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疱疹病毒主要有三大类

疱疹病毒主要有三大类

疱疹病毒主要有三大类
疱疹病毒主要有三大类

疱疹病毒主要有三大类:α,β,γ。α疱疹病毒宿主范围广,增殖快,可以通过细胞间扩散,产生典型的细胞病变,具有神经嗜性。

β疱疹病毒宿主范围窄,增殖慢,能形成巨细胞,在淋巴细胞、分泌腺体中潜伏感染

γ疱疹病毒宿主范围窄,靶细胞是T/B细胞,长期潜伏存在。

病毒有四层结构:囊膜层,外层被摸,内层被摸,核衣壳。病毒的基因组很大,大约在13-15kb 为线性DNA。基因组的结构

病毒粒子通过鼻腔感染上皮细胞进行复制,主要有四种去路:1,上皮细胞感染后,在上皮细胞中进行复制,然后直接释放到鼻腔中,向外排毒。2.上皮细胞感染后,释放病毒粒子感染临近细胞。3.上皮细胞感染后,病毒粒子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4.上皮细胞感染后,病毒粒子进入外周神经,沿轴突运输,进入中枢神经,建立潜伏感染,引起神经症状。

病毒粒子感染上皮细胞后,在上皮细胞膜上脱去囊膜和被膜,在细胞质中经微管运输,到达细胞核,在细胞核将基因组注入细胞核,病毒基因组迅速环化,然后进行滚环复制,并开始进行立即早期蛋白和早期蛋白的合成,合成的蛋白质部分重新运入细胞核,在细胞核中装配成核衣壳,核衣壳运出细胞核在高尔基体上装配上囊膜和被膜蛋白,形成完整的病毒粒子,释放到细胞外。

关于病毒粒子在神经轴突中的运输,有报道表明是病毒粒子是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子进行运输,也有报道表明核衣壳和包被糖蛋白的囊膜分开运输,在出胞时装配成完整的病毒粒子释放。

自体血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行性及应用意义探究

自体血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行性及应 用意义探究 【摘要】目的对自体血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行性及应用意义进行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对 照组患者50例,给予实验组患者自体血清球结膜下注射联合更昔洛韦进行治疗,给予对照 组患者更昔洛韦联合妥布霉素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 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总改善率为82.00%,实验组患 者的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时间、角膜水肿消失时间以及畏光消失 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自体血清球结膜下注 射联合更昔洛韦对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应用并推广。【关键词】自体血清;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疗效 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种由带状疱疹病毒侵犯患者三叉神经所引起的十分常见的眼部疾 病【1】。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其它眼部疾病,包括:青光眼、虹膜粘连等【2】。 传统的药物治疗很容易导致疾病的复发,本文主要研究自体血清球结膜下注射联合更昔洛韦 对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 对照组患者为50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龄为60岁,平均年龄为(42.31±1.25)岁。 实验组患者为50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6例;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62岁,平均年龄为(43.57±1.34)岁。 统计分析对照组患者和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比例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在患眼处一天滴用五 至六次,再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一天四次即可。 实验组:先取患者四至五毫升静脉血液,待血液自然凝固之后,以1分钟2000rpm离心 20min【3】,第二天,采用0.5毫升自体血清行球结膜下注射,同时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一天四次即可。 1.3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该指标分成显著改善、改善、未改善这三项。总改善率等于显著改善率加改善率。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作者: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其复发率与致盲率均居角膜病之首位。临床上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其发病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此病多为HSV-I型感染,但HSV-II型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 1.患者多为复发性感染病例。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在幼儿阶段,多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2.过劳、饮酒、目光暴晒、紫外线照射、角膜创伤、发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为常见的复发诱因。 3.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 4.角膜病变可表现为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或盘状基质炎病灶。

