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2003年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1.6万多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进人人均1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等等。这表明我国步人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盾与摩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了解“路径依赖”可能带来的障碍。从而对于适当地把握战略和政策均将有所裨益。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有连篇累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关于阶段划分标准不同。例如从五年计划的角度、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重大决策的角度、中外经济关系变化的角度,等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阶段多少和起点终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产要素形成与配置方式的制约。

面临新的增长与发展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尝试从国民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简称要素形成)、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简称要素优配)、知识和技术创新(简称要素创新)三个层面,大体概括半个多世

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大体以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界;后两个阶段大体以20世纪末一21世纪初为界。每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像重大决策颁布或五年计划起止那样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阶段划分是指其主要特点的变化,各个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和过渡。

1952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零星的工业企业、占工业产值72%的手工生产、残缺的产业结构、畸形的工业布局等现象表明,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与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工业化所需生产要素匮乏的所谓发展性短缺问题。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有一定素质与技能的职工、工业原料和土地、机器设备、以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中国在遭受了割地赔款、经济掠夺和多年战乱之后,就更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即: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而低储蓄又造成低投资,从而无法跨人工业国家的行列。

我国的要素形成阶段,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遭受国际封锁,经历得十分艰苦。为了建立大国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强化积累、压低消费,来保证建设与开发。在体制上,以单一的公有制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在决策上。以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决策取代了企业和个体的选择。在要素形成的初期,在冷战的环境下,这样做在整体上有利于在稳定国内

政治的同时强制建立和强化比较劣势的部门和行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一个阶段可能是难以回避的。同时,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僵化,我国在实施单一公有制过程中走了弯路。在经济体制上放弃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探索。从“批反冒进”、“阶级斗争为纲”直至“文革”,从经济体制到具体政策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失误,也导致“要素的优化配置”与“要素形成”两个本来可以同时并举的两个方面不能理想地楔合。②

尽管如此,在1953—1965年的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和调整时期,我国在能源、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以及航空、航天、电子、原子能利用等新兴产业方面填补了一系列空缺,成长起大批的科学技术专家和技术工人,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工业化的有效积累和外交领域的得力斡旋,我国的国际环境有了根本的好转,为引进先进技术和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在遭受了“三年困难”、“文革”等巨大的挫折之后,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驱使举国上下解放思想,奋发探索。为新时期的到来做了准备。

在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的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要素优化配置明确提上了议事日程。从1978年底开始,以思想解放为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了改革开放的先河。接着,我国对20世纪50年代初起逐渐形成、曾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严重弊端的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渐进的、

但是带有根本性的改革。

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核心,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前提。20年来,随着所有制观念的不断更新和突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的需要,通过政策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整和改革,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并且正在逐步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大量生产要素经过市场配置,由资金、人力、物力转化为可以流动、增值的资本,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经济效益。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试卷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 》课程考试卷(A )闭卷 课程代码 课程序号 2008—2009 学年第 1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 如果模型中变量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则( D ) A 、 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也显著的 B 、 该变量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 C 、 如果P 值为12%,则该变量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D 、 如果P 值为2%,则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2.高斯-马尔可夫是( D ) A. 摇滚乐队 B. 足球运动员 C. 鲜美的菜肴 D. 估计理论中的著名定理,来自于著名的统计学家: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和Andrey Andreevich Markov 。 3. 以下关于工具变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 B. 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不相关 C. 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D. 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 4. 在含有截距项的多元回归中,校正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R 2的关系有:( B ) A. R 2<2 R B. R 2>2 R C. R 2=2 R D. R 2与2R 的关系不能确定 5.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lnY i =2.00+0.75lnX i +e i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大约增加( B ) A. 0.2% B.0.75% C.2% D.7.5% 6.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法(OLS )估计量是( B ) A.有偏的,非有效的 B.无偏的,非有效的 C.有偏的,有效的 D.无偏的,有效的 7.已知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为0,则DW 统计量的近似值 …………………………………………………………… 装 订 线…………………………………………………

