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开课1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案

公开课1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案

公开课1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案
公开课1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案

光合作用第一课时教学案(2004/10/15)

教学目标: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

2.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教学重点:理解叶绿体中的色素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发现过程的几个著名实验的设计思想

基本知识: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

(一)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的实验:

1.线条式过程:

点燃的蜡烛密闭

绿色植物光蜡烛不灭

小鼠密闭

绿色植物光小鼠不死

2.问题:

(1).本实验的不严密性在哪里?并指正。

(2)支持蜡烛燃烧和小鼠不死的是什么?

(3).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3.若只考虑“光”这个单一变量,你能设计出该实验么?

(二)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

1.线条式过程:

暗处几小时碘蒸气处理

绿色叶片一半暴光,一半遮光一半无颜色变化,一半深兰色

2.问题:

(1).绿色叶片为什么要暗处理?

(2).叶片为何一半暴光,一半遮光?

(3). 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另:你可以在一枚叶片上不用笔设计出“T”或其他字母么?

` (三)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的实验:

问题:

(1)。为什么用水绵做实验材料?

(2)。为何选黑暗而且无空气的环境?

(3)。为何用极细的光束和好氧细菌?而后有为何完全暴露在光下?

(4)。本实验说明了什么?

(四)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1.同位素标记法:见课本。

2.实验式:叶绿体光

C O2+H218O (C H 2O)+ 18O2

叶绿体光

C 18O2+H2 O (C H 2O)+ O2

3.实验所需材料:

水生绿色植物、试管、双孔橡皮塞、CO2、、C 18O2、、H 2O、H218O 4.请根据以上材料设计出他们的实验。

三.叶绿体中的色素:

1.种类:叶绿素a (蓝绿色)

叶绿素

(约占总量的3 / 4 )叶绿素b(黄绿色)

叶绿体中的色素(绿叶、黄叶、红枫)

胡萝卜素(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约占总量的1 / 4)叶黄素(黄色)

2.功能: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

吸收可见的太阳光(生产实践)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四.课堂练习:

1.“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须的原料”,某同学制订了下列方案:(1)实验目的(略)(2)实验材料和用具(略)(3)实验方法和步骤:A.用一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绿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

B.将上述装置放在暗室中,消耗掉叶片贮藏的有机物。暗室内装红色安全灯。

C.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D.取一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E.将已脱绿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三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2.用18O 标记的水来培养小麦,则18O将首先出现在

A.周围空气中B。光产物的葡萄糖

C.光产物的水D。空气中的C O2

五.课后反馈:

光合作用探究公开课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教学设计萧县中学宏新

“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一节的教学设计 萧县中学宏新 设计说明: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学生记住这段历史和结论,而是要将探究性学习和教学方法整合其中,充分应用二手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之路,体验科学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认识的过程和探索的精神。本案例中,用二手资料探究光合作用发现的科学过程,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过程,既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又可以学会科学的实验方法,并培养了他们学习的能力。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学的课程基本理念之一是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发现史的探究性学习是实现此课程基本理念的极为有效的载体,生物学史能够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意发展三方面教育融合起来,很好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学探索的一般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好素材。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仅仅只是照本宣科介绍几个科学家的实验,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调动,要通过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再现,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本课教学的设计思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以光合作用探究历程的经典实验为探究的载体,以真实的问题情境作为探究的背景,以真正理解探究过程和实验设计策略并学以致用为中心目标,采用以问题(任务)驱动学习,引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从“过去”到“现在”再到“未来”,从“课外”到“课堂”再到“课外”的开放式思想。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为人教版第高中必修一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的第二部分容“光 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第一课时: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本册教材第五章介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四节是对细胞的能量来源进行探讨,光合作用在绿色植物的新代以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必修一的重点容之一。 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本节课的容是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初中生物光合作用的学习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普利斯特利、、英格豪斯、梅耶、萨克斯、鲁宾和卡门、卡尔文等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的研究。课文还结合卡尔文等科学家的实验,介绍了同位素标记法这一生物科学领域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这些经典实验归纳得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 这些容能利用科学史的“故事性”,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从科学家三百多年的研究历程体会到科学发现的艰难;重温先人勇于探索的过程,懂得实验是探究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实事的科学态度、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创新精神;可以从光合作用经典实验中学习到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智慧,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还能感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实验设计的巧妙,新技术、新理论的发现和综合应用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从中也可以深切体会到技术的发现和应用,特别是物理、化学技术的使用对生物学起到的推动作用,再一次体验科学、技术、社会的理念;在科学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公开课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知识目标: 1、识别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说出各部分结构的主要功能。(重点) 2、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难点) 3、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有物场所。 4、举例说出光合作用需要光。 (二)能力目标: 1、练习徒手切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绿叶细胞中的叶绿体。(重点) 3.情感目标: 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2、难点:解释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初步了解光合作用离不开光和叶绿体。你知道光合作用是在植物体的哪个器官中进行的呢? 回答:叶 提出问题:参天大树拔地而起,枝繁叶茂;纤纤小草茁壮成长,生生不息。无论是参在大树,还是纤纤小草,一般都具有叶,叶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它具有哪些结构及其结构相适应的功能? 二、引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 [讲述]: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并认识叶片的结构。 [实验]:叶片的结构。 [步骤]:(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标本。 (2)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玻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根据《叶片结构》认识叶片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其功能。

