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试对理学集大成者朱熹思想予以简述。

主要思想

(一)健全理本体论,阐发义理之奥

朱熹深化和完善了理本体论思想,他在二程初创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总结了北宋以来唯心主义理学加唯物主义理学斗争的经验教训,建立了一个精致的、富于理性思辨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使之达到了唯心主义理学的最高水平。后人在习惯上把朱熹和二程的学说称为“程朱理学”。

朱熹和二程一样,把“理”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他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以此理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朱文公文集》卷70。下引此书简称《文集》)宇宙间的一切都充斥着一个普遍流行和无所适而不在“理”,理生天地,成万物之性,展现为“三纲五常”。无论自然、社会和伦理道德领域,都体现了“理”的流行。理无所不在,这是对二程理一无论的继承和概括。

(二)承认矛盾对立终归形而上学

朱熹发展了二程“无独必有对”的矛盾观。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现象中,都存在着两两相对的矛盾。他说:“天下之物,未尝无对,有阴便有阳,有仁便有义,有善便有恶,有动便有静”。又说:“盖所谓对者,或以左右,或以上下,或以前后、或以多寡,或以类而

对,或以反而对。反复推之,天地之间,其无一物无对而孤立者。”(《语类)这种“天下之物未尝无对”的思想,是朱熹对二程“天下之物无独必有对”的进一步发展。他说:“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虽说无独必有对,然对中又自有对。”(《语类》)“对中又自有对”的思想,进一步揭示了事物内部矛盾对立的关系,说明在每一事物内部都是一分为二的。他指出:“阳中又自有个阴阳,阴中又自有个阴阳。”“以是一分为二,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皆是一生两尔。”(《语类》)把每一事物内部的“一生两”、“一分为二”的关系看成是“节节如此,以至于无穷”,这是对二程“无独必有对”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事物除了对立关系之外,对立事物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朱熹说:“盖阴之与阳,自是不可相无者”(《语类》)。进而他又说:“天地之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越乎一阴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无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规亦不可一日不相无也。”(同上)他得出结论说:“凡物无不相反以相成”。(《语类》)这是对事物矛盾对立统一关系的基本概括。朱熹还认为,对立的事物也可以相互转化,“阴变阳、阳变阴”,各向其反面转化。他说:“阴阳之道,无日不

相胜,这个退一分,那个进一分”,“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语类)阴阳之间存在着相互克服和斗争的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超过极限,就相互换位。

(三)提倡“格物致知”,强调“知先行后”

“格物致知”出于《大学》“致知在格物”一语,原无认识论意义,基本上是讲对一般道德的体认。明确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解释“格物”的第一个人是程颐。他说:“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日穷其理而已矣。”(《二程遗书》)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大学章句补。格物致知传》)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从认识的目的来看,朱熹讲“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他说:“《大学》格物致知处,便是凡圣之关。物未格,知未至,如何煞也是凡人。须是物格知至,方能循循不已,而入圣贤之域。”(《语类》)认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只有达到“物格知至”,方可进入圣贤之域。

(四)性分“天命”、“气质”,明申理欲之辨

在人性问题上,朱熹直接继承了张载和二程的思想。张载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认为人性的善恶是禀气不同所造成的。朱熹对此说十分赞赏,认为这个思想“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发明千古圣人之意,甚为有功。”(《语类》)二程继张载后,对“天理之性”和“气质之性”作了区别。在张、程思想的基础上,朱熹又全面论证了“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他说:“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语类》)。“理”与“气”,人生不可缺少。“理”在人未形成之前浑然于天空,于人一旦形成,便附于人体,成为先验禀赋于人心的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是先天的善性所在,人人皆有,故名“天命之性”。人体形成之时,必禀此气,由于气精粗、厚薄、清浊、久暂的不同,就产生了善恶、贤愚、贫富、寿夭的不同和性格上的差异。它有善有恶,名曰“气质之性”。上述二性并存于人身,这就是朱熹的人性二元论观点。

朱熹的人性二无论反映了当时的统治者十分重视从思想上控制人心的倾向。朱熹说:“人

之性皆善,然而有生下来善底,有生下来便是恶底,此是气禀不同。”

哲学影响

朱熹继承了唐代韩李学派以来的“辟佛老,复孔孟”的传统,吸取了道家和佛家的思辨哲学,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庞大、最精深的新儒学体系,不仅恢复了儒家的道统,且统领了各派义理,开创了其后八百年的中国哲学和学术思想史,成为中国历史上自孔子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准确地说,中国哲学只是到了朱熹那里才有了真正完备的形态,其在中国的历史地位跟阿奎那在西方世界的地位大致相当。

社会影响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孔、孟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张载、邵雍的学说,建立起了庞大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博大精深,在中国思想史上罕有其伦。它规模庞大,论证细密,条理清晰,代表了当时民族思维的最高水平。从宋末开始,朱熹思想影响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朱熹的哲学在封建社会中成为现实皇权的精神象征,它为现实的封建秩序“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康熙《朱子全书序》),因此,朱熹哲学自1209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七百一十年间,尤其自1313年元仁宗诏告天下以朱注《四书》科考取士的六百年间,朱熹及其理学被奉为一尊,居于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

