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医文化与养生.第三讲:人为什么会生病.20100829

中医文化与养生.第三讲:人为什么会生病.20100829

中医文化与养生.第三讲:人为什么会生病.20100829
中医文化与养生.第三讲:人为什么会生病.20100829

中医文化与养生第三讲:人为什么会生病.20100829

节目导视:黄老之学在自然之道和天地之法揭示养生文化的奥秘,中华医术施针石之技显本草之奇,启迪健康生活的智慧。著名中医专家樊正伦做客《中华文明大讲堂》为您讲述《中

医文化与养生》敬请关注。中医中药是我们的先祖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不断积

累总结出的宝贵财富,为中化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

么中医治病到底有多神奇,面对各种疾病传统中医又是怎样的解释的呢?

主持人: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做客北京卫视,收看我们的《中华文明大讲堂》。

我是王旭东,今天我们继续要为大家来进行的呢是我们《黄帝内经》的奥

秘的这样一个系列讲座。

樊正伦:谢谢大家。

主持人:讲座正式开始之前,我要问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人为什么会生病?

樊正伦:一般的病我们从中医学的角度看,我们的祖

先把这个疾病大致分了三个原因。第一个叫

做“外因”,这个外因讲的是什么呢,就是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里边,他就逃脱不了春夏

秋冬的变化。比如春天应该是温暖的,夏天

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的,冬天是寒的。这种

气候的变化,中医把它做“风、寒、暑、湿、燥、火”。如果这种风寒暑湿

燥火,你和这个自然界的环境能够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的话,那么你就不

会得病。如果夏天非常热的时候,你天天要

在那冰窟窿里待着,反其道而行之,你违背

了这种自然规律的话,中医把这种人和自然

界的不和谐叫做“外因”。

第二个产生疾病的原因叫做“内因”。内

因是什么呢,“喜、怒、忧、思、悲、恐、惊”。

就是你“七情”的过度变化,会造成疾病。所以作为中医大夫看病的时候,

你来说你不舒服了,我要分析什么?我首先要分析您这个病是外因造成的,

还是内因造成的。外因叫做“外感”,内因叫做“内伤”。中医大夫看病先

不看细菌病毒,他首先得看您这个病,是外感病还是内伤病。这种外因和

内因所造成的疾病,这是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了。

另外中医还有一个病因,叫做“不内外因”。不内外因包括什么呢,一个是饮食。饮食这个问题呢,如果你饥饱无度,这是人为所造成的。这种

饥饱无度所造成的这种疾病,中医把它叫做“饮食内伤”。有的小孩有好吃

的就吃得特别撑,不好吃的就不吃。有的小女孩天天就吃菜不吃饭,她为

了减肥,这都属于饮食内伤。中医把它归纳为不内外因。什么叫不内外因

呢,就是你自己可以调节,但是你没有调节,这样的疾病中医叫“不内外

因”。

还有一种就是房事过度,就是说如果你的夫妻生活过度,那么也会造成疾病的发生,中医也把它放在不内外因的范畴内。还有一种就是金石所

伤了,什么地震了,房子塌了,车祸了等等,这都是属于金石所伤。所以

从中医角度看,后天的疾病不外乎就这么三个原因。

那么刚才一位同志提出了说细菌病毒是不是疾病的原因,细菌病毒是造成疾病,这是现代医学的一种观点。细菌病毒之所以能够在你这变成致

病的因子,是因为我们刚才说的那三个条件,给这个致病因子创造了条件。

致病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大自然给人使命的权利,同样也给细菌病毒生命

的权利,存在就是合理的。您不要希望把身上的所有的细菌病毒全去掉,

如果人类把所有的其它的细菌病毒全去掉的时候,人类也不会生存了,它

就是这么一个辨证的关系。

在正常的情况下,每一个人在他的生活起居中,离不开细菌也离不开病毒,这是现实的。但是这些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病毒不会给你造成

疾病的威胁。但是如果我们刚才说的那三个原因在你这有一个原因或者两

个原因的存在,应给细菌病毒创造了在你这发病的条件。所以我们应该说

现代医学更侧重研究的是致病的因子,比如你这溃疡了,西医得说您这是

什么细菌,什么病毒。中医看的是什么呢,他不看细菌病毒,他看你这是

红肿热痛,还是不红、不肿、不热、不痛,他把这个疾病分成了阴阳两类。

如果你是红肿热痛的话,就是这种红肿热痛的环境适合于这种致病因子的

发展。如果他用清热解毒凉血的办法,把这个环境撤掉了,这个细菌病毒

就不存在了,就没法发展了,疾病就好了,这就是中医治病和西医治病的

区别了。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用一句话,叫做“因缘相合则为果”。

“因”是什么,致病因子就是“因”,比如什么大肠杆菌,什么结核杆菌,

这些都是病因,包括SARS病毒,H1N1病毒,包括现在的手足口病的病毒,

这肯定是病因。那为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得病呢,因为你没有给它创造发展

的条件。如果你这给了它条件,对不起,它就从十个变成一百个,一百个

变成一千个,到一千个的时候它就危害你了。

对于细菌病毒,从我们传统文化的看法,我们更侧重的不是研究它是谁,是研究什么条件让它给我们带来了疾病,我想我们这么去看待疾病吧,

可能就便全面一些了。

主持人:我觉得养生实际上就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就是顺应大自然的规律,你要不顺应规律,肯定就会出现问题。

樊正伦:就是这个道理啊。其实我们有很多代谢性的疾病跟这个不内外因有关。其实包括我们现在的手足口病,现在大家经常都看到手足口病。手足口的产

生仍然和你体内的状态有直接的关系。

主持人:小孩得那种病的特多。

樊正伦:对呀,为什么呢。第一,小孩跟大人不一样。这

个手足口病从中医的角度看,它不仅仅是研究的

是什么病毒,它研究的是什么条件。你看吧,手

足口病的发病,一个是在嘴,一个是在手,一个

是在脚。脾主四肢肌肉,就是我们的脾胃的消化

功能,跟你四肢肌肉有关。“脾胃开窍于口”,所以手足口病的基本表现,

跟脾胃有密切的关系,这是第一。

第二他表现出的症状呢,高热,手上起泡,泡上是红的,而且会流水。

那么就是说他病位是脾,他的性质是什么,是湿和热。就是由于脾胃具有

了“湿”和“热”的这么一个客观环境,给了手足口病以发展的条件。于

是它从十个变成一千个的时候,它就会在相应的部位上产生这样的表现。

这时候小孩为什么容易得呢,因为小孩第一他不知饥饱,好吃的就猛吃,

不好吃的就不吃,小孩最容易形成脾胃的积滞。因为我们呢就一个孩子,

这奶奶给一口,妈妈给一口,爷爷给一口。这小孩本来他的脾胃功能就很

弱,如果在脾胃功能很弱的情况下,你给了他很多很多高蛋白、高脂肪的

东西,他根本就运化不了。这种运化不了,就必然形成一种内里湿热的状

态。他一旦内里形成了一种湿热的状态的时候,那么他的体温就迅速升高。

你看小孩一发烧,一下三十九度、四十度。因为小孩本来就是个纯阳之体,

所谓的纯阳之体就是他具有着勃勃的生机。所以他只要一得病就迅速容易

“从阳化热”,所以小孩最容易形成一种湿热内积的这么一种局面。

遇见这类的问题中医怎么办呢,不是把那个病毒消灭了,而是你把孩子脾胃里面的“湿”和“热”清掉了,那个病毒自然就没有了发展的条件

了。所以你要是注意您的孩子要大便特别臭,大便特别干,舌苔特别厚,

晚上睡觉老折腾,就是老不踏实,都表现出一种湿热淤滞于肠胃症状的时

候,你要迅速地把他肠胃的湿热清一清。这个时候别怕往下清热的药物,

因为你要是不清掉他的热,你这时候再给他吃好吃的,那好了,得病的几

率就更高了。

像这类情况的时候,你用一点什么呢,“王氏保赤丸”(王氏保赤丸,功能主治祛滞、健脾、祛痰,用于小儿乳滞疳积、痰厥惊风、喘咳痰鸣、乳食减少、

吐泻发热、大便秘结、四时感冒以及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等症;肠胃不清、痰食阻滞

者亦有疗效。性状本品为朱红色极小丸;气微,味微苦。主要成份大黄、黄连、干

姜、巴豆霜、川贝母、荸荠粉、天南星、朱砂。从制剂组成上来讲,各味药物的作用

如下:1.大黄:味苦,性寒,主要功效为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

因其苦寒,易伤胃气,脾胃虚弱者慎用;2.干姜:味辛,性热,主要功效为温中散寒、

回阳通脉、燥湿消痰,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忌服;3.巴豆:辛,热,有大毒,主要

