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素材

心理素材

心理素材
心理素材

心理素材

一、心理杂志

做一个抖腿的女汉子,根本停不下来

按照惯例先写结论“抖腿有助于提高大脑认知功能,从而增加做事情的效率”,也就是你在做事或者想事情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抖腿。(比如,我现在就在抖腿)

那么为什么呢?(神棍模式开始)

首先,“坐姿”本身是违反人类天性的。原始人哪是一天到晚都坐在电脑前,课桌前,而且还要坐姿端正,两脚并拢,双手放在桌上?但是我们从小就被教育着要站如松坐如钟,直到我们从潜意识里接受坐着就要端端正正,可是谁都知道,对于一般人而言,坐是坐不久的,坐一会就累了,需要站起来走走,不然腿会麻。

其次,Nan Waldman 通过观测患有ADHD

的儿童的脑成像发现,他们的动作频率越大,脑区激活的面积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他们有节奏的抬起手臂的时候(躺在核磁共振仪里面抖不了腿。)。Waldman 之后将这个假设在问题儿童身上进行了验证,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儿童(上课不遵守规矩,喜欢乱动,跟同龄的孩子比起来学得非常吃力),他选择不去约束他们的行为,鼓励他们随意动作,并随着他们一起动。在这样一种教育环境下,这些小孩反而获得了惊人的进步。因为这样做解放了他们用来抑制自己行为的认知资源,从而可以更加专注的在学习上。

其实有节奏地抖动你的腿,会抑制你想要四处走走的冲动(想要离开不舒服的坐姿的本能),从而让你更加专心的从事手头的工作,然后,当你更容易集中精力的时候,你的工作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换个角度说,抑制身体不自觉的动作也是要消耗认知资源的,当你集中精神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没有多余的认知资源来保持坐姿

一动不动。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是在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在抖腿的,而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却不知道。这是身体的一种自发反应,或者是身体的一种默认状态,身体需要动,但是又无法站起来走动,从而就有了这种节律性的抖动。

结合上面的研究,抖腿可能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就是人们在兴奋的、被激活的状态下的工作效率更高,但是人们怎么才能进入这种状态呢?就是做一些节律性的重复动作,有没有想起什么?(见下图)(额,插一句,不要纠结于这不是抖腿啊什么的,只要你觉得舒服,能提高你的认知能力,do everthing you want,随意做,比如我以前上高中的时候就喜欢在做题的时候转笔。)做这样的一些动作可以“激活”你自己,输送更多的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加快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从而更快更稳定的激活更多的脑区。

最后再说一点,虽然抖腿行为对认知有好处,但是在公共场合抖腿是略不雅的行为,在多次被各种妹纸提醒之后,我已经改掉了这个习惯,在人多的地方不会主动抖腿。所以如果你发现你在做事前都会不由自主的抖腿的话,就站起来走走,或者小幅度运动,或者做些其它动作。

不要让抖腿影响了“我只想安静的做一个美男子”的诉求

1分钟心理学:抑郁症这只黑狗

有一只黑狗叫做抑郁症,它盘踞在我的心中,一有机会就死死地咬住我,在我的血肉里涂上自责的毒。

二、心理人物

孩子你怎么了――一例阿斯伯格综合症

一位妈妈来电说看到孩子的十指满是痂,很心痛,看过医生,也咨询过心理咨询师,每个人说孩子的情况还不一样,治疗的效果也不佳,不知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很焦虑。

在约定的时间,孩子与母亲如约来到中心,孩子先进咨询室,母亲紧随其后。孩子120-130cm左右,体重稍轻,穿着得体,干净,长得可爱。母亲30稍过,穿着较时尚,给人很干练、较强势的感觉,表情焦虑。孩子与咨询师说话时,母亲常会加以解释或纠正;孩子与母亲说话时,母亲好象有耐心,没有打断孩子的说话,但行为是漫不经心,看手机。当母亲看手机时,孩子很激动:大叫“听我说”,甚至有动手阻止母亲继续,让母亲听自己说话!孩子开始与咨询师对话

比较正常,有一定的目光接触,很快,孩子的节奏就不在与咨询师同步:答非所问或大篇幅的说辞,词不达意。整个过程孩子的手都不停地有许多小动作,孩子的十根手指背都有一层结痂,母亲表述是孩子会用自己的手指抓或敲自己的手指背,母亲对此很揪心。孩子抱怨说,自己不开心,有心结:不喜欢自己不停地与妈妈吵,不停地重复,自己有多动症(手不停地有小动作,敲自己的手,捏自己的衣服,看书时不停地捏书页和抖动书页……),没有朋友,无法控制行为和动作。

母亲表述自己感觉孩子从小就好象与其它孩子有一些不一样,但当时自己也说不出什么来,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加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这一学期。孩子没有朋友,不与陌生人交朋友,但喜欢与同学玩耍,玩耍时却不能控制情绪与动作,一旦说他感兴趣的东西就自顾自地说,根本就停不下来,如果不听他说,情绪就会很激动:站起来,大叫,动手等。如果他不小心碰了别人,他会不厌其烦地问“你没事吧?”“不痛吧?”

