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学原理辅导八.

政治学原理辅导八.

政治学原理辅导八.
政治学原理辅导八.

政治学原理辅导八

第七章政治参与与监督

教学要求

1、掌握政治参与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2、了解政治参与的方式;

3、把握政治参与的功能,并且明确选举与监督在政治参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内容要点

本章从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联系机制的角度阐述了政治参与的含义和它的基本内容构成,继而重点介绍作为政治参与两大支柱的政治选举与社会监督的基本内涵和作用方式,指出政治选举是要为解决国家与社会相互分离的矛盾状况提供一种基本途径,而社会监督则是试图从以权利制约权力的角度为公共权力的正当行使提供某种不可取代的保障。

第一节政治参与及其方式

一、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的基本特征:

(1)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的政治行为;

(2)从政治参与的本质上看,政治参与是公民对于国家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关系;

(3)从政治参与的外延来看,政治参与只局限于以合法手段影响政府的活动,而不包括非法的行为;

(4)从政治参与的目标与对象来看,它不只是囿于政府决策,而是包括所有直接或间接同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

二、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一)政治投票

政治投票是公民个人在竞争性的政策或候选人之间或在其他有争议的政治问题面前表示其政治偏好或政治态度的一种政治行为方式。

(二)政治结社

政治结社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目的的公民为了相同的利益而结成持久性的集团组织。

(三)政治表达

政治表达乃是公民行使政治权利的过程,公民通过宪法规定的手段和机会来表示自己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从而影响政府政策。

(四)政治接触

政治接触是公民解决个别政治问题,谋求个人或小部分人的利益而接触有关政府官员并影响之。

(五)政治冷漠

政治冷漠是消极的政治态度在政治行为上的表现,即不参与政治生活,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活动冷淡而不关心。

三、政治参与的作用

1、政治参与有助于进政治民主发展

现代民主开始于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是,就是从其民主的形式来看,资产阶级民主,尤其是普通公民政治权利的获得也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人民的政治参与对于这一发展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选举权为例,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期,公民仅获得了一种选举的参政权,而且选举权的行使,要受到严格的资格限制,即选举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财产数额及一定的教育程度,而且还必须是男性公民。以上限制的取消,是人民不断参与政治,进行政治斗争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公民逐步获得了普通的或普遍的选举权,即凡具有本国国籍的法定成年男女,未经刑事处罚剥夺公民权,且有行为能力者均可享有参政权。

在社会主义国家,自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以后,人民群众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党和国家通过他们了解民情,沟通民意,掌握实际情况,制订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人民群众通过参加社会事务和国家事务的管理,并通过参与基层组织的活动,为政治管理注入不断的活力,有利于政府政策的顺利贯彻。社会主义国家公民通过选举、罢免公职人员,通过意见表达和舆论监督活动,或者通过直接介入管理过程等,来制约政府的政治管理活动,从而保障政府的廉洁和效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建设。

2、政治参与有助于经济发展

由于各国的现代化道路不同,发展水平各异,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呈现复杂的色彩。判断政治参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根据政治参与的内容及其所处的历史条件而定。公民参与所做的成本—效益选择,可以影响到经济政策中的资源配置与社会效果,决策中的选择与结果直接挂钩,会迫使公职人员的政策行为要合乎经济效益的原则。政治参与能够加强政府或执政党推进经济增长政策的力量。由于经济增长与社会的活力是分不开的,政治参与从这个意义上也获得了对于经济发展效率的积极作用。政治参与不仅沟通了公民与政府间的信息交流,促使政府做出较为合理的经济政策选择,而且还可以使公民许多利益的直接实现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3、政治参与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政治参与是人民群众表达愿望的过程,它有助于使社会利益分配的政策向符合人民利益的方向发展,并还有助于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北欧几个“福利国家”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参与政治,通过政治斗争扩大和实现自己政治和社会经济权利,迫使统治阶级让步的结果。在实际政治运行过程中,民主选举作为一种政治参与途径,也是促使统治者更广泛分配经济和社会利益的重要因素。当然,政治参与如果被利用,也有可能使那些操纵者借机扩大自己在社会利益中所得的份额,往往会导致反复无常的政治选择,降低社会中的效率因素,并使政治生活中的分歧加剧。这些情况也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第二节选举与选举制度

一、选举与选举制度的概念

(一)选举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政治组织依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由全部或部分成员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任该组织某种权威职务的一种政治过程。

(二)选举制度

选举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议机关代表以及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

二、选举的基本原则

1、普遍选举原则

普遍选举是指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皆可参加选举,除了由于某些疾病或依法被剥夺政

治权利等因素受到限制的公民外,所有公民均应享有选举权。现代许多国家都以法律的形式对普遍选举加以肯定,使其成为一项基本的选举原则。

2、平等选举原则

平等选举是指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政治特权。

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原则

直接选举是指议会的议员或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实行一院制议会的国家及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的下院议员,其选举一般实行直接选举,某些国家的上院议员以及有些国家的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间接选举是指先由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他们投票选举有关国家公职人员。实行两院制议会的国家的上院议员(除美国外)和某些国家的下院议员实行间接选举原则。

4、秘密投票原则

秘密投票是指选举时投票人不在选票上署名,填写的选票不向他人公开,并亲自将选票投入票箱。

三、选举的一般程序

(一)划分选区

(二)选民登记

(三)提出候选人

(四)竞选

(五)投票

(六)计算选票

计算选票方法:

(1)多数代表制,又称多数当选制,即在一个选区内得票最多的政党独占这个选区的全部议席,其他得票较少的政党则没有当选的机会。多数代表制可以在小选举区内实行,也可以在大选举区内实行。由于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有的采取相对多数代表制,有的采取绝对多数代表制。相对多数代表制,又称简单多数代表制或一轮当选制,即只进行一轮选举,某政党或候选人只需获得相对多数选票便可当选或占有该选区的全部议席。绝对多数代表制,又称过半数当选制或二轮选举制,即参加选举的政党或候选人在选区第一轮选举中,必须获得过半数选票才能当选或占有该选区全部应选名额,否则要进行第二轮选举。

(2)比例代表制,又称比例选举制,即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得票多少,按比例分配

议席的制度。

四、选举的意义和作用

在现代社会政治生活中,虽然不同阶级本质的选举活动在对象、目的等方面存在根本区别,但其作用在形式上仍有许多类似之处,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从而为实现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选举是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联系的基本途径。众所周知,现代民主制国家最根本的原则即是人民主权原则,也就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即使在最直接的民主制度中,也没有办法使所有的人都直接成为统治者。因此,国家权力的行使者只能是少数人,这样就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所有者与行使者相互分离,并因而形成少数领导者和绝大多数被领导者的相互矛盾。选举制度则为解决这种相互分离和相互矛盾状况提供了根本的途径。既然代表或议员经由公民根据自己的意愿选举产生,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职权经由公民通过选举这一权力委托方式获取,那么权力的行使者虽然获得了合法地位,但他仅仅只是权力所有者实现权力的媒介和桥梁。因此,虽然权力行使者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但这种和平的权力委托或者说权力转移,并不能改变权力所有者的地位,相反在其它有关制度的配合下,还能够使权力所有者的意愿和利益得到较好的实现。

第二,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公民与国家权力行使者的这种委托关系,决定了权力行使者必须向全体公民负责。尽管政治实践中有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之分,但其基本原则是共通的,即公民将根据权力行使者的具体表现,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意愿进行评判,并对其违反自己意愿的行为追究责任。如果公民撤回对权力行使者的委托,那么权力行使者的存在、延续以及权力行使也就失去了合法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公民可通过民主程序重新选举产生新的符合自己意愿的权力行使者。这就要求权力行使者必须坚持为社会公众服务,时刻牢记对权力所有者负责的思想。

第三,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的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国家的统治、社会的管理都必须以民意为依归。选举就是形成、表达民意的理想方式。选举不仅仅只是单纯对候选人进行简单的挑选,实际上这种选择一方面表达了社会公众对权力行使者必须具备条件和素质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则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管理应该贯彻何种政策的基本看法。而且,在选举过程中不同意见之间的交流、妥协,还有助于形成人们都能接受的社会共识。因此,选举制度在形成、表达民意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公民通过选举活动的参与,还可以增强民主意识。虽然公民在多大程度上重视并参与选举受到历史传统、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文化程度以及现实利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选举本身同样是一项非

常重要的因素。公民通过参与选举,不仅会对自己的地位和作用产生明确的认识,而且还能增强其分析和判断政治现象、政治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地参政、议政。

第四,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经济萧条、通货膨胀、政局不稳、集团利益冲突激烈等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是影响国家政治秩序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虽然解决矛盾或危机的方法很多,但在民主政治制度中,选举则是最根本的民主途径。通过选举,不仅可以使社会公众之间、社会公众与其代表之间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还可以集思广益,对各种政策选择方案进行论证,从而为各种社会问题寻找到合理的能为人们所接受的解决方法。

第三节社会监督:以权利制约权力

一、监督、政治监督与社会监督

监督是国家有权机关以及社会公众依照一定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政治权力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督察、监控和制约的社会活动。

政治监督指的是在政治治理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为保证公共权力主体在所担负职权的正当范围内行使公共权力,而对其进行监视、检查、控制、纠偏的各种活动,包括宪法监督、立法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以及政党监督。

社会监督指的是社会团体组织(主要包括政治社团、舆论机构等)和公民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广泛政治权利,以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等方式对各种政治权力主体进行的监督。

二、社会监督的机制和途径

(一)社会监督的内在作用机制

(二)社会监督的途径和方式

(1)公民监督,公民监督主要是指公民通过批评、建议、检举、揭发、申诉、控告等基本方式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权力行使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进行监督。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主人”对“社会公仆”的直接监督。

(2)社会团体监督,这主要指各种社会组织和利益集团对对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的监督。社会团体通过选举、请愿、对话、示威、舆论宣传等形式,构成了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监督。

(3)舆论监督,这是指社会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采取多种形式,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

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以实现对政治权力运行中偏差行为的矫正和制约。

三、社会监督的功能

(一)社会监督的预防功能

社会监督是遏制政治生活中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有效手段。社会监督以一种无所不在的监控方式通过对政治权力的运行和政治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警戒,表现出巨大的震慑力量,促使人们谨慎、正确地使用权力,并拥有诉诸法律的手段对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制裁,因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权力运行偏离既法定的轨道。严格的社会监督,能有力地促使一切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增强法制观念,依法用权。

社会监督不仅具有外在的对权力主体在支配权力过程中各种行为的约束功能,而且还能通过把权力与责任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权力主体内在的自我约束机制,权力主体必须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与责任,这样也促使了权力主体审慎地运用权力。

(二)社会监督的矫正功能

对权力主体的防范不可能天衣无缝,对其的约束也难以保证每一次权力运用都得当。但是社会监督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对不当或越轨的权力行为予以及时的矫正和补救。

(三)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由于社会监督对滥用权力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要求国家对其进行法律制裁的权力,由此体现了社会监督的惩戒功能。

(四)社会监督的保健功能

社会监督的功能不仅在于它对社会政治生活中所出现的弊病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监督,可以为民主政治的建康发展起到保健的作用。

