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胰岛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意义

胰岛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意义


胰岛细胞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的临床意义
2010-11-11 葛霞 谢群 姚敏 赵连军 李涤臣

胰岛细胞瘤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比较少见。其临床与病理形态学特征已为大家所熟悉,但有关免疫组化研究报道不多。我们通过免疫组化观察,了解多种免疫组化标记与形态特征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
一、资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收集本教研室1981~1993年外检档案中资料完整的手术切除的胰岛细胞瘤12例,经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切片,HE染色,均经重新复查确诊。男女各6例、年龄(36±17)岁(13~73岁),胰尾部6例,胰体3例,异位2例,胰体尾1例。7例出现饥饿时昏迷,进食后缓解,意识障碍、抽搐伴空腹血糖明显降低等内分泌症状;5例仅以腹部出现包块就诊。
2.方法:用免疫组化S-P方法,所用试剂均购自MAXIN公司。所标抗体为胰岛素(INS);胰升糖素(GLU);胃泌素(GAS);细胞角蛋白(CK);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癌胚抗原(CEA);上皮膜抗原(EM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后者用微波处理,每种抗体均设立阳性和阴性对照。
3.免疫组化判断标准:以肿瘤细胞阳性出现频率为主要标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强度来判断。(1)阴性反应(-);(2)阳性细胞数<30%为(+);(3)阳性细胞数在31%~60%为(++);(4)阳性细胞数>61%为(+++)。PCNA用半定量方法,即每例组织中瘤细胞群体连续观察10个高倍视野,每个高倍视野计100个细胞中PCNA阳性细胞数,取其平均值,获得PCNA阳性率。再换算成三级增殖指数。1级为(+);2级为(++);3级为(+++)。
二、结果
1.大体观察:瘤体直径0.5cm~10cm。单发性9例,多发性3例。切面灰白;3例伴出血。包膜完整6例,包膜侵犯和部分侵犯6例,1例伴肝转移。
2.镜检:根据杨践等〔1〕对胰岛细胞肿瘤的组织学分型,结合本组观察可分为以下类型:(1)玫瑰花型(4例):瘤细胞为胰岛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围绕毛细血管呈玫瑰花样或假菊形团状,腔内有粉红色分泌物,纤维间质少,血管丰富;(2)带状小梁型(4例):瘤细胞体积较大,高柱状,梭形,排列成条索状、小梁状或缎带状,血管少,纤维间质多,如硬癌,且伴有包膜和胰腺的侵犯;(3)实体弥漫型(2例):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似胰岛细胞,呈实体弥漫分布,血管丰富,纤维间质亦少;(4)混合型(2例):为胰岛细胞型和带状小梁型的混合存在,两种细胞排列呈两种不同的形态,中间有移行过渡,小梁区的瘤细胞有包膜和脂肪的侵犯。
3.免疫组化检测:INS标记在带状小梁型表

达阳性率最高,玫瑰花型中不表达。经
统计学处理,各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阳性主要位于胞质,呈颗粒状。NSE和SYN均为++~+++。CEA、CK和EMA在1例恶性的肝转移灶中呈阳性表达。PCNA定位于胞核,瘤细胞似胰岛细胞大小,排列呈玫瑰花型、胰岛状和实体弥漫型者阳性细胞数较少,呈散在分布;而瘤细胞大,排列呈条索状、小梁状和缎带状阳性表达多,反映瘤细胞随着形态的变异性增加而阳性表达增强。
三、讨论
胰岛细胞肿瘤根据临床有无内分泌症状,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病理形态上两者是否有不同表现,各家意见不一。本组12例胰岛细胞瘤,7例功能性中,4例为带状小梁型,而5例无功能性主要为玫瑰花型(4例)。本结果提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病理形态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免疫组化还提示:7例临床均出现反复发作性低血糖,INS标记呈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证实为功能性胰岛素瘤。1例表达GLU,而无高血糖表现,可能是(1)肿瘤分泌的激素量太少,而不足以引起临床症状;(2)肿瘤分泌的激素不具有生物学活性。确切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众所周知,胰岛细胞肿瘤的良恶性不能由组织学确定,唯一的判断标准是转移或侵及邻近器官或组织。有作者〔2〕认为具备了恶性肿瘤细胞异型的特征即可诊断为恶性。至此,良恶性标准尚未定论,各家报道差距很大,由百万分之一〔3〕至76.92%〔2〕;若从肿瘤转移角度来看,本组恶性发生率占8.3%。还有人提出hCG可作为恶性标记物。本组12例hCG全部为阴性,包括1例肝转移瘤者;而该例免疫组化标记不仅表达神经内分泌产物(INS、NSE、SYN),而且还表达上皮性标记(CK、CEA、EMA)。结果启示胰腺内分泌肿瘤可向上皮方向分化,当向上皮方向分化时预示肿瘤细胞侵袭性增强,对判断良恶性有一定意义。
目前,PCNA作为细胞增殖活性指标,已被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检测。多数研究表明,从良性病变到恶性病变细胞增殖活性逐步提高〔4〕。本组12例PCNA观察显示:瘤细胞比较小,排列呈胰岛状、玫瑰花样或实体弥漫性,PCNA表达阳性细胞少;而瘤细胞大,排列呈条索状或缎带状,并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型性,伴有包膜、脂肪、神经和血管的侵犯,该区瘤细胞PCNA呈强阳性表达,与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表现是一致的。因此,当胰腺内分泌肿瘤PCNA呈强阳性表达时,临床应密切随访观察。
免疫组化结果还表明,NSE和SYN是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良好标记物,也是与胰腺外分泌肿瘤相鉴别的标记。本组12例均呈强阳性表达支持这一

点。

作者单位:233003 蚌埠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

参考文献

1 杨践,储
谦,许海敏. 胰岛肿瘤及胰岛增生的免疫组化研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6,12:37-40.
2 王教川,王曙光,何振平. 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3例诊治分析.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1994,14:463-464.
3 Grant CS. Surgical management of malignant islet cell tumors. World J Surg, 1993,17:498-503.
4 林敏,陈培辉. 人喉鳞状细胞癌P53蛋白及PCNA的表达.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1997,13:125-127.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