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工具坐标自动计算说明

工具坐标自动计算说明

工具坐标自动计算说明
工具坐标自动计算说明

工具坐标自动计算

(1)在需要计算的工具坐标点,用针尖或钢丝固定

(2)操作平台上放固定尖状物(或十字标记)

(3)按住示教盒上的“整列”,把抓手角度调整水平

(4)单步执行TL程序

1.通过Tool P_Ntool先把工具坐标恢复至出厂值(全是0)

2.在只移动XY坐标的情况下移动至标定点,并示教此点为P0

3.执行P91=P0*(+0.00,+0.00,+0.00,+0.00,+0.00,+90.00),让抓

手旋转90度

4.在只移动XY坐标的情况下重新移动至标定点,并示教此点为

P91

5.单步执行完余下的运算步,工具坐标会被存储在工具坐标参数里

(MEXTL)

TL程序

Tool P_NTool

'teach P0

'(center point)

'step run

P91=P0*(+0.00,+0.00,+0.00,+0.00,+0.00,+90.00)

Mov P91

'jog to center point

'teach P90

'(center piont)

'step run

PTL=(+0.00,+0.00,+0.00,+0.00,+0.00,+0.00)

PT=Inv(P90)*P0

PTL.X=(PT.X+PT.Y)/2

PTL.Y=(-PT.X+PT.Y)/2

Tool PTL

Hlt

TOOL坐标的使用:

1,当TOOL1—16坐标参数有保存的时候,程序必须申明M_TOOL=0或者TOOL P_NTOOL指令才能使用世界坐标,否则报警。

2,调用TOOL时,请先把TOOL位置数据填写到相应的参数里使用指令M_TOOL=1调用,或者直接使用TOOL P1。3,使用不同的TOOL跑同一个点位时,请先在世界坐标系下示教此点位P1,M_TOOL=1 MOV P1*P2或者P1/P2(P2为示教TOOL 1出来的位置数据)。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计算器计算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使用 胡明权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结绳记事、算筹等) 2、向学生介绍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 3、、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难点:利用计算器来进行计算 教具:算盘、计算器、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一些计算工具。你知道哪些计算工具? 2、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3、介绍古代计算工具: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远古时代,人类在捕鱼、狩猎和采集果实的劳动中,产生了计数的需要。人们就用手指、石子、结绳或在木棒上刻痕来计数。这种方法只能计数,而不能清楚的表示出计数级的是什么事情,人们开始想一些新的办法来计数。这就出现了这样一种计数方法——算筹。 介绍算筹: 我国古代人用算筹计算。用算筹表示一个数,采用十进位制,并且纵式横式交替使用。个位数用纵式表示,十位数用横是表示,百位数再用纵式表示“……”空格表示零。 二、新授: (一)认识算盘: 1、介绍算盘的由来:后来我国劳动人民创造了算盘作为计算工具。早在公元15世纪,算盘已经在我国广泛使用,后来游船到日本、朝鲜等国。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实用他计算数目较大和数目较多的加减法,更为简便。 2、介绍算盘的组成: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如下图:(略) 学生介绍计算工具 算筹一般是用十几厘米长的竹签制成(也可是骨制或木制的)。用这些算筹摆成不同的形式,表示不同得数目,并进行各种计算。用算筹表示数有纵、横两种形式。 学生介绍算盘由来和特点 使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的由来和特点。 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的计算工具。 (1)算盘是我们中国所特有的,现在在许多地方还能见到。你认识算盘吗?对算盘有哪些了解?拨出一个数,说一说这表示多少? (2)算盘的两种功能:计算和计数3、介绍计数方法:(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教案资料

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 道路工程放样的主要工作包括:线路中线放样、路基施工放样、路面施工测量等内容。而线路线路中线是由直线与曲线组成的,直线的测设相对容易,故曲线测设是工程建筑物放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线路而言,由于受地形、地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限制,线路总是不断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这时,为了使车辆平稳、安全地运行,必须使用曲线连接。这种在平面内连接不同线路方向的曲线,称为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 平面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前设置的曲率半径连续渐变的一段过渡曲线;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曲率半径处处在变化。当缓和曲线作为直线与圆曲线之间的介曲线时,其半径变化范围自无穷大至圆曲线半径R,若用以连接半径为R1和R2的圆曲线时,缓和曲线的半径便自R1向R2过渡。 按曲线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分为: a、单圆曲线,亦称为单曲线,即具有单一半径的曲线 b、复曲线,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曲线连接而成的曲线 c、反向曲线,由两个不同方向的曲线连接而成的曲线 d、回头曲线,由于山区线路工程展现需要,其转向角接近或超过180度的曲线 e、螺旋线,线路转向角达360度曲线 f、竖曲线,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竖曲线有凹形和凸形两种,顶点在曲线之上的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 2.2 平面曲线放样数据计算基本公式

