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东日本地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东日本地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东日本地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东日本地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东日本地震对中国市场的影响

一、产业(核心技术)转移有利于中国核心技术的掌握和提升

受此次地震的影响,大量日本企业为了规避风险,开始将其核心技术和上游产品的生产转移到海外。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于2011年末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约30%的大型企业表示此次东日本大地震将让他们考虑在增加海外投资或建立新的工厂。其中中国就是重要的海外转移目的地之一。

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一直掌握着核心技术,并将其保留在国内生产,从而使承接产品加工的中国沦为“世界工厂”,位于生产线的最低端。但是震后,由于日本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和分析其面临的风险和危机,不少企业计划并实施了产业转移。在2011年第三季度日本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35万亿日元,比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增长了524%和219%。

中国由于地理位置、资源、技术等原因成为日企转移的对象。例如,松下已决定将更多的锂电池生产转移至中国。并于2012年前,投资200到300以日元用于在中国设立新的工厂和设施升级。按计划,到2015年,松下在中国生产的电池量将占其生产总额的50%。另外日本最大的通信机箱机柜制造商日东工业株式会社也宣布增资中国,将中国公司的注册资本从120万美元追加到1550万美元。

因此中国面临新的机遇。大量日企的核心技术在中国的转移有利于改观中国“世界工厂”的局面,使中国能够掌握更多顶尖的技

附录 A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本附录仅提供我国抗震设防区各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的中心地区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 注:本附录一般把“设计地震第一、二、三组”简称为“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A.0.1首都和直辖市 1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北京(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石景山、海淀、房山、通州、顺义、大兴、平谷),延庆,天津(汉沽),宁河。 2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二组:北京(昌平、门头沟、怀柔),密云;天津(和平、河东、河西、南开、河北、红桥、塘沽、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宝坻),蓟县,静海。 3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第一组:上海(黄浦、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嘉定、浦东、松江、青浦、南汇、奉贤);第二组:天津(大港)。 4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第一组:上海(金山),崇明;重庆(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戽、北碚、万盛、双桥、渝北、巴南、万州、涪陵、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壁山,铜梁,大足,荣昌,綦江,石柱,巫溪*。 注:黑体字加下划线的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

区的分界线,下同。 注:上标*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A.0.2河北省 1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唐山(路北、路南、古冶、开平、丰润、丰南),三河,大厂,香河,怀来,涿鹿; 第二组:廊坊(广阳、安次)。 2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第一组:邯郸(丛台、邯山、复兴、峰峰矿区),任丘,河间,大城,滦县,蔚县,磁县,宣化县,张家口(下花园、宣化区),宁晋*; 第二组: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文安,玉田,迁安,卢龙,滦南,唐海,乐亭,阳原,邯郸县,大名,临漳,成安。 3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张家口(桥西、桥东),万全,怀安,安平,饶阳,晋州,深州,辛集,赵县,隆尧,任县,南和,新河,肃宁,柏乡; 第二组:石家庄(长安、桥东、桥西、新华、裕华、井陉矿区),保定(新市、北市、南市),沧州(运河、新华),邢台(桥东、桥西),衡水,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武安,涉县,赤城,走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深泽,魏县,藁城,栾城,武强,冀州,巨鹿,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 第三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涞源,承德(鹰手营子)。

