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唱好艺术歌曲的几个重点

唱好艺术歌曲的几个重点

唱好艺术歌曲的几个重点
唱好艺术歌曲的几个重点

唱好艺术歌曲的几个重点

一、努力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浪漫主义时期的感情色彩较浓,作曲家更注重个人内心的体验。在创

作手法、表现手段上更加自由,艺术歌曲多以著名诗歌为歌词进行创作(如席勒、歌德、海涅、雪莱、拜伦等人的诗)。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

年代的艺术歌曲作者也秉承了这一传统,常选用古代诗词或现代诗人的

诗作为歌词。表现题材很广泛,个体体验的精神层面十分丰富,呈现出

色彩斑斓的个性化特点。如舒伯特的作品常具有质朴的情感;舒曼作品

中洋溢着幻想的气质;门德尔松的旋律优雅、秀丽;勃拉姆斯的旋律简洁、纯朴。我国的艺术歌曲作家中,黄自的作品风格精致、典雅;谭小

麟作品清淡、古朴;赵元任的作品简朴、淳厚。当然,即使是同一个作家,在表现不同题材时,引发的也是不同的感受,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变化。所以单从字面上“界定”的质朴、优雅、幻想等去理解作品,是

不可能触摸其作品的精神层面的。那样的演唱呈现给听众的“二度创作”也会是苍白的。如何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呢?有三种方式可供参考:

(一)设身处地式

即我们常说的“换位思考”,用在艺术表现中可以称为“换位想象”。如舒伯特套曲《冬之旅》的第11首《春之梦》由美梦中、梦醒后面临

的残酷现实、沉思与感触三部分构成。1821年舒伯特随弗格尔到奥国

名地举行巡回演唱会,旅途是辛苦的,更可悲的是舒伯特的作品并没有

得到应有的社会承认,忧郁、凄凉、悲愤是他当时心情最真实的写照。

设身处地想象这种景况,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倒霉的流浪汉,有助于把握

由美梦中到梦醒来,再到残梦不忍弃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情绪变化,为不

同乐段对比找出感情的出发点。

(二)此情此景式

如舒曼的《献词》,歌曲一开始就应具有的那种激动,其表现度很不好

把握,要么太过头,要么不及达不到。演唱者可“移情”于这样一种情

景,一个热恋中的充满朝气、充满幻想的年青人,急于向心上人表白自

己的心声,心上人是那么美丽、高贵。于是这激动的情绪中应混合着年

青人特有的迫不及待的冲动,有一丝语无伦次般的羞涩感,切不可表现

得很成熟、很圆滑。这样,这个度就比较好把握,同时还能很好地突出

乐曲3/2拍的特点及旋律走向的特点。对这类情绪化、而非情节化的

艺术歌曲,用“移情”手法去体会此情此景的心情是比较适合的。如黄

自的《花非花》是很短小的一首作品,情绪很清淡,唯有移情于情中,从

中去品味出那种惆怅,歌声的表现才可能具有与意境相吻合的朦胧之美。

(三)分析归纳式

“换位”、“移情”均属联想、想像,有助于演唱时自我的“造景”、“造情”。但仅有联想、想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联想、想像

提供一定的依据,这就是分析与归纳。分析应是全方位的,对作品本身

的分析、作者的分析、创作思想、创作精神、创作背景的分析等等,并

从中归纳出作品的特点,再通过联想、想象,更好地去接近作者的艺术

思想,揭示作品的内涵。

如舒伯特的《摇八音琴的老乞丐》,从作品分析看,仅有62小节,音域

为九度,唱两小节,休息两小节,节奏简单,和声小调式贯穿始终,无调式

交替变化对比,没有明显的高潮,而且钢琴伴奏自始自终是重复的、单

调的,甚至有点乏味的。这里仅靠联想,容易将此曲唱得凄苦。从背景

分析可知,作曲是《冬之旅》套曲最后一首歌曲。而《冬之旅》所表现

出的忧郁、凄凉、悲观、孤独和绝望,既是他本人的现实生活真实的写照,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大多数知识份子的心情。为什么会以这样一首平

淡简单的歌曲作为整首套曲的结束呢?是舒伯特对他创作的六百万首艺

术歌曲的总结吗?带着这些问题再重新审视这首作品,将会发现,在貌似

平淡单调的外表下面,蕴藏着极丰富的思想深度与情感色彩。那种不动

声色的坚忍,那种苦难中的执着……情绪、色调不应该是单一的、凄苦

和悲凉,这需要演唱者首先要深入地去了解作者,去感受作者丰富的内

心世界,去深思,仅想象出某个场景或仅理解为作者同情穷苦大众就显

得太肤浅了。很多声乐教师都强调学生用“心”去歌唱。这是十分准

确的提法,再深究一步,什么样的“心”才能支撑起歌唱者充满情感表

现的歌声呢?如果这颗心不会联想,不会想象也不愿去汲取其它的艺术

养分,那将是怎样的演唱效果呢?

艺术歌曲的“根”是个体精神层面的艺术表现,演唱者必须要有这样

一个寻“根”的过程。力图去最好地表现它的精神内涵。也许不同的

演唱者会从这个过程中体验所不同的感觉与认知,也许有的演唱者永远

无法真正领会作者的精神、意愿与艺术追求,但通过这样一个寻“根”

的过程,我们将获得二度创作演唱表现最根本的要素———真诚的情感

投入,尽可能地去调动自我的想像力和理性的分析理解力,如此,演唱者

的艺术气质、艺术修养必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二、追求作品的“诗意”

哈多爵士(SirW.H.Hadow)曾这样评价舒伯特的成就:“就乐思与体裁

的明晰而言,他不如莫扎特,就音乐的结构能力而言,他远逊贝多芬,但

就“诗意”的表现力及暗示力而言,欲是两者所不能及的”(引自《大

陆音乐辞典》“舒伯特条目”)。他对舒伯特的评价,在某种水准上讲,

也是对艺术歌曲的评价。因为舒伯特之后的舒曼、勃拉姆斯、佛尔富、门德尔松、理查·施特劳斯等,以及我国的作曲家肖友梅、赵元任、青主、黄自等在创作艺术歌曲时均十分重视作品诗意的表现。这种奇妙

的“诗意”构成了艺术歌曲高雅的风格与浪漫的气质。“诗意“在哪

里呢?

