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h264编码元素定义

2.h264编码元素定义

建议书 | 国际标准采用下面的定义。
3.1 access unit 访问单元:一组NAL 单元,通常包含一幅基本编码图像。除基本编码图像之外,也可能
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冗余编码图像或其他 NAL 单元,这些 NAL 单元中没有编码图像条带或条带数据分割块。一个
访问单元的解码通常产生一幅解码图像。
3.2 transform coefficient 交流(AC)变换系数:一维或二维频率索引非零的变换系数。
3.3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decoding process 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解码过程:从自适应二进制
算术编码过程产生的比特流中导出二进制位的值的熵解码过程。
3.4 adaptive binary arithmetic encoding process 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过程:一种熵编码过
程,在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不做规定,对二进制位进行编码,能够产生可被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解码过程所解码
的比特流。
3.5 alpha blending α 混合:α 混合的处理过程在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没有定义,此处理过程在显示过
程中,联合使用了辅助解码图像和基本解码图像以及其他本规范未定义的数据。α 混合过程中,辅助解码图像的
样点值解释为对应基本编码图像相应位置上亮度样点的不透明程度(或等同于透明度)。
ITU-T H.264建议书 (03/2005) 5
3.6 arbitrary slice order 任意条带顺序:条带的解码顺序,图像中某些条带第一个宏块的宏块地址可
能小于同一编码图像中的先前条带的第一个宏块地址。
3.7 auxiliary coded picture 辅助编码图像:基本编码图像的补充图像,在显示过程中可能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未定义的其他数据一起使用。辅助编码图像与单色冗余编码图像有相同的语法规则。辅助编码图像必须
包含和基本编码图像相同数目的宏块。辅助编码图像对解码过程没有影响。参阅基本编码图像和冗余编码图像。
3.8 B slice B 条带: 根据同一条带中已解码样点帧内预测,或从先前解码的参考图像经过帧间预测得到
的条带,对每个块进行预测时最多使用两个运动矢量和参考索引。
3.9 Bin 二进制位:二进制串中的1 比特。
3.10 Binarization 二值化:代表一个语法元素所有可能值的一组二进制串。
3.11 binarization process 二值化过程:语法元素所有可能值与一组二进制串之间的唯一映射过程。
3.12 bin string 二进制串:一串二进制位。二进制串是二值化的语法元素值的二进制表示。
3.13 bi-predictive slice 双向预测条带:见B 条带。
3.14 bitstream 比特流:表示编码图像的及其相关数据,构成一个或多个编码视频序列的比特序列。比特
流既可用来表示NAL 单元流,也可表示字节流。
3.15 block 块:一个M×N(M 行N 列)的样点矩

阵,或者一个M×N 的变换系数矩阵。
3.16 bottom field 底场:组成一个帧的两个场中的一个。底场中的每一行在空间上位于顶场对应行的紧
下方。
3.17 bottom macroblock (of a macroblock pair) (一个宏块对中的)底宏块:宏块对中的一个宏
块,包含一个宏块对中所有底行的样点。对于一个场宏块对,底宏块表示位于宏块对空间区域内帧中底场区域的
样点。对于一个帧宏块对,底宏块表示位于宏块对下半部分空间区域内帧中的样点。
3.18 broken link 断裂链接:比特流中的一个位置,它表示在解码顺序上其后面的一些图像可能包含严
重的视觉瑕疵。这些瑕疵可能是在比特流生成时由未指明的操作导致的。
3.19 byte 字节:连续的 8 比特,读写时左边第一位是最高位,右边第一位是最低位。表示为数据位序列
时,字节的最高有效位是第一位。
3.20 byte-aligned 字节对齐:从比特流的第一个比特开始的 8 的倍数的位置是字节对齐的位置。比特或
字节或语法元素是字节对齐的,是指它出现在比特流字节对齐位置上。