(五)社会监督的教育功能

社会监督不仅能保障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而且对监督者也是一种极好的民主教育和训练,通过参与监督,可以提高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素质。

政治学原理作业

政治学原理作业(1) [案例分析]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结合本案例,你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哪个会更好?如何制约政治权力?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题思路: 1、说明什么是政府官员腐败; 2、分析为什么要制约权力; 3、结合案例分析比较分析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 4、结合案例分析如何制约权力。 5、字数在1000字左右,(至少800字以上) 答案:一、我认为对政治权力而言,权力制约与道德制约都很重要,权力制约是外力作用,道德制约主要是靠掌握权力的主体自身的反省,联系香港财政司司长梁锦松买车风波这一案例,我认为权力制约更 好,道德制约也应起辅助作用。 二、政治学的角度讲,权力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关系,是一个人让另一个人按其吩咐做事的能力,是一套执行政策和决定的能动的工具。首先,权力是一种关系,是一种人对人的制约关系,是权力施动者对受动者的制动关系,同时受动者也对施动者和权力过程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次,权力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或者机构对另一个人或者机构的驾驭能力和制约能力;权力是一种工具,权力作为一种工具手段,是行使权力、执行政策的载体和依托。 政治权力强调的是权力的政治特征,是权力现象在政治生活中的应用和体现。政治权力表现为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它在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根据有关权力的一般理论,政治权力是一种政治能力,也是一种政治工具,它反映的是一种政治关系,即支配与服从、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政治权力在政治生活中还更多的表现为国家权力,反映了国家权力机构实现公 共利益的行为能力。 政治权力具有如下特性: (1)权威性,政治权力的行使要得到全体公民的认可,得到法律的授权,因此,政治权力带有一定的权威性。 (2)支配性,政治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掌握了政治权力,也就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掌握了社会的支配力量,也就意味着在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中处于优势地位。正由于此,政治权力才成为社会势力 展开角逐和斗争的焦点。 (3)强制性,政治权力也是一种要求政治服从的强制力量。它

政治学原理第六章政治权力教学要点

第六章政治权力 第一节政治权力的本质和特性 一、权力的含义和构成 (一)权力的含义 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它存在于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权力是具有一定资格的人(权力主体),为了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式,制约或支配他人(权力客体)行为的能力。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体现的是权力拥有者和权力客体两个意志主体不平等的关系。 (二)权力的构成 1.权力主体 2.权力客体 3.权力目的 4.权力作用的方式 (1)强制的方式 (2)报偿的方式 (3)信仰方式 5.权力的实现 二、政治权力的含义和特征 (一)政治权力的含义

政治权力是在阶级社会里,在特定的社会政治共同体中,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原则,凭借国家这种物质的强制力,对其他阶级或个人进行控制和制约的能力。政治权力体现的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二)政治权力的特征 1.政治权力和其他权力的共同性 (1)相关性 (2)工具性 (3)价值性 (4)资格性 (5)不确定性 (6)不对称性 2.政治权力的特殊性 (1)阶级性 (2)强制性 (3)公共性 (4)反抗性 (5)动态性 第二节政治权力的产生、基础和分类

一、政治权力的产生 权力是在横向协作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纵向指挥力量。 政治权力的产生与一般的公共权力的产生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其相同点是,都根源于人的社会性和社会生活。其不同点是,政治权力除了上述根源外,还有自身的独特根源,这就是社会成员利益的分裂和阶级的产生。 政治权力不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表现。 二、政治权力的基础 政治权力的基础,就是政治权力主体获取和维护权力的条件和前提。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权利是政治权力的总基础。但是政治权力主体之所以能获取或维护权利,还需要凭借其他的条件: 1.暴力 2.组织 3.政治理论 三、政治权力的类型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性质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权力、封建主阶级的政治权力、资产阶级的政治权力和无产阶级的政治权力。 按政治权力主体的层次来划分,可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中央权力、地方权力和基层权力。 按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来划分,可分为强制型的、报偿型的和信仰型的。 按照政治权力作用的范围来划分,可分为国内权力和国际权力。

政治学原理考前辅导

政治学原理考前辅导 2政治与政治学 政治的定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人们围绕着特定利益,借助于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以及由此达成的种种社会关系。 亚里士多德: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政治学是研究社会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3政治分析模式 管理模式 代表人物:孙中山、庞顿、麦肯齐 权力模式 代表人物:中国法家(如韩非子)、马基雅弗利 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家应该“像狮子一样凶猛,像狐狸一样狡猾”,在西方思想史上,他率先把政治与道德分离开,并将权力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 4主权 主权乃是一国所固有的处理其对内、对外事务而不受其他因素或其他国家干预的最高权力。 5国家权力的横向配置 国家权力 立法:国家意志的表达(重民主) 行政:国家意志的执行(重统一效率) 司法:对国家意志执行状况的裁判与监督(重公正) 6国家权力的纵向配置 单一制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 单一制国家有中国、法国、英国、日本 联邦制 联邦制是由若干相对独立的政治实体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联合体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国家有美国、德国 7政体分类

