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标必背16篇古文练习

课标必背16篇古文练习

课标必背16篇古文练习

1曹刿论战

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曹guì( ) 又何间.焉( ) 肉食者bǐ( ) 小信未弗( ) 旗mǐ( )

小惠未biàn( ) 视其zh?( ) 登shì( )而望之彼ji?( )我yíng( )

二、文学常识填空

《曹刿论战》选自《》,原名《》,又称《》,传说是时期所作。它是史书,是一部

和。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齐师伐.我衣食所安.又何间.焉

弗敢专.也小信未孚.弗敢加.也

牺牲

..:(古) (今) 肉食者鄙.

必以信.神弗福.也小大之狱.

忠.之属也公将鼓.之既.克

彼竭我盈.惧有伏.焉望其旗靡.

四、翻译句子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五、填空

1、曹刿请见的原因。

2、“忠之属也”所评价的内容是。

3、与“下视其辄,登轼而望之”相照应的语句是。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内容?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2、曹刿乃一介布衣,在国家危险时刻,他挺身而出,他的思想境界可用哪个成语来形容?作为中学生,你认为怎样做才是爱国?

3、你知道历史上还有哪些以少胜多的战役?读了本文,你感悟到做人和处事的什么道理?

4、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5、本文运用对比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zōu( )忌 yì( )丽 kuī( )镜暮qǐn( )

王之蔽.( ) 期.( )年 bàng( )讥

二、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它是一部体著作,也称《》、《》、《短书》、《长书》、《修书》等。由西汉末年编订成书,共篇,反映了战国时期。全书共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写出本文一个成语是。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邹忌修.八尺有余朝服.衣冠明日

..,徐公来

期年之后讽.齐王纳.谏皆.朝于齐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王之蔽.甚矣

闻.寡人之耳者孰.视之窥.镜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时时而间.进

四、翻译句子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五、课文内容填空

1、邹忌从妻、妾、客对邹忌及徐公之美的评价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3、从文章来看,你认为邹忌和齐王各是怎样的人?

4、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积极意义?

5、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

6、请写出出自《战国策》的成语至少三个。

3出师表

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

崩cú( ) 疲bì( ) zhì( )罚zāng( )否忠jiàn( ) 倾fù( )

bì( )下斟酌

..( ) ( ) 驽.( )钝 rǎng( )除

二、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出自《》,作者,字,三国蜀汉、、。“表”是(文体)。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驱驰

..

攘除奸凶

..布衣

..不毛

..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以光.先帝遗德简.拔以遗.陛下

性行淑均

..此后汉所以倾颓

..也引喻失义.

临表涕零.恢弘

..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

以彰.其咎.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

不宜异同

..陟.罚臧否

..

若有作奸.犯科.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躬.耕于南阳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崩殂.后值.倾覆夙.夜忧叹攘除

..奸凶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猥.自枉屈

驽钝

..由是

..感激悉.以咨之

四、解释通假字

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通义: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义:

五、写出本文成语至少四个

六、解释古今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古义:今义: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今义:

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今义:

4、临表涕零。古义:今义:

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臣本布衣。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6、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八、用课文原句填空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2、《出师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陆游曾称它道:“,。”

3、“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请摘录文中的句子来形容他当时的处境:,。

九、课文内容理解

1、诸葛亮自叙了“三顾茅庐”这一情节,请分析他的用意。

2、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

;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一事。

3、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杜甫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

①;②;③。

5、联系文中情节评价刘备的为人。

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

4三峡

一、生字难字

阙.( ) 叠嶂

..( )( ) 属.引凄异( ) 湍.( )

绝yǎn( ) 沿sù( ) 飞shù( ) xī( )月 xiāng( )陵

二、文学常识

1、《三峡》作者,字,范阳人,著名,。

2、本文选自,《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

,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3、三峡,、和的总称。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清荣峻茂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不见曦.月

(5)良.多趣味 (6)晴初霜旦. (7)略无阙.处

(8)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 (9)绝巘

(10)素湍

..绿潭 (11)属引

..

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五、课文内容理解

1、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

2、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作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

3、作者在不到200字文章中,把三峡风光的壮美展现在读者面前,你认为作者最成功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简略分析。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请写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

5桃花源记八(上)P165 姓名班级得分

一、生字难字

俨.( )然 qiān m?( )( ) 垂tiáo( ) 怡.( )然

造诣.( ) 刘子jì( ) 遣.人( ) 遂.( )

二、文学常识

1、《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又名,字,浔(xún)阳柴桑人, (朝代)著名。

2、记,是一种,即。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可独立成篇。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渔人甚异.之仿佛

..若有光落英

..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便要.还家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问今是何世.此中人语.云

便扶向

..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欣然规.往

既.出诣.太守遂.迷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黄发垂髫

....

