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专题06《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真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专题06《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真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专题06《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真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专题06《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真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部编版)

《江南逢李龟年》历年中考阅读鉴赏真题及答案解析【2020·福建初一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2.“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答案】

1.C

2.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不只是写景。不仅点明暮春时令,而且隐喻着彼此飘零、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等家国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并不是直抒胸臆;所以C 项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赏析。

后两句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沧桑巨变。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

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

【2020·山东滨州·初一月考】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下列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既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三、四句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字里行间蕴藏着无限感慨。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岐王宅”、“崔九堂”,是当时丰富的精神文化地,足以勾起对“盛世”的美好回忆。4.诗中的“落花时节”有什么含义?

5.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主要是通过哪种手法表现的?

【答案】

3.C

4.①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②暗喻诗人衰病漂泊落魄之悲③隐喻国运衰微、盛世不再、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

5.反衬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事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解析】

3.C.甲诗“后两句直抒胸臆”错误。本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怀,但作者抒情时,却

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寄情于事,用双关的手法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颠沛流离之感,故选C。

4.本题考查对诗句中重点词的理解。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落花”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5.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常见的表现手法有: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正反对比、虚实结合、以小见大等。要掌握这些表现手法的相关知识,做题时再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具体分析,然后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江南逢李龟年》开首二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诗人虽然是在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通过诗人的追忆感喟,却表现出了给唐代社会物质财富和文化繁荣带来浩劫的那场大动乱的阴影,以及它给人们造成的巨大灾难和心灵创伤,透露出对国运衰微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019·福建初一期中】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6.品读本诗,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勾起对往事的美好回忆,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落花”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唐王朝国运衰落的慨叹。

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接道出了个人身世,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7.请简要赏析后两句诗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答案】

6.C

7.表现手法: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思想感情:抒发对时世之凋敝丧乱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感慨之情。

【解析】

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C.诗歌后两句讲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再次相遇的情形。通过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无限感伤。所以不是直接道出了个人身世;

故选C。

7.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一些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如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衬托等等。在答题时,要反复品读,整体感悟诗歌的意境,找到一些关键词来理解表现手法的运用技巧。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风景正好,而人却身世沉沦,“江南好风景”成了重逢的老歌者与老诗人颠沛流离、身世沉沦的反衬,更突出这些经历过盛世之人境遇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时事凋敝与人生凄凉飘零的无限感慨。

【2020·全国初一课时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8.“寻常”“几度”分别有什么含义?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9.诗中的“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10.这首诗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8.寻常:经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体现了诗人与李龟年当年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9.①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②暗寓诗人衰病漂泊、人生落魄之悲;③隐喻国运衰微、盛时不再、社会动荡、民生调敝的现实。

10.这两句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自己的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解析】

8.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含义及所蕴含情感的把握。结合诗句意思分析。诗句的意思是: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寻常:经常。几度:多次。这两个词语追忆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注意体会离乱之人对往昔美好岁月的怀念之情。

9.解答本题不仅要理解“落花”的表层含义,还要联系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后,诗人杜甫与乐师李龟年都饱受战争之苦,流落江南)来把握“落花”的深层含义。“落花时节”表面上是点明了时令即暮春时节,分析其深层含义,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10.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句的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

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句意是: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您。“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019·河北初一期末】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

11.把空白处填写完整。

12.对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一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前两句中,“寻常见”“几度闻”写出李、杜交往之密、友谊之深,又从一个侧面表现开元盛世的繁华。

B.诗的最后一句中,落花时节比喻诗人和李龟年潦倒凄凉的处境和唐王朝国运的衰落。C.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直抒胸臆,全诗运用映衬对照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既流露出对开元盛世的留恋,又流露出风景依旧,人事全非的感慨。

【答案】

1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2.C

【解析】

1.考查对诗句的默写。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注意“落”“逢”二字的写法。

2.C.错误,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怀,但作者抒情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运用比喻手法,

“落花时节”比喻国运衰微,人生落魄,盛时不再。又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故选C。

【2020·福建初一期末】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13.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此诗仅有28字,却是杜甫律诗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B.“寻常见”“几度闻”,回忆了诗人与李龟年的交往,寄寓了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时期的怀念。

C.从表达方式上看,诗的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借景抒情,全诗运用映衬对比的手法来凸现主题。

