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时作业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时作业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时作业
高考复习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时作业

课时作业(十四) [第14讲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基础巩固

1.[2014·重庆四区联考] 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2.将CO2气体通入下列溶液中,一定不会出现浑浊的是( )

A.CaCl2溶液 B.石灰水

C.饱和Na2CO3溶液 D.水玻璃

3.硅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种主要元素,下列有关硅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氮化硅陶瓷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化学式为Si3N4

B.碳化硅(SiC)的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结构陶瓷和轴承

C.光导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为SiO2

D.二氧化硅为立体网状结构,其晶体中硅原子和硅氧单键的个数之比为1∶2

4.[2014·四川都江堰一诊] 在①浓硝酸②水③浓硫酸④氢氟酸⑤氢氧化钾溶液中,能与单质硅起化学反应的是( )

A.①② B.②④ C.④⑤ D.③④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下,可在试管内完成焦炭和石英砂(SiO2)制取硅的反应

B.CO2和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3∶4

C.现代海战通过喷放液体SiCl4(极易水解)和液氨可产生烟幕,其主要成分是NH4Cl D.从燃煤烟道灰中(含GeO2)提取半导体材料单质锗(Ge),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iO2的沸点比CO2的高

B.SiO2、CO2均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硅酸钠久置空气中不易变质

D.硅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7.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A.SiO2中含Al2O3杂质,可以加入足量NaOH溶液然后过滤除去

B.CO2中含有CO杂质,可以通入盛有CuO的玻璃管且加热

C.CO2中含有HCl杂质,可以通过盛有Na2CO3溶液的洗气瓶

D.Na2CO3溶液中含有Na2SiO3杂质,可以通入足量的CO2,然后过滤

8.下列化学物质在实际生产、生活和科技等方面的应用正确的是( )

A.石英砂可以用于制取高纯度的硅,SiO2和Si都是光导纤维材料

B.水泥、玻璃和陶瓷都属于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C.生产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

D.测NaOH熔点时可以将NaOH放入石英坩埚中高温加热

9.[2014·安徽宿州模拟]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因为Na 2CO 3+SiO 2=====高温Na 2SiO 3+CO 2↑,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B .碳和硅都是ⅣA 族的元素,所以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相似

C .二氧化硅既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又溶于氢氟酸,所以二氧化硅是两性氧化物

D .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都是酸性氧化物,但二氧化硅不能和水反应生成硅酸

能力提升

10.将足量的CO 2不断通入KOH 、Ba(OH)2、KAlO 2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所通入CO 2的体积关系如图K14-1所示。下列关于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K14-1

A .O a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a(OH)2+CO 2

BaCO 3↓+H 2O B .ab 段与cd 段所发生的反应相同

C .de 段沉淀减少是由于BaCO 3固体的消失

D .bc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lO -2+3H 2O +CO 22Al(OH)3↓+CO 2-

3 11.[2014·湖北孝感统考] X 、Y 、Z 是中学化学中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相互间有如图K14-2转化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图K14-2

