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定义与证明 讲义

定义与证明 讲义

定义与证明  讲义
定义与证明  讲义

学前回顾

真命题与假命题

要点诠释: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真命题。相反,如果题设成立时,不能保证结论总是正确的,就认为结论不成立,像这样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凡是假命题都是错误的命题。

假命题的判定

要点诠释:只需举出反例,它符合命题的题设,但不满足结论,即可判定该命题是假命题。

I :反证法

要点诠释:从假设所需证的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出发,结合条件推出与已知条件或正确命题相矛盾的结论,说明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的证明方法

注意:

1.数学中判定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要经过证明.要判断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即

可.

2.证明的意义:在几何中,除了公理以外,不管所论及的命题的结论是多么明显,都必须通

过推理来证明

反证法的适用范围

(1)已知条件很少或由已知条件能推得的结论很少;

(2)命题的结论以否定形式出现时;

(3)命题的结论以“至多”、“至少”的形式出现时

(4)命题的结论以“唯一”的形式出现;

(5)命题的结论以“无限”的形式出现时;

(6)关于存在性命题;

(7)某些定理的逆定理。

夯实基础

1.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

(A)直线AB和CD垂直吗?

(B)过线段AB的中点C画AB的垂线。

(C)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频数。

(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B)若a∥b,b∥c,则a∥c

(C)若a⊥c,b⊥c,则a∥b (D)互补的两角必有一条公共边

3.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A)垂直(B)两条直线

(C)同一条直线(D)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4.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例子是()(A)∠1=50°,∠2=40°(B)∠1=50°,∠2=50°

(C)∠1=∠2=45°(D)∠1=40°,∠2=40°

二、填空题

1.命题“同旁内角互补”中,题设是,结论是 .

2.填空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命题。

(1)若a⊥b,b∥c,则;(2)若,则这两个角互补。

(3)若a∥b,b∥c,则。

3.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

(1)锐角小于90o。答:。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答:。

(3)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答:。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答:。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答:。

(6)直角都相等。答:。

基本事实与定理

基本事实:公理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4、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5、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6、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公理:通过长期实践总结出来,并且被人们公认的真命题叫做公理。

要点诠释: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后公认为正确的命题,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的依据。这样公认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公理。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一条直线截两条平行直线所得的同位角相等”定理:通过推理得到证实的真命题。

要点诠释: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的依据。

等量代换:在证明命题时,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推理的依据。例如,“在等式或不等式中,一个量可以用他的等量来代替”,简称“等量代换”。

公理:

1. 平行判定:

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2. 平行性质:

两直线平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与三角形的有关公理

(1)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

(2)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3)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4)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_相等

与三角形有关的定理

1. 三角形内角和___________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_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上面的公理和已证明的定理,可以证明下面的推论和定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AS)

(2)等腰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3)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___________。

(4)有一个角等于60°的___________是等边三角形。

(5)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___________。

(6)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角等于___________。

(7)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三角形。

(8)等腰三角形的___________相等(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9)有___________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为“等角对等边”)

(10)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___________。

(11)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HL”)(13)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14)到一条线段___________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5)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这个交点也叫三角形的___________。不同的三角形,___________的位置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17)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___________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8)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交且这一点到___________的距离相等。

(这个点也叫三角形的___________,都在三角形的___________)

5. 反证法:

在证明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了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___________。

6. 互逆命题、互逆定理:

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___________,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___________。

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___________,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___________。

证明

证明

要点诠释:由题设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书证)正确的过程叫做证明。证明中的每一步推理都要有根据,不能“想当然”,这些根据,可以是已知条件,也可以是定义、公理,在此以前学过的定理。(证明命题的格式一般为:1)按题意画出图形;2)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结合图形在“已知”中写出条件,在“求证”中写出结论;3)在“证明”中写出推理过程)

[例题]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1. 1、弄清题意

此为“文字型”数学证明题,既没有图形,也无直观的已知与求证。如何弄清题意呢?根据命题的定义可知,命题由条件与结论两部分组成,因此区分命题的条件与结论至关重要,是解题成败的关键。命题可以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

就是命题的条件,“那么…….”就是命题的结论

改写:如果,那么。

2. 2、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图形对解决证明题,能起到直观形象的提示,所以画图因尽量与题意相符合。并且把题中已知的条件,能标在图形上的尽量标在图形上。

作图:

3. 根据题意与图形,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已知和求证。

4. 命题的条件---已知,命题的结论---求证,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已知、求证必须用数学的语言

和符号来表示。

知:上一题可表示为:在△ABC中,AB=AC, BD、CE分别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

4. 3、分析已知、求证与图形,探索证明的思路,对于证明题,有三种思考方式:

1 2

3l

2

l

(1)正向思维。对于一般简单的题目,我们正向思考,轻而易举可以做出

1.求证: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不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不平行. 已知:如图,直线12,l l 被3l 所截,∠1+∠2____180°. 求证:12l l 与_______.

