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中的和歌翻译艺术的

论《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中的和歌翻译艺术的

论《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中的和歌翻译艺术的
论《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中的和歌翻译艺术的

论《源氏物语》林文月译本中的和歌翻译

艺术的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源氏物语》作为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杰出代表,无疑受到了全世界的学者以及读者的瞩目。在我国,截止到2010年,已有9位译者的译本出版发行。其中林译本于1978年12月全文译成;大陆的丰子恺虽于1965年译成全文,但紧接着的10年浩劫让译稿直至1980才得以在大陆发行。林译本因此成为实际上最早面世的《源氏物语》的全译本。林文月得到丰子恺的全译本三册时已是1986年以后,此时她“不仅初译早已竣工,既修订之工作也已经完成,所以无由参考丰先生的译著。”[1](紫式部,3)丰译本之后大陆的诸译本,均或多或少受到丰译本的影响。丰译本将原著中的和歌译为一首五言绝句,或是两句七言诗,其余大陆的译本中和歌的译文均脱胎于丰译本,仅仅做了个别文字的改动。

林文月在其译著的《源氏物语》的洪范新版序中表达了自己未能参考丰译的遗憾,同时也庆幸通过独立完成译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于今思之,

反倒庆幸蒙昧中摸索前行,至少建立了属于自我的译风。”[2](紫式部,3)林译本与其他诸译本译风的不同从对原文中和歌的翻译上就可见一斑。

一、《源氏物语》中的和歌概况

“和歌”即日本的古典诗歌,是日本韵文学最古老的形式之一。《源氏物语》中共有795首和歌,均为5,7,5,7,7的三十一音节组成的和歌中的短歌。795首和歌数量不可谓不庞大,因此和歌是这部巨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江户时代著名国文学家本居宣长曾在他的《紫文要领》中对《源氏物语》中的和歌做过这样的评价:“欲知歌道之本意,宜精读此物语,领悟其情味;且欲知歌道之风采,宜细观此物语之风采以领悟之。此物语之外则无歌道;歌道之外则无物语。歌道与此物语其趣全同。盖夫论辩此物语之事之前,即当先知歌道之论。咏歌者之情趣,当全为此物语之情趣也。”[3]本居宣长的评价说明了《源氏物语》中的和歌质量之高堪称日本和歌的典范;想要领悟《源氏物语》的内涵则必须理解其中的和歌。由此可见和歌与《源氏物语》密不可分的关系。五十四帖《源氏物语》,每一帖均有数量不等的和歌。这种散文叙事夹杂和歌的形式恰如中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以及元明清古典小说中散文与韵文相结合的形式。

既然和歌在整部《源氏物语》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那么译者在翻译时自然是绞尽脑汁以期体现出和歌的原意和风韵。林文月在其修订版序言中说道:“我译《源氏物语》,虽然采用白话文体,但是在字句的斟酌方面,也努力避免陷于过度现代化,尤忌外来语法的羼入,依次试图把握比较典雅的效果。也就因为这个缘故,全书共出现的795首和歌,避免采用白话诗的译法,而自创三行、首尾句押韵的类似楚歌体形式。如此,在白话的散文叙事之中时时出现比较古趣的诗歌,或者可以使人在听觉和视觉上,有接近原著的典丽感受。”[4](紫式部,24)

二、楚辞体与《源氏物语》中的和歌在形式上的相似

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粘着语”日语与属于汉藏语系的“孤立语”汉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和歌的音数律不像中国的诗词格律规定的那么严苛,但音节的数量也仍需遵守一定的限制,如和歌中的短歌就需遵守5,7,5,7,7三十一音节的规定。林译本中将和歌译为三行楚辞体,楚辞采取三言至八言参差不齐的句式,篇幅和容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扩充。比起有严格格律要求的五言绝句或是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的七言律诗,楚辞灵活的形式更加贴近和歌,从而达到林

文月所说的在视觉上产生接近和歌的效果。

如第一帖《桐壶》中的第一首和歌,原文如下:

限りとて別けるる道の悲しきにいかまほしきは命なりけり林译本译文为:生有涯兮离别多,誓言在耳妾心苦,

命不可恃兮将奈何!

三、楚辞体译文符合和歌具有音乐性的特点

“和歌”一词中,“和”即意为“大和民族的”,而“歌”则意味着这种文学形式本身抑扬顿挫,可以吟唱,这说明“和歌”原本是由音声语言形成的文学表现。[5](姚继中,86)“若将日本和歌与中国古典诗歌相比较,仅就音律而论,和歌的发声与腔调与其说是‘吟’,毋宁说更接近‘唱’。”[6]这是由于汉语和日语的语言特点不同而造成的。汉语中每一个汉字都有其固定的发音与含义,而日语往往多个假名才对应一个日语汉字。因此和歌在节奏方面与节奏整齐划一的五言绝句,七言律诗不同。和歌的律拍为双音,按照叠加原理节奏应成偶数音拍。和歌遵循“5,7,5,7,7”三十一音节的格式,五音是律拍的一次性相加,为最原始的节奏;七音是律拍的二次性相加,为后起的节奏。节奏首先必须能够独立表达一个以上的独立意群,其次必须是一个独立的韵律单位。换言之,节奏内部不能有明显

的停顿,节奏之间必得有一定的休止。因此比起中国的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和歌更多的接近为“歌曲”的形式。楚辞的直接渊源是以屈原的《九歌》为代表楚地民歌,因此用同样具有音乐性的楚辞体来翻译和歌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在语音层面上,楚辞体中的叠词和语气助词“兮”就带来了明显的音乐效果。[7]如林译本第四帖《夕颜》中光源氏唱和夕颜的第一首和歌:

