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0《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0螳螂捕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从寓言故事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的《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等寓言故事吗?谁能说说自己知道的这些寓言故事?你们发现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这些故事往往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今天,老师给你们看一幅图,图上有那些动物?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请你把动物的动作加上去,编一个生动的故事。

看了图,说了故事,你联想什么成语了吗?

出示成语来源,进行诵读。初步了解。

出示八字成语诵读。

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请同学们举起右手的食指跟随老师书空。(师板书,生书空:螳螂捕蝉。)同学们观察一下“螳螂”这两个字,如何记住它们的音、形?(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记忆读音和字形。)师:指导书写,学生练写两个,同桌互查。

师: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预备,齐——

二、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师:这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故事,其中蕴涵着怎样深刻的道理呢?现在就请同学们自己去自由地、响亮地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边读边想,在有疑问的地方画上问号。

(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指导。

2、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不知道字音读准了没有,大屏幕上有些词语,自己练习一下。

(生自由读大屏幕上词语——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螳螂捕蝉恍然大悟等)

师:谁来读读?请你(指名一生读。)(生读)

师:一字一顿,很有节奏感。有一个字我觉得不太准确,谁听出来了?请你。

生:乘虚而入中的“乘”应该读第二声,这个词读作:乘(chéng)虚而入。师:正确,请你教

大家读一遍这个词语。(生带读,大家跟读:乘(chéng)虚而入)这个字还有一个音,谁知道?(sh èng千乘之国。乘:shèng古代四匹马拉的兵车。)(dài王。在某一个领域里面比较高水平的人叫d à王,对国王,应该叫dài王。)

师: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这些词语。横着读。预备,齐——

3、指名逐段读课文。(学生读课文)

三、精读品悟:

(一)1、师:课文到底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用简要的话说说。(生默读课文)

2、师:谁来说?请你。

生一:吴王见自己的兵力很强大,想攻打楚国,大臣们都很反对,可吴王很固执,下了死命令,谁劝阻就要杀掉谁。有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想出了一个办法。

师:什么办法呢?

生:就是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

师:结果呢?

生:结果吴王觉得不应该攻打楚国,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3、师:三句话,简简单单,起因、经过、结果清晰明了。有谁能用上刚才学的“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螳螂捕蝉、恍然大悟”这四个词语讲述这个故事?

生:吴王想出兵攻打楚国,但大臣们认为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师:你看,用上了四个词语,就更有故事的味道了。

(二)学习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指名朗读。

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理解:“死”的不同意思。

3.出示第十二节,这一段交代了故事的——

从这一结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4.现在,请将故事的前因与后果进行比较,你最想弄清楚的问题是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意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

计谋巧妙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初步感知,复述故事。

师:在文章里,我仔细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螳螂捕蝉”这个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文中哪些文字直接写这个故事的?(生快速默读全文)

师:谁来说说在哪里?生:在文章的第九小节。

师:读来听听。(生读。)

师:是这个段落。注意拱(gǒng)着身子,螳螂举起前爪的“爪”应该读“zhǎo”。到这里,这个故事讲完了吗?(生:还没有。)

师(指一举手学生):那你接着讲下去。(学生继续读第十和十一自然段。)

师:你更细心,目光更敏锐。老师想和大家合作讲这个故事,这样合作:看大屏幕上的这个故事,我读一小句,大家接读下一小句,到一个小标点,我们换一个角色。我们要读得快慢高低和谐,听起来才有美感,明白吗?(大屏幕出示完整故事。)

师(很有故事韵味地):花园里有一棵树,生:树上有一只蝉。(师生如此接读这个故事。)师:这么讲故事,就有故事味儿了。按照这种方法,自己练习讲讲这个故事。

(学生自己练习读。)

师:咱们请两名同学讲一下这个故事吧!你们同桌,好吗?你,第一段;你,第二段。准备。

男生:花园里有一棵树

师:好美的花园,动听的故事开始了!

(男生继续读完第九段……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自己的身后呢。)

师:好惊险的场面!

