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中学吴彦文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教学基本原则、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

一、教学基本原则

教学基本原则有八个,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1、全面性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全面关注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的协调发展,因为智力因素(包括注间、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它影响学习的针对性、预见性、广阔活、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习惯)它影响学习的自觉性、刻苦性、持久性、条理性等。各科教学均应坚持教书育人,有机地渗透人格教育内容;均应从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出发,不可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挤占其它学科教学时间或加重学生的负担,均应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结合起来,把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

学生身心、智能全面、和谐发展。

2、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员发展,全员提高。一堂课教师应将课堂设计得象名家名篇一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很好,都觉得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3、过程性原则。牢固树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观念。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表述结果,更要表述过程,教学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使科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识结构统一起来,着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此,一定要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重在过程,而不只看结果。

4、情感性原则。教学就是“教”和“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是一种相到作用的信息交流过程。教师带着感情教,学生带着感情学,这样才能教好学好。在教学过程中融进了感情,就会使教学过程充满了友情和温馨,成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事业。

5、创造性原则。本原则在“教”与“学”两个侧面各有不同的含义,在“教”的侧面意味着教师一辈子不能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一生无同课。教师自身的教育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不断创新,每位教师从事的都是教育创新的创造性活动;在“学”的侧面,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6、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构成的教学过程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课堂教学的中心也就明确了。教师在组织、指导、讨论、提供有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善于运用

提示,设疑、解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7、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8、循序性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的规则进行教学。

二、教师教学常规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制定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实验、考试(测试)、教学研究等。

(一)全面把握课程要求,合理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任课教师教学划,所有计划均按学期制订。这里我们着重阐述任课教师教学计划。

1、全面理解和把握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依据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年课程计划,通览相关年级全册教材,准确把握各章、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教学要求,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并针对本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教学

计划。

2、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课程总目标”和“课程阶段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设定学科学期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学期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尤其要拓宽教学渠道,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规定和教学实际需要,对学期教学内容、教学总课时数、周次、课次,包括新授课、复习、检测以及组织实验、参观等活动作出科学、合理的时间分配和全面规划,安排好教学进度,填好教学进度表。

(二)、树立现代课程理念,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即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分析课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生、寻找方法、设计过程、收集信息资源。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树立现代课程观、教学观和教材观,并贯穿于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全过程;要把解决教学问题,促使教与学最优化作为教学设计的目的,避免为了“设计”而“设计”的形式化倾向;教学设计中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练习与作业以及教学资源等各要素之间的联系,科学、合理地制订教案。

1、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水平、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

2、根据学期目标和单元目标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度,要全**体、又重点突出;要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不能以单一的知识目标取代整体性目标,也不能机械照搬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简明、具体,要可操作和可检测。

3、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选择、组织和再加工,以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内容要深浅适度,抓住最精要的“核心知识”;要把握学生现有水平状况,找准教学重点和难点,不随意拔高要求,并考虑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具体措施。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既要符合学科知识本身内在的逻辑序列,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顺序。

4、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衔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环节的设计、问题和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及板书的设计等,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与获得体验的时空。

5、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设计。教学方法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把接受式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教学媒体的使用要服务于教学的整体目标,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根据媒体的基本特性加以恰当选择,并融于教学方法之中。

6、重视练习、作业与评价活动的设计。其内容应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等方面。

(三)、着眼三维目标落实。有效实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形成正确的教学理念,掌握必需的教学艺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具有适应课堂教学的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双基”实,过程优、方法好、效果显著,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依据教学设计有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树立课程意识,用自身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来丰富课程内涵,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

1、教师严格按课表上课,不得随意缺课、调课和停课。严格执行课前候课制度,预备铃响后,教师应到教室门口面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候课情况,督促未进教室的学生迅速进教室做好上课准备。发现缺课的学生要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或家长。上课时,教师应精神饱满,教态亲切自然,衣着整洁、得体、款式大方,不浓装艳抹,不穿过于暴露的服装和拖鞋,不随便出教室,不接打电话,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吸烟,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上下课师生应互致问候。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师生共进、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体现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3、有机整合三维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并将“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融人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不断获得发展。

4、教学中要密切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运用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生成的问题,并做到

有效调整。要坚持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发展与提高。

5、根据教学需要,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并通过“问题”的解决推进教学进程。

6、因学科、因人、因地制宜地帮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并逐步摸索和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7、合理、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具及多媒体设备,使教学更加直观、清晰与生动。加强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8、教师上课必须使用普通话。课堂语言要规范、清晰、准确、生动,具有条理性、启发性,语速不能过急或过缓。