夕颜华兮芳馥馥,薄暮暗昏总朦胧,

如何窥得兮真面目。

首句“夕颜华兮芳馥馥”中“馥馥”这一双声叠韵词的使用就形成了一定的音乐效果。其次,“兮”古音为a-,“这一长元音反复而有规律的出现,使得整个语音过程处于相对统一的音高、音节系统之中,从而完成了文本由辞向音的转化。”[8]

从诗句结构层面上来看,王次炤在《音乐美学》一书中说到:“完整对称的结构是呆板的,在音乐中完全的对称也有类似的效果,因此在音乐中的再现往往是变化的再现,我们经常用A-B-A来表示。”[9]林译本中的和歌翻译首句均译为“OOO兮OOO”的“九歌”体,末句又译为“OOOO兮OOO”的形式。楚辞体中的“兮”字就相当于音乐旋律结构中的B的作用,通过连

接两个对偶或近似对偶的句子成分,或是连接内在情绪与自然现象,通过并不完全对称的结构,形成了自然灵动的音乐性。如林译本《夕颜》中最后一首和歌:逝者逝兮去者去,

生离死别两成空,

萧条暮秋兮独思虑。

首句“逝者逝兮去者去”中的“兮”字连接的“逝者逝”与“去者去”就为对偶的两个句子成份。而末句的“兮”字连接的“萧条暮秋”和“独思虑”则一为自然环境,一为心理活动。对称与不对称相结合,整体上形成了音乐中变化的再现。

由于在语音层面与诗句结构层面上的特点,楚辞体具有显著的音乐性,因此用来翻译同样具有音乐性的和歌是十分恰当的。

四、楚辞体中的“兮”与和歌中感叹词的语义相似

和歌中常有表达咏叹之意的助词,这些表达咏叹之意的助词往往语感十分微妙,只能通过阅读原作“意会”而很难通过翻译“言传”。如上文中引用的《桐壶》帖中的第一首和歌原文中,なり是表示断定的助动词なる的连用形,けり是表示咏叹的助动词。而“中国古典诗歌除早期的骚体用‘兮’字外,很少在句中插入感叹词。”[10]若译为五言绝句或两首七言律诗就很难

直接表现出感叹之意,只能通过字里行间来揣摩出作者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楚辞体中的一个“兮”字就承担起了咏叹的作用。闻一多在《怎样读九歌》一书中总结了《九歌》中“兮”字的用法,闻一多认为“《九歌》中的“兮”字,“竟可以说是一切虚字的总替身”。[11]因此九歌体中的“兮”字除了作为泛声符号充当语气词表示语音持续,增强所表达的悲伤,愤慨等情感外,“本身自然地兼有许多虚词的文法作用。”[12]楚辞体中的一个“兮”字,便可巧妙地承担起日语中含有微妙感情因素的助动词或终助词在和歌中的作用。因此林译本的楚辞体的翻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如何翻译和歌中表示咏叹之意的助词的问题。

五、楚辞体的美学特征与日本“物哀”文学思想的一致性

“物哀”(物のあはれ)是日本传统文学的重要概念,是由本居宣长正式提出,其最初是针对和歌的本质。作为日本审美特征源头的和歌,“物哀”便是其中心思想,代表了日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他认为“从神话时代至今,乃至无穷之后世,所咏和歌,皆可以‘物哀’一次归纳之。”[13](姚继中,52)所谓“物哀”,“物”指的是外在的客观事物,“哀”则表示人的主观感受。简而言之,“物哀”即是指人触景生情,心有所动而自

然流露出的情感。林文月在其译本的修订版序言中说道:“当人的主观情感受到外在客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反应,进入客观融合的状态,即呈现出一种调和的情趣世界。”[14](紫式部,23)“物哀”的“哀”依附于“物”,“物”赋予“哀”一种具体的存在性。[15]“物哀”表达的是对四季风物的感受:“春有花开夏鸟鸣,秋日明月冬雪冷”。纤细典雅的自然景观往往牵动着对日本人的内心情感。

“物哀”论随后被本居宣长运用于理解整部《源氏物语》。他在《玉の小栉》一书中提出了《源氏物语》的主题思想是“物哀”这一观点。[16](姚继中52)和歌具有抒情性的特性,自然大大渲染了小说中的“物哀”情绪。“夫和歌者,托其根于心地,发其华于词林者也。人之在世,不能无为,思虑易迁,哀乐相变,感生于志,咏形于言;是以逸者其声乐,怨者其吟悲,可以述怀,可以发愤;动天地,感鬼神,化人伦,和夫妇,莫宜于歌。[17]《源氏物语》中的和歌绝不是作者为了作和歌而作,而是小说人物抒发情感,从听觉上交流思想的一种重要媒介。林文月用楚辞体作为和歌翻译的形式,我认为除了两者在形式,感叹词的使用与音乐性方面的相似之外,楚辞体绝佳的抒情性与浪漫主义的美学特征与和歌的“物哀”的不谋而合是

最重要的因素。对于和歌的翻译,仅仅做到形式的相似,语义的准确传达是不够的,如何在翻译中尽可能地展现出和歌中的“物哀”的审美思想才是关键所在,因为“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的精髓,不能传达出“物哀”精神的话,读者也就无从理解日本文学的民族特色。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对楚辞的美学特征做了简明扼要的概述:“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其楚产,故称楚辞。较之于《诗》,其言甚长,其思甚幻,其文甚丽,其旨甚明,凭心而言,不拘矩度。”[18]“其言甚长”是说楚辞体的作品行文较长,这一点并不适用《源氏物语》中短歌的翻译。林文月为此独创了三行楚辞体来作为和歌翻译的媒介,但仍保留了楚辞体其余的美学特征。