D.全诗语言平易,含义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和无限感慨。

14.请写出你对落花时节的三种理解。

【答案】

13.A

14.(1)可以理解为暮春的落花时节;(2)也可以理解为国运衰败之际;(3)还可以理解为诗人衰病漂泊之时。

【解析】

13.考查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和重要信息的提取。解答时,要将每一个选项放文本中进行比

较辨析来判断正误。

A.该诗是七言绝句,并非“律诗”;

故选A。

14.考查对古诗文内容和主旨思想的理解概括。解答时不仅要全面把握诗文内容,还要结合诗人创作背景和所处时代背景来进行分析。“落花时节”的本来意思是江南暮春之时,正是春花凋落的时节。结合诗人所处时代背景来分析,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之后,此时的唐王朝经过那场浩劫已经没有了开元盛世的繁华,如果将唐朝前期的繁盛用繁花似锦来概括的话,那此时的唐朝的确已经是“流水落花春去也”了,所以此句也变现了诗人感叹国运的衰微。结合诗人创作背景来看,在开元盛世之时,杜甫即因才华早著而受到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赏识,得以在他们的府邸欣赏李龟年的歌唱。几十年之后,经过安史之乱的动荡,到处民生凋敝,他们又在江南重逢。这时,遭受了八年动乱的唐王朝业已从繁荣昌盛的顶峰跌落下来,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杜甫辗转漂泊,颠沛流离,晚境极为凄凉;李龟年也流落江南,所以“落花时节”也代表了诗人衰病漂泊之时。据此作答简要作答即可。

【点拨】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通常每首八句,超过八句的,则称排律或长律。以八句完篇的律诗,每二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律诗句子字数整齐划一,每句或五言,或七言,分别称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四十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五十六字字。还有每句六字,全首四十八字的,称六言律诗,传世作品极少。

【河南安阳初一月考】

古诗阅读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1)岐王宅里寻常

..见(________)

(2)崔九堂前几度

..闻(_______)

16.诗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5.(1)经常(2)多次

16.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对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解析】

15.本题考查对诗句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岐王宅里寻常见”意思是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寻常”,经常。“崔九堂前几度闻”意思是崔九堂前多次听闻您的音乐;“几度”,多次。

16.本题考查学生体会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诗歌大意,然后根据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判断诗人的情感。“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而现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诗人置身于江南好风景之中,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故“落花时节”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字里行间寓藏着诗人的无限感慨。

【2019·福建新罗初一期中试卷】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17.写出一、二两句诗的大意;说出作者隐含其中的情感。

18.结句中“落花时节”有怎样的寓意?

【答案】

(1)岐王府第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流露(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眷怀之情)(无限眷恋)(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怀恋)。

(2)时间暮春三月,既写出个人(诗人和李龟年)衰老飘零的身世之悲,也暗示出繁华时代落幕世运衰颓、社会动乱的慨叹。

【解析】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特承顾遇”的著名歌唱家。杜甫初逢李龟年,正是在意气风发的少年时期,正值“开元盛世”。在杜甫的心目中,李龟年正是和鼎盛的开元时代,也和自己充满浪漫情调的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紧紧联结在一起的。故开头二句虽然是在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流露的却是对开元全盛日的深情怀念。

(2)“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大好风光,没有想到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风景秀丽的江南,在和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快意之游的所在。如今真正置身其间,面对的却是满眼凋零的落花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既是即景书事,也是有意无意之间的寄兴。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的,故由这“落花时节”可以联想起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

中考语文古诗词

中考语文古诗词文学常识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首,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多用“赋”“比”“兴”的手法。 《关雎》(关关雎鸠)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影响深远情歌,古代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选自《诗经·周南》。 《君子于役》选自《诗经·王风》,睹物怀人、情景交融,妻子思念丈夫的深情。 《蒹葭》(蒹葭苍苍)爱情诗,对意中人的倾慕之恋,欲见而不得的惆怅,选自《诗经·秦风》。 《陌上桑》(日出东南隅)选自《乐府诗集》,此诗为汉乐府中的民歌。 《观沧海》(东临碣石)曹操,字孟德,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大海宏伟壮丽的景象、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龟虽寿》(神龟虽寿)曹操,达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饮酒》(结庐在人境)陶渊明,东晋诗人,此诗是田园诗的上品,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选自《陶渊明集》。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陶渊明,写作者隐居归田后的劳动生活。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南北朝时北方民歌,木兰纯朴、勇敢坚强的品质和爱国精神。《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阙辅三秦)王勃,字子安,唐朝初年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旷达爽朗、共勉互励的惜别情怀,积极乐观的态度、宽阔的襟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选自《王子安集》。 《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颈联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选自《孟襄阳集》。山村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情趣,老友间朴素深厚的情谊。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50篇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 50 篇 1、孔子语录(《论语十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鱼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

