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

论述题

1、在求学征途上,为什么我们是学习这些内容而不是学习那些内容?请用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分析说明。

(1)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

A:社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影响着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选择、编制教科书和评价课程实施的根据。

B:儿童:不同的儿童观影响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如儿童本位的课程观更是把儿童看作课程的中心。

C:知识:知识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知识的发展情况决定了课程的发展面貌、动力以及组织方式。

(2)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课程与教学的发展也有自身的内部惯性和规律,决定着课程的面貌和结构。这些内部因素主要是:

A:学制:涉及课程与教学的纵向和横向联系;

B:课程传统:课程与教学的历史延续性

C:课程与教学理论:影响人们的课程观和课程决策

D:课程自身的发展的辩证否定规律

2、请论述教学的三要素理论,并举例说明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三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A: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教学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是人类的种族经验,作为个体在遗传上不能自然获得。个体通过教育掌握种族的经验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实现人类文明的传递和再生产。从教学内部看,学生和教学内容是主客体关系,教学内容是学生的认识对象,而学生又是认识的主体。

B: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有多种描述,教室中心说、学生中心说、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学生主动说、师生合作说等。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双方任务侧重点有别,互动实现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授业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对整个教学活动负责;学生一般是受业者、参与者、学习者和管理对象,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任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师生关系还可以从伦理、情感角度来描述。

C:教师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

教师首先要掌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有效组织、指导学习教学内容。

3.分析教学目标编写过程中应避免的状况,并指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的编写和表述

应具备哪些特征。

编写教学目标应避免的问题:

A把教师当作目标的行为主体来表述。

B把教学目标当成教学任务来表述。

C只列出了教材的主题、原理或概念。

D教学目标过于笼统、抽象,不具操作性。

E教学目标规定的是学习历程而非学习结果。

合理教学目标特征:

A表述应全面。包含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多个方面的教学目标。B表述应适度。一个班有几十位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不一致,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应有针对性,可考虑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

C表述应明确。抓住重点,不要不分主次地提出一连串的教学目标。

D表述应具体。主要指的是知识方面的教学目标,应尽量作业化,使学生明白具体做什么。

要用学生的学习结果来表述,不要用教师或学生的行为过程来表述

4.谈谈如何从知识、学习对象、发展材料三个角度来理解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合。理解课程内容有三个要点:

(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也就是说,课程内容是有选择性的,不可能包括人类社会的所有经验。主要指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科学知识和活动技能。

(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人类文明成果往往是以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规范(体系价值体系)的形式存在,不一定能为学生直接理解和真外掌握,只有通过加工和改造才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就要设计这些知识/技能便于学生的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的原理依据就不可少。

(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主要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展开,是认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这种过程提高能力和思想境界的过程。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课程内容往往以教材为载体,但不能把教材和课程内容当成一个东西。

5.谈谈如何理解“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关于课程实施和教学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课程实施就是教学,课程实施把计划变成行动是在在课堂上进行的,课程领域是教学领域的一部分。

第二种认为,课程领域不是教学领域的一部分,相反,教学领域是课程领域的一部分。第三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有赖于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我们认为,课程实施相对于课程计划而言,把文本的东西(计划、标准和教材)变成行动的东西,所以,课程实施离不开教学,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还包括其他的途径和条件,如教育行政提供必要的条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是课程领域的一部分;但另一面,师生作为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也不是单纯执行课程计划,教学中有许多不确定的东西,所以,也不能把教学仅仅看成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

6.举例论述儿童中心主义课程理论。

答题要点:(1)强调教育和课程的过程价值

(2)主张从做中学

(3)打破学科界限,采取作业的形式,分单元进行活动

(4)崇尚师生合作

7.联系实际,谈谈编制课程的四个基本步骤。

答题要点:(1)分析课程来源,确定基本目标

(2)选择学习经验

(3)组织学习经验

(4)评价学习结果

每点展开论述,并注意联系实际。

8、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各有哪些特征?两者关系如何?谈谈当前我国教育实践中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方面的现状。