女生:“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棒极了!你准是个故事大王!

2、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①少年通过这一挺有意思的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②(出示“蝉、螳螂、黄雀……祸患呢!”)指名读。围绕这句话,有什么问题要提?

③它们“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着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先结合课文,根据表格提示自学,再分小小组交流讨论。

④指名交流(边说边操作演示多媒体)。

⑤“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完全没有顾到自己身后隐伏的祸患,他们可真大意啊!人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作为旁观者的你们,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

⑥练读“蝉、螳螂……祸患呢!”

⑦吴王明白了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

(理解:“恍然大悟”;练读吴王说的话)

⑧你能说说吴王明白了什么吗?(重点抓住“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

师:是啊,它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身后隐伏的祸患。这就是少年讲给国王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完了,可少年的话没有说透,我们来帮他把该说的话说出来(出示填空题)。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正如();正如()。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自由练说后指名填空。)

师:有谁愿意来填一下这个空?学生填一个空,老师点一下鼠标,把幻灯片上的空填上。

生: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后面;正如螳螂想吃蝉,却没有注意到后面有只黄雀想吃它;正如黄雀想吃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楚国←——吴王←——其他诸侯国)

师:嗯,真不错!我要是吴王,我会听你劝的。我们一起读读少年最后想要表达的意思吧!

这段话说得很明白,但这段话少年说给吴王听了吗?(生:没有)

师:少年只是给吴王讲了这个故事而已,这个故事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就是螳螂捕蝉——生齐答:黄雀在后。

⑨这样看来大臣们一开始对吴王的劝告并没有错啊,那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你可以在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地方做上记号,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简单地写在旁边。

a 小组讨论交流

b 品读课文体会从课文的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少年的计谋巧妙。

2、小结

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生接: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所以少年的劝和大臣们的劝有所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那少年的劝就是——(生接:“巧劝”“智劝”)

(板书:巧劝智劝)

3、练习分角色朗读对话

三、总结课文,巩固练习

1、今天通过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想说的话,老师就给你一个一吐为快的机会吧!

(多媒体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

3、那么如果请你给课文换一个题目,你会换什么题目?

(少年智劝吴王)

四、布置拓展小练笔

(多媒体出示练习)

你来编故事:

第二天,上早朝时吴王当即宣布:“攻打楚国一事暂缓不议。”众大臣听了大惊不已,议论纷纷。吴王扫视了一眼群臣,微笑着说:“事情是这样的……”

你知道吴王会怎么和大家说吗?动动你的小脑袋,回家把故事写完吧!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蝉←——螳螂←——黄雀←——手拿弹弓的少年

楚国←——吴王←——其他诸侯国

只顾眼前利益身后隐伏祸患

与的分与合教案

与的分与合教案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8、9的分与合教案 主备人:邓梅兰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章第52页。 教学目标 1.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领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体会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说一说7的分与合?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们班谁的小星星最多?得到小星星最多的小朋友说明他表现得很优秀,大家要向他学习。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小星星,你们来帮老师分一分好不好? 三、探索新知 1.谈话:小朋友数一数,老师这儿有几个小星星?(课件展示) 我先移动一个,请你说说它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如果我再移动一个,想一想,8又分成了几和几,几和几合成8? 就这样,每次移动一个小星星,移一次,说两句话,你会吗? 请把你的8个小星星横着摆成一排,自己练习一遍,然后再移给同桌看,说给同桌听。学生操作、表述,教师巡视、指导。 2.下面我请两位小朋友上黑板来板书他们的学习成果,其余的小朋友观察他们的答案和你的一样吗? 3.9的分与合 (1)情境引入。 妈妈买了9枝花,请小明插在2个花瓶里,可以有几种插法? (2)探究学习。 你可以一边摆花的学具图片,一边把分法记录下来,也可以在纸上直接写出你是怎么分的。一边做,一边说。 (3)汇报结果。 1)全面展示:老师板书。 2)探究规律:还有别的分法吗?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看一个就能记住另外一个,因此9的分与合就只需要记住4个,这样简便了很多。 (4)学生观察,巩固新知。 老师板书9的组成,简写。 用最快的方法记忆9的组成,老师任选一个板书,问:这个式子可以怎样读? 引导学生学会表达:9可以分成1和8,1和8组成9,9可以分成8和1,8和1组成9。 谁愿意带着大家读读其它的式子? 你能用这种方法记忆8的分与合吗? 四、活动游戏,巩固应用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七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指代的不同资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资料,懂得在思考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资料,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三、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四、教具准备: 计算机课件。 五、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目的: 1、学会生字新词,理解它们在课文中的意思,理解“其”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指代的不同资料。 2、指导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资料,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4、正确地评价少儒子这个人物。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资料,懂得故事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计算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一篇古文《螳螂捕蝉》。还记得我们都学过哪些古文吗?我们是怎样学习古文的呢? (回忆学过的古文,复习学古文的方法。) 所学过的古文有《狐假虎威》、《滥竽充数》、《刻舟求剑》等 学古文的方法: (1)多读。

