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综合学科的高效课堂

综合学科的高效课堂

综合学科的高效课堂
综合学科的高效课堂

综合学科的高效课堂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复兴路小学综合组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教育思想的渗透引导、教学过程的科学展开、教育目标的实现,大多是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时空中完成的,而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深度,就直接反映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提高课堂效率,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一、“两领一提升”

通过学校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真正的高效课堂是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的,但它是一定教学模式的变化、提炼与拓展,为此我校制定了“两领一提升”的教学模式。“两领一提升”即领受、领悟、提升,其具体环节是:

目标导学(明确教学目标、学习目标)

领受

汇报交流(预习、交流)

小结调整(对学生预习情况小结,调整下一步教学重点)

领悟

点拨释疑(重点解决、提高效率)

训练巩固(强化知识点、加深印象)

提升

拓展提升(将知识转化能力)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综合组教师通过学习研究统一了思想: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实践做起。教师方面必须达到以下4个要求:(一)以有效的课前准备保障高效的课堂

当前,课堂教学的低效性表现在课前准备上是教学设计不精心:虽然所有的教师课前都能做到认真备课,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也知道要沉着、自信的心理状态去面对学生,而很多教师备课却只停留在对教参、现成教案的照抄照搬,更有少数教师为了应付检查,突击抄写别人的教案,不能做到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对象的年龄、知识、认知能力等,去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与方法,也没能深挖教材和超越教材,更没能预想到在课堂上有可能遇到学生提出的问题或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而随机应变而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因此,“台上

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高效,必须下足课前准备功夫,备课不是单纯地写教案,而必须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花功夫钻研教材、理解教材,仔细琢磨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仔细考虑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虑,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设计应急方案,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还要设计高质量的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再根据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制作好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或课件、学生操作的学具等。

(二)改进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进行改进。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机,合理调整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达到课堂结构的最优化,课堂效果的最佳化

教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废止“一言堂”“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引路人的姿态出现,态度和蔼可亲,作风民主正派,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做到“不惟书”、“不惟师”,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如果我们能够营造出“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关注、赏识”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堂

氛围,就可以使学生身心愉快、思想活跃,结出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硕果。

(三)科学的学法指导

教学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是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的实际,教师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选择最适合某课的教学内容、最适合学生的认知实际、最符合教师个性心理特征的教学方法,才能最高效率的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包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使学生在接受学习的前提下,把知识内化为自我修养和自己的实际行动。

(四)适当的激励机制

学生方面要从3个方面做起:课前预习习惯;课堂学习习惯;课后巩固习惯;

三、及时记录,交流传播

每学期我们学校都会组织一次教学公开课活动,为的是给教师搭建一个互相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我们综合组会针对本组每位教师讲的一节课进行认真研讨、集体备课并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听课,及时评课。为了更好的实施高效课堂,我们组还组织教师写一些教学随笔、案例、心得、总结和论文。

总之,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要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课堂就是我们的主战场。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但课堂教学因素占了相当的比例,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

们去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教师要把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与课堂教学的高效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一定会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方法论意义

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的方法论意义 当代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行移植与交叉,通过多学科或跨学科的研究,常常能够获得单一学科研究无法获得的创新成果。多学科融合或通过跨学科研究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和技术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方法。体现了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法。 当代各门科学之间的交叉性越来越大,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往往可以获得新的认识,带来创新。学科交叉成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法。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思考本学科的问题和对象,融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新认识。 2.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跨学科也是一种多学科融合的方法,也可以称为多维融贯的方法。 多学科交叉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学科增长点最重要的来源之一。进一步增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意识,积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学科竞争力。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所有学科最初都以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于哲学范畴内,从15世纪末和19世纪初开始,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若干学科分别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到20世纪上半叶,最终在大学中确立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若干经典学科独立的学科地位。学科的分化是学术研究深入和细化的必然结果,也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但是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由于研究一些复杂的问题需要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科发展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学科的边界被重新划分,一些交叉学科(如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多学科的研究领域(如女性研究、城市研究、脑科学研究)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在大学中也逐渐确立了学科的合法性。可见学科的发展从“合”到“分”,现在正在走向新一轮的“合”。两个“合”的含义迥然不同,前者是混沌不分的含义;后者是学科融合的含义,即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

