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

环境设施

1环境设施的概念

所谓“公共环境设施”,这一词汇产生于英国,英文为“Street Furniture”,直译为“街道家具”,简称为“SF”。在欧洲称为城市元素(Urban Element);在我国还未确定正式统一的概念,可以使用“公共环境设施”一词,也有“城市公用摆设”,或者“城市环境设施”的称谓。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对公共设施的内涵没有比较明确,一致的认识。对于环境设施的命名和工作范围,不同领域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不同,也存在着不同见解。通常为大众所理解的环境设施实际上是景观设施或称风景建筑中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设施既具有很强的使用功能,又必须具有一定的审美功能。它是指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活动提供条件或一定质量保障的各种公用服务设施系统,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环境设施是社会统一规划的具有多项功能的综合服务系统。免费或低价享用的社会公共资本财产。它是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设置在人造环境景观与自然景观中的具有使用功能的人工设施,环境设施的设置,既可以控制人们的生活环境品质,也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公共环境中的公共艺术魅力。

环境设施小品的存在价值

城市环境小品的存在不只是为了人类的行为与活动要求,更在视觉上形成许多节点与记忆。特定地域中环境与视觉节点的结合,经常可以形成一个信息交换、意见沟通及休憩的中心。城市环境小品作为城市景观设计的元素,具有提供空间界定、转换、点景,甚至成为城市地标的作用。良好的城市环境小品设计与布局还是公共空间中富有吸引力的许多活动的前提,是触发人们积极使用户外环境的重要因素。如处理得好,户外城市环境小品很可能成为足以凝聚能量、释放活力的区域象征,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室内家具外移”或“户外公共设施”的意义而已。

城市环境小品是城市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是支持人的行为活动的道具。优秀的城市环境小品不仅可以为社会生活提供活动场所,还可以促发人的行为活动,从而成为行为的促媒器、发生器。现代建筑体形简洁明快,不尚繁琐装饰,因此需要丰富的城市环境小品来软化环境,增添亲切感。在现代建筑围绕的空间里,城市环境小品在美化环境、渲染气氛上,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评价外部环境质量时,应把城市环境小品是否既满足人们需要,又能美化城市环境作为一个重要标志。

2环境设施的分类

对于环境设施的命名和工作范围,不同专业领域的研究者由于研究的方向和切入点不同,也存在着不同见解。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比较固定或公认的分类定位。

但根据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设施”的概念和其主要功能:指公共环境中为人们活动提供条件或一定质量保障的各种公用服务设施系统以及相应的识别系统。它是为满足人类的需求而设置在人造环境景观与自然景观中的具有使用功能的人工设施。

(一)经济效益型设施

经济效益型设施主要向人们提供各种商业经济信息,主要包括广告牌、广告箱、海报、霓虹灯、幌子等设施,随着国内外的交流更为密切、频繁。现代城市中人们的商业生活繁忙而高效,作为商业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经济效益型设施的作用日益巨大。

(二)信息服务型设施

信息设施是为人们提供和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设施,或通过文字、记号、图示等形式予以表达,引导人们认识陌生环境,或给人们传递信息以提供便利。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处、指路标志、方位导游图、信息栏、等。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国内外的交流更为密切、频繁。现代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繁忙而高效,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媒介,信息设施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大的体现。信息设施对环境起视觉美化作用,是城市环境中生活信息的一部分,是城市景观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三)功能服务型设施

功能服务型设施是为人们的室外活动提供安全、便利的重要设施,主要包括路灯、座椅、邮筒、垃圾桶、电话亭、公交站亭等。

服务设施体现了对人的室外活动与需求的关怀,也是场所功能性以及环境质量的重要体现。它在美化环境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四)功能保障型设施

功能保障型设施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基本保障的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栓、变电箱、空调排风口、电信转换箱等。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中作为管理的功能设施种类越来越多。管理设施属于不同部门的管辖,又同属城市环境系统的管理,它们支撑着社会的整体活动,是为人们提供安全、卫生、便利、舒适及优美的环境的重要保障。(五)审美型设施

审美型设施是以装饰、美化城市空间为目的而设置的设施,表现形式多样,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景观雕塑、环境小品、花坛、喷泉等。

审美型设施对于点缀和烘托环境气氛,增添场所的文化气息和时代风格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在丰富和美化人们生活空间的同时,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和地域文化特征。

其大体分类可见表2.1. 表2.1 环境设施分类公共环境设施分类

设施形式

信息传达类型

经济效益型

广告牌、广告箱、海报、霓虹灯、幌子等信息服务型交通标志、路标、路牌、导游图、路钟导等。实用类型

功能服务型路灯、座椅、邮筒、垃圾桶、电话亭、公交站亭等功能保障型消防栓、变电房、空调排风口、电信转换箱等审美型

景观雕塑、环境小品、花坛、喷泉等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都伟.公共设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相关内容改编

3 环境设施的设计原则

(一) 功能性原则

功能性原则是环境设施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设施是为满足大众实用需求的设施。这种实用性不仅要求环境设施的技术与工艺性能良好.而且还应体现出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人的使用过程和将来的发展。譬如,环境设施的易识别性、安全性、易操作性、协调性等问题,直接体现出对民众的关心程度。所以环境设施的实用性还体现在其所在的空间环境更加实用、合理、舒适,一条街道或一座城市将因这些设施的加入而变得更有效、快捷、富有情趣。

(二) 整体性原则

环境设施是一个系统,不仅需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环境设施无论大小,彼此之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将个性纳入共性的框架之中,体现出整体统一的特

质。环境设施所处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其外在的造型形式和内涵来反映特定的环境。以位于天津马场道街头雕塑为例。此街道原是跑马场。一组以骑师与马的造型反映该区域历史生活,自然而和谐,表达了与环境的统一性。

