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概论新试题

文学概论新试题

C 写实

D 表现

10.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是通过()方法实现的.

A 暗示

B 再现

C 表现

D 寓意

11.下面哪部作品具有突出的写实精神().

A 《楚辞》

B 《诗经》

C 《西游记》

D 《牡丹亭》

12.下列作品,哪部带有突出的象征意味().

A 《西游记》

B 《聊斋志异》

C 《庄子》

D 《史记》

13.17世纪到18世纪末盛行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所遵循的创作原则是()地模仿自然.A 理性化 B 客观

C 主观

D 感性化

14.下列作家,哪位擅长于现实型作品的创作().

A 济慈

B 雪莱

C 狄更斯

D 华兹华斯

15.哪位作家的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A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 法捷耶夫的《毁灭》

C 梁斌的《红旗谱》D高尔基的《母亲》

16.现代主义文学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和假定性.A 主观性 B 感性

C 虚幻性

D 变形性

17.唐代诗人()曾说过“白炼成字,千炼成句”的话.

A 贾岛

B 白居易

C 皮日休

D 杜甫

18.()是小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A 着重刻画人物形象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D 灵活生动的语言描写

19.剧本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

A 闹剧

B 荒诞剧

C 悲喜剧

D 正剧

20.受舞台表演时间.空间的限制,舞台表演时间一般不超过()个小时.

A 三

B 两

C 四

D 五

21.西方戏剧界提出的“三一律”原则,要求()三者的统一.

A 动作.语言.人物

B 人物.动作.空间

C 人物.情节.动作

D 动作.情节.时间空间

22.在剧本中,剧中人物的()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

A 动作

B 台词

C 表情

D 旁白

23.()是我国散文的历史传统.

A 语言温婉细腻

B 矛盾冲突集中

C 题材广泛多样

D 结构单一固定

24.散文的()比较突出地体现了它的结构特征.

A 散

B 合

C 严

D 疏

25.下列特点,那个不是散文的基本特征().

A 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B 抒写真情实感

C 题材广泛多样

D 结构自由灵活

26.那种文体被人们称作是“文学的轻骑兵”().

A 新闻报道

B 抒情散文

C 报告文学

D 小小说

27.“报告文学所报告的事实必须是真实的,并且是必须就历史的观点来说十分真实的,是代表我们时代的真实性的事实”这句话是谁

说得().

A 钱钢

B 徐迟

C 茅盾

D 刘亚洲

28.下面哪个提法不是出自清代戏剧家合剧论家李渔的《闲请偶记》的().

A 程式化

B 结构单一化

C 立主脑

D 减头绪

29.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出现了()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作品.

A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B 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D 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30.在西方中世纪文学中,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传奇体现出明显的()文学特征.A 现实型和象征型 B 象征型和理想型

C 理想型和现实型

D 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题)

1.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2.____ 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3.____ 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4.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

5.文学作为反映,是的统一.

6.《》是我国现实型作品的源头.

7.《》最早体现了我国理想型文学作品的基本倾向.

8.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观创造主要表现为对的推崇.

9.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首要原则.

10.19世纪的现实主义也被称为.

11.象征主义的兴起是反对的结果.

12.象征主义在表达方式上注重.

13.波德莱尔的“ ”思想集中体现了象征主义通过主观意识的对应物来暗示出主观精神.心灵状态的艺术主张.

14.在20世纪也成为重要的文学思潮.

15.现代主义文学注重追求个体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

16.诗的基本特征是...

17.诗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特征.

18.诗的跳跃多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组成,被同一个线索维系着.

19.诗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作,并非一人一物所为,但它们有着某种意义的关联,便形成了的跳跃.

20.诗的式跳跃是由两幅或多幅呈平行关系的图景构成.(至此完)

21.诗的式跳跃是由几种形成强烈反差的形象组成.

22.诗的性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

23.安排是形成诗的节奏的重要手段.

24.是小说的显著特点.

25.是与人物密切相关的,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

26.是衬托人物性格.展示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

27.戏剧按场次分,可以分为和.

28.戏剧中人物的是用来塑造形象.展示矛盾冲突的基本手段.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5题)

1.现实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的再现 3.理想型文学

4.理想型文学的表现 5.象征型文学 6.浪漫主义文学

7.现实主义文学 8.象征主义文学 9.诗

10.小说 11.剧本 12.文学散文

13.报告文学 14.诗的凝练性 15.报告文学的纪实性

四、辨析题(每题5分,共9题)

1.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表现性.

2.理想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表现性.

3.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是通过暗示的方法实现的.

4.在我国古代,文学类型既已得到充分发展.

5.在19世纪的象征主义文学中,诗的暗示性.神秘性主要凭借诗的音乐化来实现.6.在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中,它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一些表现特征.

7.诗的跳跃性特征是非常单一的,只有时空综合式的跳跃.

8.小说和剧本在人物描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9.中国散文的发展史为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即题材的扩大,对散文的繁荣有重大意义.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2题)

1.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2.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几种体裁?

