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埃森哲-卓越企业研究2013 中国企业开启转型新历程

埃森哲-卓越企业研究2013 中国企业开启转型新历程

1

序言

李纲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李德成

中国企业联合会

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2

埃森哲长期致力于研究如何能使企业实现基业常青并成就卓越绩效。在全球研究的方法和基础上,我们从2007年开始研究中国企业成就卓越绩效之路,发布了关于如何实现可持续盈利增长、如何应对经济危机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的五份研究报告。其中在过去三年里,埃森哲携手中国企业联合会,共同对中国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并推出了关于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2010年)和中国企业如何打造国际竞争力(2011年)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紧扣中国经济发展脉搏,为中国企业可持续增长以及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建议。

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并未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动荡不安,而中国经济进入转型期。由此,中国企业感受到了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新的巨大挑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企业曾经在巨大投资计划的刺激下表现强劲,但是2011年中国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都明显地放缓;2012年诸多上市公司半年年报也表现堪忧,成为中国企业整体绩效下滑的一个缩影。这些情况引发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中国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化是暂时的、周期性的?还是长期的、更深层次的挑战?中国企业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持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我们很清楚的看到,过去的高速增长是不均衡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企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发展转型成为众多企业领导者必须深刻思考,并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战略选择。针对这一战略选择,今年埃森哲与

中国企业联合会推出卓越绩效研究第

六期研究报告——从“顺风启航”到“动

力远航”——探讨中国企业如何能够突

破瓶颈,成功实现转型。

我们的报告有如下的主要发现和

建议:

1)中国企业曾经拥有的“低成本”

优势已经不再。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

能源和自然资源价格上涨、知识产权成

本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需求迫切等等因

素,都使得中国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成本

上升压力;同时,中国企业还面临海外

需求疲软,而国内消费者越来越“挑剔”

的局面。在这样严峻的内外挑战下,中

国企业必须要进行战略性的转型。

2)企业转型有四个基本方向,即复

制性扩张、业务组合调整、产业价值链

控制、商业模式创新。这四个基本方向,

围绕企业价值主张这一根本问题,从完

全的复制已有成功开始,对价值主张的

改变程度由浅至深,最终达到颠覆性的

变革。

3)无论企业选择什么转型方向,都

需要建立内在的动力源泉,以支撑转型

的成功。企业转型主要有三个内在动力

源泉:首先是战略布局,从顺势而为的

市场机会主义,到布局未来的“多重地

平线”战略;其次是核心竞争能力,从建

立人无我有的基础生产和服务能力,到

打造人有我优的差异化竞争能力;最后

是高效管理,从被动反应,模糊、随意的

管理,到建立细致的、标准化的、可预见

的高效管理。

4)中国企业要想成功地实施转型,

还必须在领导力、组织、人才和文化等

方面塑造积极管理转型的能力,做到领

导者对转型的承诺与推动、组织与管理

的快速跟进、核心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并

转变企业文化基因,才能促进转型的成

功实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

索。中国企业转型必然是长期和艰苦的

过程,并且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选择适合

自己的不同的转型路线。当前,中国经

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时期,中国政府明确

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策,提

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

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等战略举

措。在这个中国经济转型的伟大变革时

期,每一个中国企业将不仅仅是这场变

革的亲历者和参与者,更是变革的促进

者。毋庸讳言,中国企业能否成功实施

转型也是中国经济能否实现健康可持

续发展的关键。我们相信中国企业有能

力保持或重塑核心竞争力,成功实现转

型,远航“蓝海”,实现基业常青,成就卓

越绩效。

李纲

埃森哲大中华区主席

李德成

中国企业联合会

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

3

目录

变化的经营环境:低成本时代结束,中国企业将逆风而行

中国企业转型新课题:从“扬帆起航”到“动力

远航”

