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中国原油的进口分析

关于中国原油的进口分析

关于中国原油的进口分析
关于中国原油的进口分析

关于中国原油的进口分析

8月初媒体报道了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邓文奎、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专职会长赵友山带队前往五家民营企业调研原油进口放开试点,赵友山称五家民营企业相关的试点申报材料正在整理,随后将上报国务院高层。

此后,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的一则公告,再次向此次原油进口的传闻泼了冷水。8月5日,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的一则声明中强调,赵友山的相关言论,与中国石油流通协会无关。赵友山已于2014年4月22日在中国石油流通协会第一届第二次常务理事会上被停止副会长职务。

在8月13日,“2014中国石油流通发展高峰论坛暨辽东湾石化产业峰会”召开前夕,中国石油流通协会对它的会员单位再次否认了此传闻。

就在业内对原油进口再一次的乌龙失望之际,广汇能源8月27日公告旗下子公司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获批,2014年允许进口原油20万吨。业内对此举评价不一,有狂欢原油进口体系垄断被打破的,更多的是对此突破的冷静,认为不具有改革的信号意义。

取消原油进口限制成为石油天然气行业改革最大的呼声之一,特别是现在的改革动荡期,原油进口放开的呼声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高。

“民营企业的主要目的还是给政府施压,背后是各方利益的博弈。”

国营贸易

石油行业的从业者大多都深信不疑中国原油的进口权是由三大油把持着。实质如此,但表现形式并不如此简单。

中国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和非国营贸易双重制度。国营与非国营是不以企业的性质来划分的。现行的拥有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是国有企业,但具有非国营贸易进口的企业不全是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并且拥有原油国营贸易进口资质不只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三大家。

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集中在5大国营原油进口企业中,这五家分别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珠海振戎公司和中化集团,这5家国营原油的进口总量占整个原油进口的90%以上。

现行的5家国营贸易进口格局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从计划经济时代一步步发展而来,具有浓厚的时代烙印。最早期的原油进口是由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化集团的前身)一家经营,就是所谓的专营制度,所有石油产品品种都实行配额许可证管理。这种情况持续到1993年。

1993年,中国开始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国际石油市场油价出现了较大波动。为了增强抗风险能力,中石油和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国联合石油有限公司,中石化与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联合成立了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由此,形成了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主的3家原油进口格局。此后,1995年,珠海振戎取得石油进口贸易权。

1998年,石油工业重组,按照上下一体的方向,重组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中化集团被要求从联合石油、联合石化的持股比例从50%降至30%,并从管理层退出联合石油、联合石化。这样便形成了加入WTO时的4家具有原油贸易进口权的企业格局。

2004年,中国海油获得国营贸易原油进口权,承担原油进口业务员的公司是中海油中石化联合国际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它是中海油与中石化的合资企业。

2005年,联合石化合资到期,中化集团退出联合石化公司,中石化获得联合石化公司的完全控股权。

由此,形成了现有的5家拥有原油国营贸易的企业,而具体行使原油进口业务的企业分别为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石油责任有限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珠海振戎公司、中海油中石化联合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原油国营贸易的特点是进口数量无上限限制,且没有关税。

非国营贸易

自2007年商务部发布“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名单(第九批)”,此后就暂停颁发对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企业资质了。而这一停就是7年时间。随着中国的民营企业在海外进行油气开发和地方炼厂的发展,原油进口放开的呼声越来越大。

“商务部每年给原油非国营的进口配额,允许企业每年可以进口这么多数量的原油,但每次进口报关时,需要找有进口权的三桶油做代理。”一位山东地炼企业高管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和进口资质就犹如车与驾照,有配额没有

进口资质就犹如有车没驾照,是无法自行进口的。

在记者的各方求证和问询中,行业中的很多人对中国现有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机制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认为民营企业没有原油进口权。

中国现行的原油进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STATE TRADING),同时允许一定数量的非国营贸易(NON-STATE TRADING)进口。

非国营贸易始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入世承诺。中国政府保留了对原油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的权利,指由政府指定的数量有限的公司专营。同时,参照实际进口情况,允许个别商品(原油、成品油)一定比例的进口由非国营贸易公司经营。

非国营贸易进口执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的允许量。入世第一年(2001年)中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720万吨,此后年增长率为15%,2014年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为2910万吨。

从2002年11月25日公告的原油、成品油、化肥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名单(第一批)公布的具备原油的非国营贸易进口的资质的企业包括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等9家。此后外经贸部及后来的商务部共计发布了9批原油、成品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备案企业名单,其中有6批涉及原油的非国营贸易进口。

目前根据记者统计的公开信息,此前具有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的企业一共23家(含计划单列外的1家),加上此次广汇能源的进口资质获批,共有24余家企业拥有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

根据发改委的相关文件显示,以上公开的24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控股13家,非国有企业9家,中外合资企业1家,计划单列单位1家。

拥有非国营贸易进口企业资质的企业在获得配额后,常说的是要委托三大油实现原油进口,事实上并非如此。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的企业,可以自主进口也可以委托有原油国营贸易进口资质或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代理进口。

由于相关文件的规定,民企在进口原油的过程中,必须持有中石油和中石化同意购买的炼化企业利用非国营配额的原油并安排生产的书面文件,也就是所谓的“排产计划”,海关才批准办理通关手续。并且,根据2003年铁道部发布的《铁

运函150号令》,没有排产计划,铁路部门不能安排相对应的运力。

而在实际操作中,具有非国营原油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年度进口允许量,所进口的原油统一交由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排产加工,2009年批准允许中海油惠州炼厂和中国兵器集团化工集团两家企业加工进口原油。

出于这些限制,民营油企基本上都选择直接把配额转让给两大石油公司,或者直接作废。这意味着,如果不能被列入两大集团的生产计划(排产),即使拿到了配额,民营企业进口的原油也没法出售、没法通关、没法运输。这就是非国营贸易进口企业碰到的壁垒,有进口资质没进口能力,有配额没排产资格。

中间状态

除了国营与非国营双重机制并存的现状之外,还有一种介于国营与非国营贸易之间的状态。

2013年中国化工集团获得1000万吨进口原油配额,但公开的信息显示,中国化工集团并没有原油进口资质。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说,这1000万吨的配额也不属于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中国化工此前只能借助和国家石油公司合作自行进口燃料油,此前中海油是其炼油原料最主要的供应商。

