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
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

篇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启蒙与复兴

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启蒙与复兴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中华民族独有的产物,是我们的祖先

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乾嘉朴学1,这些是大家所熟知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除了这些哲学思想方面的,诗词歌赋、民间习俗、传统节日、国粹功夫等等也都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些传统文化与中国历史一同经历了四千年的风风雨雨,有的已经衰落甚至绝迹,有的却在逐渐复苏,整体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正在崛起,它的内涵没变,却在以一种新的方式改头换面逐渐复出。

关键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国学节日民俗美食娱乐基因启蒙复兴

一、思想文化的蜕变

1.以儒家经典为代表的经典文化的启蒙

儒家文化一直是被奉为中国的经典哲学,四书五经一直是古代科举考试人们必读的书记,宋人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言论,虽然这句话略显夸张,一直以来都充满着质疑,但是也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一直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的深刻影响,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都始终受着儒家文化的熏陶,这种深刻的影响一直延续到现代。儒家文化只是中国经典国学的一个典型代表,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发展最好的,但也是最容易让人忽略的。

从小我们就背一些《论语》中的句子,“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应该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也是我们最为熟知的一句儒家的学说了,虽然小时候并不能深刻理解,只是被老师告知它的意思,但这也算是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的第一步,和《论语》一样,我们小时候也摇头晃脑地背过《三字经》,

虽然只是截取了短短的几句,但那几句押韵的“人之初,性本善”却也让我们铭记至今日。除此之外,唐诗宋词也一直从小背到今日,这些都可以看做是传统文化的启蒙。在我们刚刚懂事起,就让我们接触这些文化,尽管当时我们或许因为太小不能够理解,但是那时就让我们留有深刻的记忆,到现在这样的知识便信手拈来,随着我们年龄的长大,我们也能慢慢开始理解这些经典的深意。因此,在现代,虽然没有像古代那样学习的只有儒家1参考《人民日报》(20XX年3

月24日07版)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学者论坛)》(王杰)

经典,诗词歌赋等等,但这并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消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传统文化的启蒙。

2.经典文化的复兴

近几年来,儒家文化以一种强烈的势头开始发展起来,甚至走出国门,我国在世界多地设立了孔子学院用以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我在高中的时候,我们语文老师就特别重视对国学经典的教育,让我们学习背诵《论语》、《大学》、《道德经》,我也一直记得老师所崇尚的那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而我到了大学,更加深刻体会到了经典国学的重要性,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通识教育讲座以及经典国学的课程,我又一次认识了孔子这个人以及他的思想。最近又听到中学生必须要背诵学习《道德经》、《大学》等一批国学经典,可见,我们国家对于经典国学等文化的启蒙与传承越来越重视。虽然在现在,国学的发展不如古代时那么兴盛,但是它也并未衰亡,我们仍然在用现代应有的方式去传承它,比如,在现在,对于儿童,有许多中华传统文化的动画片以及故事书来让他们学习经典国学,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比读枯燥无味的文字有趣的多;还有,好几千人穿汉服行冠笄之礼,或者拜师礼这类新闻已经屡见不鲜,这种我曾经在《论语》中看到的礼节在现在也很好的发展起来了,这也是对中华传统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外,新兴的电视媒体也给经典国学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出路,也给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新契机,由孔子学院举办在湖南卫视播出的《汉语桥》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从这一系列现象中,我们可以听见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脚步声正在逼近。

二、节日民俗的延续

中华传统文化并不是只限于经典国学,诗词歌赋这类文学方面,节日民俗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等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伴随着不同的风俗,这些节日一直从古发展至今,从未衰退过,它们各自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意义,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含义就是中国人一直追求的团圆,这一内涵从未变过,但是有些节日的风俗保留了下来,而有些风俗却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的更新。古时候人们过春节,就只是吃年夜饭,吃饺子,贴对联,这些习俗在现在依然存在,却也生出了一些新的习俗,全家一起看春晚已经成了每年大家必须要做的事,每年的“春运”大军也成了春节独特的标志,除此之外,也有很多

