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摘要:杜威认为“反思性思维”是最好的思维方式,但“反思性思维”的价值需要通过思维训练来实现。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反思性思维”最薄弱的环节是“反思技能”。根据杜威“反思性思维”的五步理论,结合学生的“反思技能”状况和学科特点,我对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基于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界定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实践检验——总结和提高。运用该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关键词:反思性思维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1.定义的界定

杜威认为:思维的最好方式就称为“反思性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 ) 。“反思性思维”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搜集和探究的行为”,是主体自觉地对自身活动进行回顾、思考、总结、评价、调节的过程。

在杜威、萧恩等人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思维”成为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至理名言。苟况在《苟子·劝学》中也指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我国的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全面、主动的发展为目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重要途径。

2.学生“反思性思维”能力的现状

美国学者波丝纳提出:经验+反思=成长。为了解所教学生政治学科“反思性思维”的能力状况,我在2011年9月从反思意识、反思技能、反思毅力三个方面设置了28项具体指标,对高三(7)、(8)、(15)班共16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附件一),结论表1和图1所示:

表1:所有样本(165人)各项指标平均分、标准差详细表

(说明:数据前有“#”对应该维度中的最高分,“*”对应该维度中的最低分。“##”表示该数据为28项最高分,“**”表示该数据为28项最低分。)

从图表可以看出,相对于“反思意识”和“反思毅力”,学生“反思技能”的平均为值2.18(最低)。这反映了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反思意识和反思毅力,但自我监管、自我归因的能力较差,不知道该如何进行反思,缺乏“反思技能”。

二、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模式的实践探索

在《我们怎么思维》一书中,杜威详细介绍了教学活动中如何进行“反思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提出了五步说: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界定——对不同解决办法的设想——运用推理对设想的意义所作的发挥——进一步的观察和试验,得出结论。

根据杜威“反思性思维”训练的五步理论,结合学生的“反思技能”状况和学科特点,我对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的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基于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发现、界定问题——制定策略——实践检验——总结和提高。

图2:政治课堂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模式

(一)基于问题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提高评价和分析技能

杜威认为, 思维起因于直接的经验的情境, 因此, “反思性思维”的训练需要特定的情境。我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选择的情境是学生在模拟考试中出现的疑惑。

1.反思形式:书写考试反思(800——1500字)

鲁宾什坦说过:“问题情景一般是思维的起点。当人们产生了认识什么的需要时,必就开始了思维。思维通常是从好奇、从困惑、从矛盾开始的。”自2011年9月以来,我先后布置学生写了《第一次月考,反映出我的政治学习存

在什么具体问题?》、《期末考试小结》、《假如二模就是高考》等学习反思。引导学生从结果与预期的差距角度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

2.反思内容:知识框架+思维框架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反思知识框架

知识储备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系统掌握知识,才能在应用过程中准确地提点知识。所以,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第一项思维训练内容是反思知识框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思维导图反思自己是否已从宏观、中观、围观、细微观四个层次系统掌握学科知识。

以反思“价格”的知识框架为例,我引导学生构建的思维导图如下:

图3:学生反思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案例

(2)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审题过程、答题模式反思思维框架

①反思审题过程

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的政治试题,紧扣社会热点、创新题目形式、全面考察学科素养,凸显能力立意。这启示我们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通过严谨的审题过程,理解和判断出题人的意图。反思审题过程,是培养学生“反思技能”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反思审题过程前,必须先明确高考常见的命题模式,根据命题模式确定审题步骤。以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政治主观题为例:

36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10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

37题:(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叫停”的原因。(9分)

(2)结合材料二,从真理的条件性、具体性原理出发,简评“文化体制改革就是搞文化产业化”的观点。(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谈谈你对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解。(10分)

可见高考常见的命题模式为(图4):

所以,引导学生审题过程必须反思审问题和审材料两个步骤:

步骤一:反思审问题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否通过严谨的审问题过程,确定知识(考点)范围和设问(题型)范围。确定知识(考点)范围包括模块范围,章节范围和具体考点;确定设问(题型)范围主要是判断题目设问的类型是原因(依据)、措施(如何、建议)、影响(意义)、认识评价、关系、表明(说明)中的哪一类型题。

步骤二:反思审材料过程。引导学生反思自己有否通过严谨的审材料过程,确定材料涉及到知识(考点)范围的那些观点和顺序。为按出题人意图组织答案奠定基础。审材料的过程要与审问题的过程结合,根据问题设定的考点和题型要求审材料。把材料里与问题设定的考点和题型相关的句子按主谓宾提炼出来。提炼主谓宾的方法是找出:谁做了什么?如何做的?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影响)?不做有什么影响(危害)?