3.21 byte stream 字节流:NAL 单元流的封装,包含开始码前缀和附件B 定义的NAL 单元。
3.22 can 可以:表示行为是允许的,但不一定是必须的。
3.23 category 类别:与每个语法元素相关联的数字。类别用来说明条带数据分割时语法元素在 NAL 单元
中的分布。也可以用来按照具体应用所规定的方式(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未规定),代表语法元素的类别。
3.24 chroma 色度:一个形容词,它描述一个样点序列或单个样点,该描述一个样点序列或单个样点代表
两个相对于基色的色差信号中的一个。色度序列或样点的符号为Cb 和 Cr。
注 — 这里采用chroma,没有采用chrominance,是为了避免由于chrominance一词常和线性光学转移特性相联系而
引起的混淆。
3.25 coded field 编码场:一个场的编码表示。
6 ITU-T H.264建议 书 (03/2005)
3.26 coded frame 编码帧:一个帧的编码表示。
3.27 coded picture 编码图像:一幅图像的编码表示。一个编码图像可以是一个编码场,也可以是一个
编码帧。编码图像是一幅基本编码图像或一幅冗余编码图像的总称,但并不是二者的总称。
3.28 coded picture buffer (CPB) 编码图像缓存区:一个先进先出缓存区,包含附件 C 中假想参考解
码器中规定的,按照解码顺序排列的访问单元。
3.29 coded representation 编码表示:以编码形式出现的数据元素。
3.30 coded video sequence 编码视频序列: 访问单元序列,由按照解码顺序排列的IDR 访问单元和紧随
其后的零个或多个非IDR 访问单元组成,包括到下一个(不含)IDR 访问单元之前

的所有访问单元。
3.31 component 分量:构成一个场或帧的一个距阵或3 个距阵(1 个亮度矩阵,2 个色差矩阵)之一的单
个样值。
3.32 complementary field pair 互补场对:互补的参考场对或互补的非参考场对的总称。
3.33 complementary non-reference field pair 互补的非参考场对: 两个位于解码顺序上相继的两个
访问单元中非参考场,作为两个具有相反的奇偶性编码场,并且第一个场没有配对。
3.34 complementary reference field pair 互补的参考场对: 两个位于解码顺序上相继的两个访问单
元中参考场,作为两个编码场,他们的frame_num 语法元素值相同,解码顺序上的第二场不是IDR 图像,并且不
包含memory_management_control_operation 值等于5 的语法元素。
3.35 context variable 上下文变量:在某个二进制位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解码过程中,根据含有最近解码
的二进制位的等式确定的变量。
3.36 DC transform coefficient 直流(DC)变换系数:所有维度上的频率索引均为0 的变换系数。
3.37 decoded picture 解码图像:解码图像通过解码一幅编码图像得到。一幅解码图像既指一个解码
帧,也指一个解码场。一个解码场可以是顶场,也可以是底场。
3.38 decoded picture buffer (DPB) 解码图像缓存区:保存解码图像的缓存区,用于附件C 中假想参
考解码器规定的预测参考、输出重排序或输出延时等。
3.39 decoder 解码器:解码过程的具体实现。
3.40 decoding order 解码顺序:解码过程中处理语法元素的顺序。
3.41 decoding process 解码过程: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规定的比特流读取和从中导出解码图像的过程。
3.42 direct prediction 直接预测:一种不用解码运动矢量的块的帧间预测模式。针对空域预测和时域预
测又两种直接预测模式。
3.43 display process 显示过程: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不规定此过程。显示过程输入的经过剪裁的图像是
解码过程的输出。
3.44 decoder under test (DUT) 被测解码器:进行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一致性测试的解码器,操作
假想流调度器同时向解码器和假想的参考解码器传送符合标准的比特流,比较两个解码器输出的值和定时信息。
3.45 emulation prevention byte 防伪字节:一个字节,值等于0x03,可能在NAL 单元中出现。防伪字