2.2.1 缓和曲线基本公式 1、缓和曲线具有的特征是曲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成反比。如图2.1所示,设缓和曲线上任一点P 的半径为ρ,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为l ,则回旋线的基本公式为: h L R l A l A l C ?=?== =ρρ22 (2-1) 式中,2 A 为常数,ρ为缓和曲线参数,表示缓和曲线半径的变化率。 图 2.1 带缓和曲线的圆曲线 2、切线角公式,如图2.1所示,可知切线角公式为: ?????? ?? ?? ? ? ??==?===)(1802)(2)(1802)(2200 000022 2πββπββR L rad R L RL l rad RL l C l S S S S (2-2)

道路施工测量公路边线桩点的坐标计算及放样方法

公路边线桩点的坐标计算及放样方法 中建四局一公司 (贵阳市云岩区松柏巷1号550003)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了在高等级公路施工放样过程中,公路边桩的坐标计算和放样方法。一、引言 公路施工放样测量是按照设计和施工要求将图纸上的路线设计方案放样到实地上去的一项工作,对新建的高等级公路而言,各方面的质量要求都很高,为确保路基在施工过程中路基宽度、坡比符合设计要求,笔者在此主要探讨了利用全站仪对公路边桩放样时的坐标计算方法 二、曲线上任一点的中桩坐标的计算 以直缓(TS)或缓直(ST)点为原点,以直缓点(或缓直点)的缓和曲线的切线为X轴,过直缓点(或缓直点)且垂直于X轴为Y轴,建立切线直角坐标系如图1,用切线支距法计算出曲线上每一点切线坐标。 1、曲线上任一点的中桩坐标的计算: 1.1、缓和曲线上任一点i的切线坐标计算: xi=l i - l5i/(40R2l02) 参考文献(1) yi=l3i/(6Rl0) 式中:x i、y i:缓和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坐标。 l i :缓和曲线上任一点到直缓点(或缓直点)的距离。 l0:缓和曲线长度。 R:圆曲线半径。

1.2、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计算 x i=Rsin αi +m y i =R(1-cos αi )+P 式中:xi、y i : 带有缓和曲的圆曲线上任一点的坐标。 m :增加缓和曲线后,切线增值长度。 m= l 0/2 - l 02/(240R2) p :增加缓和曲线后,圆曲线相对切线的内移量 p=l02/(24R) αi: i 点至缓和曲线起点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αi =l i/R?180°/π+β0 式中:li :圆曲线上任一点到圆曲线起点的长度。 β0:缓和曲线角度。 β0= l 0/(2R)? 180°/π l o : 缓和曲线长度 1.3、利用坐标系变换,将切线直角坐标系变换为测量坐标系: 图1 1)、第一段缓和曲线上的点,即从TS 点SC 点之间: 参考文献(1)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 教案模板四篇“计算工具的认识”分别介绍了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还安排了有关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的阅读材料。教材安排了较多的直观图展示了算盘和计算器的实际应用、算盘和计算器的结构,比较形象直观,让学生在观察和活动中认识常用的计算工具。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数学《计算工具的认识》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计算方法;使学生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计算器的使用 教学难点: 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3分) 计算工具从古到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二、自主学习(5分) 1、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3--24页。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2)认识算盘。算盘上的每一档代表一个数位。我们选定一档作个位(做个记号),从这一档起向左数,就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这与整数的数位顺序完全相同。算珠都靠框时,表示算盘上没有数。计数时要拨主靠梁。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在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靠梁,就分别表示几十、几百、几千、几万,“0”用空档表示。(3)计算器的认识。找学生说一说你知道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 2、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1。 3、尝试训练:825-138= 26×39= 312÷8= 4、学生自主学习教材26页例2。 5、学生汇报交流。 6、教师强调并小结。 三、自主练习(8分) 师:通过刚才的自学,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下面我们来进行自主练习,看谁把今天的知识学的,最棒! 1、用计算器计算。 55846+7646= 13027-8934= 66280×23= 6908×37= 111111111÷9= 395412+10589= 2、小组汇报。(抽签汇报,可以选择口头展示或黑板展示等) 3、教师强调小结。 四、当堂检测(发试卷) 师:同学们,我们再接再厉,用的成绩来结束今天的学习,好吗?那下面我们进行课堂检测,看谁完成的又快又正确! 五、评价总结(4分)