东日本大地震对我国的防震启示 杜军 赵雁 西安三建建设有限公司 摘 要: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23秒在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特大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造成大量建筑的损毁,本文主要结合日本此次地震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的工程抗震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东日本大地震;隔振;消能减震;建筑法规;鲁棒性 东日本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建筑物的损害和财产损失,更引起了巨大海啸以及最高级别的核事故,其引起的次生灾害无论对人类生活还是自然生态都是损失巨大的,但是日本的建筑质量的优良表现展示了人类在灾害面前的智慧,借鉴邻国日本的此次地震经验来审视下我国的防灾和建筑质量是非常有必要的。 1震害原因分析 1.1 地震客观原因 此次地震属于板块边缘地震,属于逆断层地震,此次地震矩释放能量3.6× Nm,Mw=9.0,能量相当于汶川地震30倍,破裂范围:南北长450km,东西宽150km;破裂速度: 2.0km/s,破裂持续时间:300S,比汶川地震多3分钟,最大断层滑移量:18m[1]。在震源附近K-NET筑馆观测点(宫城县),观测到2933 cm/ s2的强烈加速度。从茨城县到岩手县南部的广阔的范围内,超过200 cm/s2的强烈加速度传播。从东北关东地区,结果发现有最大超过50cm的地震动位移发生。特别是仙台平原,也有超过100cm的地震动位移发生[2]。由图3地震烈度分布图可以看出日本大部分地区均达到了6度(相当于我国烈度十度)。另外此次地震不但是震级高,而且还引发了十米高的海啸,建筑物不仅遭受了地震动,还遭受了海啸的冲击,所以经不起冲击的木结构房屋基本上被夷为平地,而抗冲击能力好的如钢筋混凝土房屋发生整体坍塌的比例小。(见图11) 2.2 隔振与消能减震技术的应用  结构消能减震技术的方法是指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如支撑、剪力墙、节点、连接缝或连接件等)设置消能阻尼装置或元件,通过消能装置产生摩擦非线性滞回变形耗能来耗散或吸收地震能量以减小主体结构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反应,从而避免结构产生破坏或倒塌,以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3]。 图1:隔振示意图 图2:采用隔振的弹性建筑 如图1所示,普通居民住宅在基础设置隔震层,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抗震缓冲装置,可通过隔震层先耗散能量,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直接承受地面传来的地震波的风险,减少了建筑发生灾害的可能性。又如图2:日本东京建了12座弹性建筑,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隔离体由分层橡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此次地震中甚至连玻璃都没有损坏。 我国新的抗震规范也提出了隔振与消能减震方面的指导性意见,明确隔振与消能减震设计可用于对抗震安全性和使用功能有较高要求或专门要求的建筑,当遭遇到本地区的多遇地震影响、设防地震 影响和罕遇地震影响时,可按高于本规范的基本设 ?82?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纵波(P)波和横(S)波,而面波分为瑞雷波和洛夫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波速和场地覆土层厚度共划分为IV类。3.我国采用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和三水准设防、二阶段设计的基本思想,指导抗震设计规范的确定。其中三水准设防的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和大震不倒4、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1.4T g时,在结构顶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建筑物的类型和高度采用不同的 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表示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7、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平方和开平方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地震烈度: 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2、抗震设防烈度: 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3、反应谱: 地震动反应谱是指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一定的地震动作用和阻尼比下,最大地震反应与结构自振周期的关系曲线。 4、重力荷载代表值: 结构抗震设计时的基本代表值,是结构自重(永久荷载)和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 5 强柱弱梁: 结构设计时希望梁先于柱发生破坏,塑性铰先发生在梁端,而不是在柱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地基液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地震时饱和粉土和砂土颗粒在振动结构趋于压密,颗粒间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当其上升至与土颗粒所受正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土颗粒间因摩擦产生的抗剪能力消失,土颗粒像液体一样处于悬浮状态,形成液化现象。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土质的地质年代、土的密实度和黏粒含量、土层埋深和地下水位深度、地震烈度和持续时间 2.简述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地震震级、烈度、抗震设防烈度、动峰值加速度 1. 地震的震级 地震的震级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是根据仪器测试结果衡量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的来分级的,这个数据是唯一的。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大小的等级,用符号M表示。震级的原始定义是:在离震中100km处的坚硬地面上,由标准地震仪(摆的自振周期为0.8s,阻尼为0.8,放大倍数为2800倍)所记录的最大水平位移A(单位为μm)的常用对数值M= lgA 。因为这个震级的定义是1935年里希特所给出的,故称为里氏震级。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2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 微震:M<2的地震,人们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M=2~4的地震。 破坏性地震:M>5的地震,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 强烈地震或大地震:M=7~8的地震。 特大地震:M>8的地震。 2. 地震烈度 对于一次地震,表示地震大小的震级只有一个,但它对不同的地点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说离震中愈远,受地震的影响就愈小,烈度也就愈低。对于一次地震的影响,随震中距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不同的烈度区。国家根据地面破坏程度的观察和感觉,人为地划分了12个度,即世界上通用的麦氏烈度表(MM)。第12度是毁灭性的破坏程度。但总之,震级和地震烈度都是相对于某一次具体地震而言的。 3. 地震基本烈度 地震基本烈度其实是根据某地区地震的历史等因素综合考虑给定的,那是一种概率评估的结果。国家根据我国各地区不同情况,给出一个地震基本烈度表,以作为建筑物抗震能力设计的参考,具体见1999年由国家地震局颁布实施的《中国地震烈度表》。某地区如果划分的基本烈度大,则同样的建筑物要求的抗震级别就要高一些。 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是指该地区今后50年时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到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4. 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与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要求有关的,它根据各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建筑物重要性等确定的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建筑物的取用的抗震设防烈度未必和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一致。取用烈度还要考虑该建筑物的社会、政治、文化等的重要性并参考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综合考虑的。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烈度,如7~9度。 抗震规范将建筑物按其重要程度不同分为四类: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甲类建筑(特殊设防类,如核电站、存剧毒气体建筑、大型油气工程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21分。只有一个选择是正确的,请填在括号中) 1.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 A.建筑物类型 B.离震中的距离 C.行政区划 D.城市大小 2.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 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 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 3.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 A.地震基本烈度 B.场地卓越周期 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 5.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有何变化?( A ) A.T1↓,F e↑ B.T1↑,F e↑ C.T1↑,F e↓ D.T1↓,F e↓ 6.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 7. 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 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 8.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 A.较大的初始刚度 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 C.较好的延性 D.较小的自振周期T1 9、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D ) A.最顶层 B.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D. 底层 10.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 B.与楼盖刚度有关 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 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11.场地特征周期T 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 A.地震烈度 B.建筑物等级 C.场地覆盖层厚度 D.场地大小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目前衡量地震规模的标准主要有震级和烈度两种。 中国地震烈度表(1980年重新编订):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次6级以上的地震 =============== 2010年04月21日:全国降半旗为玉树遇难同胞祈福,全国为玉树2064人遇难同胞默哀 2010年04月14日09时25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东经96.6) 发生6.3级地震。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许: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北纬33.2,东经96.6)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2010年3月4日8时18分50秒:台湾高雄市甲先乡(东经:120.7度,北纬:22.98度)发生6.7级地震。