学科课程的特征:

(1)以学科知识或文化的发展作为课程目标来源

(2)课程组织遵循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进行

经验课程的特征:

(1)以学习者的经验及需要为课程目标的来源

(2)重视学习者的创造性

(3)重视学习者的整体经验

(4)重视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两者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个人知识与学科知识;心理经验与逻辑经验之间的关系。

联系实际部分:只要谈到学科课程或经验课程的现状,就酌情给分。

9、“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谈谈你的看法。

(1)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

(2)教学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必须遵循人的身

心发展规律,以研究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为课题的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构成了教学的科学基础。

(3)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自由交往,充满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认知的、情感的和价值观念的交流,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4)仅靠科学不足以充分把握教学的本质,教学不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还建立在哲学和艺术的基础上。

10.从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1)三种取向各有价值,忠实取向强化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在课程变革中的作用,创生取向把处于具体教育情景中的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课程创造重的主体性解放出来,相互适应取向把外部专家所开发的课程与对这种课程产生影响的学校情景、社区情景的因素均予以考虑。

(2)三种取向各有其局限性。忠实取向抹杀了课程变革的直接参与者的主题价值;课程创生取向对实践界的要求很高;相互适应取向一定程度上具有另外两种取向的局限性。

我国当前改革方案的制定充分发挥了课程政策制定者和课程专家的作用;考虑到了具体教育情景和社区情景的因素;当前课改成败的关键是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精神。

11. 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有“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三类观点,请你分别谈谈对这三类观点的理解,并进行比较。

(1)“课程作为学科”认为课程是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合。它的缺陷在于把课程内容与课程过程割裂开来并强调内容,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计划与课程过程、手段割裂开来,也忽视了学习者的现实经验。

(3)“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是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这种定义消除了课程中

“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消解了内容与课程、目标与手段的二元对立。

12. 结合实际,谈谈应该怎样开发隐性课程?

(1)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

(2)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

(3)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或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发与设计。

(4)课程开发与实施者要有选择的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自己对课程话语的理解。

13.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落实综合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为什么倡导综合课程: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而我国长期以来具有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情况;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而我国的学生往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而我国的学生整合知识经验的能力不够强。

(2)怎样落实综合课程: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开发综合性评估形式;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14.世界课程改革有哪些发展趋势?据此应如何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

(1)趋势:强调课程的人性化;力求课程的生活化;注重课程的整合化;采行课程的弹性化

(2)我国的课程改革措施:提升课程改革的决策层次,为课程改革立法;建立课程问责制度,提高教育政策执行力;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建立评价系统,突破课程改革的瓶颈;完善评价系统和加强课程改革基础研究,提高课程改革的科学性等。

15.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请谈谈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当前课程时间状况,分析其意义。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虚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16.请论述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

(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

(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17.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教材改革的未来方向。

(1)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要逐步与国际接轨。

(2)课程改革要有充分的理论上和组织上准备。

(3)课程改革要充分调动中央、地方、学校的积极性,谋求“国家课程开发”、“地方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统一。

(4)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应参与课程改革的每一过程。

(5)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既体现我国特色,又尽可能与国际接轨。

18.结合实际评析教学过程中的“教师中心论”。

“教师中心论”认为教学是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是课堂中的“静听者”、服从者。这种把教师视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的观点是片面的,它从根本上否认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平等的交往关系,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控制活动,这样,不仅作为客体的一方被扭曲了,即使是作为主体的一方也被扭曲了。

19.如何理解“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

①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教学过程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与此同时会形成和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

原因:a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b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即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学习将会极大地左右他们的态度和性格。c教学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②教学过程中要明确教养与教育的关系。

a.教养和教育彼此间具有相对独立性,二者各具特性,各有其固有的逻辑。

b.教养与教育又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制约。

20.请结合实际论述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发展的关系。

选修制度与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会选择”必然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基本宗旨。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的时候,不仅对所