功效为泻寒积、通关窍、逐痰、行水、杀虫,无寒实积滞、体虚及孕妇忌用;4.黄连:

味苦,性寒,清热燥湿,本品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因其

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5.朱砂:味甘,性微寒,有毒,主要功效为清心镇惊,

安神解毒,本品含有重金属汞,有毒,不宜大量久服;6.天南星:味苦、辛,性温,

有毒,主要功效为温燥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适于风痰诸证及顽痰咳喘,但本

品为温燥性烈之品。7.川贝:味甘,性凉,主要功效为清热润肺,因其清润恋邪,感

冒初期不适合使用;8.荸荠:味甘,性寒,主要功效为清热生津,利尿通便,本品无

毒,为保健食品。注意:纵观本方,除了川贝和荸荠,均为大寒大热或有毒之品,虽

然药味之间可以相互制约,但实不应是日常随便使用的保健之品。笔者的经验是:临

床上对于体质比较好,存在饮食积滞、痰热内盛小儿,用后可有明显效果,但是对于

脾胃虚弱,虚实夹杂的小儿,大多用后效果不明显,特别是用量不合适,用药后腹痛

不适的不在少数。因此,另外无论何种体质,无论用药后是否有效,均不宜常用久用,

家长朋友们切记!)

“王氏保赤丸”呢是我们原来著名的一位老中医,王绵之老师的祖父创立的一个方子。它特别小,就像我们小时候的“六神丸”那么小。一丁

点,一小瓶里面有那么几十粒,几岁吃几粒,都有。半岁吃几粒,一岁吃

几粒。你呢,就得两件事,第一个,每天的天气预报必须看,在他十岁以

前。

主持人:噢,天气预报必须看。

樊正伦:那当然了。

主持人:为什么呢?

樊正伦:因为小孩不知道衣服的加减和多少。第二件事,只要他大便完了就叫他爸。

如果大便特别干,或者大便特别粘稠,或者味道特别臭,这时候就是你使

用王氏保赤丸止症的时候了。

主持人:王氏保赤丸大人能吃吗?

樊正伦:可以呀,但是呢,因为它那个颗粒特别小,小孩你喂别的药特别难喂。那颗粒就像六神丸似的,那个颗粒特别小,您弄点水他就吃进去了,不行您给他

和粥里,他也喝了。

主持人:好方便,来给樊教授鼓鼓掌。当判断一个人是否

生病的时候,有“望闻问切”之说。这个我就特

别感兴趣,中医到底怎么就一摸手腕一号脉,就

能知道你生了什么病,有什么问题,就为什么会

这么神奇?

樊正伦:中医的辨证论治不奇怪也不复杂。中医说“望而知之谓之神”、“切而知之谓之巧”。就是一个高明的医生,最高明的医生“望而知之谓之神”,你看有好

多老中医大夫,说这老中医大夫特神,我一进去他就知道我什么病。就是因

为他看的病人太多了,这一类的病人进来,只要你走到这,他大致已经看出

了你的状态了,这是“望而知之”。

主持人:共性。

樊正伦:对,有共性了。这个其实一点不奇怪,我跟大家讲一讲,您说咱们夏天是不是总买西瓜去,您说您买西瓜,您买西瓜干嘛呢,对西瓜“望闻问切”。您

想,您首先得看那西瓜长什么样,对不对。是蔫的,还是长得特别光溜儿啊,

它有神没神。您得把那西瓜拿出来,拍一拍,听一听,干嘛呢,对西瓜“望

闻问切”。因为你想不通过卖西瓜的脏刀把它切开,你又想买个好西瓜,怎

么办,就得通过“望闻问切”,对吧。否则就没有办法了,而这个过程实质

上就是中医在看病时候的一个过程。你要去找大夫的时候,你首先要向大夫

去叙述你的主症。什么叫主症,我发烧了,我头疼了,我恶心了,我头晕了,

我呕吐了,我睡不着觉了,这些都是我们临床中所看到的自己感觉到的病症。

咱们就以头疼为例,你说我头疼了,那么你去找我去看的时候,我要问你什么呢?我首先问你,您是一直头疼啊,还是偶尔头疼,而且你这个头疼

呢,是除去头疼以外有没有发热、怕冷、全身的感觉。那么为什么要问这些,

这是要做一个分析,就是你这个头疼,是由于异常气候变化所造成的,还是

由于你内里的内伤所造成的。中医在看病的时候,首先得分清楚“外感”和

“内伤”,就是我们研究病因的时候,您是外因还是内因,对吧。如果你说

我一直不头疼,就是最近啊不行,流鼻涕,身上怕冷,这时候出现的头疼。

那么我们大夫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得想到,这个病可能跟气候的环境

和条件,你和自然界的气候环境条件不和谐了所造成的,这时候我们中医把

它叫做“外感病”。那么简单分完“外感病”还不行,我还得问您,您这头

疼是哪疼,您是前额疼啊,还是两边疼啊,是后脑勺疼啊,还是脑瓜顶疼。

为什么要问呢,因为按照中医的经络学说,前额疼跟脾胃有关,两边疼跟肝

胆有关,后脑勺疼跟“太阳经”有关,颠顶疼(脑瓜顶)跟肝经有关。当您

头痛的部位告诉我以后,我就知道你这个病,是在肝上呢,是在脾胃上呢,

是在“阳明经”上,在“少阳经”上,在“太阳经”上,这样就给我的辨证

论治提供了一个依据。所以医生在问你的过程中就在进行着充分的思考,所

以你不要把中医看得非常神秘。

同样,如果说我以前不头疼,突然间头疼了,又没有任何其它的什么流鼻涕,怕冷、发热,您就是昨天跟您老公刚吵完架,嘴里也苦,头也疼,不

想吃东西。那么这种头痛,显然不是外感性的头痛,内是内伤性的头痛。那

是由于肝火太旺了,肝火上延所造成的头痛。那么这时候中医就不是用解表

的办法去解决问题了,就要清理肝热了。所以中医在诊断疾病的过程里边,

这个过程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过程。中医看病说从症入手,为什么要从症入

手呢,因为你去找我看病的时候,你首先要叙述的就是你哪最不舒服,对吧。

你哪最不舒服你告诉我了,我从你这个不舒服的地方切入,通过中医的综合

分析,找出你病根在哪。刚才有人说了得病就是“阴阳不调”,对,治病必

求其本,本者本于阴阳。那就是说从中医最后进行分析的结果,要看出你的

阴阳不调,到底是哪不调了,这是中医治病非常核心的理念。

有很多患者去找大夫,我说您哪不舒服’,我不告诉你,你号号脉吧。

可不可以呢,也可以。但是我告诉大家,望闻问切的四诊,在中医中是密不

可分的,不可缺少的。作为中医大夫,我坐在这,您进行看病,我从你进门

开始一直走到我这到坐的那个过程里边,我一直在观察着你的神色,你的神

态、你的气色,望的就是“神”。“望闻问切”,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你所

表现出的什么样的状态。在和你的交谈中听你说话的声音,我用耳朵在听你

的声音,是高亢的,是低下的,是沙哑的,我再进行分析,问诊是中医必不

可缺的。因为问诊,你跟你先生吵架了,你跟你老公吵架了我能知道吗,你

必须得告诉我。当然了,我号完脉以后,我可能会得出你的这个肝气太旺了

(的情况)。那我也得问问你,你是跟邻居吵架了还是跟你老公吵架了,对

不对,问诊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最后一部分就是“号脉”了,所以我希望我们每一个人去找中医大夫看病的时候,你一定要把你最痛苦的地方告诉他,你最痛苦的地方也是中医在

辨证中最主要的依据。他要从这个地方入手,看出您五脏六腑到底哪不好了。

您是跟自然界不协调了,还是你自己内里的状态不协调了。

主持人:我对那个号脉特别感兴趣,那个脉象都是怎么来表述的呢?