不管别人的反应,告诉他没事,没有必要这样问,他就是停不下来。孩子喜欢看书,尤其是历史书,也能记得许多东西,也能说出来(大段大段地说),但用的地方不对,让别人莫名其妙。孩子手有许多多余的动作等。学业成绩差,在学校受到老师和孩子的排斥。

根据来访者与母亲的表述与咨询师的观察,来访者的问题可以初步诊断为阿斯伯格综合症。阿斯伯格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以下:

1.人际交往困难

来访者愿意与人交往,喜欢与同伴玩耍(来访者为了让同学与自己玩,有时他会从家里拿钱给同学),但是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表达的信息,采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难以形成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能发展友谊,不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从而没有朋友。

2.语言交流困难

尽管患者的语言发育正常、表达流畅,但是使用语言来进行沟通的能力差,在交谈

过程中察言观色的能力差,不关注对方的反应,不管对方对所谈内容是否感兴趣,也不顾忌别人的感受。交谈中使用较多的书面语言,咬文嚼字,给人以古板、生硬、夸张的感觉。不太能理解咨询师的一些提问,与咨询师的沟通过程中会说一些成语,但用词不当。

3.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

许多刻板、反复的手部动作(看书时不停地捏书页和抖动书页……),反复许多询问别人“痛吗?”

4.在分辨真实与虚拟世界上有困难

表述自己喜欢发明,并有发明,和表述自己有特异功能时,不能分辨他自己的想像与现实。

5. 来访者的上述问题严重损害了来访者在社会交往和他的学业。在语言发育上没有明显的具有临床意义的全面迟滞。在认知能力的发育自理能力、适应行为(社交方面的除外)和儿童时期对外界环境的好奇心等方面的发育不存在明显的具有临床意义的迟滞。

针对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咨询的总目标是帮助来访者管理自己的不良症状,教育训练其获得与年龄相符的社交、交流技能,以弥补其发育过程中未曾自然获得的技能;同时通过对来访者多方面评估,根据其特点制定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针对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家属心理咨询目标主要是加强对阿斯伯格综合症的了解,降低自身的焦虑,学会与阿斯伯格综合症患者的交流,并帮助他们训练与年龄相符的社交、交流技能等。

文/上海心潮心理咨询中心(心灵花园/顾歌工作室)上海心理咨询师温漫荣

三、身边心理学(心理媒体)

心理活动:放眼你身边的心理学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这话你可别不信。

什么?你就是不信?

好吧~本期心理活动我们就来放眼身边的心理学,看看如何用一杯咖啡换一次对话心灵的机会,催眠都有哪些神奇的魅力,阅读能有怎样的疗愈效果,哪些心理课程能帮我们营造幸福快乐的家庭关系。

活动时间:10月8日——10月31日

活动地点主要为北京、广州、杭州、深圳、南京等城市。

直击你感兴趣的活动标题,进入详情。

︱体验你身边的趣味心理活动

你体验过心理咨询,那你体验过正念禅修么?

10月8日杭州︱一杯咖啡换一次心灵对话@涟漪场〃能量沙龙项目组

10月12日北京︱正念减压,慢调频你的身心灵@慧明禅修心理咨询

职业生涯规划里藏着哪些心理学秘密?

10月12日广州︱职业生涯系列——生涯修炼之能力三@爸妈在线广州市心理10月18日北京︱吴熙琄:叙事治疗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心理学与职业规划

催眠,有哪些神奇魅力?

10月12日北京︱催眠的神奇魅力@心理学传播者

10月18日北京︱蔡仲淮催眠培训课程@李老师心理俱乐部

读书,让你的内心不再焦躁不安

10月9 日广州︱心理读书会—《用故

事打开心扉(隐喻治疗案例示范)》@华师一米心理教育

10月23日广州︱读书分享会—阅读的疗愈@广州爱灵心理咨询中心

︱走向幸福快乐的家庭生活

从今天起,做个有心人,学习如何营造幸福快乐的家庭关系

10月10日广州︱《父母觉醒》系列二——成就自己与孩子@爸妈在线广州市心理咨询

10月12日南京︱走向简单快乐的事业与财富之路@上海遨翔

10月19日北京︱幸福女性心理工作坊@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

10月19日杭州︱走向简单快乐的亲子关系@上海遨翔

10月19日深圳︱郝予:“亲子关系”动力性成长小组招募@深圳子和心理咨询

10月23日广州︱萨提亚家庭治疗初阶课程@广州上馨心理

10月25日北京︱第三期“幸福女性心理工作坊”学员招募啦!@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

想近距离接触心理学?

更多心理讲座沙龙:https://www.wendangku.net/doc/e34607913.html,/events/

——13商务英语三班李晓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

目录 一、心灵之约——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2 二、心灵之约——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常见心理问题/3 三、心灵之约——人际交往篇/6 1、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6 2、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增进个人魅力/ 7 3、善用交际技巧/ 8 四、心灵之约——学习心理篇/ 10 1、如何迅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10 2、考研必备的六种素质/ 11 五、心灵之约——情绪情感篇/ 12 1、大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和控制/12 2、掌握快乐的钥匙/ 13 3、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 14 4、感情挫折调试技巧/15 六、心灵之约——实用篇/ 16 1、对心理咨询的几大误区/ 16 2、哪些人应该心理咨询?/ 17 3、保持快乐的秘诀/18 4、实用心理学10条/19 5、改变一生的五句话/20