中国化工集团共有9家炼油厂,原油年加工能力2500万吨,其中规模较大的三家炼厂是华星石化、昌邑石化和正和石化,一次加工能力分别为850万吨/年、800万吨/年和650万吨/年。

而业内经常提到的非国营原油的进口“排产”的问题,中国化工集团进口的原油也不需要获得中石油、中石化的“排产证”,可以安排自己旗下的炼厂来炼制,但不能给其他的炼厂。这又打破了原油非国营贸易的“排产”的规则。

中国化工的100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的消息,商务部甚至中国化工的网站上都未进行过官方披露。长期研究原油进口的中石油的高级经济师分析说,这是一种模糊的中间状态,没有原油进口权却拿到了配额。

每年9月份左右,商务部会对下一年的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量、申请条件和申请程序进行公示说明,但具体申请的企业的名单和配额是不对外公开的。所以,现行的非国营原油进口机制饱受诟病。

原油进口体制的弊端,很大原因归结于地方炼厂从无到有,且发展速度极快,对中国原油进口体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数据显示,在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中,两大公司直接或间接控股、参股的非国营贸易企业贸易额约占总量的75%。

在现有的国营与非国营双重原油进口并存的体制的体制下,无论是广汇能源还是山东地炼获得原油进口权,都不能称之为“打破垄断”,现有的制度有民营企业拥有进口资质且申请到配额。

只要非国营贸易的“配额”和“排产证”存在,原油进口的改革就只是撕开更大的口子而已,而一旦完全放开,对国内市场倒逼深远。

(来源:南方能源观察作者:黄燕华)

原油采购业务流程

原油采购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1 经营目标 1.1 按照生产经营计划的要求采购原油,保证原油资源 的稳定供应;降低原油采购成本;及时组织资金, 严格审查付款手续,降低付款风险。 2 财务目标 2.1 真实、准确、完整地核算原油价值及相关债务债权。 3 合规目标 3.1 进口原油采购符合国家自动登记的要求。 3.2 原油采购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 内部规章制度。 二、业务风险 1 经营风险 1.1 采购的原油在质量、数量、到货时间上与生产经营 的要求不一致,影响生产正常运行;采购过多,库 存上升,造成资金占用增加,油价下降时产生跌价 损失。 1.2 国际油价波动,采购部门应对不及时,进口原油采 购价格高于同期市场价格。

1.3 由于月度原油资源采购计划比月度生产经营计划提 前45天下发,在此期间,因市场变化调整原油加工 量后,可能造成原油资源采购过多、不足或品种不 符合生产要求。 1.4 对采购合同条款审查不严,带来潜在风险。 1.5 未及时组织资金,违反合同(协议)的付款条款, 造成原油不能按时进厂,影响生产。 1.6 未经审核,变更标准合同文本中涉及权利、义务条 款导致的风险。 2 财务风险 2.1 错记、漏记原油入库或在途,出现错账,核算不规 范,造成成本、效益、财务状况不能如实反映。 2.2 采购手续不完备,审核不严,错记、多记原油入库、 应付、预付账款等,造成财务数据不真实。 2.3 原油采购会计核算不规范,影响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3 合规风险 3.1 原油采购合同不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股 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造成损失。 3.2 原油采购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进口原油采购不符 合国家自动登记的要求,受到处罚,造成损失。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 衔接落实原油资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原油价格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尽管新能源的发展步伐在加速,但不可否认,在近期石油仍将主导能源市场,石油供需关系的变化仍将牵动全球主要国家的神经。因此,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依然会导致原油价格的波动,提供可能的投资机会。 近期主要政治经济事件,如伊拉克骚乱、中国经济放缓、美联储加息以及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将如何影响原油价格走势? 为更好的把握原油市场,我们在这份报告中将回顾原油价格的历史变化及其主要诱因,结合当前原油进出口现状及市场预期,根据即将出现的政治经济事件对原油价格的走势进行判断。 1.回顾:石油价格的历史 1.1 原油价格的三个主要阶段 20世纪工业化发展不断推动全球对能源的需求,其中石油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石油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必需品。而经济能力及其支撑的军事力量是每个国家在国际政治中话语权的决定因素,因此,各国均密切关注原油的产出及其波动情况。 所以,原油价格的波动,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中东西非等石油输出国之间以及主要经济体与石油输出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层面互相博弈的最终体现。基于此,我们得以通过原油价格的历史波动来窥探相应历史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概貌,以期更好的把握原油价格的未来走势。

图1展示了1983年以来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价格的历史走势。长期看来,油价走势可分为三个阶段:(1)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2)2003年-2010年,剧烈大幅波动;(3)2011年至今,在100美元左右波动。 前文中提到,原油价格是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政治经济博弈中不同力量的最终表现;因此,价格的三个阶段体现了决定性力量之间相互抵消或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来说,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原油价格在20美元左右波动,其主要原因有两个:(1)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国和消费国都更加理性(欧佩克部协调更加成熟,对原油产出的调控能力增强;欧美日等主要消费取措施降低对欧佩克的依赖);(2)虽然突发事件发生时,油价涨跌幅都很大,但主要事件发生的时间独立且持续时间较短,需求和供应多有时间调整,因此油价始终保持在10-40美元区间。 第二阶段(2003年-2010年),这个阶段是国际油价最具有戏剧性变化的时期:6年,由20美元涨至145美元,然后半年(2008年7月-12月)由145美元跌至34美元。期间,油价上涨的决定性因素是:美国、亚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石油需求量大增,推高油价。与此同时,该时期其他政治经济事件均推动油价上涨,而没有力量对高油价施压,如2002年委瑞拉军事政变导致该国石油产量暴跌;随后2003年3月英美联军攻打伊拉克,作为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的伊拉克产油几近于零;美国及其他OECD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很低以及美元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等。诸多因素合力将油价逐渐推高,导致各产油国均全力输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体受重创,石油需求大幅减少,导致石油产量严重过剩,油价由145美元暴跌至34美元。 第三阶段(2011年至今),油价在100美元左右波动。油价经历过2003年-2010年的疯狂持续上涨及随后短期暴跌,目前进入较平稳态势。与第一阶段(1983年-2002年)相似,当前国际政治经济事件中没有一股强劲力量(如第二阶段中全球经济高速发展)推升或者压低油价,且不同事件发生相对独立,不同油价影响因素之间相互抵消;因此,油价保持相对平稳。 1.2原油价格变化及同期世界相关事件 进一步,我们总结了1948年-2014年原油价格短期变化及相应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事件(表1)。正是这些事件的力量的相互加强或相互制约,最终决定了油价的变化。对这些事件的深入了解,将增强我们对于油价变化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采购业务流程及方案