按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与任职期限来划分,有君主政体和共和政体。 君主政体的分类:专制君主政体、立宪君主政体(此类政体又可分为二元君主 政体与议会君主政体)。英国是议会君主政体。 二元君主政体在形式上存在君主和议会两个权力中心。 8政体的分类 按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的相互关系来划分,有内阁制,总统制和委员制。内阁制既可能与共和制结合在一起,也可能与君主制结合在一起。 英国是内阁制国家、美国是总统制国家、瑞士是委员制国家、法国是半总统制国家。 9立法机关 立法机关是有权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的国家机关,一般称为议会、国会、国民会议、人民代表大会等。 按其内部组织结构,立法机关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 一院制:西班牙、葡萄牙、瑞典 10国家元首 国家元首是一个国家实际上或形式上的最高权力的执掌者和对外关系中的最高代表。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国家元首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 11公民 公民指的是具有一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自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12政党 政党的定义:是一定阶级、阶层或民族的代表,为了实现共同利益和共同理想,在共同政治纲领的指引下,以谋取政权和执掌政权为政治目标,而在政治生活中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 13政党的主要功能 政治宣传与政治社会化 利益综合与利益表达 培养和输送人才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

如何学好政治学原理课程 学好这门课程,首先应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的逻辑主线清晰: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的逻辑关系严密:基于以上的课程逻辑主线,教材内容的逻辑构成是: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我们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中西方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章、第五章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章、第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内容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二)具体的学习方法 按照以上所说的课程的特点,来把握这门课程的基本线索,从而在总体上把握课程的内容。除此之外,我们建议同学注意以下八个方面,或者从这八个方面来把握学习方法: 1、要学会综合利用多种教学媒体。 网络是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学原理》网络课程挂在电大在线,该网络课程根据本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和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对现有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了分析、调整、充实,整合成为具有交互式、多媒体、开放性、随时更新、适合成人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的教学媒体。该网络课程既可以进行系统学习,也可以用作考试复习,因而,它是同学们必须要重视的教学资源。

政治学原理补专期末复习指导年(附答

请同学们注意:本次考试计算机自动组卷,选择题答案的序号可能会做变更,请填正确答案。 《政治学原理》(补)期末复习提要 2013.10 本课程考试说明: 注意:本课程考试覆盖全书每个章节,请根据每章内容和网上课堂每章练习题的内容进行复习。 考试形式:机考(半开卷) 题型: 1、单项选择题(10道,共20分) 2、多项选择题(10道,共30分) 3、判断题(10道,共20分) 4、论述题(2道,共30分) (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请根据网上课堂每章练习题或综合练习题所有内容进行复习) 判断题: 导论: 1、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对) 2、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对) 3、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专门著有《政治学》,他认为政治学是人类最高的学问,因为它研究的是个人之善的问题。(错) 4、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对) 第一章 判断题 1、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者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学主要研究君主如何获得和运用、保持权力。(对) 2、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上率先把道德与政治权力分开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政治的手段则是玩弄权术。(对) 3、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对) 4、20世纪80年代,随着新制度主义的兴起,制度被认为是政治现象产生和变化的基本原因和内在变量,因此成为在西方政治学研究的重要角度。(对) 第二章 判断题 1、道家的政治学说以“兼爱”、“非攻”为思想核心,主张以缓和社会矛盾来维持统治。(错) 2、墨子的政治学说以“法自然”为中心,在统治手法上强调“无为而治”。(错) 3、公元前140年汉武帝时,董仲舒改造孔孟创立的儒家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开始使得儒家的政治学说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对) 4、从学科的发展角度来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政治学在中国古代社会就已经形成。(错)5、亚里士多德创立了“理念论”,并由此出发,阐述了社会各等级各安其位、各守其序、各司其职的“理想国”和实现智慧、理性相统一的“哲学王”统治理论。(错) 6、使神学与政治理论分家的是托马斯·阿奎那,他被视为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错)

第六章政治学原理政治参与

一、单选题(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早在古希腊城邦政治时代,就有公民对政治的直接参与,这被称为(B)。 A选举 B直接民主 C间接民主 D参政 2、下列属于政治参与主体的是(D) A政客 B政治精英 C官僚 D公民 3、现在英国、美国、法国等法律都规定选民的年龄下限是(A)周岁。 A18 B20 C21 D23 4、政治参与通过公民的(C)来制约政治权力的行使,并通过政治参与所形成的的授权达成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 A政治参与 B直接民主 C政治权利 D政治权力 5、一般来说,“公民”一词反映了一种法律上的(A)。 A平等关系 B等级关系 C交换关系 D顺从关系 6、(C)是政治权力的最终所有者,其影响政治的途径就是广泛的政治参与,是运用法律赋予的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治决策。 A国家 B政党 C公民 D议会 7、公民最基本、最常见、最普遍的政治参与形式是(B),它是公民对现实政治过程的一种综合性选择。 A游行示威 B选举投票 C参政议政 D集会结社 8、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共同的利益而结合在一起,通过积极影响政府决策而达到群体利益的社会团体一般被叫做(D) A 政党 B民间团体 C院外组织 D利益集团 9、利益集团主要是通过(A)来进行政治参与,进而影响政府的决策的。 A 利益表达 B竞选执政 C游行示威 D政治斗争 10、由全体公民投票对法案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是(B)

A公民创制 B公民复决 C公民选举 D公民表决 二、多选题(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个或者多个是正确的) 1、政治参与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涵义(ACDE) A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普通公民或者由公民组成的社会团体 B政治参与的主体是政党或者其他政治团体 C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治体系的政治过程 D政治参与的目的是影响政府的决策 E政治参与的途径常常多种多样 2、政治参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ABCDE) A动机复杂性 B非职业性 C目的单一性 D途径和方式的多样性 E明确的行为表示性 3、政治参与的宏观功能有(ABCDE) A有助于维护、支持、促进民主政治的正常、健康运行与发展 B有助于促使国家政治权力在尽可能公平而健康的轨道和方向上运行C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D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 E有助于维持政治稳定和整个社会的正常发展 4、政治参与的微观功能有(ABC) A公民对政府的制约监督功能 B培养公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