心灵之约—— 心灵驿站就在你身边 倾听你的心声,诉说你的烦恼,给心灵一片蓝天 当你遇到重大的选择,犹豫不定时;当你无法自行调节,学习压力时;当你孤独无人理解,伤心时;当你人际关系处理有疑难时;当你在经历考试失败、失恋,心灵创伤时;当你在经受挫折精神,一蹶不振时;当你对自己不了解,对未来困惑时;当你遇到突发事情、超出心理承受力时;当你及父母关系处理不好时;当你长期处于心情压抑,无法缓解时,你有以下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地址:明德楼206室 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16:30-18:00 我们相信: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思想和健康的心理,我们就拥有了美好 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心灵之约—— 心理健康的标准 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什么是心理健康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的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足够的自我安全感。

咨询心理学讲课稿

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心理咨询的概念 1、心理咨询定义:指经过严格培训的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专业的咨访关系,帮助合适的来访者依靠个人自我探索来解决其心理问题,增进心身健康,提高适应能力,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 2、心理咨询的对象:来访者,主要是适应和发展方面发生障碍的正常人。 3、心理咨询的任务:建立和体验新的人际关系;认识内部冲突;纠正不合理观念;付诸有效行动(多选题) 4、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异同点: 相似点—(1)工作性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整个过程都注重建立和维持施助者与来访者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认为是帮助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2)工作目的,二者都希望通过施助者和求助者之间的互动,达到来访者改变和成长的目的。 (3)工作对象,相似。 (4)指导理论和采用的方法技术常是同源的。 (5)实施过程,需遵循共同原则,经历大致相同的若干阶段。 不同之处—(1)工作的对象不同;(2)处理的问题不同;(3)所需的时间不同;(4)涉及意识的深度不同;(5)目标不同;(6)工作场所不同;(7)专业训练及所属专业组织不同;(8)起源不同; (9)称谓不同。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发展历程 1、现代心理咨询的发展趋势: (1).心理咨询模式逐步从单一的心理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综合模式发展。咨询心理学者改变过去把心理问题仅仅归结为心理因素影响的倾向,重视生物因素与社会环境的作用,注意改善个体与群体、社会的相互关系 (2).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更加强调来访者的自我成长,突出认知因素的作用。 (3).心理咨询的新理论、新技术不断产生,各种方法的整合将成为总体趋势。 (4).在心理咨询内容上,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心理咨询的发展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开发人的潜能,增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实现自我完善,成为心理咨询的宗旨。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一、保密原则 二、助人自助性原则 三、价值观中立原则 四、综合性原则:(一)心身的综合(二)原因的综合(三)方法的综合 五、灵活性原则 (一)不同的问题应选择不同的方法 (二)不同的阶段可实施不同的方法 (三)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

石灰沟小学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小学生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排除小学生认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障碍,锻炼他们的意志品质,优化他们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康心理,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笔者简要谈谈对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主要表现、成因及教师在防治小学生心理不健康的对策。 一、小学生心理缺陷的主要表现 1.敏感: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低。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 2.叛逆: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成长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 3.嫉妒:这是对他人的优势地位在心中产生不愉快的情感。当别人比自己强(如学习、相貌、人缘等),表现出不

悦、自残、怨恨、愤怒甚至带有破坏性的负面感情。 4.失落:小学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他们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高档的玩具等方面。这容易给中小学生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 5.自卑:它是一种印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6.孤独: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身心成长的失衡。小学生时期身体发育急剧变化,他们阅历浅,知识和经验不足,认识力、理解力、思维力和亲情力都远远落后于成年人。这种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不平

心理学讲稿

我所讲的内容是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和干扰因素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首先,要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有一个认知。 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 实验方法:填字组词 外显记忆:指过去经验对当前活动的一种有意识的影响。亦可称之为一类对提取自己觉知的过程。 实验方法:线索回忆 下面是正式内容: 1. 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 加考比和达拉斯在实验(1981年)中发现,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而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并无多大影响。 马正平和杨治良(1991)研究了学习与测验时项目呈现方式的替换对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采用中文双字词为材料控制两个自变量:一是学习和测验时的呈现方式,另一个是测验时的任务。当以视觉呈现刺激且以视觉方式进行测验时为呈现方式不变组,以听觉方式呈现刺激而使用视觉方式测验时为呈现方式变更组。测验时使用的两种任务分别为填字组词和线索回忆。研究结果发现,感觉道的改变对填字组词的间接测验有较大影响,产生了破坏作用,而对线索回忆基本不产生影响。 他们将实验做成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的看出呈现方式的改变都内隐记忆的影响较大。 控制学习与测验阶段刺激呈现方式的转换,会使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之间产生功能性的分离现象,即在间接测验中显示出明显的通道效应,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对于通道效应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影响,来论证出内隐记忆主要依赖刺激知觉信息加工。 2. 干扰因素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外显记忆很容易受到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现象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但是,内隐记忆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前摄抑制(也称前摄干扰proactive interference) 指之前学习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也称倒摄干扰retroactive interference) 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陈世平与杨治良在一项实验中发现内隐记忆不易受到干扰。 在实验中,他们把单词作为自变量,加入了一些干扰词,再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进行测验时发现,外显记忆受到干扰严重,而内隐记忆受到的影响很小。 此外,个人的目的,情绪等主观情感,还有饥饿,疲劳,疼痛等身体原因也是干扰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内容