因此环境设施设计时,既要了解空间需要与空间条件的关系,认识人们对环境设施的合理需求,又要分析环境对设施的影响,考虑环境设施在空间环境中的效果,确立整体的环境观念。 (三) 绿色原则

绿色设计日益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价值观与实行规则。国际上将绿色设计具体归纳在三个“RE”中,即Reduce(减少)、Reuse(回收) 和Recycle(再生)。这“少量化、再利用、资源再生”的原则本质上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体现出环境设施的开发与使用的过程中,对于人们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环境的有益性尺度。提醒着各个设计领域都应对保护生态环境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道德感。

绿色、环保原则在环境设施中的应用并不是仅仅多设立几个分类垃圾筒而已,它要求设计师在材料的选择、设施的结构、生产工艺、设施的使用乃至废弃后的处理等全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以减少环境的负担。(图2.1) (四) 人性化原则

在环境设施设计时,通过形态、色彩、材质等赋予环境设施的不同属性,从而满足人们不同的心理、情感需求,人性化的设计力图将人与设施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可以互相交流的和谐关系,是公共环境设施的根本原则。在姆利的弗吉尼亚泰森斯科纳中心的中庭,设计了高大的棕榈树边安置一排波浪形的长凳和绿化,使游人在此仿佛置身海边一样。

无障碍设计思想开始得到普及,不仅从老年人、残疾人的角度来审视社会,而且消除所有人日常遇到的障碍,创造无障碍环境,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方便,表现为同时满足普遍需求和差异性需求,也是人性化设计向全面纵深发展的趋势的体现。

(五)形式美原则

所谓形式美原则是创造空间环境美感的基本法则,在设计环境设施时,必然要运用形式美的规律来进行构思、设计、实施。通过把握环境设施个体的形态结构与整体空间环境间的主从关系、对比关系等,使环境设施具有良好的比例和尺度、节奏和韵律,也是感染人们的艺术作品。(图2.2)

古今中外,成功的环境设施总给人以一种明确的基本感受,除了必须具备尽可能完善的使用功能外,还应该恰如其分地反应出特定时代的文化精神,让使用者能从中体悟到较之一般知觉更丰富、更深刻的心理感受,这同样是公共环境系统对信息设施设计要求。1

4环境设施的现状

环境设施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欧美以及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因为工业化程度较高,经济力量比较强大,在环境设施建设中的投资比较大,环境设施的建设也比较完善,但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等经济不发达的国家,环境设施的发展比较落后。我国的环境设施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近代由于工业化起步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环境设施的建设落后于西方的发达国家。近几年来,我国的各个城市都加快了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注重城市环境设施的建设,关注城市发展和人的关系。通过兴建广场、步行街、城市绿地、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满足了人民的需求。但是目前我国城市的环境设施还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一)设施不健全

城市街道上的交通标志、标线不成系统,虽然主要道路上有信号灯、地面分道线、路障、

1

张海林,董雅. 城市空间元素公共环境设施设计(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3. 026-028页

隔离墩等,但不完整,次要道路设施不健全,缺乏必要的服务设施,如公共厕所、垃圾筒、电话亭等。街道上缺乏无障碍设施,使我国的伤残人员失去了很多与社会交往的机会。文化艺术方面设施甚少,如缺少报刊亭、雅俗共赏的雕塑等。

(二)整体水平低

交通性设施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限制标志,很难体现交通管理的科学性。服务设施的设计与街道环境之间缺乏应有的呼应关系,设施的材料和造型的选择上忽视使用功能的要求,往往造成其耐久性差、不易清洁等后果。(图2.3) (三)缺乏人文关怀

现有的城市户外家具未能很好地引入人文关怀理念,未能表现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缺乏对人在户外的生存状况的关注,缺乏对人的尊严、价值的维护、追求,缺乏对符合人性的户外生活条件的高度重视,未能创造一种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自然环境以及人的内在身心之间的和谐关系,总之,未能营造自由、轻松、安全、舒适、平等、

和谐的户外生活的环境。(图2.4) (四)缺乏个性

过去由于产品的单一,长期以来街道设施(如路灯)全国一个样。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这种现象有较大改善,但随之又出现新一轮的照搬照抄风,难以体现街道的个性,缺少适合当地地理环境、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符合当地人们生活方式的户外设施,大大降低了城市景观的质量。

(五)设施的设置缺乏科学性

交通信号的时间分配过于机械,不能与街道上的交通量相适应。缺乏与街道护拦相应的辅助设施(如人行天桥),迫使行人或者绕路,或者违章跨越护栏。还有些设施的设置忽视了人的行为特点,如烈日下无遮无挡的坐具。

(六)缺乏历史文脉的延续

环境设施的设计,往往不顾城市的历史与文脉,到处照搬照抄。不是盲目地复古,就是赶时髦,曾经的“欧陆风格”,致使城市街道景观与城市环境极不协调,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景观效果。一些适合不适合的国外知名设计师的设计作品被盲目的引进,出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中的一些漠视中国文化,无视历史文脉的继承和发展,放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探索,是对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误解。

以Philippe starck设计的一款路灯为例:其设计理念采用欧洲中世纪骑士手中的长矛造型,材料采用钢质,被业内人士认为是新颖独创的创意。假如将其置于中国北京这样一座古香古色的城市氛围中,似乎有不协调之嫌。

5环境设施与城市形象设计的关系

城市形象除了由一些重要建筑物和区域中心地段的形象构成之外,环境设施(包括公共艺术品)是城市振兴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环境设施也并非是美化环境、提升空间文化品味的灵丹妙药。因为、环境设施毕竟是在“点”上发挥作用,顶多配合“面”的发展,难以全面翻新和建设,这一点和城市规划设计的本质还是有区别的。