节的出现可以保证在NAL 单元的后续字节对齐的字节流中不会含有开始码前缀。
3.46 encoder 编码器:编码过程的具体实现。
3.47 encoding process 编码过程:产生符合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的比特流的过程,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
对编码过程不做规定。
3.48 field 场:一帧的两个交替行组成的集合。一帧由两场组成,即一个顶场和一个底场。

ITU-T H.264建议书 (03/2005) 7
3.49 field macroblock 场宏块:包含的样点仅来自一个场的宏块。一个编码场的所有宏块均为场宏块。
当使用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模式时,一个编码帧中的部分宏块可能是场宏块。
3.50 field macroblock pair 场宏块对:作为两个场宏块进行解码的一个宏块对。
3.51 field scan 场扫描:变换系数的排列顺序。与“Z” 字形扫描顺序不同的是,它对列的扫描快于对行
的扫描。场扫描用于场宏块中的变换系数。
3.52 flag 标志:可以取“0”或“1”两值的一个变量。
3.53 frame 帧:一个帧包含一个亮度矩阵样点和两个对应的色度矩阵样点。一帧包含两个场,即顶场和底
场。
3.54 frame macroblock 帧宏块:一个宏块,它包含的样点来自同一个编码帧的两个场。当未使用宏块
自适应帧/场解码模式时,一个编码帧中的所有宏块均为帧宏块。当使用了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模式时,一个编
码帧中的部分宏块可能为帧宏块。
3.55 frame macroblock pair 帧宏块对:作为两个帧宏块进行解码的一个宏块对。
3.56 frequency index 频率索引:与解码过程中反变换之前的变换系数相关的一维或二维索引。
3.57 hypothetical reference decoder (HRD) 假想参考解码器:一个假设的解码器模型,规定了对于
编码过程中可能处理的符合标准的NAL 单元流或字节流的可变性的约束。
3.58 hypothetical stream scheduler (HSS) 假想码流调度器:一个假想的向假想参考解码器传递输入
比特流中定时信息和数据流的机制。HSS 用来检验比特流或解码器的一致性。
3.59 I slice 帧内(I)条带:非 SI 条带,并且该条带在解码时仅使用同一个条带内部的编码样点进行
预测。
3.60 Informative 资料性:指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提供的,但不是其组成部分的内容。资料性内容不设
定任何需要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的强制性要求。
3.61 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 (IDR) access unit 即时解码刷新(IDR)访问单元:一个访
问单元,其中的基本编码图像是一个即时解码刷新(IDR)图像。
3.62 instantaneous decoding refresh (IDR) picture 即时解码刷新(IDR)图像:一幅编码图像,
其中所有条带为 I 或 SI 条带,导致在 IDR 图像解码之后解码过程将所有参考图像标记为“未用作参考” 。IDR
图像解码之后,解码顺序上所有后续的编码图像都可以不用根据任何在IDR 图像之前解码的图像来进行帧间预测
解码。每个编码视频序列的第一幅图像为IDR 图像。
3.63 inter coding 帧间编码:使用帧间预测对块、 宏块、 条带或图像进行编码。
3.64 inter prediction 帧间预测:不是根据当前解码图像,而是从已

解码的参考图像得到的预测值。
3.65 interpretation sample value 解释性样点值:与辅助编码图像中已解码样值对应的可能替换值,
可能在显示过程中用到。解释性样点值不用于解码过程,对解码过程没有影响。
3.66 intra coding 帧内编码:使用帧内预测对块、 宏块、 条带或图像进行编码。
3.67 intra prediction 帧内预测:在相同解码条带中使用先前已解码的样值生成当前样值的预测过程。
3.68 intra slice 帧内条带:见I 条带。
3.69 inverse transform 反变换:解码过程的一部分,将一组变换系数转换为空域值,或者将一组变换系
数转换为DC 变换系数。
