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优秀教案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优秀教案

第1课时统一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重难点】

重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难点:借助身边熟悉的物体去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曲别针、铅笔、橡皮。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主题图。

师:同学们,这幅情境图中都有什么?学生举手回答。(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

师:同学们观察得不错。那你们知道它们有多长吗?

学生举手回答。(把两臂曲直测量、用拃去测量、用脚去测量……)

师:测量的结果是多少?(学生回答。)

师:什么东西最长?(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两臂伸直的长度、一拃的长度、一只脚的长度,这三者的长度不一样,也就无法判断大石头、长方形布、竹竿的长度谁最长,对吗?(生:对。) 师:同学们的困惑,老师也知道,你们一定想知道为什么吧,这就涉及到统一长度单位方面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①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②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每人从四件物品中(圆形、正方形、曲别针、三角形)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测量数学书的宽。

③测量好后四人小组交流汇报自己测量的结果,并思考:为什么都是测量数学书的宽,而测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为标准测量,所以测量的结果不同。

(4)让选用同一物品进行测量的学生展示他们测量的结果。

教师小结: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铅笔、曲别针或用手等)去测量桌子、铅笔盒等物体的长度。

(2)交流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数学书的宽是5个曲别针的长,铅笔盒是5块橡皮的长,但它们并不一样长?

为什么桌子比铅笔盒长,但桌子才4支铅笔长而铅笔盒却有5块橡皮长呢?

……

引导学生体会:因为选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

(3)让学生用同一物品(正方形)作计量单位去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巩固应用】

让学生用铅笔去测量课桌的高和凳子的高。

1.指导学生明确测量方法。

2.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课堂小结】

今天的数学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先通过教材的情境图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然后组织学生实践操作,帮助学生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为了使学生能够真实地感受到统一长度的必要性,学生准备好了要用的学具。学生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初步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接着又用不同的长度作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在活动中让学生能够用不同的物体去测量课桌的长,然后再用曲别针去测量数学书的宽。显然教材设计者充分考虑了教具的实用性,为了让学生容易进行比较,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学生在测量课桌的长的时候,由于用的物体长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测量的结果也不一样。但是这一活动恰恰又让学生体验了用不同的长度标准去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第2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长度单位的产生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尝试估测物体长度,初步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难点】

重点: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方法。

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上一节课中,我们都知道了测量物体时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不同的物品对要测量的物体进行了测量,但这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能既方便又准确地测量物体的长度吗?(同学们讨论,各抒己见。)

师:有的小朋友已经知道了,那就是用带有刻度的尺子测量物体。(介绍认识尺子。)

师: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这就涉及长度单位方面的

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下面的内容吧!(板书课题: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探究新知】

1.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枚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测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

2.用厘米量。

(1)师: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师: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巩固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支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教

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支新铅笔的长、数学本的长、橡皮的长等。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说一说?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厘米”,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测一测、量一量、估一估等动手操作的方法,感知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及如何对一些较短的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让学生观察直尺,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交流来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第3课时认识米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米,建立l米的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2.通过观察、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米的正确表象,体验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课件、1米的直尺、皮尺、卷尺、纸。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裁缝阿姨将布料通过“量体裁衣”量出需要的长度再加工成衣服。)

师: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不合适。) 教师引导: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米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米。)

【探究新知】

1.认识米。

师: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手拿30厘米长的尺子的女生来量黑板的长,要求其他学生注意看着。女生拿着尺子每量一次都在尺子的右端作个记号再往下量,并口算着:30厘米、60厘米、90厘米……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

师: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让学生说。)

师: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师:米是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教师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比较麻烦,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师: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厘米。)

师: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

3.用米量。

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0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

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得准。

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估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作为尺子去估一估。

【巩固应用】

1.量一量,填一填。(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3题。)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2.估一估。(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4题。)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里打“√”,并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1)认识卷尺和皮尺。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2)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5题。

①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出黑板的长和同学的身高。

②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测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如:教室地面的长和宽、四周墙壁的长等。)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测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米。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1米到底有多长完全没有任何概念。因此,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这一环节,让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长度单位的兴趣;接着出示米尺,让学生通过比比、看看、数数等活动探索出1米=100厘米;最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实践活动,明确测量长度的方法。

第4课时认识线段

【教学内容】

教材第5~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从实物中抽出线段的过程,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

重点:感知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征。

难点: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绳子。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1.感知线段的直。

教师收集教室里各种弯的、直的实物放在讲台上。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

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等都有两个端点。

【探究新知】

1.教学第5页例6(认识线段)。

(1)课件出示两根弯曲的线,这两根线是直的吗?(不是。)

师: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吗?(一下子看不出长短。)

师:谁能想个办法比比它们的长短?