高二政治学考复习计划

高二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复习计划 一、教材: 1、四本必修课本。 2、《高中政治学海导航复习指南》一本。 其中,有考点梳理,有基础题,除了2个为高考真题演练内容可以不记外,其余的考点梳理及基础题要求全部记住。 3、《学考模拟试卷训练》四套。 这是水平考试主要辅导用书,其中有单元练习16套,要求全部认真完成。 4、其他辅导资料过关记载。 每天记8个基础题,每周记48个基础题,约两个单元的内容,每两周记完一本书,两个月内,记完四本书的基础题。主要是水平考试试卷结构介绍等。 二、复习安排 1、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组长和组员之间相互过关基础题,过关后,要相互签全名。 2、安排三轮复习 ①第一轮复习 时间:三月,四月。 任务:把四本必修课本的内容从头至尾梳理完; 完成《强基固本训练》中的16套单元练习; 记完考点梳理及基础题(这是第一次记忆,要求必须过关签字)。 ②第二轮复习 时间:五月。 任务:完成综合试题若干套; 把考点梳理及基础题再记一遍(这是第二次记忆,全靠自觉,不再过关签字)。 ③第三轮复习 时间:六月初,考前一周左右。

任务:记一记时事政治(2017年5月到2018年4月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把考点梳理及基础题再浏览一遍,同时锁定重点题并牢牢记住!(这一步十分重要)。 3、教学形式及要求 教师:主要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并梳理各个知识点。 学生:主要是记和练。其中,记住考点梳理及基础题,是整个复习成功的关键,特别是在第一轮复习时,组长要负责,组长和组员之间必须自觉认真过关,绝不能敷衍了事。记住了考点梳理及基础题,不仅水平考试容易及格,同时也为明年的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在做练习时,要求学生认真自觉,不抄袭答案,不懂要及时问老师,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认识水平和解题能力。 学考政治复习补充资料 一、湖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卷的一般结构 1、单项选择(共30个,每个2分,共60分) 前5个题为时事政治,共10分,以国内时事为主: 后25个为课本内容,按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的顺序排列,其中,经济、政治、文化各有6个题,哲学有7个题。 2、简答(有3个,每个6分,共18分) 31题:一般是关于经济的。 32题:一般是关于政治的。 33题:一般是关于文化的。 3、分析说明(10分) 34题:一般是关于哲学的。 4、探究(共12分) 35题:一般有两问,每一问6分,其中,第一问,一般是关于经济的,第二问,一般是关于政治的。 5、合计:时事10分,经济24分,政治24分,文化18分,哲学24分,总分100分。 二、第34题答题模板第34题一般是关于哲学内容的,提供材料后,往往问体现什么哲理,

政治学原理整理分析

政治学原理整理 第一章 1,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什么? 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门科学,是一种艺术。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理论,为人类认识政治现象作出革命性贡献。 2,如何从系统论的角度认识政治 政治系统论(Systems Approach)的代表人物是戴维·伊斯顿。在.“什么是政治”部分,我们已涉及过系统理论。任何系统都有一些要素,政治系统的要素是输入、输出及反馈,这些也是政治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从输入――输出来分析政治系统,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宏观的政治思维方法。系统论主要关心的是系统内输入与输出的关系。但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处理?这是结构一功能分析所关心的问题。 政治系统论运用了系统论和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不注重实用国家这种模糊的概念,而以政

治系统为自己的基本研究对象,从宏观角度对政治过程,特别是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中的价值分配进行研究。它首先把政治看成是一个既有层次分工而又有完整系统地有机整体,即政治系统,政治现象是这个系统整体的组成部分,政治系统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和各个要素以及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由此,政治系统论把政治的互动行为当作政治分析的基本要素,主张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为目标,着重分析系统的平衡和自我维持。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戴维·伊斯顿、莫顿·卡普兰等。 3,什么是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 政治哲学:指对政治现实进行价值的判断、评价和说明所形成的思想体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力图阐明政治的价值、政治的实质和政治分析的概念和逻辑,其方法主要是思辨式。 政治科学:政治科学是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属于社会人文科学,有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内涵。广义政治科学即政治学,它以国家政权为中心研究政治制度、政治过程、政治行为、政治活动、政治关系及其一般发展规