地震等级与设防烈度的关系 每次地震发生,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问题。有时候,有些媒体也会在这里犯一些错误,被大家诟病为「不专业」。当然,这些东西也挺复杂的,媒体搞混了也正常。 一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是某次地震的属性,某个地震只会有一个震级。比如1995年阪神大地震是矩震级6.8,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矩震级是7.9。 注意到,可能对于某次地震,不同媒体的报道有所不同,那是因为他们采用了不同的震级标准。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专家学者发明过不同的震级标准,比如里氏震级、面波震级、体波震级等等。比如说,有些国内官方媒体采用的就是面波震级,所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震级为面波震级8.0。目前大家认为比较合理的、应用较广泛的是矩震级。 震级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震级衡量的是地震的大小,或者严谨一点,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某次地震所释放的总能量是固定的,所以它的震级也是唯一的。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断层引起的,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引发地震的断层的大小、断层两边相对运动的距离、断层处的岩石强度。断层的面积乘以断层移动的距离再乘以岩石的剪切模量,得到的就是Seismic

Moment,也就是所谓的地震矩。这个地震矩的数值,直接反映了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而矩震级就是对地震矩的衡量,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其中地震矩 M0的单位为牛乘以米。注意到,地震矩和矩震级之间是三分之二 log 的关系。换言之,震级大一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10的1.5次方倍,也就是31.6倍;震级大两级,地震矩变为原来的31.6的平方倍,也就是 1000 倍。 简单说,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是7级的31.6倍,6级的1000倍,5级的31623倍,4级的1000000倍。 二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衡量的是某次地震发生之后对某个地区的影响。比如说,1976 年唐山大地震,震中唐山的烈度为11度,天津的烈度为8度,北京为6度,石家庄为5度。通常情况下,越靠近震中最大,越远离震中越小。这也很好理解,越靠近震中受影响越大,越远离震中受影响越小。 你可以想象成一个靶子,震中就是靶心10环,外边一点9环,再靠外8环。同样的地震,震中烈度可能是9度,往外50公里可能降低到8度,再往外150公里可能降低到7度。由于地形地质的不同,所以烈度的分布并不是个完美的同心圆,只是大致上遵循着越靠近震中越大的规律。 烈度的大小与地震震级相关,但并没有明确的数值关系,而是因为其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简单说,烈度是一个主观性比较强的参数,跟震源深浅、