综合实践课堂教学及教师的指导

提高效率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流程及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流程及教师的有效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国家必修课程,每周2课时纳入国家课程计划。 然而,许多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对如何安排这2课时感到非常茫然。有的教师片面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到教室外,校外去调查、访问、考察、活动,结果学生盲目活动,缺乏真正的深度体验;有的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集中与分散灵活使用的原则,将综合实践活动集中在寒暑假开展,结果缺乏教师过程指导;有的教师以学科教学方式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导致课堂教学预设过多;有的教师将课堂全部交给学生干部主持,缺乏及时指导,学生课堂活动流于形式如此种种,导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有效性不够,如何指导学生有效 开展课堂活动呢?根据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我们将课堂组织分为 几种基本形式,即:主题确定阶段的组织形式、活动策划阶段的组织形式、总结交流阶段的组织形式 一、主题确定阶段的组织形式及教师指导 (一)学生自主汇报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始,也是“问” ??问题从何而来?怎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在准备阶段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问题,而问题则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一 方面,问题来源于学生的兴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去关注、去观察、去思考,就可能提出问题。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从平时的观察中将学生的兴趣的汇集起来,从中选择受关注面比较大的话题,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问题;二方面,问题来源 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在学生生活经历中处处蕴藏着问题,为此,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体验身边的事和物,就能提出许多问题;三方面,问 题来源于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的观察与思考。在实践中,教师怎样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1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体验自身生活,形成问题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的许多活动主题就是从学生的问题中来。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首先,教师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对每一事物提出为什么?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女口,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的方面,帮助学生确立主题。学生问卷的可设计如下一些问题:你对什么事物最感兴趣? 你想从研究这些事物的哪些方面?你打算怎样研究这些问题?你认为研究这个问题你有哪些有利条件?研究这个问题时,将会有哪些困难?你希望有哪些方面的帮助?你想自己独立研究还是与其他同学合作?通过调查问卷,教师根据学生填

体育课堂常规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1、体育课堂常规、2、游戏:快快集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的上课要求,养成认真上好体育课的习惯。 2、通过游戏“快快集合”发展学生快速反应能力。 3、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听从指挥的良好作风。 教学重点:了解上体育课的要求。 教学难点:养成上体育课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口述学习目标 1、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及要求。 2、口述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上体育课的要求,养成认真上体育的好习惯。(2)学会游戏“快快集合”的方法。 二、学习新课 <一>、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回忆上学期上体育课时老师都讲了那些上体育课的要求,谁能说出一条并讲一讲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练一练、议一议 1、引导学生回忆上体育课的要求,并讲出制定要求的意义。 2、请同学们对照自己上学期体育课上的表现,举手发言那条遵守的好?那条还需努力。 3、教师小结。

<三>、自学指导二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还要遵守哪些要求?想一想,看谁5分钟能说出上体育课时更好的要求。 <四>、练一练、议一议 1、学生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教师提问,其他学生认真听讲并加以补充。 3、教师归纳总结 (1)活动时听从教师、组长的指挥,节约时间。 (2)明确活动时的队列,活动的路线也能节约时间。 (3)游戏时遵守规则,保证分组快,集合迅速也能节约时间。4、进一步贯彻常规,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如安全,收还器材、请假制度等。 5、提出本学期的考核内容:立定跳远、跳绳、50米快速跑、投实心球、仰卧起坐。 6、学生按小组顺序站队去操场集合。 <五>、当堂训练 游戏:《快快集合》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及要求。 2、引导学生尝试尝试游戏。 3、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 4、教师小结。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踏步走

多学科融合共建潞园教学新样态

多学科融合共建潞园教学新样态 李晨松侯志宏 现代学校教育中,学科与学科之间、科学与技术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潞河溯源”多学科融合课题研究中,学科融合强调“核心课程”,即以学生解决所关心的问题为目标,再根据解决这些問题所必须的学习内容,进行多学科紧密融合的教学。 首先,为保证“潞河溯源”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教师需要提前整合历史、地理、语文、化学及数学知识并进行教学。相关学科老师集体备课,设计活动手册,提前做好相关准备。之后,历史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大光楼,了解大光楼的来历以及通州漕运的历史;再去运河文化广场的千年步道,了解大运河的历史与今天。然后,地理老师教学生用手表在野外定向,实地绘制五河交汇图;数学老师带领学生实地测量大运河的河宽,把课堂所学应用到实际中。最后,语文老师组织学生面向大运河,吟诵并赏析描写大运河的古诗词,发出保护大运河的倡议。 走出教室,站在五河交汇的大运河起点,进行真实情境中的真探究,激发了多学科的自然融合,也激发出学生的创造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力。 学生面对大运河的今昔对比,运用地理和化学知识提出保护环境、治理污水的有效举措;对描写大运河的古诗词,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不禁发出“保护大运河”的倡议。正是这种探究,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让多学科融合变得更加常态化、自然化。 测河宽时,教师设想用大三角板和皮尺测出大运河(东关段)的河宽,但在现场,有些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知识——比例尺,来测算。先给大运河东关桥及河宽拍照,再用皮尺量出两端桥墩间的距离,最后用“桥墩间的实际距离/照片上的桥宽=河宽/照片上的河宽”

