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看日历》说课稿

东街小学何玉莲

一、说教材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它是在一、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认识钟表、了解时、分、秒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具有常识性,在课堂上虽然没有系统学过,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已有很多经验,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下展开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通过学习和交流掌握每个月天数的记法和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增加自主研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交流掌握大、小月和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

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了体现课标这一理念,在教学中我注重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因为年、月、日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依据,采用主体性、启发性教学方法,真正把学生当作主人,帮助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在学法指导上,重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因为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一些学生不一定对学习材料看得很仔细,理解得很全面,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充分发挥整体优势。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学生,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较好把握了学生的认识活动的进程,培养了合作互动精神。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利用课前3分钟激趣并导入新课

课前3分钟由学生主持,首先猜谜语激趣,接着小主持人领着大家看日历,唤起已有知识。也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之后教师顺势引课,板书课题。

并出示本节内容的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一是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介绍日历,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以旧引新,为新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三是教学目标的出示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目标的引领下,学生的探究活动就更具方向性,实效性了,可少走弯路。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在这一环节中,要学习4个知识点: 1.探索年月日的关系。2.探索大小月的识记方法。3.探索平闰年的判断。4.探索平闰年的天数。

首先,在教学前两个知识点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获取新知,把探索的时间与空间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思维方法,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在相互学习、补充、交流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次,探索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避免学习疲劳,我将新知探究融入到开宝箱寻找正确答案的活动中。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会3种判断方法。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四年一闰”的规律。接着探寻平、闰年与4的关系。并由180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的问题,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得出平闰年的判断方法。

[设计意图]将新知探究融入到开宝箱寻找正确答案活动中,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在探索平、闰年的天数时,我先让学生说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选择最优的办法进行计算,以此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和选择最优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整个活动的设计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强化教学的关键点。

(三)畅谈收获,升华新知

我们走进课堂就是为了有所收获,今天你们的收获是什么呢?用这样

的导语把学生带入思考中,然后有让孩子们伴着音乐在脑海中梳理知识,孩子们表现积极,争着谈收获。之后齐读归纳总结。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归纳知识点和学习方法,一方面使学生加深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巩固练习,强化新知

我们学知识就是为了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面我们就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这样的方式把学生带入练习中,孩子们兴趣浓厚。

[设计意图]在数学教学中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采用简明的文字形式,使学生一看就明白本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引领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做一个有心人。

六、说教学反思

《看日历》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小主持人说谜语,台下孩子猜谜语引出日历,然后出示2014的日历,介绍日历中的知识,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

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小组交流小研究一,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平月有28或29天。顺势提问这么多的大月和小月的知识怎么很快记忆?引出多种记忆方法。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大月小月的知识。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学生做动作,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平闰年的教学时,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之后我又出示1800年,学生判断后大部分表示是闰年,我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习看了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验证,利用这种好奇心: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释然了,大家同时发出了“哦,原来是这样啊!”的感叹,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本节课我依据新课程标准中“重过程,轻结论”的教育理念。运用设疑激趣、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辨析、推理验证、自主探究。为学生创设动脑思考、动手尝试、动口表达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由于我性格比较内向,语言比较贫乏,所以没有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调到最佳状态。同时,孩子

们的交流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不会相互质疑,提问还只停留在表面,有待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培养,让他们能提出一些有深度有价值的问题。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推荐】《看日历》同步练习

看日历 引领思路 1、他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1)凯凯的生日是()月()日。 (2)小慧的生日是()月()日。 (3)静静的生日是()月()日。 (4)囡囡的生日是()月()日。 夯实基础 2、填一填。 (1)妈妈出生于()年()月()日,今年()岁,妈妈的生日在第()个季度。 (2)一年有()个月,一周有()天。 (3)一年中有()个月是31天,有()个月是30天。 (4)闰年的2月有()天,平年的2月有()天。 (5)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6)24个月等于()年。 (7)一年中是31天的月份为()、()、5月、()、()、()、()。(8)一年中是30天的月份是()、()、9月、()。 (9)2014年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办,2014年是()年,这一年的2月有()天,这一年全年有()天。 (10)今年的5月份有()天,5月25日是星期(),6月份的第一天是星期()。 3、连一连。

4、今年上半年有多少天?下半年有多少天? 5、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节日。 提升能力 6、小明的生日在哪一天? 小明的生日在()月()日。想一想,为什么?

