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第27卷第1期2007年1月

生态学报ACT A ECOLOGI CA SI N I CA

Vol .27,No .1

Jan .,200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63001);广西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桂科基0448034)收稿日期:2005211222;修订日期:2006206207

作者简介:吴玉鸣(1968~),男,甘肃定西人,博士,教授,从事区域生态经济模拟研究.E 2mail:wuyum ing@tsinghua .edu .cn

Founda ti on ite m :The p r oject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Nati 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China (No .70463001),Natural Science Foundati on of Guangxi Pr ovince (No .0448034)

Rece i ved da te:2005211222;Accepted da te:2006206207

B i ography:W u Yum ing,Ph .D.,Pr ofess or,mainly engaged in regi onal ecol ogical economy modeling .E 2mail:wuyum ing@tsinghua .edu .cn

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吴玉鸣

1,2

,张 燕

1

(1.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桂林 541004;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构建了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基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把数据驱动下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和与协整分析模型引进到生态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的研究中来。以西南岩溶区广西为例,首先采用生态足迹理论方法来测算1990~2003年广西生态安全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及生态压力指数,然后采用动态计量的协整分析方法对广西区域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安全状况诸指标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结果显示,广西生态足迹呈不断增加趋势,生态承载力呈不断下降趋势,出现了严重的生态赤字,生态足迹压力增幅明显,从临界安全状态发展到不安全状态;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与生态安全指标之间呈现一种长期稳定的趋势,这表明岩溶区广西的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需要及时采取应对策略与措施加以调控。

关键词:区域生态安全;资源利用效率;生态足迹;协整分析;动态均衡关系

文章编号:100020933(2007)0120242208 中图分类号:Q148,X171.1 文献标识码:A

Ecolog i ca l secur ity and resource utili za ti on eff i c i ency of Guangx i Prov i n ce i n

Southwest Karst Area s of Ch i n a

W u Yu m ing 1,2

,Zhang Yan

1

1School of Econo m ics &M anage m ent,Guangxi N or m al U niversity,Guilin 541004,China 2School of Public Policy &M anage m ent,Tsinghua U niversity,B eijing 100084,China

A cta Ecologica S in ica,2007,27(1):0242~0249.

Abstract:The Ecological Foot p rint (EF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as a useful indicator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far,it has mostly been app lied as a static indicat or .Ecol ogical Footp rint analysis method is an i mportant means used to measure regi 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by integrating them with other econometric methods .Here,we have developed a set of long 2ter m EF ti m e series indicat ors to analyze the dynam ic equilibriu m relati onship bet wee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res ource utilizati on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theory and methods of ecol ogical footp rint,Aug ment D ickey and Fuller (ADF )Unit root test and Cointegration analysis of dynam ic econometrics .Combining with the change of regi onal land use,res ource environment,populati on,social and econom ic development,taking Guangxi Pr ovince in Southwest Karst A reas of China as an examp le,calculates measurement index of ecol ogical foot p rint,ecol 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sur p lus/loss and ecol ogical p ressure for the period 1990

2003of Guangxi Pr 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 ward the

concep t of ecological p ressure index,and constructs ecological p ressure index models,ecol ogical security grading system s and the analytical model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foot p rints .W hat is more,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sur p lus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change are also measured .The authors als o test and assess the ecol ogical foot p rint demand of 10000yuan

of G DP (res 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index of ecological footp rint,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ecol ogical sur p lus/loss,this paper uses Elli ott 2Rothenberg 2St ock unit root test and Johans on Cointegration test methods of dynam ic econometrics t o analyze the trending relati onship bet ween l ow efficiency of res ource utilizati on and ecol ogical security index .The results sho w that:(1)The ecological footp rint has quickly increased fr om 0.6017hm 2

to 1.1378hm 2

,which shows an ascending trend with varying degrees;(2)The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has decreased fr om 0.8204hm 2

to 0.6537hm 2

,which shows a degressive tendency;(3)The ecol ogical surp lus has increased fr om 0.2188hm 2

to 0.4841hm 2,which shows a decreasing tendency and has seri ous ecological deficit;(4)The ecol ogical p ressure index over the peri od of 1990

2003

has quickly increased fro m 0.7334t o 1.7406,and the ecological p ressure has developed fr om critical secure state to not secure state which shows the gr owth extent is huge;(5)The trending relationship bet w een low efficiency of res ource utilization and ecological security index has a long 2run and stationary tendency,which a op ti m istic devel opment trend would not last as ti me g oes by;(6)The authors think that the relati onship bet ween res ource utilizati on efficiency and ecol ogical security and its dynam ic devel opment cointegration trend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as s oon as possible when the government constitutes its ecological and econom ic policies,and a counter measure should be taken to adjust the stringent situati on in ti m e;(7)These integrating methods have a good foreground app lication in the future .

Key W ords:regi onal ecol ogical security;res 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ecol ogical foot p rint;cointegration;dynam ic equilibrium relationshi p

西南岩溶(喀斯特,Karst )地区是我国除西北干旱黄土高原区以外的另一个生态环境脆弱区,它不仅是全球最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岩溶区,还是世界上连片面积最大、发育形态类型最齐全地区的突出代表。西南岩溶地区分布面积约占全国岩溶分布总面积的60%广西作为西南岩溶地区的典型代表之一,山高坡陡,石多土少,土层浅薄,植被稀少,易旱易涝,地表水缺乏,生态脆弱,土地质量差。由于特殊的岩溶地质作用过程和岩溶环境特征,更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土地和资源不适当的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构成了我国仅次于沙漠边缘地区的生态脆弱环境系统,不仅对于环境干扰的抵抗能力弱,缺乏完善的生态环境内稳定机制,很容易因自然或人为影响使其稳定性遭受破坏。不仅制约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西部开发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大影响。保持西南岩溶区的生态安全是保障我国生态经济安全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进行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环境安全的定量评价研究,对广西、西南乃至西部地区消除贫困,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和建立全面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作用。

随着全球变化的不断加速,生态安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在中国生态安全研究的技术方法和重点研究领域及重点研究区域等方面

[1]

、尤其是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方法、动态机制方面,目前的研究还

很不充分,尚有许多工作要做。本文以西南岩溶区广西为例,首先采用生态足迹的原理方法对广西区域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生态安全的动态演变趋势;然后采用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很检验与协整分析方法模型,研究生态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之间是否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关系,为其他岩溶区生态安全评价、动态分

析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研究借鉴。1

分析方法模型

生态安全指在外界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人与自然不受损伤、侵害或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够持续,

自然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生态安全的实现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脆弱性的不断改善,保障了人与自然处于健康和有活力的状态。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对区域生态安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大多研究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方法、景观生态分析方法、多层次权重分析决策法等[1~3]

。这些方法均不同程度地考虑了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自然资源质和量的变化,以及人类对这些变化的响应。但是由于使用的环境与生物