前房一般无渗出物,重症病例可出现灰白色稀淡积脓。角膜病灶区知觉减退。如无合并细菌感染,溃疡面一般较洁净而无分泌物粘附。反复发作的病例,常有新、旧病灶并存。旧病灶呈不同程度的瘢痕性浑浊,常有新生血管。新病灶可为浸润灶,亦可与溃疡灶并存。 (二)诊断 1.有复发感染病史,可有感冒发热、过劳、饮酒等诱因。 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做出诊断。 3.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如角膜上皮刮皮发现多核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活化性淋巴细胞;角膜病灶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酶联免疫法发现病毒抗原;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查到病毒核酸等。 (三)治疗 1.治疗方案及原则为抑制病毒复制,防止复发,减少瘢痕形成。 2.抗病毒药物治疗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如0.1%无环鸟苷、0.05%环孢苷、0.1%碘苷、1%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眼药水,白天频滴患眼,1?2小时滴眼1次,睡时涂抗病毒眼膏。必要时口服无环鸟苷片剂。 3.非溃疡性盘状角膜炎病例,应联合滴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 4.如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时,应适当使用散瞳剂。 5.可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 6.注意防治细菌或真菌的合并感染。对可疑者应做细菌学检查,并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进行预防性治疗。 7.角膜中央区病灶反复发作、视力降至0.1以下,或药物疗效不好而面临溃疡穿孔者,可考虑行治疗性角膜移植。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7-09-13T16:09:58.8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作者:施丽[导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主要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在角膜引起的炎症。 (南京市江宁中医院江苏南京 211100)【摘要】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对肝胆湿热型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70只眼)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35眼)行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治疗组30例(35眼)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3周,观察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复发情况,并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29%,对照组为85.71%,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 疗组复发率8.75%,对照组复发率31.43%,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方配合西药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在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关键词】聚星障;龙胆泻肝汤;肝胆湿热证【中图分类号】R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339-02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HSK)主要由I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在角膜引起的炎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本病特点是难治愈、易复发、病程久。其临床表现为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重者可致角膜混浊,甚至失明 [1]。中医药辨证论治,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率[2]。我院眼科自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更昔洛韦眼液治疗HSK证属肝胆湿热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门诊就诊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以随机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位30例,治疗组:30例(35眼),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1~70岁,平均(45.40士15.80)岁;单眼25例,双眼5例;病程平均(12.7±2.6)d。对照组30例(35眼),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5岁,平均(46.06士17.65)岁;单眼27例,双眼4例;病程平均(18.83±5.3)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q2h,1滴/次。(规格:8ml:8mg。武汉天天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另予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颗粒剂,由江苏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龙胆草10g,生地10g,柴胡6g,泽泻10g,车前子15g,栀子10g,黄芩10g,当归10g,菊花6g,蝉衣10g,甘草3g。取热水200m L,温服,早晚饭后0.5h各100m L。告知患者每周进行复查一次,疗程为三周,同时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 1.3 诊断标准1.3.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3]中相关标准。(1)患者患眼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异物感、畏光及视物模糊等症状;(2)患者患眼角膜知觉出现减退或者消失;(3)患者患眼角膜混浊,出现典型的点状、地图状等不规则浸润;(4)患者患眼睫状充血;(5)患者患眼通过角膜荧光素染色呈现阳性结果。 1.3.2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患眼干涩畏光,视物模糊,刺痛,流泪等;(2)黑睛星点翳障,或聚或散,形如树枝状,抱轮红赤。(3)黑睛病变处经过荧光染色呈现阳性结果;(4)病灶部位黑睛知觉减退。(5)多因过度疲劳或者外感风热等因素导致。 1.3.3中医辨证分型[4] 肝胆湿热证:患者泪热眵粘,抱轮红赤,黑睛生翳,如地图状,或黑睛深层生翳,呈圆盘状混浊、肿胀,或病情缠绵,反复发作;或伴头重胸闷,口粘纳呆,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1.4 纳入及排除标准1.4.1纳入标准(1)本次研究纳入的病例均符合疾病相关诊断标准;(2)纳入的病例年龄在15~70岁之间的人群;(3)纳入的病例,其病程均为14天以内;(4)经中医辨证施治,属于肝胆湿热型。 1.4.2排除标准(1)对于不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予以排除;(2)伴有其他影响视力疾病的患者予以排除;(3)伴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及脑血管疾病予以排除,肿瘤患者,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予以排除;(4)对于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予以排除;(5)对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的女性患者予以排除。 1.5 疗效评价(1)治愈:经治疗后,患者患眼症状消失,经荧光素染色结果呈现阴性。(2)好转:经治疗后,患者黑睛星翳减少或缩小,不过经荧光素染色结果呈现阳性,畏光、流泪等症状有所减轻。(3)无效:经治疗,患者患眼黑睛星翳无变化,有加重的迹象,经荧光素染色呈现阳性,临床症状也无改善。 1.6 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同时对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统计复发的情况。 1.7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 2.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文中的临床效果及复发率均为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的治疗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病毒性角膜炎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病,起病急,病程长,易反复发作,对视力损害较大,是临床常见致盲性眼病,其复发率与致盲率均居角膜病之首位。临床上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引起的角膜感染,其发病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首位。此病多为HSV-I型感染,但HSV-II型亦可引起本病。 (一)临床表现 1.患者多为复发性感染病例。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在幼儿阶段,多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 2.过劳、饮酒、目光暴晒、紫外线照射、角膜创伤、发热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为常见的复发诱因。 3.患眼有刺激症状及视力障碍。 4.角膜病变可表现为树枝状、地图状溃疡灶,或盘状基质炎病灶。前房一般无渗出物,重症病例可出现灰白色稀淡积脓。角膜病灶区知