A .若X 为金属单质,Y 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可能Z 为O 2

B .若X 、Y 均为金属单质,则甲不可能为黑色固体

C .若X 为金属单质,Y 为非金属气体单质,则乙可能为黑色固体

D .若X 、Y 均为非金属固体单质,则Z 可能为O 2

12.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

(1)下列物质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____。

A .陶瓷

B .玻璃

C .水泥

D .生石灰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化学复习思路与原则 1.熟悉《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是命题的依据,是化学复习的”总纲”,不仅要读,而且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在以后的复习中要进一步阅读,不断地增强目的性,随时调整复习的方向。 2.认真研究近年高考试卷,了解试卷的变化: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重点研究一下近几年全国、上海、广东等地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调整相应的复习计划。近几年试卷愈来愈坚持遵循《考试说明》规定的测试内容和要求,考查内容覆盖各模块的主干知识,注重考查化学”四基”和应用能力,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3.合理筛选复习资料:除了高考试题、考纲、教材、大纲外,获得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如各种专业杂志、名校试题、络信息等。宜以广泛收集信息为主要目的,以免干扰复习、浪费时间。教师应认真收集高考信息资料、试题,分析筛选。 4.处理好几对关系,加强复习教学的实效: 1)回归教本、处理好教本与资料的关系。教材是化学总复习的根本,它的作用是任何资料都无法替代的。在化学总复习中的抓纲务本就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化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复习资料的作用则是为这种目的服务,决不能本末倒置,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复习资料只能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重视方法,处理好基础和能力的关系。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化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每年化学高考试题的基本出发点,但试题的呈现往往灵活多变。如果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是浮于表必须做到两点:①透彻,那一定是经不起考验的。学好化学双基,面的”死”知识. 理解基础知识与技能。②通过适当的化学问题与练习,检验、修正对双基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自我发展,做到”会”,这才是理解,这样才能灵活应用双基去分析解决化学问题。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化学高考在关注双基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化学科学素养、思维品质、学习策略、创新能力等全方位的考核。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去感悟有关科学原理、定律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规律,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在备考中要注重方法、改进教法,从而解决如下问题:①如何准确、全面、快捷审透试题;②如何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物理 作业手册

课时作业(一) 第1讲 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单选题 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发射升空,2013年12月14日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 B .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 .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D .“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 2.[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 ) 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2 m 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3.[2015·黄山模拟]如图K1-1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 、ABC 、ABCD 、ABCD 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 、2 s 、3 s 、4 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K1-1 A .物体在A 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 .物体在AB C 段的平均速度为 5 2 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4.[2015·深圳中学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 .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 .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 .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5.[2015·洛阳一中质检]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 =3+2t 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 =6t 2(m/s),则该质点在t =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 =0到t =2 s 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 A .8 m/s ,24 m/s B .24 m/s ,8 m/s

2019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2019 届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务川民族中学高中化学纪国君 一、化学学科分析 1、知识特点:化学虽是一门理科,但是基础知识繁杂。虽然大多数有规律可循,但要求学生记忆的特别多。有些化学反应原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掌握。学生学起来难度不高,但真正要掌握并熟练运用知识并不容易,一般学生要得高分也必须下大工夫来记忆化学基础知识,不一定要背诵,但一定要多翻课本。 2、高考化学试题特点:题量少,容量大,题干长,尤其是后边的四道非选择大题,学生阅读起来很吃力,更有一部分学生连题目意思都读不懂。 二、复习达到目标 使年级90%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初步构建整个高中化学的基础网络,基本养成学生正确审题、答题的良好习惯,在2019年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复习进度 1、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底。 第一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关键,是基础复习阶段,这个阶段通常是逐章节复习,利用这段时间在高考范围内把每个知识点逐个过关,毫不遗漏。切忌急躁,需要结合教材循序渐进、查漏补缺、巩固基础,

只有知识扎实了,构建成网络了,知识也就系统了,才有利于综合提高。单学科训练、适当学科单元内综合,单学科归纳总结,是主要的复习形式;基本按照课本的知识序列,分单元进行全面复习;重点是锤炼知识,夯实基础,循环提高;着重抓纲务本,建立以章为单元的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覆盖面,在广度上不留死角,在深度上不留疑问,过好“双基”关。单元过关是搞好一轮复习的关键。 第一轮复习计划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1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 第2讲物质的量浓度 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第六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离子的检验、鉴别及推断 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第4讲专题总结 第七周、第八周、第九周 第三章常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2020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 第11章 第33讲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33讲认识有机化合物 考纲要求

1.能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了解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能正确地表示它们的结构。 3.了解确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如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 4.能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5.能够正确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考点一有机物的官能团、分类和命名 1.按碳的骨架分类