采购业务流程及说明 一、采购的容 本流程所指的采购业务是指对采购生产性物料(原材料、包装材料、五金配件、低值易耗品)和非生产性物料(办公劳保用品)的供应计划、采购作业、物料入库、付款结算等业务流程中的重要节点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二、采购流程

三、采购流程说明 ?由资产的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填制《采购申请单》; ?《采购申请单》交资产使用部门主管领导审批; ?将经审批的《采购申请单》报经济运行部,由经济运行部进行审核并备案。 ?由经济运行部开具《采购订单》,并将《采购订单》传递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据此制定采购计划; ?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具体安排采购作业, ?采购物资回来后,由采购员、对销售人员(或运输人员)以及仓库管理人员负责办理材料入库。并索取销售发票; ?仓库管理人员认真检验核实采购的物资后,开具《材料入库单》; ?将由对开具的销售发票和《材料入库单》传递给财务部门; ?请购人员填制《付款审批卡》,经请购部门主管领导审批后; ?财务部门根据销售发票和《材料入库单》做账务处理; 四、关键控制点 各使用部门的需求和请购 采购申请的审批和审核 采购计划制定

采购定价 合同签订和审核 付款式和程序 与供应商的对账 五、部门设置与职责 ?采购部: 直接参与制定公司在既定会计期间整体采购政策和预算安排,规划采购部部具体业务的管理模式; 实施物资的采购、运输、仓储,相关的物资购存进度及结构规划、物料实物管理、物料流转帐表和报告、物料成本控制、物料信息管理; 定期对原始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其他形式的加工,充实基本数据库,提交相应报表,为管理部门提供多层次的决策信息支持; 采购部部设一名采购主管,采购员2—3名; ?经济运行部: 经济运行部是公司采购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 按业务控制要点和权限划分围参与采购、仓储、存货管理等采购业务控制,主要职权包括采购计划和资金计划的审定、重要合同会签、 参与和监督招标议标采购、以及相关控制评价工作。 对采购合同进行法律条款审定,协调仲裁采购纠纷,采购催交和检验,并负责最后合同签章。 负责建立健全采购信息数据库,收集、整理供应商和材料市场的基础

格式进口原油采购业务控制矩阵.Doc

格式进口原油采购业务控制矩阵.Doc 1、2进口原油代理业务内部控制矩阵业务目标业务风险控制点适用单位不相容岗位控制点分值控制点相关资料相关制度索引会计报表认定会计报表项目1存在和发生/真实性;2完整性;3权利与义务;4估价或分摊;5表达和披露;6准确性12345 61、对贸易人员及签约人员授权 1、1经营风险:原油交易人员未经授权交易导致损失。 1、1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联合石化”)经理对其原油贸易部门及境外子公司原油贸易人员进行交易及签约授权,并将被授权贸易人员和签约人员名单向交易对手备案。联合石化3原油交易员授权签约名单 2、对交易对手的资信评估 1、 12、1经营风险:交易对手未按规定进行资信评估报批导致资产损失。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报告。 2、1联合石化风险控制部门对交易对手的资信进行评估,经财务部门会签,分管副经理审核,报经理批准,确定交易对手名单和交易限制条件。供货商、船东交易对手名单还需报股份公司原油领导小组审批。联合石化经办审核5交易对手评估报告交易对手批复文件 1、5、7√应付账款

3、签订原油采购合同 1、1经营风险:计划下达不及时,影响生产经营。 3、1经总经理或分管副经理批准后,联合石化计划部门根据生产经营管理部下达的股份公司年度原油进口计划或调整计划、以及公司第三方贸易计划和原油采购战略,组织与原油供应商洽谈原油长期供货合同。生产经营管理部联合石化3股份公司年度原油进口计划或调整计划第三方贸易计划 1、5、 71、 11、2经营风险:采购原油范围未经审批导致损失。 3、2根据分(子)公司现货采购委托,联合石化原油贸易部门会同境外子公司,依据生产经营管理部下达的进口原油月度采购计划分析目标油种市场,商定入市时机与询价范围,按规定权限审批后,向联合石化境外子公司经授权贸易人员下达采购指令。联合石化经办审批3采购指令 1、 11、2经营风险:交易意向未经过审核确认,影响生产经营。 3、3联合石化境外子公司原油贸易人员依据采购指令,遵循进口原油采购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与经过批准的原油供应商达成交易意向,并立即将交易意向口头反馈给联合石化原油贸易部门审核。联合石化经办审核3相关交易反馈记录 1、5、

中国石油进口渠道及现状分析

中国石油进口渠道及现状分析 课程:国际石油经济 1. 海外油气开发现状和展望 (1)综述 隨着中国经济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快速发展,对国外石油的需求也随之增长,中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截至2009年,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石油消费预计还将不断增长,而预测国内石油生产量自2020年起将开始下降。 截至2010年3月初,非洲出口中国的石油数量仅占非洲石油出口总量的13%,远远低于非洲出口欧洲和美国的石油数量,非洲出口欧洲和美国的石油数量都占到了非洲石油出口总量的30%以上。中国在非洲石油领域的投资仅占世界在非洲石油领域的总投资的1/16,也同样远远低于欧洲和美国在非洲石油领域的投资。中国油气公司近两年积极参与海外并购。、其中,中石油是最大的海外投资者,截至2010年2月,在全球27个国家拥有油气资产,并在49个国家提供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海外重点市场包括非洲、中亚、拉美和中东。中石油正在从事的90多个海外项目中,有65项涉及油气生产和开发。2008年,中石油海外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为61.2万桶/天和 450百万立万英尺/天。除了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以外,中石油还投资建设进口油气管线,并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成为国际化公司。中国开发银行2009年与中石油签定了一项长期贷款协议,将在5年中向中石油贷款300亿美元以支持中石油的国际化战略。 表1.中国油气公司近两年完成的海外并购