3.现实型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4.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5.象征型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6.诗的特征是什么?

7.小说的特征是什么?

8.剧本的特征是什么?

9.散文的特征是什么?

10.报告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1.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12.比较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6题)

1.结合作品,论述诗歌的特征.

2.结合作品,论述小说的特征.

3.结合作品,比较小说和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4.谈谈象征型文学和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5.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6.结合作品,论述散文的特征.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B 4,C 5,C 6,B 7,C 8,B 9,C 10,A 11,B 12,C 13,A 14,C 15,D 16,C

17,C 18,A 19,D 20,A 21,D 22,B 23,C 24,A 25,A 26,C 27,B 28,A 29,B 30,B

二、填空

1.现实型文学2.理想型文学3.象征型文学4.再现性5.再现和表现6.《诗经》7.《楚辞》8.想象与幻想9.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10.批判现实主义11.自然主义12.暗示13.“应合”14.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15.主观情感16.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17.跳跃性18.情感19.关联式的跳跃20.平行式的跳跃21.对比式的跳跃22.音乐性23.停顿24.描写人物25.情节26.环境描写27.独幕剧和多幕剧28.言语(台词)三、名词解释

1.现实型文学: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现实型文学的再现:指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具体刻画或摹拟.它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是现实,并忠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

3.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4.理想型文学的表现:指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如情感、想象、理想、幻想等直接表达出来.

5.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6.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兴起于18世纪末.它以强烈的主观态度、热情奔放的情感力量、无拘无束的幻想精神、奇特神秘的艺术色彩,将理想型文学发展到极致.它极端强调主观精神以及主观精神在文学生产中的创造作用,崇尚人的欲望,要求感情的解放,并把文学创作视为感情的自由表现.

7.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初,现实型文学不断得到发展,到三四十年代,便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现实主义作家倡导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生活的真实.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注重在多重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8.象征主义文学:在19世纪,象征型文学在象征主义文学思潮中得到充分发展,从而进一步确立了自己的形态特征和艺术地位.象征主义者认为,艺术不应只是描写客观世界,客观世界本来已经存在,对它的描写不是创造.艺术的价值在于创造:一种心灵状态的显示.

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炼、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和叙事诗,格律诗和自由诗等.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

10.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小说的基本特征主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11.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茅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剧本可以分为

悲剧、戏剧和正剧,按场次分,还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等.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12.文学散文: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13.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

14.诗的凝炼性:诗的凝炼性体现在用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极其精练的文学语言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15.报告文学的纪实性:报告文学不能象小说那样虚构人物、情节,它必须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写真纪实是它的重要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真人真事都能成为报告文学的描写对象.

四、辨析题

1.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表现性.

错.现实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再现性.现实型文学要求文学立足于客观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并忠实于现实生活,而不是绕开现实,躲避现实.现实型文学在再现时严格遵循客观规律,反对主观随意性.

2.理想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表现性.

对.理想型文学的最基本特征是表现性.理想型文学要超越现实,突出表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在理想型文学中,主观理想具有高于一切的地位.理想型文学的主观理想精神,在文学反映方面体现为对现实矛盾的情感评价的侧重,它极大地突出了文学的抒情表现功能.

3.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是通过暗示的方法实现的.

对.象征型文学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但不直接去描述思想和情感,也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思想和情感,而是暗示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什么,运用为加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里重新创造它们.象征型文学反对直接性的表现,强调只有暗示性的象征才能体现艺术的创造精神.

4.在我国古代,文学类型既已得到充分发展.

错.在我国古代,文学类型才初步形成.这是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完全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就一部作品而言,往往兼具有集中类型特征.就艺术地位而言,没有哪一种类型在某个阶段雄居霸主地位,代表着某种文学潮流的主要倾向.尽管如此,在古代文学活动中,各种文学类型的基本结构形态已初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5.在19世纪的象征主义文学中,诗的暗示性、神秘性主要凭借诗的音乐化来实现.对.在1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中,诗的暗示性、神秘性主要凭借诗的音乐化来实现.他们倾向于音乐性,不仅是看中音响性、节奏性、流动性,而且还有它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从中显示出神秘性来.他们把语言与音乐、梦相类比,挖掘语言的潜能,打破了词语的单一性、含义的直露性和明确性,加强了曲折性和含蓄性,突出了语句的转义,引发出词的种种联系,暗示复杂的、难以言喻的情感状态.

6.在现代主义文学潮流中,它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一些表现特征.

对.它不同程度地继承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的特征.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现实,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反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现代主义文学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

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它采用奇特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对象象征化.

7.诗的跳跃性特征是非常单一的,只有时空综合式的跳跃.

错.诗的跳跃性有多种结构形态,主要有时间上的、空间上的、时空综合的、由客观动态向主观动态的、关联式动作的、平行式的、对比式的跳跃等第.采用何种跳跃式结构,由诗人所要反映的生活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决定.