2.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典型代表物 类别官能团代表物名称、结构简式烷烃甲烷CH4 乙烯H2C==CH2烯烃 (碳碳双键) 炔烃—C≡C—(碳碳三键) 乙炔HC≡CH 芳香烃 卤代烃—X(卤素原子) 溴乙烷C2H5Br 乙醇C2H5OH 醇 —OH(羟基) 酚 乙醚CH3CH2OCH2CH3醚 (醚键) 乙醛CH3CHO 醛 (醛基) 酮 丙酮CH3COCH3 (羰基) 羧酸 乙酸CH3COOH (羧基)

酯 乙酸乙酯CH3COOCH2CH3 (酯基) 3.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1)烷烃的习惯命名法 (2)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3)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4)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苯作为母体,其他基团作为取代基。苯环上二元取代物可分别用邻、间、对表示。 (1)含有苯环的有机物属于芳香烃(×) (2)含有醛基的有机物一定属于醛类(×) (3)、—COOH的名称分别为苯、酸基(×) (4)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 (5)和都属于酚类(×) (6)CH2==CH2和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两者互为同系物(×)

(完整版)高中化学推断题(经典)

无机推断题复习

?? ? ? ???↑+=++↑+=++↑??→?- 232222222232222H SiO Na O H NaOH Si H NaAlO O H NaOH Al H Si Al OH 、单质 铵盐:O H NH NH 234 +↑?→?+碱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①? ??? ?? ???????????????????↑↑??→?↑???→??????↑↑??→?↑↑???→??????↑↑?? →?↑?? ?→?↑??→?22222222223 4 234 23 4 2NO SO SO S CO NO CO SO C NO 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NO SO H HCl 、、、非金属、金属单质浓浓浓浓浓 ②() () () ???????↑?→?↑?→?↑ ?→?++ + ------2323 222323SO HSO SO S H HS S CO HCO CO H H H 化合物 9.物质组成的特殊配比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或1:1的特殊化合物有:Na 2O 、Na 2O 2类,H 2O 、H 2O 2类,CaC 2、C 2H 4、C 2H 2、C 6H 6类。 10.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精髓,除了熟记一般的转化网络如“铝三角”、“铁三角”等外,还要了解一些特殊的转化关系,例如:

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制镁、铝MgCl2Mg+Cl2↑;2Al2O34Al+3O2↑ 工业制玻璃 Na2CO3+SiO2Na2SiO3+CO2↑; CaCO3+SiO2CaSiO3+CO2↑ 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2Fe2O3+8SO2(或S+O2SO2); 2SO2+O22SO3;SO3+H2O H2SO4 工业制粗硅SiO2+2C Si+2CO↑ 一、卤素 二、碳族元素 电解 电解 高温 高温 高温点燃 催化剂 △ 电解 高温 ①Cl2+H2O=HCl+HCl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③ 2Cl+2Ca(OH)=CaCl+Ca(ClO)+2H O ①2Fe2++Cl2=2Fe3++2Cl- ②2I-+Cl2=I2+2Cl- ③S2-+Cl2=S↓+2Cl- ④SO2+Cl2+2H2O=H2SO4+2HCl ⑤8NH3+3Cl2=N2+6NH4Cl HCl HClO (强氧化性) H+ Zn OH- NH3 CaCO H2 H2O NH4+ CO2 Cl- Ag+ MnO2 AgCl Cl2 C2H5OH C2H5Cl 取代 CH2=CH Cl 加成 CH AgNO3 Ca(OH)2 光 H+、CO2 电解 Na AgNO3 Cl2 (黄绿色 Ca(ClO)2 氧化性 KMnO4、电解 H2S、HBr、HI 还原性 化合物 金属①2Fe+3Cl2=2FeCl3 ②Cu+Cl2=CuCl2(生成高价) 非金 ①H2+Cl2=2HCl ② 自身 氧化 NaCl AgCl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物理-作业手册(完美版)

课时作业(一) 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单选题 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发射升空,2013年12月14日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 B.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 2.[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1 m.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2 2 s, 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2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3.[2015·黄山模拟]如图K1-1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K1-1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 5 2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4.[2015·深圳中学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 5.[2015·洛阳一中质检]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A.8 m/s,24 m/s B.24 m/s,8 m/s