在中东市场,中石油主要投资伊朗和伊拉克。除了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积极投资海外业务以外,中化集团、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投资公司也开始收购海外资产。此外,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国公司也开始参与海外油气投资,包括陕西延长石油、振华石油和中国航油等。 表2.中国公司近期签署的几项投资协议 (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中石油已在中亚、非洲、南美、亚太和中东建成5个规模油气合作区。中石油计划按照5年一个周期,每年选择一个海外油气合作区或其中的一个国家,编发可持续发展报告,反映中石油在境外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 中石油于2010年5月下旬表示,将投资4000亿元布局海外,以在未来达到年产2亿吨的海外油气规模,届时中石油一半的产量将来自海外,这相当于大庆油田5倍的产量。 中石油在2009年用于收购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和中亚的炼油厂和石油储备花去了近70亿美元。这一扩展可与埃克森美孚公司相对应,埃克森美孚公司于2009年12月收购美国天然气生产商XTO 能源公司支付约300亿美元。 中石油表示,每5年、10年,将偶尔有300亿美元的交易,但中石油每年至少有60亿美元交易,这对任何大的石油公司都有重要意义。在过去5年内,中石油年投资20亿~30亿美元,已计划的投资显然是上了一个台阶。 (2)中国石化集团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海外实施项目分布在中东、俄罗斯、中亚、非洲、亚太和拉美的16个主要产油国和地区,在一些国家,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海外油气储量从无到有,实现大幅度增长。目前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战略布局基本形成,项目结构趋于合理。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近年来海外油气产量也在快速增长中。截至2009年公司已经在海外18个国家拥有47个项目。从2004到2008年间,公司海外权益油产量从20.5万吨跃升至901万吨。2009年,公司海外油气产量突破1000万吨大关。 2. 开拓石油进口渠道

物资采购业务流程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文件 公司设…2012?222号 关于印发《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集中 采购业务流程》的通知 集团各单位: 为推进物资集中采购,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质量和效益,特制定《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集中采购业务流程》,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1.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集中采购业务流程 2.物资集中采购业务流程图 3.邀请供应商推荐及审核确认表 4.采购文件发放登记表 5.投标文件递交(接收)等情况登记表 6.采购会议程序 7.评审报告 8.中标通知书 9.物资集中采购合同执行情况统计表 二○一二年五月三十一日

附件1: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物资集中采购业务流程 一、集中采购业务流程编制依据、原则和目的 ㈠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物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中铁建物管办法》”)、《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物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中铁建集采办法》”)、《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物管办法》”)、《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物采办法》”)和《关于成立集团公司设备物资集中采购领导和管理小组的通知》等。 ㈡编制原则:合法合规,简便科学,切合实际,易于操作。 ㈢编制目的:推进物资集采,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质量和效益。 二、集中采购业务流程内容 根据物资集中采购集量、选商、签订购销合同、进货、验收和结算支付等作业程序,结合集团公司现行组织机构体系,绘制“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集中采购业务流程图”(以下简称“流程图”)(附件2),“流程图”共有11个业务模块构成,每个业务模块包括具体的业务工作程序、标准和内容。 三、集中采购业务流程操作说明

进口原油简要采购分析

进口原油简要采购分析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进口原油的采购成本 在国际石油市场上,95%以上的原油实货交易是以非固定价格方式成交,定价方式多 以浮动基础价格和贴水来确定。由于目前国际石油市场的实货贸易一般以FOB(离岸)(1)条款为主,因此原油到厂的价格还需要加上一部分成本。一般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原油到厂价格=(基准油价+贴水)×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增值税税率)×(1+进口 关税税率)+远洋运输费用+其他费用 1、基准油价指该进口原油所挂靠的基准油种的价格。主要包括官价(官方定期公布的价格)或指定的基准油价格。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常用的基准原油有:布伦特原油(BRENT)、 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迪拜原油(DUBAI)、阿曼凉油(OMAN)、塔皮斯琢油(TAPIS)和米纳斯原油(MINAS)。由于基准油价每天都在波动,因此原油定价公式还必须约定计价期。计价期就是指以约定时间段内的基准原油的价格作为计价基础,一般以提单日为计算基础。通常作法有如下几种:① 提单日后五天,常用于西非、北海原油;② 提单日前后五天,常用于部分西非原油;③ 提单日所在月全月,常用于中东原油和部分远东原油。 2、贴水(贴水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现货市场中贴水是在不断变化的,交易 中决定原油贴水的因素很多,例如原油的品质、计价期、装港条件、运输市场、石油产品市场、供需关系、该油种的其他成交水平、相似油种或同地区其他油种市场水平等各种因素均会影响原油贴水。虽然在原油价格中贴水本身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实际原油采购过程中,贴水是原油买卖双方交易员主要的谈判内容。因为每种进口原油所挂靠的基准油种和计价期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例如大部分西非原油的基准油种已经规定是BRENT,计价期也已经规定是提单日后5天,那么买卖双方在基准油方面就不存在讨价还价的过程,双方最关心的就在贴水部分。而对于中东地区大部分原油,其贴水一般由国家石油公司每个月发布一次,因此被称为官价。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等国家石油公司一般在月初