4人一小组进行实验,先制作并观察徒手切片,然后再观察叶片结构的永久切片,对照书P36的“叶片立体结构模式图”认识叶片各部分名称。 [想一想]: (1)叶片的背面与正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 (2)怎样区分上表皮与下表皮? (3)气孔的开关受什么控制?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1)叶片正面颜色深,栅栏层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2)上表皮的气孔少,下表皮较多;上表皮靠近栅栏层,下表皮靠近海绵层。 (3)气孔的开关受保卫细胞控制。 [小结]:叶片的结构 表皮--保护作用 气孔--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栅栏层--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细胞里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光合作用公开课教案

江苏省阜宁中学左校区公开课教学案 年级:高一 科目:生物 授课人:李荣洲 课题:光合作用的过程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概述光合作用过程 2.掌握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及相互关系 3.学会读图,从图和图群中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具体过程 学习难点: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学习过程: 导入: 知识回顾: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反应 暗反应 1.问题探究: (1).图4-13中哪些过程是光反应阶段,哪些是暗反应阶段? (2).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哪里,为什么在这里反应? (3).暗反应阶段进行的场所是哪里? (4).分别写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 2.看图分析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1).光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2).暗反应 场所: 条件: 物质变化: 能量变化: 3.小结:光合作用两个阶段的区别和联系 4.例题自我检测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5.观看光合作用整个过程图 二. 光和作用的总反应式 (通过观看过程图,同学讨论得出,并标氧气中的氧来自?) 例题检测: 1.下图是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图中物质A 和B 的分之量之比是( ) A.1:2 B. 2:1 C.9:8 D. 8:9 2.用含14C 的二氧化碳追踪光合作用中碳原子的行踪,结果发现( ) A CO 2→葡萄糖→五碳化合物 B CO 2→叶绿体→三碳化合物 C CO 2→ATP →糖类 D CO 2→三碳化合物→糖类 三.思考讨论题 整个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分别是什么?

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光合作用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具体物质变化和能量转换的过程,并对其进行比较。 2.更深入理解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与实质。 能力目标 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探究等的问题讨论中,运用语言表达的能力及分享 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过程的学习,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生命世界是永恒变化与发展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为“认识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世界观打下基础。 二、教学媒体设计 PPT 课件、板书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 (二)、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实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864 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实验:证明了绿叶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3.1880 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做实验证明: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 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4.20 世纪30 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 (三)、引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我们都知道物植物要一些物质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同学们能告诉老师,(问1 )需要的是那些物质吗?(问2)那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在哪儿发生的呢?(问3)产生了什么物质呢?板书:光合作用总反应式 初步建构光合作用过程,通过同学们快速浏览书本得出的信息,写出光反应、暗反应中的主要反应式。 设问:1、为何光合作用的过程有光反应、暗反应之分? 2、光反应、暗反应之间有没有联系呢?有何联系?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详细分析光反应、暗反应的过程。 (一)、在光反应中有哪些物质发生了变化? 水是在光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了氧气和[H] 同学们想一想,水能被光直接分解吗? 水不能被光直接分解,实际上是光先被植物吸收,从而引发一系列电子传递过程,才使得水被分解。 (二)、物质的变化总离不开能量的变化,在光反应中,能量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光首先是被固定在了色素中,同时有ATP 的生成,说明光能转移到了ATP 中,而ATP 的 能量是稳定还是活跃呢?所以,光能是被暂时储存在了ATP 中。 同学们能看出光反应中有[H]和ATP,暗反应中也有,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光反应和暗反应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光反应中生成的[H]和ATP 进暗反应,参与了暗反应的反应过程。暗反应中,首先CO2 从空气中进入叶片,与叶绿体中的C5 结合,这一过程称为CO2 的固定,并生成了2 分子的C3。能量变化呢?ATP 释能以后,能量就转移到了有