《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地校本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校本研究》开题报告 宝鸡园丁高中李政波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效教学 模式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态势。国外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 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杜威的活动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 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 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和探索,尤其在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各学校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并结 合本校教学实际创新了诸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 教学模式如:.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兖州一中的“循环 大课堂”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等。这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各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的,而各地的实际不同,如生源、学 校的运行机制等都不一样,我们要研究的髙效课堂教学模式必须是在借鉴国内外各种有效教学模式 的基础上适合我校实际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探索出适合宝鸡园丁高中政治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提高 教学效率和质量。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2.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 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3.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我组教师更新教育 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 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4.此课题与我校今年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正好吻合。通过此课题的研究,使政治 学科组真正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开展教研活动,探索出具有学科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

综合实践教学计划-三篇

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养成团结合作、积极进取中培养良好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健康的发展。以实践活动为中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生与学校、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通过各种途径和有效的实践方法,让学生真正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和实践课程健康、快步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的思想意识和能力。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2、知识目标: (1)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实践活动一些常识。 (2)进行参与、合作、研究、能力。 3、能力目标: (1)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发挥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4、过程目标: 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整理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 5、人格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

步养成团结和谐、合作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品质,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的实现。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半年的实践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与进步,他们对于课上的要求都能认真的完成,小组研究、调查及设计等都能较好的配合。他们动手动脑积极活跃,活动时合作意识较强,一些常规已经基本养成并且纪律也相对稳定,这些为实践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为继续学习提供了便利。 四、具体工作: 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课程容的多样性,这一课程形态的目标特点及我校实际情况,综合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主要围绕怎样使用压岁钱、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农村中学生周末活动研究、家乡的风景名胜为主题开展实践活动课,并恰当处理好实践过程中出现的情况。 文2: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虽然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本册教材: 本册教材共有4个主题,分为怎样使用压岁钱、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农村中学生周末活动研究、家乡的风景名胜。 三、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更新教学观念为重点,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的封闭性,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索与

小学体育课课堂常规

体育课课堂常规 (一)课前教学常规 1、每个学期前,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教学计划制订出学期授课计划,经教研组讨论后提交教学领导审批执行。 2、任课教师向教研组提出学期教学使用器材计划。 3、每次课前教师必须写好教案、备好课才能上课。 4、上课前,教师必须整理仪表、穿好运动服装,精神饱满的走上运动场(课堂)。 5、体育委员课前必须和任课教师联系,配合教师布置和检查教学场地和使用器材。 6、做好培训体育委员和小组长工作,每周或每教学阶段培训一、二次。 (二)课中教学常规 1、上课铃声响过后,教师要立即到达教室或操场的预先位置 带领或等候学生至运动场,在行进过程中队伍要保持安静、有序。然后,体育委员向教师报告人数,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2、如遇到第三节是体育课一定要在眼保健操开始前到集合, 并督促学生认真正确有序地做好眼保健操。 3、上课时教师要认真检查学生的着装是否规范,做好准备活动,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4、上课时教师要精神饱满,着装规范(不穿皮鞋上课),声音洪亮,口令清楚标准,语言文明,为人师表。上课期间不许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比如:接电话、座在凳子上休息、几个老师凑在一起闲聊等等的现象出现。 5、严格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进度上课,杜绝体育课的随意性。上课中教师必须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思想表现,不断的采用新颖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本学期教导处将不定期的听体育随堂课。 6、要科学地掌握教学活动,保证教学密度,突出教学重点,达到教学目的。 7、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要严格要求,禁止学生在上课时自由活动,严禁学生离开活动场地。对身体确实有病的同学可让其写好假条见习或进行轻微的体育活动。 8、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讲解要清楚,要让学生领会动作要领后再进行练习。加强安全意识,安排学生练习注意保护,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不按要求进行活动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教育。 9、课程结束后,要组织学生集合,进行讲评,清点人数,并布置课下练习内容。下课铃响后,要组织学生迅速收回体育器材放回器材室,最后进行师生再见结束本课,方可排队离开操场,不得拖堂。 10、遇到天气等原因不能上室外课,必须上好室内课,组织好室内课的教学,按要求写好教案。