②反思答题模式(主观题)

政治学科主观题答题的通用模式是:原理+材料。但在高考的常考题型中,每一类型题的答题模式和要求是不一样的。且每一类型题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哲学生活》模块中思考的角度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所以,反思答题模式是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反思答题模式,学生确定自己是否系统掌握不同类型题在不同知识模块中的答题方法。

通过反思过往的经济模块意义类型题,学生得出答题模式(图5)如下:

(二)、发现、界定问题,提高交往和分析技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发展不是由外在客体决定的,也非源于主体先

天的潜能,而是在主体间的交往、对话中不断地批判、生成、创新而发展起来的。我引导学生发现、界定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互动反思机制。

一是“师生互动”机制。在批改模拟考试试卷时我记下每道题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然后作为榜样在班上表扬,并让他介绍自己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对其考试总出现的问题我则会通过面谈引导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可激发受表扬者经过反思对自己的优点有认识上质的飞跃,并积极主动的去反思弥补不足。如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25题:

2011年一季度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5.0%,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日益强烈。在此情况下,不考虑其他因素,消费者理性的应对措施是A.增加现期消费 B.提前归还债务

C.持有债券 D.增加储蓄

该题在2011年高考中做对率为15%。很多学生认为是考消费者如何应对通货膨胀,马上把A项排除了。我邀请做对该题的朱宝如同学与15班同学分享她做这一题的审题思路。她分析说:题目的设问“在此情况下”指的是第一季度价格已经上涨了,而且预期(以后)还会继续涨。同学们的思路豁然开朗。

二是“相观而善”机制。“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最常用的载体是6人学习小组。

仍以“价格”为例,我通过布置学习小组对比和分析某位同学的思维导图发现、界定该同学知识框架存在的具体问题。

图6:学生发现、界定知识框架的思维导图案例引导学生发现、界定思维框架问题时,我布置不同的学习小组各研究某一题型在某一知识模块的题目(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看5份模拟试卷),然后围绕着“怎样审材料、审设问?怎样组织答案?与同类型题比较有何异同点?答案上有而同学想到的观点是否合理?同学想到而答案上却没有的是否合理?学习小组

的同学失误较集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展开讨论。

(三)制定策略,提高策略技能

引导学生制定具体可行的应对策略。由于这时学生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有针对性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对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实验班高三(15)班梁浩贤同学在第一学期的反思中总结了自己发现、界定问题并提出具体方案解的过程(附件二):

第一次月考,选择题只错了一题可惜,大题却只拿了20分。我决定一定要一字不陋把主观题背熟。

第二次月考,选择题保持只错一题,可是主观题又打击了我。最后两题哲学题一点也不会,太可怕了。我又延续上次的计划,背主观题。但是,重点摆在了哲学上。

第三次月考很快又来了。选择题还是只错一题。然而主观题上,再一次失败了。原因?一味知道把背的默下去,考完时还觉得很简单,根本没有按固定模式,没有带着问题看材料。连考了又考的“收入与公平”也没拿满分。

传说中的期末考试来了,我已经充分准备好,答题模式也消化掉了。78分,虽然不是全级第一,但对得起家乡父老了。

平衡班高三(8)班黄静文同学根据自己知识框架和思维框架掌握的都不是很牢固的情况下,制定了寒假(年前)的复习策略:

表2:学生制定策略案例

(四)实践检验,提高实践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通过实践检验以上阶段所形成的概念和策略方法。如果能够解释或解决当前的疑惑,说明检验成功,问题解决了,于是进入总结提高阶段;如果不能,或者在检验过程中遇到新的具体问题,从而又进入反思的第一环节,开始新的循环。

(五)总结和提高,提高“反思技能”的整体素质

学生通过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探索、深化延拓等方法优化自己的思维

三、成果与反思

我校2012届高三8个文科班中,有1个潜力班,4个平衡班,两个实验班,一个艺术班。高二期末考试,平衡班(7)班和(8)班在同类型班中位列倒数一、二名。实验班(15)班比同类型的(14)班低3.1分。自2011年9月我对学生进行培养“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以来,(7)班和(8)班在平衡班中各项数据名列前茅,实验班(15)班的各项数据在历次考试中均超越(14)班,且优势越来越明显。

表3:学生成绩分析

(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本科上线人数的数据来源于学校的历次考试统计数据,其中,本科上线人数是假定在学校完成任务的前提下,各班完成人数的数值)经过实践,我发现培养学生“反思技能”的思维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政治素养。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将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出发,把上述模式加以完善,通过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反思技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第二版)[M]. 姜文闵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季月丽.运用概念图培养中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

[3] 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上海教育科研,2002(8)

[4] 钟启泉.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J ]. 全球教育展望, 2002 (1).

附件一

政治学科反思性学习能力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你好!本问卷只为教学研究之用,不记姓名和成绩,不评价你的学习状况,但你回答的真实性对老师的有效备考很重要。以下是一些同学在政治学习时的一些做法和体验,请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一项适合你的答案的字母。

1、在学完政治学科的知识后,回过头来看看、想想教师所讲的内容是( )

