2.个性心理特征的核心是________ A.气质B.性格C.能力D.智力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________ A.兴奋B.反射C.抑制D.操作 4.动力定型不具备哪一种特点________ A.定型化B.自动化C.概括化D.简约化 5.________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A.兴趣B.理想C.需要D.爱好

6.________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 A.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C.精神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7.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级别的需要是________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8.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_______ A.兴趣B.需要C.爱好D.理想 9.兴趣发展的最高水平是_______ A.志趣B.有趣C.乐趣D.无趣 10.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___________ A.心理现象B.心理C.心理过程D.个性倾向性 11.______是心理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它对心理活动具有选择功能、保持功能、调节功能。 A、注意 B、记忆 C、表象 D、想象 12.人在注意看一个物体时,视线集中在该物体上,即所谓“举目凝视”属于注意外部表现的______。 A.无关运动的静止B.呼吸运动的变化C.适应性运动D.调节 13.没有事先预定目的,也无需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______。 A.有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无意注意D.无意后注意 14.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注意的______。 A.稳定性B.分配C.转移D.广度 15.______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A.记忆B.感觉C.知觉D.思维 16.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______的音波。 A.16—20000次/秒(赫兹)B.20—20000次/秒(赫兹) C.15—15000次/秒(赫兹)D.16—16000次/秒(赫兹) 17.“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_______。 A.味觉刺激B.听觉适应C.触觉刺激D.嗅觉适应 18.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是_______。 A.幻觉B.联觉C.错觉D.感觉 19.在_______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心理学基础历年考试试题

江西财经大学 06-07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39002A 授课课时:36节 课程名称:心理学基础适用对象:大学本科 一、名词解释分)分,共16(每小题4 4.似动2.无意注意,3.晶体能力,1.个性心理特征,二、填空题) 15分(将每空格处的正确答案添写在答题纸上。每空1分,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1.注意的功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量的基本方法有2.保持量测______________等。 ____________________。3.正常人知觉物体的距离与深度时运用的主要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表象基本特征是、为之程称象形的心理过一个栩栩如生的林黛玉的脑看5.完《红楼梦》后中产生。______________ 。、_____ ___6.斯腾伯格把人的智力分成三元 _______ _、_____ ___三、判断说明题分;32分,说明(先判断命题正误,然后说明正确或错误的理由,判断20分)分,共判断错误,全题不得分。每小题51.暗适应过程是视觉感受性不断下降的过程。 2.思想开小差是一种注意的转移。 150%保持量最佳。3.过度学习 4.气质有好坏之分。四、简答题分)分,共24(回答要点,并简明扼要作出解释。每小题6 1.什么是表象与想象?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2.简述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 3.内驱力、动机与诱因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4.五、论述题分)12.5分,共25(回答要点,并作出相应论述。每小题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1.请结合自己,论述如何培养一个人的能力?2.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心理学基础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建立在________的基础之上。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 A )2、科学心理学之父是。 A.冯特 B.华生 C.马斯洛 D.弗洛伊德 ( C )3、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冯特、铁钦纳是结构主义的代表 B.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 C.魏特海墨是机能心理学派的代表 D.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 ( B )4、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的操作某种变 量,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 影响,这种心理研究的方法是 ________。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个案研究法 ( C )5、认为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有机体适应 环境过程中心理的功能的心理学流

派是。 A.结构主义 B.精神分析 C.机能主义 D.行为主义 ( B )6、被称作心理学的第三势力的是学派。 A. 行为主义 B. 人本主义 C. 精神分析 D. 认知心理学 ( C )7、能揭示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相关法 D. 访谈法 ( C )8、创建第一个心理科学体系的心理学家是。 A. 弗洛伊德 B. 詹姆斯 C. 冯特 D. 铁钦纳 ( B )9、操纵和控制变量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实验法 C个案法D调查法 ( B )10、由实验者操纵的,被假定为可影响