多学科融合教学初探

多学科融合教学初探 【摘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地理、音乐多个学科内容和教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施教学,往往能使课堂学习气氛更浓厚,形式更生动,趣味性更强,更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受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关键词】多学科融合教学我是一名初级中学的语文教师,常年除任教初中语文课外,还兼教初中地理和音乐。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将语文、地理、和音乐这三门学科的知识与教法融合起来实施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具体做法有如下几个方面: 1.借助与语文课文内容相关的歌曲来导学譬如,在教学《一辆纺车》这篇课文时,我曾用演唱《军民大生产》、《南泥湾》等经典革命歌曲的方法来导入教学。引领学生了解课文时代背景。《一辆纺车》中记叙的纺纱织布,就是当年陕北解放区军民大生产运动背景下的一项重要的生产方式和劳动内容。那时,国民党反动派对解放区实行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解放区军民为了摆脱经济封

锁,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发展解放区革命武装力量,展开了轰轰烈烈的“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军民大生产运动。但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现代中学生无从感受那个历史时代特殊环境下的生活情境。然而,当学生们倾听着“解放区那个嗬嗨!大生产那个嗬嗨!军队和人民西里里洒啦啦啦嗦??????嗨!齐动员那个嗬嗨!”这热火朝天的劳动号子,思绪很快就会感受到军民大生产运动如火如荼的劳动场面。为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蕴含在课文里的思想情感奠定了基础。 2.唱着歌儿创设写作构思氛围 例如,“母爱”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亲情。就因为它的存在,人类才得以生存、繁衍与发展。可是当要学生写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时,不少学生无从下笔。对此,我没有作过多的引导和启发,而是选择了教学生唱《母亲》、《儿行千里》等歌曲。当学生唱着“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不管你走多远,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学科中的融合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学科中的融合 我是幸运的,在从教十余年中历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一路摸爬滚打走来, 深感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 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一、把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 把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结合起来。教学中,这两门重要学科,相辅相成,可以相互融合。如:学习“分数”时,我们可以在下面优美诗中来计算百分数的问题,语数结合,趣味浓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只花。 ⑴这首诗,看看哪些字出现得多? 数字〕⑵数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⑶课后找一首诗,使某一个字出现的次数至少占 10%,然后有感情地朗读。 于是下课后学生既要找诗,又要读诗,还要计算,只要学生经历了找、读、算的过程, 学生的感受就是丰富的,也是不同的,收获是丰盛的。 数学教学中与语文学科整合的例子(形式)还有很多,像用关联词造句来复习巩固“数的整除”中的概念的理解,用缩句的方法来理解掌握文字题的结构,利用儿歌来记忆“年、月、日”中的大小月,利用“曹冲称象”等故事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等等。 把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广大数学教育者已经认识到:数学虽然有其自身的独特的规律和特点,但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则是人的发展。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将极大地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手段的发展,使之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认知的工具。信息技术的运用,不仅是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同时是教学手段的发展与进步,而且可以真正增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真正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信息技术不仅代表了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如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信息技术还包括智能形态的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多元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教师的思想观念、教育艺术、教育理念等。将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不仅改变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且改变了智能形态的教育技术,使数学课堂教学融入了现代的教育思想理念与教育艺术。信息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应用,通过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改变信息资源与传播渠道等,实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各要素的丰富和谐,实现数学教学的突破与发展。 二、注重多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基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在多学科中的融合 我是幸运的,在从教十余年中历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一路摸爬滚打走来, 深感学科融合的重要性。数学教材中充满着人文精神,我们在强调数学教材的工具性时,首先要有效地开发教材中的人文资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将数学与语文、品德、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智育、德育、美育因素是开发数学教材人文内涵的探索方向。

