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TM32系统systick定时器与延迟时间计算

STM32系统systick定时器与延迟时间计算

STM32系统systick定时器与延迟时间计算
STM32系统systick定时器与延迟时间计算

STM32系统systick定时器与延迟时间计算

系统嘀嗒(SysTick)校准值寄存器

1.(SysTick) 系统嘀嗒时钟是由HCLK 分频出来的。HCLK=SYSCLK=72MHz

/* Select HCLK/8 as SysTick clock source */

SysTick_CLKSourceConfig(SysTick_CLKSource_HCLK_Div8);

当系统嘀嗒时钟设定为9 兆赫

或是:

SysTick_CLKSourceConfig(SysTick_CLKSource_HCLK);

当系统嘀嗒时钟设定为72 兆赫

2.系统嘀嗒校准值固定到9000,当系统嘀嗒时钟设定为9 兆赫,产生1ms 时基。/* SysTick interrupt each 9ms with counter clock equal to 1MHz */

SysTick_SetReload(9000);

该参数取值必须在1和0x00FFFFFF之间

3.

使能一下:

/* Enable the SysTick Counter */

SysTick_CounterCmd(SysTick_Counter_Enable);

/* Enable the SysTick Interrupt */

SysTick_ITConfig(ENABLE);

这还有另外一种设置方法:

经试验验证可行:

//NVIC_InitTypeDef NVIC_InitStructure;

/* Configure HCLK clock as SysTick clock source */

SysTick_CLKSourceConfig(SysTick_CLKSource_HCLK);

/* Configure the SysTick handler priority */

NVIC_SystemHandlerPriorityConfig(SystemHandler_SysTick, 2, 0);

/* Configure one bit for preemption priority */

NVIC_PriorityGroupConfig(NVIC_PriorityGroup_1);

/* SysTick interrupt each 100 Hz with HCLK equal to 72MHz 每1ms发生一次SysTick中断*/

SysTick_SetReload(72000);

/* Enable the SysTick Interrupt */

SysTick_ITConfig(ENABLE);

/* Enable the SysTick Counter */

SysTick_CounterCmd(SysTick_Counter_Enable);

关键是:SysTick_CLKSourceConfig,和SysTick_SetReload

STM32高级定时器死区时间设置探究

STM32高级定时器死区时间设置探究 一、死区设置位置: 决定死区时间设置的位是‘刹车和死区寄存器TIM1->BDTR’中的DTG[7:0],设置范围是0x00~0xff。 二、死区时间设置公式如下: DT为死区持续时间,TDTS为系统时钟周期时长,Tdtg为系统时钟周期时长乘以倍数后的死区设置时间步进值。 在72M的定时器时钟下TDTS=1/72M=13.89ns. 所以以第一个公式,死区时间能以13.89ns的步进从0调整到127*13.89ns=1764ns 第二个公式则能(64+0)*2*13.89~(64+63)*2*13.89=1777.9ns~3528.88ns 换个角度看,就是(128~254)*13.89

同理,第三个公式就是3555.84ns~7000.56ns 换个角度看,就是(256~504)*13.89 第四个公式就是7111.68ns~14001.12ns 换个角度看,就是(512~1008)*13.89 综上: 死区时间就是不同的公式代表不同范围的死区时间设置,这个范围是互不重叠的。而但是在不同的死区时间范围内死区时间设置步进是不同的。 若某个系统时钟下的死区时间不够,可以通过改变定时器时钟来改变最大死区时间范围。 当根据硬件电路的特性定下死区时间后,可以根据目标死区时间范围来找到相应的公式,然后代入公式求解出相应的整数(有时候不一定是整数,那就选择最近的那个),拼接DTG[7:5]+DTG[4:0]即可。 例子:这样当我需要3us的死区持续时间时,则可这么计算: 3us在第二个公式决定的死区范围之内。所以选择第二个公式。 3000/(13.89*2)=108,所以DTG[5:0]=108-64=44,所以DTG=127+44=171=0Xab TIM1->BDTR|=0xab; 反过来验算//72Mhz,死区时间=13.89nsX108*2=3000us 经示波器验证,完全正确。 By zxx2013.07.18