(2)看注释,查字典,理解重点词的意思。 (3)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查阅有关资料。 二、按预习要求逐项检查预习状况。 (一)、课件出示预习要求: 1、读课文,查字典,看注释,对照译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结合上下文讲一讲每个“其”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出不懂的问题。 4、查阅有关资料。 (二)、逐要求进行检查: 1、透过课外查阅资料,关于这篇文章的来源和作者你有哪些了解? (1)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2)老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的后代,属于汉室宗亲,所以他个性关心汉王朝的兴衰,他著名的两本书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惠水四中刘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首先探究氢气的燃烧实验有水生成,然后从反面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推导出水的组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分析推理的思维能力,又能让学生学习到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思维模式。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⑴学生对生活中的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小学科学和中学物理课的学习以及生活中经验的积累,不仅知道水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而且能说出水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但对于化学角度,水属于哪一类物质以及水的组成并不完全了解,只从表面上知道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⑵学生在《氧气》一课中所学习的氧气的检验方法以及《元素》一课所学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本课学习的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用感觉器官来观察现象的体验,但还不知道如何从现象来分析得出结论。通过电解水分组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更清晰的观察现象,学生通过分组实验验证,更容易得出结论。 ⑶通过第二单元分子和原子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裂,原子重组的过程,但没有具体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水电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实质的具体应用,加深了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 ⑷通过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组成这两种物质的元素都转化到水中,从而得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利用反应物推测水的组成,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但如何利用生成物来确定水的组成,学生不太清楚。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让水分解?水分解的产物是什么?怎样检验水电解产生的气体?水真的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吗等疑问?这些都是需要在课堂上解决的问题。 三、教学设计理念 遵循初中化学教学具有启蒙性、基础性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参与、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名师解读小学语文课文《螳螂捕蝉》

名师解读小学语文课文《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则极富理趣的历史寓言故事,典故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其原文: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而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故事讲述了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阻吴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非常危险的。故事中的少年利用譬喻的手法,巧妙地采取智劝的策略,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文章采用对话,叙述故事生动传神。注意前因后果的交待照应,脉络分明,如果说吴王攻楚是因,那么少年智劝是果;如果说少年智劝是因,那么吴王取消攻楚又是结果。文章前后勾连,一线贯通,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独具匠心的结构,激发“悦读”兴趣 《螳螂捕蝉》这篇文章结构的安排非常独特,历史故事套着寓言故事,历史故事引出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烘托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回到历史故事,故事加故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给人启迪赋予智慧。这样的结构编排,丝丝入扣引领着读者饶有趣味地阅读着、探寻着、发现着,随着层层深入快乐阅读,加上结局的圆满,整篇文章浑然一体,给空