3.70 layer 层:没有分支的等级关系中的一组句法结构。高层包含低层。编码层指编码图像序列层、图像
层、条带层和宏块层。
8 ITU-T H.264建议 书 (03/2005)
3.71 level 级别:对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语法元素和变量取值所定义的一个限定集合。对所有简表定义
了一组相同的级别,不同简表的每个级别大部分特性都是通用的。对于一个独立的实现,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
可以支持每个简表的不同级别。在另外的上下文中,级别指缩放之前变换系数的值。
3.72 list 0 (list 1) motion vector 列表0(列表1)运动矢量:与一个指向参考图像列表0( 列表1)
的参考索引相关联的运动矢量。
3.73 list 0 (list 1) prediction 列表0(列表1)预测: 一个条带内容的帧间预测,使用指向参考图像列
表0(列表1)的参考索引。
3.74 luma 亮度:说明单个样值或样值矩阵的形容词,这些样值代表原彩色图像中的单色信号。下文中用
Y 或L 表示亮度。
注 — 这里采用luma,没有采用luminance,是为了避免由于luminance一词常和线性光学转移特性相联系而引起的
混淆。有时用符号L而非Y是为了避免与代表纵坐标的y混淆。
3.75 macroblock 宏块:一个16×16 的亮度样点块和相应的两个色度块样点。一个条带或宏块对划分为宏
块称为分割。
3.76 macroblock-adaptive frame/field decoding 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编码帧的解码过程,其中
一些宏块可以作为帧宏块解码,另外一些可以作为场宏块解码。
3.77 macroblock address 宏块地址:未使用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模式时,宏块地址为图像的宏块光栅
扫描的序号,该序号在图像中从左上角为0 宏块开始编号。当使用了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模式时,一个宏块对的
顶宏块的宏块的地址是图像中宏块对光栅扫描编号的 2 倍,宏块对底宏块的宏块地址为相应顶宏块地址加 1。每
个宏块对中的顶宏块地址均为偶数,底宏块地址均为奇数。
3.78 macroblock location 宏块位置:宏块在图像中的二维位置,以

(x,y)表示。图像中左上角位置
上的宏块其位置(x,y)等于(0,0)。对于每行宏块行x 从左到右以1 为步长递增。当未使用宏块自适应帧/场
解码时,对于每列宏块y 从上到下以1 为步长递增。当使用了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时,对于每列宏块y 从上到下
以2 为步长递增,当一个宏块为底宏块时还要额外加1。
3.79 macroblock pair 宏块对:使用宏块自适应帧/场解码时,一帧中配对的两个上下相接的宏块。条带
分解为宏块对是一个分割块。
3.80 macroblock partition 宏块分割:为了进行帧间预测,从一个宏块的分割中得到的一个亮度块样点
和两个相应的色度块样点。
3.81 macroblock to slice group map 宏块到条带的映射: 将一幅图像的宏块映射到条带组的方法。
宏块到条带组映射包含一个编号列表,每个编码宏块一个,规定了每个编码宏块所属的条带组。
3.82 map unit to slice group map 映射单元到条带组的映射: 将一幅图像的条带组映射单元映射到条
带组的一种方法。映射单元到条带组的映射包含一组编号,每个代表一个条带组映射单元,说明每个条带组映射
单元对应的条带组。
3.83 may 可以:允许但不是必须的行为。在为了突出所述行为的可选特性时,用“可以或不可以”来表
示强调。
3.84 memory management control operation 存储器管理控制操作:对参考图像的标记过程进行控
制的7 个操作。
3.85 motion vector 运动矢量:二维矢量,用于帧间预测,表示匹配对象在解码图像和在参考图像的位
置偏移。
3.86 must 必须:表示对一个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所指出的要求的观察或暗示。必须一词仅在资料性上
下文中使用。
3.87 NAL unit NAL 单元:一个语法结构,包含后续数据的类型指示和所包含的字节数,数据以 RBSP
形式出现,必要时其中还散布有防伪字节。
ITU-T H.264建议书 (03/2005) 9
3.88 NAL unit stream NAL 单元流:NAL 单元的序列。
