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TS—自然景观保护工程

STS—自然景观保护工程

STS—自然景观保护工程
STS—自然景观保护工程

综合科学素质通识教育课程“现代科技与社会”作业

我所熟悉的自然景观保护工程

【内容提要】大自然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他们构成慢炖的统一体,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由此构成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人类世界。景观的存在人类生活中处于很重要的地位,因其逐渐的发展而有了景观生态学。景观中的自然景观在城市中有很大的作用,可是现代的人们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来破坏它。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自然景观的保护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

【关键词】景观生态物种运动全球变暖自然保护区

一、景观的概念

1、景观的一般理解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们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色。来在15世纪中叶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这时,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景象”等一致,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在德语中,“景观”本身的含义是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风光。英语中的景观源于德语,也被理解为形象而又富有艺术性的概念。从东晋开始中国的山水风景画就已经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颖而出,使山水风景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景观作为风景的同义词也因此一直为文学艺这种针对美学风景的术家们沿用至今。这种针对美学风景的景观理解,既是景观最朴素的含义,也是后来科学概念的来源。

2、“景观”与“土地”“环境”的区别

尽管都有“地域综合体”的含义,“景观”(landscape)和“土地”(land)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景观是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不仅有外延上的从属关系,而且景观更代表了一种较为精细的尺度含义;土地概念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主要关注的是土地的生产力、土地的产权关系、土地的经济价值等,景观概念则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微微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景观具有更大的内涵。另外,现代景观的异质性原理,既是对传统景观概念的突破,也是与均质性地块为基础的土地概念相区别的本质所在。

环境指的是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既可以实体形式存在,也可以非实体形式存在。警官则是指构成我们周围环境的实体部分,二者不可混淆。尽管地理学中有学者将作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的景观与自然地理环境等同起来,但这种认识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因为景观既不是环境中所有要素的全部,也不是它们简单相加而组成的整体,而是它们综合作用的产物。

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内涵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是德国植物学家特罗尔1939年在利用航片解译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是提出的,用来表示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他当时认为,景观生态学并不是一门新的学科,或者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特罗尔对创建景观生态学的最大历史贡献在于他通过景观综合研究开拓了由地理学向生态学发展的道路,从而为景观生态学提供了一个生长点。

二、景观生态学的形成阶段和发展历程

1、景观生态学的形成

1939年,特罗尔通过航空像片研究东非土地利用问题时,正式提出“景观生态学”一词,他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有两种科学观点结合产生,一种是地理学的,另一种是生物学的,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支配一个区域不同地域单元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景观生态学不是一门新的学科,或是科学的新分支,而是综合研究的特殊观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欧成为景观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地区。随着世界范围内人口增长,粮食需求增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集中体现在对土地的压力上;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展开了土地资源的调查、研究、开发和利用,出现了以土地研究对象的景观生态研究热潮。澳大利亚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进行了有计划的土地调查,其思想和方法对现代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20世纪60年代开始,景观生态学在欧洲真正发展起来,德国、荷兰、捷克成为景观生态学三大研究中心,特别值得提出的是,1968年林特伦私立理论和应用植物社会研究所所长塔克森教授主持召开德国“首届国际景观生态学研讨会”。早在20世纪50年代塔克森教授就提出“潜在自然植被”的概念,以代替克莱门茨的顶级群落。邦奇伍德和英格哈特编辑出版了《景观管理与自然保护综合手册》,把景观生态学作为科学基础。

1962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成立景观管理与保护研究所。该所以自然科学为重点,主要认为是从生态学观点出发研究景观保护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964年,捷克斯洛伐克科学院又成立了建筑理论与环境管理研究室,将建筑和城镇规划的概念扩展到环境领域,尤其是环境管理与保护领域。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前苏联学者发表了他的地理系统学说,将地理系统定义为一切的地球空间,在这些空间内,自然界各组成成分相互联系,作为统一的整体同宇宙圈和人类社会发生作用。地理系同学说正不断接近生态学,以生态学的观点解决综合的地理学问题,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保持其迫切性;此外系统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促进了地理学与生态学的跨学科研究。

2、景观生态学的发展阶段

1981年在荷兰的菲尔德霍芬召开了“首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负责筹备国际景观生态学。1982年10月第六届景观生态学问题国际讨论会再接了斯洛伐克召开,来自15个国家的114名科学家参加了这次大会,国际景观生态学正式成立并选出首届执行委员会,大会通过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章程,选举了荷兰的庄纳德为执行委员会主席,美国的福尔曼、联邦德国的沙勒和捷克的鲁卡为执委会副主席;执行委员会设立了景观生态学基础问题、地球信息系统、城市生态学、自然保护、景观建筑和视觉景观、土地评估与规划、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8个学术委员会。回顾景观生态学会的历史,其主要活动如下。

1982年,在捷克召开的第六届景观生态问题国际研讨会上,国际景观生态学会正式成立并选出手机执行委员会。

1984年,在丹麦召开了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方法的第一次国际专家讨论会,并成立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工作组。

1986年在美国召开第四届国际生态学大会期间,举行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专题讨论会。

1987年,第二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联邦德国的蒙斯特举行。会议议题是景观生态学中的连接性问题。

1987年7月,以美国生态学家戈利为主编的景观生态学杂志landscape正式出版。

1988年,第八届景观生态问题国际研讨会在捷克召开,选举新的执行委员会。

1991年,第三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加拿大的渥太华举行,会议围绕农业景观中的物质循环、区域生态危险评估、区域景观的土地系统过程等问题进行讨论。

1995年,第四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法国的图卢兹举行,会议围绕农业景观的发展,对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未来进行探讨。

1999,第五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在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斯诺马斯举行,会议主题是:景观生态学——科学和行为,包括生态模型与土地管理,全球变化和景观研究趋势,景观生态学概念、方法在领域的应用,岛屿景观生态学,森林景观生态学等。

2003年,在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举行了第六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本次大会强调景观生态学前沿,坚强景观生态学整体性研究;注重景观生态学欧美学派的交融与传统知识与现代方法的结合。

2007年,在荷兰瓦赫宁根召开了第七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以“25年来的景观生态学:实践中的科学原理”为主题,对景观生态学与决策管理、湿地、森林、城市、农业、生物多样性等研究领域的关系、研究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分析。

2011年,第八届国际景观生态学大会将在中国的北京举办,会议的议题是景观生态学:为为了持续的环境与文化,包括文化景观——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迎接人类面临的挑战——整体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加速发展地区的景观变化与模型构建;生境与生态保护;多空间尺度下的长期生态学研究;景观与城市规划——人类在自然中的作用;景观生态学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等。

IALE的成立,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创造了一个国际平台,标志着景观生态学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IA TE成立以来举办的一系列学术会议,促进景观生态学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长足的发展,理论创新和应用也得到了提升;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学科已初具规模。

3、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发展

1)从反自然规划理念想保护自然规划理念转变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思想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那时人们对自然界的人是比较肤浅。人类为了生存,从自然中不断索取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近乎掠夺性,如砍伐、焚烧森林公园和填湖造地用于发展农业,建立了农业景观,导致了自然景观要素的变化,尤其是自然景观功能的变化。景观规划多集中在农业规划和城市规划。农业景观规划主要是土地的重新分配,田间道路的设置及排水系统、灌水系统的建设等,其目的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城市景观规划表现在城市公园与开阔地的设计。