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

关于《政治学原理》教学方法改进的分析 摘要:《政治学原理》课程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学生对课程的概念和理论在理解上的困难,依据教学创新的实践与对学生的评价的调查,对该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采用多元互动课堂、引导式讨论、多层次案例库、经典原著导读和设立本科生导师等方式,并按照教学资源将其合理组合运用。 关键词:本科教学;政治学原理;教学改进方法 《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类和行政管理类专业的基础性必修课,具有为该专业的本科生培育政治学兴趣、奠定政治学理论基础和认知框架的目的与重要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程要求的知识传导和学生对所授内容的接受感知间的差异往往让这些目的难以达到,甚至产生使学生远离政治学的负面影响。 一、《政治学原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理解上的困难 《政治学原理》是一门基础性课程,会涉及到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但因该课程大都开设在大一学年,这些概念和理论相对于大一的本科生来讲,显得过于抽象而难以理解,例如,主权、政治、国家、权力等概念均是对人类政治社会中某些共同特征的归纳,在现实中几乎很难找到完全符合的对应物,学生在接受相关知识时就容易感到空洞,兴趣寥寥[1]。政治学中的基础理论,例如民主理论、国家理论等所要解决的问题距离学生所亲身感知的现实又过于遥远,这就会带来理解上的困难。 (二)政治学经典原著在阅读上的困难 阅读经典是学科入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在《政治学原理》课程中如果适当鼓励学生阅读原著将会让学生更快走入政治学的研究领域。但政治学中的经典原著大都苦涩难懂,例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或是《政治生活中的系统分析》都不是大一学生能够轻松读懂的著作,让学生阅读原著经典,可能不会有助于对课程的学习,反而使学生远离该学科。 (三)进行讨论式授课上的困难 如果在授课中学生出现难以理解的情况,引入讨论,让学生在相互辩驳中加深理解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采用讨论课的一个前提是学生已对所讨论的问题和所涉及的知识有所掌握,若不具备这些条件,学生一方面不知道该讨论什么内容,另一方面也容易使讨论失去控制。《政治学原理》中的一些用于进行辩论的题目都较为宏大,例如,民主国家还是权威国家更助于推进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对于刚接触该学科的学生而言,贸然进行讨论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四)进行案例教学的困难 案例可以加强对概念或理论的直观理解,在围绕案例的互动中可以提升授课的效果。而政治学中的案例,例如国际间的冲突和战争、宗教对于政治行为的影响等相对而言距离学生的日常实践较远,学生对其难以形成直接有效的认知。甚至,有些概念或理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完全吻合的例子,比如“自然状态”、“社会契约”等,本就是学者为了阐述理论所假想的状态。在案例选用上必须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否则会导致学生的错误理解。 在《政治学原理》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内容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概括性和学生的认知能力之间的差距,为了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弥

北大考博辅导:北京大学政治学(中国政治)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

北大考博辅导:北大政治学(中国政治)考博难度解析及经验分享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公布的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53所开设政治学类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第一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二的是复旦大学,排名第三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作为北京大学实施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学科,政府管理学院的政治学(中国政治)一级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名列第一。 下面是启道考博整理的关于北京大学政治学(中国政治)考博相关内容。 一、专业介绍 政治学以国家及其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范围涉及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和国际政治等领域国内高校的法学院一般都设有政治学系或政治学和行政管理学系。年轻人刚进入大学,从什么地方了解政治?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政治学系的学生会对政治发展脉络有个大致的了解,形成个人的见解,所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专业备注:本专业拟招收推荐免试直博生0-2人。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政治学(中国政治)在博士招生方面,不区分研究方向:030222 政治学(中国政治) 此专业实行申请-考核制。 二、考试内容 1、初审 学院收到考生报名材料后对考生进行基本条件审核,材料齐全且符合相关要求者视为报名合格。 各学科点招生专家组对报名合格的申请人材料进行初审,并按学科点计划内拟招生名额不超过5倍的人数确定参加考核的考生名单并公示。 2、考核 考核时间为3月上旬,具体安排请关注政府管理学院网站发布的公告。 考核方式可以采取面试,也可以采取“笔试+面试”,具体由各二级学科自行决定;若有笔试的,由二级学科自行负责出题和评分。 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五位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副教授(含)以上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所有参与专家独立对该申请人的评分,最终得分为去除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平均分。

景跃进《政治学原理》复习笔记+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圣才出品】

第五章现代政府的设置(二):行政部门 5.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行政权与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1.行政权及其构成 (1)含义 “行政权”又被称为“执行权”,是指法律的执行权。

(2)国家权力理论(见表5-1) 表5-1国家权力理论 (3)行政机关的组成(见表5-2) 表5-2行政机关的组成 2.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见表5-3) 表5-3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

考点二:行政领导机关★★★ 行政领导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中枢”,负责决策、组织、领导和协调各行政部门的行动,其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内阁)及其辅助机构。其具体内容如表5-4所示。 表5-4行政领导机关

考点三:行政管理机构★★1.官僚制及其特征(见表5-5)

表5-5官僚制及其特征 2.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见表5-6) 表5-6当代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型

5.2课后习题详解 一、关键术语 1.行政权 答:行政权是指行政机关或被授予行政管理权限的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了实现国家意志,通过使用所掌握的政治资源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能力。行政权具有如下特点:①阶级性,它是统治阶级以国家名义实现其阶级统治的权力;②强制性,它以国家暴力为后盾,强制执行国家的意志,推行政府的政策法令;③普遍约束性,在法定的行政管辖范围内,它毫无例外地普遍适用于所有机构和人员;④国家主权性,依法独立自主地管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外国干涉;⑤有限性,它受宪法和法律的约束,受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的制约,受到公众的监督。 2.行政体制 答:行政体制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权限的划分与运行等制度的总称。行政体制是国家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政治、文化传统等因素对其产生重要影响。核心是行政系统内权限的划分和配置,具体表现形式是行政组织机构的建立,管理制度的形成。作为一种制度体系,行政体制最明显的特征是超稳定性,即体制一旦形成,难以变动,具有惯性。 3.国家元首 答:国家元首是指一国的最高首脑,是一个国家在形式上或实质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是国家主权的实际掌握者或象征,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实际上或形式上处于首脑地位。国家

2014--2015年南开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2015年南开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年政治学原理 1,举例说明什么是政治什么不是政治。 2,历史类型角度,看西欧封建制特点 3,什么是协商民主 4,联邦和邦联的区别 5,文人政府原则 6,中国的机构设置与西方的区别 7,西方不同选举方式对选举结果的影响 论述题 当代时代背景下政治学的学科意义 延迟退休对政府的影响 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

