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化技术语境的中的道教养生哲学

文化技术语境的中的道教养生哲学

文化技术语境的中的道教养生哲学
文化技术语境的中的道教养生哲学

文化技术语境中的道教养生哲学Taoist philosophy

人类的一切活动最终都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这既符合种属的整体繁衍需要,也寄托着个体生命绵延的企盼。然而,就人类个体而言,生命却又是相当短暂的。无论是崇高者或是卑下者,无论是富人或是穷人,生老病死,在所难免,短则几十年,长则不过百来年,此所谓“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1]基于现实的情形,人类一方面本能地探索影响生命长短的原因,另一方面则自发地反省生存的经验,寻找延续生命的办法。在如何生存的问题上,中国向来有自己的认识和主张,并且形成了相应的养生智慧。从总体上看,中国养生智慧可谓内涵独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作为一种精神结晶,中国养生智慧不仅积淀了先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蕴含着深邃的自然哲理。这种哲理与道教思想旨趣是密切相关的。从某种角度来说,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互动的最后结晶是道教养生哲学,而这种哲学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具有深远和广阔文化背景的。

一、道教养生哲学何以可能?

多年来,学术界不仅对道教养生文献进行了认真的整理,而且对不同时期的道教养生理论家、实践家们的成就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取得相当可观的成就。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人们至今尚未就道教养生哲学问题进行深入考察。这个问题既关涉道教的整体理论体系,也关涉中国传统哲学的拓展与更新,故而有必要予以论述。

(一)道教养生的哲学向度

作为一种实践活动,道教养生有着内在的精神指导。因为养生本来就与生命认知、生命环境、生命价值有着紧密联系,所以道门中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也就可能形成独特的理性认识。历史表明,道门中人不仅以养生为要务,而且注重整合中国思想文化资源来为养生所用,从而把传统哲学与民间世俗生活联通起来,进行综合创新,形成新的内涵。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道教具有深邃的生命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精神取向。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支柱的儒释道三教虽然都关注生命问题,但却具有不同的思想认识和实践导向。儒家重视精神生命,倡导舍生取义;佛教则力图通过了生脱死,以期来生幸福;道教则关注当下,既不视人生为臭皮囊,也不拘泥于飞升登霞,而是更愿意在人世当快乐活神仙。在道门中人看来,修道是肉体生命升华为精神生命的重要手段,精神生命以肉体生命为基础,肉体生命以精神生命为旨归,强调肉体与精神的交融,不一味地追求分离。这是因为他们认为长生不老,表面上是肉体的长久存在,而其实质是道高德劭的自然结果。在必要的时候羽化登仙,实现对生命的自主操纵,这是修炼境界的极致。正是基于此,道教在肉体生命的维护与精神生命的炼养方面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智慧,这种智慧的理论成果也就是养生哲学。

大家知道,哲学往往就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但这种思维方式并非凭空而起,因为哲学是属于生活的,生活即是哲学的摇篮,所以中国先哲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务虚的,但从深层次上看却是十分务实的。所谓“务实”,其基本点表现在对生命的关注和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故而诸子百家总是围绕“安身立命”来著书立说。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世代哲人的期许,非为哪家所独有。也正因为如此,德国神学家孔汉思(一译“汉斯·昆)称中国宗教是哲人宗教。大凡成熟的宗教虽然具有非理性情结因素,但也闪烁着知、情、意兼容的理性光辉。作为绵延上千年的宗教,道教文化中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活智慧,它能给世人提供精神资源,以便在顺境与逆境中翔游自如。我们探讨道教养生哲学就是要发掘道教养生实践的哲学智慧,从而为世人的生活提供人文关怀与理性向导,故而研究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道教养生哲学的深刻意蕴

既然养生哲学是道教自身所具有的,那就必须进一步理清“道教养生哲学”的内涵与外延。众所周知,贵己重生是道教的显著特征,而养生正是对这一思想的落实。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道教孕育出宏大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以“长生不老、修真成仙”为主题,以道德互保、性命双修、形神俱妙、内外兼修、身国共治、动静互摄、损益有度、进退有法、诸法并举、阴阳互补等为基本理论,以符箓、斋醮、外丹、内丹、服食、医药、房中、导引、音乐等为基本方法,内容庞大,形式多样,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把以上道教养生智慧的理论积淀统称为“道教养生哲学”。从微观来说,所谓“道教养生哲学”就是道门中人立足华夏文明,综合道家、儒家、医家等各派养生思想原理与手段来观察自身,形成关于形神关系、身心结构、生命本原的思想成果。从宏观来说,“道教养生哲学”是道门中人在致力于长生登仙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人生及其相互关系的理性思考,它以贵己重生为价值取向,以形神合一,与道合同为行为范式,以超越自我、安顿生命为终极目标,形成养生范畴论、养生宇宙论、养生过程论,养生社会论、养生身心论、养生自然论、养生环境论等系统理论。王卡先生认为,“道教哲学是一种探讨生命价值及生命现象的‘性命之学’。它以人为价值本位,探讨什么才是人的自然存在和真实本性,以及如何超越异化的现实世界和生死大关,获取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使个体生命与永恒的自然之道合一的问题。”[2]道门中人关注生命,探究宇宙,实践养生,力求自然,不求名利,但问生命自由,因此,“性命之学”也称“生命哲学”,就成为道教的核心内容,而实现生命关照的学问,我们称之为“养生哲学”。

养生哲学是生命哲学的落实。它不单纯包含工具理性,而且关涉实践理性和价值理性。它既具有技术的特征,即力图通过种种养生手段,达到对生命的调控,又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道门中人形成了深厚的文化传统,并且对这种文化传统进行感知、承袭和发扬,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养生。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视“道教养生哲学”为一种“文化技术哲学”。因此,以养生为主线来梳理道教哲学,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可能性根源于道教的本质特征,这就是关怀生命,护养生命。一方面,道门中人在历史上的所思、所为都是围绕解脱人生,安顿生命而展开;另一方面,道教中人在当代就如何把握人生、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等问题,都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参照系。所以,我们研究道教养生哲学的意义不只在于定位道教,更重要的在于发掘道教的现代价值。

[1]王先谦:《庄子集解》卷6《知北游》,《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1954年,第140页。按原文“隙”作“却”,依《经典释文》等书校正。

[2]何光泸,许志伟主编:《对话二:儒释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二、道教养生哲学的主要范畴

道教养生哲学范畴标志着道门中人对生命现象的认知已经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作为道教养生智慧的升华,道教养生哲学范畴是道门中人在养生实践与养生理论创造过程中逐步总结和不断丰富的。经过长期的积累,道门中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养生话语系统,这种话语系统本身就包含着一系列的养生哲学范畴。考察和分析这些范畴,这是我们从根本上了解和领悟道教养生智慧的重要工作。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立场看,道教养生哲学范畴都是相当丰富的,要将所有的道教养生哲学范畴放在简短的余论中来阐述,这显然是困难的。有鉴于此,本文仅择其大要,从生道互保、形神俱妙、性命双修、动静互摄、先天后天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生道相保:直指养生究竟

众所周知,“道”是道教信仰的核心。尽管道不是神,但却是众神的肇生者。“道”的概念在道教中是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方面,道本自然,道法自然,道生万物乃是自然而然的,这就是其自然性;另一方面,“道”又是道门中人信仰的支柱,是他们的精神依托,这就是道的人文性。道门中人认为,只要行为合道,就能得到天助、神助,从而使生命得到护养。从这种立场看,神仙信仰其实不是信众的最终目的,而只是实现生命关照的理念支撑。之所以需要这样的理念支撑,是因为神仙是道的外在形象,通过这样的形象,有助于信仰者“与道合真”。由此可见,道教信仰有其严密逻辑。难怪李约瑟断言:“长生不死的概念,在世界上其它国家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这种长生不死思想对科学具有难以估计的重要性”。[1]