觉减退。如无合并细菌感染,溃疡面一般较洁净而无分泌物粘附。反复发作的病例,常有新、旧病灶并存。旧病灶呈不同程度的瘢痕性浑浊,常有新生血管。新病灶可为浸润灶,亦可与溃疡灶并存。 (二)诊断 1.有复发感染病史,可有感冒发热、过劳、饮酒等诱因。 2.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做出诊断。 3.如有条件可进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病原学诊断,如角膜上皮刮皮发现多核巨细胞、病毒包涵体或活化性淋巴细胞;角膜病灶分离培养出单纯疱疹病毒;酶联免疫法发现病毒抗原;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查到病毒核酸等。 (三)治疗 1.治疗方案及原则为抑制病毒复制,防止复发,减少瘢痕形成。 2.抗病毒药物治疗选用对DNA病毒敏感的药物,如0.1%无环鸟苷、0.05%环孢苷、0.1%碘苷、1%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眼药水,白天频滴患眼,1~2小时滴眼1次,睡时涂抗病毒眼膏。必要时口服无环鸟苷片剂。 3.非溃疡性盘状角膜炎病例,应联合滴用糖皮质激素类眼药水。 4.如出现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葡萄膜炎时,应适当使用散瞳剂。 5.可用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配合抗病毒药物治疗。 6.注意防治细菌或真菌的合并感染。对可疑者应做细菌学检查,并加用广谱抗生素眼药水进行预防性治疗。 7.角膜中央区病灶反复发作、视力降至0.1以下,或药物疗效不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什么是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是病毒性角膜炎中最多见的一种,近年还有增多趋势。常发生于感冒、急性扁桃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疟疾等热性病后。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原发感染多发生于6个月~2岁婴幼儿或年轻人。约70~90%成年人血清中可查到抗体。一般为单眼发病,少数可双眼同时或先后发病。 什么原因引起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本病是由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erpes simplex virus ,HSV-Ⅰ)和Ⅱ型(HSV-Ⅱ)感染引起。HSV-Ⅱ比HSX-Ⅰ毒性强,而前者比后者感染严重。原发感染能发展为潜伏感染,感染后病毒可在宿主神经节内,特别是三叉神经节内终生潜伏;近来研究认为也可在感染过的角膜基质内潜伏。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有什么症状 1.树枝状角膜炎(dendritis keratitis)发病急,常有畏光、流泪、眼疼、异物感等症状。初起时,角膜表面出现点状浸润,上皮层内出现细小颗粒状小泡,呈点状、线状或星状排列,称树枝状疱疹。 2.地图状角膜炎(geographic keratitis)树枝状角膜炎病变向四周及基质深层扩展所致。溃疡面积扩大。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地图状或阿米巴形。由于细胞浸润和水肿,角膜基质明显增厚,后弹力层及内皮层表现肿胀和皱襞。常合并虹膜睫状体炎,刺激症状明显,病程可长达数月之久,易复发。 3.盘状角膜炎(disciform keratitis )或称盘状角膜水肿(disciform corneal edema),是角膜基质受侵犯的常见类型。角膜知觉消失。视力明显减退。刺激症状轻微或无症状。病程可长达1~数月。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1.树枝状角膜炎:2%荧光素染色,呈明显树枝状淡绿色着色,故称树枝状角膜炎。 2.地图状角膜炎:病变溃疡边缘不整齐,呈灰白色地图状或阿米巴形。 3.盘状角膜炎:角膜表面粗糙,呈颗粒状水肿或上皮完整。而基质层则由于浸润、水肿而增厚,呈毛玻璃样灰色混浊。病变区多位于角膜中央,呈盘状,境界清楚。有时可表现为基质的弥漫性浸润。后弹力层出现皱襞,内皮有水肿;有较多灰色带色素斑点状角膜后沉降物(K、P)。 如何治疗 1.抗单疱病毒药物的应用及辅助用药。 辅助疗法:丙种球蛋白0.3~0.5毫升结膜下注射,每日或隔日1次;自家血点眼或结膜下注射;Ⅰ型单疱病毒灭活疫苗耳前淋巴结注射等。 2.关于皮质类固醇的应用。 3.散瞳。 4.消除病变组织与手术。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以单纯疤疹病毒性角膜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最为常见,且严重危害视功能,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常有反复病史,临床以病程迁延、抗生索治疗无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使病情恶化、有特定的复发诱因为特点;带状抱病毒性角膜炎则以沿三叉神经末梢分布区域的皮肤上,出现串珠状疱疹,多数以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域为限,皮肤损定不超越身体中线为特征。本病发生多因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感冒、疲劳为其诱因,因此,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中西医综合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 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聚星障”的范畴。其病多因外感风热,风热上犯;或风寒犯目;或肝火炽盛;或痰水湿热蕴蒸及阴虚邪留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有:

眼部带状疱疹会有的表现你知道吗

眼部带状疱疹会有的表现你知道吗 很多人一听到疱疹这个病都会觉得很迷茫,不知道这是什么病,也不知道它是怎么引起的会有什么样的症状,所以等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的时候也会不注意,等到严重才会发现。今天我来很大家分享一下眼部带状疱疹的具体变天有哪些。 ★一、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二、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发生,但多在皮损完全消退后或者1个月内消失,少数患者神经痛可持续超过1个月以上,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4、其他不典型带状疱疹。与患者机体抵抗力差异有关,可表现为顿挫型不出现皮损仅有神经痛、不全型仅出现红斑、丘疹而不发生水疱即消退、大疱型、出血性、坏疽型和泛发型同时累及2 以上神经节产生对侧或同侧多个区域皮损;病毒偶可经血液播散产生广泛性水痘样疹并侵犯肺和脑等器官,称为播散型带状疱疹。 以上就是带状疱疹一些常见临床表现,相信现在患者们对此应该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了,如果发现自己有上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去当地正规的皮肤病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要延误了病情,不然的话会危及到生命安全的。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机制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1年8月第21卷第4期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沧州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院,沧州061001通讯作者:王庆金,E-mail :huangwangqingjin@https://www.wendangku.net/doc/de14199004.html,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 )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 )感染所引起,是当今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占角膜病致盲的 63.2%,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皮质类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的 广泛应用,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由于HSK 病情顽固,易于复发,严重影响视功能,已成为眼科临床的棘手问题,而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深入与扩展,尤其是有关的发病机理研究,可为今后的临床及其他基础研究指示可能的发展方向。 1HSK 与HSV 感染相关 HSK 的发病机制是HSV 原发感染(常发于幼儿期)后HSV 沿感染组织的感觉神经末梢经神经轴突进入感觉神经 节的细胞体内,其染色体进入细胞核潜伏存留,病情静止,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再活化,沿神经轴突逆行至感觉神经末梢,再扩散到眼表及角膜上皮细胞。有研究认为,角膜细胞也可能是HSV 潜伏的细胞之一,当潜伏的病毒遭受某些刺激而活化或诱发免疫性炎症时,导致复发感染。有研究证明〔3〕,潜伏相关转录体(latency associated transcript ,LATs )在HSV-1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和再激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2HSK 与免疫反应相关 HSK 是一种免疫性相关眼病,发病机制与免疫有关。HSK 是病毒成分直接介导的免疫反应,推测与白细胞浸润、 炎症因子、组织降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等有关。 2.1补体介导 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补体介导,它在特异 性的免疫应答,尤其是在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起重要作用。 wessely 免疫环即为角膜上皮下的多核细胞、病毒抗原—循环 抗体、固定补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补体本身的生物学作用主要在于通过巩膜复合体溶解感染的靶细胞,通过C 3b 的免疫粘附促进免疫复合物的清除。此外,与病毒结合的抗体,在补体的参与下可显著增强对病毒的灭活作用。 2.2白细胞介素 夏丽坤等〔3〕研究表明,HSV-1感染后早期即诱导白细胞 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mRNA 在小鼠角膜组织中表达,IL-18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量快速增加,于病毒感染后 3~21d 达到最高水平,而这段时间正是角膜基质混浊发展、 达到高峰的时间。IL-18mRNA 的表达水平平行于临床疾病程度,说明IL-18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与HSK 的发生密切相关。另外,研究证实IL-2是调节HSK 免疫病理反应的主要细胞因子:IL-2能刺激T 淋巴细胞分化增殖;诱导产生细胞毒 T 淋巴细胞;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激活产生淋巴因子激活 的杀伤细胞;刺激B 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分泌抗体;诱导干扰素等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在体内免疫功能调节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在HSV-1感染角膜后,持续需要IL-2参与并维持角膜的炎症反应,它在HSK 中的炎性作用可以通过调节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的表达来实现。研究显示IL-2对HSK 具有高度保护作用,检测HSV-1感染过程中IL-2的分泌水平有助于了解机体的免疫状态。 卜倩等〔4〕的研究表明,通过整体治疗,祛邪扶正调节了机体免疫失调,增强了机体抗病毒的细胞免疫功能,抗病毒细胞因子IL-2和其它相应的细胞因子迅速增高,及时清除或抑制活化的病毒,调节机体抗HSV-1感染的作用,维持了体内环境的平衡,减轻病毒对角膜的破坏。 2.3T 细胞转录因子T-bet 近年来研究表明HSK 患者机体中存在免疫功能的异常 改变,主要表现有辅助性T 细胞(CD4)下降,CD4/CD8比值下 降和NK 细胞数目下降,血清IL-2下降,IL-6和IFN-γ等细胞因子升高,以复发患者改变更为明显〔5〕。而T-bet 是最近发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机制 王庆金 张沧霞 【摘要】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HSK )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角膜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认为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免疫反应及细胞凋亡等相关,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发病机制;综述中图分类号:R77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379(2011)04-0243-02 The pathogenesis of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W A NG Qingjin ,ZHA NG Cangxia.Cangzhou Clinical College of Integrated Tradition -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Cangzhou 061001,China 【Abstract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is a severe blinding corneal disease.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herpes simplex virus infec - tion ,immune response and apoptosis which were related to its pathogenesis. 【Key words 】herpes simplex keratitis ;pathogenesis ;summary 243·· DOI:10.13444/https://www.wendangku.net/doc/de14199004.html,ki.zgzyykzz.002851

