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脱盐操作规程

电脱盐操作规程

电脱盐操作规程
电脱盐操作规程

电脱盐岗位操作法:

3.1.1、电脱盐原理:

原油电脱盐就是在一定温度下,破乳剂,注水、混合、电场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原油中小水滴聚结成大水滴,靠油水密度差而将原油中水和溶解在其中的年轻同时分离的过程。

3.1.2、电脱盐工艺过程简述:

原油进装置后,注入20×10-6浓度—2%(占原油)的破乳剂,由P-1/1.2抽出,分成两路换热,换热温度达120℃,然后注入5%凝结水(占原油)最后经混合阀使原油、水、破乳剂、杂质充分进行混合,进入电脱盐罐,电脱盐内部脱盐水状况是这样的,罐内设有金属电极板,上层接地,下层接电,在电极板之间形成高压电场,在破乳剂和高压电场作用下,产生破乳和水滴极化,小水滴聚成大水滴,具有一定的质量后,由于油水密度差,水穿过油层落于罐底,由于水是导电的,这样的下层接电极板与水层之间又形成一弱电场,促使油水进一步分离,从而达到脱除水和溶解于水中盐的目的,罐底的水通过自动控制连续地自动排出,脱盐后油从罐顶集合管流出,进入脱盐原理换热部分。

3.1.3、电脱盐主要操作参数:

3.1.3.1.原油温度

原油温度高低对于脱盐效率高低影响较大,为此应避免原油温度突然大幅度波动,变化温度不应超过3℃/15分钟,最佳温度为120℃。温度过低,脱盐率下降,温度过高,会因原油汽化或导电率增大而引起操作不正常,因原油导电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样电流的增加就会使电极板上的电压降低,会影响脱盐效果。

3.1.3.2.罐内压力:

罐内控制一定压力是为了控制原油的蒸发如果产生蒸汽将导致操作不正常,重则引起爆炸,为此,罐内压力必须维持到高于操作温度下原油和水的饱和蒸汽压,容—1安全阀定压1.87Mpa(表压)。

3.1.3.3.混合压降:

当油、水、破乳剂通过混合阀时,混合压降适中可使三者充分地混合,而不形成过乳化液、压降过低,达不到破乳剂和水在原油中充分扩散的目的,压降过高则产生过乳化,使脱盐率大大下降。

3.1.3.

4.注水量:

本装置电脱盐注水量控制在5%(占原油)注水目的是为了增加水滴间碰撞机会,有利于水滴聚结和洗涤原油中盐水,但注水量不能太高,由于水是导电的,容易形成导电桥,造成事故,注水过小,达不到洗涤和增加水聚结力作用。

3.1.3.5.水的界位控制:

电脱盐的界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界位要经常检查,因为高的水位不但减少原油在弱电场中的停留时间,对脱盐不利,而且水位过高而导致短路跳闸。界位过低,将造成脱水带油。

3.1.3.6.乳化层

当原油、水接触一定时间后,在两种液体之间形成一种中间乳化层,而乳化层厚度与原油中含蜡量,含天然乳化剂量,原油中悬浮固体,注水量及原油的乳化程度有关,乳化层增加到一定厚度,因此电脱盐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乳化层厚度。

3.1.3.7.破乳剂

破乳剂选择合适,注入量相当,可提高脱盐效率,但注入量大物耗高,注水量少,脱盐效率降低,本装置设计选用破乳剂,注入量20×10-6(占原油)破乳剂注入浓度为—2%。

3.1.3.8.变压器输出电压

选择合适的电压,可使电场强度适中,可提高脱盐效率,电压过高,场强过大,将产生电分散作用,对脱盐不利,且增加电耗,电压过低,脱盐效果不佳。

3.1.3.9.罐底的沉积物

原油中的固体颗粒,被分散的水小滴携带或聚结在其表面,电脱盐过程中,这些固体颗粒也会慢慢聚起来沉积于罐底,应定期清扫,否则将会在罐内产生涡流,引起界位上升,使原油在罐内停留时间降低。

3.1.4、正常操作:电脱盐巡检内容:

3.1.

4.1.观察电流、电压指示是否正常。

3.1.

4.2.打开界位检查阀,检查界面实际位置并同计算机指示相对照。

3.1.

4.3.检查注水泵注破乳剂泵运行情况及注水量,注破乳剂量,混合阀压降等各参数是否正常。

3.1.

4.4.检查电脱盐原油入口温度,罐出口温度和压力是否超标。

3.1.

4.

5.检查内沉筒界面计套筒、法兰、低液位开关法兰及变压器等有无渗漏现象。

3.1.

4.6.检查电脱盐脱水是否正常。

3.1.

4.7.按时遵照电脱盐操作记录要求,详细、准确做好记录。

3.1.5、常见事故原因分析及处理步骤:

3.1.5.1、电压、电流大幅度波动,甚至跳闸。

A、原因:

a. 罐内油水界面太高或乳化层太厚。

b. 原油含水过大或实际注水量过大。

c. 原油性质变化。

d. 原油进罐温度低、水脱不下来。

e. 罐内电极变形或短路。

B、处理:

a. 通过现场界位检查实际界位,如高则放低,如乳化层厚则优化操作条件,降低乳化层。

b. 若原油含水大,联系分厂调度和罐区加强原油脱水,如实际注水量过大,则减少注水量,如计量水表有误,则需联系仪表校好后再注水。

c. 及时了解原油性质变化,调整破乳剂注水量,注水量,混合压降等。

d. 报告班长,调整原油进罐温度不大于120℃。

e. 马上停电,甩电脱盐,电脱盐系统退油处理。

3.1.5.2、脱水带油

A、原因:

a. 乳化层太厚

b. 界位控制太低。

c. 注入量不够。

d. 原油进罐温度太低。

e. 切水量变化太大、太急。

B、处理:

a. 调整操作,减薄乳化层。

b. 适当提高油水界位。

c. 适当增加注水量。

d. 汇报班长,提高原油进罐温度。

e. 勤检查和调节、尽量控制界位平稳。

3.1.5.3、乳化层厚

A、原因:

a. 注水量过小。

b. 混合强度不够或过于剧烈。

c. 必要时需考虑破乳剂型号及浓度是否合适。

d. 电场强度不合适。

B、处理:

a. 适当增加注水量。

b. 摸索最佳混合压降。

c. 委托有关单位进行破乳剂筛选工作。

d. 由车间负责调整电场强度。

3.1.5.4、低电压、高电流

A、原因:

a. 油水界位过高。

b. 混合阀压降大。

c. 油水界面乳化层厚。

d. 原油导电性强。

B、处理:

a. 检查水位,将水位调到适宜位置。

b. 混合阀全开,使电压回到稳定状态,然后再调节一个最佳阀开度。

c. 用界位管检查,如是乳化层厚,则多增加破乳化剂注量。

d. 调节电压旋钮,降到较低的电压档上。

3.1.5.5、电压很低或无电压,电流很大。

A、原因:

a. 变压器套管,电极绝缘或变压器损坏。

b. 油水界位高。

c. 乳化层厚。

d. 混合阀压降过大。

B、处理:

a. 切断电源,联系供电查原因。

b. 降低界面。

c. 如果最上面的界位管放出来的是乳化液,则尽可能降低界位,增加破乳剂注入量。

d. 将混合阀全开,使变压器回到稳定状态,再重新调节混合阀开度。

3.1.5.6、零电压、零电流

A、原因:

a. 罐内蒸发严重。

b. 电源不通。

B、处理:

a. 切断电源,降低原油粘度或增加压力。

b. 当电源恢复时,检查设备,重新送电。

3.1.5.7、突然跳闸,送不上电

A、原因:

a. 罐内油水界位太高。

b. 安全阀跳后未归位。

c. 绝缘棒击穿,罐内绝缘子击穿或电极短路。

d. 电气线路或变压器出现故障。

B、处理:

a. 跳闸后,首先将注水、注破乳剂系统停掉,用界位管检查水位,将水位降低。

b. 联系供电人员消除故障。

3.1.5.8、供电中断

A、原因:

a. 电源与配电部门及线路发生故障。

b. 天气变化致使供电线路受到破坏。

B、处理:

a. 联系供电及调度,弄清停电原因和停电时间。

b. 按下电源开关,待供电恢复后再启动。

c. 电期间应将注水停掉,切记!

3.1.5.9、电脱盐注水中断的原因及处理:

A、原因

a.泵—25/1.2抽空或有故障。

b.b、装置外凝结水中断。

B、处理:

a. 如果注水泵抽空,可及时处理上量,如泵有问题,则切换备用泵并联系钳工处理。

b. 若装置外凝结水供应不足,要及时联系热网和调度,问清原因和停水时间,相应调整操作,可以考虑引容—6脱水做脱盐注水,如仍注不上水,应立即关注水一次阀,停注水泵,减少罐底切水,查明原因,再行处理。

3.1.5.10、电脱盐罐漏油严重

A、原因:

a. 检修质量低劣、焊口、法兰、液面计、人孔漏油。

b. 操作压力超高,致使压力容器泄漏。

c. 电极棒击穿、脱落。

B、处理:

a. 漏油或着火不严重时可用灭火器,用灭火蒸汽线掩护,维持生产,且及时联系处理,漏油着火严重时,应按紧急停工处理注水。甩电脱盐之后再进才处理。

3.2、常压岗位操作法

3.2.1.常压岗位职责

3.2.1.1.严格执行工艺卡片等所规定的操作条件。

3.2.1.2.负责对补馏塔、常压塔的塔顶挥发系统,各侧线及回流流程上的工艺设备及仪表控制系统的监护及操纵。

3.2.1.3.负责脱前原油、脱后原油、拔头油常压重油流程上的工艺设备、仪表控制系统的监护和操纵。

3.2.1.

4.负责初馏塔、常压塔的塔顶及侧线的质量调节和收率调整。

3.2.1.5.负责常压部分的对外联系工作。

3.2.1.6.负责常压部分的事故处理和非常情况处理。

3.2.1.7.负责对公用工程系统的监护。

3.2.1.8.协助正付班长搞好整体生产统筹。

3.2.1.9.冬季执行冬季操作法,搞好防冻防凝。

3.2.2、初馏部分操作法:

3.2.2.1.初馏塔的操作要点:对原油进行分馏,将原油中水份脱除,塔顶生产铂料,设有一侧线,同常一中返回塔—2,从而减轻常压炉和初馏塔负荷。

3.2.2.2.初馏塔的操作要点:

要求原油含水≯1.0%且性质稳定的原油量和塔底液面平稳。换热温度控制在220℃以上,保持平稳。保持塔顶的压力,回流量,回流温度平稳。

3.2.2.3、初馏部分操作因素分析:

A、原油含水大:

现象:原油量波动塔—1液面下降,塔—1顶压力上升,换热温度降低,容—2界面上升。

原因:电脱盐罐跳闸或送电不正常, 进装置原油含水量大或电脱盐排水不及时。

处理:加强容—2脱水防止回流带水,防止安全阀跳; 加强电脱盐管理,提高脱水率,减少或停原油注水,消除水源; 适当提高塔顶温度; 原油带水大时,应及时降原油量,及时汇报调度,并联系87单位加强原油脱水。

B、初馏塔底液面变化:

原因:原油含水大;换热温度低;原油性质变化;物料平衡没把握好;塔顶压力变化;塔顶温度变化。

处理方法:联系87单位及时脱水,同时汇报调度,加强电脱盐管理,提高脱水率; 根

据影响换热温度的不同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及时联系87单位掌握原油换罐情况,全面分析根据原油变化加强调节,稳定操作。如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则联系油调改次品罐,及时恢复正常操作; 根据原油量,相应调节侧线量及拔头油的抽出量,搞好物料平衡, 如进料或出料仪表问题影响物料平衡及时联系仪表处理; 按照影响压力变化的原因,适当调节回流量,恢复正常操作压力; 分析影响塔顶温度原因,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C、回流带水:回流带水是塔—1操作大敌之一,由于水汽化潜热较大,回流带水时不但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且汽化后,体积增加许多倍,为此引起操作大乱,威胁生产安全,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就会造成冲塔使安全阀启跳,从而发生着火事故。

现象:温度直线下降;压力直线上升;容—2界面高;回流量波动。

处理方法:如因原油含水大引起界面上升可加强容—2脱水并加强原油脱水,必要时可降处理量;

容—2水面过高,可迅速降低水面, 如由于脱水管堵而导致容—2水面过高,可用付线脱水,处理脱水管。如注水突然增多,可关小注水。如非采暖期间,冷后温度高,沉降不好,产生慢性带水,应降冷后温度。气温突变,空冷效果显著,容—2水量增多,应加强脱水。脱水自控失灵,及时联系仪表处理,并用付线脱水,但应加强检查,防止脱水带油,并加好V—3水封,防止下水井喷瓦斯。容—3顶放空打开以防C—1顶安全阀跳。

D、塔顶温度的影响因素:原油含水及性质变化;原油含水大或轻组分多时都会导致塔顶温度变化,为此此时具体情况具体处理。换热温度的变化,当换热温度低时,塔顶温度下降,此时可提高换热温度。.回流温度变化,当回流温度高时,回流比增大,塔顶压力上升,此时应降低回流温度。塔顶压力:如果由于换热温度高、气相负荷增大,而产生压力上升,塔顶温度也上升。

E、塔顶压力的影响因素:原油含水(电脱盐没开情况下)及原油性质变化。冷后温度变化:冷后温度高时塔顶压力上升。换热温度变化:换热温度高时,塔顶压力上升.空冷器入口阀开度大小:阀开度大,压力低。

F、换热温度影响因素:

渣油量及渣油温度变化;侧线量及侧线温度变化;原油含水,换热温度降低。

H、初馏部分几个重要控制回路:

塔底液面LRCA—101和脱盐原油四路分支流量FRC—301~FRC—304可串级调节,用四路分支流量控制C1液面;塔顶温度TRC—101和顶回流FRC—103可串级调节,用顶回流控制塔顶温度。