15.6、 SysTick系统滴答实验

SysTick系统滴答实验 SysTick实际就是系统滴答定时器,主要是为了操作系统提供一个专用的硬件上的定时中断。神舟系列的本例程通过SysTick定时器,产生的中断进行点灯控制。我们按照以下的几个部分对SysTick实验进行学习。 z意义与作用 SysTick定时器:系统滴答定时器是一个非常基本的倒计时定时器,用于在每隔一定的时间产生一个中断,即使是系统在睡眠模式下也能工作。它使得OS 在各CM3器件之间的移植中不必修改系统定时器的代码,移植工作一下子容易多了。如下图两个任务间通过SysTick 轮转调度的简单模式所示。 图表 1 两个任务间通过SysTick 轮转调度的简单模式 SysTick定时器被捆绑在NVIC中,用于产生SYSTICK异常(异常号:15)。在以前,大多操作系统需要一个硬件定时器来产生操作系统需要的滴答中断,作为整个系统的时基。例如,为多个任务许以不同数目的时间片,确保没有一个任务能霸占系统;或者把每个定时器周期的某个时间范围赐予特定的任务等,还有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定时功能,都与这个滴答定时器有关。因此,需要一个定时器来产生周期性的中断,而且最好还让用户程序不能随意访问它的寄存器,以维持操作系统“心跳”的节律。 Cortex‐M3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简单的定时器。因为所有的CM3芯片都带有这个定时器,软件在不同CM3器件间的移植工作得以化简。该定时器的时钟源可以是内部时钟(FCLK,CM3上的自由运行时钟),或者是外部时钟( CM3处理器上的STCLK信号)。不过,STCLK的具体来源则由芯片设计者决定,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时钟频率可能会大不相同,你需要检视芯片的器件手册来决定选择什么作为时钟源。 SysTick定时器能产生中断,CM3为它专门开出一个异常类型,并且在向量表中有它的一席之地。它使操作系统和其它系统软件在CM3器件间的移植变得简单多了,因为在所有CM3产品间对其处理都是相同的。 SysTick定时器是作为NVIC(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的一部分实现的。前面提到的,可以为系统提供一个“时基”(用于切换任务),同时,Systick的精准计时,也可以用来作为延迟。对于时间要求严格的场合,SysTick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

stm32的定时器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

stm32的定时器输入捕获与输出比较 (2015-09-28 09:26:24) 转载▼ 分类:stm32 标签: it 明确一点对比AD的构造,stm32有3个AD,每个AD有很多通道,使用哪个通道就配置成哪个通道,这里定时器也如此,有很多定时器TIMx,每个定时器有很多CHx(通道),可以配置为输入捕捉-------测量频率用,也可以配置为输出比较--------输出PWM使用 输入捕捉:可以用来捕获外部事件,并为其赋予时间标记以说明此事件的发生时刻。 外部事件发生的触发信号由单片机中对应的引脚输入(具体可以参考单片机的datasheet),也可以通过模拟比较器单元来实现。 时间标记可用来计算频率,占空比及信号的其他特征,以及为事件创建日志,主要是用来测量外部信号的频率。 输出比较:定时器中计数寄存器在初始化完后会自动的计数。从bottom计数到top。并且有不同的工作模式。 另外还有个比较寄存器。一旦计数寄存器在从bottom到top计数过程中与比较寄存器匹配则会产生比较中断(比较中断使能的情况下)。 然后根据不同的工作模式计数寄存器将清零或者计数到top值。

1、朋友,可以解释一下输入捕获的工作原理不? 计数寄存器的初值,是自己写进去的吗? 我如果捕获上升沿,两个值相减,代表的时两个上升沿中间那段电平的时间。对不? timer1有五个通道(对应五个IO引脚),在同一时刻,只能捕获一个引脚的值,对不? 那输出比较的原理你可以帮我介绍一下不?

比较单元的值是人为设进去的吧? 上面这个总看不懂,好像不不止你说的那几种情况:“匹配了是io电平取反、变低、还是变高,就会产生不同的波形了” 设置输出就是置1,清除输出就是置0,切换输出就是将原来的电平取反,对不? 011:计数器向上计数达到最大值时将引脚置1,达到0时,引脚电平置0,,对不?

详解STM32定时器

1.STM32的Timer简介 STM32中一共有11个定时器,其中2个高级控制定时器,4个普通定时器和2个基本定时器,以及2个看门狗定时器和1个系统嘀嗒定时器。其中系统嘀嗒定时器是前文中所描述的SysTick,看门狗定时器以后再详细研究。今天主要是研究剩下的8个定时器。 其中TIM1和TIM8是能够产生3对PWM互补输出的高级登时其,常用于三相电机的驱动,时钟由APB2的输出产生。TIM2-TIM5是普通定时器,TIM6和TIM7是基本定时器,其时钟由APB1输出产生。由于STM32的TIMER功能太复杂了,所以只能一点一点的学习。因此今天就从最简单的开始学习起,也就是TIM2-TIM5普通定时器的定时功能。 2.普通定时器TIM2-TIM5 2.1时钟来源 计数器时钟可以由下列时钟源提供: ·内部时钟(CK_INT) ·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脚(TIx) ·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ETR) ·内部触发输入(ITRx):使用一个定时器作为另一个定时器的预分频器,如可以配置一个定时器Timer1而作为另一个定时器Timer2的预分频器。 由于今天的学习是最基本的定时功能,所以采用内部时钟。TIM2-TIM5的时钟不是直接来自于APB1,而是来自于输入为APB1的一个倍频器。这个倍频器的作用是: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1时,这个倍频器不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当APB1的预分频系数为其他数值时(即预分频系数为2、4、8或16),这个倍频器起作用,定时器的时钟频率等于APB1的频率的2倍。APB1的分频在STM32_SYSTICK的学习笔记中有详细描述。通过倍频器给定时器时钟的好处是:APB1不但要给TIM2-TIM5提供时钟,还要为其他的外设提供时钟;设置这个倍频器可以保证在其他外设使用较低时钟频率时,TIM2-TIM5仍然可以得到较高的时钟频率。 2.2计数器模式

