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2课《再别康桥》word课后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2课《再别康桥》word课后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2课《再别康桥》word课后练习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2课《再别康桥》word课后练习

诗两首(课时2)

课后练习

【基础过关】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河畔/背叛青荇/行伍艳影/沿袭

B.软泥/拘泥荡漾/跌宕榆树/逾越

C.粉碎/萃取沉淀/碇石竹篙/枯槁

D.清潭/坦荡浮藻/朝霞柔波/揉碎

2.下列语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戴望舒是一个善于借鉴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留心古今中外诗坛,深文周纳。

B.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徐志摩的诗可谓独树一帜,他的诗富于想象,意境清新,风格柔美飘逸。

C.学习新诗,就不能不注意到新诗的流派现象,从史料上看,新诗的流派呈现异彩纷呈的局面。

D.看过反映徐志摩爱情生活的电视剧《人间四月天》后,我对才子徐志摩有了捉襟见肘的感觉。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且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这是极具概括力的隽永的语言,匆匆一生的徐志摩,似乎也预示在这谶语般的诗句里。

B.诗歌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理应担当社会责任和文化精神,执著地追求真、善、美,不断地促人上进,引人思索,带给人更多的美感。

C.目前,诗歌的命运空前引人关注,在一些忧心者看来,诗歌已经濒临灭亡,诗人已经集体逃亡,必须挽救诗歌,拯救诗人。

D.诗人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要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

4.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水草、柔波、彩虹、星辉,恰当地衬托了诗人静默的心境。

B.诗人运用比喻、拟人、借代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康桥那特有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自己那追梦般的思念之情。

C.诗人把自己对母校的深情融进了悄悄别离时那富有特色的形象和想像中,形成了一种轻柔、明丽而又俊逸的格调。

D.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5.比较《雨巷》和《再别康桥》这两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两诗有共同特点,都是首尾两节大体相似而微有差异。

B.两诗都有很强的音乐性和韵律感。

C.两诗都是通篇使用重叠和反复的句式,营造一种低徊迷茫的氛围。

D.两诗所表现的情感很不一样。

【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的诗节,完成问题。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漆。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1.这两节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招摇”“甘心”两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再别康桥》运用的表现手法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笼罩着一种宁静、安谧的氛围,柳影、水草、柔波恰当地衬托了诗人喜爱、留恋的心境。

B.诗人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形象。

C.诗人因为热爱康桥,所以对康河里的水草充满了柔情,宁愿化身其中,和康桥永远在一起。

D.在这两节诗中,诗人写景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高到低,写出了母校康桥特有的优美景色。

阅读徐志摩《再别康桥》选段,回答问题。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诗的第一节用的是“轻轻的”,最后一节用的却是“悄悄的”,试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对“金柳”的描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两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交流】

1.把下面的诗句扩写成一段写景的文字,50字左右。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斑斓”等词语,给读者以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请将下面提供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出一个优美的意境。(不少于50个字)

小河柳树夕阳青草歌儿

诗两首(课时2)

课后练习·详细答案

【基础过关】

1.C

【解析】A项分别读pàn/pàn,xìng/háng,yàn/yán;B项分别读ní/nì,dàng/dàng,yú/yú;C 项分别读suì/cuì,diàn/dìng,gāo/gǎo;D项分别读tán/tǎn,zǎo/zhāo,róu/róu。

【备注】无

2.B

【解析】A项,深文周纳:指定罪名很苛刻,想尽方法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泛指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地妄加罪名。不合语境。B项,独树一帜:指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C项,异彩纷呈:奇异的光彩纷纷呈现。与“呈现”语意重复。D项,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不合语境。

【备注】无

3.C

【解析】A项语序不当,“匆匆一生的徐志摩”应为“徐志摩匆匆的一生”。B项“担当”与“文化精神”搭配不当;D项表意不明。

【备注】无

4.B

【解析】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再别康桥》一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喻:“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彩虹似的梦”;拟人:“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顶针:“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反复:“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但没有借代。

