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伟大的转折》历史故事

《伟大的转折》历史故事

《伟大的转折》历史故事
《伟大的转折》历史故事

《伟大的转折》历史故事

194l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伟大的卫国战争。

一开始,德军来势凶猛,很快占领了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区。但是在苏联军队的英勇反击下,他们进攻势头逐渐减弱了。希特勒要在3个月内消灭苏联的计划破产了。他又决定重点进攻莫斯科。在斯大林亲自指挥下,莫斯科的军民经过40天的浴血奋战,歼灭了大批德军,取得了胜利,打败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苏军开始了反攻,收复了大片土地。而德军节节败退,只能防御了。

希特勒气急败坏,决心孤注一掷,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现在的伏尔加格勒)。

斯大林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原名察里津,是苏联内河航运干线──伏尔加河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铁路交通的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战前居民约60万人。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地区是苏联粮食、石油和煤炭的重要产区,这是德国当时急着要得到的物资。对苏联来说,在乌克兰被德军占领以后,斯大林格勒是中央地区通往南方经济区域唯一的交通咽喉,关系到莫斯科的安全。既然斯大林格勒对双方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这场战役有多么残酷就可想而知了。

从1942年7月中旬开始,德军相继投入了150万大军,向斯大林格勒展开猛攻。希特勒甚至定下了7月25日以前攻占斯大林格勒的计划。

德军集中了将近40个师的精锐部队,每天出动上千架次的飞机,把100多万颗炸弹投向这座城市,城市的建筑几乎全部被毁。但是,在斯大林“不让敌人前进一步,用一切力量消灭敌人”的号召下,苏联军民誓死抵抗,人人手执武器在废墟中和冲进市区的德军展开搏斗,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冲上来。为了打败法西斯,他们付出了重大牺牲。尤其是青少年们,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投入战斗。在激烈残酷战斗的日日夜夜里,这里没有前线和后方的界线。在这里作战的部队中有16万多名党员和24万多名共青团员。在78名共青团区委书记中,有47名成为前线的战士。共青团培训了7.5万名姑娘,使她们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有一名护士为了保护隐藏在战壕里的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30多个德寇,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部队赶到。少先队员米沙·罗曼诺夫和他的父亲也参加了游击队。在一次敌我力量悬殊的战斗中,英勇的游击队员都倒下了。只剩下米沙一个人,他没有丝毫的畏惧,继续向敌人射击,直到被德寇团团围住,中弹牺牲。

这个战役从它的外围防御战,到近郊的防御战,到市区的争夺战,尽管德军以优势的兵力和陆空强大的攻势节节进逼,但是苏联军民发扬高度爱国主义精神,誓死保卫斯大林格勒,

始终没有让德国法西斯占领这个英雄的城市。而德军久战不胜,已经士气低落。加上严寒和饥饿的威胁,很多人被冻死,战斗力大大减弱。战争形势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

11月19日,苏联红军经过殊死战斗,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在斯大林的命令下,他们对德军开始了大反攻。只用了5天,就迅速突破了德军防线,把33万德军团团包围起来。

而在这时候,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竟带着高级将领们到阿尔卑斯山上观赏雪景去了。当他回到大本营的时候,已是红军反攻的第4天。当晚,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德军第六军团司令保罗斯拍来电报,说德军20个师全被包围了。但是希特勒不准他们突围撤退。

到了1942年1月底,这场战役已接近尾声。德军被分割在三小块袋形阵地中。保罗斯垂头丧气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行军床上,陷入了万分绝望的情绪中,他手中拿着希特勒的电报,上面写着: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直至最后一兵一卒一枪一弹。

可让他感到不好受的是,向他们祝贺的电报像雪片一样飞来。那个德国空军元帅戈林在意大利消磨了大半个冬天,手上摆弄着珠宝,身上穿着皮大衣,大摇大摆给保罗斯打来电报:第六军团的英勇奋战将名垂青史,后世子孙将会骄傲地谈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自我牺牲精神。

希特勒在得知德军阵地即将被攻破的时候,又急忙发电报升保罗斯为陆军元帅,110名军官也各升一级。这显然是希望这种恩典能加强德军将土“光荣殉职”的决心。

然而,这批德军军官并没有这个决心。2月2日,斯大林格勒大会战胜利结束了。9.1万名德军官兵,其中包括保罗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在冰雪途中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这批战俘饥肠辘辘,身患冻伤,大部分还负有弹伤。他们个个神情颓丧,抓紧裹在头上满是血污的毛毯,来抵挡零下24摄氏度的严寒。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从此,苏联红军开始大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并最先攻入德国本土。德国法西斯则步步后退,走向下坡路。苏联人民和军队是抗击德国法西斯侵略的主力军。

《伍子胥》:“决断”中的不倦前行(一)