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二、三轮复习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搞好高三化学二轮复习教学工作,针对高三教学实际,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 以考纲、考题为向导,围绕重点、考点抓主干,贯通“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促综合,强化落实教育能力。 二、主要任务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承上启下,巩固一轮复习成果,提高应试实战能力。 1、构建知识网络。由一轮复习侧重于点转变为重连线和结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就是使零碎知识结网成片,构建立体的知识大厦。 2、更加注重能力培养。通过专题复习,总结解题方法,指点解题技巧,敲打注意问题,指明应用方向。归类总结,搭桥过渡,形成有机整体,培养综合应用能力。 ~ 三、基本要求 二轮复习的基本要求是:专题切入,辐射全书。宏观把握,微观深入;穿针引线,上串下联;整理体系,构筑框架;错题再现,归类总结;举一反三,培养能力。 1、坚持“六要六不要”。要创设高质量问题情景,不要照本宣科、机械罗列;要温故重在知新,不要机械重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要死记硬背;要充分展现思维过程,不要奉送现成答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要“独角戏”、“满堂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放羊式”教学。 2、坚持“两抓两重”。 (1)设置专题抓重点。对照20XX年考试大纲及安徽《考试说明》,分析近几年的高考题和20XX年安徽《考试说明》中的样题及题型示例,根据学情实际,设置专题训练,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 (2)精讲结构抓联系。二轮复习应避免繁杂图表的知识罗列,防止空洞分析知识结构着重通过例题分析抓住前串后联,对知识进行穿插综合。 (3)分析例题重能力。要选择新颖性、典型性、知识规律含量高,能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题目为例题,同时要兼顾各种题型。讲评要深刻透彻,做到五抓,即抓联系、抓变化、抓变式训练(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题归一)、抓思路分析、抓方法技巧的总结,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4)跟踪补偿重落实。课堂和课后的跟踪练习要限时限量,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单元检测要全部及时批阅,同时做好考情分析,要舍得花时间,认真搞好试卷讲评,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踪补偿,真正把二轮复习的“练、批、测、评、补”几个教学环节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 四、教学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1.时间上,要把复习时间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确定复习任务,做到胸有成竹,有条不紊。一般是从3月初始至4月底第二轮复习,5月初左右至5月底为第三轮复习时间,最后几天为回归考试说明、回扣课本和考前辅导时间; 2.内容上,复习时不能平均用力,必须向重点专题倾斜,如:①基本概念中的氧化还原、物质的量; ②基本理论中的化学平衡、电化学、电离平衡;③物质结构;④无机推断;⑤有机推断以及⑥化学实验等。 3.教学上,应结合学生不同层次的实际情况,讲解时要有所区别,既要培优又要补差,特别是要抓好边缘生的工作,使每个学生有明显的不同程度的进步。 4.计划上,要注意整体复习与阶段复习计划相配套,整体复习计划精确到月,阶段复习计划应精确到每周的复习任务和进度;当然根据已完成的复习情况还要适当调整计划,强化薄弱环节。 5.测练上,要确定模拟测试的时间、次数和分层辅导的安排等。二、三轮复习中的考试要根据学校总体计划合理安排,化学单元考试根据复习专题进行。 <二>研究考情,把握正确的复习方向 ·