中国石油进口发展历史

中国进口石油,一直是让欧美国家敏感和非议的话题。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这30年发展史中,有两件与石油有关的大事都发生在1993年。那一年,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签了进口沙特石油的协议,此举标志着中国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成为净进口国;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在秘鲁油田拉开了进军海外市场的帷幕。15年来,西方的非议无法掩盖中国进口石油战略的成功。连美国的能源安全专家都承认,中国进口石油的过程是平静的,没有为了能源去攻打过哪个国家,也没有和世界发生根本性的冲突。中国1993年才买沙特石油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有多快,从城市里加油站的数量逐年增多就可以找到答案。刘金龙先生是北京朝阳区某单位的一位老司机。据他回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北京的加油站很少,司机只熟悉单位附近或本区里的加油站,去了远处就只能满世界找加油站。那时加油站的标志一般只写着“加油站”三个字,远不如现在“中石油”、“中石化”的加油站那么显眼。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北京街面上的车开始增多,不光是公车越来越气派,“面的”、“红夏利”等出租车满街跑,私家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刘先生说:“那时候加油站就已经多了起来。”中国是怎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记者采访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2003年11月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前总经理郑敦训先生时,他拿出了自己写的一本书,里面记载着详细的数字资料。1992年,中国共进口原油和成品油1940万吨,花了31亿美元,同时又出口了原油和成品油2690万吨,创汇35.8亿美元。无论从数量和收入来看,中国1992年时还是石油净出口国。但到了1993年,中国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量与出口的量两相一抵,结果是净进口石油998万吨,净支出22.7亿美元。郑先生说:“正是从1993年起,中国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到今年已经整整15年。”今年71岁的郑敦训是中国从石油净出口国到石油净进口国的历史当事人之一。郑敦训记得,中国出口的第一船石油是1973年时卖到日本的,“是100万吨大庆原油”。中国还向美国等地出口石油,最多的时候,一年出口石油曾达到3000万吨左右。1985年,郑敦训就任中化总经理,他回忆说,上任初期的那几年,中国国内对石油的需求量还不是很大,国内的石油产量有很多年都维持在1.5亿吨的水平上。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得非常快,石油需求迅速增大,表现在石油贸易上就是既有出口,也有日益增多的进口。开始时,中国主要从印尼和马来西亚进口石油。这里面有个技术因素,中国的原油含硫量比较低,是低硫油,因此,中国炼油企业当时的设备、技术都是针对低硫油的,高硫油炼不了。郑敦训说,东南亚的原油就是低硫油,但中东,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国沙特出的是高硫油,所以一段时间

一般物资采购供应业务流程

1.1一般物资采购供应业务流程① 一、业务目标 1 经营目标 1.1 建立“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 的物资采购供应管理体制。 1.2 推行科学理性采购,保证生产建设所需物资安全供 应、及时供应和经济供应。 1.3 追求物资采购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 1.4 实行框架协议采购,提高物资供应工作效率。 1.5 强化物资供应过程控制,增强物资供应工作主动权。 2 财务目标 2.1 资金支付安全。 2.2 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2.3 减少资金占用。 3 合规目标 3.1 物资采购过程公开、规范有序、合法合规。 3.2 物资采购合同或协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外贸政 策和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①除原油、成品油、燃料油、股份公司内供润滑油等以外的物资统称一般物资。

二、业务风险 1 经营风险 1.1 分散对外采购,不能形成整体和批量采购优势,造 成采购资金浪费和流失。 1.2 对供应市场行情缺乏了解、跟踪、分析和研究,价 格监管不力,导致采购性能价格比不合理。 1.3 物资需求计划不准确、不及时,变更频繁,不能有 效满足生产建设物资需求,造成物资积压。 1.4 物资供应过程控制能力弱,物资采购供应不及时、 采购物资质量不能满足生产技术要求,影响正常生 产建设。 1.5 供应商选择不当,指定或变相指定供应商,造成经 济损失,滋生腐败。 1.6 重复储备、库存结构不合理,储备资金占用大。1.7 物资采购合同或协议对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 约责任等表述不清,或未经审核变更合同、协议条 款,导致经济纠纷和经济损失。 1.8 物资采购一单一询价、一单一招标、一单一签约, 供需关系动荡,供应费用增加。 2 财务风险 2.1 资金分散使用,付款时间、方式、金额不恰当造成 资金效益的流失。

原油贸易短量控制浅析

原油贸易短量控制浅析 摘要截至2017年5月,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719.59万吨,同比增长15.4%。如此巨大的进口规模,如何实现合同结算量与实际抵港进库总量相一致呢?假设炼厂要求在途损耗率不得超过0.25%,那么对应2017年5月全国进口总量,实际收货量较结算量最大可短少9.3万吨,对应货值单月约3530万美元,全年约4.2亿美元。以上数据说明,短量控制是值得做的,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虽然在物流环节上重要的控制点很多,加以合理使用和管理即可提升短量控制能力。 关键词原油采购原油实货贸易货油短量控制短量索赔案例 中国真正开始大规模涉足国际石油贸易领域是在20世纪90年代,有两个现象值得回味:一是1996年中国原油进口量大幅上升,首次突破2000万吨,并且超过出口量,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二是中国五大有进口资质的石油公司纷纷成立合资或独资贸易公司(Trading Arm),并纷纷在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如纽约、休斯敦、伦敦、新加坡、迪拜等,成立驻外贸易公司。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已占据举

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国内原油市场的开放,国内地方炼厂在近两年也纷纷加入到国际石油贸易当中。根据海关数据,2017年5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为3719.59万吨,环比增长8.1%,同比增长15.4%。如此巨大的进口规模,如何??现合同结算量与实际抵港进库总量相一致呢?举个例子来说,国内某炼化企业考核旗下炼厂采购海外进口原油的在途损耗率不得超过0.25%。如果这一考核指标具有普遍性,那么2017年5月全国进口总量实际收货量较结算量短少9.3万吨,企业考核也是达标的,对应货值单月约3530万美元,全年约4.2亿美元。 通过分析以上数据,尤其是在国企石油炼化公司为进口主力的背景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即炼化企业提升短量控制能力具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个企业欲提升短量控制能力必须从思想上重视这一领域,应挖掘和培养这一领域的专门人才,给予必要的激励政策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虽然在物流环节上重要的控制点很多,只要手中有了专门人才,就可以调动各物流环节中的重要资源,加以合理使用即可提升短量控制能力。以下逐个分析在涉及货量控制的主要环节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合同结算条款的约定 炼厂作为进口原油的最终用户,非常渴望以原油进自家油罐的计量数据为结算依据,实际的原油进口采购业务中也

石油化工公司原油配置运输业务流程制度

1.3 原油配置、运输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1经营目标 1.1保证原油资源按计划安全、及时、保质保量地运输到 各原油加工企业;降低原油运输成本和原油途耗。 2合规目标 2.1原油运输合同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股 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业务风险 1经营风险 1.1自有油田、中国石油不能按计划提供原油资源,进口 原油和海洋原油不能按计划到港,运输资源不落实。 1.2运输方案不合理,资源集中到港、到站,不能及时组 织运输。 1.3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单货不符、被盗、运输事故毁 损、运输损耗过高等造成原油损失。 1.4运输事故造成环境污染,导致处罚和赔偿。 1.5原油运输流程不合理,造成运费增加。 1.6未经审核,变更标准合同文本中涉及权利、义务条 款导致的风险。