方面的指标牵涉的因素众多,具体操作比较困难[1,2]

。虽然目前已有文献采用生态足迹的理论方法来研究生

态安全

[2]

,但对区域生态安全采用定量模型方法进行评价及应用方面的成果还很少,尤其缺乏基于生态足迹

3

42 1期吴玉鸣 等: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理论方法测算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支持,对岩溶区的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动态均衡分析的研究。

鉴于现有成果主要停留在生态安全评价本身,鲜见对生态安全已有指标的深层次挖掘和充分利用方面的研究,因此,本文将介绍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然后基于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把基于数据驱动的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方法引进到生态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之间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的研究中来,期望通过这种深层次的研究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及有意义的结果。1.1 基于生态足迹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生态足迹(Ecol ogical Foot p rint )法的基本思路[4]

是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释放废物的速度是否超过了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净能力的角度,来研究国家和区域的生态是否安全,其发展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净能力反映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它建立在国家或区域的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研究的

基础之上,因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和科学性。在生态足迹[1~7]

分析中,首先引入生态生产性面积的概念,实现对自然资源的统一描述,并通过引入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进一步实现各国各地区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

的可比性和可加性,此方法是目前较为科学完善和易于操作的一种生态安全测算方法[2]

。因此,本文采用生态足迹法进行广西区域生态安全的定量评价。1.1.1 生态足迹测算模型

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是基于以下两个基本事实:①人类可以确定自身消费的绝大多数资源及其所产生废弃物的数量;②这些资源和废弃物流能转换成相应的生物生产土地面积,它假设所有类型的物质消费、能源消

费和废水处理需要一定数量的土地面积和水域面积[7]

。其计算公式如下:

EF =N ef =

∑n

i =1

(aa i

)

=

∑n

i =1

(c i

/p i

)

式中,EF 为总的生态足迹,N 为人口数;ef 为人均生态足迹;i 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aa i 为i 种消费品人均消费量折算的生物生产面积;p i 为i 种消费商品平均生产能力;c i 为i 种商品人均消费量。

生态足迹分析的测算步骤为:①计算各主要消费项目的总量,然后结合人口测算人均年消费量(c i );②利用全球平均产量(p i )将各类消费量折算为有可比性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③确定均衡因子,各类生态性生产力土地的生态生产力存在差异,均衡因子为一使不同类型的生态生产性土地转化为在生态生产力上等价的系数。利用均衡因子把区域内各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转化为等价生产力的土地面积;④计算人均各类生态足迹的总和(ef );⑤计算区域内总人口的生态足迹(EF )即为区域生态压力总量。

由上式可知生态足迹是人口数和人均物质和能源消费的一个函数,生态足迹模型主要用来计算在一定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条件下,维持资源消费和废弃物吸收所必需的生物生产面积,它是每种消费商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生态足迹测量了人类的生存所需的真实生物生产面积。将其同国家和区域范围所能提供的生物生产面积进行比较,就能为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产消费活动是否处于当地生态系统承载力范围内提

供定量的依据[7]

。1.1.2 生态承载力测算模型

生态承载力是区域范围内所能提供的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总面积,其测算内容为:①测算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②计算产量因子参数,把不同地区同类生态生产性土地的实际土地面积转化为可比面积;③计算人均生态承载力和区域生态总承载力,其公式为:

EC =N ec =N

∑(r j y j a j

) (j =1,2, (6)

R EC =(1-12%)EC

式中,EC 为总生态承载力,ec 为人均生态承载力,r j 为均衡因子,y j 为产量因子,αj 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由于在生态承载力计算时扣除了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4,13]

,所以R EC 为有效的生态承载力。1.1.3 生态赤字与生态盈余测算模型

当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将出现“生态赤字”。生态赤字表明,该地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生态安全受到威胁。该地区将通过输入匮乏的资源平衡对自然生态资源的需求,

442 生 态 学 报27卷 

或减少过度消耗自身的资源以降低需求的短缺。这两种情况均说明发展处于相对不可持续状态,其程度由生

态赤字衡量,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当生态承载力大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盈余”,则认为生态是安全的。生态盈余表明地区自然生态资源可以满足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地区内自然生态资源在一定的保护措施下可以得到增加,生态承载力供给将扩大,自然生态资源发展具有相对可持续性,这种可持续程度用生态盈余衡量。

1.1.4 生态安全度测评模型

在区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测算基础上,可进行区域生态安全分析与评判。根据生态盈余或赤字判断其是否处在安全状态,并利用生态压力指数表示生态安全程度

[2]

,其公式为:

T =EF /EC

式中,T 为区域生态足迹压力指数。

可见,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主要针对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各种生物生产土地的面积(生态足迹需求),并同区域能提供的生物生产型土地面积(生态承载力或

生态足迹供给)进行比较,能定量判断一个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能力的安全范围内[13]

。1.2 生态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关系的动态均衡模型

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对一个地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测算出生态安全的各项指标后,即可研究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安全各个指标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进而分析和预测区域生态安全演变趋势,这对区域生态安全管理和决策支持非常重要。传统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只能反映变量之间的静态关系,而且基于既有的理论,是一种理论驱动下的数量分析;而动态计量经济学的单位根检验和协整分析模型则主要在数据驱动下,

主要基于数据结构及其规律,研究变量间是否保持一种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8~12]

,目前主要用于宏观经济领域。本文拟引进这种方法于生态研究领域,来探索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安全诸指标间是否保持一种长期稳定关系。

协整(Cointegrati on )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最早由恩格尔2格兰杰(Engle 2Granger )提出[8,9]

。在自然科学和经济社会的实际研究中,多数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然而某些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某种线性组合却可能是平稳的。协整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如果某两个或多个同阶时间序列向量的某种线性组合可以得到一个平稳的误差序列,则这些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即具有协整性。如果若干一阶单整变量具有协整性,则这些变量可以合成为一个平稳的时间序列,可用它来刻画原始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由于只有具有相同单整阶数的两个变量才可能存在协整关系,在协整分析之前首先要对变量的单整阶数进行检验。一般使用

增广的迪基2富勒(ADF,Aug ment D ickey and Fuller )方法和PP (Pilli p s and Perr on )方法[10,11]

,进行序列的单位根检验。1.2.1 单位根检验模型

如果一个变量是平稳序列,则其均值与时间t 无关,且围绕该均值波动,并有向其收敛的趋势。检验时间序列变量平稳性常用的单位根ADF 检验具体过程如下:

第1步 估计回归模型

ΔY t =α1+γY t-1+α2t +

p

i =1

βi

ΔY t-i

+εt

在给定ADF 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参数γ显著地不为0,则序列Y 不存在单位根,表明Y 是平稳的,结束检验,否则继续下一步。

第2步 给定γ=0,在给定ADF 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参数γ显著地不为0,则进入第3步,否则说明模型不含时间趋势,进入第4步。第3步 用一般的t 分布检验γ=0。如果参数γ显著地不为0,则序列Y 不存在单位根,表明Y 是平稳的,结束检验。否则,序列Y 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结束检验。