【备注】无

5.C

【解析】《雨巷》中有着低徊迷茫的氛围,而《再别康桥》中是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淡淡的离情别绪。

【阅读拓展】

1.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人把河畔的柳树比喻为新娘,形容柳树之美。把水草拟人化,显示出康河的魅力。

【解析】略

2.“招摇”写出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态度;“甘心”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眷念之情。

【解析】略

3.D

【解析】“诗人写景的顺序是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理解错误。在这里,诗人选取了康桥的柳影和水草,不能体现出远近高低的区别。

【备注】无

4.诗歌的第一节三次用了“轻轻的”,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使读者体会到康桥的美,这种美集中地表现在一个“静” 字上。诗人即使在“作别”的一刻也不忍打破这种宁静之美,并且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最后一节以两个“悄悄的”与第一节的“轻轻的”回环呼应,表达了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温柔情意,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美。

【解析】无

5.诗人把“金柳”比作新娘,把景物人格化,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浸透了诗人无限眷恋的感情。

【解析】无

6.运用了拟人、顶真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依恋、无奈、惆怅等复杂的感情。

【解析】无

【备注】无

【表达交流】

1.夕阳西照,给康河边的柳树披上了一层华丽的金衣,使得它们远远看去就像那盛装的新娘,在康河柔柔的水波中摇曳着艳丽的身姿。

【解析】无

【备注】无

2.示例:村边,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奏着叮叮咚咚的曲子流向远方,夕阳把一片金辉撒在微波上,也给河边的柳树描出金色的轮廓,柔嫩纤细的柳枝在风中摇曳着,青草丛中的青蛙们也伴着流水的曲子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儿。

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一、导语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又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既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也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劝慰。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理解离别的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

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蔡元培挽联曰: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皆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着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 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着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 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对康桥的情感。 2、体会诗歌中的意象美。 教学过程 一、导标明学(见上) 二、导入 自古以来,多情的人最伤心的是离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深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写出了离别之情的悲壮,“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出了离别的洒脱,“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写出了离别之情的苦涩。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离别诗《再别康桥》。 三、导航预学 1、作者介绍(请学生介绍)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1918—1920年,他先后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作品有《志摩的诗》《猛虎集》等。 2、了解背景康桥,即剑桥,英国剑桥大学的所在地。徐志摩留学英国两年,大部分时间在此度过。这是他一生最美好的时光。1925年和1928年,他出国途径英格兰,两次重返母校。本诗是他1928年故地重游以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的。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3、欣赏剑桥大学图片。 4、扫清障碍(在书中标注好齐读两遍。形近字讲解一下) 青荇(xìng)长篙(gāo)(蒿、嵩)漫溯(sù)(朔)笙(shēng)箫满载(zài)斑斓(lán) 5、自由阅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初步把握诗歌的韵律,加点字是韵脚。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四、导问助学 1、把古人的离别诗和本诗比较一下,在送别对象上有何不同? 明确: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自然景物。 好处:诗人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诗人与康桥里的哪些景物作别? 明确:云彩、金柳、青荇、清潭、星辉、笙箫、夏虫等。 诗人对康桥的一草一木、一波一潭都是有着特殊情感的,而这些日常所见的景一旦融入了诗人的情感,诗歌中常常提到的意象便产生了。 3、品读诗歌,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描写这些意象来表达他的情感的?又传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并试着把你体会出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之中。(小组为单位,选取意象,可从关键词语、修辞、意境等方面入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导学案答案