行为的可能原因的变量是。 A.自变量 B. 因变量 C. 中介变量 D. 无关变量 ( C )11、用实验内省的方法分析各种经验是指,研究者操纵刺激(视觉的、听觉的、 皮肤觉的等),使之有系统地变化,让 被试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作出反应(如 按键)或报告自己对于某种刺激的感 受。这种“内省法”属于现代心理学的 哪个流派? A、功能主义 B、行为主义 C、结 构主义 D、精神分析 ( C)12、认为“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择偶标准(如年龄)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中具 有明显的普遍性,根源在于早期人类 男性和女性在繁殖和抚养方面所面临 的不同的适应性问题。”这一观点属 于当代心理学取向中的哪一个分支? A、生理心理学 B、行为遗传学 C、 进化心理学 D、认知神经科学 ( A )13、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从而了解事物的特征或规律性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励 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优势动机:是指那种最强烈而又稳定的动机。 目标导向行为:目标导向行为是指为谋求实现目标而做准备的行为,也是指实现目标之前 所做的筹备工作。 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n H.Maslow)在 1943 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需求层次论”。在 1954 年他对这个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在西方各国广为流传,近些年来,在我国的心理学界和管理理论界,也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成就需要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C.McClelland)从 20 世纪 40-50 年代开始对人的需要和动机进行集中研究,并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结论。麦克利兰将马斯洛和其他人的研究成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人的许多需要是非生理的, 而是社会性的(称学习性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不是先天的,而是得自于环境、经历和教 育等。 激励力: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目标效价:是指预期成果在个人心目中的相对价值 公平理论: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J.S.Adams)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在《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工资不公 平对工作质量的影响》、《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等著作中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 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挫折理论:有关挫折行为研究的理论叫做挫折理论。这类理论着重研究人受挫之后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目的是为了改造个体行为,使之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换言之,研究 挫折是为了个体将来更快更好地取得成就,因此,也可以将挫折理论视为成就理论的补充。 综合激励模式:是企图通过一个模式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理论都包括进去的理论,主要包括 波特和劳勒(Porter&Lawler)的“综合激励模式”以及迪尔(Dill)的“综合激励模型”等。 二、选择题 1. B 2.A 3.A 4.D 5. C 6. B 7.C 8.C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激励?激励对管理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激励”一词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鼓励、动力的意义。我们认为,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利用人的需要的客观性和满足需要的规律性,激 励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激励是激 发人的内在动力,使人的行为建立在人的愿望的基础上的。这样,人的行为就不再是一种 外在的强制,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因此,激励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 愿性。 激励对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助于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 基础心理学试题六 一

1 基础心理学试题六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注意分配的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有一种是的,而且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具有的。 3、表象是从到的过度阶段,是认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有:提出问题、、和验证假设。 5、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而产生的。 6、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需要和需要。 7、气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速度、和心理活动的。 8、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9、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类型差异、的差异和差异 10、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把握的注意对象的数量即注意的,又称注意的。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学者是( ) A.冯特 B.华生 C.费希特 D.弗洛伊德 2.看见一株玫瑰花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A.色觉 B.知觉 C.感觉 D.统觉 3.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的反应的注意特性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稳定性 C.注意分配 D.注意转移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组块 A.9±2 B.7±2 C.5±2 D.6±3 5.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6.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解答问题有启示作用的相类似的事物或现象是() A.原型 B.定势 C.迁移 D.变式