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古诗词,完成下列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诗中“阴阳”的意思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诗人远望泰山时惊叹它的雄壮险峻。 B. 颔联写近望泰山赞叹其神奇秀丽巍然耸立。 C. 颈联写久望层云归鸟而心胸激荡眼眶欲裂。 D. 尾联写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登岳的壮志豪情。 【答案】(1)山北;山南 (2)A 【解析】【分析】(1)要求学生牢记文化常识。“阳”为山南水北,“阴”为山北水南。在本诗中。山是泰山。“阴阳”的意思分别是山北和山南。 (2)A项“远望泰山时”错误。首联“泰山怎么样呢?齐鲁大地也容纳不尽它那青郁的山色。”以自问自答的诗句极写泰山的高大。 故答案为:⑴山北;山南 ⑵A 【点评】⑴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解答此题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 ⑵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整体感知文章,理解内容,对选项逐项辨析,判断正误。 2.阅读《雁门太守行》,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本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请你在画线诗句中选择一处与色彩相关的词语进行赏析。 (2)诗歌尾联引用战国时燕昭王设“黄金台”以重金招揽天下士的典故,写出边关将士们________的决心。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词汇总

中考语文必备古诗词汇总 导读:【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

钟磬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晏殊·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如梦令】(李清照·南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观书有感】(朱熹·南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中杂诗】(吴均·南朝)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竹里馆】(王维·唐)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逢入京使】(岑参·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武汉中考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后面题目。 过故友旧居 [唐]许浑 往年公子宅,夜宴乐难忘。 高竹动疏翠,早莲飘暗香。 珠盘凝宝瑟,练席递华觞。 今日皆何处,闭门春草长。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公子宅”即题中的“故友旧居",点明了往年宴会举行的地点。 B.从“夜宴"“疏翠”“早莲”等词语可以看出,宴会举行于初夏的夜晚。 C.本诗领联描绘了夜宴环境的优雅,颈联则突出了夜宴陈设的华贵。 D.往年夜宴快乐难忘,今日春草生机勃勃,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答案 D(“往年”“今日”为时过境迁,繁华不再之感。由“闭门”可知,“春草长”体现的是冷清萧条。) 课外古诗词阅读过关方法 认真阅读古诗词,读懂诗词内容,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 课外古诗词阅读专题练习 一.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落日、绮霞、远山、青草等景物。 B.通过描写晚春江上明丽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C.诗人在诗中说"不是望乡时",说明诗人在本诗中并未表达了作者怀念家乡、思念友人的感情。 D.从“晚日”、“远山”写到“春草”,导入“望乡”,情与景协调一致,显得很自然。 二.落日怅望 唐·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 B.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 C.“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力。 D.“千里”与“片时”强烈比照,点明云、鸟的自由和飞行之速,进而引发作者对飞鸟的热爱之情。 三.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的意思是:两岸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连船帆也仿佛也染上了淡淡的红色,船帆趁顺风,一路轻扬,沿着长满榆树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离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 B.诗的三、四句的意思是:躺在船上望着天上的云,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 C.这是一首记游诗,既写了船行河道中时所看到景象,也通过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航行时焦急的感受。 D.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既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又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 四.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 B.诗的三、四句意思是: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C.“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写出了诗人的恬静闲适,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呼应了诗题。 D.这首诗选用了梅子、芭蕉、柳花等景物表现了秋天特点。 五.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意思是:新年已经来到,然而却还没有看到芬芳的鲜花,直到二月里,才惊喜地发现草儿萌发了绿芽。 B.诗的三、四句意思是: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 C.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