“生”不仅指生命,还包含有生长、生成、化育的意义。“生”可以看作是“道”的主要功能和状态。《养性延命录》引《混元妙真经》:“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

生相守,生与道相保”[2]。生者,道也。就本质而言,生在道门中人看来是“道”的别称,无生不足以称“道”。因此渴慕长生并非单纯地追求生命的延长,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即与道相合的体现。如果生命夭折了,就难以说明其有道。这就是说,长生是一种保有道性的直接体现与说明。此可谓,以身明道,以生证道。《玄珠录》指出:“明知道中有众生,众生中有道。所以众生非是道,能修而得道;所以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是故即道是众生,即众生是道。”[3]道生众生,众生含道,因此生道就有了合一的可能。这也暗含众生可通过养生,修身而入道。可见,养生既是达到修道良好状态的途径,也是进道的重要手段。生道互保是道教养生的本质所在,“生”以“道”为指向,道因生而彰显。“生”由于道,必复归于道;不“生”无以显“道”,有“道”理当化“生”。

(二)形神俱妙:修炼成仙之道

“形”与“神”这一对范畴也是相伴而生的。《西升经》说:“神生形,形成神。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形神合同,更相生,更相成。”[4]这种形神相生相成的看法反映了道教“形神俱妙”的养生理想目标。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道教对形神两者的关系做出了许多诠释。《西升经》又说:“盖神去于形谓之死,而形非道不生,形资神以生故也。有生必先无离形,而形全者神全,神资形以成故也。形神之相须,犹有无之相为利用而不可偏废。惟形神俱妙,故与道合真。”[5]神对形是有依赖的,形生则神生,形全则神全,无形而神无以生,更无以成。《长生胎元神用经》谓:“且神以炁为母,母即以神为子,子因呼吸之炁而成形,故为母也。形炁既立,而后有神,神聚为子也。”[6]形由炁生,而后有神,故而神也是炁生。先是炁生形,再是形炁合,实则炁充形,而后生神。

道教认为,神仙非有种,可以学而致之。“神与形合而为仙”[7]。形与神的各自职责不同。《庄子·在宥》说:“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太平经》则主张形神调和,以为“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8]“人之所生者神,所托者形。”[9]神是生命的体现,形是神的依附。只有神能镇形,则形可存。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谓:“形神相卫,莫能伤也。”[10]养生的着力点在于养神,神全则形全。故而王玄览《玄珠录》称坐忘炼神,可以“舍形入真”[11];司马承祯《坐忘论·得道》亦言,“神性虚融,体无变灭,形与道同,故无生死。”[12]相反,要是神散,必然形伤。因此养形必当养神。因此吴筠说:“身含形,神全一,心动则形神荡。欲不可纵,纵之则亡;神不可辱,辱之必伤。伤者无返期,朽者无生理。”[13]

形神结合可以成仙,但如何成仙呢?梁代陶弘景在《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对此有比较详尽的说明。他指出:“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今问以何能致此仙?是铸炼之事极,感变之理通也,当埏埴以为器之时,是土而异于土,虽燥未烧,遇湿犹坏。烧而未熟,不久尚毁。火力既足,表里坚固,河山可尽,此形无灭。假令为仙者,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莹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众法共通,无碍无滞。欲合则乘云驾龙,欲离则尸解化质,不离不合则或存或亡,于是各随所业,修道进学,渐阶无穷,教功令满,亦异竟寂灭矣。”[14]照他的看法,仙凡的区别在于:仙人能自我驾驭形神,可合可离;而

凡人则不能自我驾驭形神,更无法达到形神自动离合状态。当然,依陶氏的见解,成仙必经“铸炼”,那就是如同烧瓷达到一定火候,则表里坚固,无毁坏之忧。神仙通过金丹大药,以固其形,以灵其神,质纯性圆,无碍去滞,得养生之极至——生命的自我操纵。

(三)性命双修:成就金丹之路

“性”与“命”是道教金丹养生的重要范畴。道教认为,人是命与性的统一。命相对精气,性相对于心神。修性即炼心神,涵养品德,复见本心;修命则侧重于炼精化气,养形延命。《性命圭旨·性命说》:“何谓之性?元始真如,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元精,一炁氤氲是也。……性而心也,而一神之中炯。命而身也,而一气之周流。”[15]虽然性命根于神气,但彼此是不可分离的。“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一者哉。”[16]如果说形神是生命的一个层面系统,那么性命则是生命的另一个层面系统;前者就生命现象的意义上使用,后者就生命的本质意义上使用;前者更注重技术操作,后者则关注生命意义的精神运思。其共同归宿点在于安顿生命。“圣贤持戒定慧而虚其心,炼精气神而保其身。身保则命基永固,心虚则性体常明。……我之真性命,则通昼夜,配天地,彻古今。”[17]

“性”、“命”两范畴的理性演绎奠定了金丹大道的理论基石——性命之学。《钟吕传道集·论大道》说:“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18]穷理尽性,是为了全命保生,以至天长地久。这反映了道教性命学与儒家性命学的本质差异。道教的性命学以长生为目标,而儒家的性命学则以政治伦理为目标。在道教中,“性命”与“精气神”概念是可以相互置换的。《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称:“性者是元神,命者是元气,名曰性命也。”[19]可见“性命”通过“神气”获得了意义的申发。然而,在不同门派之中,性命修行的入手功夫却有所不同。北宗由性而命,而南宗则由命而性。前者修炼元神之灵光,从而求命基之坚固。郝太古真人曰:“欲入吾教,先要修心。心不外游,自然神定,自然气和。气神既和,三田自结。”[20]他认为心修神定,神定而气和,气和以结丹。以神御气,以性领命。后者从命入手,寻求性灵的澄静与回归,以达到深根固柢的功效。无论先性后命,还是先命后性,其实质乃是一样的,所谓“殊途而同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在道门中人看来,通过性命双修,生命的意义得到了表征,生命的性灵得到了安顿,养生的功效自在其中。

(四)动静互摄:张扬生命活力

“动”与“静”也是道教养生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大凡修持身心,必涉动静。动以养形,静以养神。道教动静观的内容十分丰富,《道教义枢》卷10《动寂义》归纳为六个方面:“动之于寂,具有六义:一、寂然不动;二,动而不寂;三,即寂即动;四,即动即寂;五,寂而能动;六,动而能寂。”[21]为解释六义,此书举例说明:“寂而不动,若嵩山盘峙,不改于地;北辰夐极,自处乎天,动而不寂。天行西转,健而不息;水流东趋,趋而莫止。即寂即动者,若临水看

月,光逐波摇;鹜回观岳,山从眼转。即动即寂者,若乾行不息,毕昴常如其度;后流未已,淮海无逭其源。寂而能动者,如悬石比竹,直置寂然,吹击成音,乃为生动。动而能寂者,如吹息韵停,乐止音谢也。”[22]当然,动静是相对而言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养生之道,就在动静之间,动不至于伤身,静不至于寂灭。动与静,保持着必要的张力。“静”不是不动,而人秉受天的本性,能够使其自然生命和道德生命通过自我调整,达于和谐,从而顺其大化流行,充分采撷宇宙能量,以固自身。可见,静的本质在于自调与和谐,而“动”是指人体生化的运行和对外物刺激的应答。就道教的一般意义上说,动耗精气神,而静则可养精气神。人在后天是动多静少,因此养生自然就以静为主。潘师正对静的妙处盛赞有加:“寂境者,不生不死,故能长生;不毁不变,故能应变。”[23]