《再别康桥》导学案答案 1、诵读欣赏,范读正音: 青荇(xìng)长篙(gāo)漫溯(sù)笙(shēng)箫 三、整体感知: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 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 ③纵观全文哪两个小节读起来最相似?在结构上构成什么样的结构形式?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首尾呼应(回环往复)在一唱三叹、反复回旋中,强化了对母校恋恋不舍的感情,一种挥之不去的惆怅伤感情绪始终缭绕在心头,创造了深邃意境。 四、具体赏析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1)云彩,这是诗人作别的对象。一般离别诗作别的都是人,这首诗作别却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2)金柳,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金色的柳枝随风轻摆的样子很像新娘美好的姿态,有谁愿意离开自己新婚的妻子呢?这里,用新娘比喻金柳,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康桥的无限欢喜和浓烈的温柔之爱。同时比喻修辞的运用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 (3)“榆阴下潭水”——“天上虹”,.喻手法的运用。第二个比喻是将“清澈的潭水”比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只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 (4)“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心头”“荡漾”。表达出自己的无限喜爱之情。 (5)青荇,“油油的”写出“软泥上的青荇”光润的样子、和悦的样子,营造出“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似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的意境。 “招摇”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水草随微波起伏的轻盈之态。等同于“逍遥”,有“自由自在”之意!它不仅写出了“青荇”自由自在地摇动的情态,也体现出诗人对康桥的喜爱之情。不能换成“轻摇”,因为轻摇,即轻轻地摇动,这只是对青荇情态的客观描述。(学生也可理解出“招引”之意,自圆其说即可) (6)“柔波”、“水草”,重点在“甘心”一词,表达了诗人对康河融为一体,愿意永远留在康河,表达出了对康河的永久眷恋之情。 (7)“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满载一船星辉”——画面感、色彩感十足!想象的魅力! (8)“笙箫”,笙箫在此是一个偏义词,重在萧。此处不宜换成别的乐器。萧是一种悲剧色彩较浓的乐器。而且它体现的往往是精神境界的凄苦、深沉、厚重、兼有悲凉,常用来表现离别之苦,相思之苦。在这里,萧的这种独特的悲剧性正好与诗人此时的心境相吻合,能恰到好处的体现出诗人因不得不离开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再别康桥》课文全解

6.再别康桥课文全解 1. 作者简介 徐志摩(1897~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1921年赴英国留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发展。 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等。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2.《再别康桥》写作背景 关于《再别康桥》的写作时间和缘起也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在伦敦剑桥大学,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在风景秀丽的康河两岸,他完全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 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途中。他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 3. 逐节讲析并评价 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 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其形态的美好,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谁能够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婚呢?“艳影”“荡漾”在“我的心头”,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第三节,写了康河的水草,绿油油的水草在水波中招摇,惬意平静。并有向诗人打招呼之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不仅物我合一,而且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留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 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五彩斑斓,浮藻间好像沉淀着彩虹做的梦境。融情入景,将人带入梦一般的意境中。 第五节,诗人的感情达到了高潮。在流连忘返的观景过程中,诗人似乎已经忘了他即将要离开,撑着长篙去寻找那“彩虹”似的梦。到晚上归来时,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情不自禁地想要“放歌”,快乐的情绪达到了顶点。

原创高一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补充

语文必修二名篇名句默写补充 《赤壁赋》 1、《赤壁赋》中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投入大自然怀抱中,尽情领略其间的清风: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2、《赤壁赋》中描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句子是: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赤壁赋》中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柔和的月光似对游人极为依恋和脉脉含情的句子是: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赤壁赋》中描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乘一叶小舟夜游赤壁的句子是: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赤壁赋》中描写苏子与客在浩瀚无涯的江面上,乘一叶小舟,随波飘荡,就好像在太空中乘风飞行,悠悠忽忽地离开人世,超然独立;又像长了翅膀费升入仙境一样的句子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6、《赤壁赋》第一自然段中描写苏子与客夜游赤壁,兴之所至,所做之事的句子是: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7、《赤壁赋》中描写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以抒发其思“美人”而不得见的惆怅、失意的胸怀的歌词句子是: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描写表达作者在遭受贬谪之后,任然坚持对生活的执着态度,坚持对朝廷正是的关切,而不甘沉沦的句子是: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8、《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倚歌而和时,借助夸张、想象等手法,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突出箫声悲凉、幽咽哀怨的特点,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潸然泪下的句子是: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9、《赤壁赋》第三段中客人以赤壁的历史古迹作答,连用两个问句,其中描写以曹操的《短歌行》发问的句子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描写以眼前的山川形胜而写到曹操当年被周瑜战败的句子是: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描写通过追述当年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诵自己诗篇的一代枭雄英姿而引发感慨的句子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10、《赤壁赋》第三段中与历史英雄形成对比,描写客人认为我辈平凡而又渺小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句子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描写因人生渺小、短暂而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希望和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是: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描写在客人看来这理想终不可实现,回归现实,只能把悲伤愁苦通过箫声传达出来的句子是: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1、《赤壁赋》第四自然段中,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针对客人曾说的“羡长江之无穷”而愿“抱明月而长终”,苏轼拾取眼前景物,即以江水、明月为喻,从变与不变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认识的句子是: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必修必修二带答案