错误一:心理有问题就是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是一个医学概念,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一种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轻度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身体不适不意味着就是生病,心理问题不等于是精神疾病。身体不适,我们要休息、锻炼和注意保健,心理不适也同样要注意休息、锻炼和保健。心理咨询师就如同运动教练和身体保健师,是人的心理运动和保健的指导者。 错误二:心理咨询应该立竿见影 不敢去做心理咨询是一个错误的观念,而把一切心理问题付诸心理咨询并期望手到病除、豁然开朗,则是对心理咨询的另一种错误理解。实际上,心理咨询是一个持续的艰难的改变过程。心理问题常与来访者的个性及生活经历有关,就像一座冰山,积封已久,没有强烈的的求助,改变的动机,没有恒久的决心与之抗衡,是难以冰消雪溶的,所以来访者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错误三:心理咨询师都是算命先生 来访者往往对心理咨询师期望过高,以为通过三言两语就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洞悉一切,妙手回春。实际上,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来访者提供一定的信息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进行咨询与治疗。它要求来访者提供详尽的有关情况,才能帮助双方共同找到问题的结症,利于心理咨询师作出正确诊断并进行恰当的治疗。因此,不要把心理咨询师当成算命先生,以为心理咨询师不能一眼猜出自己的事就是水平不高。 错误四:心理咨询就是被动的医患关系 多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是病人看病,医生诊断,开药治疗,患者常常习惯被置身于被动的医患关系中。因此,来访者自然而然的把这种旧的医学模式带进心理咨询,将自己的所有心理包袱丢给心理咨询师,期待着心理咨询师解决一切。然而,心理咨询师只能起到分析、引导、启发、支持,促进来访者改变和人格的成长的作用。最终起作用的还是来访者本人主观能动意志和改变成长的努力。 错误五:心理咨询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有人认为心理咨询没多大用处,无非是讲些道理,做作思想政治工作,因而忽视或者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治疗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交叉的学科,有着严谨的理论基础和治疗程序,它与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区别。单纯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目的是说服对方服从,遵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及集体意识,而心理咨询是运用专门的理论和技巧寻找心理障碍的症结,予以诊断治疗。心理咨询师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而不是对来访者批评教育。另外,某些心理障碍者同时具有神经生化改变的基础,需要结合药物治疗,这是思想政治工作所不能代替的。

心理学小知识教你为人处世讲课稿

心理学小知识教你为 人处世

心理学小知识 怀有警戒的人与别人握手时,倾向于一面握手一面注视对方。 怀有自卑感的人,不敢抬头注视对方。 如果希望将气氛导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不妨在刚见面时轻触对方的肩膀,但别忘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同性之间。 使劲儿向对方握手的人,性格上比较主动和自信。 握手软弱无力的人,性格比较脆弱。 公共场合喜欢与陌生人搭话的人,有较强的自我显示欲。 总是用一种方式和别人打招呼的人,有较强的自我防卫性格。 两个人并排地坐着或站着,会加强双方心理上的一体感。 面对面地坐着或站着,更有利于从理智上相互理解。 喜欢坐在房间的最里面,注视着房门的人,权力欲强,且小心谨慎。 坐在背向房门的位子上,会使人心理上处于弱势。在椅子上深坐的人,内心有优越感。 一坐下就跷起二郎腿的人,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 女性采取跷二郎腿的坐姿,有意吸引男性关心自己的容貌。 单方面过分凑近对方,不是威胁就是巴结。 情绪主导的人,喜欢与人并排坐;理智主导的人,喜欢与人对面坐。 面无表情实际上是要对方明白自己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女性的漠不关心的表情,有时是委婉地表示好意。 激烈的憎恨有时反而会表现为笑眯眯的表情。 女性若是隐藏有什么秘密,有时会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对方。 初次见面,首先将视线转开的人,心理上较有优势。 内向性格者的视线,不会集中在对方身上,常常很快地收回。

频繁地左右移动的视线,代表频繁的思考。 手臂交叉(即“抄手”),意味着抗拒。 喜欢一面说话,一面轻扯头发的女孩,常常很任性。 在听别人说话时,总是拉扯自己的耳朵的人,有阻止对方继续说下去的意思。 喜欢咬铅笔,咬指甲或嚼口香糖的男性,比较的孩子气。 说话时常常遮住自己的嘴的男性,通常是较胆怯和顺应的人。 说话时常常遮住自己的嘴的女性,通常有意要吸引对方。 思考时习惯以手抚摩下巴的人,比较老练。 穿戴违反社会习俗的服装,乃是怀有强烈优越感的表现。 喜欢穿大号服装的人,自我显示欲望很强。 喜欢穿蓝色直条纹服装的男性,通常对自己目前的地位感到不安且精神较脆弱。 非常喜爱华美衣服的人,有强烈的自我显示欲和金钱欲,同时有歇斯底里的性格倾向。 不喜欢打领带和喜爱华丽领带的人,都是自我意识比较强的人。 缺乏主体性和顺应型的人,偏爱朴实无华的服装. 对于服装的流行趋势过于敏感的人,通常比较缺乏自信. 对于服装的流行趋势漠不关心的人,通常有较强的个性,同时缺乏协调性. 情绪不稳定的人,常常频繁改变服装风格. 服装风格一向稳定的人突然改变了另一种风格,通常意味着其心情的变化,表明了新的决心和构想. 喜欢谈论自己的家庭或职业的人,比较自我中心. 对上司的谴责,表达了自己希望出人头地的愿望 喜欢在部属和年轻人面前自吹自擂的人,常是不能适应职务或赶不上时代潮流的人 总是忽视别人的意见,强扯与主题无关的话题的人,常常是有强烈支配欲和显示欲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技能,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服务模式。这种模式是发展性心理服务模式,而非单一的矫正性心理服务。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2)服务功能的发展性 (3)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4)服务形式的教育性。 其中服务功能具有发展、预、矫正三方面,而发展性最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商品经济角度可以将教育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至力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发展。