习俗被逐渐取消,比如为了防止发生火灾和空气污染,很多地方都禁止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清明节的烧纸祭祀的现象也逐渐减少。这并不是人们对于传统习俗的摒弃,而是一种新文明的产生,时代在进步,不符合时代节奏的陋习就

应该被放弃,只要人们对于节日存在的意义的认识没变,那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就依然能够传承下去。

除了过传统节日时所伴随的习俗外,很多地区还有它们所特有的风俗,大多数鲜有人知的风俗都面临着绝迹的危险,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不再重视传统的习俗,只有老一辈人还在坚持着,但是还是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这类组织来加以保护,这些少数的风俗也有希望继续保存下来。

三、美食娱乐的新突破

1.中国菜的新出路

我们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可见中国人对于吃

的重视,中国菜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我国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小康,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已不断减少,更多人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因此,人们对于做菜的要求不再仅仅限于要吃饱,更重要的是要吃好,要达到精神上的愉悦。

中国有八大菜系,每种都有它们的特色,做菜几乎是每个会做菜的中国人的爱好,而现在,有了网络媒体这个渠道,中国菜便找到的它所发展的新的方式。这几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以它独特诠释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中国菜的韵味,并不是越华丽的菜才越好吃,往往是那些朴素淡雅的菜却勾起了人们的留恋,中国菜吃的不只是它的味道,品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优秀范文5篇]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内容提要]:文化魅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前提和不竭源泉,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后盾。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浪潮,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相结合,成为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强劲力量。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将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全面发展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个战略性目标,努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当代的国际大环境下,对全面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 软实力 Abstract: In today’s world, culture, the premise and source of a nation’s soft power, serves as an indispensable backup force in its peaceful rejuvenation. With the coming of the era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multi-polar world, cultural soft power h as become a necessary part of a nation’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which, combined with its hard power in

economy and military, works as a strong forc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soft power is st ill in its infancy stag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its long history and countles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works 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China’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in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brillia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must be utilized as a strategic tool in our country’s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 brilliant traditional culture; China; soft power 引言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孟宪实曾经说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挖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软实力之源,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1?。我国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多年漫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灿烂、独树一帜的中华文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形态。在以往的漫长岁月中,传统文化经过历代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的阐发和完善,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和气质中不可替代的文化传统,并且深深