然而,必须看到,道教以“静”为性命修养之本,这并非意味着在总体上否认了“动”的意义,因为在实际上精气神都在动,静往往是表征一种肉眼看不到的“动”。可以说,伴随养生实践全过程的精气神炼养,始终处于动态运行中,这就是通过一定层次上的动,而达到一定程度的和谐相安,养生者把这种外形看不见的内动状态称为“静”。可见动静既是相对的,也在不断转化过程中。孙思邈《存神炼气铭》说:“夫身为神气之窟宅。神气若存,身康力健;神气若散,身乃死焉。若欲存身,先安神气;即气为神母,神为气子。神气若俱,长生不死。若欲安神,须炼元气。气在身内,神安气海。气海充盈,心安神定。定若不散,身心凝静。静至定俱,身存年永。”[24]静是心安神定,心不烦,神不乱,气自聚,即是真静。形静可以作为心静的入门功,只有真静才有真动,此动可营身无伤,以静制动,动则合道。对此,元代的李道纯在《无上赤文洞古经注》中说:“向不动中动,无为中为,内忘形体,外忘声色,养其无象,守其无体,全其本真,超出虚无之外,是谓最上一乘。”[25]白玉蟾对此也有精要之论:“人但能心中无心,念中无念,纯清绝点,谓之纯阳。当此之时,三尸消灭,六贼乞降,身外有身,犹未奇特,虚空粉碎,方露全身也。”[26]在修炼领域里,“动”有时又是对心神状态的一种描述。心神动,是为躁动,这种躁动乃是由情欲引起的,而静则是对本性的把握与回归,实现泰定。《形神可固论》称:“主人安静神则居之,躁动神则去之。”[27]《心目论》云:“动神者心,乱心者目,失真离本,莫甚于兹。”[28]柳华阳《金仙证论·炼己直论第三》亦言:“盖己者,即本来之虚灵。动者为意,静者为性,妙用则为神也。”总而言之,动静在于一心。只要心静,形动也是静。也只有心静,精气神才得其宜。张伯端《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诀》卷上说:金丹之道,“一言以蔽之曰静,精气神始得而用矣。精气神之所以为用者,心静极则生动也。”[29]《性命圭旨》进而把静作为精气神逐级转化的条件。“精化为炁者,由身不动也;炁化为神者,由心不动也;神化为虚者,由意之不动也。”[30]“虚极静笃时,精自化炁,炁自化神,即关尹子忘精神而超生之旨也。”[31]可见,动静之要在于一心,动静之妙在于形神相安,如此养生可至。

(五)后天返先天:探索养生程序

“先天”与“后天”范畴的产生是道门中人养生实践深入和理论探求深化的结果。道教是个善“化”的宗教,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一切都在“化”中,一切都通过“化”而发生联系。谭峭《化书》云:“道之委也,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生而万物所以塞也。道之用也,形化气,气化神,神化虚,虚

明而万物所以通也。是以古圣人穷通塞之端,得造化之源,忘形以养气,忘气以养神,忘神以养虚。虚实相通,是谓大同。”[32]该书明确指出道委形为万物,越下行越堵塞了,而由形至虚则是越上行越通畅,只有圣人才明白这个道理,反为道者之动,直探源头。可见在道门中人看来,逆则仙,顺则凡。凡人坠入生死之门,成仙则能越脱生死。由人到仙就是由后天返先天。元精、元气、元神是先天的础基;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是后天的依托。鉴于后天的精气神自从出生以后就在损耗的状态,道门中人倡导尽可能惜精、宝气、养神。然而,光是这样还不行,因为还是在后天范围之内打转,没有升华到先天,生命依然是被动的,所以道门中人在养生实践中依据大道的演化规律,设计了一套程序,通过这套程序的运作,力图回到先天道体。这套程序的基本过程是:从人体之形开始到后天精气神,再由后天精气神而返归先天精气神;进入先天以后,再由精到气,由气到神,由神到先天一炁,最后由先天一炁到道。从而归向与道合真、与天地同在的神仙境界。道门中人发现:如果不存在一个先天的精、气、神,何以突然由有入无,升华成仙呢?于是也将形而上的虚无之道,置换成一种先天的观念。先天就是元神、元气、元精。回到了先天,就是复归于道。由后天返先天,是由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返回到元精、元气、元神。有了先天、后天的范畴,人们的内丹修持就有了切实可运作的程序。由后天返先天就成为内丹修炼的基本范式。这个过程是个超越扬弃的过程。后天的交感精、呼吸气、思虑神是粗的,低级的,有局限的,需要凝练到精的、高级的、自由状态的元神、元气、元精。这个升华的过程贯穿着道门中人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是把握虚无实有的道体的程序。

那么先后天精气神是同一事物的起点与终点,还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呢?《仙学真诠》下《丹枢》云:“元神与思虑神是一,是二?曰:心性神,一也,以其禀受于天,一点灵明,故谓之元神。后来为情识所移,此个元神汩没在情识中,遂成思虑之神。其实,虽思虑有情识,此个元神固常浑浑沦沦,不亏不欠。人能回光返照,去其情识,则凡此思虑者,莫非元神之妙用矣。”[33]《听心斋客问》:“客问:元精与交感之精何以异?曰:非有二物。未交之时,身中五脏六腑之精,并无停泊处,却在元气中,未成形质,此为元精。及男女交媾,精自泥丸顺脊而下,至膀胱外肾施泄,遂成渣滓,则为交感之精矣。故炼精化炁,养此元精,须从一阳初动处,逆行入丹田,不令至于成质也。”[34]还有元气又是什么,与呼吸有何相干?《梅华问答》说:“其先天真之一炁,自人受生时,得无极之至真,由太极一判而来。天赋之一点●,落入母之子宫,凝合父母之阴阳而成人。此天赋一点之命根,即先天真一之炁,又谓太乙含真之炁。太极又化而为阴阳,阴阳化生五行。其阴阳五行之精粹,凝集而为精气神,故此先天即隐寓于后天之中。然其立根处总在脐中气穴之内,是以脐中命蒂之处,谓之祖窍,犹花之根,果之蒂也。及至十五六岁时,后天气足,精窦自开,见色迷心,触根神荡,而真元遂破。自此先天之炁日渐亏损。然每至亥子之交,身中阴阳二气必然交合,一交由真一之炁自生生而化为后天精气神,以资人用。故阴阳交合,真阳自生之时谓之活子时,所生之真阳即所谓先天一炁是也。即于斯时采取此炁,行之于火候,烹之炼之,不使其化后天,并可将身之气以及精神魂魄混合而为一家,俱化为先天,即补还从前之亏损。日采而日补,补至充足,与未破身时无二,是谓还丹,乃还我本来之真元也。”[35]可见先后天并非截然分开,先天隐在后天之中,这就为后天经过修炼返回先天提供了可能。通过后天体内精气神的交合以回先天一气,

就是从后天返先天。这样本来日渐衰弱的身体得以新生,道教养生之奥妙于此可见一斑。

道教养生哲学范畴众多,除上述以外,还有道德、阴阳、内外、损益、法术等许许多多,值得继续深入研究。本余论只是选择性地稍加梳理,我们希望日后有更多的学者共同做好发掘与分析工作,从而为最终建构起道教养生哲学的理论体系打好基础。

[1]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54页。

[2]陶弘景:《养性延命录》,《道藏》第18册第475页。

[3]王玄览:《玄珠录》卷上,《道藏》第23册第621页。

[4]《西升经》卷下,《道藏》第11册第506页。

[5]同上。

[6]《道藏》第34册第309页。

[7]吴筠:《宗玄先生玄纲论·制恶兴善章第二十一》,《道藏》第23册第679页。

[8]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716页。

[9]吴筠:《心目论》,《道藏》第22册第906页。

[10]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244页。

[11]王玄览:《玄珠录》卷下,《道藏》第23册第628页。

[12]《道藏》第22册第896页。

[13]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道藏》第23册第664页。

[14]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卷上,《道藏》第23册第646页。

[15]《天元丹法·性命圭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9~80页。

[16]同上。

[17]《天元丹法·性命圭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18]《修真十书·钟吕传道集》,《道藏》第4册第659页。