一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无法回避和忽略环境设施的推进发展,而环境设施的生存空间,取决于

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和依赖程度。我国的环境设施(包括公共艺术品)正处于初始萌芽阶段,未来的发展将视政策、民间参与意识等综合因素而定。唯一不变的是:文化的盛世象征着民族、国家、区域的繁荣兴盛。环境设施是城市文化盛世的徽记,总在兴盛与繁华之处开花、结果,为城市想象增添光辉。

应该注意到,随着城市发展的现代化,环境设施范围的界定很难加以一致的定论或规范。

如果说环境雕塑是公共艺术的主要实施形式,那么地标,纪念碑、建筑物的装饰物等等也均能达到公共艺术的功能。以至于路标、展示牌、旗帜、公共标志,公共空间中的座椅、栏杆、路灯、信箱、电话亭、垃圾箱、喷水池、消防栓、公交站牌等等皆有作为公共艺术品的资格,亦可作为构筑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也越来越快,同时城市的积弊也越来越明显。如何全面提升城市的形象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当务之急,虽然城市的形象的识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从视觉信息的角度看,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改善,将城市的道路、建筑、公共环境中可见的设施形态,包括色彩、材料、形式风格、标志等,作为城市静态识别系统的载体加以符号化,及时准确地传达城市的人文特色,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信息传递。

6环境设施小品设计举例介绍

1.现代休闲商业区

上海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环境设施

上海五交场城市副中心是上海市按照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拟建成的四个城市副中心之一。上海市作为我国第一经济大都市和对外开放的最重要的经济窗口之一,无论城市的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国内领先位置,而且日趋接近国际知名大都市。为了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到2020年上海市将形成一个市级中心,四个副中心以及地区级、社区中心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其中,徐家汇、五交场、真如、花木四个城市副中心正逐步建设形成

环境设施的状况

根据实地现场考察,与掌握的理论知识作为参照,我们对上海五角场的环境设施状况做如下概括:

(1)设施整体意向风格比较统一,与建筑环境比较匹配,形态意向上能够和建筑一起很好的体现上海五角场这一作为大都市新型的商业游憩区的时尚氛围。(图6.13、6.14)

(2)设施布局状况比较合理:人群密集区的周边和人流量大的步行道路上都会有设置。且在步行交通节点上,设施的布置注意到了不同方向的人流的使用需求。(图6.15、6.16)(3)导视牌的设置位置能很好的满足初次来此的游憩者,且形式比较新颖。(图6.17、6.18)(4)设施的集约化程度较高:在设施功能需求多的地方,几种功能各异的设施在设计和选用上,得到了很好的整合,且并无明显牵强的感觉。(图6.19、6.20)(5)设施卫生状况较好。设施及设施周围无明显污物污迹,环卫工人清理频率比较高。(图6.21、6.22)

2.历史地段休闲商业区

南京夫子庙休闲商业区

夫子庙作为南京最热闹的文化、商业地区源远流长,代表了南京历史上的繁华。0.21平

方公里的面积内,建成了以明清风格为主,总建筑面积近40万平方米的仿古建筑景观群,地区有商业、旅游、餐馆、文化、娱乐等较大店家480余家,形成了精品服饰百货街、美食、古玩字画、旅游纪念品等四大特色商业街,夫子庙商业街区已成为集商业购物、旅游观光、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商贸旅游区,成为南京三大商业中心之一。

是全国少有的集商业购物、旅游景观、宗教文化、特色建筑、风味美食、民俗民风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商贸旅游街区。

环境设施的状况:

根据实地现场考察,与掌握的理论知识作为参照,我们对南京夫子庙的环境设施状况做如下概括:

(1)设施整体意向良好:风格意向比较统一,与建筑环境比较匹配,形态意向上能够和建筑一起很好的体现南京夫子庙——这一由历史文化名胜区改造而成的商业游憩区的文化特征。(如图6.3、6.4)

(2)设施布局状况尚可:基本上人群密集区的周边;人流量大的步行道路上都会有设置。但在重视尽可能大的满足人群使用要求的同时,没有很好的注意设施摆设视觉朝向的问题,故有些设施对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如图6.5、6.6)

(3)导视牌的设置位置注意到了不能喧宾夺主,但过于隐蔽,以造成不容易被发现,没有很好的起到应有的指示作用。(图6.7)

(4)设施的集约化程度有待提高:作者发现,几种功能可以经过整合的设施,现状是形态上很不协调的并置在一起。(如图6.8、6.9)

(5)设施卫生状况较好。设施及设施周围无明显污物污迹,环卫工人清理频率比较高。(图6.10、6.11)