树立新课标理念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树立新课标理念打造高效政治课堂 高中思想政治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问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自然就成为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什么是高效课堂教学呢?高效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充分发挥教师潜能,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学到最多的知识,明白更多的事理,培养学生更强的实践与应用能力。 一、实施新课标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开展教学 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通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呈现出“管道化”现象。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上课教师交代知识点,学生复习时背要点,考试时一字不差地答要点。教学模式如“一言堂”、说教式等,如同教师在演一场“独角戏”,它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社会实践,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如此被动的学习,当然不能激发起学习的兴趣。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更新,总是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政治老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想法、亲身实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课堂中让学生展开讨论,从而掌握理论知识。这样学生的主体

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学的参与度大大提高,自然就对所学内容有浓厚的兴趣。 二、要让学生对高中政治有全新的认识,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学习政治过程中,积极的学习态度很重要,如果学习态度消极,学习效果会很差。学习态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主导因素,在教学环节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学生若能具备端正、积极的态度,再加上掌握的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便一定能学好高中政治课程。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引导他们运用“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在科学化的指导过程中完善高中政治教学工作。一些刚步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常常不能适应难度系数加大的政治课程。高中政治的理论深度增强、教学目标更高,学生若用学习初中政治的老办法来学习高中政治,往往会不得要领,难以取得学习成效。由此可能会产生学习政治的抵触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密切观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征等具体情形,结合实际状况来对学生进行科学化指导。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初中政治与高中政治的不同。高中政治则抽象化理论增多,与现实的联系更为密切。其次,在了解初中政治与高中政治的差异之后,教师便要引导学生运用新型的学习方法,完成自主性学习。学习高中政治不能以背诵为主,学生应一边学习理论,一边将理论延伸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思想政治高效课堂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教育的质量日渐提高,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它对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来说无疑起到了导向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说理性及哲学性特征,在课堂讲解时就更要注意学生的接受度,高效课堂是指两方面,一是指提高老师讲课质量的高效性,二是指学生学习接受的高效性,在此,谈谈如何提高该门教育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思想政治高效课堂兴趣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146-01 现代社会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竞争更加激烈,对于国民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中是青少年吸取知识的重要阶段,也是塑造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这时和学生接触最多的学校必然是负起了一定的教导作用,这种教导包括学习文化知识和塑造世界观道德观。高中教育课堂中的思想政治课便是起到了这种作用,然而,这门课也是教学中的一门“困难户”。因为思想政治是对人精神层面的教导,它向来是难以具体化的,而且说理性和哲学思维特征明显,创新性又不高,大多是照搬前人的套路和逻辑,老师上课是照搬

教条,学生学习时又模模糊糊半懂不懂,通常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按照国内的划分它属于文科类的科目,在考试的大条件下,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记住就行,学生的方法也就是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完全不解其意。除了一部分学习自主性强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不愿意主动思考探索的,对此,我认为需要针对这种情况采取几点措施改善现状,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立足实际丰富内容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是立足于国家的现实国情而设定的,通常的内容是关于政治经济体制的,对于这些课题,老师不能仅仅照书念,只介绍基本的表面理论知识,对于尚不具备成熟的人文情怀和社会心理的学生而言,这些关系到社会上层建筑的内容着实有些遥远。遥远则不能产生亲切感,不亲切则无法深入思考和接受。老师需要做的是把这些距离学生“遥远”的不同层面的事物和理论拉“下来”,拉到学生的身边,使学生可以切实的感受到学在身边。让它们“下来”,并不是真的下来,而是指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类似的情景,通过语言或活动的方式。老师们要做到使它们贴近学生,就需要立足于实际,根据班上学生的情况,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丰富上课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说,老师可以根据最近的新闻引出政治课上的相关知识点,再用知识点分析该事件的方方面面。这样来说,课堂上的内容既丰富了,