高中语文理解性默写题必修必修二带答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语文理解性默写50题 姓名: . 班级: . 成绩: . 一:烛之武退秦师 1:晋国和秦国联合攻打郑国的理由是: ,,。 2:烛之武推脱的原因是:,,,。 3:烛之武分析灭郑的危害的句子是: ,,,? 4:晋侯之所以不袭击背叛他的秦军的原因是: ,;,;,。 二:荆轲刺秦王 5:概括燕国形势的语句是: ,,,,。 6:太子丹希望荆轲更改主意的原因是: ,,, ! 7:荆轲呵斥太子的话是:,! 8:荆轲在易水辞别时所唱的歌词是: ,! 9:当地图展开露出匕首的句子是:,,。 10:荆轲骂秦王的句子是: ,,。 三:鸿门宴 11:樊哙说的粗中有细的话是: ,。,,? 12:由该句引出成语“项庄舞剑”,这句是: ,。 13:最能体现樊哙宁死不辞的特点的语句是:,! 14:形容秦王残暴的语句是:,。四:氓 15:表现女主人公与男主人公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16: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见到心上人的性格差异: ,。,。 17:用动物类比警告女主人公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是:,! 18:与“青梅竹马”类似的句子是:,。 19:女主人公结婚后辛勤劳作的句子是: ,。,。 20:形象的说明凡事都要有个尺度的句子是:,。 21:表现了女主人公绝断刚强的句子是:,! 五:采薇 22:采薇里表现士兵因思乡而忧心如焚并饥渴难耐的句子是:,。23:用对比表现出士兵的思乡之情的是: ,。,。 六:离骚 24:表现作者悲叹百姓的疾苦的句子是:,。25:用香草来比喻作者品德高尚的句子是:,。26:作者虽遭到不平的待遇,但依然九死不悔的句子 是:,。 27: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是:,。 28:表现作者宁愿死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 是:,。 29:用圆榫和方卯不和的道理说明道不同不能相合的句子 是:,。 30:用荷叶做上衣,用莲花花瓣做下衣,体现作者高尚品德的句子 是:,。 31:用加高帽子,加长佩戴表现作者品德高尚的句子 是:,。 32:作者宁愿粉身碎骨也不改变本心的句子 是:,。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必修二名句默写背诵完整

高一名篇名句默写 必修一 ★沁园春?长沙(背诵全诗)毛泽东 1、看万山红遍,,漫江碧透,。 鹰击长空,,万类霜天。 2、,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携来百侣曾游,。 4、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 5、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6、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雨巷(背诵全诗)戴望舒 1、撑着油纸伞,独自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姑娘。 2、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忧愁, ,。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4、在雨的哀曲里,,,消散了, 甚至她的,。 ★再别康桥(背诵全诗)徐志摩 1、寻梦?,, 满载一船星辉,。 2、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3、,;,不带走一片云彩。4、,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5、,油油的在水底招摇;,!6、,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烛之武退秦师(背诵全文) 1、,不仁;,;,不武。★记念刘和珍君(背诵二、四节)鲁迅 1、真的猛士,,。 2、惨象,;流言,。 3、沉默呵,沉默呵!,就在沉默中灭亡。 4、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