十三世纪,朱熹学说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一度成为两国的统治思想。稍后,朱熹思想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朱熹学说传入欧美。这样,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的学说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学说。

汉代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新儒学思想与先秦孔孟思想有何异同

理学代表人物及作品

朱熹 理学思想 武夷书院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 在宋朝,学术上造诣最深、影响最大的是朱熹。他总结了以往的思想,尤其是宋代理学思想,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之大成,其功绩为后世所称道[3],其思想被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朱熹撰《周易本义》列河洛、先天图于卷首,又与弟子蔡氏父子(蔡元定、蔡沉)编撰《易学启蒙》笃信和诠释河洛、先天之学,后世皆以此立言,阐发朱子的河洛先天思想。 在元朝、明朝、清朝三代,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复科举,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明洪武二年(1369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它强化了“三纲五常”,对后期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朱熹的学说,也对后来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有深刻的影响。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正是在朱熹哲学基础上的突破。 理气论 朱熹的哲学体系以程颢兄弟的理本论为基础,并吸取周敦颐太极说、张载的气本论以及佛教、道教的思想而形成。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

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 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4]他认为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气; 同时,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一,这就是“太极”。 理是事物的规律。[5] 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一。“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分殊。 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 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6] 动静观 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朱熹还认为动静不但相对待、相排斥,并且相互统一。朱熹还论述了运动的相对稳定和显著变动这两种形态,他称之为“变”与“化”。

朱熹及其思想简介

朱熹 简介 朱熹(1130—1202),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教育家、文学家。汉族,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别号紫阳,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庆元六年病逝。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曰文,寻赠中大夫,特赠宝谟阁直学士。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改徽国公。是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诗作有《观书有感》《春日》《泛舟》等著名诗作。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理在先,气在后”,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朱熹学识渊博,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都有研究。其词作语言秀正,风格俊朗,无浓艳或典故堆砌之病。不少作品的用语看得出都经过斟酌推敲,比较讲究。但其词意境稍觉理性有余,感性不足,盖因其注重理学的哲学思想故也。 哲学思想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 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朱熹又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即总万理的那个理。“太极只是一个理字”。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这便是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道家道教与朱熹理学的关系