[19]《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道藏》第25册第807页。

[20]玄全子:《真仙直指语录》卷上《郝太古真人语》,《道藏》第32册第439页。

[21]《道藏》第24册第834页。

[22]同上。

[23]潘师正:《道门经法相乘次序》卷上,《道藏》第24册第786页。

[24]《道藏》第18册第458页。

[25]《道藏》第2册第714页。

[26]《修真十书·杂著指玄篇》卷6《谢张紫阳书》,《道藏》第4册第625页。

[27]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道藏》第23册第664页。

[28]吴筠:《宗玄先生文集》卷中,《道藏》第23册第661页。

[29]《道藏》第4册第363页。

[30]尹真人弟子:《性命圭旨》元集《三家相见说》。

[31]尹真人弟子:《性命圭旨》元集《顺逆三关说》。

[32]谭峭:《化书》,《道藏》第23册第589页。

[33]萧天石主编:《道藏精华》第四集之二,自由出版社,1990年,第54~55页。

[34]丘处机等著:《道教五派丹法精选》(第四集),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527页。

[35]高雅峰等整理编校:《道藏男女性命双修秘功》,辽宁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487页。

三、道教养生哲学的文化技术底蕴

道教养生哲学的实质是“文化技术哲学”,因为道教养生不仅是技术的操作过程,而且是文化的生成与理论的总结过程。从发生论角度来说,文化的生成与演进体现了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精神积淀。这种积淀,尽管处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但却是无处不在的。由于人类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而人类的活动又具有文化技术的行为特征,我们从“文化技术”角度来考察道教养生哲学也就显得颇为必要了。

(一)文化技术与道教养生哲学

“文化技术”概念的提出,不是标新立异之举,而是由于文化本身蕴藏着技术属性。在英文中,文化为culture,源自于拉丁文cultura,意思是耕作。因此西方中“文化”的原意是人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需要,在改造外部自然界的过程中,对土地的耕耘、加工和改良。古罗马演说家西塞罗提出“智慧文化即哲学”的论断,其文化涵义就引申为培养、教育。在他看来,智慧文化就是改造、完善人的内在世界,使人具有理想公民的素质。到了现代,文化就成为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不过,这样的定义似乎过于宽泛,因此人们通常在狭义层面上运用文化,即精神文化。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有经典的界定:“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1]可见文化本身就是人的观念与技术相结合而作用与客观世界的结果。自然、技术的印迹会在文化内部传承,而且在传承过程中,人们会逐渐达到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这种文化认同或文化自觉本身是对先人或他人文化操作的忆起与感受。文化技术效果首先体现在心灵的触动,只要心灵得到触动,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文化运作过程产生技术性反映;然后,在一种文化价值的牵引下去切实地从事一项活动,更是体现了文化的技术特性。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和方法的总和。有人从应用领域和主要功能角度对技术进行考察,认为除了自然技术之外还有社会技术。所谓“社会技术,是调整人际(组织)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性知识体系(方法、程序、手段)”[2]。我们认为社会技术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还有一个更基本的技术——文化技术的支撑。社会技术所调整的人际关系,必定要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不论是一个区域,还是全国,都必定有一个共同赖以开展的文化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不同文化层次的主体进行对话,他们在对话中搜寻文化主体间可沟通的共同的东西,包括信仰与追求、兴趣与爱好、利益与情感等,从而使对话得以顺利进行,那么这样的过程实质是文化的技术性操作过程。时下流行的心理疗法、精神疗法、文化养生就属于文化技术范畴。

道教养生是一种文化技术,由这种特殊技术升华而成的哲学就是养生技术哲学。这是因为道门中人把生命看成一个国家,认为一人之身乃是一国之象,所以生命的维护,不仅需要调动作为生命组成要素的精、气、神的内在关系,而且应

该协调生命与生存环境的关系,即生命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的关系,以实现天人合一、身国共治的效果。就内在关系来说,道教的生命维护说到底是精神的调节与炼养过程,而精神修炼的要义是心灵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对话主体实现了文化信息的有序化,并且通过这种有序化而复归自然母体,这实际上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的过程。一方面,道教养生面对着特定的环境不可避免地要传承与吸收原有的养生文化,并且有所选择地确立行为旨向,以指导自己的炼养实践;另一方面,当炼养有成就时,养生主体则又力求化解原有文化的束缚,以达到“绝学无忧”的妙境,付生命于自然,也就是与万物并生,与天地为一,这种“为一”既是养生境界,也是哲学境界。这种具有双重意义境界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偶然事件,而是通过一系列养生方技操作之后达到的;换一句话来说,这是一个从有操作到无操作的转换过程,如果说“有操作”体现了文化技术的发挥,那么“无操作”则表征了文化技术超越。然而,不论是发挥,还是超越,都是以文化技术的存在为先决条件的。因此,我们认为道教养生哲学的实践过程其实就是文化技术发挥作用的过程,这种作用过程对于消除文明冲突、化解社会矛盾、调节个人身心关系以及团体的有序运作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道教养生哲学的文化技术底蕴——以斋醮为例的分析

养生哲学含有技艺与哲学的双重意涵,这是因为它既有技术实践的文化底蕴,又有形而上的核心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道教,我们也可以发现道教养生哲学的丰富理趣。不言而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道教养生哲学的立足点或者说基础是具有道教特质的养生技艺的存在及其操作;然而,道教养生的主体——道教中人之所以要进行养生技艺的操作和为什么能够进行这种操作,归根结底则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存在着形而上的大道信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催动下,道门中人积极探索,从而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炼养方技,并且持续不断地付诸行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家养生哲学乃是一种以“道”为本的行动哲学。

既然,道教养生哲学是一种行动哲学,那么它必定有行动的理念、行动的规程以及效用体验。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可以说就是一种哲学分析,也是文化技术的考察。鉴于道教养生哲学所牵涉的具体文化技术种类繁多,我们在这里仅以斋醮为例来说明。

道教斋醮既是对民间祭祀的继承与变革,又是对中华民族礼乐文明的自觉弘扬。通过特定的仪式,斋醮传达着道门中人及信众对一种文化的认同与行动信息。《礼记·祭统》说:“是故君子之齐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又说:“齐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3]文中的“齐”与“斋”相通。按照《礼

记》的说法,自古以来的“斋”就是一种手段,一种使精神专一,从而通于神明的方法。用现在的话说,是一种开发人体内在潜能,激发灵感的方法。《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书,发扬了“斋”的本义,使“心斋”转化为“形斋”,让人的行为有所规范:“先斋戒居闲善靖处,思之念之,作其人画像,长短自在。”[4]由此可见,“斋”与“戒”又是密切联系的,故而《老子想尔注》说:“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但可从其诫,不可见知也。”[5]这明确指出,因“道”之“隐”而须由“诫”以进。文中的所谓“诫”与“戒”相通,也就是以否定求肯定的修持方式。从过程来看,“斋戒”体现了道家“反者道之动”的思维方式,力图克服不合理因素,而日益趋进于道。可见,无论是“斋”还是“诫”,都是一种方便法门,有利于道门中人自我诱导,涤除污垢。通过此等程序,逐步达到神清气爽的效果。当然,在道门中人看来,斋醮的意义远不止这些,他们把斋醮看作是承载先人思想与意志的过程,或者是一种接引先人信息的途径。斋醮在道教实践中成为自我凝神的方法,也是道教集体潜意识的重要载体。