樊正伦:这个中医和西医不太一样。您要是把这仨西瓜拿来,要一个很有经验的老瓜农,那是生的,那是娄的,那是熟的,为什么?因为他长期对西瓜的观察,

已经做到了“望而知之谓之神”了。您不行,您还得拍呢,“拍”,其实就是

中医的“号脉”了。在望闻问切的四步里边,“切脉”是最后一步,叫做“神

圣工巧”,这个“巧”,技巧的巧,号脉是一种技巧。

那么刚才你问到号脉的问题,中医讲号脉,比如说我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病人。说大夫我也没什么特别不舒服的,就是我听完您讲座我觉得挺好的,

我想看看我有病没病,这样的患者也不少。因为现代人越来越注意健康了,

那么这时候他说不准他自己有什么感觉,那么大夫要通过号脉(来判别“病

症”)。因为他没有主症,那么大夫要看看他,也得问问他,比如您吃饭好不

好啊,大便好不好啊,睡眠好不好啊。他告诉都没事,在这种情况下大夫要

通过号脉了。

这个号脉是一个什么过程,大家不要把号脉看得那么复杂。有人说我不敢找中医大夫去,这一号脉就肯定有病,

对不对。说我不号脉还没病,一号脉就肯

定有病,其实是个误区。

我告诉大家,中医号脉有三点是必须

注意的。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你脉象和

四季和春夏秋冬是不是一致。在春夏秋冬

的四季里边,每一个人的脉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春天的时候,如果用中医的话讲,叫做“春弦、夏钩、秋浮、冬沉”,

也叫做“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那么“春弦”就是说我们正常人在春天的时候,

从立春开始到初夏的这一阶段里边他的脉象,正常

的脉象应该带有一种“弦象”。什么叫“弦象”呢,

就是我手按在你的脉上的时候,有一种按在琴弦上

的感觉,就是这么一种感觉。为什么呢,因为道理

在这儿,人和自然界是个统一的整体。在春天的时候,人的气血是从里边向

外走,这是一个基本的过程。就像我们外面的落叶树,春天的时候它的营养

已经开始从里边往外走,但是外面的环境和条件是闭合的。因为冬天的时候

毛孔是闭合的,这个时候,春天的时候,当你气血开始向外走的时候,外面

并没有完全给它创造好条件,所以他的气血从里边向外走的时候,就必然受

到一种阻力,这种阻力就是“弦脉”。为什么呢,你可以看看,咱们这种树

春天的时候不是一下就长叶,它要先出一个小芽。那个“芽”是什么,你按

在那芽上它有一个尖,人的弦脉就是这个“尖”的感觉。那个(树芽)是个

尖,这(人的脉)是一条线,这条线有一个波峰的感觉,这就是“弦脉”。

如果正常的人你春天的时候,脉象多少带有弦象的时候,说明你的这种脉象

和春天的季节是相符的。

主持人:“弦脉”那就相当于压在一根琴弦上面,是吧?

樊正伦:对,就是你按在上面时候它有一种按在琴弦上的

那种绷紧的感觉。因为里面的气要出来,外边的

气还没给它准备好条件,所以它有一个按在琴弦

上的感觉。

到夏天了,人的气血全到外面来了,这时候

里面的气血不足了,而外面的气血非常充盈,所以这时候你的脉应该是洪大

的。就像那洪水似的,它有很大的一种波峰,这时候的脉象中医叫做“洪大”。主持人:咚、咚、咚。

樊正伦:对,他的脉搏……,如果你夏天号脉的时候,你轻轻一搭就感觉到一种很强的一种脉搏的冲击的话,这叫做“洪脉”。洪脉的

出现是说明你的气血跟季节是一样的。这时候你

看所有的植物它的营养都在外面,根部没什么营

养了。根部营养全在外面,这时候人和自然界是

统一的,所以人就会出现洪脉。

到秋天的时候,我们刚才看到了“浮脉”,“浮

脉”也叫“毛脉”。什么叫“浮脉”呢,就是我轻轻按上的时候,能感觉到

脉搏的存在,但是我重一下手,往下一按,没了,空了。这种脉就像按在

水上的木头似的,浮在水面上有感觉,往下一按没感觉了。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你知道一入秋,人的气血就开始从外面向里

面收了,外面尽管还有夏天那种洪大的脉搏的外

形存在,但是里面的力量已经不足了。所以你稍

微一按劲,没了,因为气血这时候已经开始往里

面收了。

到了冬天,正常的脉象不应该是浮的,是重

按下去,按到筋骨的时候,能感觉这个脉搏非常

充盈,因为这时候你所有的营养都到里面去了,而外面相对的不足了。就像冬天的时候树叶没了,营养都到根部一样。

这四种脉象的存在,中医叫做正常脉象。如果我给你一号脉,本来夏天你应该是洪大的脉,现在我怎么按都按不着,得使劲按,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你的阳气很弱了。你在夏天应该生发的时候你都生发不起来,这时候就是病脉了。如果当其“时”没有这个脉,春天脉应该是“弦”的,它变成“浮”的了,夏天的脉应该是洪大的,它变成沉的了,在这个时令中而不出现这样的脉象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医大夫,心里就该掂量一下了。你想夏天气血应该出来的时候,他都出不来,那等到冬天气血不出来的时候,他是什么样呢。所以中医在看病的过程中,他的号脉,实际上号的是这么一种状态,这个状态是和四时密切相关的。这是没有病的人去找我看病,我要首先看到的……,他什么症状都没有,你要有症状我就给你分析了,你没有症状,那么这时候我首先要看到的就是你这个脉象,现在我号的脉和四时之间和四季之间是不是同步。如果是同步,有病也不重,如果你不同步了,那么就要找到你相应的问题所在。

第二个特点我告诉大家,就是中医讲人要有胃气。什么叫胃气,就是脾胃的胃,就说一个人身体好不好,首先要看他能不能吃东西,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如果这个人说病得挺厉害的,但是我吃东西还行,这时候中医就比较好治疗。为什么呢,因为你想吧,他能够吃进东西,脾胃是干嘛的,是气血生化的源泉。如果你还能吃进东西,那么就是说你整个气血的运化还能够产生你的精气神。如果你要是不能吃东西了,什么都不能吃了,五谷杂粮都不能吃了,药进去都没有用。所以中医特别注重胃气的有无,就是有没有胃气,这个胃是脾胃的胃。胃气实质上是中医对于整个消化吸收功能一个总体概括。这种胃气在脉象上的表现,就是它非常和缓,就是你按到那个脉上,它来去很均匀,很和缓,不是一会儿大,一会儿小,一会儿紧,一会儿慢。而是每一次,咚……咚……咚……,它非常和缓。这种和缓的状态,一呼一吸,就是我大夫的一呼一吸,你那的脉搏是四下到五下,这就表示既不快也不慢,而且来去很均匀,中医叫有“胃气”。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我刚才讲了,假设你春天有弦脉的感觉,但是呢,这种弦脉只是一种感觉,这种弦脉

中仍然带有一种柔和之气。如果您就是那

弦脉了,按上去像按在刀背上的感觉,那

可就不一定是好现象了,没有胃气了。这

时候你所表现出来的中医叫做“真脏脉”,

无胃气就要死了,所以中医的第二点要特

别注意脉搏的这种和缓与不和缓。

第三个叫“脉贵有根”。什么叫“有

根”呢,大家看看我们的手指头,每一个

人的手呢,“寸、关、尺”。什么叫“寸、

关、尺”呢,掌后高骨,知道吧,就是这

儿。手掌后边有一块高高的骨头,这个

部位所挨的这个脉,这个掌后高骨上的这个脉搏叫做“关脉”。从“关”的这个高骨到你这个手的鱼际,这不是鱼际吗,这块肉叫鱼际(大鱼际)。从这个高骨到鱼际中医叫做一寸,这一寸就是你的大拇指的这么一个横断面,

“关脉”鱼际(大鱼际)

从这个高骨到你的鱼际是一寸,从你的高骨

到你的尺泽(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

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

即是此穴(或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桡侧凹陷处)。

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

“上尺泽穴”。)是一尺,所以掌后高骨定名为

“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大夫给你号脉的时

候,他手下的第一个指头,就是你的高骨。

就是你这个定名为“关”,“关”是什么呢,

“寸”和“尺”交汇的地方。这三个手指头

的分布,就在寸关尺的三部上。

这寸关尺的三部号的是什么,左手号的

是“心、肝、肾”,这三个脏器,在左手的

“寸关尺”三部上。右手的“寸关尺”号的是“肺、脾胃和命门”,命门也

是肾的一部分。左手是肾阴,右手是肾阳。所以中医这六个指头在那号脉的

时候,他是在脉搏的不同的波动中去感觉你的身体内在的状态,这是中医号

脉非常注意的。

我们刚才说脉贵有根,什么叫“有根”呢,就是你两手的尺部,中医非常注重人的肾气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如果你这个脉搏里边你的两个尺