1、音乐表现的文学化

艺术歌曲作家多选用著名诗作为歌词谱曲。歌词本身的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吸引、鼓动着作曲家的创作欲望。歌词具有的诗意自然成

为音乐表现的灵魂。在艺术歌曲中,诗与乐达到了完美的融合,不论是

旋律、和声、速度、强弱、曲式等音乐表现手法都能与诗密切连接在

一起,同时旋律也未曾被诗所牵制而变得枯燥无味。在这样一种融合中,诗的意境更深邃,诗作的音乐性得到大大的延伸,情感得到更充分的抒发,所谓“诗言志,歌缘情”,艺术歌曲的“诗意”因此而发生。因此,

演唱者必须对歌词有深入的了解、研究,尤其是对词作的文学性的理解。去探究是什么触动了作曲家内心的那根弦,使他用音乐为歌词插上了

“翅膀”。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的精髓,体会到文学的诗意与

音乐所表现的诗意是如何结合,并获得新的表现意义的。那种单凭声音,以为只按照乐谱的要求就可达到演唱目的的想法是不可取的。同时,演

唱者对诗与乐的关注应是“融合式”的,不可偏颇某一方面。

2、歌词朗诵练习的必要性

为表现出艺术歌曲所传达出的“诗意”,在把握住旋律、伴奏的音乐

性的同时,还必须突出作品的文学意味。因此,在练唱前,富有情感的反

复地做歌词朗诵练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演唱中对语音、语调、语

速的表现都有较高的要求,它们都是表现“诗意”不可缺少的方面。用

不同的语调、语速、语气去朗诵句子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变化,语气的变

化很细腻,完全从谱面的速度、力度去理解和要求,易失之生动、流于

刻板,需有自我的感情体验才可能很好地表现出这些微妙的情感变化。

要全面把握歌曲的总体情绪,就必须对歌曲的力度、速度,对语气、语

调和情绪进行有机的把握。“诗意”是非量化的、模糊的,必须从多层面、多角度予以细致入微的处理从歌者的内心流淌出来。

3、演唱的色彩变化

不同的音色变化有助于不同类型的情绪与情感的表现。这也是表达

“诗意”的重要因素。如演唱舒伯特的《魔王》时,声音色彩变化表达

出不同的情绪,转换着不同的角色,满足了悲剧性的戏剧效果。而演唱

勃拉姆斯《徒然的夜曲》时,则需通过声音色彩的变化表现出喜剧的戏

剧效果。演唱这类艺术歌曲时,音色的角色感很明了,歌者应主动去运

用声音色彩的变化。但即使角色感不强的歌曲也应运用不同的音色对比,以便更好地体现出歌曲情绪的变化、对比。如舒伯特那首著名的

《小夜曲》大多数地方宜用含蓄、柔和,略带暗淡的声音色彩来表现,

但在离调部分应有所变化,使音色明亮起来,以形成明暗对比,烘托出宁

静飘逸又充满激情的色调。再如演唱青主的代表作《大江东方》时,声

音色彩主要应是明亮的,并且有力、饱满,但随着音乐展开,明亮中还需

有不同层次的区别。诗句的不同张力决定了声音色彩上有所变化,必须

张弛有度,才可能很好地表现出这首古诗词的意境。

4、与钢琴伴奏的密切合作

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已脱离了古典乐派时期那种“代替”管弦乐,仅

仅是“写景”的伴奏功能。此时的钢琴伴奏,本质上是“写意”,人声、诗歌与钢琴伴奏三者融为一体,共同创造出诗歌、音乐的丰富意境,共

同表现其内涵。如舒伯特那首标志着艺术歌曲诞生的代表作品《纺车

旁的葛瑞卿》,钢琴伴奏所烘托出的旋转的、偶有停顿的纺车声,暗示

着一颗骚动不安的少女心。演唱者对其要有充分的了解,以增强对作品

的全面理解。演唱者必须充分认识到与钢琴伴奏密切合作的重要性,认

识到钢琴伴奏的艺术创造与表现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三、注重声乐的基本功

威廉·莎士比亚说“歌唱艺术的最终目的是去感动,而不是去使人感

到震惊”(引自《欧洲声乐发展史》)。艺术歌曲独特的表现力及所构

成的诗一般的境界,就是感动。因此,演唱艺术歌曲应十分注重声音的

表现力,而不是炫耀声音本身或声乐技巧。在声音表现上应追求含蓄、

自然、朴素、真挚的演唱风格。如勃拉姆斯的《摇篮曲》音域仅为八度,属结构短小的作品,但因为旋律进行舒缓、平静、连绵而柔和,没有

较好的气息控制与气息支撑,便很难达到应有的演唱效果。在这里,没

有炫目的华彩乐段,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对比,呈现在听众面前的只有

声乐表现最本质、最基础的东西———音质是否纯净,且能在不同音域

保持统一;音色是否能随情感、情绪有所变化;音量能否调节,有控制力;吐字是否准确且具有情感表现;呼吸是否自然;气息能否保持;位置是否

集中。这与声乐大师加尔西切所倡导的平易、朴素的演唱是最为高贵

的观点(要求)是十分吻合的。

美国大都会歌剧演员,著名女高音说罗伯特·彼得斯说过,“唱艺术歌曲,好象为嗓子洗了一个澡”(引自“罗伯特·彼得斯讲学内容”),而

她也确实能长期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并将这种良好的歌唱效果归功于

经常坚持演唱艺术歌曲。可以想象一下,宏大的演出场面、庞大的交响

乐队、高难度的歌剧的咏叹调,既使是成熟的演唱者,都会不自觉地在

发声上加入或加大一些完全不必要的“力量”,以求得演出效果。久而

久之,必然会对歌唱的状态带来不良影响,长此以往也必然会缩短演唱

者的“艺术表现生命”。而演唱艺术歌曲,从技术层面讲,回复到声乐

最本质的“根”———呼吸发声,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去完成;从表现层

面讲,回复到由内心情感的细微体验去自然地表达,这样可保持细腻、

敏锐的发声感觉和艺术感觉。自不过然之中,已将一些不良的发声状态

进行了重新修正与调整。这就是罗伯特·彼得斯所说的“为嗓子洗一

个澡”。因为“灰尘”,“污垢”被清除了。

演唱艺术歌曲所呈现的发声状态,应是一种有控制的“自然”状态,如

演唱舒曼的《莲花》时,旋律是柔和舒缓、富于幻想的。声音表现应是

十分自然的吟诵,而非大声的喊叫,但在每个音符的进行中,气息的支持

不能有一点散漫,以支撑声音的连贯流畅。

再如舒曼的《月夜》,这首歌曲中先后出现了5次e2音。音并不高,

但公认这个5个e2音极不好唱。难点就是对其的控制,不能太强,否则

将破坏整首乐曲的神秘、肃静的气氛,也不能太弱,太弱歌曲的支撑点

就“塌”了。这种有控制的“自然”状态对中声区的发展、弱音的演

唱十分有利。一般人在自己的自然声区,很容易不加控制,用强的音量

进行表现,一超过自然声区,常常力不从心。同时,又常忽略弱音的控制

练习,出现苍白无力的弱音效果。艺术歌曲大多音域适中、结构较紧凑、表现细腻,很适合演唱者培养和加深有控制的“自然状态”,并形成一

种“有控制”的演唱意识。很多声乐大师都有这样一种意识“唱好了

中声区、高声区就成功了一半;唱好了弱音,强音也容易唱好了”。多

演唱艺术歌曲会产生这种功效。当然,要达到有控制的“自然”状态也

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演唱艺术歌曲宜细、宜精,找出适合自己的声部、

声色,且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作品,作经常性的学习,持续加深体会。“面”的扩展应建立在“点”的真正突破上,演唱者必须通过这一“打磨”过