“其思甚幻”指的是楚辞体作品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楚辞与楚地的原始神话、祝祭巫术等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源氏物语》中涉及神鬼宗教的情节也并不少见。如林译本第九帖《葵》中光源氏正妻葵姬被忧思过度以致灵魂出窍的六条妃子的魂魄附体时所作和歌:

叹妾魂兮空飘荡,

云游西东无定时,

盻结裾端兮息魑魉。

此处诡谲的楚辞体的译文传神地表现出六条妃子对光源氏薄情的怨慕悲伤,恰如,《九歌·湘夫人》中湘夫人思君不至时心无所依的怅然。楚辞体译文还原了原文中凄艳神秘的氛围。

“其言甚丽”说明楚辞体作品词藻典雅优美。楚辞的意象极为高洁优雅,如《九歌·湘夫人》中就有大量的关于香花香草的描绘。1968年因此用同样大量描写优美自然风物的楚辞体来翻译表现热爱自然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观的和歌显然是非常适宜的。如林译本第四帖《夕颜》中夕颜写于扇面的一首和歌:

白露濡兮夕颜丽,花因水光添幽香,疑是若人兮含情睇。

“其旨甚明”意为楚辞体作品的意旨十分明确。楚辞中的客观景物都被诗人寄托了自己的情感,运用“比”的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典型的楚辞的代表作《离骚》之中,“香草”便喻为忠贞,“美人”便喻为明君,香草美人的意象寄托了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和歌之中诸如“雪月花”之类的优美的四季风物也往往被日本人用来寄托“物哀”的情绪。《源氏物语》的和歌中,“花”与“月”这两个意象大量出现,“花”多是用以比喻风华绝代的光源氏或是文本中与光源氏

有情爱纠葛的女子。如上文所引用的林译和歌中,被白露濡湿,幽香脉脉的夕颜花便是用来比喻容貌秀丽的光源氏,借夕颜花来表达了夕颜对光源氏的倾慕。“月”这一意象由于其高悬于夜空,可望而不可及的特点,常被光源氏用来寄托思美人而不可得的情感。如林译本第八帖《花宴》中光源氏试探坐在帘后的胧月夜时所做和歌:

月朦胧兮途茫茫,光隐山后失清影,何时重现兮常彷徉。

这首和歌中光源氏就是以朦胧月光比喻之前夜晚偶遇而之后遍寻不着的胧月夜,以朦胧月光寄托了自己由此引发的徘徊相寻的哀苦之情。

综上可知,楚辞体的美学特征与和歌之中“物哀”思想的吻合使得楚辞体成为了和歌的最佳译文形式。

六、结束语

林文月出生于上海的日租界,幼时接受的便是日语教育,直到13岁返回台湾居住时才开始接受中文教育。双语的教育背景加上学贯古今的文化底蕴也使其成为了台湾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佼佼者。《源氏物语》的中译本是林先生五年半的心血之作,她用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清丽的笔触用中文再现了千年之前日本平安时代的风雅。尽管林先生为书中的和歌翻译

而首创的三行楚辞体在格式,语义,音乐性和思想上很大程度上贴近了原诗,然而翻译本身就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她在其译本的注释中也时常遗憾由于中日语言文化的差异未能精准传神地翻译出原作和歌中的一些精妙之处。但正由于翻译的不完美,才给广大的学者和读者留下了继续雕琢的空间,也使得这部译著保持的长盛不衰的魅力。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_贺华丽

摘 要: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 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Verschueren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词:顺应论;语用翻译;语言选择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06)03-0105-04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贺华丽(1980—),女,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引言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翻译离不开 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综观译界对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但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翻译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深化,需要继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就现有译论而言,Nida(1993:157)比较系统地区分了三类为翻译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但他忽略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事实上,语用学的很多研究领域,如预设、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分析方法。(张新红,何自然,2001)翻译创作中,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多从不同的侧面研究言语的运用,其分析单元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释语用学的全貌,而只能或多或少地解释翻译的某一个侧面,难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宋志平,2004:19-20)Jef Verschueren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 书中全面阐述了顺应性理论(theoryofadaptation), 提出了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为翻译 学的理论来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拟就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解释作一探讨。 2顺应理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 对语用学构建的整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否定了长期以来语用学被认为是和语言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相并行的学科的观点,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声称:迄今为止,一切可以贴上语用学标签的东西和按宽泛定义衡量适合于这一标签的东西都能在这个新建的框架内得到描写(转引自钱冠连,1991)。Jef Verschueren在他的PragmaticsAsaTheoryof LinguisticAdaptation一书中指出,语言适应即指语 言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适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过程,又是适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适应(Jef Verschueren,1987)。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JefVerschueren, 1999:55-56)。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 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 2006年6月第3期 Jun.,2006No.3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贺华丽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源氏物语》与日本传统美

《源氏物语》与日本传统美 成书于日本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以其浓重的日本传统美的韵味,而成为日本古典文学的典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就将《源氏物语》称为日本传统美的源泉,是日本美的滥觞。[1]因而在日本形成了专门研究《源氏物语》的“源学”。 《源氏物语》主要描写了源氏及其子嗣薰(实为源氏之妻与其妻舅之子柏木私通所生)追逐女性的故事。但是全书却以一条时明时暗的线索来写即平安王朝中的权利之争。源氏是桐壶天皇与一位地位低下的更衣所生,天皇对其母子极为的宠爱,因而引起弘徽殿女御的恐慌,从而通过其父右大臣的势力逼死更衣,迫使天皇将源氏降为臣籍,而与右大臣争势的左大臣却招源氏为女婿,在朝中形成了以右大臣为首的和左大臣为首的两股势力之间的相持之势。虽然文章的脉络线索以此为序,但是重点并没有放在政治斗争的之中,作者将政治斗争的紧张隐去,而是大量的描写源氏的恋爱生活。其中以紫姬、藤壶、明石、空蝉等12位女性形象最为人称道,尤其描写叙述的笔调充满着日本式的哀伤、淡雅、清新、多情让人心醉难抑。对于日本传统美,我国学者郁达夫将其归结为和歌、建筑庭院、佛社塔寺、茶道、花道等,但是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日本传统美的形式而不是内蕴。“美”在这里应是审美之意,应该是日本传统审美的倾向。因此笔者从《源氏物语》中最为明显的方面来解释日本传统美的意义。和歌的“物哀”之美、自然环境描写中的“自然即美”观念和在日本文化的“好色”传统之美。