脉非常有力,两个尺脉都还基本上状态很好,那么尽管你这个病很重,根还

活着呢,你还有缓。如果你要是别的脉都很好,就是那尺脉怎么按也按不着

了,那就是树枝还活着呢,根已死了,那么也说明你的病重了。

这刚才我说的,脉搏和四季的关系,脉搏和胃气的关系,脉搏和肾气的关系,这是中医在衡量一个人有病没病的时候,用号脉的办法去判断疾病、

认识疾病的一个基本方法。

主持人:所以说这个中医总是非常系统的,包括号脉也是系统的、整体的。

樊正伦:他这个号脉的整个过程我告诉大家,中医一点也不神秘,好的中医大夫就是他能够通过他的三个手指头对你的脉搏的分析……,这种分析跟季节有关,

跟胃气有关,跟你的肾气有关,他根据这些东西来判断你的身体是好还是不

好。不是说谁来了……,只有那骗子才是为了骗钱,你只要来了一搭手就告

诉你有病。其实真正的好大夫,你六脉都很平和,吃五谷杂粮就行了,吃什

么药啊,对吧,所以中医不神秘。

主持人:我再问您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平常总是小病小灾特别多,比如一个人很容

易感冒,然后他就不会生大病。有的人你看平时特别健康,什么事都没有,

可一旦生病了,可能就十多天爬不起来,这是为什么呢,有道理吗?

樊正伦:有道理,因为呢我们的疾病不是仪器查出来的,是病人感觉到的,对吧。所以病人感觉到的,比如有的人他生下来以后,他就比较弱,很少的时候不是

感冒就是咳嗽。所以在他得病的过程中,他对疾病的感觉更敏感,对疾病的

认识就比那些身体比较好的人更注意,就是人稍微不舒服他马上就有一种感

觉,而且会引起他的重视。因为你很小的时候如果身体不好的话,你爸爸妈

妈肯定特注意你,你注意着别着凉,多穿点衣服。他会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

一种意识,这种意识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所以在这个逐渐的过程

中,他积累了相当多的对疾病、对药物的知识,这个知识的积累在人的一生

中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久病成医”。您看那久病的,他老

疼的,老关节疼的,老咳嗽的,老喘的,他都知道我这个季节该吃点什么,

那季节该吃点什么,我什么时候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这就是实践经验在告

诉着他。

而我们身体相对好的人,相对好,那么他其实已经有了不好的感觉,但是并不引起他的重视,他觉得没什么。比如说胳膊疼,一般的胳膊疼我们说

受风了,受凉了,你说肩膀不行了,肩膀疼了。肩膀疼了你用一点伤湿止疼

膏,用一点咱们那个舒经活血的药。如果很快就缓解下来了,这个问题就不

大,说明你的认识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怎么贴它也不好,而且这个疼痛在

逐渐的加重,一般我们的风湿性疼痛是在外面疼,里面不疼。如果你从里面

这条经络出现疼痛,你还当是这个风寒湿所造成的胳膊疼,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里边这个经络出现的疼痛,它常常跟你的脏器直接有关,它很有可能是

心绞痛的一种表现。而这时候我们有很多人呢根本不觉得,不就是胳膊疼点

吗,贴点伤湿止疼膏吧,结果突然间不行了。为什么,因为它这时候疼痛是

心绞疼的内在表现,但是并没有引起他的重视。并不是说身体一向很好的人

就一定会突然间得大病,而是告诉我们不论你身体好还是身体不好的时候,

当你现出异常的感觉的时候,就及时要找好的医生帮你加以判断。

人不完全靠指标活着,首先要凭感觉活着。就是当你觉得哪有一点不舒服的时候,而这种不舒服又不能够通过你自我的调整把它改变的时候你一定

要找医生,你才能够防患于未然,不至于把这个小病做大。我们现在可能有

的人说,我今天拉了稀没事儿。时间长了,他长期的腹泻,长期的慢性腹泻,

逐渐出现便血,结果再一查的时候,好,直肠癌。如果他当时早期大便不规

律,时干时稀,大便溏泻的时候,他要及时地加以调整的话,那么直肠癌的

发病率是很低很低的,所以我希望大家自己要重视自己的生命,那些经常得

病的人为什么能够长寿,就是因为他对他自己特别小心,

男同志过了四十岁,女同志过了三十五岁,就要开始自己注意了,因为这时候你的身体状态已经从顶峰向下走

了,走下坡路了,这时候就要开始注意

了。我想如果我们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

的话,我们的得病几率和得重病的几率

就大大的降低了。

按照中医角度讲,五脏和人的外在

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告诉大家,心主脉,

就跟我们的脉搏有直接的关系。肺主皮

毛,比如说皮疹,什么皮肤上的疾病,跟肺有直接的关系。脾主肉,就是你

这个胖和瘦跟消化功能有直接的关系,跟脾有直接的关系。肝主筋,就是你

手这个筋的筋膜跟肝有直接的关系。肾主骨。就是心肝脾肺肾跟什么呢,跟

心和脉,肝和筋,脾和肉,肺和皮毛,肾和骨,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主持人:那抽筋就是肝有问题了?

樊正伦:很多人为什么会抽筋,我告诉大家,老年人他最重要的变化,跟年轻人比起来他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他的肝和肾都不足了,肾精不足,肝血不足了,肝

肾两脏的不足,是造成他抽筋的重要原因。小孩、年轻的时候,那牙口都好

着呢,吃嘛嘛香,铁蚕豆都敢吃。您看那过了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太太,好多

人的牙都不好了,为什么?因为他的的肾气弱了,肾主骨生髓,牙齿是骨头

多余的部分。当你骨髓非常充盈的时候,你的牙齿就很好,当你的岁数大了,

肾气不足了,牙齿自然就不好了。所以你看那些老年人,动不动牙齿就不能

吃东西了,因为肾和骨有直接的关系。

而肝和筋有直接的关系。老年人由于他的肝阴不足了,就是肝血不足了,肝血不足以后,它就不能够濡养他的筋脉。所以老年人呢,你看老年人,一

个,肝是藏血之脏,如果肝血非常足的话,他的筋就得到了足够的濡养,他

就不会轻易地出现我们说的经输不利的这种症状。

另外老年人为什么晚上睡觉睡得少了,因为

肝血不足了,阳气老回不去,回不去他就睡不着。

好不容易回去了,到半夜十一点,一点那肝气一

旺的时候把他一托他又醒了。所以这个从中医角

度看,跟肝阴不足有直接的关系。所以我建议这

样的老年人呢,你们应该多吃一点什么呢,“杞

菊地黄丸”(见第五讲:四季养生(上)第9页,“地黄丸”系列)。枸杞的“杞”,

菊花的“菊”,“杞菊地黄丸”,效果会比较好。

如果您说我这腿经常抽筋,那个太慢,我

告诉您,就两味药,杭白芍、灸甘草。三十克

白芍,你用十五克甘草煮水,您连着吃几天,

他肯定不抽筋了。就这么两味药,药店就有卖

的。白芍和甘草合在一起,它有酸甘化阴的作

用,它有养肝阴的作用,它可以明显的改善你

的抽筋。

主持人:好,观众朋友,大家都听得非常的认真,樊教授用特别深入浅出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黄帝内经》当中关于人为什么会

生病,生了病我们怎么治疗的一些最基本的

道理。那么实际上这些最基本的道理,还要

在大家的生活当中,您再慢慢的,细细的品

味。在今天节目的最后我想请樊教授帮我们

解释一句话,这也是《黄帝内经》当中所讲

到的一个人不生病的要诀,叫做“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是一个要诀。樊正伦:这可以说是中医养生的秘诀,这几句话是《黄帝内经》第一篇中非常重要的几句话。头两句话““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就是对于外因来讲,我们刚才

讲“风寒暑湿燥火”异常的气候,比如说春天应该暖和的时候,刮的是那种

西北风,冬天应该刮西北风的时候,你刮东南风这就是“虚邪贼风”。遇见

这种情况的时候,你要及时地回避它,避免你和外界的不协调所造成的疾病。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是讲的我们刚才说的七情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

都不可过度,如果你这个过度以后,就会使得你真气的运行产生逆乱,或淤

滞或逆乱。如果你在外因和内因的两个方面都做到了,那么既不能耗你的精,

也不耗你的神,你的精和神都可以保护你这个生命的个体,那个疾病就找不

着你了,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这个,好吗。

主持人:好,谢谢樊教授,非常感谢樊教授对《黄帝内经》当中这个要诀给大家做了解释,咱们再记忆一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