指名两个学生比较线的长短。(学生拉直线。)

追问:为什么要拉直后一头对齐再比较呢?

教师演示:把其中一根线拉直贴到黑板上,另一根对齐左端点。

师:现在,你知道哪根长,哪根短了吗?

教师指出:贴在黑板上的这段直的线就是线段。(板书课题。)

(2)认识线段是直的。

师:老师手上的这根线,我把它放松,它还是线段吗?(不是,弯弯的不是线段。)

师:我把它拉直,现在呢?(是线段。)

教师把线段斜拉、竖拉、不同方向拉,问:是线段吗?怎么判断?

小结: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3)找线段。

师:请你找一找,我们身边有没有线段?

师:摸一摸书本的边,说一说线段的两个端点在哪里?(可进行爱护书本的教育:如果把书弄坏了,边变成弯弯曲曲的或是角翘起来了,就不是线段了,因此同学们一定要爱护书本。)

师:还有哪些东西的边可以看成线段?(强调物体的边是线段。)

(4)量线段。

师: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打开教材第5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一个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教学第6页例7(画线段)。

(1)师:同学们已经学会量线段了,那么你会画线段吗?你能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吗?(学生在作业本上画。)

师:谁来说说看,你是怎么画的呢?(学生演示。)

教师演示:从刻度0开始,画到刻度3的地方。

(2)设疑:如果尺子坏了,最小的刻度是2,你还能画出长3厘米的线段吗?怎么画?

引导学生操作:从刻度2开始,画到刻度5的地方;也可以从刻度5开始,画到刻度8的地方。

(3)出示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1题,现在请你画一条和它同样长的线段,说说怎样才能和它同样长?(先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再画一条同样长的线段。)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点评学生所画的线段,强调:①画线段时,要用一只手按住尺子,使它不要移动;②画出的线段一定要是直的;③要在线段的两端标上端点。

【巩固应用】

1.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指名说说哪些是线段。(强调线段的特征,说出原因。)

2.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3.教材第6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4.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6题。

(1)量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对边相等。)

(2)量正方形,你发现了什么?(四条边相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会画线段吗?

【教学反思】

线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学生早已在生活中不自觉地认识了线段;陌生是因为线段是几何知识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比较低,要以数学的角度去理解有些难度,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行。在教学本节课时,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来认识线段。通过观察比较一根线随手放在桌上和拉直后的样子,使学生初步感知“线段是直的”;结

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出可以看成是线段的物体,进而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通过让学生比较两根线的长度,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直尺或其他合适的工具去画线段,让学生通过感兴趣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识,加强对线段特征的认识。

第5课时确定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

教材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

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难点:估测方法的指导。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

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

师: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第7页例8。

师(课件出示旗杆):同学们看,这是我们学校的旗杆,你知道它的高度是多

少吗?(让学生猜测。)

师: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老师给同学们提个问题: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和你小组的同学互相说说想法。(指名回答,说想法。) 方法一:排除法。

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13厘米就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旗杆不可能这么短,所以是13米。

方法二:推算法。

把旗杆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这个高度,所以旗杆应该是13米高。10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

和身边的13厘米高的物品进行比较,看旗杆是不是和这个物品一样高。比如,我们手上的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师:原来要确定答案有这么多种方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要多思多想,最终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2.巩固新知。

师:小明来到百鸟馆,看见了这样一只小鸟(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第2幅图)。

师:这只小鸟的脚印的长度是1厘米还是1米呢?(学生交流,指名汇报。) 让学生自己说说思考的方法:我们的身高大约是1米,小鸟的脚印不可能和我们的身高一样长,所以小鸟的脚印的长度应该是1厘米。

3.做一做。

(1)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做一做”。

让学生讨论:课桌的宽是60厘米还是60米?