I、塔—1质量调节:

塔—1汽油干点高的原因及其处理:

J、塔顶温度高。

调节:提回流量。

K、回流温度高。

调节:启动风机或增大空冷风机角度。

L、塔顶压力下降。

调节:降塔顶温度。

M、进料温度上升。

调节:调节换热温度。

N、原油性质变轻。

调节:降塔顶温度。

O、原油含水或回流带水。

调节:按原油含水处理加强脱水。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

原油电脱盐的基本原理 存在于原油中的水和溶于水的盐份,一般可以通过洗涤罐和沉降罐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脱去水和盐,但是由于原油中的水与油是以乳化液的小水滴形式存在时,仅靠此法来脱水和脱盐,则效率低,效果差,难以脱净,不能满足炼油厂深度加工对原油品质指标的要求。国内外技术专家仔细深入地研究了原油中以乳化状态下存在的小水滴在原油中运动的种种特性,提出了施加高压电,加破乳剂,加温和注水混合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与技术参数,借助物理凝聚与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达到高效脱净原油中水和盐的目的。 一、原油中微小水滴的受力与运动分析 在原油电脱盐过程中,原油和水(含盐)的分离主要还是依靠油水密度差的重力沉降来实现的,但是这个密度差很小,水滴在粘稠的原油中沉降时受到可观的阻力,影响分离速度。 根据斯托克斯定律:粒子(小水滴)在介质(原油)中沉降时受到的摩擦阻力可以表示为:F=6πηru 式中:f 为粒子在沉降中受到的摩擦阻力 η为介质粘度系数 r 为粒子的半径 u 为粒子的沉降速度 而在粘稠的介质(原油)中,粒子(小水滴)的沉降速度 u 又可以表示为:式中:d 为粒子直径 △p 为油水密度差 g 为重力加速度 可见,增大油水密度差△p 和减小分散介质的粘度η均有利于加大水滴的沉降速度,而沉降速度又与水滴直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原油电脱盐中,我们要力图控制各种因素,创造条件使微小的水珠聚结变大,加速水滴沉降的油水分离过程。 二、破乳剂对原油电脱盐的作用 微小水珠聚结变大成大水滴的主要障碍是其表面有一层坚固的乳化膜,而破乳剂具有亲水亲油两种基因结构,它比乳化剂形成乳化膜具有更小的表面张力和更高的表面活性,使用破乳剂更可破坏乳状液的稳定性,使小水珠易于聚结。 乳化液的具体特性与原油及其中存在的乳化剂有关,目前国内外尚无广谱效力的破乳剂可供工业上通用,因而对每一种原油而言,均要通过具体的实验评价,才能选出一种(或几种)有针对性的有效破乳剂型号,其评选的标准是破乳速度快,油水界面清楚,脱后油中含水少,脱出水中含油少,用量少,价格低,毒性小。在特殊情况下,也有采用几种破乳剂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的方法,对付某些原油,破乳效果比使用单一破乳剂效果好。 三、电场对原油电脱盐的作用原油中乳化液比较稳定,单凭破乳剂的热化学沉降方法往往达不到脱盐要求,且耗费时间,设备也过于庞大。实验证明:施加一定强度的电场,对加快原油脱水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原油中乳状液的微小水珠无论在交流还是直流电场中,都会因感生而产生诱导偶级子,顺电场方向的两端带上不同电荷,接触电级的还会带上静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微小水珠的运动速度加快,动能增加,在互相碰撞中,其动能和静电引力势能便能服乳化膜的障碍而彼此迅速聚结起来,变成较大水滴,加速沉降和

电脱盐技术协议

山东某石化有限公司 50万吨/年沥青装置技术改造项目(23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 技术协议书 买方: 签字: 卖方:某有限公司 签字: 设计方: 签字:

山东某石化有限公司 50万吨/年沥青装置技术改造项目(23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技术协议 目录 一、总则 (2) 二、设计基础及要求 (2) 三、设计制造执行的标准和规范 (5) 四、设计分工及提交资料要求 (7) 五、工作范围和供货范围 (8) 六、产品制造、验收、包装和安装 (9) 七、性能考核 (11) 八、机械保证 (11) 九、服务、责任 (11) 十、其他 (12) 十一、项目开工会、设计联络和设计协调、设计图纸审查会 (12) 十二、其它 (12) 十三、联系方式 (14)

山东某石化有限公司(简称买方)、某工程有限公司(简称设计方)和某有限公司(简称卖方),就买方50万吨/年沥青装置技术改造项目(23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电脱盐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及采用标准、验收、图纸交付、供货范围、技术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三方在友好协商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达成如下技术协议。本技术协议作为合同的技术附件,与订货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买方和设计方明确不采用有知识产权争议的技术,卖方承诺本次提供的技术不涉及知识产权的侵权。如引发知识产权方面相关的法律纠纷,由卖方负全责,与买方和设计方无关。 一、总则 本技术协议涉及山东某石化有限公司沥青装置技术改造项目50万吨/年沥青装置电脱盐罐改造项目的技术要求。 二、设计基础及要求 本次装置扩量改造后规模为200万吨/年,设计上限115%,设计下限60%,年开工时数8000h。加工原料为外购原油或燃料油,原油含盐量高,减压蜡油作催化料,对原油脱盐率要求较高。 工程名称:山东某石化有限公司沥青装置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号:S15006 单元名称:50万吨/年沥青装置(23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 单元号:1201 项目建设地:山东 本技术协议描述了该项目50万吨/年沥青装置(23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原油电脱盐罐成套设备的设计基础数据、设计要求、技术性能保证等。设备供货方(卖方)根据本技术要求进行原油电脱盐罐改造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除需满足装置所要求的弹性(上限115%,下限60 %)外,还应考虑到加工性质不同原油时电脱盐技术的适应性,保证脱后原油含盐、含水及电脱盐排水污油含量等技术指标。采用的技术方案须经山东某石化有限公司(买方)和海工英派尔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确认,但确认并不免除或降低卖方应承担的责任。 技术要求 为达到装置扩量改造后原油脱盐、脱水的技术要求,需将原有成套电脱盐罐进行改造。在充分利旧现有电脱盐设备的前提下,将装置处理能力提高至正常操