选课程的学习能力能够促进个性发展,而且,对这些课程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极富个性发展的价值。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 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 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 二.选择题 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A ?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 2.教学媒体分为()。 A ?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 3 ?讲授法的类型()。 A .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4. 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 B.健体功能 C.美育功能 D.养德功能

5.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 B.双向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6. 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 .教师中心 B .学生中心 C .书本中心 D .课堂中心 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 B.中观结构 C.宏观结构 D.微观结构 8. 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 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 B.业务关系C?学习关系D.伦理关系E.情感关系 10. 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 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简答题部分: 1、简述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结构的优点。 (1)掌握学科结构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 (2)掌握学科结构有助于记忆; (3)掌握学科结构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 (4)掌握学科结构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差距。 2、拉特克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他的教学论具有如下特点: (1)以教学的方法技术问题为教学研究的中心; (2)教学方法和技术既依赖于儿童的心理,又依赖于学科知识的性质; (3)确立了“自然教学法”; (4)如何教授语言和科学是教学论的重要课题。 3、简述卢梭的“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1)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2)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3)活动教学和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4)发现教学指向于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4、课程的内涵及其发展趋势怎样? 答:课程概念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把课程作为学科,把课程作为目标或设计,把课程作为经验或体验。晚近的课程理论与实践之发展中,课程概念的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主要包括: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5.简述卢梭的“自然教育论”。答:卢梭主张的自然教育是使儿童从社会因袭的束缚与压抑下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然状态,遵循人的自然倾向,使儿童自由成长。针对当时“原罪说”认为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对儿童的种种约束、限制和惩罚而改变儿童的本性、根绝儿童的恶源的特点,卢梭提出了“消极教育”的策略。因为在他看来,儿童的全部教育不是从外部灌输道德与知识,而是使其本性、禀赋、能力免受外界影响,得以自由发展。但这种自然发展并非与社会环境不相容,只不过前提是人的自然天性充分展开以后再接受社会环境的熏染。在社会环境中,人的心灵的自然发展依然可加速进行。 6、主动作业的内涵及特点 内涵: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中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 特点:1适合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2源于社会生活,充满了具有社会性质的原理和事实。3作为科学的理解自然地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可以不断指向科学的逻辑经验的发展。 7、“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如下: (1)学校应该试图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 (3)怎样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泰勒原理”的实质是对“技术兴趣”的追求。 8、泰勒原理中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有哪些?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9.简述范例教学模式的教学论原则。答:(1)教学与训育统一的原则,即教学的教育性原则。(2)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统一的原则。它要求教学要针对学生存在或提出的问题,从单个课题出发组织教学,但同时强调课题作为学科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与相应学科中的其他课题有系统联系。(3)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统一的原则。它要求教学要把掌握知识和培养智力结合起来。(4-)主体与客体统一的原则。它要求教学要有效地指导学生主体与作为客体的教学内容统一起来。 10.范例的基本特征及其选择原则是什么?答:(1)基本性,它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要求选择的范例能包含一门学科的基本要素、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结构、基本科学规律。(2)基础性,是针对学生、针对学生主体实际状况的适切性而言。基础性原则要求范例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经达到的某方面智力发展水平出发,教授的基本经验是能促使其智力进一步发展的东西。(3)范例性,是针对教学活动而言。它要求设计一种教学结构,使得教学内容、方法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构化。 11.构成泰勒原理中课程开发的四个环节的关系怎样?答: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教育经验以及评价教育计划四个环节,构成了泰勒关于课程开发的系统观点。“确定教育目标”是课程开发的出发点,“选择学习经验”和“组织学习经验”是课程开发的主体环节,其功用指向于教育目标的实现;“评价教育计划”则是课程开发的整个系统进行的基本保证。