7.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力是() A.感觉 B.知觉 C.需要 D.能力 8.气质类型在社会上评价是() A.都是好的 B.都是坏的 C.有好有坏 D.无好坏之分 9.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10.智力分布呈常态分布就是指() A.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没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B.智力中等的人占多数 C.智力超常的人占多数 D.智力低常的人占多数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形象记忆 2、定势 3、创造想象 4、性格的态度特征 5、特殊能力 四、判断题(每题1分,对打“√”,错打“×”,共10分) 1.“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明的是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2.虚幻的想象是不受现实制约的。() 3.“谈虎色变”是第二信号系统的作用。() 4.复杂意志行动过程中,执行决策阶段是最关键的阶段。() 5.相比较而言,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的人要聪明。() 6.差别感觉阈限越大,则差别感受性越强。() 7.精神分析学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8.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验所用的智商是离差智商。() 9.潜移默化是指有意识记的结果。() 10.印度狼孩“卡玛拉”事件说明了社会现实与生活实践在人心理发展中的重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心理学基础复习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 B.注意 C.组块 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 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第三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思考题 刚体一般是由n (n 是一个很大得数目)个质点组成。为什么刚体的独立变量却不是3n 而是6或者更少 何谓物体的重心他和重心是不是 总是重合在一起的 试讨论图形的几何中心,质心和重心重合在一起的条件。 简化中心改变时,主矢和主矩是不是也随着改变如果要改变,会不会影响刚体的运动 已知一匀质棒,当它绕过其一端并垂直于棒的轴转动时,转动惯量为23 1 ml ,m 为棒的质量,l 为棒长。 问此棒绕通过离棒端为l 41且与上述轴线平行的另一轴线转动时,转动惯量是不是等于2 24131?? ? ??+l m ml 为什么 如果两条平行线中没有一条是通过质心的,那么平行轴定理式(3.5.12)能否应用如不能,可否加以修改后再用 在平面平行运动中,基点既然可以任意选择,你觉得选择那些特殊点作为基点比较好好处在哪里又在(3.7.1)及()两式中,哪些量与基点有关哪些量与基点无关 转动瞬心在无穷远处,意味着什么 刚体做平面平行运动时,能否对转动瞬心应用动量矩定理写出它的动力学方程为什么 当圆柱体以匀加速度自斜面滚下时,为什么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不能求出圆柱体和斜面之间的反作用力此时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什么不列入是不是我们必须假定没有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圆柱体能不能滚 圆柱体沿斜面无滑动滚下时,它的线加速度与圆柱体的转动惯量有关,这是为什么但圆柱体沿斜面既滚且滑向下运动时,它的线加速度则与转动惯量无关这又是为什么 刚体做怎样的运动时,刚体内任一点的线速度才可以写为r ω?这时r 是不是等于该质点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为什么 刚体绕固定点转动时,r ω ?dt d 为什么叫转动加速度而不叫切向加速度又()r ωω??为什么叫向轴加速度而不叫向心加速度 在欧勒动力学方程中,既然坐标轴是固定在刚体上,随着刚体一起转动,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坐标系来研究刚体的运动 欧勒动力学方程中的第二项()21I I -y x ωω等是怎样产生的它的物理意义又是什么 第三章思考题解答 答:确定一质点在空间中得位置需要3个独立变量,只要确定了不共线三点的位置刚体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故须九个独立变量,但刚体不变形,此三点中人二点的连线长度不变,即有三个约束方程,所以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心理学基础练习题

心理学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单选题 ( )1、人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深入地了解人的心理活动,通常将个体心理现象分为___________两个方面。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C.性格和气质 D.性格和能力 ( )2、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___________来进行的。 A.细胞体 B.细胞核 C.树突 D.突触 ( )3、心理学家已初步探明,人类行为的一切动力都起源于___________。 A.情绪 B.动机 C.思维 D.需要 ()4、“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表现了注意的___________特征。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 D.转移 ()5、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称为___________。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诱导运动 D.自主运动 ()6、___________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反应的学习过程,是由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A.成熟势力说 B.行为主义观 C.精神分析论 D.相互作用论 ( )7、当学习程度为___________时,记忆的效果最好。 A.50% B.100% C.150% D.200% ( )8、人格心理学家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区分为___________。 A.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B.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C.稳定特质和不稳定特质 D.外倾特质和内倾特质 ( )9、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___________。 A.分析 B.比较 C.抽象 D.概括 ( )10、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内容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超限抑制 D.侧抑制 ( )11、“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___________。 A.紧张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 )12、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是___________。 A.斯坦福—比奈量表 B.比奈—西蒙量表 C.韦克斯勒量表 D.瑞文测验 ( )13、耶克斯—多德逊定律反映了___________之间的关系。 A.动机与需要 B.动机与生理 C.动机与目标 D.动机与行为效果 ( )14、_________气质的典型特点是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沉静。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 )15、既怕考试不及格又怕吃苦是___________冲突。 A.双趋 B.双避 C.趋避 D.多重趋避 ( )16、某5岁小孩在斯坦福—比奈量表智力测验中智商为120,他的智力年龄为___________。 A.5岁 B.6岁 C.7岁 D.8岁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教育目的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 A 教学目的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教学目标 2.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A 教育目的 B 教育任务 C 教育规律 D 教育原则 3.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 控制作用 B 制约作用 C 促进作用 D 指导意义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A 主要方法 B 重要方法 C 唯一方法 D 特殊方法 5.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 A 教育方针 B 教育目的 C 教学目标 D 培养目标 6.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 A 教育的性质 B 教育的任务 C 教育的内容 D 教育的规律 7.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 A 高水平的智力 B 实践能力 C 健康体魄 D 创新精神 8.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 A 实践能力的培养 B 思维能力的培养 C 想象能力的培养 D 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填空题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____ 。 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____ ,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____ 3.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____ 。 4. ____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____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6.教育目的是____ 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7.马克思主义关于____ 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8.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____ 相对而言的。 9.全面发展的人是____ 、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 10. ____ 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1.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____ 的教育。 12.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____ ,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13.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____ 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4.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____ 的教育。 15.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____ ,是一种精神状态。 三、简答题 1.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是通过哪些作用实现的? 2.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心理学基础试题