参考答案 引领思路 1、他们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1)凯凯的生日是(4)月(26 )日。 (2)小慧的生日是(1)月(10)日。 (3)静静的生日是(12)月(1)日。 (4)囡囡的生日是(12)月( 6 )日。 夯实基础 2、填一填。 (1)略。 (2)一年有(12)个月,一周有(7)天。 (3)一年中有( 7)个月是31天,有( 4)个月是30天。 (4)闰年的2月有(29)天,平年的2月有(28)天。 (5)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全年有(366)天。 (6)24个月等于(2)年。 (7)一年中是31天的月份为(1月)、(3月)、5月、(7月)、( 8月)、(10月)、(12月)。 (8)一年中是30天的月份是(4月)、(6月)、9月、(11月)。 (9)2014年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巴西举办,2014年是(平)年,这一年的2月有(28)天,这一年全年有(365)天。 (10)略。 3、连一连。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认识年、月、日》备课教案

看日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教具学具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3年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4年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5年31 28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2016年31 29 31 30 31 30 31 31 30 31 30 31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忆法,讲给大家听或演示给大家看。 生1:我喜欢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 8顺数下去到12止。 生2:我喜欢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学生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展示交流: 年份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月份天数28 28 28 29 28 28 28 29 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生2:2012年是闰年,2016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说课稿集(珍贵资料)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处理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本节内容不等式,它是刻画现实世界中量与量之间关系的有效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所以对不等式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也为学生以后顺利学习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有关内容的理论基础,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内容兼顾我校八年级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感受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 2. 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式模型的过程,进一步符号感与数学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概念及其基本性质 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3 ?教法与学法: 1. 教学理念:“人人学有用的数学” 2. 教学方法:观察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 3. 教学手段:多媒体应用教学 4. 学法指导:尝试,猜想,归纳,总结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下面我将具体的教学过程阐述一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用一个公园买门票如何才划算的例子导入课题。 世纪公园的票价是:每人5元;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团员去世纪公园进行活动。当领队王小华准备好了零钱到售票处买27张票时,爱动脑筋的李敏同学喊住了王小华,提议买30张票。但有的同学不明白,明明我们只有27个人,买30张票,岂不是“浪费”吗? (此处学生是很容易得出买30张门票需要4X30=120(元), 买27张门票需要5X27=135(元),由于120〈135,所以买30张门票比买27张还要划算。由此建立了一个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式) 紧接着进一步提问:若人数是x时,又当如何买票划算? 二、探求新知,讲授新课 引例列出了数与数之间的不等关系和含有未知量120<5x的不等关系。那么在不等式概念提出之前,先让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类比”等式的概念,尝试着去总结归纳出不等式的概念。使学生从一个低起点,通过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应用数学的自信心,为下面的学习调动了积极。 接下来我用一组例题来巩固一下对不等式概念的认知,把表示不等量关系的常用关键词提出。(1)a是负数; (2)a是非负数; (3) a与b的和小于5; (4) x与2的差大于-1; (5) x的4倍不大于7; (6) y的一半不小于3 关键词:非负数,非正数,不大于,不小于,不超过,至少 回到引入课题时的门票问题120<5x,我们希望知道X的取植范围,则须学习不等式的性质,通过性质的学习解决X的取植 难点突破:通过上面三组算式,学生已经尝试着归纳出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了。不等式性质3是本节的难点。在不等式性质3用数探讨出以后,换一个角度让学生想一想,是否能在数轴上任取两个点,用相反数的相关知识挖掘一下,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任意两个数比较是否性质3都成立。通过“数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看日历》教案