其中,目标既作用于学习经验,又作用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 一、选择题 1、数学的属性表现在: 2、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结构的呈现方式 3、按照我国比较传统的认识,将数学能力结构分为: 4、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分解为: 5、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任务呈现方式 6、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7、弗莱登塔尔认为,丰富的教学情景包括: 8、教学方法的基本类型 9、教学设计的学习需要分析包括学习的 10、我国《数学课程标准》由下列哪几部分组成 11、设计教学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 12、学习评价的价值 13、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 14、课堂活动的构成要素: 15、数学概念引入的基本策略 16、影响儿童概念学习的因素主要有: 17、小学数学概念包括: 18、数学规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9、数学问题的特征 20、影响儿童数学问题解决得主要因素 二、填空题 1、数学的产生是以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为起点的。 2、数学的研究对象:一是现实世界的形式和关系,二是思想世界的形式和关系。 3、数学课程目标分为三类:实用知识、学科知识和文化素养。 4、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构成,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结构,二是指构成的方式。 5、从认知学习的分类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主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知识:陈述性(概念性知识)、程序性(自动化技能)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性知识。 与之对应,有三种类型的学习形态:概念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和(问题解决的)策略性知识的学习。 6、根据小学数学认知学习获得过程和目标的不同,学习任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记忆操作类的学习、理解性的学习和探索性的学习。 7、范例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校内外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养成独立地批判、判断和决定事物的能力。 8、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不同,教学手段更体现出“物化”的特征。 9、一般来说,教学设计的过程包括三个环节:前期分析、方案设计、设计评价。 10、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主要工作可以归结为两项:内容分析和学生分析。 11、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即教案)。 12、学习评价从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分为三类:目标取向的评价、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 13、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表现在:一是忽视了方式的多样化;二是忽视了价值的多元性。 1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与评价目标的多元化。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习题及参考答案 1、统觉----统觉是指新观念为已经存在于意识中的旧观念所同化或吸收的过程。 2、兴趣----赫尔巴特认为“兴趣”乃是人的意识的“内在动力”。是一种心灵的“内现的力量”,它力求把某一思想对象保持在意识中,或者使其返回到意识中。 3、专心----“专心”即钻研新观念,明确地意识和理解新观念。 4、审思----“审思”即把意识中各种新旧观念联系统一起来。 5、学科课程----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6、示范----所谓示范,是教师向学生演示一定的活动,行动,态度,以供学生仿效的教学方法。 7、呈示----所谓“呈示”,是借助各种静态的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标本、绘画等来提示内容的教学方法。 8、展示----所谓“展示”,是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 9、口述----所谓“口述”,是通过语言提示课程内容的教学方法。 10、被动适应论----被动适应论认为,教育只是社会生活的准备,学校课程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11、主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认为,个人与社会是互动的,有机统一的,学校课程不仅适应着社会生活,还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简答题 1、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哪几个方面? 答: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理论中把教育的本质概括成三种: ①教育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 ②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 ③教育即生产 2、博比特的课程开发包括哪几个步骤? ①人类经验分析 ②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③课程目标的获得 ④课程目标的选择 ⑤教育计划的制度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 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 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 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 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 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 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 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 二.选择题 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 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内容()。 A.全班上课B.班内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内个别教学 2.教学媒体分为()。 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 3.讲授法的类型()。 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 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