神内守,病安从来”。好,听了这一讲我们也祝愿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可

以分清导致人生病的“外因”、“内因”、和“不内外因”,从而让自己拥有一

个健康的生活。好,谢谢大家收看,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

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 养生是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学会了疗养身体,人们才能够更好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当然也不会患上一些不该得的疾病,当然在养生之前,我们还应该搞清楚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也更加方便一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养生的特点是什么呢?希望大家重视。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校选课论文)

河南大学 本科课程论文 院系:外语学院 专业:英语非师范 姓名:王震 学号:2009170055 课程: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任课教师:王子华 01/01/2011

摘要:中医药文化是优秀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人民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医药文化。这不仅有益于我们自身,还可以使我们身边的人受益。本文将从中医药的发展、养生学的发展、饮食养生、药膳养生、情志养生和药酒养生来进行论述。 关键字:中医药、养生学、饮食养生、药膳养生、情志养生、药酒养生、发展 正文: 中医药的发展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1]。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正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西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明清以后,??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中药最重要的著作。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鸦片战争以后,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但中医在中国仍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相较于传统中医,现代中医的革新发明,值得加以关注的包括:小针刀,传统药物注射制剂,科学中药等。 在国际上,针灸[2]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在现今世界的医疗体系中,中医学被归类为替代医学(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CAM)中的一支而受到重视。世界卫

中医养生与健康学习资料

中医养生与健康 1.举例说明自然界中阴阳是怎样划分?说说阴阳偏盛与阴阳偏衰的 表现? 答:(1)事物和现象的阴阳属性是根据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现象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的性质、动态、位置、发展趋势等因素来划分的。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阳: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 阳;而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抑制的一方都属于阴 例如: 天地(《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阴阳和而万物得。”孔颖达疏:“和,犹合也,得谓各得其所也,若礼乐由于天地,天地与之和合则万物得其所也。) 日月(唐杜甫《阁夜》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宋苏辙《冬至日》诗:“阴阳升降自相催,齿发谁教老不回) 山丘的北面和南面(《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 特指北河星以北和南河星以南。(《史记·天官书》:“行南北河,以阴阳言,旱水兵丧。”张守节正义:“南河三星,北河三星,若月行北河以阴,则水、兵;南河以阳,则

旱、丧也。”) 寒暑。(《楚辞·九辩》:“四时递来而卒岁兮,阴阳不可与俪偕。”王逸注:“寒往暑来,难追逐也。”唐柳宗元《天说》:“寒而暑者,世谓之阴阳。) 春夏和秋冬。(《文选·古诗<驱车上东门>》:“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李善注:“《神农本草》曰:‘春夏为阳,秋冬为阴。’) 男女(宋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阴阳》:“《春秋内事》曰:‘伏羲氏定天地,分阴阳。’”明归有光《贞女论》:“阴阳配偶,天地之大义也。”明程羽文《鸳鸯牒》:“不知世人阴阳之契,有缱绻司总统,其长官号氤氲大使,冥数当合者,须鸳鸯牒下) 人间和阴间(唐晅妻张氏《答夫诗》之一:“阴阳徒自隔,聚散两难心。”题解:“晋昌唐晅,娶姑女张氏,颇有令德。开元十八年,晅入洛,妻卒于卫南庄。后数岁,得归,追感陈迹,赋诗悲吟,忽见张氏前来……晅以诗赠张氏,氏亦裂带题诗以答(2)阴阳偏盛是指阴或阳的一方偏亢过盛,对另一方制约太过所导致的病理变化。包括: 阳胜则热(阳邪作用下,机体呈现出机能亢奋,产热过剩的阳偏盛病机,临 床表现为一系列实热征象的病证); 阳胜则阴病(阳胜病理变化对阴的制约过度,从而使阴呈现功能减弱的病理 状态,此即“阳长阴消”的过程。多表现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阳热太盛,伤耗 阴液,则会引起阴液相对不足,津液亏耗的病证); 阴胜则寒(感受阴邪,体内机能阻滞或障碍,呈现出阴偏盛的病机,临床表 现为一系列实寒征象的病证);

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

中医养生文化的特点 一、中国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远古时代是养 生文化的萌芽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是中医养生文化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日渐衰落下去,封建社会逐渐建立、巩固。文化领域出现了“诸子峰起,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九流十家”等学术流派,中国古哲学开始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影响着自然科学及其它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中医养生文化就是在这种文化背景中形成,它深深地打上了古文化的烙印,试从以下几点分析: 1.中国古哲学对中医养生文化起了奠基作用。《周易》中的阴阳观,《洪范》中的五行学说,庄子学说中的精气理论,一方面奠定了中医养生理论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又直接构成了中医养生的理论和概念。如肾阴、肾阳、脾气、肝火等。阴阳五行学说的引入,构建了中国特色的养生理论框架,把自然、社会、人的一切统统纳入这个结构之中,充分运用发挥古哲们的思辨能力,在当时实证精神缺乏的背景下,思辨方法就成了医学家们归纳总结零散材料的唯一方法。直观的经验只能代代简单重复相传,而理性的认识可以扩大、提高、不断丰富。中医文化引入阴阳五行学说后,就开始超越经验直观,跨入理性思维的殿堂,不断产生、丰富着中国医学的内涵,沿着这条道路不断扩张、包容、吸收、发展,也使得中医养生理论具有了哲理化的特征。 2.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起了主导作用。道家泛指以老庄学说为中心的哲学流派以及后世的道教而言。代表作是《道德经》,其学术思想基础是属于自然主义的哲学。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达到祛病延年的目的,许多道士同时又是名医药学家、养生家,道家思想对养生文化有重大影响。首先,道家提出的精、气、神等基本概念为中医养生文化所接受。道家认为精气是构成万物的要素,万物的生成与毁灭都是由于“气”的凝聚或消散的缘故。中医的典籍《内经》中提出人生有三宝:精、气、神是也。采用了道家的这些概念,中医气功学更把精气神作为重要的理论来指导练功。其次,道家的重要思想为中医养生文化吸收。道家非常崇尚自然,提倡“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要人的思想安静、清闲、少欲、使神志健全,精神内守。再次,是道家修炼的一些具体方法也为中医养生文化所采用。道士们的炼丹术对中医药养生的发展丰富作了很大贡献。尤其道家创立的崇尚自然、顺乎自然的气功养生法,对中医养生文化贡献巨大。由此可见,道家文化对中医养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以至有人认为是道家开创了养生文化。 3.儒家文化促进和丰富了中医养生文化。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我国的官学,其主要特征是以“求善”为目标的“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对养生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第一,儒家注意心理调整。《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西汉董仲舒认为“欲恶度礼,动静顺性,喜怒正于中,忧惧反之正。”“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医学养生文化中这些思想也很明显,《内经》:“智者之养生也……和喜怒而安居处”,“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也”。《养生延命录》云:“能中和者必久寿。”第二,主张从伦理道德的修养来养性长寿。儒家要求人们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履践作为自我人生完善的目的。并把这种养性观溶入中医养生文化之中。高尚圣洁的伦理观既是人们自我人格完善的RY高温导热油泵途径,也是养生的重要方法。孔子提出”仁者寿“,大仁者必长寿,认为”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具有仁德者方可通向长寿之路。因此养身在养心,养心在养性,养性才能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就能真正延年益寿。 二、中医养生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与中医论文

对传统文化与中医的认识 选通识课时看见一门课的名称叫’传统文化与中医’,心想:中医是给人看病的,望闻问切, 开方抓药,这和传统文化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带着这个疑问选了这个课, 学完了一学期,在武老师生动形象的解释引导下,对于这个疑问有了一个大致的答案,但还是感觉这个论题实在是太大了,自己只能领悟到皮毛,仅就他们俩之间的关系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什么是中医?这很难用一个科学标准的概念去简单概括。班固在枟汉书·艺文志枠中提到“方技者,皆生生之具”。这和现代医学的定义是不一样的,所谓“方技”,指的就是中医;所谓“生生之具”,指“使生命长生的工具”。中医到底指什么?其实指的就是:医学是一门技术,是使生命能够长生的工具。中医经典之首枟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枠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唐代医家孙思邈枟千金要方枠云:“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等,都是以人为本,把人的生命价值视为医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维护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医生的神圣职责。中国传统医学实际上强调的是要生命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一.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特征 1.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括:“自强不息的阳刚精神,厚德载物的阴柔精神,中正和谐的中和精神。”“自强不息”一词出自枟周易·乾卦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