第三章感觉和知觉 、单选 1.B 2.C 3.C 4.D 5.C 1?学生看图片时,教师宜轻声讲解而不宜大声讲解这符合什么规律 (b ) A. 感觉对比 B.感觉相互作用 2?下面关于感觉阈限的说法正确的是 (e ) A. 是一种感觉能力 3. 窥一斑而见全豹,这说明知觉具有 (e )。 A. 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4. 放在水中 的筷子,看起来是弯的,但是我们仍然把它知觉为直的这属于知觉的 (d ) A. 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 常性 10. 所谓潜移默化”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单选 1. D 2. B 1.产生心理的器官是 (d ) A.心脏 B.血液 C.肝脏 D.脑 2.心理产生的源泉是 (b ) A.感觉器官 B.客观现实 C.主观经验 D.神经系统 二、多选 1. BCD 2. BCE 1.心理过程包括三个即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又相互渗透的过程,它们是 A.注意过程 B.认识过程 C.情感过程 D.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包括三个子系统,即 (bee ) A.情绪情感 B.个性倾向性 C.个性心理特征 D.需要与动机 (bed ) E.自我调控过程 E.自我调控 5.感知觉是(e )。 A.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 B.是特殊的认识过程 C.是心理活动的基础 D.不属于认识过程 1 .C 一、单项选择题 1 .人们对丁香花形状、色彩、气味等的记忆属于 A.情绪记忆 B.语词逻辑记忆 2 .考试中的判断题,选择题属于( 第四章记忆 2 . C 3 .B 4 .A 5.C 6 .A 7.B 8.A 9.D 10.A 11.B 12.B (e )。 C.形象记忆 D.运动记忆 e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3 .想起某次历险活动,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往往历历在目,这一记忆是 ( b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4 .学生学习生字时, 首先要反复读写, 这是记忆过程的 (a ) 。 A.识记 B.保持 C.再认 D.回忆 5.短时记忆的信息经过多次重复即转入 (e )。 A.感知形象记忆 B.瞬时记忆 C.长时记忆 D.情绪记忆 6.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规律是 a )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均衡发展 D.没有规律 7.短时记忆的数量是 (b )。 A. 5 ±2个组块 B. 7 ±2个组块 C. 9 ±2个组块 D.7+2 8.视觉后像是一种( a ) 记忆。 A.瞬时 B.短时 C.长时 D.运动 9.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d ) 记忆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 。 ) 。 13.C O D.知觉的理解性 D.恒常性 C. 知觉的整体性 B.跟感受性成正比 D. 一生不变的 C.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心理学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V 1. 下列哪项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a)A. 望梅止渴 B. 学说话 C. 学走路 D. 学穿衣 满分:1 分 2. “锣鼓听声,听话听音”是指(B)。A. 音色 B. 声调 C. 音频 D. 音量 满分:1 分 3. (C)最直接的表示就是接纳。A. 共情 B. 同情 C. 尊重 D. 真成 满分:1 分 4. (A)中最典型的理论是社会学习论与社会交换论。A. 认知学派 B. 精神分析学派 C. 符号相互作用学派 D. 行为主义学派 满分:1 分 5. 初中生可以利用(D)作为学习的工具。A. 语言 B. 动作 C. 文字 D. 抽象符号 满分:1 分 6. 以下对心理健康辅导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心理健康素质和能力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B. 心理健康辅导一般都是通过说服教育来实现 C.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具体的事件解说来提高认识 D. 心理健康可以通过一两个案例分析使人提高认识 满分:1 分 7.(C)是指只包含很低水平意识努力的意识状态A. 催眠 B. 睡眠 C. 白日梦 D. 记忆 满分:1 分 8. 下列不属于反抗心理原因的是(D)。A. 自我意识的高涨 B. 兴奋性过强 C. 独立意识 D.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满分:1 分 9. (B)是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付出努力的注意A. 有意注意 B. 无意注意 C. 有意前注意 D. 有意后注意 满分:1 分 10. “你对此感到伤心”是(D)会谈技术。A. 倾听 B. 开放性 C. 封闭性 D. 情感反应 满分:1 分 11. 下列属于特殊能力的是(D)A. 观察力 B. 记忆力