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

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 发表时间:2017-08-16T13:42:47.31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作者:黄媛媛 [导读] 继承国学、发展国学,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大英县盐华幼儿园大英 629300) 【内容提要】继承国学、发展国学,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从幼儿学前教育抓起,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以诵读为主,讲解引导为辅,有条不紊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关键词】浅谈学前教育国学启蒙教育途径和方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小学和中学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学前教育没有相应的应试体系,在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上没有过多的限制。根据幼儿求知欲、记忆力强等特点,在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是最好的选择。 一、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养成 国学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用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良好社会习惯的养成,增强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和分享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如《三字经》中所说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就讲到了两个故事:“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我们便可以因势利导地教育幼儿要学会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并且同时也要学会对兄弟姐妹、对朋友的尊重,要学会谦让、学会与他人分享,增强他们的社会群体意识。 2、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水平的养成。 幼儿在3岁以后,逐渐开始形成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开始加强学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三字经》中所说“首孝悌,次见闻”更是将道德教育置于了知识教育之前。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之中便要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 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 1.通过国学启蒙教育使儿童认知中华传统美德。国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明及人类文明,从国学中能够对我国的传统美德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记录历史的文章中,能够体会社会变化的道理以及存在于天地间的情态,从现象中知晓天理人事,从天理中知晓各种人事背后蕴含的道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源于国学中主张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都是从天理与人性中延伸出来的,让人们的生活因为这些道德观念的存在变得和平与美好,并且借此来弘扬我国高尚、厚重、博大的民族精神;国学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义理,还有很多实用性较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及办法;虽然国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一些现代精神,例如明条理的道理以及一些科学方法。 2.通过国学启蒙教育使儿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国学能够促使民族美德的传播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儿女,这说明华夏儿女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国学中的精华是能够让儿童受益终生的文化宝藏,在掌握了国学知识以后,在今后的成长中国学会发展为孩子们的精神基础。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创造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而不是能够看懂典籍。 三、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的路径 1.以乐为先,由古而知今。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探索现代化教育精神,我们得到了“以乐教为基础的,集合了诗书礼乐等方面的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每天固定十五分钟朗诵经典文学,将我国的古典音乐渗透到家庭和学校中,让学生每天欣赏古典音乐三十分钟,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快乐生活的同时学习国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温和性情、健康身心,使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擅于将压力转变为生活智慧,将繁琐的生活过得和谐。 2.组织游戏,领悟国学内涵。老师可以依据年龄的大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且每个星期要求各阶段的孩子参加1-2次专项活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力量及积极的心态。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实现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带领孩子们朗诵经典,关键的是要安排科学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教育。 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弟子规》的内容,设置《出门》、《回家》等游戏,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弟子规》中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3.每周一诗,在文化中浸染。每周固定学习一定量的知识,鼓励儿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做到背诵诗词,背诵名言名句,积累丰富的关于传统美德的诗句,让孩子们在背诵的同时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把名言名句、经典诗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以诗为背景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生命就是一幅画卷,有了传统文化的点缀,这幅画卷才会绚烂多彩。文化和美是紧密联系的,懂得美才能具有高洁的品质,孩子们在阅读诗文的同时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知,真善美在孩子们的心中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4.环境创设,营造国学氛围。努力加强学前教育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国学启蒙教育文化氛围。一是创造家庭音乐和诗文环境,将我国的经典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关键是聆听。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清晨、睡前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让孩子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做到注意力集中、能够自我控制,并养成温和性情。二是创造校园音乐环境,在下课和放学期间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放松,还能够创造国学启蒙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形成影响。 四、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式 国学内容丰富、知识量大,如何结合幼儿特点进行教学,发挥国学启蒙教育的良好作用,是国学启蒙教育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诵读为主,配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加以讲解、引导。 1、以诵读为主 诵读是国学启蒙教育中最传统却也是最主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法。在对幼儿进行国学读物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读

国学启蒙教材第6册 22 声律启蒙选24

22卷上八齐3 熊xi óng 对du ì虎h ǔ,象xi àng 对du ì犀x ī,霹p ī雳l ì对du ì虹h óng 霓n í。杜d ù鹃ju ān 对 du ì孔k ǒng 雀qu è,桂gu ì岭l ǐng 对du ì 梅m éi 溪x ī。萧xi āo 史sh ǐ 凤f èng ,宋s òng 宗z ōng 鸡j ī,远yu ǎn 近j ìn 对du ì高g āo 低d ī。水shu ǐ寒h án 鱼y ú 不b ù 跃yu è,林l ín 茂m ào 鸟ni ǎo 频p ín 栖q ī。杨y áng 柳li ǔ 和h é 烟y ān 彭p éng 泽z é 县xi àn ,桃t áo 花hu ā流li ú水shu ǐ武w ǔ陵l íng 溪x ī。公g ōng 子z ǐ 追zhu ī欢hu ān ,闲xi án 骤zh òu 玉y ù 骢c ōng 游y óu 绮q ǐ陌m ò;佳ji ā 人r én 倦ju àn 绣xi ù,闷m èn 欹q ī珊sh ān 枕zh ěn 掩y ǎn 香xi āng 闺gu ī。 注释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 桂岭:栽种桂树的山岭。 梅溪:旁植梅树的溪水。 萧史凤: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其夫萧史都善于吹箫,每次吹箫则有凤凰至。

宋宗鸡:晋朝兖州刺史宋处宗将一鸡放于窗前和人语,与宋处宗谈论,极有玄致,处宗由此功业大进。 杨柳如烟彭泽县:晋代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后来隐居,他在门前种有五棵柳树,号五柳先生。 桃花流水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有一渔人见武陵溪有桃花流过,追踪而至“世外桃源”。 追欢:寻欢。 骤:马快跑。 玉骢:即玉花骢。泛指骏马。 绮陌:繁华的街道。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 欹:斜倚,斜靠。 珊枕:用珊瑚做的头枕。 香闺:指青年女子的内室。 认认写写 雀què 茂mào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总结