洞的说理赋予生命,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这样的结构给学生的习作模仿提供了不可或缺范例,非常值得借鉴。 二“巧”字当先,无可抗拒的情节 《螳螂捕蝉》巧在巧妙的情节设计上,“螳螂捕蝉”的确是少年那三天看到的趣事吗?故事的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设计合情合理,能够引起有晨练习惯的吴王的关注,这一点也只有侍候吴王的少年熟知。因此,在一个晴朗、愉快的早晨,主仆二人能巧遇,接下来顺理成章的进行巧劝。不要小看这一个个巧字,它是深思熟虑、苦思冥想后的结晶,但又如此不落痕迹令人叹服!这又是习作的成功之处。 三从“固执”、“恍然大悟”感悟吴王多重性格,凸显鲜明、个性、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螳螂捕蝉》一文中,故事比较集中,人物并不复杂,但人物刻画却不单一,形象也较为丰满。如吴王这一角色,他有着专横、骄纵、跋扈的一面,这一点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上,面对众大臣的直言进谏,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王者的霸气一览无余。但当他听了少年的故事后,又表现得极为谦逊明智,恍然大悟:“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可见人物的性格是具有多重性的,他既不是高大全,也不是一无是处,而是真实的活生生的人,既是人就有了人的共性和个性,人物的形象就这样凸显出来。众所谓,知错就改的大王就是好大王,这样的人物一下子就走进了读者的心里,学生通过挖掘这样的语言文字得到的信息是一个人难免不犯错误,犯错误不可怕,但要及时改正,否则后患无穷,同时遇事要三思

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及反思20

10的分与合 执笔:教学内容: 10的分与合,教材第41页例题4、“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探索得出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及哪两个数能合成10,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并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交流合作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不看实物图,熟练地说出10的分与合。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准备1至9的数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2~9的分与合 (大家学得真好) 2.游戏导入: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魔术的名字叫“神奇眼睛”,请一个小朋友和老师配合一下,请你从盒子里抓几个球出来,数一数有几个,告诉大家,老师用神奇眼睛从盒子外一看就知道里面还有几个,有谁不相信的?(请一生再数数袋子里的数量)老师说的对吗?还有谁再来试一试老师的神奇眼睛? 有谁知道老师是怎么看出来的吗?其实,这个盒子里一共有10个球。 我的神奇眼睛靠的就是有关10的分与合的知识。只要你认真学习,你也会有一双神奇的眼睛。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0的分与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1. 羊博士听说我们要学习10的分与合,给我们送来了5串智慧珠。(出示珠子图)请你数一数每串珠子都有几颗? 仔细看,第一串和其他的4串有什么不同,第一串智慧珠被分成了几部分,1个红色的和9个黄色的,也就是10可以分成几和几呢?谁能根据第一串写式子。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名解释“10”代表什么,1指什么,9指什么。 2.让学生涂色,要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串已经涂了一个红色,思考第二串应该涂几个红色? 指名说说第2串珠子是怎么涂的,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这样一涂,也就是把10个珠子分成了几和几。

水的组成两种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物质,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质。不过,怎样以化学的眼光认识水,学生是陌生和不习惯的。因此,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的一些现象出发,缩小学生对化学学科的距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成了本课题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 2.在本课时的学习中学生存在的困惑也是很突出的,那就是:水通电产生的气体是不是水蒸汽;收集在小试管中的气体接近酒精灯火焰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二、教材分析 1.水的组成内容的呈现是模拟史实的研究过程,分水的生成和水的分解两步展开。在此之前首先简要介绍了氢气及其相关的性质,这既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知识,也是模拟水组成研究的开端。水生成的部分由氢气燃烧实验和相关讨论组成,是探究水组成的开始,水分解部分是一个水电解的实验探究。 2.经过水生成和水分解两部分的实验与分析,认识水的组成已经是水到渠成,整个过程将知识的获取、科学过程的体验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融为一体,教育内容丰富,学习情景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氢气的性质及验纯的方法。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3)能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区别单质和化合物。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水的电解实验的观察,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纯净物组成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 难点:通过电解水实验归纳、分析确定水的组成;对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五、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会知道氢气的一些重要的性质。 2.认识到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与同学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多媒体设备、集气瓶(两个)、玻璃片(两片)、试管、水电解器、直流电源、小木条等等。 七、教学流程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小学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俊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 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优良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例外?(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例外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10 10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10的分与合。(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精品教案