2合规风险 2.1原油运输合同不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股份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造成损失。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 衔接落实原油资源 1.1生产经营管理部与自有油田、中国石油、中国海洋石 油和外贸代理公司业务部门衔接落实需要运输的原油 资源的品种、数量、质量和运输方式、交货日期(船 期)。 1.2生产经营管理部编制股份公司自有油田月度原油销售 计划,按规定权限审批后下达分(子)公司执行。 2 编制资源配置、运输计划 2.1生产经营管理部根据年、季度生产经营计划中的原油 加工量与资源安排,结合供油单位与受油单位生产运 态,编制股份公司月度原油资源配置计划,并结合分 (子)公司原油库存情况,编制股份公司月度原油资 源运输计划。股份公司月度原油资源配置、运输计 划按规定权限审批后下达分(子)公司执行。 2.2由于市场变化或生产事故等因素的影响,需调整原油 资源配置、运输计划,由供油单位或受油单位向生产 经营管理部提出建议,生产经营管理部应根据分 (子)公司生产情况和运输动态,提出月度原油

中国石油的数据图解

威尔鑫:解读中国石油垄断的吸血鬼机 制(图) 原油作为工业血液,关系国计民生,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高房价、高菜价,高肉价,甚至高奶粉价等不断高涨的生活成本,一大部分拜不断上涨的物流成本所致。油价高低是物流成本的重要一环。很多老百姓在哀叹当前生活特别困难时,他们没有意识到,支付的高昂生活成本很大部分落入了石油垄断的腰包,即你大到买房,小到买菜、买肉、甚至买奶粉等,你们其中一部分都支付给了吸血的石油垄断企业。号称亚洲最赚钱的中石油应该改称为最擅长从自己同胞身上吸血寄生的中石油。 近几个月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国内油价不见松动迹象。当有记者采访为何在国际油价大幅下跌而不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时,中石化方面称尚未触及下调油价的机制。“机制”二字是多么高深的搪塞,很多记者被唬住了,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算触发油价下调机制。进一步问底即怕显得自己没有理解机制能力,又怕吸血鬼给出更加专业而自己更不知所云的搪塞用语。普通老百姓更不懂油价调整的专业机制了。所以,“机制”成了“石化双熊”作为吸血鬼的保护盔甲,吸血无声无息,老百姓感受到阵痛却不知由来。 本人也没有全面去解读国内成品油调价机制,但就本人整理的数据来看,即便参考其所谓的机制,国内油价也早已触发向下调整的条件,但迟迟未见国内成品油价下调。今日看了新京报文章《中石化称国内油价涨快跌慢是定价机制问题》,作为社会监督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提出,为什么公众总是感觉国内油价“涨快跌慢”,中石化方面对此回应称,这主要是定价机制的问题。但本人仅仅简单梳理数据后,发现并非机制问题,而是“石化双熊”没有遵守机制而吸血的问题。我们的社会监督员如果不是没有搞懂机制,就是认为没有必要去督促执行调价机制。此外,说句实话,目前的社会监督员普遍可行度不高,他们大多被利益集团同化,进化成了吸血鬼的一个细胞。没有被同化的也无力挑战寡头垄断的淫威。故当前的社会监督员大多是安抚民心的摆设。

采购业务完整流程

采购业务完整流程 一、接受采购任务单 采购部收到由销售部传来的《采购任务单》后,作为开始进行采购业务依据,严格按照单据所列内容进行采购。如下表所示: 采购任务单 要求入司时间:申请人: 二、采购询价 采购员在采购过程中要求做到多家比价,单价较大的货物须做到至少三家询价。 三、采购合同签订 采购员通过询价,确定供应商,经上级领导审批,制作采购合同,签署生效。 四、办理付款 对于须支付预付款项,供应商要求款到发货的业务,采购员可办理预付款手续,填制《付款单》,办理付款手续。 软件操作:K3软件登陆—财务会计—应付款管理—付款—付款单新增 注意事项:1、项目令号。录制新增“付款单”,单据表须有一列录制项目令号,项目令号须每行都录入,要求准确。 五、催货 付款后,采购员须密切关注货物的交付情况,防止供应商拖延货期,保证正常到货 六、收货检验 货物到货,采购员须开封检查货物的名称、规格、数量、有无损坏等信息。 七、采购订单录制 采购合同签订后,采购员可录制采购订单,要求订单内容与采购合同内容必须一致。 软件操作:K3软件登陆—供应链—采购管理—采购订单—采购订单新增