陆修静在整理道教科仪的时候十分注意强调科仪的内在蕴含,力图克服道教科仪停留于巫术水平的状况,展示了文化的感召力。他在《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中说:“末世学者,贵华贱实。福在于静,而动以求之;命在于我,而舍己就物。若斯之徒,虽欣修斋,不解斋法。或解斋法,不识斋体。或识斋体,不达斋义。或达斋义,不得斋意。纷纭错乱,靡所不为,流宕失宗,永不自觉。”[6]陆氏希望斋者能名符其实。按照他的陈述,则修斋须明斋法、斋体,更要达斋义、斋意。如果说斋法斋体还只是行斋的形式,即斋的规范化仪式和根据祈祷事相、仪式规格等方面的差别所进行的分类,那么斋义、斋意则是斋仪背后的文化意蕴,即斋的真实用义所在。同书又说:“心行精至,斋之义也。”[7]斋的用义在于“心行精至”。修斋时必须用心,唯有用心方可有真实的精气到来,以至于生命活力得到增强。如此说来,真正的“斋”就应当如此:“拱默幽室,制仪性情,闭固神关,使外累不入,守持十戒,令俗想不起,建勇猛心,修十道行,坚植志意,不可移拔,注玄味真,念念皆净,如此可谓之斋。”[8]可见“斋”就是一种文化技术。通过斋这种技术性操作,洁净思虑,洗雪精神,通畅精气,从而实现养生目的。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斋醮乃是道教传递其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引导道门中人达到对道教教义教理领悟的重要手段。在这样的庄严肃穆氛围中,修行者可以产生种种宗教体验,强化宗教情怀,通过特殊的感应方式而在不知不觉之中调整身心,达到健康目的,其技术运作的色彩是明显的。而“斋意”就是修行者对“斋义”的领会,通过这种领会,修行者在自己的心中体证前人立斋的用义,增强归趋于道的文化自觉,摒弃邪气,培植正气,从而使自我身心得以保全,周遭得以清宁和谐。

道教斋醮形式虽然不拘一格,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就其过程特征来看,我们可以说斋醮既是一种文化养生技术,也是一种贯注养生哲学精神的礼仪典范。通过它不但可以升华修行者的精神境界,而且能够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故而,人们可以借鉴斋醮形式,创新出新的文化养生法门,以服务于人民大众的身心健康,提高民族素质,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1](英)爱德华·泰勒(Tylor)著《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页。

[2]陈凡、田鹏颖、孙雷:《要重视社会技术研究》,光明日报,2002年10月15日。

[3]《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1603页。

[4]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292页。

[5]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7页。

[6]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愿仪》,《道藏》第9册第822页。

[7]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愿仪》,《道藏》第9册第821页。

[8]同上。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则。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

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国电影的关系.doc

浅析道教文化与中国影的关系 道教文化与中国影的关系密切,中国影在其百年展程中,曾从道教文化中汲取了大量有益的文化因子,有力地促了影思想内容的本土化和民族化,并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神怪片、武侠片、鬼片、僵尸片等影型。道教文化是中国影文化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成部分,不影响了中国影的影片型、故事内容和情模式,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影的精神内涵和文化旨趣。本文道教文化与百年中国影的关系行梳理,探究道教文化中国影展的价和意,并新世中国魔幻影中道教文化的缺失象加以考察,找走出区的合理化策。 一、道教文化概述 道教文化源流,其源可追溯至老庄思想和秦代的神仙方。末年,道教勃,出了声浩大的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五斗米道又称天道, 由陵于帝在西蜀山立。太平道由角于灵帝立,以《太平青》主要典,并 “黄巾起” 。魏晋南北朝,北魏道士寇之改革天道,使其成官方可的道教正,史称“北天道” 。大与此同,南朝道士修静也在南方天道行改革,史称“南天道” 。在 展程中,道教又先后涌出了上清派、灵宝派、楼派、太一道、大道教、全真道、明道等不同流派。 道教支派众多,在漫的展程中,新旧教派生更替或融合,彼此教理互相融通,不断完善,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系。道教文化扎根于中国本土,吸伏羲八卦和易学作符号基石,以道家黄老之学和方仙道作思想 渊源,兼采儒墨念作理道德,又采用巫之和之学作“ 数” ,并融合佛教文化,建构起深的神仙信仰和完整的神仙系,展出呼吸吐、存一守思、金丹修等多化的 养方技,并有一系列消灾祈福的符咒法和一整套醮道的科程式。堪称内容深广、蔚大。 中国的道教和佛教既相互争、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各自吸取方的成分。如“《列仙》云 : ‘ 百家之中,以相,得仙者百六十四人,其七十四人在佛。’此可道教之神仙,亦引佛教入之也。”佛教中一些名号、称也来自道教,如“《佛十王》有泰山府君,三魂七魄??《佛修十王》

中国道教与科学

中国的道教与科学 一、道教的起源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道教的根,深植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之上,可以说,自从中华大地上有了智慧的人类,中国道教的胚胎就开始孕育、发生了。道教的源,包罗自然崇拜、原始巫术、鬼神信仰、神仙方术、阴阳五行、谶纬神符、方仙道、黄老道和儒、墨、阴阳诸家学说以及燕齐文化、巴蜀文化的某些部分;可以说,凡是能参与历史宗教形成过程的中国文化(包括主流部分和非主流即异端部分)的诸因素,都一齐向着道教的发生与形成,情有独钟地奔涌去了。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包括道家、术士等)被认为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二、道教文化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影响 (一)从积极方面看,在科学技术上,道教文化崇尚自然的思想,为发展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中国历史上,科学的起源和发展是与道教文化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的化学、矿物学、生物学、医药学等大都发源于道家。 1.仙道贵生——道教的长生观及对中国医学和养生学的影响。 对生命或长寿的思考是人类的一项最具普遍意义的课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最为悠久而光辉的主题。而在这追求生命长久的漫漫历程中,跋涉得最为劳苦艰辛,表现得最为执着热烈,所留下的足迹也最为鲜明深刻者,当数中国的道教文化及道教思想家、养生家们。道教的长生方法主要包括清静无为、节欲避害、阴阳平和、形神相安及心斋、坐忘、服气、服饵、外丹、内丹、导引、行蹻…它们都分属于养神、养形、适应自然三大部分。其中导引按摩、道教气功、道教武术、呼吸修炼都是流传较广的养生之术。除此之外,对传染病和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防治,在道教的科学探索中得到了提高。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观察和防治。葛洪《肘后备急方》首次记载的以青篙治疗疟疾的方法, 具有