原油脱水知识

原油电脱水机理研究 第一阶段查资料相关知识了解(2011.11.01) 1.为什么要进行原油脱水? (1)采油时为了保持油田压力,实现油田长期高产稳产,采用注水开采的方法。 随着注水量增加,原油含水量不断上升。 (2)原油含水,水中就会不同程度地溶解有Nacl、Cacl 2、Mgcl 2 等盐类和其它 杂质,这些物质会使原油严重乳化。 因此,为了确保原油的质量,在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之前,必须进行原油脱水处理。使原油中水的体积分数小于0.2%,盐的质量浓度小于3mg/L。 2.原油脱水目前有哪些方法?(破乳的方法) (1)加热沉降:加热使得原油粘度下降,水和原油的比重差增大,原油对水滴悬浮力减小,同时水滴的动能增大,界面上有机物的溶解度增大,界面强度减小,这样都有利于破坏双电层。 (2)过滤法:过滤法是使乳化液通过过滤柱,通过加压使得乳化液进入滤料层,因固体吸附剂对乳化液中的油和水具有选择吸附特性,乳化液中的水被吸附出来,从而完成破乳。该方法对吸附剂的要求较高,且过滤柱的制作工艺繁杂。 (3)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油水之间密度不同,在高速离心场作用下使乳状液破乳实现油水分离的方法。离心场越强,破乳效果越好。但高速离心设备日常较难维护,目前只适合在实验室或需要占地较小的情况下使用 (4)化学脱水:使用破乳剂,使新形成的界面膜亲水能力大于憎水能力,这样原油膜变得脆弱,有利于水滴之间的合并。 (5)磁处理法:磁处理法是对原油乳状液和破乳剂进行磁处理,然后再进行脱水。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的脱水效果,降低破乳剂加入量,降低原油脱水温度,提高脱后污水质量。但只是在实验研究阶段,未进行产业推广和应用。 (6)电脱水法:在电场作用下,靠电的作用将原油水颗粒的界面膜破坏或削弱,强迫水颗粒合并。 (7)声化学法:声化学法是将声波能量辐射到加入了少量破乳剂的原油乳状液中,使之产生一系列超声效应,如搅拌、聚结、空化、温热、负压等,从而使乳化膜破坏进而破乳脱水。由于超声波良好的传导性使得此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乳状液。超声与破乳剂的良好协同作用,可突破传统的破乳剂用量及温度要求,所以目前研究和应用都比较广泛。 (8)微波辐射法:微波辐射法是利用微波辐射能量来进行破乳脱水的一种技术。在微波辐射下乳化液分子内部形成高频变化的电磁场,破坏油水界面膜,实现油水分离。此种方法处理时间短,能耗较低,能广泛适用于各种油样类型。 (9)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对原油乳状液的变构作用及微生物分泌的天然破乳剂对原油进行破乳脱水的一种技术。此技术药剂用量低、脱水快、效率高、脱出水水质较好、运行费用低,且生物破乳剂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但是由于性价比原因,最终能否在工业应用中推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电脱盐率的因素及调整方法专题材料

优化操作提高电脱盐率 近期,由于原油含盐量高以及操作不规范,造成了原油含盐量多次超标。为保证脱后原油含盐量合格,装置安全平稳运行,现对影响电脱盐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电脱盐操作进行规范。 影响脱盐率的主要因素有:注水量、混合强度、破乳剂注入量、脱盐温度、脱盐罐电场强度。 1、电脱盐注水量 电脱盐的注水量要控制在原油加工量的6%~8%,注水量过大容易形成导电桥,造成事故;注水过小,达不到洗涤和增加水聚结力作用,影响脱盐效率。正常情况下,使用的注水为新区三废装置来的净化水,净化水进装置不足时,可以将注水切换为软化水。对于注水量的调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必须保证电脱盐的注水量不小于6%(占原油)。当装置增加(或减少)加工量时,注水量增加(或减少)必须同步进行,即每增加(或减少)1t加工量需同步至少增加(或减少)0.06t的注水量。禁止加工量先提至目标加工量后,再提注水量。 (2)电脱盐界位要控制在电脱盐罐的第2~4根采样口之间,内操需根据电脱盐罐DCS显示界位、各层电压及电流,对电脱盐罐油水界位加强监控与调节,防止界位过高使水进入初馏系统或过低使排水带油;外操需按规定每个小时对电脱盐罐5个排样口进行排液检查,并向内操汇报油水界位是否正常,含盐污水是否含油。 (3)内操要注意原油含水量的变化,当原油含水较低时,电脱

盐界位呈向下趋势,内操需及时减少注水量。当原油含水较多时,内操要适当降低注水量,但不能降到6%(占原油)以下,若原油含水量过大,排水阀全开后仍不能保证油水界位,外操要及时打开现场直排倒淋,并通知调度。在现场直排过程中,倒淋口处必须有人监护,防止油排进地漏。 2、混合强度的调节 注入水与原油只有经过充分混合才能有效地萃取出其中所含的盐类,同时也可使原油中的固体不溶性盐得到润湿而被脱除。混合强度越高,油水混合效果越好,有利于原油中盐类的脱除。但是,过大的混合强度会产生厚的乳化层,不利于油水的分离,同样会造成脱盐率低,并可能导致脱后原油带水,影响后路操作。所以,混合强度要视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一般重质原油易采用较小的混合强度,轻质原油采用较大的混合强度。 3、破乳剂注入量的调节 破乳剂的注入会减小乳化层厚度,利于油水分离。但破乳剂注入量过大,会使油水混合程度降低,导致脱盐率降低。我装置现在使用的破乳剂注入量为8ppm(占原油)。乳化层太厚会减小脱盐率,并有可能将水带入初馏塔,正常调整时,应控制注水量、控制混合阀混合强度合适,以增加破乳剂量来减少乳化层厚度。 内操要注意乳化层厚度,当乳化层较厚时,可适当增加注水量,调整混合强度,增加破乳剂的注入量,必要时进行反冲洗。原油性质的变化对乳化层厚度有很大影响:

电除颤的基本知识试题 (2)

12月除颤仪操作考试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电除颤的原理就是( ) A、恢复患者肺部通气 B、恢复患者正常血流 C、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 D、消除异位心律,阻断折返激动 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 ) A、同步 B、非同步 C、同步与非同步 D、以上均不正确 3、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 ) A、同步 B、先同步后非同步 C、先非同步后同步 D、非同步 4、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 ) A、室颤、室扑 B、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C、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 D、心肌缺血 5、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 ) A.病史已经多年,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 B、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 C、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除颤 D、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

6、除颤仪不包括下列哪个按键( ) A 、自动开关机按钮 B、充电按钮 C、电击按钮 D、能量选择键 7、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 ) A、340J B、350J C 、360J D、370J 8、电极板分别置于( ) A、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 B、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D、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 9、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 ) A、心电图上可见Q波 B、心电图上可见R波 C、心电图上可见P波 D 、心电图上可见S波 10、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 ) A、心律失常 B、心肌损伤 C、肺与体循环栓塞 D、头部损伤 11、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 ) A、220J B、200J C、360J D、370J 12、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就是( ) 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 B、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 C、注意擦干皮肤 D、电极板位置正确;贴紧皮肤 13、除颤仪的组成不包括( ) A、电源 B、蓄电池与放电装置 C、心电显示器 D、导电糊