8.小说和剧本在人物描写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对.小说和剧本一样,都需要进行人物描写.小说在人物刻画上拥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可以从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塑造性格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剧本则要受到舞台时空的限制,主要以人物的台词展示性格.

9.中国散文的发展史为散文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经验,即题材的扩大,对散文的繁荣有重大意义.

对.题材多样广泛是我国散文的历史传统.先秦散文以记事、议论为主,范围相对狭小.汉魏六朝,散文的领域扩大了,增添了抒情的、写景的、记录其他轶闻的内容.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学性散文光彩夺目的时期,散文题材更为广阔,国计民生、人生哲理、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历史掌故、亲朋交往、个人际遇等五光十色,无所不包.“五四”时期的散文,继承了古代散文传统,同时吸收国外随笔的特点,时政评论、人生探讨、山水游记等,应有尽有.中国散文发展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经验,即题材的扩大,对散文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五、简答题

1.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文学作品可以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作品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它们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

2.文学作品可以分为几种体裁?

由于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报告文学等多种体裁.

3.现实型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再现性(2)、逼真性

4.理想型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表现性(2)、虚幻性

5.象征型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暗示性(2)、朦胧性

6.诗的特征是什么?

(1)、凝炼性(2)、跳跃性(3)、节奏、韵律性

7.小说的特征是什么

(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8.剧本的特征是什么?

(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2)、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3)、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9.散文的特征是什么?

(1)题材广泛多样(2)结构自由灵活(3)抒写真实感受

10.报告文学的特征是什么?

(1)及时性(2)纪实性(3)文学性

11.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1)、主观性(2)、假定性

12.比较散文和报告文学的真实性

散文和报告文学都要求以真实的生活现象为表现内容,不象小说、戏剧那样可以虚构,但二者的真实性有不同的特点:

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侧重真实的事件.其叙事成分、记人成分大大多于抒情与议论.对真实事件发生过程的形象描述是其突出特征.

散文的真实性更侧重于真实的感受.无论叙事、写景、记人,都是为了抒发作者对这些事、景、人的真切情感.作品重在创造一种抒情

气氛.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占有较大的比重.

六、论述题

1.结合作品,论述诗歌的特征.

指出诗歌的凝炼性、跳跃性和节奏韵律性7分,结合作品部分为8分.

2.结合作品,论述小说的特征

指出小说的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的特征为7分,结合作品部分为8分.

3.结合作品,比较小说和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相同点,相对于诗、散文等文学体裁,小说与剧本都倾向于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但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二者有不同之处:

小说在反映五光十色、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优势.它那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和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特征,使其可以更广泛全面地描绘社会生活.

剧本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具有集中性、浓缩性.特定的舞台时空限制,要求剧本用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单纯的情节,将生活的内容概括、浓缩地加以反映,并通过集中表现矛盾冲突增强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效果.

上一部分为8分,结合作品为7分.

4.谈谈象征型文学和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1)、现实型文学侧重再现客观现实,理想型文学侧重表现主观理想,而象征型文学侧重寄寓某种审美意蕴.这种意蕴或侧重客观,或侧重主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个别事物的抽象性和概括性.

(2)、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和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是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法间接地传达某种观念、意味.

(3)、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明确的,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的、多义的和含蓄的.

(4)、现实型文学侧重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象征型文学则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是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

5.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则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历史形态.它们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能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概念来指称所有历史时期的文学类型.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近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使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形态得以独立、充分的发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成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它们较完全地体现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类型特征.

6.结合作品,论述散文的特征.

指出散文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为7分,结合作品部分为8分.

第十章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题)

1.典型论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传入我国的,时间大约是().

(1)五四以后(2)辛亥革命前后(3)鸦片战争以后(4)新中国成立后

2.们把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叫做().(1)综合化(2)典型化(3)特征化(4)概括化

3.典型塑造的独创性就是它的().

(1)真实性(2)新颖性(3)诚挚性(4)蕴藉性

4.提出“境生于象外”观点的是().

(1)皎然(2)司空图(3)王昌龄(4)刘禹锡

5.提出“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的是().

(1)王昌龄(2)司空图(3)皎然(4)刘禹锡

6.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是().

(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4)情因景生

7.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4)情因景生

8.意境创造的审美特征().

(1)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3)韵味无穷(4)情因景生

9.把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是().

(1)王国维(2)刘熙载(3)钟嵘(4)王夫之

10.审美意象的形象特征是().

(1)哲理性(2)荒诞性(3)象征性(4)抽象性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

1.波兰现象学家、理论家把文学本文分为五个层次.

2.“阻拒性”、“陌生化”是由国形式主义者提出的.

3.文学的意蕴层面可分为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和.

4.文学的意蕴层面可分为历史内容层、审美意蕴层和.

5.文学的意蕴层面可分为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和.

6.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震撼力.

7.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

8.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感染力和震撼力.

9.审美意象可分为寓言式意象和.

