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送别主题及艺术表现

浅谈中国古代诗词送别主题及艺术表现

缠绵悱恻话别离

——浅论古典诗词别离主体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临清师范学校王迎春

[关键词] 源流送别留别惜别恨离壮语慰别借别抒怀临别钱宴

南浦长亭折柳送别伫立遥望情景交融虚实相济

[内容提要]送别是中国古代诗词常见主题之一,其出现、发展和成熟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此类诗词描画出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种种离情别绪的体验,并有一些共通的表达方式和艺术表现手法,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源流

朋友相得,促膝而交;家人相亲,天伦尽享;情人相悦,款洽备至,都是至性之人所求至情至爱之境。但人事有浮沉,人生多乖违,往往聚散无常。因此苏轼《水调歌头》词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慨。而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汉文人五言诗《旧题<苏子卿诗>四首》其四中云:“良友远离别,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长。嘉会难再遇,欢乐殊未央。”相互欢合难以如愿,悲离之情油然而生,别离也就成了人生不得圆满的一大遗憾。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对天天性敏感的诗人来说,别离则更易伤情。他们触之于怀,发而为诗,以其空灵的诗心和独特的人生体验,加以艺术的表现,总能道出常人所不能言的种种离情别绪,更能撼人心魄。由此,别离自然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一种常见主题。

这一类诗歌可追溯至《诗经》和楚辞。《诗经.邶风.燕燕》: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钟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这首诗写一位君王送妹远嫁。①前三章述说自己不辞辛劳,送于郊野,并伫立遥望,望之不及,劳心伤怀,至于泣下,表达出难分难舍,无限牵挂之意。末章盛赞妹德,表现留恋之意。全诗层层铺叙,情真意挚,感人肺腑,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为后世所借鉴。汉魏晋南北朝时,别离主题在文人诗和乐府诗中都有所表现。如何逊《临行与故游夜别》:

“历稔共追随,一旦辞群匹。复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相悲各罢酒,何时同促膝?”在艺术上进一步注重情景的细节表现,体现出文人的艺术自觉。别离于诗人文人之手,其艺术表现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到了唐代别离诗空前繁荣,一部《唐诗三百首》,表达别离的诗就有30多首(约占总数的12%)。”②而历经宋代词人之手,更是泛滥。在艺术表现上也更加成熟,更为丰富。

二、主要情感表现

就别离时诗人作为主客对象而言,别离诗可分为送别、留别两类。送别诗占绝对数量,留别诗数量相对较少,但其中也不乏佳作。何逊《相送》:“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即为留赠送行者的诗,表现了客

中的惆怅情绪和江上风雨欲来的景色。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面对友人踏歌相送,诗人情真意挚的用夸张性的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来。虽无感激之辞,但相谢之意却深含其中。

送别诗词大多哀伤愁怨,缠绵悱恻,表现惜别恨别之意。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萋萋满别情。”惜别之意,溢于言表。刘长卿《送李穆归淮南》:“淮水问君来早晚,无人偏畏过芳菲。”问友人何时从淮南归来,因为虽有大好春光,却无人共赏,反怕过芳菲时节,别离之情极为缠绵。唐徐月英《送人》:“惆怅人间万事违。”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花愁杀渡江人。”宋张炎《八声甘州》:“一字无题处,落叶都愁。”“零落一声愁。”都是因别而愁思满怀。唐沈彬《都门送别》:“一条灞水清如剑,难为离人割断愁。”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更写出因别而愁情无限。宋毛滂《惜分飞》:“愁到眉峰碧聚,此恨平分取,更无言语空相觑。”柳永《采莲令》:“岂知离绪,万般方寸,但饮恨,脉脉同谁语?”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休休,者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别愁至极,痛断肝肠,幽怨悱恻,使人不忍卒读!

别离诗词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以壮语慰别,表现诗人阔大的胸襟,并富含人生哲理的启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末四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诗人化用曹植《赠白马王彪》中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语虽豪迈,却难以掩饰内心的悲愤和沉痛。而王勃虽为宽慰友人之辞,但也表现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豁达而坦然面对离别,正由于两情长久,声息相通,虽咫尺天涯,也犹如相邻而居,真挚的友情自能经历时间和空间的考验。正反映了唐朝前期社会不断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而盛唐诗人高适诗《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不写离别可怜之辞,反而说出谁不识君的壮语,比王勃诗显得还要从容大度,所表达出人生的豪迈达到一种极致。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把水人格化,写出爱意无限,自有一种遨游山水的飘逸潇洒。陈子昂《送魏大将军》:“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唐魏叔伦《送上饶严明府摄玉山》:“更将旧政化邻邑,遥见逋人相逐还。”毫无儿女之态,有的只是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殷切期望。

还有借别抒怀之作。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绿树听鹈,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觅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潇潇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澈,啼鸟不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此词尽集古人许多离别故事。上片列举三悲鸟,鹈、鹧鸪、杜鹃;三离妇,昭君、陈皇后和庄姜故事,都极凄惨。下片举李陵、荆轲英雄故事,都极慷慨悲壮。英雄美人辞家去国,铸成千古莫赎的恨事,作为送别言语,兼有抒发自己失意的苦闷。周止庵认为“前片北都旧恨,后片南渡新恨。”全词读来沉郁苍凉,虽为送别,却寄寓词人强烈的悲愤。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化用鲍照《白头呤》:“清如玉壶冰”诗句,托朋友告慰家人,以比喻表明自己虽被贬而心地光明如玉壶冰一样。沈归愚认为“言已不牵