第一节 道教养生学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道教养生学产生的背景 道教养生学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渊源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道教的创立一样,道教养生学的产生也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道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基于东汉后期政治黑暗、社会动乱;道教养生学的问世则是先秦两汉科学文化发展的结果。 在哲学思想方面,处于社会大变革风云中的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出现了道家、儒家、墨家、阴阳家、兵家、名家、法家、纵横家、神仙家等,从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诸子百家之中,除道家、神仙家对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最大以外,儒家、墨家、阴阳家亦有相当的影响。 我国古代有“生死有命”的说法。《孔子家语·本命题》说,“分于道谓之命,形于一谓之性,优于阴阳,象形而发谓之生;化穷数尽谓之死。故命者性之始也,死者生之终也,有始则必有终矣。人始生而有不具备者五焉,目无见,不能食,不能行,不能言,不能化;及生三月,而微煦,然后有见;八月生齿,然后能食;期而生膑,然后能行;三年囟合,然后能言;十有六而精通,然后能化。阴穷反阳,故阴以阳变;阳穷反阴,故阳以阴化。是以男子八月生齿,八岁而龀,二八而化;女子七月生齿,七岁而龀,二七而化。一阴一阳奇偶相配,然后道合化成,性命之端形于此也。”即把生死的变化归结于阴阳的运动,认为随着阴阳两种原素的不断地消长,人的一生从婴儿、少年、中年,以至老年、死亡,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应该承认,这种观点是不悖科学的。 当然,儒家内对于性命的看法也是有分歧的。如孟子说:“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认为性乃所受于天,故存心养性乃所以事天。夭寿皆命,对之不存疑虑,惟修身以立命。立命即肯定自己的性命。 荀子对于命的态度,则讲制而用之。他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主张制裁天命而利用之。命虽然是有的,但人不应止于待命,而当设法控制它,利用它。这是荀子独有的思想。 《易传》中也颇讲命。《象传》云:“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系辞传》云,“乐天知命故不忧。”《说卦传》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后来的学者即把这些观点看作是儒家对于性命的一贯心传,并把易学惟崇为阐述性命至理、天人合一的理论。 儒家的这些性命学说,许多观念都为道教养生学所吸收,尤其荀子人定胜天的“戡天”思想和《周易》的理论体系,对道教养生学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 墨家对道教气功养生学的影响,主要是它的五行学说与人为的变化观。我国古代的五行说,初期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认为水、火、金、木、土是构成整个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到了战国时期,这种思想为唯心主义所剽窃,产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派。他们把五行排列成相生相胜的系列,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之,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这就是所谓“常生常胜”。邹衍的这种循环、凝固的“五行常胜说”,对于我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米歇尔·德·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晚期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他开创了散文体先河,并且他的散文集《随笔集》在中国一直有着广泛的受众,非常受欢迎。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书中所折射出的超越时代的智慧,涉猎话题的博大,思想的深刻,更是因为蒙田的智慧和中国传统思想和哲学有许多相似性,能够引起中国读者的共鸣。蒙田与中国文化并无实质性的接触,对中国儒家和道家思想一无所知,但历史学家博克说:“蒙田迟早要被人看作是一位具有中国道家思想的人物。”而他的适中、谦逊思想与中国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也有相似之处。当然,蒙田哲学思想中的及时行乐的主张与中国文化还是有着根本的区别。 1 怀疑主义思想与中国道家文化 蒙田哲学思想的核心是怀疑主义,《雷蒙·塞邦赞》是《随笔集》中集中体现蒙田怀疑主义思想的篇章,其中有一句名言“我知道什么”是蒙田的座右铭。蒙田的怀疑主义产生于16世纪后半期。当时的法国正经历一场浩劫,这就是从六十年代初起,持续三十多年、席卷法国社会各阶层的法国宗教战争。蒙田的后半生

正是在这场战争中度过的,他彻底陷入对天主教的失望和怀疑中。由于种种原因,蒙田放弃了波尔多市长的大好仕途,一头扎入自家阁楼的书海中潜心读书写作,过起了隐居的生活。这个举动遭到了当时很多人的不解,同时期的法国作家、数学家帕斯卡还批评蒙田没有责任感。然而这种退隐归田的生活方式让中国人有种熟悉的感觉,使我们联想到“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的庄周、陶渊明等一些东方的名人隐士。 除了对基督教文化的失望和怀疑之外,蒙田的怀疑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怀疑上。蒙田是一位獨树一帜的人文主义者,文艺复兴运动经过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对人的赞美和肯定已经到达极致。蒙田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蒙田怀疑人的理性,怀疑人的认知能力,认为人其实一无所知,却盲目自负的把自己当作世界之王。但蒙田不是不可知论,而是相对论者。他在《雷蒙·塞邦赞》中指出人类对美的定义没有固定的标准:“意大利人认为肥胖是美,西班牙人认为骨瘦嶙峋是美,而我们法国人有人认为白皮肤是美,有人认为褐色皮肤美;有人认为纤弱温柔美,有人认为健康丰腴美”。蒙田进而突发奇想:“当我逗猫玩的时候,天晓得是它逗着我玩,还是我逗着它玩?”这与庄周的迷惘有异曲同工之妙:庄周梦蝶,抑或蝶梦庄周?人类相较于动物贵在有理性,但动物难道就没有理性,并且人类的理性就能认知真理?事实是人类什么也不知道,蒙田将自己视为考察对象,客观的评价,才会发出了那句呐喊:“我知道什么?” 蒙田提倡人类多亲近大自然,因为自然蕴含着真正的真理。这种崇尚自然的风格也与道家思想有相似之处。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高考常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 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5、世界四 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6、苏轼的散文代表 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 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 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 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 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 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 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10、岁寒三友:松、竹、梅。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19、四书五经是儒 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23、五行:金、木、水、火、土。24、永 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25、古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中国道教与养生 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不老、长生不死,是人类自我意识苏醒以来世代相传的一种理想和追求。这种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在世界各民 族的宗教观念和文学艺术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 道教故乡的华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以贵生著称的华夏民族,历来向往长生。从先秦时代起,就有不少人在孜孜不 倦地探索长生不死之道。数千年来,华夏先民在养生实践中,创造 和发明了种类繁多、功效各异的养生延年之术。这丰富多彩的养生 文化,体现了华夏民族的科学知识水平和卓异智慧。这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更有待于我们今天的发掘和利用。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追求长生不死,修炼成仙是它的基本特征。道教是一种乐生恶死的宗教。对于生命的保护和延长 以及渴望永生,向来是道教最为关心和探索最多的课题。 道教初创时期,《太平经》等典籍中,就有追求长生不死的意思。《道藏》的首经《元始无量度人经》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陆修静《洞玄灵宝 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 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死。道教继承 了这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义和实践之中。 集汉民族不死信仰和养生术大成的道教,确信“我命由我不由天”,一直在执着地追求不死之道。正是在这种积极态度的支持下,二千年来,无数的道教徒在寻求长生成仙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锲而 不舍。道教所行的养生术很多,有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食、辟谷、存思、导引、按摩、房中等等。大多数养生方法如行 之得法,确能收到奇效。这些已被海内外医家和养生学家所公认。 所以,如果没有道教对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坚定信仰,没有道

道教养生 长生久安

道教养生长生久安 *导读:自古以来,人们探讨养生之道的极多,但最早最完 善最具有价值的是道教。道教的养生之法,起源于黄老,历史久远(引自任法融道长道教的养生之道)。并且作为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一一道教,其道教徒在追求得道成仙,故它乐生、重生和贵术的长期的修道证真的过程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撰写了大量养生著作,形成了体系庞大、包罗万象的道教养生学。道教养生学,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集大成者。 从道教发展史上看,道教养生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道教草创至西晋末,为道教养生学发展的第一阶段,此阶段各种养生之术俱已萌芽,尤以守一、内丹、房中、符箓最为系统;东晋至 唐末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道教养生医道最为发达,外丹、服气、存思、辟谷、调息等功法均盛行于世;唐末以后为第三阶段,这 一阶段道教养生诸派渐归内丹一途。南北朝时刘韶把道教养生之道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最上乘者指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清静无为;中乘者为秦汉方士们主张的神仙服饵;最下乘的是东汉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要求五斗米道徒修持的符篆禁庵(《灭惑论》)。宋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依修炼的内容分为清净派、炼养派、服食派和符篆派四类。宋元以后的道教大致分为炼养派(又称丹鼎派),在北方者称全真派和符篆科教派(即正一派)二大派(引自admin道教五种养生之道)。从而形成完美圆满的道教,道教 养生特点是拥有非凡的养生理念和高超的养生道法,叙述如下:

*一、非凡的养生理念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其代表人物,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着眼于人本身,追求生命本质的解脱与精神的安宁,尤其强调精神的超然与人格的独立,重视精神修炼,渴望人生的自由。其养生理念主要有三: (一)、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 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 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以气养生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起源与发展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以《道德经》为其主要经典。道教是以先秦道家为思想渊源,吸收、融合其他理论和修持方法,而逐渐形成的我国本土宗教。它的教义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道教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人渴求长生不死的心理和行为中。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八千余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类就已表现出他们对生命存在的顽强追求,如这一时期的“山顶洞人”曾在死去的同伴身上撒上一些象征生命之红色的赤铁粉,以图唤回逝者的生命。上古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历史记载轩辕黄帝“且战且学仙”,“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记录古代先民生活的《山海经》中,也有关于“不死国”、“不死民”、“不死树”和“不死之药”的记载。战国时期,人们又多相信东海中有蓬莱等神山,由此出现了许多以追求不死成仙为务的方士,被称作“方仙道”。“方仙道”在秦汉时期曾活跃一时,是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方仙道”的活动,多属具体的实践行为,而较少有理论的成份。后世道教的思想理论,主要来自于先秦道家哲学。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阐发了一套关于宇宙

