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Dubin-Johnson

Dubin-Johnson

病例报告│Case report

- 80 - Dubin-Johnson综合症1例报告

段卓新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军区机关门诊部 730000)

【关键词】Dubin-Johnson综合症;肝穿刺活检

患者,男,28岁,因间歇性乏力、纳差、眼黄、皮肤黄染4y于2013-10-20入院。患者于2009-05月开始反复出现乏力、肝区不适、皮肤及巩膜黄染,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给予保肝降酶、利胆退黄等治疗后症状缓解黄疸消退。此后,间歇出现尿黄及皮肤黄染。休息和治疗后减轻。查体:36.1℃,P68/min ,R17/min,BP120/86mmHg。精神尚好,皮肤巩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肿大,无肝掌蜘蛛痣。心肺阴性 ,腹平坦,腹软,右上腹部有压痛,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肝肋下2.0cm,软,轻度压痛及叩痛,脾未及,移动性浊音(-),辅助检查,血常规:WBC4.1×109/L,RBC 3.12×1012/L, HGB 98g/L, PLT256×1012/L, N68.9%, L20.3%。尿常规BIL +;生化:TBIL 96umol/L, DBi58umol/L, Alb42.3g/L, Glob 28.2g/L, ALT236u/L, AST 124u/L, AKP95u/L, rGT84u/L,;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均为阴性(甲、乙、丙、戊、抗EBV 及抗CMV型病毒)。肝穿刺活检:肉眼观:肝组织呈黑色,光镜下见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浊肿,肝小叶中心区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棕褐色颗粒。最后诊断: Dubin-Johnson综合症,给于静滴甘利欣、门冬氨酸钾镁、口服中药等综合治疗26d上述症状消失,查体无阳性体征,肝功化验正常临床治愈出院。

讨论:Dubin-Johnson综合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临床有下列特点:① 临床特征是慢性或间歇性黄疸 ;②有家族性,以青少年发病较多;③血清酶学检测可以正常;④口服造影剂胆囊不显影;⑤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肝小叶结构正常,肝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棕褐色或绿褐色色素沉着,色素成分一般认为是脂褐质。⑥ 感染、饮酒、疲劳、手术等因素可使黄疸加重。发病时患者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主要原因是非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微粒体中形成结合胆红素后,由于结合胆红素在肝细胞内转运和向毛细胆管排泌发生障碍,返流入血使血中直接胆红素增高所致。本病的确诊依据依赖于病理学检测。因此,在临床遇有长期反复出现黄疸者,除外病毒性肝炎后因考虑本病,及早行肝脏组织活检以确定诊断。

(上接第25页)

华蟾素胶囊、打屁虫研制成斑蝥胶囊、砒霜提炼成三氧化二砷,都广泛运用于临床癌瘤治疗〔7〕,虽然没有广告媒体宣传的那样神奇,但是其以毒攻毒的抗癌作用是肯定的。所以,癌病治疗方法之五就是正治法的留者攻之,用以毒攻毒为法。常用蜈蚣、斑蝥、蜂房、全蝎、守宫、蟾蜍、土鳖虫、硫磺、半夏、巴豆、乌头、附子、砒霜、轻粉等。

2.7客者除之。痰凝湿聚是癌瘤发病的基本病理之一。朱丹溪曾曰:“凡人身上中下,有块物者,多属痰证。”因此,对于癌瘤的治疗方法之七就是客者除之,以化痰除湿为法。化痰除湿不仅可以减轻症状,而且可使有些癌瘤得以控制。临床常用瓜蒌、半夏,山慈菇、贝母、前胡、马兜铃、杏仁、苍术、厚朴、茯苓、佩兰、苡仁、徐长卿、猪苓、泽泻、车前子、防己等。

以上7法既可单一运用,又可结合四诊及肿瘤单病种分型,1-2法组合或交叉运用,以达观其事也为要。切忌稀里糊涂治疗,乱七八杂开方。

3 病案举例

屈XX,女,62岁,2011年6月26日初诊。当年3月经华西医院病检确诊右肺腺癌,给予TP方案化疗,右侧胸腔大量胸水不减,受邀前诊。四诊患者咳嗽气促,痰色黏痰,多汗,纳呆,舌苔白腻淡,脉濡滑。辨病为肺积,辩证为气虚痰湿型,治法益气化痰,方用四君子汤合星蒌半夏汤加减,党参10g 黄芪60g 白术10g 茯苓10g 法半夏10g 胆南星10g 百部10g 紫菀10g 前胡10g 全瓜蒌30g 建曲15g 山楂15g。10剂水煎服。服药后患者咳嗽、气促减轻,饭量大增,睡眠好,面色渐渐红润,后结合患者体质好,给予胸前穿刺引流后,局部灌注顺铂90mg。再诊考虑患者因局部灌注及化疗体虚,骨髓抑制,改用扶正培本法治疗,方选八珍散加减,白人参30g、茯苓10g、黄芪60g、当归15g、熟地30g、川芎10g、桑葚15g、旱莲草20g、大枣15g、全瓜蒌30g、白花蛇舌草30g。4剂服后患者无脚软身软等虚象,复查胸水明显减少,后改用前方化痰祛湿党参10g、黄芪60g、白术10g、茯苓10g、法半夏10g、胆南星10g、百部10g、紫菀10g、前胡10g、全瓜蒌30g、建曲15g、山楂15g。10剂水服后患者咳嗽、气促、胸闷消失,纳佳眠好,面色红润,活动后呼吸匀畅。

患者半年后复诊,主诉口干,痰黏,多汗,手心发热,细查脉象细弦稍弱,舌红少苔,辩证为气阴亏虚,阴虚血热型,治以益气养阴清热,方选沙参麦门冬汤与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沙参20g、麦冬20g、天冬20g、石斛10g、知母15g、天花粉15g、鳖甲20g、牡丹皮15g、贝母1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30g、牡蛎20g。10剂服用后,于2013年年底前来复诊,诉口干好转,查脉象及舌苔好转,但仍然属于阴虚血热型,继续用前方加减服汤20剂后,2014年5月患者再诊,主症全部消除,舌质柔软嫩红,薄白苔,脉象细弦,仍用前方维持,加强营养,随访患者健在。

由此可见,该病例治疗过程中,根据病程结合四诊选用化痰除湿、扶正培本(补益气血+养阴生津),两种抗癌治法,交替进行,取得了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胸壁转移5年成活率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杨土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9-10-01

[2]《黄帝内经》〔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03.

[3]王永炎、严世芸.《实用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1月.

[4]王居祥,《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02.01

[5]临床肿瘤内科手册(第五版)》〔 〕孙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6]元.朱震亨《丹溪心法》〔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6.03.

[7]王居祥《肿瘤内科中西医结合治疗》〔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段卓新(1970-),女,主管护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