第4步 估计回归模型

5

42 1期吴玉鸣 等: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ΔY t =α1+γ

Y t-1+∑

p

i =1

βi

ΔY t-i

+εt

在给定ADF 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参数γ显著地不为0,则序列Y 不存在单位根,表明Y 是平稳的,结束检验,否则进入下一步。

第5步 给定γ=0,在给定AD F 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参数α1显著地不为0,表明含有常数项,则进入第3步,否则继续下一步。

第6步 估计回归模型

ΔY t =γY t-1+

p

i =1

βi

ΔY t-i

+εt

给定ADF 临界值的显著性水平下,如果参数γ显著地不为0,则序列Y 不存在单位根,表明Y 是平稳的,结束检验。否则,序列Y 存在单位根,是非平稳序列,结束检验。1.2.2 协整分析模型

检验时间序列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最常用的方法是Johansen [12]

提出的协整检验方法。考虑一

个p 阶VAR (Vect or Aut oregressi on,向量自回归)过程:

y t =A 1y t -1+…+A p y t -p +B x 1+εt

式中,y t 是k 维非平稳I (1)序列,x 1是d 维确定性变量,εt 是扰动变量。经过变换可将其改写为:

y t =

∑p -1

i =1A

i

-I m ,Γi y t-i +

∏y

t-1

+B x t +εt

其中:

∏=∑p

i =1

A

i

-I m ,Γi =-

∑p j =i+1

A

j

根据Granger 定理,如果系数矩阵∏的秩r

αβT 并且βT y i 是平稳的。r 是协整方程的个数(协整秩),β的每一列即协整向量。

Johans on 提出了系数矩阵σ的协整似然比(LR )检验方法。协整似然比的假设检验为:H 0至多有r 个协

整关系,H 1有m 协整关系(满秩)。

检验的轨迹统计量为:

Q r =-T

∑m

i =r+1

log (1-λi

)

式中,λi 是大小排在第i 的特征值,T 是观测期总数。需要注意的是,该检验不是独立的一个检验,而是对应于r 的不同取值的一系列检验。2

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生态足迹测算模型,基于《广西统计年鉴》[14]

对广西1990~2003年生态安全状况进行测算获得了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足迹压力等衡量生态安全的指标(表1),以及衡量区域资源利用效率的万元G DP 生态足迹(表1)。2.1 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变化

广西人均生态足迹从1990年的0.6017h m 2增加到2003年的1.1378hm 2

,13a 生态承载力增加了015361hm 2

,增幅89.10%。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0年的0.8204hm 2

减少到2003年的0.6537h m 2

,减幅20132%。从1990~2003年广西人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发展趋势看,人均生态足迹呈现增长趋势,而

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人均生态足迹的变化幅度大于生态承载力。如果各类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地资源利用率不能得到大幅度提高,按照这种发展趋势,在未来不长的时间内,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的幅度将更大。2.2 生态盈亏的变化特征

根据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计算的广西1990~2003年生态盈亏变化是,从1990年生态盈余的

642 生 态 学 报

27卷 

0.2188h m 2

下降到2003年生态赤字的-0.4841h m 2

,出现严重的生态赤字。从生态盈亏变化过程来看,广西

多年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生态承载力,说明广西区域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和释放废弃物的速度已经超过了

本地区自然的再生能力和自净能力,人们对当地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已经超过了其供给能力。鉴于生态足迹出现严重赤字,并在不断上升,需要从区外进行大量资源和能源补给。

表1 1990~2003年广西生态安全相关指标测算表

Table 1 The ecolog i ca l secur ity i n dex of Guangx i from 1990to 2003

年份

Year

人均生态足迹(hm 2/人)

Ecol ogical foot p rint

per cap ita (hm 2/cap )

人均生态承载力

(hm 2/人)

Ecol 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er cap ita

(hm 2/cap )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

(hm 2/人)

Ecol ogical sur p lus/deficit per cap ita (hm 2/cap )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p ressure index

万元G DP 生态足迹

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19900.60170.82040.21880.7334 5.683419910.64560.79910.15350.8079 5.383119920.69510.77270.07770.8995 4.708519930.78090.7599-0.0210 1.0276 3.975619940.80610.7455-0.0606 1.0813 3.022719950.95980.7338-0.2260 1.3080 2.911719960.93410.7215-0.2126 1.2947 2.52461997 1.00150.7008-0.3007 1.4291 2.553219980.94160.6853-0.2563 1.3740 2.31321999 1.09700.6813-0.4157 1.6102 2.64692000 1.10990.6766-0.4333 1.6405 2.57222001 1.16830.6722-0.4960 1.7379 2.50712002 1.20660.6698-0.5368 1.8015 2.36952003

1.1378

0.6537

-0.4841

1.7406

1.9062

2.3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变化分析

根据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的大小可将生态安全分为4个等级:安全状态(<0.5)、较安全状态(0.5~0.8)、

临界状态(0.8~1.0)和不安全状态(>1.0)[2]

。依据生态压力指数测算结果,广西从1990年到2003年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由0.7334增加到1.7406,增幅显著,已经从临界安全状态发展到不安全状态。这表明广西区域生态环境已经处于不安全状态之中。2.4 资源利用的效率的变化分析

资源利用的效率可由万元G DP 生态足迹来衡量,它由区域总人口(人均)生态足迹除以总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乘以10000得到,即W EF =10000EF /P ,其中W EF 代表万元G DP 的生态足迹,用于反映区域资源利用效率;EF 代表区域总人口生态足迹;P 表示区域的国内生产总值。万元G DP 生态足迹占用越小,表明区域资源利用的效率越高。根据广西1990~2003年的万元G DP 测算结果(表1),万元G DP 生态足迹数值在

不断减小,说明广西区域资源利用效率在提高,但依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7hm 2

,2001年),这一方面表明虽然广西的自然资源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但自1995年以来,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幅度不大,比起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广西自然条件状况趋于不佳,土地生产潜力低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现实。

2.5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单位根检验

本文使用Elli ott 2Rothenberg 2St ock 提出的DF 2G LS 估计统计量(表2)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万元G DP 生态足迹、人均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等指标的原始序列在5%的显

7

42 1期

吴玉鸣 等: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著性水平下均为非平稳序列,但经过一阶差分后的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也就是说,原始序列存在单位根,该序列存在一阶单整。

表2 1990~2003年广西生态安全相关指标单位根检验表

Table2 The un it root test of ecolog i ca l secur ity i n dex of Guangx i from1990to2003

变量Variable

DF2G LS统计量

DF2G LS stat.value

5%临界值

5%critical value

结论

Conclusi on

人均生态足迹Ecol ogical foot p rint per cap ita-1.0931-1.9710不平稳Non2stati onary

人均生态足迹的一阶差分First difference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per cap ita