10.审美意象可分为符号式意象和.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7题)

1.典型 2.特征化 3.意境 4.审美意象 5.实境 6,.虚境 7.典型环境

四、辨析题(每题5分,共9题)

1.普通话语是外指的,文学话语是内指的.

2.文学形象的假定性就是指作者的完全虚构.

3.文学形象的假定性必须做到“合情合理”.

4.文学形象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5.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就是作为典型人物只能有一种性格特征.

6.文学意境中的实境与虚境的作用平行对等的.

7.“无我之境”就是在诗歌的意境画面中没有出现作者本人.

8.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一旦被塑造出来就成为确定的了.

9.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总是不确定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联想随意想象.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题)

1.简述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简述文学意蕴层面的三个层次.

4.简述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5.简述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6.简述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7.简述意境的基本特征.

8.简述实境与虚境的关系.

9.简述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10.简述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4题)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区别.

2.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3.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4.举例说明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1)2.(3)3.(2)4.(4)5.(2)6.(1)7.(2)8.3)9.(1)10.(2)二、填空题

1.英伽登 2.俄 3.审美意蕴层 4.哲学意味层 5.历史内容层 6.感染力 7.震撼力 8.吸引力 9.符号式意象

10.寓言式意象

三、名词解释

1.典型:典型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示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典型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作品中人物的典型性,它的性格特征和艺术魅力都是通过“卓越的性格刻画”来实现的,在人物塑造时处于艺术表现的中心地位.

2.特征化:是写实性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即作家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生发的过程.“特征”,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或一种人物关系,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特征化使之变为传世之作.

3.意境:意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它是我们古典文论独创的一个审美范畴,也是我们民族抒情文学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

4.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5.实境: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

6.虚境:虚境:指境界中较虚的部分,是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理想的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境”等.

7.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指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四、辨析题

1.普通话语是外指的,文学话语是内指的.

对.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普通话语是外指性的,是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

2.文学形象的假定性就是指作者的完全虚构.

错.文学形象是假定和真实的统一.文学形象,一方面是假定的,不是生活本身,有的甚至与生活本身的逻辑也不一致;另一方面,它又来自生活,能使人联想起生活,使人感到比真实的生活还真.实现文学形象假定性和真实性统一的条件是文学形象要假定得合情合理.

3.文学形象的假定性必须做到“合情合理”.

对.文学形象的虚拟性和假定性有一定限度,必须合情合理,所谓合理,是文学形象真实性的客观规定性,理指生活的本质和规律,指人类社会的现实关系.合理还指合乎理想.所谓合情指文学形象必须反映人们真切的感受,真挚的情感,真诚的意向.

4.文学形象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对.文学形象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形象相比,既有共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如具体可感的、概括的,能唤起美感的艺术世界,这是所有艺术形象的共性.但是,由于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的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间接的,因此文学形象与其它艺术的形象相比,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征.

5.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就是作为典型人物只能有一种性格特征.

错.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包含两个层次:首先,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6.文学意境中的实境与虚境的作用平行对等的.

错.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7.“无我之境”就是在诗歌的意境画面中没有出现作者本人.

错.无我之境指那种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

8.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一旦被塑造出来就成为确定的了.

错.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其形象不是直观的而是想象的,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所以,

文学形象与其它艺术形象相比,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相统一的特征.

9.作品中的文学形象总是不确定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联想随意想象.

错.文学形象具有不确定性但还必须具有一些确定的因素.

五、简答题:

1.简述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

本文可分为三个大的层次:(1)文学话语层面,指文学本文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话语系统.(2)文学形象层面,由文学话语构成的层面,还处于文学作品表层.读者在这种文学话语的感染下,经过想象和联想,便可在头脑中唤起一系列相应的具体可感的文学形象,构成一个动人心弦的的艺术世界.文学意蕴层面,指本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本文结构的纵深层次.

2.文学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文学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假定与真实的统一;是个别和一般的统一;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简述文学意蕴层面的三个层次.

第一是历史内容层;第二是哲学意味层;第三是审美意蕴层.

4.简述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文学典型的“特征性”,包含两个层次:首先,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总特征”.其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5.简述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6.简述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他又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相互依存的.

7.简述意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第二,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第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8.简述实境与虚境的关系.

虚境要通过实境来表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

9.简述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一、文学意象的本质特征是哲理性;二、文学意象的表现特征是象征性;三、文学意象的形象特征是荒诞性;四、文学意象的思维特征是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

10.简述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第一,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普通话语是外指性的.第二,文学话语具有心理蕴含性,普通话语侧重运用它的指称功能.第三,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普通话语具有自动化现象.六、论述题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区别.

(1)文学话语是内指性的,是指向文本中的艺术世界.普通话语是外指性的,是指向语言符号以外的现实世界,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逻辑.(2)普通话语侧重运用指称功能,而表现功能因渐渐脱离实际语境、与人的情感生活的分离而受到削弱.文学话语则把语言的表现功能提到更加重要的位置.(3)文学话语具有阻拒性,普通话语具有自动化,作家们总是设法把普通话语,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拒性的话语.