2)从小尺度规划设计向较为全面的中尺度规划设计转变

20世纪初至50年代,生态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而年轻的科学,并在植物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等分支领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同时大量涉及开放空间系统、城市公园及国家公园的出现,倡导规划的生态理论,此时其生态思想开始逐渐渗透到科学、区域规划等应用学科。另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加快了工业化进程,出现了石油农业和工业城市景观。工业化导致城镇的发展,促使人们的景观价值发生分化,并使他们认识到动植物(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及其功能价值,以及自然景观对城市发展与城市生活的重要性。Howard在其《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描述了“明日”理想的城市景观是由人工构建物(文化景观)与自然景观(包围城市的绿化带与农业景观、城市内部的绿地和开阔地)组成,在这个城市中“具有自然美,富有社会机遇,接近田园公园……明亮的住宅和花园,无污染……”。

3)从注重格局与过程的规划逐步走向人地和谐的规划设计

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地理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景观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和方法,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另外,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走向系统化和实用化。

三、景观生态过程

1、景观中的物种运动

1)景观演变与格局

景观演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起作用,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文因素在景观演变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景观格局的形成反映了不同的景观生态过程,与此同时景观格局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景观的演变过程,如景观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信息交换、文化特征等。景观结构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①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如方位、母质组成和坡度等,将影响空气流动、地表温度、养分丰缺其他物质(如污染物)在景观中的分布状况;②景观结构将影响景观中生物迁移、扩散、物质和流量(水、水溶物质、有机或无机固体颗粒)在景观中流动;③景观格局同样影响由非地貌因子(如火、风和放牧等)引起的干扰在空间上的分布、扩散与发生频率;④景观结构将改变各种生态过程的演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景观格局时各种景观演变过程中的瞬间表现。然而由于生态过程的复杂性和抽象性,很难定量的、直接的研究生态过程的演变和特征。生态学家往往通过研究景观格局的变化来反映景观生态过程的变化及特征。

2)景观中的物种运动

物种在景观中的运动与人类运动具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时无中最常见的两种运动方式。主动运动一般是指物种通过本身有目的的行为,从一个地方前移到另一个地方。通常表现最多的是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如动物的季节性迁徙;被动运动一般要借助于外界的作用来达到歉意的目的。植物在景观中的迁移就是被动式的,通过风、水和人类或其他动物将植物从一个地方带到其他地方,这种迁移方式对景观面貌和格局的影响较大,有时甚至能破坏原有的景观格局。

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其一是觅食性运动,其二是迁移性运动。无论哪种运动方式,其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觅食是为了找到食物已补给生物体需要的能量。

植物种群不像动物,可以再适宜的环境中自由迁移,成熟的植物体更是如此。但是他们依然可以产生自然的繁殖体,如种子、果实、孢粉火幼苗等,向四周扩散和传播。因此植物可以通过在繁殖进行运动和迁移,一种植物只有在一个新的生境成功定殖后,才能被称为传播。

2、景观中的人文过程

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景观依照本身的自然节律和变化周期演变和发展,自然干扰尽管无时不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演替,自然景观逐渐适应了干扰,景观演替就是在适应各种干扰的过程中不断发展与演变。人文景观或称人类文明景观是一种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景观,如:城市、工矿和大型水利工程。从人类发展历史与景观演变的相互关系来说,景观中的人文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利用、改造和融合。

3、景观生态与自然景观的关系

自然景观,根据国际君友会在其公益刊物中的是指可见景物中,未曾受人类影响的部分。“自然”的定义实际上不易划定,处理的方法是把“人为的”当作相对的名词。自从人类生活在地球表面以来,未受人类影响的景观,在适合人类生存的地域附近已经很少存在。因此,严格说来“自然景观”很难寻获,更不易鉴定。以城市周边的森林公园而言,一般人都可能称它自然景观,但是实际上却是人类造林的成果。因此有“半自然景观”或“近自然景观”等名词的出现。这是指一切不具明显人类利用如建筑物、花园、农耕地等的景观。因此在野外

“景观”的含义也观赏地形、森林等,都属于一般人称的自然景观。观赏的自然地形或生物,是否在历史上曾受过人类的影响,并不予考虑。十分广泛,人类周遭的环境因子,如空气、水、生物、地,都是景观、包括一切可见及可觉察的事物。景观不仅是空间性的,也是时间性的。有时候是静态的,也常有动态的。常使用的名词,例如地形景观、地质景观、森林景观、天文景观、气候景观、生物景观等。还有许多不属于自然景观的人文景观,如公路花园、梯田、古迹、庙宇等等.

景观生态处于平衡时自然景观才能正常的存在、更好的发展。

四、自然景观对城市发展的对作用和对人类影响

1、自然景观在历史性城市中的作用

在历史性城市保护中,无论从研究层面还是立法层面,人们对历史性城市中的古建筑和历史地段的保护都给予了较多关注,而对其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保护却往往忽视。实际上,自然景观与历史性城市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一方面,历史性城市不可能脱离它的环境而存在,历史性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依托于它的环境,如早期的城市为了防御和基本生活需要,大多把城市建在山上或湖边、河边,或在其周围开挖沟渠、或架设吊桥。另一方面,许多历史性城市都是依据其地形地貌、或依山就势,或近水亲水,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产生了最主要的视觉景观特征,逐渐形成完整且富有魅力的城市格局,呈现出独特的空间形态和景观。

2、景观变化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气候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全球或区域气候的波动是自然规律。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的趋势已经超出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全球变暖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的温度增温趋势比其他地区明显;热昼和热夜发生的频率越来越大;日较差越来越少;冰川的退缩更加明显。

景观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由于景观结构的改变,从而导致景观功能的改变,致使景观中储存的碳库损失,并以CO2和CH4等温室气体的形式大量的排放到空气中,是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并最终引起气候变化;此外,景观变化还可能通过改变地表反射率,导致能量重新分配以及改变全球水循环模式等途径对气候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景观受气候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又反过来改变景观的结构和功能。总之,景观变化与气候变化相辅相成,互为影响。

虽然,目前对确定景观未来全球变化下自然资源管理的具体措施还存在着很大的困难,但我们相信景观生态学的一些原理和方法无论是在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中,还是在未来全球变化情形下自然资源的管理都会发挥一定的作用。

3、自然景观保护的目的

自然景观是“土地生态协调的产物,它是由不同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目的在于体现其自身价值,反映其个性化特点”。(古迹和自然景观法–2004年1月22日颁布的第42号法令).