四、古今异义

1、阡陌交通

..古今

2、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古今

古今

3、无论

..魏晋古今

4、不足

..为外人道也古今

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渔人甚异之。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描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

2、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

发现桃花源→→

3、作者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战乱频繁,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

4、请写出本文成语至少4个。

5、根据对本文内容理解,创作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6小石潭记

一、生字难字

悄怆.( ) 佁.然( ) 俶.尔( ) 为嵁.( ) 参差

..( )( ) 幽suì( ) huáng( )竹清lia( ) 下cha( ) 摇zhuì( ) xī( )忽

二、文学常识

1、《小石潭记》选自,柳宗元,字,河东解县人,我国

代杰出的和,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写出其余7位:、、、、、、。2、作品《永州八记》是一组有名,本文是其中第篇,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的感情。

3、“记”是古代的一种,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

、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蒙络.摇缀( ) (2)潭中鱼可百许.头( ) (3)斗折蛇.行( )

(4)悄怆幽邃.( ) (5)佁然

..不动( ) (6)俶尔

..远逝( )

(7)悄怆

..幽邃( ) 8)以.其境过清.( )( ) (9)水尤.清冽( )

(10)卷.quán石底以出( ) (11)为坻( ) (12)翕忽( )

四、翻译句子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4、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五、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

2、三、四段文字依次写出了、和潭中气氛。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4、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5、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选择一句加以赏析。

6、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以“览胜”和“抒怀”为尾词,写一组对偶句,要求不少于五言。

7岳阳楼记

一、写拼音填汉字

t?ng()子京朝hūn() qiáng()倾 jí()摧潇.()湘yín()雨fēi fēi()日星隐yào() hào()千里

忧chán()畏讥.()岸zhǐ()汀.()兰浩浩汤汤

..()

二、填空

1、《岳阳楼记》选自,作者,字,

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小有大志,做秀才时,就“”。

2、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3、文中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语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突出“忧”的语句):,。

4、文中与《爱莲说》的结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境相同的是:

,?

三、解释加点字

滕子京谪守

..巴陵郡越.明年百废具.兴

属.予作文以记之巴陵胜状

..浩浩汤汤

....

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

....若夫霪雨霏霏

......

连月不开.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

....

山岳潜形

....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去国

..怀乡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

..游泳长烟一.空

郁郁

..青青静影沉璧.此乐何极

..把.酒临风

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进.亦忧,退.亦忧微.斯人,吾谁与归.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翻译

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2、属予作文以记之。

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五、拓展延伸

1、如何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你知道哪些关于岳阳楼的对联?请至少写出两副来。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和“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两句中的“异”字,分别指什么内容?

4、你知道哪些吟咏岳阳楼的著名诗篇?请至少写出两首来。

5、孟子说“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你认为孟子的观点和范仲淹有何不同?

8醉翁亭记

一、生字注音

环chú林ha水声chán 饮水zh?醉

酒hān 林fēi 穴míng 野sù宴hān 阴yì繁yīn 觥筹

..()()

颓.()然伛偻

..()()崤.()弈.()者

二、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晚年又号,是代著名家,家,他主张,,大力提倡成为北宋中文坛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以“”字贯穿全文,表现了作者的情趣和的政治理想,全文的主胃句是。

三、解释加点字

?蔚然?临于泉上?太守自谓

?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

?负者?伛偻?野蔌

?前陈?奕⑴觥筹

⑵苍颜⑶颓然⑷阴翳

⑸太守谓谁

四、句子翻译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还以文者,太守也。

五、理解分析题

1、本文第3段分为四层,每层分别用三个字归纳层意。

2、本文最后一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之乐,曲折地表达作者的心情,从文中我们可感受到作者具有范仲俺在《岳阳楼记》一文中所抒发的的旷达胸襟。

3、历史上遭贬谪的朝廷弃儿不胜枚举,如流放的屈原,不得志的苏轼,可怜白发生的辛弃疾,重修岳阳楼的滕子京,从这些人身上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4、请用“乐”“醉”或“情”“景”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音的对联。

5、“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9爱莲说

一、生字注音(括号内增拼音,横线上填字)

周敦()yí蕃()yū泥沾rǎn

zhu?清lián xia玩鲜()有闻噫()

二、填空

1、《爱莲说》选自,作者,字,(朝代)家,是他死后的谥号,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著名、等。

2、说,是,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情,跟颇为相似。

三、加点字解释

①蕃.②李唐③染.④妖.

⑤不蔓.不枝.⑥亭亭

..净植.

⑦亵.玩⑧隐逸⑨君子⑩宜.乎众矣

四、翻译句子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花之宫贵者也。

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五、理解分析题

1、写莲花形象品质的句子是。

2、文中高度概括莲可贵品质的话(中心主旨句)。

3、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

4、从风度方面,写莲花的端庄、清高的句子。

5、根据要求,填写相关花的名称

①“国色天香”指

②“寒秋三魂”指,它与并称为“”

③“六月花神”指

6、作者为什么用浓墨描绘“莲”的形象?

7、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什么?8、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自创一副不少于五音的对联。

9、鲁迅诗:“扫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这首诗称哪一种花?你在学过的古诗中,找出几句来。

10记承天寺夜游

一、写汉字

水中xìng zǎo()()交横怀民亦未寝.()

二、填空

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作者,字,号,(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后因与政见不合,调任地方官,因诗文中“讥切时政”而入狱,是有名的“”的受害者。他的散文、诗、赋语言流畅、感情奔放,创立了,是“”之一。

2、《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者初冬月夜不眠,出户邀友赏月,表现了

3、文中作者感叹知音稀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显示与好友“心有灵犀”的喜悦的句子是。

三、解释加点字

念.天与为乐者相与

..步于中庭

..

欣然

..起行庭下如枳水空明

..

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遂至

..承天寺寻张环民盖.竹柏影也

四、翻译

1、怎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环民。

2、庭下如枳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五、拓展延伸

1、你怎样理解“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闲人”有哪几层含义?

3、根据你对本文内容理解,创作一副不少于五音的对联。

4、文中描写月光动静结合,语言高度凝练,精炼得无以复加,写月光的句子是哪句?请分析你最欣赏的词的妙处?