日本与中国的地震烈度 饶扬誉孟慧付燕玲罗兰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 430071) 日本气象厅的地震烈度(IJMA,Intensity of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称为“震度”,从0到7度共划分为8个等级(表1)。除根据宏观地震现象外,日本的地震烈度主要考虑地震时地面的最大水平加速度。 表1 日本地震烈度表 烈度(震度) 名称说明 加速度 (cm·s-2) 0 无感人无感觉,地震仪可以记录到。<0.3 1 微震静止的人或对地震特别注意的人能感到有地震。0.8~2.5 2 轻震多数人可感到,屏风仅有轻微的震动。 2.5~8.0 3 弱震房屋摇动,屏风咔咔响,电灯等垂吊物在摇动,容器内水面发生波动。8.0~25.0 4 中震房屋强烈摇动,放置不稳的花瓶等倾倒,器内水外溢,行人有感,人 逃屋外。 25.0~80.0 5 强震墙壁裂缝,墓碑、石灯笼倒塌,烟囱毁坏。80.0~250 6 烈震房屋倒塌30%以下,山崩、地裂、多数人无法站立。250~400 7 激震房屋倒塌30%以上山崩、地裂、有断层发生>400 在发布实时地震预警信息时,往往采用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Ir)[1]。为了进一步区分破坏性烈度的等级,常常把5度和6度进一步细分为5-、5+、6-和6+,表示5度弱、5度强、6度弱和6度强的震感。所以,实际发布的烈度有10个等级(负值烈度除外)。 实时地震烈度,是地震灾害速报和预警的基础,而核心是采用时间域近似滤波法。 以往,计算IJMA是在频率域进行滤波变换,往往需要在地震动结束时才能算出烈度值,地震预警的时间延误十分明显。后来改进了滤波方法,采用在时间域近似滤波方法[1],这样,就可以得到随时间而变化的实时地震烈度值Ir,而时间序列内Ir的最大值Ia(近似地震烈度,发布系统自动舍小留大),就是与IJMA对应的地震烈度。 它和中国的12等级的地震烈度有较大差别。 中国的地震烈度从Ⅰ度~Ⅻ度共划分为12个等级(见表2)[2]。评定烈度时,Ⅰ度~Ⅴ度以地面上人的感觉及其他震害现象为主;Ⅵ度~Ⅹ度以房屋震害和其他震害现象综合考虑为主,人的感觉仅供参考;Ⅺ度~Ⅻ度以地表震害现象为主;凡有地面强震记录资料的地方,表列水平向地面峰值加速度和峰值速度可作为综合评定烈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功刀卓,青井真,中村洋光. 震度のリァルタィム演算法,地震第60卷第4号日本地震学会, P243-252,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7742-2008 中国地震 烈度表,2009. 表2 中国地震烈度表(GB/T 17742-2008)(根据文献[2]整理)

工程结构抗震-学习指南 .一、名词解释 1.地震震级: 2.地震烈度: 3.震中烈度: 4.地震烈度: 5.特大地震: 6.震中烈度: 7.地震作用: 8.抗震概念设计: 9.场地覆盖层厚度: 10.场地土的卓越周期: 11.“三水准” : 12.抗震构造措施: 13.双共振现象: 14.隔震设计: 15.消能减震设计: 二、选择题 1.地震是()的结果。 A. 地球内部构造运动 B. 地下水过度开采 C. 天气突然变化 D.不确定 2.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D.不确定 3.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A.洪水 B.雪灾 C.地震 D.不确定 4.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简称为烈度。下面不是影响烈度的因素是()。 A、震级 B、震中距 C、基础埋深 D、地质构造 5. 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地震带是()。 A、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 B、欧亚地震带、海岭地震带 C、海岭地震带、台湾地震带 D、台湾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 6.在抗震设计的第一阶段,() A.计算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B.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C.采用大震作用效应 D.验算是否满足“大震不倒”的要求 7.下列叙述中,错误 ..的是() A.一次地震有多个烈度 B.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地震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所释放能量大小的尺度 D.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点,称为震中 8.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一年约有五百万 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以上才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级