病毒性角膜炎日常饮食禁忌

病毒性角膜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常有反复病史,临床以病程迁延、抗生索治疗无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可使病情恶化、有特定的复发诱因为特点。总体治疗原则为抑制病毒在角膜内的复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根据最新的临床分类,不同的亚型,治疗重点又有差异。目前,中医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得了病毒性角膜炎,处理配合医生治疗之外,还要从饮食上加以控制。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饮食禁忌: 1、忌酒 酒精能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病毒加快繁殖的速度,因此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必须戒掉酒及含酒精的饮料; 2、忌羊肉 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角膜深层病变是免疫反应的表现,而吃羊肉可加重这 种慢性免疫反应,导致病情加重,所以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不要吃羊肉; 3、忌辛辣 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可分为三步棸治疗: 第一步:病人症状明显,有眼睛红,畏光,流泪,有异物感等症状,先服用“加减四物清风汤”配合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 清热凉血,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清热解毒。 第二步:有轻微症状,运用“加减四物清热汤”纯中药治疗, 清热解毒消炎退云翳。 第三步:服用“加减菊花明目汤”除去角膜云翳,白斑,恢复视力除病根。 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应多吃的食物 眼睛的视网膜中储存有相当多量的游离维生素B2。维生素B族缺乏,会导致眼睛畏光、流泪、烧疼及发痒、视觉疲劳、眼帘痉挛。含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有全谷类、肝脏、酵母、酸酪、小麦胚芽、豆类、牛奶(维生素B2)、肉类(维生素B1,烟碱酸)。所以,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日常饮食中应富含这些物质。 1、多吃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多吃豆类、豆制品、瘦肉、蛋类等高热量、高蛋白食品,以利角膜修复。应戒烟酒,不要吃煎炸、辛辣、肥腻和含糖度高的食品; 2、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也对眼睛有益。缺乏维生素A时,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能力减退,严重的时候容易患夜盲症。每天摄入足够的维生素A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干眼病; 3、多吃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因为维生素C是组成眼球水晶体的成分之一,如果缺乏维生素C就容易患水晶体浑浊的白内障病; 4、多吃水果蔬菜海产品; 5、吃动物的肝脏,喝菊花茶和绿茶对眼睛有好处。

眼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一)