3.89 non-paired field 未配对场:未配对参考场和未配对非参考场的总称。
3.90 non-paired non-reference field 未配对的非参考场:一个已解码的非参考场,它不是互补的非参
考场对的一部分。
3.91 non-paired reference field 未配对的参考场:一个已解码的参考场,它不是互补的参考场对的一
部分。
3.92 non-reference field 非参考场:以nal_ref_idc 等于0 进行编码的场。
3.93 non-reference frame 非参考帧:以nal_ref_idc 等于0 进行编码的帧。
3.94 non-reference picture 非参考图像:以 nal_ref_idc 等于 0 进行编码的图像。非参考图像不用于对
任何图像进行帧间编码。
3.95 note 注:资料性注释的前缀词,仅用于资料性上下文中。
3.96

opposite parity 相反奇偶性:顶的相反奇偶性为底,反之亦然。
3.97 output order 输出顺序:从解码图像缓存区中输出解码图像的顺序。
3.98 P slice P 条带:可根据同一条带中已解码样点利用帧内预测进行解码,或者根据先前解码的参考图
像利用帧间预测进行解码的条带,最多使用一个运动矢量和参考索引对每个块中的样点做预测。
3.99 Parameter 参数:序列参数集或图像参数集中的一个语法元素。参数也用于量化参数一词中。
3.100 Parity 奇偶性:场的奇偶性可为顶或底。
3.101 Partitioning 分割:将一个集合划分为不同的几个子集,使得每个元素均处于某个集合之中。
3.102 Picture 图像:场或帧的通称。
3.103 picture parameter set 图像参数集:一个语法结构,包含应用于零个或多个编码图像的语法元
素,由每个条带头部中的语法元素pic_parameter_set_id 确定。
3.104 picture order count 图像序号:一个变量,它随着图像位置在输出顺序上的递增具有非递减的值,
此顺序递增相对于在解码顺序上的先前 IDR 图像,或者相对于将所有参考图像标志为“未用作参考”的包含存储
管理控制操作的先前图像。
3.105 prediction 预测:预测过程的具体实现。
3.106 prediction process 预测过程:使用预测值得到当前解码的样点值或语法元素的一个估计。
3.107 predictive slice 预测条带:见P 条带。
3.108 predictor 预测值:确定的值,或先前解码样点的值,或用于后续样点值或数据元素解码过程中的数
据元素的联合。
3.109 primary coded picture 基本编码图像: 一幅图像的编码表示,用于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相符合
的比特流解码过程中。基本编码图像包含图像的所有宏块。只有基本编码图像才会影响解码过程。参见冗余编码
图像。
3.110 profile 简表: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的一个特定语法子集。
3.111 quantisation parameter 量化参数:一个变量,解码过程中对变换系数幅度进行缩放时使用。
3.112 random access 随机访问:比特流解码时的起始工作,不从流的开头位置开始。
3.113 raster scan 光栅扫描:矩形二维图案到一维图案的映射过程,一维图案的第一组值来自于二维图
案最上边一行的从左到右扫描,然后依次是第二行、第三行等等。对于每种图案(由上到下)都是从左到右扫
描的。
10 ITU-T H.264建议书 (03/2005)
3.114 raw byte sequence payload (RBSP) 原始字节序列载荷:一个语法结构,包含整数个封装于
NAL 单元中的字节。RBSP 或者为空,或者包含具有数据比特串形式的语法元素,其后跟随 RBSP 截止位和零个
或多个连续的0 值比特。
3.115 raw byte sequence payload (RBS

P) stop bit 原始字节序列载荷(RBSP)截止位:值为1 的
一个比特,出现在原始字节序列载荷( RBSP) 中的数据比特串之后。RBSP 中数据比特串的结束位置可以通过搜
索RBSP 中最后一个非零比特-RBSP 截止位得到。
3.116 recovery point 恢复点:比特流中的一点,随机访问或断裂链接之后从此处得到一个该比特流所表
示的精确或大致的解码图像。
3.117 redundant coded picture 冗余编码图像:图像或部分图像的编码表示。符合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