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6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一、分析题 1.金融创新对价格的影响,如果货币当局以固定物价水平为目标,央行如何操作。 2.增税在长期,短期对r,yp的影响,用IS-LM,AS-AD分析。这两道题是往年考过的。 3.索罗技术进步增长模型。 4.古诺模型,伯特兰同时定价模型以及窜谋,违反窜谋动机。 5.给定产量下成本最小化问题结合完全竞争模型定价P=MC求需求函数。 6.给出柯布道格拉斯变式效用函数,求价格变化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及等价变化和补偿变化。 今年801经济学感觉题目量比之前大点,其他和近年的差不多,还有几道真题原题。 小题目就是计算量太大,建议来年的学弟学妹们应该多找点题目做做才行,否则真的要崩溃了,题目说难不难,但是想那么轻松做完不容易啊,上财这点比较坑,各种题目太费时间了。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3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考研真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微软公司对软件在中国和美国制定的价格不同,这是二级价格歧视的例子。() 2.产权界定明晰,资源最终配置的结果与初始分配无关。() 3.某消费者效用函数为 ,他的无差异曲线是向下倾斜平行的直线。() 4.线性的价格需求曲线各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相等。() 5.在政府向垄断企业征税时,垄断企业总是会把全部税赋转嫁给消费者。() 6.在古诺模型中,相同企业数量越大,均衡价格便越接近竞争价格。()7.在长期均衡点,完全竞争市场中每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因此,在价格下降时,行业中的所有厂商无法继续运营。() 8.斯勒茨基替代效应衡量的是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移动。()9.公共物品与公共资源的区别在于商品是否具有竞争性。() 10.消费者和生产者谁将承担更多的税负,取决于税负加在谁的头上。()11.从商品货币转变为法定货币的重要原因是节约了交易成本。() 12.折旧率的上升和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对稳态的人均资本量具有相同影响。() 13.在均衡经济周期中,技术水平的持久性上升会增加当前消费,而技术水平的暂时性上升会减少当前消费。() 14.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中,税收的增加会导致贸易赤字的增加。()15.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会降低就职率,延长预期的失业时间。() 16.政府通过增加负债来购买一项资产,如果通过资本预算程序,那么政府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复习课程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卷(B )闭卷 课程代码 101560 课程序号 0996 / 1065 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签名承诺。一旦您签名,将作为诚信承诺的依据,若您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若您拒绝进行诚信承诺,将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结束后,考卷必须与答题纸同时上交。未上交考卷,或没有诚信签字的考卷将计以零分。 诚信承诺书 我谨以至诚承诺,在此次考试过程中,我绝无任何舞弊行为,也绝不帮助他人舞弊。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I. 选择题 (每个2分) 1.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是f(x; y) = 20x 3/5y 2/5.该企业的等产量线在点(x; y) = (80; 10)的斜率是(选择最接近 的一个): a. -8. b. -1.50. c. -0.67. d. -0.19. 2. 一个竞争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使用两种生产要A 和B 。它的生产函数是F(A; B) = A 1/2+B 1/2。生产的产品价格为每单位$5。生产要素A 的价格是每单位$1,当产品价格上升到每单位$6,但是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时: a.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11/4单位。. b.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9/4单位。. c.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3/4单位。 ……………………………………………………………装 订 线…………………………………………………

上财经济学真题

上财经济学真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 1、给定消费者偏好,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满足边际替代率递减,那么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定递减。 2、在垄断市场上,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垄断定价中成本加成系数减少。 3、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效应为正,那么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CS)、补偿变差(CV)和等价变差(EV)大小满足:∣EV∣>∣△CS∣>∣CV ∣。 4、如果李三的偏好可以用函数Max{x,y}表示,那么他的偏好是凸的。 5、如果消费者偏好可以用C-D效用函数表示,那么,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不随价格或收入改变而变化 6、对于一个公平的赌博,即期望的净收益为零,此时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风险爱好,取决于他是否会接受公平的赌博。 7、在博弈情形中,如果扩大一个参与者的策略集,那么至少该参与者的福利不会下降。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所有交易者具有理性、严格递增偏好,那么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都是某一竞争均衡的结果。 9、在外部性问题中,如果每个消费者具有拟线性偏好,那么帕累托有效配置独立于产权分配。 10.、道德风险问题是由于交易一方不能观察另一方类型或质量导致的。 1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考虑技术进步,,后者包含了技术进步。 12、货币中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13、对汇率固定、资本只有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14、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注重货币收益,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注重货币成本。 15.、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麻痹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16、在计算GDP时,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及办公用房应当计入投资,而个人购买的新住房应计入消费。 17、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18、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不影响货币需求。 19、正如凯恩斯一样,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在经济衰退时,投资相对无弹性,因此,利益的降低对投资和国民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20、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21、在两商品经济中,王四觉得商品1越来越好,商品2越多越糟,那么__. A、无差异曲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B、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上方倾斜; C、无差异曲线可能是呈椭圆形; D、以上都不是 22、在下列效用函数中,哪一个具有风险规避(risk-aversion)倾向,这里x 代表财富水平。 A、u(x)=100+3x B、u(x)=lnx C、u(x)=x2 D、以上都不是