05_STM32F4通用定时器详细讲解

STM32F4系列共有14个定时器,功能很强大。14个定时器分别为: 2个高级定时器:Timer1和Timer8 10个通用定时器:Timer2~timer5 和 timer9~timer14 2个基本定时器: timer6和timer7 本篇欲以通用定时器timer3为例,详细介绍定时器的各个方面,并对其PWM 功能做彻底的探讨。 Timer3是一个16位的定时器,有四个独立通道,分别对应着PA6 PA7 PB0 PB1 主要功能是:1输入捕获——测量脉冲长度。 2 输出波形——PWM 输出和单脉冲输出。 Timer3有4个时钟源: 1:内部时钟(CK_INT ),来自RCC 的TIMxCLK 2:外部时钟模式1:外部输入TI1FP1与TI2FP2 3:外部时钟模式2:外部触发输入TIMx_ETR ,仅适用于TIM2、TIM3、TIM4,TIM3,对应 着PD2引脚 4:内部触发输入:一个定时器触发另一个定时器。 时钟源可以通过TIMx_SMCR 相关位进行设置。这里我们使用内部时钟。 定时器挂在高速外设时钟APB1或低速外设时钟APB2上,时钟不超过内部高速时钟HCLK ,故当APBx_Prescaler 不为1时,定时器时钟为其2倍,当为1时,为了不超过HCLK ,定时器时钟等于HCLK 。 例如:我们一般配置系统时钟SYSCLK 为168MHz ,内部高速时钟 AHB=168Mhz ,APB1欲分频为4,(因为APB1最高时钟为42Mhz ),那么挂在APB1总线上的timer3时钟为84Mhz 。 《STM32F4xx 中文参考手册》的424~443页列出与通用定时器相关的寄存器一共20个, 以下列出与Timer3相关的寄存器及重要寄存器的简单介绍。 1 TIM3 控制寄存器 1 (TIM3_CR1) 作用:1使能自动重载TIM3_ARR 2定时器的计数器递增或递减计数。 3 事件更新。 4 计数器使能 2 TIM 3 控制寄存器 2 (TIM3_CR2) 3 TIM3 从模式控制寄存器 (TIM3_SMCR) 4 TIM3 DMA/中断使能寄存器 (TIM3_DIER) SYSCLK(最高 AHB_Prescaler APBx_Prescaler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通用定时器 一、定时器的基础知识 三种STM32定时器区别 通用定时器功能特点描述: STM3 的通用 TIMx (TIM2、TIM3、TIM4 和 TIM5)定时器功能特点包括: 位于低速的APB1总线上(APB1) 16 位向上、向下、向上/向下(中心对齐)计数模式,自动装载计数器(TIMx_CNT)。 16 位可编程(可以实时修改)预分频器(TIMx_PSC),计数器时钟频率的分频系数 为 1~65535 之间的任意数值。 4 个独立通道(TIMx_CH1~4),这些通道可以用来作为: ①输入捕获 ②输出比较 ③ PWM 生成(边缘或中间对齐模式) ④单脉冲模式输出 可使用外部信号(TIMx_ETR)控制定时器和定时器互连(可以用 1 个定时器控制另外一个定时器)的同步电路。 如下事件发生时产生中断/DMA(6个独立的IRQ/DMA请求生成器): ①更新:计数器向上溢出/向下溢出,计数器初始化(通过软件或者内部/外部触发) ②触发事件(计数器启动、停止、初始化或者由内部/外部触发计数) ③输入捕获 ④输出比较 ⑤支持针对定位的增量(正交)编码器和霍尔传感器电路 ⑥触发输入作为外部时钟或者按周期的电流管理 STM32 的通用定时器可以被用于:测量输入信号的脉冲长度(输入捕获)或者产生输出波形(输出比较和 PWM)等。 使用定时器预分频器和 RCC 时钟控制器预分频器,脉冲长度和波形周期可以在几个微秒到几个毫秒间调整。 STM32 的每个通用定时器都是完全独立的,没有互相共享的任何资源。 定时器框图:

倍频得到),外部时钟引脚,可以通过查看数据手册。也可以是TIMx_CHn,此时主要是实现捕获功能; 框图中间的时基单元 框图下面左右两部分分别是捕获输入模式和比较输出模式的框图,两者用的是同一引脚,不能同时使用。

STM32学习笔记(3):系统时钟和SysTick定时器

STM32学习笔记(3):系统时钟和SysTick定时器 1.STM32的时钟系统 在STM32中,一共有5个时钟源,分别是HSI、HSE、LSI、LSE、PLL (1)HSI是高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8MHz; (2)HSE是高速外部时钟,可接石英/陶瓷谐振器,或者接外部时钟源,频率范围是4MHz – 16MHz; (3)LSI是低速内部时钟,RC振荡器,频率为40KHz; (4)LSE是低速外部时钟,接频率为32.768KHz的石英晶体; (5)PLL为锁相环倍频输出,严格的来说并不算一个独立的时钟源,PLL 的输入可以接HSI/2、HSE或者HSE/2。倍频可选择为2 – 16倍,但 是其输出频率最大不得超过72MHz。 其中,40kHz的LSI供独立看门狗IWDG使用,另外它还可以被选择为实时时钟RTC的时钟源。另外,实时时钟RTC的时钟源还可以选择LSE,或者是HSE的128分频。 STM32中有一个全速功能的USB模块,其串行接口引擎需要一个频率为 48MHz的时钟源。该时钟源只能从PLL端获取,可以选择为1.5分频或者1分频,也就是,当需使用到USB模块时,PLL必须使能,并且时钟配置为48MHz 或72MHz。 另外STM32还可以选择一个时钟信号输出到MCO脚(PA.8)上,可以选择为PLL输出的2分频、HSI、HSE或者系统时钟。 系统时钟SYSCLK,它是提供STM32中绝大部分部件工作的时钟源。系统时钟可以选择为PLL输出、HSI、HSE。系系统时钟最大频率为72MHz,它通过AHB分频器分频后送给各个模块使用,AHB分频器可以选择1、2、4、8、16、64、128、256、512分频,其分频器输出的时钟送给5大模块使用: (1)送给AHB总线、内核、内存和DMA使用的HCLK时钟; (2)通过8分频后送给Cortex的系统定时器时钟; (3)直接送给Cortex的空闲运行时钟FCLK; (4)送给APB1分频器。APB1分频器可以选择1、2、4、8、16分频,其输出一路供APB1外设使用(PCLK1,最大频率36MHz),另一