眼部带状疱疹的治疗方法(一) 【摘要】目的探讨治疗眼部疱疹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以来收治的24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结果24眼均治愈。结论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眼部带状疱疹有效。 【关键词】眼部带状疱疹;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 我院眼科自2001年以来共收治24例眼部带状疱疹,均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24例患者中,男10例,女14例;年龄55~70岁,平均60岁;右眼8例,左眼16例。 1.2眼部情况此24例患者均有眼部胀痛较剧,眼睑及上额部皮肤水疱,但不超过鼻中线,视力下降6例6眼,结膜充血水肿24例,角膜炎4例,虹膜睫状体炎2例。 1.3治疗方法 1.3.1镇痛复方曲马多片2片,3次/d,无疼痛,缓解后停用。 1.3.2抗病毒及免疫增强剂利巴韦林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西咪替丁1.0g,静脉滴注每日1次,聚肌胞4ml,肌注2日1次,板蓝根冲剂10g,开水冲服每日3次,无环鸟苷软膏外涂。 1.3.3抗炎头孢他啶4.0g,静脉滴注,每日1次,0.3%氧氟沙星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1.3.4神经营养药维生素B1、B6片各20mg,每日3次,维生素C片200mg,每日3次,ATP 片40mg,每日3次,维生素B12针,500μg肌注,每日1次。 1.3.5对症治疗结膜充血水肿及角膜炎用0.1%阿昔洛韦眼药水、0.3%氧氟沙星眼药水点眼,每小时1次,若有角膜溃疡禁用激素类眼药水,虹膜睫状体炎再加用1%阿托品眼药水散瞳,双氯芬酸钠眼药水消炎。 2结果 此24例患者经7~10天住院治疗,均得到有效治疗,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 3讨论 眼部带状疱疹的病因比较明确,系病毒感染三叉神经的半月神经结或某一支1]。虽然此病病因比较明确,但其治疗还是比较棘手,关键是及早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我院眼科根据此病病因及其症状采用镇痛、抗病毒、抗炎,神经营养药及对症治疗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眼部带状疱疹的疼痛剧烈,让人难以忍受,治疗时必须迅速予以缓解,消除患者因此而产生的恐惧、忧郁和紧张的情绪。我们选用复方曲马多片是属于中枢性镇痛剂,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当然镇痛也可采用其他药物,但目的是能够使疼痛迅速缓解。

一旦得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一旦得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就应该及时治疗.治疗可采用药物,手术等方法. 药物治疗中主要选用抗病毒药物,如碘苷,又名疱疹净,主要适用于初次发作的病例,对多次复发的病例,改用其他药物为宜;阿糖胞苷,有一定效果,但对正常细胞毒性大,故常用它的衍生物环胞苷;三氮唑核苷,又名病毒唑,为广谱抗病毒药,疗效较好,且对正常细胞毒性颇低;无环鸟苷,又名阿昔洛韦,为较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特别是对于疱疹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阿糖腺苷,三氟胸腺嘧啶核苷等.亦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因它有抑制角膜免疫反应和抗炎的作用,常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后期的治疗,但应掌握如下原则:①上皮或角膜浅层炎症禁用.因其能激活病毒和胶原酶活性,促进病毒繁殖,使病变向深层发展.它还能抑制上皮再生,甚至造成溃疡穿孔.②仅用于深层炎症反应而无溃疡者.因深层HSK特别是盘状角膜炎的发病机制兼有对病毒抗原过敏的因素,故应用皮质激素是合理的,但应同时应用抗病毒药物.1~2日用荧光素着色一次,如有溃疡出现,立即停用,按溃疡处理.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来选择手术方式.常用的方法有:机械清创,前房穿刺,结膜瓣遮盖,角膜移植等. 中医治疗则根据发病原因进行辨证治疗.若风热上犯,选银翘散类的疏风清热剂;若肝胆火炽,选龙胆泻肝汤类的清肝泻火剂;因湿热熏蒸所致,选三仁汤类的清热祛湿剂;正虚邪留者,需扶正祛邪,选加减地黄丸类的方药进行治疗.中医除了内服中药,还配合局部治疗,常选

用清热解毒中药制剂滴眼,如黄芩眼药水等;病情严重,可用银黄注射液作球结膜下注射.此外,还可用中药煎水先熏后服,或中药煎剂雾化. 生活护理: 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的常见病,其特点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视力就下降一点,有的最后导致失明,因此,做好保健养生,防止或减少复发是关键.要思想重视,做到预防为主;要及早治疗,早期治疗可以使视力得到保护;要正规治疗,抗病毒治疗为主,角膜营养治疗为辅;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要相对固定医院和医生治疗,治疗用药要连续,有效,科学.不要饮酒,酒精使眼血管扩张充血,使病毒蔓延,加重病情;不要吃羊肉,牛肉.由于病毒性角膜炎是免疫异常所致,而吃羊肉牛肉可加重这种免疫反应,导致病情加重;不要随意减少用药次数,抗病毒药滴眼液滴眼一天要保证6~8次,早期甚至可以30分钟到一小时点一次;不要吹风受凉感冒,感冒后免疫力下降,使病毒性角膜炎易复发;不要过早停药,炎症控制后继续用药3-5天,巩固治疗效果,防止卷土重来;不要随意用激素,激素可能使病毒感染扩散,加重病情;不要频繁更换医院或更换医生就诊,否则使治疗不够连贯,可能延误病情;不要过劳和熬夜,因为过劳和熬夜使免疫力下降,也会使病毒性角膜炎复发. 阿昔洛韦滴眼液或更昔洛韦滴眼液1次/h 干扰素滴眼液1次/2 -3h 阿昔洛韦眼膏每晚涂眼 2-3天后如果没有好转请到三级医院眼科就诊.

