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方刀架PLC接线原理图

四方刀架PLC接线原理图

四方刀架PLC接线原理图
四方刀架PLC接线原理图

四方刀架PLC 接线原理图

数控机床刀架是由机床PLC 来进行控制,对于普通的四工位刀架来说,控制比较简单,一般用于普通的车床。我们分析车床刀架的控制原理其实就是指刀架的整个换刀过程,刀架的换刀过程其实是通过PLC 对控制刀架的所有I/O 信号进行逻辑处理及计算。实现刀架的顺序控制。另外为了保证换刀能够正确进行,系统一般还要设置一些相应的系统参数来对换刀过程进行调整。在分析之前,我们首先了解刀架控制的电气部分。刀架电气控制部分如图2-2所示。图中的a 是刀架控制的强电部分,主要是控制刀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来控制刀架的正转和反转;图b 是刀架控制的交流控制回路,主要是控制两个交流接触器的导通和关闭来实现a 中的强电控制;图c 部分是刀架控制的继电器控制回路及PLC 的输入及输出回路,整个过程的控制最终是由这个模块来完成的。

6

1

6

7

5

6

6

5

9

10

0.60.7

7

6

6

7

(a)强电电路 (b )接触器电路 (c )PLC 输入/输出电路

图2-2 刀架控制接线回路

图中各器件的作用如下: 序号 名称 含义

刀架反转

1号刀位信号

2号刀位信号 3号刀位信号 4号刀位信号 手动刀选择

手动刀启动

刀架正转 刀架反转

刀架强电

刀架正传

1 M

2 刀架电动机

2 QF

3 刀架电动机带过载保护的电源空开

3 KM5、KM6 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交流接触器

4 KA1 由急停控制的中间继电器

5 KA6、KA7 刀架电动机正、反转控制中间继电器

6 S1~S4 刀位检测霍尔开关

7 SB11 手动刀位选择按钮

8 SB12 手动换刀启动按钮

9 RC3 三相灭弧器

10 RC9、RC10 单相灭弧器自动刀架控制涉及到的I/O信号如下:

PLC输入信号: X3.0~X3.3:1~4号刀到位信号输入; X30.6:手动刀位选择按钮信号输入; X30.7:手动换刀启动按钮信号输入;

PLC输出信号: Y0.6:刀架正转继电器控制输出; Y0.7:刀架反转继电器控制输出。

接线回路图简析:假设,PLC输入/输出电路中输入1号刀同时选择手动刀选择。这时,SB11闭合KA6线圈得电反转KA6触点断开实现互锁。接触器回路中的KA6触点导通(KA1始终处于闭合状态)KM5线圈得电反转KM5反转触点断开实现双重互锁。刀架正转接触器回路导通,在强电回路总的KM5触点闭合刀架正转。当霍尔元件检测到1号刀的到位信号时,刀架开始定位锁紧,电机停转,换到结束。其他3把刀换刀方式依次类推。

零件图常见工艺结构教案26

第26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复习巩固、检查课后搜集的资料(10分钟) 一、复习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二、复习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三、复习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标注。 四、检查预习情况。 步骤2:本节课学习任务、情境设计(5分钟) 零件的结构和形状,不仅要满足零件的在机器中的使用要求,而且在制造零件时还要符合制造工艺要求。零件的工艺结构,多数是在生产过程中满足加工和装配要求而设置的。因此,在设计和绘制零件工作图时,必须把这些工艺结构绘制或标注在零件工作图上,以便于加工和装配。 步骤3-1:讲授知识(30分钟) 8.4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一、铸造工艺结构 (一)铸造圆角 为了避免砂型尖角处落砂、防止尖角处出现收缩裂纹,铸件两表面相交处应做出圆角。同一铸件圆角半径大小的种类应尽可能少。圆角半径可在技术要求中统一注写。 (二) 拔模斜度 为便于将模型顺利地从砂型中取出,在起模方向应有适当的斜度,称为铸造斜度或拔模斜度,铸成后铸件表面留着这个斜度,通常起模斜度在图样上可不画,也不标注。 (三)铸件壁厚 铸件在浇铸时,壁厚处冷却慢,易产生缩孔,或在壁厚突变处产生裂纹。因此,要求铸件壁厚保持均匀一致,或采取逐渐过渡的结构。 (四)、过渡线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交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应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 1、两曲面相交 过渡线与轮廓线之间空出一段距离 2、两等直径圆柱相交 3、平面与平面、平面与曲面相交 过渡线在转角处断开,并加画过渡圆弧,弯向与铸造圆角一致。 4、圆柱与肋板组合时过渡线的画法 二、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一)倒角和圆角 为了便于装配及操作安全,在轴、孔的端部一般都加工成倒角。轴肩处为避免应力集中,常采用圆角过渡,称为倒圆。当倒角尺寸很小或无一定尺寸要求时,在图样上可不画出,但在技术要求中要加以注明,如“锐角钝角”等字样。 (二)退刀糟、砂轮越程槽