是说天的运行刚强劲健,永不停息,君子应效法天的运行要不停地发愤图强,积极进取,刚健有为。“厚德载物”一词出自枟周易·坤卦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为地,大地深广而厚实,无私地承载万物,滋养万物,具有宽厚、包容、博大、担当的品德,君子应效法大地厚实和顺的美德而载育万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两大精神是相互融合的,宋代哲学家张载说:“察天行以自强,察地势以厚德”,自强以法天,厚德以法地。枟老子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强厚德以法天地之道,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中正和谐的精神。 2.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是整体性:传统文化把宇宙看成是一个天人合一的和谐整体,人、自然、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即天地人三才一体的整体意识。人文性:传统文化特别重视人的伦理道德,重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勤俭仁爱、敬老扶幼等传统美德。承传性:传统文化重视传统的继承,认为继承是延续和创新的前提,在学术上讲究“道统”、“师承”,这种承传性的特征,使中华民族丰富而悠久的文化传统从古到今一脉相承,表现出鲜明的统一性和连续性。总之传统文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强调人伦和谐;在人本身强调身心和谐。整体性、人文性和传承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 中医的基本精神及文化特征

中医养生与保健

中医养生与保健 保健就是每个人健康的前提,它关系着人类的发展,国家的进步,世界的与平,社会的未来,家庭的幸福。特别就是人到中年,如日中天,正就是人生的辉煌时节;而人至老年,仍就是夕阳无限好,余霞映满天的时候。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全社会关注的事情——中老年健康长寿问题摆在我们面前。 本人正基于这种心情,今天给大家谈谈关于中医养生与保健的问题。给大家交流一下心得与体会,供大家参考。 其实中医学在总结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中,早就认识到了养生保健与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思想,强调“防患于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精神,颇具有现实意义。 下面我想从五个方面给大家讲讲:第一、锻炼保健,第二、心理保健,第三、饮食保健,第四、药物保健,第五、情志与健康。 一、锻炼保健 充沛的精力,必须寓于健壮的身体,而健壮的体力,又常来自经常不懈的锻炼。因此,加强身体锻炼,也就是增强体质,减少或防止疾病发生的一项措施。 (一)生命需要运动 近年来,世界科技及经济快速发展,使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其副产物如空气污染、噪音等使自然环境逐步恶化,生活在文明中的人,精神紧张,工作繁忙,每天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后,就在沙发上一靠。如此日积月累,体力、体能逐渐衰退,高血压、糖尿病的病魔就会

威胁人的生命力,于就是需要提倡运动。 公元前300年,在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也曾写道;“生命需要运动”。 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心脑血管病与精神病大大增多。中风、大脑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心肌缺血(心绞痛)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一种灾难。2005年,中国心脑血管病报告显示:我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糖尿病2300多万,肥胖者6000万,烟民3、5亿。 医学家认为:“这都就是活动太少,加上神经、精神过度紧张”,就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科学技术的发展,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使生产的劳动过程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相反体力的部分在缩减,精神的负担在增加,加上生活条件的改善,现代化交通与交际工具作用的增长,在客观上促使人们普遍以比较消极的形式度过闲暇的时间。人体的肌力减退,已发展成为社会问题。高血压病与心脏局部缺血症,逐步向中青年靠近,损害了脑力劳动者,甚至部分体力劳动者的健康。想要改善这种状况,参加各种运动(包括慢跑),进行体力锻炼,则具有重要意义。 汉代著名医学家华佗提出:“劳动可以健身,”她还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极耳,动摇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能生,譬犹户枢,终不朽也。”根据这个道理,她创造了“五禽戏”(距今有1800余年)。“五禽戏”即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姿态动作,来锻炼身体。她的徒弟吴普按“五禽戏”来锻炼身体,就活到90多岁。后来,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多种健身方法,即从此演变而来。唐代名医孙思邈也提出:“常欲小劳,但莫大疲。” 按西医来讲,体力锻炼,对中枢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有刺激作用,能改善代谢过程,活跃氧化过程,改善血液循环与呼吸功能。

养生文化的背景总述及中国传统养生文化背景

背景总述: 基于传统的养生方法与旅游健康养生二者来说是传统的大背景与时代发展的小背景、也就是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关系。从最初仰首望见日月星辰的祖先起始,人们就在孜孜不倦地探索着养生奥秘。已有学者有大量文献印证,早自春秋战国,思想深邃的哲人智者如老、庄、孔、孟等就曾投入养生研究。养生家可以是医家,而医家远非养生家的全部。中国传统的养生之道,不仅讲祛病延年的医道,不仅讲健美方法,更讲究养生的境界,其间有着人生哲学、人生艺术、人生美学的丰厚意蕴。而文化研究的最重大意义就在于探求各种文化现象的内在目的和特征。就感应的中国养生文化而言,尽管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的健康与长寿,但健康和长寿在人类社会中从来就不单单是人体本身的问题,而是与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及其自然环境有着一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就提醒我们,研究和探求中国养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决不能仅仅囿于人体生物模式之中,而必须结合社会、经济、政治、哲学,乃至艺术的诸多层面加以综合考察。而且正是因为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已深入中华民族的心中,还具有诸多关联性,所以在旅游开发中,旅游养生投资者和开发商可能需要考虑中国本土的养生文化对市场受众重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弃糟择优,扬长避短;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养生文化可能为旅游带来一定的带来的启示性作用,在次将分两部分分别阐述中国传统养生文化的背景和旅游业健康养生发展的背景。一、中国传统养生背景和方法简述:

1、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发展的背景: (1)疾病的折磨,瘟疫的肆虐使历代人们除了祈求神灵保佑之外也开始寻求养生保健之路; (2)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人们生命,天人合一的思想逐渐形成; (3)专制统治下,皇家对养生和长生不老的渴求推动养生文化的形成发展; (4)百家文化思潮争相绽放,为道德养性等养生方式提供了哲学依据; (5)中医盛行,在中国医药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形性成独特的养生体系; (6)西医落后,推动中医发展,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博大精深; (7)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以及在此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摸索; (8)饮食文化的发展,是养生与饮食结合。 中国的传统养生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举世无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养生一词,原出《管子》,乃保养生命以达长寿之意。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健康与长寿一直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美好愿望,因而养生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遍布世界。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养生文化而言,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由于有着古代哲学和中医基本理论为底蕴,所以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它汇集了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防病健身的众多方法,揉合了儒、道、佛及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堪称一棵充满勃勃生机和浓厚东方神秘色彩的智慧树。探索中国养生文化这棵古老而神秘的东方智慧之树,不但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符合当今世界科学发展趋势,还对旅游健康养生的开发起到一定的积极指导作用。 2、中国养生的典型方法: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_论文

中医药文化养生之食与行 中医药文化凝聚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养生之精髓,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时刻与健康相关联,本文主要讲述了关于食与行,我们需要注意的养生之道。 关键字;运动养生情志养生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如果用一张图来表示那就是“太极图”。“太极图”集中体现了阴阳和谐的价值理念,体现了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的规律。而这恰恰就是中医认识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中医是亲切的,而且是感情深厚的,对它就有了高度的认同感。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的理念,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医养生是指通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尽终其天年的目的。中医养生其实很简单,它不是要你特意去做一件与日常生活无关的事,养生恰恰就是日常生活,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饮食与养生。 饮食养生指注意饮食方法及饮食宜忌的规律,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食物进行补养,不仅可以保证人体健康,还可以提高人体新陈代谢大的能力,是人类延年益寿的养生方法。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之俱来的是饮食结构的突然改变,造成了现在的各种饮食疾病吃的营养不均衡同样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如代谢性疾病即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黄帝内经》里讲:“膏粱之变,足生大疔。”一是饮食宜清淡。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粗粮、蔬菜、水果,二是晚上要少吃。 饮食的原则是: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下午要吃少。三是用食物之偏纠人体之偏。中医治病是用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所以中医养生主张用食物之偏来纠正人体之偏。 第二要顺应四时。 认识生活在自然之中的,自然气交之中。《黄帝内经》说,运气就是运动着的气。这运动着的气在自然界的表现就是春、夏、秋、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构成了自然界一切事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顺四时,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 第三、调畅情志。 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惊恐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其两面性,既能利于人,又能害与人,同样人的情绪变化有利有弊。情志养生即指通过有目的的激发某种情志变化,可选择性的矫正太过情志所造成的气机紊乱,是即将破坏的身体机能