上述定义也就是指自然景观作为一个国家文化遗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能体现个体价值的独特性,并同时也能反映当地的历史和习俗等。

首先要保留了它灿烂的历史文化还融合了当地的环境特色,协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同步保护,使这二者成为一个完美的特性结合。

人文景观中所包含的文化艺术遗迹,历史建筑等同样影响着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它们最终形成一种有序的整体,相辅相成。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形成一种非常独特的自然和建筑相融合的景观。自然景观的保护应与地方文化背景相结合,保持它的历史价值来实现其经济目标。

五、自然景观保护工程的反思与前瞻

1、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自然景观其实就是它历史文明的一种延伸,是其文化艺术方面发展的起点,也是在不同历史时期,那些文人墨客汲取灵感的源泉,更是游客们为之向往的风景胜地。自然景观更与人们的生活分不开,农舍,水道,菜园,葡萄园,围有栅栏的果树林,农场放牧的牲畜家禽以及田间的耕作者,这些给我们勾勒出一幅悠然南山下的生动的画面。

自然景观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供生活的必需品和便利,还可以为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建立一些自然景观风景保护区旅游景点,借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带动周围城乡的经济发展。

2、全国各地都开始进行自然景观保护

随着人们认识到自然景观对人类的重要性后,全国各地都开始采取一些手段来保护这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如在在一些区域建立自然景观保护区,大力宣传自然景观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通过大家的努力一起保护我们的环境。

我国建立的自然景观保护区有:天池自然景观保护区、东滩候鸟保护区自然景观旅游景点、哈纳斯自然景观保护区、顺风山自然景观保护区等。

3、自然景观保护工程取得的成果

1)自然景观与城市规划完美结合美不胜收在桂林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留给了桂林人奇山秀水,而今天的桂林人民则让这一大自然的恩赐景上添花,形成人与景、景与园、人与园的和谐局面。桂林不仅有自然造化的漓江、象鼻山、七星岩等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桂林城市绿地系统构筑了“一带、两江、三楔、四条背景线、七个组团”的城市园林空间形态,使各种类型的园林绿地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形成了公园、道路、单位庭院、住宅小区结合,环绕城市的石山林地、水系绿带、城市的组团绿相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与城市完美结合,令中外游客折服。

2)自然景观与江河的完美契合三峡奇景

三峡大坝的建成,形成了一系列新景观。那高耸的大坝、飞流直下的人工瀑布本身就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我们要把三峡坝区建设成世界级的旅游风景区,这里将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高度统一。我们还将开发一批新景观,如巴东的神龙溪、格子河石林、无源洞和铁厂荒森林公园,兴山旅游金三角;大宁河伸出的红池坝高山草场、双溪溶洞和夏冰洞、上游的小三峡、支流马渡河的小小三峡,涪陵的芙蓉自然风景区及溶洞博物馆等。

当我们来到三峡的时候,您不仅会感叹三峡的古老,三峡的雄、险、奇、幽,而且您会惊叹:勇敢、伟大智慧的中国人民,为世界人民创造了又一绝世的景观,“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4、自然景观保护的一些建议

1、加强市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宣传活动,让当地的民众参与到监督与保护环境的活动中来。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鼓励措施,激励市民的

环保意识。

2. 对于那些资金雄厚的开发商,有实力开发大片社区,营造优势;而对于资金有限的开发商来说,在建社区的时候,可以采取联合开发的方式,共享环境,共同受益,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持当地的原有植被等。

3. 政府要通过规划设计,使土地、环境位置、建筑设备和材料等物质条件进行活化、优化、美化,创造出更好的人居环境,使之产生更高的价值,使之物有所值。

4. 建筑活动,大兴土木,常常是一种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破坏了原有的水土植被,污染了环境,各个部门都要做好规划,把生态环境保护起来,把城市融入生态环境中去,毕竟自然环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长远发展的资源,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肆意开发,尽量减少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云南傣族名居是生态建筑的典范,它采用了当地最多哦竹子,建起了竹楼,使这些房舍融入自然,成为真正的生态建筑,没有任何土壤的垃圾。虽然说现代化城市要做到完全生态建筑非常困难,但我们至少要朝那个方向前进,保护好环境。当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衰退时,这个地区的经济也将很难维持下去。所以,要在城市的开发之初就应计算好环境的容量,使之达到平衡。

【参考文献】

[1]傅伯杰陈立顶马克明等编著《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1.

[2]自然景观与城市规划完美结合美不胜收在桂林.桂林日报.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7367946.html,/news/hotnews_9102.html

[3]自然景观保护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7367946.html,/showtext.asp?ToBook=3153&index=598

[4]阳建强.新建筑.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7367946.html,/view/7d360874f46527d3240ce0de.html

[5]袁国林 .三峡工程与文物保护、自然景观https://www.wendangku.net/doc/dc7367946.html,/n593c62.aspx

【附录】

自然景观是“土地生态协调的产物,它是由不同的自然条件,人文历史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利用目的在于体现其自身价值,反映其个性化特点”。(古迹和自然景观法– 2004年1月22日颁布的第42号法令).

国务院同意林业部《关于审定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国务院批准长白山等二十个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这些保护区,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有的是濒危珍稀树种的原生地和珍稀动物的主要栖息地,有的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确定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后,当地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保护、管理和必要的建设。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保护区的规划和指导工作,拟定有关方针、政策和措施,并检查、监督其执行情况。希望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支持地方政府做好这项工作

【名称】林业部关于审定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我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自然保护区进行了评价和鉴定,并经有关专业会议反复研究,选择二十处拟定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名单附后),请寓于定。我国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闻名世界的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和银杉、珙桐、金花茶等珍稀动植物,是我国宝贵自然资源。为了保存各种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植被类型和珍稀野生动物,一九五六年国务院责成林业部办理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到1985年底,全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三百多处,面积约一千六百七十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7%。这些自然保护区对拯救濒危珍稀动植物,保存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和开展科学研究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还很薄弱,一些地方自然资源迅速减少,某些珍稀动植物已经或濒于绝灭,保护濒危物种资源、强化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这次拟定的二十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有的代表了我国特有森林植被类型,有的是濒危珍稀树种的原生地和珍稀动物的主要栖息地。经国务院审定后,要公告周知,明令保护。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都要按照《森林法》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加强管理,搞好建设。

一、加强领导,实行统一管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珍稀动植物已经或濒于绝灭,保护濒危物种资源、强化管理工作已刻不容缓。这次拟定的二十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均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有的保护区,都要按照《森林法》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做好保护区内自然资源和拯救濒于绝灭的生物物种工作;进行科学研究,探索合理利用森林和动植物资源的途径。

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要按规划要求分期分批进行,建设要按基建程序和隶属关系报林业主管部门审批,在林业基本建设投资中先安排。如暂时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林业主管部门也应切实管护起来。

三、切实保护好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自然生态。未经林业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自然保护区建立机构和修筑设施。严禁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生产性的采伐、采掘、开垦和猎捕等破坏环境和物种资源的活动。

四、自然保护区内的群众,要遵守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共同做好保护工作。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要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组织他们开展多种经营,承包自然保护区的劳务或保护工作,以增加经济收入。

五、有关地区、部门要协助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开展各项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民造福。

市政道路工程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市政道路成品保护和工程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和承诺

一、成品保护措施 成品保护从一侧面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职工的素质,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为此,在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中编制成品保护的具体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施工人员提高成品保护意识,爱惜劳动成果,出现损坏情况视情节轻重予以罚款。安排专人保护,防止被车撞坏。砌筑安装完的工序为防止破坏砂浆强度,完成三天后允许行人通行。在工程完工后,尚未交工之前,安排二人巡视,保护好成品等待交工。如出现成品破坏,及时更换维修。根据工程性质,对成品采取防护、包裹、覆盖、封闭等保护措施,以及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来达到保护成品的目的。 1、认真执行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成品保护规定,对全体职工加强教育,发扬各工种之间相互协作精神,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2、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减少各工种来回穿插施工,特别要注意工序颠倒,造成对成品的破坏污染。 3、针对各分项工程的特点,编制具体的成品保护措施。 4、各工种完成成品后,派专人看管。 5、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对地上、地下建筑物进行详细的调查并记录在图纸上,在建筑物上做好明显的标志。施工中设专人负责看护,保证设施完好。 6、施工中对施工完毕的边石采取保护措施,设隔离绳防止行人踏入,需要养生的地方进行覆盖养生。待水泥砼及水泥砂浆达到强度要求后才允许行人走动。