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第附录 A.0.1 条首都和直辖市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北京(除昌平、门头沟外的11个市辖 区),平谷,大兴,延庆,宁河,汉沽。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密云,怀柔,昌平,门头沟,天津(除汉 沽、大港外的12个市辖区),蓟县,宝坻,静海。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大港,上海(除金山外的15 个市辖区),南汇,奉贤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 崇明,金山,重庆(14 个市辖区),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长寿,壁山,合川,铜梁,大足,荣昌,永川,江津,綦江,南川,黔江,石柱,巫溪* 注: 1 首都和直辖市的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设防城镇,设计地震分组均为第一组; 2 上标* 指该城镇的中心位于本设防区和较低设防区的分界线,下同。 第附录 A.0.2 条河北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廊坊( 2 个市辖区),唐山(5 个 市辖区),三河,大厂,香河,在南,丰润,怀来,涿鹿 2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一组:邯郸(4 个市辖区),邯郸县,文安,任丘,河间,大城,涿州,高碑店,涞水,固安,永清,玉田,迁安,卢龙,滦县,滦南,唐海,乐亭,宣化,蔚县,阳原,成安,磁县,临漳,大名,宁晋 3 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 第一组:石家庄(6个市辖区),保定(3个市辖区),张家口(4个市辖区),沧州(2个市辖区),衡水,邢台(2 个市辖区),霸州,雄县,易县,沧县,张北,万全,怀安,兴隆,迁西,抚宁,昌黎,青县,献县,广宗,平乡,鸡泽,隆尧,新河,曲周,肥乡,馆陶,广平,高邑,内丘,邢台县,赵县,武安,涉县,赤城,涞源,定兴,容城,徐水,安新,高阳,博野,蠡县,肃宁,深泽,安平,饶阳,魏县,藁城,栾城,晋州,深州,武强,辛集,冀州,任县,柏乡,巨鹿,南和,沙河,临城,泊头,永年,崇礼,南宫*第二组:秦皇岛(海港、北戴河),清苑,遵化,安国 4 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正定,围场,尚义,灵寿,无极,平山,鹿泉,井陉,元氏,南皮,吴桥,景县,东光 第二组:承德(除鹰手营子外的2个市辖区),隆化,承德县,宽城,青龙,阜平,满城,顺平,唐县,望都,曲阳,定州,行唐,赞皇,黄骅,海兴,孟村,盐山,阜城,故城,青河,山海关,沽源,新乐,武邑,枣强,威县 第三组:丰宁,滦平,鹰手营子,平泉,临西,邱县 第附录 A.0.3 条山西省 1 抗震设防烈度为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 第一组:太原(6 个市辖区),临汾,忻州,祁县,平遥,古县,代县,原平,定襄,阳曲,太谷,介

地震震级、地震烈度和抗震设防烈度 地震震级和地震烈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共分9个等级。按震级大小可把地震划分为以下几类: 通常把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称为弱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称为中强震,中强震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则称为强震,强震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烈度 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评定地震烈度的技术标准是《中国地震烈度表》,它将烈度划分为12度,其评定依据之一是: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四—五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六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六—七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九—十度:房倒屋塌,地面破坏严重; 十—十二度:毁灭性的破坏。 烈度与震级的区别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烈度与震级就是用来衡量地震强弱的两把“尺子”。这两把“尺子”,人们往往容易弄混,不光国内外的某些报刊有时也会把他们弄错,就连我们这些工程技术人员也经常把他们弄错。 震级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一把“尺子”,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影响和破坏程度的另一把“尺子”。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与地震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 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 群型地震)。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 震)。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P5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 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 L波)。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 (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 厚度)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 验判别)。 21.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 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详见书P17 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和(液化土层的 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能量法)、(折算质量法)、(顶点位移法)、(矩阵迭代法)。