超声波电脱盐技术

1. 技术概况 电脱盐单元是常减压装置的第一道加工工序,常减压装置是炼化企业的龙头,电脱盐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后续加工过程的催化剂的中毒与使用寿命、装置的腐蚀与开工周期、原油加工损失率、环保排放等多项指标,是关乎各企业经济效益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的电脱盐技术组合为电场—破乳剂的电—化学组合方式,破乳剂的采用存在的主要缺陷是:生产费用高、原油适应性差、破乳与脱盐效果不理想、对污油、污水的后处理不利等。因此,为了达到降低装置生产运行费用、增强电脱盐操作的适应性、提高破乳与电脱盐效果、减轻添加化学剂对后续加工的不利影响等目的,可采用电—物理组合方式的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 生产实践表明:传统的单一电脱盐工艺早已不能满足工厂深度脱盐的需要;目前常用的破乳剂—电脱盐组合的电—化学工艺,不能满足原油性质不断变化的生产要求;新型的超声波—电脱盐组合工艺,能够适应原油复杂多变的生产需要,可达到原油深度脱盐的目的。 新型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经多年来的应用证明:在加工多种复杂劣质的原油过程中起到降低电脱盐电单耗、稳定电脱盐操作、降低脱后原油含盐、降低电脱盐切水含油量等重要作用。 大量使用破乳剂,不仅,生产费用支出高,而且,转化为污染物,造成对环境的直接危害,污水处理难度增大,影响排放指标。解决破乳剂的问题,可产生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超声波—电脱盐组合工艺采用施加超声波作用的物理方式,不外 3 加化学添加剂,不会造成对原油的二次加工和脱盐水的生化处理的不利影响,可减轻大量使用表面活性剂物质对环境的污染排放,可有效降低污水排放的COD指标。超声波—电脱盐组合工艺用于350万吨/年原油处理量电脱盐,超声波设备能耗不足2kwh/h,能耗低,脱盐效果好。因此,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具有无污染、无排放、能耗低,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是一项绿色环保经济高效的新技术。 采用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对有效降低原油脱后含盐、完全替代或部分节省破乳剂用量、节水减排、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保证装置长周期运行、节能降耗等,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为了达到节能降耗、节水减排的目的,适应建设节约化社会的需要,建议各炼油厂采用超声波—电脱盐组合技术。 2. 技术背景 在原油开采中盐、水几乎成为原油“永远的伴生者”,开采出的原油外输之前进行了脱水处理,但进入炼油厂的原油仍含有一定量的盐和水。原油含盐、含水量过多会影响常减压装置的正常操作、增加加工设备的负荷和能耗,原油中的盐类水解生成强腐蚀性的盐酸,腐蚀设备,缩短开工周期。另外,原油中含盐高会影响二次加工原料而导致催化剂中毒,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原油进入炼油厂后,必须先进行脱盐脱水处理,对于只需要达到防腐目的的炼油厂,要求脱后原油中盐含量小于5mg/L,对于有渣油加氢或重油催化裂化的炼油厂,要求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答案【最新版】

电除颤基础知识考题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电除颤的原理是 A恢复患者肺部通气 B恢复患者正常血流 C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 D消除异性心律,阻断折返激动 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 A同步 B非同步 C同步和非同步

D以上均不正确 3、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 A同步 B先同步后非同步 C先非同步后同步 D非同步 4、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 A室颤、室扑 B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C药物及其他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D心肌缺血

5、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 A病史已经多年,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B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 C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除颤 D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 6、除颤仪不包括下列哪个按键: A自动开关机按钮 B充电按钮 C电击按钮 D能量选择键 7、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 A340J

B350J C360J D370J 8电极板分别置于 A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B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D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 9、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 A心电图上可见Q波 B心电图上可见R波 C心电图上可见P波

D心电图上可见S波 10、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 A心律失常 B心肌损伤 C肺和体循环栓塞 D头部损伤 11、对于室颤患者,双向波电击能量应为A220J B200J C360J D370J 12、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

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 B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 C注意擦干皮肤 D电极板位置正确:紧贴皮肤 13、除颤仪的组成不包括 A电源 B蓄电池和放电装置 C心电显示器 D导电糊 14、电击后应立即重点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不包括A电击处皮肤颜色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 一.综述: 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有着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原 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氧、氮、磷、钒等元素。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二.原油的物化性质 密度和API度 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 API 度=141.5/d(15.6 °C)-131.5 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 特性因数(K) 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 K=1.216T 1/3/ d(15.6 C) 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 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 含硫量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 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C?76C。 含盐量 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I, MgCL2 CaCI2等, 粘度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 -50 °C?35°C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水量 原油所含的明水的多少,含水量高首先是降低了原油的有效成分,其次大大提高一次加工的电脱盐的负荷,降低脱盐率,再次就是水分对初馏塔、常压塔、加热炉的操作也有严重影响 酸值 原油所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多少,酸值高的原油对一二次炼油加工设备管线有严重的腐蚀,并降低各馏分的质量,轻油必须经过注碱碱洗才能出厂。 胶质沥青质 胶质和沥青质作为原油的非烃类化合物。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 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

电脱盐培训材料

电脱盐培训材料 系统培训材料 一、原油电脱盐脱盐脱水原理:原油电脱盐脱水就是在120-150℃左右温度下,原油中注入不超过占原油量约5% 的净化水将悬浮在油中的盐分溶解,同时注入一定量的破乳剂,通过混合器的混合进入电脱盐罐,由于破乳剂的作用打破微小液滴外牢固的乳化膜,这些液滴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产生诱导偶极或带电荷,使得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原油中小水滴聚结成大水滴,在油水比重差和电场等因素作用下,水穿过油层落于罐底,罐底的水和溶解在水中的盐通过自动控制连续地自动排出,脱盐后油从罐顶集合管流出,进入脱盐原油换热部分。 二、电脱盐系统参数:1电脱盐罐进料温度:原油温度高低对于脱盐效率高低影响较大,变化温度不应超过3℃/15分钟,最佳温度为135±5℃。 2电脱盐罐内压力:罐内控制一定压力是为了控制原油的汽化和保障设备安全,如果压力低产生蒸汽将导致电场操作不正常;如果压力超高则会引起脱盐罐安全阀起跳直至罐体爆炸。为此,罐内压力必须维持在高于操作温度下原油和水的饱和蒸汽压,低于设备设计压力的范围内。电脱盐罐安全阀定压 MPa(表压)。 电脱盐罐内压力控制:脱后两路原油控制阀HIC-100

1、HIC-1002开度。 3电脱盐注水量:一般为原油体积的4%-8%,注水目的是为了增加水滴间碰撞机会,有利于水滴聚结和洗涤原油中盐,提高注水量,可以降低脱后原油中残存水的盐浓度,提高脱盐率,降低脱后原油的含盐量,当注水超过6%继续增加注水量,脱盐率提高较小或不再提高。但注水过多,使乳化层增厚,电负荷加大,影响弱电场的正常操作,同时也增加了注水费用、动力消耗及污水处理费;注水过小,达不到洗涤盐份和增加微小水滴聚结力作用。 4混合强度当油、水、破乳剂通过混合阀时,混合强度适中可使三者充分地混合,而不形成过乳化液。混合强度过低,达不到破乳剂和水在原油中充分扩散的目的,混合强度过高则产生过乳化,使脱盐率大大下降。 混合强度由电脱盐罐混合阀PDRC-1005及PDRC-1006控制5电脱盐罐水的界位控制:电脱盐的界位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界位要经常检查,因为高的水位不但减少原油在弱电场中的停留时间,对脱盐不利,而且界位过高而导致电流过高。界位过低,将造成脱水带油。 6电脱盐罐的电流电流高:原因: a、油水界位过高。 b 、混合强度过大。 c 、油水界面乳化层厚。 d 、原油导电性强。