上财经济学二考博真题

2000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3、第6二题各为16分,其余各题均为17分) 1、假定陈某人一家住公房50平方米。房改后每月房租每平方米提高了4元,同时他家又从政府领到房改津贴共200元/月。 (1)请做图并分析住房制度改革对陈某人的各种影响。 (2)假定社会上很多人的情况与陈某人相似,还有一部分人所住的公房面积比陈某人更大或更小,请作图并分析住房改革制度改革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2、(1)在制定市场的法规和制度时,是否应鼓励竞争?为什么? (2)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和曲线图分析竞争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3、(1)试分析为什么环境保护不能通过市场竞争来解决。 (2)试用微观经济学理论简要分析政府保护环境的几种政策措施。 4、作图并简要分析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1)在短期中的各种效果(2)在长期中的各种效果

5、作图并简要分析在一资本高度流动、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开放经济中,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应对宏观经济的各种影响。 6、试简要分析宏观经济学理论目前在中国是否有用?

2002年10月经济学试题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 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25分 1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L.Walras)最早研究了竞争性市场体系的均衡问题并提出了瓦尔拉法则(Walras’Law)。试证明瓦尔拉法则,并说明瓦尔拉均衡的存在性。 2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试说明在基本的策略式博弈(Strategicformgames)中纳什均衡的概念,以及它在纯策略博弈(purestrategicformgames)和混合策略博弈(mixedstrategicformgames)中存在的可能性。 3在凯恩斯经济理论中,总需求变化是宏观经济波动和失业的主要来源。但只有在总供给方面存在刚性或劳动市场、商品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使得总供给不能够灵活地相应变化的时候,总需求的变化才会造成失业。请从至少四个方面说明工资或价格刚性、劳动市场或商品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如何使得总需求的变化造成失业。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与现状及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贯通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必然趋势。从内容上看,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为标志,并引起经济结构、政治制度、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 一、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842年五口通商以后,西方商品输人与日俱增,尤其是洋纱洋布的输入,摧毁了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造成纺与织、织与耕的分离。传统的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其后,随着更多的通商口岸的开放,洋纱洋布得以倾销,进而为机器棉纱纺织业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一定的原料和产品市场;陷入破产与失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则为近代机器工业提供了劳动力市场。 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只是发生在沿海局部地区,内地广阔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基本没变。另外,在东南沿海地区,棉纺等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部门也同时受到打击和排挤,这些部门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遏制。 2、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 19世纪40年代外国资本的近代机器工业在中国出现。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业近代化的开始。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人为了贸易和航运的需要,在通商口岸私自创办了一批船舶维修厂、砖茶厂和机器缫丝厂等。外国企业在中国的开办,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打开了中国人的眼界,从而为中国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产生起了诱导的作用。

自19世纪60年代始,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大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军事工业,清政府各省当局大多也创办了自己的军火生产机构。这些军事工业从外国购进设备生产船舰、枪炮、弹药,将大机器工业引入了中国。洋务派在这一时期所创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也都属于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企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大官僚李鸿章等人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修筑了铁路,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铁路和通讯事业。 二、中国社会经济近代化进程的阶段 1.初步发展阶段(1840~1895 年)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并非法开办企业(这是在中国最早出现使用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2)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次大规模实践,产生了中国机器工业。 (3)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冲击自然经济,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 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 年) (1)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2)1912—1919 年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 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官僚资本形成,民族工业发展。 (2)抗战期间,原有的工业在军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下遭到严重摧残,近代化被打断。