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以安全与舒适为环境设计的基本目标,从多角度、多层次指引新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形成,对城市环境设计产生指导、明确发展方向。本文从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入手,谈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关键词】人的城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指导价值 【作者单位】周渝,四川传媒学院。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该书提出的人与城市完美融合,打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计理念为我国城市环境设计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把握书中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并追求城市环境与人生存环境的平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 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楼林立、现代智能成为城市环境的新标签。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人类努力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实践工作从未停止。1929年,美国人clerance 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城市环境设计概念,并成为当时历史时期构成城市的主要“细胞”[2]。后经过英国、瑞典以及苏联等国家的发展,这一环境设计理念演变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念。在200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城市环境设计历经了“都市主义→非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3]。反观我国的城市环境设计,构成城市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由“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而来,完成新中国初期城市环境的组织构成,生存空间舒适性追求也由点缀形式的绿化向大面积的绿化方向发展,形成了观赏性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的设计离不开人对城市空间的全新理解,城市环境设计形式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追求。但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目前城市建设的步伐相对落后,仅仅满足于公路的拓宽、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虽然也为人们出行、生活服务带来便捷,但却始终无法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未得到全面统一。《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城市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以及打造安全、舒适城市环境的可行性。该书对城市发展空间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和解读,为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指导。 二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解读了城市环境设计的几个特点。 一是复杂性。城市环境设计内涵丰富,涵盖面较广。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区域以及地域文化决定了其不同的特点。如书中对水之城、山之城、平原之城、文化之都、城郭都市、宗教都市等城市结构的阐述。 二是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表现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综合性的特点。城市环境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不同城市风格各异的规划特点。如书中阐述的那样,城市环境设计当中包括观看、感受、巡游与认知,分别从景观、环境感知、移动点控制以及认知出发,将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综合性因素进行拆解,分析过程更加确切。 三是渐进性。城市环境设计在执行阶段,要求协调各方面的根本利益,解决多种矛盾与相关问题。但从复杂性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设计的变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人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创造者,从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到环境建设,每个活动因素的协调程度、密切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环境建设周期。 四是安全性与舒适性。人与城市,强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营造与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书中强调安全二字,是针对生存空间的安全而言。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安全,无非是预防犯罪与城市灾害。预防犯罪指的是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构建一个易于防范的空间环境,将社区安全作为主要设计目标。可见,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标准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513079 课程类别:选修课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 学时:36 编写执笔人:张伟审核人:倪勇 编写日期:2016年08月20日 审核日期:2016年08月20日 授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公共设施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编码:513079 适用专业:环境设计专业开设学期:4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课程学分:2 课程学时:36 2、课程定位 2.1课程性质 本课程主要通过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讲解,由宏观到微观的介绍在 景观设计实际项目时各个环境设施的设计,其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论 知识的基础上,经过一系列的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练习,全面的开发学生 对外部空间格局从规划到施工大样图的训练。 2.2课程任务 培养学生全面地认知、理解并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运作 规律,在专业设计单项中能掌握更接近产品的设计能力,协调人与城市 环境关系的作用,让学生更确实把握公共设施与产品设计的这一关系。 主要针对景观设计师助理,绘图员、公共环境设计等岗位开设,主 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做方案设计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总平图的规划设计 及各个分析图、立面图、节点图、大样图的设计水平。 2.3课程衔接 在本课程的设置上,先后有素描、色彩、速写、设计概论、三大构 成、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制图(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I(Photoshop\Coreldraw)、计算机辅助设计Ⅱ(3DMAX)、建筑工程制图、建 筑透视、人类工程学等课程的开设。 二、课程教学目标 1、总目标

通过对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系统学习,熟练掌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方法、程序、及设计表达能力。同时以设计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案例实训,熟悉领会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材料、工艺、管理、预算、施工综合项目策划、设计与运作能力。 教学中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景观项目设计的基础知识,讲授现代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和现代住宅庭院设计这两个颇具代表性的课题。分别对住宅景观设计、别墅小庭院设计、城市广场与街道绿地三个模块的设计训练,使同学具备园林规划设计概念设计、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的设计能力。 2、具体目标 2.1 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1)、学习公共环境设施设计思维方式,熟练运用图形思维技巧,解决公共环境范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及程序。 (2)、通过公共环境设施设计课程学习,掌握公共环境设施设计的图纸设计制作、设计方案表达、设计表现及对于设计原理熟练运用的能力。(3)、通过公共环境设施课程项目化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设计项目管理、设计团队协作、设计工作沟通的能力。 2.2 知识目标 (1)理解居住区公共环境设施的特征,学习居住区公共环境的交通流线和平面布局设计,了解设计中的基本尺度以及常见的陈列方式,掌握居住区的空间设计方法,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 (2)通过对典型建设项目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实例进行介绍和分析,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娱乐设施娱乐项目的功能分区、基本设施、人体工程、设计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并熟悉娱乐建设项目设计的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细部做法。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2009-11-16 10:34 1、城市形象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形象设计最早起源于远古城邦的识别,远古城邦名称的出现就是各城邦为了与周围城邦区别开来而进行的早期城市形象设计。但是,那个时期的城市形象设计还是一种无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单一的城市形象设计。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理性和自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归纳起来,城市形象设计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文化形象)。每个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时代。 (1)、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作为聚落空间,其形象设计基本上体现在对城市形体空间的研究和设计上,故这阶段可称为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西特的“视觉有序”、柯部布西埃的“现代城市”为代表,这一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核心在于人造的形式方面,而不是抽象组织,设计者都注重物质形态,把城市本身看做设计的主体,而城市中的人的需求往往凭知觉想象。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西方社会逐步想信息化和休闲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人对和平和人性的渴望,成为世界性的人心所向,而工业文明的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的弊端也已暴露无遗:工业文明时代强调单一主体性和普遍性,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传统差别消失,到处都是灰色的水泥森林,城市之间的功能雷同,没有差别、特色与个性。这种城市形象设计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虽然芒福德《城市文化》在1938年出版,已经提到城市新的形象设计概念,直到现代城市具备五十年代后才被人接受,标志着城市形象设计进入了第二阶段-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设计历年不在是仅仅局限在对外在形象的设计上,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规范方面的需求,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更多关注生活其中的人,注意他的需要,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实际上城市形象设计已经演化到城市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并进,创造美好形象的过程。 我国城市形象设计直到90年代才流行起来,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对城市形象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就起主要研究内容看,城市形象设计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设计师的定义,城市形象重要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显现,因此城市形象设计就是城市环境设计,通过环境的设计来设计美好的城市形象。第二类是社会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反映在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城市形象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城市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通过挖掘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赋予城市个性和特色。第三类是区域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设计既要涉及到物质环境有要涉及到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挖掘,所以要在对城市环境改造的同时创造城市的特殊。我倾向于第三种定义。 2.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现状 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和观点很多,但是代表性的流派有三个:城市设计派、CI设计派和综合派。 2.1 城市设计派---城市设计派强调城市形象的视觉有序和美观,以可识别性作为城市形象的评价标准。他们认为城市形象的构成要达到视觉上的可见,就是必须表现为物质的形式,因此主要从城市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往往通过结构性的要素和标志性的要素来塑造城市的特色。这一学派主要以视觉和美学的角度来设计,但并不反对历史和文化对城市形象的