A.益智功能 B.健体功能 C.美育功能 D.养德功能 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 A.均衡性 B.双向性 C.综合性 D.选择性 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张可以归结为()。 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 C.书本中心 D.课堂中心 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 A.整体结构 B.中观结构 C.宏观结构 D.微观结构 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 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 A.朋友关系 B.业务关系 C.学习关系 D.伦理关系 E.情感关系 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 A.导向功能 B.评价功能 C.激励功能 D.调节功能 三.判断题 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 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 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 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

课程与教学论简答题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1、试述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及其在教学上的应用。 2、试述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内涵。 3、简述博比特的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 4、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 5、在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中,课程变革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6、“被动适应论”、“主动适应论”、“超越论”各自的涵义是什么 7、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的根本缺陷是什么 8、简述卢梭发现教学论的基本内涵。 1、试述非指导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2、在对评价领域的发展历史进行四阶段划分时,古巴和林肯认为第一、二、三代评价的缺陷是什么 3、简述学科课程的局限。 4、客观主义认识论的内涵是什么 5、试分析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及它的优势与局限。 6、论述建构主义教学观。 1、简述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 。 2、简述科目本位课程的定义及特点。 3、简述有意义学习产生的条件。 4、“量的研究”基于的假设是什么 5、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6、试比较课程实施的三个基本取向

8、评价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利维的教育评价历史分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拉特克教学论的特点是什么 3、为什么说回应模式是迄今为止所有评价模式中最全面、最有效的 4、加涅认为学习结果可以分为哪五类这五类学习结果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 5、课程与教学评价有哪些基本取向 6、试论教学过程的本质。 7、试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1、“活动分析”方法的提出者是谁并简述其基本内涵。 2、依据美国评价专家古巴和林肯对评价领域的划分,第四代评价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3、简述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4、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 5、阐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基本内涵。 6、课程实施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并谈谈其对实际课堂教学的启示。 7、试比较提示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2、简述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基本内容。 3、简述学科课程的涵义及特征。 4、简述经验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5、什么叫量的评价与质的评价 6、简述开发综合课程的有效策略。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复习资料 1根据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价值取向,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所制定的一整套有目的、有计划、可执行的培养方案,具有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科学性、方法的恰当性、策略的可操作性以及评价的合理性等特点。 2 文化为对象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 3 育价值。 4 阶段的教育的价值。换言之,培养目标就是对某一级、某一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设想或规定。 5 生身心发展所要达到得预期结果。 6“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既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 7 标分成“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 8把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五种类型,即态度、动作技能、言语信息、智力技能和认知策略,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学习结果的不同类型设计最佳的学习条件。 9 程目标。 10、 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11、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 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 12、从学生学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包括预习、听课、 课后复习、练习和系统小结等基本环节;若从教师教的角度来看,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等。 13、 形式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14、;二是“引入新课”或“激发 学习动机”;三是“教学新课”;四是“小结”;五是“布置作业”。 15、 16、 四是保留和擦除部分分明;五是形象地揭示内容的各种联系。 1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因材施教原则;四直观性原则;五启 发性则。 18、 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活动方式的总和。 19、 一、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 述规律等知识的方法,在以语言表达为主的教学方法中应用最广泛,且其他各 讲解、讲演和讲读。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在独立思考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过程中获得新知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__________________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2、课程与教学目标是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和“技能领域”。 3、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4、20世纪7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__________________模式。 5、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__________________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利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6、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7、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融合课程和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8、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9、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第一是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__________________,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二是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__________________。 10、广义的课程管理,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__________________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体系,促进教师成长。 13、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__________________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4、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传播者、、__________________和受传者。 15、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论述题及答案 一、论述题 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p238 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规律。—般地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 当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二者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这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试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P267 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 (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注重知识传授。注入式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其智慧的发展,是一种不科学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2)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具体体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防止教法格式化。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特征,如概念性内容可选用讲授法,自然现象的规律揭示可选用演示法等。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经验,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征。 (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有利的教学设备,努力自制教具,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设条件。 我发现手指在教学中有很大的妙用,如在教授《Shapes》时,就可以让学生用手指摆出各种图形、画出各种图形,边说边摆,学生就会兴高采烈的摆来摆去、画来画去。在画图形时我又把图形与单词的发音结合起来,如triangle有三个音节,我们正好是三笔把它画完,学生边画边有节奏的把这几个单词说出来,很快就可以记住了。当他们对单词初步掌握后,就可以让他们玩我画你猜的游戏,即用手指在对方的背后画图形让对方来猜。经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单词。由于是自己参与活动,再学起来、说出来时就会更加起劲,注意力就会更加集中,效果自然就会更好。 总之,只要教师开动脑筋,借助新颖的教学手段、巧妙设计任务,书上的知识就会活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学情绪,使之受到训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发展了他们的智力,使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调动。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什么? 2、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 3,(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4、 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问世,这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课程的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5、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八年研究”)。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课程计划; 2、课程标准; 3、课程 4、儿童本位课程 二、填空: 1、按照影响课程的三个基本要素,课程可以分为知识本位课程、(社会本位课程)和(儿童本位课程)。 2、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等。 二、简答: 1、如何理解课程的含义? (一)从课程的要素层面来界定 课程是学科:把课程作为科目,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化,教育进程的计划性。教育的任务是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 课程是经验:课程是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来界定 课程作为计划或方案:课程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一套实施方案,是实施教育计划的蓝图。 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课程不再仅仅是需要贯彻的课程计划,包含了教学活动的整个进程。(三)从课程与社会的关系层面界定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人是社会的人,教育就要促使个体的社会化。 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社会主要弊端、学生关心的社会现象等方面。(四)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 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提出课程可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 2、如何理解古德莱德课程的五种层次? (一)理想的课程:研究机构、学术团体、课程专家倡导的课程。这种课程停留在观念层次上,是最抽象的课程。 (二)正式的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课程。 (三)理解的课程:教师领悟的课程,又是一种观念的课程。不同教师领悟的课程不同,比正式课程要具体。 (四)运作的课程: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是一种动态的课程。 (五)经验的课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的课程。 3、课程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1)知识本位课程、儿童本位课程与社会本位课程