9、板书要规范、科学、正确、清楚、条理性强。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教学流程,简明扼要地揭示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四)、科学设计作业、练习、及时实施反馈、辅导。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原则上应该“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纠”。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与练习,重视对学习内容的巩固。要追求作业、练习的有效性,做到精选内容,举一反三;要控制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2、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需要,作业、练习的内容和形式宜多样化,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巩固练习,也可以是探究性的作业;可以课内与课外作业相结合,书面与口头作业相结合,视听与动手操作相结合,个体独立完成与小组合作完成相结合。在要求上,可以实施分层作业,学生必做与选做相结合。

3、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外辅导,针对学生学习实际认真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五)、立足学生素质发展,实施多元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意义重大,教学测评要做到测试及时,命题科学,评价多样,方法合理。我们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认真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

1、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作为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并根据它们在不同类型的课

程或学科中的具体内涵,全面考查与评价学生的达成情况。各类课程及各个学科的学习评价要做到三维目标并重。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一般较多地采用书面、听说及动手操作等测试形式,可以是封闭性的,也可以是开放性的;评价结果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其表述可用百分数、等级或评语等方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一般宜采用日常观察、谈话交流等开放性形式,特别要注意及时做好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的记录;评价结果的表述宜采用评语式和等级制,并以质性评价为主。

2、把形成性评价与测试性评价相结合,认真做好日常评价、期中评价与期末评价工作,并将三类评价的结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

3、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有关人员均可参与学习评价。提倡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包括自评、互评和他评,并根据具体的评价内容恰当选择,保证评价的正确性和实效性。

4、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控制总量,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每一次评价的有效性。要重视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善于从中捕捉学生发展变化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调整、改进教与学,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课程目标。

5、努力提升实施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学习评价的基本能力,包括考查、考试的命题能力、日常评价所需的对学生

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诊断的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行为表现的记录能力等等。

(六)、实验教学

教学实验能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验证所学的理论,形成正确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教材指导学生进行探究、观察、实验操作,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1、任课教师、实验员必须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实验教学工作计划。实验课必须备课,没有教案不得上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亲自做一次实验,确保实验成功。

2、演示实验必须立足全体学生集体观察,力求规范安全,明显、直观、可靠,富有示范性和启发性。若演示实验不成功,要分析原因,排除故障,不能弄虚作假,误导学生。

3、学生实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动手操作完成的实验。教师要做好实验前的指导,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实验纪律和操作规程的同时,说明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和实验要点。

4、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程序、要领,认真观察产生的现象,如实记录实验数据,及时发现问题,调控实验进程,坚持个别指导与面上指导相结合。

5、学生实验完毕,教师要指导学生按要求写好实验报告,清点好实验器材并按原顺序放好,做好清扫工作,经教师同意后方可离开。

6、任课教师和实验人员应根据实验考核成绩,对实验教学的效果和缺陷等方面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写出书面总结,存入学校业务档案。教研组(实验教研组)要对全校相应学科实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写出学期实验教学工作总结。

(七)、坚持开展教学反思,提升自我专业能力

坚持开展教学反思,使其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教学反思要勇于并善于解剖与总结自己教学的得与失,重视挖掘得失背后的原因所在,从中不断获得对教学规律进一步的认识,提升教学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1、反思教学设计,具体内容包括:(1)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并做到目标清晰且切合学生实际;(2)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做到对教材处理得当,突出重点和难点,并能联系生活实践,辅助或拓展学生的思维;(3)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疏密有致,具有逻辑性与节奏性;(4)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否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相统一,体现有效性;(5)作业、练习的设计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并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6)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充分、因地制宜等。

2、反思教学行为,重点检查在落实教学设计过程中每一环节的教学行为是否体现了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否将预设的教案转化为课堂的教学实践。还要特别关注教学中是否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的生成以及学习的实际进展情况而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是否运用教学机智巧妙应对偶发事件,把教学中的意外转变为可利用的生长点。

3、反思教学效果,包括课堂即时效果与阶段教学效果。对课堂即时效果的反思主要关注学生的当堂反应和当堂作业等学习状况,重点检查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思考、讨论、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对阶段教学效果的反思更多地通过对阶段测试、作业练习以及日常观察等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来进行,重点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关注学生的发展与变化。

(八)、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过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三个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办出特色的重要手段。

1、学校要建立以教学为中心、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教学研究制度,形成严谨、务实的研究氛围。鼓励校长亲自参与课堂教学,18个以下教学班规模的学校的校级领导(含校长)必须兼任本专业学科教学。

2、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充分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加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各种形式的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教研水平。

3、开学初,学校要根据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围绕校本教研提出的有关问题,定时、定人、定内容开展“班子论坛”、“学术沙龙”、“教师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教育科研水平

的提高。学校要积极安排“三教人员”(教育处主任、教学处主任、教研组长)和相关教师参加上级教育部门安排的各种教研活动。外出人员返回后必须书面汇报学习内容和体会,或上一节汇报课。