康家集初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总结 现就我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我校学本期起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我校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中,并倡导通过有关课程及活动开展书法教育、国学经典诵读等活动。 一、我校设立了第二课堂。并且把书法设立在了里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二、我校能够充分利用那些仍得以保留的文化资源和方式,如各种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加以开拓和创新,开展主题班会、专题演讲、歌咏比赛、文艺演出、手抄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我校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感,提高道德修养。 为此,我校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拓宽文化领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充分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1.开展“感恩共产党”红歌比赛。 我校结合“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举办“建党节红歌比赛”文艺汇演,激发全校师生奋发向上,努力拼搏的热情。 2.开展“感恩祖国”文艺汇演。 国庆节,我校通过组织开展“喜迎建国七十周年、助力临洮脱贫攻坚”主题文艺汇演,提升学生感恩祖国、回报祖国的朴素情

感。 3.开展“感恩励志”演讲比赛。 我校通过组织以“感恩励志”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引导青少年表达对祖国、父母、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青少年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老师。 4.冬至节师生家长联欢包饺子传统文化教育 打造品牌和亮点,形成长效机制我校形成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我校开展冬至节师生家长联欢包饺子传统文化教育。 5.“感恩老师”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9月10日我校通过组织以“感恩老师”为主题的主题班会,引导我校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培养青少年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本学期来,我校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坚持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环保教育、感恩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本学期学习《国学启蒙》的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朱子家训》以及默写经典名句(四书五经部分句段)。能翻译经典名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三、教材简析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

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山海经》,《孔子》,《孟子》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四、教学目的 1、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朱子家训》以及默写经典名句(四书五经部分句段)。 2、能翻译经典名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五、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下面是范文大全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心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篇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我们课本上学过的唐朝的唐诗,还有没学过的宋朝的宋词、元朝的元曲;我们经常提到的琴棋书画;还有民俗节日等等都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过我还是最喜欢中华成语。 就像我见过的陈汉东伯伯,他用成语接龙的方式把20xx个成语围成五个环,象征着20xx北京奥运的五环。 第一环是:天下第一、一脉相承、承前启后、后继有人-------意有未尽、尽忠报国、国利民福、福寿齐天。 第二环是:天下为公、公正廉明、明心见性、性烈如火------意在笔先、先入之见、见物思人、人众胜天。 第三环是:天下一家、家见户说、说短论长、长命百岁------食不求甘、甘拜下风、风和日丽、丽日中天。 第四环是:天下大同、同心一意、意广财疏、疏财仗义------世代相传、传世之作、作威作福、福地洞天。 第五环是:天长地久、久负盛名、名副其实、实事求是------来去自由、由浅入深、深明大义、义薄云天。

陈汉东伯伯创作的中华成语龙,从天开始,以天结束形成了五个大圆环。不但很有意义,而且又好记又好玩。我想,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篇二: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文化,其中,武术是我最感兴趣的传统文化。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中国武术又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几千年来代代相传,也是中国最引以为自豪的文化瑰宝之一。 我从小就开始练武术,虽然学武术很苦很累,但我一直在坚持,并且乐在其中。寒冷的冬天也要早早起来,我却在练功房里练得满头大汗,夏天就更不用说了。但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我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养成了勇于拼搏、不怕吃苦的武德精神。 厩得有一次,我食物过敏扁桃体肿大,还发了烧,妈妈在头天晚上问我,第二天去不去练武术,我毫不犹豫地说要去。那天在课上我仍然练得很认真,喊得很起劲,徐老师说我很棒,我真高兴。 还有一次,我早上起来,看到外面雨下得很大,风也很大,我怕路上时间长迟到了,着急地叫妈妈快走快走。我们一到外面风夹着雨扑面而来,我两只手紧紧地握着伞,可还是被吹得东倒西歪,等我到教室时全身又冷又湿,都打哆嗦了。可我换好练功服后,很快就练得满头大汗,一点也不觉得冷了,你说神奇不神奇? 不过,练武术可不是用来打架的哦。你看。这个武字就是结合了