A.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题

B.或许有用,偶尔可以做做

C.是很必要的,必须坚持不懈

2、我认为通过回顾和分析解题过程对于加深相关政治学科知识的理解来说

A有很大帮助 B有一些帮助 C没有帮助

3、我会对政治老师讲的知识和书本上的知识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4、觉得政治老师课堂内讲解的思路和方法都不是唯一的。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5、练习题完成后,我只检查答案,若正确,我就不再思考。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6、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7、在政治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思考自己学习政治的兴趣,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7、关注政治学科学习的状况,会定期的对自己政治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8、能够尝试的找出政治学科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9、课后就没懂的政治学科知识会查找相关资料,自己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0、课后就没弄懂的政治学科知识内容积极和同学交流讨论。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1、对于同学交流讨论没弄懂的政治学科知识,积极和老师交流讨论。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2、学习新的政治学科知识后,思考它与前面的知识有没有联系。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3、解答完政治学科题目后回顾自己的解题过程,分析解决这道题的关键在何处。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4、解答完政治学科题目后我会思考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更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法,争取一题多解。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5、解答政治学科的问题之后,我会考虑:“实际社会中的政治情景有哪些与此问题类似?”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6、在解题过程中,我常总结解题规律和解题的方法。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8、解答完政治学科的问题之后,我会把它与以前所解答过的题目进行比较,分析其异同。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19、听课时,我把不理解的问题或联想起来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进一步思考、理解。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0、每次上完政治课后,我会主动回忆老师上课时讲的知识点,并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1、学完一单元或期中、期末时我会把所学的政治学科知识串联起来作个知识结构图。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2、能和同学的解题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思路技巧。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3、自觉地做好政治学科的错题笔记,并对错误的原因仔细分析。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4、政治学科学习过程中获得某种经验或规律后,我会找一些练习来做,检查自己获得某种经验或规律是否可靠,自己是否真的学会了。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5、如果发现以往的经验不能解决新的政治学科的问题时,能够分析其原因并调整政治学科学习的策略。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6、在反思政治学科的学习问题时,能倾听各方的意见。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7、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坦诚自己错误的学习观念。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28、我反思学习问题时,能重视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A从不这样 B偶尔这样 C有时这样 D经常这样 E总是这样

附件二

政治学科年终总结

——高三(15)班:梁浩贤

自从上了高三以后,上课不睡觉了,精神爽利了,做作业总是拿出200%的细心,害怕上课做罚站的“鸟人”。

自从上了高三,逢一、三、五午休时间,宿舍书声郎郎,宿管也制止不了我们害怕被罚的行为。

自从上了高三,逢二、四、六午休时间,宿舍总是有“沙沙沙”地抄书声,必定是昨天默写的牺牲品

幸好,我只参加了一、三、五午休的“活动”,二、四、六的就轮不到我了。

高三一开始对政治完全只有厌恶感,但慢慢接受老师的洗礼后,找到了些许成就感,后来觉得自己有点变了,觉得每天不背政治,混身不舒服。而每次月考的成绩,虽有些许波动,但总体来说是波动上升的

大题只拿了20分。被老师批了两个字“活该”。通过这次考试,我决定一定要一字不陋把主观题背熟。

然后,我满怀期待地迎来了第二次月考,也就是惠州统考。可是主观题又打击了我。以前哲学基本没听,听了也忘了。最后两题哲学题真的一点也不会,太可怕了。但这次选择题也只错了一题,难道人品又爆发?接着,我又延续上次的计划,背主观题,但是,重点摆在了哲学上。

第三次月考很快又来了。我也有充分准备迎接这次考试了。而这一次选择题还是只错一题,还记得那一题是被徐悲鸿与毕加索害惨了。我才认识到自己不是人品太好了,是因为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向了光明的道路。然而主观题上,又一次失败了。原因?一味知道把背的默下去就行了,考完时候还觉得很简单,没想到自己的大题答题时,根本没有按固定模式,没有带着问题看材料。连考了又考的“收入与公平”也没拿满分

经过前三次月考,我有点想放弃了,但后来有一晚上老师来十五班指导时,突然接了一个电话,听见你说话的预期,一般人很难想象你对学生是多么严厉的。自己虽说是为自己读书,但是看见父母每星期过来探望自己,觉得读不好书对不起他们一番苦心。后来,我振作起来了。

传说中的期末考试来了,顶着一顶“东莞一模”的帽子来了。我觉得自己已经充分准备好了,答题模式也消化掉了。这次终于能对的起家乡父老了。虽然不是全级第一,但是78分,也是自己对这学期的努力的认可。经过这一学期,我深知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对高考是非常有效的,应贯彻下去。听老师的话的学生越来越好,这是真的。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思维 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它是人脑借助语 言,以已有知识为中介,揭示所认知的客体和现象的本质性 及它们之间所存在的联系和关系,对客观现实作概括和间接 反映的心理活动,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因素。社会建设事业, 要求人们学会思维,富于创造,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教学中总结出来的启发思维的方法。 1. 循序渐进法 朱熹说:“譬如登山,人多要至高处,不知自低处不理 会,终无至高处之理。 ”这说明了做事情都应注意循序渐进, 启发学生思维同样如此。问题过难,学生没法解决,会打消 他们的积极性;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又不需要动脑,又没有 启迪思维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站在高处,从学生原有水平 出发,从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 统化的提问。层层深入,由面到点,由易及难地启发学生思 维。如《变色龙》一文,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 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一一“善变” 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下学生的热情高 涨,纷纷答“变得快” 、“反复无常”、“蠢”、“好笑”等。 )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 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不费 劲地回答:“见风使舵” 。最后,教师就顺势利导,提出下面 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的今天,更需要人们善于进行创造思维。 所以,在教学中培 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那么,在语文教学 中如何启发学生的思维呢?就这个问题, 我谈谈自己在课堂 。)