2017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 导读:为了能更好更全面的做好复习和迎考准备,确保将所涉及的中考考点全面复习到位,让孩子们充满信心的步入考场,现特准备了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篇目的内容。 七年级上册 1、论语十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⑤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⑥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⑧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⑨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⑩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中考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课外篇)

中考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课外篇) 1.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山中问答(9训练5已用)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注】①窅(yǎo)然:远去的样子。 (1)面对“何意栖碧山”的问题,诗人的回答是什么?请结合全诗概括作答。 (2)下列诗句中,哪一句与“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蕴含的感情相似?请简要分析。 A.无可奈何花落去 B.风住尘香花已尽 C.簌簌衣中落枣花 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暮春归故山草堂(9训练2已用) 钱起 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1)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2)三四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9训练3已用)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1)下列四首诗与《城南》体裁相近的是() A.《蒹葭》 B.《将进酒》 C.《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D.《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2)这首诗的前两句是一幅“春雨山水图”,发挥想象把它描绘出来。

(3)这是一首哲理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浣溪沙 (宋)张孝祥① 霜日明霄水蘸空,鸣鞘②声里绣旗红。澹③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酒阑挥泪向悲风。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著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此词调名下,乾道本《于湖先生长短句》有小题“荆州约马举先登城楼观塞”。 ②鞘(shāo):鞭鞘,拴在鞭子头上的细皮条等。③澹(dàn):恬静安然的样子。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写边塞平原辽阔之景,还表明了此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 B.上阕前两句描写了晴空万里、水天相接、鞭声响亮、红旗耀眼的景象。 C.“澹烟衰草有无中”不仅描写了极目远望之景,还表明了词人对收复中原的信心。D.词的下阙抒写了北望中原之无限感慨感慨以及举杯消愁愁更愁之悲凉心绪。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向是() A.词的上阕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角度写景,时节鲜明,色彩明丽。 B.“一尊浊酒戍楼东”一句在下阙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C.词的下阙抒发感慨,俨然可见一位爱国志士的形象。 D.这首词气势雄健,意蕴深厚,体现了豪放之词风。 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

2020中考语文古诗词

关雎 先秦:佚名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木兰诗/ 木兰辞 作者:佚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13年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一 刘贡父旧与王荆公(王安石)甚款,每相遇必终日。荆公为参政,一日贡父访之,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见有草稿在砚下,取视之,则论兵之文也。贡父善强记,一过目辄不忘,既读复置故处,念:“吾以庶僚谒执政,径入其便座,非是。”复趋出,待于庑下。荆公饭毕而出,始复邀入座。语久之,问:“贡父近为文乎?”贡父曰:“近作《兵论》一篇,草创未就。”荆公问所论大概何如,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荆公不悟其窥己作也,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裂之。盖荆公平日论议欲出人意表,有同之者,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刘贡父旧与王荆公甚款.(融洽) B. 贡父善强.记(勉强) C. 值.其方饭(恰逢) D. 草创未就.(完成)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 荆公为.参政陈胜自立为.将军 B. 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C. 默然.良久吴广以为然. D. 荆公饭毕而.出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值其方饭,使吏延入书室。 ②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 4.写出你对(王安石)“默然良久,徐取砚下稿裂之”的看法。(3分)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5分) 夕阳楼 唐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提示]此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九年(835)秋天。作者的知己萧浣被贬,诗人登夕阳楼(此楼为萧浣任职时所建),触景生情,感慨无端,写下这首情致深惋的小诗。 (1)第一句中的“绕天愁”一词写出了作者愁绪的怎样特点?(2分) (2)宋代诗人谢芳得评价诗的三、四两句时说:“若只道身世悠悠,与孤鸿相似,意思便浅。‘欲问’、‘不知’四字,无限精神。”你如何理解三、四两句所表达的内容?(3分) 二 (甲) 杜瑛字文玉,其先霸州信安人。瑛长七尺,美须髯,气貌魁伟。金将亡,士犹以文辞规进取,瑛独避地河南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①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珪(人名)开府于相(地名),