921

1. 劳动力成本飙升

2. 能源及自然资源成本增加

3.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带来新的经营压力

4. 为知识付费引发的纷争与瓶颈

5. 海外需求疲软,出口竞争力下降

6. 国内消费者日趋成熟,越来越“挑剔”1. 转型的方向

2. 转型成功的内在动力源泉

11 12 15 16 17 1822 30

4

实施转型的基石:转型成败的关键

41

1. 领导者对转型的承诺与推动

2. 组织与管理的快速跟进

3. 核心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4. 转变企业文化基因结束语研究方法

42 44 50 5456

58

5

前言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中国企业经历了让世界瞩目的迅猛发展。从1978年到2011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10%左右。截止到2012年,创造了79家全球财富500强企业,超过了日本企业数量,位列全球第二名1。

回顾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成功源于市场开放初期的短缺经济,依靠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成本获取的在全球价值链上分工的机遇,和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而如今,经济危机之后,全球众多国家都在反思并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加之地缘政治带来的

重要影响,海外市场的增长不仅放缓,

不确定性也越来越严重,中国以出口为

导向的发展动力必然随之改变。同时,

从中国的内部环境来看,短缺经济早已

不再,环保成本不断上升,廉价劳动力

带来的成本优势也在逐步丧失。这些变

化不同于周期性的经济下行轨道,而是

反映了中国经济所面临的更深层次的

发展环境的变化: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

体系、成熟的消费者、以人为本的劳务

关系、尊重知识的创新土壤,以及人与

自然实现和谐的持续发展要求。

中国企业将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

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如果将中国企业

比做立誓远航的船队:过去我们可以借

助海上的大风,扬帆起航;今天,则必须

在内部安装发动机,打造持续不断的动

力源泉,才能逆风而行、实现远航。

埃森哲卓越绩效研究报告第六期,

我们与中国企业共同探讨未来的转型

成功之路。

1. “财富世界五百强中国79家企业上榜壳牌排第一”,新浪财经,2012-07-09,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world/20120709/19261251766

2.shtml 6

2. 埃森哲关于企业转型的方法与观点,2009年

3. Gary Gereffi,“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he Apparel Commodity Chains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

(48),

pp.37-704. David J. Teece, Gary Pisco, Amy Shuen,“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 Vol.18, No.7. (Aug.,1997), pp.509-533

5. William B. Rouse ,“A Theory of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Published online in Wiley InterScienc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DOI

10.1002/sys.20035,2005

什么是“企业转型”?

企业转型的基本定义与内涵

企业转型,是企业在面临环境变化

与挑战时,发起的根本性调整与改变。

这是管理领域对企业转型这一术语的

共识。但是究竟什么是“根本性”的变化

呢?埃森哲认为,企业转型的根本性体

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根本性的变化是以审视自身

价值主张为起点。企业转型所带来的根

本性的改变可以体现为企业与其相关

方关系的改变,例如客户、员工、投资者

等(Rouse, 2005)

;也可以表现为业务与运营管理体系的变化2,

是总体性的、跨功能、跨部门的改变,而不是局部流

程或能力的改进。但是,最重要的是,企

业转型的基本出发点是企业重新思考

自身的价值主张,通过审视“我为何存

在、为何成功、为何改变”后,重新出发、

找到新的发展动力与发展途径。

其次,根本性体现在其根本目标

是持续的价值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成

本缩减或收入增加。企业价值的提升有很多的表现形式,例如收入增长、利润增加、或股价提升。但是当我们关注企业价值提升时,首先要强调价值的实现过程,而并非单纯的结果:一个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实现稳定、持续、可预期的股东价值提升的过程。股东价值这一概念不仅仅适用于上市公司,它代表的是企业产权所有者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期望和要求,这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性价值定位。最终,企业转型是公司中长期的发展蓝图,而不是短期的计划和速嬴;是企业内部自上而下的领导层驱动,而不是中层领导发起的改变。 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不同的管理学术流派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有些学者从全球价值链学说的出发,认为企业转型是外部供求关系变化与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共同作用力的结果3(Gereffi ,1999);也有专家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

论证内部因素是企业转型的主要推动力4(Tecee ,1997)。直到2005年乔治亚理工大学的Rouse 教授发表了一篇关于企业转型的论文5,从正面解剖企业转型。他详细描述了“价值缺口”(Value Deficiency )是企业转型的驱动因素,这与埃森哲所坚持“企业价值创造”的基本观点不谋而合。这些引发企业转型的价值缺口具体表现为:? 价值机会: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为企业带来获得更大成功的诱惑。? 价值威胁:市场环境变化或技术演进等因素影响,企业面临失败的风险。? 价值竞争:竞争对手的转型措施,迫使企业必须采取应对举措以获得持续的成功。? 价值危机:企业经营绩效持续下滑,必须果断采取措施确保持续发展。面对这些“价值缺口”,企业必须进行转型,才能重塑优势,获取更大的成功。7

一.