上海财大经济学一考题

上海财经大学历年博士真题 经济学试题(一)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2005 年 04 月) (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题目,每题20分,共5题) 1. 什么是马歇尔需求,希克斯需求,并请用斯卢滋矩阵解释说明。 2. 简述利润函数的性质,若生产函数为y=x i“xJ “,求其利润函数并验证利润函数的性质。 3. 什么是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给定如图的策略,哪些是重复删除占劣策略所不能删除的,求纯策略纳什均 衡,混合策略的纳什均衡。 4. 关于拉姆齐模型:个人消费为C,效用为u(J,u为凹函数,生产函数F(K, L)为规模报酬 不变,资本成本为r,工资为w,效用贴现率为B,人口增长率为n,折旧为S,请说明修 正的黄金率水平,人均资本的变化方程K/L,人均产量的变化方程 Y/L,说明趋向C/L,K/L的 均衡状态为鞍点路径 5. 说明价格、工资刚性的模型。 {回忆者留言:就是书中的五个模型,以前曾考过} 经济学试题(一) (2004 年 10 月 上海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三道微观经济学题目,两道宏观经济学,每题20分,共5题) 1 .效用函数U=AX「1X2a 2 X3“3, a 1+a 2+a 3=1,P=(P1, P 2, P 3),求马歇尔需求函数,间接效用函 数,希克斯需求函数,支岀函数。 2. 用埃奇渥斯盒式图说明福利经济学第一、第二定理及其经济含义。 3. 证明:在古诺模型中,纳什均衡时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量是市场容量的1/ (n+1),给定有n 个 厂商。 4. 推导IS、LM曲线的斜率,给定的条件有l=l(r,Y), I r<0, I Y>0,政府采购为G,真实货币需求 m=m (r,Y), m r<0, m Y>0,消费为 C. 5. 给岀生产函数为 Y=K“(AL)1-“,请推导索洛模型基本方程,说明稳定增长,说明黄金率水平;如果 Y=AK,稳定增长的情况又如何。 经济学试题(一) (2004年4月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答案请用另纸,并请在各题的答案前标明相应的题号 注意:需要用公式和图形表示的,请注明所使用符号的意义 每题25分 1. 若消费者偏好满足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五个公理,预算集为 B= {x | x € R:px < y} (x 、p为商品和价格向量,y为给定收入)。试证明这一消费者问题若有解x* ,则 a) x*是唯一的, b)相应于x*,消费者收入将用尽,即有y = p x* 。 2 ?在为本考试科目所列的参考书中,阿罗不可能定理是用四个条件来规定的。请对阿罗不可能定理作出定义,并解释这四个条件中每一个条件都是不可缺少的。 (在其他国际流行的高水平的经济学教科书或者专著中,阿罗不可能定理需要的条件可能和为 本考试科目所列的参考书中所提出的四个条件不同。你当然可以用那些书籍中的说法,但你必须 选择某一种说法,而不能够混用不同说法) 3 ?考虑一个生产函数 y t = k a t A b t, 0

上财801经济学09年真题-31页精选文档

经济学2009年真题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 1、给定消费者偏好,如果两种商品之间满足边际替代率递减,那么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一定递减。 2、在垄断市场上,一种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越大,垄断定价中成本加成系数减少。 3、如果一种商品的收入效应为正,那么当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的变化(△CS)、补偿变差(CV)和等价变差(EV)大小满足:∣EV∣>∣△CS∣>∣CV∣。 4、如果李三的偏好可以用函数Max{x,y}表示,那么他的偏好是凸的。 5、如果消费者偏好可以用C-D效用函数表示,那么,消费者在一种商品上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不随价格或收入改变而变化 6、对于一个公平的赌博,即期望的净收益为零,此时判断一个人是否是风险爱好,取决于他是否会接受公平的赌博。 7、在博弈情形中,如果扩大一个参与者的策略集,那么至少该参与者的福利不会下降。 8、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告诉我们,只要所有交易者具有理性、严格递增偏好,那么每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都是某一竞争均衡的结果。 9、在外部性问题中,如果每个消费者具有拟线性偏好,那么帕累托有效配置独立于产权分配。 10.、道德风险问题是由于交易一方不能观察另一方类型或质量导致的。 11、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考