朱熹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他远绍孔孟以来儒家思想,继承和改造了“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以及周载、邵雍的学说,建立起了庞大的理学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在中国思想史上罕有其伦。它规模庞大,论证精密,条理清晰,代表了当时民族思维的最高水平。从宋末开始,朱熹思想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后期长达数百年之久,直至辛亥革命。13世纪,朱熹学说先后传入朝鲜和日本,一度成为两国的统治思想。稍后,朱熹思想在东南亚地区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朱熹学说传入欧美。这样,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内容,朱熹学说已经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学说。 这一学说的形成与道家道教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朱熹出身在一个衰败了的封建官僚家庭,他的家世是“婺源著姓,以儒名家”(1)。父亲朱松深受二程理学的熏陶。朱熹从小在父亲的教育下学习儒家经典,也涉猎一些其他书籍。他后来回忆说:“熹旧时亦要无所不学,禅道、文章、《楚辞》、《诗》、兵法,事事要学(2)”。14岁时,遵从父亲遗嘱,拜当地名儒胡宪、刘勉之为师,其中“事籍溪先生为最久”(3)。籍溪即胡宪,古书记载他既“会悟程氏之说”(4),“又好佛老”(5).朱熹受到他们的悉心教诲,“虽释、老之学,亦必究其归趣,订其是非”(6)。朱熹的泛览群书,出入佛、老几十年,对他以后的学术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所以他后来虽以集成儒家“道统”自居,专以儒学为本,但仍重视道家道教。朱熹作《周易本义》一书,就继承了陈抟、少用的象数学。陈抟是北宋道士,邵雍与道教亦有渊源(7)。朱熹曾以“空同道士邹祈”署名著《阴符经考异》和《周易参同契考异》。《阴符经》和《参同契》是道教经典。对此书进行考证研究,“非深于道者不能做”。他用道士署名,是因“究心丹诀,非儒者之本务,故托诸瘦词”(8)。 其次,朱熹与道教徒有过密切的交往。朱熹居福建崇安四十余年,道教名山——武夷山近在咫尺,山中道人便成为朱熹最早的密友。从十四岁起,朱熹便与他们频繁往来。除与本地道教徒交往外,朱熹还广泛结交外地道人。他们之中很多不远千里,前往福建拜访朱熹。朱熹为其作赠序者即有徐瑞叔、李尧举、南浦徐师表、清江周道士等人。 在与道教徒密切交往的基础上,朱熹本人也直接参与道教活动。他曾经在家中专门另筑一室,作为供奉天尊和修炼的场所,每天焚香礼拜。在同安做官时,因慕庄子之书“辞指经奇,有可观者”,便取其中语名寓居之所为“畏垒庵”,并为文记之。他曾多次创作步虚词,表达对道教的仰慕之情。对导引之术,他也有所研究,曾与和刘韫诗中论之。而游览道教名胜,与道教徒论道,更为朱熹所喜爱。武夷山、庐山都是他常去的地方。在这些地方都留下了他的题诗、序跋。朱熹还在道气修炼上下过功夫。近代学者缪天绶在《宋元学案选注》中记载:朱熹曾作《调息箴》。明代学者黄佐指出:“朱子之《调息箴》,乃老聃之玄牝也”。(9)历史上有些道教徒、方士正是把“玄牝”理解为老生之术。就是说,朱熹的《调息箴》一书讲的是道教胎生养神的养生之道。 再次,朱熹理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还表现在:朱熹理学对道家道教思想的援用。虽然朱熹坚守儒学立场,在公开场合较少谈及老道,并且在讲到道家的时候都是使用批判的口吻。他口口声声反对老子的空虚之“道”,认为老庄以“无”为宗,就是超脱人伦物理,逃避现实,就是违反封建纲常伦理。但是在指斥的同时,也时有褒词,屡有肯定。如他说:“今观老子书,自有许多说话,人如何不爱!”(10)“老氏见得煞高,佛氏安敢望他”“禅学最害道,老庄于义理灭绝之未尽,佛则人伦已坏!”(11)这些言论表达了朱熹对于道教和道家若干思想的认同,正是在这种认同的基础上,朱熹进行了一番以道补儒的工作,从而促进了他理学体系的形成。可以说倘若没有对道家和道教思想的援用,也就没有朱熹对宋代理学的完成。朱熹理学对道教思想的援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完整资料).doc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朱熹的理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朱熹(1130一1200年),字元晦,后改为仲晦,号晦庵。祖籍婺源(现江西婺源县),出生在福建南剑(今南平)尤溪县。他18岁中举人,19岁登进士,从此走上仕途。曾先后任泉州同安县主簿、知江西南康军、提举浙东常平茶盐、知漳州、知潭州等地方官。绍熙五年(1194年)八月,朱熹已65岁,被任命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为宁宗皇帝迸讲《大学》。但仅40天即被罢免,从此结束了坎坷不平的仕途生涯。 朱熹一生主要是从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二程学说,成为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他又是一位大教育家,毕生讲学活动不断。他曾长期在福建崇安武夷山“寒泉精舍”、“武夷精舍”授徒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他由崇安迁居建阳考亭,建“竹林精舍”,聚徒讲学。绍熙五年(1194年),由于学生人数增多,他扩建精舍,并改名为“沧洲精舍”,表示“永弃人间事,吾道付沧洲”的志向。即使在为官从政期间,他每到一地,也不忘设学育才,并亲自讲学。他在任同安县主簿时,从选择俊秀之民为学生,访求名士为教师,亲自讲授圣贤修己治人之道这三个方面整顿县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在知南康军时,主持修复白鹿洞书院,直接参与书院的组织管理,派人四处搜寻、购置图书典籍,亲临讲学,而且还亲自拟订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南宋以后书院和各地方官学共同遵守的学规。在知漳州时,仍“时诣学校训诱诸生”。知潭州时,除热心提倡州、县学外,他又主持修复岳麓书院,亲自规制擘画,扩建校舍,增加学田,还利用晚上从政之暇,亲临书院,教诲诸生。 朱熹一生还编撰了多种教材。例如,他与吕祖谦在淳熙二年(1175年)合作编成的《近思录》一书,精选了周敦颐、张载、二程的语录622条,分成14卷,是学习理学的重要入门书。又如,他于淳熙十四年编成的《小学》一书,辑录了"古圣先贤"的言行,共6卷,分内、外两篇。内篇四:《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二:《嘉言》、《善行》,是中国封建时代颇有影响的蒙学教材。