于宦情也”,借送别表明心迹,貌似洒脱,却难掩宦海沉浮的感喟。唐陆畅《送李山人归山》:“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则有一种空灵的禅境,冷眼看世之中,有不食人间烟火之味,表现出空明澄澈的人生态度。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典诗歌是这“长流”上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从古典诗词的宝库中吸取丰富的养分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要准确领会古典诗词的意蕴,就需要掌握一些鉴赏诗词的方法。

一、扣住题目、联系背景,领会诗意。

鉴赏古诗词,不要忽略题目。不少的古诗词,题目即为解读该诗的诗眼。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标题中的“幽居”即幽僻宁静的居所,这里已暗示着居室主人隐者的身分。把握住这一题眼,就找到了理解该诗的钥匙。又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抓住题眼中的“送”字,就知该诗是一首送别诗,抒发的是离情别绪。

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优秀的诗作无不是现实生活的高度的艺术概括,不了解背景,就难以也无法切实、准确地把握诗的内容,解读白居易的《琵琶行》,如果不了解作者遭贬的背景,就难以透彻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愤感慨。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如果不了解作者的经历和写作背景,就难以领悟诗中作者所抒发的至老不衰、为国捐躯、壮志难酬的爱国豪情。

二、咀嚼词句、品味语言

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形象而富有表现力,多通过比喻、双关、隐曲、用典、象征等方式表达语意,从而使人感到含蓄、朦胧、多义。在鉴赏时,反复咀嚼、玩味重点词句,将对诗歌的内涵挖掘得更为深透。《天净沙.秋思》一共只有28字,在描摹景物时,准确地把握住了事物的特征。“枯藤”、“老树”、“昏鸦”渲染出了秋之肃杀、凄清,为羁旅客漂泊异乡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氛围。再细细咀嚼“古”、“瘦”、“夕”、“断肠”等词语,游子那源源不断的乡愁就会汩汩流入鉴赏者的心田,引起情感的共鸣。李清照《声声慢》开首三句,连用14个迭字,将寻觅、凄清、孤寂、悲愁的心境描绘到极致,为全词定下了感情基调,倾诉出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离乱的哀愁。读来,似愁结不断,没有尽头,难以排解,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三、统涉全篇,体会意境

鉴赏古典诗词关键在于领会其中的意境。所谓意境,就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景物和自己的主观感情浑然天成,高度融合的一种艺术镜界。王国维曾说:“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何以谓之有意境?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在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暮霭沉沉”、“冷落清秋节”、“晓风残月”,作者笔下的景已蕴含着难以割舍的离愁别绪和内心的凄苦,融情于景,抒发了词人生平遭遇不幸的感慨,深感前途暗淡,读来令人黯然销魂,凄怆不已。

鉴赏古诗词,正是要借语言载体去感受作品中的意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例如,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晴空”、“排云”、“碧霄”展现出一幅意境宏大开阔,色彩绚丽的画面,寄托了诗人高旷、豪迈的胸怀。

四、掌握表达技巧,明辨艺术手法

表达技巧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诗歌鉴赏中,主要指抒情方式、艺术手法和修辞手法等几个方面。

1、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

也叫直抒胸臆。是作者对物、事直接表明自己爱憎情感的抒情方式。如刘禹锡《秋词》(见上文稿)开头两句直接抒发对秋日的赞美之情。又如杨炯的《从军行》末尾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抒发了诗人慷慨从军的豪情斗志。

(2)间接抒情

这种抒情方式在古曲诗词中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A借景(物)抒情,以叫托物言志。作者对某种景物或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物中,通过描写此景物予以抒发的方式。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人借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的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梅、兰、竹、莲等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也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的特征。

B寓情于景(物),情景交融。诗人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正是马克思所说,这种景物描写是“人化的自然”,是大自然“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带有作者或人物浓烈的感情色彩。如白居易《惜牡丹花》:“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诗人在怜惜牡丹花的衰落中,寄寓着岁月无情,青春不能常在的感慨。

2、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

(1)用典,古人常用典故在作品中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语言表达上增强艺术感染力,如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成功地连用五个典故(孙权、刘权、宋文帝、佛狸、廉颇),含蓄而自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2)比兴、象征

所谓“比”就是“以彼物比此物也”,也就是比喻。如“首如飞蓬”(《卫凤.伯兮》)。通过比喻,可以使形象更鲜明,更容易被人理解。所谓“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这也是一种比喻,可以叫做曲比或曲喻。作者由外界事物引起自己的联想和思想感情,因而以描写外界事物作为一首诗为一章诗的开端来暗示诗的意旨,创造诗的气氛。《诗经》中多采用这一艺术手法。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如古人常借明月、秋菊、莲花、香草等意象来象征高尚的节操,洁身自好的品格。

(3)烘托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在诗歌中,则旨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需要刻画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烘托秦

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烘托出上阳白发人秋夜难眠的孤独苦闷的心情。

(4)虚实

在状难写之景、抒难抒之情时,古人常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形象更鲜明,容量更大。如李白《望庐山瀑布》“凝是银河落九天”以及毛泽东《沁园春.雪》“欲与天公试比高”都是采用虚来写实。

(5)夸张

即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却符合情理。这种艺术手法,多用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此外,古诗词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双关、比拟等修辞格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我们在阅读古典诗词时,要细细领会,仔细揣摩,才能真正融入诗词作者创设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足以令我们涵咏终生,让我们共同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素养吧!

参考文献:

(1)《诗经》山西古籍出版社

(2)王国维《人间词话》山西古籍出版社

(3)《唐诗鉴赏辞典》作者:萧涤非上海辞书出版社

(4)宋词鉴赏辞典》作者:夏承焘上海辞书出版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