2020-2021北京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

2020-2021北京高考化学高无机综合推断综合题 一、无机综合推断 1.已知A为金属单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如下反应(部分产物未标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B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C→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D→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D中阳离子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3O4 4Fe(OH)2+O2+2H2O===4Fe(OH)3 3Fe + 4H2O(g) Fe3O4 + 4H2 2Fe2++ Cl2 =2Fe3++2Cl-2Fe3++Fe=3Fe2+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D中含有Fe3+。 【解析】 红褐色固体固体出现,为氢氧化铁,说明金属单质A为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C)和氢气(F),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为氯化铁(D),氯化铁又被铁还原为氯化亚铁,氯化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E),接着被氧气氧化为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铁与水蒸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B)和氢气(F); (1)B为四氧化三铁,正确答案为 Fe3O4 。 (2)正确答案:① 4Fe(OH)2+O2+2H2O===4Fe(OH)3;② 3Fe + 4H2O(g) Fe3O4 + 4H2。(3)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为氯化铁:2Fe2++ Cl2 =2Fe3++2Cl-;氯化铁又被铁还原为氯化亚铁:2Fe3++Fe=3Fe2+;正确答案:2Fe2++ Cl2 =2Fe3++2Cl-;2Fe3++Fe=3Fe2+。 (4) Fe3+检验方法:①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②加入硫氰化钾溶液,出现红色溶液,该方法简单易操作;正确答案:取少量D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证明D中含有Fe3+。 点睛:推断题要抓住题眼:红褐色固体为氢氧化铁,从而推出金属单质铁。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及方法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策略】 1.回归教材,强化主干基础知识梳理记忆。二十几天有计划地以化学课本、配套练习用书、平时复习笔记和自己平时积累的错题档 案为蓝本,利用最佳记忆时间来梳理记忆最基本最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学理论、反应规律、重要的方程式及实验原则等的知识,形成一 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备忘录上一定是自己总结出的最中心、最精辟、最重要、最能体现主题的结论。强化记忆,为高考(微博)取胜做好 基础保证。 2.抓住重点,查漏补缺,提升能力。了解自己知识弱点,针对这个知识点,突击一日多题训练,强调对概念的实质性理解,有针对 性地解决知识缺漏,使知识结构优化。广东卷化学考题风格是考核 基础重视能力,内容主要体现在主干知识上。这二十几天要高度重 视选择题训练,稳拿基础分;四个大题中力争有机题、原理化学反应 题不失分,重视实验能力、新情境中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 问题能力,接受、吸收、整合信息能力的训练。实验探究和基本计 算能力是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地方,在最后的阶段可重点做几个实 验(如摩尔盐的制备、物质分离、离子检验、食醋总酸量的测定), 全程完成实验报告,增加实验经验,答好实验题。 3.考前20天,天天做套卷。考前20天,天天计时做套卷(50分钟),目的是保持题感,熟悉题型,体会做题思路。学会把握时间, 控制解题速度,树立高考信心。特别是多练中等题,做一些难度适 中的化学高考套题,有利于保持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状态,到了真 正考试的时候,可以立刻进入临战状态,取得应有的成绩。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方法】 化学复习要把握学习的“序”

在化学复习中应该采用先分散后集中,先基础后能力,先个别后一般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学习,逐步加深,控制难度,适度练习,侧重习题的演变和扩展,锻炼灵活处理 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化学复习要把握几新 1.形式新 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表现的形式新。化学复习如欣赏一部电影,如果只是了解故事情节,则看两三遍后就会索然无味, 若我们第二遍研究电影的表演艺术,第三遍研究电影的外景选择, 第四遍研究电影的服装设计,这样每看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同样,化学复习应在一个部分重点研究一个问题,把这部分内容学会、学透。如元素化合物的复习要以氧化还原为主线,采用对比的方法, 并且以结构引出性质再带出用途和制备。另外应拓展和归纳,如能 净水的物质有哪些,延伸出ClO2、Na2FeO4等。 2.感悟新 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 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 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物理 作业手册