反渗透和纳滤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反渗透和纳滤的原理 3.1 反渗透和纳滤基础 3.1.1 膜与膜过程 膜在自然界中是广泛存在的,尤其在生物体内。但是人类首次注意到由生物膜引起的渗透现象是在1748 年,法国学者Abbe Nollet(1700 – 1770)很偶然的发现包裹在猪膀胱里的水可以自己扩散到膀胱外侧的酒精溶液中。法国植物学家Henri Dutrochet(1776 – 1847)在1827 年提出了Osmosis(渗透)一词来定义Abbe Nollet 发现的现象。但是,这一现象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1854 年英国科学家Thomas Graham(1805 – 1869)在实验中发现,放置在半透膜一侧的晶体会比胶体更快的扩散到另一侧,并提出了Dialysis(透析)的概念。这时人们才对半透膜产生了兴趣,并由德国生物化学家Moritz Traube(1826 – 1894)在1864 年制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人造膜——亚铁氰化铜膜。完整的渗透压理论直到20 世纪才由荷兰物理化学家Van't Hoff(1852 – 1911)提出。后来,随着各个学科的不断发展,膜分离现象也不断为人们发现并研究。1960 年,人类终于实现了从苦咸水中制取淡水的梦想,工作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科学家Sidney Loeb (1917 –)和Srinivasa Sourirajan(1923 –)共同研制出世界第一张非对称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从那时起的近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和纳滤,在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表3.1 列出了膜分离技术发展简史。 表3.1 膜分离技术发展史

电除颤的基本知识及护理考题及答案88830

9月护理操作考试试题 科室:ICU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每题5分,共20分 1、电除颤的原理是(消除异位心律)、(阻断折返激动)。 2、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 3.留置尿管期间,为了训练患者的膀胱功能,需定时夹管,一般(4h)开放一次:4.吸气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三凹征是指(胸骨上窝、锁骨下窝和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降)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C A同步 B非同步 C同步和非同步 D以上均不正确 2、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D A室颤、室扑 B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C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 D心肌缺血 3、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D A心律失常 B心肌损伤 C肺和体循环栓塞 D头部损伤 4、关于电除颤说法错误的是B A两电极片位置距离>15cm B 放电前有人接触患者也无妨 C注意擦干皮肤 D电极板位置正确;贴紧皮肤 5.导尿前清洁外阴的主要目的是:D A.防止污染导尿管 B.使患者舒适 C.便于固定导尿管 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 E.防止污染导尿的无菌物品 6.对尿失禁患者的护理中哪项是错误的:C A.指导患者行盆底肌锻炼 B.女患者使用橡胶接尿器 C,对长期尿失禁患者可行导尿术 D.嘱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尿反射恢复

7.下列哪类患者的尿液中有烂苹果味: D A.前列腺炎 B.尿道炎 C.膀胱炎 D.糖尿病酸中毒 E.急性肾炎 8.为尿潴留患者首次导尿时放出的尿量不应超过:C A.500ml B.800ml C.1000ml D.1500ml E.2000ml 9.多尿是指24 小时尿量超过:E A.1000ml B.1600ml C.1800ml D.2000ml E.2500m1 10.膀胱炎时,患者排出的新鲜尿液中有:C A.硫化氢味 B.烂苹果昧 C.氨臭味 D.粪臭味 E.酸臭味 11.为成年女性导尿时导尿管插入多少厘米后,见尿再插1~2厘米:B A.2~3cm B.4~6cm C.7~8cm D.7~9cm E.9~10cm 12.为男性患者导尿,导尿管插入多少厘米后,见尿再插1~2厘米:E A.12~14 cm B.14~-16 cm C.16~18 cm D.18~20 cm E.20~22cm 13.正常尿液的pH是:E A.中性 B.酸性 C.碱性 D.弱碱性 E.弱酸性 14.患者.叶某,男性,因外伤导致尿失禁,需为该患者留置尿管,留置尿管的目的是:B

电脱盐工作原理

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 {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电场强度E=U/d=4πkQ/εS,并且做工W=U*q d 正负极之间的距离 原油中的盐大部分溶于所含水中,故脱盐脱水是同时进行的。为了脱除悬浮在原油中的盐粒,在原油中注入一定量的新鲜水(注入量一般为5%),充分混合,然后在破乳剂和高压电场的作用下,使微小水滴逐步聚集成较大水滴,借重力从油中沉降分离,达到脱盐脱水的目的,这通常称为电化学脱盐脱水过程。 原油乳化液通过高压电场时,在分散相水滴上形成感应电荷,带有正、负电荷的水滴在作定向位移时,相互碰撞而合成大水滴,加速沉降。水滴直径愈大,原油和水的相对密度差愈大,温度愈高,原油粘度愈小,沉降速度愈快。在这些因素中,水滴直径和油水相对密度差是关键,当水滴直径小到使其下降速度小于原油上升速度时,水滴就不能下沉,而随油上浮,达不到沉降分离的目的。 由于受加工原油质量变差、种类更换频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电脱盐装置脱盐效率的降低,脱盐效果变差。通过分析原因,可进行调整工艺操作、改进破乳剂的注入位置,提高脱盐效率。 关键词:电脱盐脱水原油破乳剂 前言 原油蒸馏车间的电脱盐装置,主要进行原油的电脱盐脱水,来保证原油的正常加工。但由于所加工的原油质量波动很大,致使电脱盐的操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仅使脱盐效率、脱后原油含盐合格率降低,而且也给设备的防腐和原油的二次加工带来了诸多的问题。造成原油质量波动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 1)随着原油深度开采和油田挖潜增效,回收了大量落地油,进来的原油性质越来越差,有些原油如库西油,长庆油其盐含量高达300~400mg/l,并含有少量泥沙,乳化水等,这些原油的脱盐脱水非常困难. 2)所加工的原油在某一时期是以几种原油的混合方式形成的,因此其所含的成分比较复杂。 3)有时所加工的原油为长期贮存于罐底的剩余油,?由于此种原油中的乳化液形成的时间比较长,从而生成了较为顽固的所谓“老化”乳化液,给破乳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稳定原油质量是提高脱盐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原油性质对电脱盐装置操作的影响分析 由于原油来源紧张,原油质量与以往相比波动很大,从而直接影响了电脱盐装置的平稳操作。通过对兰州石化炼油厂的调查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图表。 表1原油盐含量的变化对脱盐效率及脱后合格率的影响 项目库西原油含盐量脱盐率% 脱后合格率% 1 80.0 94. 2 64.0 2 56.7 93.6 67.2