最新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1选择题: (D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 A.经济危机B.八年研究C.科学测验运动D.社会效率运动 ( D )2.美国教育学者_________的著作出版是独立课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 A.泰勒B.查特斯C.布鲁纳D.博比特 ( A ) 3.作为课程成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标志的著作是_________ A.《课程》 B.《什么是课程》 C.《怎样编制课程》 D.《课程理论》 ( B )4.博比特在1924年出版_________ A.《课程》B.《怎样编制课程》C.《成绩测验的编制》 D.《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B )5. 博比特的科学化课程开发方法可称为_________ A.过程分析B.活动分析C.目标分析D.工作分析 ( A )6.美国著名课程专家__________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A.泰勒B.查特斯C.布鲁纳D.博比特 ( D )7.从本质上看,“泰勒原理”的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学生兴趣B.学科兴趣C.实践兴趣D.技术兴趣 ( D )8.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的代表是 A.泰勒B.费尼克斯C.布鲁纳D.施瓦布 ( C )9.“教师作为研究者”是________提出的著名观点。 A.泰勒B.施瓦布C.斯腾豪斯D.吉鲁 ( B )10.在西方,________最早提出了“课程”这个概念。 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A )11. 杜威创造性地确立了四个教育哲学命题,下面哪一项的叙述不准确? A.生活即教育 B.教育即经验的连续改造 C.教育是社会的过程 D.教育即生长 ( C )12.实践性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 A.实践B.调查C.审议D.实验 (A )13.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_______的追求。 A.实践理性 B.学术理性 C.技术理性D经验理性. ( B )14._______是“概念重建主义”的代表。 A.博比特B.吉鲁C.施瓦布D.查特斯 ( C )15.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对_________的追求。 A.技术兴趣B.实践兴趣C.解放兴趣D.都不对 ( C )16.在教育史上,首位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 A.泰勒B.斯腾豪斯C.拉特克D.夸美纽斯 ( A )17.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________ A.夸美纽斯B.拉特克C.赫尔巴特D.杜威 ( A )18.1632年,________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系统化的教学论的确立。 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理想国》 ( A )19.现代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是________ A卢梭B.斯宾塞C.裴斯泰洛齐D.赫尔巴特 (B )20.______在《爱弥儿》中明确提出了“儿童权利宣言”,确立了儿童在人类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与价值。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孟德斯鸠 二、填空题: 1.孔子定“六艺”以教学生,“六艺”可以被看作是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 2.(博比特)和查特斯是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奠基者、开创者。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主罗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14.( )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15.“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 )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教育目标分类学”有哪些基本特征? 2.目标取向、过程取向、主体取向三种评价取向各自的本质是什么? 3.简述程序教学的含义与教学设计的原则。 4.倡导综合课程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5.教学过程的本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共25分,第1小题12分,第2小题13分) 1.论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含义、价值与实施条件。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三大任务。2.()中的()可以说是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教育学专著,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先时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经验。