★荆轲刺秦王(背诵易水送别) 又前而为歌曰:“,!” ★鸿门宴《项羽本纪》 1、所以遣将守关者,。 2、今者项庄拔剑舞,。 3、,大礼不辞小让。,,?★其它 1、,后事之师。 2、,行而不远。 必修二 ★荷塘月色(背诵四至六段)朱自清 1、叶子出水很高,。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2、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峭愣愣如鬼一般;,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卫风·氓(背诵全文)《诗经》 1、,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2、不见复关,。既见复关,。 3、桑之未落,。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4、桑之落矣,。 5、女也不爽,。士也罔极,。 6、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靡有朝矣。 7、总角之宴,。,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采薇(背诵末章)《诗经》 1、昔我往矣,。今我来思,。行道迟迟,。,! ★离骚(背诵全文)屈原 1、长太息以掩涕兮,。,。2、亦余心之所善兮,。,终不察夫民心。,。 3、忳郁邑余侘傺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制芰荷以为衣兮,。不吾知其亦已兮,。5、民生各有所乐兮,。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孔雀东南飞(背诵九至十二段,二十四至二十六段)《玉台新咏》

高中语文 再别康桥 教学实录及点评

《再别康桥》教学实录及点评 执教:重庆市渝北中学校高级教师刘祖平 点评:重庆市渝北区教科所副所长、研究员余国源 多媒体展示:两卷新诗,廿年老友,相逢同是天涯,只为佳人难再得;一声河满,九点齐烟,化鹤重归华表,应愁高处不胜寒。 师:这是一副挽联,所挽对象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徐志摩。“两卷新诗”,指的是徐志摩的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而“九点齐烟”是济南郊区九座小山的总称,此借指徐之遇难地。他是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的,时年35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诗人,走进他的代表作——《再别康桥》,去感受他对母校的一片赤子之情。(多媒体展示课题和作者)师:请张君同学试读一遍好吗? 生:读(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师:第三节“青荇”的“荇” 应该读xìng 而不是xíng,课文注释已有说明。 师:请听录音朗诵,看看专家是怎么朗读的。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从文章的眼睛推断,这首诗抒发的大致是什么情感? 生:离别之情。 师:离别何处?它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离别康桥。关于康桥,注释①有简单的介绍,我读一下。 师:展示相关图片做补充。 师:临别之际,诗人向康桥的哪些对象一一做了道别? 生: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等。 师:抒写离别之情的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例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但离别的对象一般都是人,而《再别康桥》却由人间向“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自然物转移,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脱俗的清新感,这是其构思新颖之处。 师: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称作意象。“云彩”“金柳”“青荇”和“潭水”等物象寄托着诗人对康桥怎样的情感呢?我们先看第二节,这一节写“柳”。那么在诗人的眼里,“柳”是什么柳?其“影”又是什么影呢?为什么? 生:柳在“夕阳中”,被镀上了一层金色,所以柳是“金柳”,影是“艳影”。 师:“金柳”为什么像“新娘”? 生:“金柳”有新娘色彩光泽鲜艳好看的特点。 生:“金柳”有新娘的柔美。 师:金柳的“艳影”明明是在波光里荡漾,诗人为什么说“在我的心头荡漾”?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生:“在我的心头荡漾”,无非是说康桥已经在诗人的心里扎下了根,难以忘怀,表达了诗人对康桥喜爱之情。 师:第三节写“青荇”。这一物象又寄托了诗人对康桥什么样的情感呢?模仿第二节的分析方法,前后四个同学为一组,交换意见。 生:在诗人的眼里,“泥”是“软泥”,“波”是“柔波”,草是“油油的”。这些描写都寄托着诗人对康桥的喜爱。 生:“招摇”的意思本来是故意张大声势,引人注意。“招摇撞骗”“招摇过市”中的“招摇”都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招手摇摆”,仿佛在招手致意,写出了水草对诗人的欢迎态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默写 (2)