当然影响最深广、最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或《四书》),包括《大学章句》、《中庸章句》、《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其中《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于淳熙四年编成,《大学章句》和《中庸章句》早已撰成,直至淳熙十六年才改定。朱熹知漳州时,于绍熙元年(1190年)首次刊刻。《四书》之名,从此确立。《四书集注》刊印之后,不久就风行天下。元朝皇庆二年(1313年),规定科举考试以《四书集注》取士,从此,《四书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和各级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经》,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教育长达数百年之久。 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的学生多达几千人。其中有名可查者即有378人。他的著述浩瀚,除《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四书集注》等20多种专著外,有《朱文公文集》、《续集》、《别集》,三种共计121卷,《朱子语类》140卷。主要教育著作有《大学章句序》、《白鹿洞书院揭示》、《学校贡举私议》、《读书之要》、《童蒙须知》等。 二、理学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以其在人所禀,故谓之性”。①又说:“性者人之所受乎天者,其体则不过仁、义、礼、智之理而已。”②这里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性即理”,“性”的具体内含是“仁、义、礼、智”,那么为何还会有各种不同的人性呢?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接受了张载、程颐的观点,把人性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种。所谓“天命之性”(又称“天地之性”、 ①《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 ②《朱子四书或问》卷十四。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评介 张志强 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婺源人。他在程颢、程颐的唯心主义理学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庞大、严密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相应地,他本人也成为封建社会后期思想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家,后人为纪念朱熹在思想上的贡献,谥其为“朱子”;又因朱熹生于福建尤溪,他所建立的理学体系被称为“闽学”。 朱熹治学严谨,对经学、史学、文学等文化典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著述颇丰。主要著作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四书集注》、《太极图谱解》、《西铭解》、《通书解》等。 朱熹思想是以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思想为内核,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社会后期中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并且成为了那个时代思想的范型。因此,在一定意义上,朱熹思想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思维高度。可见,首先应对朱熹的思想做一种全面、多角度的审视,以理解其思想体系的性质及意义。 一、理本气末的唯心主义本体论 在前期的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中,儒家着重于伦理实践而缺乏哲学论证,佛学、玄学精于思辨,可流于空无。在唯物主义思想的批判下,唯心主义思想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就是把出世的神学变为入世的哲学,着重于本体思辨和现实的纲常内容。 随着二程的理一元论与张载的气一元论的辩论,理气关系问题的争论很大。二程认为,“虚皆是理”;张载则与之针锋相对,认为“虚空皆气”。可见,哲学把理气关系的思辨水平提高到新的高度,不仅对理气孰为先后作出承诺,而且要让理气有一个更好的结合度。这个任务朱熹完成了。 朱熹认为,哲学在论证精神本体时,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有”或某种特殊的“物事”。由此精神本体异化为“一物”而不能成为万物的本体;或者把精神本体规定为“无”或“空”,使得精神本体的存在虚无化。朱熹认为,要重新解释“理”,以摆脱精神本体存在的困惑。在朱熹看来,“以理言之,则不可谓之有;以物言之,则不可谓之无”,“无极而太极,正所谓无此形状,而有此道理”。显然,经过朱熹的再解释,理既不是简单的有,也不是简单的无,而是有无的统一。从“以理言之”,即作为抽象的道理而言,由于其没有具体对象的可感觉特性,所以就难以称之为有,而应称之为无。但就其作为观念存在这一“物”的角度而言,因为它又是“有此道理”,所以又不能称之为“无”,而要称之为“有”。在这里,理即被朱熹加工为“无形而有理”的纯逻辑存在。 把“理”加工为“无形而有理”的纯逻辑存在的同时,朱熹还进一步在理气关系上论证了理的绝对实在性。他说:“太极者,不离乎阴阳而为言,亦不杂乎阴阳而为言”,“太极只在阴阳之中,非能离阴阳也,然而至论太极,则太极自是太极、阴阳自是阴阳”。可见,朱熹一方面强调理气相依,一方面又强调理气相离。之所以强调理气相依,是因为只有“理不离乎气”才能保证理的普遍实在性。而理气相离,是因为理对气的优先。因此,理气相依、理气相离都为了一个目的,即理气关系是本未关系,而不是平行关系。所谓理气相依,是指每一个具体物事中理气是相互依存的。而理气相离,则是在理上看,从本体上看,是相离的。他又形象地说:“理犹人,气犹马,马所以载人,人所以乘马,马之一出一入,人亦一出一入。盖一动一静,而太极之妙未尝不在焉”。因而,理是乘气,气是载理,理气相依诚然妙合,可气依理是“依傍”,而理之依气仅仅是附着而已,理气相依只能是主从的相依。 朱熹提出,理在气中,“如一个明珠在水中”。所以,理与气的关系如同明珠之与水。理是如明珠的一个通体透明体。因此,水是水,珠是珠,理在气中是外在。很显然,这种理所在于气的观点与张载所言的理为1998年4月 Jou rnal of Fuzhou U n iversity (Social Science ) A p r .1998