4、聚焦课堂,建立健全听课评课制度。每学期各校要召开二次以上研究教学工作的专题会议;总校、各校班子成员要经常到班级听课,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工作;“三教”人员不少于50节;校长及相关校级领导、主任、教务处主任不少于40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不少于20节,一般教师不少于15节(村校教师不少于8节)。听课人员要及时做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并与任课教师认真交流。

5、教师要做到“八个一”:每年读一本教学理论专著,至少订阅一种与所任学科有关的杂志或报刊,每学期执教一节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主持或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发表(或交流、评奖)一篇教学论文(课件),面向学生或教师开设一次专题讲座,命制一套高水平试卷、写一篇高质量的教学总结(反思)。

6、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选择1—2个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改实验,注重实验过程和效果。教师要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选择某个问题进行教改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必须应写出实验方案,其内容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理论依据、实验内容、实验目标、实验方法与步骤、研究成果的形式、课题成员分工等。实验结束时应写出实验报告,其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及课题组成员、实验目的意义、实验过程、实验成果、体会反思等。

(九)、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是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评定教学实绩有重要依据。

1、每学期结束时,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和所有教师要对本学期工作进行系统的回顾,写出工作总结。

2、总结要以事实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重点突出,观点明确。

3、学期结束后,教师要将教案、学生成绩册、论文、总结、记录、照片、光盘、复印件等有价值的教学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好,交相关部门存档。

4、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余姚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余姚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第一章总则 1.为使学校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科学、高效、和谐的教学秩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依据省市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扎实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方针,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4.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备课管理、上课管理、作业管理、课外辅导管理、学业考核管理等。 第二章备课常规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上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一、备课内容要求 1.拟定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和心理特点等,在备课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做到:学期有计划,单元有分析,课时有教案,并能超前备课。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举措、相关准备等。单元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单元教学整体构想等。教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作业设计等。 2.钻研教材。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理清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确定教学内容,在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根据《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要求,为确保课堂教学规范有序 进行,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展示常小教师良好的教学精神面貌,特制定教师 课堂教学常规要求: 期性 1.坚持提前1~2分钟赶到上课地点,预备铃响时即站在教室前门,面 向学生站立,目视学生上课情绪,检查班级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及时 表扬鼓励或批评教育,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2.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课堂,教师喊“坐正”、“上课”,班 长喊“起立”,教师迅速检查学生起立致敬情况,要求学生向教师行 注目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然后再向学生说“同学们好”, 学生鞠躬齐答“×老师,您好”后,教师向学生鞠躬致谢后向学生说“请坐”。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贯彻《学生课堂常规要求》,引导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学习,有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努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率。 4.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每个同学的站姿、坐姿、 写姿、看书姿势和听讲状态,要求学生站直坐正,根据情况要及时纠正。辅导细致、耐心,因材施教;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学生进入课堂。 5.教师必须既管教又管导,严格课堂常规纪律,搞好组织教学,对违 反课堂常规要求的学生要及时的提醒,及时教育,坚持正面教育,以 理服人。 6.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和礼貌语言、职业语言,讲究语言艺术,严禁语言粗俗,动作粗鲁。教育学生时可以严格,但不得打骂学生,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发泄个人 怨气。 7.教师必须做到上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中途不随便离开。如学生做眼保健操,上课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做操,及时纠正学生错 误的做法。 8.在专用室或操场上课,上课教师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由上课教师提 前5分钟亲自在班级组织带领学生成两列纵队进入专用室或操场,所 有上课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在预备铃响时已经入室或入场地。如果该节 课有眼保健操,应要求学生在专用室或操场做操。在专用室上课时, 教师必须教育学生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爱护各专用室的仪器,认真指 导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切实搞好组织工作。下课后要求学生将椅凳摆 放整齐,整理好桌凳及室内物品,切断电源、填写好记录后由上课教 师带领学生成两列纵队有序离开专用室。