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十条措施 1、以美好的情怀陶冶学生; 2、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学生; 3、以“换位”的方式理解学生; 4、以进取的意识鼓励学生; 5、以尊重隐私的态度引导学生; 6、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 7、不以学生之短轻慢学生; 8、不以嘲讽口吻讽刺学生; 9、不以一时之怒斥责学生; 10、不以体罚形式整洁学生;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妨碍学生心理发展,并且透过对学生心理的无形影响,给整个社会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作为现代教师,他的心理状况应是健康的,而且应比一般的人还要健康。具体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客观环境。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平衡,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敏锐的观察力及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 (2)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 (3)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4)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接纳教师职业 能了解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职业并致力于发展和创造,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 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健全的教育意志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 (1)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 (2)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 (3)沉着冷静的自制力。 5.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能正确处理与

心理学论文

人格形成研究 中文摘要 一个人的魅力最基本的构成就是他的外表和人格,长得好看的人,大家都喜欢,可哪里会有那么多美女帅哥,大多数人还是长相普通。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如果一个人长的那么丑还有那么多的朋友,那只能是人格魅力了。我们可能没有美丽的外表,可我们可以拥有人格魅力。本文主要论述人格的形成和培养。 关键词:人格的定义影响因素培养健全人格 绪论 人是生理和心理的统一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决定了人的健康程度和发展水平。心理作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为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心理素质越高、越优化,心理潜能就越容易得到充分的挖掘与发展,从而为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成功人生的取得提供更大的可能。一个人能否成功,智力只起小部分作用,还有一大部分取决于你的人格魅力,所以培养健康的人格,至关重要。那么什么是人格?又如何培养健康的人格呢?这是本文主要论述的中心点。 第一章人格的定义 人格,源于拉丁语persona,原意是指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喜剧演员在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假面具,它代表剧中人物的角色和身份,表现剧中人物的某种典型心理。人格是人类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且还是人们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源泉。心理学家关于人格的定义有很多,黄希庭在综合各家定义的基础上认为,人格就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说到人格,大家肯定会想到“个性”这个词。个性一词是从英文“personality ”翻译过来的,亦可译为人格,在心理学中,一般认为,个性是个人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一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如果把个性理解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性、独特性的整体特征,那么个性这个术语可以作为人格的同义词来使用,但是个性和人格是有区别的。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1)个性是指人的个别差异,从差别的角度来看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人格则是对一个人的总的描述或本质的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说,个性仅表达人格的独特性,但人格还有整体性等特点。(2)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有个性,人自然也有个性。但人格只是对人而言的,对其他事物和动物显然不能用人格来描述。人格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人是由某些其他人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完全不同的特征复杂的交织而成的,其中既有人格所独有的,也有与他人相似的或共同的。人格这个概念比个性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简而言之,个性主要指个体差异性,与供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性格(或品格)是指个人的品行道德和风尚。它是人格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有关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各种习性的总称。性格表现在个人对现实的态度方面、意志方面、情绪方面、理智方面。 第二章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代心理学家已达成共识: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主体的生物遗传、自我调控和客观的社会文化、家庭环境、自然物理、学校教育等因素。概括起来,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大概有六个: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学校教育因素、自然物理因素以及自我调控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经研究得出人格的三种基本特质(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保持相当的稳定性,此外,双生子研究也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情况下表现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比如,天生的盲人不能成为画家,生来聋哑的人不能成为歌唱家。 (2)社会文化因素: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体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

心理健康教育手册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手册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 具体表现为: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心理健康的标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和密特尔曼(MITTELMAN)曾提出人的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是否有充分的安全感。 2.是否对自己有较充分的了解,并能恰当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3.自己的生活理想和目标能否切合实际。 4.能否与周围环境事物保持良好的的接触。 5.能否保持自我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能否具备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7.能否保持适当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否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9.能否在集体允许的前提下,有限地发挥自己的个性。 10.能否在社会规范的范围内,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怎样培养健康的心理? 1.不断增进对自己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及人格,从而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性好、开朗乐观的人。 2.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情绪消极、易激动、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压抑、愤怒和悲观失望的人,常易发生心理障碍或身心疾病。因此,应当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做到合理宣泄。 3.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人有交际的需要。与同事、朋友正常友好交往,