课时作业(一)第1讲描述直线运动的基本概念 一、单选题 1.“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2013 年12月2 日凌晨发射升空,2013 年12月14 日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2013 年12 月15日 4 时35 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玉兔号” 月球车)成功分离,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事业又一次腾飞,下面有关“嫦娥三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在刚刚升空的时候速度很小,加速度也很小 B.研究“嫦娥三号”飞往月球的运行轨道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C.研究“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运动的姿态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D.“玉兔号”月球车静止在月球表面时,其相对于地球也是静止的2.[2015·安徽示范高中联考]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0,0)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3,1),然后又由点(3,1)沿直线运动到点(1,4),然后又由点(1,4)沿直线运动到点(5,5),最后又由点(5,5)沿直线运动到点(2,2),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 1 m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 2 2 s, 则()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2 m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5,5)运动到点(2,2)的位移方向相反 3.[2015·黄山模拟]如图K1-1 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沿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 s.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K1- 1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 5 B.物体在ABC段的平均速度为5 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4.[2015·深圳中学模拟]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下面关于速度和加速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与速度无必然联系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 C.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5.[2015·洛阳一中质检]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3+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v=6t2(m/s),则该质点在t=2 s 时的瞬时速度和t=0到t=2 s 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A.8 m/s,24 m/s B.24 m/s,8 m/s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doc

2010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关键字计划 2010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学习工程,要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索,不仅要想方设法跟上老师的复习思路,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网如何来搞好这一年的化学复习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和历届考生成功的经验,建议同学做好以下几点 1.循序渐进,打好基础,辨析理清概念。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较好的学习计划,使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既要全面复习,更要突出重点。要多看书,抓住教材

中的主要知识精髓,特别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如物质结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元素化合物知识、电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复习要注重基础,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力求做到"记住—理解—会用"。要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2.掌握原理,灵活应用,注重解题思路。 化学原理如元素守恒原则、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化学平衡、物质结构、有机反应中断键成键的一般规律,要重点回顾。掌握化学基本原理和规律,在解题中灵活应用,拓宽解题思路,增强解题的技巧性。如应用守恒法、差量法、讨论法解一些计算题,可以提高解题的速率和准确性。推断有机物的结构,要抓住有机物官能团的转化规律和反应的基本类型。如有机物抓住烃、卤代烃、醇、醛、酸、酯的一系列变化关系。要通过复习提高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适当做一些综合性题,并储存在头脑中,高考时可以启发思维。要注重实验原理,高考化学实验题的比重较大,实验的复习要侧重于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的分析、设计和评价,从"怎么做"到"为什么",重视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学会比较。如检测NaCl、Na2CO3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沉淀法、气体法和滴定法,比较可知滴定法最好。今年的高考题比较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要求能够用准确的化学语言解释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3.加强练习,温故知新,提高解题能力。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 有机化学基础(二)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项训练 有机化学基础(二) 1.酯类化合物与格氏试剂(RMgX ,X=Cl 、Br 、I )的反应是合成叔醇类化合物的重要方法,可用于制备含氧多官能团化合物。化合物F 合成路线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信息如下: (1)A 的结构简式为 ,B→C 的反应类型为 ,C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 ,C→D 的反应方程式为 。 (2)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D 的同分异构体 (填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含有五元碳环结构; ②能与3NaHCO 溶液反应放出2CO ;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3)判断化合物F中有无手性碳原子,若有用“*”标出。(4)已知羟基能与格氏试剂发生反应。写出以和 格氏试剂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2.化合物I(戊巴比妥)是临床常用的镇静、麻醉药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R′、R′′、R′′′代表烃基,R代表烃基或氢原子。

回答下列问题: (1)F →G 的反应类型是 。 (2)A 的化学名称是 。 (3)试剂a 的结构简式 。 (4)I 的结构简式 。 (5)B 、C 互为同分异构体,写出B →D 的化学方程式 。 (6)写出E →F 的化学方程式 。 (7)以A 和另一种有机化合物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可合成B ,则B 的合成路线为 。 (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化合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或下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3.某研究小组拟合成化痰药盐酸氨溴索和葡萄味香精X 。 已知信息:①122R CHO+R NH 一定条件12R -CH N-R ② FeHCl [易被氧化)