原油基础知识

原油的基础知识概述 :一.综述原油即石油,也称黑色金子、工业的血液,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上的大 部分纷争都和它有关,它是一种外观黑色、褐色、深黄色粘稠的、的液体。有着原由远古动物经过漫长时间地层的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强烈的刺激性的味道。此外石油中还含硫、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组成成分是碳氢化合物,氧、氮、磷、钒等元素。由于地质条件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油田的石油成分和外貌有着极大的差别。 原油的物化性质二.密度和API度 原油的密度取决于原油中所含重质馏分、胶质、沥青质的多少,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API度称为相对密度指数 API度=141.5/d(15.6℃)-131.5 密度越小,API度越大,密度越大,API度就越小 特性因数(K) 反应出原油的平均沸点的函数 1/3/ d(15.6℃ K=1.216T) 相对密度越大,K值越小,烷烃的K值最大,约为12.5~13,环烷烃的次之,为11~12,芳香烃的最小,为10~11 含硫量 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国产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蜡量 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 含盐量 原油含有一定量的的无机盐,如NaCl,MgCL2,CaCl2等, 粘度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 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 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

优化电脱盐操作 突破电脱盐运行瓶颈

优化电脱盐操作突破电脱盐运行瓶颈 摘要从地底油层中开采出来的石油都伴有水和泥沙,水中溶解有无机盐,NaCl、MgCl2、CaCl2等,这些物质将加剧下游加工设备的腐蚀,因此要通过电脱盐将其除去。因此电脱盐的平稳运行和脱盐效果的优化将直接关系到整套炼油设备的平稳运行,本文依据电脱盐运行的中操作瓶颈和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提高电脱盐的运行水平 关键词电脱盐;操作优化 前言 当今的原油电脱盐已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防腐手段,伴随着脱盐、脱水技术的日趋成熟,已成为下游装置提供优质原料必不可少的原油预处理工艺,是炼油厂降低能耗、减轻设备结垢和腐蚀、防止催化剂中毒、减少催化剂消耗的重要工艺过程 原油电脱盐,主要是加入破乳剂,破坏其乳化状态,在高压交流电场内,原油中的微小水滴受到电场极化作用聚集成大水滴,在油水密度差的作用,水滴在油中沉降分离,原油中的盐溶解于水,随水脱除。沉降到下部水中的固体杂质也随水排出或沉积在罐底部。 1 电脱盐运行瓶颈 (1)原油在电场中和罐体内的停留时间短,特别是电场停留时间比传统的电脱盐短得多。电脱盐罐处理能力不取决于油品在电场中的停留时间,而取决于喷头的能力。 (2)掺炼污油,原油性质波动大,酸值较高,污油带杂质,沉积在电脱盐罐底,降低脱盐效率,造成罐底污水COD超标,影响下游装置平稳运行。 (3)破乳剂选型不当,或注入量随原油性质变化调整不到位,造成过高乳化和过低未破乳。 (4)装置运行时间长,换热器易结垢和腐蚀,造成原油电脱盐温度过低,影响脱盐效率。 2 影响因素分析 (1)混合强度的调节 混合强度的大小是保证电脱盐运行效果的重要指标,理论上压降越大,混合强度即所注入的水分散程度也越好,但是过高的混合强度则容易造成原油的过度

电脱盐操作

电脱盐岗位操作 原油是由不同烃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还含有少量其他物质,主要是少量金属盐类、微量重金属、固体杂质及一定量的水。所含的盐类除少量以晶体状态悬浮于油中外,大部分溶于原油所含水中,形成含盐水并与原油形成乳化液。在这种乳化液中,一般含盐水为分散相,而原油则为连续相,形成油包水型乳化液。这些物质的存在会对原油加工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因此,应在加工之前对原油进行预处理,以除去或尽量减少这些有害物质。 一、原油中含盐、含水对常减压装置及下游装置加工带来的危害 1、影响常减压装置蒸馏的平稳操作:原油中的少量水被加热汽化后体积会急剧增加,占用大量的管道、设备空间,相应地减少了装置的加工能力。另外,水的突然汽化还会造成系统压降增加,泵出口压力升高,动力消耗增加。同时,也会使原油蒸馏塔内气体速度增加,导致操作波动,严重时还会引起塔内超压和冲塔事故。 2、增加常减压装置蒸馏过程中的能量消耗: 3、造成设备和管道的结垢或堵塞 4、造成设备和管道腐蚀 5、造成后续加工过程催化剂中毒 6、影响产品质量 一、脱盐脱水原理 原油中的盐,太多数溶于水中,少部分以固体存在。由于原油中有环烷酸等乳化剂,使原油与水形成较稳定的油包水乳化液。我们在原油中加水(软化水)是为了溶解原油中的固体盐,然后把原油中的水脱掉,盐也就脱掉了。但因原油与其形成的乳化液很稳定,不好脱,我们就用电破乳法将乳化液通过高压电场时,水滴就因为感应或其它原因带上电荷。有的带上正电荷,有的带上负电荷,有的则是原有带的电荷,有的水滴一端可能带正电荷,另一端带负电荷。在高压电场作用下,带正电荷的水滴向负极运动,而带负电荷的则向正极运动。在移动过程中,在介质阻力的作用下,原为球形的液滴变成卵形。表面形状的改变,使薄膜各处所受的张力不等而被削弱,甚至破坏。不同电荷的水滴又相互吸引、碰撞,

炼油基础知识【精品资料】.doc

炼油基础知识 (一)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3年5月21日 炼油基础知识(一) %1.什么是石油,石油炼制需要经过哪些环节

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从寻找石油到利用石油,需要经过四个环节,即“石油勘探”、“油田开发”、“油气集输”和“石油炼制J 石油炼制之后还有石油化学工业的深加工。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接触的比如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沥青、塑料、纤维等均是从石油炼制及炼制之后的深加工中提炼出来。 二、原油的工业分类 原油的工业分类也称商品分类,主要按以下根据分类 1、按原油的相对密度(dT)分为 轻质原油一相对密度<0. 8661 中质原油--相对密度=0. 8662-0. 9161 重质原油--相对密度=0. 9162-1. 0000 特稠原油一相对密度>1. 0000 2、按原油的含硫量分为 低硫原油一硫含量<0. 5% 含硫原油--硫含量为0. 5%-2?0% 高硫原油--硫含量>2. 0% 在世界原油总产量中,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约占75%。 3、按原油的含氮量分为 低氮原油一氮含量<0.25% 高氮原油一氮含量>0.25% 4、按原油的含蜡量分为 低蜡原油一含蜡0. 5%-2. 5%