中医药与健康论文

中医药与养生【摘要】发展中医摄生保健及征询运用古代医学和祖国传统中医相结合的医疗实践,重视整体与部分、心理与生理的同一和平衡,保持治病与防病、治疗与康复并重的准则,对每一位病患进行全面、科学、专业的健康和疾病评估,制订完全的个性化预防、治疗、保健、痊愈计划, 药品在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身体一旦受到疾病的侵扰,譬如感冒、腹泻、发烧等,小到身体不适,大到身体重大疾患,都必须使用药品予以调节或治疗,才能恢复健康。因此,健康离不开药品,我们的生活离更不开药品,药品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关键词】中医药代谢平衡饮食燥热食品养生保健高血糖皮肤【正文】“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养生的内涵是延长生命的时限和提高生活的质量。中医养生文化以达“和”为精魂,即茫茫宇宙,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斗则俱损,和则两利。故人类与自然应“和”,人类本身应“和”,每个人的身心也应“和”。为达此“和”态,中医养生文化从理念上提出顺应自然、协调阴阳、未病先防、形神共养、动静互涵、调和脏腑、畅达经络等;在策略上拥有饮食养生、房事养生、运动

养生、精神养生等;在具体方法上拥有饮食、针灸、按摩、推拿、足浴、音乐等。中医养生文化的核心理念即“灌其根,培其本,善其后”,防亚健康于未然。“灌其根”——做好产前养生中医学认为,先天禀赋和体质因素与亚健康的发生密切相关。体质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况。一项全国调查发现,气虚体质与亚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特别是由于推动人体生长发育的元气不足而导致亚健康状态的更为多见。21世纪中国医学发展的战略重点前移,其内容包括:从单纯重视生命后期到重视生命全过程,尤其重视生命前期,以至个体发生之前,尽可能将遗传性疾病控制在受孕之前。中医养生学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开始重视性与生育的卫生。首先,避免近亲结婚。《曲礼》中指出:“男女同姓,其生不藩”;其次,反对早婚早育。提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再次,重视胎教。如夏商周时期的《列女传》已记载了最早的胎教:“太妊者,文王之母也,及其有妊,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最后,现代社会由于受自然、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增强新生儿的体质,预防亚健康状态的出现,提倡多角度注意养生。一方面男女双方在孕前应注意自身体质,做好产前检查,以保障新

中医与传统文化论文

学《中医与传统文化》有感 古代圣贤们强调“以医人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他们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而中医学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的关系尤为密切,二者唇齿相依。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深烙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印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充实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和实际内容。中医是中华民族原创的,土生的,独有的,是不可以被其他民族或国家复制或嫁接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从文化形态看,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形态相为连通,共成一体。中国传统文化是悠久的,灿烂的。从文明的曙光在东方大地上升起至今,中国传统的哲学、天文、地理、历法、数学、化学,以及诗歌、辞赋、绘画、雕塑、音乐等,与中医一起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殿堂。 从哲学角度看,中医在其理论构建之初,便借助了传统的阴阳观、五行观、元气论,这还可以从《黄帝内经》中找到大量的证据。从技术角度看,中药的种植不能不依靠传统的农业和地理知识,中药的制剂常常需要借助炼丹术———传统化学的成果,中医的运气学说自然离不开天文、历法乃至数学的支持,这也可以从历代典籍中找到大量的证据。 从学术的表达方式上看,中医借助了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众多形式。现存中医古籍的文体有散文式的,也有诗歌式和辞赋式的。《三家医案合刻》中载录了清代薛生白的一则医案:“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识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敢说梦,聊以解嘲。”这是典型的辞赋体。唐高宗时敕命修订本草,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新修本草》,这部书原本是有彩绘药图的,所谓“丹青绮焕,备庶物之形容”,可以想见其逼真与精美。这是中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关联。宋代王惟一铸造针灸铜人,自然不能离开雕塑的技术。至于可供吟唱的汤头歌赋等,又与音乐关联了起来。中医的语言表达,至今仍带有古代汉语的特征,文辞古雅,行文简练,讲究声律与修辞,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美感。所以,中医吸收与承载了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的内容。而在在“传统失落”的今天,这种吸收与承载更显珍贵。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远古或较久以前在中国区域内产生和发展的,世代流传至今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精神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儒、道、释三种流派思想长期融合而来的,三位一体,不可分割,其中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儒学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以和为贵,中庸等思想;道家的祸福相倚,对立统一,沉静无为等思想;佛教中的众生平等,慈悲为怀等思想,均对中医学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强调人与自然界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也直接缔造了中医学的基本框架,为中医学的起步与发展找到了出发点与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想当年风流年少 ——浅谈中医药传统文化 【摘要】以古代文献为依据,研究中医的形成发展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间的密切联系。认为易文化孕育了中医,并与之相伴相通。儒家的中庸思想丰富了中医治疗和药方制剂原理。道家是中医养生理论主要的思想来源,佛家的慈悲平等的观点对医德的构建起到补充作用。中医在古代文学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传统文化与传奇中医之间相互碰撞、交融,最终发展成独具特色的中医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中医古代文化哲学养生诗词 【正文】 中医是诞生于华夏大地的,一门古老而又神秘的科学。纵观其的发展的漫漫历程,就像一位风流的少年郎,一举手一投足,莫不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暗香。所以,想学好中医就必须对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常识有所了解。 易文化与中医 易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它中提出了气的观点和阴阳的概念。古代哲学家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物质基础。万物均是阴阳两分,又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中属性。阴阳五行学说是祖国中医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不懂阴阳,勿论中医,不晓五行,莫谈中医。 《周易》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中有着难以替代的引领作用。可谓是百学之源,诸子之宗。而易医更是紧密相关,易为中医之本。 中医与周易的这种关联,历来被医学家所重视,从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医学《易》学之间水乳交融的紧密关系。药王孙思邈也在他的《备急千金药方》中写到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熟《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到明代张介宾写成《医易义》一书,便形成了独特的医易学。易经中本身就有一些零散的中医知识和养生保健的医学思想,而《周易》所阐述的阴阳学说,更是全部贯穿于中医学之中。如张介宾所说“医道虽繁,可以一言以蔽之,曰阴阳而已”。 2.儒释道与中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种悠久的文化传统,使得中医在自身发展中,不断地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中医养生文化的起源 逮至西周,养生思想进一步发展。周代还设有食医专门掌管周王与贵族阶层的饮食,指导“六饮、六膳、百馐、百酱”等多方面的饮食调理工作,提出饮食调理要与四季气候相适应;并有了专职主管环境卫生的职官,如“庶氏掌除毒蛊”;“翦氏掌除蠹物……以莽草薰之”;“壶涿氏掌除水虫”,使水清洁。 中国养生文化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首推春秋战国。当时的史书对养生的记载已经十分具体,例如《左传》就记载了秦国医和为晋侯治病,指出晋侯之疾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了房室起居与健康的关系。在先秦诸子学说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法、道、墨四家,而在养生问题上贡献最大的又属其中的儒、道两家。 儒家养生思想 儒家学说的奠基人是孔子。孔子不但博学多才,精通六艺,而且也长于养生之道。从《论语·乡党》中可以看出,孔子在饮食起居方面的清规戒律很多,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饣壹而饣曷。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除了讲究饮食卫生之外,孔子还提出:“君子有三戒:少之时,

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因此“知者乐,仁者寿。”(《颜渊》)。《论语·李氏》这就表明孔子已经注意到从少、壮、老三阶段不同身心状况出发,提出相应的养生之道,堪称开创阶段养生理论之先河。 至于被后世儒家称为“亚圣”的孟子,他在养生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孟子·公孙丑上》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从而颇富创见地提出,一个人要想做到身心健康,那就只有“善养吾浩然之气”。至于如何才能养“气”,孟子也提出了两点带有鲜明儒家色彩的独到方法:其一是“配义与道,无是,馁也”,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儒家的所谓道义出发,理直气壮,从而使个体保持一种旺盛的精神状况;其二是“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意思是说养“气”必须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心地要光明坦荡,不能邪念存心。总之,孟子的养生思想具有一种强烈的道德色彩,堪称后世强调通过陶冶道德情操以养生流派的鼻祖。 在先秦诸子的学说中,养生思想最丰富深邃,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首推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 老子,姓李,名聃,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理论家和实践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称:“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之所以能够活到160余岁,这首先得力于他本人主观上十分重视“长生久视之道”,甚至把养生治身置于治国平天下之上。老子一方面是“修道而养寿”的身体力行者,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摸索出了一整套带有道教色彩的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