请回答: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 A. 化合物X有弱碱性 B. 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 FeCl溶液会发生显色反应 C. 化合物E遇3 D. 盐酸氨溴索的分子式是 C H ClBr N O 131722 (2)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是___。 (3)写出B+C→D的化学方程式___。 (4)写出化合物C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①分子中有一个含氮六元环; ②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有5种氢原子,红外光谱显示分子中有甲基。 (5)设计以甲苯和甲醇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用流程图表示)___。 4.高分子化合物 G( )是一种重要的合成聚酯纤维,其合成路线如下: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高考备考方案及策略 一.依据高考要求,准确把握考点要求 一轮复习中 第一,教材的把握:知识点要全面、系统。 第二,考纲的把握:考点要准确、规范。 第三,教师复习教学中自主备课不依赖教辅。 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我们有些老师都是简要复述、引导学生回忆、联想和归纳,形成知识系统或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是被动的,势必会使学生听起来索然寡味,学生的学习兴趣肯定不高。这种复习方式,学生的思维当然也会不够活跃,甚至厌倦。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激活,这样的复习当然是低效或无效的。 以前我第一次在高三上复习课时,曾经也是这样复习,回想当时学生的学习状态的确如此。后来曾尝试过好几种复习方法,都有不同的效果,但始终存在不同的缺憾。我也一直思考:有没有更好的复习方法。虽听过不少高三老师的复习课,不同的老师,复习风格和方法各异,总感觉老师始终是那带路人,学生的思维还是顺势思维,学生的独立思维、创新思维没有真正得到锤炼和提升。由此可想,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怎能应对能力选拔的高考? 最近常在网上检索高考化学的复习方法,出现最多的字眼是:"知识梳理""专题分类"、"查漏补缺"、"夯实基础"、"关注热点"、"综合提高"、"讲练结合"、"温故知新""善待课本"、"归纳技巧"、"把握重点"、"精讲精炼"、"仿真考试"等等,真是五花八门,眼花缭乱。虽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真正瞄准激活学生积极思考、识破课标和考纲、有效突破重难点的为数不多。倒是"问题设计式复习法"或许见效。 所谓"问题设计式复习法",就是以课标和考纲为依据,围绕重点、难点,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设计问题情境进行复习的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的好处:其一,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主动思考。其二,

《全品高考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测评手册答案

选择题必刷卷(一) 1.D[解析] 4个半小时指的是一段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故选项A错误;列车提速至350 km/h,此350 km/h指最大速度,为瞬时速度,故选项B错误;根据平均速度公 式=可知,要知道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需要知道该段时间内的位移,由题无法知道这个位移,故选项C错误;当研究“复兴号”列车经过某一站牌的时间时,需要考虑其大小和形状,不能将其看作质点,故选项D正确. 2.B[解析]刹车时做减速运动,减速的最大位移x=,则初速度v0==10 m/s,选项B正确. 3.C[解析]由Δx=aT2可得在任意相邻的1 s时间内下落的距离之差Δh=g,在任意相邻的 1 s时间内平均速度之差Δv等于相邻两个 1 s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之差,则Δv=gt=g,选项C正确. 4.C[解析]由x4-x2=2aT2,可得加速度a=4 m/s2,第2 s末的速度v1=at1=8 m/s,第2 s中间时刻的速度v2=at2=6 m/s,第2 s内的位移x2=v2t=6 m,物体在0~5 s内中间时刻的速度v3=at3=10 m/s,则0~5 s内的平均速度为10 m/s,选项C错误,选项A、B、D正确. 5.D[解析]两段相等时间t内各自的位移分别为x和-x,则x=gt2,-x=gt·t-at2,解得a=3g,选项A错误;自由下落t时间时小球的速率为v'=gt,选项C错误;当加速度变为a 后,减速至0过程的位移x'==,小球下落的最大高度h=x+x'==,选项D正确;返回到A点时的速度v=gt-at=-2gt=-at,选项B错误.