《伍子胥》:“决断”中的不倦前行(一) 关键词:伍子胥决断自在与自为存在之思 摘要:《伍子胥》具有的存在主义色彩可以理解为一种“决断”思想。作品借助于伍子胥在审美、伦理、宗教等人生状态中的不断“决断”与转换,将一个古老的复仇故事转化为现代生存价值的探求过程,体现出存在之思。 创作于1940年代的小说《伍子胥》是著名诗人冯至的代表作品①,由于艺术价值的“独特、超前、个人性”曾被钱理群先生誉为“不可重复的绝唱”②。作品具有的存在主义色彩,诠释了存在主义的“决断”观念,表现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对于生存问题的独特思考。“决断”是存在主义的重要思想,主要指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和意义的自由选择与决定,“本然的自我存在只有通过自由的无条件的决定才能实现”③。这种带有终极关怀色彩的价值诉求源自于对贬抑人之存在价值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反动,是一种将人生从“自在状态”提升到“自为状态”的意义历程。就本文而言,伍子胥的人生游历是在审美、伦理、宗教等“存在状态和意义”中的不断“决断”与转换,但作者并没有把人生的存在意义固着在其中的某一类形态上,反而审美、伦理、宗教等人生状态不过构成了人生过程中一次次短暂“停留”,“终点”又预示着“起点”。故此,一个古老的复仇故事最终也就转化为一种关于生存价值的探求过程,体现出存在之思。 小说取材于春秋时期“伍子胥复仇”的历史事件,是对一个古老复仇主题

的现代生发。小说一开始就描述了伍子胥对边城如同“死蛇一般”生存状况的“焦躁与忍耐”,“三年来无人过问,自己也仿佛失却了重心,无时无刻不在空中飘着……他们有如一团渐渐干松了的泥土”,“焦躁与忍耐在他身内交战”。显然,此处伍子胥的焦躁来自于对生存状况日渐“沉沦”的“体察”,正如解志熙所言,“‘焦躁’不是一般的情绪骚动,而是生命失重、存在无意义的根本性焦虑。”④由此,“沉沦”中的“边城”也就成为现代人生“自在状态”的一种表征,有待于通过“决断”来唤醒人生的“自为”意义。“在这不实在的,恍恍惚惚的城里,人人都在思念故乡,不想住下去”,“只等着一阵狂风,把它们吹散”。“故乡”近乎“安息”的魅力,构成了“自为人生”的神秘招引,因此,即便没有后来故事中楚国使者阴谋“诱杀”这一外在契机,伍子胥也可能会在其他因素的触发下沿着自身的行为逻辑展开人生的“决断”。他“面前对着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他们决断……他觉得三年的日出日落都聚集在这一瞬间,他不能把这瞬间放过,他要在这瞬间做一个重要的决定”。显然,此时伍子胥面对的已不是所谓“复仇”的历史伦理问题,而是人生意义的“自由选择与决定”。相对于兄长伍尚为了父子的伦理人情冒死去郢城的“决定”,伍子胥则要“走出去,远远地走去,为了将来有回来的一天”。这样父兄的死对于伍子胥而言,“就是一个大的重量,一个沉重的负担落在你的身上,使你感到真实,感到生命的分量,——你还要一步步前进”。生和死在此构成了人生的两个极端,也就具有了“先行到死”和“向死而在”的意义。人生的伦理意义一旦被转化为存在的勇气,也就促生了“决断”的意义转向,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中国古代历史小故事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 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 商朝前1600-1100 汤盘庚→殷 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 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 /洛邑 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 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 8-23 王莽长安 东汉 25-220 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 220-265 曹丕洛阳 蜀 221-263 刘备成都 吴 229-280 孙权建业 西晋 265-316 司马炎洛阳 东晋 317-420 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 304-439 // 南北朝 420-581 // 隋朝 581-618 杨坚大兴 唐朝 618-907 唐高祖长安 五代十国 907-960 // 宋朝北宋 960-1127 赵匡胤开封 南宋 1127-1279 高宗临安 辽朝 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 1038-1227 李元昊兴庆 金朝 1115-1234 阿骨打中都 元朝 1271-1368 忽必烈大都 明朝 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 清朝 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小学生 简化版)