《计算工具的认识》

计算工具的认识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 22-25页及相关内容。 目标确立的依据: 1、 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 2、 教材分析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将身边 的只管感知和操作作为基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习目标: 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 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 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过程: 、认识算筹 (一)谈话引入 1. 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 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 课件出示 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 (课件出 示:图)。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二)用算筹记数 1. 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 子,一般长为13?14 cm ,径粗0. 2?0. 3 cm ,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 础,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3、学情分析 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 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

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 中国数字: 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 3.课件出示 中国数宇:I til 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 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 那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 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 式和纵式图)。 12 3 4 5 6 7 8 9 探式:I HI HE皿脚T rr nr W 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 29), 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6.课件出示:

道路坐标计算公式(简单实用)

曲线坐标计算 1、曲线要素计算 (1)缓和曲线常数计算 移距R l 24/p 2 s = 切垂距 23 s 240/2/m R l l s -= 缓和曲线角R l R l s s πβ/902/0??== (2)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长 m R T ++=2/tan )p (α 曲线长 ?+=?-+=180/]180/)2([20απβαπR l R l L s s 外矢距 R R E -+=)]2/cos(/)p [(0α 切曲差 L T q -=2 2、主要点的里程推算

s s s S l YH HZ )/22l -(L QZ YH )/22l -(L HY QZ l +=+=+=+=-=ZH HY T JD ZH 检核: HZ T JD =-+q 3、方位角计算 根据已知JD1和JD2的坐标计算出 21JD JD -α 偏角βαα±=--211JD JD JD ZH ?±-=-18011JD ZH ZH JD αα 4、计算直线中桩坐标 (1)计算ZH 点坐标: ZH JD JD ZH ZH JD JD ZH T y y T x x --?+=?+=1111sin cos αα (2)计算HZ 点坐标: 2 11211cos cos JD JD JD HZ JD JD JD HZ T y y T x x --?+=?+=αα (3)计算直线上任意点中桩坐标 待求点到JD1的距离为i L 2 112 11sin cos -JD JD i JD i JD JD i JD i i L y y L x x HZ T L --?+=?+=+=αα里程 待求点里程 5、计算缓和曲线中桩坐标 (1)第一缓和曲线上任意点中桩坐标 在切线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s i s i Rl l y Rl l l x 6/)(40/3 25=-= ZH 到所求点方位角:

坐标换带计算

坐标换带计算 有一组坐标,怎么迅速知道它们是3度带的还是6度带的? 1.我国采用6度分带和3度分带: 1∶2.5万及1∶5万的地形图采用6度分带投影,即经差为6度,从零度子午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经差6度为一投影带,全球共分60个带,用1,2,3,4,5,……表示.即东经0~6度为第一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6~12度为第二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9度。 1∶1万的地形图采用3度分带,从东经1.5度的经线开始,每隔3度为一带,用1,2,3,……表示,全球共划分120个投影带,即东经1.5~ 4.5度为第1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3度,东经4.5~7.5度为第2带,其中央经线的经度为东经6度。 地形图上公里网横坐标前2位就是带号,例如:1∶5万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中18即为带号,2933000为纵坐标值。 2.当地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 六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当地中央经线经度=6°×当地带号-3°,例如:地形图上的横坐标为18576000,其所处的六度带的中央经线经度为:6°×18-3°=105°。 三度带中央经线经度的计算:中央经线经度=3°×当地带号。 一个好记的方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范围内,坐标(Y坐标,8位数,前两位是带号)带号小于等于23的肯定是6度带,大于等于24的肯定是3度带。

3.只知道经纬度时中央经线的计算 将当地经线的整数部分除以6,再取商的整数部分加上1°。再将所得结果乘以6后减去3°,就可以得到当地的中央经线值。 如106°15′00″,用106°/6取整得17°,(17°+1°)*6-3°=105°,即当地的中央经线值为105°。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应用》同步练习及答案