幼儿国学启蒙书介绍

幼儿国学启蒙书介绍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关于幼儿国学启蒙书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幼儿国学启蒙书简要介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亦为国学启蒙宝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 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 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三字经》,是知名度极高的蒙学读物,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 近代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 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种内容全在同的启蒙读物。

它的内容排列也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梯,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 它采用四言体斧正,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便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 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 《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3篇 传统文化的大众化、国际化和现代意识传播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下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与自己的工作关系不大。然而,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学国学是当今很热门的一个词儿,是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正视。其概念广泛、内涵丰富、分类多样,把我们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以及感悟都融入在这些文字中,为我们后人所一一品读,并领悟其中的奥妙。他们把这些经典留给我们,自然是希望我们代代相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孔子在《论语》这部书中,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方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看起来很普素,这些办法有时候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什么是好事情,什么事情是坏的。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少年儿童阅读国学经典的能力,丰富和积累文学知识,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提高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经研究,决定开展《弟子规》的诵读比赛活动。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活动主题:吟诵国学书香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借国学诵读的比赛平台,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学生在道德劝戒、历史文化知识、传统语文教育等方面得到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比赛对象:全校学生。 四、比赛要求: 1.一、二年级指定《弟子规》原文的【总叙】和【入则孝】;三、 四、五、六年级指定《弟子规》原文的【总叙】和任选《弟子规》原文的其中两篇。 2.比赛分低年级组(一、二年级)和中高年级组(三至六年级)两个组别。每组参赛人数5—15人。 3.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舞蹈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时间控制在3—5分钟以内。

4.诵读时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各校应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初赛,在初赛的基础上按组别择优推荐学生参加校性比赛。(校性比赛名额分配附后,校性比赛拟定于下学期举行,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6.各小学统一于12月22日(星期四)自行举行选拔赛,届时中心学校将派人参加。各小学应于12月23日前将比赛情况图片发送至中心学校邮箱。 五、评选方法:各小学成立评委组,由评委打分评选。计分方法为去掉一个最高分和去掉一个最低分后的平均分为该参赛学生的最终得分。根据得分情况进行评奖,然后择优选送参加中心学校比赛。 六、评分标准: 1.服装统一、整洁,佩戴红领巾,举止大方、得体,充满自信。10分 2.使用普通话,语速适中,富有感情,轻重缓急合理,声音能传达出文章的韵味。30分 3.诵读正确流利整齐,吐字清晰,不破句,能很好把握节奏,能够脱稿。30分 4.诵读时能辅以合理的动作。10分 5.诵读形式富有创意,如配以适当乐曲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诵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20分 七、其他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孝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第二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一、二课共七句《论语》选句。 2.通过自学,理解七句《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这七句《论语》,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一、二两课《论语》选句,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论语》选句。学习第一课古诗《望岳》、第二课古诗《无题》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望岳》、《无题》 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望岳》、《无题》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重点理解泰山 4.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背诵两首古诗 四、小结 第二单元仁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课、第四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课、第六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五、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心得体会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先贤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精华。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文化的吸收着,也是中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数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精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再者也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的凝聚力。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谐社会的创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新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既要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成果,又要结合现代社会的客观情况。大学生是社会上极其特殊的一个群体,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离不开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为此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大学生了解的方式也必然是丰富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教育人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富有朝气的群体,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不断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我们的传统文化将“修身”与治国平天下联系在一起。传统文化经典著作中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治其国,欲治其国,必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必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由此可见修身是为人、为事的根本,修身不成则一事无成。当代大学生常不注意自身修养,如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在宿舍不打扫卫生等给别人造成了很大困扰,为此大学生应从平常小事做起,修身养性。 传统还注重人际关系,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正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这个社会将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社会。当代大学生时有缺乏为他人着想的现象,大家同在一个寝室,却不和睦相处,经常为一些琐事斤斤计较,甚至有时还大打出手。 传统经典、路还很长。自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也算接触到不少的古典文献著作,可是真的细究起来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老师讲解时,时常会抛出一些问题来让我们回答,可是如果不是读过相关书籍的话,是很难解答的,平时要有很多的积累,通过长时间的琢磨才有可能求得一知半解,相比于班上一些有一定扎实的传统文化的知识素养的同学来讲,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经典著作并不应止步于你学习语文的那几年,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其实都可以找到属于不同阶段的中国文化经典来知道你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是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尤其是以具有传承意义的儒家、道家为主。 从现代来看,中国文化在外国是很受欢迎的,很多外国学者都在