中国古代成语故事 1.︱盘古开天︱ 传说太古时候,天地不分,整个宇宙像个大鸡蛋,里面混沌一团,漆黑一片,分不清上下左右,东南西北。但鸡蛋中孕育着一个伟大的英雄,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盘古在鸡蛋中足足孕育了一万八千年,终于从沉睡中醒来了。他睁开眼睛,只觉得黑糊糊的一片,浑身酷热难当,简直透不过气来。他想站起来,但鸡蛋壳紧紧地包着他的身体,连舒展一下手脚也办不到。盘古发起怒来,抓起一把与生俱来的大斧,用力一挥,只听得一声巨响,震耳欲聋,大鸡蛋骤然破裂,其中轻而清的东西向上不断飘升,变成了天,另一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大地。盘古开辟了天地,高兴极了,但他害怕天地重新合拢在一块,就用头顶着天,用脚踏住地,显起神通,一日九变。他每天增高一丈,天也随之升高一丈,地也随之增厚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盘古这时已经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身子足足有九万里长。 就这样不知道又经历了多少万年,终于天稳地固,不会重新复合了,这时盘古才放下心来。但这位开天辟地的英雄已经筋疲力尽,再也没有力气支撑自己,他巨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了。盘古临死时,全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的左眼变成了鲜红的太阳,右眼变成了银色的月亮,呼出的最后一口气变成了风和云,最后发出的声音变成了雷鸣,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闪烁的星辰,头和手足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高山,血液变成了江河湖泊,筋脉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肤和汗毛化作花草树木,牙齿骨头化作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汗变成了雨水和甘露。从此开始有了世界。 2.︱女娲造人︱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3.︱伏羲画卦︱ 他十分茫然,不知所措。在闲暇之余,时常盘坐卦台山巅,苦思宇宙的奥秘。仰观日月星辰的变化,俯察山川风物的法则,不断地反省自己,追年逐月,风雨无阻。也许是他的精诚感动了天地,有一天,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派美妙的幻境,一声炸响之后,渭河对岸的龙马山豁然中开,但见龙马振翼飞出,悠悠然顺河而下,直落河心分心石上,通体卦分明,闪闪发光。这时分心石亦幻化成为立体太极,阴阳缠绕,光辉四射。此情此景骤然震撼了伏羲的心胸,太极神图深切映入他的意识之中,他顿时目光如炬,彻底洞穿了天人合一的密码;原来天地竟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唯阴阳而已。为了让人们世世代代享受大自然的恩泽,他便将神圣的思想化作最为简单的符号,以“一”表示阳,以“--”表示阴,按四面八方排列而成了八卦。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人们理性思维的闸门,将困苦中挣扎的人们送上了幸福的彼岸,从而博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怀念和尊崇。 4.︱神农尝百草︱ 神农氏本是五氏之一,出生在烈山的一个石洞里,传说身体透明,头上长有两角,即牛头人身。他的特殊外形和勤劳勇敢,长大后被人们推为部落首领,因为他的部落居住在炎热的南方,称炎族,大家就称他为炎帝。有一次他见鸟儿衔种,由此发明了五谷农业,因为这些卓越的贡献,大家又称他为神农。他看到人们得病,又到都广之野登建木上天帝花园取瑶草而遇天帝赠神鞭,神农拿着这根神鞭从都广之野走一路鞭一路回到了烈山。 神农尝百草多次中毒,都多亏了茶解毒。因誓言要尝遍所有的草,最后因尝断肠草而逝世。人们为了纪念他的恩德和功绩,奉他为药王神,并建药王庙四时祭祀。在我国的川、鄂、陕交界传说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称为神农架山区。 神农尝百草 5.︱雷泽华胥︱ 相传,雷泽神刚烈威猛,专司的工作是行雷布雨,人首龙身,神通广大,居于昆仑山东南吴国西陲大泽之内,只要以手拍腹,便会发出惊天动地的雷声,经久不绝,震耳欲聋,雷泽神得知女娲造人,并按女娲自己的模样造了圣女华胥,便怀抱好奇之心,苦心打探华胥一族所在,终于在昆仑东南相见。为试探心意,在华胥圣女行进的前方,用脚踏出了一个巨大的脚印,最终华胥走进雷泽神的脚印,有情人终成眷属,诞下天帝伏羲。 6.︱夸父逐日︱ 夸父逐日出自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身躯化作夸父山。夸父逐日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战胜干旱的愿望。在中国的许多古书中,都记载了夸父逐日的相关传说,中国有的地方还将大山叫做“夸父山”,以纪念夸父。

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简介 本文是关于伍子胥简介,感谢您的阅读! 伍子胥(前559年前484年),享年75岁,本名伍员,又名伍子胥。今湖北监利县人,也有人说是安徽全椒县人。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曾任吴国大夫。 伍子胥本为楚国人,他的家族在楚国也是一个大家族,父亲伍奢曾在楚平王时期任太傅一职,后来被奸人陷害,伍奢和伍子胥的兄长伍尚一同被杀。伍子胥在父亲朋友的帮助下逃出了楚国,背井离乡的伍子胥听闻吴王阖闾正在招贤纳士,就去投奔吴王。伍子胥很快就受到阖闾的重用,伍子胥在吴国期间主持修建了姑苏城,即现在的苏州城。 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和孙武一同破入楚国都城,伍子胥为了给自己的父兄报仇,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愤怒的伍子胥对着楚平王的尸体实行鞭尸,用皮鞭打了三百下才罢休。吴王重用伍子胥和孙武军事大家,才能破大楚,败强齐,夫差成为春秋一霸。 后来伍子胥和吴王夫差的关系越来越差,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数次进谏,没有杀死勾践,后来吴王夫差和伍子胥又在攻齐还是灭越的问题起了争执,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坚持先攻打国力强大的齐国。 公元前483年,夫差派伍子胥出使齐国。太宰喜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夫差听信谗言,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