《计算工具的认识与应用》同步练习 一、填空。 1、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的()是世界上最早的计算工具。 2、算筹计数有()和()两种方法。 3、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每颗代表();五颗在横梁下,每颗代表()。在拨数时要先定好数位,规定哪档是(),然后再拨数。 4、算盘的两种功能:()和() 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不断更新,先后出现了()、()和() 6、目前,速度最快的()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 7、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 二、判断。 1、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1。() 2、算盘每颗下珠代表5。() 3、算盘在计数时算珠要靠梁。() 4、CE键是清屏键。() 5、ON\C键是开关及清屏键。() 6、算盘上的空档表示0.() 三、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四、根据下图写出计算工具的名称。 ()

() () ()()() ()

答案 一、填空。 1、算筹 2、纵式横式 3、5 1 个位 4、计算计数 5、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6、计算机 二、判断。 1、× 解析:常见的算盘是两颗算珠在横梁上,一颗代表5。 2、× 解析:算盘每颗下珠代表1。 3、√ 4、√ 5、√ 6、√ 三、下面算盘上表示的数各是多少? (1)329000 (2)936000 (3)603900 解析:根据算盘中十珠子所表示的数,一个下珠在个位上表示1,在十位上表示10,在百位上表示100…,一个上珠个位上表示5,在十位上表示50,在百位上表示500…,同一档上的珠子表示的数之和表示该位上的数字. 四、解答题。 算盘算筹机械计算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计算器

坐标换带计算与应用实例

坐标换带计算与应用实例 土木1212班02组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邻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5 (图5:坐标换带示意图) 中的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高级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具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C,D两点位于东带内,具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 1.5°带,这就产生了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6°带到3°带的换算区分为2种情况: ① 3°带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如图所示,3°带第 (图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6°第21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P1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也就是该点在3°带第41带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6°带与3°带之间,不存在换带计算问题。 ② 3°带中央子午线与6°带分带子午线不重合如图所示,若已知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求它在3°带第42带的坐标。由于这2个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不同,坐标系统不一致,必须进行换带计算。不过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与它在3°第41带的坐标相同,所以6°带到3°带坐标换算,也可看作是3°带到3°带的邻带坐标换算。 换带计算目前广泛采用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方法,他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换带计算工作。这种方法的程序是:首先将某投影带的已知平面坐标(x1,y1 ),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其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纬度B和对于所选定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差,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其在选定的投影带的平面坐标(x2,y2)。 例如,某点A在新54坐标系6°带的平面坐标为 x1=3589644.287 y1=20679136.439

坐标的换带计算

坐标的换带计算 为了限制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度的子午线划分成不同的投影带;或者为了抵偿长度变形,选择某一经度的子午线作为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由于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不同,使得椭球面上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变成了各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需要将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换算成另外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称为坐标换带。 2.2. 3. 1坐标换带的方法 坐标换带有直接换带计算法和间接换带计算法两种。目前采用间接换带计算法,因此下面仅就此方法作一介绍。 如将第一带(东带或西带)的平面坐标换算为第二带(西带或东带)的平面坐标,方法是先根据第一带的平面坐标x,y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按高斯投影坐标反 算公式求得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B,L和第二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按高斯投影 坐标正算公式求得在第二带中的平面坐标,。由于在换带计算中,把椭球面 上的大地坐标作为过渡坐标,因而称为间接换带法。这种方法理论上是严密的,精度高,而且通用性强,他适用于6°带与6°带,3°带与3°带,6°带与3°带之间的坐标换带。虽然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来克服,故已成为坐标换带中最基本的方法。 2.2. 3. 2坐标换带的实际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邻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5 (图5:坐标换带示意图)

中的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 高级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具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C,D两点位于东带内,具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 1.5°带,这就产生了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6°带到3°带的换算区分为2种情况: ① 3°带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如图所示,3°带第 (图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6°第21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P1点在6°带第