3.()标志着教学论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4.古希腊教育包括斯巴达()教育和雅典的()教育。5.()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位对发现学习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研究、周密论证的教育学家。6.博比特的()问世标志着课程作为一门研究领域的诞生。7.永恒学科大致有三大类:()()()。8.教学过程的动力是指()和()的动力。9.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0.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分析主要包括:()分析()分析()分析。二.选择题下列选择题中有的是单选题,有的是多选题,请将所选择的答案的序号字母填上空格多选题的答案多于标准答案则扣分。1.下面哪项不属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容()。A.全班上课B.班分组教学C.多媒体教学D.班个别教学2.教学媒体分为()。A.单项教学媒体B.双项教学媒体C.自学媒体D.传递媒体教学3.讲授法的类型()。A.讲述B.讲解C.讲读D.讲演4.教学环境的功能有哪些()。A.益智功能B.健体功能C.美育功能D.养德功能5.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结构的基本原则有那些()。A.均衡性B.双向性C.综合性D.选择性6.赫尔巴特的教学主可以归结为()。A.教师中心B.学生中心C.书本中心D.课堂中心7.下列哪些选项是钟启泉认为的西方迄今为止出现的课程结构()。A.整体结构B.中观结构C.宏观结构D.微观结构8.下列那一选项是美国课程专家古德莱德提出的课程层次()。①理想课程②文件课程③理解课程④实施课程⑤经验课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C.① ③④⑤D.②③④⑤9.我们一般说的师生关系是指()。A.朋友关系B.业务关系 C.学习关系 D.伦理关系 E.情感关系10.列哪些选项是属于发展性评价的功能()。A.导向功能B.评价功能C.激励功能D.调节功能三.判断题1.认识课程与教学论的客观规律,这是课程与教学轮的基本任务之一。()2.现代教学论是以德国的赫尔巴特为代表。()3.表现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4.课堂教学心理环境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反抗的三种类型。()5.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探索——失败——成功——再探索”的过程。()四.简答题1.简述教学媒体的作用。2.教学环境有哪些功能?3.研究性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征?4.课程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2.试述综合课程在全国大规模推广的可能性。六.材料题材料一:一种好的教学方法对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且获得优异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二:05级中文班的同学在九小见习时,九小的王进老师向他们面授教学技巧,王:“教学有多种方法,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效果,但是我们选择哪种教学方法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容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充分考虑教学方法的优选因素。”问题:1.结合材料一,说说教学方法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谈谈选择教学方法应考虑哪些因素?3.根据上述材料,结合这次见习的心得体会,围绕《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知识谈谈自己对教学技能的认识或对教学方法的看法。答案一.填空题1.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2.《礼记》,《学记》3.《大教学论》4.军事,文雅5.布鲁纳6.《课程》7.理智训练的容理智训练的方法理智训练的工具8.教学过程运行发展9.对课程本身的评价对教师课程实施评价对学生课程进行评价10.教学背景教学任务学习者二.选择题1.C2.ABC3.ABCD4.ABCD5.ACD6.ACD7.BCD8.A9.BDE10.ABCD 三.判断正误1.√2.X(以美国的杜威为代表)3.X(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是的表现)4.√5.X (探索——失败——纠正——再探索)四.简答题1.①辅助师生的教与学②提供学生训练或实践的机会③有利于发现学习④有利于个性化教学⑤有利于教学互动2.①益智功能②体健功能③美育功能④美德功能 3.①发挥主体性,促进学生相应的发展②通过合作和协商,加深对学科知识的认识③提供探究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④个性与性的统一4.①以培养目标为标准②以课程容或围为标准③以学生在课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为标准④以管理方式为标准⑤以课程开发为标准五.论述题1.论述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要点:(一)目标分解①进行学习需要和兴趣的分析②进行学习任务选择③进行学习任务的组