程才能找到控制度的最佳把握点。控制度过了,声音发硬,嗓音过损;控

制度不够,声音苍白扁平无力。另外自然状态应该是一种松弛的状态,

但这种松弛又是有所控制的。有声乐理论家将这个过程归纳为“简—繁—简”。简是自然的状态,通过声乐练习,进入技巧运用之繁,但最终仍要归于“简”。这时的“简”也代表着“自然状态”,但与第一个“简”已有了本质上的区别,这个“简”中包含了声乐的基本功技能技巧,包含了演唱对技巧技术的运用,这就是有控制的“自然”状态。要唱好艺术歌曲,必须去追求,掌握这样一种发声状态。

四、结束语

仅以演唱歌剧咏叹调或结构繁杂的歌曲来衡量演唱者声乐水平的现象充斥着各类声乐比赛;单纯炫耀声乐技能技巧,滥用嗓音的现象比比皆是;声乐教学中急功近利,不重视提升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情况,也多有发生。目前,艺术歌曲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使用频率”呈下降趋势,以艺术歌曲演唱为主要内容的演唱会,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些都促使作者借这篇短文发表一点议论,并呼吁:演唱也罢,教学也罢,应重视艺术歌曲的表现,这是一座珍贵的、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只要能悉心发掘,演唱者都将从中收获到歌唱艺术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且会由此而进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良性循环之中。

唱好艺术歌曲的几个重点

声乐演唱艺术的表现、手法与特点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声音,则是对音乐最直观的体现,最到位的诠释。而声乐艺术又是唯一与文学艺术结合的很完美的艺术。 在声音上的表现和声音的抑扬起伏都离不开气息的控制和运用,时而轻却有力,时而响而有力,时而轻而无力。例如在歌曲《绒花》中结尾处“啊”那两句旋律,需要在演唱过程中时轻时重,柔和的、连贯的表达出一种惆怅、向往的情绪、需要气息较好的控制并不断给予。 《乐府传声》中说“曲之徐疾,亦在一定之节。始唱少缓,后唱少促,此势之徐疾;摩情远景宜缓,辩驳趋走宜促,此情理之徐疾也。然徐必有节,神气一贯,疾也有度,字句分明。倘徐而散漫无收,疾而糊涂一片,皆大谬也”。 从声乐作品的体裁来看,有抒情歌曲、颂歌、进行曲、摇篮曲、小夜曲等等,因此在演唱过程中,对不同体裁的歌曲所用的力度、强度是不一样的。但所有的力度、强度都是相对的,有的歌曲需要表现得刚强急促些,而有的则需要柔和缓慢些。总的来说雄壮有力或情绪激烈的歌曲要以刚为主,含蓄、抒情的歌曲要以柔为主,在一首歌曲里面,刚、柔不是绝对的,而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的。 在声乐演唱中为了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也要借鉴文学中的停顿、转折,“喜悦之处,一顿挫而和乐出;伤感之处,一顿挫而恨生”。在作品中,一般是一句一断,但为了强调语气,分清主次,突出表情,常常在乐句中主要的词语和逻辑重音上,或者一些起烘托作用的衬词上,灵活地运用顿挫手法,让音乐形象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比如歌曲《我爱梅园梅》中,由于这首歌曲带有京腔、京味融入作品中,使得作品的特点更为清楚明了,在结束句“我爱棋逢对手园的梅”中的“梅”,在每二小节附点十六音符的节秦处放慢速度,把京味开始融入,直到结束,那才叫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 而在当今,声乐演唱的唱法的主要有3大类: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这三种唱法也是各有特点,声乐演唱者只有在对作品本身内在底蕴充分透彻的把握,并在演唱的过程中将作品的内在情感充分的表达出来,才能使演唱富于表现力,从而更好更精准地将声乐意境诠释与表达出来,收到应有的演唱效果。所以,音乐是人类用以表现内心情感的一种手法。 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美声唱法是混合声区唱法。正如前面说过的,美声唱法从声音来说,是真声假声都用,是真假声按音高比例的需要混合着用的。从共鸣来说,是把歌唱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这种唱法本身有他自己特有的“味道”,特有的音响特色。美声唱法实际上是从西欧专业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发展起来的,从文艺复兴以后逐步形成美声唱法。当时的西方音乐更多是建立在多声部教堂音乐、复调音乐基础上,唱法本身脱离不了宗教音乐的影响。男女唱法一样,只是声部不一样,高低不一样。最初的歌剧以阉人代替女声来唱,由女中音代替男青年来唱。随着歌剧剧情的发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戏剧性唱段,阉人的唱歌满足不了表达剧情激烈发展的需要,这样就产生了今天表现力丰富多彩的美声唱法。所以说,不同时代的歌唱形式、风格、情绪、情感不同,歌唱的方法也不同。 而民族唱法则不同,民歌风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演唱时如能用方言更能表达其内容与色彩。中国民族民间唱法是我国传统民族唱法的一个总称,它是以演唱民歌为主要目的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一种演唱模式。在几千年的发展与变化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各民族自己的多品种的民歌形式,这其中以汉族北方的山歌和南方的小调最有影响力和最有穿越时空界限之能力,并作为中国民歌的主要形式而不断地向前发展。北方的山歌具有粗犷质朴、直爽豪放的特点,如青海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以及内蒙的《爬山调》等,给人以一种身居山间旷野之中,领略高原牧场自然美景的爽朗舒畅之感。而南方则以江苏的小调为最有特色,如歌曲《茉莉花》、《无锡景》、《姑苏风光》等,曲调细腻委婉、脍炙人口、柔和而又流畅,给人以鸳鸯戏水、鸟语花香,小河潺潺流水之美感。这两种不同形式的民歌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