换带计算专题

2.2.3坐标的换带计算 为了限制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将椭球面按一定经度的子午线划分成不同的投影带;或者为了抵偿长度变形,选择某一经度的子午线作为测区的中央子午线。由于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不同,使得椭球面上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变成了各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需要将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换算成另外一个投影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称为坐标换带。 2.2. 3. 1坐标换带的方法 坐标换带有直接换带计算法和间接换带计算法两种。目前采用间接换带计算法,因此下面仅就此方法作一介绍。 如将第一带(东带或西带)的平面坐标换算为第二带(西带或东带)的平面坐标,方法是先根据第一带的平面坐标x,y和中央子午线的经度L。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大地坐标B,L然后根据B,L和第二带 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得在第二带中的平面坐标,。由于在换带计算中,把椭球面上的大地坐标作为过渡坐标,因而称为间接换带法。这种方法理论上是严密的,精度高,而且通用性强,他适用于6°带与6°带,3°带与3°带,6°带与3°带之间的坐标换带。虽然这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可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来克服,故已成为坐标换带中最基本的方法。 2.2. 3. 2坐标换带的实际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通常有以下两种情况需要换带计算 ⑴控制网中的已知点位于相邻的两个投影带中。如图5 (图5:坐标换带示意图) 中的附合导线,A,B,C,D为已知高级点。A,B 两点位于西带内,具有西带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C,D两点位于东带内,具有东带的高斯平面直角

坐标值。在坐标平差计算时,就必须将它们的坐标系统统一起来,或是将A,B点的西带坐标值换算至东带,或是将C,D点的东带坐标值换算至西带。 ⑵国家控制点的坐标通常是6°带的坐标,而在工程测量中往往需要采用带或1.5°带,这就产生了6°带与带或 1.5°带之间的坐标换算问题。 我们知道,带的中央子午线中,有半数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所以,由6°带到3°带的换算区分为2种情况: ① 3°带与6°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如图所示,3°带第 (图6:坐标换带示意图) 41带与6°第21带的中央子午线重合。既然中央子午线一致,坐标系统也就一致。所以,图中P1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也就是该点在3°带第41带的坐标。在这种情况下,6°带与3°带之间,不存在换带计算问题。 ② 3°带中央子午线与6°带分带子午线不重合如图所示,若已知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求它在3°带第42带的坐标。由于这2个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不同,坐标系统不一致,必须进行换带计算。不过P2点在6°带第21带的坐标与它在3°第41带的坐标相同,所以6°带到3°带坐标换算,也可看作是3°带到3°带的邻带坐标换算。 换带计算目前广泛采用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方法,他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换带计算工作。这种方法的程序是:首先将某投影带的已知平面坐标(x1,y1 ),按高斯投影坐标反算公式求得其大地坐标(B,L);然后 根据纬度B和对于所选定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差,按高斯投影坐标正算公式求其在选定的投影带的平面坐标(x2,y2)。 例如,某点A在新54坐标系6°带的平面坐标为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能用算盘记数。利用生活情境引入计算器。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2.通过了解计算工具发展的简单历史,展示人类伟大的创造过程和聪明才智,体会创造源于需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和现状,认识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教学难点:了解算盘发明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算盘、小棒 教学过程: 一、认识算筹 (一)谈话引入 1.师:我们了解了数是怎样产生的,随着数的产生,就会出现数的计算,为了计算方便,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计算工具。 2.课件出示 师: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也就是春秋时期出现了这样的计算工具(课件出示:图)。你知道这叫什么吗? (二)用算筹记数 1.师:对,这是算筹,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一般长为13~14 cm,径粗0.2~0.3 cm,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怎样用算筹表示1~9这九个数字呢?(出示课件) 2.师:这几个数字分别表示数字1、2、3、4、5,那6怎么表示?用手中的小棒试一试。

师:用算筹表示6,先用一根横着小棍表示5上面放一根竖着的小棍表示1,这两根小棍加起来就是6,这里有了代数的思想,而且把加法用到了记数方法中。那么7、8、9你会表示了吗?说一说。 4.师:怎样用算筹表示多位数呢?用算筹记数有两种摆法(课件出示:横式和纵式图)。 5.师:用算筹表示大数时,从右到左,纵横相间,如29(课件出示:29),就先用纵式表示出个位上的9,再用横式表示出十位上的2,这个数就是29。可见,中国人很早就已经知道把算筹放在不同的位置来表示大小不同的数,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十进位值制的国家。 6.课件出示: 师:这个数是多少? 7.师:大家可以看到,这里只有九个数字,少哪一个?0的出现也经过了很长时间。起先没有0的记法,后来用“空一位”的方法表示0(课件出示:306的图),这个空位就是0,与我们现在写数中“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一样。