四年级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四年级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山海经》,《孔子》,《孟子》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中国传统文化展示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课题研究报告 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团队成员:许庶王怡豪刘倩楠祝献捷范楚璇 2015年5月

文房四宝和汉字相伴相随已经1700多年了,它既承载了中华文化,也是最具中国元素的符号之一。我们不能眼看着这个“国宝”衰弱。 ——姜昆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因其融中国绘画、书法、艺术雕刻、文化装饰为一体的特性,成为中华文化之“宝”,统称为“文房四宝”。安徽是文房四宝的故乡,徽笔,宣笔,徽墨,宣纸,歙砚,所以文房四宝均源于安徽。笔、墨、纸、砚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文房四宝”是笔、墨、纸、砚的雅称,在我国多个地区拥有品牌,其中尤以湖笔、徽墨、宣纸、端砚等闻名。可以说,“文房四宝”是中国式书写的基础,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文房四宝”赖以存在的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性,远离了普通人的生活,市场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小。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文房四宝”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亲身前往北京琉璃厂参观的旅途中,我们有幸亲自瞻仰到一位国画大师亲自创作的过程。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笔一点描绘出中国山水之间的幽静。然而,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也向我们表达了对文房四宝,对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担忧,一部分是社会的现状,一部分是我们当代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认知的不足,还有就是继承与发扬的问题。 挑战传统工艺与现代市场的冲撞 我国各个产业的生产都在快速地现代化,但是笔墨纸砚的生产技艺基本上是传统的手工方式。在宣州,宣纸生产要经过108道工序,仅处理原料青檀皮就要三蒸四洗,还要经过日晒雨淋,竹条鞭皮、捶打,历时一年。其中,捞纸工双手整天浸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而烘纸工则常年处于高温作业之中。尽管耗费了那么大的体力和精力,但市场销售并不理想。除宣纸外,笔墨砚的产量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砚,被古人誉为“文房四宝之首”,而今歙砚的生产,基本上是依托少数几位良工来维持。墨的生产方式原始、陈旧,规模难以做大,市场更小。 挑战产业发展与后继乏人的冲撞 让人揪心的是,由于从事笔墨纸砚生产的工人普遍工资水平低于其他行业,从业者日渐稀少,后继乏人。上世纪90年代初,仅湖州善琏一个地区的制笔从业者就有2000多人,而到了2009年,整个湖州地区的从业者只剩下499名。糟糕的是,有些关键工序的技术人员,近10年都招不到人,只能延聘退休人员。其中的高端技艺,如徽墨墨模、徽砚的雕刻,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核心内容,

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探索

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探索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对儿童进行国学启蒙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很好的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进行弘扬和继承,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儿童的道德修养。启蒙教育对儿童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主要围绕在学前教育中,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意义以及在学前阶段实施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希望能够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不仅仅重视物质文明,也越来越重视精神文明。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学前教育中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儿童对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感受到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还能够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素质教育。本文首先对学前教育中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随后又在学前阶段实施国学启蒙教育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够对国学启蒙教育进行深入探索。

一、学前教育中进行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在《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正心”对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能够让人身心得到修养。但是个人认为“正心”应该从学前教育开始,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它能够给人们带来比较丰富的知识,能够增加人们的智慧,如果将传统民族文化深入到学前教育中去,那么对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养成 目前,由于人们的生育观念有所转变,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孩子是非常娇惯的,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人和谐相处,根本不会关心他人。在国学启蒙教育中,有很多可以规范人们行为的内容,并且可以使人们增强责任感,学会关爱他人等等。在《三字经》中提到:“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