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经过这样一组循序渐进的设问,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肯定容易解决。 2.类比联想法 类比联想,是一种通过比较某类事物的两个对象若干属 性相同,从而推出其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联想。它是由对 件事物的感知而引起和它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的事物的联想。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特点,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思维兴趣,这样既有助于更深地理解课文,又可提高阅读写作能力。例如:分析《在烈日和暴雨下》 文“为什么要着力描写烈日之烈与暴雨之暴” 这一问题时,应先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在你们学习过或阅读过的作品中有哪些着力描写烈日、暴风雨或暴风雪的文章?这些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同学们纷纷展开联想。回忆过去学过的课文如 夜走灵官峡》《七根火柴》等描写暴风雪、暴风雨的作用是衬托人物的活动,突出文章的主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教师反思)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High school political teaching reflection (teacher reflec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教师反思)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必须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第一,要结合政治教材的内容。 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真实地感受到政治理论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从而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二,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动起来。 比如,在高一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谈自己在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从课本中寻找解决的办法。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我们的学生会遇到人民币与外汇的兑换问题,甚至会涉及到外汇的兑换比率的问题,这在高一政治新教材中就能帮助学生找到答案。 第三,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比如,除常规的讲授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图画图表演示、幻灯、录音、录像等直观感知的教学法,把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到政治教学中去。此外,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比如辩论、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我认为自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必须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始终。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控制力差,兴趣的激发显得更为重要。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或就文发挥个小故事,做个小游戏,来个小表演,这些都不亚于播洒兴奋剂,会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主动求知状态。 二是要引导启发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文,去学知。由于学生知识少而有限。能够真正理解一篇课文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理解课文的内涵尤为困难。如此这样,就需要教者巧妙设计问题,逐步由浅入深对课文进行探究。 三是要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自身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们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同学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取举于发言道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问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欲。引有几基础好同学把课文中散步的男人因为受儿童救鱼的影响也跟着救鱼为内容来读写,这时我又问:“男人可以受到教育,那么别的游人会不会受到他们俩人的影响呢?”这几个学生恍然大悟,进而又读写下去,更多的游人不断参与救鱼的活动,最后所有的鱼都得救了。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扬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扬 作为在一线工作的数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把握编写者的意图,认真把新的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飞扬。 一、信任学生,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 学生的创造力有时往往出乎我们的想像,孩子们的许多见解常令我们成年人耳目一新。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相信学生,为学生的交流搭建平台。四年级(下册)“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苏教版教材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要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平行四边形。书本上提到了四种不同的方法(用小棒摆、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借助直尺上两条平行的边画),我在备课时预设学生能想出前三种方法,第四种或许有些困难,在实际上课时却让我对学生刮目相看。当我宣布操作要求“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学生们都动起手来了:有的用小棒搭,有的在钉子板上围,有的在方格纸上画,还有一个同学就是利用直尺画两组交叉的平行线,然后画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这不是书中提到的第四种方法吗?我万分喜悦,在全班交流时请他在实物投影上示范给同学们看。当他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后,有学生说:“我第一步和他一样,先用一把直尺画出一组平行线,然后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出另一组平行线。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正欲“收场”进入下一个环节,又一个学生举手说:“我用直尺和三角尺先画出一组平行线,再转个方向画另一组平行线,这样就画出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在这里,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学生的思维互相碰撞、互相启迪,从而产生了一个个新的想法。 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说过,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静水”中“投石”,使学生原本平衡的状态“失衡”,在积极的调整中让思维泛起美丽的“涟漪”。下面是我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的一个片断。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1 政治课由于其固有的学科特点,加上初中时有些政治老师在讲课时往往不够重视,照本宣科,让学生把课本划划、背背记记,导致学生从初中起对政治课形成一种偏见,加重了对政治课枯燥无味的认识,形成了心理定势。升入高中后,高二哲学常识,相对高一的经济常识,趣味性更强些,但理解的难度却没有降低!总结前一段的教学工作,发现本人在教学活动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提问落实不够 政治课记忆性很强,学生如果光理解,仅限于课堂上的听讲,课下不去及时复习记忆就会很快遗忘,在下节课讲新课时,出现知识衔接不上的情况,并且理科班在明年5月中旬要会考,明年3月份要把高中所有的政治教材讲结束。所以时间紧,任务重。但理科班的政治课一周有2节,平时几乎不去抽时间背记政治的。所以政治课的记忆落实很重要。为此,本人将采取以下措施:1、在备课讲课上再下功夫,争取把课本简介明了地讲给学生。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节省,以便