变化的经营环境:低成本时代结束,中国企业将逆风而行

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中国企业始终与“转型”相伴:在从计划到市场的发展环境中,中国企业不断适应市场化运作,在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这种变化既体现在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的创业过程中,也同样表现为国有企业从计划到市场的改制。十年探索,十年调整,2000年后,中国企业逐步摸索出市场化运作的规律,释放出新的活力:

?在这些年中,中国企业进入全球

财富500强榜单从2006年的22家企业6,

增加到2012年的79家,超过日本企业

数量,位列第二名;

?在这些年中,我们从“拿来主义”

转向自主研发,2011年中国研究与试

验发展经费为8610亿元,是十年前的

10倍7;

?在这些年中,中国企业跨出国

门、走向全球,对外直接投资额从2002

年开始有显著增长,其中2004年、

2005年及2008年同比增长接近或超过

100%8。

这些成绩毋庸置疑代表着中国企

业从计划到市场的第一次转型的成功,

并且这些成功与创业者的高瞻远瞩、管

理者们的兢兢业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6. “2006年世界500强出炉22家中国企业入围”,《经济信息联播》,2006-07-17,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gjscy/cxtx/t20060717_76630.htm

7. “2011年中国研发经费占GDP的1.83%”,东方网,2012-02-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a/20120222/007761.htm

8. 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9

但是,作为市场化经济浪潮中的一员,中国企业的成绩也同样离不开改革开放、市场化进程带来的发展机遇与资源禀赋:一方面,从无到有的消费升级趋势,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可以预见的商机,这是中国企业获得巨大发展动力的一大基石。仅从消费需求上看,随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消费升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从一般日用消费品到保健与健康管理,从白色家电到手机等电子消费产品,进一步发展到汽车、住房,以及今天热卖的高档消费品,甚至是奢侈品,每一波产业从兴起繁荣到成熟饱和都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的需求紧密相关。踏准消费升级的节奏,是创业者或转型企业成功的基础。

另一方面,廉价的生产要素成本,为中国企业带来了天然的竞争优势。在市场化进程初期,中国庞大的廉价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自然资源、为求生存而被忽视的环境和谐与社会责任等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中国企业经营的成本优势。这种成本优势转化为价格优势,使中国企业拥有了天然的竞

争优势,并得以快速地参与到全球价值

链分工之中。这不仅拉动了中国经济的

整体发展,培养了企业的制造能力和市

场意识,同时也奠定了中国企业国际化

和全球化的基础。

然而,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之后,尤其是从2011年以来,中国企业

看到的是短缺经济结束、以及原有的低

成本禀赋逐渐消失所带来的经营挑战。

2012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速为

7.8%,再次破8,创三年来新低9。据国家

统计局统计,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增速同比回

落4个百分点。从效益情况看,1-7月份,

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实现

利润同比下降2.7%,主营收入利润率从

去年同期的6.11%下降到5.36%10。截

至8月26日,沪深两市共有1820家上市

公司披露了2012年上半年业绩,其中有

86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占比

约48%11。

中国企业管理者对越发严峻的经

营环境有着切身感受。“总的来说,我觉

得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在变好,生意越

来越好做了。”对这一判断,43.4%的受

访企业表示“不同意”,更有9.1%的受访

企业表示“非常不同意”。这是2012年埃

森哲与中国企业联合会面向中国大型

企业的联合调研中得到的答案12。

中国企业在评估经营环境与发展

方向时,表达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担忧。

其中94.4%的企业表示,“我们需要管

理潜在的风险与挑战,避免在未来面

临收入与盈利压力”。在导致这种负面

经营环境的因素中,企业家普遍认同

来自三个方面的压力:成本上升压缩

利润空间(88.1%)、消费者越来越挑

剔(85.3%)和竞争对手的挑战与威胁

(83.9%)(如图1)。

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10. “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12-09-05,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120905/101,1280,13149366,00.shtml