呼和浩特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

《呼和浩特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 一、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等情况的分析;完成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措施;教学活动安排; 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计划及教学进度等。 1、学校教学计划由业务校长(或教导主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于开学前制定。经校委会审定后,于开学前传达到各任课教师。 2、学校教研组数学计划由教研组长制定。经教师讨论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执行。同年级学科组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制定。同年级同学科2人以上(含2人)均要制定年级学科教学计划。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任课教师的数学计划要面向实际,注重实效,操作性要强。 校长负责检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业务校长和教导主任负责检查教研组、备课组计划的落实情况,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检查任课教师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各旗县区由教育局教育科(股)牵头,会同教研室每学期对所辖中小学计划的制定、落实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 二、备课 教师的备课要采取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备课要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学法、备教法”,在“五备”的基础上,写出单元备课和课时教案。单元备课、课时教案和集体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基本内容 1、单元备课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学生情况分析等。学生情况分析在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即可。 2、课时教案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要体现新课程的要求,兼顾“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具,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反思与重建等。教学过程是课时教案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堂课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安排、时间分配等。要特别注意预习环节的设计,特别注意上课伊始对上节内容的检查,特别注意预留较充分的课内练习和作业训练时间。 (二)基本要求 1、单元备课要重点突出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及其重点、难点。 2、课时教案要完整详实,注重实效。要体现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科学性和教学改革的连续性。通过设计学生活动和教师活动,体现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写好该课堂教学的“反思与重建”。坚决禁止抄袭他人教案和照抄教参。 3、备课实行“旗县区、学校、教师个体”三级联动备课制度。旗县区教研室成立各学段各学科中心备课组,负责旗县区级学科集体备课,每月活动一次。各学科每年级2人以上(含2人)者,学校成立年级学科备课组,每单元或章节集体备课一次;乡镇所属中小学由乡镇教研室组织年级学科备课,每月活动一次。集体备课要求做到:“三定”,即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四统一”,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统一作业内容,统一教学进度。在区、校两级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第三次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备课。 4、教研组长负责教师单元备课、课时教案、年级学科备课的日常检查工作,实行年级学科组长签字认定制度。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并加盖骑缝章,做好检查记录。 5、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教案的形式可灵活多样,突出实效性。 (三)其它要求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不得上课。不备课而上课的应作渎职行为处理,不认真备课的应给予批评和处罚。不许以课本、资料上的评注圈点代替教案。 2、在集体备课中,要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及老教师的作用。集体备课要有中心主讲人,对重点章节要安排教师说课。 3、习题演练: (1)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备课时应自己先做一遍,并作出标准答案。理、化、生、科学等科目应做的实验,备课时教师要亲自操作一次,并准备好必要的设备,以保证上课时实验的成功。语文教师应有作文备课,教师要写下水文。外语教师要写英语范文。

实验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实验小学教学管理规范五大连池市实验小学校为了深入贯彻创新教育管理,提高育人质量,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明确教学职责,规范教师行为,我校依据《中小学教学管理规程》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教学管理规范。 一、晨读及晨练活动 1. 学生到校后开始晨读、除校级运动员和扫除学生外,任何学生不得 在操场逗留,要按照学校统一要求,开展晨读及晨练活动。 二、备课 2. 教研组长负责备课工作的指导、备课形式的确定,开学初制定教学计划。 3. 提倡集体备课、电子备课和书面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个人备课相结合。实行个性教案与通用教案相结合的形式。要求每位老师人手一份教案。备课要符合教学实际,体现实用与创新。 4. 备课要有一周以上的储备课,逢月底主动将教案送教研组长处查阅签字。 5. 作文课要写教案,作文要按前一周作文指导、后一周讲评进行作文教学,不准随意放弃讲评课。作文教学要符合小学各年级作文要求,打好基础。在写作中要着重抓好写字规范,减少错别字。 6. 每学期进行一次优秀教案评比。 三、上课 7. 老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按时上课、下课,不得迟到早退,

不得旷课、缺课、拖堂,不坐着讲课,在课堂上不随意接打手机,不随意乱借乱占课时。不得私自调课,如有需要,报教导处同意;老师外出,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授课。教师要做到提前两分钟候课。 8. 各科教师要认真组织上好每一堂课。自觉维护课堂教学秩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得随意离开座位。不得大声喧哗,不准私自将学生放出课堂进行活动。体育课要严格控制学生自由活动时间。 9. 教师要自觉完成一学期教学任务。 10. 在课堂上要贯彻新的课改理念,讲求教学方法,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重视教法和学法的研究。根据教材内容,合理的使用教具和信息技术手段。讲课要做到声音响亮适度、言词达意,语言力求生动、板书工整、布局合理、符合规范。 11. 课堂上,教师要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正,教态亲切。要关心、爱护学生,要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积极评价,对违纪学生不准谩骂、嘲笑、挖苦、赶出教室。因失职而致学生受到伤害者要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作业布置及批改 12. 教师对学生作业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量要适当,做到既达到教学要求,又不使学生负担过重。 13. 各科作业有统一的规格和要求,要求做到工整、规范、清洁。 14. 作业处理应贯彻“立足课内,减轻课外、优化处理、及时反馈”的原则。作业批改必须认真、字迹清晰、错漏要指出,评价要恰当,日期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普定县实验学校:杨从霞话题引入: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之而卧。一智者伏驴耳语曰:再不起来,派你去学校当老师,累死你。驴闻言,既起,狂奔。 新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新老师工作尽心尽力,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以下几点问题与困惑值得深思: 盲目——不知道该做什么 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做 盲点——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常规的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听评课、说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 教学常规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另外,根据我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以及多次聆听新老师的课,感到初上讲台的