能使人消除孤独感,获得安全感和安慰感。个人苦闷的宣泄,使人心胸宽敞、心情愉快。 4.注意维护大脑健康。注意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避免过度用脑,特别要避免持续紧张的工作。做到劳逸结合、起居有常、饮食有节。 5.养成“凡事要思考,事后不后悔”的习惯。处理事情要分清轻重缓急,事先周密思考,才不致产生事后后悔的心理矛盾。 6.善于消除自己不良的情绪。不要使焦虑、忧愁、敌意及挫折感长期存在。 7.善于纠正自己非理性的观念。 8.不断调节自己的欲望,使其与自己的能力相适应。应与自己的过去相比较,才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9.善于独处。必要时能独自一人而不感到寂寞和自怜。 10.养成自我称赞、鼓励的习惯。在一个群体中,若得不到他人的称赞与鼓励,要会自我肯定、自我激励,才能使心理保持平衡。 什么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指人们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如情绪消沉、心情不好、焦虑、恐惧、人格障碍、变态心理等等消极的与不良的心理,都是心理问题。(严格来说,心理问题无褒贬之意,既包括积极的,也包括消极的。)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 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第二部分心理咨询与沟通技术 什么是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通过咨询者与求询者的协商、交谈和指导过程,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在心理咨询中通过帮助关系可以使求询者心理健康朝着好的方向转化。 心理咨询可以帮助解决哪些问题? 1.帮助求询者提高对待自身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能力; 2.通常的咨询不仅可以消除某些病症,而且也可以促进人格的重建和发展; 3.不仅有心理障碍的人可以寻求咨询,就是在自身发展中遇到阻力的正常人,也同样可以寻求咨询并从中获益。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教学文稿

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导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目的,是在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技能,发挥心理潜能,从而促进整体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服务模式。以下是小编整理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这种模式是发展性心理服务模式,而非单一的矫正性心理服务。其具有以下特点: 服务对象的广泛性 服务功能的发展性 服务内容的多样性 服务形式的教育性。其中服务功能具有发展、预、矫正三方面,而发展性最为重要,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从商品经济角度可以将教育作为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至力于心理健康素质培养和发展。 一个教师的心理不健康直接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妨碍学生心理发展,并且透过对学生心理的无形影响,给整个社会以及周围的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作为现代教师,他的心理状况应是健康的,而且应比一般的人还要健康。具体有以下标准: 1、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正确的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事物和

客观环境。使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保持平衡,能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敏锐的观察力及了解教育对象的能力;信息组织与转换能力;信息传递和接收能力; 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接纳教师职业 能了解并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职业并致力于发展和创造,有足够的职业自居心理。 3、稳定而积极的教育心理 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是否稳定乐观积极,将影响教师整个心理状态及行为,也关系到教育教学的工作效果。 4、健全的教育意志 繁重艰巨的教育工作要求教师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各种良好的意志品质。具体体现在: 明确的目的性和坚定性;决策的果断性和坚持性;沉着冷静的自制力。 5、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能正确处理与学生、领导、家长以及其他教师之间的教育人际关系。 6、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能够适应发展、革新的教育环境,接受教育事业的新事物,积极改造不良环境。

心理学专业论文写作指导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心理学专业论文写作指导 (2009年6月) 一、总体说明 心理学专业论文写作包括毕业论文写作和学位论文写作两种类型。 毕业论文写作是衡量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水平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顺利毕业的前提条件,每一位同学都需要认真完成。 学位论文写作是申请学士学位的必要环节,学生在学期间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获得所在专业规定的学分,课程的加权平均成绩75分(含)以上,并通过学位外语考试者,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写作。学位论文主要考核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本专业文化课程学习后,是否掌握专业基本理论与知识技能,是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进一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同时也是考核学生达到学位授予资格的必要步骤。 为保证论文写作的顺利实施,学院成立由院长、各教学专家组成的毕业论文指导专家委员会,对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整体指导与监控,包括:1)根据网络学生特点,对论文教学环节提出整体设计建议;2)利用各种手段对参与论文写作的学生进行整体指导;3)按照学院要求,对论文指导教师进行培训;4)参与论文指导过程进行监控;5)对论文初评成绩进行终审,评定终评成绩;6)总结论文教学,撰写相应报告。 二、写作要求 (一)选题 心理学专业的论文写作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紧密围绕人的心理与行为现象展开分析和探讨,同时也要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从写作类型上看,论文可以写成思辨性的理论文章,也可以写成调查、实验等实证性研究报告。 按照学院的毕业论文写作管理规定,在具体的选题上,学生可选择以下内容为题:专业性理论研究;实践调查报告;或根据学院提供的论文选题来确定题目。但需要注意,学院提供的学位论文题目只是选题方向,旨在对学生选题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学生要根据个人的专业、兴趣及从事工作情况进一步自拟更明确的论文题目。 那么,所选的论文写作题目到底是如何来的呢?大体上,论文选题有几个来源:一是来自实际需要,如在教育行业工作可能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广告业工作可能关注广告