证明:(反证法)假设12____l l ,

则∠1+∠2____180°( ) 这与______________矛盾,故_________不成立. 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要求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探索解题方法,从而拓宽解题思路。在初中数学中,逆向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证明题中体现的更加明显,数学这门学科知识点很少,关键是怎样运用,对于初中几何证明题,最好用的方法就是用逆向思维法。

∵AB=AC(已知)

∴∠ABC=∠ACB(等边对等角)

∵BD 、CE 分别是△ABC 的角平分线(已知) ∴∠1=∠ABC, ∠2=∠ACB (角平分线的定义) ∴∠1=∠2(等量代换) 在△BEC 与△CDB 中,

∵∠ACB=∠ABC, BC=CB, ∠1=∠2 ∴△BEC ≌△CDB(ASA)

∴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6. 检查证明的过程,看看是否合理、正确

分析:要证明某两条边相等,那么结合图形可以看出,只要证出某两个三角形相等即可;要证三角形全等,结合所给的条件,看还缺少什么条件需要证明,证明这个条件又需要怎样做辅助线,这样思考下去……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解题的思路,然后把过程正着写出来就可以了。

1l

(3)正逆结合。对于从结论很难分析出思路的题目,同学们可以结合结论和已知条件认真的分析,初中数学中,一般所给的已知条件都是解题过程中要用到的,所以可以从已知条件中寻找思路,比如给我们三角形某边中点,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连出中位线,或者是否要用到中点倍长法。给我们梯形,我们就要想到是否要做高,或平移腰,或平移对角线,或补形等等。正逆结合,战无不胜。

5. 根据证明的思路,用数学的语言与符号写出证明的过程

任何“因为、所以”,在书写是都要符合公理、定理、推论或以已知条件相吻合,不能无中生有、胡说八道,要有根有据!

课堂练习

1、已知:如图12,AD⊥BC于D,EF⊥BC于F,交AB于G,交CA延长线于E,∠1=∠2.求证:

AD平分∠BAC,填写分析和证明中的空白.

分析:要证明AD平分∠BAC,只要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已知∠1=∠2,所以应联想这两个角分别和∠1、∠2的关系,

由已知BC的两条垂线可推出________∥_________,这时再观察这

两对角的关系已不难得到结论.

证明:∵AD⊥BC,EF⊥BC(已知)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________=(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已知)

∴______________即AD平分∠BAC()

2.已知如图,在△ABC中,CH是外角∠ACD的角平分线,BH是∠ABC的平分线, ∠A=58°.求∠

H的度数.

A

B

C

D H

3.求证: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高相等。

4. 如图,AB=AE,AC=AD,要使EC=BD,需添加一个什么条件?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请说明理由.

5.观察右边各式:

想一想:什么样的两个数之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和?设n表示正整数,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能说明理由吗?

22

24,24;

11

3939 3,3;

2222

416416 4,4;

3333

525525 5,5.

4444?=+=

?=+=

?=+=

?=+=

课后作业 作业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B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一定相等

C .两个相等的角一组边平行,那么另一组边也平行

D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行线中的一条,也一定垂直于另一条 2、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A .内错角不相等,两直线不平行 B.一个角的余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C .一个钝角的补角必是锐角 D.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3、如图:下列条件能说明AD ∥BC 的是

A .∠A = ∠C B. ∠

B = ∠D

C .∠B = ∠C D. ∠A + ∠B = 180°

4、如图,直线a 、b 都于直线c 相交,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 ∥b 的条件是 ① ∠1 = ∠2 ② ∠3 = ∠6 ③∠2 = ∠8 ④∠5 + ∠8 = 1800 A .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如图,两直线AB 、CD 被直线EF 所截,∠1 = 700

A .若∠2 = 700,则A

B ∥CD B .若∠5 = 700,则AB ∥CD

C .若∠3 = 1100,则AB ∥C

D D .若∠4 = 700,则AB ∥CD

6.如果∠A 和∠B 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A 和∠B 的关系是( ). A.相等 B.互余或互补 C.互补 D.相等或互补

第5题

第3题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