新老师教学常规讲座

勤耕不辍初心在演绎人生好舞台 ———新老师教学常规漫谈 四川省仁寿县职业教育中心乐懿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制定科学教学计划、践行教学六认真、积极参加校本研修等等诸多内容。 一、制定科学教学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计划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所有计划均按学期制订。这里我着重阐述任课教师教学计划。 应该是至少开校前一周之内,要求教师认真制定出切合所教班学生实际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以下六点: 1. 要通览相关全册教材,甚至全学科教材,准确把握各章、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教学要求,针对本学科教学和学生实际,制定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学期,做到既简明又细致,力戒敷衍了事。 2.要拟好教学进度安排表:含上课课时分配,检测复习安排,评讲及专题讲座等活动安排,所教内容的起止章节。 3.要确定本学期教学的总目的和总要求:含基础知识要求、培养能力要求、发展智力要求和学科教学要求,培养审美能力和知识技能等要求。 4.要做好学生现状分析: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基础知识、自学能力、智力水平、心理素质等。

5.要搞好对教材的简要分析:本期教材在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在联系和教学内容的基本思想;知识点和重难点;与本学期教材特点相适应的教学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 6. 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学期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用教学媒体,将现代教学技术引入课堂,尤其要拓宽教学渠道,加强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践行教学六认真 (一)认真备课,确保备课质量优 备课是教师教学态度和教学境界的体现,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艺术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钻研教材、通晓教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教学资料,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单元课时分配和单元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重、难点及关键点)。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基础、知识缺漏,明察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基础上备课,也就是说教师备课要吃透课程标准之上,备教材,备学生;还要备教法(教法上,根据职中学生实际,特别是专业课,一定要使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等新型教学法,不要是始终是一成不变讲练结合法,更不要是那种实际上老师满堂灌,一枪下马的教学法),同时教师还要备学法(上普高和对升高三班的老师一定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 二要超周备课,且备出分课时教案。纸质和电子教案都可以,电子教案必须有二次修改痕迹,上课之前要进行复备。新教师所教学科都要有教案,而且必须是详案。内容有:课题、课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兼顾知识、能力、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 稿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普定县实验学校:杨从霞话题引入: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之而卧。一智者伏驴耳语曰:再不起来,派你去学校当老师,累死你。驴闻言,既起,狂奔。 新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新老师工作尽心尽力,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以下几点问题与困惑值得深思: 盲目——不知道该做什么 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做 盲点——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常规的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听评课、说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 教学常规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 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教学方法讲座---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精品)