含蜡原油—含蜡2.5%-10% 高蜡原油—含蜡>10% 5、按原油的含胶质分为 低胶原油一原油中硅胶胶质含量不超过5% 含胶原油一原油中硅胶胶质含量为5%-15% 多胶原油一原油中硅胶胶质含量大于15% %1.石油产品的分类 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8681标准,制订了GB498-87标准体系,将石油产品分为6大类,分别为燃料、溶剂和化工原料、润滑剂、蜡、沥青、焦。燃料又分为气体燃料、液化气燃料、馅分燃料、残渣燃料。馅分燃料又分为汽油机燃料、柴油机燃料、喷气发动机燃料及锅炉燃料。 石油燃料占石油产品总量的90%以上,其中以汽油、柴油等发动机燃料为主。 %1.什么是石油炼制,炼制过程都有哪些 石油炼制是将原油切割成各种不同沸程的馅分,然后将这些馅分或者按照产品规格要求,除去其中非理想组份和有害杂质,或者经过化学转化形成所需要的组份,进而加工成汽油、航空煤油、柴油三大基础燃料以及燃料油、润滑油、石蜡、沥青、石油焦等化工原料。 石油炼制的工厂就是俗称的炼油厂,其主要装置有原油蒸馅(电脱盐一常减压)、加氢裂化、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为满足日益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环保法规要求还需要配套产品精制、酸性水汽提、硫磺回收以及三废回收处理装置等。石油炼制按工艺过程大致可分为六个过程:分离过程一一电脱盐、常减压蒸馅;转化过程一一催化裂化、加氢裂化、渣油加氢处理、延迟焦化、减粘裂化等;精制和改质过程一一加氢精制(汽油、航

电除颤基本知识试题

电除颤基本知识试题欢迎参加本次测试 第1项:单选题电除颤的原理是 ○ A 恢复患者肺部通气 ○ B 恢复患者正常血流 ○ C 恢复患者肺部通气及血流 ○ D 消除异位心律,阻断折返激动 第2项:单选题2、电除颤的工作模式包括○ A 同步 ○ B 非同步 ○ C 同步和非同步 ○ D 以上均不正确 第3项:单选题室颤时采用的工作模式为:○ A 同步 ○ B 先同步后非同步 ○ C 先非同步后同步 ○ D 非同步

第4项:单选题电除颤的适应症不包括 ○ A 室颤、室扑 ○ B 房颤、房扑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 ○ C 药物及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阵发性室上速、室速 ○ D 心肌缺血 第5项:单选题电除颤的禁忌症不包括 ○ A 病史已经多年,心脏已经明显增大及心房内有新鲜血栓形成或近三个月内有栓塞史。 ○ B 抢救突发的心脏骤停 ○ C 有洋地黄中毒、低血钾时暂不宜电除颤 ○ D 伴有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或房扑 第6项:单选题除颤仪不包括下列哪个按键 ○ A 自动开关机按钮 ○ B 充电按钮 ○ C 电击按钮 ○ D 能量选择键 第7项:单选题对于室颤患者,单向波电击能量应为 ○ A 340J

○ B 350J ○ C 360J ○ D 370J 第8项:单选题电极板分别置于 ○ A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 ○ B 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 C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底区 ○ D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及心尖区 第9项:单选题电击后显示器心电图转为窦律时 ○ A 心电图上可见 第波 ○ B 心电图上可见R波 ○ C 心电图上可见P波 ○ D 心电图上可见S波Q10项:单选题电除颤的并发症不包括:○ A 心律失常 ○ B 心肌损伤 ○ C 肺和体循环栓塞 ○ D 头部损伤

电脱盐技术及最新进展(陈建民)

2005年10月
SINOPEC/LPEC chenjm

目录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 原油脱盐、脱水的原理 电脱盐技术及应用 影响电脱盐运行效果的操作参数 国内外电脱盐技术现状 国内电脱盐技术发展趋势

第Ⅰ部分: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
从油层中开采出来的石油都伴有水,这些水中都溶解有 NaCl、CaCl2、MgCl2等盐类。欧美各国规定,经油田处理后 进炼厂的原油含盐量≯50mg/L,含水量<0.5%。我国输送 到炼厂的原油含水量常常波动很大,有时甚至远远超过上 述规定的指标。其原因主要使油田的脱盐、脱水设施不够 完善,或是在输送过程中混入水分。 原油中的水、无机盐以及机械杂质可能加速设备腐蚀, 导致催化剂失活,堵塞管道,影响后续加工的稳定性,从 而影响油品性质及收率,最终导致原油加工费和石油产品 成本的提高。

第Ⅰ部分: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
增加石油运输、贮存的负荷(水)
水的存在,加大了原油的重量和体积,管线输运增加动能 消耗,油轮、罐车输运增加运输成本。
影响加工过程中的平稳操作(水)
如果原油中含水为1%,汽化后水的体积占总体积的11%。在 加工过程中,加大了管线、设备内的空间。影响设备的加工能 力: ①系统压力增加,泵出口压力升高; ②塔内气体上升速度增加,阻止液体正常沉降,出现冲塔 事故(液泛)。

第Ⅰ部分:原油含盐、含水的危害
增加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水)
原油的汽化热350KJ/kg;水的汽化热2600KJ/kg。 原油在加工过程中将经历多次热交换、汽化、冷凝等过程,如 果含有水,汽化热较大的水与原油一起将消耗大量的燃料和冷 却水。
造成设备和管道的结垢和堵塞(盐)
在炉管、换热器内,温度升高使原油的粘度降低,无机盐、 固体颗粒很容易附着在不光滑的管线内表面上,形成垢。降低 传热效率,锈蚀管壁,严重时堵塞炉管或换热器,造成非计划 停工。

电脱盐装置操作法

电脱盐装置操作法 一、电脱盐罐变压器跳闸的原因及处理 跳闸原因是因原油乳化和含水造成导电能力加强,电流增至一定程度而造成跳闸。 1、跳闸原因 (1)脱盐罐油水界位过高,造成原油带水。 (2)混合强度过大,原油乳化严重,造成原油带水。 (3)原油较重,油水难以分离,造成原油带水。 (4)原油注水量突然升高,水量过大,造成原油带水。 (5)脱盐罐电器设备有故障。 2、处理措施 (1)跳闸后首先要看界面、电流、温度等,判断出是什么原因,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争取尽快送上电。 (2)若是界面过高,先开切水副线,切水至正常位置后,脱盐罐送电,然后再检查造成界面超高的原因,联系解决。 (3)若界面正常,电流在跳闸前很高,当脱盐温度较

高时,则应停掉注水,降低脱盐温度提高破乳剂注量;或降低原油处理量,以增加沉降时间,降低乳化油含水量,或减少混合强度。 (4)若原油带水或注水量突然升高则应停注水,脱盐罐加强切水,保持界面正常,才能使脱盐罐送上电。 (5)若原油乳化后严重送电困难,应降量,切除电脱盐,静置沉降,闭路送电正常后方可慢慢的把脱盐罐投入系统。 (6)若最后判断是罐内电器问题,根据性质再做相应处理(如停电、水冲、蒸罐,或进人检查等)。 二、电脱盐罐切水带油的原因 1、脱盐罐切水带油一般是因为水面过低造成。在加工重质原油时,往往会出现罐底乳化层,水位无法控制,甚至油水界面建立不起来。此种情况下,水界面一建立,必将乳化层逼进电场,使脱盐罐无法正常工作。水位建立不起来或油水界位极低,油水不分离或分立不好,就造成原油切水带油,如果切水控制阀或界面计失灵,使罐内实际界面过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