最新体育课课堂常规教学教案

体育课课堂常规教育 课型:室内讲授课 授课时间与班级: 学习阶段:水平四 学习目标:加强学生体育课的常规教育;对学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 学习内容:讲解体育课课堂常规;介绍教材内容;整理队列队型。 (一)体育课课堂常规 目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更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体育课的课堂常规是一个规章,是一个制度,每个学生都必须遵照执行,不允许有超出常规以外的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达到上课的目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特制定本常规。 课前要求: 1、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教师要了解有无见习生。 2、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3、学生因病(包括女生例假)、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见习生在见习时不得聊天,复习功课或离开现场。 4、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课中要求: 1、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2、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教育部2017综合实践课程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 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 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 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 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 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 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 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 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 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 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 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4.课程评价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 本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 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提倡多 采用质性评价方式,避免将评价简化为分数或等级。要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 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为分析考察课程实施状况与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多学科融合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19004774.html, 多学科融合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 作者:高小琴 来源:《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9年第11期 【摘要】各学科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实现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养也趋向于德智体美综合发展。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各学科间的融合教学,使得小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过程中不断增强各方面的能力,推动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学科融合;教学分析;能力 我国新课程教育标准明确规定了多学科综合教育的必要性,对于小学数学也提出了基本的教学指导,要求充分融合其他学科到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得学生可以发展数学能力之外的多种能力,引导小学生热爱数学和综合素养的逐步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依据是充分发掘课本中的相关内容,使得多学科渗透融合教學成为现实,无论是数学和历史的融合、数学和音乐的融合还是数学和实践的融合,都是学科综合教学的体现,使得数学学科成为小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一个纽带,有利于增强基本素养。数学和相关学科的融合教学还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兴趣,使得小学生受到多种文化和思维的影响,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推动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有利于扩展数学知识,帮助小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内容提升素养。 一、推动数学与美术融合教学,增强学生审美能力 美术课程和数学教学的融合有共同的基础,尤其数学图形教学内容和美术素描有着相互渗透的关系,实现两种学科的有效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数学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数学内容和美术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渗透美术的观察和绘画内容,用艺术的教学模式和思维形式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科兴趣,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融合美术教学内容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得小学生的数学图形思维和想象能力获得了提高,培养了我国小学生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 例如,在小学数学图形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渗透美术内容来激发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七巧板拼接成各种动物的图片,比如金鱼、大象和老虎,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图形学习兴趣,间接提升小学生的美术审美能力。再比如简单几何图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利用正方形、长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等基础图形绘制一幅画,突出学生个性,体现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逐步提升自己对于图形内容的深刻掌握。美术和数学的交叉融合教育有效提升了小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趣味性的图形更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真正的数学学习兴趣。 二、推动数学与体育课程融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尝试多学科融合

在教学中尝试多学科融合 由一道高考试题说起 《人教版普高标准试验教材地理必修1》在讲到地球自转时,引出了时差的概念,并介绍道:“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人们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可是,这个地理教材里的知识概念,却闯入2013年北京高考的历史试题中。试题材料简述了格林尼治时间从产生到普及的过程,并让学生在归纳整合材料的基础上,分析世界时形成的历史原因。这样出题,突破了地理学科的单向视野,也使问题更具思辨性。具体而言,为工业革命乃至历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角度。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将同一知识分散到不同学科中学习的方式,割裂了认知上的整体性。相反,通过学科融合却反而能使各学科内容互为补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科学的发展历程也表明,所有学科从最初以混沌不分的形态包含于哲学范畴内始,经历过不断分化、细化的过程。但是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从20世纪后半叶开始,学科发展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传统经典学科间的界限被不断打破,学科的边界被重新划分,一些交叉学科开始大量出现,

学科融合与交叉成为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在学校教育中,尝试学科知识的融合,具有非凡的意义。 然而,试题还仅仅是以地理学概念为表,以历史思维的考查为里。倘若我们能打破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各执专门的思维定式,使对事物的思考统一在整个主题的开放视角下,则完全可以迸发出更多深富趣味与思考意义的问题。例如,通过让学生搜集材料,在了解诸如爱斯基摩人的计时方式、玛雅人的立法体系、中国二十四节气等知识的基础上,来丰富“时间―社会―历史”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古代日晷、圭表、滴漏、沙漏等计时工具的局限性进行考察,以此来分析伽利略对摆的等时性规律的发现和惠更斯摆钟的发明,使时间从太阳的视运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时间概念向均一单位的转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等等。在主题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下,问题可大可小,可宏观可具体,可以是跨学科,也可以非具体学科形式,与生活紧密结合,具有极强的伸展性和发散性。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的几个着力点