一、和歌的“物哀”之美 (一) 和歌 所谓的和歌是日本文学中一种诗歌形式。此词最早见于《万叶集》中的题语,训读为“和答之歌”,但同时有可见“倭歌”二字即“大和之歌”用来区别传入日本的汉诗。进入平安时代“和歌”的意义基本确定,“和”即“大和”,“歌”即具有抑扬顿挫可以吟唱的诗句。从《万叶集》中可以很鲜明看出“和歌”脱胎于日本民族的短歌、长歌、旋头歌等,由于中日文化交流频繁,和歌这一形式是处于附庸汉诗的地位。在纪贯之的《古今集》就有这样的记载: “昔平成天子昭侍臣,令撰万叶,自尔来,时历十代,数百年。其后和歌,并不被采,虽风流如野宰相,轻情如在纳言, 而皆以他才闻,不以斯道显.”[2] 可见和歌并不是彰显才学的形式,因而并不流行,文人知识分子轻视这种文学形式。《万叶集》后,至平安时代即9世纪初叶至中叶和歌始终处于文学低层,直至公元905年,纪贯之的《古今集》才将和歌这种日本民族文学推入了古典殿堂。 《源氏物语》虽然不是一部和歌集,但是其中的和歌数量之多,艺术成就之高却是十分罕见的。江户时代的国学者本居宣长曾在他的《紫文要领》中对《源氏物语》中的和歌作过这样的评价: “欲知歌道之本意,宜精读此物语,领悟其中情味,且欲知和歌之风格,宜细观此物语之风采,以领悟之。此物语之外则无歌道;歌 道之外则无此物语,歌道与物语其趣相同,盖夫论辩此物语之事之前,即 当先知歌道之论,咏歌者之情趣,当全为此物语之情趣也.”[3] 《源氏物语》中的总共收录了795首和歌,可见和歌是《源氏物语》的重要支撑点,而其中所表现的“情趣”二字即是日本文学中的物哀之美。

大学语文翻译重点

翻译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译: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 3.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译: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4.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6.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译: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 7.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译: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 8.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译: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9.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译:冯谖于是乘坐他的车,高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十分高兴地说:“孟尝君待我为上等门客。” 10.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译:就请他来面见孟尝君。道歉说: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沉溺于国家大事之中,得罪了先生。 11.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译:收完债,买点什么东西回来吗?

顺应论视角下学术论文翻译(英文版)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dapt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Versehueren, 2000: 55-56) Versehueren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making-choice can be comprehended on three linguistic properties --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daptability can be view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namely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dynamic adaptability and 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process. (Versehueren, 1999: 65-66) This passage will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means making choices at various layers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cluding sound, word, syntax, cold, style and chapter.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mainly analyze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1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he informativ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text, we need to make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meaning of words combining specific contexts and also convey the meaning in appropriate way of expression. 1.1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mea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one, with one as literal meaning in the dictionary and the other one as specific meaning considering specific context. (Yang Man, 2015)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mbining the con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express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Adaptation at lexical level conforms to the reading habit of target reader so as to improve reading experience. ST1 Hume interprets our tendency to assign identity through time as a "natural propension," TT1休谟把我们确定长期身份的倾向解释为一种“自然天性” ST2 pension" to ascribe identity where evidence shows diversity "is so great," TT2 迹象呈现多样性时,确定身份的“倾向”“极大” Analysis: Common meaning of “assign” in the dictionary is “distribute, attribute”. In the text, we can see a paragraph explaining that people start to investigate question of identity “what makes an individual the same through time despite partial changes” and we “constructs experience to conform to our modes of cognition”. Here we know the “assign identity” means we “determine identity”. For example, we may assign identity to a “dog” saying “this is a dog”, which means we are also determining identity for it. Therefore, the word “assign”is translated as “确定”. So it is the same a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ascribe”. In the dictionary it means “be caused by”or “make sb possess”. In the context, “ascrib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assign” so it is translated as “确定” as well. By choosing the best expression of a word, we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源氏物语》物哀之美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11297241.html, 《源氏物语》物哀之美 作者:曾铖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2期 [摘要] 本文通过林文月与丰子恺翻译的《源氏物语》语言艺术上的比较得出几点想法:1、自然之美是“物哀”触物感动之心的基础。2、《源》之“幽玄”,是一种接触自然风物时普遍流露出的风雅品性,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孤独的生命状态之美。3、“知物哀”的主题贯穿在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之中。 [关键词] 源氏物语;紫式部;丰子恺;林文月;物哀;幽玄 《源氏物语》的中文译本版本繁多,其中相对著名的有林文月、丰子恺、钱稻孙等人的翻译。本文对《源》林译和丰译语言稍加比较,从此角度探析日本美学中的物哀之美。 一、自然之物哀 日本列岛独特的自然条件,一方面柔和自然风光使岛国人在日常生活的审美心理已深深地融入,另一方面地理位置的相对孤立和多灾又给日本人一种悲壮、哀感的心灵体验。 大和民族是一个非常珍视四季之感的民族,季节感已经内化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而《源》则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在11世纪初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她鲜明写实地刻画了日本平安时代四季重要行事,白马节、踏歌节会、灌佛、佛名会、追傩、新尝节、贺茂节等。纪贯之说过“聆听莺鸣花间,蛙鸣池畔,生生万物,付诸歌咏”。本文更倾向于本居宣长的两分法,进而将“物哀”及“知物哀”分为感知“物之心”和感知“事之心”也就是对四季自然景物的感受和通达人际人情之心两类,本文以为对真实自然四季美“物之心”是“物哀”各种触物的喜怒哀乐感动之心的基础。 只略举一,表现“物之心”大自然种种优美繁茂景色林译散文化的笔触让景色的呈现更为优雅,静寂冷寂的心理情感显得更为细腻。丰译类似晚清白话小说的语言,古文的好处是有“言简意赅”之效,虽然描述事物意义明白,但是语言古涩之下就没有林译散文化所具备的传达绵延“物哀”情感的力量了。 二、幽玄之悲 世阿弥基于他自身的艺术经验和前辈的艺术实践,推重“幽玄”。考察一下当时人们的身份阶层,就会看到公卿贵族的举止优雅高贵,被世人所敬仰,这些人可以说达到了“幽玄”之位。由此可见唯有美丽柔和高雅之态,才是“幽玄”的本体。而姿态优雅大方的表演,就是表演的“幽玄”。幽玄之境的最高层次就是表演姿态的美。第七帖《红叶贺》,十月十日皇上行幸朱雀院御前试乐。《红叶贺》中跳舞的源氏公子身份高贵、气质高雅,再加上书中作者不惜笔墨的多次描写如“则无论顿足之节拍,脸上之表情,均有超越世俗之致”,“步态与表情异常优美,