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果然,九年后,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率领三千越甲偷袭吴国国都,吴国被灭。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国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规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东躲西藏,好不容易逃到楚国的边境昭关边。 出了昭关就是一条直通吴国的大河,但是昭关的镇守者是楚国著名大将,而且由于是边境重关,戒备非常的森严。伍子胥只好和太子躲进旁边的山林之内,恰巧碰到了传说中的扁鹊的弟子东皋公。 东皋公认出了被通缉的伍子胥,但是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不但没有向官府举报,还非常热情的招待伍子胥他们,东皋公还向伍子胥保证会帮助他们通过昭关的。 可是,一连七天过去了,东皋公丝毫不提过关的事情,伍子胥心中非常的焦急,急切的问东皋公说:父兄大仇不能得报,我被困在此地实在是度日如年,您想到了什么妙计来帮我?。东皋公回答说:办法我已经有了,现在就差一个重要的人物了,他马上就来了,你安心等待即可。 伍子胥听到此话,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东皋公,毕竟他们之间没有任何交情,他也不是太了解东皋公这个人。晚上就寝的时候,伍子胥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在纠结着到底该怎样做。如果自己离开东皋公,独自一人想办法出关,这和送死没区别,如果在这边继续等的话,又不知道还要等多久,心中焦急万分的伍子胥一夜未睡。 第二天早上,东皋公看到伍子胥,非常的惊讶的说:你怎么一夜

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

中国历史小故事大全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4、宗悫(què)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被同乡称赞。 原文: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一夜白头的故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楚国人,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不但名留青史被后人敬仰,其一生也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下面就来说说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鞭尸复仇的故事。 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次子。楚平王即位后,因为听信费无忌的谗言,不但杀害伍奢,还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接到消息后,立刻逃跑。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全力缉捕伍子胥。 伍子胥欲适吴国,奈何路途遥远,因太子建在宋,伍子胥奔宋,因宋国内乱,与太子一起奔郑。奈何太子为了和晋国联合谋取郑国的意图被郑国君知晓而被杀,伍子胥又奔吴国。但是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是楚国到吴国的必经之路,一直以来有重兵把守,韶关的关口前面是大江,两边山势陡峭。伍子胥一直头疼如何安全通过韶关。 还好伍子胥命不该绝,危难之际遇到了东皋公。东皋公他从悬赏

令上的画像中认出了伍子胥,他很同情伍子胥的冤屈和遭遇,于是决定帮助他。东皋公把他带进自己的居所,好心招待,一连七日,丝毫不谈过韶关的事情。伍子胥实在熬不住,急切地对皋公说“我有大仇要报,度日如年,这几天耽搁在此,就好像死去一样,先生还有什么办法呢?”。东皋公说“我已经为你们筹划了可行的计策,只是要等一个人来才行。” 伍子胥心中忧虑,晚上寝不能寐,他想告别东皋公而去,可又怕过不了韶关。如果不走,不知还要等多久。如此翻来覆去,其身心如在芒刺之中,卧而复起,绕屋而转,不知不觉到了天亮。在极端的忧虑下,伍子胥竟然一夜白头。东皋公见了后,大惊道:“你怎么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伍子胥发现果然一夜白头,不由暗暗叫苦。东皋公反而大笑道:“我的计策成了。几日前,我已派人请我的朋友皇甫讷来,他跟你长得像,我想让他与你换位,以蒙混过关。你今天头发白了,不用化妆,别人也认不出你来,就更容易过关了。” 当天,皇甫讷如期到达,东皋公把皇甫讷打扮成伍子胥的模样,

