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1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1

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

(时间限定题目的应试技巧)

一、1840—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该时期中国的主要矛盾为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为此,农民阶级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的先进分子进行了洋务运动,而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辛亥革命,这些斗争虽然从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并最终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客观上由于敌人力量的强大,主观上各革命阶级的局限性的影响,这些斗争最终都走向失败。

2.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842年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有船政学堂,是当时国内最大的造船厂。

1866年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孙中山具有顽强的革命精神,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不断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并始终坚持奋斗,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他在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斗争中建立了历史功勋,是20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

1895年第一,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第二,《马关条约》规定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工厂,标志着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转变。第三,瓜分中国狂潮由此开始,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第四,甲午战争一役,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失败。

1898年戊戌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开放一定程度的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906年1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由于革命形势已经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决定联合行动,在武昌举行武装起义。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枪。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昭示着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崭新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人的一个启示是: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十月革命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二、1919—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①1919年5月4日—1927年7月15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24—1927年的国民大革命,这就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②1927年7月15日—1937年7月7日,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首的新军阀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进行了土地革命,这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该时期又称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或国共十年对峙时期)。③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此时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带领全国人民进行了抗日战争。④1945年8月15日—1949年10月1日,此时中国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带领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进行了1946年到1949年的解放战争,这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后来又有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使人民当家做主;在不同时期,社会主要矛盾表现形式不同,革命任务也有所区别。

2.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1921年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党在成立之时虽然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比较弱小,但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第三,党所提出的纲领和奋斗目标,代表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充满着生机和活力,预示着中国的光明和希望。第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也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中国革命的面目从此焕然一新。

1922年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

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问题。

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1925年第一,国民大革命:群众的动员更为广大;斗争的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刻。第二,中共四大:提出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

毛泽东在会上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八七会议的及时召开,并制定出继续革命斗争的正确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巨大贡献。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1935年第一,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第二,瓦窑堡会议: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首先,阐明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其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再次,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将“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第三,一二·九运动: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

致对外”等口号。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6年红军的长征胜利。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①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②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③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⑤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长征一结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就开始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大事件)

战略防御阶段(1937年7月7日—1938年10月26日)

(1)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开始。

(2)1937年8月洛川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战争路线,是彻底的抗日纲领。

(3)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取得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胜利。

(4)1938年3月台儿庄大捷: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胜利(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①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②分析中日双方矛盾的四个特点是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③预测了抗战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

战略相持阶段(1938年10月26日—1944年底)

(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日本改变了“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

(2)百团大战:1940年8月至12月初,八路军对华北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以破袭敌人交通线为重要目标的进攻战役。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

(3)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提出了比较完整的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第一,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第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第三,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4)延安整风运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

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

战略反攻阶段(1944年底—1945年8月15日)

(1)创立联合国: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3)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受降仪式。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被日本占领50年之久的台湾以及澎湖列岛,由中国收回。这成为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重要标志。

(4)重庆谈判: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重庆谈判从8月20日到10月10日结束。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1946年

(1)全国性内战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1949年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①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的胜利;

②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③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三、1949年10月1日—1956年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1.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①1949年10月1日—1952年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人民大众与各种敌对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同时恢复国民经济。为完成此任务,我们进行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剿匪”斗争。

②1953—1956年,土地改造完成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基本巩固,国民经济得到恢复,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把资产阶级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总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矛盾,此时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使人民成为生产资料和国家的真正主人。

2.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中心任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中对待富农的政策是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这次土地改革运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历次土改运动中进行得最好的一次。

1953年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形式是合作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具体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

四、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1.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此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中共八大指出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应该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重要时间节点及周年纪念。

1956年①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这一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②中共八大:第一,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第二,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第三,提出

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③《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报告是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即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

1957年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文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同时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表现,他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方针、原则和办法。主要有:在政治思想领域,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在物质利益分配方面,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对科学文化领域里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前提下的“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五、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阶段

1.主要矛盾及主要任务: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决策。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对“八大”精神的继承和超越,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此,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现阶段,中国共

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全面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创建节约型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

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本实现现代化。

2.重要时间节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基本结论。历史决议的通过,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992年十四大: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012年十八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