位次第一的人提升的空间就很小,自满的人就很难有进步,自大的人工作热情就不会太高,这些人一般很难创造出惊人的成绩,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比任何人都强,别人永远都别想超过自己,工作学习没了动力,少了热情,最后工作没做好还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对此我们大家都有所见所闻,都有认识,而且是认识深刻。 一个人要想进步,就要首先认识自我,要让自己感觉到自己首先有进步的必要,更有提升的空间,与优秀教师或名师甚至教育专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为了激发老师们的教学热情,给大家确定一个努力的方向和提升的空间。特提出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这是一个较高标准,只是希望我们的提升的空间大些,尽早实现成为名师或专家梦。为此,我们举行了这次教师素质培训系列第一讲。 第一讲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功 我们知道,教育专家及教学水平高超的大师们总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优雅亲切的姿态,炽热动人的情感,清晰漂亮的板书,准确精当的讲评,加之充实、丰富的教学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赢得学生的好感与尊重。同时,他们想方设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认识所学课程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他们力求使授课的内容系统而又生动,教学方法得当而又富有情趣,他们善于创设问题的情境,以启迪学生思维,他们切合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适当开展课堂讨论,课堂竞赛,他们及时而又恰当地给学生以正确的评价,进行表扬或鼓励,他们能良好地组织课堂教学,搞好课堂管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参与学习,以此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动机和拨动他们兴趣的琴弦,使学生对所学课程由不愿学到愿意学,由被动学到主动学,由不感兴趣的学到感兴趣的学。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被调动了起来之后,于是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顽强地意志,去克服困难,去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因而,这些专家、大师们的教学自然就是成功的教学。 而一些教学水平较差的教师,其教学不但不能吸引学生,不但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反感和厌恶,泯灭掉学生本来已经生发出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火苗,无意间自我设置教学障碍,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因为前者已具备优秀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而后者欠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功。那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呢?就此,我谈一点自己粗浅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杭州市江干区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常规 教师教学工作常规是学校维系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是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前提,是教师做好教学工作最基本的自我规范。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努力落实常规,并作有个性特点的提高和发展。 一、备课 1.备课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设计,是教师对学科教学工作的预设蓝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努力做到“三吃透”: 一是吃透课标。课程标准是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的纲领性文件,教师要深入领会其中阐述的基本理念,要准确把握其中规定的教学总目标以及所任学段的阶段目标,要努力实施其中提出的教学建议,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最大限度的落实,较好地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精神。 二是吃透教材。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要认真研究它在落实课程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认真研究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及独特内涵,力求在教学实践中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并开发更丰富和更现实的课程资源。 三是吃透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学生原有的基础和特点,要从个体上分析学生的差异和潜能,力求在教学实践中既能够面向全体、又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和更快的发展。 2.教师在接受任课任务后,应立即着手制定学期教学计划,并在开学前完成。 学期教学计划的结构至少应包括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措施等部分;内容应力求切实可行,力求反映本学科、本学期、本班级、甚至任课教师本人的个性特点,避免空泛雷同。 3.教师应有充裕的提前量认真编写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格式不求统一,可根据教师习惯和学科特点有所创意,但至少要反映有教学目标(包括重难点分析)、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策略和方法)、作业设计(包括实践活动)、板书设计(包括课件制作)。 教学设计的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决定详略取舍,但至少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落实、体现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对学生的分层指导、体现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作业实验等实践活动、体现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合理应用和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 教学设计的文本形式可以由教师自主选择,但应有利于实际运用,有利于自我积累和档案留存,并有课前修订完善、课后反思回顾等有效使用的记录。 4.要求“任课必备”,但根据学科实际、分工实际、教师实际等因素,学校可决定在形式、结构、详略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二、上课 5.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应努力实践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即“‘三维’融合,注重生成。师生互动,发扬民主。合作探究,强调实践。扎实有效,促进发展。” 6.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落实备课中预设的目标,努力做到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整体提高。同时,更应重视课堂生成,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7.师生关系要立足于双方在教学中的平等对话。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教学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使师生都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分层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力求双方都得到发展。 8.学习方式应有助于学生“学会、会学、善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采用适合的方法展开学习过程,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同时,要十分重视学生作业、观察、实验、操作等实践活动,为此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9.评价课堂的根本标准,是学生能否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得到发展,是教学目标能否在较高、较大面积的达成度中扎实有效。教师应以此作为检测自己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效的依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八条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八条(试行) 一、先研后备,超前储课。以学校为备课单位,轮流主持,提前一周由备课组长确定备课内容及主备人,坚持个人备课→集体研课→主持人主备→授课人修订使用四个环节,做到教学内容充实,教学设计科学有效。 二、以学定教,善导诱思。根据学生学业实际及课堂状态,实施恰当的教学方法,讲所当讲,注重启发诱导,做到精讲、善导、激趣、引思,突出“学、导、练”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因人辅导,解疑释惑。针对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中的疑难进行深入浅出地解答,把“三维教学目标”融会在学生学习提高和身心发展过程中,做到教书与育人融合、课外与课内融通。 四、精批互改,反馈纠错。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学业状况,有计划针对性地轮换精批细改,重在发现好、差典型。积极尝试当堂完成作业和学生自批互评作业的做法,培养学生自批自评、互批互评作业以及纠错归因的习惯和能力。 五、多元检测,查漏补缺。采取书面检测与非书面检测相结合的办法,及时地深刻地检查学生学习中的盲点、易混点,并进行梳理归纳,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攻难补缺。 六、训练讲评,重在典型。精心甄别筛选训练习题,重组整合课堂讲评的问题要点,体现练所当练,评在关键,突出训练讲评的典型性和学生广泛而深入的参与性。 七、及时培补,落实“四清”。详实掌握学情,引导学生明识自己学业的优势和不足,督导学生有计划针对性地巩固所长、弥补所短,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学习不留欠帐,学科均衡发展。 八、教后反思,扬长补短。修养自我反思教学行为的习惯,一节课、一周乃至一月、一学期、一学年、几个学年教学后,定期认真思得、思失、思效、思改,尽快成为有思想有作为的名师。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