民歌演唱艺术是属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一种,民族声乐艺术从广义上来讲,它还包括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演唱等等,形式繁多,十分丰富。民歌演唱也就是现时我们通常称之为的民族唱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以来的十余年,我国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分为三种唱法,民族唱法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门独立的声乐艺术形式,与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形式——戏曲、曲艺说唱、民间民俗歌舞演唱等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互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而一切传统的民族声乐艺术,最初都是起源于人民生活和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民歌,它们都是植根于深厚的民歌基础之上。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数千年古老悠久而又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民歌作为人民大众广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发展至今。依据考古发现,相传在五千年前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了《候人猗兮》的情歌和狩猎的《弹歌》。几千年来浩如烟海的民歌中,它的题材几乎包罗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呈现和反映了人民的性格、感情与理想、追求。民歌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编年史。在千百年来的演唱实践中,民歌又逐渐形成了各种风格特色的音乐体裁,诸如:号子、山歌、小调、叙事歌、风俗歌、儿歌、宗教歌等等。由于我国是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声调不同,地理环境不同,生活习俗、民间风尚不同,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吐字行腔和韵味清调、感情表达的风格各有不同,形成各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色彩。同是一首山歌,地处西北高原的民族则音调跌宕起伏、高亢宏亮,而在江南平川的鱼米之乡则音调多为悠扬宛转、清新秀丽。同为一首表现少女追求爱情生活、寄情于为情人绣荷包的抒情小调《绣荷包》;云南的《绣荷包》是委婉清秀,四川的《绣荷包》是高亢活泼,而山西的《绣荷包》则是二者兼而有之,明快起伏、热情亮丽。我国如此多姿多彩浩瀚的民歌演唱,数千年来一直在不断的流传发展、衍生变化。由生活劳动中的简单原始的哼唱到载歌载舞,有情节、有声色的表演,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特别是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新中国解放后的十七年里,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得到了根本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为中国老百姓服务,为中国听众所接受,充分地表达了人民的心声。在表现时代精神、人物风格和反映社会风貌、乡土人情等方面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尝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基础上,引进了外来的西洋声乐艺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融汇贯通,取得了显著成绩,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演唱人才,象郭兰英、王昆、胡松华、王玉珍、郭颂、马玉涛等。他们运用熟练的声乐技巧。将优美的声音、清晰的语言、真实的感情三者有机地融合为一个艺术整体。并且出现了不少运用民歌素材创作的优秀民族歌剧,象《白毛女》、《刘胡兰》、《红珊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唤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但是,众所周知的十年浩劫,却使民歌演唱艺术这株正待盛开、怒放的花蕾遭到了几乎毁灭的摧残,整个文化艺术变成了万马齐喑的惨淡局面,形成了一段历史的空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昌盛和对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加强,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也在不断的改革、变化、蒸蒸日上的向前发展。党和国家号召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提倡严肃高雅艺术,为民歌演唱艺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减除了矛盾、增添了动力,创造了有利的大环境,由于广大文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解除了思想隔核和精神束缚,并通过对外的交流学习和自身的学习深造、实践提高,给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展示了新的局面,迎来了一个万紫千红百花春的新时期,使我国的民歌演唱艺术

浅谈歌唱中的艺术表现

浅谈歌唱中的艺术表现 摘要:歌唱作为一门表演艺术,是经过一定时间的专门训练,通过声乐技巧、作品的二度创作和形体表演方式来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文化内涵和内在情感。歌唱者要正确处理声乐演唱技巧、内心情感的流露以及形体艺术的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歌唱艺术中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从而满足观众听觉和视觉上的审美需求。 关键词:二度创作歌唱艺术情感艺术形体艺术艺术风度 歌唱是一门表演艺术。歌唱艺术,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表现,而且还要通过视觉来传达。也就是说,观众既要听演唱者的声音,又要看到演唱者的表演。所有优秀歌唱家的演唱之所以能使广大的听众为之倾倒,受到听众的欢迎和喜爱,是因为他们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娴熟的技巧以外,他们还运用准确的肢体语言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从而引起观众内心的共鸣,给予听众美的享受和情绪的感染。 一、音乐艺术表现中的“二度创作” 作为一名歌唱者,要想完整成功地塑造音乐形象,将艺术的美展现给观众,就必须懂得运用歌唱艺术的表演规律

为“二度创作”做准备。当歌唱者拿到作品之后,首先要做的事就是熟悉作品,然后根据歌词的艺术特点及内容规定的情景进行歌唱语言方面的处理。当歌唱者能够把歌词朗诵并背诵下来之后,那就开始记歌谱了。记谱的最好方法就是默记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省嗓音,而且背得快,记得牢。歌者将作品熟悉之后,就可以放声歌唱了。通过放声练唱,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咬字吐字方面以及发声技巧方面的不足,然后着重解决这些问题。在歌唱的过程中,可以对着镜子将表情、手势等情感表达的艺术手法揉合进去,但要注意过程当中律动的节奏、细腻流畅的行腔和有感情的换气。换句话说,那就是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处理歌曲,应该从速度、力度、音色、语气、风格等几个方面着手。 二、歌唱中情感艺术的表现 要把歌唱得优美、动听,使观众喜欢听,令人感动并真正体验到音乐美感的愉悦享受,这就要求歌唱者具有良好的艺术表演才能。歌唱者要给予歌曲以生命的活力,也就是说歌唱者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要有良好的基本修养和美妙的歌喉,情感因素在歌唱过程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唱歌整个过程的表演需要技巧的运用和感情的抒发相互配合,它是联系表演者与欣赏者的纽带,是表演行为中的点睛之笔。 (一)“心灵的投入”要深入到唱词的情景中