最新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各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营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恋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蹲露。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阀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甲】文“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所呈现的形象。(2)对【乙】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由此而联想到的画面。(3)下面对这两首词曲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文“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两句的意思是说中原土地已非我有,寓有“故国之思”。 B. 【甲】文上片对景抒怀,抒发“兴亡”之叹,下片歌颂孙权的英雄业绩,含蓄地讽刺最高统治集团的昏庸、无能,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统一中国的强烈愿望。 C. 【乙】文“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 【乙】文最后两句为全曲点睛之笔,是作者对历史的概括与批判,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答案】(1)年纪轻轻的孙权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2)西都长安高楼林立,皇家宫苑富丽堂皇,但随着敌军的攻入,战火四起,万间宫阙都被焚毁,硝烟散尽,一切都化为尘土。 (3)C 【解析】【分析】(1)在理解关键词语的基础上再结合全诗进行描述。年少:年轻。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兜鍪:指千军万马。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带的头盔,这里代指士兵。坐断:坐镇,占据,割据。东南:指吴国在三国时地处东南方。休:停止。因此这句话的意思是:想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已带领了千军万马。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过头,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据此答题意对即可。 (2)描述画面时要发挥联想和想象,想象“宫阙万间都”之前辉煌的情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的原因是:战乱。经过和结果是:敌军的攻入,战火四起,万间宫阙都被焚毁,硝烟散尽,一切都化为尘土。把这些想象组合成画面并按一定的顺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3)ABD理解分析正确。C【乙】文“聚”“怒”二字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不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故答案为:⑴年纪轻轻的孙权统率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奋发自强,战斗不息,何等英雄气概!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共首

中考语文必背古诗词(共34首) 一、关雎《诗经》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 逑。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之。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侧。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四、饮酒陶渊明(东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蒹葭《诗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湄。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涘。六、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曹操(东汉)三、观沧海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七、使至塞上王维(唐)1 / 5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十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八、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十三、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九、行路难李白(唐)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十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 (一) 七年级 (上) 班级姓名得分 一、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依照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或成语。 1.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来自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论语》中孔子的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乐之情。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3.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对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在《〈论语〉十则》中亦有阐述:,。 4.时至今日,儒家提倡的许多为人为学之道仍使我们受益匪浅。请写出《论语》中你感受最深的一句名言 ..。(句子意思要完整) 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能够知得失。”由此能够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6.陈新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关心,收成专门大,他对孔子《论语》中“,。”这句话体会更深了。这句话也表达了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意思。 7.孔子提倡“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论语》中,还记载有类似意思的孔子的两句话:,。 8.《论语》中,告诉我们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推己及人的句子是 ,。假如人人都能为他人着想,做到以上这点,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就能早日实现。 9.树木丛生,。,洪波涌起。 10.曹操在《观沧海》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 “,;,。” 1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画涨潮时水面宽敞、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12.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有一个对偶句,包蕴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13.《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想念故乡的诗句是,。1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欢乐之情,这两句诗是:,。 15. ,浅草才能没马蹄。 16.辛弃疾的《西江月》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方法,描写乡村夏夜恬适之美的句子是: ,。 17. ,听取蛙声一片。 18.旧时茅店社林边,。 19.《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20.×××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特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味道实在不行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

2018中考语文古诗文-最新汇编

天津市: 一、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 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3.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4. 山重水复疑无路,。(陆游《游山西村》) 5.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学而不思则罔,。(《论语·为政》) 7. 在古代,诗人常常用飞鸟来表情达意。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的“乡书何处达?”,用雁儿送信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的“山气日夕佳,”,借鸟儿结伴而寄托了归返自然的人生理想。 安徽省: 一、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所以动心忍性,。 ②水何澹澹,。 ③至于夏水襄陵,。 ④,恨别鸟惊心。 ⑤,巴上夜雨涨秋池。 ⑥,身世浮沉雨打萍。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借酒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②《送东阳马生序》中考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 四川省成都市: 一、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其不善者而改之。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③,有暗香盈袖。 (2)请在吴均的《山中杂诗》和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四川省南充市: 一、默写填空。 1.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 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 温庭筠的《望江南》一词里,变现闺中少妇由失望到绝望,从而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5. 《过零丁洋》一诗中,诗人借比喻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句子是,。 6. 李白《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两句与“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意境相似。 重庆市: 一、默写填空。 1.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2. ,浅草才能没马蹄。 3. ,愁云惨淡万里凝。 4. ,自将磨洗认前朝。 5. 人生自古谁无死?。 6.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7. 李白在《行路难》中用“,”表达了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 8. 德高望重的何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经常为他们答疑解惑,老师们称赞他“,”。(龚自珍《己亥