STM32定时时间的计算

S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假设系统时钟是72Mhz,TIM1 是由PCLK2 (72MHz)得到,TIM2-7是由 PCLK1 得到关键是设定时钟预分频数,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每1秒发生一次更新事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RCC_Configuration()的SystemInit()的 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PRE1_DIV2表明TIM3CLK为72MHz。因此,每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时间为: ((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7199)/72M)*(1+9999)=1秒。定时器的基本设置如下: 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99;//时钟预分频数例如:时钟频率=72/(时钟预分频+1)。 2、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定时时间)累计 0xFFFF个频率后产生个更新或者中断(也是说定时时间到)。 3、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TIM1_CounterMode_Up; //定时器模式向上计数。 4、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时间分割值。 5、 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定时器2。 6、 TIM_ITConfig(TIM2, TIM_IT_Update, ENABLE); //打开中断溢出中断。 7、 TIM_Cmd(TIM2, ENABLE);//打开定时器或者: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分频35999,72M/ (35999+1)/2=1Hz 1秒中断溢出一次。 8、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2000; //计数值2000 ((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35999)/72M)*(1+2000)=1秒。 9、注意使用不同定时器时,要注意对应的时钟频率。例如TIM2对应的是APB1,而TIM1对应的是APB2 通用定时器实现简单定时功能 以TIME3为例作为说明,简单定时器的配置如下: void TIM3_Config(void) { TIM_TimeBaseInitTypeDefTIM_TimeBaseStructure; TIM_DeInit(TIM3); //复位TIM2定时器 /* TIM2 clock enable [TIM2定时器允许]*/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 TIM2 configuration */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49; // 0.05s定时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 // 分频36000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TIM_CKD_DIV1; // 时钟分割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_CounterMode_Up; //计数方向向上计数 TIM_TimeBaseInit(TIM3, &TIM_TimeBaseStructure); /* Clear TIM2 update pending flag[清除TIM2溢出中断标志] */

STM32F103ve定时器时间算法

S 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2010-11-18 14:12:18| 分类:资料引用|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引用 mxpopstar 的STM32 定时器定时时间的计算 假设系统时钟是72Mhz,TIM1 是由PCLK2 (72MHz)得到,TIM2-7是由PCLK1 得到 关键是设定时钟预分频数,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 /*每1秒发生一次更新事件(进入中断服务程序)。 RCC_Configuration()的SystemInit()的 RCC->CFGR |= (uint32_t)RCC_CFGR_PPRE1_DIV2表明 TIM3CLK为72MHz。因此,每次进入中断服务程序间隔时间为((1+TIM_Prescaler )/72M)*(1+TIM_Period )=((1+7199)/72M)*(1 +9999)=1秒*/ 定时器的基本设置 1、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7199;//时钟预分频数例如:时钟频率=72/(时钟预分频+1)

2、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eriod = 9999; // 自动重装载寄存器周期的值(定时时间) 累计0xFFFF个频率后产生个更新或者中断(也是说定时时间到) 3、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ounterMode = TIM1_CounterMode_Up; //定时器 模式向上计数 4、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ClockDivision = 0x0; //时间分割值 5、TIM_TimeBaseInit(TIM2, &TIM_TimeBaseStructure);//初始化定时器2 6、TIM_ITConfig(TIM2, TIM_IT_Update, ENABLE); //打开中断溢出中断 7、TIM_Cmd(TIM2, ENABLE);//打开定时器 或者: TIM_TimeBaseStructure.TIM_Prescaler = 35999;//分频35999 72M/ (35999+1)/2=1Hz 1秒中断溢出一次