虑技术进步,,后者包含了技术进步。 12、货币中性主要是指货币供给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而不影响实际变量。 13、对汇率固定、资本只有流动的小国开放经济,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更有效。 14、货币需求交易理论注重货币收益,货币需求资产组合理论注重货币成本。 15.、与政策相关的“时间不一致性”是指当政者宣布政策的目的在于麻痹公众,以达到自己的党派利益。 16、在计算GDP时,企业购买的新厂房及办公用房应当计入投资,而个人购买的新住房应计入消费。 17、在物价为黏性的时间范围内,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并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均衡。 18、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不影响货币需求。 19、正如凯恩斯一样,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在经济衰退时,投资相对无弹性,因此,利益的降低对投资和国民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20、资本与劳动在生产上是可以相互替换的,这是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假设条件。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21、在两商品经济中,王四觉得商品1越来越好,商品2越多越糟,那么__. A、无差异曲线一定是凸向原点的; B、无差异曲线一定向右上方倾斜;

上财2003经济学试题

上海财经大学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试题 考研_考试大[ 2004-6-2 ] 保存本文 考试科目:经济学 报考专业:各专业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10题,共20分) 1. 经济人概念的内容之一是理性人在经济活动中追求其经济利益。 2. 在生产者理论中,当边际成本递增时,平均成本也是递增的。 3. 外部经济的存在必然导致行业的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 所有商品的需求都与其替代品价格的变动成正比。 5. 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是U=XY,那么,他总把他的收入的一半花费在X上。 6. 加速数指投资增减会引起收入更大幅度增减。 7. 如果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平均消费倾向也一定递减。 8. “流动性陷阱”指LM曲线呈水平状,此时财政政策最有效。 9. 总供给曲线越平坦,货币供给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越大。 10. 在新古典增长理论框架内,稳定状态意味着△Y/Y=△N/N=△K/K.(Y:产量,N:劳动,K:资本)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 11.在跨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社会提出了在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具体目标。而在贫困研究上作出特殊成就并获得诺贝尔纪念奖(简称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是 A. Stiglitz(斯蒂格利茨) B. Sen(森) C. Arrow(阿罗) D. Samuelson(萨缪尔森) 12.商品的需求价格由()决定。 A. 消费者的收入 B. 消费者的偏好 C. 该商品的边际效用 D. 该商品的生产成本 13.假定需求函数为Q=10-2P (Q:需求,P:价格),则在P=1处需求弹性系数是 A. 0.25 B. 0.5 C. 1 D. 1.25 14.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总收益曲线的斜率为 A. 固定不变 B. 经常变动 C. 1 D. 0 15.提高工资会使个人的劳动时间 A. 增加 B. 减少 C. 不变

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经济学主观题答案和解析

三、(10分)假定对应价格P 与需求量Q 的连续可微的需求函数为 P (Q ),利用数里法说明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的关系。 【解析】 ()??? ? ??-=????? ??+=??+=??=d E P MR dQ dP P Q P MR dQ dP Q P MR Q P Q TR 111 参考《解析》微观27页。 四、(20分)三部门组成的经济消费函数C=80+0.8Yd ,投资函数I=20-5r ,货币需求函数L=0.4Y-10r ,政府购买支出G=20,税收T =0.25Y ,名义货币供应量M =90,充分业的国名收入为285,其中r 是利率,Yd 是可支配国民收入,Y 是国民收入。 (1) 若价格水平P=2,则IS-LM 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各位多少? (2) 若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 ,则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价格各为多少? (3) 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而实现充分就业,则求政府购买的变动量与价格水平? (4) 若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而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解析】 (1)IS 曲线。根据三部门的均衡:i +g =s +t 。所以(20-5r )+20=(Yd -C )+0.25Y , 因此(20-5r )+20=(0.2Yd -80)+0.25Y , 而Yd =Y -T =0.75Y , 所以(20-5r )+20=0.4Y -80,即0.4Y=120-5r LM 曲线。r Y r Y L P M 104.0452 90104.0-==?-== IS-LM 决定的均衡国民收入与利率分别为:r =5,Y =237.5 (2)已知IS 方程为:0.4Y=120-5r ;LM 方程为: r Y L P 104.090-== 消去r 。得到AD 方程:2402.190-=Y P 联合总供给曲线为Y=235+40P ,解得:P =1,Y =275。 (3)变动G ,此时IS 方程变化为:0.4Y=120+X-5r ,r Y 104.045-= 此时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带入上式,X =28.5,即政府支出增加28.5。 (注意,和简单乘数比较,政府支出增加的国民收入较小,这是因为挤出效应。参考《解析》宏观120页,以及第五章的相关内容) (4)变动货币供应量,r Y X 104.02 90-=+ IS 曲线为0.4Y=120-5r ,此时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为285,带入上式,X =114,货币供应量增加114。 五、(20分)假定垄断厂商A 和垄断厂商B 具有共同信息。垄断厂商A 生产x 数量的产品,边际成本为常数20。垄断厂商A 将其产品销售给垄断厂商B 的单价为k 。垄断厂商B 利用生产要素X 生产最终产品y ,生产函数为y =x 。假设最终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 (y )=100-2y 。试求:(1)垄断厂商A 的定价; (2)最终产量和价格; (3)各垄断厂商的利润。 【解析】 (1)垄断厂商B :MR =100-4Y ;根据生产函数,那么,TC =kY ,MC =k ;此时,B