师:60米是多大?我们的教室长大约是6米,课桌的宽会比教室还长吗?(不会。)所以用厘米比较合适。

让学生自己推算:操场的长是28米还是28厘米?

(2)选择合适的单位。

我们的教室长6( ) 黑板长2( )

小明身高124( ) 课桌高90( )

【巩固应用】

1.辨析题。(教材第9页“练习一”第8题。)

(1)逐步出示题目,说说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后写在括号里。

(2)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2.估一估。(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9题。)

圈出合适的答案。先圈估计的,再圈实际测量的。

3.谁说得对?(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10题。)

(1)第一幅图长5厘米,对吗?(错,没有对准刻度0,不能说是5厘米。)

(2)第二幅图长4厘米,对吗?(对,7厘米-3厘米=4厘米。)

(3)第三幅图大约5厘米长,对吗?(对,接近5厘米或超过5厘米一点的,我们都可以说是大约5厘米。)

4.量一量。(教材第10页“练习一”第11题。)

(1)让学生拿出尺子量一量,说一说。

(2)请你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学生提问题,再解答。)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这一单元结束了,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学生在实际应用时会出现长度单位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本节课一开始,复习厘米和米,用手比划1厘米和l米的长度,让学生在头脑中对1厘米和1米有清晰的认识,为新课的学习作铺垫。紧接着课件出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经历观察、感知、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对“一根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这一问题的探究,学生讨论得很热烈,指名回答效果很好,基本能说出我想要的答案。数学课堂上,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方法的指导非常重要,对他们的回答及时肯定,能让学生有种自豪感,有信心学好数学,这样的课堂效果应该更好。

【精选】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及“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课时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体验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请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请把这些信息用铅笔画横线标记出来,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全班汇报发现。) 生1:我发现二(1)班有35 人、二(2)班有32人、二(3)班有37人、二(4)班有34人。

生2:我发现每个班都有两名带队老师。

师: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师:如果老师要知道一个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都知道把班级学生的人数和本班带队老师的人数合起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涉及到加法方面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1.教学第12页例1。

师: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怎样列式?

师:怎样计算35+2呢?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 ,30+7=37。

(2)用小棒,先摆3捆零5根,再摆2根,5根+2根=7根,30根+7根=37根。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师: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教学第13页例2。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求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求两个班的总人数,用加法计算。)

师:怎么计算?指名学生计算,并说一说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汇报:

(1)用口算5+2=7 ,30+30=60 ,60+7=67。

(2)用小棒,先摆3捆零5根,再摆3捆零2根,先算共有6捆也就是60根,再算5根+2根=7根,60根+7根=67根。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是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7。

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巩固应用】

1.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1、2题。

2.教材第13页“做一做”第1、2题。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要求学生又快又准地用最恰当的方法计算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的学生由于生活背景、知识经验不同,所以对相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这时学生便需要教师的肯定、激励和引导,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去比较、选择和完善自我。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计算教学,改变固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摆小棒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质疑亲历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这个数学问题的全过程,从中体验了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的情感,注重算法多样化。真实的情境再现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第2课时进位加法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教材第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2.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重难点】

重点: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难点: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复习上一堂课的内容——不进位加法,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题:

36+21=23+75=56+30=4+52=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指导检查。

师:同学们做得很不错。(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主题图。)

师:昨天同学们知道了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老师一共有多少人。今天老师想问问同学们,二(1)班和二(3)班一共多少名学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计算?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吧,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探究新知】

【人教版】2019年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Word版,90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单元教材分析: . 通过第一学期的“比长短”的学习,学习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并 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 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 厘米和1 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主要特点有: 1 、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 3 、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 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 1 米 =100 厘米。 3、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5、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单元教学重、难点: 1 、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 1 厘米、 1 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 =100 厘米。 2 、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 4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 教学内容: 课本 P2-3 ,例 1 、 2 、 3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 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 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 设计意图 ] :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 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 设计意图 ] :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xx小学2017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7—2018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5(全册)