高中语文必修二古诗文默写 命题:黄可 注意:本试卷分为高中语文必修一理解性背诵默写和补写名句默写试题。 共63道题(90空),请选择你会写的75空填入,每空2分,满分150分。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荷塘月色》) 2.层层的叶子间,,,。(《荷塘月色》) 3.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荷塘月色》) 4.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荷塘月色》) 5.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得到了一条教训是: 。(《氓》) 6.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氓》) 7.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氓》) 8.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的句子: 。(《氓》) 9.通过动作表现女子对所恋之人朝三暮四的句子: 。(《氓》) 10.男方派车前来迎娶过程的句子。(《氓》) 11.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氓》) 12.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憔悴的句子:。(《氓》) 12.告诫女子不要坠入爱河的句子:(《氓》) 13.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氓》) 14.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的句子: (《氓》) 15.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的句子:(《氓》) 16.用两个比喻表现女子痛苦没有穷尽的句子:(《氓》)

17.表现女子下决心与那男子隔断感情上的联系的句子: (《氓》) 18.描写洞箫声的句子:。(《赤壁赋》) 19.抒发人生短暂的句子:(《赤壁赋》) 20.交代游赏方式、时间、地点和人物的句子: (《赤壁赋》) 21.写水兼写风,描绘出秋江的爽朗和澄净的句子 (《赤壁赋》) 22.通过动作描写表现游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心情的句子 (《赤壁赋》) 23.具体描写一轮明月冉冉升起的句子 (《赤壁赋》) 24.描写秋江浩瀚无边,浑然一片的夜景的句子 (《赤壁赋》) 25.描写游人“泛舟”感受的句子 (《赤壁赋》) 26.描写作者“狂歌”的句子(第二段) (《赤壁赋》) 27.描写赤壁地理位置的句子(《赤壁赋》) 28.描写曹操志得意满,趾高气扬,在船头对江饮酒,横握长矛赋诗的句子 (《赤壁赋》) 29.客再回到眼前所见的长江、月亮,推广开去,把人生与宇宙加以对照的句子 (《赤壁赋》) 30.阐发变与不变这里的诗句是(《赤壁赋》) 31.描写是造物者之无尽藏的诗句(《赤壁赋》) 32.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 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 是,。

高中语文《再别康桥》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再别康桥 【教学目的】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教学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语: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 二。志摩其人及写作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

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 诗歌记下了诗人1928年秋重到英国、再别康桥的情感体验,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即剑桥,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三。播放黄磊朗读的《再别康桥》,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四。整体鉴赏《再别康桥》。(从诗歌的意象,诗歌的形式入手赏析这首诗歌) (一)提示: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明确: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启发: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别康桥》教案完美版