STM32通用定时器学习

STM32通用定时器 STM32的定时器功能很强大,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儿. 其实手册讲的还是挺全面的,只是无奈TIMER的功能太复杂,所以显得手册很难懂,我就是通过这样看手册:while(!SUCCESS){看手册…}才搞明白的!所以接下来我以手册的顺序为主线,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并通过11个例程对TIMER做个剖析。实验环境是STM103V100的实验板,MDK3.2 +Library2.东西都不怎么新,凑合用…… TIMER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 1、时基单元。 2、输入捕获。 3、输出比较。 还有两种模式控制功能:从模式控制和主模式控制。 一、框图 让我们看下手册,一开始是定时器的框图,这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定时器的信息,您要是能看明白,那么接下来就不用再看别的了… 为了方便的看图,我对里面出现的名词和符号做个注解: TIMx_ETR:TIMER外部触发引脚 ETR:外部触发输入 ETRP:分频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ETRF:滤波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ITRx:内部触发x(由另外的定时器触发) TI1F_ED:TI1的边沿检测器。 TI1FP1/2:滤波后定时器1/2的输入 TRGI:触发输入 TRGO:触发输出 CK_PSC:应该叫分频器时钟输入 CK_CNT:定时器时钟。(定时周期的计算就靠它) TIMx_CHx:TIMER的输入脚 TIx:应该叫做定时器输入信号x ICx:输入比较x ICxPS:分频后的ICx OCx:输出捕获x OCxREF:输出参考信号 关于框图还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影子寄存器。 有阴影的寄存器,表示在物理上这个寄存器对应2个寄存器,一个是程序员可以写入或读出的寄存器,称为preload register(预 装载寄存器),另一个是程序员看不见的、但在操作中真正起作用的 寄存器,称为shadow register(影子寄存器);(详细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2352106.html,/STM32/401461/message.aspx) 2、输入滤波机制 在ETR何TIx输入端有个输入滤波器,它的作用是以采样频率 Fdts来采样N次进行滤波的。(具体也请参考版主博客 https://www.wendangku.net/doc/df2352106.html,/STM32/263170/message.aspx) 3、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是相同的。 二、时基单元 时基单元有三个部分:CNT、PSC、ARR。CNT的计数方式分三种:向上、

学习笔记:STM32的SysTick定时器

学习笔记:STM32的SysTick定时器SysTick定时器是一个系统定时器,该定时器是个24位的倒计数定时器,该定时器的最 大用处在于可以提供一个操作系统任务切换所需要的“时钟滴答”。该定时器是STM32中功能最简单的定时器,提供倒计数、中断两个功能,类似与8051的定时器。 SysTick是包含在Cortex-M3内核中的一个简单的定时器。因为所有的CM3芯片都带有这个定时器,软件在不同芯片生产厂商的CM3器件间的移植工作就得以简化。该定时器的时钟源可以是内部时钟(FCLK,CM3上的自由运行时钟),或者是外部时钟(CM3处理器上的STCLK信号)。不过,STCLK的具体来源则由芯片设计者决定,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时钟频率可能大不相同。因此,需要阅读芯片的使用手册来确定选择什么作为时钟源。在STM32中SysTick以外部时钟HCLK(AHB时钟)或HCLK/8作为运行时钟。 SysTick工作分析 SysTick是一个24位的定时器,即一次最多可以计数2^24个时钟脉冲,这个脉冲的计数值被保存到当前计数值寄存器STK_VAL中,只能向下计数,每接收到一个时钟脉冲STK_VAL 的值就向下减1,直到为0。当STK_VAL的值被减至0时,由硬件自动把重载寄存器STK_LOAD 中保存的数值加载到STK_VAL中,STK_VAL又重新向下计数……当使能中断时,STK_VAL的值减至0时,触发中断,就可以在中断服务函数中处理定时事件了。 当然,要使SysTick进行以上工作必须要进行SysTick配置。它的控制配置很简单,只有三个控制位和一个标志位,都位于寄存器STK_CTRL中。 STK_CTRL是一个32位的寄存器,该寄存器与SysTick有关的位分别为Bit0(ENABLE)、Bit1(TICKINT)、Bit2(CLKSOURCE)、Bit16(COUNTFLAG)。 Bit0(ENABLE):SysTick的使能位,此位为1的时候使能SysTick定时器,为0的时候关闭SysTick定时器。 Bit1(TICKINT):中断使能位,为1开启中断,为0关闭中断。 Bit2(CLKSOURCE):SysTick的时钟信号源选择位,为1时AHB为时钟源,为0时AHB/8为时钟源。 Bit16(COUNTFLAG):计数减至0时的标志位,若STK_VAL计数至0,此标志位会被置1,置1后会被自动清0。 还有个与该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STK_CALIB,是用于校准的,不常用。 SysTick定时器用于查询法延时 寄存器操作: 寄存器操作要用到三个寄存器STK_CTRL、STK_VAL、STK_LOAD。步骤如下:①选择Systick 的时钟源,即配置寄存器STK_CTRL的Bit2。②加载计数重载值,即配置寄存器STK_LOAD。 ③清零STK_VAL寄存器。④使能定时器,即使能寄存器STK_CTRL的Bit0位。⑤程序中查询标志位是否置1,不用清零,会自动清零。