地震烈度和地震等级有什么关系 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 地震有强有弱,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每相差2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 一个里氏8.5级地震通过地震波释放出来的能量,大约相当一个二滩电站连续发电近6年的发电量的总和。1995年1月2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级为7.2级,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次大战是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由此可见,大地震释放出的能量是十分惊人的。一般认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的最大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的8.9级地震。 对浅源地震而言,一般说来,震级在3级左右的地震就能被人感觉到,震级在4.7级以上地震就可能造成破坏,震级在6级以上就可能造成较大破坏,7级以上就可能造成严重破坏。 全世界每年用地震仪可以测出大约500万次地震,平均每隔几秒钟就有一次,其中3级以上的大约只有5万次,仅占1%,中强震和强震就更少了;全世界7级以上大震每年平均约有18次,8级以上的地震每年平均仅一次。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

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中国地震烈度表(简要) Ⅰ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Ⅱ度;个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Ⅲ度;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Ⅳ度;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Ⅴ度;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Ⅵ度;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Ⅶ度;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Ⅷ度;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Ⅸ度;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Ⅹ度;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Ⅺ度;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ⅩⅡ度;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震级与烈度统计对应关系: 震中烈度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XⅡ 震级:1.92.53.13.74.34.95.56.16.77.37.98.5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考试大纲 一、命题范围和基本要求 1、结构抗震基本知识 (1)了解地震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了解地震波的运动规律; (2)掌握震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等术语; (3)了解地震动的三大特性及其规律; (4)了解地震动的竖向分量、扭转分量及其震害现象; (5)掌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抗震设防目标和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 (6)了解多遇地震烈度和罕遇地震烈度的确定方法; (7)了解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 (8)掌握建筑场地类别的划分方法; (9)掌握场地土液化的判别方法,并了解抗液化措施。 2、结构抗震计算 (1)了解地震作用的机理和计算基本原则; (2)掌握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适用范围; (3)掌握设计反应谱和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方法; (4)掌握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用于地震作用和地震作用效应的计算; (5)了解时程分析法的原理和要点; (6)了解竖向地震作用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7)掌握地震作用效应和其它荷载效应的组合、截面抗震验算、抗震变形验算的方法和计算公式。 3、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1)了解结构抗震设计所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 (2)掌握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 4、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常见的震害特点; (2)掌握结构的抗震等级的确定; (3)了解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和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布置原则、屈服机制、基础结构要求和各自适用范围; (4)掌握框架结构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和验算; (5)掌握框架柱、梁和节点的抗震设计要点及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 (6)了解框架-抗震墙结构和抗震墙结构设计要点和构造措施。 5、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1)了解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原则、层数、高度和高宽比的限值要求; (2)掌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计算要点和抗震构造措施。 6、钢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1)了解钢结构房屋的常见震害; (2)了解高层钢结构体系及其各自特点; (3)了解高层钢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4)了解钢构件及其连接的工作性能和抗震设计要点; (5)了解网架的抗震设计要点。 7、建筑结构基础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1)了解基础隔震体系的减震机理、工作特性和适用范围; (2)了解夹层橡胶垫的基本性能参数;

地震烈度: 地震烈度是表示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遭受地震影响破坏的程度。同一地震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地震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地震烈度也不同。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影响地震烈度大小的有下列因素:(1)地震等级;(2)震源深度;(3)震中距离;(4)土壤和地质条件;(5)建筑物的性能;(6)震源机制;(7)地貌和地下水位等。按人的感觉及地震破坏情况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即为地震烈度表。目前世界上地震烈度表的种类很多,以12度表较普遍。此外还有7度表(日本)和10度表等。中国采用12度表。 资料:衡量地震大小的尺子--震级和烈度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