中国古代管理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管理的小故事 中国古代管理的小故事(一) 寓言:在森林旁边有一个池塘,到处都是蝴蝶、花朵、青蛙还有小鱼。这里有一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它总是活蹦乱跳,游来游去,追赶着蜻蜓。 有一条叫胖先生的大鱼,它来自一个凶狠好动的大家族,每天大鱼总是要袭击小鱼两三次,以显示自己的力量。 有一个渔夫每天都来池塘钓鱼,可总是收获不大。有一天他决定买一张网,以节省时间。天亮时,他悄悄地来到池塘,然后小心地把渔网撒下了池塘。两条鱼都从来没有见过渔网,所以当渔夫收网时,它们都被渔网给网住了。小鱼挣扎着从网眼中逃出来,胖先生这时候才觉得,自己宁可是一条小鱼。 寓意: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小人物容易得救,而那些名声大的却难以躲过危险。 点评: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还有一句俗语:"人怕出名,猪怕壮。"为什么有这么多成语与俗话说明名人与大人物如果不谨言慎行,如果不谦虚谨慎,会招人嫉妒与眼红、会招人非议与打击、会招人侮辱与诽谤?因为人有一种心理叫嫉妒。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或者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它包括焦虑、恐惧、悲哀、猜疑、羞耻、自咎、消沉、憎恶、敌意、怨恨、报复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我们在网络上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名人新闻方面的匿名评论,这些评论有好有坏,有褒有贬。讲名人坏话与贬低名人的评论有污言秽语、侮辱诽谤,恣意践踏名人的人格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八规定:第三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为什么有些人要这样贬损名人?真相是嫉妒心理在作祟,为了寻求心理平衡而以。作为企业的高管,是企业里的大人物与名人。有些员工当着高管的面对其阿谀奉承、拍马巴结、奴颜媚骨;只要高管不在场,背后就中伤诽谤的话一大些。还有些员工看到高管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什么意见都不敢提;背后却牢骚怪话一大些。所以,高管们要低调、要谦卑,免得一些人眼红嫉妒。看到高管有权力、社会地位高、待遇优厚,有些心理不平衡的人,就会有种挫折感与失落感,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对高管言语攻击,行为挑衅,通过贬低高管与挑战高管的权威而获得心理平衡。员工虽说地位低,但是如果工作不满意,可以消极怠工,甚至于跳槽。但高管却不能对工作不满意而懒惰,如果高管工作不努力,企业就难以有发展。企业搞垮了,员工可以一走了之。但企业搞垮了,高管的职业生涯就变得困

(完整word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推荐文档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

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俗话说:人要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从早到晚这个卦馆没开张,眼看就要日落西山,李清照坐了一天,腰也痛、腿也酸、眼也花,正要起身关门,就见身影儿一闪,一个俊俏的姑娘。 这姑娘头插玉簪,身穿粉纱,站在门口儿。李清照一愣,仔细

试论《西厢记》的故事流传和演变

试论《西厢记》的故事流传和演变.txt7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8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Page 1----------------------- 东京文学 试论《西厢记》的故事流传和演变 任莹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300204) 【摘要】((西厢记》最早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主要写的是张生对莺莺 。始乱之,终弃之”的悲剧故事,宣扬了-k-)L是祸水的传统论调.到了宋代,崔、张故事已被改编为多种文艺样 式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对西厢故事的思想主题,情节内容和人物形象都作了创造性改造的是金代董解元的说唱 文学《西厢记诸宫调》(又称嵌董西厢》)。从《莺莺传》到《西厢记》,尤其是董《西厢》,它直接给杂剧 ((西厢记》以深刻的影响,构成杂剧《西厢记》的深厚艺术传统.

【关键词】流传;演变;历史;小说 《西厢记》被元末明初的贾仲明誉为“天下夺魁”的丑恶行为找寻理由辩解。还说,许多人都赞张生是个 之作。代表了元代爱情剧的最高水准,在中国戏剧史上“善补过者”。这是颠倒是非。 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关于《西厢记》的作者,向来众这部传奇文,虽说结尾很坏,但对崔张的爱情和莺 说纷纭,一般认为是王实甫。王实甫,名德信,大都莺性格的某些描写,却是楚楚有致、细腻动人,引起当 人,生平事迹不详。一生共创作了十四种杂剧,现在全时许多人的注意。并给后世作者以深远影响。正如鲁迅 本流传下来的有《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所说:“虽文章尚非上乘,而时有情致。固亦可观,惟 三种。王实甫的剧作多以儿女风情故事为主,有浓郁的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中国小说史略》对《莺 抒情气氛,语言清丽华美,是文采派的典范。莺传》的肯定和批评都十分确当。’

有关谋略家伍子胥的故事

有关谋略家伍子胥的故事 有关谋略家伍子胥的故事有关伍子胥的故事,现在广为流传的有三个,分别为伍子胥一夜白头、伍子胥与渔夫和伍子胥与洗衣女。 伍子胥铜像伍子胥一夜白头,讲的是伍子胥过楚昭关之时,住在东皋公的家中,东皋公答应帮助伍子胥过关。 但是,伍子胥苦等好几天之后,没有任何消息,着急的他一夜未眠,醒来后发现自己的头发在一夜之间变得雪白如雪。 后来,伍子胥靠着这一头白发,混出了昭关。 伍子胥与渔夫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在过河的时候,被一名渔夫所搭救,来到对岸之后,渔夫看到伍子胥饥肠辘辘的样子于心不忍。 渔夫让伍子胥呆在岸边的大树之下,他回去给伍子胥准备饭食。 等了渔夫好久的伍子胥开始怀疑渔夫是不是骗自己的,他怕渔夫引来官兵,于是藏进了旁边的芦苇丛中。 过了一会儿,渔夫端着丰盛的饭食来到树下,发现伍子胥不在,他就站在树下呼唤伍子胥,喊了好久,伍子胥才从芦苇丛中出来。 吃饱了的伍子胥解下自己的价值百金的佩剑,要送给渔夫,渔夫拒绝了,他说:楚王的赏金比你这把宝剑值钱了不知道多少倍,我要是贪念财富就不会救你了。 伍子胥听后,感到非常的惭愧,向渔夫道谢之后,他又叮嘱渔夫不要将自己的行踪泄露出去。 渔夫为了让他放心,划着自己的小渔船,自沉江底而亡。