浅谈朱熹的法律思想

浅谈朱熹的法律思想 朱熹生活的南宋初期,国内各种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已十分尖锐,对外有北方金贵族集团的入侵,对内有南宋政权的腐败与无能和不断爆发各种形式的农民起义。针对当时内外患忧的时局,从维护封建王朝的最大利益出发,他从理学上提出和阐述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唯心主义思想。 一、朱熹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哲学宇宙观。 首先,他从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出发,将“理”看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和产生万物的本源,它不是人们主观想象的,它是客观实际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主宰,它是人类社会最高精神的本体;“理”必须靠“气”来体现,“气”的千差万变就构成“理”具体的多样化的宇宙万物。自然界的人自然是“理”与“气”的混合物,“理”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在人性上称作“天地之性”。“气”在人性上则表现为“气质之性”,它含有为恶的危险性,即“人欲”。“圣人君师”是“无人欲之私”的,所以才具有主宰人类社会的神圣资格,封建皇帝便成了“理”在人间的杰出代表者。他们的职责是“代天而理物”,谁违背了他们的意志,就是违背“天理”。他认为人间的忠孝仁义、三纲五常这些道德伦理观念是千古不变的,是上天规定下来的,是天理的组成部分,那么人间的立法和司法当然必须以“天理”作为指导。统治阶级用来统治人间的一切措施、方法,如德、礼、政、刑,其目的无非就是根除人们的“人欲”,恢复“天理”或曰“存天理,灭人欲”。一方面,因为人们的“气质之性”不同,因而“人欲”的多少也不同,所以要针对性运用德、礼、政、刑四项措施,逐渐改善人们的道德面貌,针对屡教不改者只能以刑罚严惩之,决不能心慈手软。但刑罚的作用是有限的,它不能尽绝“为恶之心”,因此,根本的措施还是教化。促使人们改恶从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最高准则和标准,是先天地而生的,它是世间万物的本源,是千古永恒的真理,它是理学的最高范畴。 第二,因事致宜进行变法和改革主张 针对南宋当时政权腐败、外族入侵及民不聊生的局面,朱熹从历史的观点来裁判“天理、人欲”。他认为尧舜禹三代是“天理流行”“无不尽善”的时期,而三代以下则是“在利欲场中头出头没”的“利欲之私”泛滥的时代,他深感南宋“法弊、时弊”(即材木之心已皆腐朽,腐烂而不可复支持),以继承儒家道统为己任,要求效法三代,改革时弊,要起死回生,只有改弦更张,重建“天理流行”的盛世,不能死守祖宗法度。“必须别有规模,不用前人硬本子”。在朱熹看来,变法不过是改变人心的一个条件,改革时弊的改变方法是改变人心。要尽除人们的私欲,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行为一准于“天理”,光靠法律制度,哪怕是良好的法律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君主“心术”的优劣是社会历史的决定因素:“人主之心一正,则天下之事有无不正”,为了改变君主的“心术”,他主张限制君主的独断专横。他确信,只靠良好的政体,还不能改变君主的“心术”。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那你知道朱熹的思想是什么吗?对后世有哪些影响?下面是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朱熹的思想是什么朱熹的理学思想是以北宋“二程”的理学为基础,融合了佛,道两家思想,构建了自己庞大的理学体系。他认为理是世界的本质,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 他的思想体系主要可以概括以下三类:第一,理是世界的本源。朱熹哲学思想的核心即是“理”;第二,“格物致知”理论,他在提倡重视人的道德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部事物的考察;第三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想要体会到天地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朱熹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是儒学发展到宋代的传承者和创新者。他的思想体系,在往后朝代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都占有重要的位置,产生了深远影响。康熙皇帝说朱熹是“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 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论,对王阳明的心学的产生了起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王阳明为了验证格物致知理论,他在书院一连坐了七天观察竹子,想体验会到竹子的道理,日不食,夜不寐,专注于观察竹子,思考问题,最后终于撑不下去生病了,但也没有体会出竹子的道理。“王阳明格竹子”让他对朱熹的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也对格物致知有了新的理解。他们对格物致知理解不同在于:朱熹倾向于对外在事物的理性探索,而王阳明则是指向内在的主观体验。 朱熹对后世的影响如何朱熹的理学说是他最大的成就,他认为“理”是山川河流、鸟兽虫鱼、四季变幻和仁义礼智信,这些都是世间存在的,不能被破坏的规律,人的一举一动都必须受到规律的约束,违反规律会受到自然和社会的惩罚。“理”相对的是“欲”,欲望要在正常的范围内才被允许,超出了正常的范围应该被禁止。这个学说被统治者截出来,用来约束人民。短期来看,有利于统治者管理百姓,使百姓能够安分守己,达到国家稳定的目的;长远来看,人的正常欲望得不到实现,人没有积极性,做事很消极,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朱熹提出的“四书”,四书是中国古代的四本典籍,他认为这四本书是读书人必读的经典,不读这四本书不能称之为读书人。这四本书后来被作为封建社会必读的教科书,每次的科举考试都是从这四本书里面找考点,读书人的思想都被这四本书禁锢了,直到封建社会结束才逐渐被废除。 朱熹提出的“三纲五常”,他规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都各自遵守应该做的事,大臣对君王、孩子对父母、妻子对丈夫都要绝对服从,从某个程度上约束着人与人之间

浅析朱熹思想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的对当代的启示 摘要:朱熹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存天理,灭人欲”的系统论述上。过去人们对其思想进行片面地批判,而今天的我们在研究时才发现,其思想的积极作用,不仅表现在我们的反腐倡廉和遏制现实生活中因私欲而滋生的腐败现象上,而且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关键词: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实质 朱熹是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是他的重要思想主张。其思想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世历代统治者则利用它作为扼杀人性的工具,具有很大的消极作用。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人们也是过分地强调其消极作用,而对其积极作用谈及甚少,在现在看来这是有失公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重新作出客观的评价,汲取其思想之精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更加清楚地认识对当代的启示意义。 一、朱熹“天理”、“人欲”的含义及相互关系 在朱熹看来,“天理”是永恒不变、自己生成、统领万物的东西,是万事万物的根本,存在于万物产生之前。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1】“理”是宇宙的本体。同时“天理”还包含有合乎规律的自然法则之义。如朱熹说“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2】而且朱熹认为,“浑然天理便是仁”【3】,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仁”是浑然天理,那么循天理便是义,“义者,天理之所宜”,“礼者,天理之节文”,【4】所宜、节文都是天理存在的状态。天理不仅表现为仁、义、礼、智四德,而且体现为人伦,“父子、兄弟、妇夫皆是天理自然,人皆莫不自知爱敬,君臣虽亦是天理,然是义合”。【5】父慈、子孝、弟弟、夫妇敬都是天理之自然。同时,天理是心的本然,“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6】心之本然是指心中浑然天理,而无一丝人欲杂念;而且他宣扬伦理纲常是“理”的表现,是先验的。