212上财经济学81真题

上海财经大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经济学 报考专业:相关专业 试题编号: 803 (共 8 页) 1.本试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规定的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不给分。 2.第一大题即判断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我校专用的“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 答题卡”上,选正确的涂“A”,如(A) (B) (C) (D);选错误的涂“B”,如(A) (B) (C) (D)。 3.第二大题即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填涂在我校专用的“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 入学考试答题卡”上,如选中“D”,正确涂法为(A) (B) (C) (D)。 4.第三大题的答案必须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用红色笔者不给分。 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和试题一并装入试卷袋内,装答题卡时不准折叠。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小王的效用函数为u(x, y) = max{2x, 2y}。如果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相等, 那么小王将选择消费相同数量的x和y。 2.如果利率水平低于通货膨胀率,那么理性人将不会选择储蓄。() 3.对垄断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通常会减少垄断者的产量水平。() 4.如果需求曲线是价格的线性函数,那么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任何价格水平下都 是相等的。() 5.边际成本曲线以下的面积度量的是总成本。() 6.如果一家厂商的技术呈现规模报酬递增,则该企业的平均成本一定是关于产 量的递减函数。() 7.在两个消费者、两种商品的埃奇沃思方框图中,契约曲线一定是从一个消费 者的原点到另一个消费者的原点的连线。() 8.在产量领导者模型中,领导者至少能获得古诺模型中的利润水平。() 9.消除外部效应只能通过税收和补贴才能解决。() 10.寿险公司必须考虑买寿险的人们比没有买的更容易生病的可能性,这是一个 道德风险的例子。() 11.张三每天吃4斤菠菜,这时价格是1元/斤。当价格上升到1.25元/斤,他的邻居觉得 他可怜就每天给他一元作为补偿。张三日子过的还像以前一样好。() 12.CPI就是隐含的GDP平减指数。() 13.链式加权计算实际GDP是为了试图保留相对价格的变化。() 14.索洛增长模型能够让我们理解日本为什么能够在战后迅速增长,赶上美国。() 15.如果商品的价格在短期内存在粘性,那么当政府为了刺激经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时 候,失业反而会增加。() 16.现行的累进收入所得税体系,可以激励工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17.国家A和国家B都可以生产商品1和商品2,那么国家A不可能同时在两种商品的生 产上具有比较优势。() 18.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更敏感,那么IS曲线不会发生变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及经验总结 2014-03-21 10:12:00 来源:新华网[打印][关闭]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 1978年,国务院研究加快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问题,包括经济管理体制改革问题。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提法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 中共十二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会议上,又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从此,确立了中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点。 中共十三大 1987年10月,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新体制概括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新体制,明确提出要运用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两种手段,逐步建立“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提出建立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990年底 邓小平明确指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是计划、市场这样的内容。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调节,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没那回事。” 1992年初