《10的分与合》精品教案 教学内容 10的分与合 教材第41~4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动手涂,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10的分与合。 2.掌握10的分与合。 3.通过练习,巩固10以内数的分与合。 重点难点 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具学具 投影,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学前准备 1.数数,边打手势边数,从0数到10,再从10数到0。 2.师生对口令说组成。如教师说:“5可以分成1和几?”学生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成5,4和1合成5。”并让学生和学生对口令。 引导学生有规律地说。 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41页例题。教师指导做第一个。学习10可以分成9和1。 投影(或课件)出示一串珠子。(都是白色的) 提问:数一数,一共有几颗珠子。 在学生数的基础上教师板书“10”。 教师把最左边的一颗珠子涂上色。 提问:这10颗分成了几和几?(1和9) 引导学生说出:10可以分成1和9,1和9合成10。 提问:如果按顺序,第二串珠子应该涂几个?(2个)第三串呢?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每串珠子分一分吗? 2.自己探索学习10的分与合。

(1)涂珠子。 (2)填。 3.集体交流、学习。(可投影出示学生的答案) (1)针对学生的答案,教师总结板书: 让学生说说10的分与合,培养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叙述。如10可以分成2和8,2和8合成10。 (2)看到每一种分与合,你还能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为什么只有一组?(因为5和5相同,交换位置后还是5和5) (3)同桌互记10的组成。(可用对口令形式) 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请你连一连。教师巡视,连完后自己先说说,看所连的两个数是否合成10。最后同桌互查。 2.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2题。 可以在书上完成,也可以组织学生做“找朋友”的游戏。如果两个人拿的数字凑成10,那么你们俩就是好朋友。如学生拿卡片3,说:“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7的学生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两人走在一起后,分别说:“3和7合成10,7和3合成10。” 3.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3题。 先仔细观察图,弄清是什么意思,教师加以点拨,然后由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小组交流互查。 4.教材第42页练习四的第1题,复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看哪两个同学说得全,是有次序地说的。如第1个,把8个蘑菇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这样放: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0 螳螂捕蝉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 3.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学会前后比较阅读,弄明白为什么少年能够使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从而认识到劝说别人应讲究方法。 4.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三、教与学的准备 教的准备:有关螳螂和蝉的短片

学的准备:完成预习单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中国古代文化历史悠久,光辉灿烂,是世界文化的一大瑰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节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欣赏了词《如梦令》、《渔歌子》,今天我们继续接触中国古代寓言《螳螂捕蝉》,看从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又能收获些什么。 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螳”、“螂”注意两个字都是“虫字旁”,要写的略小,右边是它们的声旁,分别是“堂”和“郎”。 2.补充课题,明白出处。 (1)这是一个八字成语。你能将它补充完整吗? 课件出示: (指名说,并尝试说说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及认识。) (2)指明出处。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韩诗外传》,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教案-浙教版

在线分享文档 用科技让复杂 让每个人平等1.2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教学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 文字表示:纯净的水是无色的、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 文字体现:101Kpa ,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凝固点0℃ 沸点100℃ 思考:冰山浮于水面,说明了什么?答:冰的密度比水小 说明:4℃是时密度最大,为1g/cm3 二.化学性质 1.水的电解 ①实验过程:见书P7 ②实验现象:A.两个电极上出现了(气体),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木条又重新燃烧—复燃) ③V 正:V 负≈1:2 ④重点强调气体的检测: 正极气体:放时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负极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氢气的检验方法 ⑤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

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 语――螳螂捕蝉。(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2.我们在使用“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时,通常还会在后 面加上四个字,那就是(生:黄雀在后) 3.完整地读一下。(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 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八字成语呢? 设计意图】由成语入手,复习成语的来源,明确螳螂 捕蝉是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同时确立通过解读寓言故事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这一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螳螂、诸侯国、禀报、祸患、侍奉、啄 食。)(1)指名读,纠正读结合诸侯国介绍历史背景。(3)指导写:祸、侯、啄。 设计意图】文本不长,生字不多,预习环节放在课外, 检查时重点关注易读错、易写错的字,结合讲解“诸侯国” 的含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扫除阅读障碍,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2.快速读课文,想一想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故事的 经过是什么?故事的结果是什么?(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经过:少年给吴王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结