-4.8827-3.1900平稳Stati onary

人均生态承载力Ecol 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er cap ita-1.0931-1.9710不平稳Non2stati onary

人均生态承载力的一阶差分First difference of ecol 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er cap ita

-5.6899-1.9740平稳Stati onary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Ecol ogical sur p lus/deficit per cap ita-0.6623-1.9710不平稳Non2stati onary

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的一阶差分First difference of ecol ogical sur p lus/

deficit per cap ita

-5.5021-1.9740平稳Stati onary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Ecol ogical foot p rint p ressure index-1.0931-1.9710不平稳Non2stati onary

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的一阶差分First difference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p ressure index

-1.4964-1.9710平稳Stati onary

万元G DP生态足迹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oot p rint-1.1139-1.9710不平稳Non2stati onary

万元G DP生态足迹的一阶差分First difference of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5.7265-1.9740平稳Stati onary

2.6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协整检验

表2显示,万元G DP生态足迹、人均生态承载力、人均生态盈余/赤字、生态足迹压力指数等指标均为一阶单整I(1),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Cointegrati on)关系,即变量间具有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使用Johans on 极大似然法,对代表资源利用效率的万元G DP与其他4个生态安全相关变量进行协整检验(表3),结果显示万元G DP生态足迹与其他变量之间均只有一个协整关系,表明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生态盈亏、生态压力之间都保持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

表31990~2003年广西生态安全与资源利用效率的Johan son协整检验表

Table3 The Johan son Co i n tegra ti on test between ecolog i ca l secur ity and resource utili za ti on eff i c i ency of Guangx i from1990to2003

特征值Eigenvalue

迹统计量

Trace stat.value

5%临界值

5%critical value

协整方程个数假定

A ssume unit of

cointegrated equati on

特征值

Eigenvalue

万元G DP与人均生态足迹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per cap ita

万元G DP与人均生态承载力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ecol 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per cap ita

万元G DP与人均生态盈余/赤字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ecol ogical sur p lus/deficit per cap ita

万元G DP与生态足迹压力指数10000Yuan G DP of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ecol ogical foot p rint p ressure index 0.82153325.294115.4947无None 0.4381 6.3401

3.8415

至多一个

t most one 0.82083325.322615.4947无None 0.4415 6.4085 3.8415

至多一个

A t most one

0.52703314.109415.4947无None 0.4138 5.8742 3.8415

至多一个

A t most one

0.71813320.106715.4947无None 0.4297 6.1781 3.8415

至多一个

A t most one

33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Denote that refuse hypothesis at5%level of significance

842 生 态 学 报27卷 

3 结论

本文采用生态足迹理论方法和动态计量经济的协整分析方法,对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和资源利用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动态均衡分析。结果发现,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自然资源和能源的低利用效率和牺

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安全诸指标之间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动态系统,针对变量资源利用效率的任何措施的实施,都需要考虑其对生态安全变量的影响;广西资源利用效率与生态安全诸指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也就是说,区域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和区域生态处于不安全的这种不协调态势将长期存在;广西生态安全的各个指标中生态足迹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生态承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对生态压力的影响程度也很大;随着生态压力继续增大,广西的生态安全状况继续恶化,区域生态环境已处于不安全和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针对资源短缺与经济迅速发展对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状况,必须及早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广西的生态安全和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外资源、能源的输入、补给,对“生态不安全”状态区域如石漠化、岩溶生态退化区进行生态移民,实施退耕还林草中注重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减轻生态安全压力和区域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References:

[1] Cui S H,Hong H S,Huang Y F,Xue X Z .Pr ogress of the ecol ogical security research .Acta Ecol ogica Sinica,2005,25(4):861

868.

[2] Ren Z Y,Huang Q,L i J.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ynam ic change and s patial difference of the ecol ogical safety:the case of Shaanxi Pr 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5,60(4):597606.

[3] Shen X J,Chen Z J,Zhang J S .Comp rehensive assess ment on the agricultural safety of Chongqing .Chinese Journal of Eco 2Agriculture,2005,13(2):1821.

[4] W ackernagelM ,Onist o L,Bell o P .Nati onal natural cap 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 ogical foot p rint concep t .Ecol ogical Econom ics,1999,29(3):375

390.

[5] Monfreda C,W ackernagel M,Deum ling D.Establishing nati onal natural cap 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 ogical Foot p rint and bi ol ogical

capacity assess ments .Land U se Policy,2004,21(3):231

246.

[6] W ackernagel M,Onist o .L,Bell o .P .Ecol ogical f oot p rint of nati ons .Comm issi onal by the Earth Council for the R i o +5Forum.Tor ont o:

I nternati onal council for l ocal Envir onmental I nitiatives,1997,421.

[7] Xu Z M ,Cheng G D,Zhang Z Q.Measuring sustainable devel opment with the ecol ogical foot p rint method:take Zhangye Prefecture as an examp le .Acta Ecol ogica Sinica,2001,21(9):1483

1493.

[8] Granger C W J.I nvestigati on causal relati ons by econometric models and cr oss s pectral methods .Econometrica,1969,37:424

438.

[9] Engle R F,Granger C W J.Cointegrati on and err or correcti on:rep resentati on,esti m ati 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1987,55:251

276.

[10] D ickey D A,Fuller W A.D istributi on of the esti m ati ons f or aut oregressive ti m e series with a unit r oot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 ss ociati on,1979,74:427

431.

[11] D ickey D A,EellW R,M iller R B.Unit r oots in ti m e series models:tests and i m p licati on .American Statistician,1986,40:1246.

[12] Johansen S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integrati on Vect or .Journal of Econom ic Dynam ics and Contr ol,1988,12:231

254.

[13] Xu Z M ,Zhang Z Q ,Cheng G D.The calculati on and analysis of ecol ogical foot p rints of Gansu Pr ovince .Acta Geographica Sinica,2000,55(5):607

616.

[14] Edit orial Board of Guangxi Year Book .Guangxi Statistical Year book (1991

2004).Beijing:China Statistical Press,1991

2004.

参考文献:

[1] 崔胜辉,洪华生,黄云凤,薛雄志.生态安全研究进展.生态学报,2005,25(4):861~868.[2] 任志远,黄青,李晶.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地理学报,2005,60(4):597~606.[3] 沈兴菊,陈治谏,张金山.重庆市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2):18~21.

[7]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生态学报,2001,21

(9):1483~1493.

[13]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地理学报,2000,55(5):607~616.[14] 广西年鉴编委会.广西统计年鉴(1991~2004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04.