第1单元长度单位 一、单元教材分析: 1、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2、地位与作用: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是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4、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 1、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体验到现有方法的局限性,从而产生一种创新工具的欲望。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按照儿童学习的特点,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通

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成功的体验,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六、课时安排:4课时

第1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在建立1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较正确、灵活的估测出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直尺、纸条、回形针、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感受长度这个量: (1)出示新铅笔、教师书写笔,比一比,谁长谁短? (2)提出新问题: 铅笔和教师书写笔到底有多长呢?这就要用长度来表示。(板书:长度)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学生看图教师叙述: 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一部分来测量长度的。例如:用手臂、手指、鞋长、步长等做工具来测量。 (2)分别演示:用手臂测黑板长,用手指测课桌面的长边,用步长测教室长。记下结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 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01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2017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3—2014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4~9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并能辨认从某个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刘老师拍了两张学校校门的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校门的照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小结:同一个校门,在它的里面和外面看,看到的样子是不同的。 谈话:老师这里还有两张照片,你知道是在什么地方拍的吗?(课件出示教室前后的照片) 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

[评析:让学生观察自己学校校门和教室的照片,学生有话可说,兴趣高涨,充分激活了已有的知识经验。]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生活中的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二、合作探究 1、指导观察。 出示并介绍小猴。 示范:下面我们来观察小猴,请小朋友看老师是怎样观察的。(边说边示范)我先观察小猴的前面,像这样(从前面平视小猴)在小猴的前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小猴的前面)那老师看到的是这里四幅图片中的哪一幅呢?(出示四幅图片让学生选择) 让每个小组的1号小朋友学着老师的样子观察小猴的前面,师生共同评价。 继续示范:再观察小猴的左边,(教师转到小猴的左边)这回老师看到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一边看,一边从四幅图片中找出相应的图片)哦,是这一张图片。(举起小猴左侧面的图片) 谈话:下面请每组的四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上观察小猴,并找到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 学生按要求活动,并从四幅图片中找出自己看到的小猴图片。教师巡视,注意纠正不规范的观察姿势。 反馈:请每组1号小朋友举起你看到的小猴图片,(学生举起图片)说一说,你看到的是小猴的哪一面?

人教版2020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第1单元长度单位 第1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学习内容】: 课本P2-3,例1、2、3 【学习目标】: 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身体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4.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厘米,并学会用厘米测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谈话:古时候人们是怎样测量物体的长度呢? 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物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组织活动,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组织学生用身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1.教师先明确活动的方法。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 得出:因为每个人的手不同,所以量的结果不同。因此,有必要用一个统一的长度来测量物体。 三、认识尺子 1、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四、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 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二年级数学上册优质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长度单位厘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3页和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2.认识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过程】 一、感知量物体可以用相同的工具来量 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就放在盒子里面,想知道是什么吗?请把盒子打开,拿出来相互看一看,并说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学生打开盒子观察并进行交流) 1.用学具量同样长的边。 教师请学生挑出一件自己最喜欢的物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物体的长。(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测量结果,同时用多媒体显示测量结果) 师:难道你们数学书的短边不一样长吗?请动手比一比。 (学生相互动手比数学课本并回答“一样长”) 师:一样长的边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 生:因为量书时用的东西有的长,有的短。 师:如果都用同样长的工具来测量,结果会怎样呢?请小组再用正方体摆一摆,数学书的短边是几个小正方体的长呢? (学生动手操作并分小组汇报,使学生知道,如果都用同样的物体量书的短边,得到的结果相同。) 2.用学具量长度不同的边。 (电脑出示数学课本和文具盒这两幅图,并演示用曲别针测量书的短边,用小刀测量文具盒的长边。) 测量后教师问发现了什么(小刀比曲别针长,文具盒的边比书的边也长)。 师:如果把小刀换成曲别针,让我们来看一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多媒体演示用曲别针量文具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文具盒的长度比书的短边多用了6个曲别针。) 小结:我们通过动手实践和观察,知道了量物体应该用相同的工具。 3.实践活动。 (1)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 (2)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2题。 (学生都用新铅笔量所想量的物体的长,可以自己量,也可以几人合作,最后相互交流并汇报测量结果。) (3)处理第2页“做一做”中的第3题。 (多媒体显示题目内容,说明题意,让学生估算,电脑验证。) 二、知道量物体的长度也可以用尺子来量 1.认识尺子。 师:刚才我们用铅笔来测量物体时,量了一次又一次,多麻烦呀。用什么去量比较方便呢?(尺子) 教师请学生拿出尺子看一看,能发现什么(数字、刻度线、cm),教师介绍刻度线和“cm”;并向学生说明“厘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2.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1)认识1厘米有多长。 (电脑演示从0到1中间的长是1厘米) 师:你认为还有从哪个数字到哪个数字中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呢?在你的尺子上找出1厘米给你的同桌看一看。 (小组活动) (2)感知厘米有多长。 ①测量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的长。 ②感知1厘米有多长(教师带领学生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夹住小正方体,右手慢慢把它拿走,告诉学生拇指与食指中间的空隙大约是1厘米,并让学生把它记在脑子里)。 ③闭上眼睛想想1厘米有多长。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上册教案