如何歌唱才能让歌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如何歌唱才能让歌声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歌唱是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符号变成声音的过程,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一首好的、甚至经典的歌曲的诗词和音乐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必须通过歌唱者把它唱活才能使听众充分感受。因此,作为一名歌唱者应该从各个方面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质,脚踏实地地进行艰苦的艺术再创造活动。当你拿到一首歌曲时,在歌唱的二度创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艺术环节:一、内涵的理解所谓内涵,主要是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于唱谱,而应该将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环境和思想感情。一首歌曲或长或短,都凝聚着作曲家的强烈感情,作曲家的深情厚意蕴藏在每个音符之中,歌唱者需要认真地去发掘和领会。对作品的理解越深,感受越深,在演唱时的表达则越纯真,越完美。一个演员或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线,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内涵的理解。不少学唱的人,往往单纯从声乐技巧来谈歌唱表现,因此平时的接触面比较窄,不看小说不看画,不读诗文不听音乐,甚至于连报纸也不常看,视野不开阔,知识不丰富,这样的学唱是唱不出感情来的。要知道对作品内涵有无深刻的理解,结果是大不一样的,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达。二、意境的想象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就是要象戏剧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你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的主人公的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当然歌唱者解释音乐的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它是一种生活的积累,记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灵感”也越活跃,越丰富。因此作为歌者,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三、声音的运用我们在演唱一首作品时,运用什么样的声音才能符合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这是值得研究和设计的问题。作为歌者有了美妙的声音外,能驾驭各种声音和音色变化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面对一首进行曲时要选用雄壮的声音,面对一首圆舞曲时应是明亮、华丽、轻巧的声音,面对一首摇篮曲时则需要用柔和甜蜜的声音等等。这里对声音也要有一个想象的过程,如对一首抒情轻柔的曲子时,可以把声音设想为“轻柔的纱巾在微风中飘洒”“树叶轻轻落在地上”这样的声音控制上;又如唱一首柔美而又轻巧的歌曲时,又可把声音比喻为“透明的露珠”、“春夜的雨滴”等等。总之,我们要擅于调动人声的声音“库”中最恰当的声音,唱出歌曲内容所需要的听觉效果,贴切地表现作品。四、风格的掌握作品的风格或者说音乐的风格掌握得好与坏,演唱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我们常常听一些独唱音乐会的演出,有的人声音相当漂亮,发声技巧也很高超,但整台音乐会从中国民歌唱到欧洲的古典艺术歌曲,听起来声音上也好,力度上也好,韵味上也好,总是一个样,一个味,让人听了过耳即忘,缺少心灵的共鸣和艺术的回味,更有甚者太缺少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把各种风格的歌曲混淆在一起,使之南腔北调,南辕北辙,与原作差距甚远。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歌唱者没有很好地在歌唱前对作品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个人风格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了解,没有能恰如其分地用自己的歌唱技巧来表达作品的风格。因此歌唱者要准确地表现作品的内涵还必须事先研究作品的风格(也就是演唱风格)。当然与其它姐妹艺术相比,音乐的风格具有更多的抽象性。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而绘画、雕塑、建筑等都是有形的空间艺术,因而他们的风格往往比音乐更容易一目了然。一个歌唱者文学修养的深浅,会直接影响他对作品的理解和风格的把握,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浅析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演唱中的艺术表现 李云飞 (渭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音乐学11级5班) 摘要:声乐艺术是用人的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的,它的魅力在于用人的声音直接表达人性和真实的情感。在演唱中,通过演唱者自己的情感抒发和听众进行心理上的沟通与交流,产生情感的接触,以引起听众的共鸣。演唱中的艺术表现涵盖了技巧和艺术两个层面的表现,通过论述声乐作品《多情的土地》的艺术表现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的时候必须先要对故事有一个总体上的理解,对作品的创作背景更要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演唱者要对歌曲的内容、主题、语言、时代背景、乐句的划分、伴奏的织体、力度、表情术语的变化进行仔细的研究,增强全面的艺术表现力,以取得比较完美的演唱效果。 关键词:《多情的土地》;声乐作品;情感表现;演唱技巧;艺术特征 一、《多情的土地》时代背景 歌曲《多情的土地》是由词作家任志平和曲作家施光南一起创作的代表作品。《多情的土地》是一首表现热爱祖国乡土的声乐作品,它是在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特殊时期,对于新中国来说那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带给全国人民的是日新月异的生活。在那个时代很多新鲜的事物都出现在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声乐作品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歌曲的题材和形式都有了一定的改变,不会再被戴上“修正主义”、“靡靡之音”之类的帽子了,很多的艺术都开始跟随西方流行音乐的思潮。但是作曲家施光南先生却创作了很多描述人们生产生活的作品,并没有被西方的音乐思潮影响。在那个时期,外来文化的侵占也使得人们非常向往国外的生活,都觉得去国外能够很好的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任志平作为一个热爱着这片土地的、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他写下了作品《多情的土地》的歌词,并很快找到了施光南先生,在第一次出国的热潮中,施光南也深深地感觉到大量人才流向海外的沉痛,然而这首歌词给力施光南灵感。 歌曲《多情的土地》主要描绘祖国的大好山河,歌词也借景抒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的大好山河的喜爱,还有对祖国养育的感激以及对祖国美好明天的企盼。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也给我讲了更多的要注意作品中的弱起和歌曲情感的掌握。 二、《多情的土地》创作特点 这首作品旋律优美流畅,节奏舒缓悠扬,注重抒情和比较细腻的强弱变化。

歌唱声音的艺术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116182753.html, 歌唱声音的艺术表现 作者:王桂平 来源:《电影评介》2009年第05期 [摘要]在歌唱中,不同的歌曲内容、风格和情绪,采用不同的歌唱声音来表现,歌唱声音的变化、调节、掌握、运用,对声乐作品思想情感的表达有着直接的影响。 [关键词] 歌唱声音运用艺术表现 在影视剧中,主题歌、插曲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与影视剧内容保持一致。它会推动剧情的发展,发挥其补充作用,甚至表达画面的未尽之意。歌唱声音的表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艺术歌唱中,对任何一种思想情感的表达,都会以某种方式影响着嗓音,并改变嗓音生理方面的特征。在不同感情的影响下,发声器官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发声形式,而这种形式的变化。必然在所发出的声音中留下痕迹,形成各种不同音色的声音来。 一、音色在艺术作品表现中的作用 音色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在歌唱中,如果忽视情感所需要的声音音色的选择和运用,那么就难以保证声乐作品思想内容的准确表达。恰当地运用音色,才能深刻表达出声乐作品潜在的感情内涵。不同的音色代表和表现着不同的思想情感和意境,在艺术歌唱中应该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去进行艺术创造和表现。若违背这一规律,,必然导致歌唱的失败。不同思想情感的表现所需的不同声音音色,大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规律: 1、表达欢乐、兴奋和愉快的思想感情时,声音音色应富于光彩、明亮、生动而流畅的特点,歌唱者应富于朝气。 2、表达悲痛、绝望的思想感情时,应当运用开放的、令人感到惊心动魄的声音音色。根据情感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加入哭泣的声音效果。深刻的悲痛和内心的绝望有时也可以用低暗的声音有时来表达。 3、表达雄壮、威武的气概,多运用圆润、坚实、刚健、雄浑的声音音色。这种声音要以宽厚的胸怀为基础,强调吐字和发声的力度。歌唱声音富于金属般的色彩。

浅谈歌曲演唱中的重要环节——艺术处理

浅谈歌曲演唱中的重要环节——艺术处理 【内容摘要】歌曲的艺术表现与处理,在歌曲演唱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要唱好一首歌必须从歌曲的艺术处理入手。文章将对歌唱中艺术处理与表现的理解作品、声音的艺术处理、节奏速度的处理、情感的处理以及歌唱者自身修养等方面加以论述。 【关键词】歌曲演唱艺术处理艺术表现 Songs of the art processing 【Content abstract】Song artistic performance and processing, in the song sings is an important link, must therefore sing a song to obtain from the song artistic treatment. The article to will sing to hit the artistic treatment and the performance understanding work, the sound artistic treatment, rhythm speed aspects and so on processing, emotion processing as well as chanteur own training elaborates. 【key words】The song sings artistic treatment artistic expression 歌唱是一种听觉艺术,它的艺术感染力最终要靠演唱来体现,也就是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一首好的歌曲终归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音符和文字符号,歌唱者必须通过声音对纸面上的曲谱进行准确的“再创造”,把音乐特定的情感和内容以及主题形象表现出来,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由此可见,我们在歌曲演唱中的艺术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要做好歌曲演唱中的艺术处理,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一、全面深入了解作品,对歌曲进行准确定位 (1)了解作品的内涵 拿到一首作品,首先要全面了解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所反映的生活内容,从而使对作品的时代特征、民族特征、个性特征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理解歌词内在的含义,掌握歌曲的主题思想。 (2)熟悉乐谱,准确地掌握歌曲的结构 歌曲由旋律所组成,歌曲之所以动人心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高亢低沉、激越委婉的旋律线。歌曲的旋律线一般分为上行、下行、平行三种,有时还互为结合地出现在歌曲中。而节奏是旋律中音乐的支柱,乐感的核心。在掌握歌曲的节奏时,必须注意各种节拍的特点并准确地掌握它。调式、调性在表达歌曲的情感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大调式表现明朗或喜悦自信的情绪,小调式表现柔和忧伤或暗淡、悲哀的情绪。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也应十分注意。 (3)对歌曲演唱风格的把握 不同的歌曲有不同的风格,就中国歌曲而言,又可分为西北、东北、西南、客家民歌等风格,外国歌曲又可分为意、法、德、俄罗斯等风格。另外,还有咏叹调、浪漫曲、小夜曲等等。 很多学生在歌曲演唱中,不注意分析作品,只注重声音,其歌唱当然也就不能给听众美的享受。所以我们必须全面深入地了解作品,才能把歌曲把握得更准确,表达得更完美。 二、歌曲演唱中声音的艺术处理 在歌曲的演唱中,变化声音的艺术处理是常用的一种手段。这种变化,一般表现为声音的音色、音量以及力度的变化。在演唱是我们必须处理好这些变化,才能把作品表达得更加完整。