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师版)

小说阅读(四)——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预习案】 考点透视: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 典型题例: 阅读《核按钮》116页《晚秋》,思考小说开头划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消化参考答案。 【探究案】 活着余华 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 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看到近旁田里一个老人和一头老牛。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 这辈子想起来也是很快就过来了,过得平平常常,我爹指望我光耀祖宗,他算是看错人了。我啊,年轻时靠着祖上留下的钱风光了一阵子,往后就越过越落魄了,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孙子死后第二年,我买牛的钱凑够了,看看自己还得活几年,我觉得牛还是要买的。牛是半个人,它能替我干活,闲下来时我也有个伴,心里闷了就和它说说话。牵着它去水边吃草,就跟拉着个孩子似的。 买牛那天,我把钱揣在怀里走着去新丰,那里是个很大的牛市场。路过邻近一个村庄时,看到晒场上转着一群人,走过去看看,就看到了这头牛,它趴在地上,歪着脑袋吧哒吧哒掉眼泪,旁边一个赤膊男人蹲在地上霍霍地磨着牛刀,围着的人在说牛刀从什么地方刺进去最好。我看到这头老牛哭得那么伤心,心里怪难受的。想想做牛真是可怜。累死累活替人干了一辈子,老了,力气小了,就要被人宰了吃掉。 我不忍心看它被宰掉,便离开晒场继续往新丰去。走着走着心里总放不下这头牛,它知道自己要死了,脑袋底下都有一滩眼泪了。 我越走心里越是定不下来,后来一想,干脆把它买下来。 我赶紧往回走,走到晒场那里,他们已经绑住了牛脚,我挤上去对那个磨刀的男人说:“行行好,把这头牛卖给我吧。” 赤膊男人手指试着刀锋,看了我好一会才问:“你说什么?”我说:“我要买这牛。” 他咧开嘴嘻嘻笑了,旁边的人也哄地笑起来,我知道他们都在笑我,我从怀里抽出钱放到他手里,说:“你数一数。”赤膊男人马上傻了,他把我看了又看,还搔搔脖子,问我:“你当真要买。” 我什么话也不去说,蹲下(禁止)子把牛脚上的绳子解了,站起来后拍拍牛的脑袋,这牛还真聪明,知道自己不死了,一下子站起来,也不掉眼泪了。我拉住缰绳对那个男人说:“你数数钱。” 那人把钱举到眼前像是看看有多厚,看完他说:“不数了,你拉走吧。” 我便拉着牛走去,他们在后面乱哄哄地笑,我听到那个男人说:“今天合算,今天合算。” 牛是通人性的,我拉着它往回走时,它知道是我救了它的命,身体老往我身上靠,亲热得很,我对它说:“你呀,先别这么高兴,我拉你回去是要你干活,不是把你当爹来养着的。” 我拉着牛回到村里,村里人全围上来看热闹,他们都说我老糊涂了,买了这么一头老牛回来,有个人说:“福贵,我看它年纪比你爹还大。” 会看牛的告诉我,说它最多只能活两年三年的,我想两三年足够了,我自己恐怕还活不到这么久。谁知道我们都活到了今天,村里人又惊又奇,就是前两天,还有人说我们是“两个老不死”。 牛到了家,也是我家里的成员了,该给它取个名字,想来想去还是觉得叫它福贵好。定下来叫它福贵,我左看右看都觉得它像我,心里美滋滋的,后来村里人也开始说像,我嘿嘿笑。 福贵是好样的,有时候嘛,也要偷偷懒,可人也常常偷懒,就不要说是牛了。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它干活,

城市环境的改造——从改造一个垃圾桶开始

城市环境的改造——从改造一个垃圾桶开始 冯敏芝 摘要: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而真正要做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就得从“小”抓起。本文就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和对比外国城市垃圾分类的发展,指出中国城市垃圾分类的改善刻不容缓,发现作为垃圾分类关键一步的垃圾桶的使用不当与设计不足并就此提出改造垃圾桶的创造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垃圾分类垃圾桶 城市规划的模式一般被认为要从大到小,例如先控规后详规,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由 于城市化加速而日渐涌现出各种问题的城市环境。 可是就城市公共环境这方面, 在普罗大众”占据”城市而不是专家政要“占据”的角度来看,真正要做到改善环境,就要从最身边,最公共的设施做起。 1 城市垃圾桶的重要性 1.1 源于垃圾分类欠缺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据广州市环卫研究所介绍,目前广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4 500 t, 每年约产生219万t 垃圾, 并以每年6% 左右的幅度增长,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居住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广州从1998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并被列入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然而十年后,垃圾分类试点仍处于“初级阶段”,收效甚微,垃圾混运混合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绝大部分试点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宣传垃圾分类,也搞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但是市民实际参与率低,一提起垃圾分类,大家都举双手赞成,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大部分人都嫌麻烦,因而很少甚至根本就没居民参与其中。 1.2 国外垃圾分类的发展