大学语文第十版的翻译

《齐桓晋文之事》译文 齐宣王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孟子回答说:“孔子的门徒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霸业的,所以后世不曾流传,我没有听说过。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吧。”齐宣王问:“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实行王道呢?”孟子答道:“通过安抚百姓实行王道,没有谁能阻挡得了。”齐宣王又问:“像我这样的人,可以安抚百姓吗?”孟子说:“可以。” 齐宣王又问:“您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回答说:“我听您的近臣胡龁说,有一次您坐在朝堂上,有人牵头牛走过堂下,您问:‘牵牛上哪儿去?’他回答说:‘要杀了它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那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罪过却要往死地里送。’那人问:‘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去换牛吧。’不知有没有这回事?”齐宣王说:“有这回事。” 孟子说:“有这样的善心就足以实行王道了。老百姓都还以为是您吝啬,我本来就知道您是于心不忍呢!” 齐宣王说:“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不大,我怎么会舍不得一头牛呢?就是因为不忍心看到它恐惧发抖的样子,没有过错却要往死地里送。所以才说用羊去换牛。”孟子说:“您不要奇怪百姓以为您吝啬。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又怎么知道您的用意呢?您要是哀怜牲畜没有过错却往死地里送,那么用牛跟用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齐宣王笑道:“这真个是什么心理呢?我并不是吝惜钱财才拿羊去替换它(牛),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应该的。”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正是仁爱之道,(因为您只)见到牛没有见到羊。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对于禽兽,看到它们活着,就不忍心看着它们死去;听到它们鸣叫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们的肉。所以,仁厚的人们总是远离厨房的。” 齐宣王高兴地说:“《诗》里面讲过:‘别人有想法,我能猜中它。’这话像是冲着您说的。我自己做了这件事,回过头来要探索做它的目的意义,反而得不出。经您这么一讲,我心里又感到有些触动了。这种心地为什么就能与王道仁政合拍呢?” 孟子说:“有人向大王禀白道:‘我的力气能够举起三千斤重的东西,却拿不起一根羽毛;(我的)视力能够看清秋天里刚换过的兽毛的末梢,却看不见一大车木柴。’您会同意(这种说法)吗?”齐宣王说:“不,不会。” (孟子紧接上去说:)“现在大王您一片仁心,使禽兽沾恩,而百姓却一无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样看来,一根羽毛拿不起来,是因为不愿用力;一车木柴看不见,是因为不愿用视力;百姓不被爱护,是因为不愿广施恩泽。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齐宣王问:“不肯做和不能做,从外表上说来,有什么不同呢?” 孟子说:“要人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的确是不能做。叫一个人为长辈按摩,他对人说:‘我不能做。’这是不肯做,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您不行王道,不属于将泰山挟在腋下跳过渤海这类事情;您不行王道,属于为长辈按摩一类的事情。尊奉自己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奉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儿童,推广开去也爱抚人家的儿童。那么,治理天下便可以像把一件小东西放在手掌上转动那么容易了。《诗》里面说过:‘给自己的妻子作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这不过是说拿自己的一片爱心加到别人身上罢了。所以,能够推广恩泽就能保有天下,否则,就连自己的老婆孩子也保护不了。古代那些圣明的国君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只不过是善于推己及人罢了。现在大王您的恩泽能够泽被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什么好处,这又是为什么呢?称一称,然后才知道轻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长短。凡是物体,没有不是这样的,心的长短轻重尤其需要衡量。请大王您掂量掂量吧! “难道大王您要兴师动众,使您的臣下和士兵冒着生命的危险,和诸侯结下深仇大恨,然后才快活吗?” 齐宣王说:“不,我对这个有什么快活呢?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想借此得到我很想得到的东西。”孟子问道:“大王您很想得到的东西,可以说给我听听吗?”齐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问:“是因为好吃的东西不够吃吗?轻暖的衣着不够穿吗?还是因为文采美色不够看吗?琴瑟歌唱不够听吗?侍奉左右的宠臣不够用吗?大王您下面的臣子都能充分供给,您难道为的是这些么?” 齐宣王说:“不,我不是为这些。” 孟子说:“那么,您很想得到的东西我知道了,您是想扩张领土,使秦、楚等大国北面朝见您,然后统治整个中原地带,安抚四方边远部族地区。凭您现在的所作所为,去追求您所想得到的东西,简直像是爬到树上去捉鱼一