9

42 1期吴玉鸣 等:西南岩溶区广西生态安全及资源利用效率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浅析 国家电力公司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傅菁菁张祖生 摘要: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自然条件,水对维持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而长期以来,人类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只重视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对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认识,忽视生态环境用水,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海河流域曾是水域、湿地广泛分布的地区,生态环境状况良好,而目前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80%以上,严重超出世界公认的30%开发利用率上限,已造成流域内的许多河流断流、湖泊湿地干涸以及地面沉降。 新疆塔里木河及甘肃、内蒙古黑河下游,河水断流、湖泊干涸、湿地消失、林草植被大面积死亡;黄河下游河段长时间枯水、断流、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地下水位下降等,无一不是由于生态环境水量减少引起的。 美国中央河谷工程和加利福尼亚州水道工程都是以萨克拉门托河为取水水源,调水量较大,造成海湾水质恶化,影响海湾水生生物,海水倒灌使旧金山湾地区的土地盐渍化,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1]。 科罗拉多河的地表水,绝大部分用于灌溉美国7个州的含盐土地,每年引水量约为95亿m3,致使河水含盐量不断增加,被浇灌的土地盐碱化[1]。 因此,近年来,有许多研究者强力疾呼我国所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向全社会提出,“在水资源配置中,要从不重视生态环境用水,转变为在保证生态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经济社会的用水”[16]。“应该在水资源总量中专门划出一部分作为生态环境用水,另一部分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包括工、农业及城市生活用水等”[17]。 1.生态环境用水的基本概念 目前,对生态环境用水的概念尚无统一的定义。生态用水量应该是特定区域内生态系统用水量的总称,包括生物体自身的用水量和生物体赖以生存的环境用水量,其实质就是维持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栖息环境动态稳定所需的用水量。在美国,环境用水量系指服务于鱼类和野生动物、娱乐及其它具有美学价值目标的水资源需求;在中国,环境用水量被看作为满足水质改善、生态和谐与环境美化目标的水资源需求,其实质就是为满足生态系统的各种基本功能健康所需的用水[2]。 然而,生态用水与环境用水是很难割裂开来探讨的,目前关于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的研究多数都是综合了生态用水和环境用水两个方面来考虑的。钱正英等认为:“从广义上讲,维持全球生物地理生态系统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包括水热平衡、生物平衡、水沙平衡、水盐平衡等所需要的水都是生态环境用水”,“狭义的生态环境用水是指为维护生态环境不再恶化并逐渐改善所需要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其狭义概念的实质是生态环境建设用水[3]。 2.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

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

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 摘要人类一旦破坏了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就会引起土地的退化,从而造成土地使用功能的降低,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就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本文分析了当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的现状,同时提出保护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迫在眉睫。 关键词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土壤 土地是一个生态系统,土地资源具有可更新性。土地的生产力,在土地合理利用条件下,可以自我恢复,并不会因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但是土地的可再生性决不意味着人类可以对土地进行掠夺性开发。由于频繁的社会活动,经济迅猛发展、人口的增多,土地的利用强度持续增加,从而使得土地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环,严重威胁到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尤其是在部分地区,土地生态平衡表现出很大的脆弱性。 1 土地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在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时,需遵循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科学合理,避免盲目开发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促进环境的协调发展,保护生态平衡。若缺乏宏观和长远思维引导,不仅会破坏土地资源,也将导致环境污染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恶化。 人类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行为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自身的生存环境。我国的土地利用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东部沿海以及环北京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口集中,土地利用程度相比全国其他地区要高,干扰程度也最大。环北京地区以及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因为处于农牧交错区和沙漠边缘地带,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整体已经十分脆弱,这个区域也成为对土地扰动较强的区域。 导致我国湿地变化直接原因是挖塘养鱼进行农业结构调整,这种现象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中游等湖泊广布地区。我国沙地变化呈现南北两大区域分异特征。南方地区由于洪涝灾害的影响,在长江中下游耕地损毁、沙化与治理并存。而在北方地区变化最为剧烈的是陕西,其区域沙地治理效果比较显著。 2土地资源破坏现象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得到了大力发展,各个城市用地量的需求日益增加,不可避免的使得一部分耕地或者湿地遭受破坏,从目前的调查来看,各个城市土地生态环境都造成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2.1耕地的水土流失现象普遍

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国土资源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xx市国土资源局2012年上半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暨下半年工作重点 xx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按照《xx 市2012年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要求有力落实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下半年工作重点报告如下: 一、紧扣目标,统筹部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状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xx市国土资源局紧紧围绕 《xx市2012年安全生产责任状》目标管理任务,统筹部署各项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深入开展土地市场和矿业秩序整顿为重点,以增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为目标,以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宗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2012年上半年,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土地管理以及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得当,成效明显。 二、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管并重,着力打击私挖滥采和违 法占地行为,有效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一)以狠抓矿山监管工作为重点,着力规范矿产资源 -1-管理。一是狠抓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多次合法矿山安全生产检查,及时通报存在安全隐患并会同安全监管部门查处。二是狠抓采矿权和探矿权年检和年报工作。共年检采矿权101个、探矿权25个。三是认真做好到期矿山的延续登记和变更登记等发证工作。共办理到期采矿权延续登记4个、变更登记8个,新 第 2 页共 6 页

立挂牌出让1个。四是认真做好新建矿山矿业权审批和采矿权有偿出让工作。共审批出让新建矿山1个,收取采矿权价款7.9万元。五是全面完成了矿业权前期调查工作,实地踏勘采矿权54个,探矿权6个。 (二)狠抓宣传教育工作,着力增强群众守法意识。一是广泛开展宣传。以12.4法制宣传日、4.22地球日、5.12防防灾减灾日、6.5环境宣传日和六月安全生产宣传月为契机,积极开展《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利用广播、电视、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18600多份。二是精心组织培训。共召开专项会议13场,参会人员445人;召开村民小组长会议17场,参会人员356人。通过扎实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工作,有力夯实了群众基础,群众自觉遵纪守法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以动态巡查为抓手,着力打击私挖滥采矿产资源和违法用地行为。一是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全力打击私挖滥采矿产资源行为。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统筹部署下,专门成 -2-立了由常务副市长、政法委书记任组长,各部委办局为成员的打击私挖滥采矿产资源违法行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2月至5月,工作领导小组深入xx镇、xx乡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打击私挖滥采矿产资源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私挖滥采行为。二是打私工作严格坚持六不原则,即:不走过场、不留盲区、不留井洞、不留设备、不留矿产品、不留人员,严厉打击私挖滥采行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针对山区重点产煤乡镇的重点区域开展了拉网式动态巡查,炸封非法煤硐192个,拆除运煤管道2750米,没收无烟煤365吨,查获非法运煤车50辆,捣毁工棚15个,拆除煤仓20个;发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75份,警告处理当事人56人,办理盗采矿产资源刑事案件4件,涉案人员6人;收 第 3 页共 6 页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1. 过度强调均衡发展,将(A)市场竞争力。(单选) A削弱 B增强 C不改变 D不确定 2. 气体废弃物的特征有(D)。(单选) A来源广泛,成分复杂 B空间层次性 C造成多种典型污染 D以上都是 3. 属于二次能源的有(D)。(单选) A海洋能 B小水电 C地热能 D氢能 4. (B)年出台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和2008年出台的《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也都着眼于环境污染的溯源式预防。(单选) A2000 B2002 C2004 D2008 5. 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ABCD)。(多选) A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 B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C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D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6. 新疆资源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ABC)。(多选) A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以其销售额为计税依据,实行从价计征 B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实施减征资源税的政策 C对开采稠油、高凝油、高含硫天然气和三次采油的纳税人暂按综合减征率的办法落实资源税减税政策 D对有色金属从价计征 7. 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BCD)。(多选)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气候资源 D生物资源 8. 有经济学家称:“现在新能源企业没有一个可以不靠补贴生存,这样的行业要想成为主流是不可能的。”(判断) 正确 9. 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现代政府采用市场竞争的逻辑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发明。(判断)