11. “透视上市公司半年报:积极因素正在显现”,新华网,2012-08-27,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news/1345,20120827248045281.html

12. 埃森哲与中国企业联合会2012年联合调研,埃森哲分析

10

图1:中国企业对环境因素的论述表达“同意”及“非常同意”的比例

资料来源:埃森哲/中企联2012年5-8月问卷调查

人力、土地、能源成本上涨,盈利空间受到极大的压缩

面对更多的市场选择,今天的消费者越来越挑剔了

新市场、新技术、新模式层出不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与发展机遇

竞争对手制定了积极的发展目标,我们需要应对其挑战与威胁

政策导向清晰,有助于企业制定持续的发展计划

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触底,有助于我们制定更积极的发展计划

市场需求日趋饱和,实现增长的途径是争夺竞争份额

总的来说,我觉得今天企业经营环境在变好,生意越来越好做了负面论述正面论述企业家们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中国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原来拥有的顺风优势正在消失殆尽,导致“不友好的”经营环境的因素越来越显著。

中国规模庞大的廉价劳动力,曾为

企业带来了天然的、显著的竞争优势,使中国企业轰轰烈烈地参与到了全球价值链的大分工,形成了出口主导的经济结构。

1996年中国制造业劳动力单位成本为每小时0.29美元,这一数字是G 7国家劳动力成本的2.5%,是当时新加坡、台湾和韩国等亚洲经济体劳动力成本的1.2%(如图2)。1.劳动力成本飙升

美元/月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0

中国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G 7新加坡台湾香港巴西图2:

中国与其他国家平均月工资比较资料来源: ISI ,CEIC Data ,IMF ,埃森哲研究88.1%85.3%84.6%83.9%74.1%45.5%44.1%11.9%

11

图3:机械制造业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对比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埃森哲研究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卡特彼勒劳动力成本与EBIT 的比值

中联重科徐工卡特彼勒

三一重工

劳动力成本与收入的比值然而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劳动力成本呈现加速上涨的趋势:2006年到201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7%;而在前十年中,这一数字仅为

11.9%。2011年,中国劳动力成本是G 7

国的14.6%;如果考虑到劳动生产率的

影响,这一数字已经达到99%,

是香港的230%,台湾的168%。这充分说明,中国廉价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已经逐步丧失(如图4)。图4:中国劳动力成本与其他经济体劳动力成本的比值(根据劳动生产率调整后)

资料来源: ISI ,CEIC Data ,IMF ,

埃森哲研究%

250200

150

100

50

0G 7新加坡

台湾

香港

巴西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中国长期以来举世瞩目的GDP 增

长需要有庞大的能源及自然资源消

耗作为保障,对能源和自然资源的需求一直处于快速上升的态势。从2001年到2011年,中国对原油、原煤、天然气的表观需求上升趋势非常显著(如图5),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7.8%、15.9%、17.0%。

2.能源及自然资源成本增加

对企业经营而言,这是非常巨大

的、天然的成本优势。以中国机械制

造企业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与徐工为

例,劳动力成本与收入的比值为5%到7%左右,与税前利润(EBIT )的比值为30%到40%左右;而对于全球最大的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而言,这两个数字分别是18.3%和153.7%13(如图3)。13. 数据来源:

各公司年报,埃森哲研究 12

图5:2001年-2011年原油、

原煤、天然气表观需求及增长率资料来源:讯博能源在线,埃森哲研究

年均复合增长率

15.9%

17%

7.8%

美元/月4000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中国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使得