看日历。(教材第67~69页)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1、3、5、7、8、10、12月是大月,4、6、9、11月是小月。 3.了解平年和闰年。 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会辨别平年和闰年。 课件、2013~2016年的日历、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时间单位? 生:时、分、秒。 师:时、分、秒是较小的时间单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告诉学生要研究的重点,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师: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 ?一年有12个月,有的月份是30天,有的月份是31天。 ?有时候2月是28天,有时候2月是29天。 ?有时候一年是365天,有时候一年是366天。 ?有平年和闰年之分。 …… 师:你们知道得真多。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月份123456789101112 2013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4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5年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2016年312931303130313130313031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学生观察、思考并记忆,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喜欢哪种记忆法,讲给大家听或演示给大家看。 生1:我喜欢拳头记忆法,伸出我们的左手,掌心向外握成拳头,然后从左手食指突节开始,数到小指突节为7,突出部分为大月,凹入部分为小月,到7后再返回食指,重新从8顺数下去到12止。 生2:我喜欢歌诀记忆法,背诵歌诀,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记忆。“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3.认识平年、闰年。 师:仔细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把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表格) 学生观察2009~2016年2月份的月历,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展示交流: 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 2月份天数2828282928282829师: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生1: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 生2:2012年是闰年,2016年也是闰年。 师:把下表中是闰年的年份涂上颜色。 学生独立涂色后,组织交流展示: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2025 讲解有关平年、闰年的知识: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要注意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师:说一说你怎样知道哪一年是闰年的。 生:因为从上面的表格中我们已经知道2016年是闰年,所以先把2016年涂上颜色;我们也知道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按这个规律就可以知道2020年和2024年也是闰年。 师:可以这样找。一般是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注意是“一般”哦,也有特殊的情况。一般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特殊就特殊在如果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年有多少天? 师:平年一年有多少天?闰年呢?自己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是把一年12个月份的天数加起来计算的,结果是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能初步判断平年和闰年。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优选备课教案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二)情感态度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解决问题: 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数学思考: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认识年、月、日。 教学难点: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日历图片,师问:你会看日历吗?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会看日历,还能从日历中找到一些节日。 师: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生:我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20日,我能从日历中找到。 师: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到月份,再从月份中找到那一天。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看日历) 点评:通过观看各式各样的日历图片和在日历中找自己的生日,使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怎样看日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强烈*。 (二)、自主探究 师:关于年、月、日,还有哪些知识我们可以从年历中去发现?观看2013-2016年的年历,把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今天老师给每个孩子都准备了4年的年历和一张表格,我们就利用这些材料去发现日历中的秘密。 出示自学提示:(全班齐读,指名说一说:接下来我们要做些什么,怎么做?) 1、独立观察年历,在表格中记录下2013-2016年各月份的天数。 2、观察填写好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人教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88号)说课者,我叫陈礼贵,来自习水县寨坝镇中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所选用的教材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定通过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对于本节课。我将根据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四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我对本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9 章第1 节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平行四边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节课所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一步拓展;另一方面又为其他四边形的教学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新的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学生应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运用它进行平行四边形判断,对此本节课的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及应用 难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的推导过程(这点要求比较难) 我将通过问题情境的设计,课堂实验研讨,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根据去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数学课堂标准的理念,学生学习的目标应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方面融为一体,为了落实这几点,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3.教学目标 1)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判定定理解决相关问题(知识与技能) 2)探索三角形补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由此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体验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方法与过程) 3)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从交流中获益。(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样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进行理解与应用的过程,增加他们对问题的感性认识。通过推理论证,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这包括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创新精神、顽强的学习毅力等)总之,我这节课更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针对这节课我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说教法 情境教学法、课堂研讨法 让学生处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适当的形象化,这就相当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场所,从多种感观获取信息,体验我们的数学活动。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得到体验: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3)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从整体课堂来看,我们这节课很关注学生的发展,古人说:学贵有方” 三、说学法 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只是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一些数学的学习方法。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明白数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指导学生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思维进行教学。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会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为了落实这几点,我按以下 5个阶段来,完成本课教学过程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看日历》反思

听高晓欧老师《看日历》汇报课反思 九江小学鄢学彬高晓欧老师在这节课设计比较丰富,语言简练、有亲和力。把话筒交给学生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具有层次性,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经历会看日历、认识星期、能从日历中找到指定日期的过程。教学时,充分组织学生活动,让学生说一说,找一找,练一练,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①开门见山,直接引入。同时放手让学生自由思考,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组织学生学习在日历上查找某月某日是星期几的方法,通过找节日巩固通过日历找星期几的知识,了解我国的法定节日 ③学习推算周年年份的方法。了解国家成立的知识,播放建国成立视频,让学生感受爱国主义教育。 ④通过实践活动,对年、月、日、星期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知识的扩展延伸以再现生活的形式展开,把学生从数学课堂带到广阔的生活空间,使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在课外“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做的特别好是: (1)一是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引出课题,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二是培养学生收集有用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情境,进行简单推理。最后以讨论的方式通过学生之间思维碰撞解决难点。