注意事项:1、权限设置。只有采购人员和会计有权限进入“采购订单” 2、项目令号。录制新增“采购订单”,单据表须有一列录制项目令号,项目 令号须每行都录入,要求准确。 八、办理入库手续 采购员在订单录制完毕,货物到货后,连同持采购合同一起到库房办理入库手续。 九、录制采购发票 收到采购发票后,采购人员须在软件系统中录入采购发票;没有采购发票的,采用虚拟发票方式,进行录入。 软件操作:K3软件登陆—供应链系统— 注意事项: 十、对账 采购员应定期、不定期到财务部核对材料采购应付账款情况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石油价格波动及原因分析 1970年以来世界经历了三次比较显著的石油价格上涨,除了1973年和1979年前两次石油危机,最新一轮石油价格上涨自2002年开始启动,一直延续至今。从2002年油价每桶21美元开始,一路上升到2008年的超过100美元,其间在2008年第二季度曾经达到过最高点147美元。2009年6月以后,一直维持在70美元左右。从2010年开始,世界各国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尤其是亚洲国家经济强劲反弹,当年油价呈现前稳后升的态势,在70~80美元。目前最高原油价格是106.93美元,最低是95.72美元。纵观油价的历史记录,国际油价一路走高,呈现了大幅上涨和剧烈波动态势。 石油价格波动的原因很多,下面主要从内在动因、长期影响因素、短期波动原因三个方面展开。 1 内在动因 (1)稀缺性。石油作为可耗竭资源产品,绝对数量短缺,不足以满足人类相当长时期的使用,具有物质稀缺性。当前多消费意味着未来少消费,这种当前消费稀缺资源而放弃未来消费的机会成本被称为使用者成本。不同于一般商品,石油价格构成中不仅包括边际开采成本、边际社会成本,还包括边际使用者成本,三种成本的增加或减少导致石油价格出现波动性。 (2)金融属性。投机性交易对石油价格的重要影响凸现了石油的金融属性。目前,一般认为国际石油市场价格一直被两股主要势力操纵着:其一是一些跨国石油公司经常利用其强大的资本实力通过石油期货市场人为地抬高和压低计价期内的期货价格;其二是投机性资金,从近年的情况来看,国际原油期货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金融投机工具,投机性资金对国际石油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3)战略属性。石油作为一种战略商品,其与国家战略、全球政治、国际关系和国家实力等方面紧密交织在一起。各国纷纷都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手段争夺石油资源、争取石油价格控制权、建立大规模的石油战略储备。 2 长期影响因素 (1)供应因素。在石油供应中,OPEC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石油储量占全球总储量的78%,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0%,出口量占世界总交易量的55%,由此可见,OPEC的石油供应对调控国际油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4年以后,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最主要原因是石油供应不足。OPEC国家凭借其独有的垄断地位,按照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生产,较大产量对应较小边际收益,较小产量对应较大边际收益,这一特点促使OPEC单个国家的实际产量经常小于组织统一制定的配额。2007年11月,OPEC组织对生产协议作出进一步调整,协议只规定总体生产目标,而对生产配额不作明确规定,这一改变加剧了OPEC国家的继续减产行为,也给国际原油供给造成巨大冲击,2007年石油需求强劲增长,OPEC减产推动石油价格迅速上涨;2008年9月以来OPEC三次减产则是在石油需求和价格双双回落时作出的,它对石油价格的回升起到了直接作用。 目前,全球已经进入后石油时代,后石油时代下,易开采、低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少,难开采、高成本的石油资源越来越多。全球石油资源的压力一直在持续,原油储采比的指标持续下降,下降的储采比意味着原油开采量的增加速度大于探明储量增长速度,此时原油价格会上升,生产者降低产量的同时会增加勘探力度,随着储采比逐渐上升,原油价格得以回落;反之亦然。因此,储采比决定原油价格的长期走势。 (2)需求因素。2004年以来,OECD、亚太、欧盟、北美等地区保持较快经济增长率,石油需求增长强劲。欧盟国家石油需求基本呈现递增趋势,2006年后虽略有下降,但绝对需求量仍然很大。在需求价格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强劲的需求增长带动石油价格大幅上涨。

进口原油代理业务流程

进口原油代理业务流程 一、业务目标 经营目标 按照分(子)公司委托,按时、按质、按量完成采 购,并安全、及时地交付. 优化采购方案,保证合理地进口原油采购价格、运 费及保费. 争取有利地货款支付条件,按照贸易合同结算条款履 行资金支付责任. 保证结算资金地安全和及时回笼. 财务目标 保证代理进口原油业务会计核算真实、准确、及时、 完整. 合规目标 进口原油业务操作符合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地规定. 贸易外汇收支符合国家外汇管理局地规定. 进口原油代理协议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 股份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业务风险 经营风险 未经授权、委托或超越授权、委托范围及规定地交 易条件进行原油采购、租船、投保,发生交易损失. 未严格按照分(子)公司委托地时间、品质、数量

进行进口原油地采购和运输,导致分(子)公司正 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影响或发生损失. 未能在分(子)公司委托范围内把握贸易时机、获 得有利地价格和运费条件,导致分(子)公司进口 原油成本增加. 未能严格按照分(子)公司委托进行套期保值操作、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分(子)公司控制进口原 油成本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未对原油采购合同及时、准确地投保,发生漏保、 迟保、错保,以及在货物出险后未及时办理索赔手 续,导致风险增加或发生损失. 未对滞期费产生地过程实行跟踪和有效控制,导致 多付或应该追偿地未及时追偿,造成损失. 货款结算不当,导致财务费用或资金风险增加. 未按照规定路径进行国际结算发生资金损失. 未经审核,变更标准合同文本中涉及权利、义务条款导致地风险. 财务风险 未能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进行进口原油代理 业务地会计核算,造成财务信息失真. 合规风险 进口原油业务违反国家规定,受到处罚. 外汇收支违反国家外汇管理局地有关规定,受到处

国际几十年原油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自1970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大体经历了以下不同的三个历史阶段: 1970-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1)20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驱动油价持续暴涨。 1970年,沙特原油官方价格为1.8美元/桶;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10美元/桶; 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首次突破20美元/桶; 1980年,原油价格首次突破30美元/桶; 1981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最高达到39美元/桶; 随后,国际油价逐波滑落,从此展开了一轮长达20年的油价稳定期。 (2)1983——2003年初,20年油价一直徘徊在30美元之下。 1986年,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落至10美元/桶上方; 1986年初——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基本上稳定在20美元/桶之下运行,只是在1990年9——10月间,油价出现过瞬间暴涨,并首次突破40美元/桶,但两个月后很快又滑落至20美元/桶之下; 1998年底1999年初,国际原油价格曾一度跌至10美元/桶以下。

2000年,国际原油价格曾短时间内冲至30美元/桶上方,但很快又跌落至20美元/桶之下。 2000-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图 (3)第三次石油危机时期(2003——2008年)。第一、二次石油危机后,国际原油价格波动经历了长达20年的稳定期。20年后,国际原油价格再次步入一个全新的快速上升通道,第三次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2003年初,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30美元/桶,然后,不再回头。 2004年9月,受伊拉克战争影响,国际原油价格再次突破40美元/桶,之后继续上涨,并首次突破50美元。 2005年6月,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60美元/桶,并加速前行。 2005年8月,墨西哥遭遇“卡特里”飓风,国际原油价格首次突破70美元/桶。