万物产生、存在及运动变化的理论,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得以产生的根源及赖以存在的本体,主张人的活动应当遵循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由此开创了道家学派,并为后世道教的发展奠立了理论基础。战国时期,又有不少人依托黄帝、老子之名来阐发养生、治国理论,被称作“黄老道”。“黄老道”的学说,已不仅限于老子道家,同时还吸收了儒、墨、名、法诸家之长。这种融诸家学说于一炉的“新道家”,在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同属后世道教的前身之一。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末年,张道陵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天师道。在中原地区,张角创立了太平道,组织民众举行反抗东汉王朝的起义。天师道和太平道的出现,令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被认为是道教成熟宗教形态正式形成的标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中涌现出了大批新的道经,并出现了许多新兴的道派,如灵宝派、上清派、三皇派,以及推崇外丹烧炼的金丹道等等。不仅如此,当时道教中还涌现出了葛洪、陆修静、寇谦之、陶弘景等一大批杰出的大师,对道教思想学说的发展、经典文书的整理、组织制度的完善、神仙谱系的制订等作出了很大贡献。在这些道教领袖的努力下,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无论是在思想观念方面、还是在行为仪范方面,都已显得较为完善。 唐宋时期,道教不仅信徒众多、宫观广布、倍受尊崇,而且在教理教义、修行方法、科仪制度等方面也有了巨大的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一) 中国道教养生秘诀 目录: 一、导引行气 二、守静 三、挖掘生命体的奥秘 四、回光返照 五、呼吸停止后的神通 六、超人的养生法 七、遗精与走 八、睡功修炼 佛教称人生为一大苦难场,生、老、病、死都是人的一辈子必须承受的折磨,所以希望人看破红 尘,对人生不要有什么留恋。与此相反,道教则对现实的生命极为看重,因为它认为,人只有有了生 命,才能享受人世的种种乐趣。如晋代著名道教学者葛洪就说:“凡人之所汲汲者,势利嗜欲也。苟我身之不全,虽高官重权,金玉成山,妍艳万千,非我有也。”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更是直截了当 地说?“生者天之大德也,地之大乐也,人之大福也。”正因为道教重视生命,所以他们特别注重生命质量的提高,所谓生命质量的提高,就是让生命排除生、老、病、死的干扰,更好、更多地享受生命。

也正是为了提高这一生命质量,道士们在几千年的修炼实践中,摸索出了种类繁多、行之有效的道教 养生术。 道教养生术涵盖极广,诸如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内丹、外丹、房中等等都属于道教 养生术的范围。在道教看来,人的生命是一个奥妙无穷、潜能无限的机体,对这一生命体采取一定的 方式加以锻炼,便可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如行辟谷术,你就可以省去营求饮食带来的烦恼, 同时还能使你身轻体健;如行胎息术,你就可以不用呼吸,同时又能去除各种顽疾;如行内丹术,在 身体中就能充实生命根本,使你容光焕发…… 当我们以这种态度来看待道教养生术时,便会发现,行气导引对于强健筋骨、延缓衰老确实有其 神奇功效;静坐存思对于获得心灵的宁静,甚至对于一些常见病诸如失眠、高血压、心脏病等都有特 殊的疗效;内丹术对于打通大小周天、疏通全身筋络、防止疾病侵袭更是匪夷所思;房中禁忌则为我 们提供了内容丰富的性保健知识…… 我们希望,此书的出版,对于人们了解道教养生术的有关内容,澄清人们对气功的种种误解和迷惑,对于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导引行气 --激发体内生命力的捷径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则。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2 . “重人贵生”“形神相依”的心身整体养生观。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和天地看作同等重要的物,“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共同思想,如儒家讲“爱人”;墨家虽讲鬼神,但也主张“利人”、“爱人”。但儒墨既重人又信“命”,主张“立命”,消极对待人生;而道家则主张“重人贵生”,认为人应该重视躯体和热爱生命,因此炼养身躯以求健康,就成了道家养生和宗教行为的目标。 “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在心身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心又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修身

让你见识下真正的御女秘方,古今奇人陶仲文

让你见识下真正的御女秘方,古今奇人陶仲文 很多男人出现各种房事问题之后,转而寻求中药治疗,大方向没错,但往往收效甚微,其实所谓提高男性功能的中药方这么多,怎么可能每一个都有效,真正有效的,在本人看来还是那些所谓的秘方,特别是皇室宫廷用的东西。 其实男性问题确实在古代皇室就有研究,中国古代黄帝的三宫六院,其实并非完全出于好色目的,很大部分是为延续子嗣让后代接班,稳固皇权而考虑,历代黄帝都对房中术增强术颇为重视,当然也有不少皇帝以此为借口自己享乐。。。作为历史上有名的道教黄帝,嘉靖黄帝很早便开始运用道家的养气修身之法,为增强性能力延续子嗣,嘉靖帝在登位前20年采用道家邵元节呈献的秘方之术:利用未成年女性的处女经血杂合其他药粉进行炼丹,服之而增强性能力。这一秘术让当时无子的嘉靖帝在3年后“子嗣不断”,邵元节也因而大获宠幸。孰料,此秘炼丹药力过猛,服侍嘉靖帝之宫女往往不堪忍受,最后于嘉靖帝二十一年发生了宫女密谋杀帝事件,史称“壬寅宫变”。 此事一出,嘉靖帝开始对道教传统“采补法”产生怀疑,而随后出现的子嗣体弱多病甚至早夭状况出现更是让嘉靖帝意识到“采补法”的弊端之大,随即大开呈献之门谋求良性房事增强法。之前由邵元节引崇的陶仲文便逐渐崭露头角,直指邵元节所献古法“烈而不温,冲而不柔”,献上自己的秘方一一克服“采补法”之缺陷,让嘉靖帝赞不绝口。 再来说说嘉靖帝使用之后的情况,皇帝在服用之后,性功能变得异常强盛,每天晚上在和指定嫔妃行房过后,总会让太监偷偷带进宫女来继续偷欢,有时还不止一个,最多的一晚上找了9个。而有天皇帝在和一个妃子行房之后仍旧浑身冒火,想到平时御膳间于凌晨都有宫女在值班,便偷偷溜进御膳间,宫女看是皇帝临幸自己,高兴还来不及,就在御膳间和皇帝行起男女之事。无心栽柳柳成荫,那争气的宫女一下子就怀孕,还是个“神童”,诞下皇子之后顺理成章的封了贵妃。 至此,陶逸堂的配方开始流传于皇室或极少数大官宦之家,皇室都在陶逸堂的帮助下个个满面红光有一下子驾驭好几个女人的能力。直至近代因为清政府逊位,配方才流传于民间;而后陶仲文后代借助这一王室御用配方以陶仲文之遗志要求以“陶逸堂”之称开设养生会馆传承先人之配方,也因此这一配方得名“陶逸堂”。 当然类似这样的古方还有很多,例如本草纲目上也有几副根据阴阳调和原理的方子,和陶逸堂的原理如出一辙,有待现代医学的研究与开发。

中华文化常识

中华文化常识 1.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 九流: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农家、纵横家、阴阳家。 3. 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另有燧人、伏羲、神农;伏羲、女娲、神农等说法。 4.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另有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等说法。 5. 五行:金、木、水、火、土。 6. 五金:金、银、铜、铁、锡。 7.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 8.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 岁寒三友:松、竹、梅。