精彩英语演讲稿

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 有了好的开头,英语演讲便成功了一半。好的英语演讲开头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 你的英语演讲获得更多人的认可。那么,英语演讲的开头应该怎么写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呢?下面与你分享精彩的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 1、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一:问候听众,介绍自己 英语演讲稿开头怎么写?英语演讲稿的开头问候听众是最基本的礼貌。在一个陌生的场合 作英语演讲,英语演讲稿的开头可以先介绍自己。人的好奇心都特别强,如果台上站着一个 不认识的人作演讲,听众们一定都想知道演讲者的身份背景信息。所以在英语演讲的开头, 大大方方将自己介绍给听众,让大家认识自己,无论如何,这总比演讲结束了,台下的观众 还不知道台上那个家伙是谁要强!英语演讲稿开头怎么写 英语演讲稿开头怎么写?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 2、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二:受邀致辞 id like to thank you for inviting/asking me/giving me the chance to... i am grateful for the opportunity to present... 通常情况下,在一起企业活动或者学术活动中,有的演讲者会作为嘉宾被邀请发言。这 个时候,你可以通过上述英语演讲开场白来发表讲话。 3、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三:告知演讲主题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the opportunity to tell you about... the subject of my presentation is... 英语演讲稿的开头要记得告知听众演讲的主题,不要一篇英语演讲洋洋洒洒结束了,听 众还对你所讲述的主题不甚明了,那就太悲剧了。一开始就告诉听众主题,让他们带着已有 的自我认知跟着你的演讲往下听,他们的兴趣会更浓厚,如果他们听了半天不知道主题,又 没怎么完全听懂,演讲就没有太大效果。 4、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四:引起听众兴趣 在英语演讲稿的开头引入一些引起听众兴趣的内容是演讲的技巧。你想要为听众讲一个 不一样的故事?你想要为听众留一个悬念,让听众在你的英语演讲中找寻答案?那就试试上述 这两 种英语演讲开场白的表达方式吧。 英语演讲稿开头怎么写?希望岱恩英语老师分享的精彩英语演讲开场白示例能够为你提 供帮助。同时,岱恩英语老师也要提醒大家,一场成功的英语演讲光靠英语演讲稿是不够的, 还需要掌握很多英语演讲方法和技巧,并且一个人的英语演讲能力也是需要反复锻炼才能提 升的。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早日成为英语演讲高手! 最新英文演讲稿开场白 尊敬的评委,尊贵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能够站在这里进行演说,我感 到十分荣幸。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 honorable judges,distinguished guests,ladies and gentlemen,good evening!i feel really honored to stand here and make a speech.today im going to look together with you into this question:?? good morning everybody!its my honor to speak here,and i am very glad to share my topic with you. then today id like to talk something about..... (大家早上好!能在这里做此次演讲我十分荣幸,也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主题, 今天我想演讲的是......) (译文: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05级英语演讲比赛的现常首先,请允许 我来个自我介绍。我是今晚的主持人—来自05级6班的典典。)

从顺应论角度谈广告翻译

摘要:根据维索尔伦的顺应论,广告翻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广告翻译顺应主要有语境顺应和语言方面的顺应,本文简单的从语言的两个方面——语音方面和句式方面来分析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关键词:顺应论广告翻译语音顺应句式顺应 1、顺应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提出了语用综观说,在他的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书中指出,语言顺应即指语言顺应环境,或环境顺应语言,或两者同时相互顺应。恰当成功的交流既是顺应的过程,又是顺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顺应。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其中变异性和商讨性是基础,顺应性是根本。 2、顺应论与翻译 随着语用学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认为翻译是信息的互相交流。翻译顾名思义是把一种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等值表达出来,实质上就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跨文化交流。因此语用学的提出对翻译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leo hickey 在其论文集《语用学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用学有助于翻译“获得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语用等值(pragmatic equivalence),从而在最大限度上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等的理解和感受”(leo hickey:1999)。因此,翻译 “语用翻译同语义翻译相学者们在发表自己的翻译理论时也会谈到如何做到翻译等值的问题。 对应,是一种等效翻译观”(何自然,1995:186)。但由于译者的认识程度,翻译用意的侧重点等种种因素的影响,原文和译文在很多情况下是很难做到完全对等,只能是相对对等。“根据语用翻译理论,翻译就是译意。……译文无论做什么处理,只要它能传达原文的用意,实现语言交际的目的,他就是一种可行的译法。只要有理论的正确指导,翻译技巧是可以灵活的……”(何自然,1995:196)。而维索尔伦的语用综观论框架下的顺应论正是指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不同的意识程度下做出的语言选择的过程。翻译作为对目的语的重新组合,根据交际语境,交际对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译文语言的选择做出相应的顺应,说到底翻译就是一个动态顺应的过程。 语言的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或多维的。语言顺应涉及四个方面:(1)顺应的语境相关成分(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包括交际语境中任何一个和语言 (2)顺应的结构客体(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要素; 包括任何一个组织层面上的结构以及构成原则;(3)顺应的动态过程(dynamics of adaptability),即顺应过程在交流中的展开;(4)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salience of the adaptation process),即和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维索尔伦,2000)。顺应有语言方面的顺应,还有语境的顺应,本文只从语言方面讨论广告翻译中的顺应现象。 3、语言方面顺应 3.1 语音顺应 广告的功能及商业目的决定了其语言一定要标新立异,所以广告撰写者千方百计的使得语言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英语和汉语都有各自的语音特征,比如说汉语有其平仄特点,英语有压头韵,尾韵等韵律特征。语言顺应是首要简单的方法使得广告语言能够深入人心,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