全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 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 一、长度单位(3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 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 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观察物体(4课时) 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 7的乘法口诀…………………………………………………………5课时8的乘法口诀…………………………………………………………3课时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八、数学广角…………………………………………………………2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 全册 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全套详细版

2018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教案 小学2018春季学期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人教版) 学段目标(1——3年级) 知识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了解估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 3.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 1.能够理解身边有关数字的信息,会用数(合适的量纲)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发展数感。 2.再讨论简单物体性质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简单的调查数据归类。 4.会思考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讨论问题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结论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初步学会整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务(现象)有好奇心,能够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体验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的过程。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询问“为什么”的习惯。

教学计划(2018—2019学年)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半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具备一定的数学意识、数学理解能力及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较强的自律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高,兴趣浓;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比较熟练,个别在计算速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新教材“解决问题”等教材编排的特殊性,大多数学生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分析问题上存在欠缺。但在解决简单问题上,学生初步形成数学意识,能发现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进行分析和解决,具有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年多的学习,他们的学习习惯初步形成。因此,本学期重点要抓学习习惯的巩固,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能力和习惯,养成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其次,要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100以内的加减法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问题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培养他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课时:1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我长高了――――――――――1课时 1.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竖式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2. 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教学重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式的算理和规范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出示单元主题图)。今天可真热闹光明小学的同学们要去参观博物馆,同学们请看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让销售看图说一说。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老师引导:老师也有一个问题,二(1)班学生和本班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尝试列式 要求:一共多少人?我们先要知道哪些条件,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指名列式。 35+2= 二、探究建模: 35加2等于多少呢? 1、交流口算的方法。 你能口算吗? 请同学们拿出小棒来摆一摆。 指名说口算的方法。结合摆小棒,边说边摆。 学生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上台演示。 教师小结: 2用计数器拨一拨,略 3竖式计算。 这样的算是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根据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版)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一)、知识和技能方面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三)、解决问题方面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优秀教案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认识时间,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特别是表内乘法是学习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因此,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达到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因此,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通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内容,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第一课时: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 教学内容: 课本1页至第3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题;练习一中的第1至第3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知道1厘米实际长度;初步学会用学生尺量物体度的方法。教学难点: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教具准备:米尺、学生尺、长短两枝不同的铅笔、宽1厘米白纸条若干条、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明显不同的铅笔;然后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些?哪枝短些?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物体有长有短。 教师再提问:谁能说一说我们的数学课本的短边有多长? 让学生用带来的学具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视。 通过以上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指出:今天我们来学习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用“量米”做单位。 二、新授 1、教学例1 (1)认识米尺。 教师出示米尺;告诉学生这是“米尺”;用来量物体长度的尺子。 请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尺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教师介绍0刻度线 尺子的左端从0刻度开始表示起点(这叫尺的0刻度) 在尺子上找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2)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呢?你的尺子一共有多少厘米?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2教学例2 (1) 教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纸条;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想知道它的长度是多少;用什么量? (2) 教师拿出放大的米尺;讲讲如何量纸条的长度。 三、练习 1、让学生量一量课前准备好的纸条;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量的。 2、完成课本练习一第1至3题。 3、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有对准0刻度的。 (2)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4、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刻0刻度线;怎么办?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