stm32f407通用定时器输入捕获

通用定时器输入捕获 通用定时器作为输入捕获的使用。我们用TIM5的通道1(PA0)来做输入捕获,捕获PA0上高电平的脉宽(用KEY_UP按键输入高电平),通过串口来打印高电平脉宽时间。 输入捕获模式可以用来测量脉冲宽度或者测量频率。我们以测量脉宽为例,用一个简图来说明输入捕获的原理: 如图所示,就是输入捕获测量高电平脉宽的原理,假定定时器工作在向上计数模式,图中t1~t2时间,就是我们需要测量的高电平时间。测量方法如下:首先设置定时器通道x为上升沿捕获,这样,t1时刻,就会捕获到当前的CNT值,然后立即清零CNT,并设置通道x为下降沿捕获,这样到t2时刻,又会发生捕获事件,得到此时的CNT值,记为CCRx2。这样,根据定时器的计数频率,我们就可以算出t1~t2的时间,从而得到高电平脉宽。在t1~t2之间,可能产生N次定时器溢出,这就要求我们对定时器溢出,做处理,防止高电平太长,导致数据不准确。如图所示,t1~t2之间,CNT计数的次数等于:N*ARR+CCRx2,有了这个计数次数,再乘以CNT的计数周期,即可得到t2-t1的时间长度,即高电平持续时间。 STM32F4的定时器,除了TIM6和TIM7,其他定时器都有输入捕获功能。STM32F4的输入捕获,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检测TIMx_CHx上的边沿信号,在边沿信号发生跳变(比如上升沿/下降沿)的时候,将当前定时器的值(TIMx_CNT)存放到对应的通道的捕获/比较寄存器(TIMx_CCRx)里面,完成一次捕获。同时还可以配置捕获时是否触发中断/DMA等。这里我们用TIM5_CH1来捕获高电平脉宽。 ============================================================== ===================== 捕获/比较通道(例如:通道1 输入阶段) ============================================================== ===================== 接下来介绍我们需要用到的一些寄存器配置,需要用到的寄存器:TIMx_ARR、TIMx_PSC、

玩转STM32之systick篇

系统嘀嗒(SysTick) Cortex-M3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简单的定时器。因为所有的CM3芯片都带有这个定时器,软件在不同 CM3器件间的移植工作就得以化简。该定时器的时钟源可以是内部时钟(FCLK,CM3上的自由运行时钟),或者是外部时钟( CM3处理器上的STCLK信号)。不过,STCLK的具体来源则由芯片设计者决定,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时钟频率可能会大不相同。因此,需要检视芯片的器件手册来决定选择什么作为时钟源。 SysTick定时器被捆绑在NVIC中,用于产生SysTick异常(异常号:15)。在以前,操作系统还有所有使用了时基的系统,都必须一个硬件定时器来产生需要的“滴答”中断,作为整个系统的时基。滴答中断对操作系统尤其重要。例如,操作系统可以为多个任务许以不同数目的时间片,确保没有一个任务能霸占系统;或者把每个定时器周期的某个时间范围赐予特定的任务等,还有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定时功能,都与这个滴答定时器有关。因此,需要一个定时器来产生周期性的中断,而且最好还让用户程序不能随意访问它的寄存器,以维持操作系统“心跳”的节律。 Stm32系统嘀嗒校准值固定为9000,当系统嘀嗒时钟设定为9MHz(HCLK/8的最大值) ,产生1ms 时间基准。

(STM32中systick校准数值寄存器为制度读23:0位值为9000) static u8 fac_us=0;//us延时倍乘数 static u16 fac_ms=0;//ms延时倍乘数 //初始化延迟函数 //SYSTICK的时钟固定为HCLK时钟的1/8 //SYSCLK:系统时钟 void delay_init(u8 SYSCLK) { SysTick->CTRL&=0xfffffffb;//bit2清空,选择外部时钟 HCLK/8 fac_us=SYSCLK/8; fac_ms=(u16)fac_us*1000; } //延时nms //注意nms的范围 //SysTick->LOAD为24位寄存器,所以,最大延时为: //nms<=0xffffff*8*1000/SYSCLK //SYSCLK单位为Hz,nms单位为ms //对72M条件下,nms<=1864 void delay_ms(u16 nms) { u32 temp; SysTick->LOAD=(u32)nms*fac_ms;//时间加载(SysTick->LOAD为24bit) SysTick->VAL =0x00; //清空计数器 SysTick->CTRL|=0x01 ; //开始倒数 do { temp=SysTick->CTRL; } while(temp&0x01&&!(temp&(1<<16)));//等待时间到达 SysTick->CTRL=0x00; //关闭计数器 SysTick->VAL =0X00; //清空计数器

STM32 系统滴答定时器(Systick) 彻底研究、完美解读并且免费,鄙视5个下载券的二货

STM32 系统滴答定时器(Systick) 彻底研究解读 stm32系统滴答定时器(Systick) 彻底研究解读 SysTick 起那些TIM 定时器可以说简单多啦~~~~~哥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嘎嘎!! arm Cortex-M3 内核的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一个SysTick 定时器,它是一个24 位的倒计数定时器,注意,是倒计数!当计到0 时它就会从LOAD 寄存器中自动重装载定时初值。只要不把CTRL 寄存器中的ENABLE 为清0,它就永不停息!遗憾的是,Sy sTick 定时器在《STM32 参考手册》里一个屁都没放,只有在《ARM Cortex-M3 技术参考手册》和《ARM Cortex-M3 权威指南》才找到相关寄存器的介绍。 一、SysTick 的时钟来源 我先来看看STM32 的时钟树 The RCC feeds the Cortex Sy stemTimer (SysTick) external clock with the AHB clock(HCLK) divided by 8.The SysTick can work either with this clock or with the Cortex clock(HCLK), configurable in the Sy sTick Control and Status Register. 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是,SysTick的时钟来源可以是HCLK的8分频或就是HCLK, 具体是哪种可通过配置“控制和状态寄存器(CTRL)”来选择。 二、SysTick的寄存器简介 SysTick的寄存器一共有4个。