2、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

大学语文古文全篇翻译(第十版) 《樊迟、仲弓问任》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老子》二章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自然的规律不就像张弓一样吗?弦位高了就压低些,弦位低了就抬高些,弦位过满就减损些,弦位不足就补充些。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人类社会世俗的做法却不然,而是损减不足来供奉有余。谁能自己有余而用来奉献给天下呢?只有有道之人。因此,圣人有所作为却不自恃,有所成就也不居功自傲,他不愿显示自己的贤德。 《晏子对齐侯问》译文 景公从打猎的地方回来,晏子在遄台随侍,梁丘据也驾著车赶来了。景公说:“只有梁丘据与我和谐啊!”晏子回答说:“梁丘据也不过是相同而已,哪里能说是和谐呢?”景公说:“和谐与相同有差别吗?”晏子回答说:“有差别。和谐就像做肉羹,用水、火、醋、酱、盐、梅来烹调鱼和肉,用柴火烧煮。厨工调配味道,使各种味道恰到好处;味道不够就增加调料,味道太重就减少调料。君子吃了这种肉羹,用来平和心性。国君和臣下的关系也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不可以,臣下进言指出不可以的,使可以的更加完备;国君认为不可以的,其中也包含了可以的,臣下进言指出其中可以的,去掉不可以的。因此。政事平和而不违背礼了,百姓没有争斗之心。所以《诗·商颂·烈祖》中说:‘还有调和的好羹汤,五味备又适中。敬献神明来享用,上下和睦不争斗。先王使五味相互调和,使五声和谐动听,用来平和心性,成就政事。音乐的道理也像味道一样,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各方面相配合而成,由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迅速、高下、出入、周疏各方面相调节而成。君子听了这样的音乐,可以平和心性。心性平和,德行就协调。所以,《诗·豳风·狼跋》说:‘美好音乐没瑕疵。’现在梁丘据不是这样。国君认为可以的,他也说可以;国君认为不可以的,他也说不可以。如果用水来调和水,谁能吃得下去?如果用琴瑟老弹一个音调,谁听得下去?不能总是‘相同’,就和这些道理是一样的。”

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语言顺应论对翻译的启示 作者:袁斌业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刊名: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2,18(5) 被引用次数:26次 参考文献(17条) 1.关娟娟小心,路上有炸弹 2001 2.蒋锚淮英汉缩略语词典 1990 3.李国文汉语的无奈 2000(04) 4.李虹最新英汉缩略语词典 1991 5.李延林小议英语典故性成语的来源与汉译 1999(03) 6.林成滔字里乾坤 1998 7.刘树森李提摩太与《回头看记略》—中译美国小说的起源 1999(01) 8.刘庆森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2001(07) 9.钱冠连语用学:语言适应理论—Verschueren语用学新论述评 1991(01) 10.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 1997 11.王克非翻译问题三思 1997 12.王蒙中国当代作家选集丛书 1991 13.王学兴英汉缩略语大词库 1992 14.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 1989 15.Huang Xinqu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1991 16.Vemehueren Jef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1999 17.Wang Meng The Butterfly and Other Stories 1983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何传春语言顺应论动态观与不同文本译文顺应语境程度探析[期刊论文]-湖北社会科学2010(8) 2.陈丞浅析语用顺应论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12) 3.陈丽霞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新探[期刊论文]-江西社会科学2006(11) 4.戈玲玲顺应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兼论语用翻译标准[期刊论文]-外语学刊2002(3) 5.王红迪浅议顺应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海外英语(中旬刊)2010(8) 6.马秀兰浅谈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7.李琎.LI Jin语言顺应论研究综述[期刊论文]-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3) 8.张婷玉语境顺应论与翻译[期刊论文]-考试周刊2010(44) 9.张克定Verschueren的语用理论对语用句法研究的启示[期刊论文]-外语教学2002,23(5) 10.彭劲松.PENG Jin-song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期刊论文]-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6(1) 引证文献(26条) 1.范开芳翻译质量的顺应性分析[期刊论文]-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源氏物语读后感(二)

源氏物语读后感 终于啃完《源氏物语》,所以就上豆瓣看了一下有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大家关注最多的是翻译、结构以及伦理,我也来说说读 后感。 先说翻译。我看的是丰子恺译的,非常棒,要按林文月的风格,我是没有办法以这种高度的热情快速地看完这本书的。口语化、生活化,带着轻口味的阅读感触,一路轻松下来,毫无障碍。这种上千页的大部头,太过细腻、典雅的话,反而没有办法持续 保持HiGH,落到我这种人手里,多半是半途而弃。林文月的译文 从女性的角度来看,也许是更符合紫式部作为女性作家的行文风格,但是,再从这部书的成书时代来看,作为日本乃至全世界最 早的小说之一,更多的质地还是会停留在质朴的层面上,可能故 事的结构、情节设置相对来得更为成熟一点,而语言的运用,成 熟度还是有待于商洽的,细腻、典雅的用词尺度,在那个时代, 是达不到林文月现有译文的那个程度的。所以,丰版的更为接近 原书。当然,丰版也被周作人等嘲讽过,但是,从大基调上来讲,我更倾向于丰版。中间也有疑问,就是有许多的小诗,这个粗鄙啊,我都不忍读之,是翻译故意而为还是紫式部本来就这水平? 如果是后者,那么,基本可以映照关于语言成熟度的问题。(可恨的是看不懂原版,只能作若干的猜想和推测) 再说结构。可以分成A、B两部分来看。A与B,都是可以穿插