浅谈对中医养生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保健的感想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现在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吃得健康。近些年来受媒体的宣传的影响, 大家对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真正的健康并不仅是身体健康,而且也包括心理健康以 及与社会环境相适应,是指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生活上处于一种完全良好的状态。如今中医保健、食物养生、养生预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很庆幸学校给 我们安排了中医保健这门课,虽然课时不多,一周就两节课,但是中医保健这门课让我学 到了很多以前从不知道的但对我们却非常有用的东西,也让我对中医养生保健有了一定程 度的认识。 中医保健也可以叫做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传统中医养生是指通过怡 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 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 的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 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 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中医学把精、气、神的保养看作人 体养生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就谈到过这些问题。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 三大法宝。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老子》中所说的“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 基本要求。 中医保健所追求的境界就是平衡。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 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中医保健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中医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这三大中国古典哲学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使人体达到与周围环境相互适应,达到 天人合一的境界,中国古典名著《黄帝内经》就是讲解这方面的专著! 说了这么多,那我们具体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保养我们的身体呢? 首先,我们要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合理的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人们常说“健康 是吃出来的”,同时也说过“病从口入”,这些都在说明饮食对健康的重大影响。我们平时饮食要有规律,调理有法,荤素搭配,注意饮食卫生,进食时要保持身心愉悦,细嚼慢咽。吃东西要有节制,既不能偏食,也不可暴饮暴食,更不能因为减肥而节食。只有这样我们 才有可能保持身体的健康。 其次,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是重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健康的标志,而良好的心 态则是开启健康与长寿之门的“金钥匙”。中医特别重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对人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所以主张通过不不同的方式,如“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安神定志”等来调节化解人们的悲观消极的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如果我们整日忧虑、烦恼、惊慌、焦虑,冷淡,怎么能使身材健康呢? 再次,养成良好的习惯。少抽烟,少喝酒,少熬夜,早起早睡,多运动,如果我们把 这些都做到了,那么身体健康也就不是问题了。现在的人每天玩电脑玩手机,坐下了就懒 得动,出门就坐车,运动越来越少了,身体素质也越来越差了。什么眼睛近视,肥胖症, 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突出,心脏病等一系列的病都来了,而且有趋向年轻化的迹象。俗 话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生命的意义在于运动。为了身体健康,我们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养生先养心 摘要:最新研究表明,人类疾病的绝大部分都与不良心态有关。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都有七情六欲。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是外界客观刺激所引起的精神上的反应。我们的感情、情绪,我们的心理活动本来就是多方面的。有不良情绪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善于控制它、调节它,要及时地排解它,而不能让它任意发展,否则就会受不良情绪的刺激和危害,而产生身体上的各种疾病。也就是说我们要学会养心,这里养心不是指保护好你的心脏,而是要调控好你的心态,即情志养生。学会情志养生,你就拥有了“不老之药”,不仅对你身体健康有很大裨益,而且还可以治愈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词:养生养心情志养生身心健康 所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熟话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人们将喜、怒、忧、思、悲、恐、惊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但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和而引发各种疾病。所以七种情志一定要调理掌握适当。如果掌握不当,例如大喜大悲、过分惊恐等等,就会使阴阳失调、气血不周,首先是精神上的错乱,然后就会影响到身体上,形成各种疾病。 有的人由于过分怀旧,整日沉浸在那些残缺的、苍白的回忆里,以至于对眼前的一切都毫无兴趣,即使美好的生活也索然无味。有的人由于盲目攀比,总觉得自己得到的太少,失去的太多,事事不如别人,以至于悲观丧气,经常闷闷不乐,甚至患上了精神抑郁症。 还有的人由于严重消极,老感到自己被社会闲置,被人们漠视,以致心灰意懒,颓废变态,毁蚀掉了自己的心灵和意志。 更有的人由于贪心作怪,总以为自己应当拥有更多的财物,应该比别人生活得更好,以至于放弃了对自己的约束,不该拿的也拿,落了个晚节不保的结局。类似现象虽然大多事出有因,但不管哪一种,无不与心态失控有关,无不伤及身体健康,无不有损美好生活。由此可见,养心对养生是多么的重要。 "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故事。周瑜是吴国的大将军,才华横溢。而蜀国有一位诸葛亮,更是足智多谋。周瑜心胸狭窄,经常生气,他有句名言:"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既然生了我周瑜,何必再生诸葛亮?久而久之周瑜就积劳成疾。最后一次他生气的时候,血往上涌,一命呜呼了。所以怒则伤肝、伤气血,保持遇事不怒、不生气的心态非常重要。 还有《儒林外史》里面有一个故事《范进中举》。范进考举人老考不取,到五十多岁还考

河南大学标准中医药文化与养生论文

浅谈中医药文化与养生 专业:会计学 姓名:纪国忠 电话:155******** 选课时间:2014年6月周二9-10节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从小接触到的第一个给我留下人与自然印象的是《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从自己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我的理解中,从整体观来看,人既然是在自然中产生的,就应该顺应自然,因为两者是一个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与整体相协调,形体与精神并重,当然人与自然与社会也是密不可分;从统一性来看,人与自然、社会具有统一性,功能与自然相统一,这种思想在古代就被成为“天人合一”。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时,紫仁杰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人体。 正是从我们人与自然统一性与整体性的观点,《千字文》中的“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也启发了我们要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来养生和生活,以此来保证我们身体上的健康。 人体在不同的季节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春季篇 春季,作为一年四季的开始,万物萌生,生机勃勃,人的新陈代谢也随着春季到来而日趋旺盛,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说:“春三月,刺猬发春,万地俱生,万物以

荣”。由于人体的活动量在春季逐渐加大,所以,血液循环、营养供给都需要相应增加。肝脏则是贮藏和调节血量的脏器,在春季到来之时,肝脏的生理活动即随新陈代谢的萌盛而相应增加。所以,春季是肝脏机能活动旺盛的季节,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春应在肝”的道理。如果肝脏机能正常,就可以适应春季的变化而健康无病,反之,肝脏机能失常,适应不了春季的气候变化,就会出现由于肝脏失调而引起的一些病症。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同时,对我们影响较大的是春困,因为冬季皮肤血管收缩,春季天气变暖,血 管、毛孔扩张,相对稳定的血流量供应皮肤的血流增加,供应脑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造成春困。春困不是病,而是一种正常的季节性变化时出现的生理现象;春季多风,而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肺炎等,所以春季要谨防流行病。;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夏季篇 夏季是一年里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对于人来说,此时正是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 交,万物华实。”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 代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立夏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是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人体脏腑来说,是肝气渐弱,心气渐强。夏季君火当令,天暑地热,暖热之气盛,人应晚睡早起,顺应自然,保养阳气。 同时,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汗液增多,加上暑气逼人,常常导致人体阳气宣发太过而出现体内阳气匮乏的夏令生理特征。

浅谈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浅谈对中医养生保健的认识 这学期非常有幸的能选到赵老师上的《中医养生与健康》一课,在短短的八周时间里,对中医的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虽然只能算是入门的级别,但通过老师的教授,在课我们认识了人的五脏六腑,明晓了人的各种经脉,还有具体的穴位按摩、感冒、肠胃等方面的疾病和预防等。这些种种都让我在中医养生这方面产生了不少的兴趣和感想。 经过这个课程只是众多公选课中的一个小部分,但这堂课的重要性和价值,我觉得应该给予高度的肯定和重视。第一,作为中国从古至今古人智慧的结晶和实践经验累积的成就这两方面看就不容小觑;第二,我们作为当代的21世纪的年轻一代,生活中充满了西方文化,当然包括西医。因此,不管是物质还是文化,我们的生活都种满了浮躁和不安。而中医本着“中庸谦和”的古训,让人借大自然之力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可谓是真切的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中医养生看上去即很古老但却又显得年轻,即时尚又奢华。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建立了完美的中医养生理论与中医养生方法,可谓历史悠久。但是在战争年代,内忧外患及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养生是不适时宜的。而在丰衣足食之时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人们又想起了养生,掀起了一股养生热潮。岂不知养生是一种低调的奢华。 中医养生不是什么人都做得来的,那种半信半疑的人士做不来;那种急功近利的人是做不到的;那种没有理解中医养生真谛的人是做不对的;那种没有毅力的人是坚持不了的。这样看来,高调中医养生的人只能是一种时尚,只能是随波逐流的弄潮者,他们不能真正理解中医养生,也达不到“年近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的真谛。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之意。养生之道就是保养生命的道理和方法。中医养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