2.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的关系.

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的行动,制约着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典型人物也并非永远在环境面前无能为力,他又对环境发生反作用.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相互依存的.

3.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情景交融,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第二,虚实相生,这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第三,韵味无穷,这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4.举例说明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可以从魅力的表现和魅力的实质两个方面来考察.艺术魅力一般表现为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而它实质上是由文学典型的真实性、新颖性、诚挚性和蕴藉性造成的.

第十一章

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题)

1 .“ 故事”在汉语中的本意是().

A“过去的事” B“现在的事” C“将来的事” D“ 正在发生的事”

2 .中国早期的叙事文学中最成功的典型就是司马迁的《史记》中的().

A历史大事记B历史评论C帝王轶事D传记文学

3 .在古希腊时代,已经全面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专著是().

A贺拉斯的《诗艺》 B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

C亚里士多德的《诗学》D布瓦洛的《诗的艺术》

4.提出“境生于象外”观点的是().

A刘禹锡B毛宗岗C脂砚斋D张竹坡

5.《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的作者是().

A列维-斯特劳斯B普洛普C格雷马斯D布雷蒙德

6.“小说界革命”的提出者是().

A梁实秋B梁启超C严复D康有为

7.世界文学中最古老最常见叙述方式是().

A顺时序叙述B停顿C逆时序叙述D顺时序叙述和倒时序叙述

8.西方文论中的典型更多地关注人物特征的().

A性格魅力和思想特征B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和自创性

C历史文化根据和社会背景的真实性D个性特色的真实性

9.在中国传统的叙事观念中,人物的魅力在于().

A表现人物行动和思想的一致性B表现人物同环境的和谐关系

C表现人物性格的独特性 D表现出真实生动的性情气质,给人以感觉上的亲切逼真10.到了20 世纪,叙事文学创作的一种创新形式是().

A对叙述声音的重视B对叙述声音和叙述时间的重视

C对叙述对象的重视D对叙述者的细心关注

11.不同的时距意味着不同的().

A叙述时间长度B故事时间长度C叙述速度D前后顺序

12.人物标记可出现于().

A标题B序跋C绰号D回目

13.文法是一种().

A动态结构观念B静态结构观念C叙述句法观念D叙述逻辑观念

14.提出把故事中行动的功能区分为三组六个行动素的学者是().

A普洛普B布雷蒙德C杰姆逊D格雷马斯

15.作者的“第二自我”指的是().

A隐含的作者B隐含的接受者C叙述者D读者

16.在叙事活动中().

A讲述什么重于怎么讲述B怎么讲述重于讲述什么

C讲述什么和怎么讲述同等重要D怎么讲述和讲述什么都无关紧要

17.在叙事学的研究中().

A叙述内容重于叙述语言和叙述动作B叙述语言重于叙述内容和叙述动作

C叙述动作重于叙述内容和叙述语言D叙述内容、叙述语言和叙述动作同样重要18.在叙述语言中对叙事影响最大的().

A是叙述时间,而不是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B是叙述视角,而不是叙述时间和叙述标记

C是叙述标记,而不是叙述时间和叙述视角

D是叙述时间、叙述视角和叙述标记

19.读者阅读故事所依据的时间是由().

A故事的时间顺序决定的

B文本的时间顺序决定的

C故事时间顺序和文本时间顺序共同决定的

D故事时间顺序和文本时间顺序以外的因素决定的

20.在叙述时间所包含的两个概念中().

A故事时间不等于文本时间B故事时间等同于文本时间

C故事时间长于文本时间D故事时间短于文本时间

21.情节性叙事作品中的世界是().

A作者从自己感情倾向出发组织过的世界

B被大众接受心理习惯认可的观念模式

C一种简化了的世界图式

D一种被歪曲了的世界图式

22.“ 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说这句话的人是().

A费尔巴哈B克罗齐C黑格尔D克莱夫?贝尔

23.叙事作品结构的最小单位是().

A疑问句B感叹句C判断句D叙述句

24.故事中的行动从根本上说就是().

A X与反X 之间的冲突BX与非X 之间的冲突

C非X与非反X之间的冲突D反X与非X之间的冲突

25.在叙述动作中叙述者就是().

A真实的作者B隐含的作者C真实作者的代言人D隐含的作者的代言人26.在作品文本中实际存在的是().

A真实的作者B隐含的作者C叙述者D真实作者的代言人

27、在叙述活动的参与者中,与叙述者相对的是().

A接受者B隐含的读者C真实的读者D真实作者

28.在叙述活动的参与者中,与真实作者相对的是().

A隐含的读者B真实读者C隐含的作者D接受者

29.在叙述活动的参与者中,与隐含的作者相对的是().

A叙述者B隐含的读者C接受者D真实读者

30.“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正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说这话的人是().