浅谈民歌演唱的二度创作

浅谈民歌演唱的二度创作 发表时间:2010-07-01T09:21:39.450Z 来源:《戏剧之家》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付威[导读] 民歌演唱艺术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 民歌演唱艺术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中有着很重要的位置。歌唱者把音符和文字变成声音的过程是艺术再创造的过程。一首好歌,通过演唱者的“二度创作”,才能从纸面上立在舞台上,使听众受到感染并广泛流传,深入人心。因此,民歌演唱者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用心灵唱好民歌。 一、充分理解歌词和曲谱的内涵,让作品“立”起来 歌词和音乐是词曲作者智慧的结晶,充满着辩证的统一。但同时她们又是静止的,摆在纸面上的。让一首好歌变成立体的、有型的、充满活力且经久不衰、甚至成为经典,演唱者首先必须做到的是理解词曲的内涵,把词曲作者蕴藏在音符之中的深情厚意挖掘出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层面去理解作品的内涵,从历史的、现代的、民族的不同背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就要求演唱者有较高的文学修养,粗知天文地理,略懂古今中外,有较丰厚的阅历和经历。好学上进,多方吸取知识营养。对西方音乐和美声唱法有个大致的把握。对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多民族歌曲的演变过程等知识都广泛涉猎,对民族唱法的速度、音色、语气、润腔等知识把握准确。把眼睛看的、耳朵听的都变成自己的创作灵感。在理解消化词曲的过程中,发挥音乐的想象力,把自己幻化为词曲的意境角色,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身临其境,演唱出来就会情真意切,音乐角色也会栩栩如生。一个作品就会变无形为有型,立在舞台上,刻在历史上。 二、正确运用声音,演唱出民族风格,让作品“美”起来 民歌演唱者在演绎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作品时,需要不同的声音方式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民歌的“美”用声音表达出来。这是民歌演唱二度创作的重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语言、声调不同,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民间风尚不同,也使民歌的旋律调式、行腔韵味各有不同,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时政歌、生活歌、多民族的情歌等音乐体裁演唱风格截然不同。把不同的民歌唱出不同的风格,听起来很美、很醉人、很感人,需要演唱者有扎实的功底,有独到的技巧,把声音表达得贴切,火候掌握得适当,体现出民歌的地域风格、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音乐是无形的时间艺术,民歌的特点更突出一些,民歌演唱者必须在诠释词曲的创作意图的基础上,全面把握和理解作品的风格,然后用自己独特的声音和风格把作品二度创作出来,无论是“原生态”民歌,还是少数民族的小调、情歌、山歌、儿歌,都会用不同的风格特点淋漓尽致地表达作品的丰富内涵,歌唱者在具备了美妙的声音之外,还要具有驾驭各种声音和角色的能力。比如草原上的民歌要具有穿透力;陕北民歌要高亢有力。再比如摇篮曲要柔和甜蜜;船工号子要整齐雄浑等等。演唱者要创造性地让作品“拔高”、“加粗”,使音乐的全部涵义得以诠释,让听众“一饱耳福”,回味无穷。 三、艺术处理恰到好处,演唱韵味十足,让作品“打”出去 对于民歌演唱来说、歌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包括演唱的速度、力度、音色、伴奏都十分重要。在艺术处理上,先把歌曲的性质定位,要控制演唱情绪,找到全曲的一条红线,确定演唱的高潮和层次,分清强弱、轻重、快慢的变化。确定哪节是铺垫,哪节是高点。民歌演唱也像写文章一样,“歌如看山喜不平”。高低错落,快慢有致,才能体现出作品的美感和动感。一首歌曲,作曲家无法提供韵味,必须由演唱者在二度创作过程中去体会、去挖掘、去创造。对词曲理解得越深刻,演唱经验越丰富,所表达的民族韵味就越充分。民歌演唱的二度创作还要挖掘某些潜在的东西,好的演唱者要注意“弦外之音”,平铺直叙的演唱表达不出民歌的特点,只有在“吃透”,“拿准”内涵的基础上,根据感情的需要在音调处理上,在换气、装饰音、颤音、滑音、倚音等方面很自然地运用和过渡,唱出民族的特点、地域的特点、语言的特点。在演唱中,演唱者要调整到兴奋和激动的状态,放弃一切杂念,以既充满激情又放松自如的状态进入演唱,情感解放了,才能有自然和舒畅的声音效果,才能有更加完美的感情表达。声与情是辩证的统一,民歌演唱绝非只靠嗓子、气息和共鸣。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只有声情并茂、技艺结合才能达到沁人肺腑的效果,作品才能“打”出去。实现民歌作品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目的。

浅谈《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技巧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浅谈歌曲《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及其演 唱技巧 学生姓名覃微微 学号 1240601174 系、年级专业音乐系2012级音乐学 指导教师刘旭 职称硕士研究生 2016年3月11日

浅谈《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及其演唱技巧 覃微微 邵阳学院音乐系2012级音乐学专业 摘要 由屈塬作词,印青谱曲,王丽达演唱的《祖国之恋》是现代比较流行的以歌唱祖国为体裁的美声歌曲,无论是从其清新质朴的歌词还是从其铿锵有力的伴奏亦或是演唱家王丽达出色的唱功都能够体现出歌曲的艺术气息。除此之外,人们也能够从歌曲中深深的体会到爱国之情并且能够与之产生共鸣,这不仅是这首歌的艺术所在也是这首歌流行的原因。因此,笔者决定分析《祖国之恋》的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技巧,一方面,想借此来提高对《祖国之恋》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对歌曲的鉴赏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掌握歌曲的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技巧来进一步扩充自身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从演唱中不断学习美声的演唱方法,使自我演唱更加完善。本文将从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以及演唱技巧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美声音乐;祖国之恋;艺术特征;演唱技巧;鉴赏水平;创作背景