大学生关于政治学的学习分析

大学生关于政治学的学习分析

关于大学生政治学习情况的调查 教育科学与传媒工程学院 07级教育技术学韩丹丹.刘静调查课题: 关于大学生政治学习情况的调查 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大学生的顺利成长中又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是十分迫切的。 调查过程:调查过程:本次问卷主要选取了几个方面的问题,着重的是大学生的看法,比较人性化。本次问卷完成之后主要的参与人员参与了讨论,认为问题比较合理,结果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调查开始时间:2009-10-10 调查结束时间:2009-10-22 样本总数:35 份 调查题目与数据: 第1题您的性别:[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男1851.43% 女1748.57% 第2题你所在的年级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大一00.00% 大二1 2.86% 大三3497.14%

大四00.00% 第3题对于政治课,你的出勤率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全勤925.71% 偶尔缺勤1851.43% 基本不去822.86% 第4题你对政治这门课感兴趣么?[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很感兴趣38.57% 一般,说不上很喜欢2880.00% 一点也不喜欢411.43% 第5题你学习政治的目的是?()[单选题] 选项小计比例 考试及格1748.57% 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对国 1131.43% 家国际实事的了解 考研514.29% 其它2 5.71% 第6题对于大学开设的政治课,你觉得有必

2016年人大625政治学原理考研真题

人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报考复习指导(3) —历年真题、参考书、考试内容 本文目录 一、人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分析 二、人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育明教育权威推荐) 三、人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考试内容招考统计 四、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考研课程分阶段授课内容课程介绍 五、人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专业课复习意见—看书意见(育明资料节选) 六、人大国关学院考研“国际类综合”资料整理(节选) 正文部分 一、2016人大国际政治专业考研真题分析(育明教育独家整理分析) 考试科目:专业二“810国际类综合”真题(不在赘述育明课程辅导的押题命中略) 一、简述题(共10题,每题8分,共计80分)

1、简述两级稳定论的主要观点和逻辑 2、简述集体安全困境的生成机制 3、简述国际制度的功能 4、简述温特的建构主义关于无政府状态的涵义 5、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合约的内容及三十年战争的结果 6、简述威尔逊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7、简述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涵义 8、简述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影响 二、论述题(共3题,第一题30分,第二、三题每题20分,共70分) 1、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亚太地区的合作现状与前景 2、论述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涵义,分析功效与缺陷 3、论述20世纪80年代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 (人大国际关系学院考研真题解析、复习资料、辅导课程班咨询育明小陈老师叩叩:五四七.零六三.八六二电联:一五三、一一四八、一零三四1) 育明教育小陈老师总结分析: 2016年,整体的分数相较于往年来说不高,所以很多考350多分的同学,本来都不抱希望了,结果最后都进复试了。这种不高也展现两门专业课的给分上,基本110分左右最普遍的,往年可能120以上的都是一伙一伙的。 但是今年的题确实又是历年来较为简单的一年,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比较中规中矩,而且大部分的题目和考点在咱们育明教育专业课授课过程中都有讲解。 1.政治学简单题中的三道都是近三年来出现过的。 2.政治学论述题,第一道“自由与民主的关系”在我资料里有着完整的答案,为什么?因为04年考过一模一样的。第二道题目虽然没有考过,但是前些年这个知识板块是一个很热的论述题方向,所以你只要准备过,并且听过育明老师的课程或资料,你不会说写不出字来。 3.国际综合这门科目,也是各种题目反复出现。譬如:论述题第一道“用相关国际关系理论分析亚太区域合作的现状与前景“是11、12、15年国际政治论述题是一脉相承,一个话题区域的,基本准备了国关的论述题,很难说答不了。 4.有没有怪题?有!今年最怪的题目就是国际关系史的论述题,考欧盟一体化不意外,单靠经济货币同盟的部分,而且提问的非常细致,这个就很难了。 5.边边角角的知识点也有。最典型的就是政治学的——简述混合政体理论,很多人答错为混合制政体。 整体下来,我觉得还是那句老话——方向正确、教材吃透、真题研究配合答题方法,我们的专业课成绩就有保证。今年题目的重复率达到了60%,那就意味着其实150的题,牵强一点说考

政治学原理概念及思考题整理

第一章政治学研究 一、概念 1、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 关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的形成而展开的活动以及运用公 共权力对社会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过程。 2、政治学——社会科学中的主干学科,是研究人们如何为一个社会进行权威性价值分配的学问 3、政治哲学——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辨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现实政治做出评价,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 。研究价值问题和政治思想与哲学的发展和意义。它是研究政治关系的本质及其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又是政治理论的方法、原则、体系的科学 4、政治科学——主要运用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它强调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的真相。类社会的政治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5、行为主义政治学——西方政治学家积极努力使政治科学化的产物,有实证主义和逻辑主义两种 二、思考题 1、政治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A、政治理论与政治哲学。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B、研究政府 C、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 D、比较政府与政治 E、国际关系F政治学研究方法 2、先到政治学研究中的系统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是研究整个政治制度,主要内容是一个国家对政治可以看成是该国社会环境与它的政治系统互动的关系。政治系统理论认为人类的政治生活是在一定换进内不停地要求和支持这些要求的力量,破事政治组织经由程序将要求转化为国家的政策来满足人民的要求。 3、结构与功能分析法的特征 (1)政治系统都有着同样的政治结构,任何政治结构都具有特定的政治功能。 (2)政治结构是系统中相关角色之间的固定化关系形式 (3)政治系统依靠各种政治结构履行各自政治功能来维系政治系统的生存 (4)政治系统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 对政治系统进行分析,采用输入与输出,有同样的政治结构,有特定的功能。 4、政治学是不是科学? 第二章现代国家 一、概念 1、权利——是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 2、政治权利——权利现象和权利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是指政治权利主体为实现和维护自己的 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利和客体的制约能力 3、权利的正当性——政府基于被民众认可的基础上实施统治的合法性,就是政府实施同志在很大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第五章 自检自测