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西安工业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研究报告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专题研究 课程代号: 0 9 2 0 2 0 任课教师:王星 论文题目: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完成日期: 2014 年 6 月 15 日 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学号: 1309240543 姓名:李婷 成绩: 浅谈朱熹的教育思想 摘要:朱熹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先秦以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建立了完整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对朱熹“小学”“大学”教育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朱熹“小学”教育“大学”教育 Abstract: Zhu Xi is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thinker and educator, he thought since the Qi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of systematically summed up a complete "Science" educational theory system, the center of its Science education is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two stages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Zhu Xi "primary school" were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modern value of Zhu Xi's Educational Thought.

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作为宋代理学集大成者的朱熹,也是围绕德育构建其教育思想体系的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教育思想,他的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从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阐释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生于福建尤溪,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朱熹是中国古代一位“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的况世大儒,同时也是毕生致力于讲学授道、卓有贡献的着名教育家。朱熹从事教育活动约五十年,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形成他独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朱熹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纲领性作用。朱熹反对当时以科举入仕为直接目的的学校教育,认为这是诱人“干禄蹈利”、“忘本逐末”、导致社会风气败坏的教育。他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明人伦”,所谓“先王之学以明人伦为本”。朱熹说:“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此人之大伦也。庠、序、学、校皆以明此而已。”朱熹认为,只有把“明五伦”作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共同的教育目的,才能使“天下国家所以治日常多,而乱日常少也”。同时,他主张学校要培养“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的人才。他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明确指出:“今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辑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认为教人为学首先就是要使学生明义理、会做人,而并非只是为学得杂博知识,做些华丽文章,用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学规》还从修身、处事、接物三方面对如何做人进行了阐述: “修身之要”为“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显然,朱熹的上述教育思想反映了他对学生学会做人的最基本要求,对当今教育仍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朱熹的教育内容 教育目的决定教育内容。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划分,是以年龄和智力发展为准的。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

感悟朱熹、感悟理学

感悟朱熹的理学 摘要:朱熹继承了北宋以来的儒学思潮,建立起一个前无古人的集大成的理学体系。朱熹理学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同时吸收了佛学与道家、道教的方法论或理论思维。理学是我国哲学发展史上一个极其突出且重要的新思想典范,它构建了道德理论,其最高人格境界是“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朱熹理学理格物致知人欲 正文:学习了宋明理学,我对于朱熹的理学思想有了一定的认识。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他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与重点部分在于道德道义价值系统。 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维护统治者的地位。主要可以概括为:1、理是世界的本源(或心即理说);2、“格物致知”论;3、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下面介绍一下我对朱熹哲学的认识。 首先,朱熹哲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对理的态度及认识。朱熹的“理”就是“道”,他继承了二程“万物皆是一个天理”的思想,把“理”看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人生之生,不能离开“理”,理在时间、空间上是无限的,是可以修炼“想”出来的。 “理”是仁义礼智的总称,主要内容就是三纲五常。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说明了三纲五常的必然性、合法性。当然,朱熹的“理”虽是“凭空想象”,但也不是完全不讲逻辑,在朱熹看来,这些都是有合理的内涵,不排斥客观事物的存在。这些“理”并非不可捉摸,理在事中,无论事之大小,都有一个道理存在,大至宇宙,小至蚂蚁,都各有一个道理。学习就在于理会这许许多多的道理。只不过物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而理是一种难知而无形的东西。虽然难知而无形,但是我们都拥有“理”,只有认真理会才能认识理。 其次,朱熹哲学的重点是人伦哲学,是成为圣人。人伦哲学的中心是心、性、情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朱熹说:“有是行则有是心,而心之所以得乎天理则谓之性(仁、义、礼、智是也);性之所感于物而动则谓之情(恻隐、羞恶、是非、辞逊是也);是三者人皆有之,不以圣凡为有无也。但圣人则气清而心正,故性全而情不乱耳。”朱熹的“理”有两种,一种叫做事理,一种叫做天理,在心而言,称之为性,在事而言,称之为理。“万理具于一心”,故性即理,这是就事理而言。万物的形态气质都是由上天授予的,当上天授予万物各种性质的时候,万物之中也就蕴含着理,所以对于万物,性即天理。由此可知,天理和事理其实是一样的东西。这也是朱熹的“性即理说”。此外,朱熹认为,理是天地共有的,性则是人物各别的。理是先天的,性是后天的。 在朱熹的哲学中,成为圣人是目的,方法论则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在即物穷理,通过研究物,而获得知,达到穷理的目的,由物及理。人接触物,以自己的“心”去体会,认知。此处的物包括一切自然现象,也包括一切心理现象和道德行为规范。格物然后致知,致是到达的意思,知即知识和认识。不难看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朱熹与其理学