中国在全球资源市场的消费比重不断

上升,推动了全球能源和自然资源行

业的发展。据统计,中国占全球原油能

源消费量比重从2001年的6.36%上

升到2010年的10.64%14;铁矿石进口量从2002年的1亿吨增长到2011年的6.86亿吨,占全球铁矿石贸易量的60%以上15。与此同时,铁矿石、原油、煤炭等能源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涨。铁矿石进口价格从2001年的每吨27.19美元上涨到2011年的163.94美元,增长了5倍。进口原油价格同期从299美元增长到1036美元,增长了两倍多(如图6)。煤炭、天然气和电的价格也在持续增长,2001年到2011年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3.24%、

5.34%和3.96%16。14. 讯博能源在线,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IndexCatalogView.aspx?ID=286&ERID=291&INDEXID=1070

15. 海关总署;“贸发会议报告:2011年全球铁矿石产量及贸易量创历史新高”,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

16.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中国统计年鉴,埃森哲研究部整理13

能源和自然资源价格的上涨反映

了中国资源禀赋条件与经济发展需求

之间的不平衡,使得中国对资源类商品

的进口依存度不断攀高,价格受国际

市场影响也越来越大。早在1993年,

中国由原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原油净进口

国,当年的对外依存度为6%。随后,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如图7),于2009年首次突破50%警戒线,达到51.3%。国际能源署(IEA )表示:“中国原油需求增速未来若保持不变,石油进口依存度或将升至80%”17。中国不仅原油依赖进口,其它自然资源,如天然气也在2007年从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

口国,并且对外依存度也在逐步提升,在2011年已达到21.31%18,而进口气每方价格是国产气的2倍19。考虑能源的外购、运输等多种因素,能源成本将会持续上升。17. “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创新高 消费与储存推高原油进口”,国际金融报,2011-01-2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20110121/c 521756670.shtml

18. 讯博能源在线

19. 讯博能源在线,“天然气价格改革需提上日程”,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2012-09-26,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site 951/nypd/2012-09-26/593962.

shtml

图6:2001年-2011年中国进口铁矿石、进口原油、36城市焦煤成交均价

资料来源: 海关总署,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中国统计年鉴,埃森哲研究36城市焦煤成交均价

(元/吨)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14

70%

60%50%

40%

30%

20%

10%

图7:2001年-2011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

资料来源:讯博能源在线,埃森哲研究

随着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企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原材料上涨带来的盈利压力。

20. “温和版环保税方案上报国务院 或跳过试点全国铺开”,经济参考报,2012-08-22,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n/2012/0822/c 1004-18799271.html

21. “高层频表态环保税渐行渐近 税率高于现行排污费”,新华网,2012-03-21,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system/2012/03/21/012415314.shtml

3.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带来新的经营压力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在深刻影响

着企业的经营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企

业在为股东和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对

经济、社会和环境带来最大化的正效应

以及最小化的负效应。这些要求也会转

化为企业新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企业将为可持续发展承担

更高的环保费用。中国早已意识到经济

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向

绿色经济发展。目前环保税实施方案已

经上报国务院。该方案将纳入二氧化硫

和废水两项污染物20。相关权威人士虽没有透露税率区间,并表示将实现从排污费到环保税的“平滑过渡”,但可以肯定的是环保税的税率将高于现行排污费21。环保税的实施对将会提高企业成本,尤其是火电、钢铁、化工、水泥等高污染行业。另一方面,企业将为可持续发展付出更多信任管理成本。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民主意识在不断提升,社会发展不再一味追求当地GDP 的攀升。对于一些高污染行业的招商引资,人们从上世纪的无条件欢迎转为如今的抗议。企业办厂不仅不能像以前那样从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众多优惠政策,还需要支付更多的公关费用和管理费用,用于解释及证明开办工厂对环境及当地居民生活不存在不良影响。同时,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也改变了企业必须面对的公众环境。一条微博信息成本几乎为零,并且可以迅速传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公关成本去管理各个渠道的信息。