国家开放大学政治学原理第五章政党与社团自检自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5分) 题目1 政党的目标就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题目2 (一元主义)与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题目3 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就是(工会)、青年组织与妇女组织。 题目4 在权威主义与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与(军人集团)往往就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题目5 美国政治舞台一直由(民主党)与共与党所把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题目6 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实行( D)。 选择一项: A、一党制 B、两党制 C、一党居优制 D、多党制 题目7

政党形成于19世纪初期,它的产生就是现代(B)政治发展的产物。选择一项: A、共与民主 B、议会民主 C、委员会 D、君主立宪 题目8 两党制以(A B)最为典型。 选择一项或多项: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法国 题目9 共产党组织被认为就是(C)政党的典型。 选择一项: A、核心会议型 B、代表性 C、单位化 D、支部型 题目10 西方传统政党最早出现于(A )。

选择一项: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美国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计20分) 题目11 利益集团 利益集团就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与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主张有组织地影响政府决策与行为的政治性团体。 题目12 政治社团组织 政治社团组织就就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或价值取向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事务与政府决策的社会组织或团体。 题目13 市民社会 市民社会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政治共同体内的一种介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广阔领域,它由相对独立而存在的各种各样的组织与团体所构成。 题目14 政党

高中政治学法指导

高中政治学法指导 东安一中高一政治组 高中的思想政治与初中相比有很大差异,知识的广度,深度以及考查的角度都有所不同。可参考后面附一高中思想政治必修、选修课程)高中政治具有更强的学科化特点,因此相对增加了一些难度。所以在学政治的时候要学会读书,把厚书读薄,薄书读厚,做到出生入死,死去活来。要想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就需要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且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还需要同学们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大事,扩大视野,启迪思维能力,因为政治是时效性很强的科目,它的考试范围肯定会联系到当前一些时政要闻、社会热点。掌握时事有许多渠道,可以听新闻,看报纸杂志或者听老师的讲解。政治学科很早就提出“题目在书外,观点在书内”思想,也就是说,政治题目的背景材料是随处可取的,千变万化,你想指望背一背就能应付,不大可能。(可参考后面附二2013年高考经济生活试题)为此,希望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一、落实“四点”要求 第一点要求:做好课前预习,未雨绸缪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生,要有一个好的习惯那就是做好课前预习,上好下一节课的基础是提前预习,预习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减少陌生感,从记忆中联系与新内容有关的知识体验和情感体验,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而预习的关键又在于熟读教材,这是我们理解和接受新知识的过程。在预习中可以采用“三到”预习法: 所谓的“三到”就是预习下课内容时要做到眼到:眼到要做到三看,一看单元、课、框、目的标题,二看序言,三看内容,(大小字都要看黑体楷体都要看)。全面了解整一课的知识结构;心到:要一边读课文内容,一边用心去思考,去研究课文内容,“学而不思则罔”,通过思考能够把知识点搞清楚,能够比较、联想本框题新的概念、观念与所学过的知识的区别和联系,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的认知体系中;手到:在读课文时,要善于做好标记符号,如用点、线、勾、圈等记号划出重要的或者不懂得知识,以便于上课时有的放矢地学习,从而为上好课奠定良好基础,另外要按时完成老师发下来的导学案或基础训练册上的导学案。 第二点要求:积极参与课堂,做好笔记 我们要积极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踊跃发言、大胆质疑,认真听课,做好笔记。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学生时期获得知识的最主要途径。因为学生一天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必须要向课堂四十分钟要成绩。如果上课不好好听,靠课下弥补显然是丢了西瓜捡芝麻的愚蠢做法,一定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听好每一节课,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听同学的发言、争论、辩论、质疑等,记住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并记住老师的作业要求和解题方法指导。另外有句俗语:好脑子不如烂笔头“,要做到听讲集中而且有效率一定要记好课堂笔记。 第三点要求:认真完成作业,独立规范 老师布置的作业一定要及时认真完成,这样老师批改后发现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老师布置的作业既是要求我们对已学知识巩固,也是为将要新学的知识的打下基础,温故而知新,如果布置的的作业未能及时完成,一定会造成隐患,已有的知识有漏洞势必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所以一定要认真完成作业,要求独立规范,切记不要抄袭作业。谨记八个字:态度认真,清晰条理。主观题答题要做到三个化“序号化,段落化,条理化”,养成良好的作

政治学原理(大学考试复习资料)

第一章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政治观 1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 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在阶级 社会里主义表现为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是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揭示政治实质。 3 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4 政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2. 什么是政治?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 政治:是在特定经济基础上人们为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围绕社 会公共权力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特定社会关系的总和。 2 研究对象:其实就是政治的定义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政治关系、 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及其发展规律。 第二章 1. 较有影响的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有哪些? 1(美国)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 2西蒙:决策理论: 3 多伊奇:政治沟通理论 4依斯顿:政治系统分析理论 2.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中国政治思想有哪些?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 答:●儒家思想:孔孟,主要有两方面⑴“为国以礼”的政治原则”礼治”⑵“为政以德”的治国之道“德治”。孟子进一步发展为“以德行 仁”的“王道”。 ●法家思想:韩非,商鞅。主张“霸道”和“以法治国”强调法治 ●道家思想: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以道为核心。 3.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思想: 答:①论述了阶级斗争问题。说明政权斗争的基础是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的发展必然导致争夺国家政权的斗争。 ②分析资阶国家的本质和功能。 ③论证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必然性及其性质意义。 ④全面论述了无产阶级国际问题,构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框架。 ⑤明确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策略,奠定无阶政 党学说基本点。 4. 阐述《法西斯内战》的主要政治学观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