12.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 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白蛇传》。 16. 中国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 中国四大戏曲: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 七大艺术: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绘画、建筑、雕塑。另一种说法为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 中国四大名瓷窑:河北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 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 九属:九代直系亲属,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

道家养生的100条不传之法,不仅告诉你怎样拥有个好身体,而且告诉你一些做人之道,非常值得一看哦!!!!!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睡觉的时间应该是晚21:00~早3:00。因为这个时间是一天的冬季,冬季主藏,冬季不藏,春夏不长,即第2天没精神。 2 一切药物对治病来说都是治标,不是治本,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因为一切的病都是错误的因产生错误的果.错误的因不除,错误的果就不会绝根.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 3、正确的观念远比昂贵的药物和危险的手术更能帮助患者消除疾病。有了正确的观念,你就会有正确的决定,你就会有正确的行为,你就可以预防许多疾病的发生。 4 人所具有的一切智慧,绝对不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是从自己的真诚心、清净心,从定中生出来的。 5 人是一切生物中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

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6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7 人的健康离不开两大要素:1)足够的气血;2)畅通的经络(包括血管和排泄垃圾的通道)。 8 足够的气血靠:足够的食物+胆汁+必要时间内(晚天黑后~午夜1点40)优质的睡眠(这个时候大脑完全不工作,由植物神经主导)+良好的生活习惯。 9 畅通的经络需要:清净心。一切七情六欲都会破坏清净心,从而破坏经络的正常运行。 10 维持健康的身体不仅需要“增收(增加气血)”,也需要“节支(减少血气的损耗)”。 11 过度地增加食物不仅不会增加血气,而且会成为身体中的垃圾负担,反过来还得靠消耗血气来把他们清理掉。五脏六腑是一个血气加工厂,食物是原材料,加工能力是有限的,而食物是无限的,所以食物的数量必须得到控制。 12 适当运动可以帮助人的气血运行,但同时也在消

传统道家延长

原帖如下 该方法得自于某江湖门派培养少爷仔的体系,少爷仔者,北方称之 为吃软饭的,江浙一带称为白相人,三教九流中的一个旁门左道, 传说是花门?不详,有达者指正。总而言之,就是以房中术魅惑妇女,骗取妇女钱财的一个流派。更深远的因该是得自古时道教房中 术的传承。 本人祖父辈曾为民国某桂系高官之侍卫长,很偶然的得到了该流派 培训少爷仔的一些功法。涉及内功、外功、药物调养等多个方面。 本人一直潜水,也见过不少兄弟狼友发的延时壮阳的帖子,可是不 成体系,或有害健康,现把我知道的分享给各位狼友,权当一种健 身术贡献各位,以解早泄之狼的烦恼,让各位女狼更加满足快乐, 愿狼友们性福健康,另有达人各有秘法者,也请不吝指教。 内功篇。 肉蒲团里未央生求壮阳延时,当时赛昆仑说过三个方法:一是服气 内视,一是弄点麻药,三是挥刀手术。现在贡献给大家的就是服气 内视的内功法。 一、养肾元。 取坐姿,两腿分开,阴囊悬空。舌抵上颚。静心。吸气时气从鼻腔 直下阴囊,睾丸略收紧,会阴穴略收紧,微微有点酸胀的感觉就好。闭气三四秒,呼气,放松睾丸,放松会阴。如此反复练习。直到自 己不想练为止,没有强行规定次数。 讲解: 吸气,气从鼻子吸进去,想着气直接通到肚脐下面,直通到阴囊部位,同时,提肛收缩,呼吸略停,只停一下下,然后吐气放松。把

气吸到睾丸那里,略有紧张,然后放松。不要太过于想气到哪里去了。 养肾元坐姿:臀部三分之一左右在椅子或者床上,两腿张开,阴囊 悬空,手的姿势采用握固姿势,放在肚脐眼下方一点点 二、养精元 吸气入小腹,略停,呼气时气从肚脐涌入命门,再吸气,气从命门 流回肚脐。呼气时气从肚脐涌入命门,反复循环。随心多次练习。(命门在脊柱处,正对着肚脐眼) 讲解: 坐姿与养肾元一样,但是臀部可以完全坐在椅子上或者床上,两腿 分开,双手放在肚脐眼下方一点点。吸气,气直到肚脐眼,呼气到 命门。 三、海底转轮 练习前两步一段时间后,阴部和腰部有温热(如热水在体内流动)、抽动(肌肉跳动抽动)、电麻(就是象触电一样)的感觉后(有一 种就行)进行该步骤, 吸气入小腹肚脐处,呼气时气沉入阴囊,再次吸气时,气从阴囊经 会阴过尾骨沿脊柱到命门穴。闭气四五秒,呼气时气从命门归回小腹。如此为一个循环。随心练习多个循环。(这个练习是采阴补阳 的基础训练,采阴补阳有伤阴德,略过不谈) 讲解: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史上最全的文化常识

文化常识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古代名家名作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推荐!2招教你最佳房术养生法

推荐!2招教你最佳房术养生法 一、房中术的性保健 房中的性保健可以概括为“滋阴补阳,养颜驻容”。《玉房秘诀》记载,男女交合有七损八益:七损者,一损绝气,二损溢精,三损杂脉,四损气泄,五损机关厥伤,六损百闭,七损血竭:八益者,一益固精,二益安气,三益利藏,四益强骨,五益调脉,六益蓄血,七益益液,八益导体。主要强调性交之时,努力避免损伤,发挥益处,才能百病不生,延年益寿。科学研究表明,经常有性生活的夫妻通常比很少有性生活的夫妻身体健康,精神更为焕发,显得更为年轻;而从来没有性生活的人们,通常生病和衰老的几率比有性生活的人们要大,性生活能够调节内分泌和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心态。性生活也是一种全身的运动,研究表明,一次性生活的运动量比很多次的健身舞蹈更有效。男子的精液可以调节女子的内分泌,对于治疗内分泌失调有很好的疗效,反之亦然。经常过性生活的夫妻会更为自信、更为乐观,能够积极面对生活的压力,舒缓工作的劳累,延缓衰老。 二、房中术的性医疗 房中术的性医疗包括房中药物、药具和手术等。古代房中术记载的各类药方上千种,主要针对治疗男子的性功能障

碍、性病和女子调经补血之类的妇科疾病。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的药物多为壮阳补药,有促进性欲的效果,比如“九子丸方”、“十精丸”等。外丹派道书还记载了炼制”秋石”之类性激素要素的方法,这些药物多取动植物的精华提炼出来,不同于现代的化学壮阳药。现代壮阳药,只是暂时起到刺激生殖器的目的,《彭祖经》云“奸淫所以使人不寿者……或以粉内阴中,或以象牙为男茎,而用之皆贼年命,早老速死。”勉强的交合,外强而内虚,实质上对身体很有损伤。反之,古代房中术保存的这些壮阳药方,不仅能够刺激性欲,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治疗性功能障碍,从根本上强健身体,而不是图一时之快。孙思邈著的《千金要方》记载的各种性医疗药方最为完备,包含有专治妇科疾病的“妇人方”、育子类的“少小婴孺方”和性病药方。《华佗神医秘传》记载了治疗花柳病等性病所用的药方达15个。针对女子的经方多为调经补血方,比如“七损丸”、“交接出血方”等具有很好的医学价值。 房中术是一种古老的闺中秘术和道教阴阳丹法,吸取和挖掘房中术的有益的科学部分,古为今用,正是现代科学应有的态度。目前房中术的医学研究似乎还是一个禁区,或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没有能够大胆地吸收和利用。现代医学在有些方面越来越显示了它的不足,化学药物的副作用对人体的伤害和抗生类药物的滥用,威胁到人类免疫系统的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