一文读懂民营炼厂之原油采购

一文读懂民营炼厂之原油采购 2017-12-01 随着中国油气产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民营炼厂原料来源渠道拓宽,原油占比不断扩大。从“无油可炼”到“精挑细选”、从“指标油、落地油”到“直馏燃料油、进口原油”,民营炼厂原料几十年间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6年原油加工量占比达到97%! 一、地炼原油品种: 以山东民营炼厂原料结构为例,2011年原油占比超过直馏燃料油比例达到53.1%,首次超出50%。随着民营炼厂原料瓶颈进一步破除,原油占比扩大,2016年则达到97.5%! 图 2009-2016年山东民营炼厂原料分类占比图 1、国内原油:以胜利原油为主。国家保留的炼厂中(如垦利石化等)存在配额,直接从胜利油田拉油,但整个山东地炼的总量仅有179万吨;部分未在保留的炼厂中,主要是以“落地油为主”。 2、进口原油:主要来自于俄罗斯和安哥拉、巴西和中东等国家,另外哥伦比亚、印尼也有部分原油进口。民营炼厂加工进口原油的主要品种包括ESPO、阿曼、萨杜恩、艾斯卡兰特、杰诺、宋卡、杜里、马混、米纳斯、荣卡多、卢拉等等,进口原油来源多样性充分满足民营炼厂不同装置及生产工艺的需求。 3、进口原油主要指标

随着地方炼厂的发展,以及政策的放开。炼厂在尝试全球不同品质的原油资源进行炼化之余,也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原油品种,当前地炼原油集中向距离较有优势的俄罗斯和中/重质品质的中东和安哥拉原油为主,如ESPO原油、阿曼原油、卡宾达和萨杜恩等油种逐渐凸显。 二、地炼原油采购方式 由于原油贸易属于国家管制类产品,且在原油进口使用权放开前,地炼并无进口操作资质,而随着相关资质的放开,地炼也在慢慢参与其中。根据原料来源,炼厂原料采购可以分为三种方式:自主采购、与主营单位合作、与大型石油贸易公司合作。 不过目前来看,地炼采购原油多倾向于向国家型石油公司(如中海油、中联油、中联化)、油田股东和国际大型石油公司(维多、巴西国油等)合作。 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型的原油贸易公司,在原油品质、信誉能够保证之外,其中另一方面的原因即是,大型石油公司和贸易商可帮助地方炼厂拼船进行采购,节约运费成本,如采购方不光包含地方炼厂,还包含国内其他贸易商甚至航线上的其他国家接货方,一般的贸易商难有此实力。 另外,由于之前地方炼厂实力不足,导致市场毁约情况时有发生活,因此信任程度方面存在问题,同时价格、品质和拼船能力等方面也制约了其合作,地方炼厂与其它贸易公司合作原油交易的意向较弱。 对于没有相关资质的炼厂,除去加工燃料油外,还会购买部分有配额的炼厂富余的原油,而变部分操作多为非正规操作,是政策禁止的,因此无法摆上

中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统计分析

摘要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原油领域的竞争已经超过了纯商业的范围,甚至成为了世界大国经济、军事、政治斗争的重要武器,研究表明自1996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油进口依存度飙升,进口主要来源却愈趋集中。显示出我国原油进口现状不容乐观,论文以2003年~~2013年十年为例,对我国原油进口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其中显示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关键词 中国、原油、进口、 众所周知,我国原油资源缺乏,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这一现象导致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短缺现象严重,为缓解这一问题,我国不得不通过从国外进口原油,以满足我国对原油的大量需求。我也通过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数据对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一、我国近十年原油进口量统计。 2003~~2013年原油进口数据(表一)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国原油进口量逐年增加,到2009年更是突破了两亿吨大关,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原油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的趋势,但也暴露出 年份 数据 进口数量(万吨) 进口额(万美元) 年增长量百分百(%) 2003年 9102 1978240 —— 2004年 12272 3391168 30.3 2005年 12682 4772293 3.8 2006年 14517 6641190 14.5 2007年 16317 7977091 3.5 2008年 17888 12930000 9.6 2009年 20379 8930000 13.9 2010年 23931 13510000 6.9 2011年 25378 19666400 11.4 2012年 27102 22066591 6.8 2013年 28200 21955000 4.03

成品油采购采购管理流程

成品油采购管理流程 一、业务目标 1.经营目标 (1)保证适当库存,满足市场需求。 (2)寻求合理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3)保证采购的数量和质量。 2.财务目标 (1)保证成品油采购会计记录及其帐务处理真实、准确、完整。 3.合规目标 (1)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2)成品油采购合同符合合同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内部规章制度。 二、业务风险 1.经营风险 (1)库存不足,品种或结构不合理导致客户流失。 (2)库存过高,占用资金增加。 (3)外部采购未经授权或授权不当,导致资金损失,采购成本增加或不必要的商业纠纷。(4)运输方案不合理导致运杂费增加。 (5)采购的油品与订单不符,导致油品数量超耗,质量差异。 (6)未经审核,变更标准合同文件中涉及权利、义务等条款导致的风险。 2.财务风险 (1)采购交易没及时入帐,期末发生截止性错误。 (2)没有准确和完整的会计纪录。 (3)虚假纪录采购交易,导致资产流失。 (4)未按规定进行帐务处理,导致帐实不符。 3.合规风险 成品油采购合同,不符合合同法和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内部规章制度的要求,受到处罚,造成损失。 三、业务流程步骤与控制点 1.上报市场需求 (1)市场营销部根据市场需求及经营变化、编写年、季、月(度)经营及资源需求计划,由公司总经理审批同意后报上级公司(荣昌盛投资公司)。 2.下达外部采购计划 (1)根据荣昌盛批准的生产经营计划,市场营销部根据资源平衡情况,制定外部采购计划报公司总经理批准下达。 (2)(ERP)市场营销部根据下达的外采计划在ERP系统中维护采购订单。 (3)(EPD)财务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指标,在EPD系统中对采购基金中心的承诺项目进行维护和下达。 3.外部采购 (1)市场营销部跟踪了解市场变化情况,适时编制市场价格变动表,报公司总经理,作为确定外部采购价格的依据。 (2)采购部根据采购计划,业务部门建议采购价格,填写采购申请表,报总经理审批,需预付货款的,由业务部门组织对外部供应商信用情况进行评价,按照公司法律顾问审定的标准合作文本,合同签订人,按规定权限与外部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