11送东阳马生序

一、写拼音填汉字

嗜.()学 yàn()冰坚,弗之怠.() sì()其欣悦 xǐ()chì duō()既加冠.()负qia()足肤jūn()裂

曳.()右备容臭.() yùn()袍bì()衣

二、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字,号,与、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明代“”,刘基赞许他“”,四方学者称他为“”。

2、本文是宋濂写于晚年的一篇劝学之作,便写下这篇,

3、本文是一篇,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的意思。

三、解释加点字

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

..于藏书之家以是

..人多以书假余

弗之怠

...走.送之既加冠

..

硕.师名人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稍降辞色

..

援.疑质.理叱咄口体之奉

....

俟.其欣悦四支.僵劲皆被.绮绣礼俞至.

烨然

..若神人右备容臭.腰.白玉之环

緼.袍敝.衣略无慕艳

..意

四、翻译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五、拓展延伸

1、统领全文,为全文定下基调的句子是:。

2、揭示精神追求战胜物质贫困的句子是:。

3、选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作者成年以后求学艰难的?

4、文中有很多对比之处,请任选两处,并说说对比的作用。

5、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学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6、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生活创造一幅对联。

上联:

下联:

12论语《十则》

一、给加点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 ) 学而不思则罔.( ) 思而不学则殆.( ) 诲.( )女知之

必有我师焉.( ) 然后松柏之后凋.( ) 见不贤而内自省.( )

二、填空

1、孔子,名,字。末期著名的、、

,学派的创始人。

2、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的记录,是散文,共篇。朱熹把它和、、合为四书,同为封建社会文人学子的必读书。

3、写出本文中出现的成语四个:、、、。

4、原文填空:

①孔子教导弟子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是,,。

②在孔子看来,只要虚心求教,到处有老师的句子是,。

,。

③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④论述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取长和补短的句子是,。或,。

⑤表明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为别人着想的句子是,。

三、解释加点字词

不亦说.乎诲女

..知之是知

..也

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亦君子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日三省

....吾身

温故.而知新传.不习乎然而知松柏后凋.也

见贤思齐.焉士不可不弘毅

..其恕.乎

有朋自.远方来可以

..为师矣死而后已.

四、翻译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了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13马说

一、注音写汉字

zhǐ( )辱 pián( )死曹lì( ) 粟.( ) 一石.( )

二、填空

1、《马说》作者,字,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他和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列之中。本文用

的写法,表明作者见解。2、说是一类文章的总称。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本文的主旨句是。

4、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做,将人才比做,而伯乐喻指,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用文中话回答):。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虽.有千里之能才.美不外见.故虽.有名马

策.之不以其道执.策而临.之其真无马邪.

安.求其能千里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一食或.尽粟一石

四、翻译句子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五、拓展感悟

1、本文在布局谋篇上有什么特点?

2、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张?

3、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4、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请举例。

5、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6、你认为成为千里马应具备哪些条件?在我们这个社会,要成为真正的千里马,还必须学会“推销自己”,你认为在这方面应该如何来推销自己?

7、请结合实际谈一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理解。

8、根据对本文的理解,创作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

14陋室铭

一、注音写汉字

惟吾德xīn( ) tái( )痕上阶绿谈笑有鸿rú( )

无案dú( )之劳形西shǔ( ) 诸葛lú( )

二、填空

1、本文作者是,诗人,哲学家,字。

2、铭,古代名。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或的文字,叫“铭”。文辞精练,,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为相似。

3、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

4、文章的中心句是:。

5、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6、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的语句是:。

7、反面虚写室中生活:。

8、全文画龙点睛的语句是:。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

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调.素琴无丝竹

..之乱.耳

无案牍

..之劳形.何陋之.有

四、翻译句子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孔子云,何陋之有?

五、拓展理解感悟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句中,“上”、“入”二字有何表现力?

2、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节操?

3、作者在文中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4、本文是一篇骈散结合的美文,多用对偶句。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5、“调素琴”说明作者喜爱音乐,下文却说“无丝竹之乱耳”,这两者矛盾吗?

6、作者一生的遭遇坎坷,仕途崎岖,也是怀才不遇,虽身居陋室,却志向不改,对他这种行为,你是怎么看的?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给加点字注音

百里奚.( ) 舜.( ) 畎.亩( ) 傅说.( ) 胶鬲.(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法家拂.士( )

二、填空

1、孟子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强调、,肯定人生来是善多;主张社会分工,但由此导出的观点。

2、宋朝朱熹把、、、合为“四书”,成为儒家学者初学必读书。

3、本文的成语是。

4、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5、作者承上启下的结论是。

6、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人才必须经历:

7、经历磨难砥砺的好处是:。

8、孟子也重视人的主观因素的作用提出。

9、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了国家治乱,提出什么论断?

10、体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只要知错就改,善莫大焉的句子是

11、孟子有许多名言留传于世,请你写出相对完整的一句:

12、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列对联

上联:历经忧患成大器;下联:。

上联:,生于忧患;下联:,死于安乐。

上联:生无情轻如鸿毛;下联:。

三、解释加点字词

舜发于畎亩

....之中空乏其身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管夷吾举于士.