(2)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请谈一谈。使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3)高老师设计了一个重要环节:让学生自己上讲台翻日历,自己找常见的节日。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星期的循环和日期的连续性。不足之处: 高老师在教学时,板书不够详细,农历知识渗透太少,如果提前布置预习作业,让爸爸妈妈提前给孩子传递一些农历知识,在课前体验“公历与农历的联系区别,课上的速度快多了,可多做一些练习,学生也很高兴。 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高老师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学习需要及认知规律对教材进行了适当调整,以制作“本班的特色年历”为主线,营造了丰富的、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充分的体现了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这节课在教学时,她还特别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研究机会,“看年历”、“找节日”、“猜生日”等活动都是学生自主完成的,使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 2013年12月27日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设计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2)第课时 主备老师:组长(核查):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巩固和认识时间的计算和认识 过程方法:在调查和查阅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时间作息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从分析数据中获得数学信息。 快乐元素渗透点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展示台()小黑板()其他: 导学流程 一、快乐导入 1、师: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揭示课题: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快乐探究 1.筹划:制作作息时间表 2.提出制作要求: (1)上栏填项目,下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相应的时间。 (2)制作好后,同桌交流,说说表中同桌哪些地方比自己设计的合理?有什么建议? 3.制作并交流。 (1)交流填写方法。 点出:有些栏目像起床填一个时刻,有些栏目填的是两个时刻,这是为什么呀?有些学生可能会填:15分, 问: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那你们清楚是在什么时间吃的吗?如果告诉你是早上7:10分开始,猜一猜什么时候结束?如果告诉你7:20吃完,猜一猜,他是什么时候吃早饭的?你怎么知道的?

导学流程 比较:这样的记录和刚才比起来,哪种方法更合理?一般作息时间表上需要填写的是时刻。 (2)交流统计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3)交流统计每个人的睡眠时间 老师借用了刚才你们所讲的其中一种,上网查询获得,想看吗?参考资料一:你知道吗?为了体力与劳力的恢复以及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必须保证睡眠时间。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睡眠需要6~7小时。看了这份资料,你现在再来看,他们的睡眠时间怎么样? 可见,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要规划不同的作息时间,我们的作息时间表也应该是不同的。 (4)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类似的作息时间吗?(学校,工厂,邮局,医院等都有,我们来欣赏几张)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说,会怎么样?(会乱,没有条理性) 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规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师:我很高兴看到每位同学的发现,但如果我们不能按照作息时间表上的计划去做,那它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三、快乐总结 小结:这节课从10:50开始现在是11:28,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 在这三十多分钟时间里,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2)作息时间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看日历》

看日历 班级:姓名: 1.填空。 (1)一年有()个月,大月有()个,每月有()天;小月有()个,每月有()天;()月是特殊的月份,有()天或()天。 (2)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3)2012年的一月、三月、四月共()天。 (4)1年半有( )个月,24个月是( )年。 (5)9月有( )天,7月有( )天。 (5)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年( )月( )日成立的,到2016 年10月1日是( )周年。 (6)7月、8月、9月一共有( )天 2、判断 (1)一年里,除二月外,有7个大月。4个小月。() (2)每年都有365天。() (3)7月是大月,8月是小月。() (4)所有的双数月都是小月,单数月都是大月。() 3.选择。 (1)平年二月有()天,闰年二月有()天。 A、30、30 B、 28、 29 C、 29、 30 (2)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A、366 365 B、 365 366 C、 365 365 (3)同一年中连续的两个大月是( )月。 A. 1月和2月 B. 11月和12月 C. 7月和8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的纪念日是( )。 A.2029年10月1日 B.2039年10月1日 C.2049年10月1日 4.请用彩铅把表格中的大月涂成红色,小月涂成黄色。 5.用竖式计算 974-568+29= 358-175+126= 900-99+188= 18.7-7.9= 20.5-9.8= 16.5+28.7= 6、脱式计算 (19+35)×9 (181-19)×4 63÷7-9 27×9+18 25×5×2 100-80÷8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文具店》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三单元第38-39页的“文具店”―――小数乘法意义。该内容的呈现与过去的教材呈现有区别,没有细分为“小数乘以整数,小数乘以小数”两个部分,而是删繁就简,重点体会“小数乘整数”的意义。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过“元、角、分与小数”、“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加减法”和掌握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纵观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对教材的剖析,我确立了该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2、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技能目标:通过具体情况和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从多角度想出简单小数乘法的结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抽象概括能