二、缺陷责任期内对工程的维护方案 1、工程完工后,首先成立由项目总工为组长、技术干部及有关人员组成的工程竣工维护两制任期的工程维护工作。 2、缺陷责任期内维护组要定期对所有工程项目进行全面、仔细的检查,特别遇暴风、暴雨等人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后,要及时组织检查,对出现的工程要分析原因、登记清楚,及时向业主上报缺陷数量、缺陷范围、缺陷责任及原因等,并立即组织维修。 3、缺陷责任期内的坐失良机发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必要时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确实需要中断运行必须经业主同意。 4、各项缺陷的修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并取得监理工程师和业主代表认可。 5、缺陷责任的维护分两种情况,若因承包人施工质量问题造成缺陷的,由承包人负责,并会同设计院作出修复方案设计,经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审批后立即实施,若属设计原因或其它非承包人责任造成的缺陷,承包人要及时上报设计院和业主,并按设计院和业主批复的方案组织维修。 6、本承包人成立的缺陷维修组还将对管段内设计方面不完善之处进行合理完善、补建,力求做到完美无缺。 7、本承包人将按照ISO9001系列要求,实行竣工后切实做好安全保护措施和安全警戒工作,进行回访工作,工程交付使用后,仍要不断取得联系,每3个月至半年至少回访一次,认真听取业主的使用情况及意见。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述 一、指导思想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对划入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实行严格管护,坚决停止采伐,对划入一般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大幅度调减森林采伐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加强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调整和优化林区经济结构;以改革为动力,用新思路、新办法,广辟就业门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解决职工生活问题;进一步发挥森林的生态屏障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 (一)近期目标(到2000年) 以调减天然林木材产量、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妥善安置和分流富余人员等为主要实施内容。全面停止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划定的生态公益林的森林采伐;调减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的采伐量,严格控制木材消耗,杜绝超限额采伐。通过森林管护、造林和转产项目建设,安置因木材减产形成的富余人员,将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省级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使现有天然林资源初步得到保护和恢复,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二)中期目标(到2010年) 以生态公益林建设与保护、建设转产项目、培育后备资源、提高木材供给能力、恢复和发展经济为主要实施内容。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采伐利用天然林为主向经营利用人工林方向的转变,人口、环境、资源之间的矛盾基本得到缓解。 (三)远期目标(到2050年) 天然林资源得到根本恢复,基本实现木材生产以利用人工林为主,林区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合理的林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实施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 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作保证,要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的财力来安排工程的进度和范围,并且各 '项基础工作要跟上工程进度,如种苗基地建设要跟上营林造林建设任务等,否则,就会因为资金不足或基础工作跟不上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和质量。各实施单位因木材停产或大幅度减产,使大批伐木工人成为富余人员,需要

保护自然标语

保护自然标语 1、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间仙境,非常美丽。 2、水是生命之源,树是生命之根。 3、爱护小草吧,它是春天的信使! 4、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 5、迎绿色资源,送废气污染。 6、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7、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你忍心伤害我们的母亲吗? 8、小草青青,花香飘飘;青草鲜花,应当爱惜。 9、给我一片绿,还你一片荫。 10、捡起一张废纸,就是消除一份污染。 11、你是否听见,地球妈妈在哭泣。 12、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绿色人生使者。 13、别看树木不会说话,但也不要伤害它。 14、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 15、让校园阳光普照,让绿色神圣美妙。 16、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环境。 17、节能解危机,地球有转机。 18、校园美如画,受益你我他。 19、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20、碧水蓝天,笑容自然! 21、我是一朵花,请爱我,别采我。

22、护大自然,拯救地球。 23、小草青青,脚下留情。 24、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25、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26、节约为本,治污优先。 27、编织爱心,保护环境。 28、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29、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30、垃圾箱:请你近距离投篮。 31、每天节约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32、水资源是有限的,生命之河是无限的。 33、节约用水就是珍惜生命。 34、生命如此短暂,请不要将我伤害。 35、绿色的祖国,绿色的家,绿色的环境人人夸。 36、提高环境意识,爱护花草树木。 37、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38、地球是我家,共同保护她。 39、保护蓝天碧水。 40、你珍惜我的生命,我还你一片绿荫。 41、建设美丽的边疆,爱护我们的家园。 42、为了校园一片绿,珍惜脚下每颗草。

XXX隧道施工成品保护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合同段起点位于XXXXXXX,以隧道形式穿越XXXXX,终点位于于XXXXXXX村,右线起讫里程为YKXXX~YKXXX(中间有断链,断链段26.588m),左线起讫里程为ZKXXX~ZKXXX(中间有断链,断链长19.702m),线路总长XXXkm,工程总造价XXX亿元。 本合同段路基共XXXm,其中挖方约XXX 万方、填方约XXX万方;。隧道1座(XXXX隧道左线长XXXm,右线长XXXm),为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 二、成品保护的原则 1、合理安排工序,确定保护方案 在准备工作阶段,由项目经理领导,配合绿化、安装、土建等专业施工员对施工进行统一协调,合理安排工序,加强工种的配合,正确划分施工段,避免因工序不当或工种配合不当造成成品损坏,研究确定成品保护的组织管理方式以及具体的保护方案,对重要构件保护下发作业指导书。 2、建立成品保护责任制,责任到人。派专人负责各专业所属劳务成品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3、各专业施工员会同各分区的成品保护责任人进行定期的巡回检查,将成品的监护作为项目重要工作进行。 4、加强职工的质量和成品保护教育及成品保护人员岗前教育,树立工人的配合及保护意识,建立各种成品保护临时交接制,做到层层工序有人负责。 5、除在施工现场设标语外,在制成品或设备上贴挂成品保护醒目的警示标志,唤起来往人员的注意。 6、对成品保护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以及因粗心、漠视或故意破坏工地成品的单位和个人,视不同情况和损失,予以不同程度的处罚。 三、成品保护管理制度 1、建立成品保护工作的组织机构

(1)以现场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并对成品保护工作负全面责任。 (2)各施工队主要领导负责自身施工范围内的作业面上的成品保护。 2、建立成品保护的责任 由项目经理组织划分成品保护责任区,并落实到岗,落实到人。 3、确定成品保护的重点内容和成品保护的实施计划 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会同各专业施工员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确定成品保护的内容和成品保护的实施计划。 4、分阶段制定成品保护措施方案和实施细则 各专业施工员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制定各成品的保护方案和实施细则,并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实施。 5、健全成品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 由项目经理牵头,组织制定成品保护的检查制度、交叉施工管理制度、交接制度、考核制度、奖罚责任制度。 表2-1 成品管理保护制度