百里奚举于市.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

行拂乱

..其所为人恒过

..,然后能改

曾.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入则

..无法家拂.士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动心忍.性

四、翻译: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五、拓展感悟:

1、环境对人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结合文章说说你认为这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2、本文作者提出的“生于忧患”的观点,而现实生活中已没有那么多“忧患”,生活在顺境中的人一样可以成才,那么作者的这一论断岂不失去了意义?就这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16 鱼,我所欲也

一、汉字写拼音

兼( ) 苟( ) 丧( ) 箪( ) 羹( )

弗( ) 蹴( ) 屑( )

二、填空

1、孟子,名,字,是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以后的儒家大师,被尊为“”,与孔子并称“”。

2、《孟子》主要是记述孟子到各国游说,以及同各种学派进行论辩的情况,阐发他的政治见解和哲学、伦理、教育思想,基本上是一部散文,它以方式,展开雄辩说理,辞锋犀利,富于哲理。

3、原文填空: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为什么不做苟且偷生的事?”原因是。

3)强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的句子是。

4)作者赞颂无人认识的路人和贫贱的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说明“所恶有甚于死者”,即义重于生的句子是:。

5)结尾“此文谓失其本心”句照应开头哪句话?

6)写出本文中的两个成语:

7)在这篇文章中,孟子提出了观点。

三、解释加点的字

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故不为苟得

..

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此之谓失其本心

..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

..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万钟

..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欲有甚于.生者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万钟于.我何加

..焉乡.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己.乎呼尔

..而与.之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四、翻译

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4、此之谓失其本心。

5、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6、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

7、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8、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参考答案:1、曹刿论战

一、刿 jiàn 鄙 fú靡徧辙轼竭盈

二、左传左氏春秋春秋左我传春秋左丘明编年体史学名著文学名著

三、攻打养参与个人专有为人所信服虚报 (古)指猪、牛、羊等,古代祭祀

用的祭品,(今)为正义事业流血献身目光短浅实情赐福、保佑案件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击鼓已经充满埋伏倒下

四、1、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2、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

3、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4、打仗,要靠勇气。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减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已经枯竭。

5、有权位的上层人物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五、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六、1、略写战斗的状况(第二部分)。本文紧扣“论战”来写,以曹刿为中心,详细描写他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言论,表现他政治上远见卓识、军事上卓越才能。这样剪裁叙事清楚,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2、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②作为中学生要心中有祖国,用知识武装自己,培养自己建设祖国的意识和本领,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我们的祖国。

3、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我们做任何事都应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人心齐,泰山移。只有充分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事情才能成功。

4、鲁庄公是一位平庸的国君,他和昏庸的国君不同。他把战争胜利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恩小惠和求神保佑上,可见他政治上无能;战争中,他急于求战,战胜后又不知原因,可见他宫事上的无知。但他在战前能够在曹刿的启发下终有所悟,能够纳谏;作战中能听从曹刿的指挥,战后能虚心询问战胜的原因,由此可见,他和一般昏庸的君主是不同的。

5、本文把鲁庄公的“鄙”与曹刿的“远谋”进行多次对比,借助对比手法,可以突出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与军事上的卓越才能。

2、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邹昳窥寝 bì jī谤

二、战国策·齐策国别历史国策事语刘向 33 策士谋臣的一言论和谋略

12 历史散文门庭若市

三、长,指身高穿戴第二天满讽谏接受都认为……美偏爱

因蒙蔽而不明/受蒙蔽使……听到通“熟”,仔细地照过错间或,偶然

四、1、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漂亮?

2、城北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3、命令刚下达,官员们纷纷进言上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闹市一样。

4、这就是所谓战争于朝廷。

五、1、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悟出治国道理,身居高位者,难以听到反映客观实际的话。因此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邹忌是一个很有智慧,并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

齐王是一个心胸宽广,善听忠言的明君。

4、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实中我们总要与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别人接受,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委婉表明自己看法,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5、①比干劝谏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劝谏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吴子晋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杀戮没。魏征等直言劝谏唐太宗而有“贞观之治”。

②如果想劝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

6、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

3、出师表

一、殂弊陟臧谏覆陛 zhēn zhu? nú攘

二、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亮孔明政治家、军事家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

三、询问感动振奋奔走效劳奸邪势力平民不长草的地方完成,实现

英明所以发扬光大通“拣”,挑选给予善平衰败适宜、恰当

落下发扬扩大过分地看轻自己表明,显扬过错怠慢、疏忽不相同

奖励善恶奸邪事情科条法令托付亲自确实时刻死遇到

早排除、铲除询问正辱,降低身份比喻才能平庸因此都

四、阙缺欠缺、不足有又

五、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三顾茅庐

六、1、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品德恶劣低下

2、痛心遗憾憎恨

3、扩大商店开业

4、眼泪鼻涕

七、1、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去向诸侯谋求高官显爵。

2、我本是个平民。

3、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并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4、这都是由于怀念先帝对他们特别优厚的恩遇,想把这种恩情报答陛下的缘故。

5、因而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

6、现在天下三国鼎立,而蜀国人力物力疲惫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

7、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重要使命交付给我。

八、1、亲贤臣,远小人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九、1、作者自述本志,回顾了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交代了追随先帝的原因,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感激之情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

2、赤壁之战失街亭

3、吴用智取生辰纲

4、①舌战群儒②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③三顾茅庐、空城计、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刘备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

6、对当时的内政建设和社会主义风气的好转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小从矿产事业单位,大到国家,只有任人唯贤,党风才能清政,干部才能廉明,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

4、三峡

一、quē di? zhàng zhǔ tuān 山献溯漱曦襄

二、1、郦道元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2、《水经注疏》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

3、巫峡西陵峡瞿塘峡

三、?高耸险峻如屏嶂的山峰?水清树草山高草盛?即使飞奔的马快?太阳

?实在?早晨?通“缺”,断开?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极高的山峰

?白色的急流⑴动词,连接延长

四、1、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3、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4、高悬的飞泉和瀑布飞流冲荡。