苏州大学公选课之儒家文化十五讲

朱熹与程朱理学 一、朱熹生平简介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一字仲晦,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侨寓建阳(今属福建)。19岁中进士。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主张抗金,为官刚直。南宋著名的理学家,世称“朱子”,是孔孟之后最具影响力的儒学大师 二、理学发生的背景 宋代理学的产生对儒学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 1、宋代理学之起源 从唐末五代之乱以来,道德沦亡,廉耻尽失。宋代士子为振衰起敝,从学问修养上挽救人心社会,加之当时国家的统一,君主的提倡,与书籍流传之盛,而大开讲学之风,促成理学的发达。 宋代理学的起源有两个思想的背景:一是外来的影响、一是内在的变化。 外来的影响:就是无形中受到“佛”、“道”的影响,尤其是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之道影响最为大。儒家思想重伦常,但缺乏哲学上的推理系统,难以满足好学深思之士进一步探究的欲求。唐宋时期,儒学吸取道家的自然人性论和借鉴佛学的心性本体论,集心性伦理与心性哲理于一体,并结合时代的要求,给予批判性的总结和发展,完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和思辨性的哲学相结合的历史使命。故儒、道、佛三种思想揉合的结果,乃产生“理学”。 内在的变化:就是儒家本身的思想变化。儒学经学化,过于重视训诂。而且经文的注疏逐渐繁复。这种繁屑的讲疏,有遗孔孟遗意,到唐初,经学流弊甚重,儒学已远离孔孟“尊德性”“论政治”的学风,忽略先哲经传中所含义理的讨究,舍本逐末。儒学出现危机。唐和五代的儒释道之争中,儒学吸收佛、道的观点,有了进一步发展。所谓“理学”,便是“体认性命之学,而求配当事物之理,合天理物理而一之”的一种学问。宋初诸儒的思想理论,还是陈义粗浅,未能深入精微之处,所谓理学,也未建立起来。故宋初诸儒努力的结果,只是开其风气,为理学家铺平道路而已!及至周敦颐起,凭其博大精深之学识,确切地发挥儒家“心性学”之精微处,而后理学始成立。故周敦颐实是称为理学创始者,传之程颐、程颢而定理学之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客观因素影响的。分述如下: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教学内容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精品资料 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目的与教育作用:朱熹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以造就封建社会的所谓“圣人”。他的教育作用论是从他的理学思想体系出发论述的。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变化气质”,“明明德”,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2)、论“小学”与“大学”的教育内容:朱熹把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看做是统一的教育过程中相互衔接的两个阶段。认为小学阶段的任务是“教事”,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教理”,注意到了从儿童和青少年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来考虑教育阶段的划分。 (3)、教育原则与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居敬穷理”、“学思力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 王守仁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认为教育作用是“明其心”。 (2)、关于儿童教育思想:他十分重视儿童教育,从“致良知”的要求出发,认为儿童时期“良知”保存最多,受蒙蔽最少,教育应从儿童时期抓起。教育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其教育内容是歌诗、习礼、读书;此外,他强调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二者的异同点: (1)、王守仁和朱熹一样,都认为“理”是存在的,都把“理”作为宇宙的本体,把“理”当做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教育的根据,所不同的是,朱熹认为“理在心外”、“性即理”。而王守仁则认为“理在本心”,“心即理”,在内不在外。 (2)、朱熹认为,圣人教训具在经书,为学之道必须穷理,穷理必须读书。而王守仁则认为经书是“常道”,即永恒而普遍的道理,然其根源仍在本心,他认为凡是有助于“求其本心”者均可作为教育内容。 一、朱熹的教育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朱熹――南宋时期著名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曾师从北宋理学家程颐、程颢的再传弟子罗从彦。朱熹天资聪颖,自幼接受儒学教育与理学启蒙,奠定了学术和思想基础。朱熹一生热衷于教育事业他的理学思想直接继承了二程(特别是程颐)的学术思想。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 (一)“理”与“气” A、“理”:即规律,精神。 B、“气”:即物质,是构成万事万物的材料,理是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的。 C、从根本上说,“理”是第一性的;“气”是第二性的。“理”是纯美的,所以说他是唯 心主义。 朱熹认为万物的最初本源首先是理(道德、真理、道理、规律),道德规范是在人类社 会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理是生存万物的依据,也是一个生存的法则。 (二)“性即理” 朱熹认为,理表现在人身上称为性,性与理是一个东西,即“性即理”。可见他是以性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简述朱熹的教育思想