《光合作用》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20)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将本单元情感目标融入其中,即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要珍惜生活的点点滴滴。在教授语法时,应注重通过例句的讲解让语法概念深入人心,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的概念相当于一个简单的定语从句,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此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主要将安妮的处境以及她的精神做一个简要概括,下一个课时则对语法知识进行讲解。 在此教案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再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案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 在教案中任然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说”英语这个环节还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开口朗读课文,所以复述课文便尚有难度,对于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还有待研究。 本课教学反思 英语教案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写作是综合性较强的语言运用形式 , 它与其它技能在语言学习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因此 , 写作教案具有重要地位。然而 , 当前的写作教案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 教师和学生都把写作的重点放在习作的评价和语法错误的订正上,忽视了语言的输入。这个话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较贴近生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 在教授知识

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市优质课获奖作品分享)

《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Ⅰ 《分子与细胞》模块§5-4 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枣庄市第十八中学姜丙超

《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Ⅰ《分子与细胞》模块§5-4 枣庄市第十八中学姜丙超 1.指导思想: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学习科学是学生们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本堂课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留给学生更多的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掌握知识,从而达到培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2.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思路: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最基本的新陈代谢,是生物界物质和能量的基本来源。同时,光合作用对前面学过的细胞、ATP、酶等知识,对后面的稳态、生态系统等知识的学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让学生牢固掌握光合作用这一部分知识非常重要。 本节教学设计意图沿着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对光反应和暗反应这两个阶段从物质变化和能量转化的高度作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转变的角度去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掌握本节重点。 同时希望通过对教材中科学家关于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的经典实验的学习和分析,使学生体会经典实验蕴含着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初步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在小学的《常识》和初中的《自然科学》中学习了关于光合作用的部分基础知识,特别是初中新课程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和概念等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也做过?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这个实验,因此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和实验设计有一定的认识,为这节课打下了知识基础。 (2)学生刚学过细胞的发现简史、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对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及特性的研究、酶的发现等科学发现过程,对科学发现史的学习已不再陌生,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也有一定的认识,使本节课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教学自然而流畅。 (3)学生在初中以及高中《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节中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对照实验设计,完全有能力从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等角度分析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涉及到的经典实验,体味科学家们的探究意图。