国学启蒙教材第8册 15 幼学琼林选 兄弟

15兄弟 huàn nán xiānɡ ɡù sì jí línɡ zhī zài yuán 患难相顾,似鹡鸰之在原; shǒu zú fēn lí rú yàn hánɡ zhī zhé yì 手足分离,如雁行之折翼。 xún shì xiōnɡ di dé bā lónɡ zhī jiā yù 荀氏兄弟,得八龙之佳誉; hé dōnɡ bó zhònɡ yǒu sān fènɡ zhī měi mínɡ河东伯仲,有三凤之美名。dōnɡ zhēnɡ pò fǔ zhōu ɡōnɡ dà yì miè qīn 东征破斧,周公大义灭亲;yù zéi zhēnɡ sǐ zhào xiào yǐ shēn dài dì 遇贼争死,赵孝以身代弟。zhǔ dòu rán qí wèi qí xiānɡ hài 煮豆燃萁,谓其相害; dǒu sù chǐ bù jī qí bù rónɡ 斗粟尺布,讥其不容。 xiōnɡ di xì qiánɡ wèi xiōnɡ di zhī dòu hěn 兄弟阋墙,谓兄弟之斗狠;tiān shēnɡ yǔ yì wèi xiōnɡ di zhī xiānɡ qīn

天生羽翼,谓兄弟之相亲。 注释 鹡鸰:一种鸟的名字,常用来比喻兄弟。 雁行:像大雁一样并行,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常用来借指兄弟。 八龙:东汉的荀淑有八个儿子,都很有才能,时人称他们为荀氏八龙。 三凤:唐朝河东人薛收和堂兄薛元敬、族兄薛德音都很有名,被称为河东三凤。 东征破斧: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代摄朝政,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不服,于是勾结外人发动叛乱。周公兴师东征,把斧子和刀都砍坏了,最后大义灭亲,杀掉了叛乱的管叔和蔡叔。 遇贼争死:西汉末年,战乱不断,饿殍遍野,人们以人为食。有一伙强盗抓住了赵孝的弟弟赵礼,要把他吃掉,赵孝知道消息后,把自己绑起来去见强盗,要代弟弟去死,强盗被赵孝的行为震惊和感动,于是放了他们。 煮豆燃萁: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嫉妒弟弟曹植的才华,想杀掉他,于是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性命不保。曹植略一思索,作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总结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始终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教学全过程,通过学科渗透、课堂引导、课余活动得以全面展开。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学校是专门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它不仅仅是一个教室,操场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环境,文化的理念。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育人氛围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它具有隐蔽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环境育人的功能。我校在进行校园外表形象具体设计和布局的时候,一贯遵循高品位原则,尽量做到:布局合理,格调高雅,赏心悦目,寓意深刻,美观实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中华文化相关的景观雕塑、文史雕刻,名人伟人的名言警句,师生的书画作品,从校园的整体布局到花坛里一草一木都精心设计,艺术构思。校徽、校训每天都熏陶着学生的心灵,形成“团结、严谨、勤奋、向上”的优良校风。我校被评为青海省校园文化示范校。 我校始终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利用语文、政

治等课程资源, 把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行为模式、德行素养和社风民俗贯穿到课堂,使学生们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吸收民族精神的营养,力求将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融会贯通,培养既具有现代精神,又富有中华优秀传统的“现代人”。此外,我们还积极探索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如《中华经典诵读》、《书法》、《绘画》等选修课程,将我国非物质性文化遗产,包括传说、民歌、故事、戏曲、表演、绘画等纳入课程内容,让学生更多地诵读古代浅近的优秀诗文和诵读历史上优秀人物故事,把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坚持以书法艺术教育、中华经典美文诵读为载体,把中华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生活之中。 我校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立足当地、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广泛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宣扬中华优秀传统,营造关爱互助、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倡导文明和谐、实用节俭的现代节日理念。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期间,在全校组织开展经典诵读、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志愿服务和体育健身等丰

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正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名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