有关自然景观的导游词5篇

有关自然景观的导游词5篇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 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有关自然景观的导 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 有关自然景观的导游词(1) 各位朋友: 你们好!热诚欢迎你们到泰山来,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从泰山中路登上山顶。 这座高大、古老的泰山蕴含了丰富的自然与文化的积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现在,我们仍要像古人那样问一句“岱宗夫如何”,然后,同我一起步入大山,去领略泰山的神韵。 这里是岱庙。从岱庙开始,经岱宗坊、一天门、红门、中天门、升仙坊至南天门、是古代皇帝封禅泰山所走过的路,现在被知名人称为“登天景区”,也称中路,是如今 泰山登山6条路中最古老的一条。我们将从这条路登上极顶。 大家注意到了巍峨的岱庙前,还有一座较小的庙宇,这就是“遥参亭”,是当年皇 帝封禅泰山的起始点。当年帝王来泰山举行封禅祭典时,都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 拜仪式,因此明朝之前,称此为“草参亭”。明代加以扩建时,改名为“遥参亭”。虽是一 字之易,基虔诚却尽含其中了。 朋友们,中国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有着独特地位的,这座遥参亭的建筑 构思既出于封禅大典将由此为前奏而步步进入高潮的需要,也是中国古代先抑后扬的 美学思想的体现。 正阳门内就是岱庙了,平是一个神奇的方。岱庙有着如此的魅力,决定于它自身 的特征。首先,它的围墙便与一般庙宇不同,围墙周1300米,5层基石,上砌大青砖,呈梯形,下宽17.6米,上宽11米,高约10米,共有8座门:正中为正阳门,是岱 庙的正门。由正阳门进得岱庙来,迎面是配天门,取孔子说的“德配天地”之意。配天 门两侧,东为三灵侯殿,西为太尉,三殿之间以墙相连,构成岱庙中间第一进院落。 过了仁安门,便是雄伟高大的宋天贶,它又叫峻极殿,是这座庙宇的主体。天贶 殿面阔9间,643.67米,进深5间,17.18米,通高23.3米。大家看,天贶殿坐落在宽敞的白色台基之上,周围石雕栏楹环绕,云形望柱齐列,使天贶殿与四周的环境产 生了奇妙的效果。

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关政策及补助标准

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关政策及补助标准 天然林保护工程政策性强,涉及内容多,为了便于各地正确掌握国家天保政策,管好用好天保资金,我们将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有关政策及各项投资用途和标准进行了整理,供各地遵照执行。 1、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 全面停止工程区内天然林采伐,关闭木材交易市场和木材加工市场。在工程区内,除为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保留一部分农民自用材、薪炭材及经过核准的速生丰产林的资源消耗以外,严禁其它人为的森林资源消耗。 2、森林资源管护 森林管护对象为2000年省森林资源现状调查中,区划为森伐区内的有林地、灌木林、末成林造林在及有限伐区内的有林地和部分灌木林地。按权属分,包括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内的国有森林(含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共和制689.5万亩有林地、灌木林地及末成林造林地)、集体林(含乡村林场及集体所有林)、个体林(自留山、责任山)共同社3966.5万亩森林、灌木林及末成林造林地。 -----国有林管护:管护人员以原单位国有职工和森工企业分流的国有职工为主。补助标准为每人管护面积3500亩,每年管护费用10000元。(国家测算标准:每人管护每年管护费用10000元)。 -----集体林、个体林:森林管护采取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实行个体承包。集体林采取专职护林员与农民兼职护林员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管护;个体林由林木所有者管护,补助标准为每人管护面积3500亩,每年管护费5469元。(国家测算标准:每人管护面积5700亩,每人每年管护费用10000元)。 3、养老保险社会统筹 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对象是,转产分流后从事森林管护、营造林、苗圃生产及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的2000年10月份在册的国有职工。其补助标准是,按森工企业在岗职工应发工资总额的23%给予补助,工资总额以各地实际情况而定。我省国有森工企业在岗职工应发工资额按8836元/人.年计算,补助额按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23%确定。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补助费下拨后,各地级财政部门直接拨给各级社会保障机构,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解决。 4、政策性社会性支出 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是专门用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内由工程实施单位承担的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包括公检法司经费、教育经费、医疗卫生补助。补助对象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项目实施单位2000年10月份在册的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人员。其补助标准分别是: (1)分检法司经费:15000元/人.年。 (2)教育经费:12000元/人.年 (3)医疗卫生经费6000元/人.年 5、富余职工一次安置 一次性安置对象是指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区内国有森工企业2000年10月份在册的正式职工中,在天然林停伐后没有转产安置且愿自谋出路的富余人员。 其补助标准是:依据国家确定的按照森工企业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3倍测算补助标准,考虑到我省各地经济状况和工资水平的差异,各地在实际安置工作中,对自愿自谋出路的职工,可根据每个职工的工龄、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每位职工的一次性安

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放在生态文明建设突出位置。本文在全面分析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提出存在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关键词】水源地保护;问题;对策 一、板桥水库水源地基本情况 板桥水库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城市供水、灌溉、水产养殖、水力发电、生态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国家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68km2,总库容6.75亿m3,在驻马店市防汛抗旱、抗洪救灾、工农业生产和市区居民生活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库拦蓄的水资源,既提供了驻马店市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灌溉用水、城市环境用水,在防汛减灾方面,又担负着保护下游遂平县、驿城区及石武高铁、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的巨大任务,同时又能削减下游宿鸭湖水库和淮河干流的洪水压力,为驻马店市和淮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显著的经济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板桥水库水源地管理现状 一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板桥水库自2007年被批准为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驻马店市主要领导始终对板桥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

先后对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进行专题调研,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要求,对政协委员所作的《关于加强板桥水库生态保护的建议》提案进行现场督办。正是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是扎实开展进行综合治理。水库内非法采砂活动严重影响水源地保护工作,我们在当地党委、政府、环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板桥水库水政执法人员主动出击,采取果断措施,严厉打击水库内非法采砂活动。同时,在城市供水取水口等重要部位设置了监控设备、警示标志,对一级保护区实行全封闭管理,禁止摆渡、停靠船只、捕鱼垂钓和游泳,有效促进了水源地保护工作。 三是加强宣传管理。水政执法人员坚持长期在水面、库区沿线、上游企业等地方,通过发放宣传单、广播、巡逻检查等形式,广泛宣传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相关政策,使水源地保护深入人心,唤醒当地群众和相关企业水源地保护意识,正确引导水源地保护。 通过近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板桥水库水源地水质常年保持在优于国家II类标准,部分时段达到国家I类标准。“汝河源”牌水产品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水库被确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全省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等称号。 三、板桥水库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板桥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面临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二是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污染隐患。为发展当地经济,近年来,板