《再别康桥》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徐志摩生平、创作及新诗有关知识; 2、分析本诗意境之美和所体现的新律诗的“三美”主张; 3、理解徐志摩在诗中表现的特别的思想感情和心绪感受; 教学重点: 分析品味本诗所体现的“三美”艺术主张和意境之美。 教法设想: 1、—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习兴趣。 3、一课时完成。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投影徐志摩照片) 导语:屏幕上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面容清瘦,气质优雅,多情的眼略带些梦幻,在这文弱的外表下,隐藏的是一颗善感而细腻的心。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徐志摩)对,他就是被林语堂先生称作“情才”是“奇才”的新月派代表诗人徐志摩。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笔名“云中鹤”。1915年进北大学习,1918年去美国,后拜见了哲学家卢梭,去剑桥研究生院学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大、清华、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授。1923年与闻一多、胡适、梁实秋发起“新月社”新月诗派是新诗史上极重视形式美的一个流派,对白话新诗的成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1924年泰戈尔访华,他主动担任翻译,并随他访日,同年,他认识了陆小曼,并与1926年结婚。他曾是北京《晨报》的副主编、《新月》诗刊的主编。1928年重访伦敦,7月在哲学家罗素家逗留一夜后,一人悄悄来到剑桥访友,可谁都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静静地等着他。11朋乘船回国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这首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 他是大自然的崇拜者,是新月诗派最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诗人,1931年11月,他从南京乘飞机去北京,遇大雾,飞机出事遇难。年仅35岁。对于他的死,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 “康桥”就是我们现在所余的“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康桥”是当时的译法。“剑桥”以它学术上的成就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也以自己优美的自然风光闻名于世。 代表作: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集》等。 散文集:《落叶》、《自剖》、《秋》、《巴黎的鳞爪》等。 小说散文集:《轮盘》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高中语文必修二名句默写练习 姓名 (一)▲▲《氓》(《诗经·卫风》)(高考篇目) 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2.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4.诗中直接表现她已不再相信爱情,并劝告天下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的句子 是:,! 5.女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沉痛地总结出一条爱情的教训,男子也许会移情别恋,劝解女子不要太痴情的句子是:,。,。 6.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遗弃的句子是:,。 7.集中体现女子对爱情态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有二心的对比句是:,。 8.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 8.女主人公自豪地表明自己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 10.女子反思这段无望的婚姻,发出自我嗟叹的感伤的句子是:,。 11.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12.以“淇”和“隰”的有界比喻凡事都有边际,来反衬男子的变化无常的句子是:,。 13.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她清醒、刚烈的性格的语句是:,!

14.《氓》多处运用比兴手法,托物寓意,借物言情,其中“,”,“,”四句,借叶子由鲜嫩而至枯黄的景物变化来比喻出女主人公由青春貌美到年长色衰以及感情生活的变化。 《采薇》中借雪景烘托人物沉重郁悒心情的句子是:,。 (二)▲▲《离骚》(屈原)(高考篇目) 1.写诗人怨恨君王(楚怀王)过分荒唐昏聩,轻信谣言而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2.用比喻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 是:,。 3.借凶猛的鸟与一般的鸟不合群而居来比喻自己不为世俗所容的句子 是:,。 4.用方和圆不相合的比喻,引出志趣不同者无法相安的两个反问句 是:?? 5.表现诗人甘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 是:,。 6.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自我勉励的句子是:,。 7.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是:,。 8.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志向的两句是:,? 9.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草蕙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 10.(2014全国新课标Ⅰ卷)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一《再别康桥》教学设计

《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音乐美)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鉴赏《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教学重点 鉴赏《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教学方法:诵读法、鉴赏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 一、导入 作为“新格律诗”的典范作品之一 ,在艺术上 ,《再别康桥》很好地实践了闻一多先生提出的“三美”主张 ,具有形体外观、章法句式规整匀称的建筑美;具有意象选择注重形象性与色彩感的绘画美;具有节奏旋律舒缓和谐、轻柔缠绵的音乐美。尤其是它的音乐美 ,让人即使还没有深入分析、理解、领会诗歌的内涵 ,只凭一味地吟咏和对声律的听觉感悟 ,便会获得一种特别美妙的艺术享受。 本讲请跟我一起来鉴赏《再别康桥》的音乐美。 二、鉴赏分析 1、欣赏演员黄磊的配乐诗朗诵《再别康桥》。(同时PPT展示相关图片)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指音节朗朗上口、错落有致,具有诉诸听觉形象的那种音节美和旋律美。

3、分析鉴赏《再别康桥》的音乐美(PPT 展示) 归纳:(PPT展示)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三、教学小结 通过本讲,我们领悟到作为新月社的代表,徐志摩非常赞同闻一多关于新诗的“三美”主张,而在诗的音乐美上,他又有自己的独创性。 四、教学反思