6.D[解析]x-t图像只能表示直线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公式x=at2可知,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B错误;x-t图像的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由图像可知,甲图像斜率为正,乙图像斜率为负,甲、乙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根据公 =1 式a=可知,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小取决于加速度大小,由公式x=at2可知,a 甲 m/s,a乙=-m/s2,|a甲|>|a乙|,故第3 s内甲物体的速度变化比乙物体的速度变化大,选项D正确. 7.B[解析]小球1在前2t时间内及小球2在前t时间内的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均为g,t时刻小球1的速度为0,小球2落入沙坑,速度大小v2=gt,故小球1的初速度大小v0=gt,方向向上,抛出点在沙坑正上方h=gt2处,小球1所到达的最高点在沙坑正上方H=2h=gt2处,设小球1落入沙坑时速度为v1,对小球1从最高点到落入沙坑过程,有=2gH,解得v1=gt,故B正确. 8.C[解析]由于单位时间内通过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相等,设Δt时间内通过水柱任一横截面的水的体积为V,V=vΔtS,开始时水流速度小,横截面积大,速度增大时,横截面积变小,所以水柱是上粗下细,A、B错误;高为H的水柱上端速度为v1=,下端速度为v2=,根据-=2gH,水的流量=S1S2,C正确,D错误. 9.BD[解析]当人、车速度相等时,经历的时间t==s=6 s,此时人的位移x1=vt=6×6 m=36 m,车的位移x2=at2=×1×62m=18 m,因为x1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计划 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总复习的主要目的应该是,帮助考生对已基本掌握的零碎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更具有实际应用的本领,更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将学生获得的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 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一般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按章节复习,时间从前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2月底,完成必修内容和规定的选修内容的复习,其中实验的复习融入到各章节的内容中去;第二轮主要进行专题复习,同时进行相应的专项训练,时间从3月初到5月初;第三轮主要进行高考适应性模拟测试和课本回归复习,两者穿插进行,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第一轮复习按照原计划,将要在二月底结束,从三月开始的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备考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巩固基础、建构网络、总结规律、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熟悉高考的重要阶段,复习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高考成绩的好坏。为了使第二轮复习能扎实有效地顺利进行,确保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经过高三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思考,特制订如下的复习计划。 一、具体措施 1.组织教师加强对教纲、考纲及考试说明的学习,把考点分解到每节课,复习中重视知识的横向与纵向深入,把握高考复习的正确方向。 2.在备课组中加强全体教师对关键问题、内容的沟通与研究,引导全体同学探究化学复习方法,狠抓听课效率和训练质量两个关键点。 3.组织教师精心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体会新课改下高考的命题思想及测试方向。 4.对例题、练习、试题,加强针对性的筛选,特别关注重点知识、热点知识的落实情况。平行班级统一进度、统一试题。 5.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及时调整复习计划、训练内容和辅导的方式。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2019年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解题技巧 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考查内容及命题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题关键: 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落实基础,着力构建学生有机化学知识的网络和体系 2.突破重点、难点,提高解题技巧和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综合能力、迁移能力、运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专题设计:一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二常见有机物结构与同分异构体,三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 课时安排:专题一2课时,专题二、专题三各1课时,共4课时 小专题一:常见有机物结构、性质及结构与性质的互推 一、几种重要烃的比较

二、几种重要烃的衍生物的比较 2CH )或K2Cr2O 小专题拓展 结构(官能团)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官能团)重要反应的断键机理

共线、共面的母体有机物 小专题二: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体 一、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方法与规律 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避免遗漏和重复,一般的思路为: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1.判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 2.写碳链: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别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子挂到相应的碳链上去。)3.移官位:一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上一个官能团,再上第二个官能团,依此类推。 4.氢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二、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 1.等效氢法 有机物分子中,位置等同的氢原子叫等效氢,有多少种等效氢,其一元取代物就有多少种。 等效氢的判断方法是: (1)同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CH3上的3个氢原子等效。 (2)同一分子中处于轴对称位置或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如分子中,在苯环所在的平面内有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故有两类等效氢。 2.换元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