中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中考诗歌鉴赏专项练习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煤的对话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不,不,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九三七年春 (1)这首诗选自《________》。 (2)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有些是押韵的,押韵使诗歌具有音韵美,诗句在形式上和谐呼应,抑扬顿挫,便于诵读和记忆,如艾青的《煤的对话》。 B. 诗人总会选择富有表现力的意象,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 C. 抒发情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样式的主要区别。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诗中的情感至真至醇,酣畅淋漓。 D. 诗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蕴藏着理性美。如艾青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歌颂西风,表现出对社会变革的呼唤与期待。 (3)以本诗为例,谈谈为什么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答案】(1)艾青诗选 (2)C (3)这首诗借“煤”的意象,歌颂“煤”遇火就燃烧,会发光发热的品格,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因而艾青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解析】【分析】(1)根据对文学常识的积累答题即可。 (2) A《艾青诗歌》不注重韵脚的限制和字数的整齐,《煤的对话》并不押韵。B 艾青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有的已经形成系列,带上了诗人独有的气质,如“太阳”、“土地”但“手推车”“鱼化石”“礁石”等出现的并不多。C表述正确。D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不是艾青的诗句,而是英国诗人雪莱的诗句。 (3)艾青的诗集《火把》(1941)、《向太阳》(1947)表达了对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

中考语文 中考古诗词主题分类汇总素材

( 中考古诗词主题分类汇总 思念家乡: 《次北固山下》王湾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 2013 年已考 查) 《使至塞上》王维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征蓬”和“归雁”自比,既有飘零孤寂之感, 又有思乡之情。(2012 年已考查)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孤寂凄楚的 思乡之情。 《黄鹤楼》 崔颢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抒发了世事茫茫,人生短促的慨叹,表达 出思念家乡的愁绪。 离别思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将无知无情的明月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 与友人之间真挚、不变的情谊,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和对离别的豁达态度。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 的留恋与惆怅之情。 《无题》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比喻、象征手法写出自己痴情苦 意(别后相思)以及至死不渝的爱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诗人盼望归家团聚、共叙别情的 美好心愿。 《关雎》诗经 表现了主人公对一位姑娘的执着追求和对美满幸福婚姻的热切期盼。 《蒹葭》诗经 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抒发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失望之情。 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赤壁》杜牧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功归 于偶然机遇,吐露英雄无用武之地抑郁不平之情。