打造高效政治课堂的几个着力点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各校都在努力,而“导学案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开展“导学案教学”,有助于转变学习习惯,改革学习方式。“导学案教学”有助于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所谓“导学案教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教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其显著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能力培养,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导学导练、当堂达标。“导学教学”不仅是教法改革,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为达到教学效果,在高中政治教学导学案教学流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一、明确再现大纲的要求 教师提出自学的要求要明确。教师对学案的设计,教材的编排要从原则和知识系统出发,对大纲、教材和教参资料以及自己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要让学生有摘苹果的感觉,跳一跳摘得上。有兴趣有能力完成。 二、高度强调学生自学教材 首先教师要重视,课前要布置,课上要检查,课中要贯穿,否则会使教学效果打折扣,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否则,课堂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 三、讨论交流要详略得当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阶段,教师的职责是启发引导、组织调控、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在宽松、自主的状态下,运用相关的政治知识,大胆进行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交流和研讨,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探索实践。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充分发挥政治案例教学的功能,提高政治课教学实践。教师善于总结评价。教师和学生对发言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它包括本组自评、他组点评、教师评价。此过程要紧紧的围绕重难点进行,要做到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把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始终,切忌顾此失彼,把整个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或教师放任自流变成“放羊式”的教学。 四、精讲释疑案列不可少 精讲释疑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此过程要呈现精彩案例,如,文本材料、教师描述、电教手段展现、模拟再现实际情景、学生表演等。呈现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常规 文章来 源初中教师网w 9 1 制订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包括如下环节:总目标、学情分析、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分类分年级实施措施、教师指导、课程评价、教学研究与师资培训、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等。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目标 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获得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提高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内在的联系的认识,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学情分析:对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 1、学情分析:包括高中各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能力,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态度、兴趣、了解程度、参与能力等。 2、教科书情况分析。目前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有两册教材。但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科书,它主要用于引导、启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当地实际、校情、学情,创造性地使用这些教材。 三、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分类分年级分学

期实施措施 ㈠研究性学习: 1、高一年级: (1)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体验科研的艰辛,打好学科基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及实践能力,学会寻找信息源,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在课题选择上,既独立于必修教材,又不离必修教材太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2)高一年级本学期要研究的课题。 2、高二年级: (1)一方面,继续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能力,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从社会、生活、实践中学会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发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高二年级本学期要研究的课题。 3、研究性学习实施计划及研究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时间: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份 内容:选择、确定课题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关于多学科交互融合优势的探讨

关于多学科交互融合优势的探讨 科学好比一棵大树,一个人怎么也抱不住——非洲谚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科学研究更是如此。然而,当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往往又不是单一学科所能解决的,而是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通过学习领会,笔者发现多学科交叉研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一、整合资源,容易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创始人M·普朗克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是内在的整体,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由物理学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科学的链条,这是一个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A领域的研究问题,用B领域的方法,往往会得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近百年来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380多项成果中,近半数的项目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取得的。例如,著名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就是物理学、生物学、化学交叉融合的结果。另外,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产生新的学科,进一步使科学研究精细化。例如,化学的工具和方法被用于研究生物和医学问题,分子生物学的手段也被用于解决化学问题,包括化学遗传学、生物体系的小分子调控、分子识别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化学基础研究、分子进化和生物合成基本规律等等。 二、思想交融,利于综合性地解决全球性问题。交叉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数学科学和哲学等大门类科学之间发生的外部交叉以及本门类科学内部众多学科之间发生的内部交叉所形成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因而有利于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尤其是全球性的复杂问题。这是交叉科学所能发挥的社会功能。在社会发展中,人类会遇到诸如人口、食物、能源、生态、环境、健康等问题,这仅靠任何单一门学科或一大门

浅谈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高效课堂

浅谈如何打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高效课堂 摘要:一直以来我们在教学中都特别重视高效课堂的研究,尤其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思想政治课的高效课堂,显得尤为迫切。它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实施课程改革的目的。 关键词:高效课堂课堂效率有效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反映了高中阶段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教师必须把握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特点和要求,在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根据课程标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设计主要目标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政治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习惯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构建思想政治课的高效课堂,就显得尤为迫切。 所谓高效课堂,简单来说,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有效教学呢? 一、教师转变观念,构建高效课堂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言堂”,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处于绝对的权威地位,所以思想政治课上教师累、学生烦、效果差。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改变观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者,是帮助指导学生学习的主导者。形象地说,教师就是一堂课的主持人,课堂是学生发挥才智的舞台。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说,“一两的参与重于一吨的说教”。可见,单靠教师的说教,思想政治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 “德育要以美好的学习生活为基础”,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思想政治融入生活,让生活走进思想政治,让学生自觉地去体验感悟。 二、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 想要构建高效课堂,精心创设“互动场”,实现有效互动是尤为重要的,那么如何实现有效互动的效果呢?创设情境,把学生吸引到课堂是前提。下面以我的一节课为例来谈谈如何优化互动环节,提高课堂效率。“生活处处有哲学”是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开篇课,在“生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