第三章习题和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三章习题和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对于指令XCHG BX, [BP+SI],如果指令执行前,(BX)=6F30H,(BP)=0200H,(SI)=0046H,(SS)=2F00H,(2F246H)=154H,(2F247H)=41 H,则执行指令后:(BX)=__4154H__,(2F246H)=___30H______,(2F247H)=___6FH____。 2、指令LOOPZ/LOOPE是结果_为零_且_相等发生转移的指令;而指令LOOPNZ/LOOPNE则是结果__不为零__且____不相等___发生转移的指令。 3、串操作指令规定源串在____数据_____段中,用__SI___来寻址源操作数;目的串在__附加__段中,用__DI__来寻址目的操作数。 4.、中断返回指令IRET后,从堆栈顺序弹出3个字分别送到___IP____、__CS_____、____标志寄存器FR____。 5、设(SS)=0FFA0H,(SP)=00B0H,(AX)=8057H,(BX)=0F79H,执行指令PUSH AX 后,(SP)=__00AEH________;若再执行指令: PUSH BX POP AX 后,(SP)=__00AEH________,(AX)=____0F79H________,(BX)=___0F79H_____。 6、设(SS)=2250H,(SP)=0140H,若在堆栈中存入5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22636H________,如果再从堆栈中取出3个数据,则栈顶的物理地址为_____2263CH____。 7、M OV AL, ‘A’指令的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为__立即寻址方式________。 8、指出下列指令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 (1).MOV AX, BLOCK[SI] 寄存器相对寻址方式 (2).MOV AX, [SI] 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 (3).MOV AX, [6000H] 直接寻址 (4).MOV AX, [BX+SI] 基址变址寻址 (5).MOV AX, BX 寄存器寻址 (6).MOV AX, 1500H 立即寻址 (7).MOV AX, 80[BX+DI] 相对基址变址 (8).MOV AX, [DI+60] 寄存器相对寻址 9、以CX寄存器内容为计数对象的指令有循环控制指令和串操作重复指令。

第四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CPU与I/O接口间的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2、CPU通过一个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信息 3、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_________,例如READY(就绪信号)表示输入设备已准备好信息,BUSY(忙信号)表示输出设备是否能接收数据。 答案:工作状态 4、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_________的信息。 答案:启动和停止 5、74LS244是一种__________输出的八缓冲器和线驱动器。 答案:三态 6、74LS245是一种三态输出的__________总线收发器。 答案:八 7、在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时,总线周期状态S2、Sl、S0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低电平 8、当LOCK为_______时,其它总线主控部件都不能占用总线。 答案:低电平 9、在DMA期间,LOCK端处于________。 答案:高阻状态 10、在T2、T3、Tw、T4状态时,S6为________,表示8088/8086当前连在总线上。 答案:低电平 11、CPU与内存及I/O装置间传送数据的硬件线路通道称为________。 答案:总线 12、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答案:存储器、I/O设备 13、各类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即片总线,例如8086/8088CPU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等即构成该芯片的__________。 答案:片总线 14、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___信号,使CPU插人一个TW状态。 答案:READY 15、片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_________总线等三组总线。 答案:控制 16、地址总线通常是_____总线,由CPU输出,8位微处理器有16条地址总线,16位微处理器有20条或更多。 答案:单向 17、总线通信协议主要是解决信息传输的开始和结束问题,是实现总线__________和信息传送的手段,常用的通信协议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两种。 答案:仲裁 18、8086/8088CP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答案:分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