1.2.1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垃圾分类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垃圾的分类规则非常详细和严格, 几乎细致到了极点, 如果你不嫌麻烦甚至可以找到一根针该属于哪一类。初到日本, 你会因为看到排成队的垃圾箱而吃惊。由于要实施垃圾分类, 所以一般情况下, 在放垃圾箱的地方会通常最少都会摆放七八个,而且每个垃圾箱上都清晰明了地印有如下文字或图案。 1.2.2 美国 美国旧金山首位率先规定人们必须把垃圾分类后分别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绿桶垃圾由垃圾公司免费回收并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料销售;蓝桶垃圾分类后送往加工企业循环利用;黑桶垃圾则被送到垃圾场填埋。 回望国外这么多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得如此好的城市,我们自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走的第一步是提高民众的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意识,而这个时候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垃圾桶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外垃圾桶的设计 国外有很多垃圾桶的设计,从功能上、人性上来讲都是比较科学的、合理的。如有些垃 圾桶可以从三个角度投入,便于人们使用;分类垃圾箱一般用特定的颜色表示特定的垃圾类别;分类垃圾的图形标识说明通俗易懂、形象;线条简洁,容易清洁;尽可能地多选择用明确且典型的实物图形传递信息;开口一般都足够大,除了部分室外的垃圾桶,基本都没有盖子,可以实现垃圾桶的无障碍投放等等。 3 中国垃圾桶的弊端 就简单地来探讨对广州大学的校园垃圾桶状况吧。外观好看的垃圾桶可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着换,而且也好像是越换越“先进”,由以前没有分类标志的单个垃圾桶变成了有分类标识字样的双个垃圾桶。像其他是校园或城市的一般垃圾桶一样,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这环保做得可真有模有样。可问题是,看看学校的垃圾桶,垃圾真有被分类放吗?“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识形同虚设,两个垃圾桶的作用等同于一个,什么垃圾都乱仍一通。有文化有教养的大学生尚且如是,何况是一些社会人士呢?他们会那么有闲情逸致的慢慢给你琢磨后,然后再扔吗?答案当然是:不会。有些人连垃圾都不愿往垃圾桶内扔,何况还要去分类呢?而且就垃圾桶本身,现在国内很多城市还有一些异形垃圾桶,比如青蛙垃圾桶,熊猫垃圾桶什么的,那种开口小,自身又特别容易搞脏的;又或者是垃圾桶的设计过于普通陈旧,引起不了人们使用的兴趣;又或者使用渗沥液收集功能很低的垃圾桶,垃圾桶周围反而成为城市中最为需要清理的地方。所以中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没有一个大的飞跃。在这里,我分析

如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如何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在小说和记叙文的阅读理解中,经常出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问题,可以分三个步骤,让学生掌握回答这类问题的方法。 一、明确环境描写的分类,明确主要作用。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一定地方、一定人群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指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的描写等。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2、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为下文做铺垫4、渲染气氛;5、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6、突出、深化主题。 二、举例分析,明确具体作用 例子1:《最后一课》“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②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第①句是自然环境描写,衬托小弗朗士上学路上轻松愉快的心情;第②句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这个地区已被德国占领,突出小弗朗士幼稚不懂事的心理,为下文他的感情变化做铺垫。 例子2:《孔乙己》中还有一段自然环境描写。“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写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时仅仅二十个字左右就交代了时令、天气的变化,衬托了孔乙己的悲惨遭遇,预示了孔乙己的不幸结局,为下次孔乙己出场作铺垫。 例子3:《故乡》中“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写故乡萧瑟荒凉的景象,暗示当时社会环境

的萧条,渲染凄凉的气氛,烘托人物的悲凉心情。 三、习题训练,巩固提高 习题1:《我的叔叔于勒》中“轮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这是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赛岛旅行时的自然环境描写。见到落魄的于勒后,返回途中,人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分析两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分析:以上两处自然环境描写都是作用中的第4条,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以上自然环境描写的景色从明丽到阴郁,正烘托了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在见到于勒之前轻松、欢快的心情,见到落魄的于勒后沮丧、沉重的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而突出了他们虚伪、冷酷、自私的性格特征。 习题2、《在烈日和暴雨下》写由烈日炙烤到大雨滂沱的变化过程,分析其作用。 分析: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第2条和第5条的综合,推动小说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由祥子在烈日下拉车到在暴雨中拉车,突出了他在旧社会的苦难遭遇。 习题3、《变色龙》中开头的环境描写句子“警官奥楚美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手里拿着个小包,穿过市集的广场。四下里一片寂静。……广场上连人影也没有。小铺和酒店敞开大门,无精打采地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像是一张张饥饿的嘴巴。店门附近连一个乞丐都没有。”分析其作用。 分析:这一开篇的社会环境描写的语段符合作用的第1条,压抑的社会环境是军警宪兵当道的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社会的写照,交代了狗咬人案子发生的社会背景。 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综合分析,不能把它生硬地归结为某一种作用。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摘要:要想实现高层建筑与城市总体及高层建筑本身的和谐,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相关因素。文章探讨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调,提出高层建筑设计要与城市环境融洽。 关键词:城市环境;高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这个城市人口快速膨胀时代,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土地等方面的优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造型和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高层建筑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融入到整个城市建筑设计中成为高层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建筑与人的和谐 (一)功能性、方便性、人性化三者缺一不可 建筑在设计之初的设计需求已经清楚交待了该建筑必须实现的功能,这一点是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居于其间的人的生产、生活的方便性以及人性化。 (二)艺术性与品味性不可或缺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艺术修养,没有艺术修养做为储备的建筑设计师绝对不会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要有恒久的艺术性,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很难。建筑的品味性要让人乍看之下惊艳,细看之下又觉回味无穷,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仅要在宏观上布局雄伟,更要在微观的装饰上巧妙设计。 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共生 (一)城市整体环境控制 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高层建筑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及清晰的城市结构。高层建筑设计从技术上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城市轮廓线、建筑高度分区、景观