A毕达哥拉斯B贺拉斯C亚里士多德D布瓦洛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题)

1.叙事就是用()虚构生活事件过程.

2.叙事的()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

3.文学从本质上来说是意识形态话语,文学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既制约着叙事的(),也制约影响叙事的形式.

4.“叙事”一词包含三方面的涵义:叙述内容、叙述()、叙述动作.

5.叙述内容指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即被讲述的故事,包括事件、()、场景等.

6.()是叙事作品中使故事得以呈现的陈述语句本身.

7.叙述动作即作为一种行为而存在的支配叙述话语的叙述().

8.叙事就是讲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讲,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就是().

9.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悲剧有六个成分,其中最重要的是().

10.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

11.金圣叹说《水浒传》“看不厌,无非为他把一百八个性格,都写出来”,他注重的是人物的().

12.清代李渔强调传奇首先要有奇事,可见他重视的是叙事作品的().

13.叙事作品中人物自身的二重性特点是()与角色.

14.人物特征造成的人物自身的同一和独立性就是().

15.()是情节的动因,决定着人物“做什么”,而角色是形象的基础,表现出人物“怎样做”.

16.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

17.叙事作品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即历时性向度和().

18.()是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

19.叙事作品中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表层结构,即()自身的结构;另一层是深层结构,即超出叙事文本的文化结构.

20.()是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因而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

21.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一个是().

22.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时序、()与频率中.

23.()是本文时间序列和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24.时长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的时长确定,文本时间的时长则不确定.

25.故事时间的时长和文本时间的时长,两种时长关系的变化,对叙事速度的影响可概括为四个运动形式:()、概括、场景、休止.

26.叙述频率:指叙述作品中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之间的().

27.()也称聚焦,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

28.()即叙述行为本身,其以各种方式影响着读者的态度和评价.

29.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也表现于叙述

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

是().

30.叙述是个双向活动,作者在作为叙述者讲述故事时,心目中必然要有一个潜在的叙述().

三、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5题)

1.叙事 2.情节 3.叙述标记 4.故事 5.结构 6 .叙述功能

7.符号矩阵 8.本文时间 9.故事时间 10 .叙事视角 11.隐在叙述者

12.场景 13.显在叙述者 14.扁平人物 15.叙述频率

四、辨析题(每题5分,共15题)

1.在当代文化环境中,小说比电影和电视叙事影响更大.

2.叙事的基本意义就在于所讲的故事内容.

3.时间的长度是由叙述语言的长度决定的.

4.任何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

5.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中必须有场景.

6.叙事学是研究叙事艺术的学科或理论的统称.

7.述时间就是讲述故事所用的时间.

8.标记指的是作品的标题.

9.故事的叙述中必须要有情景.

10、扁平人物就是表意型人物

11、分析表层结构首先应确定最小叙述单位.

12、叙事者必须有自己的叙事声音.

13、读者阅读故事所依据的时间是故事时间顺序.

14、文本时间的长度是由故事语言的发展决定的.

15、讲故事就是叙述过去发生的事.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2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3、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4、是叙述的频率?

5、暗含标记在作品中有哪些表现形式?

6、如何区分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不同作用?

7、简述场景描写的重要性.

8、在叙事内容中、符号矩阵分析与深层结构分析有什么不同?

9、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的关系如何?

10、可以从哪些角度分析叙事作品的结构?

11、布雷蒙德把一般故事行动逻辑分为哪几种形式?

12、简述叙述者和隐含的作者的差异.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6题)

1、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系列.

2、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3、举例说明叙事的层面.

4、试论作者.隐含的作者与叙述者之间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5、试分析圆形人物.典型人物与性格人物的异同.

6、试说明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区别.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D

3 C

4 A

5 B

6 B

7 A

8 C

9 D 10 A 11

C 12 C 13 A 14

D 15 A 16 B 17 B 18 D 19 B 20 A 21 A

22 C 23 D 24 A 25 D 26 C 27 A 28 B 29 B 30 C

二.填空题

1 话语

2 内容

3 内容

4 话语

5 人物

6 叙述话语

7 本身

8 故事

9 情节 10 性格 11 性格 12 情节 13 行动元 14 角色 15 行动元

16 场景 17 共时性向度 18 结构 19

叙事文本

20 行动 21 故事时间

22 时长 23 时序 24 故事时间 25 省略 26 重复关系 27 叙事视角

28 叙述动作 29 叙述者的声音 30 接受者

三.解释名词

1.叙事: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

2.情节: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也就是把表面上看来偶然地沿着时间先后顺序出现的事件使用因果关系加以解释和重组.

3.叙述标记: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

4.故事:是叙事内容的基本成分.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由这些事件组织成的因果线索完整的情节,发生这些事件的具体场景这三个主要方面.