伍子胥与洗衣女的故事,讲的是伍子胥逃难到一个山间的一个小水潭旁边,看到潭边洗衣女子的身边有一个饭盒,饥饿难耐的他向洗衣女乞食。 洗衣女将自己的饭食送给了他吃,吃完后伍子胥对她说:你放心,等我发迹之后,会以千金报你的一饭之恩的,但是请你不要将我的行踪泄露出去。 洗衣女对她说:既然你怀疑我的品行,我就以死明志吧。 最后,洗衣女抱着一块大石跳入潭中淹死了。 伍子胥后来在吴国当上大官后,曾携千金在山边的村落中寻找洗衣女的家人,但都没有找到,伍子胥就将千金扔到洗衣女自尽的那个水潭里。 伍子胥救幼主的事迹伍子胥救主是一个历史小故事,讲的是伍子胥冒死救幼主的故事,这里的幼主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公子胜,后世又将他称为白公胜,据传为白姓始祖。 白公胜画像楚国太子建被平王下令处死之前,得到当时边城司马的帮助,逃出了楚国,后来又和一同逃出楚国的伍子胥相遇,太子建和伍子胥一路躲过楚平王的追杀,来到了郑国。 郑国是太子建生母的故国,所以,郑国国君收留太子建在自己的国家之中生活。 生活在郑国的太子建一心想要报仇,他开始打起了郑国的主意,太子建在郑国广收门客,结交郑国的一些大臣。

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三篇】

中国历史哲理小故事【三篇】 【居安思危】 洪水未到先筑堤,豺狼未来先磨刀。 一只野狼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狼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处徘徊,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人生哲理:做事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这样在危险突然降临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三人成虎的故事】 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于是很多国家聚在一起商议停战。为了让大家遵守停战协定,国与国之间通常都会交换太子互相作为人质。 魏国和赵国达成了停战协议,魏国派遣大臣庞葱陪魏太子到

赵国去做人质。临走之前,庞葱对魏王说:“大王,如果现在有一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摇了摇头,说:“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我当然不会相信。” 庞葱又说:“但是,如果现在有第二个人也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想了想,说:“也许我会怀疑这是不是真的。” 庞葱接着说:“如果这时又有第三个人对大王说街上出现了老虎,那么大王会相信吗?” 魏王肯定地说:“三个人都这样说,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说:“街上根本就不会有老虎,这是谁都知道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三个人都说街上有老虎,那么很多人就会相信。现在,我去了赵国,我想,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人肯定不止三个。希望大王能够保持清醒,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 魏王点头同意了。庞葱走后没有多久,果然有很多人在魏王面前说庞葱的坏话。一开始,魏王不相信这些谗言。然而,时间久了,魏王就相信了那些人的话。后来庞葱陪太子回到魏国,但魏王不再信任庞葱,所以再也没有召见他。 其实庞葱根本没有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情,但魏王最终还是听信了谗言。我们做事、看问题要有主见,千万不要盲从。 【愚公移山的故事】 在冀州(在今河北境内)的南边,黄河的北岸,有两座很高的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大山的北面住着一个叫愚公的老头,已经九十多岁了。由于大山挡在愚公家门前,所以每次出门和回

端午节与伍子胥的传说

端午节与伍子胥的传说 Now is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and the north is the custom of eating the dumplings, wearing Sachet, dragon boat racing in the south as well, such as drinking realgar wine. Bring Dragon Boat Festival, many people will think of the great poet Qu Yuan. However, the Suzhou people say, in fact,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is the first memorial of Wu. Minister Wu Wu is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were members of the word Zixu, turned out to be the state of Chu. His father, the Prince of Chu Wu She is the Grand Tutor. 522 BC, king Ping of Chu construction is about to marry Prince spotted the Qinmu Gong's daughter, and a traitor Fei Wuji conspiracy, robbery scene staged farce son's wife. Finally, the king Ping of Chu reconvened the Prince built, and the instigation of the Fei Wuji, Wu She killed and Wu's brother Wu and the Wu family is still more than 100 ports. Country full of open-minded hatred of hate at home, Wu may not want to sit still. He fled in panic, all the way Elegy. "Wuyuechunqiu" records, an arrest warrant was issued to arrest Chu Wu, also sent troops to catch up. Wu Tai-line the river, going to Heaven and crying, legends are all white hair overnight.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0篇)