五、1、山:连绵不断,高耸挺拔(遮天蔽日)。

江水:湍急,水势大。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出三峡的水清澈的特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江水暴涨、速度之快。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描写山的高峻。

3、抓住三峡的特征来写。作者抓住表现三峡风光特征的景物——山、水,选取春冬、夏秋的画面,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民风民俗,尽收笔底,激起读者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猿的叫声中,使人进一步感受三峡独特的地理特征:山高、岭连、峡窄、水长,通过对猿的凄惨叫声的侧面描写,渲染秋天悲凉、萧瑟气氛。

5、桃花源记

一、yǎn 阡陌髫 yí yì骥 qiǎn suì

二、1、《陶渊明集》潜元亮东晋田园诗人

2、文体记述事物的文章序

三、感到奇怪,认为……奇怪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落花整齐的样子类

通“邀”,邀请说朝代告诉沿、顺从前的邀请计划已经

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终于不久就渡口老人小孩

四、1、交错相通邮业、运输等的总称

2、妻子儿女男人的配偶

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

3、不必说条件关联词

4、不值得不足够

五、1、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

3、(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与晋朝了。

4、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5、渔人感到非常奇怪。

六、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3、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

4、怡然自乐、阡陌交通、落英缤纷、鸡犬相闻

5、优美富饶安定和平,生灵涂炭战乱频繁。

6、小石潭记

一、chuàng yǐ chù kān cēn cī邃篁冽澈缀翕

二、1、《柳河东集》子厚唐文学家思想家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苏洵苏轼苏辙

2、山水游记四凄苦忧伤

3、文体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托物言志

三、?缠绕?表约数,相当于“来”?像蛇那样蜿蜒?深?呆呆的样子?忽然

?忧伤的样子?因为凄清?格外?翻卷⑴水中高地⑵轻快敏捷的样子四、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

2、小石潭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

3、(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4、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遇在水底的石上。

五、1、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放慢画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潭水的澄澈的程度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写游鱼无一笔涉及水,鱼则“空游无所依”,澄澈透明,生动传神,境界幽深,令人汉为观止。

2、潭中景物水潭溪流

3、幽深冷寂孤苦悲凉

4、不矛盾。先写“乐”,是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作者是借游历山水寄托自己被贬谪的抑郁情怀,乍见小石潭的乐,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小石潭环境优美秀丽而遭人遗弃和冷落,加上小石潭凄清的环境,自然勾起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联想,悲伤苦闷之情和幽清的环境相契合,以致最后不得不离开。

5、略

6、贬永州怀愤懑于水潭览胜,坐潭上心悄怆感凄凉抒怀。

7、岳阳楼记

一、滕晖樯楫 xiāo 淫霏霏曜皓谗 jī芷 tīng shāng shāng

二、1、《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希文北宋以天下为己任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微斯人,吾谁与归

三、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州郡的长官到了通“俱”,全,皆通“嘱”,嘱咐

胜景,好景色水波浩荡的样子广远边早晨,日光尽降职远调的人

诗人像那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放晴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桅杆倒下,船桨断折迫近离开国都日光

起,动极言其广鸟停息在树上美丽的鱼全形容草木茂盛圆形的玉

哪有穷尽持,执荣耀一起探求思想感情或许心理活动/两种心情

因为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做官没有归依

在……之前在……之后

四、1、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

2、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3、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

4、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啊。

5、(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

6、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7、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8、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9、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

五、1、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观点来源于孟子,但他是针对如何为朝廷尽忠这一角度提出来的,他的“忧君”思想,虽然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但他提提倡的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鉴和教育意义。

2、四西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水天一色,洞庭而下八百里;风月无边,淮海南来第一楼。

3、“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异”,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和“喜”两种不同的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代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函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范仲淹写此文,正处贬官在外,可以如孟子所说:独善其身,落得清闲快乐,而他却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因而范仲淹的理想更积极,更可贵。

8、醉翁亭记

一、滁壑潺辄酣霏暝蔌翳阴 gōng ch?u tuí yǔ lǚ yáo yì

二、1、《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永叔醉翁六一居士宋文学史学

文以明道,文以致用古文运动

2、乐寄情山水与民同乐醉能同其乐

三、?茂盛的样子?靠近?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雾气消散?聚拢昏暗

?背着?腰背弯曲,指老人?菜蔬?摆开?下棋⑴酒杯酒筹

⑵脸色苍老⑶精神不振的样子,形容醉态。⑷遮盖⑸是,为

四、1、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游(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3、天高气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4、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5、游人知道跟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6、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啊。

五、1、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2、禽鸟太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材料上的内容只提供给学生答题的范围,学生根据提示应组织材料拓展开,如题中所提到的屈原、苏轼、辛弃疾、滕子京虽遭贬谪,政治上难得志,但他们在逆境中的奋发有为,如屈原留下千古奇文《离骚》,滕子京在滁州与民同乐等。

从他们身上我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处于何种人生境地,都应积极、乐观地面对,千万不能消沉,沉溺于个人的得失以致一蹶不振,特别是面对竞争,挫折在所难免,要想成就学业、事业,必须有宽广的胸怀和大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4、乐民所乐太守颓然就醉;醉不思归众宾起坐而欢。

/乐山水禽鸟自然之趣;醉从从百姓苍生之欢。

5、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9、爱莲说

一、颐 fán 淤染濯涟亵 xiǎn yī

二、1、周敦颐茂叔北宋哲学濂溪先生《太极图说》、《通书》

2、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现代杂文

三、①多②唐代③沾染(污秽)④美丽而不端庄⑤生枝蔓长枝节

⑥耸立的样子立⑦亲近而不庄重⑧隐居的人⑨品德高尚的人⑩应当

四、1、我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娇艳。

2、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

3、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

4、对于牡丹的爱好,那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五、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①牡丹②菊梅兰竹花中四君子③荷花