工程制图第八章8-5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

§8-5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及尺寸标注零件的结构形状,不仅要满足零件在机器中使用的要求,而且在制造零件时还要符合制造工艺的要求。下面介绍零件的一些常见的工艺结构。 一、铸造零件的工艺结构 在铸造零件时,一般先用木材或其它容易加工制作的材料制成模样,将模样放置于型砂中,当型砂压紧后,取出模样,再在型腔内浇入铁水或钢水,待冷却后取出铸件毛坯。对零件上有配合关系的接触表面,还应切削加工,才能使零件达到最后的技术要求。 1. 起模斜度 在铸件造型时为了便于起出木模,在木模的内、外壁沿起模方向作成1:10~1:20的斜度,称为起模斜度。在画零件图时,起模斜度可不画出、不标注,必要时在技术要求中用文字加以说明,如图8-34(a)所示。 (a)(b)(c)图8-34 铸件的起模斜度和铸造圆角 2. 铸造圆角及过渡线 为了便于铸件造型时拔模,防止铁水冲坏转角处、冷却时产生缩孔和裂纹,将铸件的转角处制成圆角,这种圆角称为铸造圆角,如图8-34(b)所示。画图时应注意毛坯面的转角处都应有圆角;若为加工面,由于圆被加工掉了,因此要画成尖角,如图8-34(c)所示。 (a)裂纹(b)缩孔(c)正常 图8-35 铸造圆角 图8-35是由于铸造圆角设计不当造成的裂纹和缩孔情况。铸造圆角在图中一般应该画出,圆角半径一般取壁厚的~倍,同一铸件圆角半径大小应尽量相同或接近。铸造圆角可以不标注尺寸,而在技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由于铸件毛坯表面的转角处有圆角,其表面交线模糊不清,为了看图和区分不同的表面仍然要画出交线来,但交线两端空出不与轮廓线的圆角相交,这种交线称为过渡线。图8-36为常见过渡线的画法。 图8-36 过渡线画法 3. 铸造壁厚 铸件的壁厚要尽量做到基本均匀,如果壁厚不均匀,就会使铁水冷却速度不同,导致铸件内部产生缩孔和裂纹,在壁厚不同的地方可逐渐过渡,如图8-37所示。 (a)壁厚均匀(b)逐渐过渡(c)壁厚突变 图8-37 铸件壁厚 二、零件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零件的加工面是指切削加工得到的表面,即通过车、钻、铣、刨或镗用去除材料的方法加工形成的表面。 4. 倒角和倒圆 为了便于装配及去除零件的毛刺和锐边,常在轴、孔的端部加工出倒角。常见倒角为45°,也有30°或60°的倒角。为避免阶梯轴轴肩的根部,因应力集中而容易断裂,故在轴肩根部加工成圆角过渡,称为倒圆。倒角和倒圆的尺寸标注方法如图8-38所示,其中C表示45°倒角,n表示倒角的轴向长度。其它倒角和倒圆的大小可根据轴(孔)直径查阅《机械零件设计手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