1.範仲淹有誌於天下 範仲淹二歲的時候死了父親。母親很窮,沒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範仲淹)長大以後,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著眼淚告別母親,離開去應天府的南都學舍讀書。(他)白天、深夜都認真讀書。五年中,竟然沒有曾經脫去衣服上床睡覺。有時夜裏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澆在臉上。(範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讀,什麽也不吃,直到日頭偏西才吃一點東西。就這樣,他領悟了六經的主旨,後來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誌向。他常常自己講道:“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原文】 範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靠,再適常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嘗解衣就寢。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經之旨,慨然有誌於天下。常自誦曰: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2.陳蕃願掃除天下 陳藩十五歲的時候,曾經獨自住在一處,庭院以及屋舍十分雜亂。他父親同城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對他說:“小夥子你為什麽不整理打掃房間來迎接客人?”陳藩說:“大丈夫處理事情,應當以掃除天下的壞事為己任。不能在乎一間屋子的事情。”薛勤認為他有讓世道澄清的誌向,與眾不同。 【原文】

藩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歲。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藩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藩曰:“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誌,甚奇之。 3.班超投筆從戎 班超為人有遠大的誌向,不計較一些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順勤謹,過日子常常辛苦操勞,不以勞動為恥辱。他能言善辯,粗覽了許多歷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班罟到了洛陽。因為家庭貧窮,班超常為官府抄書掙錢來養家。他長期抄寫,勞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兒,扔了筆感嘆道:“大丈夫如果沒有更好的誌向謀略,也應像昭帝時期的傅介子、武帝時期的張騫那樣,在異地他鄉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麽能長期地在筆、硯之間忙忙碌碌呢?”旁邊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說:“小子怎麽能了解壯士的誌向呢!” 【原文】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誌,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誌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間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誌哉!”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doc资料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 全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 关于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是小编分享的中国经典历史故事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国经典历史故事一 李清照到了杭州以后,由于她花钱花惯了,从山东诸城临走的时候,驴驮担挑地带了些玉石古玩、书画、文房四宝什么的,没有几年也就折腾光了。 过去妇道人家一不能做官,二不能改嫁。李清照又识字显文,本来她若开个小茶馆啦,或给人家洗洗浆浆啦,又没有孩子,说实在的一个人的口是好糊的。你可知道她是一位四品夫人呀,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个知府呀!不说她不下架子,就是能把架子放下,叫人家知道四品夫人当了“茶铺西施”,赵明诚的脸往哪里放呀! 人都是两肩膀挑粉一个脑袋,每天总得把那个嘴填满才能过一天日子。李清照也不是神仙,肚子常常咕咯咕噜地叫。 文人实在没咒儿念了,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卖字、卖画儿。李清照的文才好,诗、词、文章写得都好,平日知道的都叫她“女状元”,可听说她的字写的不大好,她的字和她的人一样,看来倒也俊秀,就是没大有力气,好象来阵风就刮跑了。再说,这个买卖也不能做,要卖就得卖名,一署名,人家都知道了。她又是大宫儿

的夫人,金兵打过来还不先拿她开刀?画画儿吧,她的工夫不深,人是没有件件学问都精通的。 从济南一块儿来的倒有几个朋友,可都是坐吃山空,要去借吧,那么人家吃什么呢?又于心不忍。她晚上愁得困不着觉,她想啊想,就见她自个儿忽然哈哈大笑,把手一拍说:“有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你道怎么回来?她是念过四书五经的人,当然是念过“易经”的,懂得阴阳五行,会占卦。会这个本事的,老百姓都把他当圣人、活神仙看待,从没有笑话的。 当天晚上喜得她不能睡眠了,就拿起笔来有意地写了四个梅花篆子:“安易卦馆”。临时使块黑布缝了个道帽,把头发盘到头顶上,穿上一件青褂子,虽说四十来岁了,看来真象个仙风道骨的女道士。 她把她平日看书的小方桌,往小房正中一搁,坐东朝西,又做上了一个白桌围,幸起笔来画上了一个八卦图。她又一端详,觉得这么块大白布画上这个小圈圈儿,不大好看,又在四个角上按她自己的意思, 标上了八八六十四卦的大略变化。等她画完天也就明了,就洗洗脸,嗽嗽口,吃了一张小饼饼儿。门一开,往座位上一坐,正好脸朝门口儿,门口临街,过往行人要占占卦,倒是很方便的。