6、描绘“莲”的形象是为了赋予“莲”的美好的精神品质,进而以花喻人,赞美君子,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揭示中心。

7、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

8、周氏爱莲比君子,陶公喜菊胜群芳。

9、荷花(莲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记承天寺夜游

一、藻荇 qǐn

二、1、《东坡志林》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北宋王安石乌台诗案豪放派

唐宋八大家

2、一种对人生的超脱,旷达的胸襟

3、念无与为乐者怀民亦未寝

三、想到一起,共同院里高兴的样子形容水的澄澈只是清闲的人黑了

于是就,到原来

四、1、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

3、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啊。五、1、美景常在,明月常有,只是人的心情不同罢了。作者遭受贬谪,和张怀民休戚与共,所以志趣也就相同。表现了在逆境中的豁达胸襟。

2、一是指清闲的人,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二是指政治生活清闲的人,虽有远大抱负却抑郁不得志的人。

3、庭中竹植幻影,月下苏子夜游。

4、“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澄澈透明,“藻荇交横”,写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影”写出月光透出竹叶,投影在地上,月光的意境巧妙地托出,这样,形成一种奇妙的景致,也体现作者的别具匠心。

11、送东阳马生序

一、shì砚怠俟屣叱咄 guān 箧皲 ya xiù緼敝

二、1、《宋学士文集》宋濂景濂潜溪刘基、高启开国文臣之首当今文章第一

太史公

2、赠序(序文)勉励他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

3、赠序赠言

三、得到借因此不代抄书懈怠跑着成年大请教言语和脸色

引,提出询问训斥指吃的穿的等待通“肢”,肢体通“披”,穿

周到光彩照人的样子气味,这里指香气腰佩旧絮破羡慕

四、1、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

2、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3、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

4、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5、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

6、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五、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求师之难、道路之苦、生活之苦。

4、文中多用对比,如老师的辞色严厉,“叱咄”与学生的“危愈恭、礼愈至”,突出了作者的谦虚好问的精神;同舍生穿戴“烨然若神人”,自己却“緼袍敝衣”,不但“略无慕艳之意”,反而“以中有足乐者”,这一对比,更见作者志趣的高尚和精神的富有。

5、①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苦,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②虽然时代不同,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者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辈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6、负箧成屣求师(为学)苦俯身倾耳为子勤(求师)

12、论语《十则》

一、yùn wǎng dài huì yān diāo xǐng

二、1、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2、《论语》孔子言行语录体 20 《大学》、《中庸》、《孟子》

3、温故知新、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见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通“悦”,愉快教诲这,此通“智”,智慧生气,发怒疑惑有害也

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诚信,诚实人称代词,我每天泛指多次反省旧的老师传授的知识凋谢相同强毅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四、1、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很愉快吗?

2、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这里,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你却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3、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

4、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5、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害。

6、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这也是聪明啊。

7、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8、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9、到死了后才停止,不是也很远吗?

10、到了年末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1、自己所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13、马说

一、祇骈枥 sù dàn

二、1、韩愈退之唐代柳宗元唐宋八大家托物寓意

2、古代议论说明

3、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其真不知马也

4、食马者千里马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

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三、虽然才能通“现”,表现、显现即使用鞭子打拿着面对通“耶”,表

疑问,相当于“吗”怎么犹,尚且一样,等同通“饲”,喂通“饲”,喂通晓有时

四、1、世上有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

2、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3、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槽枥之间。

4、(它)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鞭打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五、1、本文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阐述“世有伯乐”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论证“世无伯乐”的危害性;接着刻画食马者浅薄、无积压的丑态;最后点明主旨——“不知马”。

2、封建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才能和作用。

3、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子说》认为要通过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认为要不拘一格,打破常规产生人才,任用人才,即应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人才,显然龚自珍发现任用人才的范围更宽。

6、(品德素养、业务素质、合作精神。)“打造个人独特处、推销理念,推销精神”等。

7、这句话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其中暗含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这一命题,在现实生活中,即使没有遇到伯乐,也要抓住时机展示自己才能,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为社会作出贡献,让自己的人生充盈而美好。

8、世人岂有千里马,人间难得九方皋。

策马从其道,育才养以德。

14、陋室铭

一、馨苔儒牍蜀庐

二、1、刘禹锡唐梦得

2、文体警戒自己称述功德用韵

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出名,闻名这只指品德高尚长到,爬上博学的人平民,这里指没有学

问的人。调弄,这里指弹琴指奏乐的声音扰乱官府的公文形体,身体

起提宾作用,无义

四、1、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2、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

3、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4、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五、1、这两个字把“苔痕”、“草色”拟人化,“上”字生动地写出苔痕上台阶的状态,而“入”字生动地写出“草色”有情,映入帘中的可爱形象,同时与“绿”、“青”色彩搭配,显得陋室环境生

意盎然,而又与世隔绝,衬托出主人情趣高雅而又安贫乐道独善其身的独特形象。

2、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伟岸的节操。

3、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圣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4、居有仙之山德馨,怡有龙之水志远。

5、这两者不矛盾。前者指悦耳的声音,暗示作者在陋室中自得其乐,独善其身;后者指不悦耳的灯红酒绿中的声音,暗示作者不与官场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这两者不过是从正反两个角度对同一问题作描写抒情罢了。