给学生在课堂上留下时间去趁热打铁,背记刚刚学过的内容。我想这样效果可能会更好些。2、抓好课前提问。每个班的政治课两节间的间隔2天左右,所以每堂课前的回顾复习很重要,所以每节课前我精心准备复习问题,把它列到黑板上或用投影仪打出来,让同学们照着复习。五分钟的复习记忆时间后,注意多提问那些程度不好的同学。 二、课堂不够生动 理科班的政治课难上,因为学生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此,本人也有一些设想:比如在课堂语言幽默性上下功夫或在课堂活动上下功夫。所以还应把理科生和文科生区别对待,理科坚持只讲重要的,会考必考的,有些不改讲的就不讲,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总之,本人在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暴露了不少,还应进一步加强修炼,总结教学活动,形成教学反思,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2 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新课程改革中,在丘广辉主持人的领导下,教研组秉承“立足教研,服务教研”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为一线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提供了示范、交流、研究的平台,同时也让我们青年教师树立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我就对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四十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 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 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 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 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 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 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 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 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 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为一名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水平,就必须全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创设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教学伊始,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诱发学生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迫切愿望,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和探索,从而主动地获取知识。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讲故事形式把数学内容展现出来。在复习旧知识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教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主干的直径是多少。”经老师这么一说,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氛围。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做”数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让孩子对数学活动充满好奇和喜欢,是学好数学的源泉,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要让他们主动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主动参与,才能更深入地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操作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我便在课前指导学生参与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在课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里装满沙子,连续三次倒满圆柱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其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可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梯形和一些特殊梯形(如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等),引导和启发学生利用直观操作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这样的学习中,学生是在“做”数学,而非被动地“听”或“看”数学。这种有效的操作,学生手脑并用,不仅很快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促进了推理能力的提高。(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附图:) b (1) (2) a×h÷2+ b×h÷2

思想政治课教学反思

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田文华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容易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混淆。做拓展训练的时候发现居然老师把答案也弄错了。看来编写的时候还是不够严谨。 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特点书上归结的并不规整,我梳理了一下,应当是根据职高生和普高生和在校专业老师的差别在于第一个特点“专业定向后的初次就业”,面临的现状是第二个特点“就业难”,解决的方法是“联接社会”和“终身学习”,达到的目标是“就业和创业”。 初看这个题目觉得咬文嚼字有点钻牛角尖,但是现在看起来这个题目是可以基于学生现状分析为其将来规划奠定基础。我用了学生的一篇周记导入,有点长,显示效果不好。虽然立意很好,但是效果很一般。运用孟非的成长史的实例不论在国贸班还是烹饪班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看来德育课教师还是得“潮”,否则没有时尚人物的点缀,德育课就没有时尚感。

汝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田文华早上上了两节《面向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从教学目标来讲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职业的内涵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上午的第四节课是我这周的最后一节德育课。我发现最后一节最有感觉。因为前面经过了两节课的磨合,对教材知识和学生情况的整合已经了如指掌。所以上课从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或者从师生互动来讲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援疆归来的第一周的课自我感觉在逐步好转。第一堂课非常注重学生专业和德育课内容的融合。在最后一节课当中我把烹饪专业王丹霞老师的例子拿出来给国贸班上,出乎意料地好。我先让学生猜照片人物的身份。学生根据着装和拍摄环境猜是厨师或者园艺师。我公布答案是我校目前知名度最高的王丹霞老师的照片。这个场景设计在烹饪班级反而收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他们对专业老师太熟悉了。在国贸班反而产生了悬念,学生也很好奇。然后从王老师的职称、技能等级证书和荣誉的获得说明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六个特点,以及她成材的经历说明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明确目标,取长补短。 这堂课的成功让我感觉以前囿于专业说专业德育有点狭隘。学生需要专业素养的补充,但是更需要职业视野的开拓。说别的专业的案例他们非常有兴趣,因为职业生涯发展是有变数的,很多因素需要整合。他们视野开阔了,综合素养也能提高。 德育课教师对专业了解肯定不如专业老师。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专业说艰深的专业内容无异于班门弄斧,而且容易出错。这节课的效果的产生,一则是因为我有详实的材料支撑,二则是因为对烹饪专业的熟知所以讲述起来更加能够得心应手。 当然三个班级都以“小偷是不是职业”导入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对这个问题有纷争,有质疑,从而在内涵界定方面能够有清晰的判断。只不过今天国贸班的学生很快提出要通过“什么是职业?”这个问题的界定得到了明确的答案。他们让我说出答案,我让他们自己学会在教材中找。 以学定教,并不是死板地扣学生的专业,而是要找学生的兴趣点和疑惑点。

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高一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政治教学 ——高一政治教学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要透过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体现出来,而教学理念转变本身也要在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中进行,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务必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改革高中教学方式、方法。下面就高中政治教学反思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 讲满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理解、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务必改革高中政治课教学方式和方法,而要改革政治课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就务必彻底打破封闭、单项、机械、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所以,我认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努力做到: 一、把握时代脉搏,使政治课永远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脱离时代的政治课除了一味的说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气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尝试,我认为时事政治教育能够水乳交融地“化”时政知识于政治课的基本观点和原理之中,把两者有机地统一齐来。如我在讲述“世界上各大国与中国建立的各种伙伴关系”时,联系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在讲述“联合国的千年首脑会议”时,联系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及其联合国的作用;在讲述“朝鲜半岛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间的核冲突”时,联系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和平问题;在讲述“中美撞机事件”时联系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此同时,还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联系、分析、说明实际问题的潜力,简单愉快地构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到达我们预期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理论联系实际”的朴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装饰,而真正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 二、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因其呆板、僵滞而早已明日黄花。务必不断地探索并采用贴合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活动,克服教师为中心的倾向,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致,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从而使双方真正领略愉快教学的美学价值。在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用心发挥学