西厢记故事演进的多元文化解读

2008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J uly12008第4期(总166期)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No14  西厢记故事演进的多元文化解读 郝青云 王清学 【提 要】自唐代《莺莺传》诞生以来,在宋、金、元、明历代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演进,西厢记故事的演进经历了几个不同民族的融合时期。在这个多元文化背景下,西厢记故事的演进是在文艺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同时发生的,每一次思想内容的演进,都以文艺形式发展为契机,而文艺形式的发展又以文化转型为重要前提。 【关键词】西厢记 演进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52(2008)04-0092-06 自从唐代元稹的《莺莺传》诞生以来,西厢记故事在每一种文艺形式中都以新的面貌出现。西厢记故事的演进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文化变迁较大的宋、金、元、明、清几个朝代。历史的变迁与整合为西厢记故事的形式和内容的演变提供了不同的文化语境,每一次文化变迁都为《西厢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西厢记故事最初源头是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北宋文人赵令((1051~1134)根据《莺莺传》的内容创作了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南宋时出现了话本《莺莺传》,现已佚失,内容主要本于元稹的传奇小说。在金代,也就是南宋时期的北方,董解元创作了《西厢记说唱诸宫调》(又称《董西厢》),将故事的演述形式由书面阅读转变为说唱表演。在元代,杂剧大家王实甫将董解元的《西厢记说唱诸宫调》改编成了舞台剧———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又称《王西厢》或《北西厢》)。在元代还有南戏《崔莺莺西厢记》。元末明初有李景云同名作品,但全本已佚,留下残曲28支。在明代,由于戏剧形式的演变,出现了诸多传奇改本,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崔时佩、李日 华的《南调西厢记》(又称《南西厢记》或《南西厢》)。此外还有陆采的《陆天池合并西厢记》;佚名作者(一说是黄粹吾作)的《续西厢升仙记》;周公鲁的《翻西厢》;佚名作者的《锦西厢》;佚失的作品有杨讷的《翠西厢》;屠本峻《崔氏春秋补传》;卓人月《新西厢》;《王百户南西厢记》等等,在明代形成了翻改西厢故事的热潮。 一、西厢记故事艺术形式的演进 在中国历史上,唐宋金元明四个时期五个朝代的更迭,在文艺形式上也经历了小说、诗、词、戏曲的转型。从《西厢记》艺术形式的演进来看,每当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兴起,《西厢记》很快就以新的面貌出现,西厢记故事的与时俱进充分证明了这部作品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文艺形式的演进往往是以文化的整合为契机的,在西厢记故事的演变史上,也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文化整合。 第一阶段:从唐到宋的演进。词在宋代得 29

中国历史小故事三篇阅读

中国历史小故事三篇阅读 导读:本文中国历史小故事三篇阅读,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唐太宗赐醋房玄龄【篇一】 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房玄龄怕老婆的名声,和他的卓越政绩一起成为了千古流传的话题。 有一天早朝已毕,房玄龄却在朝中徘徊不回家。唐太宗很奇怪,问他,只听他说,请皇上下旨令他的夫人不要生气,他才敢回家,太宗听了大吃一惊,没想到房玄龄竟怕老婆到这种程度。 如此的纲常不振,真是岂有此理。唐太宗很为房玄龄抱不平,故意赐给他几个美姬,杀杀他老婆的威风。房玄龄当然是不敢要的,唐太宗就让皇后出马劝说房玄龄的妻子,自然也是碰了一鼻子的灰。唐太宗大怒,亲自出马赐房夫人鸩酒说:“若同意你丈夫纳我所送的美女便罢,若不同意,那就饮此毒酒,此事绝无商量!” 只见房夫人二话不说,将毒酒接过来,一口饮下,唐太宗看到这种情形,心里大为惊骇,叹道:“此等女子我尚畏之,何况玄龄。” 唐太宗拿浓醋去吓唬房玄龄的老婆,没想到却吓着了自己和众人。而将嫉妒说成“吃醋”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老马识途【篇二】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各诸侯国订立盟约,十多个与会的中原诸侯国还宣了誓。主要内容如下:尊重周天子,扶助王室;抵御

外族,不准他们向中原进攻;帮助弱小的和有困难的诸侯国。由此,齐桓公坐上了春秋五霸的第一把交椅。 这第一个撞枪眼儿上的入侵外族叫山戎,当时的山戎势力范围遍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还在其土地上建立了孤竹、令支、无终等好几个小国。山戎没事就跑到中原抢点东西惹点事,还先后挑起了好几次大规模战争,被欺负得最惨的就是燕国。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燕国使者求见,说山戎又侵犯了燕国,希望齐国出兵支援。齐桓公决定亲自统率军队援救燕国,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 齐军一路顺畅,灭掉了山戎中的令支小国。发现令支国君已逃往孤竹国,便向孤竹国进发。孤竹国君顿时慌了手脚,后采纳元帅黄花的计谋,引诱齐军到达孤竹国北边一个叫旱海的地方。凡是进旱海的,就没听说有谁活着出来。 齐桓公果然中计,大军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管仲派出几路兵马去探路,可探来寻去,犹如进入迷宫一般。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发生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忽然眼睛一亮,向齐桓公大声说:“主公,有办法了!臣闻老马识途,当地的马对这一带地形肯定熟悉,咱们只要选几匹老马带路,一定能带引大军走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这一招儿果然灵验,老马左转右拐,带着齐军,不出两个时辰,便出了谷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