重庆师范大学 简论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积极意义

简论朱熹的教育思想对学前教育的积极意义 摘要:我国古代教育家朱熹关于儿童学前教育思想的论述,涉及儿童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及方法等。他们所倡导的早谕教重熏陶、坚持慈爱相济、顺导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等早教原则与方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对我们今天学前教育者具有积极引导作用。 关键词朱熹;教育;儿童;意义 在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有关学前教育思想的论述汗牛充栋,贾谊、颜之推、朱熹等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学前教育的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具有积极意义的学前教育思想和主张,如强调“早教”,注重“熏化陶染”,反对溺爱孩子,坚持正面教育,注重培养兴趣。 朱熹作为南宋时期最杰出的理学家、教育家,他给世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在他71年的生涯中,从事教学、著述活动的时间约占了50年,其教育思想影响我国元、明、清三朝直至民国达700多年,在中国儒家历史上是仅此于孔子的一代宗师。他秉承孔孟伦常思想之大成,集北宋以来周敦颐、程颢、程颐理学思想的精髓,创立了自己一套完整而缜密的理学思想体系。而他理学思想的中心就是他的道德教育。作为一代圣贤,其为人处世的道德修养,确实是人类社会都应共同遵守的原则,很值得后人深思。然而,朱熹的道德修养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朱熹的生活态度、官德修养、师德风范等方面作些浮浅的论述和初步的探讨,希望能对当今的社会教育起到一个积极的借鉴作用,并能对我们新时期的思想建设有所启示。 一、朱熹的主要教育思想 1.关于小学与大学的教育思想 朱熹把人的一生划分为15岁以前受小学教育和15岁以后受大学教育两个阶段,他说:“古之教者,有小学,有大学,其道则一而已。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他认为:“人生八岁,……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说明小学教育的任务是“教以事”,即培养训练其封建道德行为习惯,而大学阶段的任务是“明其理”,即在已经获得初步的道德观念和养成初步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上,进而讲明“义理”。主张儿童在15岁以后,进入大学,受“大人之学”,所谓“大人之学”,即讲明义理,以修其身,亦即格物致知的学问。在大学教材方面,他根据理学思想,对《论》、《孟》、《大》、《中》作了新注释,编成《四书集注》。 2.关于读书法的教育思想 朱子认为为学先要穷理,要穷理必先读书。因为“天理”的精蕴全在圣贤的书中,故读圣贤之书,是达到穷理的必经之途。他说:“夫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而其精蕴则已具有圣贤之书,故必由是以求之。”这样,读书就成为穷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穷理是读书的目的。 朱子集读书法研究之大成,奠定了古代读书法的基础。后人依据此订立读书程序,如元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明末陆世仪的“论读书”等,在封建教育实践中,影响很大。六条“读书法”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综合体,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是一个完整的读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以“居敬持志”为中心。有合理因素。体现了量力性、巩固性、主动性等原则。他的读书法就是以下几个方面: ⑴循序渐进 ⑵熟读析思 ⑶虚心涵泳 ⑷切已体察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简述朱熹的理学思想 朱熹的哲学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毕生执着于教育的朱熹,师从一个"理"字。在他的心目中,"理"是万物开始的主宰,是自然界的一切,所有的世间万物,生成于"理",遵从于"理",归结于"理"。这种先天存在的精神的"理"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又是随处可见,时时主宰着人们的生活。他说万物有一"理",而一物也有一"理"。为了讲得更清楚一些,他采用了古代先贤们在哲学问题上最常用的推理方式,研究出一套以"理"为中心的运行模式来,即理--气--物(现世)--气--理。 天理论与性说思想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以理为其最高范畴,通过对理与气关系的研究和展开,建立起自身庞大而成熟的哲学体系。他的天理论,则是这一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石。 他首先说明理与天下万物的关系,提出了理在事上、理在事中的观点。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一,认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皆为形而下之器。同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二,在他看来,理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并且理具有无情意、无计度、无造作。三,的超意志特征,和无所适而不在。四,的超时空特征;普遍之理又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天下没有理外之物,如他举例说,阶砖有阶砖之理,竹椅有竹椅之理。

形而上的理,何以在事物之上之先?朱熹从理为本体角度回答了这一问题。他说: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然亦但有理已,未尝实有是物也。五,这即是说,在世界本原的理那里,其本然状态便内含了物之理,它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先,而万物则是理之后由理所派生形成。他进而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六,他强调在万物生成之前,理已存在,而且不依具体事物的转化灭亡为转移,理具有永恒独立的普遍性质。朱熹从他的理气关系理论出发,提出理决定气,理气结合构成天下万物。何谓理气?他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先,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七,这就是说,理与气两大因素,是道器对置关系,任何器物都离不开二者。理是产生万物的本质根据,气是构成万物的物质材料,观念性本体的理与物质材料的气彼此结合,便形成了天地万物。 这里,朱熹把张载视作世界本原的气,作为第二性的亚层次,与二程视作宇宙总则的理,联结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理气统一体内,理是第一性的,是道是本;气是第二性的,是器是用。他以此克服张载重气轻理、二程重理轻气的各执一偏的片面性,形成自己的理气说。 朱熹天理论,是天人合一于一理的学说。理,既指万物的所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