2,绘画美,所谓绘画美,是指诉诸视觉形象的“词藻”的选择和使用,能充分体现我国象形文字在状形绘色上的特点,富于色彩感。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PPT展示)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PPT展示:)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题精选 《荷塘月色》 1.《荷塘月色》中从整体上写荷叶的句子:。 2.运用比喻具体能写荷叶的句子:。 3.运用比喻具体写荷花的句子:。 4.运用通感的手法写荷香的句子:。 5.运用比喻手法写荷波的句子:。 1.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2.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3.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4.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5.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氓》 1.女子以反省的口气回顾了婚后的生活,得到了一条教训是:。 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 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 4.具体描写男子向女主人公求婚以至结婚的过程的句子:。 5.通过动作表现女子对所恋之人朝思暮想的句子:。 6.男方派车前来迎娶过程的句子:。 7.第三章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的句子:。 8.用比兴手法比喻女子的容颜憔悴的句子:。 9.告诫女子不要堕入爱河的句子:。 1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 11.补叙多年为妇的苦楚,她起早睡晚,辛勤劳作的句子:。 12. 写她回到娘家以后受到兄弟们的冷笑的句子:。 13.用两个比喻表现女子痛苦没有穷尽的句子:。 14.表现女子下决心与那男子割断感情上的的句子:。 1.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2.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4.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5.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6.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8.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9.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10.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11.自我徂尔,三岁食贫。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12.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语文试讲稿《再别康桥》

语文试讲稿《再别康桥》 语文试讲稿《再别康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诗歌内涵 2.情感目标:了解诗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和个人体验 3.能力目标:新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重点:新诗的鉴赏 教学难点:诗的欣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相关录像 课堂教学设计 一、作者及背景介绍 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

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徐志摩的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胡适说得好,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的确是一语中的。他的作品就是这种精神的融合与体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诗歌,就是一篇可堪千古绝唱的经典之作。 《再别康桥》出于他自编的最后诗集《猛虎集》。这首诗当写于1928年11月6日诗人第三次旅游归国途中,中国海上。“康桥”即”cambridge”,诗人关于它的作品较多,1922年,从剑桥进修归

《再别康桥》获奖公开课优秀课件

《再别康桥》获奖公开课优秀课件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歌有哪些优秀的公开课呢,下面请看出guo为大家的《再别康桥》获奖公开课优秀课件,欢迎大家参阅。更多资讯尽在实用资料栏目! 教学目标: ①、认知目标: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②、能力目标: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③、德育目标:培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品意象,绘意境,悟真情。 教学难点:一般诗歌的鉴赏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欣赏法问答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也曾经历过别离,感受过离别之情。从小学升入初中,告别初中来到高中,你经历了怎样的情感体验?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无奈?是“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还是“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徐志摩的康桥情结。 二、读与赏(整体研习) 1、背景及作者,见多媒体。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感情,并学习有感情诵读。 3、问:你读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4、齐读课文,思考:这一首离别诗与以前学过的离别诗从对象上看,有何不同? 5、自读课文,讨论:临别之际,作者向哪些对象做了道别? 三、品与析(分层研习) 1、请学生读第二段,读完后,请其它学生品评,并说明原因(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如何改进)。 2、问:在作者的眼中,“柳”是怎样的?(提炼出表现色彩的词) 3、问: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抓住“在我心头荡漾”。) 4、请学生读第三段,请其它学生品评。 5、问:作者眼中的“水草”是怎样的?(抓住意象的特点,把握表色彩的词。) 6、问: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抓住“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7、请学生读第四段,请其它学生品评。 8、问:作者眼中的“潭”是怎样的?(抓住意像特点,把握表色彩的词。) 9、问: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分析“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10、齐读第五、六段,分析作者在这里的情感。 11、男女生分别读最后一段,品析文章最后一段的特点。(首尾呼应) 12、齐读全文,品析作者情感。

【理解性默写】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理解性默写 《氓》 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句子是,。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 ,。 《离骚》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 3.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 5.诗人怨恨楚怀王昏聩糊涂,轻信谣言的语句是, 。 6.《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

7.《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8.《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9.《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10.《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11.《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12.《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 1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 14.《离骚》中屈原表达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 15.《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 16、《离骚》中屈原用荷花做衣服来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 17.《离骚》中屈原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高洁就可以的两句话:,。 18.《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 1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