STM32知识:什么是SYSTICK 作用是什么

STM32知识:什么是SYSTICK 作用是什么 什么是SYSTICK: 这是一个24位的系统节拍定时器system TIck TImer,SysTIck,具有自动重载和溢出中断功能,所有基于Cortex_M3处理器的微控制器都可以由这个定时器获得一定的时间间隔。 作用: 在单任务引用程序中,因为其架构就决定了它执行任务的串行性,这就引出一个问题:当某个任务出现问题时,就会牵连到后续的任务,进而导致整个系统崩溃。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使用实时操作系统(RTOS). 因为RTOS以并行的架构处理任务,单一任务的崩溃并不会牵连到整个系统。这样用户出于可靠性的考虑可能就会基于RTOS来设计自己的应用程序。这样SYSTICK存在的意义就是提供必要的时钟节拍,为RTOS的任务调度提供一个有节奏的心跳。 微控制器的定时器资源一般比较丰富,比如STM32存在8个定时器,为啥还要再提供一个SYSTICK?原因就是所有基于ARM Cortex_M3内核的控制器都带有SysTick定时器,这样就方便了程序在不同的器件之间的移植。而使用RTOS的第一项工作往往就是将其移植到开发人员的硬件平台上,由于SYSTICK的存在无疑降低了移植的难度。 SysTick定时器除了能服务于操作系统之外,还能用于其它目的:如作为一个闹铃,用于测量时间等。 要注意的是,当处理器在调试期间被喊停(halt)时,则SysTick定时器亦将暂停运作。时钟的选择: 用户可以在位于Cortex_M3处理器系统控制单元中的系统节拍定时器控制和状态寄存器(SysTick control and status register ,SCSR)选择systick 时钟源。如将SCSR中的CLKSOURCE位置位,SysTick会在CPU频率下运行;而将CLKSOUCE位清除则SysTick 会以CPU主频的1/8频率运行。 3.5版本的库函数与以往的有所区别 不存在stm32f10x_systick.c文件,故原来的一些函数也不存在,比如SysTick_SetReload(u32

STM32F4xx的SysTick定时器应用

STM32F4xx的SysTick定时器应用 本例程为STM32F4XX(M4内核)关于systick应用的程序。 主函数main.c文件如下: #include "stm32f4xx.h" /**************************************************************************\ ** 文件名: mian.c ***************************************************** ** 库版本:STM32F4xx_DSP_StdPeriph_Lib_V1.0.1 *********************** ** 工作环境: RealView MDK-ARM 4.23 *********************************** ** 作者: 曾有根*************************************************** ** 生成日期: 2012-08-03 ************************************************ ** 功能:SysTick的应用,精确延时,使led灯翻转******************** \************************************************************************/ extern void led_init(void); extern void TimingDelay_Decrement(void); extern void Delay(__IO uint32_t nTime); int main() { SystemInit(); led_init(); if (SysTick_Config(168000)) //时钟节拍中断时10ms一次,用于定时,168000也可以用SystemCoreClock / 1000 替代 { while (1); } while(1) { GPIO_SetBits(GPIOE,GPIO_Pin_7 | GPIO_Pin_8 ); Delay(500); //延时500ms,led灯1s闪烁一次 GPIO_ResetBits(GPIOE,GPIO_Pin_7 | GPIO_Pin_8 ); Delay(500); } }

STM32通用定时器学习

STM32入门篇之通用定时器彻底研究 STM32的定时器功能很强大,学习起来也很费劲儿,本人在这卡了5天才算看明白。写下下面的文字送给后来者,希望能带给你点启发。在此声明,本人也是刚入门,接触STM32不足10天,所以有失误的地方请以手册为准,欢迎大家拍砖。 其实手册讲的还是挺全面的,只是无奈TIMER的功能太复杂,所以显得手册很难懂,我就是通过这样看手册:while(!SUCCESS){看手册…}才搞明白的!所以接下来我以手册的顺序为主线,增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并通过11个例程对TIMER 做个剖析。实验环境是STM103V100的实验板,MDK3.2 +Library2.东西都不怎么新,凑合用…… TIMER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 1、时基单元。 2、输入捕获。 3、输出比较。 还有两种模式控制功能:从模式控制和主模式控制。 一、框图 让我们看下手册,一开始是定时器的框图,这里面几乎包含了所有定时器的信息,您要是能看明白,那么接下来就不用再看别的了… 为了方便的看图,我对里面出现的名词和符号做个注解: TIMx_ETR:TIMER外部触发引脚 ETR:外部触发输入 ETRP:分频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ETRF:滤波后的外部触发输入 ITRx:内部触发x(由另外的定时器触发) TI1F_ED:TI1的边沿检测器。 TI1FP1/2:滤波后定时器1/2的输入 TRGI:触发输入 TRGO:触发输出 CK_PSC:应该叫分频器时钟输入 CK_CNT:定时器时钟。(定时周期的计算就靠它) TIMx_CHx:TIMER的输入脚 TIx:应该叫做定时器输入信号x ICx:输入比较x ICxPS:分频后的ICx OCx:输出捕获x OCxREF:输出参考信号 关于框图还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影子寄存器。 有阴影的寄存器,表示在物理上这个寄存器对应2个寄存器,一个是程序员可以写入或读出的寄存器,称为preload register(预 装载寄存器),另一个是程序员看不见的、但在操作中真正起作用的寄 存器,称为shadow register(影子寄存器);输入滤波机制 在ETR何TIx输入端有个输入滤波器,它的作用是以采样频率 Fdts来采样N次进行滤波的。 2、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是相同的。 二、时基单元 时基单元有三个部分:CNT、PSC、ARR。CNT的计数方式分三种:向上、