坐标转换参数求取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坐标转换参数求取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张威 指导教师杜继亮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12-2班 填写日期2016/4/6 矿业工程学院

摘要 坐标系统是测量工作中定位的基础,坐标系统有多种形式和基准,由于各测量工作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坐标基准也会不同,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将不同的坐标系下的坐标进行相互转换。在这些坐标转换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坐标转换模型,但是坐标系转换模型过于复杂手算非常困难。本设计为了方便施工时遇到的坐标转换问题,设计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用来实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转换参数的求解,例如: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相互转换、高斯投影正反算、二维坐标转换与四参数计算、三维坐标转换与七参数转换、同参考基准下的坐标换带计算,以及坐标数据的批量处理。 关键字:坐标系统,转换模型,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Abstract The base of coordinate system in surveying work. there are many forms and benchmarks in the coordinate system. However, in general engineering, the control point and coordinate. System are the same. So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control point. coordinat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Due to different purposes of each measurement and the selected. different coordinate references, there will be many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Coordinate systems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work are as follows: WGS-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National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80,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1954 and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There are spac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geodetic coordinate and plane coordinate in the way of the reference in the same coordinat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tasks, we need to convert coordinates under the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On condition that the coordinates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 can be obtained.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work can be done. A lot of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s ar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But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 is very complex and difficult. Nowadays the conversion formula is suitable for the computerization whose language is easy to learn. So in the design I make use of Visual Basic 6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d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Key words : coordinate systems transformation model coordinate transform programming

南方平差易坐标计算及换带流程

南方平差易坐标计算及换带流程(PA2004) 实例一(坐标计算): 现有北京54坐标系下的一组6度带高斯平面坐标,要将其转换为国家80坐标系下的3度带高斯平面坐标。 坐标如下: N:3429479,E:18570662 N:3429479,E:18571768 N:3429336,E:18570768 N:3429336,E:18570662 1、首先反算6度带54坐标系下的经纬度。点击:“工具”—>“大地正反算”,在弹出 的界面选择反算、北京54坐标系、6度带、105、Y坐标含500公里进行计算。 注意:反算的时候Y坐标要去掉带号输入,并且选择“Y坐标含500公里”。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公式:3度带=3×带号,6度带=(6×带号)-3。因此6度带换3度带有可能涉及中央子午线不一致的问题。本例中=(6×18)-3=105。 可以导入文件进行反算计算,文件后缀为*.TXT,格式为: [EARTHKNOWNDATA] 1,3429479.00,570662.00, 2,3429479.00,571768.00,

3,3429336.00,570768.00, 4,3429336.00,570662.00, [EARTHUNKNOWNDATA] 1,30.59018425,105.44230509, 2,30.59016020,105.45047299, 3,30.58571768,105.44270096, 4,30.58571997,105.44230151, 输入的时候只输入上半部的“[EARTHKNOWNDATA]”,下半部是导入后计算的结果。编辑好文件后,选择最下一行的“打开”,选择数据文件,右侧界面依然选择反算、北京54坐标系、6度带、105、Y坐标含500公里,然后点击“计算”,再点击“保存”即可保存输入数据和计算结果。 2、然后正算国家80坐标系下的高斯平面坐标。 将计算出的经纬度输入,选择正算、国家80坐标系、3度带、Y坐标含500公里进行计算。 注意:这里计算出的坐标是含500公里的,但是没有带号。应当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中央子午线以西的坐标为正值,国家采用了加500公里的办法,因此从测绘局搜集的坐标默认都是含500公里的,所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上的坐标也都默认含500公里,只有独立坐标系有可能不使用含500公里的坐标。