15

4. 为知识付费引发的纷争与瓶颈

入世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极

速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贸

易国22。

中国企业日益剧增的出口额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其低价经营的模

式开始受到冲击,在知识产权问题上

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前中国企业凭借

其超强的学习能力,可以模仿其它公

司的技术。如今,恰恰是这一“免费的

午餐”可能会成为中国企业发展道路

上遇到的最大的障碍。

中国DVD 专利费案例就是这一现

实的写照。新世纪初,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DVD 设备生产国,约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当中国企业还沉浸在世界第一的喜悦中时,不曾料到国外DVD 巨头正酝酿着一波“专利费”浪潮。从2002年开始,6C 、3C 、汤姆逊、杜比、MPEG -LA 等企业及专利联盟先后向中国企业收取专利费23。到2006年,中国每生产一台DVD 机所要交纳的专利费超过20美元24。不光是DVD ,中国的彩电、移动通信、数码相机、摩托车等行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事实上,入世以来,中国企业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不断升级,专利费纠纷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过去四年中,全国地方新收和审结的涉及知识产权的民事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高达34.3%,其中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增长12.7%(如图8)。这些纠纷不仅可能涉及专利费等费用的支出,甚至有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国内外业务的开展。22.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中国成全球第二大贸易国”,证券日报,2012-01-14,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2012/01/14073612054164.shtml

23. 6C 是由日立、松下、JVC 、三菱、东芝、时代华纳6大掌握DVD 核心专利技术巨头组成的专利联盟组织;3C 是由索尼、

飞利浦、先锋公司组成的专利联盟组织

24. “DVD 专利费‘火烧’中国厂商‘中国制造’”,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2010-05-19,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onews.asp?id=516

“中国DVD 生产企业利润不够交专利费”,中国消费者报,2006-06-06,https://www.wendangku.net/doc/ef6554991.html,/news/2006-06-06/56862.html

图8:中国知识产权案件数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最高法院年报,埃森哲研究中国地方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中国地方法院审结涉外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

涉及台港澳

涉及其他国家地区

16

2005年到2007年,是中国作为世

界加工基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黄金时期”:外需对GDP 拉动率高,并且波动小。2008年受到海外金融危机的冲击的影响,中国经济几乎“一夜之间”丧失了依靠出口促增长的经济增长动力。

在历经2009年低谷后,出口额在2011年与2012年间实现了反弹,但从总体GDP 占比来看,尚未达到2008年的水平(如图9);并且三年之中的年

均复合增长率仅为9.9%,远低于2005年到2008年间23.3%的水平25。5. 海外需求疲软,

出口竞争力下降2000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

4000

200004035

30

25

201510

50

图9:中国对外出口额与GDP 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埃森哲分析出口额单位:亿美元单位:%出口额占GDP 比重

25. 国家统计局网站,埃森哲分析

17

8.5

8

7.5

7

6.5

6

图10:2001年-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6. 国内消费者日趋成熟,

越来越“挑剔”外需疲软,内需市场则竞争激烈:企业要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内消费者的“芳心”,并不容易。2011年埃森哲对中国区消费者的调研显示,即使获得最低价格,消费者也

并未降低对服务与产品质量方面的要

求。在所有选项上,表示不能够接受更

差水准的消费者的比例都远远高于能够接受的消费者(如图11)

。也就是说,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价格、服务、产品质量一个都不能少。中国消费者已经变得更加成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不再轻而易举。资料来源:埃森哲2011年全球消费者调查(中国)

“我愿意接受较差的服务水平”

“我愿意接受较低的服务支持”

“我愿意使用低端产品”

“我愿意接受较差的产品质量”

“我则不需要频繁的联系与沟通”当向消费者提问:

“如果获得最低价格”,消费者对下述论述的意见:图11:价格对消费者的影响

对于中国这一出口大国而言,汇率

是影响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2005年汇率改革实施以前,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因此这一因

素被绝大多数企业忽略。2005年后人民币汇率不再“稳如泰山”,从2005年

到2011年,

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平均汇率从8.2768到6.4588,(如图10)26。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仅仅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就使得中国出口产品的美元价格上升近28%27,原有的“物美价廉”的优势已经无法持续。26.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7. 以2005年到2011年的平均汇率为依据,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其他因素不变,人民币升值造成制造业单位成本增加百分比=(1/6.4588-1/8.2768)/(1/8.2768)

1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