安排。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阅读时关于篇幅长短的疑问了。特别是源氏部分,中间的篇幅都不是很长,基本十页之内,而到了讲述薰部分,篇幅很长,段落也很长,二十几页,或是一个段落一整页都讲不完。而如果是B部由紫式部女儿完成的话,两人的文风应该会有差异,但这是译文本,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可惜了! 讲到伦理,这是一部让人要错乱的小说。表姐弟、堂姐弟、叔父与侄女、儿子与继母、loli恋。按今人的眼光来看,不疯才怪!从一开始我就对此疑问颇多,但看到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些是可以被理解的,时代再往后到武士时期,那种伦理的禁痼才是最为悲惨的。无论是开放时期还是封闭时期,中间的受害者永远是女性。女性的出路只有两条,要不就是认同并屈服于社会伦理观念,要不选择远离,但这种远离,不是死亡就是出家,没有更多的出路可走。比如空蝉,她有勇气拒绝源氏,但是,她唯一可选的只能以出家来保护自己。再比如浮舟,摆脱niou(文字无法打出来)皇子和薰两人之间的纠缠,她只能选死亡,而当她被救之后,也没有办法获得新的生活,最终也只能也出家苟活于世,本来她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似乎那个人际圈子就那个大,兜兜转转之间,还是被发现她的存在。那个六条妃子,怨念只能以极端的方式来消解,这个女人是一个爱情的悲剧。 中途,我还特意去看了《源氏物语》的电影,因为看书时,特别是服装与发式、居住环境等都无法对应起来,引不起共鸣。有

大学语文-文言文译文

寡人之与国也孟轲 译文: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以北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一定的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与鱼鳖之类的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多加”提出疑问。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即减轻徭役、发展农林牧渔生产而使民“不饥不寒”,并在此基础上兴办教育等具体措施和

《演讲的艺术》chapter1-5课后summary

Chapter1 speakinginpublic People throughout history have used public speaking as a vital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empowerment. Because you will live the rest of your life in a globalized world, the need for English public speaking will almost surely touch you at some time. To be successful giving speeches in English, you need to be culturally competent communicator. You must show respect for the cultural value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people who come to hear you. This dose not mean that you have to devalue your own culture. There is no inherent conflict between being a competent English public speaker and being fully Chinese. Because public speaking involves the use of English as a working language, it require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Critical thinking helps you organize your ideas, spot weaknesses in other people’s reasoning, and avoid them in your own.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public speaking and conversation, but there are also important differences. First, public speaking requires more detailed preparation than ordinary conversation. Second, it requires more formal language. Third, it demands that speakers adjust their voices to the larger audience and work at avoiding distracting physical mannerisms and verbal habits. The speech communication process includes seven elements: speaker, message, channel, listener, feedback, interference, and situation. The interaction of these elements determines the outcome of any public speech. Chapter2 speakingconfidentlyandethically stage fright is an issue for public speakers in all countries. Rather than trying to eliminate every trace of stage fright, you should try to transform it into positive energy. To some extent, this will happen naturally as you gain experience as a speaker, but you should also think positively, prepare thoroughly, visualize yourself giving a successful speech, remember that most nervousness is not visible to the audience, and think of your speech as communication rather than as a performance in which you must do everything perfectly Because public speaking is a form of power, it carries with it heavy ethical responsibili ties. There are four basic guidelines for ethical speechmaking. The first is to make sure your goals are ethically sound. The second is to be fully prepared for each speech. The third is to be honest in what you say. The fourth is to put ethical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at all times Of all the ethical lapses a speaker can commit, few are more serious than plagiarism lobal plagiarism is lifting a speech entirely from a single source. Patchwork plagiarism involves cutting and pasting a speech from a limited number of sources. Incremental pla giarism occurs when a speaker fails to give credit for specific quotations and paraphrases that are borrowed from other people Because it is so easy to copy information from the Internet, it poses special challenges with regard to plagiarism. If you don't cite Internet sources, you are just as guilty of plagia- rism as if you take information from print sources without proper citation. As you research your speeches, be sure to take accurate notes of the Internet sources you use so you can identify them in your speech Chapter3 giving your first speech One of your first assignments will be to present an introductory speech, either a speech of self-introduction or a speech introducing a classmate. Focus the speech on a limited number of ideas and be creative in developing them. Use interesting supporting materials and present them in colorful, descriptive language. When organizing the speech, make sure you have a clear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Most introductory speeches fall naturally into chronological or topical order. Using clear transitions will help your audience follow you from point to point. Although you will write a complete manuscript or outline of your speech when preparing it, you should deliver it extemporaneously. This means you have rehearsed fully and can present your talk from a brief set of speaking notes. Concentrate on establishing eye contact with the audience and on speaking in a dynamic, engaged tonof voice Chapter4 selecting a topic and purpose The first step in speechmaking is choosing a topic. If you have trouble picking a topic, you can use clustering, a personal inventory, or an Internet search to come up with something that is right for you. The general purpose of your speech will usually be to inform or to persuade. When your general purpose is to inform, your goal is to communicate information clearly, accurately, and interestingly. When your general purpose is to persuade, your goal is to win listeners over to your point of view Once you know your topic and general purpose, you must focus on a specific purpose statement that indicates precisely what your speech seeks to achieve. The specific purpose statement should (1) be a full infinitive phrase; (2) be worded as a statement, not a question:(3) avoid figurative language;(4) not be vague or general; (5) be appropriate for your audience; and(6) be achievable in the allotted time. The central idea is a concise statement of what you will say in your speech, and it usually crystallizes in your thinking after you have done your research and have decided on the main points. In most cases, it encapsulates the main points in a single declarative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