激活学生思维 构建和谐课堂

激活学生思维构建和谐课堂 【摘要】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本文浅述了作者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思维;课堂;氛围;和谐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阅了本班学生的作文本,看了一位学生写的一篇题为《老师夸奖我》 的作文,从文中可以读出学生对老师的夸奖的渴望与喜悦,可以看出老师的关注与表扬对一 个孩子是多么重要。看完这篇作文,引起我深深的思考:为什么我们关注的是学生“能否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上能否积极参与”、“成绩是否优秀”,总是习惯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摆起师 道尊严的架子,对学生发号施令,把自己的思想和主观愿望加在孩子头上,几时关注过孩子 内心的感受? 德国教育家多斯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激励、唤醒、鼓舞”。数学课 程标准也指出:“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树立信心”。那么如何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创造数学乐园,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呢? 1.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 有人说:“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教训,而是平等的交流,什么时候,学生与教师的眼光平视了,我们的教育也就成功了一半”,我赞同这一观点。的确,成功的教育依赖于教学环境,而好的教学环境的形成,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氛围。试想,老师声色俱厉,权 威至上,学生每天生活在冷淡与训斥中,还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可言吗?为此,老师必须转换角色,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走下师道尊严的讲台,蹲下来,和学生一起讨论,一起交流,细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尊重,理解学生,赏识 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喜爱,才能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从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思维。 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你真棒”、“你真行”这些激励的语言常挂在嘴边,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认真捕捉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闪光点,让学生在这种 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感受到爱和尊重、乐观和自信,才能敢于发表自 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观点,真实地表现自我。 2. 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的原生态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在这过 程中,必定会产生许多学习信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可供老师使用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 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信息于教学活动中。如有的提出问题特别有思 考价值,有的出现错误带有普遍性等,及时捕捉并加以利用,有利于教师在复杂多变的教学 中捕捉契机,进行“二度设计”。 2.1 巧用错误信息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受知识、经验、思维能力的限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或 障碍,进而产生一些错误。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错误 是极佳的学习契机,应善于抓住这些错误信息,让学生从错误中走出来。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在学生认识到可以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后,出示 56.28÷0.67;51.3÷0.27;26÷0.13和1.029÷4.2一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并鼓励学生把不同的做 法展示在黑板上,结果出现两个问题:(1)被除数和除数没有扩大相同的倍数。(2)被除数和除 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以谁为标准,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肯定这些学生肯动脑筋,能用旧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导读:范文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篇一:高一政治课教学反思】 站在高一年级的尽头回望,在新环境下,我的政治课教学经历了从很不适应到有所适应的过程,使我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一、学科素质几近空白-----教学须从ABC起始 学生的基础是教学依据之一。初中学生升高中,政治学科不是中考科目,初中的政治课,对基础知识不作要求,政治学科的知识储备,运用政治学科知识分析认识事物的能力,政治学科的思维,学习政治学科的方法,等等无从谈起。进入高中,政治学科知识陡然以艰深难懂而又对学习者素质有较高要求的现实出现在面前时,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适应,政治课教学处于艰难境地。 政治课教学只能小步走,低台阶,课时授课内容要少,教学运行进一步退半步,下一节课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变换方式予以再学习,直至掌握。教学从最简单的ABC开始,教给学生听、说、读、写,这就是A。所谓B,就是手把手地教给学生读题,做答案。C就是通过具体知识的学习,引领学生学习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学习技巧。

教学中万不可操之过急。要取得学校的支持,多给一些课时,用以缓解教学任务与教学时间的尖锐矛盾,没有时间保证是不能把整体素质这只木桶上的短木块加长的。 二、“两懒”的学习行为-----教学要富有引力 政治课学习,需要积极动脑,勤于动手。可我们的学生对浅显的知识,清澈见底的问题,还愿意学习、思考,知识深一点,问题拐一点弯就“知难而退”,脑懒。学习中学生不愿记笔记,不愿做用文字表达的文字题,只愿做写字母打对号的选择题,手懒。学生这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与长于看而短于写,乐于浅想而苦于文字表达的“两懒”的学习状态,严重制约政治学科乃至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政治课教学中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政治课学习的过程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应洋溢着幸福,充满着成功,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幸福与成功往往离不开痛苦与失败。政治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学生理解幸福、把握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把学生推离失败,引向成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去获取自己能获取的知识,适时让其展示所获成果,并发自内心的给予鼓励,让学生享受到幸福与成功。问题设置要小台阶、多台阶,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沿着思维的台阶