邓小平南巡时更加明确地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从理论上冲破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束缚,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理论基础。 中共十四大 1992年10月,明确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宪法》第十五条修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中国的宪法。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正式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中共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性规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大大推进了一步。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 1995年9月,明确了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任务,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出了重大的战略部署:到20世纪末,经过三个阶段,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试卷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计量经济学 》课程考试卷(A )闭卷 课程代码 __________ 课程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 2008— 2009学年第1学期 姓名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 1.A 、 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也显著的 B 、 该变量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显著的 C 、 如果P 值为12%,则该变量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D 、 如果P 值为2%,则该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也是显著的 2?高斯—马尔可夫是(D ) A. 摇滚乐队 B.足球运动员 C.鲜美的菜肴 D.估计理论中的著名定理, 来自于著 名的统计学家:Joha nn Carl Friedrich Gauss 和 An drey An dreevich Markov 。 线 3.以下关于工具变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 与随机干扰项不相关 B.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不相关 C.与所替代的随机解释变量高度相关 D.与模型中其他解释变量不相关 4. 在含有截距项的多元回归中, 校正的判定系数 R 2 与判定系数 R 2 的关系有:(B ) A. R 2 V R 2 B. R 2 >R 2 C. R 2 = R 2 D. R 2 与 R 2 的关系不能确定 5. 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出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模型为 InY i =2.00+0.75InX i +e i ,这 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 1%,人均消费支出将大约增加 (B ) A. 0.2% B.0.75% C.2% D.7.5% 6. 在存在异方差的情况下,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估计量是( B )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Word版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2010年上海财经大学803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消费者具有拟线性偏好,那么经过原点的任意射线与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交点处的边际替代率都相同。( ) 【答案】× 【解析】拟线性偏好下,任意一条与横轴垂直的射线与不同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交点处的边际替代率相同,而非经过原点的任意射线。 2.给定两种商品,如果消费者的偏好是单调递增的,而且边际替代率递减,那么该消费者的偏好一定是凸的。( ) 【答案】√ 【解析】凸偏好表示对两个无差异消费束的加权平均消费束的偏好弱胜于端点消费束,单调递增且边际替代率递减的偏好符合凸状偏好的定义。 3.如果企业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价格是纵轴),此时政府对企业征税,那么企业总是可以把所有的税负转嫁给消费者。( ) 【答案】√ 【解析】供给曲线水平,即供给曲线具有完全弹性,若此时对供给者征税,此时税收将全部由消费者承担,即税收完全转嫁给消费者。 4.如果张三效用函数为(){},min 2,2U x y x y y x =++,他在给定预算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如果他选择消费组合(5,6),那么x 的价格肯定是y 的两倍。( ) 【答案】√ 【解析】由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转化为()2 ,2 x y x y U x y y x x y +≥?=? +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试卷二

诚实考试吾心不虚 ,公平竞争方显实力, 考试失败尚有机会 ,考试舞弊前功尽弃。 上海财经大学《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考试卷(B )闭卷 课程代码 101560 课程序号 0996 / 1065 2013 ——2014 学年第 2 学期 姓名 学号 班级 请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并签名承诺。一旦您签名,将作为诚信承诺的依据,若您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舞弊行为,将按照学校有关规定严肃处理;若您拒绝进行诚信承诺,将取消考试资格。 考试结束后,考卷必须与答题纸同时上交。未上交考卷,或没有诚信签字的考卷将计以零分。 诚信承诺书 我谨以至诚承诺,在此次考试过程中,我绝无任何舞弊行为,也绝不帮助他人舞弊。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I. 选择题 (每个2分) 1. 一个企业的生产函数是f(x; y) = 20x 3/5y 2/5.该企业的等产量线在点(x; y) = (80; 10)的斜率是(选择最接近 的一个): a. -8. b. -1.50. c. -0.67. d. -0.19. 2. 一个竞争性,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使用两种生产要A 和B 。它的生产函数是F(A; B) = A 1/2+B 1/2。生产的产品价格为每单位$5。生产要素A 的价格是每单位$1,当产品价格上升到每单位$6,但是要素价格保持不变时: a.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11/4单位。. b.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9/4单位。. c. 它将会增加购买生产要素A 3/4单位。 d. 我们需要知道生产要素B 的价格去确定需求的变化。 3. 一个企业有如下生产函数A f(x, y) = x 0.5 + y 。其中x 表示生产要素x 的数量,y 表示生产要素y 的数量。在图中,我们用横轴表示x ,纵轴表示y 。我们画出该企业的若干等产量线。现在,我们在图中画一条直 …………………………………………………………… 装 订 线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新xx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 社科1327xx 新xx成立前夕的 1949年7月,当时的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有过一个所谓预言。他说,“人民的吃饭问题是每个中国政府必然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一直到现在没有一个政府使这个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段话正是显示出新中国的经济状况。在193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只有466亿元,人均国民收入 66."1元。但是经过50多年的发展,到了2009年,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3711元。那么,中国在这段时间到底经历了一段什么的过程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仔细地阅读了书本。 从大方面来讲,中国在过去60年中经济发展特征是: 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除了“二五”期间出现了负经济增长外,其他时期都取得长期的告诉增长。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周期短。我认为这些变化时和经济体制和政策相关的。 首先要讲的是一五计划,一五计划的背景是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好转工业生产达到历史最高,但是同时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与其他发达国家。 二是基本上完成了对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提供了条件。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就是集中发展重工业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以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基础工业为主的重工业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中国先进分子早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提出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理所当然地被提为重要议事日程。当时可供选择的战略有两种,一种是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化道路,即先发展轻工业待积累了大量资金后,再发展重工业;一种是苏联的办法,即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较短的时间里使国家迅速工业化,迎头赶上工业强国。这两种战略各有利弊,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