6、刘禹锡是一个才华横溢,又有着广阔胸襟的人。他虽身居陋室,却视荣华如粪土,高雅淡泊,安贫乐道。这是值得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些人模仿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我们要向刘禹锡那样,保持一颗平常之心,不贪赃枉法,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做一个心胸宽阔,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xī shùn quǎn yua g? fá fú bì

二、1、民贵君轻省刑薄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2、《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6、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8、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0、人恒过,然后能改。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2、贪图安乐葬人才

孔仲尼扼而演《春秋》李后主囚乃赋离骚

死有义重于泰山

三、被任用从田间,田地使他受到贫困之苦被选拔捣土用的杵狱官

集市责任,使命给这个违背扰乱常常犯错误通“增”通“横”,梗塞,不顺/有所作为表现明白如果在国内如果通“弼”,辅佐使……受苦使……劳累使……饥饿通“韧”,使……坚韧

四、1、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身体被饥饿煎熬,身受贫困之苦,用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

3、(通过这些)来让他章志坚强、性格坚定,以不断增长才干。

4、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言语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五、1、面对艰苦环境的磨炼有的人发奋图强,有的人意志消沉,关键取决于受磨砺者自身,应该自我觉醒,努力战胜困难,才能成材,反之则会在磨难中消沉、毁灭。

2、现在虽没有过多忧患,但逆境坎坷。①不如意的事还是存在的。②我们学习的是古人经受磨炼使性情坚韧的精神,不但不过时,在和平安宁的今天,③更有忧患意识,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和谐发展,事业腾飞。

16、鱼我所欲也

一、jiān gǒu sang dān gēng fú cù xia

二、1、轲子舆战国孔子亚圣孔孟

2、语录体问答

3、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所欲有甚于生者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舍生取义,嗟来之食。

7)“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三、祸患,灾难通“避”,躲避假如,假使什么手段不可用呢苟且偷生丢掉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天性,天良用脚踢因轻视而不肯接受厌恶高位厚禄通“辨”,辨别比炎了侍奉这个对于有什么益处通“向”,从前

这样看来停止、放弃吆喝给做通“德”,感激通“欤”,语气助词

四、1、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4、这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5、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

6、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

7、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8、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96首(新课标)

小学生必背古诗 96首(新课标)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 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10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1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1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2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23黄鹤楼送孟浩然 之广陵(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4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25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文言文原文 全部

童趣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文言文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50首) 人教版初中必背古诗词(50首)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如之何勿思:如何不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①?①:亻舌,音活,相会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3.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①。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①:日希,音西,干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②。②:氵矣,音四,水边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③。③:氵止,音止,水中的小沙滩 4、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路局苲。虎豹嘷动。鸡惊禽失。羣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沾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5、龟虽寿 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归园田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木兰诗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新编整理初中生必背文言文16篇_初中生必背的50篇文章

初中生必背文言文16篇_初中生必背的50篇文章 初中生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鱼我所欲也(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6.出师表(诸葛亮)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7.桃花源记(陶渊明)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三峡(郦道元)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75首

小学语文新课标必背古诗75首 1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焕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焕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12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3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5绝句(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6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7绝句(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新课标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新课标初中语文优秀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文言文部分 1、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大道之行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6、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日:“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首默写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1首 关关雎鸠, 。 ,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十五从军征, 。 兔从狗窦入, 。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万里赴戎机, 。 ,寒光照铁衣 ,对镜帖花黄 ,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 。金樽清酒斗十千, 。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晴川历历汉阳树, 。 日暮乡关何处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恨别鸟惊心。 ,家书抵万金。 , 。 自经丧乱少睡眠, ! 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 去时雪满天山路。 , 雪上空留马行处。 ,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 ,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满面尘灰烟火色, 。可怜身上衣正单, 。 几处早莺争暖树, 。 , 浅草才能没马蹄。 黑云压城城欲摧, 。 角声满天秋色里, 。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

中考必背文言文16篇 1、《论语》十则(七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3、陋室铭刘禹锡(八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4、爱莲说周敦颐(八上)

中考新课标规定必背古诗文最新完整版

中考新课标规定必背古诗文 《论语》十二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文言文原文全部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文言 文原文全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山市 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楼五架,窗扉皆洞开;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或凭或立,不一状。逾时,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

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及古诗34首

初中必背文言文16篇及古诗34首 中考必备诗文 1. 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寐,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 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 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5.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

中考必考16篇文言文分类点拨

中考必考20篇文言文分类点拨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20篇基本篇目,这些篇目是中考考查的重点篇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这些文言文的中心,我将它们进行了分类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分析比较中加强记忆,灵活掌握。一、《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生字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二)、重点词解释 1、本心:天性,天良? 2、患:祸患,灾难 3、辟:通?避?,躲避 4、箪:竹筐 5、蹴:用脚践踏 6、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7、乡:通?向?,从前8、何加,好处。9、恶:厌恶。10、辩:通?辨?,辨别。11、义:正义或仁义。12、勿丧:不丢掉,不遗失。丧:遗失13、万钟:万钟的俸禄,形容位高禄厚。14、贤者:有道德的人。 15、苟得:苟且取得,本文指:?苟且偷生,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 3、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 (四)、思考题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还学过他的文章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附?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 2、归纳段意:第一段:论述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第二段:论述见利忘义是丧失本性的行为。(第一层(1-2句)从正面举例,说明义的存在。第二层从反面举例,接受万钟这是丧失人的本性。)