心理学讲课稿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是第十二小组,今天为大家讲的心理学上的幻觉 这个是我们小组的成为介绍以及分工,找材料的是赵凤丽,陈玥秋,李苏婷,李尧,蔡凯,陶林,PPT制作是姜淑锦,主讲人就是我,金芸,这是我们小组讨论的照片。 首先,看下这两组张片,大家是不是觉得这是一种幻觉的表现,其实只是视觉错觉,那什么是幻觉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 视频中的主角的现象就是幻听,是幻觉的一种,他以为别人在叫他起床,其实根本没有声音。幻觉是一种无对象的知觉,比如听到某种声音,但是别人听不到,你看到某个黑影,但是别人看不到,如果这种情况是偶尔发生,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如何症状时刻围绕,就是一种精神病症状。 幻觉除了幻听,还有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五种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幻听,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像,感觉有人在喊你,但是一回头没有人啊。但是这就是幻听,但是别担心,这只是轻微的幻觉。幻听是一种歪曲的听觉,并没有相应的外部声音作用于听觉器官。 幻听的产生原因大致有三个,第一个是心理因素精神,比如过度精神紧张,星期六大家就要考四六级了,大家会不会在夜深人静躺在床上的时候,听见耳边有英语听力的声音啊。如果有,也没事,等一下会教大家一些预防和缓解的方法,第二个原因呢是身体某部疾病,如听觉中枢障碍,这个大家应该都没有,第三个是药物作用,如麻醉剂,毒品等。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幻听的分类,评论性幻听就是听到别人在议论自己,议论的内容以批评、讽刺、责骂、诬陷为主。命令性幻听就是听到有声音命令自己去做某事,如打人、自杀或自伤。比如视频中的主角就是这样,被命令起床争论性幻听:听幻觉的内容于患者本人无关,患者听到的是另外两个人的争论。 现在,我们来说一下如何预防幻听,大家可以跟着我做。。。。。。。。。。。。。。。。。。。。。。。。。。蔡凯同学做得非常好,请他起来再给我们示范一下。 好,我们再来看一下幻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韩剧,没关系,是爱情啊,韩剧的主人翁就有幻视,最右边的那个蓝色衣服的男孩就是他幻想出来的,大家没看过没关系,我们给大家放一点2:00-3:00 大家看,他幻想男孩被他父亲欺负,他现在幻视出男孩的父亲,并和他打架,为男孩报仇4:00-6;17。看完这个视频大家对幻视也有了一点了解,幻视可以可以看到整个情景,如视频中的主角,幻视也可以看到简单不成形的形象,如闪光; 幻视看到的形象可以是模糊的,不清晰的,也可以是鲜明的、生动的。 现在我们来讲一下幻嗅和幻味。幻嗅的患者凭空嗅到异味感,如花香、尸臭。常见于精神分裂症。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应该没有这种现象,如果有,四院就在对面等着你。幻味的患者在食物或水中,会尝到某种特殊的怪味。如果你在食堂的饭菜中尝到怪味,别担心,那不是幻味,那是真的难吃。 大家有没有被虫子爬过,被针扎过啊,是不是很难受。幻触的患者非常可怜哦。他们常感皮肤上有虫爬、针刺等异常感觉。是不是很可怕。 这儿有一个例子,陶老太总觉得头发内有虫子,不停用手去“捉”。一个多月下来,老太的额头已经被“捉”破,同时手指也溃皮,这就是幻触,主要原因是老太独居后,很多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从而出现精神异常。所以我们社会应该多关爱独居老人。 最后一种是内脏性幻觉,比如我们可能觉得肚子疼,可是去医院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内脏性幻觉的患者躯体内部有很明确,很具体的异常感觉。 最后,再为大家补充一个手机幻听症,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平时把手机放到包里,每天隔不了多一会儿就仿佛听见手机响起,取出手机一看却根本没有任何电话。现在我总想把手机拿在手里,生怕漏掉重要的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容 (2)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2) (二)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3) (三)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3)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3) (一)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途径: (3) (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有: (4) 1、学科教学渗透法 (4) 2、活动辅导法 (5) 3、个别心理辅导 (5) 4、环境渲染法 (6)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资料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容可分为3个层次: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这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容。具体包括: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6、性心理教育,即关于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和性别认同,指导学生认识和掌握与异性交

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内容

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学知识宣传手册 一、心理学含义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我国心理学发展概况 心理学在中国不是由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直接演化来的,而是由西方心理学传入后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下列几个时期: 1西方心理学思想传入中国的开端 这一时期大约为明代末期(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在公元16世纪,新航路发现以后,西欧殖民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形势下。有的传教士来华后,学会中文,著译了不少与心理学问题有关的书籍,这类书中都包含了一些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的心理学思想,这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方心理学思想。 2西方哲学心理学和科学心理学传入中国 这一时期约在清代末期和中华民国初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这个时期,西方心理学传入中国有两条渠道,一是直接传入,一是通过日本间接传入。外国传教士在中国沿海和内地的重要城市设立“教会学校”。在1896年著名学者康有为编《日本书目志》时,在中国首次出现汉译

“心理学”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这时期促进西方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他担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他直接推动了心理系和心理研究所的设立。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对后来中国的心理学发展是有深远影响的。 3中国心理科学的创建与早期发展 1920年前后,中国的第一辈心理学者唐钺、陆志韦、陈鹤琴、张耀翔等赴美留学,相继归国,分别在北京大学,南京高等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等校教授心理学课,使西方心理学从此广泛地传播开来。 1920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科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系,并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同在这一年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心理系改为东南大学心理系,成为当时中国有独立心理系的唯一大学。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心理学发展历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很快地设臵了心理学研究机构,重建了中国心理学会,学习辩证唯物论哲学和巴甫洛夫学说以及苏联心理学,并试图改造西方的心理学。心理学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培养新生力量的工作都逐步开展起来,为心理学的发展打下新的基础。但在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一场动乱全面扼杀了心理学。直至打倒“四人帮”之后,经过恢复又重新走上发展的道路。中国心理学在整个80年代和步入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心理学各方面的工作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科研和教学工作逐步稳定发展。