果: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吴王准 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一位少年给吴王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最后吴王恍然大悟,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设计意图】把长文读成一句话,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 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三个小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即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把三者组合起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模拟场景,体会固执 1.读第1 自然段,思考: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 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2.师扮演吴王,生扮演大臣,模拟劝谏的场景,体会吴 王的固执。预设如下: 师:各位爱卿,本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你们意下如何呀? 生:大王,不可不可,如果我们去攻打楚国,其他诸侯 国会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中课题1讲水的组成,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的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初次出现化学式,为后面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服务,同时也分散了难点,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特点正处于求知欲旺盛,对化学这门新接触的课程既有浓烈的好奇心又有一些因认识不够带来的恐惧,对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宏观角度,如何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从具体到抽象不能超出他们的认知水平。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实验方案设计采用探究教学法、实验操作采用演示教学法、物质分类采用课件展示教学法。 四、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 教学场地为多媒体教室,导课使用歌曲视频、演示实验用水通电分解动画、其他知识用课件。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对水的组成形成正确的认识,了解水的化学式H2O;了解氢气的性质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并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b、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利用已有信息分析问题、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a、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主动探究获取知识 b、学习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方法,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接受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 b、激发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六、重点、难点分析 1.水的元素组成的确定及设计实验的原理 2.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分 七、教学过程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分与合》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

课题: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并掌握10可以分成哪两个数以及哪两个数合成10。 2、让学生初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更加乐意学习数学。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10的分与合。教学难点:有序地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 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手,一双手共有几根手指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分与合。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手指游戏 请小朋友伸出双手面向自己,弯曲一只大拇指,你能说两道10的分成式子吗? 接着每次弯曲一根手指,让学生说出两道式子,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2、教学例题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37页,数数这页书的上面画了几串珠子? 再数一数每串有几颗? 第一串珠子中有几颗涂色的?几颗没有涂色? 你能根据第一串珠子的涂色情况说10的分成吗? 你能接着有序地涂一涂,把每串10颗珠都分成两部分,最后根据涂色结果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独立做后,指名回答。 你还能想到什么? 10的分与合共有9道式子,你为什么只填这里5道? 你能闭上眼睛有序地说出10的分成吗? 10的合成呢? 三、检测完善 1、“想想做做”第一题:接受鲜花 向日葵姐姐看到你们肯动脑筋,给每个人都带来了好几朵花,印在了你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一题,向日葵姐姐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用铅笔在书上还还合起来是10的两朵花连起来。

2、“想想做做”第二题:验收货物 向日葵姐姐用火车给我们送来一批货物,让我们都当小验收员验收,这些货物也印在我们的书上,就是“想想做做”第二题,你能看出每辆小车上的货物是多少吗?怎么看出来的?许多车上只写了一个数,你能把缺少的数写出来吗? 3、“想想做做”第三题:找朋友 你们看题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干什么?你知道为什么7是3的好朋友吗? 你能动手连一连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10的分与合

《4.3 探究水的组成》

《4.3 探究水的组成》 第一篇: 4.3探究水的组成4.3探究水的组成 一、教学目的要求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水电解的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3.培养学生观察探究能力与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 二、本课题分析 本课题以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符合事物的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缩小学生对化学科学的距离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水的组成的认识是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分析获得的,它既与史实相符,又体现了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过程和方法。这样展现知识具有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同时也渗透了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水电解的实验和根据实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的方法。难点:用分子、原子知识解释电解水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在101千帕时,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厘米3。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能浮在水面上。