坐标转换参数求取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毕业设计 设计题目坐标转换参数求取及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张威 指导教师杜继亮 专业测绘工程 班级测绘12-2班 填写日期2016/4/6 矿业工程学院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摘要 坐标系统是测量工作中定位的基础,坐标系统有多种形式和基准,由于各测量工作目的不同,所选用的坐标基准也会不同,根据不同的工作要求需要将不同的坐标系下的坐标进行相互转换。在这些坐标转换的过程中会用到很多坐标转换模型,但是坐标系转换模型过于复杂手算非常困难。本设计为了方便施工时遇到的坐标转换问题,设计利用Visual Basic 6.0编程语言编写程序,用来实现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以及转换参数的求解,例如:大地坐标与空间直角坐标的相互转换、高斯投影正反算、二维坐标转换与四参数计算、三维坐标转换与七参数转换、同参考基准下的坐标换带计算,以及坐标数据的批量处理。 关键字:坐标系统,转换模型,坐标转换,程序设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Abstract The base of coordinate system in surveying work. there are many forms and benchmarks in the coordinate system. However, in general engineering, the control point and coordinate. System are the same. So It is necessary to transform the control point. coordinat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Due to different purposes of each measurement and the selected. different coordinate references, there will be many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Coordinate systems used in the measurement work are as follows: WGS-84 World Geodetic System, China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2000, National Geodetic Coordinate System 1980, Beijing coordinate system 1954 and Local Coordinate System. There are space rectangular coordinate, geodetic coordinate and plane coordinate in the way of the reference in the same coordinat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different tasks, we need to convert coordinates under the different coordinate systems. On condition that the coordinates of the reference standard can be obtained. the normal construction work can be done. A lot of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s are used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But the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model is very complex and difficult. Nowadays the conversion formula is suitable for the computerization whose language is easy to learn. So in the design I make use of Visual Basic 6 programming language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coordinate system and transformation parameters. Key words : coordinate systems transformation model coordinate transform programming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教学设计

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23~25页情境图及第26页例1、例2和做一做。这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认识和使用计算器,教材以计算工具的发展为契子,营造计算工具演变文化发展的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演绎过程中初步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安排了借助计算器进行复杂的运算,经历使用计算器计算——猜想规律——计算器验证——发现规律的过程,学会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二)核心能力 在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动手操作能力,通过用计算器探究规律,培养观察、推理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认识算盘、计算器等计算工具,感受计算工具独特的数学文化魅力。 2.通过介绍计算器,知道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四)学习重点 认识算盘、计算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学习难点 探索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计算工具的认识和使用》名师教学课件、教具算盘、计算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预习课本第24~26页内容。 (2)运用互联网,查出算盘上的每个珠子表示什么数字?

(3)在算盘上拨出10572、319645、1000001、987654321这些数字,并写出它们的读法。 (二)课堂设计 1.导入 出示题目 第一组:25×20 45+55 360÷36 1900-100 第二组:123456+98552 3698×46201 36952872÷2332 同学们能快速算出第二组算式的得数吗?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类似的大数,当计算比较复杂时,可以使用计算工具——计算器。从古至今,人类都使用了哪些计算工具呢?它们发展的历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初步认识、了解计算工具。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计算的形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的复杂题目计算,用计算器会比较快捷。】 2.问题探究 (1)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 学生介绍知道的计算工具。 【设计意图:学生课前通过预习,查找资料。展示自己所了解的计算工具,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汇报的情况,出示课本第23页情境图,介绍计算工具的发展史。 【设计意图:从古到今完整的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感受计算工具独特的数学文化魅力。】 (2)认识算盘 (出示实物)你都在哪见过算盘?你对算盘有哪些了解? 介绍算盘的框、梁、档、珠子。 问题1:你知道算盘的1颗上珠表示几?1颗下珠表示几? (出示两种算盘图)根据图示,教师介绍这两种算盘:上面有两颗珠子,每颗代表5,下面每颗珠子表示1。一档共表示多少?表示15。因为我国古代是15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版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课程名称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用计算器计算》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四年级 科目

数学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第9课时的内容,介绍了计算工具的发展史并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两种计算工具——算盘和计算器,目的是告诉学生算盘、电子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简单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了解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算盘,及其使用方法;以及计算器上的各个功能键的作用,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认识和使用计算工具的过程,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算盘、计算器,能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学难点:能够了解算盘与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二、学情分析 纵观本节课的内容,在数学课中,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很少看到理论这样居多的,但是分析四年级的教材,使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数学课中,并不是一味、简单的学习计算,一些理论上的东西还是有必要了解的。本节课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数学课堂中他们喜欢上的一节课,只要认真听讲,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理念及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学理念: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而本节课又是集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一体的课,因此在本节课学习之前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知识,并在

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提升教学活动效果。利用网络信息及多媒体课件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育质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本节课学习内容教师要进行开放式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主、实践、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环节) 教学内容及课件、资源内容 学生、教师活动内容及目标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