政治教学反思

陈庄中学2013年9月教学反思 韩亚静 力求教育无痕的思想品德课最忌讳的就是说教,所以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该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学生身边的事例以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展开讨论,从而隐化教育痕迹。本节课满意之处: 1、教学思路比较清晰,设计巧妙,按照:激疑——明理——反思——实践行动的预设开展,教学效果比较好。 2、以学生感兴趣的综艺娱乐中国好声音为话题,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得刚开始上课就出现了小高潮,学生争先恐后的场景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情景材料选择适当,情景激疑法使用到位。重点攻破自然而然,水道渠成。巧妙的设置情景,顺利的过渡到唇枪舌战的辩论赛活动中,为学生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意愿提供了一个很好地平台。另外生生互动,任务驱动,顺便让学生在辩论中感受到与父母沟通的艺术。 4、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贯穿始终,使本节课充满了趣味性、新奇性、针对性。 5、本节课中我大胆的对教材进行了选取整合,为学生扩充了很多课本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这样扩充了学生

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6、最后巧用学生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的视频收尾,从而对学生提出了希望,让学生感悟自己应该正确的享受网络,做网络的主人。 同时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语言表达有些随意、不太规范; 2、课堂中的设问存在欠缺,从而导致学生思维过于宽泛,出现了预设外的答案,导致课堂导向偏离的趋势; 3、板书生成不自然,显得生硬; 4、处理最后一个知识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简单仓促,没有作以展开式的处理,这样落实到学生具体行动中的触动就会大大减少,从而使教育引导作用大大削弱。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不断探求其中“乐趣”的同时,我也要不断在教学实践中丰富和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快的成长起来。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根据正确思维规律和形式对数学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证明的能力。因此它不仅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进行证明,还要求学生灵活地运用全部基本的逻辑方法,我们试以概念的形式和发展作一简要说明。 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强调教学内容的严谨性要求 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中学数学课的重要目的之一。而数学的严谨性要求,正是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核心环节。逐步加强教学内容的严谨性,并使真正消化理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措施,也为今后教学进一步提高严谨性创造了有利条件,具体要求如下: 1.要求学生语言精确 从七年级开始,就应当要求学生改变不准确的语言习惯,逐步懂得语言精确化的必要性。同时,要求学生一方面能准确地理解数学教材中的精确叙述;另一方面能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叙述教材中的结论,叙述解题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语言逐步地丰富起来。 2.要求学生思考缜密 所谓思考缜密就是考虑问题全面,周密而不遗漏。这也是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的思考习惯。要求学生思考缜密,还要注意防止学生“以偏代全”。即轻易相信从某一特殊情况得出的结论,并以此作为一般的结论。

3.要求学生言必有据 言必有据是思维严谨的核心要求。它要求推证过程中立论要有根据,即合乎逻辑学的要求。它还要求在一般解题过程中,无论是计算或是画图,或是其他推理过程,都要讲究根据。 4.要求学生思路清晰 一个问题,往往要分几种情况进行考虑,又要从几个侧面进行分析,还得通过几个步骤才能解决。为了达到思路清晰,教师的每一节课都应力争结构、层次都有条不紊,清楚明确。教师要保证一节课的思路清晰明确,同时也要求学生听课首先听清一节课的思路,然后才追求细节上的明白。其次,在具体解题过程中,也应有个清楚的程序。要先掌握解题的基本程序,而不是先考虑解题的全过程。为此,应当教会学生,把一些法则公式等的运用归结为一定的程序。有了一个基本的程序,才能保证解题过程思路清晰,才能避免混淆,减少错误,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灵活变化。 (二)在独立思考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尤其必须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而不应仅仅是教师传授一些具体的思维方法。我们常常认为自己关于思维的经验是极为宝贵的,因为它曾经常帮助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时看到了希望。因此,我们急于把这一切告诉给孩子们,希望他们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也像我们那样去行事。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往往使人产生思维定势,使思维固化,没有灵活性。就是科学上已经证明的事实,学生也还是要试图去改变它。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_ 课堂教学的进程就其本质来说是师生思维共同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但从农村学生的思维仍很不充分。下面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的思维能力谈粗浅体会。 一、创造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 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造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生内容有关的情境中解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 学习的思想活动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习的认识基础,思维发展规律,精心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的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激发学生思维。如在教学“已知圆的周长求圆的直径”时,我用故事形式把数学题表现出来。在复习旧知后,先向学生讲一件事情:“老师昨天在操场的一棵大树底下听到两个同学在争论一个问题:‘如果不截断这棵树,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这棵树的主树杆的直径是多少’。”然后设问:“同学们,你们也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呢?”经老师这么一问,整个教室充满一种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气氛。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启动学生主动思维。 此外,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操作情境,形成乐趣,提高思维的主动性。我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等实践活动,引导、发展学生思维。又因为农村小学的条件所限,配套学具不充足,因此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到人人参与动手操作。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课前指导学生用硬纸板制作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容器各一个,在课上让每个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把圆锥容器装满沙子连续倒三次倒满圆柱体容器,然后让学生讨论归纳出规律,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使学生学习思维处于主动状态,所以学生学习兴致高,乐于思考,培养了思维能力。 另外,还可以创设目标情境、认知情境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探求新知的积极性。 二、变换思考角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农村小学生缺乏变通能力,思维较单一。因此在教学中,要精选习题,要鼓励学生多 思考,在解法上不具一格,并注意从多种解法中对比分析,尽可能采用灵活的简单的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 三、提高计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农村小学生的思维缓慢而不敏捷。计算的快慢,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进行提 高计算速度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进行计算速度的训练,在课堂中通过心算、抢答、游戏、限时计算、限量竞赛等形式进行。并要注意教给学生简算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中自觉运用。如,在求空心圆柱体的体积时,方法多样,我引导学生讲出算理,让学生通过公式变形,最后使学生归纳出空心圆柱体体积较为简便的计算方法,即也是用面积高求出。以后遇到这类问题,学生都能迅速地计算出来。 另外,还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速度训练,如以填数游戏、猜数游戏等形式赛快,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通过长期的速度训练,能提高大脑转数,促进思维发展。 四、加强语言训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农村小学生往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低,不能用语言完整清晰地途述思维过程,特别是数 学语言更是缺乏,阻碍思维发展。大纲指出:“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因此,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和发展思维勇的重要环节。农村的小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4 生活与哲学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之我见