力,渗透类推、迁移、转化的数学思想。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难点是使学生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 二、说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完成上述三维目标呢?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采用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较丰富、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在复习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发现小数乘法意义,用已有知识来求解简单小数乘整数的结果,并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整个教学按以下四个环节组织进行:①创设情境,激趣导入,②合作探究,明理获知,③深化运用,巩固新知,④回顾小结,质疑问难。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看日历》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看日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67页《看日历》。 教材分析: 《看日历》是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范畴,这部分内容是在前面学过《认识钟表》和《认识时分秒》、《体验时间的长短》的基础上安排的。这节课之后安排学习《认识平年和闰年》和《认识24时记时法》。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所以教科书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学习过程,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现规律,让有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学生分析: 本次上课是送教下乡课,参加萧县圣泉乡的教研活动周上的一节课。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日历方面的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有自主观察、探究日历,发现时间规律的基础,但是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特别的系统,甚至个别地方可能不一定准确,也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又因为我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相互比较陌生,所以,我确定在课前交流的时候,引出2014年10月29日,由此,引导学生思考,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知道大月、小月的月份。 教学难点: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发现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说课稿全集

买文具说课稿 今天我上课的课题是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下面把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及处理教学内容时采用的教学策略简单的说一说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 本节内容在全册书及单元的地位: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法第一课时。它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二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相关内容,基本掌握了除数计算的试商方法。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其基本方法与前面的相同,不同的是商的数值可能较大。在试商时又涉及商的定位。教材这里安排竖式计算是为了分散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为后续的学习除数是任意的两位数及三位数打下伏笔。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个层次:一、教学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位置。 二、教学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也是一位数,归纳计算方法。在解决第一个层次上教材安排一个教学情景,解决80 元可以买几个书包?给处理不同层次的计算方法:减法、乘法、摆一摆、竖式对于这几种方法。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种减法其实就是除法的含义;乘法是为了后面的试商作准备;摆人民币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算理。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所处的地位以及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在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的过程中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②在归纳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上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陈述算理上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用数学语言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体会做数学。 ②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情感与态度: ①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向学生渗透“未知”转化“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事物间是有“联系的”,是可“变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买文具送给希望工程的情景使学生分享到关爱他人快乐,与别人共享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觉得本节课是本单元后面要学习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基础。因此,理解算法掌握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在从教法学法上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2013年北师大版数学说课稿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平行线的性质》,对本节内容的讲解,我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说明。 一、教材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课内容是七年级数学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图形的平移以及学习了《探索了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基础上,研究平行线的性质。 二、目标分析 学生上节课刚刚学完平行线的判定,对“平行”有了一定的认识,加上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互相评价互相提问的积极性高,因此,对于学习本节内容的知识条件比较成熟,学生参与探索活动的热情已经具备,因此,把这节课设计成一节探索活动课。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教学习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平行线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或计算. 2.能够运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基本事实证明平行线的另外 两条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能力目标:1.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2.经历探索平行线的特征的过程,掌握平行线的特征,并能解决一些问题.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培养其主动探索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平行线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用到,这部分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让学生用探索活动来发现结论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可增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探究平行线的性质--由两直线平行得到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基本图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且与上节课所学习的平行线的判定互为逆命题,所以学生在记忆和使用时很容易混淆。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怎样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平行线的性质与直线平行的条件的综合应用.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选择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看日历》教案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看日历》教案教学设计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看日历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认知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数学思考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教学时,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用