新课标初中必背古诗文61首

2017版本 1.《关雎》《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蒹葭》《诗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4.《观沧海》(魏)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饮酒》(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木兰辞》北朝民歌 唧(jī)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zhù)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ě),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ān)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ā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ān jiā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ū jiū)。 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qiáng)。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初中文言文比较阅读及例题

新课标文言文主题分类比较阅读分析及经典中考题举例 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多以课内名篇为阅读材料,只有少数省市选取浅显易懂的课外段落。所占分值一般在全卷的10%-15%,从课内文言文中的基本篇目选取语段,所取语段比较短小,一般在200-300字左右,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学常识、语音、断句、字词的理解、难句的翻译、对内容的分析与概括等。因而最可靠的方法是平时扎扎实实地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要深入,要善于提出问题,要求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准确、熟练,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由于文言文考查内容比较简短,答题时贵在准确、清晰,一般不需要随意发挥。 复习时要注意:(1)准确掌握字词句的含义,重视课文下面的注解,重要的词句及一些含有深意的语句;(2)作必要的知识归类,每复习一篇课文就做好一篇课文的知识整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要句子、作家作品等,整理时注明出处,便于查找。 近几年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出现,给文言文的复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初中三年我们共学文言文43篇,按主题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 1、言志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五柳先生传》《鱼我所欲也》《惠子相梁》 以上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意志情趣:《桃花源记》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陋室铭》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爱莲说》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表达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五柳先生传》安贫乐道的精神,实际上这正是作者的追求。《惠子相梁》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鱼我所欲也》表现了孟子的态度,认为人应该保持本心,舍生取义。 但他们的体裁又有所不同:有议论文、有记叙文。从古代文体来看,有“记”(《桃花源记》);有“说”(《爱莲说》);有“铭”(《陋室铭》);有“表”(《出师表》);有“传记”(《五柳先生传》)。“记”“说”“铭”都是古代文体中的一种。但无论是在表现思想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体现写作方法及写作的特色上,都是大不相同的。如:《陋室铭》《爱莲说》都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桃花源记》《惠子相梁》故事性强,想像丰富。《鱼我所欲也》虽是议论文,但善于比喻,大量使用排偶句,富于文采和气势。 2、战争篇:《唐雎不辱使命》《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 上述几篇九年级的文章都是与战争有关的,《唐雎不辱使命》讲的是秦国与安陵国之间一触即发的战争,《公输》讲的是楚国将要对宋国发动的战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例进行议论,《曹刿论战》讲的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长勺之战。虽然都与战争有关,但侧重点各有不同:《唐雎不辱使命》侧重表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公输》通过记叙墨子劝阻楚国进攻宋国的故事表现墨子机智勇敢的特点,反对非正义战争的主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则是以战争为例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曹刿论战》主要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文体上,《唐雎不辱使命》《公输》《曹刿论战》是记叙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三篇记叙文主要是以记言为主,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主张。但写作特色还是各不一样:《唐雎不辱使命》作者把这两个人物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篇目

2017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语文高考大纲要求必背古诗文篇目 高中14篇: 荀子《劝学》、庄子《逍遥游》、韩愈《师说》、杜牧《阿房宫赋》、苏轼《赤壁赋》、《诗经·卫风·氓》、《离骚》(粤教版)、李白《蜀道难》、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 初中50篇: 《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左传·曹刿论战》、《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出师表》、陶潜《桃花源记》、郦道元《三峡》、韩愈《杂说(四)》、刘禹锡《陋室铭》、柳宗元《小石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周敦颐《爱莲说》、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诗经·关雎》、《诗经·蒹葭》、曹操《观沧海》、陶潜《饮酒》、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湾《次北固山下》、王维《使至塞上》、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行路难》、杜甫《望岳》、杜甫《春望》、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观刈麦》、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李贺《雁门太守行》、杜牧《赤壁》、杜牧《泊秦淮》、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无题》、李煜《相见欢》、范仲淹《渔家傲》、晏殊《浣溪沙》、王安石《登飞来峰》、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水调歌头》、陆游《游山西村》、辛弃疾《破阵子》、文天祥《过零丁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龚自珍《己亥杂诗》 (一)高中课程标准中建议的诵读篇目 1、《荀子·劝学》(节选)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

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精粹7下

新课标初中语文文言文问答题精粹 七年级下册 《伤仲永》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幼年天资聪慧“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第二阶段:才能渐退,“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泯然众人矣”。 2、“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又指什么? 答:“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又指什么?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 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答: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4、请你从方仲永的故事中提炼出一个观点(不与作者观点雷同) 答: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孙权劝学》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要想让人刮目相看,一定要自己善于学习,并学有所成。 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劝学。 3、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答:用自己的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 4、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答:“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突出表现吕蒙修业,学有所成。 《口技》 1、归纳文章的主旨 答:通过描写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展示赞扬了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

2、文多处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答:课文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夸父逐日》 1、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本文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人们同大自然竞胜的精神。 2、本文为我们编织造就了一个怎样的既悲壮又辉煌的结局? 答: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夸父逐日》这则神话故事的内容要点。谈谈你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答:夸父逐日渴死杖化邓林。夸父是个有英雄气概的神话人物。 《两小儿辩日》 1、两小儿“辩斗”的是什么事?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答:争辩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这件事。因为他们判断太阳远近的标准不同,一个从视觉出发,一个从肌肤感觉出发,所以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2、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反映出古人为认识自然,探索真理而大胆质疑、独立思考的精神。反映出古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可贵精神。人类认识事物是多方位、多角度的,有时标准、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同。 《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