正确 10.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判断) 正确 11. 社会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社会发展包括所有的发展方面,广义的社会发展是指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发展。(判断) 错误 12. 新能源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简答) 答:(1)能量密度较低,并且高度分散。 (2)资源丰富,可以再生。 (3)清洁干净,使用中几乎没有损害生态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4)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资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 (5)开发利用的技术难度大。 13.自然资源是指人类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与能量,它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填空) 14.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会带来许多重大投资机会,高能效的电力、交通、建筑、工业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这五个方面将会产生重大投资机会。(填空) 15.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填空) 1. (A)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单选) A绿色文化 B绿色富国 C绿色惠民 D绿色发展 2. (B),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单选)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征服自然 3. 微小水滴或已湿的吸湿性质粒所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使水平能见度大于等于(C A1;2 B1;5 C1;10 D2;5 4. (C)可以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的光化学反应来影响大气的污染程度。(单选) A相对湿度 B地理位置 C日照强度 D大气运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1.引言 近些年,在加快工业化的背景下,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环境问题也越发突出。现阶段,深入开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保护水资源的迫切任务。我国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环境是主要切入点。所以,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切实保护好和利用好水资源。 2.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 在持续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中,不断加强建设生态环境,这也是西部大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尽管还没有明确生态环境建设内涵,不过在探索中已经发现其作用。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得到的经济发展,出现了越发明显的恶果,建设生态环境主要是重新建设生态环境。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中提出,在陆地部分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生态农业、草原建设、防治荒漠化、保持水土、植树种草、保护自然资源比如天然林等。建设生态环境的手段主要是:其一,利用生物措施建设植被。其二,利用工程措施建设工程。这两种措施互相辅助,为建设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其中建设生态环境的重点内容就是保持水土、防治沙漠化。 3.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利用水资源的现状

由于我国人口比较多,资源人均占有率比较低。我国是贫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地理分布上,我国总体呈现西少东多、北少南多的情况,且会因季节变化受影响。如今,我国有四分之三的大中型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并且形势比较严峻。在利用和开发水资源方面,我国总用水的一半以上是农业用水,其中农业用水的三分之二是用在灌溉上。之所以灌溉会使用如此大的水量,其原因主要是是我国的灌溉技术不高,无法有效利用水资源,水利用率比较低,相比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此外,工业领域也消耗了较大的水资源。如今,我国对工业用水的管理主要采取定额方式,利用水资源的效率比较低,不少工业废水直接流进河流,污染水资源,导致缺水问题越发严峻。 4.加强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一般措施 (1)构建节水型社会 为了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加强建设生态环境,关键措施就是积极构建节水型社会。构建节水型社会指全民都参与到节约水资源的活动中,所有人都从基本小事做起,在生活中贯彻落实节约用水。另外,全民都参与到节约用水中,从本质上降低浪费的水资源。比如农业上,可以改造灌区节水、田间节水等工程,对节水措施加以调整,提升综合农业水平。在工业领域,要持续改造节水技术,对当前的产业结构、经济布局进行合理化调整。另外,也要积极普及循环用水,以提升农业领域

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_李智国

第17卷第12期2007年12月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h i na Sa fety Sc i ence Journa l V o l.17N o.12 D ec.2007中国土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李智国1,2讲师杨子生2教授 (1云南大学亚洲国际河流中心,昆明650091 2云南财经大学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昆明650221) 学科分类与代码:620.1030中图分类号:X171;F301.24文献标识码:A =摘要> 剖析土地生态安全的概念内涵及其3大类别;从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和相关学科基础3方面总结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基础理论;从土地生态系统安全性和土地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和土地生态安全变化的驱动力4方面进行评述。从而指出,由于基础理论研究不足、缺乏动态评价和研究框架及其监测、预警和决策支撑体系以及研究区域和对象狭窄等原因限制中国土地生态安全广度和深度的研究;同时提出了今后应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及其框架体系构建、建立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监测、预警和决策体系和加强土地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展望。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土地持续利用;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中国R 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Eco l og ical Security i n Ch i na LI Zh-i guo1,2,L ecturer YANG Z-i sheng2,Prof. (1A sian I nternationalR ivers C enter,Yunnan Un i v ersity,Kunm i n g650091,Ch i n a 2Institute of Land&Resources&Sustainable Deve l o p m en,t Yunnan Un i v ersity of Finance&Econo m i c s,Kunm ing650221,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 y analyzes the connotati o n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 ity and its three categories. Secondly,it su mm arizes the basic theory about i,t wh ich inc l u des m an-land relationsh i p t h eory,susta i n-ab le deve l o pm ent t h eo r y and basic theory o f re levant d isc i p li n e.Thirdly,it revie w s t h e research pr ogress on the four aspects o f land ecosyste m security and land eco log ica l serv ice value,l a nd ecology assess m en,t land eco l o g ical plann i n g and design and driv i n g forces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ity change.It is po i n ted out that the study of land eco l o g ical security is greatly li m ited i n breadth and depth due to t h e deficient re-search on basic theor y,dyna m ic assess m en,t research fra m e w ork,the syste m ofm on ito ri n g,early-w ar n i n g and decisi o n-support and the narro w ness o f researching reg i o n and objec.t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 m s, so m e m easures are proposed inc l u d i n g strengthening t h e study on land ecological disc i p line,bu ilding the fra m e w ork syste m for land eco l o g i c al security,estab lishing t h e syste m ofm on itoring,earl y-w arning and de-c ision-support for reg i o na l l a nd eco l o g ica l security and strengthen i n g t h e m anage m ent fo r land eco l o gy. F i n ally,the f u ture develop i n g trend about land eco log ical security is prospected. K ey words:land ecological secur ity;susta i n ab l e use of land;m an-land relationsh i p; susta i n able developm en;t research prog ress;China *文章编号:1003-3033(2007)12-0005-08;收稿日期:2007-07-11;修稿日期:2007-11-30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研究