5.结构:是故事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整体存在形态.叙事作品中的结构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表层结构、即叙事文本自身的结构;另一层是深层结构、即超出叙事文本的文化结构.6 .叙述功能:根据人物在情节过程中的特定作用而规定的人物行为模式.对叙事功能的研究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的普洛普在民间故事和童话的形态研究中提出来的.

7.符号矩阵:是一种由四个符号学要素组成的显示人物行动意义的矩式图式.这是格雷马斯提出的一种研究行动逻辑的模式.

8.本文时间:是叙事文本中叙述语言排列的前后顺序、或者说是读者阅读文本所依照的顺序;这个时间实际上是叙事语言本身的前后顺序和长短.

9.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这个时间的顺序和长短是由所讲述的故事内容给出的.

10

.叙事视角:也称聚焦、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事视角的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主要是四种: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叙述和人称或视角变换叙述.

11.隐在叙述者:指读者在叙事文本中难以发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隐在叙述者并不是不存在叙述者、隐在的叙述者实际上是隐藏在了人物背后、默默地支配着人物、使他们说出

叙述者需要叙述的东西.

12.场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

13.显在叙述者:指读者在文本中明确地倾听到叙述者声音的情形.

14.扁平人物:是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

15.叙述频率:指叙述作品中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包括事件的重复(即反复出现相似的事件)和话语的重复(即对一个事件反复叙述)两种重复关系.

四.辨析问题

1.错.在当代文化环境中、电影和电视叙事比小说影响更大、以至于许多小说是通过电影或电视的改编形式而扩大其影响的.在这种情况下、影视文学又称为比小说更大众化.更具社会影响的叙事文学形式.

2.错.叙事的基本意义就在于所讲的故事内容、这只是一种误解.因为重要的不是行动和事件本身、而是对行为.事件如何发生的过程。形态所做的独特的描述.于是如何讲述的问题就比讲述什么显得更为重要了.

3.

错.故事时间的长度不是由叙述语言的长度决定的.因为故事时间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中世界的时间关系、所以、它的长度是通过故事内容的发展决定和显示出来的.

4.错

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但这并不是说任何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叙事作品中的情节.真正的故事情节只是出现在人物遭遇挫折或不幸的时刻.因为、作为情节、必须有行为之间的冲突、而人物命运的幸与不幸就系于人的行为同外界的矛盾冲突及其后果上.因此、情节不仅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而且要求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出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从而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5.对.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组合成为场景.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及其环境、显示为生动.个别的形象.没有场景的作品尽管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却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6.错.叙事学顾名思义是指研究叙事艺术的学科或理论.但过去从未以“叙事学”的名称来确定一门专门研究叙事理论的学问、因此叙事学这个概念就是专指现代叙事学、主要是指20世纪在俄国形式主义和法国结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叙事学理论.7.错.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故事时间是故事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也就是故事中所虚构的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过程.讲述故事所用的时间是文本时间、这个时间实际上是叙述语言本身的前后顺序和长短.8.错.意图标记是作者用来提示写作意图或宗旨的标记.作品的标题通常是最明显的标记、但还有另外一些意图标记是醒目句段或包含在叙事文本之中的评论等.

9.对.情景是由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的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及其环境显现为生动

.个别的形象、也就是说叙述故事中必须要有情景.没有情景描写的作品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却无法产生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10.错.扁平人物是只具有单一或简单性格特征的人物.这种人物的特征比较明显、因而易于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印象;表意型是不具有性格内涵而仅仅表示某种抽象观念的人物.这样的人物形象自身往往很少有鲜明的特征、因而留给人的通常只是所蕴含的抽象观念.

11.对.分析表层结构首先应确定最小叙述单位.因为叙述是语言行为、叙述的内容可以作为语言现象进行句法分析、就是把叙述内容分解.化简为一系列基本句型、最小单位叫

叙述句.

12.错.因为没有自己的声音、也是一种独特的叙述声音.有时叙述者故意把自己的态度.情感或思想隐藏起来、我们直接听到的叙述声音实际上是叙述者制造的一种假象、用以掩盖真正的叙述者.

13.错.读者阅读故事所依据的时间不是故事的时间顺序、而是文本叙述的时间顺序.因为、无论故事本身是哪一件事在前、文本时间的前后顺序总归是由叙述的前后决定的.14.错.因为文本时间是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它与故事时间无关、而是由叙述语言的长短决定的.

15.错.故事与一般意义上的过去发生的事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像客观世界已经发生过的事件和行动那样随机地.偶然地存在的东西、而是被讲述者已经组织成完整有序的一系列事件和行动.

五.简答题

1.叙事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应当从话语虚构和社会生活事件这两个方面来理解叙事的特征.从内容来看、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

;叙事的社会意义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动态过程.从形式来看、叙事诗话语的虚构、叙事话语中所指的对象仅仅存在于叙事话语中、因而使的叙事内容与客观现实之间产生距离.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结果构成.叙事中的事件包括从大到小的不同层次、这是分析叙事的基本单位.情节是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节由事件组成、因此也可以说情节是较大的事件.但情节与不同于一般的事件、表现为:情节必须体现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情节必须表现人物之间的冲突.