水与人类的关系 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总量的60%~80%。工业上要用大量水来洗涤、溶解、加热或冷却,并用水作原料来制造化肥等产品。在动力工业上,水力发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有一定比率。在交通运输上,内河及海洋航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探究组成水的元素 上左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科学研究证明,当水分子分解时,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很多氢分子聚集成氢气;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很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更小的粒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例如,在水电解的反应里,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每2个氢原子结合成1个氢分子,每2个氧原子结合成1个氧分子(如上右图所示)。这个实验也验证了上章学过的这个结论:在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根据精确的实验测定,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因而水的化学式是h2o 课后反思: 1、水的电解实验,水中的电解质最好用氢氧化钠溶液,因为稀

部编版小学语文《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公开课教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教案 教学目标:1.能初步理解全文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文章寓言,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全文意思和文章寓意。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寓言故事吗?你都看过哪些?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过呢,这个故事肯定跟大家以 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想不想看呀?(出示课文)大家看看是不是不一样的?它是文言形式的,我们可以叫它小古文。谁能来准确地读一读题目?正音之前学? 3.齐读课题, 4 (作者和作品不用介绍了) 二、初读课文 1.这篇小古文到底在说些什么呢?教师范读课文,(速度稍慢)请学 生认真听,听清楚字的读音和朗读的停顿,尤其是容易读错的字,可以在字下做个记号。 2.你能像老师一样正确、流利地来读一读吗?我给大家3分钟准备 时间。同学们,在刚刚朗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注意的?(如:曲、傍、弹)

出示相关的词语,正音。 3、刚才你读了几遍?(挑选几个读得遍数最多的学生分句朗读,根据朗读情况正音) 4、这里有个句子特别难读,谁会读? (指名3个学生读,可能停顿处理会不同)三位同学停顿的地方都不一样,那么谁是正确的呢?老师教给大家一个办法,当我们不知道如何停顿的时候,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来进行停顿。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你怎么知道的?(出示意思和最后一句,讨论停顿,答案可以不同,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5.指名读课文:这句难读的句子已经会了,有哪个能干的同学愿意连起来朗读一下整篇古文?师相机指导。 我们像他一样一起来读一读。 下面我们玩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视频读句子,怎么读呢?请同学们看着视频,从文中找找对应的是哪句话,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到句子并正确地读出。 三、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同学们的眼睛真亮!我还想考考大家,故事中出现了哪几种小动物? 2、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这篇文章中,有个字出现的频率很高,是哪个字啊?对,其。(快速找找圈出来,数数有几个)请同学们读读这些句子,和同桌讨论一下都是什么意思呢? 师小结:“其”在古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这篇文章中的其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10的分与合》教案

10的组成 授课时间:2015年10月16日授课老师:秦玉兰班级:一年(4)班 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41页。 教学目标:1、学会10的分解与组成,进一步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2、通过对数的分与合为10以内的加减法打下基础。 3、通过动手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自主探索,以成功感受提升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10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有序的掌握10的分与合。 教具准备:PPT、十张卡片,多媒体。 学具准备:1-10的数字卡,彩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过了8、9的分与合,谁能选一个数有序的说一说它的分与合。学生举手发言。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10的组成。 板书课题:10的组成 二、探究新知 出示PPT第一张,珠子图。 1、数一数,说一说. 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这是什么?你能告诉我你所看到的吗? 生:这是一串珠子。有1个红色和黄色 学生数珠子。 看看他把10分成了什么跟什么? 生:1和9 生:9和1 出示板书: 学生齐读10可以分成1和9,1和9合成10 。 2、涂一涂,分一分。 出示PPT、(5串珠子)