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及答案(6)

. 200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课程代码:00467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 )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 )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4.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 )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5.( )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6."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7.( )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8."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 )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9.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10.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 )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11.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 )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12.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 )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1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 )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张书文版)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 1. 课程:课业及进程。广义指所教学科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 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 2. 教学:教学就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科学 文化知识,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3. 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课程设计取向:由于人们认识上的差异,导致了对课程的不同看法,把这些对课程的不同看法放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谓的课程取向, 把某种课程取向应用于具体课程设计时,就是课程设计取 向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设计的结构,又叫课程表层结构,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哪些课程、如何设置、各种课程的相互结合如 何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学科课程: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是历史最悠久的课程组织形态,源起于我国古代的六艺和古希腊的七艺学科 7. 活动课程: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我们称之为活动 课程 8. 综合课程:是指把同一性质或不同性质的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成为一种 具有新知结构的课程 9. 必修课程:由国家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需学习的课程 10 选修课程: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 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修学习的课程 11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矩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 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 每一门课程既有一般性总体目标,又有具体化的教学目标。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是实 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相等关系 生成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又称作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每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化,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 普通性目标: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对课程进行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的目标,一般表现为 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

2011年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2011年全国自考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出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命题可以说是在课程论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课程选择的问题。 A. 奥苏伯尔 B. 斯宾塞 C. 杜威 D. 洛克 答案:B 2. 苏格拉底的教学方法被称为() A. “精神助产术” B. “教学对话” C. “共同讨论” D. “注入式教学法” 答案:A 3. 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是() A. 杰克逊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答案:D 4. 在儿童发展的初期,儿童表征客体主要是通过() A. 行为表征 B. 图像表征 C. 符号表征 D. 语言表征 答案:A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动向是() A. 重视技术课程并谋求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的融合 B. 仍强调科学课程 C. 技术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不够重要 D. 技术课程只在高等教育中开设 答案:A 6. “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是() A. 学校 B. 校长 C. 教师 D. 学生 答案:A 7. 第一次明确提出“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康德 C. 赫尔巴特 D. 裴斯泰洛齐 答案:D 8. 系统确立“过程模式”的是()

A. 博比特 B. 查特斯 C. 泰勒 D. 斯滕豪斯 答案:D 9. 在布鲁纳所提出的内部动机中,()是指儿童由于对理想人物的憧憬而力图提高自身同理想人物的类同性。 A. 好奇心 B. 能力动机 C. 自居作用 D. 同伴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C 10. 形式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提出者是() A. 斯克里文 B. 泰勒 C. 布卢姆 D. 艾斯纳 答案:A 11. 提出外貌模式的是() A. 泰勒 B. 普罗沃斯 C. 斯太克 D. 古巴和林肯 答案:C 12. 主体取向的评价对应于利维的评价的() A. 古典的考试型时期 B. 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C. 后现代时期 D. 现代时期 答案:C 13. 从研究方法上看,课程研究的趋势是() A. 量的研究 B. 质的研究 C. 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整合 D. 既不是量的研究,也不是质的研究 答案:C 14. 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历史划分为古典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学者是() A. 施瓦布 B. 斯腾豪斯 C. 泰勒 D. 利维 答案:D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如何理解教学对话的性质? 答案:教学对话就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因此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话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