眼部带状疱疹35例治疗分析

眼部带状疱疹35例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鉴别诊断及综合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35例因眼部带状疱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经过治疗7~12 d治疗,34例病情基本痊愈,1例因病发脑炎转神经内科治疗后痊愈。7例患者遗留眼睑前额部皮肤瘢痕,占20%,18例患者遗留神经痛,占51.4%(持续3~6个月),12例患者局部眼睑及结膜发痒及皮肤知觉减退,占34.3%,角膜炎角膜溃疡痊愈遗留角膜云翳5例,占14.3%,虹膜炎症反应静止。青光眼及一过性高眼压得到控制眼压恢复正常,2例遗留视神经萎缩。结论眼部带状疱疹发疱以前疼痒为主,眼部并发症多,有疼痛、瘢痕、骚痒及视功能损害等后遗症,该病容易误诊,应尽早确诊,综合治疗,防止并发症及后遗症。 关键词带状疱疹;眼部;并发症 近年来病毒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眼部带状疱疹也有增多的趋势,因其发病后症状痛苦,眼部并发症多,留下后遗症几率高,其治疗也逐渐引起眼科医师的重视,选取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科共收治眼部带状疱疹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4年8月本科收治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35例病例中,男15例,女20例,均为单眼发病,其中右眼19例,左眼16例,发病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56.2±8.8)岁。 1. 2 发病诱因感冒后出现4例,近期熬夜劳累6例,患恶性肿瘤化疗、放疗后2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1例,原因不明者22例。 1. 3 前驱症状(出疹前表现)全身情况:全身畏寒发热8例,占2 2.9%,乏力不适食欲不振11例,占31.4%;眼部出现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刺激症状13例,占37.1%;眼睑及前额部皮肤瘙痒者9例,占25.7%;全部患者病侧眼部前额及鼻根部头部疼痛,病变区域及头部疼痛35例,占100.0%,其中疼痛不能忍受者11例,占31.4%,神经痛出现2~5 d后病变部位出现疱疹。 1. 4 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出疹部位):35病变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出疹区域:眉弓上睑同侧鼻根部者35例,波及睑缘及球结膜者8例,波及同侧头皮发迹区10例。1例同时侵犯第二支,病变波及下睑上唇及同侧上腭。病变区出现疼痛,皮肤红肿,出现不同程度的疱疹,疱疹呈簇状早期透明,大小不一,随病程进展,疱疹破溃融合,结痂。18例患者有畏光流泪症状,眼球混合充血,占51.4%;30例患者皮肤局部有瘙痒,占85.7%;16例患者测眼压高在21~60 mm Hg (1 mm Hg=0.133 kPa)之间,其中持续3~7 d出现一过性高眼压者13

玉屏风散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观察

玉屏风散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和分析玉屏风散用于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4例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1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和0.1%无环鸟苷滴眼液和口服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和中药玉屏风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优于观察组患者的75.0%,其中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9.15±1.78)d,观察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为(10.98±1.86)d,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视力均有所提高,其中治疗组患者的视力提高情况显著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在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治疗上疗效确切,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和患者治愈率高等特点,有利于患者视力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玉屏风散;疱疹性角膜炎;无环鸟苷滴眼液;阿昔洛韦片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角膜病,致病原因为角膜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导致角膜免疫病理发生改变,进而引发的严重眼部疾病。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并诊治的24例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其中12例患者采用玉屏风散加减进行临床治疗,均取得确切疗效。现作出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收并诊治的24例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诊断标准。男性患者13例,女11例;患者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6.5±13.5)岁;其中左眼11例,右眼1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患者1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眼部方面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和0.1%无环鸟苷滴眼液滴注患处,口服昔洛韦片,0.2g/次,4次/d。治疗组患者在用0.1%无环鸟苷滴眼液滴注患处的基础上服用中药玉屏风散(防风15g,黄芪30g,白术30g),在必要时患者可采用1%阿托品滴眼液散瞳滴注或口服消炎药。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严禁服用与治疗药物相关的药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治疗效果和视力恢复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疗效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患者分为治愈、好转和未愈三个级别。其中①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患者遗下宿翳或黑睛星翳消失,无溃疡面,经实验室检验提示荧光素染色呈阴性,视力检查得出提高两行以上;②好转:临床症状有所减缓,患者黑睛星翳和溃疡面缩小,经实验室检验提示荧光素染色呈阳性,有少许着色,视力检查得出提高两行或以上;③未愈:临床症状无改善,患