优质课教案——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过程》教案 执教者:王建锋一、教材分析: 此部分内容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第二部分内容的一小节内容。这部分内容虽然所占篇幅较少,但其的重要性与困难度都很高,学生理解起来较难,整节课知识性较强。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让学生从化学反应的角度去审视生命现象的实质,光合作用过程的学习为学习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先引导学生回忆光合作用的研究历史,再通过一系列的设问以及3D动画以激发学生学习光合作用过程来龙去脉的兴趣,从而引入到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讲解。通过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方法讲解,学生再通过设计表格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加以巩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看模拟动画、图示步骤,能描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2.通过表格比较,能理解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设计比较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表格,初步学会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初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并提高思维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难点:光合作用中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光反应的第一个阶段 1、场所:叶绿体类囊体 2、过程:(1)、水的光解 (2)、ATP的生成 3、能量: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4、要点:吸收的光能去路有二,色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 二、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 1、场所:叶绿体基质 2、过程:(1)、CO2的固定 (2)、ATP的水解 (3)、C3的还原和C5的重新形成 3、能量: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word版 公开课获奖教案 (15)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第4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1节光合作用 教学目标: 1、识别叶片的结构,说出叶片与其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概述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阐明光合作用的实质意义,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对作物种植的指导意义。 3、通过探索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和场所等各种实验活动,初步领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养成实事求是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叶片与光合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难点:探究叶绿素在光下形成的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展示一组绿色植物生长发育的图片。 2、提出问题:由一粒种子发育为一棵植株,植株还可以结满果实,这些物质从何而来呢? 二、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 1、指导学生阅读。 2、到各组参加学生讨论,引导各小组根据科学家的实验总结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 件、场所。 3、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小结。 三、探究光合作用 1、从科学家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中,我们能对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和场所作 出初步解释,这些解释是否正确呢,需要我们进行逐一验证。 2、怎样进行验证? 3、实验操作 (1)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 (2)检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复习《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学会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②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公式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③举例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④理解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 ⑤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实质 ⑥理解绿色植物的碳—氧平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PPT展示;学生思考、讨论、练习掌握复习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及碳—氧平衡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①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公式及光合作用的实质 ②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实质 教学难点:①学会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的实验 ②理解呼吸作用的三个演示实验

〖教学过程〗

清水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实验步骤:①两个装置暗处理一天②一起放置阳光下照射几小时③酒精脱色后用碘液进行检验 ④放置清水的叶片变蓝;而放置氢氧化钠的装置不变蓝⑤得出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形成对照 实验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 暗处理 2 正反面遮光 3 取叶 4 脱色 酒精 水 6 滴碘液 7 冲洗观察遮光部分不变蓝 不遮光部分变蓝 隔水加热 暗处理: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消耗叶片遮光:目的起对照作用变量是光照 结论:①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②绿叶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加碘液染色:检验淀粉的存在 淀粉遇碘液变为蓝色 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此实验用来证明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 光合作用 小明在同一棵树上,分别于早晨、中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 )

结论:种子呼吸时放出热量 萌发的种子 煮熟的种子 结论:种子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装入萌发的种子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的性质结论:种子的呼吸吸收氧气 萌发的种子煮熟的种子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必须在光下进行与光线粒体 叶绿体 部位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项目

光合作用公开课学案

1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专题 预习学案 二、网络构建 三、主干整合 1.辨析细胞呼吸过程中能量的去向 (1)有氧呼吸:能量彻底释放,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______________。 (2)无氧呼吸:大部分能量未释放,储存在____________中;无氧呼吸只在第 阶段释放少量能量。 2.O 2浓度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影响的曲线分析 (1)图乙中曲线ADB :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O DCE :______________________;曲线AFCE :细胞呼吸释放的CO 2总量。

(2)A点:只进行____________;B点:无氧呼吸消失点;C点:该点再向右的CE段产生的 CO2全部为____________产生;D点: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________相同,但葡萄 糖消耗速率不同;F点: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总量最________,该点对应的氧气浓度一般 3.光合作用曲线中特殊点的含义及移动情况分析 (1)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AB段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或 “小于”)呼吸速率,B点以后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2)B点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 称为光补偿点;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3)增加CO2浓度,B点________,C点________,D点向右上方移动。 (4)若改变某外界条件(如温度),使光合速率增大或减小,而呼吸速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则补偿点的移动情况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若适当提高温度,光合速率的增加值小于呼吸速 率的增加值,则补偿点B应相应地向____移动,通过提高光照强度可提高光合速率,使光 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四、易错易混呈现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 2.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 ) 3.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4.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各阶段都产生[H]和ATP。( ) 5.无氧呼吸不需要O2参与,最终有[H]的积累。( ) 6.人在剧烈运动时产生的CO2全部来自有氧呼吸。( ) 7.消耗相同质量的葡萄糖,无氧呼吸比有氧呼吸产生的ATP少,是因为大量能量以热能形 式散失。( ) 8.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起分离色素的作用。( ) 9.暗反应中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5―→(14CH2O)。( ) 10.夏季晴天,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环境中CO2浓度过低。( ) 五、自我反思,提出疑惑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