上财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

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五) 一、概念题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需求规律 3. 隐成本 4.卖方垄断 5.古诺模型 二、简答题 1.微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什么? 2.在一个由两种商品(X ,Y )和固定要素供给组成的经济中,假设每个消费者对这两种产品的偏好完全相同,Y 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而某厂商在X 产品市场上是惟一垄断卖主。请用产品转换曲线和无差异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均衡点是否必然位于产品转换曲线以内? (2)为什么垄断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 3.什么是皮古税(Pigouvia )?皮古税是怎样解决外部性问题的? 4.为什么边际技术替代率会出现递减? 5.如何用无差异曲线说明现金补贴要优于食物补贴? 三、计算题 1.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 =0.04Q 3-0.8Q 2+10Q +5, (1)试求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 (2)如果市场价格P =10元,试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利润。 2.已知生产函数为22 0.50.32Q KL L K =--,Q 表示产量,K 表示资本,L 表示劳动。令上式的K =10。 (1)写出劳动的平均产量(L AP )函数和边际产量(L MP )函数。 (2)分别计算当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达到极大值时厂商雇佣的劳动。 (3)证明当AP L 达到极大时L AP =L MP =2。 3.假定A 和B 两个厂商,成本函数分别是C l =Q 12+5Q 1-Q 22,Q 2=2Q 22+Q 2+0.5Q 12。A 厂商享有外部经济,并导致其他厂商的外部不经济;B 厂商的作用则相反。假设两个厂商都按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来确定产量,它们的边际成本与价格都等于20美元。计算出两个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各是多少?如果A 、B 两个厂商合并,产量和利润会有什么变化? 4.在一个封闭的劳动力市场,只有一家雇佣工人的厂商,它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为MRP=300-0.1L ,劳动力供给函数为L=20ω-400,L 为厂商每周雇佣工人数,ω为工人每周的工资。求:(1)这个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水平是多少?(2)如果工人结成工会,规定每周工资最低为100,那么新的均衡工资是多少?就业人数又是多少?(3)如果市场上又出现一家厂商,它的MRP 曲线与原先的厂商一样,那么新的均衡工资是多少?就业人数又是多少? 5.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 p=25-0.25Q (当产量为0~20时) p=35-0.75Q (当产量超过20时) 公司总成本函数TC=200+5Q +0.252Q ,求: (1)该公司所属行业的市场结构类型是什么? (2)公司的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或者亏损)多大? (3)如果成本函数改为TC=200+8Q +0.25Q 2,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 四、论述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与展望 摘要:本文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由开国时的计划经济转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列举了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一些重大成果以及目前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中国梦 自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上宣布新中国成立起,我国便进入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新时代。然而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低的问题尤其突出。在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发展经济成为共产党执政后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党的领导下,我们经过60多年的不断摸索,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向着小康社会迈进。在这60多年间,我们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的分配制度。虽然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结果是美好的,但是我们走过的路却是极其崎岖困难的。 一、中国经济由斯大林经济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转变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建国之前,我国绝大部分生产资料掌握在少部分的军阀和大资本家手中,广大普通群众生活潦倒,生产水平极其低下。然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进一步发展与它相适应的物质基础才能最后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因此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其中心任务就是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新中国建立以后,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那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我国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落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鉴于当时的社会基础,党中央根据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提出了我国在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也就是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内容是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694个大中型项目为重点,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加之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展开,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我国逐步走上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的是以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1]。当初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它的主客观条件。主观上,当时我们理论上都普遍把计划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