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认同视角下的台湾地区“北派武术”发展研究(1949-1987)

认同视角下的台湾地区“北派武术”发展研究(1949-1987)

DOI:10.15942/j.jcsu.2018. 01.005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〇18年(第44卷)第1期

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Vol.44 No.1.2018

认同视角下的台湾地区“北派武术”发展

研究(1949 - 1987)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M the Northern

School of Wushu" in Taiwan (1949 -1987)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Identification

张银行

ZHANG Yinhang

摘要:基于认同的视角,以两岸“隔阂期”不甚为大陆所熟知但却开掘了台湾武术现代化之路

的“北派武术”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南北比较视野下的北派武术概况、当局政权认同荫蔽下的北

派武术发展机遇、北派武人中华武术自觉认同下的岛内发展、国际中华文化认同需求下的岛夕卜

传播4个维度展开讨论。结果显示:北派武术虽“后至”但籍以彼时当局创设的利好环境和北派

武人群落自觉的中华武术文化认同下的顺势作为却“先发”至盛。不仅在组织建设、社会推广、

学校传承、理论整理、军警普及等方面奠定了今日台湾武术发展的基架,并在迎合彼时海外中华

文化认同需求的过程中率先实现了当代中国武术的早期国际化。研究旨在进一步拓展两岸“武

缘”,以不断强化中华文化整体认同、密切两岸关系。

关键词:武术;认同;祖国大陆;台湾地区;北派武术;南派武术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01 -9154(2018)01 -0026 -07

当下,“国术”的意涵在台湾地区(下文简称“台湾”已嬗变为一个包罗武术、养生术、伤科等内容 的复杂体系。[1]而两岸“隔阂期”(1949年两岸分治 至1987年开放探亲)的“国术”入台不久尚未容变,故行文中的国术多指武术。上世纪90年代前后有 台湾学者将主以闽粤移民携人的武术称为“台湾武 术”“台湾拳”,[]指向明清以来人台的白鹤拳、太祖

拳、洪拳、五祖拳等“南派武术”。与其相对应,台湾 光复后人台的以中央国术馆(下文简称“央馆”)系统为主的太极拳、螳螂拳、八极拳、长拳、形意拳、摔 跤等则被归为“北派武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 认识并非限于学术性表达,亦出现于台湾官方的相 关调研报告中。[]可见,“北派”与“南派”并非单纯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商帮与区域武术文化发展研 究”(16BTY10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多‘缘’

认同视域下的中华武术在台传播研究:以闽、台地区为主”

(15YJC890046);扬州大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专项基

金资助;扬州大学“十三五”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张银行,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历史与文化,E- mail:zyhang@126. com。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225127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Yangzhou University,Jiangsu

Yangzhou225127

收稿日期:2017 -07 -22修回日期=2017 -09 -26

26学术意义上的武术流派类分,其深层内因则是台湾 社会对中华文化整体认同的分歧。然而,基于闽台 众“缘”优势,当下的两岸武术研究多聚焦于闽台区 域,而对祖国大陆(下文简称“大陆”它域武术(以北派武术为主)则着力甚浅。无疑,闽台区域武术 研究已强有力的增进了以福建为“前站”的两岸文 化认同,但缺失传自于大陆腹地的北派武术研究将 不利于中华武术文化整体认同的强化。同时,当下 台湾武林呈现南派至盛而北派式微的不均衡发展 态势,特别如“宋江阵”等南派武术内容正成为上世 纪80年代末以来“本土运动”(其本意为“一个主位 文化因客位文化的冲击而引起的重整反应”[5])的代表,[6]而南派武术“台湾化”削弱了中华文化整体 认同意识。由此,回溯北派武术人台之初的发展,既是全面考察中华武术台湾发展史的必然,更是从 文化本根上透析台湾武术南、北分野进而深入考察 两岸认同分歧的一个剖面。

1北胜于南、后至先发:南北视野下的北派 武术大况

独特的地理区位与历史机缘使台湾汇聚了大

陆诸多地域武艺。其源流大况见表1。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