中国的自然景观

中国的自然景观 一、山地自然景观 1花岗岩名山 花岗岩的地支比较坚硬,在成岩过程中,岩浆冷凝收缩产生若干裂隙,叫做“节理”。 黄山安徽黄山四绝怪石、奇松、云海、温泉。 华山华山自古以险著称。 衡山衡山有“五岳独秀”之誉。 三清山江西三清山2008年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天平山位于苏州,以怪石、清泉、红枫取胜。还有范仲淹先祖祠墓。 莫干山浙江莫干山是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传吴王阖闾令干将、莫邪在此铸成雌雄双剑而得名。素以竹、云、泉三胜,绿、凉、清、静四优驰名。 2石灰岩景观 石灰岩等碳酸盐类岩石因为被水溶蚀,形成独特的岩溶地貌景观(喀斯特地貌)。 漓江山水广西桂林至阳朔的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极秀美的岩溶风景 区,有“甲天下”之美誉。 云南石林与贵州荔波、重庆武隆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的代表,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宜兴溶洞 3丹霞风光 丹霞风光主要特征是陡峻的红色砂岩峰群与碧水的组合。 武夷山风景区产“茶中之王”大红袍武夷山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龙虎山 齐云山 4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山地景观 泰山1987年被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庐山1996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景观。位于江西九江,屹立于长江南岸,东临鄱阳湖。九寨沟风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位于四川 张家界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产位于湖南 雁荡山位于浙江,有“地貌造型博物馆”之称 二、水自然景观 水体的六种(鉴赏角度)造景功能:形态、色彩、倒影、声音、味觉、组合功能。 1江河 a长江从发源到湖北宜昌为上游段,占2/3以上,有著名的三峡风景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从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段,湖口到入海口为下游段。 b黄河流经著名城市有兰州、银川、包头、延安、西安、郑州、太原、洛阳、济南等。c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的总称,既无统一的发源地,也无统一的河道。 d大运河一段洛阳——江都,疏浚了汴渠和邗沟,还新开挖通济渠 二段洛阳——涿郡(北京),开凿永济沟 三段京口——余杭(杭州) 大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早开凿的运河。2湖泊 湖泊大致分为三类:a构造湖,成因一断裂形成,一般比较狭长。如滇池、洱海。 成因二盆地凹陷,一般面积较大。如青海湖、鄱阳湖。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 第一章天保工程一期实施的主要成效和经验 一、主要成效 (一)森林资源恢复性增长,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持续增长,生态状况明显改善。野生动物植物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数量明显增加。 (二)职工收入明显提咼,社会保障不断完善 天保工程缓解了林区经济危困的局面,保障了企业正常运转和林区职工基本生活,企业长期拖欠职工工资和离退休金等影响林区稳定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工程投入已成为林业职工收入和社会保障的主渠道。林区就业呈现多元化。林业职工积极开展林果采集、林下种养、森林旅游等多种经营,部分职工家庭实现了一人承包、全家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职工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5%和87.7%,初步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同时,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通过重点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和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等规划的实施,使职工住房、饮水、取暖等生活条件也有了进一步改善。(三)生态意识深入人心,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集生态保护、宣传教育、社会行动于一体的效果,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由过度消耗向恢复性增长转变,生态状况由持续恶化向逐步好转转变,林业经济社会发展由举步维艰向稳步复苏转变。二、主要经验 (一)坚持保护森林资源,严格执行木材产量调减 工程实施以来,采取有力措施,严格采伐管理,坚决制止超限额采伐,遏制森林资源下降趋势,工程区木材产量按计划减产到位,森林资源实现了面积、蓄积双增长。林区每年开展以木材采伐总量、销售总量和运输总量为内容的“三总量”检查,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工程区相继开展了以打击违法采伐及乱砍盗伐等一大批重点案件。林 ------------------------------------- 精品文档

关于加强王瑶水库饮用水源区管理的系统和保护工作的地实施方案设计设计.doc.deflate

王瑶水库水源地 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一、王瑶水库概况 王瑶水库位于延河支流杏子河中游,距延安市65公里,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82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050万立方米,大坝工程于1970年10月动工兴建,1972年9月主体工程完工,1974年至1979年增建泄洪洞。王瑶水库坝高55米,库容2.03亿立方米,枢纽工程由大坝、旧泄洪洞、新泄洪洞、输水洞、电站、和渠首六部分组成,是一座以防洪和供水为主,兼有发电等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 二、王瑶水库水源地现状 1997年,在中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延安市王瑶水库供水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解决了下游及延安市城区30多万人口的饮水问题,但由于库区植被差,加之长庆油田大规模石油开采,加剧了水土流失,对库区水质产生了严重威胁,对此延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保障饮用水源安全,在2002年3月批准实施了王瑶水库水源保护划界定标工程,划定一级水源保护区面积40.57平方公里,周边长216公里,二级水源保护区面积149.39平方公里,

周边长71.6公里,在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埋设标志桩8018根,在保护区外缘主要路口设置警示牌12个,一级保护区内的102口油井全部关闭,由于该工程涉及面广,投资过大,资金最终没有到位,移民搬迁和库区生态环境建设未能按计划实施。 通过水源保护工程的实施,库区水质恶化得到有效遏制,但是水源保护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水库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淤积量逐年增加,严重威胁着水库的使用寿命。 库区水源保护标志桩由于多年使用,自然和人为破坏,目前已损失缺损2000余根,个别地段已起不到保护警示作用。警示牌年久失修,字迹剥落,而且也不能满足目前水源保护标志的技术新要求,需要彻底更换。 水源保护没有强有力的执法权,虽然在水库成立了保卫科,但执法权十分有限,对水源保护过程中的出现的诸如偷贩原油偷盗水源保护设施,不能及时采取有效强制措施。 库区移民搬迁问题至今尚未解决,保护区围网保护封闭工程需要穿越当地群众庄稼房屋,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冲突,无法协调,致使一级保护区拉网封闭工程无法完全实施。村民的生产生活污染物

自然景观的综合评价与保护、开发和利用

自然景观的综合评价与保护、开发和利用 1概述 从人类的功利目的出发,将一切能为人类利用并能造成福利的自然物质与自然能量都称为自然资源。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景观是一种能为当前人类和未来人类造福的客观存在物,因而可称之为景观资源。 景观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质量主要包括美学价值,还包括其可利用性或经济性,即资源的经济价值。景观的美学价值,主要阐明的是构成景观美的主要方面或主要因素,景观的特点、特色,形成景观美的主要原因以及如何科学而有效地保护景观资源等等。评价景观的美学价值,目的在于保护和开发利用景观。 景观的资源价值主要是指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现实意义和潜在价值,实际上它还包括作为一般审美对象所包括的社会经济价值。旅游资源主要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别,即本文说讲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的资源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生态功能价值方面,即真、善和美的本质所体现的价值。此外,从可能的经济价值出发,应包括区位条件如知名度、可达性等,还包括其容纳量,即规模大小,对干扰的敏感度程度,与周围其他景观资源的匹配性等。景观的资源价值评价,不仅是其合理利用所必需,尤其是开展旅游的基础,也是景观保护所需要的。 景观资源的影响和保护是一个涉及面很广,且深受社会关注的问题,景观资源的识别就是所有保护工作的第一步。景观资源识别的任务是要识别具有保护意义的景观,主要指那些尚未被发现或虽已被发现但尚未列入保护名录者,或者虽列入保护名录,但级别过低或划界不合理而不能有效保护的景观资源,具体指具有审美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潜在经济价值的景观。 景观资源类型,从作为审美客体和开发建设活动影响与保护对象来看,可大致分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组成的城市景观3个类别。其中,自然景观类型基本上采用自然地理区划分法,主要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植被、水体等特点划分,包括了地理地貌类景观、地质类景观、生态类景观、气象类景观、气候类景观。 2自然景观的评价 自然景观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赋存品位和吸引力,采用统一指标评价自然景观资源不能真实反映这种特性,因此,评价的客观性很难保证。例如“湖”和“瀑布”,其美学价值不同,其特征值反映了它们不同的赋存品位,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难以反映出其特色。 自然景观资源复杂多样,在属性上差异大,特征值不同,数据不一,数据之间的可比性强弱不均,使得统一的指标体系很难表达资源的特性,建成针对每个景观资源基本类型建立特征值评价体系。 1、对森林景观资源:(百分数为其所占权重W) 评价角度:⑴自然度8%⑵多样度7%⑶典型度8%⑷稀有度4%⑸脆弱度6%⑹胁迫度6%⑺观赏度4%⑻科教度3%⑼舒适度4% 2、对地貌景观资源: 评价角度:⑴脆弱度7%⑵观赏度5% 3、对水文景观资源: 评价角度:⑴脆弱度14%⑵观赏度8% 4、对水文景观资源:

天然林保护工程基础数据库内容规范

天然林保护工程基础数据库内容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给出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的组织和结构,包括5 个数据集:工程本底数据、工程建设数据集、资金情况数据集、人员分流数据集、其他数据集。给出了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集、数据表、数据项的命名。适用于林业科学数据共享中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的组织和管理。 2 编制依据 本技术规范参考了以下技术资料。国家林业局《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主要技术规定》 (1994);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2002 年6月征求意见《数字林业标准与规范》(一);国家林业局《林业统计年鉴》 3 术语和定义 天然林保护工程the program on natural forest protection 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工程总投入1064 亿元。工程范围初步确定为云南省、四川省、重庆市、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生产建设兵团)、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含大兴安岭)、海南省、河南省等18 个省(区、市)的重点国有森工企业及长江、黄河中上游等地区生态地位重要的地方森工企业、采育场和以采伐天然林为经济支柱的国有林业局(场)、集体林场。

4天然林保护数据数据组织和结构 4.1层次结构 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包括5个数据集:工程本底数据、工程建设数据集、资 金情况数据集、人员分流数据集、其他数据集。数据组织和结构图如图 4.1。 图4.1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组织和层次 4.2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 天然林保护工程数据按照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进行组织。其结构如图 4.2 所示。 图4.2数据的区域层次和时间序列 5天然林保护数据库内容结构标准 5.1数据库组织和命名 数据库的组织遵循数据库建库标准”,按照数据库、数据集、数据表的方 式进行。其命名遵循森林资源非空间数据库命名遵循数据库建库标准”(DF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的差异

考试序列号 通识教育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课程名称:世界旅游文化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数字媒体技术0901 学号: 3209000766 姓名:陈晓雯 任课教师:俎喜红 2012年04月18日

中西方人文景观文化、自然景观文化的差异 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即聚落。其次有服饰、建筑、音乐等。 本文是从旅游文化的角度对中西方的建筑、自然景观方面(具体是园林、自然山水风光)进行对比分析。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差异 世界上的园林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审美情趣的不同造成了风格的迥异,从宏观角度看,园林可以分为东方的自然式园林和西方的几何规则式园林。 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西方园林的渊源西方的园林文化传统,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当时的园林就是模仿经过人类耕种、改造后的,自然,是几何式的自然,因而西方园林就是沿着几何式的道路开始发展的。其中的代表为古埃及园林、古希腊园林及古罗马园林,其中水、常绿植物和柱廊都是重要的造园要素。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规则式园林。最初的西方园林是将院落以围墙围起,中央设水池,四周设建筑,并使用了草地、花圃、藤类植物及各色成排的树种等园林因素。西方古典园林崇尚开放,流行整齐、对称的几何图形格局,通过人工美以表现人对自然的控制和改造,显示人为的力量。这类规则式园林风格,即使到了中世纪、文艺复兴也未改变。 而中国的园林在历史上曾深刻地影响了朝鲜和日本,共同构成了东方园林体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园林总体风格即是东方园林体系的总体风格。公元前11 世纪,周文王筑灵台、灵沼、灵圃,可谓是最早的皇家园林。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园林各基本要素已初步具备。园林的功能由早期的狩猎、求仙,逐渐发展为游憩、观赏。由于原始的自然崇拜,帝王的封禅活动,使得自然山水为主的园林意识增强,并在以后发展演变中逐渐扎根。这种以自然为审美对象,尊重自然、模仿自然的造园意识,与西方截然相反,形成了自然式园林。 中西方园林艺术风格比较中国园林艺术和西方园林艺术是世界园林艺术的两大流派。风格迥异,表现形式也迥然不同。从整体上来讲,西方园林强调人对自然的改造与调整,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胜自然的基本观念;而中国园林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顺应,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中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基本观念。这样就形成了两种鲜明的艺术风格。 人工美与自然美中、西园林从形式上看其差异非常明显。西方园林所体现的是人工美,不仅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就连花草都修整的方方正正,从而呈现出一种几何图案美,从现象上看西方造园主要是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其自然状态。中国园林则完全不同,既不求轴线对称,也没有任何规则可循,相反却是山环水抱,曲折蜿蜒,不仅花草树木任自然之原貌,即使人工建筑也尽量顺应自然而参差错落,力求与自然融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西方园林主从分明,重点突出,各部分关系明确、肯定,边界和空间范围一目了然,空间序列段落分明,给人以秩序井然和清晰明确的印象。主要原因是西方园林追求的形式美,遵循形式美的法则显示出一种规律性和必然性,而但凡规律性的东西都会给人以清晰的秩序感。另外西方人擅长逻辑思维,对事物习惯于用分析的方法以揭示其本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大大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习惯和观念。中国造园讲究的是含蓄、虚幻、含而不露、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扑溯迷离和不可穷尽的幻觉,这自然是中国人的审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其目的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加强天保工程管理,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以及《加格达奇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方案》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由中央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投资、中央财政资金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安排的天保工程项目。 第三条天保工程的建设目标是,调减木材产量,保护好现有天然林,加快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种草,加强森林管护,妥善安置富余人员,缓解企业社会负担,为林区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 第四条天保工程实行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坚持目标到建设单位,各建设单位对林业局负责。 第二章工程组织管理 第五条加格达奇林业局“天保”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研究和部署天保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具体负责对天保

工程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和监督。设立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领导小组的决议、决定,处理日常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应加强对天保工程的领导,成立天保工程领导小组,统一安排、审议、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要明确工程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天保工程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天保工程的管理实行领导负责制。林业局在与林业集团公司签订责任状的同时,与林场级建设单位签订目标责任状,作为对建设单位考核的依据。 第三章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八条天保工程各类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按实施方案确定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核查验收。择优选用相应资质的工程项目设计单位,依法对各类设计进行管理。 第九条工程设计必须根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以下简称二类调查)结果进行。工程设计应使用2年内的二类调查资料;超过2年不满10年的,需进行补充调查;超过10年的,必须重新进行二类调查。 第十条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按照区域治理,综合治理的要求,建立在科学的森林分类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由林业局组织编制。

保护大自然倡议书

保护大自然倡议书 导语:下面是由小编整理收集的一些关于保护自认的相关倡议书,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保护大自然倡议书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小二(3)班家委会,受广大家长委托,今天发这份倡议书的目的是让更多人了解植树的必要性。我们认为,爱树、护树、植树已经正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当下最严重的问题。我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铁的事实。 这次我班相约大自然,我们一起来植树活动的举行,希望再次呼吁大家,一起来植树,虽然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我们相信,这种力量终究会很强大,这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所希望的,不只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觉悟,在我们行走在马路上时,看到一棵棵树木向我们招手,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想不到它的贡献以及我们的努力?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它代表着我们保护地球,爱护家园的决心和动力?也许,也只有亲身植过树的人才能体会到吧。 不要让植树这种美好的观念只存在于植树节当日,要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每一天。 在此,我们号召大家一起来植树吧!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来爱树,护树吧,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恢复活力,让蓝天更蓝,湖水更清!