带状疱疹是怎样引起的

带状疱疹是怎样引起的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蜘蛛疮”或“蛇丹”,是一种病毒性感染,也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于带状疱疹的病毒有亲神经的特点,发病总是沿神经走向,呈条带状,故称“带状疱疹”。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此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被感染后,发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后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由于病毒具有亲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内,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 带状疱疹的病因 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惟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本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故一般不会再发。怀孕女性属于免疫抑制状态、抵抗力低,孕期经常可以看到带状疱疹发作并且病程相对要长。

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 1.典型表现 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自觉灼热感或者神经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患处常首先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的一侧,一般不超过正中线。神经痛为本病特征之一,可在发病前或伴随皮损出现,老年患者常较为剧烈。病程一般2~3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2.特殊表现 (1)眼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三叉神经眼支,多见于老年人,疼痛剧烈,可累及角膜形成溃疡性角膜炎。 (2)耳带状疱疹系病毒侵犯面神经及听神经所致,表现为外耳道或鼓膜疱疹。膝状神经节受累同时侵犯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时,可出现面瘫、耳痛及外耳道疱疹三联征,称为Ramsay-Hunt综合征。 (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带状疱疹常伴有神经痛,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

眼部带状疱疹的诊治体会

眼部带状疱疹的诊治体会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 【摘要】总结眼部带状疱疹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诊治资料并随访1年。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其中13例(眼)皮 肤留下色素沉着及瘢痕(33.3%);9例(眼)并发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23.1%);15例(眼)并发结膜炎(38.5%);10例(眼)并发角膜炎(25.6%);4例(眼)并发虹膜睫状体炎(10.3%);3例(眼)眼外肌受累(7.7%);2例(眼)并发视网膜炎(5.1%);16例(眼)患侧皮肤遗留异常感觉(41.0% )。结论 眼部带状疱疹有自愈倾向,尽早明确诊断、及时的干预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糖皮质激素的静滴应用在治疗过程中能起到尽快消炎、消肿、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作用。 【关键词】带状疱疹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诊断治疗 眼部带状疱疹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睑皮肤及眼球、眼附属器官病变,其典型变化是多在三叉神经第一支、少在第三支分布的区域发生,伴有炎性的成簇疱疹。多发生于老人、体弱者、正在接受放射治疗及

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以及发作前有“感冒”病史的患者。病变局限于一侧,不超过眼睑和鼻部的中央界限(面中线)。其中眼神经分支的支配区域受累多见,常分布在前头部、额部及上睑部等部位;发作时常给患者带来明显的局部疼痛或留下瘢痕、色素沉着而影响美观;若 累及眼外肌,可引起眼肌麻痹而致复视;若累及角膜形成带状疱疹性角膜炎可产生角膜瘢痕而严重影响视力]1]。收集我科2003?2006 年诊治的眼部带状疱疹患者39例(眼)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39例(眼),其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21?83岁,平均52岁。发病就诊时间1?15天,平均发病4 天就诊。右眼发病22例,左眼发病17例。就诊时因患者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全部确诊。 1.2临床表现 1.2.1全身情况23例发病前有“感冒”病史,30例患者在皮肤发病前诉有患侧的剧烈头痛并逐渐加剧,7例患者诉有轻微头痛,2例患者无明显发病侧头痛,21例患者有全身不适,20例患者发热。 1.2.2局部表现全部患者眼部剧烈疼痛,14例患者诉患侧眼视力下降,在0.1?0.8,平均0.52 ; 9例(眼)眼压升高,在25?48 mm Hg,平均36 mm Hg,其余眼压均正常,平均16.3 mm Hg ;全部患者于头痛后1?8天出现同侧的头皮、额部、上睑、鼻根部皮肤红肿、皮温升高、皮肤触痛,出现簇状透明小泡,小泡基底发红,泡群之间的皮肤一般正常,小泡初为透明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