师:你能有次序的涂一涂吗,分一分吗? 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涂一涂第2-5串。 交流汇报。 师:你是怎么样第二串的,把10分成了几和几? 生:途2个红的,把10分成2和8. 师:第三、第四、第五串又应该涂几个红色?把10分成几和几呢? 生:第三串涂3个红色,把10分成了3和7. . . . . . 出示板书: 分别用PPT逐一订正,并读一篇相应的分与合。 3、填一填,说一说。 师:根据刚刚的分法,有序的填一填。 完成书上41页分合式! 看着这些式子,你会怎么想? 生1:10可以分成9和1,9和1合成10。 生2:10还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成10。 . . . . . 指导学生推想出其余的四种分法,并有序的说一说10的分与合。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1 9 2 8 3 7 4 6 5 5 6 4 7 3 8 2 9 1 师:谁能把10的分与合有次序的说一说、读一读。 10的分与合有几种?我们只需要记住几种就可以了。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41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指导学生练一练,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螳螂捕蝉》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这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劝诫吴王不要只顾眼前利益,忽略身后隐患危险的做法,从而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本文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过程与方法:联系课文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恍然大悟”、“固执”等词语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1. 学生课前预习,借助字词典学习生字词,熟读小故事。 2. 教师制作PPT教学课件。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老师的姓和动物有关,那么,我来考考大家:你们都知道哪些含有动物的成语呢?

一、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和动物有关系(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螳螂捕蝉也是一个成语,我们在使用的时候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几个字—— (生:黄雀在后) 2.完整地说。 (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二、初读感知,把握大意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默读问题) 2.好,哪位同学结合投影上的提示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提示) 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3. 谁讲的故事?讲给谁听?目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少年、吴王) 三、角色体验,读文明理 (一)自由读文,小组讨论 1. 哪位同学能快速地把课文中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找出来,读给我们听一听。 2. 这就是少年给吴王讲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哪些词语引起了你

初中化学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课题:水的组成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氢气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为H2O。 3.了解氢气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和运用知识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 (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及区分单质和化合物是本课题的重点; 【教学难点】 从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是本课题的难点。

一、导入新课 “雨露滋润禾苗壮,万物生长不离水”。水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生命发生、发育和繁衍的基本条件。水在人体总重量中约占70%,一个人每天需要饮用2L以上的淡水,如果人体失水量达到体重的1/4就会失去生命。俗话说:人可三日无食,但不可一日无水。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人类生存对淡水的依赖,水不仅是世间生灵万物离不开的,就是工业生产中,也时刻少不了它。但是,同学们知道水的组成是怎样的吗? 二、学习新课 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经被人们看成是一种组成物质的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与分解的实验的研究,才揭开了水的组成的秘密。现在,我们就跟随拉瓦锡的步伐,来探究一下水的组成吧! 阅读教材第一段,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以下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 水的组成

《螳螂捕蝉》教案

《螳螂捕蝉》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4个生字;理解“螳螂、诸侯、禀报”等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有感情地读好少年和吴王的对话,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3、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读好少年和吴王的对话,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注意读准“螳螂”的读音及认清字形。 3、读了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导学:这则寓言故事会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和自己的疑问开始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尤其注意长句子的正确断句,要多读几遍。不懂的字词做上标记。 2、学生按照初读要求自读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读词语并正音。

螳螂捕蝉恍然大悟自由自在不堪设想乘虚而入禀报诸侯劝阻瞄准毫不介意侍奉固执 (2)理解词语意思。 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字词,然后让学生互相答疑。教师重点点拨以下词语: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在意。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3)指导书写:“禀”上下结构,下面为“示”,书写时要托住上面部分。“侯”没有小竖,与“候”要区别开。“螳螂”都是虫字旁,并且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结构要紧凑。 (4)指名分段读文。尤其注意指导长句子的读法。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2、学生先读文独立思考分层次,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在班内交流。 第一段(1自然段):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任何人的劝阻。 第二段(2~11自然段):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自然段):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四、圈圈画画,讨论质疑 1、导学:你喜欢读精彩的故事吗?是怎样的原因让你喜欢? 2、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故事有趣,读起来轻松;有人生的道理;惊险刺激,像探险一样;故事人物形象生动,感染人……) 3、导学: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寓言故事是否也蕴含这些因素呢?默读课文,圈圈画画,找出依据。 4、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画相关语句。 5、在小组内讨论、质疑、交流画出的语句。 6、小结:同学们找到的语句都是很好的依据,这则寓言故事究竟蕴含哪些让我们喜欢的因素呢?下节课我们继续交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