The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skills of the love of the motherland Qin Wei Wei Major of Musicology, Grade 2012, Music Department of Shaoyang University Abstract Lyrics by Qu Yuan, the compositional Yinqing, wanglida singing love the motherland is modern popular Ode to the motherland as the theme of the bel canto songs, whether it is from the pure, fresh and simple lyrics or from the sonorous and forceful accompaniment and singing home wanglida outstanding vocals are able to reflect the song art. In addition, people are also able to deeply appreciate the patriotic feelings and be able to resonate with them, this is not only the art of this song is also the reason for the popularity of this song. Therefore, the author decided to analyze the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l ove the motherland and singing skills, on the one hand, want to tak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ove the motherland and improve their appreciation to the song; 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mastering songs,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skills to further expand their knowledge; is more important, can from the concert in continuous learning of bel canto singing method, self singing more perfe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reative background, artistic features and singing skills discussed in several aspects. Keywords:V ocal music; love the motherland; artistic features; singing skills; appreciation; creative background

最新声乐课教案

声乐课教案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三年级﹙试用﹚ 第一单元 一﹑课题: 歌曲教学 二﹑教学目的: 通过发声训练和歌曲作品的教学,使学生的气息﹑发声和共鸣协调配合,能较好地调控音色,运用声音的技巧,较完整地表达声乐作 品。 三﹑教学内容: 1.练习曲: ﹙1﹚. 13 24 ︱35 46 ︱53 42 ︱ 1 -︱︳ u a u a u a u ﹙2﹚. 1234 50 ︱5432 10 ︱1234 5432 ︱1 -︱︳ li la li la li la li 2.演唱曲目: ﹙1﹚.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 ﹙2﹚. [[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 四﹑教法:讲授法﹑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个别作品实践演唱﹑教师分析讲解。 教案提纲 一. [[二月里见罢到如今]] 陕北民歌向春编曲G调 这首由民歌改编的歌曲,其结构形式为带再现的三段式。第一段四乐句加补充,前三乐句采用的同头变尾的旋法,使其具有鲜明的民歌风格。 第二段转调,歌曲产生色彩变化,但风格未变。第三段两个段落均为上下句加补充的结构。歌曲音乐优美而抒情。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开始乐句的高位置发声,歌曲转调时的色彩变化。 解决方案:加强“li”﹑“la”的训练,打下高位置基础;熟悉歌曲的民歌风格。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 正腔圆。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 (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3.答疑: (1)小组成员分别演唱声乐作品; (2)自我评价和相互探讨演唱效果; (3)教师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歌唱表演:小组各成员进行演唱观摩。 5.布置作业:新声乐作品或声音训练要求。 二、[[红豆词]] (清)曹雪芹词刘雪庵曲F调 歌曲为多句体乐段结构。全曲以第一乐句的节奏型为基本节奏贯穿、发展,这种数板式的节奏型加上环绕型的音调进行,似吟似诵地表达了含蓄的情感。歌曲最后两乐句与开始两乐句相同,前后的呼应增强了全曲的统一性,也进一步艺术地体现了相思之情。 授课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歌曲气息的把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解决方案:加强母音的练习,认识并掌握开口音、高音的喉头位置及歌唱的高位置。 教学过程: 1.声音训练:练习曲﹙1﹚﹑﹙2﹚的练习。 练习要领:保持微笑状态,体会以鼻腔为中心的面罩共鸣的形成,体会高位置与深呼吸的对抗作用;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尽量做到字 正腔圆。 2.新歌学习: (1)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思想情绪; (2)熟悉歌曲的旋律,注意气息﹑唱法﹑音色和咬字吐字的处理; (3)歌曲演唱难点的重点突破; (4)完整演绎作品,加强歌曲作品的艺术处理,注重声乐作品的艺术

(中外)艺术歌曲研究与演唱

(中外)艺术歌曲研究与演唱 摘要:“艺术歌曲”是欧洲盛行的一种抒情歌曲的通称,它主要盛行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他有很多特点:一是曲调的表现力强,丰富多彩。二是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歌词多采用著名诗歌。三是伴奏占据重要的地位,表现手段与作曲技法比较复杂。现在声乐教材或音乐会曲目大多都取自艺术歌曲做典范,有很大的学习性跟欣赏性。 关键词:艺术歌曲;作品分析;演唱 一、外国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音乐史上一种特定的体裁。在德国,由舒伯特、舒曼、勃拉姆等作曲家创作的歌曲被称为Lied;在法国,与之同类的歌曲被称为Melodie;流传到中国,我们将它译为“艺术歌曲”。它原本的意思是“这种微妙的艺术用不同于歌剧的方法,令人领会到歌词中戏剧性的内容”。还有与Lied一词相近的Kunstlied,它的意思则是“不同于民歌的歌曲”。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艺术歌曲是区别歌剧和民歌的一种歌曲形式,具体说来是指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 艺术歌曲是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成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和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了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其创作者们更加注重了人声和优美的旋律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 二、艺术歌曲的几项特征

(一) 诗与音乐的结合 歌曲根据原诗含义及原诗的抑扬顿挫等进行创作,所以歌曲所呈现的是作曲家对诗歌的主观看法。 (二) 以钢琴伴奏(独唱) 钢琴伴奏的地位和声乐旋律一样重要。钢琴伴奏起的不只是和声和节奏衬托的作用,而且往往也用特定的音型或更加复杂、精致的织体来表现歌曲的意境与内涵。其中就有很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舒伯特歌曲的钢琴伴奏。 (三) 结构精致 艺术歌曲是一种高度浓缩的音乐小品,一般短小精致,因为每个字、每个音都有特意的安排,所以在欣赏或演唱时要非常注意细节。 (四) 内容丰富 由于歌词都是采用著名诗人的作品(如歌德等大师),所以内涵丰富,艺术价值很高。 (五)要求演唱者具备较高的演唱技巧与艺术修养 细腻的声线,清晰的咬字与恰当的情绪表达能力是艺术歌曲的特质,它的特质也决定了演唱者必须具有良好的音质。因此歌唱家们能否唱好艺术歌曲,也是衡量歌唱家水平的重要标志 三、(外)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是奥地利早期浪漫主义作曲家代表,他的一生短暂,他用

歌曲演唱时的声乐技巧表现

JISHOU UNIVERSITY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歌曲演唱时的声乐技巧表现 作者:... 学号:2008081... 所属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专业年级:音乐学08级 指导教师:唐志明职称:教授 完成时间:2012年5月 吉首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声乐技巧表现在演唱中的重要性 (1) (一)声乐技巧表现的意义 (2) (二)声乐技巧表现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 (3) 二、声乐技巧表现的具体形式............................................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声乐技巧表现形式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声乐技巧表现的具体形式 (4) 三、声乐技巧在演唱中的具体表现 (6) (一)声乐技巧与演唱艺术的关系 (6) (二)声乐技巧在演唱中的具体表现 (7) 结语...............................................................VI 参考文献.............................................................XI 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