在这大地吐露芳香的季节,我们小二(3)班在此呼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环保未来,在于我们! 绿色是大自然的颜色,绿色孕育着生命与希望,没有绿色,就没有我们人类。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绿化校园,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为此,在这阳春三月来临之际,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珍爱绿色,珍爱我们绿色的校园;爱护每一片绿叶,每一棵幼苗,不采摘花朵,不攀树枝,不踏草地,不到花坛上玩耍不踩踏草坪,不攀折鲜花。 2.多一片绿色,多一片温馨;积极参加与植树相关的活动。 3.绿色环境,美好心情。有机会在家里也可多种点花花草草,增添一份绿色。 4.节约资源,绿色学习,节约每一张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保护祖国珍贵的森林资源。 5.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让我们养成保护绿色的好习惯,世界将会更加的美好。 我们伸出我们的一双双手,让我们毫不吝啬地贡献出我们的一切力量,让更多人投身与植树的行列中来吧。诚然,植树的意义不是在于每个人都要在植树节这天才去种一棵树,而是通过本次植树活动,使我们大家更加的关注绿化、

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保护实施细则

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森林管护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我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森林保护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安全,促进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根据国家林业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和《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实施方案》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我省天保工程区的国有林和集体与个人所有的地方公益林及其工程区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的森林保护。 第三条森林保护目标:森林火灾受害率低于0.8‰;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低于2‰;工程区域不发生大的偷砍盗伐森林、森林火灾、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和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荒、新造林地损毁等严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有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提高。 第四条国有林场改革前,天保工程区国有林管护工作岗位应当优先安排国有林业单位职工。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商品林,主要由林木所有者或经营者负责管护。无力管护的,可以由护林员承包管护或有偿委托林业部门(或村委会)聘请护林员管护。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五条领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金的国有单位、集体和个人,应按管护合同履行管护义务和承担管护责任。森林管护不能主要依靠护

林员,林木所有者或经营者才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主体,政府(包括村委会)和林业主管部门落实森林保护责任、健全森林保护制度是保障。有关职能部门(如天保、防火、林业公安、林政、检疫等)要认真履行职责,宣传教育公民爱林护林和举报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制定强有力的护林措施,完善森林保护体系,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成果,确保工程区森林资源安全。 第六条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省属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负责划定管护责任区,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定林管员和护林员考核内容、方式、方法和评分标准,检查考核森林保护效果和兑现奖惩,宣传森林保护法律法规,编制森林管护年度实施方案,负责查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发放林管员和护林员工资(或管护承包补助费),制定森林保护有奖报告制度。在进入林区道路两侧和人为活动频繁的地方,树立森林保护和天保工程宣传碑牌,提高全社会爱林护林意识,必要时安装森林保护监控设备。根据森林分布面积及森林管护难易程度与管护投资计划,合理确定林管员和护林员的数量。 第七条县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森林保护档案(包括护林小班图、管护责任书、护林合同(或协议)、年度管护方案与批文、森林保护效果检查报告、工作总结、资金文件和有关表格等),专人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天保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天保工程森林管护的管理水平。 第八条乡(镇)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森林保护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区,绘制森林保护责任区分布图,监督和管理护林人员,督促村委会把森林保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实施森林保护有奖报告制度,检查考核森林保护效果,健全森林保护资料档案,协助调查处理破坏森林资源的案件等。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模板) 一、水源地概况 ***水库位于***,距县城中心约1公里,属地表水,湖库型水源,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库建成后,服务人口约2万人,日均供水量1.2万立方米/天。 二、划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三)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六)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七)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J3020-1993) *** 三、划分方案 ***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一、二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18平方公里和9.14平方公里。取水点位于***,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19.58″,北纬27°48′44.04″。 一级保护区(编号:X-Ⅰ) 以取水口处北侧500米101号点为起点,往东北沿山脊一线至102号点,往东南沿道路经103号点至漆树沟北104号点, 往西南至105号点,往南经

105、106、107号点至1245米高程山108号点,转西经大官山至大形地109号点,往北经***水库大坝与101号点闭合。总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编号:X-Ⅱ) 以***水库大坝北约700米201号点为起点,往东北沿山脊线至大垭口东202号点,往东至1300.5米高程山203号点,往东北沿集雨范围至坪子头204号点,往东南沿山脊线抵1613.5米高程山205号点,往南至马家田206号点,转西沿集雨范围线至王家大坡207号点,往南至羊角老208号点,往西经郭家大坡沿集雨线至大形地209号点,往北沿铁路东至201号点闭合。总面积约9.14平方公里。 保护区拐点及界限详见附表和附图。 四、拐点坐标

论自然景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1)

论自然景观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目录 前言 摘要 一.自然景观存在的问题 (1) 1.景区的掠夺式开发及粗放式管理 (2) 2.缺少主题文化内涵 (3) 3.人为破坏严重 (4) 4.环境承载能力小 (5) 二.解决生态旅游资源问题的措施 (6) 1.增强环境意识,培养生态观 念 (7) 2.严格控制景区的容量,避免破坏旅游生态 (8) 结语 前言 我们的地球上遍布着形态各异的自然美景。有些美景我们经常能看到,却因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用心体会。还有一些美景则用它们的壮丽和险峻挑战着人类的想象力。当面对这实实在在的奇景时,你又怎能仅把它当成造化的随意安排,而不是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摘要:现代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往往希望使景区面貌“现代化”,其理由是“仅仅看山看水,没有什么好玩的”。在这种浅薄的认识指导下,风景区规划出现一些严重问题。大型现代化游览设施,各种餐厅宾馆和五花八门的游乐场纷纷建设在风景区里,独特的天然地貌和珍稀的历史真迹被毁坏,有些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被“旅游开发”搞得面目全非。 本文就现代自然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提出本人的见解。 经调查,现代自然景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景区的掠夺式开发及粗放式管理。2、缺少主题文化内涵3、人为破坏严重4、环境承载能力小。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中国现代发展实际,从以下几点解决:1、遏制开发速度,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2、各景区结合自身文化发展文化主题旅游模式;3、加强景区管理,引导旅客文明旅游;4、依据自身景区合理开放旅游规模。 关键词:自然景观现代风景名胜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自然环境是指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中同人类、人类社会发生相互影响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主要是大气、水、土壤、生物、矿物和阳光等。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中人类可以用于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取之不尽的,如太阳能和风力;二是可以更新的,如生物、水和土壤;三是不可更新的,如各种矿物。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自然资源可为人类利用的部分不断扩大。如一种矿物往往和其他矿物共生,选矿和冶炼技术的发展,使共生矿物不再是被排入环境的废渣,而是被回收进入社会生产过程中,成为新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特别是可更新资源,如开发利用不合理,不仅会使大气、水体、土壤等受到污染,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且自然资源本身也将日趋枯竭,严重地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 自然景观就是其中被破坏的较小的一环,但是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多大,自然景观在人们有意识的保护下,就已经呈现出严重破坏的趋势,可想而知,人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有多严重。这里我们对名胜环境的现状做些调查。 1、景区的掠夺式开发及粗放式管理。 有些地方政府为了拉动经济,扩大名声,盲目的吸引一些影视剧组到自然景区拍摄活动,引进各种娱乐设施,这样导致自然景区的承载失衡,从而导致自然景区的破坏。例如:黄山迎客松(现在已经是一颗塑料的树了)、趵突泉(已经大部分由自动喷水变成水泵抽水了)、泾渭分明的黄河(现在已经混浊一片了)、卢沟晓月(卢沟桥下永定河早已干涸,看不到月亮的倒影了)、热带雨林(大量热带雨林消失约有一半左右?)、长江的渔业(河水水质急剧恶化,白鳍豚等野生渔业资源基本枯竭)、野生动植物(可以入药的老虎等野生动物资源以及野生人参等珍贵植物资源基本枯竭,连麻雀都成了国家保护动物)、近海渔业(过量捕捞和水质污染导致我国近海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不得不进行休渔期保护)等等,这些都是过度开发的严重危害,再加上自然景区管理制度,使得自然景区得不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失去可发展延续。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遏制掠夺式开发与精细化管理。就上述问题,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