的比特流的解码过程不应使用冗余编码图像。不要求冗余编码图像包含基本编码图像中的所有宏块。冗余编码图
像不影响解码过程。参见基本编码图像。
3.118 reference field 参考场:参考场可以用于编码场中的 P、 SP 和 B 条带或编码帧的场宏块解码时的帧
间预测。参见参考图像。
3.119 reference frame 参考帧:参考帧可以用于编码帧中的 P、 SP 和 B 条带解码时的帧间预测。参见参
考图像。
3.120 reference index 参考索引:参考图像列表中的索引。
3.121 reference picture 参考图像:nal_ref_idc 不等于 0 的图像。参考图像包含可用于对解码顺序上后续
图像的解码过程进行帧间预测的样点。
3.122 reference picture list 参考图像列表:用于P、 B 或 SP 条带帧间预测的一系列参考图像。P 或SP
条带的解码过程只使用一个参考图像列表,而B 条带的解码过程则要用到两个参考图像列表。
3.123 reference picture list 0 参考图像列表 0:用于 P 条带、B 条带或 SP 条带帧间预测的参考图像列
表。P 条带和SP 条带的所有帧间预测均使用参考图像列表0。参考图像列表0 是两个用于B 条带帧间预测的参考
图像列表之一,另外一个为参考图像列表1。
3.124 reference picture list 1 参考图像列表1:用于B 条带帧间预测的参考图像列表。参考图像列表1
是两个用于B 条带帧间预测的参考图像列表之一,另外一个为参考图像列表0。
3.125 reference picture marking 参考图像标记:在比特流中规定解码图像如何被标记为用于帧间预测。
3.126 reserved 保留:当保留一词出现在说明某些特定语法元素取值的条款中时,表示该取值供 ITU-T|ISO/IEC 将来使用。符合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的比特流不应该使用这些值,但是这些值将来可能在本建议书 | 国
际标准的扩展版本中用到。
3.127 residual 残差:样点或数据元素预测值与解码值之间的解码差值。
3.128 run 游程:解码过程中连续出现的数据元素的数目。在某些上下文中环境中,游程指“ Z” 字形扫描
或场扫描后产生的变换系数度序列中非 0 系数之前的 0 值变换系数度的数目。在另外的上下文中则指宏块的数
目。


3.129 sample aspect ratio 样点幅型比:帧中亮度样点阵列中,列之间的水平距离与行之间的垂直举例之
间的规定比例,用于显示过程(该过程不在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规定)。样点幅型比表示为h:v,其中h 为水平
宽度,v 为垂直高度(任意的空间距离单位)。
3.130 scaling 缩放:变换系数幅度乘以一个因子的过程,得到变换系数。
3.131 sequence parameter set 序列参数集:一个语法结构,包含应用于0 个或多个完整编码视频序列的
语法元素,由条带头中的语法元素 pic_parameter_set_id 确定所引用的图像参数集,由图像参数集中的语法元素
seq_parameter_set_id 确定所引用的序列参数集。
ITU-T H.264建议书 (03/2005) 11
3.132 shall 必须:用于表示需要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保持一致的强制性要求。当表示对语法元素的值或
通过特定解码过程获得的结果的强制性约束时,由编码器负责保证约束的执行。当用于说明由解码过程所执行的
操作时,产生相同结果的任何解码过程都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对解码过程要求相符合。
3.133 should 应该 :用于说明在预期的通常情况下鼓励采取的实施行为,但其并不是与本建议书 | 国际标
准保持一致的强制要求。
3.134 SI slice SI 条带:仅使用同一条带中的已解码样点进行预测编码的条带,并使用预测样点的量化。SI
条带可以被编码从而其中的已解码样点可以和SP 条带一样重建。
3.135 skipped macroblock 跳过的宏块 :一个指示表明宏块除了以“跳过”方式解码外没有任何数据被
编码的宏块。这样的指示对几个宏块是通用的。
3.136 slice 条带:特定条带组内部按照光栅扫描顺序排列的整数个宏块或宏块对。对于基本编码图像,条
带组分割为条带称为分割。虽然一个条带包含条带组内部按照光栅扫描顺序排列的整数个宏块或宏块对,但这些
宏块或宏块对在图像内部并不一定是按照光栅扫描顺序连续排列的。宏块地址是通过条带第一个宏块的地址(条
带头中描述)以及宏块到条带组的映射得到的。