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 ◢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 ◢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 ◢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小于三度:人无感受,只有仪器能记录到; ◢三度:夜深人静时人有感受;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发生8.2级汶川大地震。遇难69142人,失踪17551人,地震实际造成8.6万多人死亡。-自中华网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7834987.html,/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宫城县发生9.0级地震。根据目前估计,地震至少造成1.2万人以上死亡。是近千年来,日本境内发生的最严重地震。- /来自中华网社区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17834987.html,/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文化相似。甚至文字都有30%是相同的。千年来,特别是近百年来,两国发生了许多理不情的纠葛…… - 巧合的是,中日两国发生的地震时间竟然也是相同的。汶川地震发生的时间(2008年5月12日),与日本宫城地震发生的时间(2011年3月11日),两个数字相加都是等于2025。即:2008+5+12=2025;2011+3+11=2025。如果我们用数字游戏的方式来诠释两国地震的话,则是“汶川地震”与“宫城地震”的数值是相等的。当然,这纯粹是一种巧合。但有一点不是巧合,那就是地震发生后,两国对于抗震救灾的做法,有许多可比性。 根据几天来的观察,敝人以为,中日两国在抗震救灾中,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简单来讲,就是:中国政府抗震救灾的能力、效率、成效优于日本政府;中国的民间社会抗震救灾的能力、心态、秩序弱于日本的民间社会。- 下面重点谈谈中日两国政府抗震救灾能力对比分析。- 2008年的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政府应对灾情,呈现了高速、高效,运转协调的应对机制。对灾情判断及时,处置有力,行动迅速,上下齐心,效果非常明显。三天之内,即迅速平稳整个灾区的混乱社会秩序。- 2011年日本宫城地震发生后,由于日本国民素质高,民间社会比较成熟,灾情发生后,灾区社会秩序良好,没有拥挤,哄抬物价等情况发生,灾民情绪比较稳定。然而,由于日本政府抗震救灾指挥调度不力,行动不果断、出手不迅速,犹犹豫豫,畏畏缩缩,首鼠蛇端,未及及时调谴大量人力、物力扑灭灾情,致使灾情在三天后迅速扩大,并发生了不可逆转的灾难性后果:核电站爆炸、核泄漏、核辐射……坏消息一桩接一桩,接踵而至。 躲过地震、海啸、火灾的日本灾民,在三天后,仍然缺水、缺粮、缺衣,日本的公路并未受到严重损毁,而奇怪的是,救灾物资却运不进去…… 可以对比的是,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立即调集大型机械不惜一切代价,挖山开路,填壑搭桥,在损毁极其严重的丛山峻岭中,开辟出了抗震救灾的生命线。相比之下,日本政府的救灾是懒洋洋,根本没有什么气势。观者多,动者少。政府效率低下,协调能力也很差,指挥调度也不太灵,好象主要是靠自觉,而不是行政命令。-

地震烈度表 欧洲地震烈度表(EMS)所用的等级划分 结构(建筑物)易损性等级分类(易损性分类表) 最可能的易损性等级; 可能范围; 可能性小的范围或异常情况。

破坏等级划分 注:建筑物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变形依赖于建筑物类型,作为一种概括性的分类方法,可以把砌体结构建筑物归为一组,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归为一组。 砌体建筑破坏等级的划分 1级:基本完好至轻微破坏 (承重结构没有损坏, 非承重结构只遭受轻微损坏) 在个别墙上有细微裂缝。仅有小块抹灰掉 落。只有非常少的情况,才会出现松散石块从建筑物上部掉落的现象。 2级:中等破坏 (承重结构遭受轻微损坏,非承重结构遭受中等损坏)许多墙体出现裂缝。有相当大块的灰泥掉落。烟囱部分倒塌。 3级:显著破坏至严重破坏 (承重结构遭受中等损坏,非承重结构遭受严重损坏)宽大裂缝在墙上到处可见。屋顶流瓦及滑落。烟囱在根部断裂。个别非承重结构(隔墙、山墙)破坏。 4级:毁坏 (承重结构遭受严重破坏,非承重结构遭受毁破坏)墙体严重损坏。屋顶和楼板部分破坏。 5级:倒塌 (结构遭受毁破坏)全部或几乎全部倒塌。