心理学案例论文

摘要:在新时代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需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在中学教学阶段,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主要是因为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中有憧憬,也有迷茫。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到中学心理健康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案例为基点,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解抽象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定位;分析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点的教学方法,在讲授、分析案例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活”的知识。在中学教学阶段,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助人、自助能力是其核心目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全方位分析案例,给学生展示感性的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使其对该课程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它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中引导学生更好地成长。主要是因为案例教学法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智力的开发。此外,它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融入到学生中,贴近、鼓励学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参与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树立信心。 二、新课改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学定位分析 1.以实际教学为基点,定位案例选择。在中学心理健康教学中,从已有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定位案例是非常重要的。在充分利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教学原则,使看似毫无关联的三者巧妙地融入,相辅相成,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此为基础,合理选择教学案例,准确定位,使选择的教学案例更加客观、合理,符合教学任务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和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够使枯燥、乏味地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2.以学生角度为媒介,定位案例选择。在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话题为基点,对教学案例进行合理化的定位,使所选择的案例更具实践性。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不同方面入手,比如,心理测试、团体训练,去了解班级中的每位学生。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尊重他们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世界观,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尽可能和学生达到共情。在此过程中,教师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当下关注的热点话题、感兴趣的方面,为准确定位案例选择作好铺垫。 3.以心理学角度为纽带,定位案例选择。教师想要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去定位教学案例,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专业化的技能,需要整理一些经典的个案,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能够充分展现教学目标的个案,巧妙地引入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讲解。在选取个案的时候,如果选取的是以往咨询类型个案,必须遵循心理咨询师守则,规避其中的私人信息,个案咨询的年限、时间、地点,甚至是个案的结果,这样才能对个案当事人起到保护作用。如果选取的是世界上著名的开放学经典案例,不需要对很多方面进行规避,但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意识到案例整理、分析的重要性,多收集一些不同类型的案例,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取用,不需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儿童心理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传授知识的教育,由于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不易把握,有时正面教育很难凑效。我们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又必须通过转换角度,从侧面教育引导,解决学生中存在的正面教育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使其健康发展。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首先,作为家长必须转变观念。对自己的孩子,在作业和职业方面的“期望值”不能脱离子女的实际而好高鹬远。每个孩子因智力因素、情趣爱好,性格意志和心理承受力各不相同,我们认为如果孩子确实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不应过多责怪,更不能冷嘲热讽,惩罚打骂。如逼得太紧,强其所难,就可能弄巧成拙,事与愿违,甚至酿成恶果。上海、大连曾发生过孩子因读书成绩不佳而被父母活活打死的悲剧。诚然,家长“望子成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龙”的内涵并不专指读大学、考研究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每一位家长都能建立这样的“职业观”,让孩子在宽松的环境里读书,才真正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并不是,也绝对不是说,对子女就不加管教,或放任自流了。我们通过开家长会、家访、书信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转变观念,统一认识,了解学生,适度要求,因人施教。

其次,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来说,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人类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想品质、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到人才的质量与教育的效果。所以我们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在教师中大力提倡同学生交朋友,用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的心理实施健康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与学生广泛地接触,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动态,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营造和谐轻松的气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拘束感和不自然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使他们无所顾忌地向你倾吐真实的心理活动,向你倾吐心中的迷惑和不快,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正确评价,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帮助、心理疏导和教育。 其三,把握好心理健康教育的五项原则。 1、全面性原则:一切教育应面向一切的学生和学生的一切,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 2、客观性原则: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的人,因而我们在进行教育活动的时候,就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 3、动态性原则:由于教育客体的年龄、文化、生理等都在不断地变化,他们的认识水平、承受能力、内心体验、行为表现等都是变化

10初教文——心理学基础讲稿

第一节心理学的性质 一、心理学是什么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了解这个定义: (一)心理学家如何看待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绪、动机、愿望、抱负、气质、性格等。心理学家对于心理现象或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或铿某个主题进行研究。 1.心理现象的一种分类系统 当代心理学的一个流行观点是把个人的心理现象视为一个系统。任何系统都可以作多种描述。人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例如,从动态和静态的角度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也称心理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推理、言语、想象等认知过程;喜、怒、哀、惧、憎恨、寂寞、烦闷等情绪过程;欲求、渴望、追求、憧憬、奋斗、谋划等动机过程。上述这些心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心理操作的加工程序,因而被称为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是动态、变化的。 心理状态是人在一定时间内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如迟疑状态、刻板状态、犹豫状态、镇定状态等。 心理特征是个人的心理过程进行时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它具有持久性,稳定性。如有的人观察仔细、精确,有的人观察粗枝大叶;有的人善于形象记忆,有的人长于语词记忆;有人的诚信,有的人虚伪等。 个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密切联系着的,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首先,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影响和制约。再次,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也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说心理特征是个人稳定的特征,那么心理状态则是相对可变的、流动的。心理状态是介于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构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2.一组重要的研究主题 心理学研究范围很广,有许多研究主题。与教书育人联系紧密的研究主题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