3.叙述角度即视角.1)在不同的叙述方式中视角是不同的.焦点叙述的特点在于叙述者的无所不知、因而使读者得以洞悉故事的任何细节、充分满足读者对故事内容的好奇心和试图公正客观地了解故事内容.判断故事意义的愿望.内在式焦点叙述是叙述者深入到了角色的内部、由于视角的限制而产生了更加逼真的效果.这种叙述方式使读者与作品中人物更加贴近、更容易互相认同.2)由于视角不同、读者所处的地位.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同一部作品中叙述视角的变换、会使读者的视角与兴趣也随之变换、从而获得更多的阅读乐趣.

4.频率是叙事时间关系的一个方面、是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重复有两种类型

.即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所谓事件的的重复指的是故事内容的重复、即同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叙述的重复指的是同一个事件在故事中被反复叙述.事件的重复和叙述的重复都会使故事的叙述节奏得到强化或产生变化、从而使故事的发展过程更吸引人.5.暗含标记是叙述人并未直接说出、是间接暗示出的人物性格引导标记.暗含标记虽然不直接说出人物特征、但由于作者和读者因阅读传统和语境的作用而形成的相互间的默契、使读者有可能把握作者的暗示.暗含标记可以存在于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之中、包括经常性的和偶然性的语言行动都可以成为暗含标记.外、外貌.服饰.环境等也同样可以成为人物性格的标记.

6.事件的作用有两大类:一类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一类是塑造生动的形象.各个事件对于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均等的、有的事件是故事进展线索中的必要环节、直接影响到故事发展的可能和方向;有的则只是在两个必要环节之间的过渡、并不能改变故事进程、只是使故事线索得以延续和伸展.从故事发展的角度讲、前者是核心事件、而后者是辅助事件.

7.场景是由人物的行为与环境有机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为及其环境显现为生动.个别的形象.没有场景的作品尽管可以有完整的故事线索、但却难以产生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8.在叙事内容中、符号矩阵分析与深层结构分析的不同在于、深层结构分析是将故事中若干个要素从故事序列中抽取出来重组、以研究故事背后的文化意义.而符号矩阵分析则是对故事的行动序列本身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是故事中行动本身的意义关系、所以二者的方法和分析结果都不相同.

9.这是叙事作品中的两种时间关系.1)故事时间指的是所叙述的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过程.文本时间指阅读作品本文需要的实际时间.前者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中世界的时间关系.而后者是与叙述行为直接相关.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2)但在叙事语言中、这两个时间却形成了对照关系、由这两种互相对照的时间关系构成了叙述时间.

10.我们可以按照叙述的顺序研究叙述内容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与叙事文本的字面意义直接相关的结构分析.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在叙事文本字面意义的下面、还深藏着超出作品文本的另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是作品所依附的一个更大的文化结构在具体作品中的体现.

11.布雷蒙德把一般故事行动逻辑分为三种形式.1)可能性.一个行动将要发生、或具有了发生的条件.合逻辑的故事行动必须要在具备了可能性之后发生、但在倒叙的结构中有可能将这一阶段安排在叙述的前部以形成悬念.2)变为现实.即行动开始进行.这一阶段也可能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即行动由于某种原因而被阻止或取消、没有变为现实.3)取得结果.这可以是行动成功、达到目的;也可以是行动失败、没有达到目的.总之一个行动在此阶段结束全过程.

12.叙述者和隐含的作者是有差异.

隐含的作者不同于真实作者、也不等于作品中的叙述者.叙述者是讲述作品中语言的人、而隐含的作者则是在叙述者背后使叙述者和他的讲述行为得以存在的一种意识.隐含的作者自己在作品文本中从不露面、我们只能通过对整个作品的意图来间接地意识到他的存在.作品文本中实际存在的是叙述者、而能够表明叙述者这个角色存在的的根据是叙述声音.

六.论述问题

1.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系列.

1)把故事分解为较小的叙述单位、按照行动逻辑找出基本的行动序列、即“可能——现实——结果”三段式序列.行动是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因而是叙述内容实现的根本途径.行动序列是叙事作品中人物行动逻辑的基本表现形式.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式序列:1]可能性

.一个行动将要发生、或具有了发生的条件.合逻辑的故事行动必须要在具备了可能性之后发生、但在倒叙的结构中有可能将这一阶段安排在叙述的前部以形成悬念.2]变为现实.即行动开始进行.这一阶段也可能以否定的形式出现、即行动由于某种原因而被阻止或取消、没有变为现实.3]取得结果.这可以是行动成功、达到目的;也可以是行动失败、没有达到目的.总之一个行动在此阶段结束全过程.

2)找出不同序列之间的复合关系.一个故事中的行动常常可能是几个行动序列的复合、最典型的形式有如下几种: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2.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1)首先把能够使叙述者声音凸现出来的语句梳理出来.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也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