民歌的演唱形式与艺术特征

民歌的演唱形式与艺术特征 目录 中文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2) 一、民歌的演唱形式的概念 (2) 二、民歌的艺术特征的概念 (3) 三、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分析 (3) 3.1 演唱形式与艺术特征的概述 (3) 3.1.1歌曲创作背景 (3) 3.1.2 领唱、合唱的演唱形式与艺术特征 (4) 3.1.3 独唱的演唱形式与艺术特征 (4) 3.1.4 领唱、齐唱、合唱的演唱形式与艺术特征 (5) 四、与歌曲《走西口》演唱形式的对比 (5) 4.1 歌曲《走西口》的演唱形式的概述 (5) 4.1.1 民歌《走西口》——广为流传的《走西口》 (5) 4.1.2 二人台版本——唱腔最为悲凉最能引起共鸣的《走西口》 (6) 4.1.3 信天游版本——无奈中透着苍凉失落里夹着苦涩的《走西口》 (6) 4.1.4 京剧版本——作为国粹使其上升一个艺术高度的《走西口》 (6) 五、结论 (7) 六、参考文献 (8) 七、后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文摘要 民歌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的文学和音乐完美结合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上, 民歌是最早形成的音乐体裁之一。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 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体系,成为我国民族音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各具特色的艺术形态中, 民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传唱千年而不衰。民歌闪耀着劳动人民集体的智慧, 炽热的情感, 深刻的思想。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夺目的光彩, 独具迷人的魅力。它是广大劳动人民社会生活、思想感情最直接、最真诚的流露和表白。它歌唱劳动、歌唱生活、歌唱爱情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 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共同的艺术特征。民歌做为艺术家园中的一分子, 共同遵循着艺术的本质规律, 以中国民歌特有的艺术表达方式来反映社会生活、塑造鲜明艺术形象, 倾诉深刻的思想, 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关键词:民歌、演唱形式、艺术特征

如何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

如何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 一、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意义 “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是歌唱者把歌曲的内容与音乐的深刻内涵恰如其分地生动地展现出来,即所谓‘声情并茂’、‘神形兼备’”。○1艺术表现力体现一个歌唱者的全面技能修养与艺术修养。它是歌唱演员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曲与音乐的理解,通过优美的歌声和生动形象的表演传达给听众,并被听众所接受,引起听众的共鸣的这样一门艺术。 高等院校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新世纪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和音乐专业人才。他们肩负着提高民族音乐文化素质的重任,对于探索提高声乐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感受力,培养声乐演唱中音乐表现力有重要的意义。○2声乐演唱者完美的音乐表现力就能使音乐语言更具有感染力,使声音色彩更加的丰富、音乐形象更加的鲜明、人物形象更具有感染力。许多的演唱者都缺乏了音乐表现力,在演唱时只是生硬地背唱歌曲,声音唱得很响,全然不考虑歌曲的内涵。从头到尾让听者感觉到的只是“疲劳”,而完全感觉不到音乐的存在。甚至“强”让人感觉不到“强”,“弱”让人感觉不到“弱”,“快”感觉不到快的节奏,“慢”感觉不到慢的旋律,完全是在念读诗经的味道,更不要提及感染力了。我国著名的音乐指挥家滕矢初先生曾举过一个例子,“著名的青藏高原海拔很高,但当我们真的到了青藏高原上,却感觉不到它的高了,因为我们站在了青藏高原的平地上,失去了对比,也就感觉不到它高了,音乐就是这样,一旦声音失去了高低、强弱的对比,还将如何表现音乐的情感,声乐演唱要求高超的演唱技巧和音色的巧妙结合来塑造艺术形象”。○3可见,丰富声乐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情趣、培养他们自信的、大胆的、准确的表现音乐,创造音乐应是声乐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声乐技巧训练是基础 声乐艺术是一种听觉艺术,其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声音技巧越全面高超,歌唱者的艺术表现力就越充分。抓住作品的演唱特点,运用技巧为作品服务。声乐艺术它包括文学、音乐、歌唱、器乐以及形体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构成的综合性艺术。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通过声乐演唱和借助现代传媒技术来实现超越历史、超越国界的文化意义。 声乐艺术表现同所有音乐作品一样,要依靠歌唱者或演奏者根据词曲作家的作品进行再创造。歌唱的目的是利用熟练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听众,使听众获得艺术享受。 (一)什么是声乐技巧 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声音技巧的训练是基础。首先要培养学生演唱时的艺术表现力

(完整word版)《中外声乐作品分析》试题库

《中外声乐作品分析》试题及答案 1、声乐体裁有哪些类型?各体裁又划分为那些类型? 答:民歌类型:号子、山歌、小调; 歌曲类型:艺术歌曲、叙事歌曲、抒情歌曲、诙谐歌曲、讽刺歌曲、舞蹈歌曲、摇篮曲、小夜曲、船歌等; 歌剧类型:宣叙调、咏叹调、永叙调、、谣唱曲等; 2、什么是民歌? 答:民歌是音乐形成的坯体,也是声乐艺术形式的起源。它是通过劳动人民口头的创作,经过社会实践的口传心授、检验、改造、不断地完善结晶而成的优秀民族传统声乐成果。 3、外国民歌有那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答:欧洲民歌、亚洲民歌、北美洲民歌、大洋洲民歌 4、什么是号子?号子又可细分为那些? 答:号子指劳动时所唱的歌。它以节奏来统一步伐,以“吆喝声”来鼓舞士气振奋精神。由于劳动方式和内容的不同,产生了代表各种劳动风格的劳动号子,可细分为: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等。 5、号子的主要作用、表现手法及最大特点是什么? 答:主要作用:用音乐所产生的旋律动力来娱乐单调枯燥的劳动气氛,分散劳动给人体带来的艰辛劳苦,最后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表现手法:讲究自然、简洁的风格,具有坚定、豪爽的个性。最大特点:节奏型往往突出旋律。 6、什么是山歌?基于地理环境及民族习惯又可分为哪些山歌? 答:山歌指山区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所唱的歌。它是以一种自由爽快的节奏,抒情悠长的旋律,清脆嘹亮的嗓音风格,现实的思想态度直接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等等。 7、什么是歌曲? 答:歌曲是人们通过音乐实践,对民歌加以再创造,或是以旋律技法而谱成的较规范完整的声乐作品。 8、试说明“民歌”与“歌曲”的区别 答:“民歌”即民众传唱的歌,它自由随意性大,不受约束,强调词义功能,而且区域性极强。“歌曲”主要是指从民歌素材或其他素材分离再创造出来的另一种较为规整的声乐作品,这类题材在“歌”的含义之中更强调“曲”的艺术价值,即:曲调的旋法及调试的发展已呈现一种的作品规格,它的音乐美学视野观比民歌质朴的风格更为突出。他多数是由作曲家按特定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