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本常规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考试与评价等内容。 一、教师教学计划常规 教师教学计划是确保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各任课教师必须按要求分学期制订学科教学计划。 1.每个任课教师应根据学校和教研组工作计划,在开学后1~2周内制定出本学期的学科教学计划,教师学科教学计划一式两份,一份交教务处(或教研组)审核,一份供教师平时控制进度。同年段教学进度要基本一致。教师必须认真执行学期教学计划,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的误差(提前或落后)一般不超过一周。学校教务处要加强检查,随时跟踪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 2.学科教学计划一般应包括:①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基本情况。②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内容在学科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期教材的基本结构及体系,学期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知识。③教学任务与目标:提出本学期教学在“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和要求。④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提出教学的大体设想、教学的措施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⑤教学进度安排:列出教学进度计划表,分周次安排教学内容,落实各章、节或单元的教学时数(包括复习、检测、实验、综合实践等的时间安排)。 3.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认真学习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或《学科指导意见》,明确本学科的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系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编排特点和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客观分析、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客观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计划的有效性。 二、备课常规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上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教师应认真做好备课工作。 1.个人备课:教师应在备课上下功夫,通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作业,做到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办法。 (1)备教材:深入钻研教材,理清教材的层次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弄清本章节知识在教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一、备课 1.备课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媒体、备实验器材等。 2.备课方式:独立备课、集体研讨,每节课形成个性化教学方案。 3.教案编写:按课时形成教案,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流程、教法学法、师生活动、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 二、上课 4.教学用语:使用普通话或英语。 5.教学目标:具体、准确、清晰,符合学情。 6.教学方式:以学为本,灵活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7.教学过程:紧扣目标,清晰连贯,顺学而教。 8.媒体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适时、适度融合。 9.教学评价:客观、具体、多向,富有激励性。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10.沟通交流:善于倾听,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作业 11.设计与布置:精心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作业,形式多样;分层、适量布置;按政策规定,合理有效使用教辅。 12.批改与反馈:认真批改,及时反馈。 四、辅导 13.个别辅导:从心理、学业等方面开展常态化、针对性、及时性个别辅导。 14.群体辅导:按学校规定开展课外活动辅导。认真制定课外活动计划,精心组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特长和技能技巧。 五、检测 15.试题命制:自行命制单元、章节、半期检测试题。命题符合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学生实际。 16试卷评阅:认真评阅,及时反馈,跟踪矫正。 六、研修 17.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周记,倡导每课写教学反思。 18.教学研讨:按规定参加教学研讨活动,积极参加校级、区级教学研讨活动,主动承担公开课。 19.研修培训:广泛阅读书籍,积极撰写经验文章。按规定参加各类培训。 20.教学研究:基于问题与需要,开展教学探索与研究。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细则(试行)(1)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细则(试行) 方城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 (2013年10月)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常规细则包括: 一、制定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校长要亲自参与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体现校长的教学管理理念、思路、主要工作规划及措施。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的地位作用,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打印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行人保存。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1)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5)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6) 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8)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2、撰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八方面的要求撰写。有条件的教师可用电脑打印教案,但必须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档并存。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学程序在150字以内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复习课、练习课、讲评课都要有教案。 3、课件。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应该指出的是,教师不能以课件代替板书,即白板不能代替黑板,应该板书的内容必须板书在黑板上。 4、教案检查。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 稿

新教师教学常规培训讲稿 普定县实验学校:杨从霞话题引入:驴拉车不前,鞭之,仍不前;再鞭之而卧。一智者伏驴耳语曰:再不起来,派你去学校当老师,累死你。驴闻言,既起,狂奔。 新教师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新老师工作尽心尽力,却事倍功半,究其原因,以下几点问题与困惑值得深思: 盲目——不知道该做什么 茫然——不知道该怎样做 盲点——需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教学工作的进程由一个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基本环节所构成。教学常规的环节主要有:备课、上课、听评课、说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质量检测等。 教学常规一:备课 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一说起“备课”,有些老师往往与“写教案”相混淆,其实二者不是一回事。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而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听课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堂课?“那位教师回答:”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但是,直接针对这个课题的准备,我花了约15分钟……”一辈子与15分钟,一语道出了教师备课的真谛。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吴彦文

教师教学常规知识讲座稿 绥化市北林区秦家镇中学吴彦文 教学活动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常规是指符合教学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教学基本原则、教师教学常规、学生学习常规。 一、教学基本原则 教学基本原则有八个,是反映人们对教学活动本质性特点和内在规律性的认识,是指导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指导性原理和行为准则。教学原则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对教学中的各项活动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教学原则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和灵活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发挥着一种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1、全面性原则。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全面关注学生的智力非智力的协调发展,因为智力因素(包括注间、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它影响学习的针对性、预见性、广阔活、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习惯)它影响学习的自觉性、刻苦性、持久性、条理性等。各科教学均应坚持教书育人,有机地渗透人格教育内容;均应从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出发,不可片面强调本学科的重要性而挤占其它学科教学时间或加重学生的负担,均应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健全人格结合起来,把智力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结合起来,促进学生身心、智能全面、和谐发展。 2、全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员发展,全员提高。一堂课教师应将课堂设计得象名家名篇一样,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很好,都觉得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3、过程性原则。牢固树立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观念。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表述结果,更要表述过程,教学过程要坚持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使科学知识结构与学生的认识结构统一起来,着力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此,一定要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重在过程,而不只看结果。 4、情感性原则。教学就是“教”和“学”,是师生双边的互动活动,是一种相到作用的信息交流过程。教师带着感情教,学生带着感情学,这样才能教好学好。在教学过程中融进了感情,就会使教学过程充满了友情和温馨,成为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事业。 5、创造性原则。本原则在“教”与“学”两个侧面各有不同的含义,在“教”的侧面意味着教师一辈子不能有两节完全相同的课——一生无同课。教师自身的教育设计、教学设计必须不断创新,每位教师从事的都是教育创新的创造性活动;在“学”的侧面,则意味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必须是一个“发现”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是一个“顿悟”的过程。 6、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构成的教学过程中,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后,课堂教学的中心也就明确了。教师在组织、指导、讨论、提供有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应善于运用提示,设疑、解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7、因材施教原则。就是按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 8、循序性原则。是指教学工作要结合学科的逻辑结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使受教育者能够有效地掌握系统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依据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近及远的规则进行教学。 二、教师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最新】