视线走廊。城市轮廓线是人们感知城市的视觉方式,这其中,起最大作用的是高层建筑,其布置应有机统一。首先,为避免高层建筑相互干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应统筹规划,采用不同的高度,彼此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组成相关的构图,而从单个高层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应以统筹规划所得出的构图作为参照依据和蓝本;其次,顶部的设计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高层区分要从城市的横切面来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使得高层建筑物错落有致,避免高层建筑密集,产生拥堵感和紧迫感。另外,每个城市都有代表其形象的独特景观,对此,高层建筑应当避免,防止高层建筑对其遮挡和破坏,如果高层建筑有利于城市环境,那么在设计的时候便要充分研究原有的景观特色,在设计的时候加入原有的景观要素,达到相似、对比或者渐次和谐。 (二)空间一体化、系统化及网络化 建筑的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而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在城市中,一个建筑综合体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心。由于其具有建筑规模巨大、各种功能异常复杂、使用建筑的人数众多的特点,所以对其交通流线的组织和交通空间的创造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交通空间的组织上的设计策略应注重削弱室内外、地面上下的隔阂,形成立体网络状的连续统一的空间体系。 (三)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过度集中布置。 (四)建筑设计的宜人化 (1)建筑设计的宜人化,首先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整体考虑,包括与城市其它相关职能的融合,区域内公共步行系统的良好设计等。让人始终处在一种方便、轻松且不受城市紧张生活干扰的状态; (2)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精美的绿化、喷泉、座椅、雕塑、

(完整版)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分析环境描写小说中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景物等。环境在高考中主要考查特点和作用两个方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东坛井的陈皮匠(节选) 何晓 ①一个地方只要历史长了,就会产生些离奇的故事。 ②古城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当你花费了比去欧洲还要多的时间,从大城市曲里拐弯地来到这里时,疲惫的身心会猛然因眼前远离现代文明的古奥而震颤:唐宋格局、明清街院,这化石一样的小城里,似乎每一扇刻着秦琼、尉迟恭的老木门后面,都有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大家族在繁衍生息……而每一个迎面过来的人,他穿得越是普通,你越是不敢小瞧他,因为他的身上自然地洋溢着只有在这样的古城里生长的人才有的恬静和自信,哪怕他只是一个绱鞋掌钉的小皮匠。 ③沿袭着“食不过午”老规矩的,似乎只有传统小吃。但古城里曾经严格遵守另一种做生意“时不过午”老规矩的,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东坛井的陈皮匠。 ④东坛井是一条老街,街头有一口叫东坛井的千年老井。老井现在是文物,周围砌了台子,被重点保护了。陈皮匠的家就是陈家大院子,在老井东边,大院有两套天井一个后花园,一栋小巧的绣楼,后面一套天井是皮匠的藏书室。陈家大院子的正门在与街面丁对着的巷子里,除了家人进出,平时总关着。隔了街道,皮匠的摊子在老井西面的醋吧街沿上。皮匠从十九岁开始就在那里摆摊,没人说他不能在那里摆摊,他是这条街上最正宗的土著。 ⑤皮匠的手艺好,补的鞋既巴适又牢实。了解他的人都说:可惜哟,一个老高中生,灵巧得能绣花,随便做啥也能成气候嘛,去当皮匠。皮匠才不这样想,他悠闲自在地守在摊子上,不管生意好坏,中午十二点都要准时收摊。他上午挣了多少钱,下午就要买多少钱的书。古城收售旧书和收藏旧书的人,都认得他,晓得他在意哪一类书,只要看到他来了,立马抱

环境设施艺术调研报告

环境设施艺术调研报告 课程:环境设施艺术设计 调研时间: 调研地点:合肥各大休闲广场、公园和高级居民区、繁华街道 调研目的:通过对合肥的休闲广场、各个特色的公园、居民区的调查研究,积累素材和灵感。实践调研可以增加对本课程(环境设施艺术设计)的理解,把调研的成果运用到课程作业设计中来。加强学生的户外调研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地认知、理解并掌握公共设施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运作规律,在专业设计单项中能掌握更接近产品的设计能力,协调人与城市环境关系的作用,让学生更确实把握公共设施与产品设计的这一关系。调研分析:环境设施的概念:现代城市中,为公众及必要的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满足需求的公共设施;城市设施种类繁多量大,涵盖面广,涉及市政交通管制,公益服务、商业服务、广告信息等众多领域。城市设施既是建筑和城市空间的必要补充,又是城市外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称之为城市设施。 1. 公共休闲服务设施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满足人们休息、健身、娱乐等要求而设置的公共环境设施,主要包括休息座椅、健身娱乐设施、电话亭、公共饮水器、邮筒、售报亭、照明灯具等。 2. 交通服务设施 是指城市街道中主要用于交通指示、组织的设施,包括路灯、交通指示灯、交通指示牌、路标、人行天桥、候车亭、候车亭、路障、自行车停放设施、加油站、无障碍设施等。 3.公共卫生服务设施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为满足人们公共卫生要求而设置的公共环境设施,主要包括垃圾桶(烟灰皿)和公共厕所。 4 .信息服务设施 为满足人们城市公共空间和环境的认知,引导人们快速 到达目的地而设置的公共环境设施,主要包括户外广告、信 息张贴栏、布告栏、导向牌等。 5 .美化丰富空间设施 是指那些为城市街道增添 艺术气息,美化和丰富在城市 公共空间环境的设施,包括花 坛、雕塑、喷泉、叠水瀑布、 地面艺术铺装、装饰照明、景 观小品等。 功能和意义 环境设施对于市容市貌的