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研究 谢文 桂林市工业设计研究院广西桂林541001 摘要: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地质勘察往往因为岩溶发育的不确定性以及隐蔽等客观性陷入困境,在实际的地质勘察过程中要谨慎认真地做好具体的勘探工作,以便于取得较好的勘察结果。本文详细论述岩溶地区的地质勘察方法,通过对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深入研究为实际的勘探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岩溶地区;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工程应用 Abstract:The complexity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survey in karst area,often because of karst geological survey uncertainty and hidden trouble such as objectivity,in the actual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process carefully to do specific exploration survey results,obtained better.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karst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in detail,through in-depth study of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method provides a strong support for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Key words:karst region;engineering geology survey;engineering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642.25 0前言 岩溶别名喀斯特,指的是以石灰岩、白云岩等为典型代表的可溶性岩石在水的作用下发生溶解溶蚀的现象,通常在地下流动水的作用下还会形成一系列的洞穴、裂隙等地质构造。在岩溶发育地区,地下水与地表水长期侵蚀可溶性岩石,逐渐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岩溶地貌与形态,流水的作用使得岩层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相应岩石的强度也会下降,此时岩层是不稳定的,无法为上部建筑物提供可靠的承载力。岩溶地区的工程项目建设首要做好的工作就是工程地质勘察,具体了解地下岩层的岩溶发育情况,掌握岩溶分布区域以及发育规律,以便于认知地下岩层的实际情况,收集有用的地质数据,为工程建筑的后续建设提供数据支持。岩溶地区的工程地质勘察是保障建筑物整体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前期工作,必须认真对待。1岩溶地基简述 岩溶地区往往地下岩层各种溶沟、裂隙丛生,严重时会极大程度地影响岩层整体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岩层上部建筑的安全。岩溶地区各种建筑物必须建立在一个可靠的地基之上,建筑物在建设开工之前必须对岩层地基有清晰的了解,依据碳酸盐出露条件等,岩溶地基可

国土资源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多篇范文)

国土资源局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xx年来,按照《县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送xx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的通知》要求,我局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的目标和任务,认真组织开展了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宣教“三项行动”,狠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第三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安监局的正确指导下,我局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贯彻国家、省、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扎实做好矿山安全生产日常监督工作,强化目标管理,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确保安全形式稳定。现将xx安全生产工作情況总结如下: 一、安全生产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实机构,强化安全意识 局党组高度重视安全工作,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充实组织机构,常抓不懈,成立了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时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学习会,传达上级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矿山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及时向上级和有关部门报送安全信息。定期组织本单位人员和矿山业主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和学习,从而强化安全意识,提高自身安全防范能力。 (二)立足建立长效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着力強化安全工作制度建设

一是坚持会议制度。局领导小组坚持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乡镇所每月不少于一次分析、研究、总结和部署各个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安全检查制度和隐患排查制度。根据我县各个矿山的安全侧重点,组织开展矿山自查和重点抽查,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日常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并督促隐患整改。二是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在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期间,全天24小时安排值班,在安排值班的同时,落实领导带班,确保信息畅通。 (三)强化安全意识,细化工作措施 我局与各国土所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全年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确定了目标,并督促所有矿山按照《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注重措施的落实,进一步增强化矿业权人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和防范能力。 (四)强化宣传培训,增强安全意识 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年”活动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充分利用“4.22”地球日、“6.25”土地日及“安全生产宣传”月等时机通过发传单、设立咨询台等进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300多份。 (五)加强督促检查,提高工作成效

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2015共需科目生态文明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 1题目:和谐社会的目标是(C)。 A.流通顺畅 B.经济发达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D.环境保护 2题目:2013年,南宁市全年的雾霾天数为(C)天,甚至出现连续5天的重度污染。 A.52天 B.62天 C.72天 D.82天 3题目:2013年,广西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从2009年的66845吨激增至(C)。 A.707920吨 B.505830吨 C.607846吨 D.807846吨 4题目: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A)。 A.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B.第四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题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A)。 A.终身追究制 B.行政责任制 C.负责制 D.追究制

6题目:贵糖公司建设了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的甘蔗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将(C)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原料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 A.工业生产和服务业 B.工业生产和信息业 C.工业和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7题目: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旅游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C)发展模式转变。 A.规模增长型 B.协同联盟型 C.质量效益型 D.市场推进型 8题目: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做好提前部署,加快构建以(D)为龙 头,“桂林—柳州—来宾—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梧州、贺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旅游发展带为骨架。 A.北海 B.柳州 C.南宁 D.桂林 9题目:广西生态农业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功地创立了闻名国内外的“(A )”,即“养殖+ 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模式。 A.恭城模式 B.兴安模式 C.横县模式 D.浦北模式 10题目:生态安全有两类(D)。 A.辐射安全与植被安全 B.水安全与空气安全 C.土壤安全和阳光安全

探析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

探析水资源配置中生态环境需水问题摘要: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因此,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目前国内外生态环境用水的研究情况,对解决水资源配置中的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路,并综述了各项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 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计算方法 1研究生态环境用水的目的和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陆地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变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区域水文状况与水文环境的好坏,而区域水文情势则对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期以来,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往往没有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水资源分配问题,致使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退化,表现出类似上述的各类自然生态问题。为根治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务院制定并发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随着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展,生态环境用

水问题将越来越突出,研究我国生态环境用水,对于实现我国水资源区域间、部门间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生态环境用水的计算方法 计算时需考虑的几个指标:①河流流量指标:一般情况下,河道内应保证60%的水质达标水量,流量减少会直接影响其生态功能。人类为维持生活、生产和生态的河道外用水,一般不应超过河流径流量的40%;②湖泊的面积与水量:城市水体面积的比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是城市生态的重要指标。采用河湖占城区面积比来反映城市水生态状况; ③湿地指标:湿地面积比率反映了湿地影响的大小。以湿地面积、湿地水体面积和湿地比率作为衡量湿地状况的指标;④地下水指标:地下水位直接反映了地下水储量,如果地下水位很低,不仅不能补给地表水,而且湿地和河流就很难蓄住水,地表植被也难以生长。抽取地下水后,地下水位应不低于保持原植被的水平,更不能造成地面沉降;⑤水质指标:水质状况决定了水体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发挥功能的大小,污水危害生物的生存,降低水的生态功能。水体水质是反映水体好坏的定量体现;COD是水污染 的主要污染物,是实现“总量控制”的重要指标;污水处理率反映了污水治理的程度,决定着进入水体污染物的总量。流域排污总量,应在河流径流量的1/40以内,以达到自然稀释,超标的一定要达标排放。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影响的研究(以济宁市为例)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选择南四湖流域典型市域——济宁市为研究区,基于多源数据,揭示了研究区1987~2008年的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点,进一步构建“隐患-状态-免疫”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应用改进TOPSIS模型实现了100 m×100 m栅格水平上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较为剧烈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色,其总体特征为耕地、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积持续下降,建设用地急剧扩张,水域面积则先降后升;20 a来,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经历了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化趋势,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加大是2000年后研究区生态安全好转的主要驱动力;研究区生态安全状态空间差异明显,东部山地丘陵区和南四湖区最好,中部和西北部地区最差,其余区域基本处在预警状态。研究结果可为研究区生态建设和土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制定提供依据。 1. 引言 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新主题。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性生态问题凸显,区域乃至全球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区域尺度的生态安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国家、地区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生态安全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共同影响,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覆被变化必然对地球系统的气候、水文、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生物多样性等产生重大影响,对区域生态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IGBPⅡ与IHDP的GLP(Global Land Project)工作的展开,强调与GCTE(Global Change and Terrestrial Eco-systems Project)研究计划的综合,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因此,整合土地利用与生态安全两大热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的时