生活中的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从课题的引入到课后的练习,以及课中关于年、月、日等知识的补充,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习数学的意义,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注重观察,引导发现,培养能力。 教学时,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年历卡及相关统计表,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年、月、日及大月、小月等知识,在发现中掌握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启发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又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中获取新知,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拓展学生获取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学情检测卡 学生准备年历卡 教学过程

第1课时看日历 ⊙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的日期吗?在你们的记忆中有哪些美好的或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呢? 师:在这些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 师:关于年、月、日,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日历中的秘密吧! 设计意图:以特殊的日子为切入点,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同时为下面的新知教学做好铺垫。 ⊙亲自实践,探究新知 观察教材附页1,把xxxx~xx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谈一谈你的发现。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4年的年历,和同桌说一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观察,与同桌交流后汇报。 师:请同学们在表格中记录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3.1 一共有多少 说课稿

一共有多少 说教材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1小节的内容。“一共有多少”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1的问题是“手中有几支铅笔”,通过把左右手中的铅笔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主题图2的问题“有几只熊猫”,有3只在吃竹子, 2只在玩耍,一共有几只。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 第二板块“摆一摆,算一算”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1个桃子图片,再摆3个,一共是几个?摆2朵花,再摆2朵花,一共是几朵花?摆4只小鹅,再摆1只,一共有几只?让学生在操作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 第三板块安排试一试练习,一是通过看图求一共有多少车?一共有多少小鸟?加深学生对一共有多少的问题就是合在一起的思维训练;二是说一说,通过四组图计算1+4=?的思考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第四板块教材安排了“练一练”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进行说一说和动手摆一摆,加深学生对“加法就是合在一起的计算”的认识,来进一步巩固加法算理。 教学目标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含义,并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利用身边的物体摆一摆,初步理解加法含义;使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看日历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看日历教案 教材分析: 《看日历》是新世纪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 第七单元的内容,教材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关于 年月日的知识你知道些什么?”引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做铺垫。然后用填一填这个活动,让学生根据需要整理2013年到2016年 的每月的天数,接着引导学生实行比较,得到每月天数的特点,从而 自然过渡到大月和小月的学习。 与时、分、秒相比,年、月、日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虽然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感性的理解和经验,但是缺乏清晰的理解和数学 思考的过程。所以,教科书为学生设计了自主学习和自主建构的学习 活动,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通过填表、整理、思考,发现规律,让相关年月日之间的知识更加系统地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生活经验,理解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二)情感态度 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 数学学习的快乐。 解决问题: 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水平。 数学思考:

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在自主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和推理的水平,促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理解年、月、日。 教学难点: 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境自学引思入情。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出示日历图片,师问:你会看日历吗?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会看日历,还能从日历中找到一些节日。 师:你能从日历中找到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生:我的生日是每年的10月20日,我能从日历中找到。 师:你是怎么找到自己的生日的? 生:我是这样找的,先找到月份,再从月份中找到那一天。 师: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板书课题:看日历) 点评:通过观看各式各样的日历图片和在日历中找自己的生日,使绝大部分学生都学会了怎样看日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二)、自主探究

北师大版数学三上《看日历》(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三上《看日历》(认识年、月、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能初步判断平年、闰年。 2.在回顾、整理、观察活动中,能发现一些简单的规律,发展观察、判断和推理能力。 3.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认识。 教学难点: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出谜底。 课件出示谜语: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 2、学生说出谜底:日历。 3、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看日历》。课件出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看日历》(认识年、月、日)。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4、说一说,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 5、学生讲述对年、月、日的认识。

6、教师讲解年月日的形成(播放课件) 年月日与太阳、地球、月亮的运转周期有关。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是一年,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是一月,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日。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1.认识大月、小月。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2013~2016年的日历,把各月份的天数记录在表格中,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表格) 学生填写表格后进行小组交流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组织学生展示交流: 师:说一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1、3、5、7、8、10、12月都有31天;4、6、9、11月都有30天;2月份的天数不一样。 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2月有28天的年份是平年,2月有29天的年份是闰年。 2.记忆方法。 师:看一看,记一记,并与同伴说一说。(课件出示教材第67页最下面记忆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