中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备课 1、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备课时要依据本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准确把握教学方向。不同年级段教师还应互相了解相关学段的教学要求,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 2、灵活运用教材,挖掘和扩充有关课程资源。教师要研究教材体系和结构,了解各章节教学在学科教材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要注意本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与整合。 3、备课形式灵活多样。坚持认真备课,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学法。做到超前备课,一般以超前一周为宜。独立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可在备课组或教研组内采取讨论、说课等形式,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4、写好三种教学计划。各科教师应按教学要求及时制定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课题(单元)计划、课时(教案)计划。并严格按照课时分配备课。教案应有教学内容背景材料;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三维”目标)和要求;有课时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教具、学具和清楚完整的教学过程,丰富充实的教学内容,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切合实际的学法指导,简明合理的板书设计和恰当适量的作业布置。教案详略要切合实际,不搞一刀切,(青年教师及第一轮上新年级课的教师应写好详案)但必须做到教案环节齐全,书写工整。积极推行多媒体课件。上课前应

熟悉教案,做到没有教案不进教室,教案不熟悉不上讲台。鼓励同科同年级教师集体研讨备课,增强对教材的理解和驾驭能力。 二、上课 5、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与学生积极互动、立足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双边关系。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在实践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 6、树立正确的人材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训斥、体罚、打骂、讽刺、挖苦学生。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人生发展的轨迹,每个学生都是社会的有用人材。 7、转变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能力,营造轻松、民主、宽容、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学活动要具有创造性,可以结合课堂具体情境和学生兴趣即兴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必遵循固定不变的程序,应该根据学生需要因势利导。 8、教学手段多样化。充分发挥实验装备及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效的学习工具。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并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促进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 9、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语言力求规范,生动有趣,富有感情。必须使用普通话教学,带头使用礼貌用语。英语课力求用英语组织教学。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试行) 第一章总则 1.为使学校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改进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建立科学、高效、和谐的教学秩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发挥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依据省市有关教育政策法规结合我市教学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2.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书育人的基本途径,学校要认真抓好教学管理,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扎实推行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国家颁布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基本方针,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要按照课程标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 4.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备课管理、上课管理、作业管理、课外辅导管理、学业考核管理等。 第二章备课常规 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是展示教师个性化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是上课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一、备课内容要求

1.拟定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及学生“双基”掌握情况和心理特点等,在备课组集体讨论的基础上,做到:学期有计划,单元有分析,课时有教案,并能超前备课。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期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举措、相关准备等。单元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单元教材解读、单元教学目标、重难点、单元教学整体构想等。教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名称、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设、作业设计等。 2.钻研教材。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理清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此外,教材处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选择确定教学内容,在“课标”要求的前提下,以教材中最基本的概念、原理为中心,对教材进行科学的、适切的处理。 3.了解学生。认真研究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品质、学习态度、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水平、学生个体差异等情况。根据学生实际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对课堂提问、基本训练和作业设计等进行全面、分层考虑。 4.设计教法。根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按照教学程序设计考虑板书、准备教具,上课前要熟悉教学预设,做好教学语言的准备,恰当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心得体会资料讲解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学习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昌邑区第一实验小学毕红芳 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教学新常规从六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备课:备课中分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个人备课对个人教学前趋、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有明确的要求。二是上课:上课有两大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课堂的整个过程的要求,要做好课前准备、强化课堂秩序管理;其次是授课的要求和听课的要求。三是作业布置与批改。四是课外辅导方面的要求。五是考试与评价方面的要求。六是课后反思。总之,这六个方面的要求就是集中为: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常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详尽。 新的常规的学习,使我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反思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觉得学习真是及时啊,深刻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师劳动前移,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抓好备课、上课环节。不断学习新课标,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