桂林喀斯特地貌的研究

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又称岩溶。通常指岩石裸露、草木不生,具有洞穴、落水洞、地下河而缺乏地表河流和湖泊为特征的地区。是地下水对可溶性块状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喀斯特一词原指亚得里亚海达尔马提亚沿岸的石灰岩地区,现已用于类似的一切地区。喀斯特分布在世界上极为零散的地区,如法国的科斯、中国的广西、美国的肯塔基州等。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3、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

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喀斯特作用以外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砾岩、角砾岩、砂岩)、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2021)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2021)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240

土地资源安全研究(2021) 摘要:土地资源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载体,其安全关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安全。对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安全评价研究,既有利于落实国家土地保护政策,也可为区域生态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提供现实参考。近些年来,在土地资源安全理论研究、耕地与粮食安全研究、基于承载力的土地资源安全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等研究领域均取得显著进展。论文着重分析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新进展[1],对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研究在耕地安全、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安全等方面进行评析,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并提出了新时期土地资源安全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领域。 一、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 安全,顾名思义,一般认为是客观上不存在威胁、主观上不存在

恐惧的具体表现。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土地资源安全是资源安全的一个重要分支,目前,我国在耕地安全、生态安全、以及关乎的社会经济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但关于土地资源安全尚未有统一定义。国外大多数学者引入保护土地资源的可更新、可恢复以及可持续性等理论,。李明杰等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经济地获取土地资源或土地资源产品,以保障生物群落健康和高效能生产及高质量生活,同时不损害其未来保障能力的土地资源状态或能力,是资源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延续。吴次方等,认为土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地获取,并能保障生物群落(人类)健康和高效能生产及高质量生活的土地资源状态或能力。[2]刘彦随认为土地资源安全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土地资源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稳定的供给状态和良好的保障能力,谷树忠指出,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的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或能力。由此可见,众多学者都一致认

建设生态文明试题与答案

1. 环境与政治关系的演进在不断深化和提升,其中我国第二代国家领导人取得的成就为()。(单选题 3 分)得分: 3 分 o A. 掀开了环境保护的序幕 o B. 解决了环保的法制和基本政策问题 o C. 开始较全面和系统阐述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o D. 将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到一个有机的和统一的科学体系 2. 生态文明是以()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关系相协调为基础的和谐的现代化社会状态。(单 选题 3分)得分: 3分 o A. 开发自然和保护环境 o B. 尊重自然和保护环境 o C. 开发自然和可持续发展 o D. 尊重自然和可持续发展 3.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演进中,征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 废弃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体现了()文明的特征。(单选题3 分)得分:3 分 o A. 原始 o B. 农业 o C. 工业 o D. 生态 4. 国家领导人()同志做出了“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单选题3 分) 得分: 3分 o A. 毛泽东o B. 邓小平o C. 江泽民o D. 胡锦涛

5.2005 年开始的()评选活动,对NGO、环保人士等民间机构或个人给予认可和表彰。(单选 题3分)得分:3分 o A.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o B.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o C. 品牌中国年度人物 o D. 环保中国年度人物 6. ()决定了环境问题的特征。(单选题 3 分)得分:3 分 o A. 社会演变规律 o B. 时代更替规律 o C. 经济发展特征 o D. 人类发展特征 7. 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冲突使目前人类社会的文明难以为继,需要一场以协调()关系为核心 内容的文明变革和转型。(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 人与人 o B. 人与自然 o C. 人与文化 o D. 人与社会 8.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单选题 3 分)得分: 3 分 o A. 发展 o B. 以人为本 o C. 全面协调可持续 o D. 统筹兼顾 9. 生态文明,是以()相关内容为特征或标志的、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单选题3分)得分:3分

西北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思考题

姓名: 陈兆荣 学号: 2010300340091 院系: 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 思考题 第一章 一. 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1.生态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 的进步程度,是人类与社会共同进步的重要标志; 2.环境是指周围事物的境况,周围事物是同某项中心事物相对而言的。当代环境概念泛 指地理环境,是围绕人类的自然现象总体,可分为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3.生态与环境虽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但两者又紧密联系、“水乳交融”、相 互交织,因而出现了“生态环境”这个新概念。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一个大系统,是由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共同组成。它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4.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 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二. 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有些山区滥伐滥垦,削弱了水源涵养作用,水土流失仍很严重; 2.草地超载过牧,滥垦滥采,造成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 3.内陆河流上中游大量用水,造成下游河湖萎缩,植被衰亡,天然绿洲大量退化以至消亡; 4.灌区内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5.河流的水质污染已开始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将严重威胁居民健康。 第二章 一. 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含义是什么? 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这个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需求;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其它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监测与评价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意义及内容 1. 1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目的与意义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健康的土地生态功能是维系寂静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人民的生存安全。现如今,土地资源,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的土地利用强度不断增加,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导致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生态安全成为一大严峻的挑战。 三峡水利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项目,对我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的影响都极为重要,其建设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世界上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库区蓄水对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其现今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敏感,并且重庆三峡库区广泛分布的侏罗系砂泥岩互层中的泥岩层、二叠系炭质页岩夹煤层、志留系页岩等,抗腐强度低,易风化,雨水易软化、泥化,不仅水力侵蚀活跃,水土流失严重,而且易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生态问题。同时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威胁水库安全运营的生态脆弱带,所以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系统详细的评价并提出各生态问题的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2.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

所谓土地生态安全,其确切的含义还没有科学的界定。一般认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状况不受或少受来自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于威胁的状态。生态安全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生态系统自身的安全,即生态系统的自身结构没有遭到破坏:其次是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安全,即生态系统能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功能不受损害。生态系统所能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是生态安全的一个显性特征。当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出现异常时,表明该生态系统处于“不安全”状态。 对于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而言,它研究区域乃至周边地区人们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的协调统一的目,是由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方面组成的安全复合体系。如果考虑到社会和经济对上述自然系统安全的影响,显然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土地自然生态安全构成了土地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核心。因此对三峡库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要分别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和土地社会生态安全三个方面考虑,选取各自不同的评价影响因素,共同构成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年和2010年三峡库区土地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人口、GDP等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得出两个时期评价结果,分析结果为研究区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分等定级;对比三峡库区09年和10年的生态安全转变趋势,并对三峡库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出意见及建议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