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高三语文40分钟限时训练

班级:学号:姓名: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本题共3小题,9分)

作家在写作某一个故事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以下的情形:笔下的故事的发展与原先的构想已经形成了冲突,作家是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完成作品呢,还是削足适履式地回到原先设定的意图上去呢?换句话说,他是听命于自己的思想呢,还是听命于小说本身的智慧呢?

米兰?昆德拉认为,“每一位真正的小说家都在等待听到那种超越个人意识的智慧之声”,“那是小说的智慧”。在这里,昆德拉使用了“等待”一词,它起码暗示了我们这样一个现象:这种存在于小说自身的“智慧”并不是先验的,它与创作过程一同产生,并且稍纵即逝。这个词还试图表明,这种智慧之声并不一定经常出现,而一旦它来临,它的光亮必然会照亮作家的道路。它是小说家真正的福音。正如威廉?福克纳在创作《当我弥留之际》时的情形一样,小说的智慧之光使他原先构思的人物、故事、情节结构发生了奇妙的变化,他受惠于这种“光亮”完成了自己的“神构妙品”。

我们据此可以推断,如果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一直没有听到这种“智慧之声”,那么小说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并未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来。法国学者兼批评家爱弥尔?法盖和米兰?昆德拉抱有近似的看法。他在评价司汤达的作品时曾经分析到:司汤达似乎在小说的开始就设想好了作品的结局。“当于连?索耐尔在《红与黑》中一露面,就注定了要在最后朝德瑞那夫人射去决定性的一枪”。法盖在这里至少说出了某种实情。

与司汤达的《红与黑》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写作。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研究专家日丹诺夫提供的材料中隐约推知《安娜?卡列尼娜》第一稿的雏形。作为一个狂热的教徒,托氏【注】原先构思的《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走向大致是这样的:安娜?卡列尼娜作为一个背离宗教原则的妇女,背弃了自已忠实可靠的丈夫与别人私通,最后遭到了惩罚。托尔斯泰原先的初始意图是要表现夫妻关系的永恒性。我们在此不妨引用一下俄国学者巴赫金的著名论点——作家在构思故事并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并非完全为“第一视野”所控制;“第一视野”的内容是先验的、抽象的、空洞乏味的。而我们在公开出版的成书《安娜?卡列尼娜》中, 原先的故事框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安娜从一个丑陋、堕落的“妓女”摇身一变为一个风姿绰约、优美动人的贵族妇女。安娜这一人物的变化,作为一个象征性的信号,使托氏的目光从宗教、家庭伦理投向个人情爱的存在状况,他的兴趣和想象力也从社会学转向了存在境遇的复杂领域。实际上,托尔斯泰对故事初衷的背离不仅挽救了一部天才的巨著,而且使他卸下了道德重负,对家庭、婚姻、情爱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崭新的见解。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是作家赋予了作品以智慧,相反,小说自身的智慧却一直在引导和教育着作家。可以说,小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作家在多大程度上对创作初衷构成了违背。

这同样也可以说明,一个作家在构思作品时,不能过于周全,有时一个作家的初始意念过于强烈,其结果是,意念本身在写作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控制着作者,作者成了某种意念和价值的奴隶,这将妨害小说本身的价值。这样的例子在中外的小说创作中可谓屡见不鲜。

【注】即列夫?托尔斯泰。

(摘编自格非《故事的内核和走向》)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家在创作小说的过程中,如果听命于自己的思想,就会按照故事本身的逻辑来完成作品,而改变原先设定的意图。

B.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智慧之声”常产生于创作之中,是小说家真正的福音,也是伟大名著产生的极其重要的原因。

C.对比托氏留下的初稿和公开出版的成书可知,正是因为托氏背离了初衷,《安娜.卡列宁娜》才得以成为一部巨著。

D.由于司汤达在创作《红与黑》时没有能够听到“智慧之声”,以致它的文学成就与影响远不如《安娜·卡列宁娜》。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方式展开论述,结构严谨。

B.文章引用巴赫金的论点,说明了在小说创作的过程中作者本人视角的某种局限性。

C.文章将福克纳、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创作过程进行对比,展示了小说创作的矛盾。

D.全文末句话让文章观点有了回旋余地,展现了作者论述类文章应有的写作素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选项与作者观点最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本意是通过阿Q形象刻画出麻木的国民的灵魂,结果问世后许多人以为作者在讥讽自己,极具现实价值。

B.卡尔维诺的小说《看不见的城市》故事极具随意性,从任何一页读起都能连贯往下读,这使小说具有别样的文学成就。

C.果戈里的《旧式地主》原本意在揭露地主阶级空洞的精神生活,却被后来的读者解读为揭露了人的某种真实状态,这使小说批判性减弱。

D.雪芹创作《红楼梦》本是为“我半世亲闻亲见的这几个女子”“闺阁昭传”,然而最终写成了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使小说意蕴更加丰富。

D. 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轻。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通过景监见到孝公,说之以强国之术,孝公与他交谈,数日不觉厌烦。

B. 商鞅旁征博引,说服孝公变法。他初步站稳脚跟后,又借历史兴亡来证明改革的必要,劝说孝公变法,最终孝公赐予他官职,又下达了变法的命令。

C. 商鞅厉行法治,秦国太平富强。他铁面无私,不徇私情,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国人受此震慑,全都遵守法令,治安状况改善,民众家给人足。

D. 魏国被迫迁都,惠王深表懊悔。魏国战事失利,无奈割让河西之地献给秦国以求和,并迁都至大梁,惠王感慨说,遗憾的是没有听从公叔座的劝告。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三、补写空白处句子。(12分)

1. 《氓》中女子对氓解释婚事推迟原因的诗句“ , ”,表现女子的善良、

天真。

2. 《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 。

3. 屈原的《离骚》中,“ ”一句用圆凿和方枘不相合来写自己与世俗之人

4. 5.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 ”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

“ ”将无风时水中的月影比喻成璧玉。

6. 《庄子·逍遥游》中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 , ”,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参考答案

1. B

[解析] A第一段“换句话说”前后句意交叉对应,而不是一一对应。C 托尔斯泰并未留下初稿,我们是通过日丹诺夫的研究隐约看到第一稿的雏形的。D文章并没有就“文学成就与影响”比较两部小说,事实上它们都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2.C

[解析]福克纳和托尔斯泰的创作过程类似,而司汤达与他们想反。注意标点分类。

3.D

[解析] A创作本意与成书相符,与本文观点不符。B小说特殊的写法,与本文观点无关。C创作本意与文学接受(文学解读)不符,与本文观点无关。

4.B

5.B 汤武即商汤与周武王

6. C “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原文“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

7.(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苟、强、故、利、循)(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三、理解性默写

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3、何方圜之能周兮忍尤而攘诟

4、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5、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6、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