高中政治教学反思之我见 2008年秋开始,我县正式实行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老师深感其所教学科难上,内容多,时间紧,教学任务都是在紧张中完成,有时还利用晚自习补课。现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差,上快了不利于学生消化知识,上慢了任务又完成不了,总体反映出现在的学生难教。 我的体会是政治课初中是开卷考,绝大多数学生只是等待翻书去抄,少了很多记忆和理解知识的环节,高中课堂上就连问个最简单的常识性知识都不清楚。到高中高考是闭卷考,就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和方法,但这谈何容易!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我觉得作为思想政治教师,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无论从教学方法上,还是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上都应该深深反思,找出应对之策。针对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的实际情况,我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几点反思。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可以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

克服一切困难,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激活了课堂教学,进而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也会提高了。 二、在巧妙设疑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实质上就是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巧妙地提出问题,有了疑问,学生就会积极思考,这时教师就承担着授业、解惑的责任了。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通过引导,激励学生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当学生得到成功喜悦的同时,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要鼓励学生质疑,向教师提问题,要学要问,学问学问,有问才有学,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而不是单纯的被动的思考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质疑和学生提问,不仅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会增强教学效果。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自身的认识情况,通过质疑来让学生思考问题,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求知识。这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带来喜剧性效果。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倡“三三制”模式 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轻松学习,但要求任课教师课前要把学案准备好,让学生先做,然后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渴求知识,这样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更有助于充分发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

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 作为一名执教初三的语文教师,笔者在作文教学中常常面临这样的困惑:我们经常做的似乎更多是一种表面上的、易于操作的、并能短期见效的工作,但是每次改完作文感受最深的还是很多学生的文章里缺少个体性以及有思想 性的表达,这不能不说是目前作文教学的缺失和悲哀。就此,笔者尝试着上了一节作文思维训练课,但是对于这样的课,能有什么样的效果,其实笔者内心也是没有底的。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实在是颠覆了我对他们考场作文表现的看法,现就本节课撷取两个片段和大家共享。 【课堂片段一】 思维训练需要为学生寻找一个好的切入口,一个帮助学生打开思维起到引领作用的素材。我原本想选择的是一个老作文题目《灯》,以物为题,本身就具有比喻、象征意味,应该能比较好地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为此,我还特意在PPT 上加了一张散发着昏黄柔和光芒的台灯的照片,我深知这样的课,开头氛围的营造以及找一个能打开学生话题的切入点特别重要。 这天上午大课间,因为雨天取消了课间操,同学们都在教室或走廊嬉笑玩耍。另有一堆人则凑在班级的一扇窗户边

谈论着什么。我走近一看,原来是窗户的钢化玻璃裂了,细细碎碎的花纹布满了整扇窗户,我的本意是制止他们靠近玩耍的,却被他们叽叽喳喳的话激发了新的设计。回去后,我立刻对教学设计作了修改,就让同学们去观察这块玻璃! 上课了,我出示本课标题后,开门见山:“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它就在我们身边,它只是它,但是当我们走近它或走进它时,你又会觉得它并不仅仅只是它。”这时,同学们的眼睛纷纷随着我手指的方向望去,“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块玻璃,看看你眼中的它是什么样的。” 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他们兴奋异常,有的已经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老师,玻璃上面有碎裂的花纹”“是破碎的,但是它并没有塌”“阳光透过来很漂亮”“你没发现所有的花纹都是由一个点发出来的吗”“像万花筒”……学生们的热情瞬间被点燃,我笑了。 【课堂启示一】 真正走进学生,挖掘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 我们经常会纸上谈兵地跟学生说你们要善于发现,善于观察,善于挖掘身边的事情,但是并没有人去真正引领他们发现,告诉他们这些就是我们生活中时时存在的事情。其实真正要反思的可能不仅是学生,更是教者自己。更多的时候,我们已经忘记了自己在那个年龄的大多感受,或者已经丧失了感知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真实感受的能力,我们对他们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