环境设施设计讲稿

环境设施设计 引言:设计方法 第一章:环境设施概述 一、城市环境设施的概念: 环境设施一般泛指建筑室内、室外环境一切具有一定艺术美感的,设置成特定功能的,为环境所需的人为构筑物。环境设施设计的着眼点在于研究公共空间、城市环境、现代人三者的关系,具体的探求对象为:空间、行为及设施要素组成的行为场所。环境设施作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中的一项重要设计因素正得到重视,它同样影响着整个空间环境形象。环境设施的设计品质与设置齐全与否,直接体现出该空间环境的质量,更彰显了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艺术品位与开放度。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开放的交通、文化、娱乐、商业、广场、体育、文化古迹、行政办公等公共场所的设施、设备等。 环境设施不仅仅是城市必备的“硬件”,而是人类从线性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而以多维思维方式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结果。现代环境设施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有机的概念。从人类环境的时空出发,通过系统地分析处理,整体地把握人、环境,环境设施的关系,使环境设施构成最优化的“人类——环境系统”。 二、城市环境设施设计的重点: 环境设施在设计制造时把“人的因素”作为一个重要的条件来考虑,也就是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注重公共设施在安全、方便、舒适、美观等方面的评价,即以人性化的最大需求为主。公共设施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公共设施的人性化设计就是包含着人机工程的设施产品设计,只要是“人”所使用的产品,就应在人机工程上加以考虑,要充分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因素,建立人与产品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大限度的挖掘人的潜能,保护人的健康,方便人们的生活。 三、环境设施的特征:作为空间环境的组成要素,既涉及到功能,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问题。 (1)功能特征: 环境设施的设计,不应仅凭设计者的经验和主观判断,而是必须根据特定的空间环境条件,特定的使用人群,特殊的地域背景加以综合分析,而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因而设计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使用人群的需要。在使用人群中老人、儿童、青年、残疾人有着不同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状况,必须对他们的活动特性加以研究调查后,才能在设施的物质性功能中给予充分满足,以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A、基本性:环境设施外在的,首先为所感知的功能特性。垃圾筒收集废弃物,路 灯提供夜间照明 B、环境性:环境性是指环境设施通过其形态、数量、空间分布方式等对环境要求 予以补充和强化的功能特性。环境设施往往通过自身的形态以及与特定场所环 境的相互作用而显示出来。以隔离墩为例,它们通过行列或群组的形式出现, 对车辆或行人的交通空间进行划分,并对其运行方式起到诱导作用。 C、装饰性:装饰性是指环境设施以其形态对环境起到衬托和美化的功能特性。包 括两个层面的意义:a、单纯个体的艺术处理b、与环境特点的呼应和对环境氛 围的渲染。现在的产品多为批量生产,容易造成千人一面的后果。环境设施要具备 能够反映所处地区地域特色的个性。例如,像上海这样的经济型大都市,人们工作 和生活的节奏都非常快,需要公共设施和产品为他们提供便捷而舒适的服务;TTTT

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0-05-24T15:09:29.37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24期供稿作者:庞旭安晓月杨艳华[导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庞旭安晓月杨艳华(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 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现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城市环境;城市设计;重要性前言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1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1.1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 1.2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1)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2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等。 2.1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 与“雪”环境描写赏析

主题教学:环境描写 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第十回,这一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施耐庵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 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短短的一句话中, 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一)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论与实践(一) 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城市本应是方便、舒适、高效、繁荣的,但现实的城市却常常拥挤、混乱、嘈杂、无序。 联合国最新研究资料表明,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小于80%的国家将寥寥无几。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猛增长,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珍惜城市土地资源。精心塑造城市环境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绝不能再滥用宝贵的城市土地,给未来留下一堆混凝土垃圾。 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 源于建筑学的传统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在错综复杂的城市问题面前,似乎显得“力不从心”。亟需建立新的城市设计理念和原则。从而完善城市的各种功能。营造更美好的城市空间,尽享城市生活的舒适和方便。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 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与地段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相比较,城市环境设计着眼于城市总体环境的质量,强调与开发项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环境的协调性。它涉及城市中所有公共空间,不仅包括街道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用地空间,也包括私有用地中向公众开放的、无需任何费用、可随时享用的室外和室内空间。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为人而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城市主要是为汽车而设计的,美国的洛杉矶、达拉斯、亚特兰大等就是典型的例子,北京、上海和广州也是如此。这三座城市道路越修建宽。高架桥越来越多,过马路越来越难,逛街环境越来越小。除城市规模过大、过于集中等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还是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的机动车保有量增长很快,适量的道路建设是必需的。但车多了,就需要更多的路,路畅了。又引来更多的车,从而成为一个“怪圈”。虽然城市道路面积增加了几十倍。但交通堵塞现象仍很普遍。大量的立交桥和高架路、众多的宽马路,极大地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步行环境和宜人尺度,造成“行路难、过街难”。北京街头随处可见众多过街天桥,可以想见人们每天攀爬的不便。在普通市民看来。以往安宁的生活环境打乱了。老邻居搬迁了,熟悉的街巷拓宽了,街边小店和修理铺不见了。生活反而不如从前方便了。 国外很多大城市几十年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拆迁民房。拓宽道路并非解决交通问题的良策,反而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解决城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要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其次。要积极推动各类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如与地下街系统有机结合的地铁交通(如日本东京)和地下公共汽车系统(如美国西雅图):此外,还要改进和加强道路交通系统的管理。如在所有高速公路和普通道路上设立公共汽车专用车道(如美国波特兰),从政策上鼓励各类公共交通的利用。如提高小轿车消费税、增收汽油税等。 步行环境的破坏,有些是规划设计或经营管理造成的。例如。北京东长安街与东单交叉口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