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13 年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贡父旧与王荆公(王安石)甚款 ,每相遇必终日。荆公为参政 ,一日贡父访之 ,值其方饭 使吏延入书室。 见有草稿在砚下 ,取视之 ,则论兵之文也。 贡父善强记 ,一过目辄不忘 ,既读复置 故处 ,念:“吾以庶僚谒执政 ,径入其便座 ,非是。”复趋出 ,待于庑下。荆公饭毕而出 ,始复邀入 座。语久之 ,问 :“贡父近为文乎 ?”贡父曰 :“近作《兵论》一篇 ,草创未就。 ”荆公问所论大概 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5 分) 夕阳楼 唐 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 提示 ] 此诗写于唐文宗大和九年( 835 )秋天。作者的知己萧浣被贬,诗人登夕阳楼(此楼 为萧浣任职时 所建),触景生情,感慨无端,写下这首情致深惋的小诗。 (1)第一句中的“绕天愁”一词写出了作者愁绪的怎样特点?( 2 分) (2) 宋代诗人芳得评价诗的三、 四两句时说:“若只道身世悠悠, 与孤鸿相似, 意思便浅。 ‘欲问'、‘不知'四字,无限精神。”你如何理解三、四两句所表达的容?( 3 分) (甲) 杜瑛字文玉, 其先霸州信安人。 瑛长七尺, 美须髯,气貌魁伟。 金将亡, 士犹以文辞规进取, 瑛独避地缑氏山中。时兵后,文物凋丧,瑛搜访诸书,尽读之。读辄不忘,而究其指趣,古 今得失如指诸掌。间关①转徙,教授汾、晋间。中书粘合珪(人名)开府于相(地名) 何如 ,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 ,荆公不悟其窥己作也 议欲出人意表 ,有同之者 ,则以为流俗之见也。 1.下列句子 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贡父旧与王荆公甚款 . (融洽) B. C. 值.其方饭 (恰逢) D.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荆公为.参政 B. 则以.所见稿为己意以对 C. 默然.良久 D. 荆公饭毕而.出 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值其方饭 , 使吏延入书室。 ②则以所见稿为己意 以对 4. 写出你对(王安石) “默然良久 ,默然良久 ,徐取砚下稿裂之。 盖荆公平日论 )( 3 分) 贡父善强.记 (勉强) 草创未就. (完成) )(4 分) 胜自立为.将军 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吴广以为然. 尉剑挺,广起,夺而 .杀尉 4 分) , 徐取砚下稿裂之”的看法。 (3 分) ,瑛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中考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答案 一、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唐)刘长卿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上人即高僧;棹为划船工具,代指船;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 B. 首联写道标上人飘然远游之中怀想林中高卧。暗示他即将归去。 C. 颔联点出道标上人归去之地,江岸青草如作者的离愁伴他远行。 D. 本诗前四句描写景物,后四句感时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案】(1)D (2)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解析】【分析】(1)ABC赏析正确。D错在“后四句感时抒怀”,应是表达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2)结合诗歌题目及内容分析。这首诗的题目是“送道标上人归南岳”,最后两联的意思是:道标商人要离开了,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最后两句作者以一组流畅的林山云水镜头,写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上人,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故答案为:⑴ D; ⑵他的行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率性随意,挥洒酣畅。即使是归到衡岳,群山绵延、千峰耸峙,偌大的天地,他又将在何处栖迟。作者借行云流水刻画出了一个率性飘逸、禀性超拔的僧人形象,同时借千峰衡山流露出来诗人对道标上人的赞美之情与赠别之意。 【点评】⑴此题考查对诗歌的全面理解能力,涉及内容、主题、感情等方面。需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项逐一比对。 ⑵此题考查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诗人的情感往往通过具体的语句表达出来,因此理解诗歌的语句内容是体会诗人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解答本题,一定要结合全诗内容仔细揣摩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广州市】 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 (1)画面: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好一派田园气象。(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福建省】 (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4~5题。(5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登楼望远,所见之景引发了词人对历史兴亡之事的感慨。 B.“悠悠”一词指时间漫长久远,同时暗含词人的思绪无穷无尽。 C.“坐断东南战未休”一句用象征手法写出硝烟弥漫的战斗场景。 D.词的构思巧妙,以设问的方式层层推进,感情深沉,意境高远。 5.“生子当如孙仲谋”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2分) 【答案】 4.(3分)C 5.(2分)①对英雄的仰慕之情;②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慨之情;③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之情。 【江西省】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入闲易有芳时恨,地胜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橄榄 时珍曰:橄榄名义未详。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黄者不堪,病物也。王祯云:其味苦涩,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诗,比之忠言逆耳,世乱乃思之,故人名为谏果。 时珍曰:《名医录》云,吴江王顺福家人,食鳜鱼被棘,横在胸中,不上不下,痛声动邻里,半月余几死。忽遇渔人张九,令取橄榄为食。时无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调服,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团鱼,皆用橄榄,乃知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也。 (节选自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1)用“/”为文中画线句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故人名为谏果。 (2)用自己的话说说橄榄为什么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医录》里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 【答案】(1)故/人/名为谏果。 (2)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解析】【分析】(1)根据句意划分朗读节奏。这句话的大意是:所以,人们给它命名叫青果。故可知其停顿为:故/人/名为谏果。 (2)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橄榄叫做“青果”原因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这句话是:此果虽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结合此段的关键句和引用的内容分析,文中引用的是渔人张九用橄榄治愈鳜鱼被棘的事例,该事例说明了橄榄的作用:橄榄能治一切鱼、鳖之毒。 故答案为:⑴故/人/名为谏果。 ⑵橄榄即使熟了,颜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⑶橄榄能之一切鱼、鳖之毒。 【点评】⑴此题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顿。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顿大概有句首发语词、关联词语后面要有停顿;根据语言顺序来处理停顿,即主谓之间应停顿,动宾之间应停顿;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等几种常用的技巧。 ⑵此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有关的句子并翻译成现代语言即可。 ⑶本题考查分析引用材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引用的内容,然后再结合全文的说明对象和特征分析引用这一材料的作用。 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