STM32 滴答定时器和普通定时器

SysTick定时器和普通定时器SysTick定时器 SysTick定时器被捆绑在NVIC中,用于产生SYSTICK异常(异常号:15)。在以前,大多操作系统需要一个硬件定时器来产生操作系统需要的滴答中断,作为整个系统的时基。例如,为多个任务许以不同数目的时间片,确保没有一个任务能霸占系统;或者把每个定时器周期的某个时间范围赐予特定的任务等,还有操作系统提供的各种定时功能,都与这个滴答定时器有关。因此,需要一个定时器来产生周期性的中断,而且最好还让用户程序不能随意访问它的寄存器,以维持操作系统“心跳”的节律。 Cortex‐M3处理器内部包含了一个简单的定时器。因为所有的CM3芯片都带有这个定时器,软件在不同CM3器件间的移植工作得以化简。该定时器的时钟源可以是内部时钟(FCLK,CM3上的自由运行时钟),或者是外部时钟(CM3处理器上的STCLK信号)。不过,STCLK的具体来源则由芯片设计者决定,因此不同产品之间的时钟频率可能会大不相同,你需要检视芯片的器件手册来决定选择什么作为时钟源。SysTick定时器能产生中断,CM3为它专门开出一个异常类型,并且在向量表中有它的一席之地。它使操作系统和其它系统软件在CM3器件间的移植变得简单多了,因为在所有CM3产品间对其处理都是相同的。 通用定时器 STM32一共包含8个通用定时器,其中,TIME1和TIME8-高级定时器,TIME2~TIME5通用定时器,TIME6和TIME7高级定时器。在这里我使用定时器的作用是用定时器产生定时中断,以定时器3来说明产生定时中断的步骤; 1)TIM3时钟使能。 这里我们通过APB1ENR 的第 1 位来设置TIM3 的时钟,因为Stm32_Clock_Init 函数里面把APB1 的分频设置为2,所以我们的TIM3 时钟就是APB1 时钟的2倍,等于系统时钟。 2)设置TIM3_ARR和TIM3_PSC 的值。 通过这两个寄存器,我们来设置自动重装的值,以及分频系数。这两个参数加上时钟频率就决定了定时器的溢出时间。 3)设置TIM3_DIER允许更新中断。 因为我们要使用TIM3 的更新中断,所以设置DIER 的UIE 位,并使能触发中断。 4)允许TIM3 工作。 光配置好定时器还不行,没有开启定时器,照样不能用。我们在配置完后要开启定时器, 通过TIM3_CR1 的CEN位来设置。 5)TIM3中断分组设置。

STM32定时器的频率配置

STM32定时器的频率配置 STM32 定时器产生不同频率的PWM 平时记性实在太差,调试完的程序,过两天又忘了,往往需要一阵子才能想起来,有时以前的资料找不到了,更是恼火,不得不重复到网上搜索。刚刚调试成功了一个类型的程序,立刻记下来,呵呵,不要又忘记了。 STM32产生PWM是非常的方便的,要需要简单的设置定时器,即刻产生!当然,简单的设置对于新手来产,也是麻烦的,主要包括: (1)使能定时器时钟: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TIM3, ENABLE); (2)定义相应的GPIO: /* PA2,3,4,5,6输出->Key_Up,Key_Down,Key_Left,Key_Right,Key_Ctrl */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2|GPIO_Pin_3|GPIO_Pin_4|GPIO_Pin_5|GPIO_Pin_6;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IPU; //下拉接地,检测输入的高电平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50M时钟速度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 PA7用于发出PWM波,即无线数据传送*/ 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 = GPIO_Pin_7;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 = GPIO_Mode_AF_PP; 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50M时钟速度 GPIO_Init(GPIOA, &GPIO_InitStructure); (3)如果是产生PWM(频率不变,占空比可变),记得打开PWM控制,在TIM_Configuration()中。 TIM_Cmd(TIM3,ENABLE); /* TIM1 Main Output Enable */ TIM_CtrlPWMOutputs(TIM1,ENABLE); 利用定时器产生不同频率的PWM 有时候,需要产生不同频率的PWM,这个时候,设置与产生相同PWM的程序,有关键的不一样。 (一)设置的原理 利用改变定时器输出比较通道的捕获值,当输出通道捕获值产生中断时,在中断中将捕获值改变,这时,输出的I/O会产生一个电平翻转,利用这种办法,实现不同频率的PWM输出。 (二)关键设置 在定时器设置中:TIM_OC2PreloadConfig(TIM3, TIM_OCPreload_Disable); 在中断函数中:if (TIM_GetITStatus(TIM3, TIM_IT_CC2) != RESET) { TIM_ClearITPendingBit(TIM3, TIM_IT_CC2); capture = TIM_GetCapture2(TIM3); TIM_SetCompare2(TIM3, capture + Key_Value);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