钢筋混凝土建筑破坏等级的划分 1级:基本完好、轻微破坏 (承重结构没有破坏,非承重结构只有轻微破坏)底层墙体和框架构件的抹灰层有细微裂缝。隔墙或填充墙有细微裂缝。 2级:中等破坏 (承重结构轻微破坏,非承重结构中等破坏)。框架结构的柱和梁出现裂缝及承重墙墙体出现裂缝;隔墙和填充墙有裂缝;易碎的钢筋保护层和灰泥脱落;混凝土碎块从墙体的连接处脱落。 3级:显著至严重破坏 (中等结构损坏,严重的非结构损坏)在底层的钢筋混凝土柱及梁柱节点及联肢墙的连接处出现裂缝。混凝土覆盖层龟裂剥落,钢筋屈曲。隔墙和填充墙出现大裂缝,个别填充墙破坏。 4级:毁坏 (承重结构遭受严重破坏,非承重结构遭受非常严重破坏)伴随混凝土压碎和钢筋受压屈曲失稳,承重结构出现大裂缝,梁钢筋锚固粘接失效,柱子倾斜。少数柱子倒塌,个别上部楼层坍塌。 5级:倒塌 (非常严重的结构破坏)下部楼层坍塌或者建筑物部份(比如翼楼)坍塌。

引用关于地震级别和地震烈度 5.5-5.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七度为主,建筑物破坏现象为:Ⅰ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倾倒。Ⅱ类房屋多数损坏,少数破坏。Ⅲ类房屋大多数轻微损坏,许多损坏。不很坚固的院墙少数破坏,可能有些倒塌。牌坊、砖石砌塔和工厂烟囱可能损坏。 6.0-6.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以八度为主,对建筑物造成如下破坏:Ⅰ类房屋大多数破坏,许多倾倒。Ⅱ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Ⅲ类房屋大多数损坏,少数破坏(可能有倾倒的)。院墙破坏,局部倒塌。石碑等多移转或倒下。个别地下管道接口处遭到破坏。 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由于地基类别、房屋抗震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诸多因素的差别,目前对一个地震烈度八度的地震会造成什么程度的破坏,尚无一个统一标准可以借鉴,因此,据1975年辽宁海域7.3级地震时,营口市遭受地震烈度八度的破坏的调查结果表明,基本完好占50%,轻微损坏占17%,中等破坏占33%。 6.5-6.9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为八度和九度,如按九度考虑,建筑物遭到的破坏为:Ⅰ类房屋大多数倾倒。Ⅱ类房屋许多倾倒。Ⅲ类房屋许多破坏,少数倾倒。院墙大部倾倒,较坚固的亦局部倒塌。牌坊、塔及工厂烟囱多破坏甚至倾倒。石碑等多翻倒。地下管道有些破裂。 7.0-7.4级地震的震中烈度一般为九度,个别可达十度。九度的破坏如上述。十度对建筑物破坏很大,Ⅲ类房屋许多倾倒。铁轨轻度弯曲,地下管道破裂。 震级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是表示地震大小的度量,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则各地不同,但震中烈度只有一个。多数浅源地震的震中烈度与震级的关系如下表: 震级 2 3 4 5 6 7 ≥8 震中烈度1~2 3 4~5 6~7 7~8 9~10 11~12 地球上的地震有强有弱。用来衡量地震强度大小的尺子有两把,一把叫地震震级;另一把叫地震烈度。举个例子来说,地震震级好象不同瓦数的日光灯,瓦数越高能量越大,震级越高。烈度好象屋子里受光亮的程度,对同一盏日光灯来说,距离日光灯的远近不同,各处受光的照射也不同,所以各地的烈度也不一样。 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它是根据地震时释放能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震级越高,释放的能量也越多。我国使用的的震级标准是国际通用震级标准,叫“里氏震级”。 各国和各地区的地震分级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大于、等于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大于、等于7级的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最大的地震为8.9级,是1960年发生在南美洲的智利地震。 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筑物受地震破坏的程度。对同一个地震,不同的地区,烈度大小是不一样的。距离震源近,破坏就大,烈度就高;距离震源远,破坏就小,烈度就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