3.137 slice data partitioning 条带数据分割:基于一个与每个语法元素都相关的类别,对选定的语法元
素进行分割为语法结构的方法。
3.138 slice group 条带组:图像中宏块或宏块对的子集。将图像分为条带组是图像的一个分割。该分割通
过宏块到条带组映射规定。
3.139 slice group map units 条带组映射单元:映射单元到条带组映射的单元。
3.140 slice header 条带头:编码条带的一部分,包含与该条带中第一个或者全部宏块有关的数据元素。
3.141 source 源:表示编码前视频素材或者素材的某些属性。
3.142 SP sli

ce SP 条带:使用同一条带中的已解码参考样点进行帧间预测编码的条带,SP 条带使用至少一
个运动矢量和参考索引来预测每个块的样点值。SI 条带可以被编码从而其中的已解码样点可以和另一个 SP 条带
或SI 条带一样重建。
3.143 start code prefix 开始码前缀:字节流中唯一等于 0x000001 的3 个字节的序列,作为每个 NAL 单
元的前缀。解码器可以利用开始码前缀的位置来确定一个新的 NAL 单元的开始和前一个 NAL 单元的结束。NAL
单元中通过加入防伪字节来防止假冒的开始码前缀出现。
3.144 string of data bits (SODB) 数据比特串:表示语法元素的若干比特位的序列,出现在原始字节序
列荷载中原始字节序列荷载结束位之前。在 SODB 中,最左边的比特位是第一位并且是最高位,最右边的比特位
则是最后一位且是最低位。
3.145 sub-macroblock 子宏块:位于宏块的四个角上的宏块的四分之一样点,例如一个 8×8 亮度块和两
个相应色度块。
3.146 sub-macroblock partition 子宏块分割:一个亮度样点块和两个相应色度块,帧间编码预测时通
过子宏块的分割得到。
3.147 switching I slice 切换 I 条带:见SI 条带。
3.148 switching P slice 切换 P 条带:见SP 条带。
3.149 syntax element 语法元素:比特流中表示数据的元素。
3.150 syntax structure 语法结构:零个或多个语法元素按照规定顺序一起出现在比特流中。
3.151 top field 顶场:组成帧的两个场之一。顶场中的每一行在空间上均位于底场中行的紧上方。
12 ITU-T H.264建议书 (03/2005)
3.152 top macroblock (of a macroblock pair) 顶宏块(一个宏块对中的):宏块对中的一个宏块,
包含宏块对中的顶行样点。对于一个场宏块对,顶宏块表示帧中位于该宏块对区域中顶场所包含的样点。对于帧
宏块对,顶宏块表示帧中位于该宏块对区域中上半部分的样点。
3.153 transform coefficient 变换系数:频率域的标量,与解码过程的反变换部分中一个特定的一维或二
维频率索引相关联。
3.154 transform coefficient level 变换系数幅值: 一个与特定二维频率索引相关联的整数量值,解码过
程中缩放之前用于计算变换系数的值。
3.155 universal unique identifier (UUID) 通用唯一性标识符:通用唯一标识符空间中具有唯一性的标
识符。
3.156 unspecified 未指明:说明一个特定语法元素的某些值时出现的“未指明”,是指这些值在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中没有明确的意义,并且在本建议书 | 国际标准的未来版本中也不会有明确的意义。
3.157 variable length coding (VLC) 可变长度编码: 可逆的熵编码过程,为出现概率大的符号分配较
短的码字,为

出现概率小的符号分配较长的码字。
3.158 zig-zag scan “z”字形扫描:变换系数级从较低的空间频率到较高空间频率(近似)的一个明确
排列顺序。“z”字形扫描用于帧宏块中的变换系数级。
4 缩写
下列缩写适用于本建议书|国际标准:
CABAC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
CAVLC 基于上下文的自适应变长编码
CBR 恒定比特率
CPB 编码图像缓存区
DPB 解码图像缓存区
DUT 被测解码器
FIFO 先进先出
HRD 假想参考解码器
HSS 假想码流调度器
IDR 即时解码刷新
LSB 最低有效位
MB 宏块
MBAFF 宏块自适应帧-场编码
MSB 最高有效位
NAL 网络抽象层
RBSP 原始字节序列载荷
SEI 补充的增强信息
SODB 数据比特串
UUID 通用唯一性标识符
VBR 可变比特率
VCL 视频编码层
VLC 变长编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